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4 MB
  • 4页

练习四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可视化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练习四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可视化一、实验背景 如果在某地区蓄水层中包含挥某种污染物,在已有污染数据时,可以创建三维场景,直观地显示污染情况。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例,使读者熟练掌握ArcScene三维场景中要素、表面的多种可视化方法。 三、实验要求 利用所给数据,实现污染物状况的三维可视化显示,点状水井矢量要素的突出显示,污染源的符号化突出显示。 四、实验数据 1、污染物浓度栅格图层数据contamination(..Chp9Ex4);  2、水井位置点数据层wells(..Chp9Ex4),其中包含水井深度属性;  3、需要清理的污染源(工业设施)数据Pol_source(..Chp9Ex4),其属性中包括需要进行清理的优先级;  4、污染物空间的TIN表面C_TIN(..Chp9Ex4);五、实验步骤 使用ArcGIS的三维分析工具,包括三维场景中数据的加载、数据在场景中的三维立体显示方法(包括设置基准高程显示和突出显示要素两种方法)。对污染物在蓄水层中的分布做直观的观察和分析,并研究区域内分布的水井受其影响的情况。最后然后分析污染源的情况,确定污染源需要清理的优先级,以为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1、首先打开场景Exercise4.sxd(..Chp9Ex4),可以看到所需实验数据已经加载2、显示污染物的体积与污染程度。 将污染物浓度的栅格图层叠加到污染空间表面上,可以显示蓄水层中污染物的体积与污染物程度。  (1) 打开污染物浓度图层contamination的属性对话框; (2) 选择其空间TIN表面(C_TIN)设置基准高程,同时设置Z值转换系数为200(3) 在Symbology选项卡中选择一合适渐变色系;  (4) 在内容列标表中取消TIN表面的显示,此时可以在三维空间中察看污染物空间的形状及其受污染的强度3、显示污染物空间与水井的关系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一些水井位于污染物空间中。可以通过水井的深度属性对其进行突出显示,即可查找出哪些水井与污染物空间相交,哪些水井受污染较严重。 (1) 打开水井数据层属性对话框并选择Extrusion选项卡。  (2) 计算突出表达式为其深度属性字段Depth,同时选择将表达式应用为各个要素的基准高程,水井的深度以负值表示,使其向下突出。(3) 关闭C-TIN数据层的显示。此时可直观察看与污染物空间相交或相邻的水井4、优先显示需要清理的污染源 如前所述,根据各个污染源需要进行清理的紧急程度,对其进行分级归类。然后将其突出显示,并用颜色标志出来,以突出需要进行清理的优先级。 (1)打开污染源facility数据层属性对话框并选择extrusion对话框。(2) (2) 计算突出表达式为Priority1*100,(3)在Symbology选项卡中设置符号为渐变色(Graduated colors),选择值域(Value)为PRIORITY1,将符号分为5级显示(4)此时,工业设施根据其优先级按比例突出显示。场景中可以看得出污染的形状及强度、水井与污染物空间的关系,以及为阻止地下水进一步污染而需要进行清理的污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