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50 KB
  • 10页

通榜路高填方路堤施工监控方案-to罗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元月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目录1工程概况22相关技术要求33监测项目及目的33.1监测项目33.2监测目的34测点布设方案44.1沉降观测点44.2堤身土压力测试65时间安排76基准网布设77测试精度与频次87.1测试精度87.2测试频次87.2.1路堤填筑期间87.2.2路堤填筑完成后9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境内。通渭县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连接兰州、白银、平凉、天水等地的重要枢纽,也是中国工农红军途径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地方之一,红军长征榜罗会议遗址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100个景点之一,境内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力。由于近年来大、重型车辆的急剧增加,现有道路(X107县道)路基路面损坏较为严重,造成现有路况较差,行车速度缓慢,已严重威胁行车安全,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将带动沿线区域交通运输的发展,为沿线丰富的农作物资源、名优土特产、旅游资源等外运和开发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本项目起点接S207线通渭县平襄镇冉家村村东头,路线利用现状S207线改造至田家坡桥桥头,与在建S207线县城段、通渭县南街共线至县中学,折向西与规划滨河路共线(与规划滨河路共线4.919km,由滨河路实施),经宋家堡向北与西城大道平交后,于新店子村南侧下穿在建宝兰客运专线,跨越牛谷河,经郭家屲,跨越深沟后,至侯家坡村,经上贾家村后折向南,经陈家沟村、杨家屲、白虎地、底下坪,于石家庄接入X107线并改造老路至席家川,跨越苦水河,经席家大湾、桔家湾,跨越古城沟,向南经小河口、宗荣湾、油房渠,于孟王家西侧接入马陇公路榜罗支线。路线总体走向为自东北向西南,路线总长56.713km。温泉支线与主线K13+269.667处相接,向西南跨越牛谷河,于董家庄东侧下穿宝兰客运专线,向南接入现状X107县道,并对X107进行加铺改造,终点至温泉度假村,温泉支线总长3.888km。全线路线总长60.601km,全线设置16处断链。-9-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该工程施工中的重点部位是高填方路基的施工。在高填方地段分别以坝式路基和高填路基进行施工设计,其中路基中心(边坡)最大填土高度超过30m的有7处;在上述7处中施工长度为161.0m的K42+832~K42+993段内的路基填方为最高,其路基中心的最大填土高度为56.6m、路基边坡的最大填土高度为69.9m。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间的变形动态,必须进行路堤稳定和沉降的动态观测,一方面保证路堤在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2相关技术要求(1)技术服务合同;(2)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路基部分施工图;(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4)《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032)。3监测项目及目的3.1监测项目(1)地基沉降;(2)路堤分层沉降;(3)路堤顶面总沉降;(4)堤身内土压力。3.2监测目的(1)控制路堤填筑速度;(2)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确保路堤稳定;(3)开展路堤顶面沉降监测,确定路面施工时机;(4)动态掌握堤身内的应力变化情况;-9-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5)观测路基工后沉降量,为路面的施工提供技术参数。4测点布设方案4.1沉降观测点选取K23+200~K23+340、K31+280~K31+340、K32+660~K32+800和K42+832~K42+993共4段布置沉降观测装置进行路堤稳定和沉降的动态观测,具体布设详见下表所示。序号断面位置观测设施备注沉降观测板位移边桩分层沉降标分层沉降观测仪1K23+240√√√/2K23+290√√√/3K31+290√√√/4K31+330√√√/5K32+670√√√/6K32+720√√√/7K42+840√√√√8K42+900√√√√9K42+950√√√√对以上所选取的9个断面作为监控的重点对象。沉降板分别位于路基中心及路肩处,路基的中线处的沉降观测板应在路基强夯压实后埋设,路基填筑完成后再埋设路肩上的沉降观测桩。位移边桩在路基填土前埋设完毕,其设置在路堤两侧趾部,在观测的每一个断面上路基两侧各埋设4个;第一个位于坡脚外1m,其余分别位于坡脚外4、7和10m。边桩采用砼预制桩,其中心预埋钢筋并作十字刻划。-9-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位移边桩的设置个数以控制路基稳定为目的而确定,如果路基失稳,路堤两侧一定范围内必定会有隆起的迹象,因此,位移边桩应设在最可能隆起的部位。分层沉降标位于路基中线上,其由沉降板、测杆、接头和套管组成。沉降板采用钢板,测杆宜为钢管,与沉降板焊接为一体;套管为塑料管,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随着填土增高,测杆与套管也相应接高,每节长度不宜超过5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套管上口应加盖封住管口,盖顶高出碾压面高度50cm,为预防施工时损坏沉降板和测杆,在观测仪器周围应用小型夯实机夯实,套管外侧面应涂一层醒目的颜色,盖顶加插一面小红旗,以作警戒。分层沉降观测仪埋设于路基中线,一个断面上布置1个,由其观测线路中心处的沉降、地基沉降、路堤分层沉降和路堤总沉降。单点沉降观测仪的测点沿深度方向由路基顶面往下间隔距离为5m,最后一个测点位于地基内持力层比较好的基岩上。布设情况详见图1。分层沉降观测仪随路堤填筑进行埋设,与路基检测同步进行,从而不影响路基施工。图1分层沉降观测仪布置示意图(单位:m)-9-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4.2堤身土压力测试为监测路堤堤身内的土压力变化情况,采用土压力盒对路堤堤身的土压力进行动态监测。本次监控只在填方最高的K42+832~K42+993段内选取3个断面布设。土压力盒沿深度方向共布设七组,分别位于路基顶面以上0、10m、20m、30m、40m、50m和55m的位置,土压力盒在平面上均布设于线路中心位置,由K42+900分别向大、小里程方向每间隔10m进行布设。土压力盒在路段填筑过程中进行埋设。图2土压力盒布设示意图(单位:m)5时间安排根据设计要求在路基强夯压实后,立即预埋分层沉降标和位移边桩,并在路基施工全过程进行观测,直至工程竣工。6基准网布设沉降观测基准网按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进行布设,现场共设基准点3个以上,按图3的形式进行埋设。通过抄平校核各基准桩间的相对高程来验证基准桩的稳定情况,采用几何水准测量,使用同一仪器及设备,固定专人观测,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路基沉降观测初期,试验人员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对基准桩进行1次抄平,后期对基准网的观测频率与路基沉降观测频率相一致。-9-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图3基准点标石(单位:mm)7测试精度与频次7.1测试精度路基沉降测点、基准网的沉降观测精度均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施测,其测试精度及要求详见表1的规定。表1沉降观测精度表类别点位等级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mm)基准点二级≤1.0≤1.5沉降点二级≤0.50≤1.0水平位移监测按三等规定执行,水平位移监测的相关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见表2。-9-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表2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作业要求一等±1.5<300±0.7≤1/250000按国家一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150±1.0≤1/120000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二等±3.0<300±1.0≤1/120000按国家二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150±1.8≤1/70000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三等±6.0<350±1.8≤1/70000按国家三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200±2.5≤1/40000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四等±12.0<400±2.5≤1/40000按国家四等平面控制测量要求观测7.2测试频次7.2.1路堤填筑期间①基底和堤身分层沉降观测:每填筑3-4层观测一次;②土压力测试:每填筑1层测试一次;③边桩位移监测:间隔3天观测一次。-9- 定西市通渭至榜罗革命遗址公路工程高填方路堤施工质量控制监测实施方案7.2.2路堤填筑完成后①沉降观测:包含基底沉降、堤身分层沉降以及路堤顶面总沉降的观测,路堤填筑完成后3个月内每7天观测一次,填筑完成后3-6个月每15天观测一次,6个月之后每个月观测一次。②土压力测试:路堤填筑完成后3个月内每7天观测一次,填筑完成后3-6个月每15天观测一次,6个月之后每个月观测一次。③边桩位移监测:路堤填筑完成后1个月内每7天观测一次,填筑完成后2-3个月每15天观测一次,3个月之后每个月观测一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