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1 MB
- 8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建筑材料选用的依据
认知框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装饰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认知框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装饰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为g/cm3或kg/m3。由于材料所处的体积状况不同,故有密度(以前称为真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之分。
材料的体积构成体积是材料占有的空间尺寸。由于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状态,因而表现出不同的体积。
绝对密实体积干燥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即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体积,或不包括内部孔隙的材料体积。一般以V表示。一般将材料磨成规定细度的粉末,用排开液体的方法得到其体积。表观体积对于比较密实、孔隙较少的散粒状材料,不必磨细,直接用排开液体的方法测定的体积。一般以表示。
材料的自然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即整体材料的外观体积(含内部孔隙和水分)。一般以V0表示。形状规则的材料可根据其尺寸计算其体积;形状不规则的材料可先在材料表面涂腊,然后用排开液体的方法得到其体积。材料的堆积体积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的总体外观体积。松散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大,密实堆积状态下的体积较小。一般以表示。
1.密度(Density)比重、真实密度(TrueDensity),简称密度(Density)。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式中:ρ—密度(g/cm3)m—材料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的测定: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金属、玻璃等):直接以排水法测定;有孔隙的材料(砖、混凝土、石材):将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经干燥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其实际体积,该体积即可视为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李氏瓶
2.表观密度(ApparentDensity)也称容重,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ρ0—材料的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质量(g或kg)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包含内部空隙在内的体积(规则几何形状、松散体积用排液法)作用:计算构件的自重
表观体积是指包括内部封闭孔隙在内的体积。其封闭孔隙的多少,孔隙中是否含有水及含水的多少,均可能影响其总质量或体积。因此,材料的表观密度与其内部构成状态及含水状态有关。工程中砂石材料,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表观体积
3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堆积密度。可用下式表示式中ρ0’—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g/cm3或kg/m3)m—散粒材料的质量(g或kg)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堆积体积(cm3或m3),它包含内部和颗粒之间的空隙。计算材料的堆放空间
砂堆积密度的测定将容量筒内材料刮平,容量筒的容积即为材料堆积体积
几种密度的比较在工程中,计算材料和构件的自重、材料的用量,以及计算配料、运输台班和堆放场地时,经常要用到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以及堆密度等数据。比较项目实际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材料状态绝对密实自然状态堆积状态材料体积VV0计算公式应用判断材料性质用量计算、体积计算
二、材料的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固体物质填充的程度。密实度的计算式如下:式中:ρ——密度;ρ0——材料的体积密度。对于绝对密实材料,因ρ0=ρ,故密实度D=1或100%。对于大多数土木工程材料,因ρ0<ρ,故密实度D<1或D<100%。
材料的孔隙率是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总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的百分率。孔隙率P按下式计算:式中:V——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或m3;V0——材料的自然体积,cm3或m3;ρ0——材料的体积密度,g/cm3或kg/m3;ρ——密度,g/cm3或kg/m3。空隙率大小反映材料密实程度。三、孔隙率
四、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与堆积的比例。空隙率按下式计算:式中:ρ0——材料的体积密度;——材料的堆积密度。空隙率的大小反映了散粒材料的颗粒互相填充的致密程度。空隙率可作为控制混凝土骨料级配与计算砂率的依据。
孔隙率与空隙率的区别比较项目孔隙率空隙率适用场合个体材料内部堆积材料之间作用可判断材料性质可进行材料用量计算计算公式
认知框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装饰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一、材料的强度与等级(一)材料的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强度。根据外力作用形式的不同,材料的强度有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及抗剪强度等,均以材料受外力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力的大小来表示。材料的力学性质系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和抵抗破坏的性质。
1.材料的强度材料的强度是材料在应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根据外力作用方式的不同,材料强度有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抗折)强度等。抗压抗拉抗剪抗弯材料的力学性质系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性和抵抗破坏的性质。
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的计算:式中:f——材料强度,MPa;Pmax——材料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F——试件受力面积,mm2。
抗弯强度的计算:式中:fw——材料的抗弯强度,MPa;Pmax——材料受弯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A——试件受力面积,mm2;L、b、h——两支点的间距,试件横截面的宽及高,mm。
建筑材料常按其强度值的大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如:烧结普通砖按抗压强度分为六个等级:Mu30、Mu25、Mu20、Mu15、Mu10、Mu7.5;硅酸盐水泥按抗压和抗折强度分为6个等级:42.5、52.5、62.5、42.5R、52.5R、62.5R;普通混凝土按其抗压强度分为十四个等级:C15、C10、…、C80等碳素结构钢按其抗拉强度分为五个等级,如Q235等等。
材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与材料成分、结构及构造。不同种类的材料,其强度不同;及时同类材料,由于组成、结构或构造的不同,其强度也有很大差异。疏松及孔隙较大的材料,其质点间的联系较弱,有效受力面积小,孔隙附近产生应力集中,故强度低。某些具有层状或纤维状构造的材料在不同方向受力时所表现强度性能不同,及所谓各向异性。
2.弹性和塑性(1)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能够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这种完全恢复的变形称为弹性变形(或瞬时变形)。(2)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如果外力取消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并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这种不能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或永久变形)。
弹性:外力→变形→卸外力→变形完全恢复材料的弹性用弹性模量E表示塑性::外力→变形→卸外力→变形不完全恢复弹塑性材料的变形曲线
软钢的应力—应变曲线砼的应力—应变曲线
3.脆性和韧性脆性:材料受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突然发生破坏,并无明显的变形,材料的这种性质称为脆性。大部分无机非金属材料均属脆性材料,如天然石材,烧结普通砖、陶瓷、玻璃、普通混凝土、砂浆等。脆性材料的另一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折强度低。在工程中使用时,应注意发挥这类材料的特性。
韧性:在冲击、振动荷载作用下,材料能承受很大变形也不致破坏的性能。如钢材、木材等。钢材的抗拉和抗压强度都很高,既可以承受压力,也可以承受拉力及弯曲地面、轨道、吊车梁等有动力荷载作用的部件,要考虑材料的韧性。
4.硬度和耐磨性(1)硬度材料的硬度是材料表面的坚硬程度,是抵抗其它硬物刻划、压入其表面的能力。通常用刻划法,回弹法和压入法测定材料的硬度。刻划法用于天然矿物硬度的划分,按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晶、刚玉、金刚石的顺序,分为10个硬度等级。回弹法用于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并间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也用于测定陶瓷、砖。砂浆、塑料、橡胶、金属等的表面硬度并间接推算其强度。
回弹法用于测定混凝土表面硬度,并间接推算混凝土的强度;也用于测定陶瓷、砖。砂浆、塑料、橡胶、金属等的表面硬度并间接推算其强度。原理:回弹仪的弹击锤被一定的弹力打击在混凝土表面上,其回弹高度(通过回弹仪读得回弹值)与混凝土表面硬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回弹仪
(2)耐磨性耐磨性是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材料的耐磨性用磨耗率表示,计算公式如下:式中:G——材料的磨耗率,(g/cm2);m1——材料磨损前的质量,(g);m2——材料磨损后的质量,(g);A——材料试件的受磨面积(cm2)。
认知框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装饰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1.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与水接触时,材料表面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亲水性;材料表面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称为憎水性。具有亲水性或憎水性的根本原因在于材料的分子结构。亲水性材料与水分子之间的分子作用力,大于水分子相互之间的内聚力;憎水性材料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小于水分子相互之间的内聚力。
当材料与水接触时,在材料、水、空气三相的交界点,作沿水滴表面的切线,此切线与材料和水接触面的夹角θ,称为润湿边角。材料的润湿示意图润湿边角材料被水湿润的情况可用润湿边角θ来表示。
θ角愈小,表明材料愈易被水润湿。当θ<90°时,材料表面吸附水,材料能被水润湿而表现出亲水性,这种材料称亲水性材料。θ>90°时,材料表面不吸附水,此称憎水性材料。当θ=0°时,表明材料完全被水润湿。上述概念也适用于其它液体对固体的润湿情况,相应称为亲液材料和憎液材料。材料的润湿示意图(a)亲水性材料;(b)憎水性材料
2.材料的吸水性吸水性(WaterAbsorption)材料在水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称吸水性。材料的吸水性用吸水率(RatioofWaterAbsorption)表示,有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两种表示方法。
(1)质量吸水率质量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水量占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百分比,并以Wm表示。质量吸水率Wm的计算公式为:式中:m1——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或kg);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
材料的吸水率:花岗岩的吸水率:0.5%~0.7%;混凝土的吸水率:2%~3%;粘土砖的吸水率:8%~20%;木材的吸水率:可超过100%。花岗岩
(2)体积吸水率体积吸水率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水的体积占材料自然体积的百分率,并以WV表示。体积吸水率WV的计算公式为:式中:mb——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g或kg);m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或kg)。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ρw——水的密度,(g/cm3或kg/m3)。
(3)影响材料吸水性的因素材料的吸水率与其孔隙率有关,更与其孔特征有关。因为水分是通过材料的开口孔吸入并经过连通孔渗入内部的。材料内与外界连通的细微孔隙愈多,其吸水率就愈大。(4)质量吸水率与体积吸水率之间的关系Wv/Wm=ρ/ρ水材料的体积吸水率就是材料开口空隙率。
3.吸湿性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潮湿材料在干燥的空气中也会放出水分,此称还湿性。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含水率系指材料内部所含水的质量占材料干燥质量的百分率。用公式表示为式中Wh—材料的含水率(%)ms—一材料含水时的质量(g)mg—材料干燥至恒重时的质量(g)材料的吸湿性随空气的湿度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吸水率与含水率的区别比较项目吸水率含水率适用场合在水中吸收水分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表示方法吸收水分的质量比或体积比吸收水分的质量比吸收水量达到饱和与空气中水分平衡通常小于吸水率
例:某立方体岩石试件,外形尺寸为50mm×50mm×50mm,测得其在绝干、自然状态及吸水饱和状态下的质量分别为325g,325.3g,326.1g,并测得该岩石的密度为2.68g/cm3。试求该岩石的体积吸水率、质量含水率、绝干表观密度、孔隙率。=1-2.6/2.68=2.98%=1.1/125=0.88%=0.3/325=0.092%=325/125=2.6g/cm3解:V0=5×5×5=125cm3m含=325.3gm干=325gm饱=326.1gρw=1g/cm3
解:因m干=482g,m饱=487g,V=630-452=178cm3Vo=178+5=183cm3例:岩石试件经完全干燥后,其质量为482g,将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经一定时间岩石吸水饱和后,量筒的水面由原来的452cm3上升至630cm3。取出岩石,擦干表面水分后称得质量为487g。试求该岩石的密度、表观密度及质量吸水率?(假设岩石内无封闭空隙)故:ρ=m干/V=482/178=2.71g/cm3ρo=m干/Vo=482/(178+5)=2.63g/cm3Wm=(m饱-m干)/m1×100%=(487-482)/482×100%=1%
思考题: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2.65g/cm3、表观密度为2.61g/cm3、堆积密度为1680kg/m3,计算此石子的孔隙率与空隙率?
4.材料的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材料耐水性的指标用软化系数KR表示:式中:KR——材料的软化系数;fb——材料吸水饱和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f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软化系数反映了材料饱水后强度降低的程度,是材料吸水后性质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材料吸水后,水分会分散在材料内微粒的表面,削弱其内部结合力,强度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当材料内含有可溶性物质时(如石膏、石灰等),吸入的水还可能溶解部分物质,造成强度的严重降低。
软化系数的波动范围在0至1之间。工程中通常将KR>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可以用于水中或潮湿环境中的重要工程。用于一般受潮较轻或次要的工程部位时,材料软化系数也不得小于0.75。
关于耐水性不正确的[]。A、有孔材料的耐水性用软化系数表示B、材料的软化系数在0~1之间波动C、软化系数大于0.80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D、软化系数小于0.80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E、软化系数越大,材料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越多,耐水性越差答案:DE
例: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4、178、165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解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由于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0.93,大于0.85,故该石材可用于水下工程。
5.材料的抗渗性(penetrationResistance)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称为抗渗性,或称不透水性。材料的抗渗性通常用渗透系数表示。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一定厚度的材料,在一定水压力下,在单位时间内透过单位面积的水量。用公式表示为式中Ks——材料的渗透系数(cm/h);Q——渗透水量(cm3);d——材料的厚度(cm);A——渗水面积(cm2);t——渗水时间(h);H——静水压力水头(cm)。
Ks值愈大,表示材料渗透的水量愈多,即抗渗性愈差。材料的抗渗性也可用抗渗等级表示。抗渗等级是以规定的试件、在标准试验方法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来确定,以符号Pn表示,其中n为该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的十倍的MPa数,如P4、P6、P8等分别表示材料能承受0.4、0.6、0.8MPa的水压而不渗水。
我国现行抗渗等级的确定,是以龄期为28d的圆台体试件(高150mm、底面直径185mm、顶面直径175mm)来做抗渗试验,并定出抗渗等级。抗渗圆柱体试件每组为六个,试验时,当试件只有两个试件表面开始发现渗水现象时的水压力值(以MPa计),就称为该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用符号P来表示。混凝土抗渗仪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划分为P4、P6、P8、P10、P12等五个等级。相应表示混凝土抗渗试验时一组6个试件中4个试件未出现渗水时的最大水压力。
影响材料抗渗性的因素材料亲水性和憎水性:通常憎水性材料其抗渗性优于亲水性材料;材料的密实度:密实度高的材料其抗渗性也较高;材料的孔隙特征:具有开口孔隙的材料其抗渗性较差。
6.抗冻性(FrostResistance)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反复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能。材料吸水后,在负温作用条件下,水在材料毛细孔内冻结成冰,体积膨胀所产生的冻胀压力造成材料的内应力,会使材料遭到局部破坏。随着冻融循环的反复,材料的破坏作用逐步加剧,这种破坏称为冻融破坏。
材料的抗冻性用抗冻等级表示。抗冻等级:以规定的试件,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测得其强度降低不超过规定值,并无明显损坏和剥落时所能经受的冻融循环次数。用符号Fn表示,其中n即为最大冻融循环次数,如F25、F50等。材料的抗冻等级可分为F15、F25、F50、F100、F200等,分别表示此材料可承受15次、25次、50次、100次、200次的冻融循环。如混凝土抗冻等级F15是指所能承受的最大冻融次数是15次(在-15℃的温度冻结后,再在20℃的水中融化,为一次冻融循环),这时强度损失率不超过25%,质量损失不超过5%。
影响抗冻性的因素1.材料的密实度(孔隙率):密实度越高则其抗冻性越好。2.材料的孔隙特征:开口孔隙越多则其抗冻性差。3.材料的强度:强度越高则其抗冻性越好。4.材料的耐水性:耐水性越好则其抗冻性也越好。5.材料的吸水量大小:吸水量越大则其抗冻性越差。
混凝土抗冻等级D15号中的15是指()。A.承受冻融的最大次数为15次B.冻结后在15~C的水中融化C.最大冻融次数后强度损失率不超过15%D.最大冻融次数后质量损失率不超过15%
认知框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装饰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1.概念材料的耐久性是指用于建筑物的材料,在环境的多种因素作用下不变质、不破坏,长久地保持其使用性能的性质。耐久性是材料的一种综合性质,诸如抗冻性、抗风化性、抗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均属耐久性的范围。此外,材料的强度、抗渗性、耐磨性等也与材料的耐久性有密切关系。2.环境影响因素材料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长期受到周围环境和各种自然因素的破坏作用,一般可分为物理作用、化学作用、机械作用、生物作用等。
干湿变化物理作用温度变化冻融变化(寒冷地区)这些作用将使材料发生体积的胀缩,或导致内部裂缝的扩展。时间长久之后即会使材料逐渐破坏。
化学作用包括大气、环境水以及使用条件下酸、碱、盐等液体或有害气体对材料的侵蚀作用。机械作用包括使用荷载的持续作用,交变荷载引起材料疲劳,冲击、磨损、磨耗等。生物作用包括菌类、昆虫等的作用而使材料腐朽、蛀蚀而破坏。
砖、石料、混凝土等矿物材料,多是由于物理作用而破坏,也可能同时会受到化学作用的破坏。金属材料主要是由于化学作用引起的腐蚀。木材等有机质材料常因生物作用而破坏。沥青材料、高分子材料在阳光、空气和热的作用下,会逐渐老化而使材料变脆或开裂。
材料的耐久性指标是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来决定的。例如处于冻融环境的工程,所用材料的耐久性以抗冻性指标来表示。处于暴露环境的有机材料,其耐久性以抗老化能力来表示。
认知框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装饰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1.导热性当材料两面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从材料一面通过材料传导至另一面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导热性。导热性用导热系数λ表示。物理意义:单位厚度(1m)的材料、两面温度差为1K时、在单位时间(1s)内通过单位面积(1m2)的热量。λ值越小,材料的绝热性能越好。习惯上把λ≯0.175w/(m·λ)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式中λ——导热系数,W/(m·K);Q-传导的热量,Jd—材料厚度,m;F——热传导面积,m2Z一热传导时间,h;(t2-t1)-材料两面温度差,K
几种典型材料的热工性质指标材料导热系数(w/(m·K))比热(J/(kg·K))钢580.48花岗岩3.490.92普通混凝土1.510.84烧结普通砖0.800.88松木(横纹)0.170.352.72泡沫塑料0.031.30冰2.202.05水0.584.18静止空气0.0231.00
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无机材料的导热系数大于有机材料;材料的孔隙率愈大,即空气愈多,导热系数愈小同类材料的孔隙率是随体积密度的件小而增大,则导热系数随体积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导热系数与孔隙形态特征的关系,认为有微细而封闭孔隙组成的材料,导热系数小,反之大;材料的含水率增加,导热系数也增加。
2.热容量和比热材料在受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热容量。单位质量材料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热容量系数或比热。比热的计算式如下所示:式中C---材料的比热,J/(g·K)Q--材料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热容量)m---材料质量,g(t2-t1)--材料受热或冷却前后的温差,K
比热是反映材料的吸热和放热能力的量。不同材料的比热不同,它对保持建筑物内部温度温度有很大的意义,比热大的材料,能在热流变动或采暖设备供热不均匀时,缓和室内的温度波动。
认知框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装饰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认知框架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装饰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一.材料的组成一.材料的组成是决定材料的性质的内在因素之(一)化学组成(二)矿物组成二.材料的结构(一).宏观结构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观察到的结构,它分为散粒结构,聚集结构,多孔结构,致密结构,纤维结构,层状结构
1.散粒结构由单独的颗粒组成2.聚集结构材料中的颗粒通过胶结材料彼此牢固地结合在一起3.多孔结构材料中含有大量的,大的,或微小的均匀分布的孔隙4.致密结构材料在外观上和结构上都是致密的5.纤维结构是木材,玻璃纤维制品所特有的结构6.层状结构是板材常见的结构
(二).显维结构指借助关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构,它可分为结晶和无定型两种.结晶和无定型是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晶体呈稳定状态,而无定型则具有化学活性(三).微观结构指原子排列结构,根据质子间键的特性分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一).孔隙形成的原因(1).水分子的占据作用建筑材料加水拌和,用水量通常超过理论上的用水量,多余的水分占据的空间即为孔隙(2).外加的发泡作用如生产加气混泥土等的各种发泡剂,可在材料中形成大量的孔隙(3).火山作用火山爆发时,喷到空中的岩浆,,冷却后在岩石中形成大量的孔隙(4).烧作用
(二)孔隙的类型(1)连通孔隙(2)封闭孔隙(3)半封闭孔隙(三).孔隙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孔隙增多)(1).材料的体积密度减小(2).材料受力的有效面积减小,强度降低(3).体积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和热容随之减小(4).透气性,透水性,吸水性变大(5).对抗冻性,要试孔隙大小和形态而定,有些能提高抗冻性
小结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材料的力学性质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热工性质材料的装饰性能材料的组成、结构和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