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6.50 KB
- 77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汾西县2011年度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第一章项目概要1.1项 目 名 称 :汾西县永安镇独堆河流域后河底段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1.2项目呈报单位:汾西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3项目实施单位:汾西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1.4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5项目建设年限:一年1.6项目负责人:仇泰岭 职 务:汾西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1.7项目区地理位置、涉及的范围汾西县地处临汾市西北部,东临霍州,西接隰县、蒲县,南连洪洞,北邻灵石与交口。项目区位于汾西县城西北20km,属独堆河流域后河底段,涉及永安镇独堆、桑原、柏乐、杨木沟和佃坪乡的郭家村五个村委,项目区总土地面积2.57万亩。1.8项目建设任务、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任务为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0.82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
1.8.1水利措施:1.8.1.1开挖疏浚渠道1.2km;1.8.1.1修建渠系建筑物14座; 1.8.1.2修建淤地坝2座,谷坊26座。1.8.2农业措施1.8.2.1改良土壤1816亩(其中平整土地1240亩,增施农家肥1816亩);1.8.2.2修建机耕路12.1km(其中干结碎石硬化路面8.8km);1.8.2.3购置农(牧)业机械3(台)套;1.8.3林业措施1.8.3.1营造农田防护林44亩;1.8.3.2营造乔木类水保林1300亩;1.8.3.3营造经济林3372亩;1.8.3.4封禁治理2095亩。1.8.4科技推广措施1.8.4.1技术培训3700人次;1.8.4.2购置仪器设备3(台)套;
1.8.4.3示范推广625亩,进行沟坝地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625亩。1.8.5其他工作及措施具体措施任务详见表1-1表1-1 汾西县2011年两类结合项目措施任务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其 中独堆桑原柏乐杨木沟郭家村一水利措施(一)灌排渠系工程或坡面水系1km1.21.2
开挖疏浚渠道2渠系建筑物座14113(二)沟道治理座1谷坊座2617362淤地坝座22二农业措施(一)改良土壤亩1816966256594(二)机耕路km12.14.22.55.4
(三)购置农(牧)业机械台(套)321三林业措施(一)农田防护林亩44220.621.4(二)乔木类水保林亩1300485355460(三)经济林亩33721136673858351354(四)封禁治理亩20951172471452
1建立封山标志个6222四科技推广措施(一)技术培训人次370019601080240150270(二)仪器设备台(套)3(三)示范推广亩6253751251251.9投资预算1.9.1
总投资:汾西县2011年度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计划总投资800万元(含监理费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235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0万元(现金3.15万元,以物折资22.02万元,投工投劳折资24.83万元),分别占总投资的62.5%、29.38%、1.87%、6.25%。1.9.2 资金投向:项目资金中,水利措施219.94万元,农业措施322.29万元,林业措施223.63万元,科技推广措施16.74万元,项目管理费10.4万元,工程管护费7万元,分别占计划总投资的27.49%、40.29%、27.95%、2.09%、1.3%、0.88%。1.10效益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可增加农田林网防护面积0.2万亩,新增农机总动力0.01千瓦,扩大良种种植面积0.06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4.58平方公里,扶持农技服务站1个,每年可增加粮食107.55公斤,4.93万株核桃按7-10年产量计算,每年新增干果16.76万公斤。1.11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正常发挥效益后,每年可新增农业总产值194.32万元,项目区农民纯收入增加总额159.47万元,人均增收238.5元,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3.45万m3,节约清淤费用34.5万元。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5.4年,动态投资回收期6.44年,投资利润率17.13%,财务净现值2302.7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8%,效益费用比3.22。第二章项目区基本情况2.1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涉及永安镇独堆、桑原、柏乐、杨木沟和佃坪乡的郭家村五个村委,总土地面积2.57万亩,地理位置在东经111°27′18"-111°30′04"、北纬36°39′30"-36°43′32"之间。2.1.2 水文气象项目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半干旱区,冬季寒冷少雪,春、夏多风干旱。多年平均气温10.1℃,全年大于等于10℃以上积温3461.2℃,年日照时数2614.5小时,无霜期170天。多年平均降雨量536.4mm,主要分布在6-9月份,汛期降雨量在70%以上,又多呈短历时,高强度,超渗型暴雨。独堆河属汾河—关子牙河水系,为典型的山区间歇性河流,有雨洪水淌,无雨地面干,雨季洪水径流占年径流量的65%以上。2.1.3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属黄土残垣沟壑区,海拔高程926—1220.5米,属山区型旱作农业区。整个流域呈扇型分布,垣面和坡面较为宽广、沟道开阔,沟道比降不到3%。流域主沟呈U形,主沟长而宽,支沟发育也较为完善,梯田多集中于垣面和较为平缓的沟坡,沟坝地多集中于主沟和较大支沟。垣面土壤为耕种黄土质褐土性土,土层深厚,熟化耕作层平均为20厘米,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机质平均1.13%,全氮平均0.58%,有效磷平均为7.23mg/kg,有效钾平均为139.28mg/kg, 土壤呈偏碱性,PH值在8-8.2之间;沟坝地土壤为耕种沟淤褐土性土,土质肥沃,耐旱怕涝,有机质平均1.18%,全氮平均0.67%,速效磷平均为6.4mg/kg,速效钾平均为124mg/kg,PH值在8-8.2之间。 2.1.4水资源项目区位于汾河以西石灰岩中山区,属于吕梁山背斜单斜储水构造,富水性不均,由于受侵蚀基准面控制,地下水埋藏很深,泉水以出露间歇泉为特征。地面水的利用主要是沟坝地,独堆-后河底段的治理基础较好,通过坝、渠、田、林、路、建筑物等综合运用,能有效的拦蓄和利用雨季洪水,但后河底以下流域,由于工程设施不配套或毁坏失修,绝大部分地面水通过沟道白白流失。2.1.5作物种植情况及开发潜力项目区现有耕地14372亩,其中沟坝地3849亩,梯田和坡耕地等10523亩,以种植玉米、小麦和杂粮为主。实施综合开发后,现有耕地耕作条件可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可新增沟坝地182亩。项目区属典型的山区型旱作农业区,耕地数量多,沟坝地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发展玉米,梯田和坡耕地适宜发展小杂粮和干果经济林,粮食和干果的增产潜力都很明显。耕地面积及粮食作物产量详见表2-1。表2-1 耕地面积及粮食作物产量表项目区耕地及构成(亩)粮食作物面积(亩)亩产量(公斤)
土地总面积(亩)耕地面积沟坝地面积其他耕地面积小麦玉米杂粮小麦玉米杂粮独堆125917279278244974503250890135417107桑原34461933781855558664222132347110柏乐3984245226221903012105705343088杨木沟2752166063010308568537058373102郭家村2932104897951 3262895734489合计2570614372384910523112361352341125.5403.299.6 2.1.6自然灾害
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涝灾、冰雹、大风、霜冻等,春秋季节时有沙尘暴袭击,严重年份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大幅度减产。干热风对小麦生产的危害较大,容易造成未成熟的小麦青干。小麦病虫害主要为红蜘蛛、吸浆虫、麦杆蝇、麦蚜虫、麦锈病等;玉米病虫害主要为玉米螟、小地老虎、丝黑穗病、大小斑病等;苦荞麦的病虫害主要为草地螟、黏虫、钩刺蛾、立枯病、轮纹病、褐斑病和白霉病等;春季晚霜的危害直接影响核桃幼树的成活,浮尘籽在项目区普遍发生,核桃举肢蛾开始泛滥,呈现扩散和蔓延的趋势。秋季早霜对玉米、小杂粮等作物正常收获常常形成不利影响。2.2社会经济情况2.2.1人口及劳动力项目区农业人口6685人,劳力2674个。(详见表2-2)表2-2 项目区人口与劳力情况表村名户数小组数人口劳力独堆37051480592杨木沟1903850340桑原29231315526柏乐41091850740郭家村26471190476合计152627668526742.2.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2.57万亩,其中沟坝地0.38万亩,垣坪地0.13万亩,梯田0.67万亩,坡耕地0.25万亩,果园0.02万亩,水保林、灌木林0.87万亩,村庄道路及未利用地占地0.25万亩,森林覆盖率33.85%。2.2.3农业生产水平项目区农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程度均不高,玉米、小杂粮和核桃以人工管理收获为主,一般水平年粮食总产284.78万公斤,平均亩产296.7公斤,人均426公斤,农业总产值540.6万元,农业生产在全县处于中游水平。核桃年产3.34万公斤,人均5公斤,人均林业收入50元。 2.2.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2010年,汾西县地方财政收入1395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705元。 2.2.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项目区所在地永安镇、佃坪乡,县农业局、水利局等涉农单位均设有农业、林业、水利、畜牧、土地等相关的服务站和技术员,项目区距县城20公里,县级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机构可就近指导项目区农业生产。项目区涉及村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发展不平衡,距实现现代化农业和市场竞争有较大距离。2.3基础设施
2.3.1水利工程现状项目区独堆-后河底段治理基础较好,其余区域治理基础较差。项目区发挥完好的水利工程有骨干坝1座,中小型淤地坝11座,谷坊33座,排洪渠道2.8公里;后河底以下以及佃坪乡范围内,仅存2座谷坊破损不堪,曹沟以下排洪渠道运行多年,现多处坍塌和堵塞。不能确保对雨季洪水的有效控制和充分利用,急需配套和完善淤地坝、谷坊及灌排渠系工程等措施。2.3.2田间工程现状独堆村东沟洼以上土地较为平整,机耕路现状较好,共计12.2公里(其中硬化道路6.4公里),独堆村东沟洼以下、柏乐村的席家原以及佃坪乡范围内,田间工程配置差,沟坝地水保措施不配套,85% 以上梯田埂标准低,雨季洪水随意排泄,水土流失严重。农田道路狭窄崎岖,弯大坡陡,坎坷不平,且排水设施不配套、缺少硬化措施,部分路段甚至已经荒废,无法通行。2.3.3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现状项目区现有拖拉机50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7台,小型拖拉机33台,拥有农用运输车89台,耕整地及种植机械88台,机动脱粒机11台,农产品加工作业机械11台,畜牧业机械7台。农业机械服务体系较为健全,本地农民具有一定的小型机械使用和修理水平。2.3.4林业工程现状
项目区林业工程以独堆村曹沟以上较为集中,后河底以及佃坪乡范围内乔木类水保林呈零星分布,天然灌木林保存较为完好,农田防护林现状极差。郝家坪、郝家沟、后河底、下桑原等地局部核桃经济林较为集中,其余地方呈零星分布,保存率均低。项目区现有水保林、灌木林0.87亩,核桃经济林0.1万亩,森林覆盖率33.85%。2.3.5电力、交通设施现状项目区现有50kvA变压器12台,80kvA变压器1台,可为实施开发工程提供充足的能源,项目区紧邻临桃线及岔上线,大多数村庄之间都有水泥路或砂砾路相连,交通条件较为便利。2.4产业体系基本情况2.4.1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项目区现有各类机械256台,现有耕地总面积14372亩,全年机耕面积6000亩,机耕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41.75%;机播面积5680亩,机播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39.52%。2.4.2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情况
从农艺技术看,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比较普遍,自2006年以来,共引进优质玉米品种8个,苦荞麦品种2个,大豆品种2个;新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玉米精量播种、立体栽植和配方施肥上;生物技术的应用主要表现在畜牧业领域的胚胎移植、人工受精、生物农药等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目前基本停留在上网查信息和学习的层次。2.4.3龙头企业带动情况汾西县规模较大的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有两家。山西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门从事核桃加工的专业企业,同时也是农业综合开发2006年度重点扶持的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经过连续多年的发展,该公司已经创造出“晋西核桃王”品牌,所生产的核桃仁、核桃露等系列产品远销河北、山东、江苏等省。晋西核桃食品有限公司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我县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由2005年的3万亩,发展到现在的7万亩。目前,公司的核桃加工转化能力达到3000吨,订单突破7000份,覆盖全县6个乡镇,100个行政村8000余户农民,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60余元。
山西省龙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是一家以加工苦荞麦为主的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同时也是农业综合开发2008、2009、2010年连续扶持的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目前已完成苦荞茶生产线一条、苦荞面粉加工生产线一条,小杂粮焙烤生产线一条,生产能力达到800吨/年,创造出了“龙荞”品牌,所生产的苦荞茶、苦荞面和苦荞麦片等产品在本省市场供不应求。2010年,公司与全县八个乡镇的2300余农户签订了20000亩的苦荞麦种植合同,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促进了全县苦荞麦种植业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 2009年,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领导组同时确认这两家企业为“农产品加工‘513’工程市级梯次企业。 2.4.4优势产业基地发展情况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营,带动了全县以核桃和苦荞麦为主导的特色种植基地的发展。2010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与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开展积极合作,对项目区群众进行以种植核桃和苦荞为主导的农业技术培训,发放优良品种和优质肥料,引导群众种植苦荞麦1500亩,豆类和黍类小杂粮841亩,发展核桃经济林1026亩;协调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和农户签订种植销售合同,确保了企业可靠的原料供应,农户稳定的市场销售渠道。通过政府引导、部门联动、企业带动等方式,项目区特色种植基地建设初步走上了规模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发展之路。2.4.5新型农民情况近几年来,通过形式多样的农民培训活动,使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得到一定的程度的提高,掌握了初步的小杂粮、核桃生产管理的科技知识,通过与农副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签定订单,了解现代企业的运营模式,群众对于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也有了较高的认识,发展区域特色优势产业的愿望十分迫切。
第三章初设依据和标准3.1初设依据3.1.1山西省农发办《关于下达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存量资金控制指标和编报项目计划有关事宜的通知》(晋农发〔2010〕100号);3.1.2山西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若干投入比例的通知》(晋财农发〔2010〕39号);3.1.3山西省农发办《关于转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降低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比例的通知〉的通知》(晋农发〔2010〕99号);3.1.4临汾市农发办《关于下达2011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指标的通知》;3.1.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国农办〔2004〕48号);3.1.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3.1.7《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预算编制规定》;3.1.8《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图集》;3.1.9《水利部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
3.1.10《山西省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晋Q834-85);3.1.11水利、国土、农业、林业等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3.2项目建设标准3.2.1综合标准: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标准和项目区实际,通过坡耕地治理、沟道治理、成片造林、封山育林等建设内容,采取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培植区域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优质核桃和小杂粮栽培向无公害、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发展,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项目区农业现代化进程。项目规划治理面积0.82万亩,治理度78.6%,亩投资980元。 3.2.2具体措施标准:3.2.2.1灌排渠系或坡面水系工程:防御暴雨标准不低于10年一遇,3-6小时最大降雨,做到田、路、沟、渠配套。3.2.2.2 沟道治理:做到淤地坝和谷坊工程相互配套。淤地坝应做到土坝与泄水洞配套,淤积年限10年;中小型淤地坝按抵御二十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设计,五十年一遇校核;谷坊设计洪水标准按抵御二十年一遇6小时最大暴雨,不校核。中小型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3km2以下,库容1~50万m3。
3.2.2.3土壤改良:土地平整田面宽度最少不低于8m,满足机械化耕作的需要;土壤改良通过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等措施,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3.2.2.4机耕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分干道、支路两级。干道与乡、村公路连接,主要机耕路进行简易硬化,保证雨天通畅,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路宽6米,两边(含行道树)各宽1米,路面宽4米;支路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路宽设4米、5米两种,路面净宽均为4米,5米宽路设计单侧栽植行道树,宽1米。3.2.2.5农田防护林:项目区内主要道路、沟渠两侧,淤地坝及谷坊上下游,适时、适地、适树进行植树造林,长度达到适宜植树造林长度95%,造林时预留出农机进出田间的作业通道;人工造林树种选择符合当地实际的漳河柳,苗木胸径主林带达到3厘米,造林成活率当年达到95%,三年后保存率达到90%,林相整齐,结构合理。3.2.2.6成片造林:造林面积在30亩以上,当年人工造林成活率和三年后保存率达85%以上,林地内不存在连片面积1亩以上宜林的无林地块。封山育林7年后林草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不存在1亩以上无林草地块。3.2.2
.6产业标准:继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产业示范和引导作用,在项目区示范推广2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优质核桃和小杂粮栽培基地达到3000亩以上,有效带动项目区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第四章项目建设规划和总体布局4.1指导思想以中央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及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2010年7月在全省领导干部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农业综合开发全局,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为重点,大力培植地方优势主导产业,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项目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4.2建设规模该县2010年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区总土地面积2.57万亩,规划措施面积0.82万亩。具体建设内容:4.2.1水利措施:开挖疏浚渠道1.2km,投资1.66万元;修建渠系建筑物14座(其中农桥3座,排水口11座),投资22.96万元;修建淤地坝2座,投资49.64万元;谷坊26座,投资145.68万元。水利措施总投资219.94万元。
4.2.2农业措施:改良土壤1816亩(平整土地1240亩,增施农家肥1816亩),投资210.49万元;修建机耕路12.1km(干结碎石硬化路面8.8km),投资107.3万元;购置农(牧)业机械3台(套),投资4.5万元。农业措施总投资322.29万元。4.2.3林业措施:营造农田防护林44亩,投资9.25万元;营造乔木类水保林1300亩,投资89.41万元;营造经济林3372亩,投资124.08万元;封禁治理2095亩,投资0.89万元。林业措施总投资223.63万元。4.2.4科技推广措施:技术培训3700人次,投资5.86万元;购置仪器设备3(台)套,投资4.9万元;进行沟坝地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625亩,投资5.98万元。科技推广措施总投资16.74万元。4.2.5其他工作及措施:项目管理费投资10.4万元,工程管护费投资7万元。4.3规划布局根据本区域实施两类项目结合试点项目的要求,流域的立地条件和特点,按照治理三大区域,推进两项产业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的规划布局。4.3.1治理三大区域
2011年汾西县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主要依托三大区域,一是农业综合开发2008-2009年项目区局部以及2010年全部区域,二是衔接2010年项目区的后河底段小流域,三是衔接后河底段的前河底段小流域。第一部分区域的治理基础好,工程和生物措施的治理重点是按照推进两类项目有机结合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工程布局,提高工程建设标准;第二部分治理基础差,重点按照“山、水、田、林、路综合配套,水利、农业、林业、科技推广措施多管齐下”的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第三部分治理基础极差,重点安排2011年生态综合治理项目资金,以小流域为单元,对该区域进行从山顶-沟坡-沟底,从毛沟-支沟-主沟的全覆盖、无遗漏治理。4.3.2推进两项产业汾西县农业之长在特色,要使农业综合开发综合项目持续发挥效益,必须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从本区域的自然和区位优势出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推进优质核桃间作小杂粮的产业化运作。本项目林业措施干果经济林的重点是在项目区适宜的地点安排营造优质核桃,科技推广措施技术培训的重点安排在核桃和小杂粮的耕作栽培方面,小杂粮间作以苦荞麦为主,安排在豆类、马铃薯之后,三年轮作一次。充分发挥晋西核桃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山西龙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引领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对项目区群众的农业技术培训,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签定农产品种植收购合同,实现核桃和小杂粮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农业产业走上规模、质量、品牌、效益的良性循环。
第五章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汾西县地处山区,属山西省缺水最为严重的第二大县份。项目区地处本县西北部,位于汾河以西石灰岩中山区,属于吕梁山背斜东翼单斜储水构造,富水性不均,由于受侵蚀基准面控制,地下水埋藏很深,且含量较小,开采利用困难,且成本很高。当地农业生产以利用天上降水为主,且主要在沟坝地。本次项目治理,将通过建设淤地坝、谷坊和植树造林等措施,进行防洪缓洪,变水害为水利,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地表水外流,抬高地下水位,促进当地农业达到高产、稳产的效果。第六章主要项目工程设计6.1水利工程设计6.1.1开挖疏浚渠道设计开挖疏浚渠道1.2km。曹沟-乱草洼段排洪渠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渠道堵塞、渠堤毁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了保证雨季行洪顺畅,结合旧有渠道基本尺寸(底宽2.5m,梯形断面边坡1:1),进行水文计算如下:采用山西省《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4-25)明渠均匀流公式:Q=ωC Ri 式中:Q——渠道内过水流量(m3/s),Q取郝家坪水库涵洞最大允许出水量为3.96m3/s;
b——渠道底宽(m),b=2.5m ω——过水断面面积(m2)ω=(b+mh0)h0C——谢才系数,C=(1/n)R1/6R——水力半径,R=ω/X,X湿周,X= b +2h0 1+m2m——渠堤边坡,m=1:1n——糙率,n=0.025i——渠道底坡,i=1/100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经试算得当h0=0.54m时,Q=3.91 m3/s。曹沟-乱草洼段渠道绝大部分地段高度超过2m,正常开挖疏浚即可满足行洪需求。开挖疏浚渠道总工程量3240m3,需用柴油0.508吨。6.1.2渠系建筑物设计
修建渠系建筑物14座,其中农桥3座,排水口11座。农桥全部布设在曹沟-乱草洼段渠道上,断面需满足行洪需求(参照开挖疏浚渠道流量设计),分两种型式:一种为单拱桥,底宽2 m,底板厚0.5m,边墙高2m,起拱面宽0.6 m,拱高1m,拱圈厚0.4m,边墙外坡1:0.3,墙高2m,基础厚0.5m,基础外伸长0.3m;上游通过八字引水段引水,下游设置明渠与土渠道连接,拱圈石方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筑,其余石方全部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另一种为C25钢筋砼盖板,除拱圈换为钢筋砼盖板外(盖板及配筋详见设计图),其余尺寸不变。排水口分别设计于渠堤下、机耕路径流集中地段,采用直径0.6m钢筋砼涵管,上游通过八字引水段引水,下游设置明渠将雨季洪水排入下游河床,排水口石方全部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由于渠系建筑物主要设置在一些排洪量比较小的沟渠,为了满足管护要求,设计尺寸远大于水文计算结果,故不做专门水文计算。渠系建筑物总工程量1798.12m3,需用水泥45.57吨,块石466.53m3,砂子179.13m3,碎石6.2m3,钢筋0.44吨。6.1.3淤地坝设计修建中小型淤地坝2座。中小型淤地坝按抵御二十年一遇24小时最大暴雨设计,五十年一遇校核;控制流域面积3平方公里以下,库容1~50万m3,淤积年限10年,淤地坝设计为两大件,挡水建筑为碾压式均质土坝,筑坝材料为均质黄壤土或红粘土,放水建筑为竖井、涵洞。各淤地坝水文计算结果见表6-1,详细计算过程见中小型淤地坝典型设计。 修建淤地坝总工程量26323.23m3,需用水泥27.38吨,块石287.55m3,砂子110.43m3,柴油19.097吨。表6-1 淤地坝水文计算成果表
名称坝控面积设计暴雨设计洪水洪水总历时设计淤积量总库容坝高拦泥坝高最终坝高洪峰洪量 km2p%mmm3/s万m3h年限万m3万m3mmm1#淤地坝1.75131.631.774.291.62107.8212.1114.712.5171.72157.538.026.321.99107.8214.1415.512.5172#淤地坝0.43.3142.113.111.571.09102.854.429.37.9110.41176.416.282.311.36102.855.169.97.9116.1.4谷坊设计修建谷坊26座。谷坊工程的设计标准为抵御二十年一遇3-6小时最大暴雨,不校核。设计型式为两大件,挡水建筑为碾压式均质土坝,筑坝材料为均质黄壤土或红粘土;放水建筑物为明渠式排水口,采用M7.5水泥砂浆砌筑。建筑物尺寸根据水文计算结果确定,现以1#谷坊为例进行典型设计如下:
一、设计暴雨采用常用的暴雨强度公式:ip=Sp/tn, Hp=ip·t式中:ip——历时为t的设计暴雨平均强度(mm/h); t——设计暴雨历时(h); s——设计暴雨雨力,即t=1h的最大暴雨平均强度 (mm/h); n——暴雨衰减指数, Hp——历时t的设计暴雨量(mm)。查《山西省水文手册》得H24=70mm,CV=0.45,CS=3.5CV,n=0.7,根据CV、CS及P=5%查KP表,得K5%=1.88S5%=K5%×H24×24n-1=1.88×70×240.7-1=50.72(mm/h)i5%= S5%/tn=50.72/60.7=14.47(mm/h) H5%=i5%·t=14.47×6=86.82(mm)二、设计洪峰流量采用《淤地坝工程技术规范》晋Q834—85中(3—2)式计算: QP=C1×H5%×F2/3式中:QP—频率为P的洪峰流量(m3/s)
C1—洪峰地理参数,查山西省C1值表,土石山区(丘陵沟壑区)取0.17; H5%—历时t的设计暴雨量(mm); F—控制面积(km2),1#谷坊为0.1km2。 Q5%=0.17×86.82×0.12/3=3.18(m3/s)三、年来泥沙量采用《省规范》(3—7)式 VS=(1-KS)·S·F式中:VS—年来泥沙量(m3) S—年平均侵蚀模数,S=6000t/km2=4600m3/km2 KS—坡面治理措施平均拦沙率,KS=0 Vs=(1-0)×4600×0.1=460(m3) 四、谷坊间距根据顶底相照的原则,即下游谷坊的淤面与上游谷坊的底齐平,谷坊间距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GB/T16453.3-1996)中(4)式计算。 式中:L—谷坊间距(m);
H—谷坊底到溢水口底高度(m); i—原沟床比降(%); i1—谷坊淤满后的比降(%),粘土类取1%。项目区支、毛沟比降在3%左右,谷坊高度不宜太高,一般为2~5米。经计算,并根据地形情况,谷坊间距在100~150米左右。五、排水口设计谷坊排水口布置于土坝一侧坚实土层或岩基上,采用宽顶堰的型式,矩形断面,进口为喇叭形,由宽顶堰、明渠、消力池、尾渠组成。 表6-2 谷坊技术经济指标表名称坝高(m)坝顶长(m)坝顶宽(m)坡 比上游下游主沟8#312541:1.51:1.5曹沟3#67231:1.51:1.5主沟1#27441:1.51:1.5
主沟2#29641:1.51:1.5主沟3#26541:1.51:1.5主沟4#29641:1.51:1.5主沟5#311361:1.51:1.5主沟6#28241:1.51:1.5主沟7#29941:1.51:1.5曹沟1#53641:1.51:1.5曹沟2#65041:1.51:1.5曹沟4#59041:1.51:1.55.58031:1.51:1.5
曹沟5#曹沟6#4.57031:1.51:1.5后沟1#53641:1.51:1.5后沟2#65541:1.51:1.5后沟3#4.54041:1.51:1.5让沟1#53341:1.51:1.5让沟2#63541:1.51:1.5让沟3#53241:1.51:1.5席家原1#55941:1.51:1.5席家原2#64941:1.51:1.5
席家原3#52441:1.51:1.5席家原4#53841:1.51:1.5席家原1#65341:1.51:1.5席家原2#65241:1.51:1.5 (一)、宽顶堰设计 1、宽顶堰水力计算按明渠均匀流计算,采用公式Q=ωc( Ri)1/2,式中:Q——流量(m3/s),Q=3.18 m3/s, ω——过水断面积(m2), R——水力半径(m), i——宽顶堰底坡,i=1%, n——糙率,n=0.025。取宽顶堰底宽为1.5m,经试算,宽顶堰水深h=0.95m。2、宽顶堰尺寸确定
宽顶堰底板厚0.4m, 侧墙均采用挡土墙形式,侧墙顶宽0.4m,侧墙高为宽顶堰水深加0.55m的安全超高,即0.95+0.5=1.45m,侧墙底宽0.85m,基础厚0.4m,基础外伸0.15m。 (二)、明渠段设计 1、明渠段水力计算临界水深计算采用公式:hk=(aq2/g)1/3式中:hk——临界水深(m) a——系数 ,a=1.1 q——单宽流量,q=3.18÷1.5=2.12m3/s.m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 hk= (1.1×2.122/9.81 )1/3=0.8m正常水深计算采用明渠均匀流公式:Q=ωc( Ri)0.5式中已知:Q=3.18m3/s,i=1/1.5,n=0.025,b=1.5m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经试算得水深h0=0.22m2、明渠段尺寸确定明渠段底板厚0.4m,进出口侧墙均采用挡土墙形式,侧墙高为临界水深加0.5m的安全超高,即0.95+0.5=1.45m,取1.5m,顶宽0.4m,底宽0.85m,基础外伸0.15m,基础厚0.4m。3、明渠末端消力池设计
为使水流平顺地进入河槽,在明渠出口处设消力池,消力池为矩形断面。3.1判断是否需要设消力池采用公式:h2=h0/2{[1+(8aq2/gh03)]1/2-1}式中:q——单宽流量,q=3.18/1.5=2.12m3/s.m h2——第二共轭水深(m) h0——明渠段正常水深,h0=0.22m a——流速不均匀系数,取a=1.1 g——重力加速度,g=9.81m/s2 将以上有关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h2=0.22/2{[1+(8×1.1×2.122/9.81×0.223)]1/2-1}=2.04m紧接消力池出口的下游渠道水深hs=0.95m,h2>hs,故发生远离式水跃,需设消力池。3.2消力池断面尺寸计算 池深计算d=1.25(h2-hs) 池长计算Lk=(4.8~5.5)(h2-h0) 将有关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得 d=1.25×(2.04-0.95)=1.6m,取池深d=1.36m.
Lk=(4.8~5.5)×(2.04-0.22)=8.74—10.01m,取池长Lk=10m 池宽取1.5m。3.3消力池结构尺寸确定消力池底板厚0.5m,侧墙高2.86m,顶宽0.4m,底宽1.25m,基础外伸长0.15m。3.4消力池下游明渠尺寸确定消力池出口为4m长的浆砌石明渠,明渠底板厚0.4m,底宽1.5m,侧墙高1.5m,顶宽0.4m,底宽0.85m,基础外伸长0.15m,基础厚0.4m。明渠出口高程为100m,坡比1/100,出口底部设一齿墙,深0.5m,宽0.4m。修建谷坊总工程量73072.11m3,需用水泥99.45吨,块石1034.04m3,砂子394.93m3,碎石10.38m3,钢筋0.43吨,柴油45.203吨。6.2农业工程设计6.2.1平整土地设计一、土地平整原则
根据先易后难、节约投资的原则,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特点,以及现有的地形测量资料,规划平整土地总任务1240亩,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土地平整工程选取局部平整方案,综合考虑田间机械化耕作方便的要求,设计田块全部用田坎防护,田面高差控制在1/100之内。二、土地平整设计综合项目区外围形状,项目区内地形、地物、权属、道路、淤地坝、谷坊等配置情况,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减少挖填方量,针对不同的地形,分别采取不同的土方计算办法:大多数地块采用断面法进行计算,部分地面起伏较大田块采用网格法进行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H B单位面积土方量按下式计算:V=1/2(B/2×H/2×L)=1/8×BHL式中:V——单位面积土方量(m3), B——划分单元的长度(m), H——划分单元内部的高差(m), L——划分单元的宽度(m)。
根据在项目区测量的三个典型地块,应用上式计算结果,项目区亩均动用土方166.75m3。梯田外坡要求在一定的土质和坎高的前提下,要保证梯田的安全稳定,在梯田高度小于2m的情况下,结合当地土质情况,本次梯田外坡取80°,梯田埂高、顶宽均为30cm,内外坡比均为1:0.5,土壤含水量适度,土壤干容重1.55t/m3以上。三、平整土地施工田面平整时,先剥离表土20cm,定点堆放,距离不得大于40m。底土平整时采用推土机推土,底土平整后,再将表土均匀回填,部分地形复杂地段,修筑反坡梯田,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坡度控制在1%之上。平整土地总工程量222779m3,共需柴油111.269吨。6.2.2土壤改良设计一、项目区土壤肥力状况项目区垣面和沟坡地土壤为耕种黄土质褐土性土,土层深厚,熟化耕作层平均为20厘米,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机质平均1.13%,全氮平均0.58%,有效磷平均为7.23mg/kg,有效钾平均为139.28mg/kg, 土壤呈偏碱性,PH值在8-8.2之间;沟坝地土壤为耕种沟淤褐土性土,土质肥沃,耐旱怕涝,有机质平均1.18%,全氮平均0.67%,速效磷平均为6.4mg/kg,速效钾平均为124mg/kg,PH值在8-8.2之间。
二、土壤改良设计依据基本资料可以看出,项目区垣面和坡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沟坝地有机质含量虽然较高,但实施平整后,表层熟土难以均衡、全面覆盖。为了提高项目区土壤肥力,结合当地实际,综合采用多种措施实施土壤改良:一是项目设计施用农家肥1816亩,综合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合深耕亩施牛厩肥、堆沤肥等3.5吨;二是动员和引导项目区群众实施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三是整合县农业局资金和技术亩施抗旱保水剂1.5kg;四是结合科技示范推广施用腐植酸有机肥。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项目区1816亩瘠薄型耕地土壤熟化层达到25cm,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土壤改良共需柴油5.448吨,施用农家肥6356吨。6.2.2机耕路设计
新建机耕路12.1km(其中主干机耕路1.2km,田间机耕路10.9km),干结碎石硬化路面8.8km。干道与乡、村公路连接,主要机耕路进行简易硬化,保证雨天通畅,满足中型以上农业机械通行,路宽6米,两边(含行道树)各宽1米,路面宽4米;支路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便于农机进出田间作业和农产品运输,路宽设4米、5米两种,路面净宽均为4米,5米宽路设计单侧栽植行道树,宽1米。结合山区地形条件,按照因地制宜、节约投资原则,机耕路最大坡度小于15%,最大转弯半径不小于20m;开挖断面边坡1:0.5,回填断面边坡1:1.5,回填土方为黄壤土或红粘土,按最优含水量控制,土方干容重1.55t/m3以上,路基高度高于地面0.5m以上。主要机耕路铺筑砂砾15cm,满足雨天通行要求。路宽5m以上机耕路开挖单侧排水沟,排水沟为梯形断面,底宽0.4 m,深0.3 m,边坡1:1,其余机耕路在弯道等流水集中的地方开挖排水沟,集中排放雨季洪水。机耕路技术经济指标详件表6-3。机耕路全部工程量94524m3,需用柴油36.923吨。表6-3 机耕路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 称长度(km)总宽(m)路面宽(m)路拱高(cm)备 注合 计12.1一独 堆4.21曹沟坝-乱草洼1.26410本段路为渠堤路,不设排水沟,干结碎石硬化厚15cm,宽4m,总面积4800m2。
2小杀人沟-席家原1.15410本段为干结碎石硬化路面,厚15cm,宽4m,总面积4400m2。3后河底旧村-席家原1.344104后河底-下桑原0.65410本段为干结碎石硬化路面,厚15cm,宽4m,总面积2400m2。二桑 原2.5 1曹沟坝-下桑原1.54410本段为干结碎石硬化路面,厚15cm,宽4m,总面积6000m2。2后河底-下桑原1.04410三柏 乐5.4
1小杀人沟-席家原2.45410本段为干结碎石硬化路面,厚15cm,宽4m,总面积9600m2。2席家原-百亩原26410本段为干结碎石硬化路面,厚15cm,宽4m,总面积8000m2。3后河底旧村-席家原1.044106.2.3购置农用动力机械项目区农业动用动力机械普及程度较低,为了给项目区农民从事核桃、小杂粮生产管理提供便利,经过广泛征求意见,计划购置拉运机械3台(套)。6.3林业工程设计6.3.1设计原则
本项目林业工程设计坚持效益优先、兼顾生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连片设计、规模发展,领导认可、群众参与原则。共营造农田防护林主林带4400株,折合面积44亩;乔木类水保林1300亩,折合28.6万株;营造经济林3372亩,折合4.93万株;封禁治理2095亩。6.3.2农田防护林主林带设计农田防护林主林带选用当地常规树种漳河柳,布置于机耕路两侧、淤地坝和谷坊上下游,树坑规格0.8×0.8×0.8 m。整地时间为2010年秋季,整地方式为穴状,生熟土分放,熟土回填。所用苗木全部达到国标Ⅰ级标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好,苗高大于3m。栽植时间为2012年春季,主林带每株施用农家肥20 kg,浇水100 kg。农田防护林栽植应将苗木垂直放入坑中,埋土、提苗、浇水,待水渗不起泥时,埋土踏实,最后盖一层虚土或用塑料薄膜覆盖。2012年秋季检查成活率,进行补植补栽,苗木规格及其他要表6-5 农田防护林主林带规划表序号位置树种胸径(cm)行数株距(m)株数(株)折合面积(亩)合 计440044一独 堆2200221曹沟坝-乱草洼樟河柳3237607.623133503.5
小杀人沟-席家原樟河柳3后河底-下桑原樟河柳3131901.94淤地坝、谷坊(1.4km)樟河柳3239009二桑 原600.61谷坊(0.1km)樟河柳323600.6三柏 乐214021.41小杀人沟-席家原樟河柳3237707.72席家原樟河柳3231200123谷坊(0.1km)樟河柳3231701.7求与第一次相同。本工程设计幼林抚育期3年,每年春秋季共抚育3-4次,抚育主要内容有:中耕除草、整形修剪、浇水施肥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6.3.3乔木类水保林设计
乔木类水保林在荒山地带栽植,树种为当地常用的刺槐,预整地时间为2011年秋季,采用带状或鱼鳞坑整地方式,带状整地时带距3m(埂中心至埂中心水平距),埂高30cm,阶面宽50cm,活土层厚度30cm。鱼鳞坑整地方式坑长50cm,宽30cm,穴面水平或稍向内斜,穴内活土层30cm,埂高、宽各20cm,按“品”字型布置,株行距2×3米。刺槐栽植时间为2011年秋季及2012年春季,规格为胸径1cm以上,栽植时带泥浆将苗木垂直放入坑中,2012年秋季进行补植补栽,苗木规格及其他要求与第一次相同。乔木类水保林设计幼林抚育期3年,每年春秋季共抚育3-4次,抚育主要内容有:中耕除草、整形修剪、浇水施肥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6.3.4核桃经济林设计根据项目区耕地不同类型、作物不同种植情况,核桃栽植设计地埂核桃和核桃建园,当地小麦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较高,适宜采取地埂核桃的方式,其余耕地进行核桃经济林建园。核桃种苗选用本地适用的晋龙1号、晋龙2号、中林1号、辽核1号等,所用苗木为优质嫁接苗,要求达到Ⅱ级标准,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好,地径1.5cm以上,接口以上树干达20cm。核桃建园株间距5m,行间距6m,每亩平均栽植22株,树坑设计为“品”字状,规格0.8×0.8×0.8m,树坑内留30cm活土层,外沿修筑护垄,高20cm,顶宽20cm,沿水流方向上游留一缺口。地埂核桃株间距5m,树坑规格及护垄与核桃建园相同。
核桃栽植管理要严把起苗、运苗、假植关:做到起苗不伤根、少伤根;运苗要蘸泥浆、盖棚布,做到不干根;假植苗木要蘸泥浆,开沟埋到避风、阴凉处。秋季苗木栽植要蘸泥浆,栽植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要求填土密实,树干通直,保证不伤根、不窝根。2012年秋季检查核桃成活率,即时补植补栽,苗木规格及其他要求与第一次相同。本工程设计幼林抚育期三年,第一年上冻前整苗封盖防寒土,第二年开春后去除防寒土、整坑、盖膜、防治病虫害、整形修剪、中耕除草等;秋冬季上冻前整苗封盖防寒土;第三年参照第二年标准管护。6.3.5封禁治理主要是在显著地段建立封山标志,配合护林宣传,结合落实专职管护,确保水保林、灌木林能自然恢复生长,达到投资小,见效大的目标。6.4科技推广设计6.4.1技术培训设计技术培训设计3700人次,具体安排如下:6.4.1.1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主要是项目区乡镇村干部群众、农业技术人员、示范户及其他从事农业生产人员。6.4.1.2培训内容根据农业综合开发科技费使用管理规定,结合项目区实际,技术培训设计以下内容:
①玉米、小杂粮、核桃新品种应用推广技术;②测土配方技术;③玉米、小杂粮、核桃栽培技术;④土壤改良和培肥地力技术;⑤玉米、小杂粮、核桃病虫草害防治技术;⑥旱作节水农业技术;⑦生态农业技术。6.4.1.3培训方式培训方式为聘请农业专家、技术人员,通过室内、现场、发放资料等方式进行:室内培训主要有现场授课,播放视频资料等;现场培训主要有组织观摩、现场操作、发放资料、技术咨询等;发放资料包括为对项目区群众发放专家讲课材料等。(详见科技推广方案表2-1)6.4.1.4培训目标培训目标为对项目区农户户均培训2-3人次以上,人均掌握2-3项先进实用技术,总计培训37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900份。6.4.2仪器设备设计
为了加深群众对科技知识的理解,确保科技人员能用直观教学的方式进行技术培训,在示范推广工作中,通过仪器的精准测量分析,提取田间实证材料,取得科学的理论数据,进行归纳总结,正确的指导项目区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 设计购置仪器设备3(台)套,具体安排为:购置全站仪1台,定位仪1台,填土密实度测试仪1台。6.4.3示范推广示范推广设计625亩,主要是加强与县农委的合作,做好农业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具体为:6.4.3.1与汾西县农委协作,进行沟坝地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625亩,其中独堆375亩,桑原125亩,柏乐125亩。①技术措施土壤改良与平衡施肥技术,优良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生物覆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沟坝地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②品种选择玉米品种选用先玉335、农大364、忻抗17号等。③肥料选择玉米示范推广肥料根据作物需要,依据测土配方结果确定。④化学除草玉米地除草分播后苗前和苗后除草两次,第一次选用48%甲草胺、50%乙草胺和50%丁草胺乳油等,第二次选用4%的玉农乐悬浮剂、25%宝成悬浮剂等。
⑤病虫害防治玉米病虫害主要有两类,地下害虫主要有蛴螬、蝼蛄、金针虫、小地老虎,苗期病虫主要有玉米丝黑穗病、大小斑病、玉米螟、玉米蚜虫等。防治地下害虫主要是土壤处理,选用40%辛硫磷乳油,玉米丝黑穗病选用卫福200FF种衣剂处理,大小斑病选用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玉米螟选用辛硫磷颗粒剂加土灌心,玉米蚜虫选用40%氧化乐果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等。6.4.3.2由县农发办聘请县农委技术人员搞好技术培训,龙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放优良品种,推进项目区苦荞种植业的规模发展。①技术措施轮作倒茬、土壤改良、平衡施肥,优良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生物覆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②品种选择苦荞品种选用黑风一号,威黑1号等。③肥料选择苦荞麦耕作栽培示范推广肥料,根据项目区历年实践结果,推荐使用山西农业大学研制的SV苦荞专用肥。④化学除草
苦荞麦适宜采用中耕除草,一般在出现第一片真叶后即可中耕,在除草的同时进行疏苗间苗。⑤病虫害防治苦荞麦病害主要有立枯病、轮纹病、褐斑病和白霉病,除采取清洁田间,实行深耕,合理轮作,精耕细作外,可用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复方多菌灵胶悬剂700~800倍液等,都有较好的防病作用;苦荞麦虫害主要是草地螟、黏虫和钩刺蛾,关键是在幼虫大量孵化至三岭前,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综合防治措施为深翻灭蛹、除草灭卵,诱捕成虫等。项目实施期限和进度安排如下:2011年3月中旬:制定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挑选技术骨干,成立技术推广组;发放宣传资料,搞好技术推广单位和项目区农民之间的对接。2011年3月下旬:实施测土配方,组织进行测土配方、土壤改良和旱作农业的农业技术培训。2011年4月中旬:组织进行玉米、小杂粮耕作栽培,核桃春夏季管理的农业技术培训,根据测土配方的结果示范推广适用肥料。2011年7月上旬:组织进行玉米和小杂粮田间管理的农业技术培训。
2011年8月上旬:组织进行玉米、小杂粮保护性耕作,玉米与核桃病虫害防治的农业技术培训。2011年10月下旬,组织进行核桃越冬管理的农业技术培训。2011年4月-10月:定期下乡指导玉米、小杂粮、核桃的栽培和管理工作。2011年10月-2011年11月:收集整理田间实证数据,撰写总结材料,总结推广经验与教训,进行项目验收。第七章 投 资 预 算7.1采用定额和主要材料价格7.1.1采用的定额本次项目预算采用《山西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进行编制。7.1.2主要材料价格(见项目预算)7.2项目预算编制(见项目预算)7.3投资筹措方案7.3.1投资筹措
本项目预算总投资800万元(含监理费6万元),分别为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省财政配套资金235万元(含监理费6万元),市财政配套资金15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0万元(其中,投工投劳折资24.83万元)。7.3.2配套资金承诺根据农业综合开发政策规定,汾西县属国家级贫困县,没有县级配套任务,但县委、县政府将从实施项目整合,加强项目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的角度出发,协调林业、农业、国土等部门的资金、技术优势,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供有力地保证。7.3.3项目区农民筹资投劳情况及县级审查意见根据项目涉及范围和受益情况,要求各村召开村民大会,严格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民筹资投劳管理规定(试行)》的意见,将筹资投劳纳入村级“一事一议”范畴。本次项目建设所需群众自筹资金50万元中,自筹现金3.15万元,以物折资22.02万元,投工投劳折资24.83万元。项目涉及的5个行政村按照相关规定分别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并表决通过了筹资投劳决议和方案,现金由乡(镇)、村、在外爱乡人士、群众筹集解决,以物折资以受益区农户现有人口为基数,投工投劳折资以现有劳动力为基数承担。群众自筹资金和投工投劳折资主要安排在土壤改良,营造乔木类水保林工程上,项目区干部群众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热情很高。经县农发办经过深入调查,认定属实。第八章 效益分析
8.1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一是农产品质量提高,总量增加,商品率提高,培植了当地优势主导产业,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调动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二是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38.5元,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三是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对周边地区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8.2经济效益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玉米亩均增产146.8kg,新增沟坝地玉米亩均增产玉米550 kg,小麦亩均增产9.5kg,优质核桃间作小杂粮亩产99.6kg,与实施前持平,整个项目区每年可增加粮食产量107.55万kg,增加种植业总产值194.32万元。通过优质化栽培,4.93万株核桃按7-10年产量计算,每年新增干果16.76万公斤,年增产值335.24万元,1344亩防护林按10年为周期计算,年增产值58.08万元。以上合计每年新增产值587.64万元。此外,项目区每年可减少入黄泥沙3.45万m3,下游每年节约清淤费用34.5万元。8.3生态效益通过山、水、田、林、路、渠、坝综合治理,项目区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坝相望,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9.6%,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78.6%,生态环境得到极大地优化,人居环境也有了根本性地改变。
8.4经济(财务)评价8.4.1基本数据根据国家农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本项目只作综合性财务评价,不进行水利单项工程分析。8.4.1.1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预算800万元。其中:水利措施投资219.94万元,占总投资的27.49%;农业措施投资322.29万元,占总投资的40.29%;林业措施投资223.63万元,占总投资的27.95%;科技推广投资16.74万元,占总投资的2.09%;其它投资(包括管理费和管护费)17.4万元,占总投资的2.18%。项目总投资中,中央财政资金500万元,占总投资的62.5%;省财政资金235万元,占总投资的29.38%;市财政资金15万元,占总投资的1.87%;农民自筹50万元,占总投资的6.25%。8.4.1.2计算期和折现计算基准点进行财政盈利分析时,计算期15年。其中:建设期为1年,正常运行期14年。
折现计算的基准点,选在建设期第一年的年初,基准点序号为0,各项费用和效益均按年末发生和结算。8.4.1.3财务基准折现率及投资回收期依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要求,财务基准折现率i=8%。8.4.2经济评价依据8.4.2.1国家农发办《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8.4.2.2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8.4.2.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4.3产出效益预测8.4.3.1农作物亩产量及产出物售价预测
根据项目经济评价的投入产出取价原则,取当地农作物价格前三年平均价格为基础,小麦2元/公斤,玉米1.6元/公斤,杂粮5元/公斤。单产也以前三年平均值为基准,并假定在计算期内保持不变。项目实施前种植冬小麦1123亩,玉米6135亩,杂粮2341亩。实施项目后,种植冬小麦1123万亩,新增182亩沟坝地种植玉米,总面积达到6317亩,由于耕作条件的改善,恢复的撂荒地等种植小杂粮。按此种植比例,预测农作物单产、总产及效益见农作物产量、产值、净收益表。 表8-1 农作物产量、产值、净收益表作物名称冬小麦玉米杂粮合计种植面积(亩)无项目1123613523419599有项目11236317298510425亩产量(kg)无项目125.5403.299.6 有项目13555099.6 总产量(吨)无项目140.94 2473.63 233.16 2847.73 有项目151.61 3474.35 297.31 3923.26 平均销售价(元/ kg)21.65 540.55
总产值(万元)无项目28.19 395.78 116.58 有项目30.32 555.90 148.65 734.87 8.4.3.2核桃效益预测项目完成后,核桃5-7年每株产核桃1.5公斤,7-10年3.4公斤,10年后盛果期6.82公斤,按每公斤20元计算,4.93万株核桃5-7年年产值147.9万元,7-10年年产值335.24万元,10年后年产值672.45万元。8.4.3.3其他效益预测项目实施后,水土流失会得到有效控制,每年可拦蓄泥沙3.45万m3,考虑无此项目冲到下游的泥沙有20~50%淤积到河道中(陕、晋、蒙取上限),单位体积的清淤费20元/m3,每年产生效益34.5万元;项目区营造防护林1344亩,折合29.04万株,按2元/株·年计算,每年产生效益58.08万元。泥沙效益从项目建设年结束后第1年起算,截止第10年结束,防护林效益从第11年起算。8.4.4费用分析8.4.4.1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
项目经济评价参照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农业项目经济评价手册所规定的方法和参数进行,结合项目区实际,本区农业生产费用构成包括: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等。依据当地农业生产经营状况,确定亩生产费用见下表。 表8-2 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表名 称冬小麦玉 米杂粮无项目有项目无项目有项目无项目有项目种子303025253030化肥5060701005060农药555555机耕202025252020机播551515机收人工费303030303030合 计1401501702001351458.4.4.2核桃生产费用分析
根据该县历年实际经验,核桃管护费用每株每年需投入3.5元,4.93万株核桃每年需投入管护费用17.26万元。8.4.2.2其他费用分析为了改善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水利、农业工程除一次性投入外,每年需投入管护费用3万元;乔木类水保林工程按三年后成活率85%,十年后成材计算,十年时间平均每年需补植总数的1.5%,需投入1.48元,加上每年管护人员工资0.72万元,林业工程十年内每年费用2.2万元,十年后每年费用0.72万元。8.4.5净效益计算8.4.5.1农产品净收益计算根据“农作物亩产、总产量、总产值预测表”、“农作物生产费用分析表”建立净效益计算表如下。表8-3 农作物净效益分析表 小麦玉米杂粮合计种植面积(亩)无项目1123613523419599有项目11236317298510425
总产值(万元) 无项目28.19 395.78 116.58 540.55 有项目30.32 555.90 148.65 734.87 亩费用(元)无项目140170135445.00 有项目150200145495.00 总费用(万元) 无项目15.72 104.30 31.60 151.62 有项目16.85 126.34 43.28 186.47 净收益(万元)无项目12.47 291.49 84.98 388.93 有项目13.48 429.56 105.37 548.40 净增收益(万元)1.01 138.07 20.39 159.47 4.5.2核桃净效益计算
核桃5-7年期每年净效益130.64万元,7-10年期净效益317.98万元,10年后盛果期净效益655.19万元。8.4.5.2其他净效益计算项目区水利、农业工程每年需投入管护费3万元,林业工程管护人员工资每年0.72万元,补植费1.48万元;项目实施后,每年拦蓄泥沙3.45万m3,效益34.5万元,林业收入每年58.08万元,项目建设结束后,从第1年到第10年,每年净效益29.3万元,从第11年开始,每年净效益54.36万元。8.4.6经济指标计算根据以上对项目区农作物产品亩产、产量、产值、费用及其他相关投入和效益等的分析,建立项目“投资效益(现金)流量表”见下页。依据项目效益流量表中的数据,按《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中给定的公式、列表计算各项经济指标如下:(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n公式:∑(CI—CO)t(1+FIRR)- t=0t=1式中:CI—现金流入量CO—现金流出量
(CI—CO)—第t期的净现金流量n—项目计算期计算成果:FIRR=28%表8-4 投资效益(现金)流量表年序号总投资(元)净收益净收益合计累计净收益(万元)折现系数(8%)净收益折现(万元)折现累计(万元)(万元)0800 -800.00 -800.00 1.0000 -800.00 -800.00 1 137.01 137.01 -662.99 0.9259 126.86 -673.14 2 137.01 137.01 -525.97 0.8573 117.46 -555.68 3 137.01 137.01 -388.96 0.7938 108.76 -446.92 4 137.01 137.01 -251.95 0.7350 100.70 -346.21 5
137.01 137.01 -114.94 0.6806 93.25 -252.96 6 284.91 284.91 169.98 0.6302 179.55 -73.41 7 284.91 284.91 454.89 0.5835 166.25 92.84 8 472.25 472.25 927.14 0.5403 255.16 347.99 9 472.25 472.25 1399.40 0.5002 236.22 584.21 10 472.25 472.25 1871.65 0.4632 218.75 802.96 11 810.94 810.94 2682.59 0.4289 347.81 1150.78 12 810.94 810.94 3493.53 0.3971 322.03 1472.80 13 810.94 810.94 4304.48 0.3677 298.18 1770.98 14 810.94 810.94 5115.42 0.3405 276.13 2047.11
15 810.94 810.94 5926.36 0.3152 255.61 2302.72 合计8006726.36 5926.36 2302.72 (2)财务净现值(FNPV) n公式:FNPV=∑(GI—CO)t(1+ic)- t t=1式中:ic—设定的折现率计算成果:FNPV=2302.72万元(3)投资回收期(P t)借助“项目投资效益(现金)流量表”,应用下面的公式计算。T-1∑ (CI-CO)ii=1公式: Pt=T-1+
(CI-CO)T式中:T—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数。计算成果(静):Pt=5.4年(4)动态投资回收期(Ptˊ)借助“投资效益流量表”中“折现累计”列数据应用下列公式计算:T-1∑ (CI-CO)ii=1投资回收期(Ptˊ)=T-1+ (CI-CO)T计算成果:(Ptˊ)=6.44年(5)投资利润率(E)E=137.01/800=17.13% (6)经济效益费用比(RBCR)
根据《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规定,经济效益费用比所计算的效益应为毛效益。按“农作物产量、总产量、总产值预测表”中所列数据及其他数据,建立“经济效益费用比计算表”如下。表8-5 经济效益费用比计算表年序号效益B1费用C1(万元)折现系数(8%)效 益费 用(万元)合计投资生产费折现值折现值0 800800 1 800.00 1734.87 208.93 208.930.9259680.42 193.45 2734.87 208.93 208.930.8573630.00 179.12 3734.87 208.93 208.930.7938583.34 165.85 4734.87 208.93 208.930.735540.13 153.56 5
734.87 208.93208.930.6806500.15 142.20 6882.77 208.93 208.930.6302556.32 131.67 7882.77 208.93 208.930.5835515.10 121.91 81070.11 208.93 208.930.5403578.18 112.88 91070.11 208.93 208.930.5002535.27 104.51 101070.11 208.93 208.930.4632495.67 96.78 111465.40 207.45 207.450.4289628.51 88.98 121465.40 207.45 207.450.3971581.91 82.38 131465.40 207.45 207.450.3677538.83 76.28 141465.40 207.45 207.450.3405498.97 70.64
151465.40 207.45 207.450.3152461.89 65.39 合计 8324.70 2585.58 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计算公式:n∑Bt(1+is)-t t=1 8324.7EBCR= = =3.22 n 2585.58∑Gt(1+is)-t t=18.4.7经济评价结论基于以上计算,可以得出:本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28%,财务净现值2302.72万元,高于基准值;静态投资回收期5.4年,小于规定的6年,动态回收期6.44年投资利用率17.13%,效益费用比3.22。该项目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生态效益非常显著。故该项目可行。第九章 施工组织设计和实施计划
9.1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经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成立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组成成员如下:指挥长 农发办副主任 周玉才副指挥长 永安镇副镇长 乔俊达 佃坪乡副乡长 郭俊虎成 员 农发办土地项目股股长 任文才 农发办产业化项目股股长 侯平贵永安镇水管站站长 郭耀祥永安镇林业站站长 王梅生佃坪乡水管站站长 郭瑞生佃坪乡林业站站长 王梅生独堆村党支部书记 王俊生杨木沟党支部书记 申俊生 桑原村党支部书记 齐建生 柏乐村党支部书记 梁云贵 郭家村党支部书记 郭记德
指挥部主要职责为:(1)组织项目规划设计、工程预决算和验收报账;(2)组织安排项目工程实施;(3)认真落实群众筹资投劳;(4)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加强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督、监理工作。 9.2施工管理9.2.1施工组织项目工程分招投标与非招投标工程两大类。由财政资金完成的工程全部实行招标,包括水利措施的全部,农业措施的平整土地、机耕路工程,林业措施的营造农田防护林主林带,乔木类水保林和经济林的主要工程等。非招投标工程由指挥部组织项目乡村负责完成,包括农业措施的施用农家肥,林业措施水保林预整地的部分工程,经济林使用农家肥等工程。9.2.2建筑材料建筑材料在工程招标中事先就规定标准,由工程队按合同规定采购,水泥采用325#。砂子需在霍州和洪洞等地拉运,砌体使用粗砂,抹面使用中砂。块石要求质地坚硬,最少保持一个平面,最小尺寸不少于20cm,项目区内储量丰富。柴油需在县加油站或临汾调运。
9.2.3三通一平工程指挥部在各个单项工程开工之前,加强协调安排,确保水通、路通、电通、项目村现有50kvA变压器12台,80kvA变压器1台,可为实施工程提供充足的电能,当地工程和生活用水有良好的保障。9.2.4施工安排在施工中注重两大要素:一是季节性因素,由于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季节性强,林业工程安排在春秋两季进行,主要水利工程要求在汛期之前完成,平整土地工程需要在播种前或收获后安排进行,改良土壤结合当地实际安排完成。二是劳动力因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是以群众为主体进行建设,需要根据农时活动协调安排工期,主要林业、水利工程安排在农闲时节完成。综合以上两大要素,协调安排施工技术力量,合理调配机械种类和数量,为顺利实施工程提供重要保障。9.2.5制度落实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有关制度规定,认真落实项目和资金公示、工程招投标、工程建设监理、验收、报账等各项制度。分项目立项、计划批复、竣工三次进行项目和资金公示;除增施农家肥和购置农用动力机械外,财政资金占较大比例或全部投入的工程,全部由县农发办负责招标;由县农发办聘请有资质的监理队伍按“三控两管一协调”的方式实施旁站监理;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由各施工队统一做好施工日志记录,搞好预算和竣工决算,工程建设指挥部对全部工程实行日清月结,准备完善报账制的基本资料,农发办组织聘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乡村负责人,对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向财政部门实施报账,群众自筹资金实施完成的工程项目,由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农发办负责审查认定。9.3实施计划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要结合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规范执行各项制度,二是结合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在工程开工之前的2011年2月上旬至3月下旬,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完成工程开工的县级审批工作;2、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3、组建项目工程建设指挥部,搞好综合协调工作;4、确定监理单位、协调和县直相关部门、项目乡镇及村的关系,做好入驻工地的各项准备工作。表9-1 项目实施计划表年月份项目内容201120123456789101112123456
开挖疏浚渠道—————渠系建筑物—————淤地坝—————谷坊——————平整土地————————施用农家肥———机耕路—————购置农用机械——农田防护林主林带————乔木类水保林—————————————
核桃经济林封禁治理——技术培训—————仪器设备——示范推广————各单项工程结束后,2011年11月下旬至2012年5月下旬,组织进行单项工程检查验收,按程序进行报账,完成工程移交,落实工程管护工作。第十章 工程运行与管护10.1组织落实
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完成后,农发办应及时向项目乡镇做好工程移交工作,项目乡镇和村都相应成立工程管护工作领导组,负责对工程管护的组织领导。工程管护分两种形式,即专职管护和一般管护。专职管护人员每村一名,由家务负担轻、富有责任心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负责管护淤地坝、渠系建筑物、机耕路、水保林等公益性工程;其余谷坊、农田防护林、实行一般管护,分别采取拍卖、租赁、承包及个体收益者管护等方式,由工程设施受益者负责管护;核桃经济林采取群众管护、企业帮扶、专业队管护相结合的方式全面管护。10.2制度落实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结合本项目特点和项目区实际情况,该县制定了2011年农业综合土地治理和产业化经营两类项目有机结合试点项目工程管护制度。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工程管护单位为项目乡镇和项目村两级工程管护领导组,对象为2011年度农发项目农、林、水等各项竣工工程。第二,明确了管护人员为专职人员,拍卖、租赁、承包工程设施受益者,个体家庭受益者;明确了管护人员职责为日常维修管护,经常性检查和季节性检查相结合,监督、举报破坏行为,向工程管护领导组经常性汇报工作等方面。第三、明确管护经费由县、乡、村和受益农户多渠道筹集落实。第四、明确县农发办是检查、监督和技术培训、指导的主体,富有经常性检查,确保各项工程安全运行的责任。10.3经费落实
管护经费的筹集落实主要有四种渠道:第一、按年度计划财政资金1%提取、工程招投标节余和县乡财政投入,主要用于专职管护人员的补助及较大损毁工程的修复、核桃经济林的专业队管护;第二、小型水利工程、荒山荒坡林业工程等进行拍卖、租赁或承包收入;第三、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吸引社会各界赞助,组织村民投资投工;第四、部分受益对象明确、单纯的工程,本着“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筹集落实管护费。工程管护经费由县农发办统筹安排和管理,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第十一章 项目组织管理11.1项目组织管理形式和机构设置11.1.1组织管理形式充实县农业综合开发领导组力量,实行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密切配合。具体工作由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施工管理由工程建设指挥部负责。项目涉及乡(镇)、村分别成立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加强对项目的组织领导,本项目组织管理框图如下: 汾西县2011年农发项目组织管理设置框图
11.1.2机构设置汾西县2011年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领导组组成如下:组 长政府县长 毛跟云副组长政府副县长 张三保成 员财政局局长 贾普瑞农发办主任 仇泰岭 永安镇镇长 王 成佃坪乡乡长 李胜利 农委主任 侯建忠 林业局局长 郭建平 水利局局长 马晓红 畜牧中心主任 陈金虎 农机中心主任 郝国泰 审计局局长 蔡耀平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农发办主任仇泰岭兼任。11.2项目管理
工程建设由县农发办组织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技术人员规划设计,由县农发办以项目区为单位成立的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实施。认真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和资金公示制,招标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以及工程承包合同落实措施。由财政资金完成的工程,全部由县农发办负责招标。 11.3资金管理资金管理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执行,认真实行报账制,各施工队统一做好施工日志记录,认真搞好预算和竣工决算,工程建设指挥部对全部工程实行日清月结制度,准备完善报账制的基本资料。由农发办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乡村负责人,负责对工程的检查验收,向财政部门实施报账。群众自筹资金实施完成的工程项目,由指挥部负责组织实施,农发办负责审查认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毕业设计灌区延伸水利配套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
- 大学毕设论文__高压电工触头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报告.doc
- 某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大学--学位论文.doc
- 黄家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__初步设计报告__本科毕业设计论文.doc
- 毕业论文设计设计--沙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
- 大学毕设论文__白龙江花园水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doc
- 泾川县荔堡镇原董村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毕设论文.doc
- 泾川县荔堡镇原董村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书__学士学位论文.doc
- 毕业论文设计--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关川河绿化带土地平整项目初步设计报告正文.doc
- 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1,5,6)
- 甘肃省庆城县马莲河东川张家沟至斩山湾段护岸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中种迪卡甘肃临泽种子加工中心建设项目(一期)环境影响评价及初步设计报告
- 泾川县荔堡镇原董村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云南省某(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瓦窑箐移民安置区东山沟修复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河北省某县土地整理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 xx泵站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 谭家山水库初步设计报告书(省厅审查修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