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3.50 KB
- 3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职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二、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4(一)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服务x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4(二)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服务x“1+8”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需要………………………………………………………6(三)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带动湖北省乃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7(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学院由快速发展转入内涵发展的内在需要……………………………………………………………………8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9(一)建设指导思想明晰………………………………………………………9(二)建设基础扎实牢固………………………………………………………9(三)建设目标明确可行………………………………………………………14四、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20(一)建设制度环境,为骨干院校建设提供政策保障………………………20(二)建立组织机构,为骨干院校建设提供组织保障………………………20(三)制订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21(四)筹措建设经费,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提供资金保障…………………22(五)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提供理论指导…………………………………………………………………………………22五、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23(一)形成稳定的可复制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23(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24(三)建成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25
(四)校企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25(五)树立鲜明的高职院校形象,赢得良好社会声誉…………………………25六、建设项目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26(一)经费预算…………………………………………………………………26(二)项目建设进度……………………………………………………………28七、基本结论……………………………………………………………………2929
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由x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职院校,2001年开始举办高职教育。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开展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鄂教高函[2010]13号)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湖北省和x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总结我院试办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成果的基础上,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总资金预算为1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专项资金2000万元,x市财政专项配套资金4500万元,行业企业支持2000万元,学院自筹资金1500万元。建设期限为2011年至2013年。一、学院概况学院是教育部评定的“全国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软件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被中国高职教育研究会授予“29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教学改革试点院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x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地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x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即“x·中国光谷”腹地,环境优美,设施优良。面向全国29个省市招生,占地面积1281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馆藏图书210万册。现有专业50个,其中省级重点专业1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本,精品教材1本。学院有现代化的图书信息中心,图书馆馆藏图书210余万册,中外期刊1060种,报纸125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4381人,教职工1092人,高级职称教师222人,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1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名,x市政府津贴专家10名,x市学科带头人18名,还有一批市级教育名师、职教名师、技能大师、优秀青年教师等。学院着力建设“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聘请企业专业技术高级人才担任“楚天技能名师”,指导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培养等方面工作,大量聘用相关行业企业的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实训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29
学院建有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现代制造加工、光电子与激光加工、电子信息、汽车运用、艺术及影视动画、电子商务、物流与货贷、化工与生物制药等多个门类的校内实训基地,对接产业技术发展,设备配置前沿、科技含量高,还建有多个专业仿真实训室,运用仿真虚拟工艺、虚拟实验软件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供了实训平台,各类实训(实验)室共计近200间,仪器设备总值7600多万元,教学用计算机5000台。学院与“楚天激光”、“中百仓储”、“长江动力”、“融达电子”等近400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搭建了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双师素质培养、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科技推广等方面紧密合作的工作平台,实施了多种校企合作办学形式。学院积极实施引厂入校,与东风楚凯公司、凯尔信汽车零部件公司、楚天激光、中夏无线电厂及豪申光电公司等合作,建立多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除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外,还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教师参与部分生产管理和研发,为师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环境。与IGA全球合作建立IGA中国零售学院,为中国的零售连锁企业培养符合IGA全球标准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学院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基地、计算机智能化特许考试站、汽车行业职业技能认证培训中心、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有51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并与微软、IBM、思科等软件企业联合为学生开展各项技能培训与考试考证,为获取相关证书创造了有利条件。作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学院计算机类专业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教学成果。软件技术成为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省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也是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和“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软件建模》是国家级精品课程,《数据结构》为省级精品课程。三本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29
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操作系统》为国家精品教材。软件技术专业构建了“工学交替”、“课堂与项目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了其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二、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分析(一)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服务x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学院所在的x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即“x·中国光谷”,是一块充满发展生机与创新活力的神奇热土。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000年,被科技部、外交部批准为APEC科技工业园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x•中国光谷";2006年,被科技部列为全国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试点之一;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确定为国家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区;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x东湖新技术开发区2009年技工贸总收入达2200亿人民币,其光电子信息、生物、新能源、环保和消费电子等产业将在2013年达到5000亿元规模,相当于全市2010年预计经济总量,2018年将突破万亿元。区内企业12784家,涌现了长飞光纤、凯迪电力、中冶南方等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聚集了海创电子、中地信息、楚天激光等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尖端企业;富士康、诺基亚、IBM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投资兴业;华工科技等21家公司在境外上市,无愧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科技园区和产业基地。29
正是为了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支撑x东湖新技术开发区(“x·中国光谷”)产业的发展,x市政府先后于2002年5月、2003年7月组建了x工交职业学院和x软件职业学院两所高职学院。为了更好适应开发区产业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市政府又于2006年8月将两所学院合并组建。学院所开设的50个专业中,包含了与开发区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光电子信息类、软件技术及计算机应用类、机械制造类、生物化工类、物流管理类、影视动漫类和汽车运用类等配套专业,完全具备适应开发区产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办学基础,通过国家骨干高职建设,进而成为“x·中国光谷”的高技能型人才教育基地、企业员工培训基地、新设备和生产线的训练基地、新技术和工艺的推广基地。市政府明确东湖开发区为我院协管单位。学院专业结构与“光谷”产业结构自然匹配,极利构建校企同频共振、互动双赢的格局。主动对接“光谷”产业需求,深化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吸取“光谷”创新精神、创新理念营养,不断整合校企优质办学资源,将使我院建成本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和试验区成为现实可能。因此,为更好地完成培养直接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历史重任,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适应服务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服务x“1+8”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需要实施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工作,正处在“十二五”开启的29
时期,这是x市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促进“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的机遇,有利于提升x市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在中部地区率先崛起。全省大力推进x城市圈建设的机遇,有利于进一步强化x市的腹地支撑,提升x区域经济中心的集聚辐射功能,推动x市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实现互利共赢。x市重点产业分布格局包括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船舶、轻纺化工、物流等。同时,强调进一步突出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的特色,着力建设科技上有领先优势、体制上有示范作用的国家创新型城市。2007年12月24日,国家批准了以x为中心的“1+8”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1+8”x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依托试验区,将以x为核心的湖北中心区域建设成为我国实现中部崛起的支点。“1+8”x城市圈的战略重点是实现“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城乡建设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一体化。x市政府高度重视高职教育发展,制定了《x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武政[2006]21号),通过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助推我院品牌建设和办学水平提升。历年来投入学院基本建设专项资金累计3.8亿元,年财政拨款已增加到1.2亿多元,在土地划拨、基建贷款、助学贷款贴息、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x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院调研,分管市领导多次率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到学院29
现场办公,及时解决困扰学院的政策、资金、设备、周边环境等难题。作为x市政府主办的高等职业院校,主动将自身发展融入“1+8”x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以“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5种模式为例,即总部在x、基地在周边的“总部模式”;研发在x、产业基地在周边的“孵化模式”;营销在x、产品在周边的“店厂模式”;注册在x、生产在周边的“分家模式”;以及生产主体在x、辅助产品在周边的“产业链模式”,由其所产生的大量直接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招生组织形式、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面向区域发展设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指导、学生素质培养、学院管理等方面进行调整和适应,同时也对学院办学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挑战。因此,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服务x“1+8”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需要。(三)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带动湖北省乃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湖北是教育大省,也是人才大省,教育在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承担着培养和集聚人才、转化人力资源、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任务。作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的高职教育,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为了能高质量地满足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重点建设国家示范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带动我省高职教育的发展,培养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要求的高技能人才队伍。29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高职教育发展要求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学院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鲜明的办学特色、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有信心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更好地承担起促进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四)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学院由快速发展转入内涵发展的内在需要学院依靠省、市大力指导和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依托x市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势,学院正在由快速发展转入内涵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创建适应新发展要求的办学体制机制;二是建设适应区域和产业的专业;三是培养一支具有开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职业教育教学、训练学生职业技能能力的双手素质、结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四是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建设一批能够充分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实践教学基地;五是建立满足高职教育特性的管理29
教学、实训、服务、育人的运行机制;六是树立在生源市场、高等职业院校和就业市场等领域的学院美誉。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是学院由快速发展转入内涵发展的内在需要。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一)建设指导思想明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开放性,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实力,提高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学院可持续发展;以教育部、财政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为抓手,大胆试验,敢于突破,把我院建设成一所服务x经济社会发展为主、以计算机软件为特色,重点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创新型、开放型、就业型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二)建设基础扎实牢固1.进行了校企合作体制创新的有益探索2006年,总部设在美国的全球零售商联盟(IGA)及其会员单位x中百连锁仓储超市有限公司为推进中国零售行业国际化,特选择了具有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特色的我院为合作伙伴,联合创办了IGA中国零售学院,29
建立了“理事会”运作机制,与IGA全球联盟的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行业组织、企业、学校“三位一体”合作办学模式。按照企业生产流程所需专业集群,联合开办了连锁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建共管实训基地、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建立评价体系,形成了“五共”人才培养模式,为中百仓储、深圳人人乐等大型零售企业定向培养了650名符合国际零售业标准的学生,为中百仓储培训职工6000人次,培训国内零售企业高级管理人员200多人。我院还与微软、IBM、思科网络、上海微创、华中数控等389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组建了“融达精冲班”、“楚天激光班”等近40个订单班,为企业量身定制了大批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学院和企业合作开办了股份制驾驶学校,已培训学员1500余名。2.形成了对接x支柱产业的专业优势x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钢铁、石化、装备制造、船舶、轻工纺织、物流等八大产业。这八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40%以上,是x经济的重要支撑。学院成立了由百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紧贴市场,跟踪产业,依据区域产业链构建专业链,支撑人才链。根据x产业发展动态和人才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专业布局。通过合并一批相近专业、催生一批新型专业、改造一批传统专业,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大类和制造大类为主体的专业格局,构建了以软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为代表的优势专业群。我院是全国最早开办激光加工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29
软件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激光加工技术等专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近几年来,我院毕业生学有所长,适销对路,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3.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适应高职教育要求一是构建适应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如软件类专业教师与光谷软件园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提取了13个典型工作任务,构建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模具设计与制造”构建了以工艺流程为导向的“双证融合”课程体系;“激光加工技术”根据合作企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构建了与生产岗位相适应的光、机、电复合型激光加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加快了精品课程建设步伐,立项的24门院级精品课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二是携手企业专家,开发特色教材。与x恒科仪器有限公司联合编写了“嵌入式系统”专业教学所使用的《基于Atmel的ARM9实验/实训指导书》,提高了实训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与激光行业企业专家合作开发了《激光加工工艺与设备》,反映了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先进技术、先进工艺。三是面向职业岗位,改革教学模式。“软件技术”专业开设“教改试点班”,在校内设置公司工作环境,模拟公司运作方式,用“真实身份、真实环境、真实项目、真实压力”颠覆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具备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的软件人才。“影视动画”专业与光谷动漫园合作,建立了以二维动画制作为主的动画制作基地,通过任务驱动,在教学中完成合作企业的指定制作内容,成为企业生产链的一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与武重、东风汽车等企业合作,以项目导向构建了工艺流程导向的人才培养实践模型。4.积累了支撑工学结合需要的资源优势29
学院建有各类实训(实验)室近200间,仪器设备总值7600多万元,教学用计算机5000余台。与楚天激光、东风楚凯等公司合作,实施“引厂入校”,共建了激光加工、模具制造、驾校等6个“厂中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与中百仓储合作共建“店中校”——中百仓储紫薇星购物广场,实施“引教入店”。除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外,还让学生全程参与生产和经营,教师参与部分生产管理和研发,为师生提供了真实的生产环境。120多家合作企业是我院稳定的校外实训、顶岗实习、教师实践基地,基本满足学生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需要。从2008年开始连续三年投入百万元,安排所有专业教师分批到企业顶岗实践,提升双师素质。聘请合作企业总裁、总经理等3人担任“楚天技能名师”,建成集企业专家团队指导、项目研究开发、生产性实训为一体的“楚天技能名师工作室”。聘用300多名行业企业的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5.拓展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功能学院建立了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基地、计算机智能化特许考试站、汽车行业职业技能认证培训中心、化工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有51个职业技能鉴定工种,为学生和社会年均开展10000余人次的各项技能培训与考试。共为社会输送高职毕业生20000多名,近三年就业率均超过90%,企业来学院预订人才的岗位总数达到毕业生总数的3倍。据麦可思公司测评,我院2009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3%,高于同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5%。2009年11月,x市社区教育学院在我院挂牌成立,主要承担全市社区教育的业务指导功能。29
学院是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职称人机对话考试考点、湖北省教师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基地,近三年为社会培训新技术、高技能35000多人次。在与楚天激光合作中,共同承接了“中小功率激光铝合金焊接研究”等3项企业技术研究项目,与企业合作开展了10余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承接国家级课题和横向课题各1项。与上海亿迪公司合作研发了分条复卷机高速卷标计数器,完成了x融达电子公司技术资料的信息化处理。在实施校企合作、引厂入校后,为东风楚凯、凯尔信汽车零部件等公司提供了技术支持服务。成功承办湖北省首届技能状元大赛决赛、湖北省第二届华中数控杯技能大赛等大型比赛,获得社会广泛好评。6.拥有团结进取和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均长期在教育战线工作,潜心学习和研究职教理论,倾心教育事业,团结一心引领学院谋发展,重质量,出特色,上水平,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以卓越的凝聚力、感召力、人格魅力、资源整合能力赢得了师生员工普遍赞誉。在艰难的建校背景下,抓住每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有效借用“外脑、外物、外资”,使人才、资金、技术、设施等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整合利用。几年间就将1202.4亩新校区建成了环境优美、设施优良的现代化生态校园,具备了容纳在校生15000人、年输送5000名高技能人才、年职业技术技能培训考试3万人次的大规模人才培养能力,学院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围绕“办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怎样办好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问题,请进姜大源、马树超等众多职业教育专家进行了几十次讲座,召开三次全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大批量组织干部教师外出学习考察,促使广大教职工形成了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29
(三)建设目标明确可行1.总体建设目标通过实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成由x市人民政府主导,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及1+8城市圈内合作企业为主,国内外相关行业企业参与,政企校三方联动的办学理事会;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互惠共赢的校企相融、产学互动办学机制;学院对接区域,专业对接产业,学生对接职业,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定型。将软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等4个专业打造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重点专业;将软件学院、光电子学院及IGA中国零售学院等3个二级办学实体打造成理念先进、体制现代、机制灵活、校企共建的创新平台。建好学院国家级软件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x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IGA连锁零售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等4个基地和x市社区教育中心。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竞争力、区域辐射力、社会影响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对同类高职院校的带动作用日益凸现。2.项目建设的基本思路深入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精神,按照“把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作为本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和试验区”的要求,遵循“54321”建设思路,建立与骨干校建设相适应的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发挥骨干校带动作用,更好地为x市及“1+8”29
城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坚持“五个三”办学定位,实现学院可持续发展学院创办以来,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逐渐找准了围绕“三圈”、服务“三业”、构建“三系”、实施“三双”、打造“三型”的办学定位。即围绕光谷核心圈、x都市圈、“1+8”城市圈;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构建校企合作体系、质量保障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实施“实习与培训双向基地、教师与技师双向兼职、学生与员工双向培养”的校企深度合作;打造创新型、开放型、就业型高职院校。在骨干校建设过程中,要坚持这一办学定位,坚定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方向,抢抓发展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2)重点建设四个示范专业,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根据x市2009年出台的八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选择软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等四个对接x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开展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加强工学结合,突出能力培养。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发挥重点建设专业的辐射带动作用。(3)深化“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坚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方针,认真总结IGA中国零售学院“三位一体”办学模式的成功经验,完善推广合作办学模式,扩大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成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政企校三方联动的合作办学理事会,29
形成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互惠共赢的校企相融、产学互动办学机制。(4)加速实施两大基础工程,提高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实施人才工程。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牢固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以调整优化双师结构为主线,以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提升和专兼结合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创新教师评聘机制为动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创新师资建设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二是提升管理队伍水平。科学设计制度,合理设置岗位,严格考核评价,健全激励机制,增强竞争意识,打造数量精简、结构优化、高效务实的职业化管理队伍,充分发挥服务、保障、育人功能。实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一是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实训基地的数量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二是整合校内外现有基地,使校内外实习实训场所协调布局,形成完整体系;三是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建设“厂中校”、“校中厂”;四是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发挥实习实训场所作用,确保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5)实施“一体化”方案,确保骨干校项目整体推进认真组织全员思想大讨论,深入领会骨干校建设精神和要求,精心编制建设方案,使各建设项目成为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邀请合作企业、高职教育专家开展深入严谨的论证,确保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举全校之力,借社会之力,扎实推进各项建设工作,确保建设方案有效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效,实现学院骨干校建设目标。29
3.具体建设目标(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成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政企校三方联动的合作办学理事会。在其框架下,完善行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形成“实习与培训双向基地、教师与技师双向兼职、学生与员工双向培养”,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深度合作办学机制,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文化互补、管理互通、互惠共赢。(2)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匹配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将软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等4个专业建成与行业企业紧密互动,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对国内同类专业具有辐射与带动作用的特色专业;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集职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双证融合课程体系,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8%以上,重点建设专业的毕业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在25%以上。开发80门符合行业企业技术标准的专业核心课程;将4个校内实训基地建成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x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形成突现软件工程职院特征、具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试行适应工学结合要求、具有本专业特点的多学期、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形成符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3)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29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教师,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校企共建兼职教师资源库,储备企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人选800名,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校企共建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形成校企“1+1双组合”的专业带头人队伍:每个重点专业学院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成为业内有影响的技术专家和教学名师,另从合作企业聘请1名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楚天技能名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力争建10个名师(名专家)工作室,打造10个专兼结合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其中3个达到省级教学团队建设标准,1个达到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标准。(4)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谋划能力、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能力、整合资源和有效利用能力、团结协调和灵活应对能力明显提高,为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制度体系建设,构建一个中心(x市社区教育中心)、一个网络(x市终身学习网)、四个研究所(软件技术研究所、光机电应用技术研究所、精密模具技术研究所、连锁经营管理研究所)、四个基地(国家级软件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全国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类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国IGA连锁人才培养培训基地、x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的社会服务体系,积极与区域内行业企业共同开展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推广、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工作,实现年服务收益300万元以上。大力开展新技术、高技能培训,年培训30000人次以上。建好x市社区教育学院,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和指导功能,建成x29
市终身学习网,支持注册100万人以上、在线学习3万人以上。做好4所对口院校的支援工作,促进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力争与2所国外优质高职院校进行深度合作,年招收留学生不少于20人。(6)职业素养培育体系建设通过“五大系统”——职业道德教育系统、职业行为训练系统、职业素质拓展系统、职业素养环境系统和职业素养保障系统的建设,校企合作共建知识性和能力性、技术性和人文性相融、职业特性凸显、全员覆盖、多元渗透、系统化的、在全国同类院校具有带动作用的高职“职业素养培育体系”,使之作为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促进学生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敬业、务实、诚信、协作、创新”等职业核心素质的受企业欢迎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技能职业人。(7)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加强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全新应用服务平台,建设教学资源中心,打造远程信息交流平台,建设远程在线学习平台,学院信息化水平迈入国内高职院校先进行列,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水平,提高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为最终实现学院教育教学信息化、领导决策科学化、管理工作规范化、校园生活数字化和社会服务网络化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平台。四、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制度环境,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制订建设项目管理制度,29
筹措项目建设经费,有针对性地开展建设项目课题研究,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提供政策、组织、制度、经费保障和理论指导。(一)建设制度环境,为骨干院校建设提供政策保障x市人民政府将学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纳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给予政策支持,制定完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实习实训安全责任分担政策、顶岗实习工伤保险补贴制度、兼职教师课时费补贴制度、实训耗损补贴制度等扶持政策。(二)建立组织机构,为骨干院校建设提供组织保障1.成立建设项目监控领导小组成立由x市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x市教育局、财政局等部门、领导参与的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监控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论证项目的建设方案、总体目标的先进性、可行性和持续性,进行阶段性建设目标的检查和验收,加强项目建设的领导、控制和监督,协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工作。2.成立建设项目管理领导小组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学院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建设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在项目建设监控领导小组的领导和指导下,负责完善项目建设的方案和监控体系,制定建设任务书,下达建设任务,全面负责项目的管理、组织和实施。项目建设管理领导小组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项目建设的日常组织、协调、管理等工作。各子项目均成立项目工作小组,学院相关系部、部门行政主要负责人担任项目组长,作为项目直接责任人,负责各项目建设方案的实施。3.成立建设项目咨询指导委员会29
成立由主管部门领导、职教专家、行业专家组成的建设项目咨询指导委员会,对各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并提出纠正、调整意见和解决措施。(三)制订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1.制订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管理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采用“项目管理”运作模式,实行“项目责任人”制;制订“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项目监督检查机制,规范项目管理;实行全过程监理,严格项目资金和质量管理,坚持过程审计制、进度听证和公告制;与相关系部和项目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对可监测指标实行季度通报与学期考核,增强项目管理的透明度。2.加强项目培训,提高操作能力组建项目团队,制定培训计划,对项目负责人和团队成员进行项目管理的专业知识、财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整体操作能力,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有效控制项目计划和预算,提高质量控制意识,降低项目风险,最大限度地发挥建设项目的效应。在项目建设中,团队成员明确自身在项目建设中的职责,提高团队成员的工作效能,增强团队成员的合作精神和凝聚力,营造团队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四)筹措建设经费,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提供资金保障1.x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确保经费投入到位x29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学院的发展,确保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配套经费足额到位。一是坚持政府投入为主,确保生均经费不低于本省本科生均标准、并逐年提高;二是划拨4500万元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专项经费,加大对学院“软件”建设投入;三是为学院多渠道筹措经费等提供政策支持,满足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需要;四是x市教育局每年提供不少于60万元的专项经费,支持学院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改革。2.吸纳社会资金,增强财政专项投入的效益充分利用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品牌效应,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投资,通过企业、行业捐赠和增强自我造血能力等方式筹集部分建设经费,增强财政专项投入的效益。3.深化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通过与企业合作办学、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与政府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共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技术咨询服务等途径,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解决学校建设骨干高职院校过程中的部分经费。(五)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充分29
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的作用,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组成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组,针对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如校企合作办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研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重点专业与专业群建设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工学交替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研究等,结合学院现有高职教育立项课题,针对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内容,开展专题研究,为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的各项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五、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通过实施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学院将在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构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拓展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软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等专业方面的特色优势将更加明显;办学理念更加先进,办学定位更加准确,管理科学规范,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达到中部高职院校的先进水平,发挥带动作用。(一)形成稳定的可复制的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政企校三方联动,行业、企业、学校“三位一体”深度合作办学,形成有效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为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提供有效保障,实现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中国IGA零售学院将力争成为国内有影响的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为破解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学校热、企业冷”这一共性关键难题提供范例。(二)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明显29
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的专业结构动态调整机制建成,专业数量稳定在45个左右。以4个国家级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相关专业群发展,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建设专业示范带动的建设局面,使软件技术、激光加工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四个专业达到中部高职院校一流水平,专业群其他专业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学校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接轨。在校企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等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进一步完善;职业素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集职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双证融合课程体系,毕业生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到98%以上,重点建设专业的毕业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在25%以上。形成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长效机制。校企共建“教学、培训、服务”功能三位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基地、就业基地”三位一体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20个,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50%以上,重点建设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学时的80%以上,其它专业生产性实践教学占实践教学学时的50%以上。4个重点建设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x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成优质专业核心课程80门,4门达到国家精品课程标准,10门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开发工学结合特色教材100本。在课程体系开发、行业性课程标准建设、职教特色课程建设等方面起到带动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弹性、灵活,形成适应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在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起到带动作用。(三)建成校企互通、专兼一体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形成一支以专业带头人、“楚天技能名师”为骨干,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造就一批在x市和中西部地区有影响的技术大师和行业专家。学校的师资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和人才激励政策臻于完备,教师评聘机制创新,成效显著;教师获得教研教改、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成果数量和质量都将明显29
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实力显著增强。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模式,兼职教师聘用、管理,高水平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方面起到带动作用。(四)校企互惠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校企双方经济效益明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面向x市开展高技能、新技术培训和多样化继续教育服务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社区学习中心地位形成;通过资源共享、合作交流、对口支援,学院与合作企业、合作院校唇齿相依,血脉贯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五)树立鲜明的高职院校形象,赢得良好社会声誉通过三年的建设,形成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学院形象、教师形象、学生形象和专业形象;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形成行业企业认可、学生家长认同、社会舆论赞同的可持续发展局面;加大国际交流合作力度,提升学院的国际影响力。六、建设项目经费预算与进度安排(一)经费预算1.建设经费预算(按重点建设专业汇总)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申请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投入(来源:x市)行业企业投入(来源:合作企业)其他投入(来源:自筹)29
金额(万元)比例(%)金额(万元)比例(%)金额(万元)比例(%)金额(万元)比例(%)合计2000100.00%4500100.00%2000100.00%1500100.00%重点专业1.软件技术60030.00%104023.11%43021.50%1208.00%2.激光加工技术45022.50%70015.56%65032.50%20113.40%3.模具设计与制造55027.50%79017.56%70035.00%18012.00%4.物流管理40020.00%60013.33%20010.00%1318.73%小计2000100.00%313069.56%198099.00%63242.13%专业群专业群小计49010.89% 36824.53%其他项目1.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1002.22% 1006.67%2.数字化校园78017.33%201.00%40026.67%小计88019.56%201.00%50033.33%29
2.建设经费预算(按重点建设内容汇总)建设内容资金总预算及来源合计申请中央财政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其他投入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金额比例(万元)(%)(万元)(%)(万元)(%)(万元)(%)(万元)(%)合计2000100.00%4500100.00%2000100.00%1500100.00%10000100.00%申请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校企合作体制机制361.80%751.67% 322.13%1431.43%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43221.60%46510.33% 1258.33%102210.22%实习实训基地100050.00%164136.47%197798.85%20913.93%482748.27%师资队伍29814.90%70815.73%30.15%1137.53%112211.22%质量保障体系603.00%280.62% 614.07%1491.49%社会服务1748.70%2134.73% 926.13%4794.79%申请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所在专业群49010.89% 36824.53%8588.58%非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及专业群其他高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1002.22% 1006.67%2002.00%数字化校园78017.33%201.00%40026.67%120012.00%29
(二)项目建设进度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拟用三年时间,分四个阶段完成。1.项目建设规划编制阶段(2010年6月—2010年12月)(1)编制方案。认真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精心编制《x软件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方案》,通过教育部申报答辩,成为2010年度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完成建设项目的任务书编制并通过专家论证。(2)建立机构。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加强项目建设的领导;制定项目的分阶段目标,负责项目的组织、建设、检查、监督;成立项目工作机构,确定各部门负责人,划分部门目标责任,层层落实,任务到人。(3)全员动员。认真学习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有关文件,全面领会精神,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全员参与建设工作。2.项目建设全面实施阶段(2011年1月—2012年12月)根据教育部、财政部专家论证意见,政府主管部门批复要求,学院正式实施项目建设。修订完善项目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完成各分支方案编制修订工作,并按教育部、财政部要求,在省教育厅、财政厅具体领导指导下如期完成各项目分阶段建设任务,接受项目建设管理部门中期检查,并进行认真整改。32
3.项目建设总结验收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2013年1月,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骨干高职学院建设的验收目标和监测指标自查整改,并接受省级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的验收工作。根据省级项目建设管理部门验收时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进一步整改,迎接国家对本建设项目的最终验收。4.项目建设经验推广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根据国家对建设项目的验收时提出的整改意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社会和企业的支持,并自筹资金继续完善项目建设内容,提高综合办学能力。总结与推广项目建设中形成的经验与模式,扩大特色专业群建设范围,修改、完善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开放已形成的优质教育资源,向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技术推广服务,进一步完善办学功能,带动区域与行业内高职院校发展。七、基本结论地处x东湖新技术开发区(“x·中国光谷”),学院区位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定位准确;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办学理念先进、办学思路清晰、具有战略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学院具备较好的师资、设备、经费等条件,教学质量好,就业率高,教育教学改革富有成效,具备创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基础。具备申报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入选条件,建设方案思路清晰、目标明确、组织机构健全、保障措施有力,资金筹措和进度安排方案合理,建设项目是切实可行的。32
二〇一〇年七月三十日3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XX地区医疗养老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40ktaUHP石墨电极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度假村开发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40万m3a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3.5万吨有机大米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0MWp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蘑菇种植大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0MW光伏并网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硝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钢结构综合生产基地扩建可行性研究报告
- 60kta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项目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60万头出口生猪屠宰及肉食品深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60万头出口生猪屠宰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xx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66kV高台变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10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 70亩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