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2 MB
  • 79页

隧道工程专项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7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word格式文档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CGZQSG4标段隧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成贵铁路项目经理部二〇一四年五月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目录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1.1编制依据11.2编制范围21.3设计慨况2二、工程慨况22.1工程概述22.2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2.3主要工程数量3三、自然特征43.1沿线地形地貌43.2工程地质43.3水文地质特征53.4地震动参数53.5气象特征5四、施工方法与工艺54.1隧道洞身开挖64.2支护164.3洞门与明洞施工224.4超前地质预报254.5监控量测274.6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354.7仰拱施工404.8二次衬砌404.9附属工程45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4.10综合接地47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475.1超前地质预报475.2监控量测485.3隧道开挖485.4爆破495.5对揭露的围岩级别识别495.6开挖进尺控制495.7喷射混凝土495.8衬砌混凝土495.9施工安全步距515.10隧道防水515.11防衬砌开裂的技术措施515.12防排水施工措施525.13未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钢筋网等临时支护的预防措施525.14台车衬砌质量控制措施525.15结构防排水施工处理不当预防措施535.16衬砌中防水层在铺设中有破损、折曲现象预防措施535.17仰拱施工预防措施535.18电缆槽施工控制措施53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546.1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46.2火工品运输及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56.3装碴及运输安全保证措施566.4支护、衬砌安全保证措施58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6.5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596.6临时用电及照明安全保证措施606.7防火、防洪、洞内排水安全保证措施616.8瓦斯爆炸防范措施63七、文明施工、环水保措施697.1文明施工697.2环保措施717.3噪音控制737.4防扬尘措施747.5水资源保护74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1.1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现场踏勘调查资料;(2)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招标文件、补遗说明书及招标文件答疑书;(3)新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设计图纸、工程量清单;(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国家、铁路总公司有关标准规范、验标和规程等;(5)我单位铁路工程的施工经验;(6)中交二航局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中心认定的ISO9001:2000《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7)《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9)《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10)《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13)《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第1部分防水板》(科技基[2008]21号);(14)《铁路隧道防水材料暂行技术条件第2部分止水带》(科技基[2008]21号);(1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6)《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17)《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18)《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19)《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005-2010);(2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21)《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22)《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铁路隧道防水板铺设工艺技术规定》(建技〔2010〕13号)等文件;(23)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标准化建设方案》、《标准化管理》、《施工图(站前工程)技术交底资料》、《施工图(站前工程)技术交底资料CGZQSG-标段》等文件。1.2编制范围本施方案适用于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4标段(D2K101+805~D1K131+887.05)隧道工程施工。1.3设计慨况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4标段设计行车速度250km/h,正线为双线,线间距4.6m,正线铺设CRTSⅢ型板式型板式无砟轨道。本标段1座桥梁运架不通过的隧道(南厂沟隧道),总长3175m,不设加宽,设计轨面以上有效净空面积为92m2。其余15座桥梁运架通过,总长4295m,加宽30cm,设计轨面以上有效净空面积为95.12m2。二、工程慨况2.1工程概述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站前工程CGZQSG-4标段线路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境内,沿途行经宜宾县、屏山县、宜宾市翠屏区。犍为龙孔制梁场位于DK64+240,宜宾古柏制梁场位于DK97+600,宜宾屏山制梁场位于DK116+100。线路自宜宾县古柏乡(起点桩号D2K101+805,南厂沟隧道进口)引出,跨越溪河,至菜坝岷江特大桥起点为本线终点(终点桩号D1K131+887.05),线路长度30.661km(含长短链)。2.2主要技术参数见表2-1表2-1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序号项目内容备注1铁路等级客运专线2正线数目双线3正线线间距4.6m4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50km/h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4000m,个别地段3500m,枢纽加减速地段合理选定。6限制坡度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25‰,个别地段30‰。7到发线有效长度650m8牵引种类电力9列车运行控制方式自动控制10行车指挥方式综合调度集中11轨道类型无砟轨道12结构类型CRTSⅢ型板式2.3主要工程数量具体隧道设置如表1-1所示。表1-1成贵4标隧道数量表标段编号隧道名称进口里程出口里程全长轨道形式CGZQSG-4标1南厂沟D2K101+805DK104+9803175CRTSⅢ型板2石盘上D1K105+736D1K106+105369CRTSⅢ型板3斑竹园D1K106+210D1K106+29080CRTSⅢ型板4廖家坡D1K106+417D1K106+640223CRTSⅢ型板5新田湾明洞D1K107+315D1K107+37055CRTSⅢ型板6何家山D1K108+650D1K108+71060CRTSⅢ型板7大屋基明洞D2K109+780D2K109+85575CRTSⅢ型板8茶叶坡D2K110+513D2K110+768255CRTSⅢ型板9桂花湾D2K111+020D2K111+09373CRTSⅢ型板10白竹山一号D2K119+137D2K119+911774CRTSⅢ型板11白竹山二号D2K119+987D2K120+240253CRTSⅢ型板12邓银坳D2K124+095D2K124+220125CRTSⅢ型板13虎形山DK126+245DK126+398153CRTSⅢ型板14八块田DK126+495DK126+56570CRTSⅢ型板15手爬岩DK128+160D2K129+8451685CRTSⅢ型板16斑竹咀明洞D2K130+985D2K131+03045CRTSⅢ型板1km5B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1)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完成。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2)由位移速度决定的量测频率和测点距开挖面距离决定的量测频率中,原则上采用两者频率中较高者,当位移趋向一定时,也可不采用表4.5.4中数值。(3)因测点和测线不同,位移速度不同,以产生最大位移速度来决定量测频率。(4)当围岩达到基本稳定后,在以1次/周的量测频率测2~3周后,可结束量测;当为挤压性围岩时,位移长期没有减缓趋势,适当延长量测时间,直到位移速率小于0.5mm/d时即可结束量测。4.5.3测试工作4.5.3.1围岩量测监控工艺围岩量测施工监控工艺见图4-19。超前地质预报、超前支护开挖初期支护状况观察初喷、出碴初期支护喷砼埋入观测预埋件初读数拱顶下沉和净空收敛按设计频率量测绘数据整理和计算机处理加强支护变形曲线出现反常施作二次衬砌围岩变形趋于稳定图4-19围岩量测施工监控工艺图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4.5.3.2现场量测要求⑴初期支护施作2h后并在距离开挖工作面2m范围内埋设测点,进行第一次量测数据采集。⑵测试前确保检查仪表设备完好,确认测点是否松动或人为损坏,只有测点状态良好时方可进行测试工作。⑶测试中按各项量测操作规程安装好仪器仪表,每测点一般测读三次;三次读数相差不大时,取算术平均值作为观测值,若读数相差过大则应检查仪器仪表安装是否正确、测点是否松动,当确认无误后,再按前述监控量测要求进行复测。⑷多次测试都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并记录掘进里程、支护施工情况以及环境温度等,保持原始记录的准确性。量测数据应在现场进行粗略计算,若发现变位较大时,应及时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⑸测试完毕后检查仪器、仪表,做好养护、保管工作。及时进行资料整理。4.5.4施工监控量测4.5.4.1周边位移、收敛量测⑴测点埋设:喷锚支护施作后,用风钻凿φ40mm、深200mm的孔,先用早强水泥砂浆灌满后再插入测点固定杆,尽量使同一基线两测点的固定方向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等砂浆凝固后,即可进行量测工作。⑵量测方法:采用收敛计监测。该机具有很高的量测精度,适用于大跨度隧道的变形监测。4.5.4.2拱顶下沉量测拱顶位移量测的测点用风枪打眼埋设固定杆,并外露杆头设挂钩。测点的大小要适中,如过小,测量时不易找到;如过大,爆破时易被打坏。支护结构施工时要注意保护测点,一旦发现测点被掩埋,要尽快重新设置,以保证数据不中断。采用水平仪、水准尺、挂钩式钢尺配合测量拱顶下沉,精度为1mm。量测时用一把2~4m长的挂钩式钢尺挂上即可。4.5.4.3地表下沉量测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测点布置:与洞内收敛、拱顶下沉量测断面里程对应,地表下沉量测点集中设在隧道中线附近,并在开挖面前方H+h1处设测点,(H为隧道埋深,h1为上半断面净高),直到开挖面后方约3~5B处。测量方法:采用水平仪、水准尺配合测量地表沉降,精度为1mm。用经纬仪将所有测点布设于同一直线上。测点钢筋安设就位后,表面磨平,并用钢钉等锐器在其表面冲眼标记。地表沉降量测区间布置见图4-20,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同拱顶下沉、洞内收敛量测频率相同。图4-20地表沉降量测区间图4.5.4.4围岩应力、格栅应力量测(1)围岩应力量测①测点布置:每断面5个测点,2个布置在喷层与初支之间,3个布置在初支与二衬之间。②测点埋设:压力盒埋设,要使压力盒的受压面向着围岩。先用水泥砂浆或石膏把压力盒固定在岩面上,再谨慎施作喷砼层。不要使喷砼与压力盒之间有间隙。保证围岩与压力盒受压面贴紧岩面。安装时应注意将压力盒的导线用PVC管引出或逐段捆在临近钢筋上,引到外露的测试匣中,喷砼或二衬砼施作后,检查压力盒的电阻值和绝缘情况,并做好引出线和测试匣的保护措施。③量测频率:同拱顶沉降④量测要求:围岩压力在初支混凝土喷射完成后及时进行,4小时内取得初值,最晚不得超过12小时。(2)格栅应力量测①测点布置:与围岩应力相同。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②测点布设:选择实际施做的钢格栅作为内力量测钢格栅,将钢筋计焊接替换原来主筋。安装时应注意尽可能使钢筋计处于不受力状态,特别不应处于受弯状态,将钢筋计导线引到外露测试匣中,并检查钢筋计的电阻值和绝缘情况,做好引出线和测试匣的保护措施。③测试频率:根据隧道的每道工序,定时量测。在仪器埋设后5m范围内,每天测量2~3次;大于5m时1~2次/天,大于10m时1次/天。当后续开挖面通过测点时按上述距离--频率管线进行监测。4.5.5围岩稳定性和支护效果分析4.5.5.1依据变形管理等级判别根据有关规范、规程、设计资料及类似工程经验,本工程监控量测变形管理等级见表4-7,据此指导施工。表4-7变形管理等级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ⅢU2Uo/3停工,采取特殊措施后方可施工注:U为实测位移值;Uo为最大允许位移值。4.5.5.2依据位移变化速度判别(1)净空变形速度大于1.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加强初期支护系统;(2)净空变形速度1~0.2mm/d时,围岩处于缓慢增长状态;(3)净空变形速度小于0.2mm/d时,围岩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上述位移变形速度标准,是针对一般隧道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对浅埋段及挤压性围岩段则采取其他判别标准。4.5.5.3依据位移时态曲线判别(1)现场监控量测的各类数据均应及时绘制成时态曲线,当位移时间关系趋于平缓时,应进行数据处理和回归分析。以推算最终位移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当位移—时间关系曲线出现反弯点时,则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不稳定状态,此时应密切监控围岩动态,并加强支护,必要时立即暂停开挖,采取停工加固并进行支护处理。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位移—时间的正常曲线和反常曲线,详见图4-21所示。其中反常曲线是指非工序变化所引起的位移急剧增长现象。μ(min)位移μ(min)位移(a)正常曲线(b)反常曲线图4-21时间—位移特征曲线(a)图表示绝对位移值逐渐减小,支护结构趋于稳定,可施作混凝土衬砌。(b)图表示位移变化异常,出现反弯点初期支护出现严重变形,这时应及时通知施工管理人员,该段支护须采取加强措施,确保隧道不坍方;严重时施工人员须迅速撤离施工现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4.5.5.4二次衬砌施工时间二衬施作应在监控量测达下列标准时进行(断层破碎带、浅埋段施工除外):(1)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2)水平收敛(拱脚附近7d平均值)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15mm/d。4.5.5.5监控量测管理(1)施工监测管理流程见图4-22。(2)保证措施将监测管理纳入施工生产计划中,作为一个重要的施工工序来抓,并保证监测有确定的时间和空间。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实施方案和相应的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施工监测紧密结合施工步骤,监控每一施工步骤对周围环境、围岩、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据此优化施工方案。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施工量测安全性经济性量测计划是否变管理基准是否变措施(改变施工方法,调整支护参数)措施(优化支护结构)改变量测计划改变管理基准是是否否否否是是图4-22施工监测管理流程图监测组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情况和问题,并提供有关切实可靠的数据记录。量测项目人员要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量测仪器专人使用、专业机构保养、专业机构检校。量测设备、元器件等在使用前均经过检校,合格后方可使用。各监测项目在监测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实施细则,量测数据均要经现场检查、室内两级复核后方可上报。量测数据的存储、计算、管理均采用计算机进行。4.6隧道防排水施工方案隧道均采用双侧排水沟及中心水沟排水,衬砌背后的积水通过环向和纵向盲管汇集后经泄水孔引入侧沟,再经侧沟汇集和沉淀后通过横向联系水管引入中心水沟排出洞外。隧道初支和二衬之间铺设土工布和EVA防水板(厚1.5mm);环向排水管采用Φ5cmHDPE单壁打孔波纹管,安设在初期支护和复合防水层之间;纵向排水管采用Φ8cmHDPE纵向单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壁打孔波纹管,沿隧道墙角全隧通长布置,纵向排水管必须外裹无纺土工布,分段直接引入隧道侧沟内;全隧道设置横向Φ10cmPVC波纹管,将侧沟与中心水沟连通;施工时,用5cm长的锚固钉及窄条防水板(8×20~30cm)将软式透水管固定在支护面上,纵向、环向每隔50cm固定一处。环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的复合防水构造,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复合防水构造,变形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橡胶止水带和嵌缝材料的复合防水构造。4.6.1洞身防水层防水层铺设利用防水板作业台车施作。监控量测表明支护变形已基本趋于稳定且净空满足二次衬砌厚度、支护表面平整经地质雷达检测初期支护背后密实,满足质量要求后方可铺设防水板。防水层铺设作业区不得进行爆破,防止因爆破产生的飞石而损坏防水层结构。在衬砌台车就位前,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铺设过程中对接缝进行充气检查。防水层施工与二次衬砌混凝土灌筑之间相距20m左右,不宜过长。4.6.1.1防水层铺设工艺防水层采用分离式,先铺缓冲层,再铺防水板。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23。4.6.1.2施工准备作业平台就位后,将支护表面外露的锚杆头、钢筋头用氧焊齐根切除,并抹砂浆将其覆盖。对支护表面凹凸不平的部位进行修凿抹平。将电源线接到位,检验爬焊机、热风焊枪能否正常工作。4.6.1.3防水层铺设土工布进场后,应按试验规范进行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铺设防水板前应先铺设土工布,初支表面先把400g/㎡土工布用衬垫贴上,然后用射钉枪钉上射钉锚固,射钉长度不得小于50mm,射钉时应加垫圈并垂直于混凝土基层表面。隧道拱部射钉间距一般为500-800mm,边墙射钉间距一般为800-1000mm,梅花型布置。钉与钉之间的土工布不得紧绷,土工布与围岩应密贴。土工布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50mm,并焊接牢固。防水板、土工布细部锚固图见图4-24。将防水层背后吊带系在水泥钉上,并且防水层保持松紧适度,幅与幅之间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5cm,防水板搭接见图4-25。开启双轮自动爬焊机,调试好温度及爬行速度,待温度达到后进行试焊。当试焊可行后,进行正式焊接。将防水层接缝压入爬焊机热楔,开动爬焊机,手扶控制方向,爬焊机走过后,接缝形成两条宽1cm间距5cm的焊缝。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合格合格不合格洞内准备洞外准备采用焊接机将防水板固定在塑料垫圈上基面检查处理(支护表面处理)安装环、纵向排水盲管安装水平施工缝止水条隐蔽检查土工布(缓冲层)检验防水板检验盲管及止水条检验1.防水板质量检查2.画焊缝搭接线3.防水板分拱部和边墙两段截取,将拱部的对称卷起4.排水盲管检查1.工作平台就位2.接通电路线3.烧断锚杆及钢筋网端头4.如超挖超过铺板规定,编铁丝网回填5.拱顶画出隧道中线第一环,画出垂直隧道中线的横断面线。准备工作焊接防水板搭接焊缝补强质量检查移工作平台结束采用专用塑料垫圈和钢钉固定缓冲层图4-23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图4-24防水板、土工布细部锚固图图4-25防水板、搭接示意图进行充气质量检验,检查接缝是否有漏焊现象,焊点有无虚焊及焊穿现象,针对情况采用热风焊枪进行补焊。当质量检验合格后,台车移到下一作业面。4.6.1.4施工要点固定防水层时,应视支护表面的平整度将防水层预留一定的富余量,以防过紧而被混凝土挤破。为使防水层接头焊接良好,防水层每环铺设长度应比衬砌长度长不小于1m,以利接头焊接施工。防水层搭接缝与施工缝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cm,允许偏差为-5cm。防水层铺设好后,尽快灌筑混凝土。衬砌端部预留防水层接头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损破防水层。衬砌钢筋安装、各种预埋件设置、挡头模安装,以及泵送混凝土等工序作业中要防止破坏防水层。在钢筋混凝土衬砌地段,对已铺设的防水层,在焊接或绑扎钢筋时,采取移动保护板对成品防水层进行保护。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对成股向外涌水,根据水流量的大小,采取埋设多根大直径半圆塑料管来取代软式透水管;在淋水地段,防水层打湿后,焊缝质量难以保证,预铺一层排水板引水,然后再按设计铺设防水层。4.6.2环、纵、横向排水在地下水不发育(一般为弱富水区及以下)地段,环向每隔10~20m设一道φ50mm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局部地下水发育地段适当加密。在地下水较发育(一般为中等富水区)地段,环向每隔8~10m设一道φ50mm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局部地下水发育地段适当加密。在地下水发育的富水(一般为富水区及以上)地段,环向每隔6~8m设一道φ50mm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对集中出水点须单独设盲管并引入侧沟,大面积渗水适当加密。沿隧道两侧边墙底部纵向设置φ80mm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并分段12~20m引入隧道侧沟内,引排防水层背后的积水。纵向HDPE打孔波纹管盲管采用PE板窄条固定,用5cm长水泥钉锚固在喷层面上,锚固间距按50cm布置。4.6.3施工缝本标段隧道环向施工缝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背贴式止水带的复合防水构造,纵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的复合防水构造。施工时,止水带安装在衬砌台车的堵头模板的中央,采用U形卡固定,保证止水带位置安装准确,环、纵向施工缝防水图见图4-26。图4-26环、纵向施工缝防水示意图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施工缝施工应两侧平整、顺直、清洁、无渗水。施工缝应凿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和松软层。凿毛使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75%。人工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2.5MPa,风动机凿毛时混凝土应达到10MPa。4.6.4变形缝本标段隧道变形缝设在地层显著变化处、明暗分界处和断面明显变化处。变形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橡胶止水带和嵌缝材料的复合防水构造,变形缝防水示意图见图4-27。图4-27变形缝防水示意图变形缝的位置、宽度、构造型式应符合设计要求;缝内两侧应平整、清洁、无渗水;缝底应先设置与嵌缝材料无粘结力的背衬材料;嵌缝密实。4.7仰拱施工仰拱施工应超前拱墙衬砌,并尽量紧跟开挖工作面,Ⅳ、Ⅴ级软弱不稳定围岩施工时,仰拱距开挖面不宜超过35m,同时为解决和运输作业的干扰,应采用仰拱栈桥进行仰拱和底板施工。仰拱及填充应分开浇筑,先浇筑衬砌然后再浇筑填充,采取分段整体浇注,确保仰拱及底部施工质量。仰拱灌注时应抽干基坑内的集水并彻底清除隧底部的全部虚渣。仰拱立模时要准确放出仰拱填充面标高,每板仰拱衔接出不允许出现高低不平现象。每次仰拱灌注混凝土长度9.9m施作一段。仰拱施工工序如图4-28所示、仰拱移动栈桥示意图见图4-29。4.8二次衬砌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本标段隧道均采用复合式衬砌,衬砌施工采用衬砌台车施工,衬砌台车按双线隧道设计加工,台车长12m,有效施工长度为11.5m;衬砌台车根据设计断面自行设计制造,单件最大重量不超过5T,以便于运输和洞内现场拼装。设槽形挡头模测量设置安装仰拱钢筋开挖清浮碴隐检灌筑砼捣固抽排水接缝处理、安装止水带混凝土生产、运输养护图4-28仰拱施工工序流程图4-29移动栈桥二次衬砌一般在围岩变形趋于基本稳定后施作,变形趋于稳定应符合以下要求: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水平收敛(拱脚附近7d平均值)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15mm/d。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膨胀岩等可能产生大变形,且变形长期不能趋于稳定的不良地质隧道,二次衬砌可提前施作,衬砌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4.8.1施工方法正洞衬砌采用12m长全断面钢模整体式液压衬砌台车,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或汽车泵泵送作业,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先墙后拱灌筑,入模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机械振捣。台车结构如图4-30所示。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混凝土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车,挡头模板采用制式钢模,确保施工缝处混凝土质量。图4-30全液压衬砌台车结构图混凝土由本标段隧道统一规划的自动计量拌和站生产,采取商品化混凝土供应模式,就近供应。混凝土灌筑前做好钢筋的布设工作,钢筋角隅处要加强振捣,并做好防水层铺设及各类预埋件、预留孔、沟、槽、管路的设置。4.8.2混凝土施工隧道模筑混凝土衬砌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1。施工准备:测量工程师和隧道工程师共同进行水平、高程测量放样。起动台车液压系统,根据测量资料使钢模定位,保证钢模衬砌台车中线与隧道中线一致,拱墙模板定位后固定,并进行测量复核。清理基底杂物、积水和浮碴;衬砌台车前端装设钢制挡头模板,并按设计要求安装固定止水带;拆除上组衬砌混凝土施工缝处止水带保护模,并自检防水系统设置情况。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检查,经监理工程师签证同意后灌筑混凝土。混凝土原材料必须经工地试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细骨料采用河砂,粗骨料在指定石料场加工。在石料场建立粗骨料加工系统,保证粗骨料生产质量满足混凝土对粗骨料的各项指标的要求。到工地后,按混凝土原材料试验规范进行检验。水泥采用散装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由检测试验中心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性能检验。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有效期,或发现水泥有受潮结块现象时,均应经过鉴定后降级使用。搅拌用水从深井抽取。使用前对水进行酸性物质含量化学分析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不合格不合格不合格泵送入模运送混凝土混凝土搅拌自动计量搅拌站建立原材料进场检验设计混凝土配比混凝土试验合格浇筑仰拱混凝土处理合格混凝土养护强度满足机械行走结束混凝土养护安装填充及铺底模板模板安装检查浇筑混凝土衬砌断面检查铺设轨道台车就位模板清理、台车校正、固定台车安装检查合格混凝土养护脱模移动台车结束浇筑拱墙混凝土基仓清理挡头板安装止水带安装预埋件安装钢筋保护层垫块安装隐蔽工程检查拱墙施工缝接茬处理合格铺设防水层栈桥就位施工准备仰拱开挖基底处理绑扎钢筋、安装仰拱模板图4-31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4.8.3混凝土搅拌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搅拌站采用电子自动计量系统,混凝土搅拌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计量拌和,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强度、耐腐蚀、耐久性、和易性的要求和合理使用材料和经济的原则下,计算与试验相结合,采用质量法设计。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的技术要求: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碎石不大于1:3,且不大于40mm;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小于15%。混凝土生产必须满足冬期施工要求。4.8.4混凝土运输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运输施工要点:混凝土在运输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运到灌筑点时,要满足坍落度要求。从搅拌机卸料到灌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120分钟。4.8.5混凝土灌筑混凝土自模板窗口,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先墙后拱灌筑,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因意外混凝土灌筑作业受阻不得超过2个小时,否则按施工缝处理。衬砌混凝土施工均为机械振捣,插入式振动棒和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水带等。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4.8.6混凝土养护及整修模筑混凝土衬砌应根据不同地段承压情况,混凝土强度分别达到设计强度的100%、70%及8MPa以上时方可拆模。拆模时混凝土内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20℃,结构内外侧表面温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前不得拆模。4.8.7质量保证技术措施衬砌施工前,应对中线、高程、断面尺寸和净空大小进行仔细检查核对,准确无误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灌筑混凝土。施工前做好地下水的封堵、引排,仰拱及基础部位的浮碴、积水必须清理干净,衬砌混凝土必须在无水情况下进行施作,以保证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灌筑前,对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止水带进行仔细检查,符合要求后方能灌筑。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和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等措施,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并减小因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温度应力和收缩。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混凝土衬砌灌筑过程中,严禁损坏防水板。检测试验中心按规定要求在灌筑混凝土现场做试件,并详细填写施工记录。混凝土应分层对称、边浇注、边振捣,最大下落高度不能大于2m,台车前后混凝土高度差不能超过0.6m,左右混凝土高度不能超过0.5m。插入式振捣棒变换位置时,应竖向缓缓拔出,不得在混凝土浇筑仓内平托,不得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二次衬砌应及时施作,二次衬砌距掌子面的距离: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Ⅴ级围岩不得大于70m。4.8.8注浆回填为了确保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密实无空洞,在初期支护完成后二次衬砌前对初期支护背后进行探地雷达检测,发现空洞后采取注浆回填;二次衬砌施工时,在拱部每隔3m预埋一根φ30PVC注浆花管,注浆管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混凝土进入将其堵死,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后进行注浆,注浆材料选用微膨胀性水泥砂浆,注浆从低标高注浆孔开始注浆压力不小于2Mpa或高标高拱顶注浆孔冒浆为止。拱顶注浆花管布置见图4-32。4.9附属工程隧道内附属工程有:专用洞室、水沟电缆槽、光纤直放站洞室、照明箱变洞室、隔离开挖开关洞室等。附属工程施工要求如下:附属工程施工不得影响正洞工作面正常作业,风动凿岩机钻孔,塑料毫秒雷管微差起爆,光面爆破,湿喷混凝土,挖掘机装碴,采用自卸车运输出洞,随开挖随支护。附属洞室施工同样在主洞初期支护稳定后开始进行,以不对正洞形成干扰和超前二次衬砌防水卷材铺设至少50m为原则安排施工。经测量放样后一次开挖成型,初期支护参数同该段衬砌类型。洞室所在位置在主洞初期支护时就提前预留,洞室范围内需截断的工字钢架在洞室顶采用横托梁预处理(横托梁型材同正线工字钢架)。横托梁以简支梁型式与洞室邻近两侧钢架连成一体。在主洞初期支护时,洞室范围内仅作喷砼封闭,以便开挖。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附属洞室衬砌混凝土作业采用钢制整体式模板,与正洞衬砌同时施作,灌筑成整体结构。附属洞室防水层,在洞外按洞室三维模型加工防水层,直接镶入洞室内与正洞防水板焊接成一体。施工中应注意衬砌施工缝不得设于附属洞室处。图4-32拱顶注浆花管布置示意图通信、信号电力等预埋件按设计单位电力、线路、信号、通信专业要求在洞内设置。洞内排水沟沿隧道两侧墙脚通长布置,线路前进方向侧沟靠近线路侧设置信号电缆槽,靠近边墙侧设置电力电缆槽。各电缆槽均采取分槽设置。洞内排水沟、电缆槽在洞内其他工程项目完成后展开全线统一施工,能够更好的控制其线型和几何尺寸。尺寸详见图4-32。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在模筑衬砌完成地段,根据施工组织安排于施工后期进行水沟、电缆槽施工。沟、槽立模采用专用大块组合钢模板立模。砼由洞外搅拌站提供,砼灌注采用在砼罐车后接长溜槽直接入模的方式,插入式振捣,洒水养生。沟、槽盖板在洞外加工厂集中预制,运至洞内后,人工挂线砂浆找平铺设。图4-32水沟电缆槽示意图隧道两侧边沟基座和两侧电缆沟基座与侧壁现场立模浇筑,盖板采用预制安装的方法施工,在拌和站内集中预制。4.10综合接地隧道工程综合接地严格按照设计施工,敷设地线的过程中地线拐弯应圆滑、平顺,切忌生成死弯,背口等现象,并,贯通地线每隔一定距离用三通管头向电缆槽引一接线头。接线头的引出采用塑料护套多股铜线,电缆槽内留出250mm,对需要进行接地处理的设备连接在贯通地线上。为保证全线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符合设计要求,贯通地线需在适当地方安装接地极来进行降阻处理。每隔一定距离安装一处接地极对贯通地线接地性能加强。采用铅包多股铜缆线与隧道两侧预留的接地螺母相联接,隧道两侧的接地螺母与预埋接地钢筋焊接成一条贯通的接地线,保证全线贯通地线的接地电阻符合设计的技术要求。在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注意保护预埋接地钢筋使其定位准确,尤其注意不得使其断开。同时施工过程中要采用仪器测每分项工程的接地电阻,使其符合设计要求。五、工程质量保证措施5.1超前地质预报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首先,研究既有区域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必要时到地表补充测绘,以达到对整个地区地质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可溶岩分布情况、构造发育情况、地表水系发育情况、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岩溶大概发育几层、每层大概标高、哪一层对工程影响最大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把握,制定预报预案,针对不同地段的地质情况进行地质预报重要性分级,不同级别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既预报准确又节省有限预报资源的目的。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以地质分析(地质调查、地质素描、几何作图、块体坐标作图、赤平投影作图)、TSP长距离探测、红外探水、地质雷达超前探测手段贯通为主;褶皱核部及其它地质异常地段,采用超前地质钻孔验证;泥灰岩地段,根据开挖揭示岩溶发育程度,必要时采用地质雷达检底。5.2监控量测a、测点布置力求合理,应能反映出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实际变形情况。b、监测仪器必须满足精度要求,而且要定期校核。c、测点埋设应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做到位置准确,安全稳固,设立醒目的保护标志。基准点埋设于施工影响范围外,数量为2个。d、监测工作由多年从事监测工作及有类似工程监测经验的工程师负责,小组其它成员也是有监测工作经历的工程师或测工,并保证监测人员的相对固定,保证数据资料的连续性。e、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一般情况下,应每周报一次,特殊情况下,每天报送一次。监测报告应包括阶段变形值、变形速率、累计值,并绘制沉降槽曲线、历时曲线等,作必要的回规分析,及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f、如发现监测数据异常,应立即复测,并检查监测仪器、方法及计算过程,确认无误后,立即上报给甲方、监理及单位主管,以便采取措施。g、雨季是隧道施工的不利情况,地下渗水比较严重。因此雨季在保证正常的监测频率的情况下,应加强一些薄弱环节和主要管线及建筑物等项目的量测频率,如测斜、应力、拱顶下沉、既有线变形等,同时,应根据监测结果,加强一些不利区域的监测,以保证整个工程始终处于监控状态。h、开展相应的QC小组活动,及时分析,反馈信息。5.3隧道开挖针对本段工程地质特点,不同围岩级别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需要,采用相应的钻爆设计方案,开挖断面采用激光断面仪及时修正钻爆设计,严格控制超欠挖。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5.4爆破本段隧道开挖采用光面爆破,爆破效果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整个隧道的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爆破效果好,对控制隧道超欠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提高炮孔利用率以及机械作业效率,节省支护费用和时间,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安全都十分重要。光面爆破设计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根据隧道工期及隧道的地质条件合同确定的进尺进行爆破设计,爆破设计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和现今已成熟的隧道爆破成果、施工经验及先进技术进行;由于掏槽爆破和周边炮眼的光面爆破在隧道爆破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单独进行设计,爆破前进行爆破试验,使爆破参数更加趋于完善;开挖断面用激光断面仪进行控制,确保轮廓线达到设计要求。5.5对揭露的围岩级别识别在施工过程中,对开挖揭露的围岩进行强度识别,并同设计图纸进行对应比较,发现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图纸不相符的情况及时与设计方联系,根据设计方意见进行现场施工参数的调整。5.6开挖进尺控制在开挖钻爆设计过程中,除了要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外,还要确保每循环的开挖进尺满足规范要求。5.7喷射混凝土为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质量,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初喷在清帮、找顶后立即进行,喷射混凝土厚度4~8cm,及早快速封闭围岩。初支背后脱空预防措施:认真进行钻爆设计,准确确定钻爆参数。根据开挖断面实际和地质情况,周密做好光面爆破施工方案,准确计算钻爆参数,并对作业方案实施动态优化,以提高光面爆破施工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挖断面超挖,缩小网格和钢架背后的空间。调整施工工序和改进施工工艺、挂防水板前检查等事前控制措施,对初支背后可能出现脱空的问题进行预控。5.8衬砌混凝土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当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量测监控数据表明位移率明显减缓、收敛值拱脚附近小于0.2mm/d和拱顶相对下沉小于0.15mm/d时,方可施作二次混凝土衬砌。衬砌台车:采用穿行式全断面液压钢模衬砌台车,衬砌台车长≥12m;混凝土衬砌施工:采用两台输送泵左右同时对称灌筑,既缩短衬砌时间,又防止钢模台车偏移。混凝土衬砌泵送灌筑施工中辅以插入式振动棒捣固。挡头模板采用钢模,确保施工缝处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生产:全部采用自动计量搅拌站拌和。在粗骨料生产场设立粗骨料破碎筛分处理系统,保证粗骨料粒径符合泵送混凝土要求。拆模时间:当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衬砌脱空的预防措施:1、防水板挂设规范⑴防水板挂设前应先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进行检测,欠挖部位应先加以凿除,对喷射混凝土表面凹凸显著部位应分层喷射找平。外露的锚杆头及钢筋网头应齐根切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使混凝土表面平顺。⑵防水板挂设完成后用手托起防水板看其是否能与初支面密贴,且没有太多余量,一般防水板长度为初支面长度的1.2~1.5倍。防水板挂设时焊接点数量和间距要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拱部防水板挂设稳固,防止防水板因挂设不稳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掉落后压入两侧混凝土,造成拱部空洞。2、加强混凝土浇筑的过程控制⑴在浇筑拱部时适当调整混凝土的水灰比或采用适量的膨胀混凝土,减小混凝土干缩徐变。浇筑过程中振捣密实,尽量排除在混凝土浇筑时被挤压到拱部的空气。⑵在拱部混凝土浇筑时,将泵送管深入模板外接近拱顶的部位,使拱部混凝土由上向下浇筑。混凝土泵送管可选在台车标高较高的一端入模。混凝土浇筑到拱部时设置观察孔,安排技术员或质检员值班观察浇筑情况,确保拱部混凝土填筑饱满。⑶拱部堵头板安装时注意接缝密贴,可采用双面胶等措施,保证混凝土浇筑后不漏浆,不跑浆。⑷混凝土浇筑时,安排专人现场值班。值班人员要恪尽职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求施工人员不要急于拆下输送管,须待混凝土有一定自稳能力后再拆,在拆下同时,迅速关闭窗口,以免混凝土掉落。3.3衬砌台车支垫稳固,并定期检修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⑴做好二衬台车台车附近的文明施工,防止支垫方木长期被水浸泡。现场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方木受压能力,防止混凝土浇筑后被压碎引起台车下沉。衬砌台车在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维护,防止台车屈服变形。3.4二衬施工前要先检查初支背后是否存在空洞或喷砼不密实的情况,若发现有空洞等情况存在应安排注浆充实。5.9施工安全步距在正洞开挖、支护施作的同时,积极组织准备仰拱及二衬的施工,在初期支护施作完毕后,根据现场工作作业面的情况,及时的进行仰拱施作,同时加强初期支护后的监控量测工作,对初期支护变形量符合施作二衬的情况下,及时的进行二衬施工,确保掌子面与仰拱以及掌子面与二衬间的安全步距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如已存在安全步距已超标的情况,可采取停止掌子面施工,加快仰拱及二衬施工的措施进行整改,使安全步距达标。5.10隧道防水为确保隧道不渗、不漏、不裂,施工时,对水资源保护有严格要求的隧道,防排水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在其它地段,则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达到防水可靠、排水畅通、经济合理的目的。施工中,从以下六道防线预防和根治隧道衬砌的渗漏水。第一道防线,补充注浆防水;第二道防线,初期支护湿喷防水混凝土防水;第三道防线,软式透水管排水;第四道防线,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防水隔离层防水;第五道防线: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防水;第六道防线,施工缝、变形缝防水为防水重点,施工缝防水应同时采用背帖式止水带与中埋工止水带或遇水膨胀止水条的防水措施,变形缝防水应同时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及其他两种可靠的防水措施。5.11防衬砌开裂的技术措施开挖后,衬砌前,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围岩和支护结构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息,不断优化支护和衬砌结构参数,确保支护和衬砌结构的受力条件与该地段的地质条件相适应,并根据量测信息,指导二次模筑砼衬砌的施作时间。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复合式衬砌地段,喷、锚、网为主的初期支护体系是主要承载结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初期支护,必须保证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避免模筑混凝土衬砌承受过大松驰压力而开裂。隧道衬砌前采用隧道限界检测仪检测隧道断面,确保支护结构和混凝土衬砌具有设计所需的断面厚度及受力性能。隧道衬砌前,必须将隧道底部和墙脚的虚碴、浮碴清除干净,确保仰拱、铺底以及隧道的拱墙衬砌置于坚实的基础上,避免衬砌不均匀下沉开裂。衬砌前要对防水层的铺设质量进行检查,确认防水层与初期支护基面密贴,拱部防水层有一定的富余量,避免混凝土灌筑到拱部时,因防水层张紧形成外模,导致衬砌与基面不密贴,影响结构受力性能。加强混凝土品质的过程控制,确保混凝土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5.12防排水施工措施隧道结构防排水采用以堵为主,以控制排水为辅,综合治理的措施,即通过注浆和锚喷作业,使初期支护达到设计防水标准,然后在边墙安设纵向和横向排水盲管,并将防水板铺设到电缆槽顶面以上,把有限的边墙水汇集到墙脚纵向排水盲管中,经泄水管排到边墙水沟中,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水体系,达到衬砌结构不渗、不漏的目的。5.13未按设计要求进行铺设钢筋网等临时支护的预防措施①按设计要求加工,挂网,钢筋必须是符合设计的合格材料。②铺设钢筋网要符合下列要求:A、钢筋网应在开挖面清理危石后进行铺挂网,密贴开挖面。B、砂层地段应先铺挂钢筋网,压紧后再喷砼。C、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在第一层钢筋网被砼覆盖后铺设。D、钢筋网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E、开始喷砼时,喷头距喷射面的距离以0.6-1.5米。F、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砼块被钢筋网卡住时,要及时清理。5.14台车衬砌质量控制措施①衬砌台车的选择;采用平移式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圆钢配合脚手架加固。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②采用全断面衬砌模板台车作业时,采用砼输送泵、洞外拌合站,配备砼搅拌运输车等配套机械设备,使砼拌合、运输、灌注全过程组成流水作业线,不间断施工。③砼拌合站的生产能力满足衬砌的需要,并采取自动计量。砼运输采用自行式砼输送罐车。5.15结构防排水施工处理不当预防措施①洞内永久性防排水结构物施工要符合规范要求。②衬砌背后或隧道底设排水沟、盲沟和引水管时,可根据隧道渗水量大小适当调整排水设施的位置、间距等。③隧道的排水设施要配合衬砌进行。④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防水时,要符合规范要求。⑤当衬砌背后压注水泥砂浆后仍有渗水现象,可注水泥-水玻璃浆液或其它化学浆液。⑥隧道衬砌采用防水砼时,必须经现场试验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使用。⑦衬砌的施工缝和沉降缝采用橡胶止水带防水。5.16衬砌中防水层在铺设中有破损、折曲现象预防措施①防水层按环状铺设,并视材质采取相应接连方法。②防水层的接头处要擦净,用材质相同的焊条焊接。③采用无纺布做滤层时,防水板与无纺布密切叠合,整体铺挂。④开挖和衬砌作业不得损坏防水层,当发现层面有损坏时要及时修补。⑤防水层铺设长度要根据衬砌长度确定。5.17仰拱施工预防措施①仰拱施工前,必须将隧道底虚碴、杂物、积水等清理干净,超挖则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②仰拱施工在边墙衬砌前进行,其超前距离要保持3倍以上衬砌循环长度。③仰拱施作要一次成型,避免分部灌筑。④仰拱施工缝和变形缝处必须作防水处理。5.18电缆槽施工控制措施①电缆槽随边墙基础施工一次挖好,不得在边墙灌注后再爆破开挖。②电缆槽壁中预埋的管、件、预留孔、槽,按设计位置定位。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③电缆托架镀锌防锈,并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高低偏差不大于±5mm。④槽壁中每隔50m预埋接地引线的一端与预埋件焊接牢固。六、施工安全保障措施6.1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指导方针,正确处理好进度、质量、安全三者之间关系,做好开挖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杜绝塌方。(2)在洞口段、及洞身Ⅳ、Ⅴ级围岩地段,施工前制定详细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作业指导书。(3)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超前地质预报重点内容主要有:不良地质(特别是人为坑洞等)、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等)。地质预报采用TSP、超前钻孔、地质雷达等综合预报手段对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作出详细的预报。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开挖过程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掌握地质变化,监控指导现场施工。(4)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做好超前导管注浆加固围岩或起到注浆堵水的作用。(5)不良地质段隧道施工时,严格遵循“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保证不坍方。(6)施钻人员到达工作面后,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支护、拱顶是否稳定,如有松动危石应清除并加以支护。(7)操作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并保持必要的安全操作距离。(8)司钻工钻孔前,对风钻和工具作如下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修理或更换: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管路是否良好,连接是否牢固。钻杆是否弯曲、带伤,防止作业时断钎伤人。湿式凿岩的供水装置是否良好。(9)风钻钻孔时,将支架安置稳妥。在钻孔台架上打眼时,先检查平台架及斜撑是否稳定,平台上是否铺满板,外侧的防护栏杆是否牢固,防止高处坠落。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10)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孔,严禁在打眼的同时装药。不得在工作面折卸、修理风钻。手持风钻打眼,开孔时应用较短的钻杆,其长度不超过0.8~1m。钻头未入岩壁前,风门不宜开大。操作时做到退钎子与凿岩机一条线,司钻工要在风钻的左侧方,严禁骑着气腿操作风钻,钻眼时先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先关风后关水。(11)用风镐开挖时工作前检查气压及风镐的连接。工作中,要防止空打,卡钎时不可猛摇风镐,要及时更换磨钝的镐钎,发现滤风网被污物堵塞,需及时排除。(12)凿岩台车严格按照使用保养说明书进行操作保养。台车行驶前把钻臂降低,不妨碍驾驶员视线,行驶速度不超过10km/h,专人驾驶。台车司钻前,必须清除易落或松动的危石,并支起液压千斤顶,使台车稳固,轮胎免受压力。司钻中出现故障,请专业修理人员修理,严禁台车带病作业。司钻过程中严禁边打眼、边用吊篮装药。严禁在台车运转中进行调整作业。严禁拆除台车各种安全防护装置。放炮时,台车必须离开安全距离以外,并进行适当防护。认真填写设备运转记录,详细记录台车作业中的各种参数。(13)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按规范要求,两端加强联系,确保统一指挥、安全施工。两工作面相向开挖时,相距50m时必须停止一方掘进,由另一方掘进贯通,另一方爆破时必须向对方通知。6.2火工品运输及爆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爆破作业时统一指挥:根据施工条件,洞内每日放炮次数,齐头开挖作业循环时间明确规定;警戒要统一行动;多工作面放炮相互影响时,首先要保证齐头掘进的需要,起爆顺序应由里向外,里面的人员末撤出前,外面禁止放炮。(2)爆破时所有的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震动飞石伤害的地点,其安全距离:独立导坑内不于少200m。半断面开挖不少于400m。全断面开挖不少于500m。(3)爆破器材加工,在洞外远离洞口50m以外的加工房工作台上操作。除洞外土石方用电雷管外,洞内用非电雷管。装配起爆管时必须先试验。计算引线长度,每批分卷进行。导爆管凡有过粗、凡管体压扁、破损锈蚀、加强帽歪斜者,严禁使用。加工好的起爆管分段装入木箱内,防止混段(不准把段数标签失落)。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4)人工运送炸药每人一次运送量不超过20kg或原包装一箱。运送爆破器材前后30m应专人防护,严禁中途逗留。(5)汽车运送爆破器材时应遵守下列规定:炸药与雷管应分别由木板车厢运入洞内,车厢应垫胶皮,只准平放一层。必须由爆破工专人护送,其它人员不得搭乘。运送途中要显示红灯与鸣笛。汽车排气孔应加防火罩。炸药与雷管不准同车运送。(6)装药时严禁火种,无关人员和机具等均应撤离到安全地点。周边眼间隔装药,用胶布包扎在竹片上固定牢实。(7)洞内大断面开挖,雷管段数量、装药量大时,爆破指挥人员应先明确分工,自上而下分区分段装药各负其责,防止混段和漏装,禁止超量装药。(8)遇有下列情况禁止装药:作业面照明不足;工作面岩面破碎未及时支护;可能有大量涌水的地段。(9)装药完毕,工作面所有的机具、材料撤离,经检查无漏装,炮口堵塞完后进行网络连接(采用簇连),网络连接好后,应专人检查是否合格,经确认连接无误,人员机具已撤至安全地带即可起爆。(10)其他注意事项:洞内严禁明火点炮,洞内所有爆破、导爆索长度均不少于2.0m;起爆后必须通风排烟15~30分钟后才准工作人员进入工作面,并经下列各项检查和处理后,其它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及雷管;顶部、两端有无损坏及变形;进行爆破器材加工和爆破作业的人员,严禁穿化纤衣服。爆破器材的领取必须由有合格证的人员办理,一定要帐物相符;双方签字。每次装药完毕后未用完的爆破器材立即退回库房,并办理清库签字手续。6.3装碴及运输安全保证措施(1)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货混装,装载机不准载人。(2)机械装碴时,坑道断面尺寸应满足装载机安全运转。(3)装碴时,运碴车辆应停稳并制动,起动前应鸣笛。(4)洞内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作业地段正常时每小时小于1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5公里,成洞地段行驶时速小于20公里,会车时时速小于10公里。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5)在衬砌台车(或作业台架)作业地段应设置“慢行”标志,台车(台架)两端设置红色显示灯。(6)洞内车辆行驶应遵守下列规定:严禁超车。会车时空车让重车,重车减速行驶,两车厢间距离不小于0.5m。同向行驶,前后两车间距离至少为20m,洞内能见度差时,应加大间距。洞内车辆相遇或发现有行人时,应关闭大灯,改用小光灯或近光灯。车辆起动前应了望或鸣笛,进出隧道口时应鸣笛。洞内车辆倒车必须开灯、鸣笛或专人指挥。车辆在使用前应详细检查,不得带病行驶。(7)洞内车辆行驶时,施工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行人走两侧人行道。不与机械车辆抢道。不准扒车追车和强行搭车。(8)运输道路要铺筑路面,做好排水及维修工作。(9)进洞车辆及内燃机械必须选用带净化装置或低污染的柴油机,汽油机械的车辆不得进洞作业。用时必须加强通风管理工作。(10)洞外卸碴场地应符合规定的坡度,并应在碴堆边缘内80cm处设置挡木,以防车辆翻沟。(11)车辆运行前应保持其机况、照明刹车良好;确认前后无人并给一次信号,方可启动。(12)洞口、交叉路口和狭窄的施工场地,应设置“缓行”标志,必要时应专人指挥交通。洞内车辆、机械停放处,应设置有足够的照明、并设置红色警戒灯。(13)机械设备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用、养、修制度,并切实执行,实行奖罚,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14)汽车及走行机械,严格执行“三不超(不超速、不超载、不超劳)、五不开(无证、无令、带病、病车、酒后不开)”、“三勤、三检”制度。(15)工地应设专职机械管理人员,分工负责机械设备各项工作。(16)在施工中运输保证道路质量,由综合班按标准养护。安排调度值班,统一指挥,保证出碴、进料运输畅通无阻,洞内每隔500m设一醒目的交通标志,洞外既有公路或便道转弯处或陡坡处设置醒目、温馨的安全标识。在弃碴场安排推土机或装载机经常推碴,推碴时留适当的余碴,并安排卸碴指挥人员对自卸汽车进行卸碴指挥,确保自卸汽车倒车和弃碴安全。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17)为保证运输作业的正常、安全运输,特别制定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的具体措施。(18)编制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组织专人深入现场,督促检查机械设备安全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消除隐患,使机械设备达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运行。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19)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做到力保“十字作业”。交班清楚后,接班人检查移交的运转、维修、油耗等记录情况及设备情况,并开车试运转,确认正常后方能进行工作。(20)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对施工中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不仅要进行安全处罚,并责令其重新学习,并进行考核。(21)施工人员配足安全防护设施,施工中检查佩带情况,不按要求佩带时,进行安全处罚。(22)冬天车辆运输备好防滑链。(23)加强日常对驾驶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强作息时间的管理,加强各种管理制度的落实,保证装碴、运输安全。6.4支护、衬砌安全保证措施(1)隧道开挖后必须及时进行支护。支护质量必须达到设计规定标准。(2)施工期间,现场值班负责人员每天应同安全质检人员对开挖面地质以及各部支护情况进行一次检查。不良地质地段每班检查一次,当发现支护变形或损坏时立即加固处理并作出详细记录。(3)监控量测是获得围岩和初期支护结构变形信息的主要手段,它是对围岩和支护、衬砌的力学行为以及它们之间的力学关系进行量测和观察,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量测人员发现量测数据有突变或异变时,应于量测后及时向技术负责人或现场负责人汇报,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或通知施工人员暂时撤离危险地段。(4)钢拱架架立时不得置于虚碴或活动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基底夯实加设钢垫板或加设木楔楔紧。锚杆支护,孔深、间距、方位必须到设计要求,注浆要饱满,钢筋网初喷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厚度。(5)洞内支护,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支护紧跟开挖面;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尽量缩小开挖支护台阶长度。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6)喷射支护前,清除危石及松动石块,喷射手配戴防护用品;机械各部完好正常,压力保持在0.4MPa左右,喷浆管喷嘴严禁对人放置。(7)随着隧道各部开挖工作的推进,及时进行衬砌或压浆,特别是洞门建筑的衬砌必须尽早施工,地质不良地段的衬砌尽早完成。(8)机械转动部分设置防护罩,电动机必须有接地装置,移动或修理机器及管线路时,先停电,并切断电源、风源。(9)加强洞内通风、照明管理,确保达到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工作环境。(10)二次衬砌前铺设防水层。工作台架下净空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工作台架承载重量,不得超过额定荷载。两端应设不低于1m的栏杆和上下人员的爬梯。(11)铺设防水层台架及模板台车距作业开挖面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齐头爆破时要防止空气波冲破防水层。工作台架衬砌台车就位后,应用卡轨器固定在轨道上,防止溜车。(12)衬砌台车使用时遵守下列规定:台车上不得堆放料具。工作台上应铺满木板。并设安全栏杆。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时,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两端挡头板应安装牢固。衬砌台车工作台架上施工用照明用电线路每天要进行至少一次检查,确保电线绝缘良好,防止电线破损、漏电伤人(装置漏电保护器)。(13)模板台车设计时,必须考虑净空能保证运输车辆的顺利通行。混凝土灌筑时,必须两侧对称进行。6.5通风与防尘安全保证措施本标段瓦斯隧道,低瓦斯隧道较多,施工通风至关重要,针对低瓦斯或瓦斯隧道施工作业区保证24h不间断通风,配备专职瓦检员每2h瓦斯检测一次,保证洞内安全作业。(1)隧道作业环境标准: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必须在2mg以下。氧气不得低于20%(按体积计,下同)。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30mg/m3。氮氧化物浓度在5mg/m3以下。二氧化硫浓度不得超过15mg/m3。硫化氢浓度不超过10mg/m3。氨的浓度不得超过30mg/m3。隧道内的气温不超过28℃。(2)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加强通风,以确保洞内氧气含量、风速、新鲜空气达到规定的卫生标准。把粉尘浓度、有害气体含量降低到允许标准以内。(3)压入式通风进风口设在洞外,避免污染的空气进入洞内。洞内风管悬挂在侧壁上,安装平顺,接头严密,出风口距工作面不大于30m。(4)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5)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扛木料、钻杆等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风管或管口上。(6)隧道施工中必须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上做好下列防尘工作:放炮前后进行喷雾与洒水。出碴前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吹入式的出风口,放置喷雾器。防尘用水保持清洁。6.6临时用电及照明安全保证措施本标段瓦斯隧道,低瓦斯隧道较多,施工用电要求较高。在瓦斯隧道或低瓦斯隧道施工中,洞内严禁使用明火作业,洞内照明灯具、开关、电闸等均需符合防火防爆要求。(1)施工用电除利用地方电源外,根据施工需要各架子队备用内燃发电机,以便当供电单位停电检修时,可供洞内抽水、照明和生活用电。(2)洞外电力线路跨越道路、住房、施工地区时安全距离必须符合要求,电线高度距人行道路或运输线路的高度不低于:6~10KV为6.5m,4KV为6m。(3)洞内作业地段照明电压36V;成洞地段220V。(4)洞内照明电力线路悬在两侧墙上,安装在同一侧时分层架设,电线悬挂高度距人行地面:400V以下不小于2m,6~10KV不小于3.5m。(5)洞内作业面应有足够的照明。开挖作业地段,每平方米不小于15W;未成洞地段每隔6m,成洞地段隔10m安装60W灯一盏。(6)洞内检修搬迁电器设备(包括电线电缆)时应切断电源,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的警告牌。(7)操作洞内电器设备,需符合下列规定:非专职值班电器人员,不得操作电器设备。操作高压电器主回路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并站在绝缘板上。手持高压电器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在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分应绝缘良好。使用前应作绝缘检查。低压电器设备应加触电保护器。电器设备的检查和调整,必须由专职维修电工进行操作。(8)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洞内外开关箱设在安全位置,并有防雨防水措施,有保护接零或接地装置,实行一机一闸。箱内无杂物,有门有锁。(9)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变压器等电器均应有安全保护屏障(围栏),线路架设高度和照明度必须符合标准,严防行走运行机械损坏电线路、毁机伤人。(10)严禁将电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筋、管子、扒钉等金属上。(11)对电气设备、绝缘用具必须定期检查、测试,防雷设施每年在雷雨季节之前应检测,手持电动工具应有专人管理,每月检查一次。(12)变、配电房不要使用易燃的材料建筑,门向外开,建筑结构要符合安全标准;在采用外来电源和自备发电机两个电源交替使用时,必须安设能防止沟通两个电源的连锁装置。(13)做好防雷工作,变压器安装时,检测接地电阻,当接地电阻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变压器不准投入使用。(14)配电房、所应有防雷及消防设施,户外围墙高度不宜低于2.5m,并设置明显的警告牌。(15)各种机械及电气设备都按规定安装接地装置;施工脚手架按规定设置防雷装置;施工场地的油库、料库、火工品库房及变电站等建筑,一律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16)隧道内的照明灯光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根据开挖断面的大小、施工工作面的位置确定高度。隧道内照明用电线路,均使用防潮绝缘导线,并按规定的高度用磁瓶悬挂在高处,不得放在地上。隧道内的用电线路和照明设备必须设专人负责检修管理,检修电路与照明设备时切断电源。在潮湿及漏水隧道中的电灯使用防水灯口。6.7防火、防洪、洞内排水安全保证措施(1)防火项目经理作为第一责任人。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有关规定,切实做好防火工作,做好防火隔离区,严格控制火种的使用和保管,杜绝失火。建立项目部、工区、架子队三级防火责任制,明确各级防火职责。本工程防火遵循“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采取以下防火措施: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工程开工前,对全部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和演习,制定消防专项措施,纳入统一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临时设施修建时,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足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并由当地消防部门检查认可后投入使用。执行安全用电规程,使用标准合格电器;电焊等工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防止电源起火事故。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和宣传教育,积极采取消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每年进行至少两次高规格的安全防火大检查。施工期间的生产、生活营地及靠近山林草木的地方均设置高压水管等消防设施,配备足够的灭火器及其它消防工具,设置醒目标牌,特别对油库、炸药库、材料库、变电站等重地设置专人负责。同时积极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联系。大风季节严防火灾,加强消防教育。经常检查灭火器及其它消防工具、醒目标牌等,林区及易燃品堆放处严禁带入火种,消除火灾隐患,防患于未然。隧道各洞口施工区,洞内机电洞室、料库等处均设置有效而数量足够的消防器材,并设明显的标志,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不得挪做它用。火源距洞口至少30m以外。库房20m范围内严禁烟火。洞内严禁明火作业与取暖。洞内及各洞室不得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和其它易燃物品。清洗风动工具在专用洞室内,并设置外开的防火门。重点部位如仓库、木工间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施工现场用电,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防止发生电器火灾。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少于30m。做好防火工作,搭设的工棚与料库之间的距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在工棚及仓库附近要设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2)防洪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确立“强化基础、加强检查、消除隐患、以防为主、积极抢险”的防洪原则。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防洪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本工程的防洪工作。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临时工程按照设计修建,同时考虑防洪要求;施工场地布置考虑防洪、防雨要求,避开滑坡及堆积层不良地质条件,做好截、排水沟。防洪期间加强与地方政府、水利部门、气象部门的联系,及时掌握汛期气象预报和防洪动态。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3)洞内排水断层破碎带是地下水储存的场所,可能会产生突然涌水现象,对隧道围岩稳定性极为不利。施工中采用超前地质预报、超前钻探、超前注浆堵水和正确的施工方法外,必须配备足够数量的抽水机和备用电源来保证充足的抽水能力。抽水机设备采用电力机械,不使用内燃抽水机。隧道开挖中通过探测证明要穿过涌水地层时,采用超前钻孔探水,查清含水层厚度、岩性、水量、水压等,为防治涌水提供依据。如发现工作面有大量涌水时,即令工人停止工作,撤至安全地点。6.8瓦斯爆炸防范措施隧道为低瓦斯隧道,瓦斯爆炸在隧道施工的整个阶段均存在风险,因此,必须从洞口管理到洞内各项防护措施、施工机具以及施工方法的选择等方方面面均要严格盘查,制定相应措施。瓦斯隧道施工过程明火作业、洞内用电、爆破作业等工序均可能会引发瓦斯爆炸,因此必须加强监控、严格管理,各方面采取全方位防护措施,方能有效防止瓦斯突出、爆炸事故的发生。对隧道应制定瓦斯防治方案,瓦斯隧道区域分为非瓦斯区域、低瓦斯区域、高瓦斯区域、瓦斯突出区域共四类。低瓦斯区域和高瓦斯区域可按绝对瓦斯涌出量进行判定。当全区域的瓦斯涌出量小于0.5m³/min时,为低瓦斯区域;大于或等于0.5m3/min时,为高瓦斯区域。针对对隧道的瓦斯动态监测情况,调整施工工艺和机械设备及防护措施等。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加强通风、勤测瓦斯、严禁火源”三条基本原则。对瓦斯区域的一般要求为采用湿式作业:钻孔与喷射砼作业要做到先开水后开风,以密闭粉尘,避免产生火花;拱架连接:所有格栅和型钢拱架连接钢筋一律采用机械连接,不得焊接连接;二次衬砌砼:①加入气密剂,增强衬砌砼的气密性;②二衬砼施工作业应斜向振捣,不要垂直方向振捣;③二衬砼拆模时要用木棰敲打,防止产生火花。(1)瓦斯隧道钻爆作业的防范措施①要采用正台阶法开挖,拱部开挖一次成形,及时喷砼封闭围岩减少瓦斯溢出。开挖时一定要采用光面爆破,减少岩面坑洼不平造成局部瓦斯积聚。②钻爆开挖要坚持多打眼、少装药、短进尺,快喷锚、强支护、勤检测,采用超前注浆锚杆双液注浆,加固岩体堵塞岩体裂隙,减少或阻止瓦斯外溢。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③钻孔和装药:开挖工作面附近20m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方可钻孔;瓦斯区域采用电雷管起爆时,严禁反向装药。采用正向连续装药结构时,雷管以外不得装药卷。在岩层内爆破,炮眼深度不足0.9m时,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为0.9m以上时,装药长度不得大于炮眼深度的2/3。所有炮眼的剩余部分应用炮泥封堵。炮泥应用水炮泥和钻土泡泥。水炮泥外剩余的炮眼部分应用钻土炮泥填满封实。严禁用煤粉、块状材料或其他可燃性材料作炮泥。④起爆:爆破地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且通风应风量足,风向稳,局扇无循环风;a必须采用串联连接方式。线路所有连结接头相互扭紧,明线部分包覆绝缘层并悬空。b母线采用具有良好绝缘性和柔软性的铜芯电缆,母线与电缆、电线、信号线应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并随用随挂,严禁将其固定。母线的长度必须大于规定的爆破安全距离起爆母线;必须采用绝缘母线单回路爆破c严禁将瞬发电雷管与毫秒电雷管在同一串联网路中使用。d同一串联网络的雷管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批号、同一牌号;最后一段雷管的延续时间不得超过130毫秒。e电力起爆必须使用防爆型起爆器作为起爆电源,一个开挖工作面不得同时使用两台及以上起爆器起爆。⑤雷管和炸药:必须使用取得生产许可证的煤矿专用雷管和煤矿专用炸药。炸药内加盐可降低猛力,阻止产生火花。⑥爆破管理:a爆破前后雷管、炸药数量要及时清点,及时回收入库或交回,并做好爆破记录;b放炮后必须通风排烟15分钟以上,由炮工先检查放炮现场,没有危险后其他人员再进入作业现场,进行碴堆路面洒(喷)水后,出碴机械再进行出碴作业;c打眼、装药、封泥和放炮都必须符合瓦斯防爆的有关规定,严禁采用明火放炮。(2)瓦斯隧道通风安全技术措施①项目分部建立专门的通风班组,与瓦检员一同受现场带班人员统一调配,负责隧道的24小时通风作业,通风机接专门电表,进行计量考核。②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根据勘测设计文件提供的隧道瓦斯最大涌出量、里程段落长度、投入机械设备及人员数量等因素,考虑一定富裕系数,提前做好通风设计计算,确定施工通风风量(不小于4m³/min)风速(不小于1m/s),科学选配隧道施工通风所需风机、风管的性能和规格。确保隧道空气中的瓦斯浓度稀释到允许浓度以下。瓦斯隧道施工通风设计计算选配通风机械设备要考虑设备故障因素,配备足够的备用设备,防止设备故障造成洞内瓦斯积聚与超限。③选用防爆型风机、阻燃型防静电风管,风机距洞口20米布设。风管口到开挖工作面的距离应小于5m,风管百米漏风率不应大于2%。④施工过程中加强瓦斯隧道施工通风管理,对通风机械设备、通风管路要做到经常性维护保养和检查,降低通风系统的故障率、减少通风管路的漏风量,确保施工通风系统正常和通风效果。⑤瓦斯隧道施工通风机必须设两路供电系统,并装设风电闭锁装置。当一路电源停止供电时,另一路电源应有15min启动,保证风机的运转。注意保证施工通风供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和检修,必须配置自发电及备用供电系统,避免因停电或供电线路故障时造成洞内瓦斯积聚或超限。⑥瓦斯隧道在施工期间,应实施连续通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前,必须对隧道上部、坍塌洞穴、避车洞等通风不良、瓦斯易积聚的地点瓦检查瓦斯浓度。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并在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当停风区中瓦斯浓度超过1%时,必须制定排除瓦斯的安全措施。回风系统内还必须停电撤人。只有经检查证实停风区中瓦斯浓度不超过1%时,方可人工恢复局部通风机供风的坑道中一切电气设备的供电。⑦因工序衔接、施工组织等临时停工的施工地点不得停风,不得在停风或瓦斯超限的区域进行机械施工作业。⑧对施工通风系统或通过设施等出与异常时,如通风风筒脱节或破坏等,必须及时组织修复,尽快恢复正常通风。⑨发生瓦斯涌出、喷出的异常状况时,必须及时采取措施,首先杜绝一切可能产生火源、断电、加强通风,同时尽快撤出施工人员,对隧道进行警戒,进一步研究考虑采取抽排瓦斯的具体安全措施。(3)瓦斯隧道瓦斯检测安全技术措施①隧道进口段和出口段各配备3名专职瓦检员,实行“三班制”24小时不间断巡查检测,与通风班组一起受现场带班人员统一调配,衔接必须紧密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检测频率每2小时检查一次,瓦斯浓度的测定应在隧道风流的上部。瓦斯隧道施工制订并实施相应的瓦斯检测等制度(如一炮三检制、三人连锁爆破制等)。②低瓦斯区域可用便携式瓦检仪。对瓦斯检测仪器、装置要经常性检查和校准,确保其精准和有效性。③隧道内瓦斯浓度限制值及超限处理措施序号地点限值超限处理措施1开挖工作面风流中1.0%停止钻孔及爆破作业,加强通风、监测。2钻孔排放瓦斯时,工作面风流中1.5%撤人,停电,加强通风、监测3爆破后工作面风流中1.0%施工人员不得进入,继续通风,加强监测4体积大于0.5m3,洞室局部瓦斯积聚2.0%超限处前后20m范围内停工,撤人,断电,进行处理,局部通风、监测5局部通风机及电气开关20m范围0.5%停机,靠近该范围内加强局部通风6低瓦斯区域任意处0.5%超限处前后20m范围内立即停工,查明原因,加强通风、监测7完工后洞内任意处0.5%查明渗漏点,向指挥部通报,进行处理④瓦斯检查人员要做好检查瓦斯的详细记录,每工班要进行交接签字手续,瓦斯检测员、技术员、施工员(工班长)接班时要查阅上班的检测记录,并向项目分部安全部门汇报。⑤每天的瓦斯检测记录交隧道专业工程师,进行数理统计和分析,提前掌握洞内瓦斯溢出的发展动态,发现有异常现象,及时向项目分部总工程师、项目分部经理提出采取措施处理的建议。⑥隧道专业工程师每天应审阅通风瓦斯日报表,进洞时必须携带瓦斯检查仪进行瓦斯检查。⑦根据洞内瓦斯涌出或溢出情况,可考虑安装设置自动量测警报系统。如采用GDS-2000固定式气体自动监测记录器。(4)瓦斯隧道机电设备管理安全技术措施①不准在洞内拆卸和修理设备。②瓦斯区域使用的光电测距仪及其他有电源的仪器设备,均应采用防爆型,当采用非防爆型时,在仪器设备20m范围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③安装后的机电设备,必须经过外观、防爆性能、操作性能的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④机电设备重点检查专用供电线、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瓦斯浓度超限与供电的闭锁情况。供电线路应无明接头,接头连接应牢固、紧密不松散,有漏电保护及接地装置,电缆悬挂整齐,防护装置齐全等。⑤瓦斯隧道使用的机电设备,在使用期间,除日常检查外,尚应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查。⑥固定敷设的照明、通信、信号和控制用的电缆应采用铠装电缆或矿用塑料电缆。⑦电缆不应与风、水管敷设在同一侧,当受条件限制时,必须敷设在管子的上方,其间距应大于0.3米。⑧所有洞内照明一律采用防爆型照明灯具。⑨为防止洞内施工机械摩擦火花和机械磨擦、冲击热源引起的瓦斯隐患,洞内施工机械应采取如下措施:a在机械磨擦发热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和温度检测报警装置;b对机械动力传动部位或机构可能产生磨擦热处,要及时润滑、保养、清除污物,严防异物进入;c在机械磨擦部件金属表面,溶敷活性低的金属铭,使之外表面形成的磨擦火花难以引燃瓦斯;d在铝合金表面涂丙烯酸甲基酯等涂料,以防磨擦火花的发生。(5)瓦斯隧道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措施①消防(防火)设施:a必须在洞外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用砂,水池中经常保持不小于200m3储水量,保持一定的水压;b设置灭火器等灭火设备或设施,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②瓦斯隧道内必须设置消防管路系统,并隔100m设置一个阀门(消防栓)。③洞内火源管理:a必须严格执行“严禁烟火进入隧道”的安全规定,作业人员进洞前,必须经洞口值班人员检查,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化纤衣服入洞;b洞内严禁使用灯泡和电炉等,不得从事电、气焊等工作;c洞口值班房、通风机房等洞口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d出碴运输车辆要安装尾气排放净化器,防止排放尾气带有火花。④易燃品管理:a瓦斯隧道洞内及洞口附近不得存放各种油类,废油及时运出洞外;b加强油料运输管理,严禁在瓦斯隧道洞内及洞口附近发生油料的“滴、漏、跑、冒”现象,留下安全隐患。(6)瓦斯隧道施工人员的管理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①爆破工、焊工、电工、瓦斯检测员和特种设备司机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安全培训,懂得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知识,保证100%持证上岗。②所有参与瓦斯隧道施工的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专门的瓦斯隧道施工安全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③进出瓦斯隧道的人员必须在洞口进行登记,并均要求携带个人自救器。④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含有瓦斯的区域。⑤钻工必须穿棉质服装、雨衣和胶鞋,佩戴防尘口罩。⑥瓦斯隧道各道工序、各种作业施工前,必须对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7)预防瓦斯突出或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瓦斯突出可采用“探、排、引、堵”的安全技术措施,具体如下:①超前探明地质结构。瓦斯隧道施工,在掘进工作面前方和两侧钻孔,探明是否存在含有大量瓦斯的断层、裂隙和溶洞,以及它们的位置、范围和瓦斯情况。②排放瓦斯。在探明地质构造后,若断层、裂隙范围不大,溶洞容积较小,或瓦斯不多时,则让其自然排放,若范围较大或瓦斯较多时,喷出持续时间可能较长,就不能让其自然排放,应将钻孔封堵,接入抽放瓦斯管进行抽放。③将瓦斯引至回风流,排出洞外。若喷出瓦斯的裂隙范围小和瓦斯量不大时,可用金属罩或帆布罩将喷瓦斯的裂隙盖住,然后在罩上接风筒或管子将瓦斯引至回风流排出洞外。④封堵裂隙。喷瓦斯的裂隙较小,瓦斯量较少时,可用黄泥或其它材料封堵裂隙,阻止瓦斯的喷出。⑤对有瓦斯喷出可能的隧道地段,应适当加大施工通风量,保证瓦斯不超限。⑥对开挖工作面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按设计文件规定打超前探孔和检查孔,预测和判定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超前地质钻孔探测,量测记录钻孔取芯溢出气体浓度压力及成份,确定可能溢出的瓦斯气体成分和含量。⑦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在超前探测孔钻进过程中,可能会有瓦斯突出发生,且探孔直径越大,引发瓦斯突出的几率越大,故应做好防瓦斯突出的应急救援准备措施。超前探测距掌子面一般不小于20m,探测孔一般不少于5个,孔径界于100~200mm之间为宜。七、文明施工、环水保措施7.1文明施工(1)施工现场管理措施从工程开工伊始,就把文明施工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强化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现场内的所有设施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设,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建立文明施工责任区,划分区域,明确管理人,实行挂牌制,做到现场清洁整齐。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标语,作业场所有安全操作规章制度。临时场地布置科学合理,机具、材料堆放有序,布局合理,无造成污染的现象;夜间设红色警示灯。现场有排水设施,并由专人提前做好施区域内的排水工作,严禁淤塞当地的排涝、灌溉沟渠。施工中产生废液的作业,及时清理,运至业主指定的地点排放,不得随地排放,以减少对农田和水源和污染。施工现场内所有道路均采用泥结石路面并安排专人进行道路维修工作,确保将施工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降低最低标准;所有施工垃圾均集中在一起运至指定地点;施工中占用的征地界外土地在施工结束后进行彻底清理、恢复。编制详细的施工用料计划,按计划进料,做到材料不积压,不退料,钢材、木材合理使用,长料不短用,优材不劣用。对进场的材料、机具、安全禁令标志、配电箱、消防器材等严格按布置图位置进行堆放、设置,堆放设置要做到整齐有序,材料挂设标识牌,注明名称、品种、规格、检验状态。每天由专职文明施工管理员负责检查。钢筋分类编号堆放,砂石分类堆放成方。施工钢模、机具、器材等设施集中堆放整齐。专用钢模成套放置,专用钢模及零配件、脚手扣件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水泥:袋装、散装不混放,分清标号,堆放整齐。管理有制度、有规定,专人负责,限额发放,分类插标挂牌,记载齐全而正确,牌物帐相符,库容整洁。施工现场场地平整,道路坚实畅通,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标志,周边设排水设施;人行通道的路径避开作业区,设置防护设施,保证行人安全。施工现场临时水电派专人管理,杜绝长流水、长明灯。在施工操作地点和周围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活完脚下清,工完场地清,丢洒的砂浆、混凝土及时清除。砂浆、混凝土在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做到不洒、不漏。施工现场严禁乱堆垃圾及杂物。在适当的地点设置临时堆放点,并定期外运。并且采取遮盖防漏措施,运送途中不得遗撒。施工现场悬挂“四牌三标”,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划定的位置堆放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所有材料分类存放、堆码整齐,并悬挂标识牌。针对施工现场情况设置宣传标语和黑板报,并适时更换内容,切实起到表扬先进、促进后进的作用。(2)施工驻地保证措施施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工程驻地实现“四化”达标,即“驻地容貌规范化,文体活动群众化,工地宿舍公寓化,员工食堂餐馆化”。施工场地全面规划,合理布设。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平面布置图,修建生产和生活设施,合理布局。施工现场四周设置排水沟,及时完成“三通一平”,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建设文明工地。施工现场内加工场地、材料堆放场地采用混凝土硬化。水电管线按照规范架设,生产、生活区分开布置。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在施工现场明显地点设置周正醒目的“四牌三标”,即工程告示牌、责任划分牌、质量标准牌、安全标准牌,确保工期标语、确保安全质量标语、保护环境等宣传鼓动标语。工程告示牌标写:工程名称、工程概况、开竣工日期、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名称;责任划分牌应标写:工程名称、施工单位、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检工程师、安全检查员;质量告示牌标写: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保措施;安全告示牌标写:安全方针、安全目标、安全天数、安保措施。在进场道路入口处设置彩门。在场地及营区周围插设彩旗。在材料堆放地和拌合站(机)插(挂)标识牌标写: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或型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姓名。现场标牌悬挂时要齐全、美观、整齐,按照规定的材料、式样、颜色、内容等标准格式统一加工制作。现场办公室或值班室,墙面悬挂(张贴)现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形象进度图,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工作制度。施工作业人员应统一着装,佩戴安全帽。各种岗位人员佩戴胸卡,施工负责人、质量、安全检查人员佩戴红色袖标。坚守岗位,职责清楚。(3)现场机械管理措施开工前,编制车辆与机械设备文明驾驶守则,制定各种车辆、机械的操作规程,加强车辆与机械的维修与保养。车辆与机械不得带故障上路,不得违规违章行驶,杜绝机械和车辆事故。配备专职的设备管理员,负责现场的机械管理维修、保养、建立机械帐卡,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保持机械状况的良好,机身清洁无灰尘。机械的标记、编号明显,安全装置可靠。清洗机械排出的污水有排放措施,不得随地流淌。在拌合站和使用的搅拌机、砂浆机等旁设置沉淀池,不得将污水直接排放。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等车辆,采取覆盖措施,确保行驶途中不污染道路和环境。7.2环保措施(1)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措施保护当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及生活设施、原材料堆放处和材料加工场均在规划的区域内进行。修建的施工便道,要结合地方长远规划,选择线路。弃土场必须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不发生水土流失情况,并进行弃土场绿化。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和偷猎,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2)合理规划施工用地严格按设计和业主规定的征地范围和数量丈量用地,严禁超范围占用土地和水面。施工临时设施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不占或少占农田,各种临时房屋采取因地制宜、简易方便的原则就近设置,充分利用荒山、荒坡、线路附近的既有道路和房屋场地。(3)临时设施环境保护做到临时施工场地布置优化,加强临时防护,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迹地清理、土地平整,并复耕或恢复植被,废弃土(石、渣)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防护。要做好施工便道的边坡挡护、护坡、排水防护,加强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防护措施,施工结束后及时进行迹地整治和道路两侧绿化措施。便道、砼搅拌站及施工营地的设置,要合理、紧凑,严禁随意搭建,尽量减少对植被的损坏,不占用乡村道路、阻碍交通。搅拌站等高噪音生产设施尽可能远离居民区或采取限时作业措施。施工场地周围预先开挖排水沟,做到排水畅通,场内不得积水、积污,应充分考虑其对原地面排水的影响,以免阻挡地表径流的排泄,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施工营地及施工现场设固定的垃圾桶或垃圾池盛放垃圾,分类标识存放,定期清理,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或废品回收利用,不得乱扔、乱倒垃圾。施工场地的遗弃物、废油等集中进行预处理后,采用专用车辆运输至指定的处理厂或存放点。污水须排入当地的排污管道或经集中净化处理后排出,严禁将未达到排放标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江河及其它水体中。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须定期洒水养护,避免产生扬尘。生活区及施工场地周围的植物植被严禁随意践踏和破坏,并在生活区设立植被宣传保护牌,告示参加施工人员对环境的保护人人有责。(4)生活区环境保护措施生活区临时工程的修建本着节约用地、方便生活、利于生产、保护植被的原则,统筹安排,合理选址,经业主、当地环保部门审批,主动接受监督检查。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生活区的设置要相对集中,设置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废水净化池、化粪池,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定期清理,避免生活垃圾污染环境。生活固体垃圾集中堆放、适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保持驻地清洁。临时生活设施的修建、拆除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弃于指定地点处理。(5)植被保护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加强保护自然资源及野生动植物的教育,严禁随意砍伐,限制施工人员和车辆的活动范围。施工便道选线、生活营地、大型临时设施场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植被。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物、树木等尽力维护,严禁超范围砍伐。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复垦或绿化。(6)施工中的环保措施注意夜间施工的噪音影响,尽量采用低噪音施工设备。对距离居民区160m以内的工程,则应根据需要限定施工时间。少数高噪音设备尽可能不在夜间施工作业,必须在夜间从事有噪音污染的施工应先通知附近居民,以征得附近居民的理解,如有可能采取限时作业措施。对不符合尾气排放标准的机械设备,不能使用。做好当地水系、植被的保护工作,施工车辆不得越界行驶,以免碾坏植被、庄稼、乡村道路等。场地即时进行清扫,以防粉尘被风吹扬。凡对环境有污染的废物,如挖方弃土、建筑垃圾、生产垃圾、废弃材料等,弃在指定地点处理。在桥涵施工时各种材料、机械不得随意堆放,破坏植被。及时掌握天气的变化情况及当地的汛情,提前做好河道清淤、畅通工作。7.3噪音控制施工噪声主要包括施工现场、机械作业时和车辆运输时产生的噪声。为减少噪声影响,机械设备选型配套时优先考虑低噪声设备,尽可能采取液压设备和摩擦设备代替振动式设备,并采取消声、隔音、安装防震底座等措施。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机械设备的完好率,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和生活区域。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车辆少鸣笛、不急刹、不带故障运行,减少噪声。专业整理 word格式文档7.4防扬尘措施(1)严禁随意凌空抛洒造成扬尘,施工垃圾要及时清运,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2)施工现场要在施工前做好施工道路的规划和设置,可利用永久性的施工道路,加强洒水,减少道路扬尘;(3)配备洒水车,对施工现场、途经道路洒水养护,防止扬尘现象。7.5水资源保护(1)施工及生活废水的排放遵循清污分流、雨污分流的原则,各种施工废油、废液集中储积,集中处理,严禁乱流乱淌,防止污染水源,破坏环境。(2)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必须经过沉淀池沉淀,并经净化处理,符合要求后排放。(3)食堂的废水处理应设置隔油池,定期清理油污,污水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施工、生活污水严禁排入农田和水源。(4)废弃物中不得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避免雨水冲刷后对地表、地下水造成污染。专业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