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1 MB
- 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编制说明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2011年1月10日1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在制订本规范时,除了达到本规范的主要目的之•我国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由于片面强调降低基外,还注意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采暖和空调能耗,本建设造价和减轻结构自重,在设计中缺乏全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的技术经济观点和节能意识,导致一再削弱围护•控制窗户面积,提高窗户气密性,围护结构实际结构保温隔热水平,使得大量民用建筑冬冷夏热,采暖和空调能耗大大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采用的传热阻尽量接近经济传热阻,以及在严寒都很差。直至70年代中期能源危机以后,特别是和寒冷地区,避免设置开敞式外廊和开敞式楼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情况才引起重视并逐步改间,入口处设置门斗,加强阳台门下部保温等。变。•采取这些措施后,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暖和空调能耗,提高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本规范制定目的•第1.0.1条为使民用建筑热工设计与地区气候相适应,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符合国家节约能源的方针,提高•第一章总则投资效益,制订本规范。•第二章室外计算参数•建筑热工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物及其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防潮设计。•第三章建筑热工设计要求•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是指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所需的最低限度的热环境•第四章围护结构保温设计要求。例如,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和环境热辐射应在允许范用之内,冬季采暖房屋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夏•第五章围护结构隔热设计季自然通风房屋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不应高于当地夏季室外计算温•第六章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度最高值等。这些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得到保证,建筑物的使用质量才能得到保证。5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本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范围•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速和改建的民用建筑热工•第三类:礼堂、食堂、体育馆、影剧院、车站、机场、港口建筑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地下建筑、室内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等。这类建筑中除部分建筑对室内温湿度有较高要求外,一般是和特殊用途的建筑,以及简易的临时性建筑。间歇使用,对室内温湿度要求一般低于第二类。•公共建筑中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有些建筑或有些房间•按使用要求和室内温湿度状况把民用建筑分成下列三类: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建筑热工设计上应考虑这些要求,但一般来说,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与第二类接近,因此可按第二类进行•第一类:居住建筑(主要包括住宅、宿舍、旅馆等)、托幼建筑、疗养设计。院、医院、病房等。这类建筑大多数连续使用,对室内温湿度有较高要求。•地下建筑、室内温湿度有特殊要求和特殊用途的建筑,以及简易的临时性建筑,因其使用条件和建筑标准与一般民用建筑有较大•第二类:办公楼、学校、门诊部等。这类建筑大多数间歇使用,对室内差别,故本规范不适用于这些建筑。温湿度要求一般低于第一类。7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本规范与其他标准规范的衔接《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1.0.3条建筑热工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室外计算参数•本规范引用或参照的主要标准规范有:•第三章建筑热工设计要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l9-87•第四章围护结构保温设计《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7-86•第五章围护结构隔热设计《建筑外窗保温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8484-87等•第六章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91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三节夏季防热设计要求第三节夏季防热设计要求•第3.3.3条建筑物的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应•第3.3.1条建筑物的夏季防热应采取自然通风、窗户遮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宜结合外廊、阳、围护结构隔热和环境绿化等综合性措施。阳台、挑檐等处理方法达到遮阳目的。•第3.3.2条建筑物的总体布置,单体的平、剖面设计和为了有效地遮挡直射阳光,并尽量兼顾采光、通风、视野等门窗的设置,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并尽量避免主要房功能,遮阳的形式和材料要适当。间受东、西向的日晒。例如,南向和北向(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宜采用水平式遮阳;东北、北和西北向,宜采用垂直式遮阳;东南和西南向,宜采用综合式遮阳;东、西向,宜采用挡板式遮阳。固定式遮阳往往具有挡风、挡光、挡视线、造价高和维修困难等不利影响,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谨慎对待,宜结合外廊、阳台、挑檐等处理达到遮阳目的。此外,活动百叶窗帘、反射阳光涂膜和热反射玻璃等,也是近年来被日益广泛采用的遮阳材料。111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三节夏季防热设计要求第四节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第3.3.5条为防止潮霉季节湿空气在地面冷凝泛潮,居•第3.4.1条空调建筑或空调房间应尽量避免东、西朝向室、托幼园所等场所的地面下部宜采取保温措施或架空做法,地面面层宜采用微孔吸湿材料。和东、西向窗户。在夏热冬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中,潮霉季节地面冷凝泛潮现象普遍存在,底层地面特别严重。地面下部采取保温措动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当窗墙面积比为0.30时,东、西向施,以及传统的架空做法,可使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从而减少房间与南、北向房间相比,设计日冷负荷(系指在空调设计条件冷凝现象。下,逐时冷负荷的峰值)要大37%~67%,运行负荷(系指在夏地面面层材料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光滑而密实的面层,如季空调期间,为维持恒定室温而必须从房间中除去的热量)要大水磨石和水泥地面等,虽然耐磨和便于清洁,但容易冷凝泛潮。22%~46%。此外,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直射阳光也将使室内热相反,采用微孔吸湿材料,如微孔地面砖、大阶砖等作面层时,环境条件大大恶化。则效果较好。医院、病房等场所,从防止地面冷凝泛潮的角度考虑,也宜采用微孔吸湿材料,但对清洗和消毒不利,故一般仍采用水磨石等地面。居室和托幼等场所的地面面层,则宜采用微孔吸湿材料。131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四节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第四节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第3.4.7条建筑物外部窗户当采用单层窗时,窗墙面积•第3.4.4条空调房间应避免布置在顶层;当必须布置在比不宜超过0.30;当采用双层窗或单框双层玻璃窗时,顶层时,屋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窗墙面积比不宜超过0.40。建筑物外部窗户面积对空调负荷的影响很大,基本上呈线性顶层房间因屋顶接受的太阳辐射热较多而使空调负荷大大增递增关系。动态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单层窗的情况下,窗加。例如,同样的南北向房间,窗墙面积比为0.30,顶层与非顶墙面积比从0.30增至0.50,各朝向房间的设计日冷负荷要增加层相比,设计日冷负荷要大22%~93%,运行负荷要大23%~25%~42%,运行负荷要增加17%~25%。96%。当采用双层窗或单框双玻窗时,由于窗框遮阳面积增加,窗为了降低空调负荷,应避免在顶层布置空调房间;如必须在户传热系数变小,对降低空凋负荷有利。在这种情况下,窗墙面顶层布置,则屋顶应有良好的隔热措施,如加大热阻或设置通风积比从0.30增至0.40,空调负荷不致增加,或增加很少,但若窗间层等。墙面积比进一步加大,则空调负荷将逐步上升。本条规定主要适用于居住建筑,如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宾馆、招待所的客房,以及医院和病房等场所。对于特殊的公共建筑,在窗户采取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遮阳措施的情况下,窗墙面积比可不受本条规定的限制。15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四节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第四节空调建筑热工设计要求•第3.4.12条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第3.4.8条向阳面,特别是东、西向窗户,应采取热反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射玻璃、反射阳光涂膜、各种固定式和活动式遮阳等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内围护结构宜采用重质材料。围有效的遮阳措施。护结构的构造设计应考虑防潮要求。•第3.4.10条建筑物外部窗户的部分窗扇应能开启。当间歇使用的空凋建筑,如办公楼,商业建筑等,其外围护结有频繁开启的外门时,应设置门斗或空气幕等防渗透构内侧及内围护结构采用轻质材料,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措施。要求的室温;相反,在连续使用的空调建筑,特别是室温允许波动范围较小的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及内围护结构采用重质材料较为有利。在进行夏季空调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时,应注意蒸汽渗透的方向是由外向内,因此,蒸汽渗透阻大的材料层或隔汽层应设在外侧。1718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二节围护结构保温措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4.2.1条提高围护结构热阻值可采取下列措施:•第一章总则一、采用轻质高效保温材料与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组成•第二章室外计算参数的复合结构。•第三章建筑热工设计要求二、采用密度为500~800kg/的轻混凝土和密度为800~1200kg/的轻骨料混凝土作为单一材料墙体。•第四章围护结构保温设计三、采用多孔粘土空心砖或多排孔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第五章围护结构隔热设计四、采用封闭空气间层或带有铝箔的空气间层。•第六章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1920《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二节围护结构保温措施第三节热桥部位内表面温度验算及保温措施•第4.2.2条提高围护结构热稳定性可采取下列措施:•第4.3.1条围护结构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一、采用复合结构时,内外侧宜采用砖、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等重质材料,中间复合轻质保温材料。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系指嵌入墙体的混凝土或金属梁、柱,二、采用加气混凝土、泡沫混凝土等轻混凝土单一材料墙体时,内墙体和屋面板中的混凝土肋或金属件,装配式建筑中的板材接缝外侧宜作水泥砂浆抹面层或其他重质材料饰面层。以及墙角、屋顶檐口、墙体勒脚、楼板与外墙、内隔墙与外墙联接处等部位。这些部位保温薄弱,热流密集,内表面温度较低,可能产生程度不同的结露和长霉现象,影响使用和耐久性。在进行保温设计时,应对这些部位的内表面温度进行验算,以便确定其是否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2122《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四节窗户保温性能、气密性和面积的规定《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4.4.4条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窗户的气密性,应符合下列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室外计算参数一、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大于或等于3.0m/s的地区,对于1~6层建筑,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窗空气渗透性能分级及其检•第三章建筑热工设计要求测方法》GB7107规定的Ⅲ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第四章围护结构保温设计上述标准规定的Ⅱ级水平。二、在冬季室外平均风速小于3.0m/s的地区,对于1~6层建筑,不•第五章围护结构隔热设计应低于上述标准规定的Ⅳ级水平;对于7~30层建筑,不应低于上•第六章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述标准规定的Ⅲ级水平。232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一节围护结构隔热设计要求隔热计算软件•第5.1.1条在房间自然通风情况下,建筑物的屋顶和东、西外墙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满足下式要求:θi·max≤te.max(5.1.1)式中θi·max——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应按本规范附录二中(八)的规定计算;te.max——夏季室外计算温度最高值(℃),应按本规范附录三附表3.2采用。2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隔热计算软件第二节围护结构隔热措施•第5.2.1条围护结构的隔热可采用下列措施:一、外表面做浅色饰面,如浅色粉刷、涂层和面砖等。二、设置通风间层,如通风屋顶、通风墙等。通风屋顶的风道长度不宜大于10m。间层高度以20cm左右为宜。基层上面应有6cm左右的隔热层。夏季多风地区,檐口处宜采用兜风构造。三、采用双排或三排孔混凝土或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块墙体。四、复合墙体的内侧宜采用厚度为10cm左右的砖或混凝土等重质材料。五、设置带铝箔的封闭空气间层。当为单面铝箔空气间层时,铝箔宜设在温度较高的一侧。六、蓄水屋顶。水面宜有水浮莲等浮生植物或白色漂浮物。水深宜为15~20cm。七、采用有土和无土植被屋顶,以及墙面垂直绿化等。2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二节围护结构防潮措施《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第6.2.1条采用多层围护结构时,应将蒸汽渗透阻较大的密实材料布置在内侧,而将蒸汽渗透阻较小的材料布置在外侧。•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室外计算参数•第6.2.2条外侧有密实保护层或防水层的多层围护结•第三章建筑热工设计要求构,经内部冷凝受潮验算而必须设置隔汽层时,应严•第四章围护结构保温设计格控制保温层的施工湿度,或采用预制板状或块状保•第五章围护结构隔热设计温材料,避免湿法施工和雨天施工,并保证隔汽层的施工质量。对于卷材防水屋面,应有与室外空气相通•第六章采暖建筑围护结构防潮设计的排湿措施。2930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谢谢!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