• 10.12 MB
  • 103页

隆德县渝河流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0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隆德县渝河流域项目1综述1.1项目区选择背景根据宁水保局发[2007]77号《关于下达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原州区杨达沟等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任务书的通知》要求,依据项目区选择的原则,经多方专家对项目区的实地查看和评审,多方案比较后,确定隆德县渝河流域作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综合治理区域,项目区选择理由如下:(一)隆德县渝河流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区,是黄土丘陵区的缩影。生态系统功能失调是其农业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和川地等交错分布,长期受水蚀和风蚀的影响,沟壑纵横,支离破碎,林草植被覆盖率低,是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资源和降水资源利用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科学种养水平低,农民经济收入不高。可以说,该区最集中、最突出、最普遍地反映了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具有典型代表性。(二)所选项目区位于渭水系葫芦河上游的发源地渝河流域。该区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差,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高。为早日改变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集中物力、财力、人力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使当地自然环境和群众生活在短时期内得以改观。(三)所选项目区具有一定的治理基础,有较丰富的水土保持治理技术、经验和健全的管理机构。项目区交通方便、易于成效,地方政府和群众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积极性高、要求强烈。91 (四)所选项目区集中、连片,对于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在全县乃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在西部黄土丘陵沟壑区能够起到典型示范作用。1.2项目区地理位置、范围项目区渝河流域地处隆德县中西部,该流域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为隆德县城关镇、沙塘镇、联财镇、神林乡、陈靳乡2乡3镇所辖,包括25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31′45″-35°39′15″,东经105°48′58″-106°11′26″之间。流域面积172.0km2,水土流失面积201.6km2,占总面积的82.8%。海拔高度介于1725–2408m之间,相对高差683m。项目区位置见附图。1.3项目编制依据1、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2)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规范标准(1)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2)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3)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办法》(4)水利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5)国标《水土保持概(估)算定额》及《水土保持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2003年)(6)黄委会《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大纲》91 1.4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程规模1.3.1建设目标通过3年(2008-2010年)的项目建设,增加项目区植被覆盖,建立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黄泥沙。为该区农业和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改善该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1.3.2建设任务和规模经过3年治理,到2010年共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42.7km2,新增治理程度20.9%,其中:农田水利工程中新修梯田1580.5hm2(新增小高抽7台套发展水浇地面积120hm2未计入治理面积),新增水土保持林2061.5hm2(其中乔木林1236.9hm2、灌木林824.6hm2),果园16hm2,种草612.5hm2,封禁面积15km2。新建小型水土保持拦蓄工程940座(处),其中:谷坊650座、涝池40处、沟头防护工程20处、水窖230眼。新修乡村和田间道路96km。(见附表9)。通过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累计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158.55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007年的57.5%提高到2010年的78.6%,林草覆盖率由现状的20.2%提高到规划期末的31.2%。1.5治理进度项目区治理任务计划2008-2010年完成,3年治理进度分别为25.1%、23.1%、19.9%(见附表11)。1.6主要工程量、材料与投入(1)主要工程量:总土方量665.99万m3、石方量1698.9m3、砼1613.68m3。(2)主要材料:水泥721t,钢材86.32t,木材12.41m391 ,柴油572.73t;树苗657.09万株,草籽30.63t。(3)劳动力投入:总用工量为43.73万工日,年均投工8.75万工日,年劳均出工4个工日。单位治理面积投工1.02万工日。(4)机械台班:需机械施工台班总量1.7万台班。1.7项目投资及构成项目总投资2995.63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45.12万元,占总投资68.3%;地方配套475.26万元,占总投资15.85%;群众自筹475.26万元,占总投资15.85%。治理措施单位面积投资70.15万元/km2,其中单位面积中央投资47.89万元/km2。渝河流域各项工程措施投资见下表1。表1渝河流域各项工程措施投资表序号工程名称工程建设规模及主要措施内容总投资(万元)占总投资(%)1农田水利工程新修梯田1580.5hm2,增加水浇地面积120hm2(主要为发展移动式抽水站7台套)。1228.08412水土保持造林工程水保造林2061.5hm2其中乔木林1236.9hm2灌木林824.6hm2144.14.83果园建设果园16hm231.981.084水土保持种草工程人工水保种草612.5hm273.782.475生态修复工程封育面积15km2。工程内容:刺丝围栏长14.0km,生物围栏长6.5km,宣传碑6座。9.280.36小型水保工程小型水保工程940座(处),其中:谷坊650座、涝池40处、沟头防护工程20处、水窖230眼。286.469.567设施农业水源工程3座356.0611.888河道整治工程河道整治hm2,河堤绿化hm2,河滩地复平hm29淤地坝工程1座562.7718.7810移动式抽水站7处17.820.611乡村道路建设新修村级公路96km91.963.0712其它(独立费用)193.366.46合计总投资2995.6310091 1.8项目效益各项措施实施后,年平均拦蓄地表径流设计能力363.98万m3,拦蓄泥沙设计能力20.52万t,人均有粮由现状年的394kg增加到434kg,人均纯收入由1447.8元提高到1925.2元。按动态分析项目总效益7130.84万元,总费用5209.49万元,经济净现值1921.35万元,效益费用比1.37,投资回收期11.8年,内部收益率13.6%。1.9综合评价(一)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优化,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8:2.3:1调整到治理后的5.6:2.6:1,土地利用率由73%提高到83%,劳动生产率由22元/工日提高到36元/工日,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农村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加快了生态环境建设步伐。(二)通过综合治理,占径流量的17.6%和泥沙量的23%被拦截。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三)通过项目实施,按照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型生态农村战略。2项目区概况2.1自然条件2.1.1地形地貌渝河流域大致呈东西走向,地势东高西低,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地形破碎,沟壑面积为42.5km2,占总面积的17.5%,沟壑密度为1.59km/km2。流域南岸梁峁坡度较缓,大部分被开垦为农业用地,北岸坡面较陡,土层较薄,有部分荒山荒坡。主河道渝河干流有河谷川水地4188.2hm2,黄土丘陵典型地段从上到下顺序依次为梁峁顶、梁峁坡、沟台沟缘地、沟坡地、沟床或河谷川地。2.1.2土壤植被91 土壤:土壤类型以主要有黄绵土和黑垆土,土壤质地主要为中壤,其成土母质主要是黄土母质,土壤抗蚀性能差,有机质含量一般为0.75%—1.5%。植被:自然植被属半干旱和干旱草原类型。流域内植被稀疏,林草覆盖率为20.2%。自然植被差,有效天然牧草少,小片成林较多,主要为“四旁林”和沟坡人工种植的乔木林、灌木林和坡地人工草,主要树种有杨树、柳树、杏树、沙棘等。人工草以紫花苜蓿、红豆草为主。2.1.3水文气象降水:据我县气象部门观测资料表明: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535mm,其中汛期6—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2%,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春旱频繁,秋季多雨。光热资源:该流域属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地带,多年平均气温5.2℃,年均日照时数2186.4h,年最高气温24.6℃,年最低气温-28℃,≥10℃的积温2029.8℃(134d),>5℃的积温2491.7℃(185d),无霜期116d(见附表2、3)。2.2水资源状况2.2.1水资源潜力分析根据《宁夏隆德县水资源评价与远景利用研究报告》,年天然产(降)水总量13027万m3,多年平均径流深85mm,地表径流总量2070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95m3,可利用水资源总量1324万m3,占水资源总量的64%。目前项目区各项水利工程和农业设施工程水资源利用率为28%。2.2.2水资源评价一是水资源利用率低、有效性差。该区的生活、生产用水主要依赖于境内天然降水,降水利用率和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不到30%,尤其是有限的地表水资源不能有效利用,占地表水的70%以上的洪水资源无效流失;二是流域内主要为旱耕地面积占77.891 %,天然降水多少和降水季节分布决定了土地生产力的高低;三是现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效益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2.2.3设计暴雨洪水标准(1)设计不同频率下的暴雨标准根据《宁夏水文手册》资料见下表2、表3:表2设计不同频率下的暴雨标准设计标准单位数量P=5%mm67.5P=3.3%mm83.0P=2%mm116.1P=1%mm151.87表3单位面积(平方公里)设计洪峰流量单位:m3/s.km2洪水频率P(%)1053.33210.50.330.2洪峰模数2.043.744.675.686.467.157.829.12(2)设计洪水总量计算小型水保工程设计洪水过程蓄、排水可简用下列计算,溢洪道排水采用简化三角形法进行调洪计算,包括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计算。设计洪水过程线一般采用概化三角形过程线。洪水历时计算公式为:式中:Tp—洪水总历时,h;其它符号同前。涨水历时公式为:Qpt1WpT91 t1=dt1×Tp式中:t1—涨水历时,h;dt1—涨水历时系数,一般为0.13—0.17。设计洪水总量应按24小时设计雨量计算,通过下式确定:WP=α×HP×F式中WP——设计洪水总量,单位104m3;α——洪量径流系数,可采用当地经验值;HP——频率为P的流域中心点24小时雨量,单位mm;F——工程控制面积,单位km2。2.3社会经济状况2.3.1行政区划流域境内涉及城关镇、沙塘镇、联财镇、神林乡、陈靳乡5个乡(镇),包括25个行政村,118个自然村,总面积243.5km2。在渝河流域内依据流域的完整性和照顾到行政区划将渝河流域又划分为三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单元,即沙塘流域、罗家峡流域、联财流域。沙塘流域位于渝河流域东部,面积80.4km2,占33%;罗家峡流域位于流域南部,面积51.8km2、占21.3%;联财流域位于流域西部,面积42.9km2,占17.6%。2.3.2人口及劳力流域内共有农户8317户,总人口3.82万人,农业人口3.63万人,农村劳动力1.53万个,人口自然增长率13.0‰,人口密度207人/km2。2.3.3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流域总土地面积24350hm2,现有农耕地8876.8hm2,占总面积48.2%;林地3435.7hm2,占总面积14.1%;草地1474.5hm2,占总土地面积的6.0%;其它用地1639.6hm2,占总土地面积的91 6.7%;荒沟、荒山5682.3hm2,占总土地面积的23.3%;水域103.9hm2,占总土地面积的0.4%;难利用地273.6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1%。流域内人均占有土地面积0.51hm2,人均耕地0.25hm2,人均基本农田0.19hm2,人均林地0.072hm2,人均草地0.03hm2(见附表8)。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流域内农地耕作管理粗放经营,土壤生产力低下;流域内现有农、林、牧用地结构分别为8:2.3:1,林牧业用地比例偏少,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土壤侵蚀、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源。2.3.4经济状况(1)农业生产:流域内农耕地面积为8876.6公顷,耕地类型为水浇地、川台地、塬台地、水平梯田和坡耕地。川区水浇地2607.5公顷,耕作管理精细,土地肥沃,是隆德县的主要产粮区;川台地主要分布在罗家峡流域河道南侧,塬台地主要分布在沙塘、联财流域北塬、,多为人工改造而成,面积1237.5公顷,现有页河子扬水站,许沟扬水站,剡坪东、西塬扬水站抽水灌溉,灌溉能力在500公顷,其余大部分是望天田;水平梯田修建在坡度5°~20°范围的坡耕地内,面积5398.7公顷,梯田基本上是山区农民的“饭碗田”;所剩坡耕地2492.4公顷,地力瘠薄,粮食单产低而不稳。现有1400公顷低标准梯田需加以改造利用,农业人口平均占有粮食394kg。粮食总产1.8万t。种植业总产值4487.5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5.6%。(2)林业生产:流域内有林地3435.7hm2,乔木林2236.2hm2,灌木林1032hm2,经济林167.5hm2,果园4.4hm2,流域内森林覆盖率20.2%。乔木林生长发育缓慢,且结构单一、分布不合理,成林不成材,经济和生态效益低。(3)牧业生产:流域内人工种草1474.4hm2,年末饲养量牛(驴等)163100头、生猪7250口、羊3260只、家禽6.52万只。由于牧草产量低,质量差,天然荒草坡过度放牧,载畜量逐年下降,牧业生产落后。91 2.3.5农村经济状况2007年底,农村各业总产值12556.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6840.7万元,占54.5%;林业产值1093.8万元,占8.7%;牧业产值1515.5万元,占12.1%;副业产值3099.8万元,占24.7%;果业产值6.7万元,占0.05%;人均纯收入1447.8元,低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502元。2.4基础设施建设2.4.1水利设施渝河流域水利工程主要有三里店、罗家峡2座大型水库。设计总库容1452.3万m3,已淤积库容764.3万m3,现有库容688万m3,防洪库容276.4万m3。设计灌溉面积3240hm2,现有灌溉面积2160hm2,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6。目前,水库面临严重老化失修,水库淤积严重,水库配套设施不完善,水资源利用率很低,60%的水利设施已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表4渝河流域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情况工程名称所处流域名称控制面积(km2)坝高(m)总库容(万m3)现有库容(万m3)已淤库容(万m3)防洪库容(万m3)三里店水库沙塘流域68.8361063.9504559.9220.4罗家峡水库罗家峡流域2839388.4184204.456合计96.81452.3688764.3276.42.4.2其它基础建设项目区共有边贸和中心市场 3处,有312国道1条和县级道路1条穿过,交通方便;加上“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和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区供电、通讯设施较完备,区域内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基本齐全。2.4.3交通与电力“312”91 国道东西横穿项目区,两大支流内沙塘至锦华,沙塘至打食沟三级乡村公路畅通,交通便利,通讯网络覆盖项目区。农村通电、通话、通广播电视。2.5土地资源及其评价2.5.1评价的原则(一)土地的合理利用方式必须能长期有效地利用和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有利于土地生产力的提高,使土地能获得持续稳定的效益。(二)评价土地的适宜性必须结合土地的坡度、坡位、坡向、土层厚度、质地组成、母质成份等土地本身的属性和农林牧等各业生产用地的具体要求进行。(三)针对土地的主要限制因子和限制程度,判定土地的适宜性、土地生产发展方向及难易程度,挖掘土地生产潜力。2.5.2评价依据和方法根据地面坡度、土壤侵蚀程度、土层厚度、土壤类型组成以及有机质含量,砾石含量和灌溉条件等7个因素为评价指标依据。其分级指标见下表5。表5土地资源评价参评因子与分级指标表指标级别地面坡度(℃)土壤侵蚀程度土层厚度(cm)主要土壤类型有机质含量(%)砾石含量(%)灌溉条件1<3微度>200黑垆土>1.0<2有23-5轻度150-200黑垆土0.8-1.02-5有35-15中度50-150侵蚀黑垆土0.5-0.85-15无415-25强度30-50黄绵土0.3-0.515-30无5>25极强15-30黄绵土0.1-0.330-50无根据以上评价的依据和方法将渝河流域土地分为六个等级,进行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见下表:Ⅰ级地:土地地面较平坦,地面坡度<3°,面积41.68km2,占总面积的17.1%。91 主要是河谷阶地(川水地、旱川地),土层厚,肥力高,适宜农业用地。Ⅱ级地:地面坡度在3°~5°,面积5.2km2,占总面积的2.1%。主要是微坡地,侵蚀轻微,肥力较高,适宜农业用地。Ⅲ级地:地面坡度5°~15°,面积65.52km2,占总面积的26.9%,主要是梁峁缓坡地、阴坡缓坡地,土层厚,肥力中等,适宜农业用地和经果林用地。Ⅳ级地:地面坡度15°~25°,面积83.64km2,占总面积的34.3%,主要是梁、峁坡地,适宜林业用地和草地。20°C以下部分地可采取坡改梯后作为农地用。Ⅴ级地:地面坡度25°~35°,面积40.96km2,占总面积16.8%,主要是沟坡地、梁峁陡坡地,坡度陡峻,适宜封育治理措施、整地造林种草、退耕造林种草。Ⅵ级地:>35°以上,面积6.49km2,占总面积2.7%,侵蚀严重,适宜封禁治理。土地资源评价见下表6。表6渝河流域土地资源评价表评价指标评价等级一二三四五六地貌类型平整大块平整大块缓坡大块缓坡小块陡坡小块急坡破碎地面坡度<3°3°-5°5°-15°15°-25°25°-35°>35°土壤侵蚀程度不流失微度微度轻度中度强度土层厚度,cm>300>200150--20050---15030--5015--30土壤质地轻壤-中壤轻壤-中壤轻壤-中壤轻壤-中壤轻壤-重壤重壤、粗沙有机质含量,%>1.2>1.00.8---1.00.5--0.80.3---0.50.1---0.3砾石含量,%<2<22-55-1515--3030--50Ph值6.5—7.56.5—7.56.5—7.56.5—7.5>7.5,<5.5>7.5,<5.5土地适应性宜农宜农宜农宜农、林宜农、林草宜林、草改良措施培肥、节灌培肥、节灌旱改水坡改梯坡改梯、造林、种草工程、封禁措施治理91 3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3.1水土流失现状由于渝河流域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貌,坡面约占到了65%,地面坡度基本处在5°—40°之间,流域内沟壑纵横、梁峁起伏,主沟道呈“U”形,支沟呈“V”形,现代侵蚀发育迅速,由于坡面侵蚀比重达到81%,故面蚀和沿沟岸滑坡、坍塌、泻溜、陷穴等重力侵蚀为主的沟蚀极为普遍,切沟已发展到支沟系4级以上,呈“V”字型大切沟至冲沟发育阶段,一般4级小支沟切割深度超过30m,缓平地冲沟沟头每年前进约2m,因此,沟底下切、沟岸扩张、沟头溯源侵蚀的沟蚀发育剧烈。项目区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地面坡度组成复杂,0°-15°的占46.2%,15°-25°的占34.3%,25°以上的占19.5%,15°以上地面坡度占总面积的53.8%以上。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统计,项目区土地总面积243.5km2,水土流失面积201.6km2,占总面积的82.8%,不流失面积41.9km2。在水土流失面积中:微度侵蚀19.2km2,占流失的9.5%;轻度侵蚀24.4km2,占流失的12.1%;中度侵蚀104.7km2,占流失的51.9%;强度53.3km2,占流失的26.4%。流域内年均土壤侵蚀模数4500t/a.km2,年土壤侵蚀总量90.72万t,筛子河流域土壤侵蚀最为严重,侵蚀模数达到4000—7000t/a.km2,(见附图:土壤侵蚀类型图)。项目区各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见下表7。表7项目区各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流域名称流域面积(km2)水土流失面积(km2)侵蚀类型区主要侵蚀类型沙塘流域80.462.30微度、轻度、中度、强度面蚀、沟蚀、冻融侵蚀罗家峡流域51.847.8轻度、中度、强度面蚀、沟蚀、重力侵蚀联财流域42.927.5微度、轻度、中度、强度面蚀、沟蚀合计243.5201.691 3.2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育,其组成物主要为粉砂质,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多低于1%,土壤团粒结构含量低,加之土壤富含碳酸盐类物质,遇水容易崩解,因此,黄土物质其固有特点易流失。通过自然侵蚀和人为因素侵蚀,形成了现在丘陵、沟壑等自然侵蚀地貌。项目区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为主,且以面蚀、沟蚀最广,在海拔1800m以上区域也伴随有冻融侵蚀。面蚀使土壤耕作层破坏,土壤有效养份含量降低;重力侵蚀使土壤形成穴洞、盲洞和地穴,使河谷沟岸崩塌、沟头前进,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冻融侵蚀使土壤剥离移位下泄和疏松,结合水力加剧了侵蚀。主要特点:一是水土流失面广,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82.8%;二是土壤侵蚀强度大,中强度以上侵蚀面积达131.1km2占65%;三是水土流失量大,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500t/km2,年输沙量达90.72万t;四是水土流失时空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暴雨多发期的6-9月份;五是沟蚀危害程度大,流失集中。3.3水土流失的危害(1)粗化和蚕蚀土壤,土层变薄,使土壤肥力下降,严重地区尤其是阳坡黄土剥离,红土出露,使原来比较肥沃的良田变成了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2)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速了土壤侵蚀,严重降低土地生产力,造成粮食产量长期低而不稳,直接影响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为了获得土地产出,群众大量开垦荒地,毁林毁草,加剧了干旱的发生。(3)91 危害基础设施建设。水土流失加剧了地表径流和表土流失,一遇暴雨洪水挟带着大量泥沙冲毁道路和村镇,淤塞河床、库坝、渠道等设施。由于水库的淤积,大大降低了水库有效库容,降低了工程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使得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3.4水土保持防治状况3.4.1水土保持现状多年来,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流域内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到2007年底,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面积达到115.8km2,现状治理程度达57.5%,其中基本农田6636.2hm2(包括塬台地),营造水保林(保存数)3435.7hm2,果园4.4hm2,人工种草1474.4hm2。各项水保治理措施在保持水土,发展灌溉、增加粮食产量、改善当地自然生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渝河流域水土保持坡面治理现状图斑登记表见下表8在各类工程措施中,渝河流域主要水保工程有打食沟、剡坪水保骨干坝2座,水保塘坝7座,除剡坪水保骨干坝配套扬水站利用水资源灌溉塬台地外,其他水保坝水资源均未利用,配套利用潜力很大。项目区内共兴建水保治沟骨干工程6座,总库容1807.5万m3,淤积库容517.1万m3,防洪库容1214.7万m3。建设水保塘坝12座,罗家峡流域分布有铁心湾、东湾、绵绵湾1#、绵绵湾2#;沙塘流域分布有董庄、碱沟门、清泉、许家沟;联财流域分布有庞庄、辛家湾塘坝。总库容112.3万m3,已淤积库容48.6万m3,防洪库容63.7万m3,现有水保塘坝因泄水工程毁坏报废4座。小型水保工程310座,其中:谷坊42座,沟头防护工程6处,水窖247眼,涝池15座。渝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现状见下表9。3.4.2治理效果(1)经济效果91 在治理措施中,水平梯田比坡耕地亩均增产70kg,水浇地比旱川地亩均增产120kg,每年增产粮食1875.5t,占该区域粮食产量的10%。畜牧业年产饲草总量3215t,可增加0.3万个羊单位。(2)生态和社会效果现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每年可拦蓄地表径流1095万m3,拦蓄泥沙46.82万t。这些措施在保持水土、发展灌溉、增加粮食产量、改善当地自然生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91 项目沙塘流域罗家峡流域联财流域筛子河流域合计(hm2)水浇地47.565372.552.52020537055707.547.517.51020230251703087.5127.575230232.522.517.5沙塘:1257.5罗家峡:102.5联财:1247.5小计:2607.5川(塬)台地3527.51527.52510215110107.53022.57.567.572.5117.5312.53095沙塘:465罗家峡:77.5联财:695小计:1237.5梯田15305057.51012.532.52030254595135.2130137.58035152812331215331413161111201517.54047.5121010405.570237.577.542.56545953225287.73404048518544060372.523035405595487.545175沙塘:1139.2罗家峡:887联财:667.5筛子河:2705小计:5398.7林草措施302.58515082.572.525755453565132.562.5220287.572527.532.535423025187.5695357.5242.535025沙塘:1570罗家峡:1432联财:242.5筛子河:1670小计:4914.5表8渝河流域水土保持坡面治理现状图斑登记表表9渝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坝工程现状表91 工程名称所处流域名称控制面积(km2)坝高(m)总库容(万m3)淤积库容(万m3)防洪库容(万m3)备注大食沟骨干坝沙塘流域12.8529.7162311311991年竣工剡坪骨干坝筛子河流域4033.58701156311995年竣工合计111.751807.5517.11214.73.5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及存在的问题3.5.1治理经验一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按照山水田林草路沟渠综合规划,基本农田建设是流域治理的突破口。二是坚持水保搭台、政府导演、各部门相互配合,发挥群防群治的治理机制,多项目、多渠道投资,国家、集体、群众一起上,治理速度快。三是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力度,加大人为水土流失案件的查处,使全社会关注水保,支持水保事业。四是出台了地方有关水保配套法规建设,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五是借鉴本县已实施的水保项目如一期农发项目、淤地坝项目、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要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必须坚持综合治理,把稳定解决群众吃饭、花钱摆在首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3.5.2存在问题一是投入不足,单位面积治理费严重缺乏,导致低水平治理,工程质量差。二是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现有治理成果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严重,治理措施效益低下,治理成果巩固率低。三是水土保持面向社会、群众宣传力度不高,致使群众自觉保护生态的意识差,偷牧、开荒时有发生。91 4项目建设任务和规模4.1指导思想和原则4.1.1指导思想遵循国家“十一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新型生态农村建设为目标。根据渝河流域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要求,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以大流域为骨架,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建立一个各项防治措施镶嵌配套、功能互补的水土保持生态经济型和综合开发与防护体系。4.1.2规划布局原则一是坚持兴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保证农民吃饭与退耕还林草结合;二是坚持生态自我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结合;三是坚持资源配置节约性和环境友好性与改善基础建设结合;四是把治理开发与提高群众经济收入结合;五是把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结合。六是把水土保持工作与村容村貌建设结合。4.2建设总目标水土流失治理目标:5年治理期新增综合治理措施面积42.7km2,新增治理度21.2%,使项目区综合治理措施面积累计达到158.5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005年的57.4%提高到规划期末的78.6%,林草覆盖率由20.2%提高到31.2%。社会经济发展目标:通过流域综合治理,使流域内人均粮食达到400kg以上,实现自给有余,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经济有较快发展,经济结构趋于合理。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农林牧结构优化、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村社会明显进步,人口、资源、环境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村新、山绿、人富的治理目标。91 4.3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成因和土壤侵蚀类型、地质、地貌特点,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和布局,土地坡度组成及土地利用方式等综合因素,将项目区类型区划分如下:(1)土石山区:分布在渝河上游,包括陈靳乡何槐村,占项目区面积9.4%。土层深度在1m或数米以内,海拔高度在1900m以上,土地坡度在10°以上,种植业结构较单一。区内坡耕地较多、且均为旱地,水土流失严重,是项目区的重点治理区。主要防治措施为对大于20°的坡耕地面积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封禁治理,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通过生态移民留出生态空间发展畜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河谷川台区:包括渝河两岸川台地、水浇地,占项目区面积的19.2%。海拔高度在1750m—1900m之间,土地坡度在10°以内,坡度较缓,土层深厚,人口密度大,现有灌溉面积2160hm2,为主要产粮基地,灌溉潜力大,利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农业综合开发潜力大。实施措施主要为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通过发展水浇地,扩大经济作物种植比例,尽快提升经济收入速度,采取良种引进,科技推广,温棚种植、养殖,大力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农业商品经济发展,率先奔向小康和实现新农村建设。(3)黄土丘陵沟壑区:包括筛子河流域和罗家峡水库以下区域,沙塘流域北山、打食沟小流域、联财流域北山,占项目区面积的71.4%。海拨高度在1700—2000m之间,土地坡度大多在15°以上,坡度组成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梁峁地、长条状丘陵坡地、沟台地、沟缘地、沟坡地等微地貌类型区,土层厚度数米至数百米。该区开垦率高,陡坡种植面积大,植被稀疏,以面蚀和沟蚀为主的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无灌溉水源均为旱地,是该项目区的主要和重点治理区。91 主要治理措施,对小于20°的坡耕地大力兴修基本农田,对大于20°的坡耕地全面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荒山荒坡和沟道造林种草,支毛沟具备建坝条件的,大力兴建治沟骨干工程和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因此,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应放在该区域,也是本项目的投资重点和治理重点。4.4小流域划分在小流域划分原则上按照流域地理特点、自然条件、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和乡(镇)行政区划的完整性,坚持以完整的小流域为单元,便于今后项目实施和管理的原则,将渝河流域划分为4条小流域。项目区小流域划分见表9。项目区小流域划分名称流域名称所处乡(镇)总面积(km2)流失面积(km2)行政村名主要地貌特点沙塘流域沙塘镇城关镇80.462.3竹林、八里、三合、星火、邓山、清泉、街道、新民、许沟、光联、十八里、和平、张树黄土丘陵沟壑区罗家峡流域陈靳乡沙塘镇51.847.8马河村、锦屏村、锦华村、何槐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联财流域联财镇神林乡42.927.5庞庄、神林、辛坪、联财、联合、恒光、赵楼黄土丘陵沟壑区筛子河流域联财镇张程乡神林乡68.464.0金台、观音、岳村、张程、崔家湾五龙、马儿岔、桃园、杨袁黄土丘陵沟壑区合计243.5201.633个4.5建设任务和规模4.5.1优化比选方案4.5.1.1典型流域设计:为了优化比选方案,在渝河流域内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打食沟小流域。一、打食沟小流域基本情况打食沟小流域属渝河左岸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3.8km2,水土流失面积12.7km2,流失面积占92.2%。流域属黄土丘陵沟壑第三付区,位于东经106°02′40″~106°07′04″,北纬35°34′29″~35°36′08″91 。该流域地形属上陡下缓形浅山区,梁峁交错,沟壑纵横,沟坡陡峭,地形支离破碎,流域走向由东南向西北,主沟道长7.6km,流域平均宽为1.9km,沟道比降2.0%。流域内共有支沟17条,其中沟道长度大于500米以上的有12条,沟壑面积1.76km2,占流域总面积的12.77%,沟壑密度2.06km/km2,沟道切割深度26m。流域内最高海拔高程2408m,最低海拔高程1960m,相对高差448m。流域内主要分布土壤是黑垆土和红湘黄土,其成土母质是第四纪黄土,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局部沟坡出现第三纪裸露红土,黄土覆盖厚度:沟谷约15~25米,沟坡约10~20米,土壤垂直节理发育,质地疏松,孔隙大,遇水易塌陷,抗蚀性能差。该流域属沙塘镇所辖,涉及沙塘镇十八里村的7个自然组,该流域上游有黑山林场,植被茂盛,中下游阳面多为荒山荒坡,阴面多为坡耕地,流域出口为打食沟水保骨干坝。经调查该流域共有农户345户,人口1454人,劳动力610人,人口密度105人/km2,有大家畜595头,羊只427只,生猪存栏346头。耕地面积562hm2(人均现有基本农田1.5亩),粮食总产89.9万kg,人均有粮395kg。流域内有现状梯田145hm2,林地451.5hm2,人工种草193.5hm2,现状治理程度62.2%,林草覆盖率46.7%,农、林、牧用地结构比例为2.9:2.3:1。二、治理措施布局方案(一)坡面治理  1.梁峁顶陡坡治理:其分布一般在梁峁坡度突变处25°以上,气温低、干旱、风大、土壤湿度及肥力差,面蚀及局部沟蚀严重,不宜作物生长,为做到“适地适树”的原则,也不宜大片造林。在治理中主要措施是:保护原有天然植被,使其恢复郁闭和结合人工措施,修筑水平阶、鱼鳞坑等整地工程,然后造林种草。2.梁峁坡面治理:梁峁顶以下坡度小于25°,都被开垦种植,这些坡耕地一遇暴雨,径流携带泥土下泄,细沟状侵蚀严重。坡耕地雨后常出现“挂椽”91 现象,使熟化土层变薄,地力下降,其主要防治措施是修建水平梯田。3.居住区的防治:该流域居住区分布在梁坡与沟缘交汇的缓坡地带,对于居住区域治理是大力开展“四旁”造林,选用当地适宜的树种和杨树、柳树及杏树、梨、苹果等。工程措施是根据地形修建大小不等的蓄水涝池,拦蓄大量径流,减轻洪水对村庄、道路、沟头的冲刷。(二)沟道治理1.沟头治理的主要措施是修筑沟头防护工程,主要有沟头防护埂,沟头谷坊、沟头防护林等形式,沟头防护埂沿沟头布设,底宽0.5-1.5m之间、高1.0m、顶宽0.3m,对于径流汇集的低洼地段采用集中排泄方法。2.沟坡治理:沟坡治理是沟道的关键地,因沟坡受水力、重力、冻融等综合侵蚀的作用,滑坡、泻溜、崩塌及水力冲刷严重,在治理中以林草措施为主,营造沟坡护坡林,采取先整地后造林,整地以水平沟、鱼鳞坑为主,树种选择杨树、柳树、沙棘、刺槐等树种。对于各支毛沟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相应的结合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主要以谷坊来拦蓄径流。在打食沟流域支沟规划修建王家山庄1#和王家山庄2#中型淤地坝2座,用以控制沟道下切,拦泥蓄水,发挥综合效益。3.沟底治理:沟底是径流集中排泄的通道,径流速度大,冲刷剧烈,沟底下切严重,主要措施是营造沟底防冲林,其树种选择柳树,对沟底冲刷有一定的固结作用。根据以上布局配置方案,在打食沟典型小流域内规划新增梯田195.5hm2,造林40hm2,种草30hm2,规划新增治理程度20.9%,累计治理程度达到83.1%,林草覆盖率达到51.8%(新增林草覆盖率5.1%),农、林、牧用地结构比例为2.5:2.2:1。建设小型水保工程40座(处),其中:柳谷坊30座,沟头防护工程4处,水窖5眼,涝池1座,移动式抽水站一处。91 4.4.1.2治理措施优化比选设计方案模式根据打食沟典型流域现状调查,可以看出确保人均有基本农田3.0—3.5亩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因此,在渝河流域措施中可确定坡改梯、退耕、造林种草等主要措施和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基础目标。布局方案模式为:坚持“一条基本原则”,采取“两个结合”分“三个层次”,配置“四道防线”。即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充分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原则进行山水田林草路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改善生态条件,发展农业生产的原则。采取“两个结合”。即治坡与治沟结合;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和封育保护措施结合。“三个层次”,即按照梁峁、坡、沟三层次,干、支、毛沟三层次,上、中、下游三层次布设水土保持措施。配置四道防线,即坡耕地保土耕作措施为第一道防线,荒坡造林种草为第二道防线,培地埂、修梯田、建水窖、村庄涝池为第三道防线,沟道建库坝、柳谷坊和沟头防护工程为第四道防线,层层拦蓄,突出坡面治理和沟道治理。4.5.2建设任务通过典型流域方案比选和推算,并结合限额投资概算,渝河流域各项治理措施建设任务为:(1)农田水利工程:新修梯田1580.5hm2,增加水浇地120hm2(主要为配备移动式水泵7台套)。(2)水土保持林:水保林2061.5hm2。其中乔木林1236.9hm2,灌木林824.6hm2。(3)果园:发展果园16hm2。(4)水土保持种草:水保种草612.5hm2。(5)生态修复:封育面积15km2。工程内容:工程刺丝围栏长14.0km,生物围栏长6.0km,宣传碑6座。91 (6)小型水保工程:小型水保工程940座(处),其中:谷坊650座、涝池40处、沟头防护工程20处、水窖230眼。(7)治沟骨干工程:水保骨干坝3座,控制水土流失面积12.4km2,总库容186.6万m3,淤积库容78.4万m3,防洪库容108.2万m3。(8)淤地坝工程:新建中型淤地坝9座,控制面积19.06km2,总库容177.43万m3,淤积库容56.73万m3,防洪库容120.7万m3,淤地面积28.4hm2。治沟骨干工程规划具体见下表10,淤地坝工程规划具体见下表11。(9)乡村道路工程:新修村级公路96km。(10)移动式小高抽:发展移动式小高抽7台(套),新增水浇地面积120hm2。4.6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目标本着以农民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前提下,流域内农耕地面积偏大,林草措施面积偏小,应通过修梯田、荒山整地造林、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对适宜封禁的区域进行封禁治理和坡面治理,修建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和治沟骨干工程的治理沟道,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各项措施实施后,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农、林、牧用地结构比例由现状的8:2.3:1调整为规划末期的5.6:2.6:1,农、林、牧用地结构比例更趋于合理。具体见附表9。91 项目沙塘流域罗家峡流域联财流域筛子河流域合计(hm2)梯田27.57.522.517.5208049.540102.5452035404512.56533407.527.575112.5122.53037.530.542.5602030452542.57.517.5352532.542.5沙塘:710罗家峡:598联财:70筛子河:202.5小计:1580.5人工造林140187.532.540155232.525354037.51127.52527572.5359522035704555625沙塘:559.5罗家峡:452联财:425筛子河:625小计:2061.5人工种草62.57.5102015353512.57.51010107022.53027.5257022.5601535沙塘:215罗家峡:195联财:92.5筛子河:110小计:612.5表10渝河流域水土保持坡面治理措施设计图斑登记表说明:----代表图斑号,62.5——代表图斑面积表11渝河流域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规划表91 工程名称所处小流域控制面积(km2)坝高(m)总库容(万m3)淤积库容(万m3)防洪库容(万m3)工程量(m3)投资(万元)土方(万m3)砼(m3)砌石(m3)崔家湾骨干坝筛子河4.3225.56932.536.59.86172.1116.992.93李白玉骨干坝筛子河4.1824.35516.438.610.56114133126.13金台骨干坝筛子河3.93062.629.533.112.91181.5120.1162.11合计12.4186.678.4108.233.33467.6370381.17表12渝河流域水土保持中型淤地坝工程规划表工程名称所处小流域控制面积(km2)坝高(m)总库容(万m3)淤积库容(万m3)防洪库容(万m3)工程量(m3)投资(万元)土方(万m3)砼(m3)砌石(m3)王家山庄1#沙塘2.222721.87.614.24.1684.392.162.70王家山庄2#沙塘3.36313311.521.58.6793.3100.2121.92陈家石沟沙塘2.561812.92.8510.053.527.3309.339.92三联沙塘2.6525.527.234.8122.426.32818276.32张家湾沙塘1.21011.84.117.691.044.78418.94庞家湾联财1.119.510.83.767.044.3267.3109.263.44大沟湾沙塘1.32112.84.458.353.5771.899.454.16桃联筛子河2.542625.69.6168.6376.710994.12糜地湾联财2.132521.58.0513.454.7381.297.670.08合计19.06177.4356.73120.744.92607.61082.8601.65防治措施及布局方案5.1治理措施设计5.1.1治理措施设计技术要求治理措施设计要求各种措施设计科学化、技术化、治理模式标准化,为同类型区治理提供依据。其目的在于对各项治理措施全面进行单项工程设计和典型工程设计,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出适应渝河流域特点的技术设计。5.1.1.1沟道治理工程(1)水保骨干坝和水保淤地坝:依据水利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设计。淤地坝建设标准参照下表13。表13淤地坝等级分类表91 项目类别控制面积(km2)坝高(m)库容(m3)淤地面积(hm2)布设地点骨干坝>3>25>50>7大支沟口、主沟中下游淤地坝大型3-30>2550-200>7大支沟下游、主沟中上游中型1-315-2510-502-7大支沟下游、主沟中上游小型<15-151-100.2-2小支沟口、大支沟上游(2)小型水保工程:(一)土谷坊建设条件:主要分布在支毛沟交汇处,选址在口小肚大的地方。土谷坊为均质黄土不透水谷坊。(二)柳谷坊建设条件:主要分布在支毛沟交汇处且有流水或土壤湿润无建土谷坊的建设条件,选址口小肚大的地方。具体根据沟道地形而定。(三)沟头防护工程建设条件:工程型式多为围堰林带式和蓄排式,建在沟头侵蚀比较剧烈的沟岸上。(四)乡村道路建设条件:主要解决村与村、村与组交通困难问题。5.1.1.2坡面治理工程(1)坡改梯:水平梯田设计标准为能拦蓄20年一遇3—6小时最大降雨为准。梯田田块分布要集中连片,沿等高线布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方式修筑,人工培地埂,机械整平土地。(2)造林:按照因地制宜,因地适树的原则,根据树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利用树种生长的特点,布设林带(林种)。在田坎、沟道、荒坡侵蚀强烈的区域种植沙棘、刺槐,沟岔道利用柳桩编篱修建生物谷坊,制止沟底下切。优选树种是调整经济产业结构的前提,选择产出高的经济性树种、速生树种能够迅速提高植被覆盖度,在提高林草措施基础效益的同时突出经济效益。宜林立地条件的划分:流域内宜林立地条件的划分是依据气象、坡度、坡向及土壤水分条件划分,梁峁顶地,阳坡陡峻处,阴坡中部,阳坡避风处,沟台地、沟坡地、沟滩地,四旁用地,地埂地九种立地类型,具体见下表14。表14宜林立地条件的划分91 类型编号立地条件类型树种Ⅰ1阴坡中部,阳坡避风处选择避风阴性树种,如花椒、落叶松、椿、沙棘等Ⅰ2沟台地、沟道缓坡地、沟滩地选择经济性树种,如山梨、山杏、山桃、核桃、Ⅲ阳坡缓坡处选择阳性树种,如山杏、苹果Ⅳ阴坡水草滩地,沟岔地选择抗逆性强,如柳树、榆树、沙棘Ⅴ四旁地、地埂地选择速生性树种,如杨树、落叶松、刺槐Ⅵ梁峁顶阳坡陡峻处选择抗逆性强,耐旱性树种,如柳树、沙棘、杨树等适地适树:根据流域的地理位置,气象因素,土壤因素,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选择不同树种种植在不同的地点,如沟坡造林中选择阴坡种植落叶松、刺槐等,阳坡选择山杏、花椒等喜光性树种。在梁峁顶选择树种如沙棘、柠条、刺槐等,沟台地选择杨树、落叶松等。生态性:由于流域内植被易破坏,要达到相应的治理程度,必须突出生态效益,如选择速生性树种如杨树、落叶松,水保型树种如沙棘、柠条以根固土壤,增加土地肥力。经济性:为了改变流域农村产业经济结构,在能产生同等生态效益的基础上,优先选择经济林。树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降雨以及造林地立地条件分析,荒山绿化造林的主要树种有山桃、刺槐、沙棘、山杏、旱柳、新疆杨等;地埂造林的主要树种有山桃、柠条,中药材以及经济作物黄花等;庭院经济林选择的主要树种有接杏、酥梨、李子、花椒。规划造林的主要树种有新疆杨、旱柳等。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标准汇编》,各树种初植密度和苗木需用情况参考见下表15、表16。表15树种初植密度表树种初植密度株数/hm2苹果、杏、梨、花椒330—66091 杨树、旱柳555—1245云杉、落叶松、油松1245—2220榆树、山桃、刺槐、椿555—1245沙棘、柠条825—2490沟道造林以林草间作,乔灌带状混交为主,四旁树以株间混交为主,田坎造林以乔灌株间混交为主。选择合理的苗木规格是造林成功的首要条件,主要规格如下表16。表16渝河流域主要规划树种苗木质量要求树种苗龄一级苗二级苗备注地径(cm)亩高(m)地径(cm)苗高(m)油松2+10.51.60.31.2移床苗侧柏2+10.5500.425移床苗新疆杨22.02.01.31.4扦插苗河北杨22.01.51.31.1扦插苗山杨22.01.51.31.1扦插苗刺槐11.01.80.51.0实生苗山桃11.01.00.80.8实生苗山杏10.51.00.30.8实生苗沙棘10.20.30.150.2实生苗柠条10.50.80.40.6实生苗(3)种草:为了彻底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农村各业产值情况,加大牧草种植,增加人工改良草场面积,选种优质牧草,提高产草量,加大载畜量,提高牲畜出栏率,向肉用、皮用方向发展,提高牧业产值在农村各业产值中的比例。草种选择以优质高产型牧草如紫花苜蓿、沙打旺、红豆草为主。整地以畦块整地方式为主。人工种草立地条件划分及土地适宜性评价,人工种草立地条件依据地形、土壤、气候、地类等因素划分为如下几个级别。表17人工种草立地条件划分表级别地貌部位适宜性评价草种选择91 Ⅰ台地、塬地适宜红豆草、草木樨、紫花苜蓿、高梁草Ⅱ地埂、荒坡适宜红豆草、草林犀、紫花苜蓿Ⅲ沟头崖底较宜紫花苜蓿、野生干草Ⅳ水草滩地较宜野生干草Ⅴ基岩裸露处不宜(4)生态修复:渝河流域降水量为535mm,年均气温5.2℃,且流域坡度在15°以上,植被覆盖率在20-40%,耕地占土地面积的10%,且多为退耕地,水热条件利于植被生长和生态恢复。因此,生态修复区规划在罗家峡水库以上荒山地带;沙塘流域南山、打食沟流域南山地带;筛子河流域北山地带适宜进行生态修复工程建设。5.2治理措施技术设计标准5.2.1沟道治理工程典型设计根据典型流域打食沟小流域工程配置措施进行小流域治理措施技术设计。(1)水保骨干坝典型设计:(详见附件二: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崔家湾治沟骨干坝典型设计报告)(2)水保中型淤地坝典型设计:(详见附件二: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桃联中型淤地坝工程典型设计报告)(3)小型水保工程(一)土谷坊典型设计1、谷坊型式:均质黄土不透水谷坊。2、谷坊间距:按沟道支毛沟比降为1/10-1/20,谷坊高度为3—5米,间距为30—100米。见下图。91 3、谷坊分布位置:主要分布在支毛沟交汇处,选址在口小肚大的地方。4、谷坊断面尺寸:谷坊断面设计为梯形断面,具体根据年在沟道地形而定,经过典型沟段与坝体尺寸计算得出具体要求见下表。坝高顶宽迎水坡背水坡结合槽3.0~5.0m1.5~3.0m1:1.5~1:2.5m1:1.0~1:2.0深1.0m,宽1.0m,坡比1:1(二)柳谷坊典型设计(1)柳谷坊型式:柳桩编篱、填土、砾石透水性生物谷坊。(2)柳谷坊间距:沟道比降为1/10—1/20谷坊高1.5m,间距为15—30m,具体见柳谷坊典型设计见下图。91 (3)柳谷坊分布位置:主要分布在两条支毛沟交汇处,具体选址在口小肚大的部位。(4)柳谷坊断面尺寸:具体尺寸见典型设计图。(三)沟头防护工程典型设计沟头防护工程设计:工程型式:围堰林带式。围堰规格:围堰长200--300m,高1-1.5m,底宽1.2m,顶宽0.6m,距离沟边5-10m。(1)工程型式:围堰林带式(2)围堰规格:见下图围堰距沟边S1(m)长(m)高(m)底宽b2(m)顶宽b1(m)200—3001—1.51.20.65—10(四)水窖工程典型设计水窖型式:砼拱盖大口窖。水窖容积40-50m3。水窖防渗材料:水泥砂浆1/3或土工布。1、水窖型式:砼拱盖大口窖91 2、水窖断面尺寸沉沙池进水窖窖台高长宽深距窖口管径簸箕嘴长1.5~2.01.51.02.0~3.00.1~0.20.2~0.30.3~0.5容积m3D(m)d2(m)d1(m)H0(m)H1(m)H2(m)40~5045~5.03.0~3.50.7~0.93.5~4.21.0~1.54.0~4.53、水窖防渗材料:水泥砂浆1/3或土工布。(五)涝池工程典型设计1、涝池型式:锅底型。容积350-650V(m3)2、涝池护岸:岸埂栽种旱柳与杨树,株行距1.5-2.5m。3、涝池断面尺寸91 容积V(m3)口径D(m)池深H(m)岸埂高h0(m)顶宽b(m)迎水坡背水坡350-65020-302-40.3-0.71-21:1-1:1.51:14、涝池护岸:岸埂栽种旱柳与杨树,株行距1.5-2.5m。(六)乡村道路工程典型设计技术设计方案:梯田道路最大控制梯田长度在+/-200m左右。连片梯田区,适于机耕,路面宽度≥3.0m,不适宜机耕的地方,路面宽度≥2m,道路纵向坡度一般不大于1/10,在折弯处,应拓宽及留有会车的地方,路旁布设排水沟及种植林草护路,坡度较陡处,加设泄水,过沟还应布设涵洞。路旁树种一般以选择速生性树种大苗种植如杨树、柳树、落叶松、刺槐、侧柏等,平缓地带应整成畦状,株行距为1.5×2.0m。下图1为村级道路设计示意图:91 下图2为农田道路设计示意图:5.2.2坡面治理工程典型设计一、坡改梯工程典型设计91 水平梯田的设计防洪标准为能拦蓄20年一遇3-6小时最大暴雨,一般减少径流90%,减少泥沙95%以上。田面宽度一般陡坡区10-15m,缓坡区20-40m。。梯田田块分布要集中连片,沿等高线布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方式修筑,人工培地埂,机械整平土地。外地埂平顺,坎外种植护埂植物。本流域梯田施工分三个坡度段施工,具体坡度及断面要素如下表18。表18梯田断面各要素设计标准参照表地面坡度α(1°)田坎高H(m)田坎侧坡θ(1°)田面宽B(m)斜坡长L(m)占地每亩参考土方量V(m3)坎b(m)埂D(m)面积损失(%)31.041.577575203020.030.00.270.420.690.694.83.785.4128.951.401.587575181816.118.10.380.420.690.696.66.1113.9123.671.722.217572141614.116.10.460.800.690.728.29.4138.6173.0101.762.122.4775727210121410.212.214.20.470.770.900.690.720.7211.412.211.4139.7165.3192.6131.852.312.77757272810128.210.312.30.500.841.010.690.720.7214.515.114.1144.6176.3211.4152.142.683.22727272810128.310.412.40.780.981.170.720.720.7218.116.315.2160.8203.4241.9202.182.917272686.43.50.791.060.720.7223.620.9157.6210.491 每公顷土方量与土方运移量:V=1250HW=833.3BH式中:V——每公顷梯田土方量(m3)H——田坎高度(m)W——每公顷梯田土方运移量(m3——m)B——梯田田面净宽(m)二、灌溉工程(新增水浇地)渝河流域内目前共有水保坝6座,年均蓄水300万m3,其中打食沟骨干坝年均蓄水80万m3。按每亩灌水定额300m3,可发展灌溉面积2600亩,但由于这些水保坝缺少水利配套设施,使水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加以利用。流域内共有川台地1237.5hm2,其中年均灌溉面积500hm2,规划新增灌溉面积120hm291 (1800亩)。新增灌溉面积主要措施为新建移动式抽水站7处,计划在沙塘打食沟水保坝、铁兴湾、四岔堡子、中林村、天桥骨干坝、金台村、魏李村各建1处,每处设计灌溉面积300亩。移动式灌溉工程设计主要包括购置200QJ80型-7KW潜水电泵及动力装置,其水泵铭牌流量80m3/h,扬程32米,扬程使用范围24-36米,配套电动机功率7KW。上水管道采用φ125mm的PVC硬聚氯乙烯塑料管,10m3出水池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梯形断面引水渠用预制混凝土板衬砌,为使泵站运行管理方便,在集水池附近设计有2.48×2.48m2砖砼结构管理房一座,以便安装配电柜等配电设备及放置其管理所需工程用具等。移动式抽水站工程设计参照水利行业《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88—99),工程估算主要依据水利部(86)《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和水利部(94)《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补充预算定额》进行编制,定额不足部分参考相关专业定额。移动式抽水站具体规划地点见附表19移动式抽水站典型设计图如下91 附表19移动式抽水站规划表所处乡镇所处村所在流域水源地灌溉面积(亩)灌溉用地张程天桥筛子河天桥坝250梯田联财金台筛子河剡坪坝300梯田沙塘魏李罗家峡罗家峡水库300台地沙塘中林罗家峡罗家峡水库200台地沙塘铁兴湾罗家峡铁兴湾坝250梯田沙塘四岔堡子罗家峡罗家峡水库300台地沙塘打食沟沙塘流域打食沟坝200梯田合计1800二、造林工程典型设计(1)梁峁地及荒坡阳坡造林标准设计91 (一)立地条件类型:荒山荒地阳坡、梁峁地。(二)造林设计:山桃、沙棘、柠条。山桃选择一级苗,株距2m。沙棘选择一级苗,株距1m,柠条直播。(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规格:采用水平沟整地方式,间距5m,长视地形而定,沿等高线绕山走,破碎地用鱼鳞坑整地。3、栽植:采用春整秋栽造林,栽植穴30×40cm,山桃、柠条株距2m,沙棘株距1m,栽植时要采用一提、二踏、三填土,以利根系舒展、保墒、苗木宜成活。4、抚育管理:造林后要固定专人管护,封禁管理,从第四年起,灌木林平茬复壮一次。5、苗木用量:山桃999株/hm2,柠条15kg/hm2,沙棘1998株/hm2。(四)造林图式91 (2)荒坡阴坡造林标准设计(一)立地条件类型:荒山荒地阴坡。(二)造林设计:臭椿、沙棘、刺槐。臭椿、刺槐选择一级苗,株距2m。沙棘选择一级苗,株距1m,刺槐选择一级苗。(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规格:采用水平沟整地标准、间距5m,长视地形而定,沿等高线绕山走,破碎地用鱼鳞坑整地。3、栽植:春整秋栽植苗造林,沙棘采用点穴状整地造林,栽植穴30×30×30cm;4、抚育管理:造林后三年内封育看护,禁止放牧。5、苗木用量:臭椿999株/hm2,刺槐999株/hm2,沙棘1998株/hm2。(四)造林图式:91 (3)退耕地阴坡造林标准设计(一)立地条件类型:退耕地阴坡(二)造林设计:落叶松、山杏、沙棘,行距3m。落叶松选择一级苗,株距2m;山杏选择一级苗;株距2m;沙棘选择一级苗,株距1米。(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水平阶整地,阶面宽度1.5—2.0m,阶长视地形而定,埂高0.5m;3、栽植:春整秋栽植苗造林,栽植穴30×30×30cm,采用“一提二踏三填土”方法栽植。4、抚育管理:造林后要放专人看护、封禁管理。91 5、苗木用量:山杏1665株/hm2,落叶松1665株/hm2,沙棘3330株/hm2。(四)造林图式:(4)退耕地阳坡造林标准设计(一)立地条件类型:退耕地阳坡(二)造林设计:山桃、山杏,行距3m。山桃选择一级苗,山杏选择一级苗;株距2m。(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水平阶整地,阶面宽度1.5—2.0m,阶长视地形而定,埂高0.5m;3、栽植:春整秋栽植苗造林,栽植穴30×40cm,并向穴内施入适量农家肥,采用“一提二踏三埋土”使根系舒展,做到及时浇水保墒;91 4、抚育管理:及时松土除草,每年或隔年扩盘施肥,适时整形修剪,进行病虫害防治;5、苗木用量:山杏1665株/hm2,山桃1665株/hm2。(四)造林图式:(5)阴向沟坡造林标准设计(一)立地条件类型:阴向沟坡、破碎荒坡阴坡(二)造林设计:刺槐、沙棘。刺选择一级苗;沙棘选择一级苗,每穴2株。(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鱼鳞坑整地规格1.0×0.8×0.3m,排成“品”字形,左右距离2.0m,上下距离2.0m,沿等高线带状整地;3、栽植:春秋两季植苗造林,栽植穴30×30cm;91 4、抚育管理:造林后三年内封育看护,禁止放牧;5、苗木用量:沙棘4996株/hm2,刺槐2498株/hm2。(四)造林图式:(6)阳向沟坡造林标准设计(一)立地条件类型:阳向沟坡、破碎荒坡阳坡(二)造林设计:山桃、柠条,行距5m。山桃选择一级苗,株距2.0m;柠条直播;(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鱼鳞坑整地规格1.0×0.8×91 0.3m,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排列成“品”字形,左右距离2.0m,上下距离2.0m;3、栽植:春整秋栽,栽植穴30×30cm,柠条在5—6月雨后抢墒点播,复土深度2—4cm;4、抚育管理:造林后封禁管理,第四年后柠条平茬一次;5、苗木用量:山桃2498株/hm2,柠条籽15kg/hm2。(四)造林图式:(7)地埂造林标准设计(一)立地条件类型:梯田地边埂。(二)造林设计:山桃、沙棘、柠条,山桃选择一级苗,株距2m。沙棘选择一级苗,株距1m,柠条直播。(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规格:鱼鳞坑整地规格1.0×0.8×0.3m,沿等高线带状整地;排列成“品”91 字形,左右距离1.5m,上下距离1.5m;采用鱼鳞坑整地方式。3、栽植:采用春整秋栽造林,栽植穴30×40cm,栽植时要采用一提、二踏、三填土,以利根系舒展、保墒、苗木宜成活。4、抚育管理:造林后要交由土地主户管护,封禁管理,从第四年起,灌木林平茬复壮一次。5、苗木用量:山桃840株/hm2,柠条15kg/hm2,沙棘1665株/hm2。(四)造林图式(8)支毛沟沟底造林标准设计(一)立地条件类型:支毛沟沟底。(二)造林设计:落叶松、柳树行间混交91 落叶松选择一级苗,株距2m;柳树选择一级苗,株距1m,(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鱼鳞坑整地规格1.0×0.8×0.3m,排成“品”字形,左右距离2.0m,上下距离2.0m,沿等高线带状整地;3、栽植:春秋两季植苗造林,栽植穴30×30cm;4、抚育管理:造林后三年内封育看护,禁止放牧;5、苗木用量:柳树2498株/hm2,杨树2498株/hm2。(四)造林图式:(9)主沟道沟滩造林标准设计(一)立地条件类型:河滩地、沟滩地。(二)造林设计:刺槐、柳树行间混交刺槐选择一级苗,株距2m;河柳选择一级苗,株距2m,91 (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坑状整地或穴状整地;3、栽植:春秋两季植苗造林,栽植穴30×30cm;4、抚育管理:造林后三年内封育看护,禁止放牧;5、苗木用量:河柳2498株/hm2,刺槐2498株/hm2。(四)造林图式:(10)道路绿化及平缓地造林标准设计(一)立地条件类型:道路两旁、平缓荒滩地。(二)造林设计:带根柳树、杨树,选择一级苗,株距3m。(三)技术措施1、整地时间:造林前一年的春、夏、秋三季;2、整地方式:坑状整地;3、栽植:春秋两季植苗造林,栽植穴30×30cm;4、抚育管理:造林后三年内封育看护,禁止放牧;91 5、苗木用量:660株/hm2。(四)造林图式:5.2.3种草工程典型设计(1)沟台地种草设计沟台地种草为该流域规划种草的一小部分,属于无交通条件,沟边悬崖处,地势较为平坦,种植地点多为粮田与草地插花地带。草种选择以优质高产型牧草如紫花苜蓿、沙打旺、红豆草为主。整地以畦块整地方式为主。畦埂高0.4m,宽0.2m,畦块面积为4×4米2小块。亩播种量1.5—2.0kg。(2)荒坡种草设计91 荒坡种草在该流域主要分布在梁峁顶,中部陡坡处,地势陡峻,草种主要选择紫花苜蓿、沙打旺与灌木林种沙棘间作为主。整地主要采用水平沟垄种植。亩播种量1.25—2.0kg。(3)地埂种草设计地埂种草在该流域梯田田埂上,主要分布在南部阴洼处,坡度陡峻,与地埂林间作,地埂种草部位在除鱼鳞坑整地以外的部位。整地以水平沟垄种植为主。亩播种量1.0—1.5kg。91 (4)沟坡种草沟坡种草主要分布在沟坡造林整地工程的埂坎上,坡度极陡,种草整地以水平沟垄种植为主,草种选择紫花苜蓿、紫花草木樨。与地埂草种植相似。亩播种量1.5—2.5kg。5.2.4封育措施设计1、围栏措施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建立围栏阻止人畜进入封育区内。第一,工程围栏措施;在封育区内,两侧人畜出入要道口和村庄路口等处,难以用其它办法设置障碍时用铁丝围栏。刺丝(铁丝网)围栏典型设计(一)一、条件:人畜出入要道口,难以用其它办法设置障碍时用刺丝围栏。二、规格:钢筋水泥柱长2m,截面积10×10cm2,埋入土下0.5m,外露高1.5m,桩间隔6m,刺丝5行,间距30cm。三、结构图91 第二,生物围栏措施:在封育区内,沿封育区边缘的山脊、山麓等人为活动频繁地带,用沙棘营造人工绿蓠,带宽3m,种植密度每平方米4株。生物围栏典型设计(二)一、条件:沿封育区边缘的山脊、山麓等人畜活动频繁地带。二、规格:采用2年生沙棘以防高寒冻害,株距为1m,栽4行,每穴栽4株,带宽3m。三、种苗要求:苗高30-50cm,根系长20—40cm,侧根发达,为本县或本地区就地种苗,同类土壤类型种苗优先。四、结构图91 2、封育管理措施项目区封育区内病虫害防治,山火防救。监测病虫发源地和发源中心,病虫害种类、原因,虫口密度,选择最佳防治时间,采取有效防治措施,一举防治不留后患。设立防火通讯设施,配置风力灭火器,将山火快速就地小范围内灭火,检查过火情况。清除枯死枯木林木,采取人工抚育措施。灭鼠灭虫防止地下虫害啃断林木根系,将虫害密度控制在最低程度。3、设立封山育林工程建设宣传碑措施在各封育区内,村庄、公路、群众聚集地、交通要道口这些醒目的地方,设立封山育林工程建设碑。一、条件:封育区附近交通要道,醒目的地方二、规格:碑体长2.2m,宽0.8m,高1.7m,钢筋混凝土浇注和预制安装,碑文直接写在上面,字体为楷书。正面:水土保持生态封育区91 隆德县人民政府年月日北面:封育建设内容(1)封育地点;(2)封育面积;(3)封育时间;(4)封育方式;(5)封育树种;(6)封育单位;(7)监测监督单位:自治区水利厅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固原市水务局水土保持监测站三、设计图5.3苗圃设计91 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隆德县目前苗圃市场已过剩,可在本县范围或附近市场购买优质苗木。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林业部门将加强种苗质量和疫病检验、检测工作。对生产销售的种苗,必须有林业部门出具的标签、质量检验证、检疫证和质量合格证。凡不具备“一签三证”的苗木,不准在工程中使用。对项目建设所需种苗一律实行政府招标采购。种子、苗木、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检查。种子检验与苗木检验必须具有检验证,调拨种子必须进行发芽率成活试验,成活率在85%以上。因此,对苗圃不进行另外设计。6监督监测方案6.1监督监测的对象和内容6.1.1项目监督措施(1)加强宣传,增强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意识。加大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防洪减灾、区域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宣传力度,增强农业综合开发、防治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2)做好项目区预防监督工作,抓好“三权一方案”(监督权、收费权、审批权,编制水土保持治理方案)的落实,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有效控制人为水土流失。(3)加强管理,巩固治理结果。坚持“谁治理、谁管理、谁受益”和“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制定乡规民约,强化管理措施,认真抓好项目区水保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林草补植等工作,不断巩固治理成果,加强水保技术服务工作,充分发挥治理效益。6.1.2监测内容根据项目建设的工程内容、项目建设性质,监测的主要内容如下:91 (1)项目效益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土流失变化、环境影响、农户监测、典型地块监测等;水土流失变化监测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区土壤侵蚀、泥沙输移及沉积、水沙动态变化等;环境影响主要进行气候、水资源、水质、下垫面变化等监测。(2)林草植被监测内容:包括乔木林生长和郁闭度变化,灌木树种、盖度、高度、冠幅及生物量变化,草地植物种类、盖度、高度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3)经济与社会效益监测监理的主要内容: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量、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国家税收、居民纯收入、家庭年末生活性消费支出、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家庭生活性固定资产支出以及与工程建设关系比较密切的项目,如牛、猪等大家畜的数量变化等,林、草面积及其相应的收入。6.2监测措施(1)监测目的:对流域水沙运行规律、生态环境变化、工程产生的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动态监测、跟踪调查与后期监测,认真总结经验,以确保项目顺利实现预期目标。(2)监测的依据和要求:依据:以国家和行业部门标准和有关专业技术规范、规程为依据。要求:(一)选择的监测评价指标和方法,力求科学明确,做到针对性、科学性的统一。(二)确保各类数据的实用性、可靠性和效益计算的准确性。(三)监测机构相对稳定,监测结果力求定量化,评价结果具有权威性。(3)监测对象:梯田、造林(包括果园)、种草、水保骨干坝、淤地坝、小型蓄水保土工程、生态修复、保土耕作及农户收入变化情况。91 (4)监测内容:(一)效益监测:梯田、耕作措施、造林、种草和封禁等直接产出收益和生长量等效益监测。农户收入变化监测。(二)环境监测:林木成活率和郁闭度、草发芽率和盖度等植被覆盖率监测,封禁生态修复能力监测。气温、降水等气象因素监测。(三)水沙监测:充分利用项目区附近水文站观测资料,分析对比干、支流包括水文、泥沙含量水沙动态监测。(5)监测方法:(一)按照类型区,采用点面结合,大区域小流域,定点对比观测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二)利用附近水文气象观测站,建立以小流域为基础监测单元区,开展经济效益、水沙动态观测。(三)组建科技人员与当地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农民相结合,定点观测与定时观测相结合,区域内监测与区域外观测相结合。(6)监测站(点)布设:根据项目区交通及管理方便的要求,水沙监测点布设4处,环境监测点布设15处,具体各流域监测站点布设情况见表19。(7)监测站(点)建立(一)监测站建设:监测房建筑面积50m2—100m2,砖混建筑结构。监测工作室建筑面积30m2—50m2,砖混建筑结构。(二)监测设备:各种有关监测仪器。如温度计、雨量计、百叶箱及设备,水文和泥沙取样分析仪器和设备、烘干箱等。(三)信息设备:配套计算机1台,资料柜、电视机等。(四)通讯设备: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五)交通工具:配备摩托车1—2辆,有条件的配备车辆。(六)技术人员:每个监测站配备2—3人大专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采取常年和定时监测。[见监测站(点)布置图]。项目区各小流域监测站布设情况见下表20。表20项目区各小流域监测站布设情况流域名称流域面积(km2)流失面积(km2)水沙监测环境监测效益监测沙塘流域80.462.3打食沟骨干坝控制(面积12.6km2)固定4处,分阴阳坡,乔、灌、草。基本农田、林、草增产效益,20户农户经济收入变化。罗家峡流域51.847.8罗家峡水库控制(面积23.8km2)固定4处,分阴阳坡,乔、灌、草。基本农田、林、草增产效益,20户农户经济收入变化。联财流域42.927.5剡家坪骨干坝控制(面积40km2)固定3处,分阴阳坡,乔、灌、草。基本农田、林、草增产效益,20户农户经济收入变化。筛子河流域68.464.0天桥水保坝控制(面积28.4km2)固定4处,分阴阳坡,乔、灌、草。基本农田、林、草增产效益,20户农户经济收入变化。91 合计243.5201.64个15处100户农户经济收入变化(对比户20户)。6.3监测方法6.3.1林草监测方法包括乔木林生长(树种、高度、胸径、生长量)和郁闭度变化;灌木树种、盖度、高度、冠幅及生物量变化;草地植物种、盖度、高度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在每个监测区内,选择植被生长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按各种立地条件,布设监测点。监测点的样方大小为乔木林20×20米,灌木林5×5米,草地1×1米。每年监测一次,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植物的生长习性,九月中旬完成年度监测。监测方法:(1)林地郁闭度监测采用对角线法。在5×20米的样方内,用米尺拉该样方的对角线的长度,再将投影在该对角线上的树冠阴影相加之和除以对角线的长度就是该样方内林地对角线的郁闭度,两条对角线上的郁闭度的平均值即为该样方的林地郁闭度。(2)灌木盖度的监测也采用对角线法。在5×5米的样方内,用米尺在该样方的上方拉过,测量其对角线的长度,然后在该对角线上测量灌丛在米尺上的投影总长度,投影总长度与对角线长度的比值就是该灌丛的盖度,然后以此方法测量另外一条对角线,然后求其平均值。(3)草地盖度的监测采用针刺法。在监测区域内根据不同的坡向和坡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划定1×1米的样方,在钢卷尺或样方绳上每隔10厘米做一个标记,用针在样方内上下左右每隔10厘米的点上(共100个点),垂直插入,针与草接触即算一次“有”,否则算“无”,接触总次数与100之比即为该草地的盖度。植被类型和生长量监测:植被类型及生长量监测在植被度监测小区内进行,每年九月中旬进行监测工作。91 (1)乔木的植被类型和生长量的测量,在样方内对树木的树种组成,分树种测定每个树种的株数,分不同树种随机的测量其树高和胸径。(2)对于灌木林,在样方内对灌木树种、数量及生长情况进行测量,分树种进行。对高度、地径、冠幅及生长量进行测量,生长量选择标准株的地上部分进行测定,称其鲜重和干重。观测灌木年生物量的变化。(3)草地的测定。在1×1米的样方内,对草的高度和草的种类进行测定,确定优势种群。然后对样方内的草进行收割,分别称其鲜重和干重,以测定样方年草地生物量的变化。6.3.2水沙监测监测项目有:降雨量,根据库坝控制面积以上,测量来水量和泥沙含量(淤积量)。每次降雨后,及时测量降雨量,降雨历时,来水量。依库坝淤积量体积推算泥沙含量。流域径流观测方法采用在沟道沟口观测径流量,也可在洪水过程中人工取水样,经烘干、称重后计算泥沙含量。6.3.3经济与社会效益监测经济与社会效益监测主要采取典型农户调查监测。监测方法采用定点监测,每年12月20日亲自入户调查的方法。根据项目类型区,分别在4条小流域和临近未治理同类型区选择1条小流域,按农户经济水平,选择好、中、差三个档次选取有代表性的农户进行调查了解和监测。共选择了100户农民进行定点调查监测。典型农户的主要监测内容有: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量、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国家税收、居民纯收入、家庭年末生活性消费支出、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家庭生活性固定资产支出以及与水保工程关系比较密切的项目,如牛、羊等大家畜的数量变化等,退耕还林还草面积及其相应的收入。91 6.4监测的保障措施水土保持生态监测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知识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应由建设单位承担此项工作,领导负责,配备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技术人员和所需的监测设备和交通工具,按技术规程完成监测工作。7技术支持路线7.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的需要严重的水土流失,破坏了水土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人口环境容量降低,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施该项目,通过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措施,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还可使项目区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农民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证项目区宜林宜草面积大,但森林覆盖率低,且人工疏幼林占很大比例,林种单一,植被结构不合理,涵水保土功能差,生态环境恶劣,旱涝灾害频繁,农产品产量低而不稳,必须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山、水、林、田、路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拦、截、蓄、灌、引各项措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设良好生态环境,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保障农业生产具有相对稳定性,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新农村生态建设发展的需要渝河流域内沟壑纵横,开垦率达57%,水土流失严重,项目区各库坝水源工程实际拦蓄径流量不到设计蓄水量的50%,现有91 灌溉面积返旱。其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流域综合治理,改变区域生态环境、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流域治理将各类工程措施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能使项目区农林牧生产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使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项目区群众的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使更多的农民从事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现金收入。7.1.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多年来,隆德县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始终坚持“党委决定,政府导演,水保搭台,各业唱戏”的治理格局,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成效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示范推广价值。这些成功的经验可借鉴到该项目的实施中去。隆德县水利局作为建设单位已管理过许多水土保持项目,具有丰富的治理、管理经验,完全能够承担项目建设管理任务。县水利局有专业的水土保持工作机构,有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长期从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具备实施项目的实力,完全能够胜任该项目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工作。另外,当地县、乡政府能够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治理工作,当地群众渴望建设家园、改善自己生存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十分迫切,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完全可行的。7.2专题调研一是技术条件可行我县自1956年成立水土保持机构以来,已在全县开展治理了32条小流域,其中五龙、吴沟、大岔、李太平、塔湾5条流域被水利部、财政部2000年确定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流域,在流域治理方面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二是基础条件可行91 隆德县长期进行的小流域综合治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县建设及一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和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国际援助和国家项目实施,已形成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水土流失治理,造林种草的良好基础,为较高水平要求的项目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另外,项目区并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有方便的交通、充足的电力、快捷的通讯,以及争创梯田化县的基础条件,均为实施该项目创造了先决优势条件。三是公众参与能力可行长期以来,当地县乡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并取得了很大成绩,隆德县先后荣获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梯田模范县等荣誉称号。有团结奋斗、务实苦干的领导班子,有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水土保持管理中成功的经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基础和公众参与基础。7.3技术引进和科技推广示范目标7.3.1技术引进和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区各乡镇现有农业技术服务站、水利水保服务站、林业中心服务站,在流域内作好项目建设技术的指导、引进和推广,可使项目区科技推广示范户达到30%。可以做到如下推广:(1)“两高一优”丰产栽培技术示范。(2)草畜转化实用技术示范。(3)设施农业技术研究推广示范。(4)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推广。(5)坡面雨洪径流优化集蓄技术示范。7.3.2技术引进和科技推广示范目标(1)生态目标: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的90%以上,工程设施的保存率达95%以上。(2)经济目标:实现农民人均基本农田达3亩,粮食自给有余,商品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3)综合示范目标:91 ①综合治理示范: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出发,积极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及农业商品生产能力为前提,合理地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措施的整体配置示范。②单项措施示范:主要进行单项措施的技术标准、规范化示范和单项成果的合理配置示范。③经济开发示范:主要进行优良品种及经济作物综合丰产、养殖技术等经济开发示范。如:土坎坡改梯施工及护埂植物栽培管理技术;经果林栽培管理技术;节水灌溉技术;科学养殖管理技术。7.4科技培训以国家及行业技术规范为主要内容,对县(区)、乡(镇)两级水保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项目区各项措施的设计、施工技术水平。同时,为了便于项目区工程规划的实施,以基本农田和造林种草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为主要内容,分期对各乡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进行培训,使每个村达到5-10名农民技术员,使这些农民技术员掌握如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科学加工等农业科技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坡改梯建设技术、造林种草技术等其它综合开发技术和实用技术。通过加强科学技术的培训,做到项目区一个农户懂一门实用技术,协助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培训项目涉及6个乡镇、33个行政村,共举办培训班3期,使项目区受训人员达到4000人次,培养100名种、养、加专业农民技术员。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规划:组建养牛、养猪、马铃薯3个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民经纪人30名等。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发放培训资料和现场操作指导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项目区各村的特色优势,建立相应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点的辐射带动作用。表21科技培训项目内容内容项目措施培训人员措施内容91 技术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到外地参加组织管理培训及新技术培训100每人次培训按20天在项目区培训农民2000每人次按10天编写各种技术手册技术手册印2万册科技推广“两高一优”、种养技术推广发展示范户30户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微灌设备、节水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推广治理技术示范7.5技术支持的成功经验隆德县已从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国债项目、生态修复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管理,具有项目建设技术和管理经验;制订了各类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和细则,对实施该项目奠定了坚实的技术管理基础。并且这些经验已取得了突出成绩,1998年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2001年荣获水利部、财政部命名的“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和水利部命名的“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模范县”称号。8组织管理措施8.1管理机构设置项目建设单位为隆德县水利局,具体负责落实项目计划、组织年度检查、验收,固原市水务局和隆德县水利局一起开展项目监测评价,隆德县水利局水保站为项目实施单位,负责年度计划任务的落实,适时组织劳力、机械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计划。成立县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县长兼任,各有关乡、水利和农牧业、林业部门参加,负责各部门协调工作。隆德县水利局成立以水利局局长为组长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水利局各有关站长为成员。项目领导小组制定项目管理办法,项目实施实行三制即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设立专帐专户,严格控制工程专用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使工程建设有章可循、有序可依、有据可查,确保工程如期按质完成。8.2管理措施8.2.1项目建设期管理91 (一)计划管理每年8月底前上报下年度实施计划,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治理进度、财务报表及项目执行情况,重大变更项目应及时提出调整方案,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二)财务管理制定项目财务管理实施细则,加强财务审计监督,负责项目实施并按下拔的资金兑现治理经费。(三)质量管理固原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是固原市唯一的质量监督部门,负责该项目各项治理措施特别是工程的质量监督,质量监督工作应按行业操作规程执行。作为实施单位要建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认真做好质量管理工作。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项目管理上实施六项管理制度:1、项目实施实行法人负责制隆德县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负总责,各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为所实施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领导小组和项目第一责任人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任务和措施,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2、工程建设实行招投标制根据自治区规定对单项工程超过50万元以上的工程实行公开招投标(本可研实行招投标单项工程为崔家湾、李白玉、金台水保骨干坝;王家山庄1#、王家山庄2#、三联、庞家湾、大沟湾、桃联、糜地湾中型淤地坝);对单项工程50万元以下的工程实行合同制管理;对于种苗供应、农业项目一次性购置费超过1万元以上的均实行政府公开采购。3、质量管理实行监理制91 聘请各专业部门有资质的工程监理人员组成监理小组,严格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有关工程技术标准、规程,对项目实施全程工程技术质量进行监理,认真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监理单位要为建设单位负责,严格按监理规划和“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的原则开展工作。4、项目实施实行全程控制管理制按项目实施计划,对拟建项目进行统筹计划,制订施工方案、施工进度、项目构成、资金构成、物资和劳动力计划方案。建立项目经常性的检查、监督、监理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按照项目建设周期的阶段性建设计划安排,组织有关部门对进展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项目按设计方案实施。5、财务管理实行报账制项目资金实行经费预算和报账方式相结合的管理制度,以分项目为依托设立专户、专账管理,建立严格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制度。运用财政、审计、监察等综合力量,加强项目资金划拨和使用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坚持厉行节约、专款专用。制订财务核算、财务报表、审计等财务管理办法。项目领导小组项目管理结构图:隆德县水利局施工组施工组施工组8.2.2运行期管理91 项目建设完成上级验收竣工后,项目运行期(效益发挥期)管理由隆德县水利局签定合同移交给地方乡镇负责管理,具体由流域内各自所辖范围区域内各行政村管理,每一个行政村设一位管理员,管理费用由流域内所产收益承担,水保骨干坝由水利局下设单位管理。隆德县水利局水政站、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站负责运行期监督管理,县水保站负责运行期技术后期服务和监测后评价工作。林草、小型水保工程等的管理按照“谁施用谁管理、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农户承包、集体承包、专人管护等灵活多样的管护形式,与管护人签订合同;对基本农田由承包户自己管理;具有公益性功能的工程如谷坊、淤地坝、道路、沟头防护等工程,以村为单位建立管护组织。总的水利局与乡、村签订管护责任书,制订管护制度,责任到人,责权分明。8.3技术保障措施(1)技术力量措施隆德县水利局站目前共有37名工程技术人员,其中有高级工程师2人,工程师8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29人。水保站下设水保预防监督站、3个基层水土保持工作站,且有30年的水土保持工作经验,并有县水利局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完全能够胜任项目组织管理工作。(2)规章制度措施隆德县县政府先后出台和发布了《隆德县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暂行办法》、《隆德县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隆德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程序暂行规定》、《隆德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细则》、《隆德县水利工程管理实施办法》等地方性法规制度。使我县的水土保持工作进一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轨道。(3)劳动力资源保障隆德县是一个农业县,全县有劳动力9万人,渝河流域内有近2.5万劳动力,完全可满足流域治理中的各项工程建设。9进度安排91 根据项目建设任务及规模,工程进度安排上坚持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充分利用当地水土资源,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实现项目区“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9.1施工条件312国道贯穿渝河流域,神林至张程县级道路畅通,乡、村道路交通方便,形成了县、乡、村道路网络,各施工地交通方便均可到达;农村通电、通话、通广播电视,信息畅通;项目区内有沙塘、神林、联财3个集市贸易和县城中心市场,钢材、水泥、种苗、砂石料等材料就近购置方便、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地方政府积极支持。因此,渝河流域在工程施工条件方面有较好的基础。9.2施工方法9.2.1施工组织形式梯田主要采取人工修筑、人机结合和机械施工;造林种草主要采取发动当地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施工;水保骨干坝、淤地坝和小型水保工程采取人工费补助方式修筑。9.2.2施工方法施工方法主要参照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中的施工规定中的工序、方法、要求进行(下面不再详细阐述)。主要水保工程施工方法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一些见解性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一)骨干坝、淤地坝土坝清基要求将河床淤泥、砂砾、杂物,两岸发育的表土、腐植土、草皮、树根清除干净并运出坝外,不得做上坝土料。岸坡大于1:1.5的应削坡,平均清基深度为0.5m。对清基范围内的洞穴、窑洞、墓穴等均应挖除。用碾压或浸泡等方法在坝轴线开挖结合槽,结合槽底宽3.0m,深度为2.0m,边坡1:1,结合槽与坝体一并回填夯实。按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土方回填,91 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应进行放水浸泡处理。建筑物基础尽可能放在挖方上,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砼、浆砌石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上坝土方的含水量、铺土厚度、机械碾压次数、质量检测等均按有关规定执行,土坝碾压干容重应达到1.6t/m3以上。上坝土料由两坝肩的山坡地提供,山坡地开挖后将破坏坝体稳定,易引起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遇暴雨易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新修带子田或水平梯田。土坝建成后,坡后坡将有大片坡面裸露,遇大雨易冲刷,形成细沟,影响坝体安全和美观,应采取草坡或灌木林等生物措施护坡。(二)机修梯田梯田建设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旱作基本农田建设技术规范》,坚持“大弯就势、小弯取直,沿等高线走,田面水平”的原则,在20°以下的坡耕地修水平梯田,田面宽8-12m以上,临近村庄,连片集中,机械耕作方便。(1)对长期耕作形成的大地埂坡地。田面宽度在20m以内,按原地块修建;田面宽度在20m以上,可修成不小于10m的若干地块。(2)对顺坡耕作的坡地,要求打破地界,统一集中连片规划。(3)田面横向水平,纵向坡度为1/150-1/200。田面坡度在3-10度,田面宽度达到15m以上,田坎悬高小于1.0m;田面坡度在10—15度,田面宽度达到12m以上,田坎悬高小于1.3m;田面坡度在15—20度,田面宽度达到10m以上,田坎悬高小于1.5m。(4)田块留有地边埂,人工修筑,要求埂高0、3m,宽0、4m,边坡比1:1,边埂拍打坚实。(5)田块地埂坡度在60度—70度之间,地埂垂直投影宽度要求达到1m以上(田坎悬高为1—1.5m),以求地埂稳定,便于发展地埂经济,地埂上部种植林草或其它经济作物1-2行。(6)田间道路要求布置在缓坡上,呈“S”形布设,宽度2.5-4m。91 机修梯田断面设计图(三)造林1.水保造林根据初步设计,按照适宜造林种草的各种土地类型的特征,准确划分立地条件、类型,确定造林用途,正确划分林种,选择林型和树种,设计造林密度和整地工程规格。隆德县经过长期的造林实践,采取“91 春季整地,秋季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1)建设条件(一)荒沟、荒山、荒坡,15°以上的退耕地,地埂地。(2)技术要求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根据当地海拔高度、土壤水分、光热条件、阴阳坡等对造林区进行立地条件类型划分,标注相应造林图斑。林种划分:根据立地条件类型的划分,按目标划分林种分为乔木林、灌木林和乔灌混交林。树种布局:河谷川道区和“四旁”造林,适宜新疆杨、河北树、柳树等;黄土丘陵沟壑区的荒山、荒坡适宜山杏、山桃、沙棘、柠条、臭椿等;荒沟、荒坡适宜刺槐、沙棘等。土石山区适宜落叶松、油松、沙棘等。阳坡、半阳坡适应阳性树种,阴坡、半阴坡适应阴性树种。造林密度:造林密度依造林树种、林种、立地条件不同而异。干旱区造林密度小一些,水肥条件好的密度大一些。乔木林比灌木造林密度小。阴性树种比阳性树种密度大一些。整地方法:水平沟整地模式:口宽0.8m,挖深0.8m,外埂高0.5m,顶宽0.4m,坡面表土回填后田面宽2m,带间距5m以上。带子田:适应坡度较缓,田面宽1m以上,带间距4m以上。水平阶、水平沟:土层深厚,地形完整,沟底宽0.8m以上。鱼鳞坑:适应坡度在25°以上,土层薄,地形破碎地带,短径0.5m、长径0.8m以上。栽植:主要采用直播造林和植苗适林,造林坑穴大小必须适合树种根系大小,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91 2.果园及经济林施工:(1)建设条件(一)项目区土地资源较好,光热资源较丰富,土层深厚,交通方便。(二)有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农民有一定的栽培管理。(三)果品品质好,价值高,效益显著。(2)技术要求(一)树种选择。根据市场要求,选择品种好,适应性强,抗逆性强,栽培技术要求一般的树种。(二)开花、坐果期防止大风、霜冻,有条件的可采取人工异株、异花人工授粉,采取优势杂交授粉的方法,提高单株产量。(三)及早预防病虫害,加强水肥管理等。(四)整形修剪。调整树体结构,创造透风透光条件。主要做法有扭枝、拿枝、环割、环剥、疏枝、摘心等,修剪摘枝主要在春季。(五)栽植密度。根据树种、矮化程度来定。花椒1200~1700株/hm2。苹果和梨栽植密度从乔化砧、半矮化砧、矮化砧品种密度由低向高增加。(六)栽植:植苗适林。造林坑穴大小必须适合树种根系大小,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91 3.人工种草(1)建设条件荒坡地、沟坡地、退耕地、地埂地。(2)技术要求(一)根据不同草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做到“适地适种,适生适种”。(二)雨季前整地,雨后播种,发芽率高。(三)花期开始至花期终花为割草期。草蛋白质含量高,养份流失小。几种草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见表22。表22水保种草生物学特性表草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紫花苜蓿多年生草本。宜于干燥、温暖、干燥、疏松、排水良好且富含钙质的土壤生长,产量高,适宜性广,草质好,耐割持久。红豆草多多年生草本,性喜干燥,抗旱,生长迅速,适宜生长在富含石灰质的土壤上。草木樨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耐湿,抗寒、耐高温,适宜湿润或干燥气候,土壤适宜性广,以富含钙土壤为宜。沙打旺多年生草本。极耐湿、耐寒、耐瘠薄,适宜性广,生长迅速,性喜温暖气候。4.封禁工程封禁工程采取生物围栏和刺丝围栏工程措施,加强封禁宣传和管护,严禁人畜进入封禁区内。加强封禁监测措施,监测封禁区内生物生长量和动物增长量及生物品种和数量的变化。5、小型水保工程91 小型水保工程涝池、柳谷坊按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设计。柳谷坊布设在支毛沟上游,地质条件好,工程量小且拦蓄径流泥沙多的地方。水窖布设在有集水条件的庭院、地头、道路旁,便于利用,从而达到拦泥蓄水、保护环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目的。(1)谷坊工程布置在支毛沟上,地址“口小肚大”,设计标准为10—20年一遇3-6h最大暴雨。坝高一般在5m以下,内外坡比1:1,遵循“顶底相照”的原则沿小支沟布设。多为谷坊群,项目区以柳谷坊为主。(2)水窖(或土圆井)水窖应布设在降雨量400mm以下的黄土干旱区,或人畜饮水困难的山区,人畜饮水困难的布设生活窖,有灌溉条件的布设生产窖。窖址应选择在有一定集水面积、地质稳定的村旁、路旁和田头。单窖容积为40—60m3。(3)涝池涝池工程是拦蓄“四旁”地表径流的蓄水拦泥工程。一般修筑简单,容积根据地形条件可大可小,地形条件许可的设溢洪口,灵活多变。一般修筑在村庄,可解决部分牲畜饮用水。6、乡村道路乡村道路为解决流域内交通状况建设,施工中按设计施工,覆土土层厚度小于0.5m,并采取覆带拖拉机碾压2-3遍。田间道路为梯田建设的辅助工程,坡地修筑成梯田后,要彻底改变种植农田的运输状况,适应以后机械化耕作。道路设计以辐射面积大,控制田块多,道路占地最小为原则布设。91 9.3施工进度9.3.1项目计划进度根据项目建设目标的要求,做好综合平衡,精心组织安排资金、劳力、机械和施工队伍等实施计划,及时合理使用各类投入,使其尽快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表23项目实施进度表年度建设内容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下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上半年下半年可研与立项评估、项目设计阶段项目施工、设备采购、技术引进试验、示范人员培训时期生产运行阶段竣工与验收准备阶段91 9.3.2工程进度安排该项目建设期限为五年,2006年至2010年。水土保持工作的季节性很强,所以编制进度方案要依气候的特点,进行进度方案的编制,各项工程措施年度实施进度方案见下表23。表24各项工程措施进度方案横道图工程名称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基本农田造林种草柳谷坊水窖道路封禁9.3.3工程措施进度安排91 分年度各项工程措施实施进度计划,5年治理进度分别为2006年实施25.1%、2007年实施23.1%、2008年实施19.9%、2009年实施17.9%、2010年实施13.9%。项目区各项工程分年度治理措施进度见下表24。表25项目区各项工程分年度治理措施进度表项目内容规划新增总计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农田水利工程(hm2)水平梯田1580.5395.1363.5316.1284.5221.3移动式小高抽743道路962422.119.217.313.4治沟骨干工程(座)3111淤地坝工程(座)922212林草(hm2)乔木林1236.9309.2284.5247.4222.6173.2灌木林824.6206.2189.7164.9148.4115.4经济林果园1688人工种草612.5153.1140.9122.5110.385.8封禁(km2)1515小型拦蓄工程措施(座、处、眼)谷坊65016914513511091涝池40151411沟头防护20119水窖2306052504028小计94024020620016413010投资估算根据《规范》、《编制规定》和《概算定额》,渝河流域有关各项工程措施综合单价计算如下表25。表26渝河流域各项工程措施综合单价表措施名称农田水利工程乔木林灌木林种草水窖涝池柳谷坊道路封育单位hm2hm2hm2hm2座处座kmhm2单价(元)7770.18727.40656.391204.593376.392387.882916.819578.90639.31根据各项治理措施的投资投劳分析,91 项目区总投资2995.63万元,其工程措施建安投资2543.15万元,占总投资84.9%,林草工程建安投资249.85万元,占总投资8.3%,封禁工程建安投资9.28万元,占总投资0.3%,独立费用193.36万元,占总投资6.45%。计算得项目区各项治理措施总投工349.87万工时,单位面积治理投工8.19万工时/km2,五年共需钢材86.32t,水泥721t,柴油572.73t,树苗657.09万株,种子30.63t。项目总投资2995.63万元,初定资金筹措方案为:工程措施及独立费用投资按中央与自筹比例为6.5:3.5,林草及封育工程为5:5计算,中央投资总计2045.12万元,占总投资68.2%;地方配套475.26万元,占总投资15.9%;群众自筹475.26万元,占总投资15.9%。治理措施单位面积投资70.15万元/km2,其中单位面积中央投资47.9万元/km2。(详见附件一: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投资估算报告)11经济评价11.1评价的依据和方法1、经济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SL72—94)水利部颁发《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等。(2)国家计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以下简称《经济参数》)。2、经济评价方法91 (1)项目主要是对项目区水土保持工程体系进行,建设项目目标是要在流域内建立和推广一种综合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模型,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环境。根据《规范》的规定,经济评价主要通过有无项目对比法计算。(2)项目的工程措施较多,包括小型水土保持工程、水保造林工程、淤地坝建设工程等项目分单项工程进行评价,在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将所有的工程措施捆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不再作分项评价。3、主要指标项目主要指标包括:(1)经济分析指标包括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和经济财务净现值(ENPV)两项。(2)财务分析指标包括财务现金流量分析、财务内部收益率(EIRR)和财务净现值(FNPV)。(3)计算期:本次水保工程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正常运行期。按照水利部现行通用计算方法工程采用计算期为30年,建设期按1年计,正常运行期为29年。(4)基准年:基准年是在建设期的第一年,即2006年,社会折现率定为7%。具体评价指标如下:该项目经济评价采用静态、动态方法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主要分析总经济效益、总费用、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效益费用比。其表达式为:经济净现值(NPV)NPV=(CI-CO)t(I+Ie)-t当NPV≥0时,该项目在财务上可行。投资回收期(Pt)Pt=(CI-CO)t=0Pt91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的年份数)+(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当Pt≤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时,说明该项目已满足行业投资。盈利性和风险性要求。内部收益率(IRR)(CI-CO)t(1+IRR)-t=0以上各式中:CI——现金流入量(万元)CO——现金流出量(万元)(CO-CO)t——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万元)n——指计算期取30年Pt——投资回收年数IRR——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BCR)BCR=Bt(I+Ie)-t/(I+Ie)-t)式中:BCR——经济效益费用比Bt——第t年的效益(万元)Ct——第t年的费用(万元)当BCR≥1.0时,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经济效益计算范围:项目直接经济效益(有实物产出的效益)主要包括梯田及林、草、果园效益、养殖业效益和农业种植业效益;间接效益(无实物产出的效益)主要指水保综合措施保水减沙效益。91 各项措施发挥的经济效益计算期:梯田从第3年开始计算;乔木林按10年成椽材平均计算年活立木蓄积量;灌木林从第5年开始计算;人工草从第2年开始计算;保水保土效益指标采用《宁夏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规划技术标准汇编》中丘陵Ⅲ区的各项措施保水、保土定额。保水保土效益分析:本流域效益计算依据国标GB/T15774—1995效益计算方法以及DB64/T241—2000计算,具体基础效益中保水效益△w=F·λ·H△W—保水量(万m3)F—措施面积(106m2)λ水—保水效益(依据黄委在西吉黄家二岔数据引用)H—多年平均径流深保土效益:△S=F·λ土·S△S—保土总量F—措施面积λ土—保土效率S—侵蚀模数经济效益:依据单项措施增产定额乘以单项措施有效面积计算出直接效益。Jr=Fr·J=FR△P·tFr—单项措施累计有效面积J—单项措施年单位面积净增产值t—单位产量的价格△P—单项措施的净增产量11.2经济效益91 该项目各项措施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属于水土保持生态农业体系建设类型,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所以项目主要参照财务评价及国民经济评价的要求进行综合经济分析评价。采用现价,分析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考察项目的经济合理性,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在国家现行财务制度和价格体系下,计算项目的效益费用,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以说明项目的可行性。11.2.1经济效益经济效益分为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两大类。经济效益分析只计入使用投资而新增加措施的效益,原有措施虽然随着时间推算和技术更新会有所增加,但因未投入建设资金,不计算其效益。经济效益分析的原理以有项目与无项目对比分析,计算新建项目形成的净效益。分别采用静态和动态两种方法进行分析计算。11.2.2经济效益计算范围项目直接经济效益(有实物产出的效益)主要包括梯田及坡耕地上的种植业效益,林、草、果园效益、养殖业效益;间接效益(无实物产出的效益)主要指保水减沙效益。11.2.3经济效益计算期本项目的效益期限长,项目效益计算期限定为30年,基准年定于2006年年初,社会折现率定为7%。11.2.4经济效益预测步骤首先确定出有项目与无项目的对比关系;调查分析确定地类,各项措施单位面积增产量,投入及涉及的各种价格;采用现价计算,根据单位面积投入产出指标及各项措施数量,计算出项目的经济效益、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结果。最后根据各种效益计算结果分析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11.2.5经济效益预测的内容及方法预测内容包括种植业、林业、果园、人工草、蓄水保土效益等五个方面。91 种植业包括粮食与经济作物有小麦、玉米、糜子、荞麦、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有胡麻、蔬菜、瓜等。地类分为梯田、坝地、坡耕地三类。根据作物种植规划各地类作物投入产出指标,预测项目区种植业效益。林业包括乔木林、灌木林和经济林。乔木林效益以增产活立木蓄积量、薪柴等;灌木林主要增产薪柴;经济林则计算其生产的果实、种子等经济价值,根据各树种的投入产出指标和面积,分析计算其效益。果园树种有苹果、桃、李、梨、核桃等。根据各树种的投入产出指标与面积,分析计算增产的果品效益。人工种草主要草种为适合当地生长的紫花苜蓿、沙打旺、红豆草、草木樨,分析计算增产的干草效益。天然草以封禁治理中自然恢复的当地草类,分析计算因增加草量而增加的干草效益。蓄水保土效益:只预测各项措施直接的蓄水保土效益,暂不考虑措施因固沟防蚀,减少崩塌,滑坡而产生的减沙效益。梯田、林地、草地的拦泥保土量,按各项措施的减沙指标和各年的实际保存的措施数量进行计算。各种投入产出物均以2005年底市场现价进行计算,为了便于计算,各产品不分等级,采用统一的综合价格。各项措施的单位投入产出量,根据典型小流域的调查结果,结合农、林、牧、水、统计局等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和规划结果,进行综合分析、采取对比增量法进行比较后确定。91 各项措施发挥的经济效益计算期:梯田从第2年开始计算;乔木林按10年成椽材平均计算年活立木蓄积量;灌木林从第3年开始计算;经济林从第5年开始计算;果园从第5年开始计算;人工草从第2年开始计算;封育林草从第2年开始计算。保水保土效益指标采用《宁夏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工程规划技术标准汇编》中丘陵Ⅲ区的各项措施保水、保土定额。具体见表27、表28。项目粮食作物植物措施梯田发展水浇地乔木林(活立木)灌木林(薪柴)人工草(干草)天然草(干草)经济林(干果)果园(果品)增产量(kg、m3/hm2)105018001.812005250800150022500单价(元/kg、m3)1.001.004000.200.40.24.000.60产值(元)105018007202402100160600013500表27坡面措施经济效益指标表项目梯田水保林人工草封育保土耕作水窖涝池谷坊沟头防护保水量m3/hm、m3/座6305604902401405015015保土量t/hm2、t/座45353022.5105.6272.8280表28项目区单项措施拦蓄指标表11.2.6经济效益成果通过该项目实施,按静态方法计算,计算期内30年总效益18426.2万元,总费用9497.18万元,总净效益8929.02万元,平均每年净效益297.63万元,投资回收期8.7年,效益费用比1.94。按动态投资方法计算,计算期内总效益7130.84万元,总费用5209.49万元,净现值1921.35万元,效益费用比1.37,投资回收期11.8年,内部收益率13.6%。渝河流域各措施运行费用包括维护、施肥、抚育、管护、收割等用工和管理费。项目区各项措施运行费指标见下表29。91 表29项目区各项措施运行费指标表措施运行费说明原措施运行费说明运行费差额项目措施名称水平梯田收种维护用工60工日/hm2,折价750元,种子、化肥、农家肥、农药、机畜费等投入1500元/hm2,总计2250元/hm2。收种用工60工日/hm2,折价844元,种子、农药、化肥投入1066元/hm2,计1910元/hm2。662元/hm2移动式抽水站发展水浇地收种、维护、放水用工75工日/hm2,折价938元,种子、化肥、农家肥、农药、机畜费、水费等投入1950元/hm2,总计2888元/hm2。收种用工60工日/hm2,折价844元,种子、农药、化肥投入1066元/hm2,计1910元/hm2。978元/hm2果园抚育、管护、补植、施肥等费用2172元/hm2。2172元/hm2荒山造林抚育、管护、管理、补植用费210元/hm2。210元/hm2封育林草管护费用20元/hm220元/hm2人工种草收割、施肥、管理投入933元/hm2,第八年更新费增加1216元/hm2933元/hm2水窖、涝池维护管理投工投物折价60元/眼·处。60元/处其它小型沟道工程维护用工、管理40元/处40元/处骨干坝骨干坝2500元/处,淤地坝1000元/处11.3生态效益项目区新增综合治理面积42.7km2,使项目区综合治理面积累计达到158.55km2,水土流失治理程度由2005年的57.5%提高到78.6%,林草覆盖率由20.2%提高到31.2%。至效益稳定年,年平均拦蓄地表径流设计能力363.98万m3,拦蓄泥沙设计能力20.52万t,流域内生态环境趋于良性循环。新增基本农田面积1580.5hm2,基本农田累计达到10858.2hm2,增加林草措施面积2690hm2,累计达到7604.5hm2,封禁治理面积15km2,并结合封育、退耕措施,形成以畜草为主导产业的新型产业格局,流域内生态环境趋于良性方向发展。项目区各项综合治理措施到2010年末年均可保土20.52万t,保水363.98万m3,占项目区侵蚀量90.72万t的23%,径流总量2069.75万m3的17.6%。若拦泥按1.0元/t,拦水按0.5元/m3计算,至2010年折价202.51万元。项目区保水、保土效益成果见下表30、表31。91 表30项目区保土效益成果表时段(年)项目区产沙量措施项目(万t)保土率(%)梯田造林种草封育小型水保保土耕作淤地坝合计规划期末90.727.1127.2151.8383.3750.97920.51923%表31项目区保水效益成果表时段(年)项目区径流总量措施项目(万m3)保水率(%)梯田造林种草封育小型水保骨干工程淤地坝保土耕作合计规划期末2069.7599.57115.4430.01362.72531.6348.6363.9817.6%11.4社会效益通过流域综合治理,人均基本农田由0.19hm2提高到0.23hm2,人均有林由0.072hm2提高到0.115hm2,人均有草由0.031hm2提高到0.043hm2,并结合封育、退耕措施,形成了以林牧为主导产业的新型产业格局。项目区土地利用率由73%提高到83%,劳动生产率由22元/工日提高到36元/工日。(一)项目实施后,水土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生产力得到提高,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人口环境容量得到提高,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促进项目区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二)减轻项目区及下游地区的自然灾害。各项措施完成并充分发挥效益后,每年可增加蓄水量,减少泥沙流入黄河。将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使群众具有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维护社会稳定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91 (三)增加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就业机会。项目实施后,将发展经果林、水保林、种植牧草。随着林果业、畜牧业的发展,蔬菜贮运与中药材加工,木材生产与加工等将为项目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用武之地,提供了更多的社会就业机会,有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四)通过项目实施,创新机制,创造经验,为黄土高原同类地区提供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模板,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差距,促进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11.5经济评价11.5.1经济评价用静态、动态方法分析取得,效益费用比为1.94和1.37,都大于1.0,说明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投资回收期分别是8.7和11.8年,在2006-2035年三十年计算期内,经济效益是显著的,说明该项目已符合公益性项目投资要求;净现值1921.35>0,内部收益率13.61%>社会折现率7%,说明在国民经济评价上是合理的。上述几项指标说明,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经济效益计算充分考虑了项目区措施现状、实施后能够到达的水平以及各项工程措施的投入、产出、供需与流通、产生效益的不利因素等多方面的经济因素,然后确定合理的经济计算参数,保证了经济分析原则与依据的合理性和分析结果的比较可靠和准确性。11.5.2环境评价项目区各项措施的实施,使水土资源得到了合理开发利用,林草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水土流失得到了治理,生态环境大为改善。不仅涵养了水源、调节了当地小气候,而且有效地抵制了干旱、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向良性、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10.5.3社会评价91 项目的实施不仅使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而且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今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积累了经验,树立了典范,并通过他们培养了一批农民科技人员。各项措施对于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2结论12.1综合评价(一)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现状真实可靠。技术保证、经济支持和投资估算、效益计算等分析论证依据比较充分具体。(二)项目区的选择,既有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又有河谷川道区,各项治理措施齐全,充分体现出综合开发与综合治理的效能。各级项目单位目标任务明确,无论在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水土流失类型区等都具有代表性和指导性。(三)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切合实际,措施布局合理,建设内容和发展方向完全符合项目区自然经济发展规律。既符合国家水保建设项目的要求,又具有较好的综合治理开发潜力。(四)项目技术设计在常规设计的基础上充分应用了现有科技成果及成功经验,技术可行,工程建设布局合理,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五)本项目体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性。综合效益明显,其开发治理的思路符合当前国家西部生态建设的大政方针,也符合宁夏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封山禁牧、舍饲养殖”和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符合项目区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12.2结论91 项目区选择定位准确,代表了隆德县乃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典型区位特征,在西部贫困地区具有普遍的代表性,项目建设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和生态建设的政策。项目建设依据充分,设计科学,资金估算合理,保障措施、运行机制可行,预期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建成后能带动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对同类型地区具有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项目建设是可行的、必要的。隆德县县委、政府强烈建议立项组织实施。项目区各项治理措施包括基本农田、造林种草、淤地坝工程、小型水保工程、道路建设等符合现行国家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要求。根据项目区土地类型划分,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治理原则,各项治理措施技术指标布局合理,切合当地建设实际。项目建设单位具有一定的管理技术和经验,隆德县水保部门科技人员长期从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从理论和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治理的技术经验和方法,有能力组织实施好本项目所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在长期的水土流失治理中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参与项目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高,对本项目建设要求强烈。91 附件:一、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报告二、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崔家湾治沟骨干工程典型设计报告三、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桃联中型淤地坝工程典型设计报告附图:1项目区位置示意图2渝河流域分区图3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置图4渝河流域土壤侵蚀类型图5渝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现状图6渝河流域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工程规划布置图7打食沟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现状图8打食沟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规划图附表:总表工程特性表表1项目区气象特征表表2项目区降水特征表表3项目区土地坡度组成表表4项目区耕地坡度组成表表5项目区社会经济现状表表6项目区农业经济结构现状表表7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表8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表9项目区治理措施现状及规划表表10项目区工程施工总进度表表11项目区治理措施进度计划表表12项目区投资总表表13项目区工程投资进度计划表表14项目区资金筹措表表15项目区经济效益分析成果表 渭河流域重点治理项目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二00六年八月 批准:李世虎审定:王瑞清程义晖审核:苏生科赵俊良设计:吕震文魏良滨王卫红田玉霞估算:田玉霞制图:魏良滨王卫红填表:田玉霞编写:吕震文 前言隆德县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腹地,六盘山西麓、宁夏南部山区边陲。地处渭河流域二级支流葫芦河流域的发源地。312国道纵贯东西,隆(德)秦(安)省道和隆(德)张(易)县道分别穿越南北。县境西北毗连静宁(甘肃)、西吉,东南直接泾源、庄浪(甘肃),东北周边与固原市原州区接界。地理位置东经105°48′—106°15′,北纬35°21′—35°47′,县城东距六盘山10公里,北距银川410公里,西去兰州280公里,东去西安340公里,距固原市66公里。全县辖3镇10乡,128个行政村,625个村民小组。全县东西与南北之距相当,南北长47公里,东西宽41公里,总面积985平方公里,县境土地总面积148.8万亩,耕地面积63.5万亩,人均3.7亩。海拔介于1720-2942米之间,地势东高西低。2005年底,全县共有汉、回等民族188179人,其中回族人口17967人,占9.55%,县内人口密度191人/平方公里,是全区人口密度最大的县之一。所选项目区渝河流域是隆德县最大一条河流,项目区总面积243.5km2,范围涉及城关镇、沙塘镇、联财镇3镇,神林乡、张程乡、陈靳乡3乡,包括33个行政村165个自然村,流域内共有农户10878户,人口5.05万人。隆德县把渝河流域作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区:一是交通方便,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稳定的管理机构、人员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二是对邻近区域有代表性和具有一定的辐射范围;三是群众积极性高,具有一定的治理开发生产经验;四是综合治理开发示范区宜与典型小流域治理相结合,并在其中布设多个单项治理开发示范项目。同时,4 该区域人口密集同时也是隆德县的主要农业生产基地,水土流失类型上属于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三副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农业基础设施有一定基础,但近年来由于缺少资金投入,经济发展缓慢,流域内大部分区域靠天吃饭,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差,是西北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代表。该项目的实施,对于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对同类型区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固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主持,由隆德县水利局参加。在可研报告编制前,隆德县水保部门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和筛选,项目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研报告采用的现状资料均为2005年度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在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过程中,技术人员多次深入现场调查、勾绘,充分听取了项目区干部、群众的意见,吸收了相关部门的资料和经验,依据当地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提出了总体布局和具体措施数量。最后完成了可研报告的初稿。1、设计指导思想坚持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小流域粮食稳定;大力发展林草措施,力争在5年内见效,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坚持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以治理为主;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沟道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举的原则。2、设计依据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4 (2)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及其实施条例。规范标准:(1)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2)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3)国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4)水利部《水土保持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暂行规定》;3、已有的规划成果及主要参考资料:(1)《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3)《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划与2010年规划》;(4)《黄土丘陵区生态农业体系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规划》;(5)自治区及固原市、隆德县“十五”和“十一五”有关农业、林业、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与规划报告。(6)《隆德县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总体规划》(1998年)、《隆德县退耕还林还草规划》(2002年)、《隆德县农业区划报告》(1983年)、《隆德县土壤普查报告》(1986年)、《隆德县土地资源详查》(2005年)和2005年统计年鉴。(7)《隆德县基本农田调查报告》(2005.6)宁夏农业勘察设计院。4 (8)《宁夏隆德县梯田效益综合分析评价报告》(2005.7)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4、本次设计提交的成果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表、图)。附件一: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报告。附件二: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治沟骨干工程典型设计报告。附件三:宁夏隆德县渝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中型淤地坝工程典型设计报告。4 目录1综述11.1项目区选择的背景11.2项目区地理位置、范围21.3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工程规模21.4治理进度31.5主要工程量、材料与投入31.6项目投资及构成41.7项目效益41.8综合评价52项目区概况52.1自然条件52.2水资源状况62.3社会经济状况82.4基础设施102.5土地资源及其评价103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123.1水土流失现状123.2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133.3水土流失的危害143.4水土保持防治状况143.5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及存在的问题173 4项目建设任务和规模184.1指导思想和原则184.2建设总目标184.3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194.4小流域划分204.5建设任务和规模204.6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目标245防治措施及布局方案265.1治理措施设计265.2治理措施技术设计标准305.3苗圃设计526监督监测方案536.1监督监测的对象和内容536.2监测措施546.3监测方法556.4监测的保障措施577技术支持路线587.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87.2专题调研597.3技术引进和科技推广示范目标607.4科技培训617.5技术支持的成功经验623 8组织管理措施628.1管理机构设置628.2管理措施628.3技术保障措施659进度安排669.1施工条件669.2施工方法669.3施工进度7310投资估算7511经济评价7611.1评价的依据和方法7611.2经济效益7911.3生态效益8311.4社会效益8411.5经济评价8512结论8612.1综合评价8612.2结论86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