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2.63 KB
- 2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工程概况21.1设计概况21.2工程地质及水文2121地质特征21.2.2水文特征31.3隧道主要技术标准32隧道施工坍方原因42.1地质因素42.2水文因素42.3人为因素42.3.1施工工艺52.3.2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53隧道施工预防坍塌措施53.1隧道坍塌前征兆53.2隧道坍方预防措施6321地质超前预报措施63.2.2围岩监控量测及洞内观察63.2.3隧道防坍塌施工措施83.3施工屮坍方及预防措施104隧道坍方应急预案104.1应急资源114.2应急组织机构124.3工作程序144.4后续处理15
5安全保障措施15
建筑资料下载就在筑龙网XX隧道防坍方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XX隧道位于XXXX北〜XX,双线隧道,左右线线间距为5.0m设计为14%。的单面上坡,全隧道除XX1001+445〜XX1002+527.202段位于半径R=11005m的右偏曲线上外,其余地段均为直线。隧道进口里程XX1001+445,岀口里程XX1003+640,全长2195m。最大埋深约120moXX隧道隧道为一地质较为复杂的隧道,全隧全部为IV、V级围岩,其中IV级围岩长度1540m,V级围岩长度655m,隧道地质条件差,施工难度大。隧区处于云贵高原丘陵区,区内地形总体较为平缓,基岩多裸露,覆土薄,地面高程1970〜2140m,相对高差170m。不良地质主要有煤层、采空区、浅埋、遇水易软化、易产生变形甚至坍塌,局部可能存在断层破碎带、涌水突泥等,地质灾害风险较大。为避免施工风险,预防隧道施工过程中坍方事故发生,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与进度,特制定本方案。1.2工程地质及水文1.2.1地质特征本隧地处高原丘陵区,最大埋深120m,相对高差170m,地表植被发育,多被开垦为旱地,位于新华夏系构造,洞身主要通过二叠茅上统宣威群(Pzxn)砂岩夹泥岩,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B)及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H1)。玄武岩夹凝灰岩段含少量的基岩裂隙水。最大涌水量4720m3/do进口段上部宣威组砂岩夹泥岩段夹煤线。洞身岩性为玄武岩夹凝灰岩,岩体破碎。区内地形总体比较平缓,基岩裸露,覆土薄,最大埋深120m,地面高程1970〜2140,相对高差约170m。自然斜坡陡峻,自然坡度15〜35。。基岩裸露,局部覆盖黏土。地质构造。隧区位于北北东向(新华夏系)构造中,受距离进口较近的海当梁
子一多乐铺断层的影响,节理裂隙发育。隧道进口段洞顶为宣威群含煤层的砂岩、泥岩,发育两组节理产状分别为为N70°E6S、N80°E/60°N,较规整呈共辘X型,以构造型为主节理间距多数小于0.40m,多呈封闭型,少有填充物,岩体被节理切割成块状;隧道通过的玄武岩地层中,两组节理分别为N70°W/90°S、N30°E/60°S。地震动参数。隧道区地震平均峰值加速度为0.172g,地震动反应波普特征周期为0.45so1.2.2水文特征本隧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空隙水、基岩裂隙水。1.2.2.1地表水隧道区地表水以山间沟水为主,水量较小,雨季时沟内水量增加明显。隧道穿越区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以季节性水流为主。1.2.2.2地下水(1)笫四系松散土层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坡面及槽谷中的笫四系坡洪积残坡积层中,该类地下水受第四系分布面积及厚度控制,隧区此类岩土层覆盖面积小且厚度小,一般为0〜2m,局部2〜5m。该岩土层富水性差,水量贫乏,受大气降水补给。(2)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耍分布于玄武岩裂隙中其水量大小主耍受岩层分布面积及裂隙率控制。隧道区域内穿越地层多为玄武岩,由于玄武岩岩体受构造影响,岩体较破碎,岩体内裂隙形成了良好的地下水含水体,在浅表范围内,地下水较为丰富,但在较完整的弱风化层中,裂隙封闭,储水条件较差,水量较小。(3)隧道涌水量预测。XX隧道预计正常涌水量约为2360m3/d,雨洪期最大涌水量约为4720m3/do隧道段以滴水、渗流为主,遇裂隙密集带可能发生淋水及小股状涌水。1.3隧道主要技术标准13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J721・2007);
1.3.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1.3.3施工图纸、设计要求和环境、地质条件;1.3.4工程特点、施工方法;1.3.5XX客专云铁工〔2010)83号文隧道工程监控量测实施细则;1.3.6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72g(VII度区)按VII度区设防。2隧道施工坍方原因隧道属于地下工程,在开挖后,原有的岩体结构和受力平衡被破坏,岩体在自重的作用下,应力重新分布,构成新的受力平衡体系,因此准确掌握地质情况,充分了解围岩的性质和自稳能力,以釆用合理有效的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隧道坍方的发生,还能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工期和节省工程投入。2.1地质因素隧道在设计中时,对隧道设计的地质勘探,仅有的几个勘探钻孔很难准确的掌握隧道岩体的岩性、断裂构造和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岩石的类型虽易判断清楚,但断层节理发育情况却是千差万别。因此在隧道施工中,局部地段地质构造变化、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等工程地质条件变化,如果施工预防措施不当、不及时,极易造成隧道坍方事故。2.2水文因素水是隧道施工中最难控制的因素之一。在隧道施工中,对水的作用切不可忽视,地下水是一个体系,随时随地都在变化,受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等条件影响。在隧道施工中,由于岩土中水的变化,水沿岩体软弱面流动,破坏岩体组织,造成岩体失稳而发生坍方事故;雨水渗入断裂带及裂隙后形成滑动面,岩石相互滑动,内力挤压变形也易造成坍塌。2.3人为因素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对地下工程地质情况不了解,忽视围岩细微变化,对围岩自稳能力过高估计,造成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对不良地质地段没有采取合理的开挖方法,支护不及时,在开挖时,爆破对围岩的扰动过大,开挖后
围岩暴露时间过长、风化程度加剧,造成应力重分布,使得原来不应坍方段,因岩体失稳而产生坍方。人为因素造成的塌方着重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3.1施工工艺在隧道施工中,正确的施工工艺是控制坍塌事件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盲目的采取单一的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和地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和施工参数,造成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法不适应现场实际地层,施工参数满足不了施工防护要求,有可能导致坍塌事故。2.3.2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是施工的重要环节。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应在隧道开工后不间断进行。在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必须按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中往往因监控量测不到位,布点、量测等不准确或不符合要求,对施工起不到指导性作用,造成坍方。3隧道施工预防坍塌措施3.1隧道坍塌前征兆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围岩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上反应出一些征兆。根据这些征兆来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超前预报,从而保证施工的安全,防治隧道坍方。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如下一些征兆。3.1.1遇特殊和不良地质条件,如断层及其破碎带、滑动层、溶洞、陷穴、古河槽、堆积体、流沙、淤泥、地下水、松散地层等稳定性差的围岩。3.1.2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等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3.1.3开挖面上有可能不稳定岩体的出露,尤其是小断层或其他软弱结构面和围岩的节理裂隙构造的出露处,往往是围岩局部坍方的部位。3.1.4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
坍方。
3.1.5岩石裂隙周围出现岩粉或洞内无故发现有岩粉飞扬时,也说明可能即将发生坍方。3.1.6围岩发生裂缝,并逐步扩大,很可能发生坍方。3.1.7支护受力变形发出声响时,说明围岩受力增大,有坍方的可能。3.1.8喷射混凝土岀现大量的明显裂纹,亦说明围岩压力增大,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3.1.9围岩或隧道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大于0.29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O.l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3.2隧道坍方预防措施3.2.1地质超前预报措施根据本工程区域内地质资料,结合现场实际考察分析结果,XX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采用地质描述法、,物探法、超前钻探法等,现场施工严格按照“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实施,做好隧道施工地质工作,尤其是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为正确地选择开挖断面大小,施工方法,支护参数设计提供依据,指导施工。3.2.2围岩监控量测及洞内观察现场监控量测,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系统的稳定状态进行监测,为喷锚支护和二次衬砌的参数调整提供依据,把量测的数据经整理和分析得到的信息及时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进一步优化设计和施工方案,以达到安全、经济、快速施工的目的,隧道围岩量测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3.2.2.1现场监控量测的作用(1)了解围岩,支护变形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修正支护参数,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2)提供判断围岩和支护系统基本稳定依据;(3)依据量测资料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4)积累量测数据资料,,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3.2.2.2洞内观察隧道开挖后,立即进行工程地质状况的观察,内容包括:工作面附近围岩岩性,断层破碎带,变质带及岩石种类的观察;节理发育程度、接触面充填物的性质,开挖面稳定状态的观察;开挖面有无松散坍塌剥落现象,有无地下水等现象。以上观察内容均需做好记录。初期支护完成后,对初期支护的状况进行观察,内容包括支护锚杆是否被拉曲,喷射混凝土是否产生裂缝,剥离和剪切破坏,钢拱架支撑有无被压弯曲现象等。洞外观察包括对洞口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的稳定性以及地表水渗透等的观察。(1)工程地质与支护状况观察隧道开挖工作面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观察和描述,是确定围岩设计情况是否和实际相符,判断围岩稳定性和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条件;开挖工作面附近初期支护状况的观察和裂隙描述,对于直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参数的检验也是必不可少的。(2)洞内观察项冃a开挖工作面观察应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包括围岩岩性、岩质、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和方向、有无松散坍塌、剥落掉块现象、有无渗水等;b在节理、裂隙发育的镶嵌状、块状脆性硬岩地段重视观察围岩节理、裂隙走向及发育程度,对易引起坍塌的岩块及时进行锚杆支护或喷射混凝土封闭;C对已经施工段的观察每天至少应进行一次,主要观察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和二次衬砌等的稳定状态;如喷射混凝土产生裂隙、剥离和剪切破坏、拱架支撑是否压屈、二次衬砌是否开裂等;d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埋深较浅地段,其观察内容应包括地表开裂、地表沉降、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透情况等;e常用观察手段:目测,或借助相机、地质罗盘、手电筒等工具。3.223报告制度
使用监控量测数据均应输入计算机,用专门程序进行计算处理,分析数据变化的趋势,按时报出周报、月报等,必要时针对变化较大的点报岀专门分析简报。3.2.3隧道防坍塌施工措施3.2.3.1开工前准备工作(1)制定周密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方案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充分考虑隧道开挖观察施工的安全,制定合理的施工措施,防止隧道开挖坍方。(2)安全防护措施配置齐全。隧道施工所需要的各项安全防护材料、设备、机械器具等应在开工前配置齐全,并定期检查,确保使用状态良好。(3)班前教育。开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班前教育,提高作业人员对防坍方等施工的意识,做好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等。3.2.3.2洞口施工防坍塌措施作好洞口防护措施及防排水措施,避开雨季施工,预防洞口滑坡。3.2.3.3隧道洞身施工防坍塌措施复杂软弱地段地层一般遵循“线预报、多分部、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洞身施工时,应根据实际地质情况,本着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措施,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工程序施工。隧道施工带班人员应随时观察洞内掌子面、仰拱及后部围岩的稳定情况,掌子面岩层变化情况等,为隧道地质预报人员及监测人员提供第一手资料。如掌子面围岩变化或洞内围岩有异常变化、涌水、突泥等现象时及时上报,经专业技术人员确认,采取合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1)隧道施工掌子面防坍塌措施掌子面的稳定是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对于粘聚力小的砂土围岩,应选用辅助施工方法,如超前支护、开挖面喷射混凝土和安装锚杆等。隧道施工掌子面防坍方,应根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情况,结合开挖面实际地质情况,严格按照隧道施工方案,采用有效合理的超前支护、预加固措施。施工中严格控制各开挖分部
循环进尺,开挖和支护工序必须衔接紧密,以减少围岩变形。
a在接近断层及接触带时,加强地质预报,结合管棚、小导管、炮眼钻进及岩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定开挖前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围岩松动情况及围岩类别,提出合理性施工方案建议。b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主要有超前管棚、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等几种施工方法。C减少循环进尺,采用无爆开挖或松动爆破,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洞内配备足够的装土草袋、木料;一旦发现掌子面坍方或有坍方征兆,立即撤出所有人员及机械。d及时支护,做到即挖即护。e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施工工序,并组织好物资供应工作。f松散地层施工:松散地层的主要特点是稳定性差,结构松散,若有地下水时,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若遇上这种地层,主要是应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可釆用先支护后开挖,密闭支撑,边开挖边封闭的办法,以防止坍方。g溶洞处理:若在溶洞发育地段进行隧道开挖,施工应采用超前探测钻孔对溶洞发育规律进行探测预报,根据探测结果,釆取相应的处理措施。(1)隧道施工拱顶、边墙防坍塌方施工a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信息。b遇到监控数据发牛•变化或地质条件突变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支护参数。C做好隧道洞内外的防排水。在施工中,特别注意洞内地下水的变化,采取防、排、堵、截相结合的排水方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d严把质量关。隧道内的衬砌、支护等材料必须保证质量,按施工工艺施工,防止因偷工减料、材料质量等问题造成人为事故。3.2.3.4其它管理控制措施隧道施工的危险源很多,其中隧道坍方处理是一项艰难而复杂的作业,处理方法很多,需根据坍方的规模、部位、具体情况而定。施工中应制定各项管理制
度,加强监管,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1)开展安全生产教育活动。立足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着力促使施工一线作业班组牢固树立安全半产意识,规范作业行为。(2)成立安全生产检查机构。定期对隧道施工进行检查,进一步完善安全责任制,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3)加大施工现场控制力度。加强技术管理,优化施工方案,落实作业监控,以技术手段保证安全。对劳务人员实施统一集中管理,严禁无正式职工带班自行施工,凡是违规盲干的必须清退出场。(4)对违反施工要求,不服从指挥,产生安全隐患或造成影响和不良后果的,坚决根据情况进行处理,绝不姑息。3.3施工中坍方及预防措施331不良地质地段坍方及预防当隧道通过断层、断层影响带,或岩石较破碎,风化严重时;或岩层产状、结构不利组合地段时,合理的开挖方法,能很好预防隧道坍方的发生。强支护是预防坍方的主要措施。3.3.2富水地段塌方及预防在地下水较丰富的断层破碎带,大量的渗水、甚至于涌水的部位,不仅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还容易造成坍方。在该类地段施工时,及时排水是预防塌方的关键,在了解岩石节理裂隙破碎带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后,对于少量集中渗水、涌水地段,在透水层部位布置一定数量的排水孔或埋设排水管,将渗水集中到排水孔内导出;也可在钢筋网片的背后铺设过滤层或隔水层,将其固定在围岩上,通过软管排水。4隧道坍方应急预案为保证可能在XX客专XX段XXXX隧道施工中发生隧道坍塌事故后,急救工
作程序化、科学化、机动化,把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并明确在应急救援预案中的机构设置和相关部门、人员在预案中的职责,特制定木预案。4.1应急资源4」・1人员洞身坍塌事故应急人员由项目部经理任组长,书记、总工、施工现场负责人、调度员、值班电工、现场保卫、医务员、抢险人员为组员的应急救援小组、善后处理组等。4.1.2物资、机具、设备(1)报警系统及通讯设备:对讲机、电话、手机等通讯设备。(2)应急设施及机具:备用电线、电缆、电灯、手电筒、应急灯、移动配电箱等照明所需物料;轮式装载机、挖掘机、自卸汽车等抢险设备。(3)其它材料工具:氧气、乙烘、木材、型钢、铁锹、撬棍、钢丝绳,枕木等。(4)伤员急救设备:伤员担架、消毒剂、急救箱。(5)救护车辆及交通工具:指挥车、面包车、材料运输车、救护车等。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及物资见下表主要应急机械设备及物资表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台22装载机台23自卸汽车辆5随时调用4液压汽车吊辆125T5电焊机台36卷扬机厶2拉力5T7移动式空压机台28YT-28手持风洞钻机台159抽水泵厶6
10发电机厶211通风机台212注浆机台313混凝土湿喷机台214122.1:字钢拱架棍2015临时支护木撑m3154.2应急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XX隧道坍塌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确保突发事件时等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程序,便于抢险救灾,使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同吋与XX县人民医院签订抢救协议,需要救援时,直接拨打医院24h急救电话。421应急救援组织结构(1)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及施工现场相关人员组成,具体为:调度:工程部门:安质部门:机物部:综合部:财务部门:施工现场负责人:抢险人员:XX隧道四队作业人员。(2)隧道四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
组员由个技术员、领工员、工班长组成。架了队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人员职责
建筑资料下载就在筑龙网总体调度指挥:现场安全负责:救援物资准备:抢先车辆交通:抢险人员:XX隧道四队全体作业人员。4.2.2项目部应急救援各负责人责权(1)组长:。全面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交底、培训和演练,负责启动、实施以及调动所需人员、物料等资源的供给。(2)副组长:。具体负责发生隧道坍塌事故后,应急预案的启动和的应急预案的全面实施。(3)调度:。负责信息收集以及内外部(外部:当地政府、医疗救护部门的紧急联系电话)、上下级的联络汇报工作,并按规定向上级等相关部门报告;同时按照领导的决策和安排进行上传下达;做好急救工作中车辆、物料、人员等的调遣工作。(4)工程部门:。负责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培训;负责应急救援期间抢险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再评价。(5)安质部门:。负责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审核,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参与应急救援期间抢险方案的制定和风险再评价。(6)机物部门:。负责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机电设备、物资、材料的配备。(7)综合部:。负责在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部门的工作协调、上传下达有关信息和指令;统一对外报导口径,防止出现不真实报导;最大限度的控制媒体,降低负面影响。负责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期间所需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的准备工作,并在应急救援期间对伤员进行抢救和治疗。(8)现场安全员:负责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期间人员的疏散,现场的保护和秩序的维持等工作,并协助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9)财务部门:。负责隧道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期间所需资金的筹备、使用和管理工作,并协助应急小组成员进行急救。(10)现场施工负责人:统一由救援组长指挥,负责组织现场抢险队人员控制现场,并组织进行现场抢救及现场保护工作。防止次生事故发生。(11)抢险人员:又隧道四队全体施工、管理人员组成,在接到隧道坍塌事故消息后,立即组织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进行事故的抢险(救)工作并协助保护好事故现场。4.3工作程序4.4.1报告、联络(1)发生隧道坍塌事故后,施工现场负责人应尽可能的组织疏散和抢险,并立即向项冃分部领导和项冃分部调度室报告,在通讯工具无法接通时,可采用传递方式,争取第一时间,进行救援。(1)调度室立即报告分部经理。(2)分部经理应立即报告局项目经理部并召集应急小组成员,应急小组成员按照应急预案中规定的责权开展工作。4.3.2应急报告隧道坍塌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应根据事故情况市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在1小时内将事故发&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及事故的简要经过用传真或电话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电话:)和上级主管部门(电话:)。4.3.3现场处理隧道坍塌事故有人员伤亡时一般需要进行紧急救护,为了挽救遇难者的生命,在事故现场须毫不迟豫地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组织疏散围观人员、立即抢救被困受伤人员,搀扶受伤人员离开现场救治,对重伤人员立即送往京城路XX县人民医院进行抢救(XX县人民医院电话:120)o(2)立即进行现场封锁,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现场,并检查隧道坍塌事故后周
边的围岩、初期支护状态,对有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处理,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3)对于现场的一些被污染的火工材料、油料等应进行临时隔离保护措施,防止引起爆炸和火灾。(4)安质、工程部门派专人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照相、录像,对现场进行认真、全面地勘验,发现和收集确定事故原因的各种痕迹、物证等。4.4后续处理4.4.1现场急救工作完成后,对现场进行隔离,在进行清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对现场的保护,现场要有人值班看守,防止闲杂人员入内。4.4.2项目经理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调查程序安排相关部门配合、协助调查;在征得事故调查小组的同意后,召集各部门研究、讨论制定恢复生产方案。4.4.3安排对受伤人员进行治疗,把人员伤亡减少到最低程度。4.4.4工程管理部门研究制定防止事故再次发生的可行性具体措施,并对措施的可靠性进行评估。5安全保障措施隧道施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贯彻实施。5.1对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实行班前、班中、班后安全交底和安全检查制度。5.2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穿绝缘鞋,洞口设警示标识牌。5.3洞内放炮,所有人员要撤离至安全距离以外;每次放炮后,由安全员认真进行检查,找顶完成并确认安全后,其他人方可进入作业面;工地设专职安全员,专门负责安全工作。5.4洞口刷坡,洞内拱顶施工,均按照高空作业的有关要求进行作业。5.5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到施工现场。
5.6所有用电线路及接头不得有裸露现象;各种过电流保护装置不应任意加大其容量,不能用任何金属丝代替保险熔丝。5.7电工人员操作时必须佩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必须持证上岗;一切电器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构架都必须进行妥善的接地;所有开关全部使用标准的开关箱;使所有架空电线全部使用横担或瓷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