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4页

隧道工程复习题 总结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一、名词解释新奥法:新奥法的全称是新奥地利隧道工程方法,即NewAustrianTunnelingMethod,缩写为NATM。用薄层支护手段来保持围岩强度,控制围岩变形,以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并通过施工监控量测来指导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隧道建筑限界:为了保证隧道内各种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安全,而规定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范围。围岩压力;原岩应力;锚喷支护;复合式衬砌:在不同的时间分层先后施作,它可以是两层、三层或更多的层,目前实践的都只外衬和内衬两层,因此又称之“双层衬砌”光面爆破;岩石质量指标;隧道;明洞;隧道净空:隧道衬砌内轮廓线所包围的空间,根据“隧道建筑限界”确定的。二、选择题1隧道施工是指修建()。A.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B.地下洞室及巷道;C.躲避洞;D.地下交通工程。2新奥法是(B)A、一种施工方法B、施工原则C、矿山法D、全断面施工法3选择施工方法应根据(C)A、隧道长度B、工期要求C、地质条件D、安全生产4明洞主要分为(A)和棚式。A.拱式B.端墙式C.环框式D.遮光式5当洞口可能出现偏压时,应采取措施(C)A、地表锚杆B、喷射混凝土C、平衡压重填土D、深基桩6全断面法适用于V1—IV类围岩,该法可采用深孔爆破,其深度可取()。A.1-2米B.2-4米C.3-3.5D.4-67下列叙述错误有()1)断层构造方面与隧道轴线的组合关系只有正交和斜交2)隧道施工遇到断层一般先探明断层地质情况后再选用合理的施工方法3)隧道穿过断层地段,施工难度取决于断层的性质、破碎带的宽度、填充物、含水性和断层活动性等因素4)通过断层带的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距离宜尽量缩短,并尽快地使全断面衬砌封闭,以减少岩层的暴露、松动和地压增大8隧道洞口受塌方、落石、泥石流等危害时,通常应设置()。A.仰坡B.挡土墙C.拦水带D.明洞9公路隧道围岩分为()。A.3B.4C.5D.64 1公路隧道按其长度分类可分为短隧道、中隧道、长隧道、特长隧道,中隧道长度为()1)L≤2502)1000>L>2503)3000≥L≥10004)L>30002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时,边墙马口开挖应(3)1)左右边墙马口应同时开挖2)同一侧的马口宜跳段开挖3)左、右边墙马口应交错开挖,不得对开4)先开马口,应开在边墙围岩较破碎的区段3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下列叙述正确有(4)1)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空隙,由于对隧道结构影响不大,为了节约成本可不填2)泵砼浇注二衬时,可先从一边浇注完后再浇注另一边3)二次衬砌施工完后再施工隧道仰拱4)二次衬砌施工前应仔细检查已铺设的防水层有无破损,并同时清除防水层表面粉尘和洒水润湿4隧道围岩为坚硬岩,岩体较完整,块状或厚层状结构,其围岩基本质量指标为550~451MPa,该围岩属于(B)。A.ⅠB.ⅡC.ⅢD.Ⅳ5采用喷锚技术、监控量测等并与岩石力学理论构成一个体系而形成的隧道施工方法称为(A)A.新奥法B.矿山法C.明控法D.盖控法6隧道内反坡排水时,必须采取(A)。A.机械抽水B.井点降水C.深井降水D.顺坡排水7修建在岩层中的隧道称为(B)。A.软土隧道B.岩石隧道C.城市地下隧道D.水底隧道8山岭隧道施工通常采用(A)。A.钻爆法B.地下连续墙法C.盖控法D.盾构法9软土隧道通常修建在(D)地下。A.水底和城市B.山岭和城市C.水底和山岭D.水底和危岩10岩溶地段隧道常用处理溶洞的方法不包括(D)。A.引B.绕C.越D.降E.堵11沿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布置的周边眼间距误差不得大于(A)A、5cmB、10cmC、15cmD、20cm12在IV~VI级围岩条件下,全断面开挖法适用于(B)A、3车道隧道B、2车道隧道C、2车道隧道的停车带D、跨度大于20m的隧道13汽车专用公路隧道对防排水工程的质量要求为(D)A、拱部边墙不滴水B、路面不冒水、不积水C、设备箱洞处不渗水D、隧道拱部、墙部、路面、设备洞、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均不渗水14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为(D)A、初期支护完成1个月后B、初期支护完成1.5个月后C、初期支护完成后D、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15就进行地表沉降量测的是(B)A、覆盖层厚度小于20m的隧道B、位于III-I类围岩中且覆盖层厚度小于40m的隧道C、隧道的洞口段D、位于I-II类围岩中的隧道16隧道通过松散地层施工,为了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时常用的手段(2)1)先挖后护2)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3)强爆破,弱支护4)全断面开挖4 三、填空题1公路隧道主要的洞门形式有:洞口环框式洞门、端墙式洞门、翼墙式洞门、柱式洞门、台阶式洞门、斜交洞门、削竹式洞门、2我国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标准将围岩共分为__6____类。3围岩压力是坑道围岩与_(支护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4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5掏槽形式分为:水平楔形式掏槽和垂直楔形式掏槽。6隧道一般可分为两大类:(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7掏槽形式视炮眼与开挖面垂直与否,分为:(斜眼掏槽)和(直眼掏槽)两大类8明洞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拱式明洞)_和(棚室明洞)。9根据锚杆加固范围以及加固效果不同将锚杆分为_(_局部锚杆)、(系统锚杆)。10新奥法施工,按其开挖断面的大小及位置,基本上又可分为:全断面法、台阶法、分部开挖法三大类及若干变化方案。11长隧道照明基本上可划分为:接近段、_入口段、过渡段、中间_段和出口段。12防止隧道偏压的措施有平衡压重填土、护坡挡墙、对偏压上方底层挖切。13隧道岩爆防治措施有强化围岩、弱化围岩。14为保证隧道的稳定和行车安全,通常需要修筑主体建筑物和附属建筑物。15水底隧道一般由_水下部分和引道部分组成。16影响坑道围岩稳定性的因素有:地质因素、人为因素。17普氏理论认为在松散介质中开挖隧道,在其上方会形成一个(自然拱)18在弹性抗力的计算上,有__共同变形_理论和局部变形__理论。19盾构壳体由_切口环_、支承环、盾尾、竖直和水平隔板等组成。20埋置较浅的隧道,一般采用(明挖法)施工,埋置较深的隧道则多采用(暗挖法)施工。21隧道纵坡通常不应小于(0.3%),并不大于(3%)。22围岩结构状态的完整程度包括了两个含义,一是组成岩体的(完整性),二是这些岩块的(坚硬程度)。23围岩压力类型有垂直压力、(水平压力)、(地下水压力)。24作用在衬砌上的荷载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主动荷载)和(被动荷载)。25用机械方法加固隧道围岩,可设锚杆,张挂金属网,可以提高喷混凝土支护层的抗拉能力、(抗裂性)、(抗震性)。26穿越溶洞区应按具体情况以“避、堵、引、越、绕”的方法处理。27盾构通常由盾构壳体、推进系统、拼装系统、出土系统等四大部分组成。28隧道的防排水可概括为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29当汽车驶近隧道洞口时容易在视觉上产生(白洞)效应,驶出白洞效应,驶进黑洞效应。30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包括:(自重应力)、(构造应力)。31当围岩的竖向应力已知时,侧向应力的大小可用(侧压力系数)系数表示。32衬砌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一部分结构有离开围岩形成脱离区的趋势,另一部分压紧围岩形成抗力区。33部变形理论是以(温克尔)假定为基础的。34锚杆对围岩的加固作用原理主要有_联结作用、组合作用、整体加固作用。35在施工时,为了使隧道涌水和施工用水能在坑道内的施工排水侧沟中流出,需要0.3%的坡度。如果预计涌水量相当大,则需采用(减缓)的坡度。36隧道内的排水一般均采用排水沟方式,类型主要有双侧水沟和中心水沟。37锚喷支护是锚杆、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