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6.50 KB
- 9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授课课件建筑物理钱城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3年1月
建筑热工学篇主要内容本篇介绍建筑热工的基本知识,热环境、热气候和设计分区,围护结构传热的基本原理,建筑物的保温、防热和防潮原理及综合处理措施,建筑节能,建筑日照、日照间距的原理和概念。第1篇建筑热工学
第1.1章室内外热环境第1篇建筑热工学基本内容:1、室内热环境的基本概念,与人的影响因素、作用感受,人体热平衡和热舒适概念,室内热环境的综合评价。2、室外气候、作用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3、城市气候、微气候和影响因素。
1·1·1室内热环境室内热环境组成要素:室内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壁面热辐射人体热舒适影响:热平衡⊿q=0;正常比例散热。室内热环境热舒适评价方法:(新)ET法、PMV法,例1.1-1、2。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因素,24页要点解析。第1篇建筑热工学
第1篇建筑热工学1·1·2室外气候地区性气候及与建筑相关的要素:太阳辐射、气温、相对湿度、风、降水等。
第1篇建筑热工学1·1·3我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设计要求建筑气候分区及设计基本要求:严寒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寒冷地区:应满足冬季保温,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夏热冬冷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温和地区:部分地区的建筑应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防热
第1篇建筑热工学分区名称主要指标辅助指标设计要求严寒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放热寒冷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0~-10℃——应满足冬季保温,部分地区兼顾夏季放热夏热冬冷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0~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30℃——必须满足夏季放热,适当兼顾冬季保温夏热冬暖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最热月平均温度25~29℃——必须充分满足夏季放热,一般可不考虑冬季保温温和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0~13℃,最热月平均温度18~25℃——部分地区考虑冬季保温,一般可不考虑夏季放热
第1篇建筑热工学1·1·4城市气候和微气候城市气候及主要特点:大气透明度、消弱太阳辐射、气温高、风速小、风向异、蒸发减弱(硬地)、湿度变小、雾(霾)多、能见度差。城市热岛及成因,热岛强度。微气候和影响因素
第1篇建筑热工学第1.2章建筑的传热与传湿基本内容:1、稳定传热下围护结构热工计算,顺序布置方式下的热阻计算2、周期性传热特征和指标3、建筑传湿和特性指标
1·2·1传热方式围护结构传热基本方式:导热、对流、辐射。建筑传热特性和影响因素。导热和导热定律:围护结构传热Q=q·F,热流强度q=λ·⊿θ/d。导热系数λ及影响因素:材料种类、材料容重或密度、材料含湿量、环境温度。第1篇建筑热工学
第1篇建筑热工学1·2·2平璧的稳态传热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过程和特点稳定传热:平壁的内、外表面温度保持稳定时,则通过平壁的传热情况亦不会随时间变化。稳定传热特征:q处处相等;同一材质温度分布呈直线关系,即温度随距离分布斜率不变;不同材质中,即不同导热系数下的温度随距离分布斜率与该层的导热系数成反比。围护结构(本身)热阻:R=R1+R2+R3+…=d1/λ1+d2/λ2+d3/λ3+…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热阻:Ri、Re围护结构的总热阻:R0=Ri+R+Re,例1.2-2、3、4
第1篇建筑热工学1·2·3平璧的周期性传热谐波热作用及特征:同周期性、振幅衰减性、相位延迟性。谐波热作用的有关热工指标:蓄热系数S(计算公式改,按24小时周期)、热惰性指标D、材料层表面Yf、总衰减度、延迟时间。热惰性指标D计算:D=D1+D2+D3+…=R1·S1+R2·S2+R3·S3+…围护结构性质:薄层结构D<1.0、厚层结构D≥1.0,例1.2-5
第1篇建筑热工学1·2·4建筑传湿湿空气、相对湿度和露点概念材料吸湿特性:材料中的水分主要为液态形式,材料与环境热湿平衡,吸湿湿度,平衡湿度。围护结构中的水分迁移:气态扩散方式;液态毛细渗透方式。围护结构水蒸气渗透强度:ω=(Pi-Pe)/H0围护结构的总水蒸气渗透阻:H0=H1+H2+H3+…=d1/μ1+d2/μ2+d3/μ3+…,例1.2-6。
第1篇建筑热工学第1.3章建筑保温与节能基本内容:1、建筑保温措施途径2、建筑保温设计的最小传热阻R0,min3、平均传热系数K、采暖建筑耗热量计算4、保温构造类型和特点5、围护结构湿状况控制
第1篇建筑热工学1·3·1建筑保温的途径建筑体形设计,尽量减少外围护结构总面积建筑围护结构足够的保温性能良好的朝向、适当的间距增强建筑的密闭性、防止冷风渗透的不利影响避免潮湿、防控壁内产生冷凝建筑物具有舒适、高效的供热系统
第1篇建筑热工学1·3·2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建筑保温的最小传热阻:R0,min=(ti-te)·n·Ri/[⊿t]建筑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建筑物采暖耗热量指标计算围护结构的保温构造
第1篇建筑热工学1·3·3围护结构传热异常部位的保温措施保温构造类型:单设保温层;封闭空气间层;保温与承重相结合;混合型构造单设保温层复合构造形式及特点:温度应力;蓄热性;内部冷凝;旧房节能改造;倒铺屋面USD热桥概念
第1篇建筑热工学1·3·4围护结构受潮的防止与控制建筑外窗与透明幕墙的保温与节能:提高气密性,减少冷风渗透;提高窗框保温性能;改善玻璃的保温能力外门的保温与节能:满足热阻或传热系数限值透明围护结构的节点构造设计:密封、弹性、防潮、保温、遮阳防控内部冷凝
第1篇建筑热工学第1.4章建筑隔热与通风基本内容:1、夏季室内过热原因和防热途径2、围护结构夏季室外综合温度,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3、房间建筑的自然通风
第1篇建筑热工学1·4·1室内过热的原因及防热途径我国热气候特征:干热区、湿热区。室内过热原因:对流带入的热量;围护结构向室内传热;透进的太阳辐射热;外来长波辐射热;室内产生余热。防热途径:被动式措施,减弱室外热作用;外围护结构隔热与散热;房间自然通风;窗口遮阳;减少室内余热;利用自然能。主动式措施,机械通风降温;空调设备降温
第1篇建筑热工学1·4·2围护结构隔热设计建筑设计原则:规划布局;建筑平面;建筑措施;建筑形式;材料选择;被动技术利用。室外综合温度:tsa=te+ρS·I/αe-tIr太阳辐射等效温度或当量温度:ts=ρS·I/αe。隔热设计标准:θi,max≤te,max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θi,max=θi+Aif,
第1篇建筑热工学1·4·2围护结构隔热设计外围护结构隔热设计的原则:重点屋面,其次西墙和东墙;降低室外综合温度;外围护结构内部设置通风间层;合理选择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能力;利用水蒸发和植被对太阳能的转化降温;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屋顶和东、西墙进行隔热计算;空调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符合国标。屋顶和外墙的隔热设计:屋顶隔热,实体材料层和带封闭空气间层;通风屋顶;阁楼屋顶;植被隔热屋顶;蓄水屋顶;加气混凝土蒸发屋面;淋水玻璃屋顶;成品隔热板屋顶。外墙隔热,空心砌块墙;钢筋混凝土空心大板墙;轻骨料混凝土砌块墙;复合墙体。
第1篇建筑热工学1·4·3房间的自然通风自然通风的机制:风压;热压;自然通风的效果:风向投向角,背风向漩涡区;穿堂风气流路线应流过人的活动范围;室内风速达到0.3m/s以上。建筑朝向、间距与建筑群布局:朝向主导风向;适宜风向投向角和间距;行列式,包括并列、错列、斜列;自由式;周边式。房间适宜的开口和气流组织、门窗通风、绿化改善、建筑平、剖面处理
第1篇建筑热工学第1.5章建筑日照与遮阳基本内容:1、日照的基本原理2、建筑日照间距和规范的有关要求3、太阳位置的影响因素4、窗口遮阳形式和效果
第1篇建筑热工学1·5·1日照的基本原理日照的作用和建筑对日照的要求:提高热舒适;有利于保温、节能;卫生健康;生理作用;心理影响;视觉效果。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公转;黄道面;近日点;远日点;椭圆面;自转;地轴;偏角66°33′、23°27′;地心;赤道;南半球;北半球;季节;北回归线;南回归线;经度;纬度,太阳赤纬角δ。太阳高度角hs和方位角As:与地理纬度、季节、时间有关。地方时与标准时:北京时间属于东八区。
第1篇建筑热工学1·5·2日照标准与日照间距住宅日照标准:冬至日;大寒日;多层;高层;满窗日照;1小时;2小时;国标和地标。日照间距
第1篇建筑热工学1·5·3日照分析方法棒影日照图基本原理:太阳光视为平行光;准确的几何关系;棒高、影长和落点反映了或反推出太阳相对地球的方位、高度角。棒影日照图基本应用:阴影区、日照区、日照时间、日照面积或范围、日照间距。各种日照软件。
第1篇建筑热工学1·5·4建筑遮阳遮阳的目的与要求:目的为防止室内过热;室内眩光;过强紫外线伤物。遮阳要求夏天防热,但不影响冬天日照;晴天遮直射光,阴天保证房间照度;减少遮阳构件的挡风作用,最好能起导风入室作用;兼做防雨;不妨碍观景视野;构造简单、经济耐久;与建筑造型协调统一。遮阳形式和效果:水平式,遮挡南向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地区北向窗口正午时分。垂直式,遮挡东北向窗口日出时分或西北向窗口日没时分。综合式,遮挡东南向窗口上午或西南向窗口下午。外遮阳系数SD:SD=QS/QN,SD小,遮阳效果好。遮阳构造形式和计算
第2篇建筑光学建筑光学篇主要内容本篇介绍人眼基本视觉特性,基本的光度单位,眩光成因和材料的光学特性;天然采光,采光标准,各种采光口形式和特点,采光计算概念,基本的采光设计;各种电光源的特性,光环境设计和室内照明设计,室外夜景照明的设计方法。
第2篇建筑光学第2.1章建筑光学基本知识基本内容:1、光及人视觉的基本特性,可见度及影响因素2、基本光度单位和规律3、材料的光学特性
第2篇建筑光学2·1·1眼睛与视觉人眼基本视觉生理构造:瞳孔、水晶体、视网膜、视神经、锥状细胞、杆状细胞。人眼视觉感受:亮暗;最低亮度阈10-5asb;杆状细胞;颜色;380~780nm,锥状细胞;光谱光视效率:V(λ)不同波长或颜色给人视觉感受的灵敏程度不同。明视觉峰值λ=555nm普尔金耶效应:暗视觉下,V(λ)曲线峰值偏向短波,峰值λ=507nm,长波灵敏度下降;短波灵敏度上升。
第2篇建筑光学2·1·2基本光度单位和应用辐射通量和光通量Φ:分别是光能量客观量、光能量主观感受量,例2.1-1、2,单位lm发光强度Ⅰ:某方向单位立体角内的光通量分布;单位cd;1cd=1lm/sr照度E:被照面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光通量;单位lx,1lx=1lm/㎡亮度L:人眼视看物体亮暗,单位cd/㎡,1sb=104cd/㎡,1asb=1/πcd/㎡。
第2篇建筑光学2·1·2基本光度单位和应用距离平方反比定律:发光强度Ⅰ、照度E关系,E=Ⅰ/r2cosα,例2.1-3立体角投影定律:E=LΩcosi,例2.1-4,或E=Ls〞/r2,s〞是发光面在被照面上的二次投影面积。(一个距离,两个角度或方向)例2.1-4
第2篇建筑光学2·1·3材料的光学性质反光类:定向;扩散又分漫射或均匀扩散;混合反射。漫射或均匀扩散类L=ρEasb或1/πρEcd/㎡透光类:定向;扩散又分漫射或均匀扩散;混合透射。漫射或均匀扩散类L=tEasb或1/πtEcd/㎡朗伯余弦定律和配光曲线:Ⅰ=Ⅰ0cosi
第2篇建筑光学2·1·4可见度及其影响因素可见度:人眼辨认物体存在或形状的难易程度影响因素:亮度;物件尺寸;亮度对比;识别时间;眩光视功能曲线
第2篇建筑光学2·1·5颜色颜色特性:形成;光源色;物体色;显色。颜色分类属性:彩色;色调;三基色;颜色相加、相减CIE标准色度系统光源色温和显色性
第2篇建筑光学第2.2章天然采光基本内容:1、光气候和我国光气候概况2、采光标准及采光系数概念3、各种形式的采光口及其采光特性4、采光计算的物理思想和过程
第2篇建筑光学2·2·1光气候和采光系数光气候:天然光的组成:直射光、漫射光;影响因素:晴天、阴天。阴天地面照度取决于:太阳高度角;云状、云量;地面反射能力;大气透明度。亮度分布:Lθ=(1+2sinθ)Lz/3,地面照度E=7/9πLz,或L42°光气候概况和光气候分区:五个分区,Ⅰ~Ⅴ;临界照度分别6000lx、5500lx、5000lx、4500lx、4000lx。采光系数C:描述建筑房间获取天然光的本领或能力。全阴天漫射光照射下,室内给定平面上某一点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n与同时刻、同地点室外无遮挡水平面上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照度Ew的比值。C=En/Ew×100%
第2篇建筑光学2·2·2窗洞口窗洞口形式:侧窗;高侧窗,低侧窗。天窗;矩形天窗、锯齿形天窗、平天窗。窗洞口采光特点:侧窗;纵向衰减快,有效采光进深不超过2~3倍的窗高;横向均匀度取决于窗宽与窗间墙宽。天窗;矩形天窗、锯齿形天窗、平天窗平均采光系数分别是5%、7%、8%,满足一般精密、中等精密、特别精密视觉作业需要。矩形天窗构造简单,还有通风、排烟、除尘等热工作用;锯齿形天窗适于恒温恒湿车间;平天窗眩光强烈,热辐射强。
第2篇建筑光学2·2·3采光设计采光标准:采光等级、采光系数最低值、采光系数平均值。采光质量:采光均匀度;指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采光等级Ⅰ~Ⅳ时,不宜小于0.7。窗眩光;光反射比。采光设计步骤:了解对象;确定等级;选择采光口;窗地比Ac/Ad;采光口面积、尺寸估算;构造确定。表2.2-5、6、7、8。
第2篇建筑光学2·2·4采光计算采光计算模式:模型修正法。
第2篇建筑光学第2.3章建筑照明基本内容:1、电光源和各种灯具类型、特点2、工作照明方式,环境照明设计方法3、室外建筑夜景照明4、绿色照明工程概念
第2篇建筑光学2·3·1电光源电光源的分类:热辐射光源:白炽灯、卤钨灯、碘钨灯、溴钨灯等。气体放电光源:荧光灯、紧凑型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钠灯、LED灯、节能灯。电光源的特性:发光效率、使用寿命、环境条件、光色、显色性、频闪效应、光源色温、冷暖色调
第2篇建筑光学2·3·2灯具灯具光特性:配光曲线;空间光强、照度分布。遮光角;灯具效率。灯具分类:按灯具发出光通量在灯具上、下半球分布的比例,六个分类:直接型、半直接型、扩散型、直接-间接型、半间接型、间接型。
第2篇建筑光学2·3·3室内工作照明设计室内工作照明目的:以满足视觉作业为主室内工作照明方式:一般照明、分区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混合照明。照明标准:照明质量;照明数量,选择合适的照明方式。视觉作业要求场所不允许单独使用局部照明;局部照明起提示、警示、引导、标识等照明作用;高精密视觉作业宜采用混合照明方式。
第2篇建筑光学2·3·4室内照明设计举例学校教室商店店铺展览场馆
第2篇建筑光学2·3·5照明计算平均照度利用系数
第2篇建筑光学2·3·6室内环境照明设计室内环境照明目的:以满足艺术装饰、视觉审美为主室内环境照明方式和处理方法:以单个灯具的艺术装饰为主;吊灯、壁灯、暗灯和吸顶灯。以简单灯具的图案组合为主;藻井格、满天星。建筑化的大面积照明;发光天棚、光梁、光带、光墙。
第2篇建筑光学2·3·7室外照明设计室外环境照明方式和处理方法,夜景照明: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
第2篇建筑光学2·3·8绿色照明工程绿色照明内容:照明节能、采光节能、管理节能、污染防止、安全舒适照明照明功率密度值:符合标准照明节能设计:光源、灯具、照明方式管理节能:最为关键的是责任感!
第3篇建筑声学建筑声学篇主要内容本篇介绍建筑声学中,声音的基本特性,常用计量方法和简单的室内声场理论;厅堂的音质设计和计算方法,主观、客观的音质评价;常用的声学材料、结构的吸声特性,噪声控制的一般计量和方法,相关的标准规范要求,隔声设计概念。
第3篇建筑声学第3.1章声音的物理性质及人对声音的感受基本内容:1、声波的物理特性和建筑声学计量单位2、人耳的听觉特性3、户外声场和室内声场基本规律
第3篇建筑声学3·1·1声音声源空气中的声波声音产生与传播:频率f、波长λ、声速c;空气声、固体声或撞击声;频带;绕射、反射、散射和折射;透射与吸收;一种干涉现象或效果-驻波,l=n×λ/2,或f=n×c/2l。基本关系:c=λ×f,空气中取c=340m/s,频率f:人耳可听范围20~20000Hz,建筑声学计量100~4000Hz,特殊8000Hz。
第3篇建筑声学3·1·2声音的物理性质与计量声音物理或计量量:声功率w、声强Ⅰ、声压p;倍频带(程)中心频率fc声音的频谱:2倍频带(程)中心频率63、125、250、500、1000、2000、4000、8000Hz;较精细划分1/3倍频带(程)中心频率31.5、40、50、63、80、100、125、160、200、250、315、400、500、630、800、1000、1250、1600、2000、2500、3150、4000、5000、6300、8000。声音频谱中心频率关系:f2/f1=2n,截至频率fu、fl和中心频率fc有:fc2=fu×fl“级”的引入和迭加计算:“级”引入原因;“级”迭加计算按对数运算,总声压级Lp=10lg﹙100.1L1+100.1L2+100.1L3+……+100.1Ln﹚dB,当n个相同的声压级,总声压级Lp=L1+10lgndB例3.1-1、2、3
第3篇建筑声学3·1·3声音在户外的传播基本关系:Ⅰ=w/4πr2,Ⅰ=p2/ρ0c点声源自由场Lp=Lw-11-20lgrdB,例3.1-6线声源自由场Lp=Lw-8-10lgrdB,例3.1-7
第3篇建筑声学3·1·4声音的反射折射衍射扩散吸收和透射室内声场声音类型:直达声、反射声、定向反射、扩散反射。几何声学和波动声学条件:障碍物几何尺寸、声波波长。
第3篇建筑声学3·1·5声音在围蔽空间内的传播驻波和房间共振频率:fnx,ny,nz与振动方式、房间三维尺寸有关。简并:振动方式不同,共振频率却相等的现象。简并危害:频率畸变;音质失真简并防止:房间形状不规则;吸声材料结构选择布置
第3篇建筑声学3·1·5声音在围蔽空间内的传播混响是室内声音的特有现象和规律。室内混响时间:赛宾公式:T60=k×V/A伊林公式:T60=k×V/-S㏑(1-α)伊林-努特生公式:T60=k×V/-S㏑(1-α)+4mV
第3篇建筑声学3·1·5声音在围蔽空间内的传播室内声压级:Lp=Lw+10lg﹙Q/4πr2+4/R﹚dB,或Lp=10lgw+10lg﹙Q/4πr2+4/R﹚+120dB,房间常数:RR=Sα/(1—α)㎡。混响半径rc:rc=0.14(QR)1/2,物理意义表示当r<rc时,以直达声为主;当r>rc时,以混响声为主。例3.1-8
第3篇建筑声学3·1·6人对声音的感受声音的响度级:纯音等响曲线;模拟40phon纯音等响曲线,A声级;模拟70phon纯音等响曲线,B声级;模拟85phon以上纯音等响曲线,C声级;图3.1-29、31、32,例3.1-9声音的总声级:复合声的大小计量,建筑声环境常用A声级,记为dB(A)声音的指向性:点声源;高频指向性强;低频指向性弱。听觉范围与听音特性:最小可闻阈、最小可辨阈(差阈):人耳中频范围可察觉0.3dB的声压级变化。哈斯(Hass)效应:表现回声效果、声像定位,条件:时差大于50ms;强差不大于10dB掩蔽效应:人耳对一个声音的听觉灵敏度因另外一个声音的存在而降低的现象叫掩蔽效应。
第3篇建筑声学3·1·7噪声对人的影响噪声定义:凡是人们不需要的声音都是噪声。噪声污染:有噪声且超标。噪声表现:杂乱、随机、无规、多发、高强。噪声危害:损害听觉器官;引发多种疾病;影响正常生活;降低工作效率;损坏暴露建筑。
第3篇建筑声学第3.2章建筑吸声扩散反射建筑隔声基本内容:1、材料和结构的吸声类型、特点2、材料和结构的隔声构造3、隔声特性和质量定律,吻合效应,反射体的布置
第3篇建筑声学3·2·1建筑吸声吸声系数α和吸声量A:除回到原入射声所在的空间的反射声之外,均视为吸声计。吸声结构做法和分类:多孔材料;板状材料;穿孔板;成型顶棚吸声板;膜状材料;柔性材料材料的吸声特性:多孔材料吸声机制;板状共振吸声f0=c/2π(P/L(t+δ))1/2其它:空间吸声体(可能α>1),强吸声结构-尖劈,帘幕,洞口,人和家具,空气吸收
第3篇建筑声学3·2·2扩散反射最大长度序列扩散反射体MLS二次剩余扩散体QRD反射体目的:反射体的布置是为获得室内音质的某种效果。反射体种类:定向反射;扩散反射。QRD-二次剩余扩散面;MLS-最大长度序列扩散体。应用举例:中央电视台录音控制室QRD扩散面;中国国家大剧院戏剧院MLS扩散面
第3篇建筑声学3·2·3建筑隔声空气传声固体传声
3·2·4墙体、门、窗及屋顶隔声隔声系数t和吸声量R:R=10lg1/tdB。隔声评价:隔声基准曲线和基准值。质量定律和吻合效应:R=20lgmf-48dB其它构件隔声第3篇建筑声学
第3篇建筑声学3·2·5楼板隔声固体声或撞击声隔声:弹性面层;弹性垫层;浮筑式楼板;分离式吊顶,图3.2-35
第3篇建筑声学3·2·6建筑隔声测量与单值评价量计权隔声量R
第3篇建筑声学第3.3章声环境规划与噪声控制基本内容:1、噪声的危害,噪声评价方法和允许标准2、建筑规划、建筑布局对噪声的影响控制3、室内吸声减噪、消声器的应用
第3篇建筑声学3·3·1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城市噪声种类和特点:交通噪声:增长迅速,临街影响大。建筑施工噪声:短时性,干扰敏感。工业生产噪声:下降趋势,设备振动强。社会生活噪声:增长迅速,干扰常态、敏感。
第3篇建筑声学3·3·1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噪声评价数NR:用于评价有音质要求的建筑空间和某些特殊场所。图3.3-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的噪声评价NR曲线,图3.3-4,要求现场实测噪声的各个倍频带的声压级不得超过该曲线所规定的声压级值,如某些影剧院规定不得超过NR-30。对实测的噪声频谱,与NR曲线比较,以不超过某条曲线并与之相切做为其NR值。一般可以近似NR=LA-5
第3篇建筑声学3·3·1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语言干扰级SIL:用于评价对语言谈话的干扰程度。定义SIL=(L500+L1000+L2000)/3L:声压级dB例3.3-1统计百分数声级,也称累积分布声级:评价随时间起伏的随机噪声,特别是交通噪声,记为LN,常用L10、L50、L90,分别代表噪声峰值、中值或平均值、底值或背景值。做为交通噪声评价指标,英、美等国采用L10,日本L50,我国Leq。
第3篇建筑声学3·3·1城市噪声及相关的评价量等效连续A声级,简称等效声级:评价噪声有起伏变化情况,等效指该段时间内的平均能量相等。记为LAeq或Leq,单位dB(A),公式3.3-2昼夜等效声级Ldn:评价夜间噪声影响大于白昼而增加权重,昼夜时间段划分由当地政府决定,单位dB(A)。公式3.3-3
第3篇建筑声学3·3·2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标准法规体系: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地方标准。标准法规关系:国家标准权威,部颁标准某方面完善;地方标准补充细化。标准法规内容:工业企业生产性;城市环境生活性;外部环境噪声;建筑室内噪声;工业区厂界噪声。标准法规举例:《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9-1988。
第3篇建筑声学3·3·2声环境立法标准和规范城市噪声控制:城市噪声标准法规;城市噪声管理执法;城市规划功能分区;城市道路交通管制;城市噪声控制设施;城市建筑设计关注;城市市民积极参与
第3篇建筑声学3·3·3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城市声环境规划与降噪设计方法或步骤:现状调查:声环境状况、噪声原因标准依据:噪声允许标准,确定降噪量降噪设计:科学、可信、可行、可靠考虑了声环境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声屏障、绿化、路面降噪措施
第3篇建筑声学3·3·4创造愉悦的声景“声景”概念(soundscape)以自然声为主,乐音为辅掩蔽效应的应用有两方面:在有噪声的场所,应用掩蔽效应播放背景声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蔽噪声恼人影响,缓解释放工作压力,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开敞式办公间或类似场所,利用掩蔽效应播放背景声音,可以减小彼此的声音干扰,满足谈话私密性,并起到创造愉悦声景的作用。
第3篇建筑声学3·3·5几类建筑声环境设计要点及工程实例住宅建筑学校建筑医院建筑旅馆建筑办公建筑噪声控制的原则:有效、可行、耐用。噪声控制的方面:噪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收点个体防护控制。
第3篇建筑声学3·3·6建筑物的吸声降噪吸声降噪原理:大部分噪声接收点位于混响半径之外,所以降低混响噪声是非常有效的。降噪量△L=10lgA2/A1=10lgT1/T2,例3.3-4、5、6吸声降噪设计步骤:了解噪声源的声学特性;了解房间的声学特性;根据所需的降噪量△L,求出需增加的吸声量;合理选择吸声材料和结构。噪声控制的方法步骤:调查现状,噪声实测,确定噪声级;确定噪声允许标准;选择控制措施,噪声控制或降噪设计;噪声控制工程施工。
第3篇建筑声学3·3·7建筑物的隔声降噪隔声构件的综合隔声量:假设构件等面积比例接收声辐射,综合隔声量Rc=10lg1/tcdBtc=(t1s1+t2s2……+tnsn)/(s1+s2……+sn)房间的噪声降低值:D=R+10lgA/SdB其中,R是隔墙的隔声量,A是受声室的吸声量,S隔墙隔声部分的面积。其它应用。
第3篇建筑声学3·3·8建筑隔振与消声气流噪声的产生:气流在窄管中高速运动,振动、管壁摩擦、变径、压力变化。消声器使用要求:较好的消声频率特性;空气阻力损失小;简单、方便、便宜、耐久。消声器使用种类: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阻—抗复合性消声器。
第3篇建筑声学第3.4章室内音质设计基本内容:1、室内音质评价主、客观标准2、音质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观演空间的体积设计、体型设计、混响设计,吸声材料和结构的选择布置3、室内电声设计
第3篇建筑声学3·4·1围蔽空间里的声学现象描述声音的反射、扩散反射、长程反射、颤动反射声音的聚焦、回声、声影区图3.4-1
第3篇建筑声学3·4·2供语言通讯用的厅堂音质设计语言声功率+清晰程度=可懂度,以清晰度为主考虑听众到声源的距离、声源的方向性、直达声的掠射吸收、有效反射面、合理的扩声系统、合适的混响时间、避免声缺陷体积设计:观众厅体积大小由使用性质或功能、使用规模或席位确定。体形设计:保证直达声;充分利用前次反射声;合理控制混响声;虚声源法确定反射面。混响设计:最佳混响时间由使用性质或功能、观众厅体积确定;其余频率的混响时间由频率特性曲线确定。吸声材料、结构选则布置。
第3篇建筑声学3·4·3供音乐欣赏用的厅堂音质设计主观感受要求:明晰度、空间感、适当的响度、亲切感、温暖感客观评价量:早期衰减时间、明晰度、围蔽感、总声压级考虑音乐厅的规模、形状和容积,早期反射设计、挑台设计、舞台(演奏台)设计。有时模拟或声学模型。
第3篇建筑声学3·4·4多用途厅堂音质设计可变的大厅容积、可变的声吸收、可变的声反射、扩散和吸声体,有时耦合混响室或电声系统。
第3篇建筑声学3·4·5大型厅堂音质设计工程实例厅堂音质设计实例: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北京保利剧院德国柏林爱乐音乐厅奥地利维也纳摩西克凡赛尔音乐厅韩国首尔LG艺术中心
第3篇建筑声学3·4·6室内音质设计各论音乐厅;剧院;电影院;多功能大厅;大教室、讲堂;体育馆;录音室、广播室、演播室;报告厅;审判厅;声学实验室。应用举例。
第3篇建筑声学3·4·7混响时间的设计计算混响时间的计算混响时间计算的精确性混响时间计算的指导性混响时间计算的标准性
第3篇建筑声学补充声学测量和模拟基本内容:1、建筑声学的基本测量概念,声学计量量的测量方法,2、建筑声学中传统模拟方法-模型法,目前使用较多的计算机模拟法
第3篇建筑声学1声学测量概述建筑声学测试系统基本构成:发声部分;声源、功率放大器、扬声器。受声部分;传声器、滤波器、声级计。建筑声学基本测量量:声压级、声级、频谱图或曲线、声强、混响时间。建筑声学基本测量仪器设备:传声器、声级计、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扬声器、滤波器、标准打击器、校准仪
第3篇建筑声学2建筑环境中的噪声测量等效声级;累积分布声级,也称百分统计声级,常用L10、L50、L90。
第3篇建筑声学3混响时间测量实验室测试;现场测试,测试场所空间的混响时间T60
第3篇建筑声学4吸声系数测量混响室法;驻波管法,测试材料的吸声系数α
第3篇建筑声学5隔声测量实验室测试;现场测试,测试隔声构件的隔声量R
第3篇建筑声学6建筑声学中其他常用声学测量简介声场分布测试;脉冲响应测量;声场方向性扩散测量;声源声功率和指向性测量;材料散射系数测量;人工雨模拟雨点噪声测量。室内声音模拟:Ecotect软件
第3篇建筑声学7模型试验缩尺模型法
第3篇建筑声学8室内声场的计算机模拟声线跟踪法、虚声源声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