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2 MB
  • 119页

隧道暗挖专项方案第ⅲ标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编制原则-1-三、工程概况-1-四、施工特点、重点及难点-2-4.1工程特点-2-4.2工程重点-3-4.3工程难点-3-五、安全生产目标-3-六、施工方案-4-6.1正洞开挖施工-4-6.1.1三车道上下台阶法施工-4-6.1.2三车道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5-6.1.3三车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七步法施工-6-6.1.4三车道CRD法施工-9-6.1.5三车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12-6.2横通道开挖支护-18-6.3钻爆设计-19-6.3.1Ⅲ级围岩上下台阶法开挖钻爆设计-21-6.3.2Ⅳ级围岩三台阶法开挖钻爆设计-24-6.3.3Ⅴ级围岩开挖钻爆设计-26-6.3.4装药结构、堵塞方式、起爆网路-26-6.4超前支护-28-6.4.1超前大管棚施工-28-6.4.2超前中管棚施工-31-6.4.3超前小导管支护-32-6.4.4超前锚杆-33-6.4.5浅埋段地表加固注浆-33-6.4.6预支护拱施工-36--114- 6.5初期支护-37-6.5.1初期支护类型及参数-37-6.5.2施工方法及工艺-39-6.6出碴运输-44-6.7防、排水施工-44-6.8二衬及仰拱回填施工-45-6.9预埋件施工-48-6.10沟槽工程-48-6.11洞内路面工程-49-6.12施工供风、供水、供电、通风方案-51-6.12.1施工供风方案-51-6.12.2施工供水方案-51-6.12.3施工供电及照明方案-52-6.12.4施工通风方案-52-6.13地下风机房及竖井施工-56-6.13.1地下风机房施工-56-6.13.2通风竖井施工-57-6.14超前地质预报-63-6.15监控量测-64-6.16隧道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68-七、隧道施工技术要点-70-7.1地表沉降控制措施技术措施-70-7.2预支护拱施工-71-7.3地表注浆、超前管棚、小导管注浆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71-7.4CRD法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72-7.5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72-7.6钢拱架及挂网施工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73-7.7衬砌支护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74-八、隧道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体系-74--114- 8.1隧道安全组织机构-74-8.2安全生产体系-75-8.3安全生产控制程序-75-8.4安全生产责任制度-76-九、隧道危险源分析-78-9.1超前地质预报-78-9.2隧道洞身开挖-78-9.3隧道内装渣-78-9.4运输作业-78-9.5支护与加固作业-79-9.6衬砌作业-79-9.7监控量测作业-79-9.8施工排水作业-80-9.9通风与防尘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80-9.10供风作业-80-9.11供水作业-80-9.12供电作业-80-9.13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质隧道施工作业-81-十、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81-10.1隧道开挖安全技术措施-81-10.2隧道支护安全保证措施-82-10.3隧道衬砌安全技术措施-82-10.4竖井施工安全措施-82-10.5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83-10.6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84-10.6.1装渣作业安全技术措施-84-10.6.2运输作业安全技术措施-84-10.7竖井通风与防尘及水电供应-85-10.8隧道防坍塌措施-86--114- 10.9洞内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86-10.10洞内防火与防水安全保证措施-87-10.11洞内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87-十一、应急组织机构-87-11.1组织机构框架-87-11.2预案启动及行动方案-88-11.3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89-11.4应急响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89-11.5事故报告与事故处置-89-11.5.1事故报告-89-11.5.2事故处置-90-11.6应急保障-90-11.6.1应急原则保障-90-11.6.2应急队伍保障-90-11.7培训和演练-92-11.8评估和总结-93-11.9善后处置与事故的调查处理-94-11.10监督管理-94-11.10.1演练-94-11.10.2奖罚制度-94-十二、各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95-12.1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95-12.1.1突水、涌泥时应急设施-95-12.1.2应急程序-95-12.2发生围岩坍塌的应急预案-99-12.2.1应急预案-99-12.2.2应急物资、设备-99-12.2.3报警、监控系统和报告程序-99-12.3爆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101--114- 12.3.1应急救援预案资源配备及日常管理-101-12.3.2应急响应程序-101-12.3.3应急抢险救援注意事项-102-12.4防洪、防汛事故应急预案-102-12.4.1工作原则-102-12.4.2预防预警机制-102-12.4.3预防工作-103-12.4.4应急响应-104-12.5防汛、防台事故应急预案-104-12.5.1具体防汛防台抢险安排-104-12.5.2机械设备、物资材料准备-105-12.5.3应急措施及行动方案-106-12.6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07-12.6.1预防措施-107-12.6.2应急措施-108-12.7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09-12.7.1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109-12.7.2应急救援措施-109-12.7.3事故报告与处理工作-110-12.8交通事故应急预案-111-12.8.1预防措施-111-12.8.2应急措施-111-12.9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112-12.9.1预防措施-112-12.9.2应急措施-112-12.10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113-12.10.1预防措施-113-12.10.2应急措施-114--114- 紫之隧道工程土建Ⅲ标暗挖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本标段招标文件、施工图纸、补遗书等相关资料。2.杭州市紫之隧道(紫金港路~之江路)工程施工图设计。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公路桥涵施工规范》(JTJ041-200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2002);《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8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3-2006);《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4.国家有关法规、条例及杭州市在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交通组织等方面的规定。5.现场踏勘所获取的有关资料。6.我公司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研究成果,及现有的施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科研水平、机械设备配套能力和资金投入能力。二、编制原则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规范、规程等,严格执行国家的各项技术规程及施工规范,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实行施工工艺样板化,施工流程制度化。确保工程工程安全,质量达优,使隧道工程平稳安全的向前推进。三、工程概况杭州市紫之隧道(紫金港路~之江路)工程土建第Ⅲ标段,位于杭州市西湖区碧龙潭附近,标段起止里程东线K3+555~K6+845,全长3290m;西线K3+550~K6+850,全长3300m。主要工程有紫之1#隧道出口段(东线K3+555~K4+955,长1400m,西线K3+550~K4+977,长1427m),紫之2#隧道进口段(东线K5+017~K6+845,长1828m,西线K5+027~K6+850,长1823m),-114- 其中暗挖隧道1号西线长1420m,1号东线长1390m,2号西线长1813m,2号东线长1818m,道路东线62m,西线50m,涵洞2座。紫之1#和2#隧道设计为东西两隧并行,两隧中线间距为25m。在1#隧道东线K4+745(距1#隧道出口洞口210m)处和2#隧道西线K5+225(距2#隧道进口洞口198m)处,分别设计3#、4#通风竖井和地下风机房。土建Ⅲ标紫之1#隧道出口段和2#隧道进口段,单洞施工任务总长为6478m,洞身穿越地质Ⅲ级围岩3417m,占总长52.8%;Ⅳ级围岩2141m,占总长33%;Ⅴ级围岩920m,占总长11.5%。并穿越F3、F4、F5、FⅠ-6、F1-7、FⅡ-2、FⅡ-3、FⅡ-6、FⅡ-7等不良地质断裂带。隧道穿越天目山系余脉的低山丘陵,地势呈西高东低之势,山体表部除少量残坡积物外,均为基岩,下伏中厚层~薄层细砂岩、粉砂岩夹泥岩,地表沿线植被很发育,缓坡、陡坡交互,地形标高80~220m左右。场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交接明显,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常年平均气温在16.8℃,极端最高气温为40.3℃,极端最低气温为-9.6℃(1969年2月6日),历年平均降水量1435mm,7~9月份易受台风影响,台风中心最大风力可达12级。线路设计标准:城市主干路,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60km/h;暗挖隧道建筑限界三车道段单洞净宽13.5m,车道限高4.5m;隧道结构按抗震烈度7度加强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四、施工特点、重点及难点4.1工程特点1.本标段工点集中,以隧道为主,便于施工组织管理。本标段主要工程为1#隧道出口段西线1427米、东线1400米,2#隧道进口段西线1823米、东线1828米,以及两隧道洞口之间西线50米、东线62米道路涵洞工程,隧道占线路总长98%以上,工点集中在两隧道洞口之间,便于施工组织管理。2.工程建设条件较好本标段地处杭州市区,交通便利,材料供应丰富,且业主提供水、电接驳口。3.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环保及文明施工要求高-114- 本标段位于杭州市大清谷景区内,地理位置十分敏感,且隧道洞口工点附近均为森林覆盖,施工期间需严格按照杭州市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执行,对施工废水、废碴、生活垃圾及有害的物质进行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和外运堆弃,同时控制噪音、粉尘对附近居民和游客的污染,确保周围环境质量满足人们正常旅游、出行和生活要求。4.2工程重点1.隧道施工标段主要工程为:东线隧道K3+555~K4+955(1#隧道),K5+017~K6+845(2#隧道),全长3228米;西线隧道K3+550~K4+977(1#隧道),K5+027~K6+850(2#隧道),全长3250米;2#隧道较长且工期较短,施工是本标段工期控制性工程。施工时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和施工监测等手段,重点控制浅埋段、软弱围岩开挖、洞内通风、超前支护等方面,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组织隧道开挖、支护、衬砌等各工序作业顺序,加快施工速度,达到业主总工期目标要求。2.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本工程地处杭州市大清谷景区内,工程施工与附近居民出行息息相关,且本工程是杭州市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本工程具有敏感性和瞩目性,在施工过程中需切实把握好文明施工,营造和谐气氛,获得各方好评,将是各参建单位共同努力的重点方向。4.3工程难点1、3#、4#通风竖井和地下风机房分别位于1#隧道东线K4+745(距1#隧道出口洞口210m)处和2#隧道西线K5+225(距2#隧道进口洞口198m)处。竖井深分别为50.91m和25.28m,口径φ6m(开挖φ7.6m),竖井和地下风机房均处于隧道Ⅴ级围岩,施工存在一定困难。2、西线2号隧道K5+170~K5+185(15m)段为隧道的浅埋偏压段隧道的最小埋深2.8m,设计在隧道中线两侧各9m的范围内采用钢管桩进行地表加固注浆。3、西线2号隧道K5+075~K5+090(15m)段为隧道的浅埋偏压段,隧道埋深浅,局部地段原地面标高低于隧顶设计标高,出现露头现象。设计在该段施作混凝土护拱,采用暗挖法通过。五、安全生产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114- 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杜绝安全特别重大、重大及大事故发生,杜绝死亡事故,防止一般事故的发生,消灭一切责任事故,确保人民财产不受损害,达到“浙江省建筑安全及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六、施工方案6.1正洞开挖施工1#隧道与2#隧道计划东西线各安排一个隧道专业施工队进行施工,严格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并根据隧道规模、不同围岩级别、地下水出水情况,周边环境及安全、合理施工的要求,选择相应工法。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及结构安全,根据量测监控的各类围岩物理力学指标、支护的受力状态、监测的位移数据的反馈,对隧道施工工方法,开挖步骤及顺序、支护参数等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施工安全及支护结构的经济性。因两相邻隧道设计线间距只有25m,故开工后先以隧道西线首先掘进为重点,待东线隧道掘进100m以上,衬砌30~50m后,再行东线隧道进洞施工,以确保相邻隧道的施工安全和质量。6.1.1三车道上下台阶法施工三车道上下台阶法施工适用于S3-Ⅲa型,S3-Ⅲaf型,S3-Ⅲb型,S3-Ⅲc型和S3-Ⅳa型衬砌断面施工,开挖时采用人工风钻钻孔,光面爆破开挖,上台阶高度6m,下台阶高度2.07m,上台阶配备16~20台风钻打眼,下台阶配备6~8台风钻打眼,左右交替爆破开挖,下部开挖保证上部运输畅通。采用2#岩石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光面爆破,每循环开挖进尺为3m。开挖后及时实施喷、网、锚等联合支护。开挖施工步骤:1-开挖①部;施作①部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打锚杆挂网(或按设计安装钢架)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2-在滞后一段距离后开挖②部;施作②部台阶墙部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打锚杆挂网(或按设计安装钢架)后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见下图6.1.1-1和6.1.1-2(见下页)。施工注意事项:a、隧道施工坚持“-114- 早预报、预支护、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b、隧道开挖采用控制爆破,台阶法开挖每部循环进尺按2.0~3.0m控制;c、台阶高度根据围岩条件,施工机具,人员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台阶长度Ⅲ级围岩不超过3B,Ⅳ级围岩不超过1.5B。d、隧道施工时进行监控量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据依指导支护与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6.1.1-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拱部超前预支护(视围岩情况而定)上台阶开挖上台阶喷混凝土、打锚杆、挂网、立钢架(按设计要求)下台阶开挖进入下一循环下台阶喷混凝土、打锚杆、挂网、立钢架(按设计要求)6.1.2三车道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三车道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适用于S3-Ⅳb型衬砌断面施工,开挖时采用人工风钻钻孔,光面爆破开挖,开挖进尺控制在2m。主要施工步骤:a--施作超前锚杆支护;b-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开挖①部,施作①部台阶周边的初期支护,即初喷4cm厚混凝土,打锚杆挂钢筋网,架设型钢拱架支护,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114- c-预留核心土开挖,开挖②部;施工工序流程图6.1.1-2d-在滞后②部1B距离后,开挖③部,施作初期支护使初期支护及时落底;e-滞后一段距离,开挖④仰拱,施喷砼、钢筋网、型钢钢架初期支护,封闭成环;f-浇注⑤部仰拱,待仰拱砼初凝后灌筑仰拱填充⑥部至设计高度;g-清理初期支护基面,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拱墙铺设EVA复合防水板,二次衬砌背后设环向纵向排水系统。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分析,待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利用衬砌模板台车一次性灌筑⑦部衬砌(拱墙衬砌一次施作)。施工工艺和工序流程见图6.1.2-1和6.1.2-2。(见下页)6.1.3三车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七步法施工三车道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工序适用于S3-Ⅳc型,S3-Ⅳd型和S3-Ⅳ-114- e型衬砌断面施工,开挖时采用人工风钻钻孔,光面爆破开挖。施工步骤:a-施作超前小导管支护;b-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开挖①部,拱部初期支护;c-左右侧中台阶开挖:在滞后①部一定距离后,开挖②、③部(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及时施作周边初期支护;d-左右侧下台阶开挖:滞后一段距离后,开挖下台阶④、⑤部(左右错开2-3m),施作周边的初期支护及时落底:e-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⑥-1,⑥-2,⑥-3部,各台阶预留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f-隧道底部开挖:开挖⑦仰拱,喷砼,钢筋网、型钢架支护,支护封闭成环;工艺流程和工序图见6.1.3-1和6.1.3-2。三车道两台阶预留核心土施工工艺流程图6.1.2-1测量放样拱部超前预支护(视围岩情况而定)上台阶开挖,并预留核心土上台阶喷混凝土、打锚杆、挂网、立钢架核心土开挖下台阶喷混凝土、打锚杆、挂网、立钢架下台阶开挖(左右侧间隔3-5m)进入下一循环-114- 施工工序图6.1.2-2-114- 三台阶七步法施工工艺流程6.1.3-1左右错开开挖中台阶,初期支护测量放样超前支护上部弧形导坑开挖,初期支护左右错开开挖下台阶,初期支护开挖上、中、下台阶预留核心土分段开挖隧底,初期支护进入下一循环开挖断面检查围岩参数评判、修正支护参数否6.1.4三车道CRD法施工三车道CRD法施工工序适用于S3-Va型、S3-Vb型和S3-Vc型衬砌断面施工。开挖时采用人力风镐配合小型挖掘机开挖,必要采取弱爆。左右导坑开挖施工间隔为8~10m,每侧导坑采用正台阶法开挖,上下台阶长度3~5m。分部开挖后及时施作临时支护和初期支护,使分部支护成环,各部每次开挖进尺不大于1m。开挖采用人工配合风镐开挖为主,需要放炮时,采用微振动小药量控制爆破。施工步骤a--施作超前管棚(导管)支护;  b-右导坑上半断面开挖:开挖①部,施作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交叉中隔壁;c-左导坑上半断面开挖:在滞后①部一定距离后,开挖②部,施作初期支护;-114- 施工工序图6.1.3-2-114- d-下侧导坑开挖:滞后一段距离后,开挖下部导坑③、④部;初期支护紧跟,中隔壁同时施作。-114- e-滞后一段距离,开挖⑤仰拱,喷砼,型钢拱架,钢筋网初期支护,支护封闭成环;工艺流程和工序图见6.1.4-1和6.1.4-2。三车道CRD法施工工艺流程6.1.4-1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右侧上部超前支护左侧上部超前支护围岩监控量测右侧上部开挖、出渣;施工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左侧上部开挖、出渣;施工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围岩监控量测右侧中部开挖、出渣;施工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左侧中部开挖、出渣;施工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右侧下部开挖、出渣;施工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左侧下部开挖、出渣;施工初期支护和中隔壁围岩监控量测围岩监控量测进入下一循环6.1.5三车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三车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适用于S3-Vd型衬砌断面施工。开挖时采用人力风镐配合小型挖掘机开挖岩土,每循环进尺0.5m(钢架支护0.5m/榀)。施工步骤:a-施作超前管棚支护;b-左导坑上半断面开挖:开挖①部;施作初期支护和临时钢支撑;c-左导坑下半断面开挖:在滞后①部3~5m后,开挖②部,初期支护紧跟,同时施作临时钢支撑;d-右侧导坑开挖:滞后一段距离后,开挖右侧导坑③、④部;初期支护紧跟,同时施作临时钢支撑;e-滞后一段距离,开挖⑤、⑥,喷砼、仰拱初期支护,封闭成环;-114- 其施工工艺和工序流程见图6.1.5-1和6.1.5-2(见下页)施工工序图6.1.4-2-114- -114- 三车道双侧壁导坑施工工艺流程6.1.5-1超前地质预报清理掌子面,测量放线施作超前支护、注浆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开挖③部,进尺同钢架间距开挖①部,进尺同钢架间距喷砼封闭岩面喷砼封闭岩面施作洞身锚杆施作洞身锚杆架立钢架、临时钢架及横撑架立钢架、临时钢架及横撑锚喷支护,闭合成环锚喷支护,闭合成环开挖④部,进尺同钢架间距开挖②部,进尺同钢架间距架立周边钢架,必要时设底部横撑施作锚喷支护依次开挖⑤⑥⑦部喷砼封闭掌子面,施作锚喷支护,闭合成环开挖⑧部,接长临时钢架,拆除下部横撑进入下一循环监控量测-114- 三车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工序图6.1.5-2-114- -114- 6.2横通道开挖支护车行、人行横洞交叉口处主洞按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完成后,在横洞开挖前先进行钢拱托换,拆除横洞口处主洞钢支撑并及时设置托梁及竖向支撑,打设锁脚锚杆。横通道采用台阶法开挖进洞,然后按台阶法或过渡到全断面进行施工,随掘进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在横通道开挖前,沿横洞拱顶开挖轮廓线打设φ42小导管进行超前预支护,施做主隧道衬砌结构时,在衬砌内增加φ16钢筋网。同时,在横洞处采用(钢拱架)门架支撑,门架支撑边柱利用主隧两边的隧道钢拱架(每边各两榀),在横洞上下设横梁连接钢架作为门架支撑的过梁。门架横梁及竖向支撑均采用Φ22药卷锚杆固定。附横洞与正洞交叉口处加固示意图。质量控制要点①精确测定横洞开挖轮廓、炮眼眼位,定人、定区、定量钻孔。并严格按炮眼精度要求检查验收,控制超欠挖。②施工中根据围岩实际变化情况,不断修正设计参数,尽量减少爆破作业对围岩的扰动。③锚杆钻孔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灌浆前锚孔必须清洗干净,锚固砂浆随拌随用,并在水泥初凝前用完,中途停止施工30分钟后再施工时,必须用水泥奖润滑管道及容器。质量控制要点①精确测定横洞开挖轮廓、炮眼眼位,定人、定区、定量钻孔。并严格按炮眼精度要求检查验收,控制超欠挖。②施工中根据围岩实际变化情况,不断修正设计参数,尽量减少爆破作业对围岩的扰动。③锚杆钻孔深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灌浆前锚孔必须清洗干净,锚固砂浆随拌随用,并在水泥初凝前用完,中途停止施工30分钟后再施工时,必须用水泥奖润滑管道及容器。④严格控制水灰比,定期检测水泥砂浆早期强度,并及时进行配合比调整。⑤喷射砼时严格检查开挖断面尺寸,用高压风清扫岩面,撬掉松动围岩,埋设号厚度标志后再施工。⑥-114- 喷射作业时分段、分片、自下而上依次进行,喷射作业面仅跟开挖面,喷设后4小时不得爆破作业。横洞与正洞交叉口处加固示意图6.2-16.3钻爆设计隧道开挖钻爆设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钻眼机具和爆破器材等结合爆破振动要求进行钻爆设计,施工中并根据爆破效果不断调整爆破参数,优化设计方案,尽量减少对围岩扰动,取得最佳爆破效果。1.爆破器材主爆炸药采用2号岩石乳化炸药(密度0.95~1.2g/mL;猛度12~20mm;殉爆距离5~12cm;爆速3100~5800m/s),规格为Φ32mm×200mm(掏槽、辅助眼)、Φ25mm×200mm(周边眼)药卷。引爆采用1-15段的非电毫秒雷管起爆,起爆采用电雷管。周边眼装药结构用竹片绑扎,导爆索传爆,间隔装药,采用光面爆破技术。2.钻眼深度Ⅲ级围岩每循环开挖进尺3.0m;Ⅳ级围岩每循环开挖进尺2.0m;Ⅴ-114- 级围岩每循环开挖进尺1.0m;洞口段Ⅴ级围岩每循环开挖进尺0.5m。3.掏槽方式选用台阶法开挖采用水平楔形复式掏槽法,每排眼数根据开挖断面的高度确定,其掏槽形式如图6.5-1。掏槽布置示意图6.3-14.钻眼直径采用YT-28风钻钻眼,孔直径D=φ42mm。5.光面爆破参数光面爆破周边眼间距E=(8~18)D=(8~18)×0.042=0.35~0.75m(岩质软时取小值,岩质硬时取大值)。炮眼密集系数M=0.6~0.8,抵抗线W=E/M=0.6~0.9m。岩石的坚固性系数f=δ压/10,(δ压-为岩石极限抗压强度Mpa,本隧道岩石为砂岩,取δ压=50~120Mpa)光面爆破参数岩石类别周边眼间距E(cm)周边眼抵W(cm)相对距离E/W装药集中度q(kg/m)极硬岩50~6055~750.8~0.850.25~0.3硬岩40~5050~600.8~0.850.15~0.25软质岩35~4545~600.75~0.80.07~0.12-114- 6.3.1Ⅲ级围岩上下台阶法开挖钻爆设计1.上半断面炮眼布置与药量计算施工方法,先进行上半断面施工,后进行下半断面施工。依Ⅲ级围岩一次爆破炸药用量最大计算。Ⅲ级围岩强度和完整性较好,取坚固系数f=8进行计算。炮眼数目:按经验公式计算N=3.3(f×S2)1/3=124(个)式中f一岩石的坚固性系数,取f=10;S—开挖断面积(m2),上部断面积S=73m2炮眼布置:掏槽眼选用水平复式掏槽,炮孔与工作面夹角60°,两排炮孔间距取40cm,炮眼数14个。周边眼取E=55cm,布置共布眼39个;辅助眼与底板眼按最小抵抗线W=60~90cm布置(岩质软时取大值,岩质硬时取小值),共布眼65个。装药量计算:⑴周边眼单孔药量计算线装药密度q线=0.07~0.25kg/m;(岩质软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本隧道取q线=0.15kg/m计算。周边装药量Q周=q线×L1式中:L1-装药长度m,L1=L(炮眼长度m)-L2(堵塞长度m)L2=0.2~0.6m;取值0.2m。L1=3.0-0.2=2.8m则:Q周=0.15×2.8=0.42kg(φ25药卷,每节92g/20cm,共装4.5节/孔)周边眼总药量:Q周总=0.42×39=16.4kg⑵辅助眼单孔装药量计算Q辅=1/4×π×R2×ρ×L1式中:R-药卷直径m;R=0.032mρ-炸药密度kg/cm3;取ρ=935kg/m3则:Q辅=2.1kg(φ32药卷,每节150g/20cm,共装14节/孔)辅助眼总装药量:Q辅总=2.1×65=136.5kg-114- ⑶掏槽眼单孔药量计量外侧Q掏′=1/4×π×R2×ρ×L1′内侧Q掏″=1/4×π×R2×ρ×L1″式中:药卷直径R=0.032m炸药密度ρ=935kg/m3外侧装药长度L1′=L′-L2=3.5/sin58.81°-0.4=3.7m内侧装药长度L1″=L″-L2=1.9/cos51.68°-0.4=2.7m则:外侧Q掏′=2.78kg,按φ32药卷调整,每节150g/20cm,共装19节/孔,实际Q掏′=19×0.15=2.85kg,装药长度19×0.2=3.8m。内侧Q掏″=2.03kg,按φ32药卷,每节150g/20cm,共装14节/孔,实际Q掏″=14×0.15=2.1kg,装药长度14×0.2=2.8m。掏槽眼总装药量:Q掏总=2.85×8+2.1×6=35.4kg上半断面总装药量:∑Q上总=Q周总+Q辅总+Q掏总=188.3kg2.下半断面炮眼布置与药量计算炮眼数目:下部断面积S=36m2,根据最小抵抗线布置确定。炮眼布置:周边眼取E=55cm,布置共布眼10个;辅助眼与底板眼按最小抵抗线W=60~90cm布置(岩质软时取大值,岩质硬时取小值),共布眼38个。装药量计算:⑴周边眼单孔药量计算同上半断面,周边装药量Q周=q线×L1=0.15×2.8=0.42kg周边眼总药量:Q周总=0.42×10=1.5kg⑵辅助眼单孔装药量计算同上半断面Q辅=1/4×π×R2×ρ×L1=2.1kg(φ32药卷,每节150g/20cm,共装14节/孔)辅助眼总装药量:Q辅总=2.1×38=79.8kg下半断面总装药量:∑Q下总=Q周总+Q辅总=84kg根据断面,结合实际断面布置如下图6.3.1-1-114- 台阶法爆破设计图6.3.1-1-114- 6.3.2Ⅳ级围岩三台阶法开挖钻爆设计(1)上半断面炮眼布置与药量计算由于Ⅳ级围岩总体地质较弱,岩石强度相对较低,取岩石的坚硬系数f=6进行计算。则炮眼数目:按经验公式计算N=3.3(f×S2)1/3=3.3×(6×42.82)1/3=73个式中f一岩石的坚固性系数;S—开挖断面积(m2),上部断面积S=m2炮眼布置:周边眼取E=50cm,布置共布眼36个;辅助眼间距90cm,共布眼70个。掏槽眼选用水平复式掏槽,炮孔与工作面夹角60°,两排炮孔间距取40cm,炮眼数10个。装药量计算:①周边眼单孔药量计算线装药密度q线=0.07~0.25kg/m;(岩质软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本隧道取q线=0.14kg/m计算。装药量计算:①周边眼单孔药量计算线装药密度q线=0.07~0.25kg/m;(岩质软时取小值,反之取大值),本隧道取q线=0.14kg/m计算。周边装药量Q周=q线×L1式中:L1-装药长度m,L1=L(炮眼长度m)-L2(堵塞长度m)L2=0.2~0.6m;取值0.5m。L1=2.0-0.5=1.5m则:Q周=0.14×1.5=0.21kg(φ25药卷,每节92g/20cm,共装2.5节/孔)周边眼总药量:Q周总=0.21×36=7.56kg②辅助眼单孔装药量计算Q辅=1/4×π×R2×ρ×L1式中:R-药卷直径m;R=0.032mρ-炸药密度kg/cm3;ρ=900~1200kg/m3,取ρ=935kg/m3-114- 则:Q辅=1.13kg(φ32药卷,每节150g/20cm,共装7.5节/孔)辅助眼总装药量:Q辅总=1.13×50=56.5kg③掏槽眼单孔药量计量外侧Q掏′=1/4×π×R2×ρ×L1′内侧Q掏″=1/4×π×R2×ρ×L1″外侧装药长度L1′=L′-L2=2.4/sin50.2°-0.5=2.5m内侧装药长度L1″=L″-L2=1.9/cos45°-0.5=1.4m则:外侧Q掏′=1.88kg,按φ32药卷调整,每节150g/20cm,共装12.5节/孔,装药长度12.5×0.2=2.5m。内侧Q掏″=1.05kg,按φ32药卷,每节150g/20cm,共装7节/孔,实际Q掏″=7×0.15=1.05kg,装药长度7×0.2=1.4m。掏槽眼总装药量:Q掏总=1.88×4+1.05×6=13.82kg上半断面总装药量:∑Q上总=Q周总+Q辅总+Q掏总=13.82+56.5+7.56=77.88kg(2)中半断面炮眼布置与药量计算炮眼数目:中部断面积S=47.5m2,根据最小抵抗线布置确定。炮眼布置:周边眼取E=50cm,布置共布眼12个;辅助眼与底板眼共布眼45个。装药量计算:①周边眼单孔药量计算同上半断面,周边装药量Q周=q线×L1=0.14×1.5=0.21kg(φ25药卷,每节92g/20cm,共装2.5节/孔)周边眼总药量:Q周总=0.21×12=2.52kg②辅助眼单孔装药量计算同上半断面Q辅=1/4×π×R2×ρ×L1=1.2kgρ-炸药密度kg/cm3;ρ=900~1200kg/m3,取ρ=935kg/m3则:Q辅=1.13kg(φ32药卷,每节150g/20cm,共装7.5节/孔)辅助眼总装药量:Q辅总=1.13×45=50.85kg下半断面总装药量:∑Q下总=Q周总+Q辅总=50.85+2.52=53.37kg-114- (3)下半断面炮眼布置与药量计算炮眼数目:下部断面积S=44.1m2,根据最小抵抗线布置确定。炮眼布置:周边眼取E=50cm,布置共布眼10个;辅助眼与底板眼共布眼47个。装药量计算:①周边眼单孔药量计算同上半断面,周边装药量Q周=q线×L1=0.14×1.5=0.21kg(φ25药卷,每节150g/20cm,共装2.5节/孔)周边眼总药量:Q周总=0.21×10=2.1kg②辅助眼单孔装药量计算同上半断面Q辅=1/4×π×R2×ρ×L1=1.13kg(φ32药卷,每节150g/20cm,共装7.5节/孔)辅助眼总装药量:Q辅总=1.13×47=53.11kg下半断面总装药量:∑Q下总=Q周总+Q辅总=53.11+2.1=55.21kg其爆破设计如下图6.3.2-1(见下页)。6.3.3Ⅴ级围岩开挖钻爆设计根据控制爆破施工经验,对本隧道Ⅴ级围岩,由于围岩较破碎,裂隙较发育,且开挖后极易发生坍塌和变形失稳,故采用CRD法、双侧壁导坑法进行开挖,做到开挖一段,加固一段,封闭一段,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控下沉、早成环、勤量测、紧衬砌”的施工原则。具体施工时,一般以人工配合风镐即可进行开挖,最多只需对一些孤石进行松动或预裂爆破,而不需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控制爆破,由于是否需要进行爆破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只能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故不在此专门进行钻爆设计。6.3.4装药结构、堵塞方式、起爆网路⑴装药结构:周边眼采用φ25mm小药卷,利用导爆索间隔装药,底部适量加大药量,孔口适量减少药量,如下图6.3.4-1。-114- Ⅳ级围岩爆破设计图6.3.2-1-114- 图6.3.4-1掏槽眼、底板眼、辅助眼:连续装药结构,如下图6.3.4-2。⑵堵塞方式:所有装药炮眼用炮泥堵塞,炮眼堵塞长度不小于20cm。⑶起爆顺序:掏槽(1、3段)→辅助眼(5、7、9段)→周边眼(11段)→底板眼(13段)。⑷起爆网路:导爆管以10根左右为一族(一把抓),每一族采用2同段毫秒雷管连接接长,最后将接长导爆管集中为一族,采用激发针起爆击发。6.4超前支护6.4.1超前大管棚施工1.长管棚布置紫之1#、2#隧道洞口浅埋Ⅴ级围岩采用φ108×6mm热轧无缝钢管长管棚辅助超前支护施工,管棚长30m,环向间距30cm。施工时为了保证钻孔方向,采用C35混凝土套拱(厚55cm)作为管棚的固定端,拱内设三榀I20a工字钢,在其中布设69个φ152mm孔口管,孔口管与I20a工字钢焊接为整体,布置见下图6.4.1-1:-114- 超前大管棚布置图图6.4.1-12.施工方法及工艺浇注套拱:套拱利用已安装三榀I20a工字钢,拱架内侧安装木模板或钢模板,利用钢架固定;外模采用临时墙架及组合钢模板,泵送混凝土浇注施工。钻孔:采用管棚钻机,利用导向管沿隧道拱顶周边以1~2°外插角钻孔(考虑钻进中的下垂,钻孔方向应较钢管设计方向上偏1~2°)。开孔时应低速低压,钻孔偏斜控制在1/200,确保钻孔方向正确。钢管插入及孔口密封处理:超前管棚钢管前端加工成尖锥状,管四周钻φ16mm溢浆孔。钢管安装时可用钻机顶入,钢管有3m和6m长两种形式,安装时第一节钢管交替采用3m和6m两种长度的钢花管,其余节数均采用6m长钢花管,以保证同一截面接头数不超过50%。-114- 超前长管棚施工工艺流程图6.4.1-2设钻孔作业平台钻机就位沿孔口管钻至预定深度置顶管(分节段顶入,节间丝扣接)钢花管分节加工安顶进管钢管口封堵安孔口混合器及注浆管路双液注浆泵就位注浆系统调试注浆扫排管内胶凝浆液充填砂浆记录检查砂浆泵就位清孔,成孔检查每根钢管顶到位后,钢管与导向管间隙,堵塞严密。管棚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液,水泥浆水灰比0.8~1:1,注浆初压力为0.5~1.0Mpa,终压力为1.0~1.5Mpa,注浆压力未达到设计终压,但注浆量已达到设计注浆量,并无漏浆现象,亦可结束注浆,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3.长管棚施工质量控制钻孔时为保证孔位正确,孔口管设计仰角安设,钻进过程中随时用测斜仪测定钻杆偏斜度,及时纠正钻孔方向。-114- 通过试验确定最佳注浆参数,注浆孔口压力初压0.5Mpa,终压1.0~1.5Mpa。注浆由采用后退式注浆进行,采用定量注浆法控制注浆量。。钢管节间以无缝钢管套头连接,相邻钢管可通过调整管节长度,使钢管节头错开。6.4.2超前中管棚施工紫之1#、2#隧道深埋断层Ⅴ级围岩采用φ89×5mm热轧无缝钢管管棚辅助超前支护施工,管棚长9m,,在拱顶120度范围内按照环向间距40cm进行打设,每环45根,两环之间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3m。超前管棚钢管前端加工成锥形,管四周钻φ10~φ16mm溢浆孔,梅花形布孔,尾部止浆段1.5m。钻孔采用管棚钻孔机,利用钢拱架配合,以外插角5~7°钻孔,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尽量减小管棚的外插角,也可在型钢钢架腹板开孔穿管棚,起固定和导向。钢管安装时可用钻机顶入。管棚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液,水泥浆水灰比0.8~1:1,注浆压力1.0~1.5Mpa,采用单孔注浆结束标准。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其布置如下图6.4.2-1。(见下页)中管棚布置图6.4.2-1-114- 6.4.3超前小导管支护超前小导管适用本工程隧道洞身Ⅳc、Ⅴa和Ⅴc围岩,与钢架配合支护施工。小导管采用φ42×4mm热轧无缝钢管。1.施工方法a、打孔:小导管钻孔采用凿岩风钻打孔,外插角10~200,沿拱顶范围内120度打入。孔口钻眼偏差不大于50mm,孔眼长度大于钢管长度。b、导管加工:小岛管长4.5m,小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尾部焊接φ6mm钢筋加劲箍,管四周钻φ6mm溢浆孔,孔间距15cm,梅花形布孔,尾部止浆段1.5m,小钢管加工时,要求平直,尾部焊箍,顶部成尖锥状。c、导管安装:打孔完毕后采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小钢管尾部置于钢架腹部或焊接于系统锚杆尾部,以增强共同支护能力;安装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防止工作面坍塌。d、注浆:采注浆材料采用1:1的水泥浆液,水泥浆水灰比0.8~1:1,注浆初压力为0.5~1.0Mpa,终压力为1.0~1.5Mpa。注浆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的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2.作业标准a、注浆参数如注浆压力、扩散半径、水灰比,注浆量等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以达到最佳注浆效果。b、导管钻孔位置按设计放样出来,钻孔定位要求准确。-114- c、孔眼方向、外插角、钻孔深度、钻孔孔径、钻孔误差等均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d、钢管顶入长度不小于管长的90%。e、纵向两组导管的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其导管的布置如下图6.4.3-1。超前小导管布置图6.4.3-16.4.4超前锚杆超前锚杆适用本工程隧道洞身Ⅳa、Ⅳb、Ⅳd围岩,与钢架配合支护施工。锚杆采用φ25HRB335钢筋,环向间距40cm,外倾角10~20°纵向间距3.0m,长4.5m/根,在拱顶120°范围内布设,水平搭接不小于1.0m。,施工时应根据岩体节理面产状确定锚杆的最佳方向。锚杆按设计要求提前加工,根据设计位置布眼、钻孔,加工好的锚杆及锚杆孔要符合规范要求。成孔后,用高压水将钻孔内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填塞砂浆锚固剂至孔深2/3,将锚杆用风钻杆顶进(用去掉回转轮的凿岩机配特制锤头打入)、锚固。6.4.5浅埋段地表加固注浆在西线2号隧道K5+170~K5+185段为隧道的浅埋偏压段隧道的最小埋深2.8m。-114- 设计在隧道中线两侧各9m的范围内采用钢管桩进行地表加固注浆。1.地表加固注浆设计地表加固注浆是在隧道拱顶一定范围内进行预注浆加固,形成止水帷幕并加固隧道顶部的松散土体以地表水的下渗入和加强洞顶的土体的自稳能力。地表加固注浆布置见下图6.4.5-1。地表加固注浆示意图6.4.5-12.注浆参数注浆范围:设计定为隧道中线两侧各9m,注浆长度15m。注浆段长和注浆孔:设计给定注浆管长度按照距离隧道顶部0.5m控制。注浆孔按照梅花形布置,间距1.5×1.5m,。注浆压力:以低压为主,采用1.0~1.5Mpa。浆液的选择注浆液采用普通水泥浆,水灰比W/C=0.8~1.0,浆液配合比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注浆效果即时调整。注浆速度根据地层渗透系数、注浆压力等因素经试验后确定。浆液注入量:注浆量:式中:Q—单孔注入浆材容积(m3)R—浆液在地层中的扩散半径(m)L—注浆孔深度(m)n—地层空隙率α—地层有效充填系数(α<1)-114- β—浆液损耗系数(β>1)注浆方式:采用全孔一次压入式注浆。3.加固注浆设备地表加固注浆设备如下表: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数量备注1潜孔钻HYB-70/80SK2地表加固钻孔采用2注浆机HQD100A2地表加固注浆采用3浆液搅拌机JZ3502水泥单液浆搅拌钻孔机就位后,操作人员将钻机机头固定在支架上面,移至预定钻孔位置,调整好角度,连接好气、油、水管,即可多孔同时开钻,钻孔的同时,注浆机械及时到位,制浆设备区开始拌水泥浆,作好注浆前的准备工作。成孔后并连接好注浆管路,根据注浆工艺要求,选择注浆泵进行注浆。为方便施工,注浆官全部选用直径为32mm的高胶管,通过变径管与注浆机相连,这样不管用哪台注浆泵,注浆管路都不用更换。④地表加固注地表加固注浆工艺流程框图6.4.5-2施工准备钻孔钢管桩安装注浆钻检查孔追加注浆钻孔注浆结束设注浆泵站准备材料-114- 钻孔:将HYB-70/80SK钻机对准注浆孔孔口位置,调整钻机至钻孔方向和设计钻孔方向一致(即偏角和立角与设计相同),固定钻机。开孔时要轻加压,速度慢、给水要多的操作要点。钻孔时,还要严格作好钻孔记录:孔号,进尺、起讫时间、岩石裂隙发育情况。制浆:根据选定的浆液的配合比参数拌好浆液,其中水泥浆拌好后用1mm×1mm网筛过滤,放入叶片立式搅拌机进行二次搅拌,确保浆液均匀。注浆机械连接示意图图6.4.5-3压水试验:注浆管路按图所示,并压水检查注浆管路的密封性;注浆顺序:按照间隔钻孔、跳孔注浆的原则进行,先施工奇数编号注浆,然后施工偶数编号注浆孔同时作为检查孔。注浆方式:注浆前,进行注浆实验,以确定注浆的相关技术和工艺参数,再根据现场实际的情况进行参数的调整,在注浆时,采取反复注入、稀浆与浓浆交替、压力控制与注入量控制相结合的措施,注浆压力从低到高逐渐增加。注浆压力控制1~1.5MPa,注浆时间根据注浆量的注入速率进行调整。注浆结束标准和注浆效果评定:当注浆压力达到设计终压10分钟后并注浆量不小于设计注浆量的80%时,可停止注浆。6.4.6预支护拱施工在西线2号隧道K5+075~K5+090(15m)段为隧道的浅埋偏压段,隧道埋深浅,局部地段原地面标高低于隧顶设计标高,出现露头现象。设计在该段施作混凝土护拱,采用暗挖法通过。1、边仰坡开挖边仰坡自顶向下分层开挖,回填线以下坡率1:0.5,回填线以上坡率1:0.75,喷C25砼10cm,挂Φ8钢筋网@20×20cm,Φ22砂浆锚杆L=3.5m,间距1.5m×1.5m梅花型布置。2、护拱施作参数-114- 护拱采用50cm厚C30钢架混凝土,拱部130°设置,拱脚处为扩大基础,并采用2Φ25中空注浆锚杆L=4.5m锁脚。护拱内轮廓与原初支内轮廓保持一致,护拱内预埋初期支护中工22a工字钢,纵向间距50cm,取消护拱范围内的超前支护和系统锚杆。3、回填护拱施作完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回填土石,上覆粘土隔水层,保证拱顶附土厚度不小于1.5m,植草绿化。4、排水设计护拱回填层外施作M10浆砌片石渡槽引排原有地表水,设置范围为隧道中线两侧各30m。6.4.6-1护拱施作剖面图6.5初期支护初期支护施工程序:开挖面处理→初喷砼→打设径向锚杆→挂设钢筋网→架设钢支撑→复喷砼至设计厚度、强度→检查验收。6.5.1初期支护类型及参数主洞支护类型及参数表6.5-1-114- 衬砌类型围岩类别长度m初期支护类型及参数Sm(明洞)29S3-ⅢaⅢ2659Φ25药卷锚杆L=3.0mφ8单层钢筋网25x25cmC25喷射混凝土厚15cmS3-ⅢafⅢ46Φ25药卷锚杆L=3.0mφ8单层钢筋网25x25cmC25喷射混凝土厚15cmS3-ⅢbⅢ109Φ25药卷锚杆L=3.0mφ8单层钢筋网25x25cmC25喷射混凝土厚24cm18型钢间距120cm3-ⅢcⅢ109Φ25药卷锚杆L=3.0mφ8单层钢筋网25x25cmC25喷射混凝土厚24cm18型钢间距120cmS3-ⅣaⅣ1856Φ25药卷锚杆L=3.5mφ8单层钢筋网20x20cmC25喷射混凝土厚26cm18型钢间距100cmS3-ⅣbⅣ88Φ25药卷锚杆L=3.5mφ8单层钢筋网20x20cmC25喷射混凝土厚26cm18型钢间距75cmS3-ⅣcⅣ74Φ25中空锚杆L=3.5mφ8单层钢筋网20x20cmC25喷射混凝土厚26cm18型钢间距75cmS3-ⅣdⅣ32Φ25中空锚杆L=3.5mφ8单层钢筋网20x20cmC25喷射混凝土厚26cm18型钢间距75cm-114- S3-ⅣeⅣ370Φ25中空锚杆L=4.0mφ8单层钢筋网20x20cmC25喷射混凝土厚26cm18型钢间距75cmS3-ⅤbⅤ571Φ25中空锚杆L=4.5mφ8双层钢筋网20x20cmC25喷射混凝土厚30cm20a型钢间距50cmS3-ⅤdⅤ505Φ25中空锚杆L=4.5mφ8双层钢筋网20x20cmC25喷射混凝土厚30cm22a型钢间距50cmS3-Ⅴd1Ⅴ15Φ25中空锚杆L=4.5mφ8双层钢筋网20x20cmC25喷射混凝土厚30cm22a型钢间距50cmS3-Ⅴd2Ⅴ15Φ25中空锚杆L=4.5mφ8双层钢筋网20x20cmC25喷射混凝土厚30cm22a型钢间距50cm6.5.2施工方法及工艺1.中空注浆锚杆施工作业标准:a、钻孔前先标定钻孔位置,孔位允许偏差为±150mm,孔深误差不大于50mm,孔径大于杆体直径15mm,孔与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钻孔完毕后,孔内积水、积粉及岩碴要吹洗干净。b、在合格的锚孔中插入锚杆,锚杆的插入长度不得小于锚杆设计长度的90%,安装止浆塞、垫板、螺母。c、注浆前先将锚孔中的气体排出,确保浆液注满孔体。d、注浆采用单液注浆泵,浆液采用水泥单液浆,浆液配比按照1:1比例配制,注浆开始或中途停止超过30min时,应用水润滑注浆罐及其管路。注浆孔口的压力不得大于0.4MPa。e、锚杆长度测量采用锚杆杆体中预留通道,在注浆完毕后用机械化测量已锚固注浆锚杆的长度。-114- f、在安装锚杆垫板时,要确保垫板与锚杆垂直,并与初喷混凝土面密贴紧压。g、每段工程取代表性段落对锚杆进行抗拔试验,要求锚杆抗拔力大于设计要求。通过试验修正施工参数,指导大面积施工。h、锚杆安装后,3d内不得悬挂重物。2.药卷锚杆锚杆采用20MnSiφ25药卷锚杆,锚杆环向间距120~100cm,垂直岩面打入,孔位、孔径和孔深要求同中空锚杆,施工时应根据岩体节理面产状确定锚杆的最佳方向。锚杆按设计要求提前加工,根据设计位置布眼、钻孔,加工好的锚杆及锚杆孔要符合规范要求。成孔后,用高压水将钻孔内石粉冲洗干净,然后填塞砂浆锚固剂至孔深2/3,将锚杆用风钻杆顶进(用去掉回转轮的凿岩机配特制锤头打入)、锚固。3.喷射混凝土施工喷射混凝土采用TK600型湿喷机湿喷法施工,分初喷、复喷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次喷混凝土厚度为4cm,喷射顺序先下后上,对称进行,先喷钢架与围岩之间空隙,后喷钢架之间。第二次喷射时,先将钢架与岩面间的空隙喷射密实,然后喷射钢架腹部至设计厚度,且钢架保护厚度外侧大于4cm,内侧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cm。在软弱破碎围岩,紧跟开挖面及时喷射砼,以封闭开挖面。a、配合比试验施工前先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重点放在混凝土和易性上,保证坍落度控制在8-15cm,并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骨料最大粒径为15mm,砂率为60-70%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大于2.5,使用时的含水率为5%~7%。减水剂和速凝剂的参量根据施工需要通过实验参合。b、施工工艺1)、工艺框图见下图2)、湿喷机操作过程框图见图6.5-1(见下页)。-114- 湿喷砼工艺流程图6.5-1配备设备及劳力组织方法砼制备运输方案、喷射方法喷砼试验配合比报批材料试验报告材料、机具、劳力准备方案报批风、水、电准备断面检查清洗岩面强制式办合计拌和施工准备分次投料拌和砼输送车运输砼制备砼运输湿喷机初喷复喷S形运动、螺旋状喷射先墙后拱、分层、分区进行首层着重填平、补齐结束强度检验:压试件方案报批质量检查-114- 湿喷机操作过程框图6.5-2设定动压力接风水管路接喷、吸水管检查喷浆机械检查电压 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启动速凝剂计量泵加入喷射混凝土喷射加入半斗砂浆将砂浆转入转入腔  c、喷射作业严格按以下顺序操作,打开速凝剂辅助风——缓慢打开主风阀送风——启动速凝剂计量泵的主电机及振动器——向料斗加料;开机后注意观察风压,起始风压大于或等于0.5Mpa才能开机操作,并据喷头出料情况调整风压,边墙工作风压应控制在0.3~0.5Mpa之间,拱部控制在0.4~0.65Mpa之间;供料应连续均匀,料斗内应有足够的存料并及时清除粒径大于15mm振动筛上的粗集料;喷头与受喷面尽量垂直,保持0.8~1.0m的距离,对挂有钢筋网的受喷面,喷头略倾斜,距离相对减少;-114- 喷头应均匀地按螺旋轨迹,分区段,一般不超过6m,自上而下,一圈压半圈,缓慢移动,每圈直径50~60cm。若受喷面不平,应先喷凹坑找平。4.钢拱架钢拱架在洞外加工,加工前在平滑的地板上放出钢拱架1:1大样图,或制作模具,然后根据大样或模具进行钢拱架的加工制作。洞内利用作业平台安装。开挖后,初喷砼结束尽早安设钢拱架,根据设计的衬砌类型,确定工字钢的安装间距。每榀钢拱架安装时,要认真定位,不偏、不斜,轮廓要符合设计要求。为保证钢架整体受力,设置纵向连接钢筋。连接筋为φ22钢筋,根据钢支撑间距确定连接筋的长度,连接筋与钢架的连接点焊接牢固。在初期支护形成“闭合”结构前,为减少初支下沉量,每个台阶安装钢拱架时,均在其底部设一块“托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少下沉量。钢支撑的保护层厚度外侧大于4cm,内侧大于2cm。钢拱架安装工艺流程图见图6.5-5(见下页)钢拱架安装工艺流程图6.5-3测量放样清除底脚浮渣安装钢拱架和系统锚杆焊连定位钢拱架加工质量验收钢拱架组拼加设鞍形垫块打锁脚锚杆焊纵向连接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⑤钢筋网-114- 钢筋网在锚杆施作后人工编制,紧贴受喷岩面的起伏铺设,与初喷混凝土面间隙不大于3cm,钢筋网与锚杆连接用细铁丝绑扎或点焊在一起,使钢筋网在喷射时不颤动。6.6出碴运输隧道出渣及运输按照无轨运输模式进行组织。正洞工作面CRD法及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时,采用侧翻装载机装渣,长臂挖掘机配合,北方奔驰自卸汽车运输;采用台阶法开挖时,长臂挖掘机翻渣至下台阶,采用侧翻装载机装渣,自卸汽车运输。竖井导洞开挖采用吊桶提升,井口外自卸汽车倒运。所有弃渣均运到临时弃渣场,再在杭州市相关文件要求的时间内集中运至外部弃碴场。根据现场经验一台装载机装一车渣土的时间为4分钟,隧道内汽车的运行速度最大为V1=10km/h,隧道外汽车运行速度为V2=25km/h,汽车卸渣和掉头时间t1=2分钟,以最长隧道(L=1828m)计算,弃渣场距离洞口约L1=300m一台汽车往返的时间为t=(L/V1+L1/V2)*2+t1=(1.828/10+0.3/25)*2*60+2=14min,考虑富余系数,一台装载机配备运输车辆5台。6.7防、排水施工1.防水等级要求本工程主线隧道、横通道防水等级为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m2•d)。变电所防水等级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隧道二次衬砌采用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体系,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抗渗等级不小于P8。2.防水原则隧道防排水总体原则应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使隧道建成后达到洞内基本干燥的要求,保证结构物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及行车安全。3.防、排水设计(1)明洞段隧道明洞段采用衬砌外表面涂刷聚氨酯防水涂料,外包7cm厚C20细石砼及回填粘土隔水层防水,洞外采用环向Φ50mmHDPE打孔单壁波纹管和纵向Φ200mmHDPE打孔双壁波纹管排水。-114- (2)暗洞段①防水:隧道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拱墙设1.5mm厚复合EVA防水板,土工布采用400g/m2无纺布。洞内环向施工缝处设背贴式止水带和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纵向施工缝处设置背贴式止水带和中埋式橡胶止水条,环向变形缝处设置背贴式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聚氨酯密封胶。②排水:洞内衬砌每间隔5~10m设置一处环向Φ50mmHDPE打孔单壁波纹管,同时在环向变形缝和环向施工缝处均设置环向Φ50mmHDPE打孔单壁波纹管,通过Φ50mmHDPE打孔单壁波纹管将岩面渗流水排入墙脚纵向Φ100mmHDPE打孔双壁波纹管,再通过横向φ100mmHDPE打孔双壁波纹管将暗洞衬砌背后水引入隧道两侧排水盲沟排出洞外。③防水材料的加工与敷设EVA防水板在洞外裁板加工,洞内利用多功能作业台车配合自制伸缩式机械臂环向铺设,超声波焊接机热熔固定,接缝双焊缝热熔焊接,焊接完后对焊缝进行充气检查。防水板铺设前要先将初期支护表面钢筋头、凹凸不平处清理平整,防水板铺设采用暗钉法铺设,铺设要松紧适度,使之能与无纺布充分接合并紧贴在喷射混凝土表面。防止过紧或过松,防水板受挤压破损或形成人为蓄水点。防水板间搭接缝要与变形缝、施工缝等防水薄弱环节错开1m以上。防水板间自动热熔焊接用自动双缝焊接机按照预定温度、速度焊接,单条焊缝的有效焊缝宽度不小于15mm。焊接后两条焊缝间留一条空气道,用空气检测器检测焊缝质量,标准是0.25MPa压力下15分钟之内压力下降在10%以内。焊接前先除净防水板表面的灰尘再焊接,防水层搭接宽度不小于15cm。6.8二衬及仰拱回填施工1.二次衬砌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依据量测结果确定,在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施工,一般在隧道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15mm/d、拱顶位移速率小于0.1mm-114- /d、隧道收敛量达到总收敛量的80%以上和初期支护表面再无发展的明显裂缝时施工;对自稳性很差的围岩,不宜单纯强调洞室的收敛变形量,具备条件时应尽早施作二次衬砌。仰拱每6~8m为一段进行整体浇筑至沟底位置,作业地段采用栈桥仰拱维持交通,仰拱顶模采用浮放式拱型模板,仰拱浇筑完成后再填充砼。剩余拱墙衬砌采用模板台车整体浇筑施工。为使衬砌施工能紧跟开挖进度,每隧道各配备1套12m长模板台车(台车结构见图6.8-1),混凝土均由商品砼厂家混凝土拌合站集中拌制,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运输,泵送入仓,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其施工工艺见图6.10-2。模板台车结构示意图6.8-1二衬施工技术要求:①钢筋绑扎采用移动式多功能作业平台进行,人工绑扎。钢筋加工在洞外加工场进行,钢筋绑扎时采取滑板隔离措施以防划破防水板。②共配2台长12m和2台10m模板台车,为了配合模板台车就位,边墙电缆槽底板以下部分人工立模先行浇注,并预埋台车固定螺栓。③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时方能拆模,脱模后混凝土表面洒水养护不得少于14天。④二衬钢筋绑扎及台车就位后分别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签认后进行混凝土浇注作业。-114- 二衬工艺流程图6.8-2输管道安装送挡头板安装台车加固基仓清理止水条止水带安装面板整修涂脱模剂预埋件安装施工配合比砼运输砼入泵砼浇注拆模养护监控量测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机布设轨道轨道标高测量控制轨距顶模升起侧模张开净空检测模板调整到位砼拌合站坍落度检查⑵仰拱回填①施工前搭设临时栈桥跨度8m(见图6.10-3),确保洞内运输畅通。②施工时基底清理干净,无虚碴,杂物及积水以后,砼由商品厂家集中拌和后使用砼输送泵泵送砼入模,浇注砼时由仰供中心向两侧对称进行,插入式捣固器振捣,模板及支架应预先进行加固,确保仰拱施工后的几何尺寸。仰拱应结合拱墙施工及时进行,使支护结构尽快封闭。-114- 栈桥布置示意图6.10-36.9预埋件施工坚持施工中多级检查制度是预埋件、预留孔洞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为此建立如下质量控制检查体系:⑴施工前,主管工程师应对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查,对各类图纸中反映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大小、数量、规格等进行仔细复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在每个结构段施工之前,将该段内的预留孔、预埋件详细统计,并绘制交底图及表格说明,向施工员和班组长交代清楚,做好技术交底,并严格执行复核制。⑵预埋件、预留孔洞应严格控制其中心线位置及标高,中心线及标高应用红油漆线标注于板模面上或稳固的钢筋架上。施工中,中线测设严格按双检制执行,未经复核的中线不准使用。⑶预留孔模型加工尺寸误差必须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超出范围的要坚决拆掉重做。预埋件选用合格材料精心加工,有防水要求的,施工时进行防水处理。模板要支撑牢固,防止因跑模造成预埋件、预留孔的变位。 ⑷混凝土灌注前,主管工程师会同质检人员共同对预埋件、预留孔洞位置进行仔细检查,不合格处必须立即返工重做,直至达到要求为止。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对预留孔等模型设置变形观测点,若变形超过允许范围,立即停止混凝土灌注,待模型加固牢靠后再继续灌注。6.10沟槽工程-114- 水沟电缆槽采用钢制定型钢模板,混凝土人工入模,捣固棒振捣灌注。立模时严格控制尺寸、标高,同时检查是否固定稳固,确保位置准确不跑模;按设计位置预埋泄水管。钢筋混凝土盖板在洞外预制好后运到洞内安装,盖板铺设平稳,盖板与沟缝的缝隙用砂浆填平,不得晃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水沟及电缆槽顶面标高及线形,尺寸准确,表面美观。其它设备安装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6.11洞内路面工程隧道内路面设计为10cm厚C15水泥混凝土整平层+15cm厚C20水泥混凝土基层+22cm厚R5.0水泥混凝土+5cmAC-20C沥青混凝土+5cm高粘度改性透水沥青混凝土。砼铺装层应在二次衬砌完成并进行线路误差调整后方可施工,全面施工前采用拟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先做400m2试验段,由洞内分界点向洞口逐步摊铺完成。路面采用商品混凝土,罐车运输土,混凝土摊铺机摊铺。其主要施工方法如下:1.准备工作先检查下基层质量,将其表面用高压水冲洗干净,然后测量放样,在已准备好的下承层上恢复中线及边线,根据施工需要打上中心桩和边桩,同时复核施工水准点高程。2.模板设置采用钢制模板,并配有便于拆装、连接牢固的装置。并用模板顶面标高来控制路面标高。模板清洗干净并在每次浇注混凝土时与混凝土接触的板面上涂以隔离剂。3.钢筋设置路面采取整幅施工。接缝传力杆采用专用的传力杆插入装置插入传力杆或采用钢筋支架固定传力杆。胀缝传力杆沿隧道中线方向安设,其长度的一半再加5cm涂上设计规定的涂液,并在涂液的另侧加一个预制的盖套,内留30mm空隙,填以纱头或泡沫塑料。传力杆的固定,采用支架固定法,传力杆长度的一半应穿过胀缝板的端头挡板,用钢筋支架固定就位。横缝传力杆沿平行隧道中线方向安设,其长度的一半再加5cm涂上设计规定的涂液,其位置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做。-114- 角隅钢筋安放时,先在安放钢筋的角隅处摊铺一层混凝土拌和物。摊铺高度比钢筋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角隅钢筋就位后,用混凝土拌和物压住。板边钢筋安放时,先沿板边缘铺筑一层混凝土拌和物。拍实至钢筋设置高度,然后安放板边钢筋,在两端弯起处,用混凝土拌和物压住。砼路面施工工序框图6.11-1基层养生摊铺砼捣固立模测量放样安放钢筋网传力杆调整两杆位置输送车拌和站选择配合比整平提浆切缝养生刻纹、洞口段凿毛嵌缝4.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运输采用罐车运送。5.混凝土摊铺路面混凝土一次摊铺,把混凝土均匀浇注在模板内,先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然后再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最后用手牵引振动整平梁至少振实两遍,每遍均覆盖整个面板。-114- 6.施做接缝混凝土路面接缝有施工缩缝、胀缝、纵缝和施工缝等,其施做方法如下。①缩缝路面缩缝分横向缩缝和纵向缩缝,缩缝施工采用切缝法。用锯缝机按设计尺寸锯成假缝的形式。横向缩缝沿横向做成一条不间断直线,并设传力杆,传力杆钢筋采用圆钢;纵向缩缝设置平行于中线,拉杆采用螺纹钢筋。锯缝完成后把所有锯屑和杂物彻底清除干净。待混凝土养生完毕后,用空气压缩机很好的清扫接缝沟槽内任何杂物,待混凝土充分干燥后,使用图纸要求的填料予以填封。②横向胀缝横向胀缝按设计要求设置,采用滑动传力杆,即在传力杆涂沥青一端加盖套,内留30mm空隙,填纱头或泡沫塑料。设置接缝材料时,胀缝彻底打扫干净。缝隙上部浇筑填缝料,下部设置胀缝板。③施工缝施工缝采用平缝,在板中央设置传力杆,传力杆长度的一半锚固于混凝土中,另一半涂沥青,允许滑动。接缝使用符合图纸规定的填料填封。横向施工缝只在摊铺作业中断时间超过30min时才设置。施工缝的位置尽量与胀缝或缩缝设计位置相吻合。7.养护隧道洞内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采用在面板上覆盖草袋、草帘等。养护期间和填缝前,禁止车辆通行。在达到设计强度70%以后,方可允许行人通过。6.12施工供风、供水、供电、通风方案6.12.1施工供风方案在隧道口设置风站集中供风,风站内配备14台20m3/min电动空压机,风管采用φ150mm的无缝钢管,管节用法兰连接,沿隧道侧墙敷设。6.12.2施工供水方案利用业主提供的Φ50mm管径的施工用水接驳口,接驳后我单位自行负责给水管延伸段的连接,拟在洞口设置增压泵增压供水,水管均采用φ100mm的钢管,掌子面处采用φ50mm的高压胶管分头供水。-114- 6.12.3施工供电及照明方案前期临时工程用电由我单位自行发电解决并承担相应费用,主体工程的施工用电采用从业主提供工地沿线的6台400KVA变压器连接,变压器出线后的电力线路延伸由我单位自行解决并承担相应费用,隧道开挖超过1km后洞内供电用铠装电缆10KV高压进洞,动力、照明分路,双回路供电。在1#、2#隧道内分别各安装1台400KVA变压器供洞内大型机械用电。动力用电等级为380V,照明用电成洞地段为220V,作业地段为36V,采用电缆线供电。洞内动力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隧洞成洞地段采用220V/400W和220V/250W的高压钠灯,每隔15m或20m安装一盏,并要求每盏灯安装一个开关。掌子面和需要移动照明的地段,采用36V的白炽灯或36V的矿用碘钨灯。6.12.4施工通风方案通风控制标准:工作人员新鲜空气量不低于每人每小时30立方米(0.5m3/min),相对湿度为65%~80%之间,保证工作人员吸入的空气中氧气量不低于20%,H2S、CH4以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等浓度不得超出有害身体健康的浓度,易燃气体浓度不超过最小爆炸浓度的10%,通风设备噪音不超过75分贝。1.通风风量计算基本参数选用最长独头通风长度L:=1828m;开挖断面A:A=109.8m3(Ⅲ级围岩);平均百米漏风系率:P100=1%;软管达西数λ:λ=0.015;空气密度ρ:ρ=1.16kg/m3;工作面最多作业人数:n=60人;作业人员供风量:q=0.5m3/人.min;风量备用系数k:k=1.15一次爆破最大药量G:G=284kg;爆破通风时间t:t=40min;工作面最小风速v:v=0.25m/s。开挖面所需风量Q开:①按作业人数计算:Q开=k×n×q=1.15×60×0.5=34.5m3/min;②按最小风速计算:Q开=60A×v=60×109.8×0.25=1647m3/min;③按排除爆破烟尘计算:-114- 式中:p-风管全程漏风系数,p=1/(1-L×P/100/100)=1/(1-1828×1%/100)=1.22Ф-淋水系数;Ф=0.3b-炸药爆破时有害气体生成量,b=40m3/kgL-隧道爆破临界长度L=12.5×G×b×K/(A×P2)=12.5×284×40×0.53/(109.8×1.222)=461m=1014m3/min考虑系统漏风,故风机量Q=1014×1.22=1237m3/min④按稀释和排除内燃机废气计算风量采用无轨运输,洞内内燃设备配置较多,废气排放量较大,供风量应足够将内燃设备所排放的废气全面稀释和排出,使有害气体降至允许浓度以下,计算可按下式计算:式中:K-功率通风计算系数,我国暂行规定为2.8~3.0m3/minNi-各台柴油机械设备的功率Ti-利用率系数根据本隧道施工实际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工况的组合:开挖钻眼工况+台车衬砌工况+喷锚支护工况;爆破出碴工况+仰拱充填工况;爆破出碴工况+台车衬砌工况。上述三种不同工况组合中,爆破出碴工况+台车衬砌工况,配置的内燃设备最多,排放的废气也最多,需要供风量最大。该工况配置的内燃设备如下表6.12.4-1所示:-114- 内燃设备配置表6.12.4-1机械名称配置台数工作台数单机功率(kW)内燃机利用系数TiZLC50B装载机221540.50PC-220挖掘机221200.50自卸汽车751200.45砼罐车422500.50计算Q=2382m3/min;考虑系统漏风,故Q=2382×1.22=2906m3/min,计算结果见表6.12.4-2。施工通风风量计算一览表6.12.4-2序号不同因素计算需风量(m3/min)实际风量m3/min计算公式1按排出炮烟101412372按洞内作业人员34.542.09Q开=k×n×q3按允许最低风速16472009Q=60A×v4稀释内燃气体238229062.风压计算①管道阻力系数风阻系数Rf=6.5αL/D5,摩阻系数根据以前的施工经验、隧道断面以及目前常用性能稳定的风机选定通风管直径,为便于管理和维修,隧道通风软管统一采用取直径D=1.8m。Rf=1.43②管道阻力损失管道阻力损失Hf=RfQjQi/3600+HD+H其他式中Qj——通风机供风量,取设计风量,m3/min;Qi——管道末端流出风量,m3/min;HD——隧道内阻力损失取50;H其他——其他阻力损失取60;-114- 风机设计全压H=Hf=RfQjQi/3600+110=1.43×2382×2906/3600+50+60=2668Pa根据以上计算结果,2#隧道东线掌子面需要风压2668Pa,提供风量2906m3/min,洞口设置1台SDF(c)-NO12.5型号风机可满足施工通风的需要。本标段隧道施工通风均采用压入式通风,2#、3#隧道的东西线分别独立设置通风系统,主通风机设于隧道洞口25m外,正洞内每隔500m布置一处SSF-No12型射流风机,增加空气流动速度,通风风管采用φ180cm软式通风管,风管采用钢筋箍固定于隧道上方,确保风管下方的洞内作业机械通行空间。根据隧道通风要求及参数计算结果,视各隧道各作业面最长通风距离配备相应功率的轴流风机,各工点通风设备选型及数量见下表6.12.4-3:隧道通风设备表6.12.4-3序号工点名称施工长度轴流风机型号风机功率风管直径11#隧道出口东线1400mSDF(C)-No11.5型2×75kWφ1.8m西线1427mSDF(C)-No11.5型2×75kWφ1.8m22隧道进口东线1828mSDF(C)-No12.5型2×110kWφ1.8m西线1823mSDF(C)-No12.5型2×110kWφ1.8m合计2台SDF(C)-No12.5型、2台SDF(C)-No11.5型、10台SSF-No12型隧道内通风图和管线布置见6.14.4-1和6.14.4-2.-114- 隧道通风示意图6.12.4-1洞内管线布置示意图6.12.4-26.13地下风机房及竖井施工6.13.1地下风机房施工地下风机房全部位于岩质围岩中,断面类型较多,采用钻爆法施工。风机房在主隧道的侧向布置,风机房在主线隧道初期支护施做完成后再进行开挖。暗挖施工严格按照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根据隧道规模、地质情况,地下水出水情况,合理施工的要求,选择相应工法。在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及结构安全,根据量测监控的各类圈岩物理力学指标,支护的受力状态、监测的位移数据的反馈,对隧道施工方法、开挖步骤及顺序,支护参数等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施工安全及支护结构的经济性。风机房施工顺序:①由主隧道开孔,开挖排风道一(兼运输通道);②依次开挖排风道一、风机房、排风道二;-114- 6.13.2通风竖井施工竖井开挖断面为φ7.6m的圆形断面,施工由上往下开挖,采用先由人工挖孔法挖出一根φ2.0m的导井,再采用钻爆法自上而下中心扩孔,爆破后从导井溜碴落至井底部即风机房,由风机房出碴。边开挖边支护,待竖井开挖完成且初支基本稳定后施作二衬,二衬由下住上施工,每次模筑5m左右,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继续向上模筑。1.人工挖导井施工挖孔导井的施工程序是:场地整平→放线、定桩位→挖第一节井孔土方→支模浇筑第一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和垂直度和直径→拆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泥土护壁→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挖井由人工自上而下逐层用风镐、锹进行,遇坚硬岩层采用钻孔爆破方案。导洞井石方开挖爆破炮眼布置:3孔直眼掏槽或中空3孔直眼掏槽,抵抗线55cm,周边眼间距40cm,二环辅助眼间距50cm。掏槽眼3孔,眼深1.2m;装药量Q=3×5×0.15=2.25kg,φ32药卷5节,堵塞长度0.2m。辅助眼5孔,眼深1.0m;装药量Q=5×4×0.15=3.0kg,φ32药卷4节,堵塞长度0.2m。周边眼16孔,眼深1.0m。装药量Q=16×2×0.12=3.84kg,φ25药卷2节,导爆索间隔装药,堵塞长度0.4m。-114- 竖井导洞炮眼布置6.13.2-1每循环爆破总装药量Q=2.25+3.0+3.84=9.09kg。每循环开挖量3.14m3,炸药单耗9.09÷3.14=2.9kg/m3其炮眼布置见图6.15.2-2。导洞井开挖,以1m为一个循环,每挖深1m,即作混凝土护壁,护壁厚0.2m,在硬质岩石段可视情况采用喷射混凝土护壁。在挖井作业时,做好抽水、送风工作,施工中不断向孔内输送足够的新鲜空气,同时经常检测井孔内有无毒害气体和缺氧现象。2.导洞井扩挖从竖井顶部向下进行钻爆二次扩孔开挖和初期支护,开挖和初期支护的人员、设备、材料等均从井口进出。土质地段采用挖掘机和人工手持风镐开挖,每循环进尺0.8m,土质软弱地层开挖采用挖马口的形式,每个马口开挖弧长3.0m。石质地段围岩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每循环进尺1.5m。人工手持风钻(YT28型)钻孔,孔径40mm,采用直眼钻孔。导洞井扩挖爆破炮眼布置:抵抗线80cm,周边眼间距50cm,辅助眼间距90cm。-114- 辅助眼:第一环10孔,眼深1.5m;装药量Q=10×6×0.15=9.0kg,φ32药卷6节,堵塞长度0.3m。第二环15孔,眼深1.5m;装药量Q=15×6×0.15=13.5kg,φ32药卷6节,堵塞长度0.3m。第三环21孔,眼深1.5m;装药量Q=21×6×0.15=18.9kg,φ32药卷6节,堵塞长度0.3m。周边眼48孔,眼深1.5m。装药量Q=48×4×0.12=23.0kg,φ25药卷3节,导爆索间隔装药,堵塞长度0.3m。每循环爆破总装药量Q=9.0+13.5+18.9+23.0=61.7kg。每循环开挖量43.4m3,炸药单耗61.7÷43.4=1.48kg/m3,其竖井导洞扩挖炮眼布置如上图6.13.2-2。导洞扩挖炮眼布置图6.13.2-23.爆破网路设计竖井开挖爆破器材采用2#岩石乳化炸药,掏槽眼、辅助眼采用反向不耦合连续装药,周边眼采用导爆索间隔装药,爆破采用非电毫秒延时起爆,从井中心由内向外分段起爆,非电毫秒雷管族联后采用电雷管引爆击发。每循环开挖前,检查上次爆破效果,测量放线,-114- 用仪器准确描出开挖轮廓线、周边眼、辅助眼位置及间距,钻炮孔注意下钻的眼孔位置偏差,同类炮眼钻进深度必须达到预定设计要求,且眼底保持在同一平面上。开挖前先进行爆破试验,需注意炮眼布置和药量,关键在于控制爆破岩石粒径,尽量避免碴块太大而堵塞导井,施工中调整爆破参数,提高爆破效率。开挖爆破后如果自然通风效果比较差或出现堵井而无法自然通风时,采用压入式通风系统辅助通风。4.出碴爆破后利用25t汽车吊下放一台小型挖掘机至井下向已成型的导井清碴,溜碴至风机房,废碴在风机房底部采用ZL50C侧卸装载机装碴至自卸汽车内由主洞运至洞外弃碴场。5.初期支护竖井初期支护施工顺序:通风→清理岩面→处理欠挖→初喷砼→打设锚杆→安装钢架→挂钢筋网→喷射砼到设计厚度→围岩量测→反馈、调整支护参数。6.衬砌施工待整个竖井二次扩孔成井后,模筑衬砌从下向上采用自升式液压爬模工艺施工,保证井壁砼施工进度、质量。①模板系统设计自升式液压模板系统主要由模板、支撑架、上平台、中平台、下平台、支腿、千斤顶撑杆以及液压系统、振捣装置组成。模板系统按送风道、排风道分两部分,中、下平台同时是整个模板系统的支撑平台。整个模架滑升采用行程1.5m的液压千斤顶完成,液压系统分模板伸缩和提升两部分,采用两套液压泵,分别控制相应部分。模板结构示意图如下图6.13.2-3和6.13.2-4。-114- 竖井施工爬架平面示意图6.13.2-3竖井施工爬架立面示意图6.2.12.2-4竖井施工爬架立面示意图6.13.2-4-114- 砼振捣装置采用安装在模板上的附着式振动器,振动器计划布置20个。为保证材料、砼进入工作面,上平台需预留一定的净空。中、下平台通过爬升千斤顶相连,支腿固定于平台端部,可进行水平自由伸缩。②爬模施工整个爬模系统中,150cm高模板作为接口模板,每次爬升高度为5.0m,砼浇注高度为5.0m。爬模施工步骤主要为脱模、爬升、校模。滑升时,下平台不动,收入中平台支腿,启动液压系统,顶升中平台及以上爬架、模板等;到位后支好中平台支腿,收入下平台支腿,油缸回油把下平台提升1.5m,固定支腿,重复前面步骤完成全部爬升过程。爬架爬升前对所有连接螺栓、焊接进行检查,并进行试爬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每节段施工后,注意填补预留槽和砼养生。砼强度达到0.5MPa时可以拆除,达到2.5MPa后,方可进行模板爬升。③砼施工衬砌模筑砼采用商品砼,采用从井口用吊桶送至工作面入模的方案,砼从井口吊送至工作面后,利用溜槽,人工辅助分料入模,利用附着式振捣器将砼振捣密实。7.防排水竖井井口场地四周设排水沟,场地边坡顶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进入竖井。竖井建井期间,如果裂隙水较发育,可在井底一角凿一汇水窝,采用小型抽水机将水抽入吊桶内,存满后提出井外。竖井施用期间,正洞裂隙水及施工圬水排入井底水仓,由井底抽水机排出。8.交叉口处施工①交叉口开挖施工在已有通道中从侧向开口时,应先保证已有涸室的稳定和安全。由主隧道开挖运输通道,再由运输通道开挖风机房,开挖之前应先施做门式框架结构,与已有洞室的初支支护形成受力体系之后,在进行侧向开洞施工。②交叉口二衬施工-114- 在竖井与风道交叉口处,待竖井初期支护闭合成环后,铺防水层,架立衬砌钢筋。竖井井衬砌钢筋弯入风道,与风道钢筋绑扎。竖井与风道连接处的二次衬砌同时模筑,模筑至变形缝。9.供风、供电、供水、通风前期人工挖孔施工供风、供电、供水采用临时方案,供风采用移动式小型空压机供两台风镐使用,用电采用自接民用电供照明及抽水,通风采用小型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后期钻爆扩孔开挖供风、供电、供水采用由风机房内接软管通过导井供应至竖井开挖底部,排水采用井底集水坑汇水后水泵抽排(通过导井)至风机房,严禁直接通过导井漫流,爆破前风、水、电管线均应拆除移至安全地点。竖井导井与风机房贯通后,利用导井的自然通风完全可以满足基本通风、排烟尘的要求,但考虑扩孔开挖过程可能发生导井堵塞等情况,则在井口面设置一台FBD-2型压入式对旋轴流局部通风机进行通风、除尘。10.施工安全措施①建立以井口为中心的信号系统,在井口与井底,井底与风机房采用对讲机联络,随时联系井上、井下作业情况。②人工挖孔时,井口段必须采用钢筋砼护壁,挖孔时井口应有专人值守保持和井内人员联系,并根据井下渗水情况适时安排施工。③钻爆扩孔开挖时,风水管线从风机房内吊出至开挖井底时必须牢固固定在井壁墙上,必要时采用多点固定。④风水电管线的拆除也必须采用吊装下放,严禁人工或自由下放,管线拆除下吊时必须在停风、停水、停电的情况下进行。⑤风机房内装碴时,竖井井底及井口严禁各种生产活动。⑥爬模施工时,爬模下严禁站人和停放各类机械,爬模上施工时应按高空作业做好各项防护工作。⑦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作好防突水,防瓦斯,防岩爆三防工作及应急措施。6.14超前地质预报本标段隧道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地质素描、TSP203、超前探孔相结合的综合地质预测预报。隧道施工根据设计地质勘测资料,先用TSP203地震波法对前方围岩情况探测,而后再用超前探孔进行异常体部位具体情况的最后验证,以便预先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工程施工安全。-114- 1.地质素描开挖后利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皮尺等简单工具对开挖面围岩类别、岩性、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产状、破碎带分布和形态、地下水等情况进行观察和测定后,绘制地质素描图,通过对洞内围岩地质特征变化分析来推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据以指导施工,地质素描在每次开挖后均需进行。2.TSP203地质预报系统技术TSP(TunnelSeimicPrediction)是一种用于超前预报隧道前方地质变化的地下反射技术,利用地震波的反射原理进行地质探测。预测方法是在掌子面后方边墙上一定范围内布置一排爆破点,依次进行微差弱爆破,产生的地震波信号在隧道围岩内传播,当岩性发生变化,会造成一部分信号返回,界面两侧岩石差别越大,反射回来的信号发生变化越大,通过专用的软件处理,就可以判断围岩的变化及断层位置。预测原理见下图6.14-1。TSP地质预报原理示意图6.14-13.超前探孔超前探孔在开挖面布设,共布设1~3个探孔,具体探孔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位于拱顶、拱腰或隧道中心,探孔采用地质钻机钻孔取芯,钻孔直径根据情况采用小孔φ38mm或大孔φ76mm,钻孔长度控制在30~50m范围,每循环搭接长度不≮5m。4.超前地质预报流程超前地质预报信息处理见下图6.14-2(见下页)6.15监控量测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114- 隧道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而且通过现场量测获得围岩与支护结构变形和工作状态信息,为优化结构设计、支护参数和施工工艺提供信息依据,为二次衬砌提出合理的施作时间,还能为隧道工程设计与施工积累资料,为今后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类比依据,因此施工中必须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做好监控量测工作。1.监测组织建立监测小组,由测量工程师牵头,由具备有丰富施工经验、监测经验及有结构受力计算、分析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仪器的埋设和调试、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并采用先进可靠的计算软件,快速、及时准确的反馈信息,指导施工。同时与预测的数据进行对照,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及早采取措施。隧道地质信息处理系统图6.14-2隧道地质信息采集系统地质信息反馈系统地质信息处理系统施工开始超前探测动态设计超前探孔其它探测工作TSP203是否与设计文件一致信息化施工洞壁数码摄像涌水量监测温度监测洞壁压力监测洞壁岩体渗透试验测试窗量测裂隙红外线探测物理力学试验地质素描-114- 2.施工监测流程见信息化施工工艺流程图6.14-33.监测项目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结合该段围岩情况及受力结构,在每次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对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隙进行观察描述,周边位移、拱顶沉降、地表沉降等进行观测及数据处理分析。要结合施工里程的工程地质、支护类型、施工方案等特点,对关键部位,重点观测,形成与施工方案,施工工况相配套的监测项目。监测项目祥见下表。信息化施工工艺流程6.14-3监控项目方法及频率一览表6.14-2监测项目方法及工具测点布置测试时间1~15d16d~1个月1~3个月3个月以后必测项地质和支护现状观察开挖后及初期支护后进行每次爆破后及初期支护后-114- 目岩性、结构面产状及支护裂隙观察活描述,地质罗盘、规尺等周边位移各种类型收敛计或者测杆每5~50m一个断面,每断面2~3对点1~2次/天1次/天1~2次/周1~3次/月拱顶沉降水平仪、水准尺或者测杆每5~50m一个断面1~2次/天1次/天1~2次/周1~3次/月地表下沉精密水平仪洞室中心线上,并与洞轴线正交平面的一定范围内布设必要数量的量测点开挖面距量测断面〈2B时,1~2次/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5B时,1次/2天开挖面距量测断面〉5B时,1次/周选测项目锚杆轴力各类拉拔器每代表地段2~10个断面,没断面至少做三根锚杆1~2次/天1次/天1~2次/周1~3次/月围岩内部位移洞内钻孔安设单点或者多点位移计每5~100m一个断面,每断面2~11个测点1~2次/天1次/天1~2次/周1~3次/月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各种类型压力盒每代表地段1个断面,每断面15~20个测点1~2次/天1次/天1~2次/周1~3次/月钢支撑内力及外力钢筋应力计、表面应变计或其他测力计每10榀钢支撑一个断面1~2次/天1次/天1~2次/周1~3次/月支护、衬砌内应力、表面应力计裂缝量测各种混凝土内应变计、应力计、测缝计、频率计及表面应力解除法每代表地段一个断面,每断面11个测点1~2次/天1次/天1~2次/周1~3次/月围岩弹性波测试各种声波仪及配套探头在有代表性地段设置-114- 爆破震动测振及配套传感器临近建筑物随爆破进行4.监测点埋设及量测要求:①监测点埋设可根据施工工艺和现场条件选择使用全反射膜片或者监测挂钩,使用全反射膜片时必须使用高精度全站仪测量。②量测点的安设应能保证初始读数在爆破24小时内和下一个循环爆破完成前,并测取读数。③测点应安设在距开挖面2m范围内,且不大于一个循环进尺,并应加强保护,不受下一个循环破坏。④各项位移的测点应布置在同一个断面内,测点统一在一起,测试结果应能相互验证,协同分析及应用。⑤施工时应按时准确的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而判定围岩的稳定性,从而为修正和确定隧道初期支护参数,二衬施作时间提供参考。⑥若监测最终数据接近或超过表中的净宽允许相对值(见下表)时,应及时采取补强措施,并改变施工工法和修正设计参数。允许相对位移值[%]围岩级别覆盖层厚度<50m洞段覆盖层厚度50~300m洞段覆盖层厚度>300m洞段Ⅲ0.10~0.300.20~0.500.40~1.20Ⅳ0.15~0.500.40~1.20.80~2.00Ⅴ0.20~0.800.60~1.61.00~3.006.16隧道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1.钢支撑架设起升系统的应用钢支撑架设起升系统为在原开挖作业平台上增加轨行式起升装置进行钢支撑架设。施工时,首先在地面将拱顶各单元钢支撑组装在一起,然后利用平台上安装的起吊设备将拱架举升至轨行式起升装置上,再由两名人员推移起升架至预定位置,启动起升架抬升拱架至设计高度。最后完成固定作业。-114- 该工艺利用多功能作业平台辅助钢支撑安装,钢支撑的起吊、升降、定位等由机械作业辅助施工。钢支撑架设起升系统的使用缩短了工序时间,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作业人员,降低了施工风险,为工程节约了成本。钢支撑起升就位钢支撑调整定位2.防水板伸缩式机械臂铺设工艺的应用防水板伸缩式机械臂铺设工艺是在现有防水板作业台架上加装一套可以绕轴心旋转的装置,由台架、减速电机、二级伸缩机械臂、限位器、横杆、遥控器组成。铺设防水板时,将一卷防水板挂在横杆上,遥控电机使机械臂自隧道一侧拱脚为起点绕转轴转动,防水板卷筒贴近隧道内壁滚动。当伸缩臂前端的限位器触碰隧道洞壁时,限位传感器发出信号使伸缩臂油缸收缩,机械臂自动缩回。挂板作业人员随机械臂转动及时固定防水板。防水板铺设机械臂限位传感器该工艺的应用节约了劳动力,加快了施工进度,且防水板铺设更紧贴初期支护,解决了防水板和初期支护间脱空现象的出现。-114- 3.防水板超声波焊接机热熔固定工艺的应用超声波焊接机由高频电流发生器、超声波焊枪、控时器组成。超声波焊接机现场超声波焊接固定防水板超声波焊接原理:超声波焊接机由发生器产生20kHz~35kHz的高压、高频信号,通过换能系统,把信号转换为高频机械振动,通过焊接枪头加于两个靠近的塑料工件上,通过工件表面及内在分子间的磨擦而使接触面局部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工件本身熔点时,工件接口迅速熔化并填充于接口间的空隙,随接触时间延长,接触面熔化深度加大。当接触震动停止时,工件同时在一定的压力下冷却定形,便达成合格的超声波焊接。施工方法:为一手持超声波焊枪,一手顶压防水板,保证防水板和垫圈密贴;超声波焊枪与防水板面垂直,再适度用力压紧并按下开关,熔化防水板,焊枪端头压入防水板约0.5mm持续时间3~4秒,完成焊接。保持一定的压力待焊点冷却3s,可保证焊接质量。焊接时在每个垫圈处焊3~4个点。传统电热压力焊接工艺或吊带挂设工艺会易造成焊焦、焊穿、焊接不牢固,超声波焊接受垫圈和防水板的熔点影响少、焊接速度快,有效解决防水板与热熔垫片的焊接质量。七、隧道施工技术要点7.1地表沉降控制措施技术措施1、按先加固及护顶后开挖的原则进行设计和施工。隧道洞内注浆小导管加固前方围岩和预支护。-114- 2、隧道全断面预加固注浆措施,采用合理的开挖方式,变大跨为中跨或小跨,边开挖边支护,步步为营,当采用留核心土环形开挖法时,核心土断面应大于开挖断面的50%。3、施工中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尽量采用人工开挖,当不得不爆破开挖时,应采用光面、预裂、微振微差爆破等控制爆破技术,采取短进尺,弱爆破施工。4、严格控制开挖循环进尺,当围岩软弱或临近既有建筑物通过时不宜超过1.0m;严格控制台阶长度,当台阶较长、必要时应作临时仰拱封底。钢架拱脚需认真处理,一般情况安设锁脚注浆锚管加固,必要时垫槽钢。5、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或临时支护,工序紧扣、衔接,尽早施作抑拱,尽早封闭成环。掌子面稳定性差时,应随时喷射砼封闭工作面。6、施工过程中(包括竣工初期)对围岩及支护结构、地面建(构)筑物进行必须的监控量测,以便及时获取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地表下沉。7、施工中加强管理,严格按有关标准、施工工艺、细则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7.2预支护拱施工1、开挖前,进行施工测量,作原地面记录,结合设计图纸,制定施工方案。2、检查边、仰坡以上的山体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石,施工期间不间断监测与相应防护。3、对设计有加固措施的进行加固处理。4、护拱开挖时,尽量避开雨天施工,以免造成地表水汇集,浸泡开挖面。5、护拱开挖到设计标高后,观察基底围岩情况,根据围岩强度和整体性确定相应的预留沉降量。6、预支护拱采用泵送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7.3地表注浆、超前管棚、小导管注浆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1、严格控制配合比与凝胶时间,初选配合比后,用凝胶时间调节配合比,并测定注浆固结体的强度,选定出最佳配合比。2、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注浆终压达到设计要求后并进行稳压,以保证浆液的渗透范围,防止出现结构变形、串浆等危及地下构筑物的异常现象。当出现异常现象时,采取下列控制措施:(1)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2)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114- (3)调整注浆参数。(4)注浆的次序由两侧对称向中间进行,自下而上逐孔注浆。(5)注浆过程设专人记录,开挖时要检验注浆效果。(6)注浆达到需要强度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7.4CRD法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1、严格控制毎分部进尺,单榀开挖,随挖随撑,严禁超挖,根据地层情况在施工过程中调整好各分部的步距。2、控制好隧道的开挖中线,开挖轮廓要圆顺,且防止超挖,局部欠挖处人工修凿,但要充分考虑施工误差及顶留变形。3、上部初支完成后才能进行下一分部的开挖。4、当隧道围岩自稳能力较差时,应尽可能缩短开挖台阶长度,并尽快使初期支护闭合。5、为防止拱架承载下沉,要确保锁脚锚管的施工质量。6、拱架安装位置要准确,各节点要对齐,连接要牢固,确保格栅受力可靠。7、初支结束后及时回填注浆,液浆为无收缩浆液。同时还要及时进行初支堵漏,防止地下水流失引起地面下沉。8、作好开挖的施工记录和地质断面描述,加强对洞内外的观察。9、开挖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控量测,当发现拱顶、拱脚或边墙位移速率值超过设计允许值或出现突变时,应及时施工临时支撑或仰拱,形成封闭环,控制位移和变形。并根据量测结果进行跟踪注浆。10、隧道开挖过程中密切关注地表沉降,隧道开挖通过此段时严格控制进尺,尽快封闭,及时进行初支背后注浆,抑制地表沉降和管线变形,并做好应急预案。7.5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双侧壁导坑法将隧道分为6个部分进行施工,各部分均按台阶法进行施工,因此,在施工中不但要遵循台阶法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好先行导洞的开挖中线,确保开挖端面圆顺,钢格栅安装位置正确。2、加强量测监控,作好信息的及时反馈,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法。-114- 3、尽可能缩短开挖台阶和各开挖分部的施工间隔,使初期支护尽快闭合,以控制围岩变形。4、因为双侧壁导坑法工序较多,工序转换使得结构受力复杂,为保证临时拆除格栅时的安全,必须保证各部格栅之间的连接质量。5、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缩短各导洞开挖距离,尽快支护封闭成环,各台阶长度控制在3~5m左右。6、该隧道地质条件较差,埋深浅,初支承受压力大。在拆除中隔墙与临时仰拱时,应根据监测信息跳段逐一拆除,并视监测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做好应急预案,一旦变形较大,立即恢复割除部位的临时支护。7、隧道开挖过程中关注地表沉降,重点监控隧道上方排污管的变形,施工前对排污管四周土体进行注浆加固,隧道开挖通过此段时严格控制进尺,尽快封闭,及时进行初支背后注浆,抑制地表沉降和管线变形,并做好应急预案。7.6钢拱架及挂网施工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1、钢拱架在地面分片加工,洞内安装,安装时要保证钢架与隧道轴线垂直,安装完成后焊接连接杆,使钢架成为一个整体。2、钢筋网在洞外进行加工,网片大小以方便安装为原则,在洞内由人工进行网片拼装。钢筋网按受喷面起伏铺设,安装时用电焊点焊固定在钢架及锚杆外露头上,以防喷射砼时晃动。钢筋网与受喷面的间隙以3cm左右为宜,砼保护层大于2cm。网片间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3、拱架安装、挂网应在隧道开挖完成并初喷3~5cm防水混凝土后进行。钢架安装时要认真定位,不偏、不斜,保证轮廓要符合设计要求。钢架的加工误差及变形值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加以控制。钢架采用冷弯加工,避免降低钢架强度及刚度。安装时要确保段与段之间的连接板结合紧密,不留有缝隙。误差太大或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的钢架严禁使用。4、为保证钢架整体受力,按设计要求设置纵向连接钢筋。连接筋与钢架点焊牢固。5、在初期支护形成闭合结构前,为减少初支下沉量,每榀钢架安装时,均在其底部设一块“托板”,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少下沉量。6、每榀钢架安装好后在其拱脚处设置两根锁脚锚杆,以限制初支下沉和防止初支向隧道内收缩变形,其尾部与钢架应焊接牢固。-114- 7、为有效控制格栅拱脚下沉,从而抑制地表沉降,所有断面的每一个导坑断面在开挖支护时均在其两侧拱脚以及中隔壁设锁脚锚管,每榀格栅在拱脚处布设二根,斜向下约45°,锁脚锚管内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以加固地层。7.7衬砌支护施工控制要点及技术措施在施工时采取分部开挖的方式,且开挖完成后进行的初期支护要及时成环,这是确保隧道稳定安全的关键,在施工中拟采用如下技术措施:1、确定合理的循环进尺。结合本工程地质条件、工期要求及施工方法,确定上台阶或上导洞循环进尺为单榀进尺即0.5米,下台阶或导洞根据围岩情况控制在0.5m~1m;2、控制台阶长度,一般保持在3-5米较为合适;3、加强各工序间的衔接,加快各部分开挖和初期支护的施工进度;4、勤测量各部开挖支护完成后的围岩变形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超前小导管、钢拱架的设计参数,严格控制围岩变形;5、各种机具要处于良好运转状态,保证施工的不间断;6、抽派熟练的操作施工人员,以保证施工有序进行;施工隧道主体二次衬砌前,上下导洞临时初衬的拆除关系到中洞顶拱预留防水板焊接接头的安全,因此在拆除时必须作好以下准备:拆除前认真检查预留防水板的位置,并在其侧面加设2mm厚的钢板进行防护。拆除作业时,要避免用风镐撞击防护钢板,以免损伤防水板。临时中隔墙和中隔板初衬采取分段拆除,并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拆除。八、隧道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及体系8.1隧道安全组织机构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质部长、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以专职安检工程师及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从组织、制度上保证安全生产,做到规范生产,安全操作。2、实行项目经理部、专业作业队二级安全管理体制,每级第一负责人为安全责任人。经理部的各作业部门对安全生产进行指导监督,作业队和班组要突出施工安全控制重点,落实好安全生产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安全。3、经理部设安全工程师,队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114- 4、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如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框图安全、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工程技术部安质环保部办公室各施工队队长、专职安全员安全检查工程师各工班(组)长、兼职安全员操作人员自检、互检、交接检项目经理8.2安全生产体系1、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2、岗位的设置符合本工程的特点而定:做到相对固定,不得随意变动,配备必要的设施,装备和专业人员。3、确定控制和检查手段和措施,以确保安全保证计划的内容具有可操作性、严密性、可行性。4、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贯彻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决策重大安全管理方案,处理重大安全事故。5、施工安全体系、安全检查程序见《安全保证体系框图》、和《安全保障检查程序图》。8.3安全生产控制程序有效控制安全生产,要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按“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组织施工生产。要消除事故隐患,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应做到: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经常组织-114- 安全保障检查程序图合格各施工班组项目队主管工程师项目队主管工程师各项目队领工员项目经理部安全工程师合格项目队队长或主管工程师通知领工员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合格职工学习安全法规、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设置安全标志网和特殊安全保障措施。2、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工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到上岗必有证无证不上岗,严禁无证上岗操作;高空作业必须设置防护网,作业人员要戴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机械操作必须持证上岗,定人定机,遵守使用及操作规程。3、严格安全监督,建立和完善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各级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组织检查,各级安全监督人员要经常检查,真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8.4安全生产责任制度1、各级管理人员都应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布置任务安排工作都必须讲安全,工序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方可施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签订安全承包合同,使各级明确自己的安全工作职责,制定安全规划,达到全员参加、全面管理的目的,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114- 安全保证体系图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安全生产监查手段安全生产管理手段职工安全教育群众活动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五同时上岗安全教育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重点部位安全验收制:1、洞口段施工2、风化槽施工3、道路施工4、车辆运输安全技术措施每周安全活动班长安全讲话特殊工程的安全合格制新项目重点安全教育制安全生产“三检制”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日累计挂牌“四不放过”的分级事故调查、处理制安全生产群管网各级人员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单位工程安全负责制安全奖惩兑现制安全目标:创建浙江省安全标准工地注:五同时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施工生产工作的同时要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114- 2.坚持“创安”工作评比,定期不定期地检查工地、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研究项目安全生产工作,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及时处理解决。对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好的部门、个人通报表扬并给予奖励;对安全生产隐患及事故责任人通报批评并追究其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3.各项经济承包有明确的安全指标和包括奖惩办法在内的保证措施。九、隧道危险源分析9.1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工作面坍塌;(2)找顶不彻底;(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4)突泥、突水。9.2隧道洞身开挖洞身开挖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开挖方法选择不当;(2)开挖循环进尺过大,支护不及时;(3)找顶不彻底;(4)开挖作业台架防护措施不到位;(5)爆破作业时无安全防护,爆破作业违章操作。9.3隧道内装渣装渣与卸渣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围岩失稳坍塌;(2)洞内照明光照度不足;(3)找顶不彻底;(4)作业区域机械、车辆对人的伤害;(5)卸渣车辆溜车、倾翻、挂碰;(6)粉尘及有害气体含量超标。9.4运输作业应考虑下列危险源、危害因素:-114- (1)运输计划制订不当,车辆管理混乱;(2)隧道运输最小行车限界不能满足,或临时设施、支撑侵入限界;(3)警示标志、联络信号设置不当,或有缺陷;(4)进出洞人员不走人行道,不遵守有关安全规定;(5)运输线路不按规定设置和养护;(6)车辆装载不合理,超限、超载、偏载、捆扎不牢,人货混装;(7)车辆运行时发生碰撞、擦剐、挤压等车辆伤害事故;(8)载人列车缺乏安全保证措施,车未停稳上、下人员。9.5支护与加固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工作面光照度不足;(2)找顶不彻底;(3)围岩变形超限失稳、上一循环支护强度不足、工作面坍塌;(4)高空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5)施工机具失稳及安全性能缺失、下降。9.6衬砌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临时用电不符合要求,作业面光照度不足;(2)衬砌时机选择不当、与开挖工作面距离过长;(3)高处作业台(支)架失稳、安全防护失效;(4)施工机具安全性能缺失或下降;(5)电线路短路,防水板施工引发的火灾及有毒、有害气体。9.7监控量测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监控量测方案不合理,元器件损坏,采集数据失真;(2)监控量测工作面未找顶、支护不及时,照明光照度不足;(3)作业平台防护不到位,个人防护用品未按规定佩戴;(4)富水和岩溶隧道安装量测仪器或钻孔作业时,出现突水、突泥等异常情况;-114- (5)施工安全性评价等级不准。9.8施工排水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富水软弱围岩、岩溶隧道突水、突泥;(2)排水设备不足或损坏,排水能力不够;(3)膨胀岩、土质地层、围岩松软地段,施工用水浸泡地基;(4)洞口地表水渗漏及冲刷边仰坡;(5)有水地段电缆线破损漏电;(6)施工排出的水质不符合标准,污染环境。9.9通风与防尘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供风量不足,通风不畅;(2)隧道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瓦斯等有毒有害气体超标;(3)粉尘超标;(4)通风系统破坏。9.10供风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空压机附件失效;(2)供风管管材不合格,供风管使用中有破损、漏风。9.11供水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水质不符合标准;(2)水池不牢固,无防护棚和防护栏或损坏;(3)抽水机电机绝缘失效,电缆线漏电;(4)供水管道有裂纹或闸阀失效。9.12供电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作业地段照明未使用安全电压,隧道施工照明不足;(2)高压输电线路距人行道安全距离不够;-114- (3)电缆线破损或线头裸露;(4)电工作业人员防护不当。9.13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质隧道施工作业应考虑下列主要危险源、危害因素:(1)专项施工技术方案不合理、开挖方法选择不当;(2)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不到位,分析判断不准确;(3)初期支护施做不及时,支护强度不足;(4)量测数据失真,信息反馈不及时;十、隧道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1隧道开挖安全技术措施1.隧道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地形、地质等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合理安排施工。2.隧道施工各班组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工地值班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3.施工中应对围岩加强检查与量测。对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应采取弱爆破、短开挖、强支护、早衬砌、先护顶等小循环的施工方法。隧道施工要充分利用监测手段预测预报围岩位移与支护结构受力状况,量测要为生产安全服务。4.如发现隧道内有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情况危险时,应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并立即上报。5.所有进入隧道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带好安全防护用品,遵章守法听从指挥。6.未刷好洞口仰坡或未做好洞顶防护和排水设施的洞门,不得开挖进洞。7.隧道掌子面钻眼①钻眼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支护、顶板及两帮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应立即加以支护或处理。②台车和凿岩机进行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114- ③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④不在工作面拆卸修理凿岩设备。10.2隧道支护安全保证措施(1)隧道各部开挖后要立即支护。(2)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应责成专人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异或损坏时,应立即整修加固。(3)当喷射砼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趋失稳的围岩,或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容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宜用钢架支撑进行支护。(4)安装钢架支撑,应遵守起重和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则,宜用小型机具进行吊装。(5)对开挖后自稳程度很差的围岩,应采用超前锚杆和挂网喷射砼的办法进行临时支护。 (6)应把喷层的异常裂缝作为主要安全检查内容之一,经常进行观察与检查,并作为施工危险信号引起警惕。(7)喷砼及注浆作业,要按规定带好防护用品。10.3隧道衬砌安全技术措施(1)衬砌工作台上应搭设不低于1m的栏杆,跳板设防滑条,梯子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钉子露头和突出尖角。(2)工作台、跳板、脚手架的承重量,不得超负荷,并应在现场挂牌标明。脚手架与工作台的底板应铺设严密,木板的端头必须搭在支点上。(3)吊装拱架、模型板时,工作地段应有专人监护。(4)在隧道内作业地段倾卸衬砌材料时,人员与车辆不得穿行。(5)在2m以上高处工作时,应符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6)检查、修理压浆机械及管路,应停机并切断风源与电源。(7)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或管道,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10.4竖井施工安全措施(1)竖井开挖过程中,做好地质描述、监控量测,提出对策和措施,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114- (2)锁口处工程施工符合下列规定:竖井锁口自上而下开挖,一次将土石方工程做完,开挖人员不得上下重叠作业。在高于2m时作业时上下两层中间用密铺棚板隔离或采用其他隔离设施。竖井壁上有松动危石应及时清除干净;施工中应经常检查,特别是在雨雪之后,以保证施工安全。地质不良地段应进行全部支护后,方可继续施工,以保证人员及机械的安全。(3)喷锚支护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在碴堆上作业时,应避免踩踏活动的岩块。②在梯、架上作业时,安置应稳妥,应有专人监护。③清除开挖面上的松动岩体、开裂的混凝土时,人员不得处于被清除物的正下方。④作业中如发生风、水、输料管路堵塞或爆破时,必须依次停止风、水、料的输送。⑤钢架及钢筋网的安装,作业人员之间应协调动作,在本排钢架或本片钢筋网未安装完毕,并与相邻的钢架和锚杆连接稳妥之前,不得擅自取消临时支撑。⑥对锚喷支护体系的监控量测中发现支护体系变形、开裂等险情时,应采取补救措施。当险情危急时,应将人员撤出危险区。10.5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洞内爆破作业做到统一指挥信号,人员撤离到安全距离外,不受有害气体冲击。其安全距离为:掘进坑道内不少于200m;相邻的平行坑道内不少于100m。(2)隧道施工放炮,由取得“安全技术合格证”的爆破工担任,严格防护距离和爆破警戒。放炮后10分钟才准许人员进入工作面,经找顶清除危石、锚喷支护后方能继续施工。(3)每日放炮时间及次数根据施工条件明确规定,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应过久。爆破前爆破人员严格检查爆破网络,确保一次起爆。(4)遇到下列情况严禁装药爆破:照明不足;工作面岩石破碎尚未支护;发现可能有大量岩溶、岩爆及高压水涌出地段。-114- (5)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且其相距时间不少于15分钟,并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它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有瞎炮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处理;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6)装炮时严禁火种,严禁明火点炮,严禁装药与打眼同时进行。(7)两端工作面接近贯通时,加强两端的联系与统一指挥。当两端工作面距离余留八倍循环进尺时,停止一端作业,并将人员机具撤走,在安全距离处设立警告标志。(8)抓好现场管理,搞好文明施工,经常保持现场管线整齐。灯明、路平、无积水,对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按规定保存和堆放,并注明标志,严格发放制度。切实作好防洪、防火、防中毒、防淹亡等工作。杜绝重大伤亡,减少一般性事故。10.6装碴与运输安全技术措施10.6.1装渣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汽车司机和装碴机司机经过严格培训,持证上岗。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摘挂作业专人负责,装载料具不得超出装载限界,超长料具捆扎牢固。装碴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装碴机械在操作中,其回转范围内不得有人通过。②装碴机械上如果有电缆及高压胶管,应有专人收放。③机械装碴的辅助人员,应随时留心装碴和运输机械的运行情况,防止挤碰。10.6.2运输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运输车辆严禁人、料混装。(2)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尺寸必须满足装碴机械安全运转,并符合下列要求:装碴不准高于车厢;装碴机与运碴车之间不准有人;为确保运碴车就位良好和安全进出,派专人指挥。(3)运输车辆限制速度执行如下规定见表:运输车辆限制速度规定表项目作业地段非作业地段成洞地段正常行车10km/h20km/h20km/h会车5km/h10km/h10km/h-114- (4)洞口、平交道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安排人员指挥交通。(5)车辆行使遵守下列规定:严禁超车;同向行驶车辆保持20米的距离,洞内能见度较差时,加大距离;车辆启动前必须了望与鸣笛;驾驶室不得搭载其它人员;车辆不得带故障运行。(6)车辆在洞内行驶时,施工人员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不准与车辆机械抢道;不准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7)洞内倒车与转向,必须开灯,鸣笛并派专人指挥。10.7竖井通风与防尘及水电供应加强竖井施工通风,设计完善的通风系统,采用双电路的风机通电,保证通风系统工作的稳定、连续和有效。竖井通风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竖井通风每个作业工班设专职人员管理。竖井内的空气成分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两次,风量、含尘量每月至少监测两次,个别地段做不定期的抽检。凿岩和装碴时,设置专用喷雾器,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1)施工通风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导坑开挖面风流中,按体积计氧气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②竖井内空气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③作业开挖面复工时,必须进行通风和分析空气中有害气体浓度,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入。④人员严禁在风管的进出口停留。(2)防尘防毒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井内施工应采取综合防尘防毒措施时,并定期检查粉尘及有害气体浓度;②装碴作业在出碴前应用水淋湿碴堆;③喷射混凝土粉尘浓度达不到标准时,应采取防尘措施。(3)施工供风应符合下列规定:①风动机械与软管连接必须牢固;拆卸连接风管应在停机关机后进行。-114- ②风管网路中应分段设控制闸阀;检修风管时,应先关闭控制该部分管路的闸阀。③供风系统在使用期间应有专人检查养护,保护供风管路不得损坏。④空压机风罐是压力容器,在使用前必须想当地劳动局特种设备管理部门登记备案,取得使用许可证后在投入使用,并对安全装置定期检查。(4)施工用水应符合下列规定:①供水水池位置不宜设在井边,应根据机械及管路的要求控制过高水压。②机械抽水应有专人负责,水池与机房之间应有信号联系。③供水管路铺设宜避开交通繁忙地区,管路铺设不宜采用高架的形式。④检修供水管路前,应先关闭控制该段管路供水的闸阀。(5)施工用电应满足用电有关要求外,电力线路还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①施工中应由两路独立的电源供电。当一路电源停电时,另一路电源能保证全部负荷的供电。②井下配电变电器不得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照明用采取安全电压,人行梯应增加专用照明系统。10.8隧道防坍塌措施(1)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富泥及断层破碎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探孔突水、涌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改变施工方案。 (2)加强围岩量测工作。通过对量测数据分析处理,按照时间—位移曲线规律,及时调整和加强初期支护,同时重视混凝土衬砌及时施作。 (3)严格控制爆破装药量,尽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4)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初期支护和混凝土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验标要求。 (5)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一次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 (6)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坍方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10.9洞内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1)隧道施工的通风设专人管理。-114- (2)通风机运转时,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3)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不准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准将任何物品防在通风管或管口上。(4)风管与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50m。(5)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严禁在隧道中使用干式凿岩机。10.10洞内防火与防水安全保证措施(1)施工区域设置有效而足够的消防器材,放在易取的位置并且设立明显标志。各种器材做到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用。(2)洞内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3)在雨季前进行防洪及洞顶地表水检查,防止洪水灌入洞内。(4)对地表水丰富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层,在施工时制定妥善的防排水措施,备足排水设备。10.11洞内电气设备安全保证措施(1)洞内电气设备的操作,必须符合下列规定:非专职电工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接触的部位,设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进行绝缘检查。(2)电器(气)设备外露和传动部分,必须加装遮拦或防护罩。(3)36V以上的供电设备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等,必须有接地保护。(4)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动合闸时必须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十一、应急组织机构11.1组织机构框架项目部的应急反应救援组织机构分为一、二级编制。工程项目经理部为一级单位设置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一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各工程施工队为二级单位设置应急救援预案实施的二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114- 安全事故应急组织机构架构图项目经理杨斌电话:18691700977项目总工宋斌电话:18357033229项目副经理王建望电话:18357033369安质部长牟斌电话:13375902588抢险救援组物设部王永红事故善后调查组专职安全员余雷后勤保障组办公室甄菲危险源评估监控量测组师帅11.2预案启动及行动方案1.预案启动接到安全事故报告以后,应急小组派员核实情况,同时报告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由领导小组组长宣布启动本预案。各工作组随即投入抢险救援(护)工作。2.行动方案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救援组组长应立即率领各职能组人员赶赴现场,实施紧急排险救援(护),并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是否调动社会专业抢险机构到场排险和救援。到场后,要及时做好以下工作:①召开简短会议,了解事故情况,研究决定排险救援(护)方案,明确分工,部署应急工作(紧急情况下,可免除该程序)。②及时动员、指挥抢险队及各职能小组,全面展开排险救援(护)工作。-114- ③视灾情发展情况决定是否联络当地政府,专业社会机构投入排险救援(护)工作。④做好伤亡人员家属安抚工作,妥善处理相关问题,防止事态蔓延。11.3应急准备中应遵循的原则1、设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群众性义务组织,加强业务学习和训练,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对应急场所工作人员应进行岗位教育的培训。2、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本项目的应急方案,内容包括:对工程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现场应配备的器材;发生事故时的信息传递、应急对策及善后处理等。3、根据预先想到的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的种类的不同,配备足够数量的相应的应急器材。应急器材要定时检查,做好标识、防止失效,检查要有检查记录。11.4应急响应中必须遵循的原则1、紧急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2、应急小组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根据事先制定的应急方案立即自救;若事态情况严重,难以控制和处理,应立即在自救的同时向专业救援队伍求救,并密切配合救援队伍。3、疏通事故发生现场道路,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疏散人群到安全地带。4、在急救过程中,遇到威胁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情况时,应首先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迅速组织人员脱离危险区域或场所后,再研究采取新的急救措施。5、截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的输送,防止事态扩大。6、急事故处理结束后,各小组负责人应填写救援记录,并召集相关人员研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对策。11.5事故报告与事故处置11.5.1事故报告1.报告原则现场值班人员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向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安全事故发生的一切情况。2.报告程序-114- 发生安全事故后,现场值班人员应立即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同时综合办公室着手将事故发生的情况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组织上报事故情况。3.报告内容现场值班人员将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简要经过以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等情况报告应急领导小组。11.5.2事故处置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现场救援小组(青年突击队)赶赴现场,指挥组织人员、物资设备、车辆、通讯系统的使用、调度工作。对不同的受伤人员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并及时做好伤员的转送工作。11.6应急保障11.6.1应急原则保障坚持分级管理、分级响应、上下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物资机械部和各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配合,保障抢险的顺利进行。1、对重点险工险段或易出险工程设施,应提前编制工程应急抢险预案;2、制定管段范围抢险物资的维护、保养和调用等制度,落实责任,并及时补充、更换,确保抢险物资的数量、质量,按救灾需求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3、加强抢险机动队伍建设,以管理人员、作业人员为基础,组建应急抢险队伍,随时投入抢险。4、遇到重大险情无法完成抢险任务时,向上级或当地政府报告,请求专业抢险队伍支援。5、按照预案要求,储备交通运输保障车辆、必要时报告并请求上级或地方支援。6、依靠当地医疗卫生防疫部门对疾病防治的业务技术进行指导或帮助,指导开展防疫消毒、伤病员救治等工作。7、制定抢险应急状态下维护治安秩序方案,配合公安部门保障防洪患区、抢险工地和重点工程的治安安全,保障疏散人员的安全措施。11.6.2应急队伍保障-114- 项目经理部全面负责应急救援的人力保障,对本管段建设工程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应急工作基本人员力量进行摸底检查,监督落实应急救援人员的配备并确保应急人员数量充足;平时注重培训演练,增强面对事故的战斗能力,以保证在突发事故后,能有效控制事态扩大,及时抢救伤员物资,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1.应急管理分工(1)现场抢险组由项目副经理宋斌负责,统一指挥协调各成员按照预案分工指挥组织抢险工作。(2)技术处理组由项目总工程师王建望负责,负责技术方案制定,采取有效方法抢险,并向现场抢险人员进行技术交底。(3)抢险救助队:由张松负责组织抢险求助队员进行抢险救援,并组织疏散驻地居住人员。(4)医疗救助队:由甄菲联系120及110将受伤人员送到附近医院救治。(5)现场警戒组:由安质部牟斌负责组织现场安保人员进行警戒,维护现场秩序。(6)物资保障组:由物设部王永红负责组织抢险物资储存和质量检查调运,保证抢险物资供应。(7)后勤保障组:由副经理宋斌负责现场施工人员及作业区内其他人员的安置工作,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8)救援设备组:由物设部与机械部门负责起动应急备用的机械设备,配合抢险自救。(9)灾情统计组:由计量部门负责灾情损失情况统计工作。(10)资金保障组:由财务部尤世江负责抢险资金的筹备工作。2.应急系统保障组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应急救援综合信息网络系统和事故、事件信息报告系统;建立并完善本企业危险有害因素信息库、救援力量和资源信息数据库;规范信息获取、分析、发布、报送格式和程序。3、医疗卫生保障根据本管段和当地的医疗资源实际情况,建立应急救援医疗卫生保障体系,主要与当地急救中心和医院进行沟通,建立协作服务关系,其次配备常规和常用的应急救援药品及救援器材等。-114- 4、应急装备保障抢险应急救援物资装备应保障到位,并确保应急物资、装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物资装备配备以简单适用为原则,保证现场抢险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检查补充,确保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备战状态。11.7培训和演练1、按分级负责管理原则,对全体员工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2、应针对本管段易可能发生的各类险情,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演练。3、对培训和演练要提前进行策划,编制计划,包括各种所需资源、培训和演练时间、内容、地点、方式、规模等。4、培训内容应急方案由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定期进行培训与演练,根据演练情况和有关人员的变化进行更新。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隧道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2)报警系统的设置地点、报警方式以及如何启动报警系统。(3)如何安全疏散人群。(4)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个人的防护措施。(5)逃生的信号和逃生路线。(6)人员救护,包括溺水、止血、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等。要对新进场的工人进行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并建立完善的培训档案和记录,使全体施工人员能真正的了解面对安全事故时如何处理和逃生。5、逃生演练遇到突发性涌水时,施工人员要紧急撤离。逃生演练由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定期对进入洞内的施工人员进行逃生训练,使每个人熟悉逃生信号、路线、撤离时间和异常情况的避险措施,逃生训练的主要内容有:(1)使施工人员熟悉撤离信号,掌握撤离时机。(2)使施工人员熟悉撤离路线,保证所有人员有序从工作面撤离到安全地带。-114- (3)使施工人员熟知需撤离的距离和所需时间,避免惊慌失措,保证撤离过程中的安全。(4)使施工人员熟悉常备的避险措施,能够随机应变,从容应对异常情况的发生。救援队伍的训练可采取自训和互训相结合;岗位训练与脱产训练相结合;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结合的方法。现场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洞口采用宣传牌进行宣传,洞内采用荧光宣传牌进行宣传。11.8评估和总结1.危险因素辨识、评价针对现场存在的自然灾害的各种危险因素,提前组织评估,科学进行辨识,按照本标段临时场所重大危险因素、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等,结合现场施工项目实际,确定和选用可能引发自然灾害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管理办法,编制应急预案。2.每年应对应急管理工作及演练进行评估、评价,总结经验和教训,修订和完善预案,进一步做好防汛工作。3.对在抢险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贻误抢险时机、阻碍抢险的人员,根据情节和造成损失的严重性给予相应处本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应对安全事故和突发紧急事件的各项应急保障工作。(1)人力保障综合办公室全面负责应急抢险队的组织工作,对应急抢险队队员进行摸底检查。(2)财务保障财务部门全面负责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的资金,根据施工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实际情况,储备足够的活动资金。(3)物资、设备、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所需的物资、设备、交通运输保障由财务部门、物设部共同负责,综合办公室组织落实。4.通信与信息保障-114- 综合办公室负责与当地通信部门协商,共同建立项目部应急救援通信保障体系,确保安全事故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指挥通信畅通。5.医疗卫生保障综合办公室根据项目部的实际情况,与附近的医疗卫生部门共同协商,建立应急救援医疗卫生保障体系,配备常用的应急药品及救援器材等。6.抢险队员的人身安全项目部在工程开工前配齐抢险队的个人防护设施,定期培训队员在各种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措施,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11.9善后处置与事故的调查处理1、善后处置善后处置工作由项目部副经理宋斌负责,综合办公室组织落实。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稳定伤员及其家属的情绪,对安全事故中的伤亡人员按规定给予抚恤或赔偿;与保险公司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等。2、事故调查与处理安全事故终止后,事故调查组应立即组织人员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等情况,及时做出书面报告,准确地将此次事故的性质、责任,在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前提下上报公司安质部及总监办和业主备案,对事故责任者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总结并吸取事故教训。11.10监督管理11.10.1演练项目部安质部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按相关要求每年或季度性进行一次模拟演练。各部门按其职责分工,协调配合演练工作。演练结束后由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保存。11.10.2奖罚制度1、对在抢救事故工作中有突出贡献者由安质部写出书面材料上报项目部,项目部按相关办法进行奖励。-114- 2、对在抢救事故工作中不听指挥、影响施工工作顺利进行者将按企业相关制度进行追究,触犯国家法律者移交当地司法机关处理。3、本预案执行情况由项目部安质部监督落实。凡在抢救事故过程中,有失职行为或者因领导不力造成重大损失的,将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处分并追究责任。十二、各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12.1灾害的预防和应急措施12.1.1突水、涌泥时应急设施1.应急物资准备为对付可能发生的隧道涌水、隧道坍塌等突发事件,要事先准备充足的编织袋(沙袋)、注浆设备、排水泵、注浆材料(现场配制)及其他突泥涌水处理用材料、机具。设专人进行管理,确保抢险物资设备能随时投入使用。应急救援物资设备清单序号设备名称数量用途备注1救援运输车(面包车)1辆(6座)急救自有2担架2副急救自有3氧气瓶及输氧设备1套急救自有4其它常用药品及消毒剂备齐应急治疗自有5应急灯、手电各10个(把)抢险自有6急救箱1套急救自有7注浆机2抢险自有8编织袋1000个抢修自有9自卸汽车4辆抢险自有10木料10m3抢险自有11水泵5台抢险自有12.1.2应急程序1.报警程序(1)分级管理、分级响应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以电话、传真、书面、即时通信等形式报告当地政府、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及总监办,报告内容应能准确传递事故(事件)灾难信息。-114- 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报告的内容包括:突泥、涌水发生的时间、里程、水量大小、人员伤亡情况;①突泥、涌水发生的基本情况和简要经过,紧急抢险救援情况,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②采取的应急措施的情况;③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及报告时间。(2)先期处置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或突发紧急事件,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在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在第一时间内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指挥,组织人员、物资设备、车辆、通讯系统使用、调度工作,按应急预案组织抢救,启用应急响应和紧急疏散措施,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报告。另外可直接向社会救助系统请求援助。根据救援预案,对受伤者采取有效的施救措施,并及时做好伤员的转送工作。由安质部何世荣具体负责救护道路交通的畅通无阻,封锁事故可能危及范围的道路交通,必要时请求社会车辆,保证抢险救护工作需要。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联系方式相关单位电话号码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0571-87090830在救护伤员的同时,应注意保护事故现场,及时组织人员疏散、撤离危险区域,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凡与事故、突发事件有关的物件、痕迹、残留物等应保持原样,如抢救伤员需要移动某些物件改变状态时必须做出标识和记录。(3)应急支援接到事故信息后,总监办、杭州紫之隧道工程指挥部领导和有关人员要立即赶赴现场,立即成立现场处置指挥部,根据本预案指挥处置程序,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行动。2.人员撤离程序撤离程序:先撤离、后研究;-114- 当作业面发生涌水时,施工人员按照洞内应有规定的逃生路线及时撤离至预定地点,清点人数,统计伤亡人数。①隧道工区开挖工作面:有涌水突泥的迹象时,当班值班安全员或工班长或工作面第一发现人立即按响警报,通知工作面人员紧急撤离,值班安全员应最后一个撤退洞外。②隧道工区衬砌工作面:施工人员在前方发生险情报警时,立即撤出洞外。3.避难措施(1)在隧道、各横洞通道口上按一定的间隔距离设置备有应急电源的应急(诱导)灯。在应急灯的附近要设通报设备、避难用器具、灭火器等。(2)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避难、演练训练计划,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退避的避难演练,做到所有施工人员熟知,并将演练结果记录保存。(3)避难训练的周期:隧道工区应该按规定每年进行一次。项目部根据隧道进度,时间计划在年中、年底组织应急演练。4.应急物资、设备在施工可能发生突水涌泥地段时,应备有足够数量的救生圈、救生衣、送气设备、沙袋等。5.救援措施(1)救护计划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救护计划。救护计划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①在紧急事故发生时,有关部门与作业所内的联络体制。②救护技术管理者与救护班成员的组成编制等救护管理组织体制。③救护机械器具的种类与保管场所。④救护机械器具的维修保养管理。⑤救护教育训练计划。⑥确保救护作业的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等。(2)救护设备-114- 为对紧急事故的发生有所准备,不但要准备救护所必须的呼吸用保护器具、便携式照明用器具等救护设备和器械设备,还要进行严格管理,以便能够随时有效使用。必须配备救护用呼吸保护具、救生衣、救生圈、便携式氧气、便携式照明用器具、便携式电话、小型灭火器、担架、安全绳索、长筒靴、粗白线手套及其它的必须救护设备和器械。为了救护所需的呼吸用保护具有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要选择使用时间长的类型。作为主要救护器具有氧气呼吸器、救生气垫船型空气呼吸器等。救生衣、救生圈、便携式氧气、氧气呼吸器、救生气垫船型空气呼吸器、便携式照明用器具等数量必须大于洞内最大作业人数的1.2倍。救护设备和机械,安全质量监察部必须经常进行保养管理,以便在紧急时能够立即使用。(3)救护训练要就有关救护必须的机械器具等的使用方法、急救措施、救护方法救护对训练。救护训练要对呼吸用保护具、救护机器、测定仪器仪表等的操作和使用方法进行训练,以便为了救护而入洞的救护人员能够安全活动。并且,除了对受伤者做人工呼吸、心脏按摩苏醒抢救措施外,还要进行止血、溺水等的应急治疗。再者,训练内容还必须包含自救、互救训练。训练周期规定为每年训练一次,要求认真做好训练记录。(4)救护措施当发生险情时,值班安全员应立即组织人员迅速撤离危险区域,确保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撤离危险场所(一般撤离至洞外)后,立即清点现场施工人员数量,并上报有关情况给项目应急领导小组。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灾程序,及时联系救援单位、组织人力、物力全力抢险救灾,减少降低灾害损失。当发生人员伤亡时,按紧急抢险方案及时进行救援工作。并及时向当地政府或相关部门进行求援,同时做好相关配合救援工作。当抢救出溺水伤员时,根据伤员人数、受伤程度,由医务人员在现场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后,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114- 12.2发生围岩坍塌的应急预案12.2.1应急预案1、当有塌方预兆或坍方时,现场值班安全员、工班长或第一发现人要及时发出警告信号,在危险区域的人员立即撤离至安全地带,同时禁止其他施工人员接近或进入危险区域。施工人员撤离至安全位置后,及时核对现场人员数量,查看有无人员伤亡。现场值班安全员随即电话向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报警,由小组组长宣布启动应急预案。2、如果掌子面后部突然发生坍方,施工人员未能及时撤离,需要对被困人员进行及时救援。首先由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救援方案,若逃生管道没有损坏时从逃生管道自救。如果不能从逃生管自救,另想办法,若高压风水管没有砸坏,那么应通过高压风管向被困在作业区的人员供风、供食品;若高压风水管不能使用时,应采用大功率钻机,及时钻穿坍塌体向被困在作业区的人员供风,并供应食品。同时应急领导小组要及时联系当地的消防、武警、医院等社会救援部门进行联合施救。3、抢救时,必须应由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制定救援方案后再进行抢救,当发生人员伤亡时,由医疗救护组进行紧急救援工作,在确保救援人员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下进行抢救工作,抢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抢救人员的生命安全,防止伤害进一步扩大。⑷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确定坍塌处理方案后,事故现场应采取与坍塌程度及范围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控制坍塌的进一步发展,在确保施工人员安全的环境下,实施塌方抢险救援工作,而后进行塌方处理,尽快恢复正常施工生产。12.2.2应急物资、设备根据坍方的处理方案,要备有如下的机械设备:大功率钻机、挖掘机、装载机、载重汽车、注浆泵等,以上设备必须保证发生事故后能随时调动。备用物资:方木、圆木、板材、型钢、钢管、钢拱架、草袋、塑料编制袋水泥、锚杆等,存放于洞口仓库,要保证随时可以调用。12.2.3报警、监控系统和报告程序1.值班、登记-114- 洞口设值班房坚持24小时值班,值班房设洞内工序状态揭示牌,所有进洞施工人员分工序挂牌上岗、下班摘牌离岗,其他人员需进洞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在洞口值班室登记方可进入,洞内施工机械实行进、出登记制,并建立详细记录台帐。2.通话设备在项目经理部各部门、洞口值班室、洞内每200m设置内部程控电话。电话统一布置在线路的右侧,电话设置处采用醒目反光标识,报警电话采用容易记忆的“9952”,谐音为“救救我了”。3.警报、监控设备(1)设备配备监控装置、警报装置、警示灯(闪光灯)、应急灯、备用电源。(2)通讯与报警安装位置①摄像头与电话机均安装于距掌子面50米左右处。②应急灯每20米安装一盏,警示灯(闪光灯)每40米安装一盏。③警报设备设在距掌子面达100m远的地方。每500米安装一套。要做到即便是在停电时也能够识别。传递警报用的机器,要在使洞内全体作业人员都能听到警报的地方设置,在噪音大的场所,除警报声外,增设的旋转灯等能用肉眼辨认的综合警报方式。④警报装置采用按钮报警,由值班安全员或工班长或工作面第一发现人按响按钮,按“先撤离、后研究”的原则进行紧急撤离。⑤备用电源跟随开挖面同行。4.报告程序发生安全险情时,由值班安全员或工班长或工作面第一发现人根据现场的情况判断危险的等级,然后按响警报,施工人员按预定的逃生路线迅速撤离施工现场,到预定地点报到,清点人数,并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5.保护措施程序启动应急预案后,疏散协调警戒组立即进入现场,现场采取安全警戒线或隔离措施,防止其他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避免灾害损失的扩大。启动应急预案后,应急领导小组对所有技术、管理档案进行控制。-114- 启动应急预案后,疏散协调警戒组必须做好施工现场的交通秩序,无关车辆禁止通行。无关人员未经授权不得进入事故现场。当项目应急领导小组宣布应急取消时,方可取消保护程序。12.3爆破作业事故应急预案12.3.1应急救援预案资源配备及日常管理1、人员配备及管理指挥、管理、抢险人员按照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进行配备,做到相关人员知情。为保证应急救援时的设备实施和物资及时有效投入使用,各级应急预案指挥控制单元应明确抢救治疗医院、联系方式、联系人、救护方式、交通工具等。同时应储备紧急救治的药物和设施器具,配备经过培训的兼职救护人员,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减少伤员痛苦。2、救援设备资源配备及管理救援车辆:项目部救援车辆由一辆皮卡和一辆面包车组成。救援设备主要由挖掘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电焊机、切割机、发电机、灭火器等组成,平时在各施工班组,紧急情况下由项目部统一调度,投入抢险救援。12.3.2应急响应程序1、在现场发生事故或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要大声呼叫险情,并迅速报告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或通讯联络组成员。并立即报告当地负责爆破、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及指挥部。同时,迅速联系119、120处理事故现场。在可以进行抢险救援的情况下,进行抢险救援。2、现场人员立即停止施工操作,处于危险区域的人员要立即从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处脱离危险区域,并进行自救,不能脱险的人员尽可能躲避在安全区域或安全避难所,需要时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3、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抢险救援组织成员立即赶到现场按职责分工进行应急抢险救援,组织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不得拖延、推诿。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4、迅速控制危害源,并对爆炸物品和危险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验、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114- 5、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6、 对危险品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处置,直至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7、查明人员伤亡情况,估算经济损失等情况,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形成文字材料报告有关部门。12.3.3应急抢险救援注意事项1、不得强令冒险救援抢险,人员不得在可靠措施下冒险进入危险区域和场所。2、事故产生的废水、废物等不得随意排放和弃置,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3、现场警戒组配合公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尽快组织人员撤离灾情现场。4、应急抢险救援领导小组成员不得擅自离开现场抢险指挥部,必须随时保证通讯联系畅通。12.4防洪、防汛事故应急预案12.4.1工作原则1、在杭州城建集团紫之隧道工程指挥部统一指挥和部署下,按照项目经理部应急预案管理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防大汛、抗灾害、保安全的思想认识,制定和落实防洪防汛责任制,储备防洪防汛资源,提高防汛抗洪抢险水平,努力降低因汛期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安全和财产损失,千方百计确保标段防洪防汛安全,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2、防洪防汛工作实行项目部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统一部署指挥,管段分片管理,部门各负其责。3、防洪防汛工作以防洪安全为首要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的方针和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落实防洪行政领导负责制,做到责任到位、指挥到位、任务到位、措施到位,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确保环境不受破坏、防止水土流失,确保广大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12.4.2预防预警机制1.预防预警信息(1)气象信息各相关部门、工程部调度、物设部应-114- 加强同当地气象局和气象台的沟通,建立气象信息往来联系业务,及时掌握灾害性天气的信息预报,并每日向项目部防汛应急指挥组报告降雨预报。(2)水文信息各相关部门、工程部、物资部应加强同河道管理部门及水文站的沟通,建立水文信息往来联系业务,及时掌握河道流域的实时水情雨情信息预报,并每日向项目部防汛应急指挥组报告。(3)洪涝灾情信息各相关部门、工程部调度、物资部应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洪涝灾情信息主要包括:①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受灾人数以及财产、工程设施等方面的损失;②洪涝灾害发生后,应及时向项目部防汛应急指挥组报告洪涝受灾情况,收集动态灾情,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对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灾情应立即上报;12.4.3预防工作1.预防准备工作(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员预防洪水灾害和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大汛的准备;(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组织指挥机构,构建山洪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落实防汛责任人、抢险队伍和预警措施,加强防汛机动抢险队伍建设(3)工程准备:按时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对存在隐患的生活、生产及施工区、办公区实行应急除险加固;对汛期跨河道的施工工程,要制定和落实专项安全度汛方案;(4)预案准备:根据管段特点,制定完善防洪应急预案和工程抢险方案;(5)物料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必需的防汛物料,合理配置。在防汛重点部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料,以备急需。(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信公网,确保防汛通信专网完好和畅通,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和指挥调度指令的及时传递;-114- (7)防汛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要明确责任、限时整改;2.渍涝灾害预防当气象预报将出现较大降雨时,各级防汛应急机构应按照分级负责原则,确定渍涝灾害预警区域、级别,及时报告并向员工告知,同时要做好排涝的有关准备工作。3.山洪灾害预防(1)凡可能遭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山洪灾害的成因和特点,主动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要同水文、气象等部门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及时发布预警预报;(2)凡有山洪灾害的地方,要确定区域内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制订安全转移方案;(3)山洪灾害易发区应建立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体系,落实观测措施,汛期坚持24小时值班巡逻制度,降雨期间,加密观测,加强巡逻,一旦发现危险征兆,立即实现快速转移。12.4.4应急响应1.指导方针抗洪抢险救灾工作按分级管理原则,洪涝灾害发生后,项目部防洪、防汛应急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在第一时间对事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及其危害进一步扩大。同时,根据事件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及时报告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或当地人民政府。2.紧急处理程序发生洪水、山洪灾害后,若导致人员伤亡,应立即组织人员或抢险突击队紧急抢救,必要时向当地政府请求救援。3.应急结束当洪涝灾害得到有效控制,并不在扩大时,由启动应急响应的项目经理部防汛应急指挥组宣布应急响应结束。12.5防汛、防台事故应急预案12.5.1具体防汛防台抢险安排1.具体抢险救援工作安排:-114- (1)在灾情现场采取各种措施,稳定人员情绪、维护秩序,保证在场人员的人身安全。(2)现场指挥人员冷静判明灾情情况并及时汇报。(3)以控制事态、减少影响为目的,根据现场需要实施抢险应急方案,迅速动员和组织人力、物力赶赴现场。(4)抢险救援方案,事件发生后由分管领导提出抢险方案,防汛防台风领导小组讨论通过。同时明确各项配合任务,实施抢险救援。(5)协助公安、防汛指挥部、医务等部门做好抢险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6)掌握施工现场的生产动态,努力减少汛情对施工的干扰,保证其它工作的正常进行。2.抢险救援作业纪律。(1)救援工作方案确定前,抢险救援队到达现场后要在固定位置待命,抢险救援队负责人尽快掌握现场情况,并迅速领受任务。(2)现场警戒组配合公安负责维护现场秩序,尽快组织人员撤离灾情现场。(3)防汛防台风领导小组成员不得擅自离开现场抢险指挥部,必须随时保证通讯联系畅通。(4)防汛防台风求助队由防汛防台风领导小组负责人统一指挥、当上级防汛防台风指挥部到达汛情现场后,救援队负责人向上级防汛防台风办公室现场总指挥汇报灾情情况,并接受现场总指挥员的命令,其他人不得向正在进行抢险的职工下达命令。12.5.2机械设备、物资材料准备1.防汛防台抢险机械设备序号机械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小车台1现场指挥2皮卡车台1运输人员3挖掘机台3现场救援4装载机台1现场救援5运输自卸车台4现场救援-114- 6水泵台3现场排水7发电机台2现场发电8排水管根200m/20根现场排水2.物资材料准备。序号材料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铁锹把60现有2水靴双100现有3弃碴方若干现有4铁镐把20现有5雨衣件100现有6斧头把10购买7担架副3自制3.防汛防台风前做好各项环保水保工作加大投入,按《环保水保整改措施》中所列环保水保项目的要求迅速完成。4.做好汛情预报工作与杭州市水利局防汛防台办公室挂钩,同时采用网上查询、收听广播及与121气象台等多种渠道搜集汛情、台情,以便提前做好防台抗汛和各项布署。12.5.3应急措施及行动方案1.应急措施(1)施工防汛防台期间各工区施工班组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工作情况及有关汛情安全问题向接班人详细交接,并记录。(2)项目经理部防汛防台领导小组应经常对施工防汛防台风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施工防汛防台风安全的工区、施工班组,要求工地立即纠正,必要时停工整顿,直至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3)在防汛防台风现场设置急救材料储备库。(4)对施工及现场管理人员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姓名,出生年月日、籍贯、联系地址、电话等。2.行动方案(1)施工现场发生汛情,人员疏散预案-114- 一是根据汛情预报提前撤离施工现场;二是突发汛情时,施工人员自施工区迅速向山上撤离,根据现场地形条件,进行有序疏散。(2)使用预备好的镐头、铁锹、救生圈进行自救。(3)抢险队利用防汛物资(草袋、水泥、砂石料、木板)和抽水设施将水抽出或改变洪水的流向,保证人身安全和物资财产的安全。(4)如果汛情、台风严重无法抗拒的情况发生。施工人员利用救生设备自救确保自身安全。12.6触电事故应急预案12.6.1预防措施(1)根据安全用电“装得安全,拆得彻底,用得正确,修得及时”的基本要求,为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在日常施工用电中要严格执行有关用电的安全要求。(2)制订施工用电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并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实施。(3)所有电线敷设必须按技术规程进行,按用电安全规则保持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4)非电工严禁接拆电器线路、插头、插座电灯等电器设备。(5)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正确选用相应额定值的安全电压作为供电电压。安全电压必须由双绕组变压器降压获得。(6)带电体之间、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之间、工作人员与带电体之间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距离不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隔离防护。(7)在有触电危险的处所或容易产生错误判断、错误操作的地方,以及存在不安全因素的现场,设置醒目的文字或图形标志,提醒人们识别、警惕危险因素。(8)采取适当的绝缘防护措施将带电导体封护或隔离起来,使电器设备及线路能正常工作,防止人身触电。(9)采用适当的保护接地措施,将电器装置中平时不带电的,但可能因绝缘损坏而带上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外露导电部分(设备的金属外壳或金属结构)与大地作电器连接,减轻触电的危险。(10)施工现场供电必须采用TN—-114- S或TT的三相五线的保护接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开,通过保护接零作为防止间接触电的安全技术措施。注意事项有:①在同一台变压器供电的系统中,不得将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而将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②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总电房配电柜两侧做到重复接地,配电箱及开关箱均应做到重复接地。其工作接地装置必须可靠。③所有振动设备的重复接地必须有两个接地点。④保护接零必须有灵敏可靠的短路保护装置配合。⑤电动设备和机具必须采用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严禁一闸多机,闸刀开关选用合格的熔丝,严禁用铜丝或铁丝代替保险熔丝。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漏电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⑥电源线必须通过漏电开关,开关箱漏电开关控制电源线长度≯30m。12.6.2应急措施(1)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人立即通知值班电工拉闸断电,使伤者迅速脱离电源。(2)现场值班人员及兼职救援人员立即赶到现场,控制事态,疏导人员。(3)清理事故现场闲杂人员,清理救援车辆行走路线,保证救援路线畅通无阻。(4)遇有人员伤亡时,及时拨打120或119报警。(5)根据伤势情况决定急救措施,分别采用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方法救治伤员。(6)在伤势有所好转情况下,用担架将伤者送上救急车。(7)根据情况需要随时征调一切车辆进行救援,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伤员送到苍南县人民医院救治。(8)设置警戒线,保护现场,由专业电工到现场,排除险情,检修电器设备,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发生二次伤害。(9)找现场当事人及相关人员,了解事故及伤员情况。(10)向公司主管领导和安质部报告。-114- 12.7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12.7.1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1、教育培训措施。对各类机械操作手加强机械常识、安全操作堆积知识的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自我防护意识。教育培训可采用培训班、宣传栏、知识竞赛、安全会议、班前会等形式。2、对各类机械操作手,特别是特种作业操作手,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组织培训,达到全部持证上岗的要求。3、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各使用单位、部门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完善各类安全部件,对国家强制要求检测的设备经权威部门检测,对外严格检查检测合格证,从本质上消除机械安全隐患。4、做好机械设备专项检查,修配所要定期对所有机械进行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设备安全部件、检测情况,设备完好状况,清除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设备,对查出设备安全隐患督促有关部门维修、整改、力求各类机械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5、加强现场监督检查。项目部安全员和现场专职安全员加强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使用的监督检查,安全职能部门定期检查,现场专职安全员应有专人日常巡查,发现设备事故隐患,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责确定整改时间,消除一切设备安全隐患。6、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消毒药品和急救用品,确保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应急所需。12.7.2应急救援措施1.轻伤事故(1)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向应急小组汇报。(2)对伤者同时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临时措施。(3)尽快将伤者送医院进行防感染和防破伤风处理,或根据医嘱作进一步检查。2.发生重伤事故(1)立即关闭运转机械,保护现场,及时向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及有关部门汇报,应急指挥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114- (2)立即对伤者进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临时措施,防止伤情恶化。如有断肢等情况,及时用干净毛巾、手绢、布片包好,放在无裂纹的塑料袋或胶皮袋内,袋口扎紧,在口袋周围放置冰块、雪糕等降温物品,不得在断肢处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3)迅速拨打120求救和送附近医院急救,断肢随伤员一起运送。(4)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12.7.3事故报告与处理工作1.事故报告:现场应急控制后,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应该立即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并同时向上级领导汇报。2.事故后处理工作(1)配合有关部门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5)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114- 12.8交通事故应急预案12.8.1预防措施1、由安质部定期组织对内部上岗、专职驾驶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车辆管理员安全行车管理》、《机动车驾驶员安全行车考核》。2、在车辆行驶途中,乘车人应制止内部上岗专职驾驶员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3、在车辆行驶途中,乘车人应制止内部上岗专职驾驶员酒后开车的行为。12.8.2应急措施1、当交通事故发生时,应立即打开示宽灯。2、在事故现场来车方向150米处放置警告牌防止二次事故发生。3、人员避让到右侧路肩或紧急停车道。4、然后向交警报告事故发生,明确汇报事故发生详细位置。5、接着向应急小组领导和安质部汇报,同时保护好现场。6、发生人员伤亡时,当事人应立刻向120、122、119等报告,请求支援,同时向保险公司报险。7、在交警、医院等急救人员尚未到场的情况下,当事人应本着救人要紧的原则,紧急实施对伤员的急救,直到急救人员送往医院。8、伤员撤离时必须在现场放置石块或画下图形做为证据。9、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应及时疏散现场围观人员,协助交警维持现场秩序,保留现场,提供交警需要的证据。10、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接到交通事故电话后,应立即组织救援组赶赴现场,配合交警进行事故处理、事故原因调查。11、现场抢救组到达现场后保护好事故现场,疏散群众,防止不法之徒乘机哄抢财物。12、按企业车辆管理制度,对交通肇事车辆人员按照集团公司文件规定做出处理意见并上报上级部门。-114- 12.9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12.9.1预防措施1、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可能发生坠落事故的各工序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2、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3、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进入施工现场。4、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事故。5、不得攀爬脚手架。6、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7、模板台车周围、作业平台架周围等,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外力的护栏。8、施工使用的临时梯子要牢固,梯脚要有防滑措施,顶端捆扎牢固或设专人扶梯。12.9.2应急措施1、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同时送苍南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114- 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运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1)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2)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3)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4)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它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潼关县人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12.10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12.10.1预防措施1、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2、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3、双层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4、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时,要派专人进行观测,严防零部件落下伤人。5、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证人员进行,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6、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114- 7、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放或向下丢弃。12.10.2应急措施1、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2、发生的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同时送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往西湖区第二人民医院治疗。-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