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50 KB
  • 28页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我部所施工的沙坪隧道出口、蚂蚁岭隧道进口、大山坡隧道出口、黄草山隧道,地质情况复杂,围岩多变,极易出现塌方、片帮、冒顶等安全事故,特别是黄草山隧道为低瓦斯风险隧道。从施工图设计纵断面上看,四座隧道经过处破碎带较多,且围岩多为强风化岩,岩体局部破碎,成洞难度大,同时洞口段多为浅埋、偏压段;因此,我部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调“五不”原则(不交底不掘进、不符合设计不掘进、不进行超前预报不掘进、不支护到位不掘进、不量测不掘进)确保隧道开挖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消除安全隐患。一、编制依据(1)中铁二院提供的施工图、参考资料、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相关资料。(2)渝利高速铁路《监理实施办法》和业主、监理总(分)站、下发的相关函件。(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2004.1.1)、《铁路砼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J449-2005)、《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J721-2007)、《铁路砼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4)招投标文件及国家、重庆市相关法律与规定。(5)渝利铁路Ⅱ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标三分部目前的劳动力、施工机械设备能力、技术管理和现场地质实际调查。二、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设计及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2)严格遵守渝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所规定的施工工期,积极稳妥、合理安排施工。(3)尽量利用原有的设施,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和施工事故,做到文明施工。三、编制范围、施工单位和施工管理机构(1)编制范围渝利铁路Ⅱ标三分部管辖区内隧道工程施工。(2)施工单位组建了渝利铁路Ⅱ标三分部隧道施工六队、隧道施工七队、隧道施工八队、隧道施工九队隧道施工十队。(3)施工管理机构施工管理机构详见《施工组织机构框图》。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中铁十一局集团渝利铁路Ⅱ标第三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申家喜项目书记:林世良项目副经理:冯运增、周宇项目总工:何安久张德祥机运物资部王昭安质环保部陈强富计划部向丹工程管理部魏志高试验室聂祥发测量队施工队隧道施工组织机构框图(4)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中铁十一局集团渝利铁路Ⅱ标第三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图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申家喜副组长:林世良、何安久综合办公室第一责任人:殷世山工程管理部第一责任人:向丹隧道八队第一责任人:唐春林隧道九队第一责任人:林刚隧道十队第一责任人:吴兆生隧道七队第一责任人:卓龙栋隧道六队第一责任人:吕成兴安质环保部第一责任人:王昭计划部第一责任人:陈强富财务部第一责任人:蔡德清机运物资部第一责任人:张德祥杜新云(第二责任人)四、工程概况沙坪隧道出口:本隧道中心里程为DK72+247.5,全长2815米,为双线隧道。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隧道进、出口均采用斜切式洞门,洞口边仰坡采用砼骨架护坡,喷播植草。全隧除斜切、斜切延伸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设置明作衬砌外,其余段落均采用暗挖法施工,设置复合式衬砌,按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开挖。蚂蚁岭隧道进口:本隧道中心里程为DK74+583.5,全长1193米,为双线隧道。本隧道进口均采用台阶式洞门;出口采用斜切式洞门,洞口边仰坡采用砼骨架护坡,喷播植草。全隧除斜切、斜切延伸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设置明作衬砌外,其余段落均采用暗挖法施工,设置复合式衬砌,按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开挖。大山坡隧道出口:大山坡隧道起迄里程DK77+758~DK77+302,全长544m,人字坡,隧道出口均位于曲线上。为双线铁路隧道。其中Ⅲ级围岩325m、Ⅳ级围岩63m,Ⅴ级围岩156m(初步设计)。大山坡隧道出口为种植土覆盖层浅埋段,泥红色、泥灰色、硬塑、角砾、石质成分的泥岩夹砂岩质为主,厚3~7米不等,分布隧道洞口段,属于Ⅴ级普通土;隧道除DK76+758~DK76+777,DK77+283~DK77+302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外,其余各段采用暗挖施工。除DK76+758~DK76+777,DK77+283~DK77+302段采用明作衬砌外,其余段均采用复合式衬砌。洞内线路里程DK76+758~DK77+302坡度为5‰。黄草山隧道:本隧道中心里程为DK82+621.5,全长6663米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为双线隧道。本隧道进口采用端墙式洞门、出口采用斜切式洞门,洞口边仰坡采用砼骨架护坡,喷播植草。全隧除洞口、洞口延伸段、斜切斜切延伸段采用明挖法施工,设置明作衬砌外,其余段落均采用暗挖法施工,设置复合式衬砌,按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开挖。五、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开工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认真组织全部技术人员进行了隧道设计文件的校核和现场施工调查;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各个隧道的实际情况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各个隧道施工场地进行了统一规划,针对各个隧道的地形地貌做好了临时设施与附属辅助工程等,以减少交叉作业,利于安全生产。(2)组织各隧道技术负责人、现场值班人员、专职安全员及安全员认真学习《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铁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以及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同时让所有参与现场管理的人员认识到,隧道施工安全既是安全问题也是质量问题,保证质量是才能保安全,提倡“质量与安全并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3)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明确自身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职责,严格遵守《岗位责任制》,要求施工现场所有人必须熟悉安全生产的管理和操作规定,采用考试与询问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4)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合理安排工序进度和关键工序的作业循环,组织均衡生产;超前考虑生产中的进度与安全的矛盾,统一指挥,避免忙中出错﹑抢工中忽视安全而发生事故。(5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施工中加强通风、照明、防尘、降温和治理有害气体工作,注意环境卫生,根据岗位的不同需要配发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保护现场施工人员的健康。(6)根据工程的进展,结合施工现场个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制订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危险源告知,安全隐患公示等工作;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并制订了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批准后实施。(7)必须认真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及时填写各种安全统计表,分析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动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8)特殊工种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取得合格操作证后方准独立操作、应持证上岗。(9)在洞口或适当处所,应设置急救材料储备库,储备防火、防水、防毒器材,支撑用料、各种适用工具等。备品应该保质保量,并不得随意挪动,使用消耗后立即补充。(10)对各类事故,均应严格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处理,即:事故原因查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订出今后防范措施不放过。2.临时用电及其他(1)隧道施工用电为保证隧道施工生产电力,项目部在各个隧道洞口安装了变压器,考虑停电干扰施工安全,同时配备了发电机,隧道动力线、照明线分开安装在隧道一侧的边墙上。洞内照明全部采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并组织人员认真学习《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各种机械的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电力设施、安全防护装置与劳动保护用品,按规定进行定期检验,试验和日常检查,不符合要求者严禁使用。(2)隧道通风在隧道洞口处,安装大功率射流风机,采用软质风管悬挂于边墙一侧,进行压入式通风,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3)隧道内路面排水隧道底部设置施工道路,顺纵坡段两侧分别设置排水沟自流排水,反向纵坡段每隔50m设集水坑一个,自吸水泵排水总管集中排出洞外,并做好道路横坡,确保道路平顺、不积水。(4)隧道施工通讯采用有线电话和无线对讲机相结合的联络方式,定时进行施工安全巡查。(5)隧道施工生产、生活用房生产、生活用房均自建,与地形相结合,修建在安全的位置,避开低洼及高边坡处,防止发生水灾、滑坡等。(6)隧道进出口洞外均设挡护及排水工程,在进洞口做好引水、排水和挡护设施,防止水灾及山体滑坡。六、隧道施工安全施工计划1、安全目标无人身重伤及其以上事故;年负轻伤频率低于4‰;无等级火警事故;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无机械及行车事故;力争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2、安全措施机械设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大型复杂的新设备对驾驶员要先培训后上岗;电气设备引入工地部分的高压电按照架空高度的规定进行架设;低电压电气设备要接地保护;隧道施工每班要有安全员,注意处理危石,监视险情;土方机械施工有专人指挥,监视边坡作业时的机械行进和倒退。3、安全教育施工中加强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施工必须安全、安全才能施工的安全意识,树立安全与社会、企业、自身、他人及个人家庭幸福息息相关的思想。使工作人员施工中能自觉地遵守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施工作业规程,这是避免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4、安全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排查相结合,严格执行。定期检查规定项目部每月一次,工程队每周一次,施工班组每天一次;不定期排查在施工准备前、季节变换、节假日前后、专业性安全检查等。5、安全检查内容经常性的安全检查才能推动和保证安全施工的落实。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1)查思想认识。检查项目经理、施工队长等领导对安全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能正确处理好施工与安全的关系;是否认真贯彻安全施工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法令;是否经常把安全工作放在重要的日程上进行研究。(2)查员工的安全意识是否强,施工中是否按制定的安全措施执行,检查是否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操作。(3)查隐患。如未进行衬砌部分的顶拱的裂隙发育,火、尘、毒发生的可能,以及其他事故苗头。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隧道施工安全保证体系明确责任。根据总目标,层层签订安全包保责任状,一级包一级,一级保一级,层层明确责任。七、隧道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1、施工方案、施工原则及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施工方案:沙坪、黄草山隧道采用从进出口相向掘进的施工方案,蚂蚁岭、大山坡隧道分别采用从进口、出口单向掘进,工作要点保安全,抓质量,抢工期。(2)一般安全措施:①施工前期准备工作做好后,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制订地质超前预报方案和实施细则,向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②各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在交接班时,交班人应将本班组的施工情况及有关安全事宜及措施向接班人详细交待清楚,并记载于交接班记录本上,施工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每班开工前未认真检查工作面安全状况,不得施工。③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循“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控爆破,勤量测”的施工原则。管超前——在围岩破碎及断层带工作面开挖前,沿隧道拱部周边按设计打入超前小导管,以架立的工字钢或者格栅钢架为支点,起超前作用。严注浆——在打设超前小导管后注浆加固地层,使松散、软弱的围岩胶结成整体,增强围岩的自稳能力,和超前小导管一起,形成纵向超前支护体系,防止工作面失稳。短开挖——围岩条件较差时,每次开挖循环进尺要短,开挖和支护时间尽可能缩短,进尺小于1米。强支护——采用工字钢或者格栅钢架和喷混凝土进行早期支护。早封闭——开挖后要尽早封闭岩面,以改善围岩自身受力条件,并及时施工初期支护,当总收敛值超过规范允许时,应尽早进行二次衬砌,增加后续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控爆破——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炸药量,减少爆破震动干扰。勤量测——量测是对施工过程中围岩及结构变化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的主要手段,做到随时掌握住处及时回归分析及时反馈,以量测数据指导施工。④施工中加强对围岩及支护的检查和量测,掌握围岩及支护的变形位移情况。如发现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同时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区。(3)消防安全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①成立以施工队长为组长,安全员为副组长的现场消防安全小组,负责施工区域内的消防安全设施布置、消防日常安全检查消防救护工作。②对易燃易爆物品的运输、存储和使用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非专职人员不得接触此类物品,防止发生安全事故。③生活区及工地机电设施,应设置接地避雷装置,每年雷雨季节来临前进行接地检查。④定期由安质部及专职安全员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教育,杜绝使用电炉、乱仍烟头等不良习惯。⑤项目部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更换过期或失效的消防器材,消除火灾隐患。⑥禁止所有人员上山打猎、捕蛇、烧蜂、野炊等。⑦洞内不得存放汽油、柴油及其他易燃品。(4)洞口工程①洞口边、仰坡开挖防护土质地段挖掘机自上而下纵向分台阶开挖,石质地段先清除边、仰坡上松动石块,然后根据石方开挖高度,采用人工风钻钻孔,松动或浅孔爆破,纵向分段,竖向分层,逐层施工,挖掘机挖装,自卸汽车运弃。边、仰坡以上山坡松动危石施工中必须经常检查并清除干净;尤其在雨雪后,发现危石立即清除。②对洞口明暗交接处的坡面依据设计图纸严格按图施工,对地质不良地段采取加设锚杆---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措施进行加固,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完善洞口的防水系统,保证岩土体不因雨水坍塌。(5)洞身开挖、凿孔及爆破根据设计围岩类别,采用不同的钻爆及开挖掘进施工方法。IV、V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开挖,超前小导管、砂浆锚杆、预裂爆破技术,喷射砼支护,待初期支护周边收敛趋于稳定后,进行先墙后拱二次砼衬砌施工。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台阶法或者全断面法施工,砂浆锚杆,钢纤维喷射砼支护,待初期支护周边收敛趋于稳定后,进行先墙后拱二次砼衬砌施工。施工中开挖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风钻打眼前,先检查机身、螺栓、卡套、弹簧和支架是否正常完好,风管接头是否牢固,有无漏风,钻杆有无不直、带伤以及钻孔堵塞现象。风钻卡钻时,应用板钳松动拔出,不可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在正式钻爆施工之前,先进行爆破成缝试验,以取得基本的孔网参数,在实际钻爆施工过程中进一步调整、优化。进入隧道的运输车辆必须选用带净化装置的柴油机,汽油机械与车辆不得进洞。装渣时不得超出装载界限,装运大体积料时必须捆扎。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6)锚杆施工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各个隧道的锚杆类型有系统锚杆、超前小导管、中空注浆锚杆等,施工中严格按图纸测设各个锚杆的位置,严格按锚杆的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在施工中严防围岩或喷射混凝土剥落、坍塌,施工前将岩面的浮石清理干净,注意凿岩机的扰动,加强观测,及早发现危险征兆,避免事故的发生。设专人按规定定期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实验,对于注浆锚杆应施工前后检查、清洗机械管道和接头,进行试运转后再进行正式作业。注浆人员进入工地,必须配戴防护用品,穿防护用具,遵章守纪听从指挥;同时加强安全保卫,禁止闲杂人员进入。(7)拱架施工在拱架制作和搬运过程中,应将拱架构件绑扎牢固,以防止发生整体构件碰撞伤人、车辆倾覆、构件坠落等事故,在架设过程中由专人按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随时观察围岩动态或初喷混凝土的变化情况,架设前采用垫板将拱架的基础面垫平,用连接筋连接牢固,在施工中对高空作业人员必须带安全带,克服思想麻痹,严防坠落。(8)喷射混凝土施工在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前,工前将岩面的浮石清理干净,采用适当的防层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中粉层的含量,对从事喷射作业的人员进行身体定期健康检查,进行喷射作业时必须佩带防护用具。当搅拌机在洞内时对搅拌机和皮带进行覆盖,严防产生倦人事故。喷射前设专人检查管路及接头,防止产生质量事故。在施工中设专人按规定的信号进行指挥,防止因喷射人员和机械操作人员联络不佳造成事故。(9)二次衬砌与路面工程、线缆槽及沟槽工程工序衔接关系仰拱回填→路面找平层→线缆槽、侧沟底座→二衬钢筋制安→台车就位→二衬浇砼(10)混凝土施工: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由混凝土拌和站拌和,搅拌运输车水平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入模。泵送防水砼施工时严格控制泵送砼的坍落度,控制泵送砼坍落度在规定范围内,并辅以人工振捣进行。砼粗骨料选用粒径与管径相协调,控制石子最大粒径,砂率要高于普通防水砼5%左右。砼浇筑时,左右对称进行。当砼面超过拱顶时,泵出管口应埋设在混凝土面以下,保证拱顶所有空间能填满、填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看护,如发现有粗骨料聚堆现象,及时人工清理。杜绝用振捣器代替其它工具加快混凝土流动(或移动)。混凝土振捣: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拆模时间通过混凝土试件试抗压情况确定;台车靠自重脱模;保证养护时间不低于14天。(11)二衬钢筋在钢筋加工棚集中下料弯制,现场加工安装。(12)衬砌台车:采用自行式液压衬砌台车,使用前检查台车实际变形量,以保证其不超过预定变形沉落量。台车就位应做到位置准确,连接牢固,严防走动,使用前,复核台车尺寸,经常检查其变形情况,如有变形,及时纠正。模板接头应整齐平顺,挡头板与防水层间隙应嵌堵紧密。架立前,按隧道标高、中线,结合允许施工偏差和拱架预留沉落量,对开挖面进行复核和整修。外模采用拼装式钢模板,利用钢管支撑。(13)仰拱开挖仰拱开挖视围岩稳定程度、实际施工情况、天气状况以及工作面拉开距离情况确定施作时间。若围岩变形急速或过大,则必须立即施工。开挖方法采用全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幅跳槽开挖方式进行,以免影响其它工序施工。要做到快速开挖、快速封闭。爆破时采用微震控制爆破,减低对边墙拱部围岩及初期支护的扰动,开挖完毕后及时施作拱架并浇注砼。(14)隧道掘进炮孔设计方案隧道掘进时,根据围岩的不同采用短台阶法开挖,新奥法施工。开挖采用小孔径φ42mm凿岩机钻孔,无轨运输出碴进料,IV、V级围岩采用短台阶法,Ⅲ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或者全断面法开挖,下断面开挖时,周边孔采取预裂爆破技术形成光面,上断面预留光爆层采取光爆技术形成光面。装药时,周边眼采用间隔装药结构,其它采用连续装药结构。掏槽眼采用直眼掏槽,堵塞采用硬泥混合砂子。各断面及导坑炮眼数量,计算公式如下:N=qs/αβq—炸药单耗s—导坑面积α—与岩石相关系数β—0.78(φ32mm乳化炸药)钻孔自制台车配多台风动凿岩机进行钻孔作业。钻孔台车设专人指挥,每次作业前检查道路状况和安全界限,行走速度不超过25m/min。台车就位后,制动车轮,放下支柱,防止移动后,进行作业。采用光面爆破,微震控制爆破方法,塑料导爆管非电起爆。隧道开挖施工中根据光面爆破设计,结合现场地质情况进行爆破试验并不断修正设计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成立爆破专业小组,实行定人、定位、定标准的岗位责任制,精细规范实施,其具体技术措施如下:①测量放线隧道中线测桩之间距,直线上超过10m,曲线上不超过5m,每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50m设一水准点,并在每排炮开钻前准确绘出开挖轮廓线、周边眼、掏槽眼的位置;每次测量放线时,对上次爆破断面进行检查,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②钻孔作业方法步骤钻眼前,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严格按照钻爆设计实施;定人、定位,对周边眼、掏槽眼由经验丰富的司钻工司钻;严格控制炮眼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方向相互平行,严禁相互交错,硬岩残眼率达80%以上,中硬岩70%以上,软岩开挖轮廓要圆顺、符合隧道设计轮廓线尺寸的要求;严格控制钻孔外插角度,相邻两茬炮之间错台不得大于10cm。③爆破作业的技术要求a、爆破由施工负责人统一指挥,并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爆破员进行爆破作业。b、爆破作业和爆破器材加工人员严禁穿化纤衣物。c、装药前检查爆破工作面附近的支护是否牢固。所有炮眼必须用高压风吹净泥浆、石粉。刚打好的炮眼热度过高,不得立即装药。如遇有照明不足,发现流砂、泥流未经妥善处理或可能有溶洞水涌出时,不得装药爆破。d、严格按设计的装药结构和药量装药。e、严格按钻爆设计的联接网络实施,注意导爆索的连接方向和连接点的牢固性。f、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装药时应使用木质炮棍装药,禁带火种。无关人员与机具等均撤离至安全地点。装药离放炮时间不得过久。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撤离现场,其安全距离为400米以外。g、火花起爆时,严禁明火点炮,其导火索的长度应大于1.2米,每人每次点燃的根数不得超过5根。禁止多人多次同时点炮。h、为防止点炮时发生照明中断,爆破员应随身携带手电筒。严禁明火照明。i、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相距15min以后,检查人员进入工作面,检查有无盲炮及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帮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在妥善处理并确认无误后,其他施工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j、发现盲炮时,由爆破员按规定处理。k、两工作面接近贯通时,两端加强联系与统一指挥。两工作面距离接近余留8倍循环进尺时,应停止一端工作,将人员及机具撤走,并在安全距离处设置警示标志。2、隧道坍塌处理预案①隧道坍塌的原因地质构造原因(经过断层及其破碎带、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围岩岩体极弱致坍、构造偏压)、地形原因(傍山偏压致坍塌)、特殊围岩如高岭土地层处理不当致坍、浅埋和超浅埋等原因;施工方法或安排不当;其它原因。②隧道坍塌的诱发因素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浅埋、暴雨、长时间阴雨、爆破震动等。③坍塌前征兆量测信息所反应的围岩变形速度或数值超过允许值;喷射混凝土产生纵横向裂纹或龟裂;洞顶、洞壁发现不断掉下土块、小石块或构件支撑间隙不断漏出砂石屑;岩层层理、节理缝或裂隙变大、张开;洞内渗水、滴水突然加剧或变浑。④预防坍塌措施做好地质预报,勤检查,严格遵循“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施工。⑤隧道坍塌方处理措施防止坍方扩大范围,坍方发生后,首先应防止坍方继续扩大:在坍方范围顶部、侧壁上的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或锚固;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在坍塌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加快衬砌。对坍方两端应尽快作好局部衬砌,以保证坍塌方不再扩大。如坍塌体积较小,且坍方范围内已进行了喷锚,或已架设好较为牢固的构件支撑,可由两端或一端先上后下地逐步清除坍渣,随挖随喷射混凝土,架设临时构件支撑支顶;如坍塌体积较大,或地表已下沉,或因坍体堵塞,无法进入坍方范围进行支护时,则可注浆加固坍方体,然后用“穿”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的办法在坍体内进行开挖、衬砌;处理坍塌方的同时,应加强排水,即“治坍先治水”。⑥处理坍塌常用支护方式喷锚处理:采用喷锚处理较大型坍方,较之采用架设支撑,更加安全、快速,且省工省料。由外而内、由上而下,逐段随清坍渣随向岩壁喷射一薄层砂浆,然后再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宜分层喷射,每层厚5cm左右;喷射1~2层混凝土后,可随即加设锚杆再喷射混凝土;坍渣的清除后,随即做好衬砌。构件支撑处理:在坍体不太高、坍穴略呈锥形、坍壁不太松散的情况下,使用人字架支撑,支撑材质可为型钢与锚杆焊接;当坍体较高,但坍体两侧壁形状较整齐,且侧向压力不大时,可按垂直于隧道中线的方向架设横向排架。先将坍体顶的石渣扒平,铺上横梁,再在其上架设排架。排架间距根据坍穴围岩情况而定,一般为1~2m左右。须注意在排架间用剪刀撑撑稳,下部横梁要随坍渣的清除随时倒换撑稳。当坍塌方较大,且围岩压力也较大时,宜在坍方范围内全部用纵向棚支撑。先将坍渣顶部适当扒平,沿隧道中线方向平行设置纵地梁数根(地梁下预铺横梁),于纵地梁上按照导坑支撑的形式以1m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左右的间距架设箱形棚架。以后逐层向上架设至坍方顶部,用填塞木塞紧。随着坍渣的清除,加设立柱,并以纵撑撑牢。支撑材质可为红松,最小头直径不小于180mm。在其棚护下,再用网锚喷钢架支护。当坍塌方直至地表而深度不大时(小于10m),可设置井箍。由地面向下逐步清除坍渣,随即架设箍架支撑。箍架的形式可为多边形、矩形或方形,视坍穴的形状而定,架距不大于1m。当塌方较深时,则可先将进口至坍方体顶面一段箍好,不进行清理坍渣,而在洞内采用穿过坍方体的施工方法。坍塌空成斜孔时,处理方法根据斜度而定,倾角≤30°时,可按斜井的施工方法进行出渣及支撑;倾角≥35°时,运用井箍支撑及由上而下地清渣。⑦衬砌措施与回填方法衬砌施工:坍方体清除过程中,随着坍方体的清除,衬砌及时跟进,必要时,通过设计变更,增加仰拱(如果原设计上无),快速成环、封闭。在坍穴位最高处两端衬砌接头处预留回填及进出料孔。如坍塌方范围的围岩不稳定,在处理坍塌方中有继续坍方可能时,可在坍方范围内选择适当位置做坍体保拱,以掩护施工操作,保证安全。护拱上用碎渣铺填2m厚左右作为缓冲层,预防万以岩石掉块的冲击。坍体回填:坍方体清除后,拱背先用浆砌片石回填2~3m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厚,其上再用干砌片石回填,回填高度应尽量填满坍穴范围,坍体内木撑尽量拆除;在坍穴护拱与拱圈间应全部回填密实,坍穴护拱以上回填厚度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不小于2m;如坍塌方范围高大,在坍穴内进行回填操作不便时,可选择适当位置另行开凿专供回填的坑道;如坍塌方直达地表,除按规定做好拱部回填外,另用一般土石回填夯实至距地表1~2m,再用粘土回填至略高于地表并向四周倾斜,周围做好排水沟。八、隧道围岩监控测量及地表下沉量测隧道施工过程中,在断面最大跨度和拱腰处,使用周边收敛仪量测,拱顶使用精密水平仪、水平尺、钢尺和测钎,分别进行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和地质超前预报监控。测点由监测小组负责埋设,并开展日常量测工作,根据量测数据绘制净空水平收敛图、拱顶下沉距开挖工作面距离关系图,并对初期时态曲线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处理计算判断,及时进行地质预报及信息反馈,为二次衬砌提供依据。另外,加强对围岩和支护结构的日常观察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证结构和施工的安全。①监控量测项目:洞内外观察,拱部下沉,周边位移。②量测断面布置:净空变形,拱顶下沉测量间距S为:隧道埋深H〈30m时,S=10m;H〉30m时,S=20m;地表下沉量测的纵向间距S为:H〈15m时,S=5m;15m〈H〈30m时,S=10m。隧道洞内测点布置注意事项如下:a量测点的安设应能保证初读在爆破后24小时内和下一循环爆破前完成,并读取初读数;b测点安设在距开挖工作面2m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范围内,且不大于一个循环进尺,并应精心保护,不受下一循环爆破的破坏;c各项位移量测的测点一般可布置在同一断面内,测点统一在一起测设结果能相互印证,便于协同分析与应用;d对于局部加强锚杆地段,必须在加强区域内有代表性位置设量测锚杆,便于锚杆轴力量测e施工中周边位移量测频率按下表执行:断面开挖后天数量测断面距开挖面的距离M量测频率15天以内30m以内2次/天16天~1个月60m以内1次/2天1~3个月80m以内1次/7天3个月以后1次/月③洞内外观察a围岩及地下水变化方法:目测并记录于交接班记录本,重大变化记录于工程日志。频率:每次爆破后及支护后,及时进行周边位移(净空水平收敛量测)量测。测试断面及测点埋设:每断面埋设4点,即起拱线上1.5m处一对(1#线)、起拱线处一对(2#线)。测点在复喷混凝土终凝后,一小时内埋设,确保能收集初始数据。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仪器:收敛仪。方法:对1#、2#线进行量测,每条线间的测试长度与初始长度之差为变化值,该变化值与初始长度之比这相对收敛,据此可以计算收敛变化速度及加速度,来判断围岩的稳定性。频率:按上述测量频率执行。数据处理:根据现场量测数据绘制位移→时间曲线图。当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回归分析,推算最终位移图值,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及其增减趋走向。b支护结构外观及地表变化。二次衬砌在围岩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作,变形基本稳定的条件为: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拱部下沉使用仪器:DS0.7水平仪,精密塔尺。量测断面及测点埋设:量测断面与收敛量测断面相同,每断面正拱顶埋设一个测点,测点在复喷混凝土终凝后,一小时内埋设。量测方法:用DS0.7水平仪观测试断面拱顶测点的高程变化,其下沉值即为拱顶下沉量,量测精度±0.1mm。测频:按上述测量频率执行。当地质条件变差,或测量出现异常情况时,量测频率应加大,必要时一小时或更短的时间量测一次,后期量测间隔时间可加大到几个月测一次。数据的处理:与水平收敛相同。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④量测数据分析及应用a、根据所绘曲线的变化情况趋势,判定围岩的稳定性,及时预报险情,确定施工时应采取的措施,提供修改设计参数的依据。b、当隧道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缝或隧道支护表面任何部位的实测收敛值已达到设计允许值的80%,且收敛速度无明显下降时,应及时根据实测值找出回归方程,绘出回归曲线,由回归方程推算终位移值,若最终位移值接近或超过设计允许相对位移值时,应采取补强初期支护措施,并改变支护设计参数。c、当隧道净空值收敛的速度明显下降,收敛量已达总收敛量的80%-90%,且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15mm/d或拱顶位移速度小于0.2mm/d时,一般可认为围岩已基本达到稳定,此时方可进行二次衬砌施工。d、当位移--时间曲线出现反常的急骤现象(如出现反弯点),此时表明围岩和支护已呈现不稳定状态,应加强监视并适当加强支护,必要时立即停止开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施工处理。e、确定二次模筑衬砌的时间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并具备下列条件时施作。隧道周边位移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水平收敛(拱脚附近)速度小于0.2mm/d或拱顶位移速度小于0.15mm/d。施作二次衬砌前的收敛量已达总收敛量的80%以上。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初期支护表面无再发展的明显裂缝。当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围岩变化无收敛趋势时,必须采取措施,使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方可施作二次衬砌,或者根据要求采用加强衬砌,及时施工。⑤监控量测管理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工程现代化施工管理及应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及喷锚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指导施工,预报险情,确保安全,而且还可以通过隧道施工现场监测获得围岩设计与施工提供类比法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该项监控量测工作。a、监控量测工作在隧道主管工程师的领导下由监控量测组完成,负责测点埋设和日常量测以及数据处理工作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指导施工。b、全部量测资料包括测点布置、量测记录汇总、信息反馈记录等妥善保存并归档。c、洞内施工监控量测流程详见附图。(16)地质超前预报①预测开挖的重点内容预测开挖面前方地质情况,围岩整体性,断层,软弱破碎带在前方的位置和对施工的影响,地下水活动情况等。②预报的方法钻孔超前探测;地震反射波法;③前期准备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收集和熟悉与工程有关的地质资料,研究隧道施工所涉及的重要地质问题,制定超前预报方案。④预报方式根据设计资料和施工阶段的现场观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分阶段作出预报。分为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a长期预报根据地质背景,确定地质构造形式,建立具体的地展,构造标志,以地质观测和类比为主要手段,并用物探、钻孔等验证,进行总体预报,预报断层规模、分布、性质、构造分带、富水性等,并分段做出工程地质评价。b中期预报岩面微观构造研究:在地面不同部位采集岩样,进行微观鉴定和岩组分析,进一步论断层范围,构造分带等。工程地质类比:根据正洞开挖面和侧壁部面观测,结合地质背景,预报正洞前方岩体的稳定,富水情况。地震反射波法:采用TSP~2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在开挖段布置地震探测的激发和反射波接收装置,可接收反射波,根据地震反射波的强弱判断隧道前方的岩体的破碎程度和范围。c短期预报28 隧道工程安全技术方案开挖面及其附近的预报预测,通过地质观测素描、地质作图,分析判断掌握子面前方和距离(一般数米以内)不良地质构造间距、岩体稳定情况,提出开挖注意事项和防塌措施,一般按开挖循环作业进行相应的预报。掌握面超前钻孔预报:根据钻孔的岩屑、钻速、水质等变化情况,综合判断预报前方的地质、水文条件。⑤预报效果检查开挖到预报位置时,应将实际地质进行素描,和预报地质资料进行对比,以此来评价预报的准确性,积累经验,并为以后的预报提供参考。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