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4.50 KB
  • 42页

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

  • 4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三期工程采用工艺是分点进水倒置A2/O工艺。工艺流程图如下:沉砂外运处置栅渣外运处置脱水机房缺氧厌氧好氧二沉池加氯接触池沉砂池回流污泥及剩余污泥泵房细格栅配水井污水入流剩余污泥外回流内回流出水化学剂鼓风机房污泥外运浓缩池城市污水经5#泵站输送至厂内细格栅和360度旋流沉砂池进行预处理,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物、飘浮物和砂粒,以保证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生物反应池,该池由厌氧、缺氧和好氧三个区组成。出水端设有回流泵房、剩余污泥泵房,污泥回流比为50~100%,混合液回流比为50%~150%,均回流到缺氧区。剩余污泥由泵送至浓缩池,然后进入脱水机房进行离心脱水,泥饼用泵输送至码头外运,经处理后填埋。污水经生物反应池处理后进入二沉池配水井,由配水井配水至周进周出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二沉池出水进入加氯接触池,消毒后排入珠江,污泥回流至污泥泵房。其出水符合国家和广东省污水排放的一级出水标准。三期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表如下:单位mg/l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项目进水经常运行范围出水BOD512050~100≤20CODCr250100~180≤60SS15090~170≤20NH3-N3015~25≤10磷酸盐(以磷计)42.0~3.0≤0.5这种工艺不仅流程简洁、运行管理和检修维护简单而且具有以下的优点:为避免传统A2/O工艺回流硝酸盐对厌氧池放磷的影响,通过吸收改良A2/O工艺的优点,将缺氧池置于厌氧池前面,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和30~50%的进水、50~150%的混合液回流均进入缺氧段,停留时间为1~3h。回流污泥和混合液在缺氧池内进行反硝化,去除硝态氧,再进入厌氧段,保证了厌氧池的厌氧状态,强化除磷效果。由于污泥回流至缺氧段,缺氧段污泥浓缩可较好氧段高出50%。单位池容的反硝化速率明显提高。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再根据不同进水水质,不同季节情况下,生物脱氮和生物除磷所需碳源的变化,调节分配至缺氧段和厌氧段的进水比例,反硝化作用能够得到有效保证,系统中的除磷效果也有保证,因此,本工艺与其他除磷脱氮工艺相比,具有明显优点。分点进水倒置A2/O工艺采用矩形的生物池,设缺氧段、厌氧段及好氧段,用隔墙分开,水流为推流式。缺氧段、厌氧段设置水下搅拌机,好氧段设微孔曝气系统。为能达到硝化阶段,选择合理的污泥龄。为使出水磷酸盐(以P计)≤0.5mg/l,在生物除磷的基础上,另外投加化学除磷药剂。由于投加除磷剂,剩余污泥即使排至脱水机房进行浓缩脱水,也能防止污泥中磷的厌氧释放重新加到系统内。三期工程在设备选型方面比较讲究,所有设备都选用优质、新型的设备,如立式搅拌器、水平管式吸泥机、丹麦进口的鼓风机和离心脱水机、乌克兰的管式曝气管、德国琥珀转鼓格栅等。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污水厂建成之后,应组织试运行前单项验收,验收工作应包括土建工程方面的验收和安装工程方面的验收。验收工作结束后,即可进行污水处理构筑物的试运行。试运行可分为单机试车,清水联动试车及污水试运行三个阶段,视工程完成情况开始实施。本试运行方案初定单机试车需时27天,清水联动试车需时24天,污水试运行需时120天。第二节工程的施工组织xxx污水处理三期工程是广州污水治理的重点工程。我公司将其列为本公司在建施工项目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地投入本工程的调试工作。本项目管理采用Project项目管理软件进行工程进度管理,实行技术骨干人员定岗定责,专家动态指导相结合。质量以我司已通过审核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严格控制。安全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指导,常抓不懈。整个项目以“高效优质求企业发展,安全文明树行业样板”为指导思想,服从业主调度,做好有关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优质、安全、文明、按期完成本工程的调试工作。第三节进度计划及人员配置计划一、调试计划横道图二、人员配置计划为了充分体现我公司“优质、高效、守约、服务”的宗旨,建造业主满意、市民满意的工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司挑选一批有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经验、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骨干,成立“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三期)工程厂区机电安装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司直接对现场统一管理,实施本工程的施工和缺陷修复,我司将在人、机、物、料及资金方面给予重点支持。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技术人员配备和资料序号职务姓名职称经验年限(总年限)1项目经理陈锦波一级项目经理工程师15年3总工程师机电高级工程师21年6材料设备部负责人材料员8年7财务部负责人会计师14年8办公室负责人助经29年9电气工程师工程师15年10电气工程师工程师19年11机械工程师工程师18年12机械工程师工程师22年13仪表工程师工程师19年14工艺工程师工程师22年4工艺工程师工程师15年5工艺工程师工程师13年15质检工程师工程师19年16实验工程师工程师18年17预结算工程师助经22年18安全生产工程师工程师8年第四节培菌试运行技术措施一、目的1.检验污水处理厂系统设计是否合理,施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2.确定最佳的运行条件,主要是各工艺参数的确定,如:水泵最佳运行水位,旋流沉砂池的旋流速度,反应池最佳污泥负荷、污泥龄、污泥回流比、污水回流比、剩余污泥排放量、最佳曝气量等;3.发现存在问题并逐一分析解决,为今后的正式运行积累经验数据。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二、前提条件1.充足的水源补给,外围泵站和管网应具备向污水处理厂连续输送污水的能力并同样完成了清水联动试车;2.各种设备的联动试车完毕且功能完备,性能良好,满足工艺要求,联动试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得到妥善处理;3.全流程已进行了清水联动试车,并确认无直接影响培菌试运行的存在问题;4.培菌过程所需的人员、材料和工具均已准备齐全;5.各岗位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实习,达到熟悉本岗位职责,胜任本岗位工作的要求;6.现场24小时均需有工作人员有场,工作人员实行三班四运行转工作制,日班现场人数需15人(连工程师),中夜班人数各需6人;7.污泥处理系统已配套完成并明确脱水后污泥的处置。三、培菌方案摘要考虑到培菌费用的节省和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计划整个培菌过程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对1#反应池北池(5.5万吨/日)和2#反应池南池(5.5万吨/日)进行活性污泥培养;第二阶段: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活性污泥培养成熟后,进行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的培菌工作;第三阶段:稳定运行和除磷脱氮调试;最后进入连续生产运行。四、培菌方法采用间歇换水,连续换水结合法。五、菌种来源及数量菌种来自大坦沙污水处理厂一、二期工程的污泥浓缩池,通过一台DN100的移动潜水泵把浓缩池污泥抽至4000L的泥浆运输车(共两台)内,再用泥浆运输车将浓缩后污泥分别运至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的侧边,再用DN100的移动潜水泵(每池一台,共二台)直接将泥泵至池内,经过对反应池体积的计算及工艺要求约需含水率97%的菌种5600M3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未包括调试过程中遇到的菌种死亡等特殊情况)。六、培菌工期培菌工作共需120天,其中第一阶段需45天,第二阶段需30天,第三阶段需要45天。七、人员配置根据培菌工作需要设定以下工作小组:1.指挥小组:由公司领导组成;2.培菌技术小组:需工艺工程师3名、机械工程师2名、仪表工程师1名、电气工程师2名;3.操作小组:需工艺技术员5名、机械技术员4名,电气技术员3名,机械维修工4名、电气维修工3名,工艺技工6名;八、工作分配1.技术管理工作:制定培菌过程中各项技术方案,指导调整各项技术参数,根据实际工作进展调整培菌计划,监督落实培菌计划的完成,该工作由培菌技术小组负责;2.运行管理工作:根据培菌计划现场执行各种相应操作,包括负责安装便携潜水泵输送菌种,控制各进、出水阀门,调节池中曝气量等。该工作由操作小组负责,日、中、夜三班连续运转;九、培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1.通讯设备:对讲机8台;2.菌种输送泵:3台(DN100);3.泥浆运输车:两台(每台4000L);4.菌种输送临时电源:四套;5.机械维修工具一套及电工检修仪表一套;6.便携式溶氧计一台。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十、培菌具体操作北南2#反应池池池北南1#反应池池池4#二沉池6#二沉池2#二沉池1#二沉池5#二沉池3#二沉池反应池及二沉池编号示意图1、第一阶段: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活性污泥培养通过污泥泵(一台)把将一、二期厂区活性污泥菌种抽至泥浆运输车内(两台)分别运至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旁边,再用泵(每池一台污泥泵,共二台泵)抽入池内。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启高位进水井总进水阀和东、西配水总阀。(2)开启格栅渠道1#~4#进水阀、关闭两个超越阀,并把四个出水可调堰门调至最低位。(3)开启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所有进水阀,关闭和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的超越阀门,关闭1#反应池南池和2#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反应池北池所有进水阀门及超越阀门。(4)将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的出水可调堰门调至最低位。(5)开启配水井2#、4#二沉池进水阀和出泥阀,关闭1#、3#、5#、6#二沉池进水阀和出泥阀。(6)开启厂外泵站水泵向厂区送水,此时开启转鼓格栅和沉砂系统设备,污水经格栅和沉砂池后进入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7)当污水淹没曝气管后,开启一台鼓风机并逐渐打开1#反应池北池和2#反应池南池的各段气阀,然后开始将菌种泵入池内,调节曝气量使污泥能充分搅拌处于悬浮状态即可。(8)检查搅拌器安装尺寸,并逐台开启搅拌器,进行空载试验,检查搅拌器空载运行情况;(9)水淹没搅拌器后,开启所有搅拌器进行搅拌。(10)当污水水位上升将至出水堰高度时,关闭厂外泵站污水泵停止向厂区供水并继续投加菌种,调节曝气量,进入静态闷曝直到菌种投加完毕。(11)菌种投加完毕后,静态闷曝12小时,然后再次启动厂外泵站污水泵向厂区供水,进入间歇换水阶段。间歇换水量每次为反应池水量的一半约2万m3,保持每小时流量4000m3,,每隔5小时开启(关闭)水泵。(12)污水流进2#二沉池后,开动刮泥机通过排泥阀将污泥回流至污泥回流泵房,并视泥面液位开启污泥回流泵,将沉淀后的污泥输送回反应池内。(13)检查混合液回流泵和污泥回流泵安装尺寸、支撑情况、轴承润滑情况;(14)检查管路阀门设置是否合适,供配电系统是否完好;(15)间歇换水方式持续约20天,通过测试污泥沉降比如SV>15,则可进入连续换水阶段。厂外泵站污水泵连续向厂区供水,流量控制为5万吨/天。曝气量控制为DO=1~2mg/l,直到1#反应池南池活性污泥成熟,MLSS达到3500mg/l后进入下一阶段。2、第二阶段: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的活性污泥培养因1#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2#反应池南、北池污泥回流泵房因污泥回流渠而连通,故1#反应池南池培菌时可直接用南池的污泥回流泵将北池的成熟活性污泥菌种投加进南池内,2#反应池北池培菌时可直接用北池的污泥回流泵将南池的成熟活性污泥菌种投加进北池内。3、具体操作步骤:(1)开启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的所有进水阀,将1#反应池南池和2#反应池北池的出水可调堰门调至最低位。(2)厂外泵站加开一台污水泵向厂内供水。(3)当污水淹没曝气管后,启动污泥回流泵,将活性污泥菌种用回流泵投加进需培菌的反应池内。(4)加开一台鼓风机并逐渐打开各段气阀,调节曝气量使污泥能充分搅拌处于悬浮状态即可。(5)当污水淹没搅拌器桨叶后,开启所有搅拌器进行搅拌。(6)当污水水位上升至出水堰高度时,开启配水井1#、3#、5#、6#二沉池进水阀和出泥阀。(7)当污水流进1#、3#、5#、6#二沉池并淹没刮泥机转动臂后,启动1#、3#、5#、6#刮泥机。(8)当1#、3#二沉池水位上升至出水堰高度时,视1#反应池南池污泥液面情况加开一台污泥回流泵加速将菌种回流进南池。当5#、6#二沉池水位上升至出水堰高度时,视2#反应池北池污泥液面情况加开一台污泥回流泵加速将菌种回流进北池。(9)通过调节1#反应池南、北池及三个二沉池的进配水阀门、污泥回流泵数量和各段曝气量,保持稳定运行直至南、北池污泥均成熟,测试沉降比SV>15,MLSS>3500mg/l后进入下一阶段。4、第三阶段:稳定运行阶段本阶段主要工作如下:(1)因上一阶段已完成培菌工作,本阶段各池根据工艺实际情况排放剩余污泥。(2)调节各池进水阀、配水阀、气阀和污泥回流泵,保持各池均衡、稳定运转。(3)开启1#、2#反应池污水回流阀并启动污水回流泵。(4)在化验分析数据指导下,开始对除磷脱氮效果进行测试,逐步保证出水五大指标合格。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十一、试运行保障措施1.成立指挥小组和下属二个工作小组(1)指挥小组总指挥(公司领导)工艺运行总负责机电设备总负责(2)培菌技术小组,共8人组长(工艺工程师)工艺工程师(2人)机械工程师(2人)电气工程师(2人)仪表工程师(1人)(3)操作小组,其中技术员12人,技术工人13人(24小时工作制,实行四班三运行转,日班保证有7人,中夜班各保证有6人。2.建立例会制度(1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指挥小组每三天召开例会,研究、讨论、协调解决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根据运行实际高速试运行计划或步骤并向下属二个工作小组下达相应指令;(2)二个工作小组根据指挥小组指令和试运行计划执行操作,对发现的问题每天召开小组会进行汇总和书面记录并由组长向指挥小组汇报;3.建立问题汇报和反馈系统试运行工作小组发现问题工作小组分析解决问题继续运行督促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采取改造措施并作详细记录继续运行YesYesYesNo指挥小组分析、解决问题继续运行No十二、可能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1.活性污泥量不足:根据化验数据计算不足污泥量,尽快补充菌种;2.活性污泥死亡:分析具体原因,对气量、进水量、回流污泥量进行相应的调整;3.池面白泡过多:减少鼓风机台数或调小出气阀并加大污泥回流量;4.污泥沉淀性差:减少进水量及曝气量,增大污水停留时间;5.污泥反硝化上浮:减少曝气池末段曝气量,加大污泥回流量;6.出水SS偏高:降低进水负荷或减少曝气量,增大排泥量;第四节环保与文明施工管理体系为了充分体现我公司“优质、高效、守约、服务”的宗旨,建造业主满意、市民满意的工程,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我司挑选一批有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经验、年富力强、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骨干,成立“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广州大坦沙污水处理(三期)工程厂区机电安装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司直接对现场统一管理,实施本工程的施工和缺陷修复,我司将在人、机、物、料及资金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公司项目经理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责任小组各施工现场的负责人我司将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在全面实施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参照ISO14001标准建立一个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责任到岗、到人的责任保证体系,实现现场环境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1.环保工作方案和调试内容,制定本工程的环保培训计划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对环保知识的理解。2.工现场设环保负责人,负责日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每周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环保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3.照“适用、整洁、安全、少占地”的原则,有规则布置临设,机械根据不同用途分类停放。4.工现场汽车出入口设洗车槽,将出场车辆轮胎、底盘冲洗干净方允许上路行驶。5.用合格的散体物料运输车防止散落。6.入现场施工人员要佩戴工作胸卡,加强对进场人员管理工作,接收外来人员按公安部门规定办理相关手续。7.据现场情况和道路网络,合理组织交通,确保原有道路畅通,提高场内运输效率。8.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不当操作引致生产设备的损坏。9.真实行现场工料核算制和限额领料制度。做到收料数量准确,限额领料,施工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理。10.强管理、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以及充分发挥项目班子每个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根本措施。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第四节质量保证体系与措施一、工程质量目标制定工程质量目标为工程建设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严格执行现行技术标准和规范,科学管理,精心施工,严格检查,提供给业主满意的精品工程,确保工程质量等级达到“优良”等级,创广州市优良样板工程。为确保本工质量达到现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优良等级,我司将开展QC小组的活动,工人、技术人员、项目领导“三结合”,针对关键技术组织攻关,并积极做好QC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二、质量管理职责质量管理保证体系中最重要的是质量管理职责,只有职责明确,才能使责任到位,便于管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各层级的职责,通过下级与上级签定责任合同,落实各层级的岗位责任,使各级管理部门和人员职责明确、权限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1.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作为工程项目的最高领导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全面负责,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平衡进度计划,进行总控协调,并督促所有管理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确保《质量保证计划》的实施与落实。2.项目总工程师的质量职责:项目总工程师作为工程的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执行者,应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工作全面管理,从工程总质保计划的编制到质保体系的设置、运转等,均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同时,组织编写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主持质量分析会,监督各施工管理人员质量职责的落实。项目总工程师亦是工程的质保经理。3.质检人员的质量职责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质检人员作为项目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的主要人员应有相当的施工经验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有独立的处理能力,在质量检查过程中有相当的预见性,提供准确而齐备的检查数据,对出现的质量隐患及时发出整改通知单,并监督整改以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4.施工工长的质量职责施工工长作为施工现场的直接指挥者,首先其自身应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并在施工过程中随时对作业班组进行质量检查随时指出作业班组的不规范操作,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施工内容,并督促整改。施工工长亦是各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主要编制者,并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三、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以质量为中心所制定的保证质量达到要求的循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的设置可使施工过程中有据可依,但关键是在于运转正常,只有正常运转的质保体系,才能真正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而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必须以质量控制体系来予以实现。1.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设置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要求。首先,以我们提出的质量目标为依据,编制相应的工程质量目标,这个分目标应让参与项目管理的全体人员均熟悉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在目标制定后,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编制相应的工作标准并对施工班组交底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方式、方法的调整,以使工作标准完善。再次,在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施工工长还是质检人员均要加强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以使所有质量问题解决于施工之中,并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材料,以保证在今后或下次施工时不出现类似问题。在本次调试施工过程中,我司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既TQM活动),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质量达到优良标准。图6-2TQM小组活动程序图阶段内容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P︵计划︶组建小组现状调查选择课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建立目标实施计划建立组织体系组织各种培训掌握实际情况改进检查效果修订计划活动目标是否达到验评活动效果制定巩固措施整理活动资料准备成果发表申报有关部门鉴定纳入标准化D︵执行︶C︵检查︶A︵总结︶2、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运行的保证(1)工程项目领导班子成员应充分重视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转是否正常,支持有关人员开展的围绕质保体系的各项活动。(2)配备强有力的质量检查管理人员,作为质保体系中的中坚力量。(3)提供必要的资金,添置必要的的设备,以确保体系运转的物质基础。(4)制定强有力的措施、制度,以保证质保体系的运转。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5)每周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以使在质保体系运转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6)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使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7)一项工作开展前,进行技术交底,让每位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了解、掌握主要技术措施及操作方法、质量要求、验评标准及注意事项。(9)对重要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商的资质、信誉、所经营的材料、半成品是否合格进行审查,以保证所供材料、半成品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10)实行班组自检互检,项目质检组抽检的方法,对每道工序的每一施工段全天候、全过程进行监控和质量检测,每道工序、每一施工段完成后,由项目质检工程师为首的项目质检组,按照规范严格进行质量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到现场验收签认。每道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11)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事故,进行责任追究。对产生实际效益的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的合理化建议,视效益进行奖励。(12)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对进场原材料、半成品质量严格把关,精心保管。3、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这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落实。(1)“人”的因素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是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是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在进场前,我们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强现代信息化的推广;在劳务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适应更高的要求。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加强人员的管理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评定工作应是对项目的全体管理层及劳务层,实施层层管理、层层评定的方式进行。进行这两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使进驻现场的任何人员在任何时候均能保持最佳状态,以确保本工程能顺利完成。(2)“机”的因素进入现代的施工管理,机具化程度的提高为工程更快、更好地完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机具对施工质量的影响亦越来越大,故必须确保机具处于最佳状态,在施工机具进场前必须对进场机具进行一次全面的保养,使机具在投入使用前就已达到最佳状态,而在施工中,要使施工机具处于最佳状态就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将制定机具维护计划表,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施工机具在任何施工阶段均能处于最佳状态。(3)“料”的因素材料是组成本工程的最基本的单位,亦是保证外观质量的最基本的单位,故材料采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本工程的内在及外观质量。“料”的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为确保“料”的质量,我们必须对施工用材、周转用材的质量进行落实。(4)“法”与“环”的因素“法”是指施工的方法,而“环”则是指施工环境,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利用合理的施工流程,先进的施工方法,优化和预控施工环境,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在本《施工组织设计》中,我们已对施工流程及施工方法作了介绍,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在施工过程中能否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地落实才是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只有建立良好的实施体系、监督体系才能按既定目标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第四节安全管理措施为保障试运行阶段的安全,必须建立各项安全规范和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本厂拟在新厂区严格执行本厂现有的ISO2000质量认证管理体系标准的管理方式并在新厂区增加如下安全防护用品:物品名称购置数量使用区域灭火器系列20套厂区内建筑物内求生圈25个池面上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安全头盔50顶厂区内绝缘胶垫1m×50m电房绝缘鞋3套电房绝缘手套3套电房绝缘棒3根电房高压试电笔2支电房雨伞20把厂区内安全指使、警示标志若干厂区内建筑物内一、安全管理措施1.施工中,认真执行国家《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规范》,以及省、市主管部门颁布的防雨、防滑、防雷、防暑降温和防毒安全保护措施。2.建立强有力的安全管理各级保证体系,从组织上给予安全保证。3.各种施工作业人员持证上岗,配备相应的足够的安全防护用具和劳保用品,严禁工作人员违章作业,管理人员违章指挥。4.施工所用的机械、电器设备必须达到国家安全防护标准,各种自制设备、机电设备须通过施工前安全检验及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5.施工现场照明设施齐全,经常检修,保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6.施工期间,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息,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及地面建筑物安全。二、用电安全措施1.配电系统实行分线配电,设总、分配电箱,动力、照明配电箱,不同用途的电箱加注相应的文字标识,箱体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2.各施工人员必须掌握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设备的负荷线、地线和开关,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3.所有用电设备,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金属外壳、构架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4.加强对使用电焊、电热设备、电动工具的安全管理,维修保管由专人负责。三、机械安全措施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1.各种机械设专人负责维修、保养,并经常对机械运行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保证安全防护装置完好,设备装置附近设标志牌及安全使用规则牌。2.各种机械设备视其工作性质、性能的不同搭设防尘、防雨、防砸、防噪音工棚等装置。3.运输车辆服从指挥,信号灯齐全,制动器机械性能良好。四、防火安全措施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施工中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省市有关消防防火管理规定。2.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成立消防领导小组,明确任命工程各部门防火责任人,各司其职。实行逐级消防责任制并检查执行,处理隐患、奖罚分明。3.施工现场和生活区临设搭建符合消防要求,水源配置合理,消防器材按规定配备齐全。第四节三期存在问题对试运行的影响1.三期脱水机房至今尚未动工,而由于今年一、二期进水水质的提高,一、二期脱水机系统已满负荷运行,不可能再兼顾三期剩余污泥的处理。2.三期厂内污水泵房工程的滞后,不但减少了大坦沙岛内污水1.8万吨/天的处理量,而且影响到厂内各种污水、放空水和撇渣系统的正常运作。3.各个反应池无独立的总进水阀,操作时必须通过开关池面多个进水阀来代替,不利于操作运行。19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4、灌区水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4.1灌区现状年水供需平衡分析4.1.1灌区水资源1.灌区降雨及地表径流**灌区地处北亚热带北部边缘,位于南阳盆地温暖半湿润区的西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季风进退与四季替换较为明显。随着区域内地势的增高,气温、活动积温、日照时数、无霜日数减少。主导风向为东北风,流域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50mm,降雨年内、年际分布不均,降水量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雨的63%。由于灌区内无实测径流资料,依据**水利勘测设计院1973年编制的《**水利工程水文计算常用图》,由径流等值线图查得灌区径流特征值:灌区内P=75%年份径流深为145mm,P=50%年份径流深为220mm。灌区总土地面积为126.7km2,由此计算得灌区75%年份地表水资源量为1840万m3,50%年份地表水资源量为2780万m3。2.**水库**水库位于**县****支流*河上,属长江流域**水系,控制流域面积199km2,主河道长35.2km,河道平均比降1/329。**水库上游位于桐柏山北麓浅山丘陵区,植被较差,岩石裸露,土层贫瘠,仅少数山坡为幼小松林覆盖;水库上游无塌岸现象,且无工厂,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上游湖北省境内有烈士陵水库和刑川水库,两座水库均为中型,控制流域面积40km2,总库容2572万m3;**境内有六座小型水库,总汇流面积22.8km2。上述8座水库总汇流面积62.8km2,占**水库坝址以上丑河总流域面积的61.56%。根据**水库1974~2000年入库径流资料系列(见表4-1),水库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994万m3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其中1996年最大为10751万m3,1986年最小为489万m3,最大年径流量为最小年径流量的22倍。经过频率计算,变差系数Cv=0.62,离差系数Cs=2Cv。75%年份入库径流量为0.55×4994=2747万m3。**水库1974~2001年入库水量统计计算表表4-1序号年份入库水量(万m3)年份入库水量(万m3)经验频率P(%)1197451361996107513.6219758947200095117.13197653611984929710.74197757741975894714.35197831881998861917.96197947641989834621.47198037401991811625.08198127711983606028.69198248711977577432.110198360601976536135.711198492971987535439.312198522991974513642.91319864891982487146.414198753541979476450.015198816931994451853.616198983461980374057.117199035981990359860.718199181161978318864.3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19199219171997312567.920199325841995287471.421199445181981277175.022199528741993258478.6231996107511985229982.124199731251992191785.725199886191988169389.326199911671999116792.92720009511198648996.4合计134870  Cv=0.58 平均4994  Cs=2Cv **水库是于1958年冬季动工兴建,主体工程与1972年3月竣工的一座中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兴利水位138.70m,兴利库容4335万m3;设计洪水标准取为50年一遇,相应库容6549万m3;校核洪水标准取为5000年一遇,相应库容8736万m3;是一座已运行三十多年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建筑物有主坝、副坝、溢洪道、输水洞和坝后电站等。根据2001年9月我院编制《****县**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及省水利厅、水利部大坝安全管理中心的鉴定意见和核查意见,于2002年1月份又编制了《****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以全面彻底消除工程安全隐患为目标,在保证水库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兴利调节计算和洪水调节演算,结合工程现状,使水库工程效益恢复原规划指标,水库调洪演算以139.50m为起调水位,提高兴利效益,确保水库安全,摘掉三类坝病险水库帽子。现状情况下,**水库兴利水位138.70m,兴利库容4335万m3,**灌区有可灌溉面积7.5万亩,主要依靠**水库及拦蓄地表径流供给。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目前,**水库正在进行除险加固,兴利水位抬高0.8m,兴利库容增加659万m3,增加蓄水库容,提高调节能力。3.地下水灌区地下水资源是指逐年得到更新补充的浅层地下水量,地下水资源量可根据水均衡原理求得。灌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主要包括降雨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河道侧渗补给量和田间灌溉渗漏补给量。根据省地矿局对南阳地下水储量的划分,灌区岗丘属Ⅳ3-1**岗丘区,地下水可采模数为3.95万m3/年·km2,埋深在55~80m。根据该资料划分计算灌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总量为483万m3。4.1.2现状工程可供水量1.**水库**水库现状兴利水位138.70m,兴利库容4335万m3,但是作为病险严重的水库,水库多年来一直低水位运行,限制了水库效益的发挥。若按最高兴利水位137.0m计算,相应水库库容3582万m3,扣去蒸发、渗漏损失及向油田年供水500万m3,水库年供水能力约在2670万m3左右。2.地表径流利用灌区内现有水面面积大于5亩的小型塘堰坝260座,主要拦蓄灌区河沟地表径流及灌溉弃水,现主要为人畜生活用水及乡村企业用水补充水源。根据历年蓄水及供水资料分析,p=75%年份260座塘堰坝累计可供水量为156万m3。3.地下水由于本区地下水埋深较大,且出水量变化明显,灌区现有机井受工程条件和管理条件的限制,效益面积衰减很多。据调查2002年,现有185眼机井中可以正常使用的有62眼,不到总数的34%,年可供水量约为264万m3。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4.1.3灌区现状用水量4.1.3.1农业灌溉用水1.现状作物种植结构现状年灌区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料等。种植比例为:小麦70%、玉米30%、水稻30%、棉花20%、其它25%,复播指数为1.75。2.现状年灌溉情况由于目前灌区尚未完成全部配套,未达到设计控制面积,多年均实际灌溉面积5万亩左右,加之灌区受工程条件和管理条件的制约,用户普遍担心下次用水没有保证,故只要有条件的就尽可能多灌水,灌水时普遍存在浪费严重现象。现状年灌溉情况如表4-2。现状年灌水情况表表4-2作物小麦水稻玉米棉花其它备注种植比例(%)7030302025175净灌溉定额(m3/亩)12053610010060 灌水次数210221 毛灌溉定额(m3/亩)240.01072.0200.0200.0120.0 毛灌溉综合定额(m3/亩)619.6 实灌面积用水量(万m3)29744.8设计面积用水量(万m3)650610.5注:现状年灌溉水利用系数0.5。3现状年农业灌溉用水量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从现状年灌水情况可以看出,现状年实际灌溉面积仅4.8万亩,不及设计灌溉面积的50%,用水量即接近3000万m3。按照这种灌溉情况推算,灌区设计面积10.5万亩时,需要用水6506万m3。4.1.3.2灌区人畜生活用水量灌区生活用水,包括农村人口生活用水和大、小牲畜用水。现状年农村人口6.9万人,人均用水量50L/d,农村人口生活用水为125.9万m3。现状年大牲畜3.3万头,小牲畜7.5万头,大牲畜用水定额为50L/d,小牲畜用水定额为20L/d,则大牲畜年用水量为66.2万m3,小牲畜年用水量为55.8万m3。因此,现状年灌区内人、畜生活用水总量为241.9万m3。4.1.3.3灌区乡村工业用水量灌区乡村企业较少,多为乡村加工企业。据统计,现状年乡村企业年总产值280万元,按照单位产值耗水量120m3/万元计,灌区乡村企业现状年总需水量3.4万m3。4.1.4灌区现状年水供需平衡分析灌区现状年水供需情况见表灌区现状年水供需情况表可供水量(万m3)水库供水地表径流地下水合计备注26701562643090 用水量(万m3)灌溉用水人畜用水工业用水  2974241.93.43219.3缺水量129万m3 从上表可以看出,现状年水供需不能平衡,有供水缺口,缺水量129万m3,这仅是按实灌4.8万亩计,若按这种情况推算整个灌区的10.5万亩耕地上去,缺水量将达到3760万m3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分析原因,主要是水库供水有限而农业灌溉用水损失浪费过多造成的,因此,对农业灌溉用水量进行调整,势必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田间灌溉管理,节约用水,减少水量浪费;二是对工程设施进行技术改造,特别是对骨干工程进行改造,减少渠系输水损失。4.2灌区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分析4.2.1国民经济发展预测4.2.1.1经济发展状况及预测**县**灌区效益**县**等三个乡镇的30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19.01万亩,总耕地面积14.3万亩,控制灌溉面积10.5万亩。现状年(2002年)农村人口6.9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280万元,大牲畜3.3万头,小牲畜7.5万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302元。根据1990~2002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人口自然增长率多年平均为7.3‰,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人口自然增长率会逐渐降低,按2002~2010年期间人口平均增长率5.0‰计算,则2010年灌区总人口为7.2万人。岗丘区农田灌溉后,粮食及经济作物产量大幅度提升,畜牧业得到快速发展,以大牲畜年增长率2.0%、小牲畜年增长率2.5%计算,到2010年大、小牲畜分别达到3.9万头和9.1万头。现状年乡村企业主要为村办企业及岗柳工业园区内企业,年增长率按18%计算,则2010年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可达1050万元。4.2.1.2灌区建设计划**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5万亩,现有效灌溉面积7.5万亩,计划新建灌溉面积3.0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9万亩。该灌区以干、支渠道等骨干工程防渗除险、节水改造建设为基础,通过田间工程配套,恢复设计灌溉面积,解决灌区农业灌溉用水问题,提高灌水保证率和灌区排水能力,为灌区农业综合开发提供水源保证,以推进灌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该项目的建设目标是用两年时间改造完善干渠一条,长24.5km,自流支渠4条,长28km,提灌支渠2条,长7.8km。改建维修管理工程6处,面积1200m2。4.2.2灌溉制度4.2.2.1灌区作物及生育阶段需水特性**灌区是**县粮食产区、水稻高产区。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水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等。经分析选择小麦、玉米、棉花、水稻为典型代表作物,各农作物的生育阶段见表4-4,下面分述其生育阶段及需水特性。农作物的生育阶段表表4-4代表作物播种季节生育阶段计算日期生育期(d)冬小麦秋播全生育期10.18~5.31227棉花春播移栽之后5.20~10.13147玉米夏播全生育期6.10~9.991水稻夏播插秧之后6.11~9.201021.小麦小麦于秋冬播种,第二年夏初收割,生育期约230天左右。小麦生长期内,按其形态特征变化,可分为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和结实成熟等若干生育阶段。冬小麦生育期内总需水量约400~600mm,其中叶面蒸腾量约占总需水量的60%~70%,棵间蒸发量约占30%~40%。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冬小麦生育期内日需水量很大。依据日需水量的变化,冬小麦全生育期的需水规律大致可以划分为下列三个阶段:①播种至返青阶段:包括从播种出苗、冬前分蘖、越冬至来年返青期。这一阶段历时长,约占总生育天数的70%。一般,冬小麦出苗后到冬前分蘖,日需水量有所增加,形成冬小麦的一个需水小高峰。进入越冬期后,气温低,麦苗小,日需水量达最低值。来年返青后日需水量又随气候变暖,从植株生长逐渐增加,该阶段日需水量都小于0.6mm,②拔节至抽穗阶段:历时天数约占总生长天数的15%。这一阶段气温日益升高,是小麦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茎、叶、穗迅速成长壮大时期,生活力旺盛,叶面蒸腾强,是小麦需水临界期,该阶段虽历程短,但日需水量最高,一般日需水量2.2mm左右。③抽穗后至成熟阶段:历时天数约占总生长天数的15%,这一阶段气温比前两阶段更高,营养物质主攻籽粒,植株已定型,所以阶段需水量比前两阶段小,日需水量主要用于供给叶面蒸腾,而且逐渐减小,一般日需水量小于1.7mm。对冬小麦的试验资料分析表明,其需水情况见表4-5。冬小麦日需水量统计表表4-5生育阶段阶段需水量(m3/亩)日平均需水量(m3/亩)模系数(%)播种~越冬32.990.669.9越冬~返青49.290.4814.79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返青~拔节61.411.9218.43抽穗~灌浆65.643.6519.69灌浆~成熟67.252.4920.18全生育期333.331.35100.002.玉米玉米为灌区的主要夏种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且产量高,生长期短。其植株高大,叶片茂盛,生长期多处于高温季节,所以植株蒸腾和棵间蒸发都很大,需水量比其它作物要多得多。在玉米的一生中,发芽出苗期和苗期日需水量少,拔节以后大大增加,抽穗开花期达最高峰,抽雄穗前10天和以后20天左右的时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到灌浆期仍需较多的水分,蜡熟期以后才显著减少。玉米各生育阶段需水量见表4-6。玉米日需水量统计表表4-6生育阶段需水量(m3/亩)占总需水量(%)天数(d)日需水量(m3/亩)播种~出苗14.606.1262.43出苗~拔节37.1015.56152.47拔节~抽穗55.8023.41163.49抽穗~灌浆66.2927.81203.32灌浆~成熟45.7019.17222.08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蜡熟~收获18.907.93121.58合计238.39100.00912.623.棉花棉花是灌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目前灌区的高产种植模式是春末育苗,五月上旬进行移栽,实行麦棉套种,扩大复种指数。棉花植株高大,生长期较长,生长期处于高温季节,需水量较大。阶段需水量大小与气候和植株生长状况关系密切,依照试验资料,棉花日需水量、阶段需水量如表4-7所示。棉花阶段需水量表表4-7生育阶段日需水量阶段需水量占总需水量土壤蒸发占总需水量棉株蒸腾占总需水量备注(m3/亩)(%)(%)(%)未计苗期需水移栽~现蕾0.5`1.5《1580~9010~20现蕾~开花1.5~2.515~2045~5545~55 开花~吐絮2.5~3.045~6525~3070~75 吐絮以后2.0以下10~2045~5545~55 4.水稻4.水稻水稻是灌区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灌区内昝岗乡连续几年被称为“南阳市种稻第一乡”,可见水稻在本区的普遍程度。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田间保持适宜水层,有利于保证水稻多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分,同时还可以加强某些生理活动,即能保证基生理需水,更重要的是能创造一个适宜水稻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稻田需水量一般是水稻本田的植株蒸腾量、棵间蒸发量和渗漏量之和,另外本田整地泡田水量和秧田需水量由于其用量较少且较为独立,不再单独分析。水稻需水量因栽培季节、地类型、栽培措施、管理方法不同而差异很大,见表4-8。表4-8水稻生育期蒸腾量mm蒸发量mm腾发量mm渗漏量mm总计mm6.11~9.20330-400180-290510-69071-93%80-2807-29%550-970水稻蒸腾强度随绿叶面积的逐渐增大而增加,到成熟期又随叶片枯萎而减小,蒸腾强度高峰期出现在孕穗到抽穗期,蒸腾程度大小变化规律,基本上反映了水稻的需水规律,本区水稻腾发强度较大,高峰期(孕穗~开花期)日需水量可达5.5~7.2mm/d,之后下降较快。腾发量约占总需水量的80%左右。4.2.2.2灌溉制度优化分析**县**灌区原设有灌溉试验站,但由于经费不足,正常运行不到3年时间,数据不完善,所测资料基本无使用价值。本次灌溉制度分析利用清河昝岗雨量观测资料及唐白河流域鸭河口灌区的试验成果作类比分析。1.作物的种植比例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并结合**县“十五计划”和灌区各乡镇的社会发展规划,确定设计水平年代表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水稻,相应种植比例为:小麦75%,玉米55%,棉花30%,水稻25%,复播指数185%。2.各种代表作物的灌溉定额及灌水定额: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根据**气象局《**种植制度的降水资源分析》中,提出几种主要作物全生育期和需水阶段的降水指标与本区情况比较接近,见表4-9。主要农作物所需降水指标及本区降水鉴定表表4-9农作物时段(月/日)所需降水量指标(mm)本区历年降水量均值(mm)满足指标的保证率(%)冬小麦全生育期10.18~5.31210347100关键需水时段2.11~3.101227.777关键需水时段4.21~5.208098.573水稻全生育期6.11~9.20450547.159关键需水时段6.11~7.1012218568关键需水时段7.11~7.30121118.541玉米全生育期6.11~9.103655475.773关键需水时段7.21~8.2018814836从上表可以看出,**县几种主要农作物生育期内的降水量是比较充足的。全生育期和关键需水期的历年同期平均降水量均大于或接近作物所需要的降水指标。但是从历年统计资料来看,还有相当多的年份,各种作物生育期,尤其是关键需水阶段的降水量达不到作物所需的降水指标,需进行灌溉补充,分述如下:(1)冬小麦:冬小麦生育阶段降水条件较好,全生育期水量满足所需降水指标的保证率为100%,满足关键期需水的降水保证率在73-77%之间,可以满足返青、拔节、孕穗等关键生育期的需要,部分降水不足年份,可以从其它时段降水中得到补充,灌水仅起补充作用,主要用来弥补降水不足引起的短历时旱情。故小麦呈生育期较长,但灌溉定额并不大,湿润年份70-80m3/亩,干旱年份80-90m3/亩,相应灌水定额湿润年份35-40m3/亩,干旱年份40-45m3/亩。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2)玉米:从玉米需水量表中可以看出,玉米如不灌水全生育期内至少要有300mm左右的雨量,特别是在抽雄穗前后一月内为其需水临界期,要有150mm的雨量。本灌区伏旱期雨量不足,需要进行灌溉。湿润年份70-80m3/亩,干旱年份80-90m3/亩,相应灌水定额湿润年份35-40m3/亩,干旱年份40-45m3/亩。(3)棉花:从气候生态上讲**县属棉花种植的次适宜区,但是由于其经济效益较好,种植也比较广泛。结合本区气候条件,历年降水过程以及棉花自身的生长习性,本区棉田灌水一定要坚持适时适量原则,并且注意排水,达到以水促肥,以水控肥的目的。棉花生长期内常遇伏旱,尤其是需水临界期花铃期须灌水,75%年份棉花灌溉定额为80-90m3/亩,正常年份60-70m3/亩,相应灌水定额分别为40-45m3/亩、30-35m3/亩。(4)水稻:水稻单位面积耗水量较大,因而是节水灌溉中突出的重点,也是最具有节水潜力的农作物。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水稻节水灌溉方面已取得重大突破,尽管各种灌水模式各有侧重,但总的趋势明确:水稻以勤水浅灌为主,分蘖后期可以按田间湿润直至晒田标准控制,中后期的灌水也可以大幅度减少,本次水稻灌溉制度优化时,既考虑了本区高产丰产的灌溉经验,同时也借鉴了水稻节水灌溉方面的先进成果,比如水栽旱管、薄浅湿晒、控制灌溉等。实际上,本区水稻灌溉实践上,长期习惯于深水灌溉,不纯粹是技术上的原因,也有其它方面的顾忌,比如,农业供水保证率不高,灌排体系不畅顺,用水时担心下次受旱的风险,故而次灌水较多,以求农业生产上的安全等。3.设计灌水率及农业灌溉用水量根据上述选定的作物复种指数、75%干旱年份的灌水定额及灌水次数,计算出作物次灌水的净灌水率。灌水率计算公式如下: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式中:q—净灌水率(m3/s·万亩);M—灌水定额(m3/亩);T—灌水延续天数(天);α—作物种植比例(%);β—系数,灌区每天引水24小时,持续灌水,β=8.64。作物次灌水的净灌水率(已经修正)见表4-10。**灌区75%年份设计灌水率(修正)计算表表4-10作物作物种植比例(%)灌水次数灌水定额(m3/亩)灌水定额(mm)灌水时间(月-日)持续时间(天)灌水率q(m3/s·万亩)始终小麦75145 2月26日3月5日70.55875240 4月27日5月4日70.496  85     棉花30140 7月8日7月15日80.174302408月17日8月24日70.198  80     玉米55140 7月8日7月15日80.318552458月2日8月9日70.40985 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水稻251(泡田)80.01205月255月30日50.463252插秧60.0906月8日6月12日40.434253返青60.0906月256月2940.434254分蘖湿润40.0607月4日7月10日40.289255拔节孕穗60.0907月29日8月2日40.434256抽穗开花40.0608月9日8月13日40.289257抽穗开花40.0608月138月17日40.289258灌浆乳熟20.0308月25日8月29日40.145259乳熟-黄熟20.0308月30日9月3日40.145  420.0630.0    绘制设计灌水率图并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灌水率图(如图4-1),选用**灌区设计净灌水率值为0.50m3/s·万亩。75%年份**灌区单位面积净灌溉用水过程见表4-11。P=75%设计典型年单位面积净灌溉用水过程表表4-11月旬灌水率(m3/s万亩)持续天数(天)单位面积用水量(m3/亩)2上   中   下0.558733.83上   中   下   4上   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中   下0.496730.05上中   下0.463520.06上0.434415.0中下   7上0.289410.0中0.492729.8下0.434415.08上0.409724.8中0.289828.3下0.198717.59上0.14545.0中0.14545.0下   由以上计算可知,75%年净灌溉定额234.5m3/亩,灌溉净用水量2462万m3;按灌溉水利用系数0.73计算,毛灌溉定额321.2m3/亩,则75%年毛灌溉用水量为3373万m3。插图:修正后的灌水率图(空出单页)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4.2.3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分析4.2.3.1灌区设计水平年需水量预测1.农业需水量预测**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5万亩。到设计水平年2010年时,作物复种指数为185%,根据灌溉制度分析成果,75%年份综合净灌溉定额为234.5m3/亩。灌区农业需水量以综合毛灌溉定额乘以灌溉面积计算。本次灌区干、支渠骨干配套工程按照高标准建设,积极推行节水工程措施,尽一切可能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灌区干渠、支渠均采C15混凝土衬砌输水,渠道水利用系数均为0.95,斗渠以下采用砼硬化衬砌,渠道水利用系数均在0.95~0.96;田间加大土地平整力度,使田间水利用系数达到0.91以上,计算全灌区的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可达到0.73。则全灌区灌溉保证率75%时综合毛灌溉定额为321.2m3/亩。由此计算出灌区设计水平年(2010年)农业用水量灌溉保证率P=75%时为3373万m3。2.乡村企业用水量预测乡村企业用水量采用万元产值用水量计算。现状年乡村企业发展比较缓慢,年总产值280万元。由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村办企业发展速度会加快,乡村企业年增长率达18%,2010年达到1050万元,单位产值用水量为100m3/万元,则灌区乡村企业年需水总量为10.5万m3。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3.生活用水量预测灌区生活用水,包括农村人口生活用水和大、小牲畜用水。现状年农村人口6.9万人,人口增长率按5‰,预计2010年灌区总人口为7.2万人,人均用水量60L/d,则设计水平年(2010年)农村人口生活用水为158万m3。现状年大牲畜3.3万头,小牲畜7.5万头,2002年至2010年间分别以2.0%、2.5%的速度增长,经计算,到设计水平年(2010年)大牲畜、小牲畜分别达到3.9万头和9.1万头。大牲畜用水定额为60L/d,小牲畜用水定额为25L/d,到2010年大牲畜年用水量为77万m3,小牲畜年用水量为83.4万m3。因此,2010年灌区内人、畜生活用水总量为326.4万m3。4.油田生活用水量预测目前,**水库已经正式向**供水,按照协议,日供水量为2万m3,则年供水量为730万m3。虽然油田用水不属于灌区用水范围,但这部分水量参与水库调节,故在此处计列出来。因此,该灌区2010年设计水平年75%年份总需水量为3710万m3。4.2.3.2灌区可供水量分析1.**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后溢洪道的堰顶高程由现状的138.0m增加到139.5m,相应兴利库容由4335万m3增加到4994万m3,扣去油田供水730万m3,即水库的有效灌溉库容为仍有4264万m3。75%年份水库的入库水量为2747万m3,虽然较少,但通过丰水年的年际间调节,可为灌区提供水量3250万m3(灌区75%中等旱年)。2.地表径流利用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地表水可供水量与地表水发生过程及地表水拦蓄工程、数量、规模有关,按照规划,到2010年,灌区在对已有260座小型塘堰坝加固改造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到296座,复蓄次数均按1.2计,75%年份可以利用的地表径流量为178万m3。3.地下水利用全灌区范围内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总量为483万m3,地下水可供给量与地下水埋深、井的数量分布情况、单井出水量和实际开采水平等因数有关。经分析预测2010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361万m3。4.2.3.3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分析灌区用水对象包括农业、乡村企业、农村人畜用水,来水包括灌区地表水和引**水库水和地下水。根据用水特点,农村人畜饮水及乡村企业用水主要采用地下水,此部分总用水量336.9万m3,可供水量361万m3,供水能力大于需用水量。灌区农业用水主要靠**水库供水和灌区小型塘堰坝等地表水。由前计算出灌区设计水平年(2010年)灌溉保证率P=75%时农业用水量为3373万m3,地表水供水量为3428万m3,其中水库可供水量3250万m3,296座塘堰坝年可供地表水量178万m3,基本上能够满足灌溉用水量要求,如表4-12。设计水平年水供需平衡表表4-12可供水量(万m3)地表水地下水合计备注水库供水地表径流32501783613789 用水量(万m3)灌溉用水人畜用水工业用水  3373326.410.53710基本平衡4.2.3.4**水库实际供水能力复核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水库是座多年调节水库,来水量不足的枯水年份,由丰水年份余水补充。根据《****县**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水库的兴利库容按两部分计算:多年库容V多年=2497万m3,多年调节补充年库容V年=2447万m3,兴利库容合计为4944万m3,兴利水位139.5m。较除险加固前提高0.8m(原兴利水位138.7m),兴利库容增加659万m3(原兴利库容4335万m3)。水库兴利调节计算采用多年调节数理统计法,主要计算过程如下:1.多年调节库容V多年计算V多年=β·ωO(1)调节系数α用水调节系数α,选取过大,将抬高水库兴利水位,在水库现状条件下,如果α增加过大,使防洪库容缩减过多,从而降低水库防洪效益,使水库的综合功能得不到最好的发挥。按照水库原规划设计,调节系数仍采用0.85。(2)多年平均径流量ωO根据1974年-2000年入库径流量实测资料,多年平均径流量ωO=4994万m3,CV=0.58,Cs=2CV。(3)库容系数β根据现有水库规模,在不增大坝高规模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效益,其多年库容,按实测资料计算来确定。当保证率P=75%,CV=0.58,Cs=2CV,α=0.85时,查普列什柯夫线解图,β=0.50。则:多年库容V多年=0.5×4994=2497万m3。调节径流量ω调=0.85×4994=4245万m3。2.多年调节补充年库容V年的计算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计算年的选择:多年调节水库的年库容是由连续枯水年份前一年的水文情况决定的。被选作计算年的年份,其年径流量不应小于调节径流量,因为若小于,则该年将为连续枯水年系列的组成部分,需多年库容来补充不足水量;同样所选择的计算年的年径流量也不应太大,因为年径流量大的年份,一般其枯水季水量也较大,用以计算将得出较小的库容,这样就有可能因年库容不足引起正常供水中断。所以,计算选择年径流量等于调节径流量的年份进行调节计算,确定多年调节的补充年库容。年内分配:计算年径流量为4245万m3,其年内分配采用75%保证率典型年1980年10月-1981年9月的来水过程进行年内分配。3.兴利调节计算成果调节计算按上述来水与用水,列表进行调节计算,见表4-13。经调节计算,最后成果如表1-14兴利调节计算成果表表4-14分类灌溉面积油田用水死库容死水位多年库容年库容兴利库容兴利水位单位万亩万m3/日万m3m万m3万m3万m3m数量10.52.0500128.5249724474944139.5插多年调节计算表表4-13(单页)42 xxx污水处理(三期)菌种培植试运行方案4.3水质4.3.1水质**水库上游位于桐柏山脉北麓浅山丘陵区,库区内无工矿区,水质无人为污染。作为集中式生活供水水源,**水库已经向油区供水,其水质完全符合《地面环境水质量标准》中的Ⅱ类水标准,也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对水田的水质要求,水质良好。4.3.2水温**水库最大坝高24.1m,正常蓄水位以下最大水深20m,输水洞进口高程127.0m,正常蓄水位之间最大水深12.5m,深度较小,即使在最为炎热的7、8月份,表层水温与输水洞取水口的水温亦相差不过2℃,温差较小,温度亦远高于灌溉水温15℃,并且输水渠线较长,仅干渠渠道长度就有24.5km之多,到田间时水温即接近农田地温,完全可以满足水田对入田水温的要求。4.3.3结论**水库无污染倾向,水质良好,完全可以满足农田灌溉用水要求。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