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50 KB
- 12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二〇〇八年二月123
1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概况1.1鉴定工作任务1.1.1工程基本情况1.1.1.1工程概况大隆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的宁远河中下游,是海南省南部水资源调配的重点工程,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多目标开发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及批复意见,大隆水库流域面积749km2,总库容为4.68亿m3,属II等大(2)型水利工程。主要建筑物拦河坝、溢洪道及引水系统进水口为2级建筑物,引水隧洞和电站厂房为3级建筑物。主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相应设计洪水位为70.73m(榆林基面,下同);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相应校核洪水位为74.58m。水库正常蓄水位为70.00m,相应库容3.93亿m3;防洪高水位为70.00m,主汛期(6~9月)汛期限制水位为58.45m,后汛期(10月)汛期限制水位为66.95m,防洪库容为1.48亿m3;死水位为33.00m,相应死库容为0.43亿m3。拦河坝为土质防渗体分区土坝,上游坝体以花岗岩风化土为防渗体,下游坝体采用石渣及风化岩等透水性较强的材料填筑,设排水棱体和坝体斜坡式排水。土坝坝顶宽度9.0m,坝顶长度535.0m,坝顶高程76.5m,最大坝高65.5m,上游坝坡采用厚度为25cm123
的混凝土护坡,下游护坡采用草皮护坡。坝基河床砂砾石经强力振冲加密处理后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和帷幕灌浆进行垂直防渗。溢洪道布置于右岸天然垭口,宽65.0m,主要由进口段、控制段、泄槽、挑流鼻坎和泄水渠五部分组成。其中进口段长60.0m,进水口底板高程为46.0m。控制段堰体顺水流方向长33.406m,采用WES实用堰,堰顶高程56.0m,控制闸室为钢筋混凝土开敞式,共4孔,每孔净宽14.0m,闸墩厚度3.0m。泄槽采用矩形断面,宽65.0m,底坡1:8,顺水流方向长130.0m。挑流鼻坎采用连续式,鼻坎后设泄水渠将洪水排入河道。引水压力隧洞布置在左岸,全长312.0m,主要由进口明渠段、进口拦污栅段、闸门坚井段、渐变段、洞身段、钢管衬砌段等部分组成。其中洞身内径为4.8m,全线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出口30.0m设内径为3.3m的钢管衬砌段,后接岔管及旁通支管,分别进入水电站各水轮机组及供水系统。发电厂房布置于左岸,安装3台2300kW混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6900kW。实施阶段调整为安装3台2500kW混流式机组,总装机容量7500kW。大隆水库建成后,可承担宁远河下游崖城镇、保港镇、南滨农场沿河两岸的人口、农田、海口虾塘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的防洪任务,将该处防洪能力由不足2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标准。水库年设计供水量1.98亿m3123
,供水保证率97%,可满足三亚市区中部和西部城镇人口和流动人口的生活用水、城区绿地的生态用水、旅游风景区的用水、南山和梅山等工业区的工业用水以及其它特殊用水等用水部门的用水要求。水库还可为宁远河下游的南滨农场和梅山、保港、崖城、天涯4个乡镇的宜灌农田提供灌溉用水,农田灌溉面积为9.92万亩,灌溉保证率90%。电站装机6900kW,结合供水和灌溉及利用汛期水库余水进行发电,年设计发电量2891万kW.h。1.1.1.2工程设计与审批过程有关部门自1958年就开始了宁远河流域规划。1985年原广东省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水电局和三亚市水电局对宁远河流域规划进行了复查,并编制了《广东省宁远河流域规划复查报告》,1992年海南省水利局审查通过了该复查报告(琼水利政资[1992]348号)。该复查报告提出宁远河干流开发采用毛拉洞水库、南改一级、南改二级、扎南水陂、扎南电站、南塔电站、大隆水库、抱古水陂8级开发方案以及在宁远河干流上兴建大型蓄水工程——大隆水库以解决宁远河下游地区的防洪及三亚市中西部地区干旱和用水紧缺问题,并推荐大隆水库为近期开发工程。1999年2月三亚市水电局根据海南省省委、省政府和三亚市市委、市政府指示及水利部水规[1998]485号文和海南省水利局办[1998]381号文的精神,开展了宁远河防洪规划,并编制了《三亚市宁远河流域防洪规划报告》,1999年10月海南省水利局以《关于三亚市宁远河流域防洪规划的审批意见》审批通过了该流域的防洪规划(琼水利政资[1999]274号)。该审批意见同意大隆水库拦蓄洪水方案为宁远河防洪总体方案,并将宁远河下游崖城镇、保港镇以及沿河两岸农田作为大隆水库的主要保护对象。123
随着三亚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三亚市城市的供水水源短缺、三亚市中西部灌区的热带高效农业发展和农业用水短缺的矛盾都日显突出。为解决三亚市的用水问题,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海南省以及三亚市都把大隆水利枢纽列为近期重点开发的水利项目,并委托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原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大隆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该院于1999年10月提交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1999年12月水利部水规总院对该项目建议书进行审查(水总设[1999]52号);2000年12月水利部将项目建议书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规计[2000]616号);2001年3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对该项目建议书进行评估(咨农水[2001]346号);2003年2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通知《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项目建议书》业经国务院批准(计农经[2003]389号)。2003年初,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2003年4月水利部水规总院对该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审查(水总设[2003]23号);2003年9月水利部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报送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水规计[2003]435号);2004年8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复《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农经[2004]1799号)。2004年7月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123
《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2004年10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关于核定海南省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的通知》审查通过了该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发改投资[2004]2767号);2004年12月水利部以《关于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审查通过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水总[2004]594号)。2004年12月10日,水利部、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工程开工建设。1.1.1.3项目法人与参建单位1项目法人受海南省政府委托,2003年3月24日三亚市政府以《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变更大隆水利枢纽工程项目法人和法人代表的通知》(三府〔2003〕33号)将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原项目法人海南天涯水业(集团)公司变更为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实行全过程负责。2参建单位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参建单位主要有: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珠江流域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分站大隆枢纽质监项目站、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上海东华工程咨询公司、吉林松辽监理咨询公司、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广东省水电第二工程局、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和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等。1.1.1.4工程建设过程1管理体制123
为了确保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实行了以项目法人负责制为中心,招标承包制和合同管理制相结合的建设管理基本体制。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为项目法人,负责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施工及运营、工程招投标、资金筹措和贷款的偿还等工作。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是水利水电甲级勘测设计研究单位,负责工程的设计工作,并在现场设置设计代表组密切配合施工,满足施工进度要求。主体工程共有3个监理单位,两个施工监理和一个环境监理。施工监理分别是上海东华工程咨询公司和吉林松辽监理咨询公司,其中上海东华工程咨询公司负责大坝的监理工作,吉林松辽监理咨询公司负责溢洪道及引水发电系统监理工作。环境监理是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监理单位均在现场设有监理部,在业主授权范围内开展合同实施管理工作,重点抓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实施跟班旁站、过程控制和重点部位平行检查。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大坝填筑工程、溢洪道混凝土工程;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大坝基础振冲;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承建大坝防渗工程;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承建溢洪道开挖工程;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承建引水系统工程、厂房工程和金属结构制造及安装工程;广东省水电第二工程局承建导流洞工程;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承担水情测报系统工程。各单位均在现场设有项目经理部,全权负责承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珠江流域分站与海南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联合成立了大隆枢纽质监项目站。对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期内实施质量监督,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2施工准备123
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准备始于2003年7月,2004年2月3日砂石料生产系统建成投入使用;2004年5月31日右岸公路及漫水桥修建完成;2004年6月7日进场公路建成通车;2004年11月9日左岸“三通一平”通过初步验收。至此,三亚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主体大坝工程具备全面开工条件。3招标投标工作在建设过程中,项目法人始终坚持“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公正评定”的原则,并用招标投标法规范招投标行为,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各单项建设项目全部采用招标承包方式,通过竞争择优选定施工承包商。(1)大坝工程大坝工程施工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8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4年10月26日上午10:00时,在三亚市公证处和三亚市监察局的监督下,在三亚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召开大坝工程施工标开标会。最后确定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2)溢洪道工程溢洪道工程施工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4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5年2月18日上午10:00时,在三亚市公证处和三亚市监察局的监督下,在三亚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召开溢洪道工程施工标开标会。最后确定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3)大坝基础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大坝基础混凝土防渗墙工程施工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4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4年8月27日上午123
10:00时,在在三亚市豪威麒麟大酒店召开大坝基础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开标会。最后确定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为中标人,其中标合同并入大坝合同,由大坝中标单位统一管理。(4)大坝基础振冲工程大坝基础振冲工程施工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4家单位参加了投标。在三亚市公证处和三亚市监察局的监督下,于2004年8月27日上午9:00时,在三亚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召开大坝基础振冲处理工程施工标开标会。最后确定北京振冲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其中标合同并入大坝合同,由大坝中标单位统一管理。(5)厂房工程厂房工程施工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5家单位参加了投标。在三亚市公证处和三亚市监察局的监督下,于2005年12月16日上午10:00时,在三亚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召开厂房工程施工标开标会。最后确定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为中标单位。(6)引水隧洞工程引水隧洞工程施工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3家单位参加了投标。在海南省水务局、三亚市监察局的监督和监察下,于2005年5月18日上午10:00时,在三亚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召开了引水隧洞工程施工标开标会。最后确定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为中标人。(7)金属结构制造及安装金属结构制造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5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5年6月30日123
11:00时,在三亚市豪威麒麟大酒店召开金属结构制造及安装标开标会。最后确定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为中标人。(8)进场公路进场公路工程施工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12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3年10月10日上午10点整,我公司在三亚市金凤凰酒店十楼会议室举行开标会,确定中铁十二局为中标人。(9)机组制造机组制造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4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5年8月17日下午2:30至18日上午9:00在三亚市金凤凰海景酒店召开本工程评标会,确定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为中标人。(10)金属结构制造及安装金属结构制造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5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5年6月30日11:00在三亚市豪威麒麟大酒店召开本工程评标会,确定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为中标人。(11)调速器调速器制造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3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5年8月18日9:00在三亚市金凤凰海景酒店召开本工程评标会,确定武汉三联水电控制设备有限公司为中标人。(12)励磁系统励磁制造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4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5年12月17日在三亚市明日大酒店召开本工程评标会,确定武汉洪山电工科技有限公司为中标人。123
(13)进水蝶阀进水蝶阀制造招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5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5年12月17日在三亚市明日大酒店召开本工程评标会,确定湖北洪城通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中标人。(14)升压变压器、配电变压器采购升压变压器、配电变压器采购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4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5年12月16日在三亚市明日大酒店召开本工程评标会,确定广州科琳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为中标人。(15)计算机监控与微机保护装置设备采购计算机监控与微机保护装置设备采购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经过资格审查,共有15家单位参加了投标。2005年12月16日在三亚市明日大酒店召开本工程评标会,确定南京南瑞自动控制有限公司为中标人。1.1.1.5水库蓄水情况受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共同组织专家,承担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于2006年9月编制完成《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2006年9月26日至28日,进行下闸蓄水阶段验收并通过验收,2006年11月14日下闸蓄水。1.1.2鉴定工作任务目前,大隆水库工程已基本建成,为了评估123
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内容及工程质量情况是否达到《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和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对建设阶段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运行情况做出技术评价,提出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意见,明确是否具备竣工验收条件,为大隆水库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依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30号)和《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报批稿)的有关要求,受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共同组织专家,承担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1.2工作范围和内容1.2.1工作范围本次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的工作范围包括:拦河坝(碾压式土石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导流隧洞封堵及配套的各类闸门和启闭机等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包括水力机械和发(供)配电设备),安全监测设施,涉及工程安全的近坝库岸稳定,下游消能防护工程,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消防、工程档案等专项工程验收情况和遗留问题处理情况,以及蓄水安全鉴定阶段遗留问题处理情况等与工程验收有关的工程项目。1.2.2工作内容本次竣工验收技术鉴定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各方面。1工程形象面貌123
(1)了解工程勘测设计与审批过程、审批文件、工程建设竣工验收前应达到的形象面貌要求;(2)检查工程形象面貌是否符合竣工验收要求,并提出评价意见。2工程防洪度汛、调度运行方案(1)根据延长后的水文系列资料,对原设计洪水成果进行复核;评价工程设计洪水标准及泄洪能力;复核挡水建筑物坝顶安全超高;(2)检查工程泄洪设施的泄洪能力及消能设施的安全可靠性;(3)检查工程调度运行方案对防洪和度汛安全的符合性,并提出评价意见。3地基处理及灌浆工程检查地基开挖、地基处理、灌浆工程的设计及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提出评价意见。4土建工程(大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导流洞)(1)对土建工程枢纽布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2)对开挖后的工程地质条件变化以及对设计采用地质参数的影响进行评价,对不良地质问题的处理措施进行评价;(3)对设计变更的合理性进行评价;(4)对各类建筑材料试验成果、中间产品及鉴定资料进行评价;(5)对土建工程(土石方挖填、地基处理、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质量及质量缺陷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价;(6)对施工期安全监测成果与设计成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价土建工程安全性状。123
5机电工程(1)对设计变更的合理性进行评价;(2)对水轮机、辅助设备和厂房桥机等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质量及运行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3)对发电机及附属设备、接入系统、电气主接线及厂坝用电、主变压器、开关站、送出工程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质量及运行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4)对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交直流控制电源及全厂公用设备控制、通信的设计、安装、调试质量及运行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5)对设备制造、安装质量缺陷及机组启动验收中出现问题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6)对初期运用期间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6金属结构工程(1)对溢洪道、引水隧洞等建筑物各类闸门和拦污栅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质量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和评价;(2)对各类闸门和拦污栅的启闭机、检修桥机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质量及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和评价;(3)对各类启闭设备的供电、照明、通信、控制系统设计质量及运行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7工程安全监测(1)123
对工程安全监测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主要包括:监测项目、仪器型号和性能、厂家、数量,仪器埋设、安装、监测技术要求,观测精度和变形控制网精度要求;(2)对工程安全监测设备与监测系统的施工质量和观测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主要包括:设备、埋设、率定、初始值测定、设备完好率,观测工作整编情况;(3)对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及监测成果反映的工程性状进行评价;(4)对观测资料的整编情况及其可靠性进行检查和评价;(5)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对有关水工建筑物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安全监测成果进行分析;对建筑物的性状进行安全性评价。8竣工验收条件(1)检查工程历次验收的资料、程序及质量评定情况,历次验收中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并作出评价;(2)检查工程形象面貌及竣工验收所需资料的准备情况,并作出评价。1.3工作原则和要求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按照《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00)、《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报批稿)及《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导则》(报批稿)等有关规程、规范进行,其基本要求是:(1)检查工程形象面貌是否满足竣工验收的条件。123
(2)检查设计依据和标准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包括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检查初步设计审批后的设计变更是否按建设程序经有审批权的单位批准。(3)检查土建工程施工、机电工程和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调试及运行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检查工程施工质量是否满足国家现行的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对土建工程、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及启闭设备的缺陷和质量事故的处理情况提出评价。(4)检查工程运行管理、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程、规范;根据安全监测成果、设计复核成果,对工程初期运用的安全性进行评价。(5)检查对蓄水安全鉴定和各阶段验收中遗留问题的处理情况,并进行评价。(6)检查移民安置、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消防、工程档案等专项工程验收情况和遗留问题处理情况,并进行评价。(7)检查工程是否具备验收条件。(8)建设各方所提供的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可靠;鉴定单位的技术鉴定结论必须客观、公正、科学。1.4鉴定工作安排根据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内容,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包括下列4个阶段:工作大纲编制、竣工报告编制、现场鉴定和鉴定报告编写。1工作大纲编制阶段(2007年11月12日~2007年11月17日)(1)123
中水淮河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水利部水利建设与管理总站组织相关专业的专家成立专家组,进行现场调研,听取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等参建各方的情况介绍。收集工程建设有关文件和初步设计、设计变更、施工记录等相关资料。(2)确定鉴定工作重点和要求,明确鉴定任务、工作范围和主要内容。(3)分析设计、施工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影响工程安全问题,编制技术鉴定工作大纲。(4)确定参建各方应为鉴定工作所需准备的资料,以及应补充的计算复核工作任务,明确参建各方竣工报告编制应包括的内容。2竣工报告编制阶段(2007年11月18日~2007年12月31日) (1)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设备制造、运行管理等单位应根据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大纲要求,分别编写竣工报告有关内容。(2)报告经各单位项目负责人审定,并加盖报告编制单位公章后,提交给技术鉴定单位。3现场鉴定阶段(2008年1月6日~2008年1月13日)(1)专家组赴工程现场进行调查,查阅各类资料,与参建各方座谈,听取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各方及运行单位的情况介绍,全面了解工程建设及运行情况;(2)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对防洪度汛、调度运行方案和土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工程安全监测设施埋设、安装和安全监测成果进行评价;对机电工程和金属结构的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及运行情况进行评价;123
(3)对现场鉴定中发现的有关设计、施工质量问题,要求有关单位进行必要的补充复核和现场检查或检测。4鉴定报告编写阶段(2008年1月14日~2008年2月5日)(1)经专家组共同研究,编写并提出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初稿。(2)专家组在征询参建各方意见后,对报告初稿进行修改完善,并经专家组全体成员签字认可后送鉴定单位负责人。(3)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经鉴定单位负责人审定后正式提交项目法人。1.5专家组组成情况顾问:唐涛张严明胡兆球组长:马东亮副组长:于子忠水文规划:王希之工程地质:张忠生王庆苗水工结构:赵永刚工程施工:成银安全监测:赵志仁于子忠水力机械:沈宗伊电气工程:李学勤金属结构:胡嵩123
2蓄水安全鉴定及蓄水验收报告遗留问题的落实情况2.1蓄水安全鉴定及验收报告遗留问题的落实情况评价2.1.1设计洪水和水库特征水位《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中建议坝址设计洪水采用复核成果,并重新确定水库各特征水位后,上报原审批单位审定。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水总规[2006]596号”文批复:同意采用复核补充材料中的大隆坝址设计洪水成果,100年一遇洪峰流量10000m3/s,2000年一遇洪峰流量17200m3/s,最大24小时和最大72小时洪量仍采用初步设计阶段成果;同意复核后的水库洪水位,即20年一遇洪水位仍为70.00m,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70.93m(较初步设计抬高0.20m),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仍为74.58m;坝顶高程仍为76.50m。2.1.2工程地质《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建议:补做河水和裂隙水的化学分析并评价对混凝土和钢筋的腐蚀性,河水取样点应在坝上游300m以上;进行混凝土骨料的碱活性检验;对两岸坝顶高程以上(含溢洪道右导墙右侧)开挖边坡的稳定性作出评价。123
建设单位已经组织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河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以及混凝土骨料的碱活性检验工作(但测试组数偏少)。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经对所取河水、坝基(引水隧洞)裂隙水样品的水质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河水与坝基裂隙水均对混凝土具有分解类溶出型弱腐蚀性。依据《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对照砂浆棒快速法测试结果(14d膨胀率值),判断工程所用高村料场的混凝土骨料(砂、砾料)不具有碱活性。对两岸坝顶高程以上(含溢洪道右导墙右侧)的开挖边坡已采取钢筋混凝土挡墙、挂板、混凝土喷护、植草等处理措施,保证了边坡的稳定。2.1.3溢洪道表面裂缝处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中提出,控制段堰体溢流面、泄槽段底板和鼻坎混凝土有裂缝,建议在下闸蓄水前,应详细调查,绘图描述备查,并请有经验的专业单位承接补强任务。泄槽底板和鼻坎裂缝,多为干缩引起的发丝裂缝,可暂不处理,待运行一定时期后,视发展情况再行处理建设单位已经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裂缝进行了调查,尚未采取处理措施。本次技术鉴定现场检查发现,控制段堰体溢流面裂缝有渗水现象,且有白色析出物。建议加强对此部位的观测,分析裂缝成因,尽快采取处理措施。123
2.1.4引水洞渗水处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中提出,引水洞底拱与边拱之间施工缝未设止水。仅采用人工凿毛处理施工缝,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欠缺,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些部位施工缝渗水。工程建设单位组织设计、施工单位对渗水处进行了现场观察,并请水利部咨询专家进行了现场考察和咨询。对渗水部位主要采取两种处理方式,即对于施工缝采用环保化学灌浆方式,对于非施工缝部位采用固结灌浆的方式。经查阅资料及现场检查,处理效果明显。2.1.5引水洞左岸边坡处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中提出,引水洞进口左岸冲沟集雨面积较大,卡把石料场位于其中,经石料开采,施工道路开挖后,地形变化较大,若不作防护,将来在沟口易形成冲积扇,对进水口有一定威胁,建议尽快测出该冲沟的新地形图,结合水保提出冲沟防护方案。经查阅资料及现场检查,引水洞左岸边坡已采取了混凝土喷护、植草等处理措施,保证了边坡的稳定。2.2初期运用中出现涉及工程安全问题的处理情况评价大隆水库枢纽工程在初期运行中未发现涉及工程安全的问题。123
3蓄水安全鉴定未包含项目的土建工程3.1拦河坝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枢纽主要建筑物拦河土坝级别为2级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为10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为2000年。拦河坝坝轴线连接左、右两岸高程80m以上基本对称的山体,与河道走向基本垂直;坝顶高程76.50m,坝顶长度535m,最大坝高65.50m,防浪墙顶高程77.7m;上游坡分四级设置,坡比自上而下分别为1:3.0、1:3.0、1:3.25、1:3.25;下游坡亦分四级设置,最上一级为1:2.5,其余三级均为1:2.75;基础采用回填河床砂砾料至20.0m,对回填河床砂砾料及原河床含卵砾石粗砂和砂卵(砾)石层覆盖层进行振冲挤密加固处理;坝基防渗采用砼防渗墙和帷幕灌浆,防渗线布置在坝上0-015.0m,基本平行坝轴线,左岸斜向上游向岸坡延伸76.5m,右岸与溢洪道控制段防渗线相接。拦河坝蓄水安全鉴定未包括的土建工程主要有:上游74.6~76.5m混凝土护坡,坝后干砌石防护;坝顶公路、电缆沟及防浪墙、排水沟;溢洪道控制段右岸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防洪公路路面、边坡防护等。3.1.1拦河坝护坡及坝顶工程施工及施工质量(1)上游护坡混凝土施工1)混凝土配合比试验123
上游护坡面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0。根据现场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试验结果确定的施工配合比为:水145kg,水泥290kg,砂725kg,石1290kg,水灰比0.5,砂率36%,坍落度4.7cm。试压强度:3d为11.0MPa,28d为23.5MPa。砂石骨料由业主砂石系统提供,水泥采用业主指定的海岛P.O32.5水泥。2)护坡施工与高程74.6m以下部位相同均为常规方法施工。(2)下游干砌石护坡施工干砌石护坡施工时若基础没有露出水面,则采用抛石抛至露出水面,采用人工配合反铲进行基础面整平。砌筑时上下错缝,咬扣紧密。外露面选用表面较平整及尺寸较大的块石,并适当加以修凿。石块间较大的空隙用碎块或片石嵌实以防止通缝。(3)坝顶工程坝顶工程包括防浪墙、电缆沟、排水沟、值班房等项目,均为常规方法施工。(4)拦河坝工程单元工程与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按照《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的规定填写评定表,监理单位根据抽查的情况复核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等级。拦河坝单位工程共划分为16个分部工程,本次工作范围内的护坡工程、坝顶工程、护岸及其他工程、观测设施工程等分部工程及其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情况详见表3.1-1。123
表3.1-1拦河坝工程单元工程、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统计表3.1.2大坝与溢洪道接头部位灌浆工程施工及施工质量(1)帷幕灌浆1)灌浆施工工程蓄水安全鉴定后完成的大坝帷幕灌浆线长30.0m,位于溢洪道右岸,共2个单元。帷幕布置为2排,排距1.5m,孔距2.0m。帷幕深度入岩25.0~30.0m。帷幕灌浆质量标准及主要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同已完的帷幕灌浆工程。各单元帷幕灌浆情况和检查孔压水试验检查情况见表3.1-2。表3.1-2各单元帷幕灌浆情况和检查孔压水试验检查成果2)灌浆资料分析与灌浆质量检查a该部位帷幕灌浆注入水泥量较少,单位注入量为10.7kg/m,表明基岩透水性不大,与地质条件基本相符。b各单元帷幕灌浆单位注入量随灌序增加而减少,符合一般灌浆规律,表明灌浆有效。c该部位共布检查孔4个,压水试验26段,合格26段,合格率100%。(2)固结灌浆1)灌浆施工123
溢洪道右岸设置压浆板的部位,在帷幕的上、下游各布置2排固结灌浆孔,排距2.0m,孔距2.0m,孔深入岩3.0m以上。主要技术要求与施工工艺同大坝左岸固结灌浆。该部位共计完成固结灌浆孔28个,钻孔进尺432.8m,灌浆长度149.7m,注入水泥8360kg,单位注入量55.85kg/m。其完成情况见表3.1-3。2)灌浆资料分析与灌浆质量检查a该部位固结灌浆注入水泥量较大,单位注入量55.85kg/m,与地质条件基本相符。b共计布设检查孔2个,压水试验2段,全部合格,合格率100%。表3.1-3固结灌浆完成情况与检查孔压水试验检查成果表3.1.3拦河坝安全性评价与存在问题1拦河坝单位工程共分为16个分部工程,各分部均按批准的设计内容施工完成,工程施工满足有关规程、规范及设计要求。2施工管理中,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坚持了施工“三检制”。3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的各项施工原始记录、质量签证、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及其他有关的文件资料整理齐全。4钢筋、水泥等外购材料的厂家试验记录、产品合格证等资料齐全,施工单位按有关规定对材料进行了复检;砂、石料等当地材料按规定进行了必要的试验;碾压土、砂料按规定进行了取样试验;混凝土取样做了混凝土强度试验。上述有关试验检测结果均合格。123
5工程施工过程中未发现影响工程安全的因素,工程施工质量未发现影响工程安全的隐患。施工中出现的质量缺陷问题能够按设计要求进行及时处理。3.2溢洪道3.2.1混凝土施工及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措施评价溢洪道土建工程在蓄水安全鉴定后完成的工程项目和工程量包括:控制段混凝土33280m3;挑流鼻坎段底板混凝土2500m3。(1)混凝土施工上述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见表3.2-1。其施工方法与已完成部分混凝土施工方法相同。表3.2-1混凝土主要施工配合比(2)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情况溢洪道共分地基防渗及排水、进水渠段、控制段、泄槽段、挑流鼻坎段5个分部工程,本次鉴定范围内的分部工程的单元工程共1268个。按SL176-1996规程,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的溢洪道混凝土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结果见表3.2-2。3.2.2溢洪道工程安全性评价与存在问题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检验,各项指标符合设表3.2-2监理单位复核的溢洪道混凝土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表计和规范要求,经监理单位复核各分部工程的单元工程施工质量优良品率123
均在80%以上。采用的是常规施工方法,总体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3.3引水系统引水系统布置在河床左岸,包括引水渠、进水口、引水隧洞、旁通管及泄水渠。引水渠、隧洞进水口在蓄水安全鉴定阶段已进行鉴定,本次鉴定范围为隧洞洞身、旁通管、泄水渠。3.3.1开挖后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1工程地质条件引水隧洞洞径4.8m,进口底板高程27.5m,出口底板高程24.6m。洞身段地面高程51.0~85.0m;沿线第四系残、坡积层厚0.5~3.6m,全、强风化层埋深2.0~21.3m。洞身上覆岩体除出口段较单薄外,其余均在较雄厚的山体中穿过;隧洞围岩为二长花岗岩夹花岗细晶岩、辉绿岩脉。岩石呈弱风化至微风化,局部强风化;发育有5条构造破碎带或强风化夹层f63、f64、f65、f66、f71与f79,宽约5.0~60.0cm;其走向多与洞向斜交,倾角多陡立。纵波速度:弱风化岩体为3401.0~4329.0m/s,微风化岩体为4329.0~5953.0m/s,岩体完整性系数分别大于0.35和0.55,局部断层、节理、裂隙发育部位岩体纵波速度为3072.0~3401.0m/s,岩体完整性系数小于0.35。全洞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洞周主要为弱至微透水的弱风化岩体。123
在桩号引0+65~引0+165、引0+191~引0+200、引0+232~引0+297处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多呈镶嵌碎裂结构,围岩分类为Ⅲ类,地下水呈零星片状湿润。在桩号引0+165~引0+191处岩体为微风化,多呈次块状结构,围岩分类为Ⅱ类,地下水呈零星片状湿润。在桩号引0+200~引0+232处围岩岩性为二长花岗岩、花岗细晶岩夹辉绿岩脉,呈弱至强风化,构造破碎带发育,岩体呈碎裂结构,自稳性差,属Ⅳ类围岩,全段潮湿,普遍有间歇性滴水现象,个别点呈串珠状滴水。洞身开挖过程中,裂隙发育的不稳定岩体受开挖振动影响,常常坍塌下来,形成大面积的超挖现象。出口洞脸最大坡高约40.0m,边坡处上覆第四系土层不足1.0m,下伏全、强风化二长花岗岩夹辉绿岩脉深厚;洞口处于弱风化岩体内,洞口左侧附近分布有一条陡倾角的F31断层,破碎带宽0.5~1.0m,构造岩性状差。各类围岩建议采用指标见表3.3-1。表3.3-1引水隧洞围岩指标建议值2工程地质评价(1)洞身段穿过的围岩类型主要为Ⅱ、Ⅲ类岩体,局部断层、节理、裂隙发育地段围岩类型为Ⅳ类;全洞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施工中洞顶普遍有间歇性滴水现象;已采用灌浆、锚护加固和全断面钢筋混凝土衬砌措施,保证了洞室稳定。(2)出口边坡处风化岩体深厚,裂隙发育,边坡高度大、坡角陡;施工采取了挂网喷锚和草皮支护等防护措施,增加了边坡稳定性。123
(3)引水隧洞衬砌完成后,存在较明显的渗水现象,经灌浆处理后有所改善;鉴于该隧洞为有压洞室(承受内、外水压),洞室围岩质量一般,局部较差,且环境水对混凝土具有分解类溶出型腐蚀性,建议加强对运行期引水隧洞沿线地下水的监测工作。3.3.2工程设计3.3.2.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其主要建筑物引水隧洞进水口为2级建筑物,洞身等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重现期100年一遇,校核洪水重现期为2000年一遇。地震设计烈度取为基本烈度6度。3.3.2.2工程布置引水隧洞洞身在引0+65.9~引0+73.9段为闸门井后的方变圆段,由7.0×5.0m(宽×高)变为内径4.8m,引0+73.9~引0+96.2为隧洞直线段,引0+96.2~引0+129.98为平面弯曲段,引0+129.98~引0+265.0为直线段,衬砌厚度60cm,单筋截面,隧洞底纵坡为i=0.7303%。引0+265~引0+270为钢筋混凝土衬砌过渡到钢板衬砌段。引0+270~引0+302为钢板衬砌段,隧洞内径3.3m,混凝土厚1.15m。隧洞在顶拱120.0°范围内设回填灌浆孔,排距2.0m,梅花形布置。隧洞10.0m设一条结构缝,缝宽15.0mm,缝内设铜片止水,缝间贴沥青油毡。123
在隧洞出口以三个卜形岔管进入主厂房,隧洞另一岔管接旁通管,旁通管管径2.2m,中心桩号为厂纵0+30.02,与进厂房水轮机岔管平行,从副厂房下通过,旁通管出口接消力池,消力池底高程23.9m,消力池与电站尾水池相连通,消力池尾以1:0.6的纵坡与供水渠底27.0m高程相接。供水渠与进厂公路平行布置,供水渠位于路内侧,与消力池相接的长约33.0m的进水渠为封闭式箱涵结构。在供水渠末端为溢流堰,由于近期供水渠系没有形成,溢流堰设两孔宽8.0m堰顶为30.3m高程的WES堰,两孔宽8.0m堰顶为27.6m高程的宽顶堰,当灌溉渠系形成后需供水时,只需将两孔宽顶堰改为堰顶高程30.3m的WES堰,同时在供水渠末设控制闸即可。溢流堰泄流进入堰前的泄水池,池底高程23.4m,池底尺寸8.95×24.0m(宽×长),在28.0m高程设宽3.2m马道,马道以上岸坡开挖坡比为1:1.5。泄水池池底采用C25钢筋混凝土结构,厚1.0m,池壁结构为顶宽0.6m、底宽1.0m、顶高程28.0m的悬臂式结构,在池壁与池底间设0.8×0.8m的贴角。在28.0m高程与29.0m高程间为M7.5浆砌石护坡,在29.0m高程以上为草皮护坡。泄水排洪涵进口位于溢流堰下,接泄水池,泄水排洪涵根据地形布设,总长86.3m,分为8节。进口高程为泄水池底高程23.4m,出口高程为11.465m。第一节与溢流堰、供水渠形成一整体,底高程23.4m不变。第二节位于进厂公路下,从第二节开始以纵坡I=0.155从23.4m高程降至11.465m高程。泄水涵接消力池,消力池长20.0m,宽6.5m,底高程11.465m123
,顶高程15.0m。在消力池末端设顶高程为13.0m的消力坎,消力坎下游设钢筋石笼护底,护底长20.0m,底宽6.5m,底高程13.0m,同时此段为渐变段,由直消力池的直立扭变为下游1:1.5的坡。渐变段下游为渠道,渠道总长50.3m,以半径80.0m、圆心角为36°的圆弧与下游河床相接,渠底高程13.0m,底宽6.5m,与渐变段相接的长16.8m的渠道渠底及15.0m高程以下护坡采用浆砌石护面,15.0m高程以上为草皮护坡,其余渠道护面未作处理。泄水涵过流断面为4.5m×3.0m(宽×高),侧壁及顶、底板厚0.45m,在四角设有0.3m×0.3m的贴角,每11m设一条结构缝,缝四周设橡胶止水带。3.3.2.3水力计算1隧洞水头损失计算隧洞水头损失包括局部水头损失和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包括隧洞进口、拦污栅、渐变段、闸门槽、平面转弯段、断面变化段等。沿程水头损失分为钢筋混凝土衬砌段和钢板衬砌段。(1)计算公式局部水头损失计算公式:(2)计算工况三台机满发时,发电引用流量Q=34.86m3/s;二台机满发时,发电引用流量Q=23.24m3/s;一台机发电时,考虑灌溉用水,机组发电流量Q=19.8m3/s;近期灌溉用水渠系没有形成,因此不考虑供水,123
一台机满发时发电引用流量Q=11.62m3/s;(3)计算结果计算结果见表3.3-2。表3.3-2水头损失计算成果表2隧洞过流能力计算电站运行工况为,当水库水位降至33.0~38.0m之间时,电站停止发电,旁通管需放城市供水流量8.2m3/s,需计算当水位在33.0m时,隧洞及旁通管过流能力能否满足城市供水要求。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当上游水库水位在33.0m、下游水位30.0m时,旁通管过流能力满足供水要求。3溢流堰过流能力计算当不需要灌溉用水时,电站尾水全部经溢流堰下泄到泄水池,再经泄水排洪涵进入下游河道。溢流堰设计能否满足堰上水头不能高于32.8m高程时泄量为3台机满发时流量Q=34.86m3/s。计算数据:3台机满发时流量Q=34.86m3/s,泄水池水位30.0m,溢流堰尺寸4孔单宽6.8mWES堰。计算采用WES堰型泄流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为当泄量为34.86m3/s时,堰上水头为31.2m。4泄水排洪涵过流能力计算当不需要123
灌溉用水时,电站尾水全部经泄水排洪涵进入下游河道,同时厂区等处雨水也汇入此处经排洪涵进入河道。计算基本数据:根据集雨面积及当地暴雨强度计算雨量Q1为30.0m3/s,电站尾水Q2为34.86m3/s,涵前水位29.74m,下游河床水位14.2m,箱涵尺寸4.5m×3.0m(宽×高)。计算采用隧洞过流能力公式。计算结果为泄水排洪涵过流能力为110.0m3/s,大于Q1+Q2,满足要求。3.3.2.4结构计算1隧洞洞身结构计算隧洞洞身段上覆岩体20.0~45.0m,围岩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是为了减小糙率,降低水头损失,提高围岩的抗渗能力。隧洞结构计算采用弹性厚壁圆筒法进行计算。计算工况:隧洞围岩基本上为Ⅱ、Ⅲ类岩,在施工期,围岩已完成应力重分布,已基本自稳,在局部软弱带已加强了临时支护措施,因此计算工况只考虑运行工况,分为正常运行和非常运行。计算荷载:衬砌自重、围岩压力、内水压力、外水压力、动水压力等。计算公式:(1)在内水压力作用时,所需钢筋面积计算(2)在其它荷载作用时,所需钢筋面积计算两项叠加,但取值不小于衬砌最小配筋率。同时钢筋应力必须不大于钢筋允许应力设计值。(3)钢筋应力校核123
计算结果,按最小配筋率即可。2泄水排洪涵结构设计排洪涵结构计算采用结构力学法,将进水口作为有侧移的“□”形钢架进行内力计算。根据内力按偏心受压公式进行配筋计算。3.3.2.5主要设计变更1为增强隧洞在主要部位岩石的完整性,提高抗渗能力,在闸门井前后、压力钢管接头处以及岩石破碎带区段分别进行固结灌浆。2对施工中出现的小断层及由结构面切割形成的不稳定岩体,采用系统锚杆喷锚支护。3.3.3开挖施工及质量评价根据工程地质特点,洞身段穿过的围岩类型主要为Ⅱ、Ⅲ类岩体,无大的断层通过,但节理裂隙较发育,全洞处于地下水位以下。隧洞开挖施工采用全断面开挖、中心掏槽、周边光面爆破技术方案。进、出水口的隧洞进口,采用手风钻钻孔,短进尺、小药量、弱爆破,洞内开挖采用人工配合3m3装载机倒退出渣,再由15t自卸汽车运渣。洞挖施工穿过断层时,采取短进尺、小药量、弱爆破、强支护、先导洞、后扩挖跟进的方式。初期支护采取超前小导管、喷混凝土、系统锚杆、随机钢拱架等措施,边开挖、边支护,确保了施工安全。123
3.3.4混凝土施工及施工质量缺陷处理措施评价(1)混凝土施工1)施工配合比各类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均根据设计要求由施工单位试验室设计、试配,并经过监理批准后用于本项目。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见表3.3-3。2)混凝土浇筑a隧洞洞身混凝土施工隧洞衬砌混凝土按分层分段进行浇筑。整个隧洞混凝土衬砌分30段,每段分底板和顶拱两仓进行浇筑施工。入仓采用1台HBT-80混凝土泵泵送入仓。混凝土入仓后采用振捣器辅以人工摊铺,铺料厚度30cm。隧洞两侧混凝土均衡上升,两侧混凝土高差控制在50cm以内。同一浇筑块,表3.3-3主要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表在浇筑时左右对称均匀连续进行,加强振捣,采用软轴振捣器和附壁式振捣器振捣密实,机械无法振捣的部位,采用人工插钎密实。在斜面上浇筑混凝土从低处开始,使浇筑面保持水平。封拱采用混凝土泵封拱。封拱时在导管末端接上冲天尾管伸入仓内,尾管出口处与岩面距离保持在20~30cm左右。在仓内的中央部分设置进人孔,在仓内岩面最高地方设置通气管。当混凝土浇筑到顶拱时,撤出各种设备器材,将浇筑段两端混凝土尽量升高形成斜坡;当混凝土升到与进人孔齐平时,封闭进人孔,同时将混凝土的坍落度增大到14cm123
;当两个通气管开始漏浆时混凝土泵停止工作;然后把尾管上包着预留空眼的铁皮去掉,在孔眼中插入细钢筋头后拆除导管;待尾管凝固后,割掉尾管并用砂浆抹平。b闸门井混凝土施工闸门井在高程76.5m以上使用6m3搅拌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至闸门井上口,转料至混凝土溜筒(每10m左右设一个缓降器)送料入仓,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门槽二期混凝土施工分三部分浇筑,先回填门槽底坎;再回填门楣以下部位;最后浇筑门楣以上部分。入仓手段为在门槽上口用槽钢、钢管架上的电动葫芦悬挂1m3下料卧罐,垂直运输混凝土至受料部位,人工入仓,采用Φ50型软轴振捣器振捣密实。3)混凝土质量检测a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检测引水隧洞施工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对原材料及中间产品取样检测成果见表3.3-4。表3.3-4原材料及中间产品质量检测成果b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施工单位共取样142组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成果见表3.3-5。表3.3-5施工单位分部工程混凝土试验资料统计表监理单位抽检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成果见表3.3-6。表3.3-6监理单位抽检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成果123
n<5组时用非统计法分析:当混凝土试件强度同时满足下列两式时,该批混凝土强度为合格,当不能满足上述规定时,该批混凝土强度则为不合格,应及时进行处理。4)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根据水利部颁发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经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的引水隧洞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评定结果见表3.3-7。表3.3-7引水隧洞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统计表3.3.5灌浆施工及质量评价(1)灌浆施工1)回填灌浆施工本项目灌浆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种,根据灌浆目的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采用了海岛牌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的水泥全部进行了送检,均符合质量标准,受潮结块的水泥都没有投入使用。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制浆材料都进行了称量,称量误差均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浆液在使用前都进行了过筛,并在4h以内全部用完。水工隧洞混凝土衬砌段的回填灌浆在衬砌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才进行。根据设计,回填灌浆孔采用从预埋管中钻孔的方法。钻孔孔径50mm,孔深进入岩石10cm,回填灌浆压力采用0.3MPa。回填灌浆,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延续灌注5min结束。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在该部位灌浆结束7天后进行。检查孔布置在脱空较大、串浆孔集中以及灌浆情况异常的部位,其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5%。灌浆结束7天后采用钻孔注浆法进行灌浆质量检查。123
2)固结灌浆施工本项目灌浆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种,根据灌浆目的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采用了海岛牌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的水泥全部进行了送检,均符合质量标准,受潮结块的水泥都没有投入使用。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制浆材料都进行了称量,称量误差均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浆液在使用前都进行了过筛,水泥用80um方空筛筛滤。水泥浆液采用低速搅拌机搅拌,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并在4h以内全部用完。隧洞固结灌浆首先按设计要求钻孔、清孔。待验收合格后,才按分段、分序加密原则进行灌浆。灌浆压力在0.4~0.8之间。浆液由稀变浓,逐级改变。固结灌浆在该段灌浆最大设计压力下,当注入量不大于0.4L/min时,继续灌注30min即可结束。灌浆结束3~7d后采用压水实验进行灌浆质量检查。3)接触灌浆施工本项目灌浆工程所采用的水泥品种,根据灌浆目的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采用了海岛牌普通硅酸盐水泥。灌浆用的水泥全部进行了送检,均符合质量标准,受潮结块的水泥都没有投入使用。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混凝土用水的要求。制浆材料都进行了称量,称量误差均小于5%。水泥等固相材料采用重量称量法。浆液在使用前都进行了过筛,水泥用80um方空筛筛滤。水泥浆液采用低速搅拌机搅拌,纯水泥浆液的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并在4h以内全部用完。123
隧洞接触灌浆首先按设计要求对压力钢管上的预留孔进行清洗,灌浆前将孔内的污物和积水清除干净,验收合格后,才进行灌浆。灌浆压力控制在0.1MPa以内。灌浆自底处开始,在灌浆过程中敲击震动钢衬,待各高处孔分别排出浓浆后,依次将孔口阀门关闭。在规定的压力下,灌浆孔停止吸浆,延续灌注5min,才停止灌浆。灌浆结束7~14d后采用锤击法进行灌浆质量检查。(2)灌浆质量检查情况回填灌浆27个单元工程,其中20个单元工程优良。固结灌浆15个单元工程合格,其中0个单元工程优良。接触灌浆1个单元工程合格,其中0个单元工程优良。1)施工单位自检情况回填灌浆采用钻孔注浆法进行检查,共检查15个孔,合格15个,合格率100%。固结灌浆采用压水试验检查,共检查14个孔,合格14个孔,合格率100%。接触灌浆采用锤击法检查.检查12环共30m,全部合格,合格率100%。2)监理单位抽检结果回填灌浆采用钻孔注浆法检查,共检查6个孔,合格6个,合格率100%。固结灌浆采用压水试验检查,共检查6个孔,合格率100%。接触灌浆采用锤击法检查,检查12环共30m,全部合格,合格率100%。表3.3-8引水隧洞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统计表123
3.3.6引水隧洞工程安全性评价与存在问题1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其主要建筑物引水隧洞进水口为2级建筑物,洞身等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重现期100年一遇,校核洪水重现期为2000年一遇。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1)的有关规定。地震基本烈度6度,地震设计烈度取为6度是安全的。2引水隧洞过流能力满足发电、供水要求。结构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3泄水渠泄流能力满足要求。各建筑物结构及稳定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4引水隧洞(闸门井以后)及泄水渠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经按规定取样检测质量合格,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优良品率均在80%以上,施工方法采用的是常规施工方法,总体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现行规范要求。5洞身及泄水渠开挖、断层处理以及灌浆等各项工程依照技术要求施工,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未发现有遗留问题。6蓄水安全鉴定报告曾提出:已浇筑的底拱混凝土,与边拱之间未设止水。专家组认为人工凿毛处理施工缝,在技术上存在一定的欠缺,一是难免存在着一些凿裂而又不掉的石子和砂浆结石缝,有些缝隙是人眼所不能见到的,靠人眼检查不出(人眼能见到的是缝宽大于0.1~0.15mm123
的裂缝),但它却是渗水的;二是底拱与边拱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处,钢筋密集,施工条件差,也难以保证凿毛质量。因引水隧洞至正常蓄水位约有43.0m水头,仅靠人工凿毛处理施工缝,难免产生内水外渗。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些部位施工缝渗水,工程建设单位在该部位增做了固结灌浆和化学灌浆,处理效果明显。后续洞身施工过程中,发生了结构缝、施工缝及洞身渗水现象,采取了固接灌浆和环保化学灌浆的处理措施,处理后,仍有极少量渗水。建议运行过程中应加强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4导流洞封堵3.4.1工程设计海南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等别为Ⅱ等,主要永久建筑物级别为2级,导流隧洞封堵堵头作为枢纽工程的一部分,其建筑物级别亦为2级,相应设计水头为56.40m,校核水头为61.0m。导流洞封堵堵头位置为桩号0+259.50~0+279.50,封堵体长度为20.0m。考虑施工需要,封堵堵头前设置了临时堵头,其桩号为0+254.50~0+259.50,长度为5.0m。临时堵头范围设置了锚杆,锚杆为Φ28、长度为3000mm的螺纹钢筋,锚杆入岩2.0m,出露1.0m,排距2.0m,底板孔距1.5m,侧壁及顶拱孔距2.0m。封堵堵头及临时堵头混凝土均为C20泵送混凝土。为了减小水库运行后较低的库水温度引起堵头混凝土收缩,堵头内按蛇形每2.0m一层、共设三层聚乙烯(PE)塑料冷却水管,总长度为155.0m。施工期间在导流洞封堵段埋设了渗压计观测渗流情况,共埋设渗压计5只,分别在13.58m、19.58m高程沿导流洞中轴线埋设。123
为确保堵头的封堵效果,封堵堵头处周围的岩石采用固结灌浆、堵头与衬砌混凝土之间设回填灌浆和接触灌浆。施工期间在堵头上预留灌浆廊道,待各类灌浆完毕后用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回填。灌浆设计技术要求:1)回填灌浆、固结灌浆、接触灌浆等灌浆水泥为P•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2)固结灌浆在上、下游临时围堰形成并排干积水后即进行。固结灌浆在整个堵头段范围进行,固结灌浆孔按梅花型布置,孔深为0.4m、孔间距为2.5m,灌浆压力为0.4~0.7MPa。3)回填灌浆及接触灌浆采用一套灌浆系统,在洞顶纵向预埋排气管及进浆管。回填灌浆在堵头混凝土强度70%设计强度后进行,灌浆压力为0.3~0.4MPa。接触灌浆在堵头混凝土冷却至设计要求的灌浆温度后进行,灌浆压力为0.3~0.5MPa。堵头混凝土灌浆温度为24.5℃。3.4.2封堵施工安排与主要技术措施(1)堵头混凝土施工方法设计导流隧洞封堵段为:桩号0+259.5m~0+279.5m,长度为20.0m。实际封堵施工时,封堵段混凝土分三段(次)浇筑,增加桩号0+254.5m~0+259.5m段,累计长度为25.0m。导流洞封堵混凝土为C20泵送混凝土。为了减小水库运行后较低的库水温度引起堵头混凝土收缩,堵头内按蛇形每1m123
一层布设五层聚乙烯(PE)塑料冷却水管。为确保堵头的堵水效果,堵头处周围的岩石采用固结灌浆、堵头与衬砌混凝土之间设回填和接触灌浆。施工期间预留的灌浆廊道,待各类灌浆完毕后用同标号的混凝土进行回填。根据设计通知要求,在导流洞封堵段埋设渗压计、测缝计。(2)混凝土温度控制1)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堵头混凝土入仓温度的控制。要求混凝土入仓温度不超过22℃。施工单位采取了以下措施:a拌和水加冰:人工向拌和楼水池内添加碎冰,降低拌和水温;b加冰拌和:按设计要求,人工向拌和机内加冰拌和,掺冰量50%~70%;c堆料场搭设遮阳棚,防止阳光暴晒,同时浇筑前提前洒水降温;d合理安排浇筑时间,浇筑全部安排在夜间进行。拌和所需冰采用碎冰,在南滨、三亚冰厂采购,用专用冷藏车运输至工地拌和楼,拌和时随取随用。在拌和楼设置称量设备,按根据配合比计算每盘混凝土所需掺冰量,称量后用人工向拌合机内添加。水池内加冰直接用人工添加。在正式进行混凝土施工前,选定部位进行试验,采取上述措施,分别量取拌和水、骨料温度、混凝土出机口温度、入仓温度以及入仓后1~2小时后温度,利用试验结果改进、指导施工。2)混凝土通水冷却冷却水管为Φ30聚乙烯(PE)塑料管。铺设时,将Φ30聚乙烯(PE)塑料管运至施工现场,在仓内根据设计要求人工铺设,同时圆弧段在现场加工。混凝土浇筑时在水管铺设的位置,每2.0m预埋Φ123
16的钢筋(深度不小于50.0cm),钢筋头外露出水管铺设高程约10.0cm左右。待浇筑至水管铺设高程后用12#铁丝将钢筋头与冷确水管扎牢即可。每层冷却水管铺设完后,做通水试验,确认冷却水管畅通后,方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冷却水管保持通水,并派专人负责检查。一旦发现冷却水管被堵,立即派人将其被堵地方的混凝土挖除,将被堵部位的冷却水管清理畅通,确保冷却水管不因混凝土浇筑而被堵。在堵头混凝土冷却至设计要求温度后,停止通水并对水管用水灰比为2的水泥浓浆进行回填,并把露出表面的PE管割除。2007年8月3日,在堵头下游约3.8m,隧洞顶拱的1个回填灌浆孔出现渗水情况,又增加了防渗处理工程,处理效果明显。(3)防渗工程施工防渗工程施工过程如下:1)在堵头上部轴线范围布置了3个孔,分段进行压水试验,根据试验指标,决定在控制段下游增加帷幕灌浆,进一步了解大坝右侧下游岸坡渗漏情况;2)完成上部灌浆后,在堵头下游端进行两排(环)帷幕灌浆,孔距1.5m,深度18.0m。灌浆孔呈放射状向前,与洞轴线夹角为55°;3)鉴于堵头上部灌浆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对特殊部位采取了特殊帷幕灌浆处理;堵头下游经过压水检测表明,岩石本身及其与混凝土间不存在较大的断裂带或脱空情况,对此堵头下游洞顶部位先进行回填灌浆,后完成帷幕灌浆处理;堵头下游底部和洞壁采用了常规帷幕灌浆处理。(4)工程质量检测123
1)整个灌浆过程采用自动灌浆仪进行记录和监控。接触灌浆检查均在灌区结束28天后进行,采取压水检查。2)固结灌浆质量检查采用“单点法”压水试验,共随机取5个点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Q值分别为0.93、2.56、0.78、1.12、1.79Lu,均小于设计要求的3.0Lu,全部合格。3)回填灌浆采用2:1浆液压浆检查,随机取1个点进行浆液压浆检查,浆液压浆初始10.0min内注入量5.0Lu,不大于规范要求的10.0Lu,合格。4)接触灌浆采用压水试验检测,随机取1个点进行压水试验,压水试验Q值为0.62Lu,合格。5)帷幕灌浆施工共计35个孔,其中堵头上部3个孔,封堵段下游环向帷幕32个孔检查孔压水试验22段,最大透水率1.62Lu,最小透水率0.28Lu,平均透水率1.06Lu,压水试验透水率<1Lu的试段为10段,占总段数的45.5%,压水试验透水率1~3Lu的为12段,占总段数的54.5%,灌浆质量检查共随机取5个点进行压水试验,结果均小于设计要求的3.0Lu,全部合格。6)混凝土封堵工程监理平行检测混凝土强度共8组,其中 最大值24.3MPa,最小值23.5MPa,平均值23.8MPa,均满足设计要求,详见表3.4-1。表3.4-1混凝土强度检测统计(5)单元工程质量检验,分部工程质量评定123
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严格按《评定标准》检验工序及单元工程质量,作好施工记录,并填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表》。监理单位根据自己抽检的资料,核定单元工程质量等级。本单位工程共分为3个分部工程,全部通过验收,其各分部质量评定情况见表3.4-3。3.4-3分部工程施工质量评定统计表3.4.3导流洞封堵安全性评价与存在问题(1)导流洞封堵工程使用的原材料及中间产品经按规定取样检测质量合格,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单元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优良品率均在80%以上,施工方法采用的是常规施工方法,总体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现行规范要求。(2)固结灌浆、回填灌浆及接触灌浆等各项灌浆工程依照技术要求施工,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3)2007年8月3日,在堵头下游约3.8m,隧洞顶拱的1个回填灌浆孔出现渗水情况,又增加了防渗处理工程,处理效果明显。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对此部位的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5发电厂房工程3.5.1开挖后的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1工程地质条件发电厂房建基面高程为:主厂房21.3m,副厂房24.2m,安装间27.0m。该处地表第四系残、坡积土层厚0.5~1.0m,下伏二长花岗岩,全、强风化层厚1.0~2.5m,弱风化岩分布高程33.61m123
。穿过本区的F24断层破碎带宽1.0~2.0m,构造岩为全、强风化角砾岩和压碎岩,强度低,岩体完整性差。建基面揭露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局部夹伟晶花岗岩脉与辉绿岩脉,以弱风化岩为主,在副厂房与安装单间分布有强风化岩;可见三条顺水流方向、倾角陡立或陡倾的断层破碎带:F31宽约0.5~1.0m,f78、f81宽约5~10cm,岩性软弱,沿f81有水流出;闭合型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呈镶嵌碎裂结构。岩石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5-1。表3.5-1岩石主要物理力学参数表厂房基坑左、右边坡出露岩性为弱至强风化的二长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呈镶嵌碎裂结构,表层分布有厚度较薄的建筑弃渣。厂房及开关站后边坡坡高5.5~31.0m,边坡上部分布有厚1~2.0m的第四系地层,下伏基岩为二长花岗岩夹花岗细晶与辉绿岩脉;岩层中上部属全、强风化带,陡倾角节理、裂隙发育,岩体呈碎裂或镶嵌碎裂结构,其下为弱风带,呈次块状或镶嵌碎裂结构。2工程地质评价(1)厂房地基处以弱风化的二长花岗岩为主,岩石强度高;但其中分布有F31和f81两个断层破碎带,且F31位于2#机组中心线附近,构造岩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影响地基的稳定性。施工时已对断层破碎带实施混凝土置换处理,提高了地基整体强度。(2)厂区及开关站边坡坡度较高,边坡上部第四系地层与基岩全、强风化层普遍分布,现状基本稳定;为消除边坡可能塌落土石对坡下建筑物的影响,施工时已开设分级马道,并已实施植草护坡处理措施。123
3.5.2主厂房布置及主要设计变更3.5.2.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规模为大(2)型,工程等别为Ⅱ等。发电厂房等次要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临时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发电厂房防洪标准:设计洪水重现期5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为200年一遇。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计烈度取为6度。3.5.2.2工程布置发电厂房由主厂房、副厂房和开关站组成。主机间内安装3台混流式机组。主厂房平台高程33.0m,以第二台机组中心为桩号起点,开关站位于主厂房上游侧的平台上,尺寸15.0m×15.0m,主厂房尺寸32.0m×17.08m,尾水进入尾水池,尾水池池臂采用挡土墙结构,在桩号厂纵0-11.84处墙顶高程30.50m,在桩号厂0+32.98处墙顶高程33.0m。主厂房33.0m高程平台为半挖半填,下游侧回填部分回填坡比为1:2,护坡为草皮护坡。靠山侧开挖坡比为1:1,约高差10.0m左右设马道,马道宽3.0m,马道内侧设排水沟,开挖边坡采用骨架草皮护坡。在33.0m平台坡脚设排水沟,根据地形一部分雨水汇入泄水排洪涵,一部分汇入低洼处进入河道。电站尾水池与旁通管出口的消力池相连,消力池后接供水渠,供水渠与进厂公路平行,供水渠采用箱涵结构型式。供水渠末端设溢流堰,电站尾水由此溢流进入排洪涵进入河道。123
3.5.2.3主厂房设计1主厂房布置(1)主机间主机段前缘长度32.0m,机组间距9.0m,根据流道尺寸、设备布置及水工结构要求,主机间顺水流长17.08m。根据机组气蚀最不利工况及尾水管出口最小淹没深度及厂区枢纽总体布置最优化的要求,机组安装高程定为26.65m。主机间建基高程21.30m,尾水管出口底高程22.76m,与配水池底高程相同。配水池设计水位30.00m,电站尾水出流采取底流消能方式。厂房引水钢管直径2.0m,一机一管,穿过厂房上游墙后每管设一个蝶阀。该电站采用金属蜗壳。尾水出口设有一道尾水检修闸门,孔口尺寸为4.59m×1.78m(宽×高),由设在尾水平台的电动葫芦起闭,尾水平台高程31.00m。主机间分三层布置,分别是蜗壳层、水轮机层及发电机层。蜗壳层高程23.70m,主要布置金属蜗壳、蝶阀、集水井等;水轮机层高程28.70m,主要布置水轮机;发电机层高程33.47m,主要布置发电机、机旁盘、调速器等。厂内设有200/50kN桥式起重机一台,根据起吊设备的要求,吊车梁轨顶高程40.00m。吊车跨度11.50m。(2)安装间安装间位于主机间左侧,根据机组安装、检修和结构的要求,前缘长度14.20m,顺水流向长13.40m。安装间分两层布置,高程28.20~28.70m层布置透平油库和油处理室,高程33.47m层为安装场。123
2主厂房稳定及结构计算(1)厂房整体稳定及地基应力计算电站抗震设防烈度6度,按《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SL203-97)规定,可不进行结构的抗震验算,采取了相应的抗震措施。整体稳定和应力分析时,计算了建筑物与基岩接触面的稳定和应力。按抗剪断强度公式进行抗滑稳定安全核算。计算工况分为正常运行期、检修期、完建期,计算成果见表3.5-2。表3.5-2稳定应力计算成果表从计算结果可知,主机间及安装间抗滑稳定和应力均满足要求。(2)主厂房机组段结构计算主厂房挡水墙均采用墩墙结合作为挡水承载构件,荷载主要为水压力及土压力。上游墙近似按板以结构力学方法计算。下游墙以下游闸墩和尾水管顶板为边界,按弹性理论计算矩形板的方法进行结构计算。根据厂家最终流道图确定结构尺寸。流道各部位结构计算方法如下:蜗壳上半部与外围混凝土结构设计沿蜗壳中心线径向切取单宽的“Γ”形框架,按弹性地基上的框架进行计算,并考虑刚性节点和剪切变形的影响。尾水管段采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并作为配筋依据,切取沿流向单宽的平面框架,按弹性地基上的框架进行计算,并考虑刚性节点和剪切变形的影响。尾水平台板梁计算荷载有结构自重、门机荷载等,活荷载按10kN/m2考虑。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并作为配筋依据。123
机墩按下端固定、上端自由的单宽截条偏心受压构件按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框架结构考虑吊车、联系梁及屋面荷载,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并作为配筋依据。吊车梁主要设计荷载为起重机轮压,并考虑梁自重及轨道重等荷载,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并作为配筋依据。经设计计算,各部位配筋满足要求。(3)安装间结构计算安装间为混凝土箱格结构,按整体计算其稳定应力,并计算各部位强度。安装场楼板考虑发电机转子、定子、水轮机转轮及导水机构等大件荷载,其楼面活荷载按30.0kN/m2。结构形式采用密肋板结构。经设计计算配筋满足要求。3.5.2.4副厂房设计1副厂房布置副厂房布置于主机间和安装间上游,顺水流向长10.30m。副厂房共分二层,各层布置如下:高程28.20~28.70m层:布置有供水设备间、空压机室、绝缘油库。高程33.47m层:布置有柴油发电机房、风机室、高低压配电室、35kV开关柜室、继保及控制室、洗手间。下游副厂房为框架结构。2结构计算副厂房为多层框架结构,用结构力学方法计算结构内力并作为配筋依据。经设计计算配筋满足要求。123
3.5.2.5开关站设计开关站场地面积为15.0m×15.0m,座落在电站副厂房上游侧,高程33.00m。主变压器及设备基础均坐落于回填土上,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小于200.0kPa。主变压器及设备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设备支架均采用轻型钢结构支架。3.5.2.6地基处理主机间与安装间基础均座落在弱风化基岩上,基础开挖至建基面后,先清除表面松动、破碎岩体,及时覆盖混凝土予以保护。对基础断层f81、f31采用开挖后回填混凝土的处理措施,其开挖深度为破碎带宽度的2倍。3.5.3工程施工(1)混凝土施工发电厂房工程接左岸隧洞出口,电站发电厂房距隧洞出口约30m,厂房布置三台立轴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2300kW,厂内设有200/50kN桥式起重机一台。电站厂房由主机间、安装间、副厂房组成。发电厂房各部位钢筋、模板及混凝土等均为常规施工,其中混凝土由拌和站按照监理工程师确认的施工配料单进行配料拌制。发电厂房、配水池、消能池等处的混凝土运输采用塔式起重机配0.8m3的立罐垂直吊运入仓,辅以人工下料,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供水渠、泄水排洪箱涵、进口段镇墩混凝土入仓采用1台HBT-80混凝土泵泵送入仓。混凝土入仓后采用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123
模板拆除后混凝土表面派专人洒水养护,厂房EL28.70、EL33.47、副厂房EL33.47、EL38.50、尾水平台EL36.20部位的楼板及梁混凝土养护时间28天,其他部位混凝土养护时间21天。(2)原材料检验及中间产品试验电站厂房原材料检验情况见表3.5-3;其中间产品试验情况见表3.5-4。(3)单位工程施工质量电站厂房工程共划分为20个分部工程,612个单元工程。4个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合格,16个分部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为优良。各分部单元工程质量情况见表3.5-5。表3.5-3电站厂房原材料检验情况表3.5-4电站厂房中间产品试验情况序号检测项目检验数量备注1混凝土试块223满足规范要求2砂浆试块25满足规范要求3钢筋接头焊接9满足规范要求4钢筋拉拔实验17满足规范要求表3.5-5各分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情况表3.5.4安全评价与建议123
1本工程为Ⅱ等工程,发电厂房按3级建筑物设计,设计洪水标准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200年一遇,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1)及《防洪标准》(GB50201-94)的有关规定。地震基本烈度6度,抗震设计烈度取为6度是安全的。2主厂房总体布置合理。抗滑稳定计算采用抗剪断强度公式,参照有关规范及地质报告,选取计算参数。根据设计报告计算成果,主机间、安装间的稳定安全系数基底应力均满足规范要求。采用结构力学法进行内力计算,并作为配筋依据,满足规范要求。3副厂房总体布置合理。采用结构力学法进行内力计算,并作为配筋依据,满足规范要求。4地基处理措施基本合理。5主、副厂房基础开挖、断层处理等各项工程依照技术要求施工,工程质量满足设计要求,未发现有遗留问题。6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检验,各项指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总体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现行技术规范的要求。7鉴于厂房部位地下水位较高且具有弱腐蚀性,在底板和水下混凝土墙中添加了聚丙烯纤维。运行过程中,应加强对此部位的观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23
4水力机械4.1水轮机1、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水轮机运行水头范围为16~37.5m,额定水头为25.1m。在此水头段,选择立式、金属蜗壳混流式机组,机组型号:HLJF3013-LJ-135。机组台数3台。单机额定出力为2618kW。电站总装机容量为6900kW。2、参照国内同类型水轮机模型进行优化对比,并考虑适应本电站水头变幅较大的特点。采用了HLJF3013转轮。其性能均优于初设报告中推荐的HL260/A244转轮。制造厂对加工的转轮叶型、几何尺寸、焊接质量、静平衡试验进行检测。均能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和《水轮机通流部件技术要求》(GB/T10969~1996)的质量标准。3、水轮机投产后,在额定出力工况下正常运行,机组摆度、振动、轴承温度均在规定值范围之内,实现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4.2调速器电站每台机组配有带油压装置步进式微机调速器,其型号为BYWT-3000,调速器油压装置油压为2.5MPa。调速器主要功能要保持机组在额定转速下运行,并实现手、自动开机、停机、事故停机、负荷分配等功能。投产运行后,液压部分和电气部分工作正常,调节灵敏度高,各项指标和调节功能,基本满足《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123
(GB/T9652.1-1997)的有关规定。4.3进水阀每台机组进口设置蓄能罐式卧轴液动双密封蝶阀,型号为PDF45-WY-200,直径为2.0m。操作蝶阀液压站型号:YYZ8400-3,工作压力为16MPa。蝶阀具有两种功能。其一,为机组停机检修时,截止钢管水源。其二,用作事故门功能,当机组事故过速(140%)时,蝶阀在指定时间内动水关闭,防止机组飞逸。投入运行后,经多次关闭,工作正常,机组甩负荷试验时,蝶阀均能在整定时间内动水关闭。基本可满足《大、中型水轮机进水阀门基本技术条件》(GB/T10969-1996)的有关规定。4.4机组调节保证计算电站压力引水系统是采用一管三机布置方式。调节保证计算采用电算程序对机组甩负荷主要工况进行计算。1在额定水头时,3台机组同时甩额定负荷(采用两段关闭)蜗壳壳末端水压上升率为59.9%,水压45.0m水柱,机组转速上升率为60%。2在最大水头时,3台机组同时甩额定负荷(采用两段关闭)蜗壳末端水压上升率为61.3%,水压45.0m水柱,引水钢管末端压力为65.0m水柱,机组转速上升率为44.3%。3机组运行试验中,水轮机运行水头约在27.0~28.0m,单台机组均进行甩额定负荷试验123
(一段关闭)。试验数据分析,机组各部分摆度、振动、温度、漏水量均正常。进水蝶阀能正常动作,调速器调节灵敏。蜗壳压力上升率约26%,转速上升率约33%。由于水库尚未达到最高水位,最大水头工况甩负荷试验暂不能进行,建议今后具备条件时,再进行试验。4调保计算两种工况分析,机组采用分段关闭,压力上升率均偏高。建议按最大水头37.5m(初设计算时选用39.5m),现有发电机GD2值,水轮机特性曲线,核实计算成果。4.5机组辅助设备系统1本系统包括:1)水系统:设计有供水系统、渗漏和检修排水系统、消防水系统。2)气系统:设计有中压压缩空气系统(2.5MPa)和低压压缩空气系统(0.7MPa)3)油系统:设计有透平油系统、绝缘油系统、油罐设备。4)水力量测系统:设计测量电站进出口流道部位和机组过流部位的水压、水位、水头等参数,并自动发送和自动检测。2消防水系统设计有两台消防水泵,水源取自电站尾水渠,消防泵供水直接灭火。另一消防水源设计高位水池(高程76.5m),由消防泵供水至水池,通过自流供水消防灭火。3机组辅助设备系统设计和消防水系统设计基本符合《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278-90)有关规定。123
4.6厂内桥式起重机电站厂房桥机最大起重量为20kN,是根据发电机转子重量(约19t)确定,型号LH型200/50kN-11.5A3电动双梁葫芦桥式起重机。主钩提升高度、速度、起重量可以满足机组主要部件吊装。副钩起重负荷和提升高度可以满足厂房最底层设备吊装。桥机投产运行一年,运行平稳,安全可靠。4.7水力机械安全性评价与建议1水轮机的机型、机组台数、单机容量和有关技术参数选择基本合理。机组的附属设备进水阀、调速器及油压装置、厂房桥机的功能满足机组特性的要求。辅助系统及其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及布置符合水力发电厂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技术规定。水力机械设计符合《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DL/T5186-2004)内容的要求。23台水轮发电机组由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生产,在机组生产过程中,建设单位委托吉林松辽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负责设备制造监理工作,驻厂监造工程师对制造设备材料进行核实,对外协件进行了检验,对主要工序进行现场见证和检查,发现的质量缺陷进行了及时处理和纠正,机组设备监理质量纪录完整,对质量控制、进度控制负责。3台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基本满足《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GB/T15468-1995)和《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7894-2001)的要求。3水轮发电机组及其附属设备安装过程中,由建设单位123
、监理、安装三方在现场对主要设备进行验收和检查。安装前对设备进行了分解清洗检查,安装的主要技术指标高程、水平、中心、间隙均按规程和设计要求进行控制。压力容器进行了耐压试验,埋设件和主要设备安装实行现场监理,安装纪录完整,安装质量满足《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8564-88)的规定和质量标准。43台机组分别进行了启动运行试验,每台机组完成了11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机组具备投产发电的条件。72小时试运行后,经有关部门验收,于2007年9月22日3台机组正式投入并网发电。经质量评定3台机组和辅助设备安装4个分部工程均为优良,单元工程优良率为82.5%。竣工验收资料较全,基本具备竣工验收条件。5建议(1)厂房内调速器油压装置、进水蝶阀液压站等设备是压力容器,应设活动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2)根据水利电力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各类工作场所应防噪声与振动,对中控室工作场所噪声低于60dB。(3)初步设计报告机组调节保证计算是2004年10月提供成果,当时最高水头选用39.3m,现在最高水头为37.5m,关机规律、水轮机特性均有变化,建议进一步核实计算成果。123
5电气一次5.1发电机及附属设备本工程水轮发电机初步设计报告中单机容量为2300kW,共3台套。现为单机2500kW,3台套,总装机容量7500kW。经公开招标采用四川东风电机厂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参数如下:型式:立轴悬式型号:SF2500-20/3250额定容量:3120KVA额定电压:6.3KV额定电流:286.3A额定功率因数:0.8(滞后)额定转速:300r/min短路比:1.2绝缘等级:F励磁方式:自并励冷却方式:带空气冷却器全封闭循环空气冷却5.2电站接入系统电气主接线及厂坝用电5.2.1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本电站距负荷中心保港镇和南山镇较近,分别为20.0km和30.0km123
。根据电网现状和远景发展规划,保港镇和南山镇是负荷发展较快的地区。2004年12月10日,水利部下发了《关于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总[2004]594号)》。文中批复“基本同意电站以110kV电压,经1回约20km输电线路接入保港110kV变电所的接入电力系统方式”。此后,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方式发生了变更,实际改成为以35kV1级电压,经1回输电线路“T”接于育才—保港35kV线路上,“T”接点距本站1.5km,距育才约10.0km,距保港约13.0km。5.2.2电气主接线设计推荐并经审查通过的电气主接线为:发电机电压侧(6.3kV)三机一变扩大单元接线;升高电压侧(35kV)为变压器—线路组接线。但从接线构成看,发电机电压侧实际是并应改称为单母线接线。5.2.3厂坝区供电据水总[2004]594号文批复:“厂用工作电源引接于6.3kV发电机电压母线,厂用备用电源引接于施工电源,另设置一台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保安电源”。现引接于施工电源的厂用备用电源实际已取消。厂用低压母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厂用电源变压器为SC10-400/6.3,柴油发电机组为400V、200kW,分别接入两段母线上。坝区设有一台SC10-400/6.3坝区供电变压器,引自发电机电压(6.3kV)母线。为保证防洪供电的可靠性,另设置1台400V、2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作备用。123
5.3主变压器本电站共1台主变压器,布置在副厂房上游侧户外平台上。经公开招标采用北海银河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产品,主要参数如下:型号:S10-10000/35额定容量:10000KVA额定变比:38+2×2.5%/6.3额定频率:50HZ连接组别:Ynd11绝缘水平:L-200AC35/2-60AC25冷却方式:ONAN5.4开关站初步设计推荐并经审查同意,开关站原采用11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现变更为35kV高压开关柜,采用上海天灵公司产品。布置于厂房安装间段左侧,地面高程33.00m。5.5防雷保护和接地5.5.1过电压保护主、副厂房及泄水闸机房顶装设避雷带(网),35kV升压站户外设备采用1支独立避雷针作直击雷保护。对雷电侵入波及真空断路器(35kV和6.3kV系统采用)过电压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保护。123
5.5.2接地本工程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共用一个接地网,接地电阻按R小于或等于120/I设计。为达到此要求,除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外,并在35kV升压站采用-40×4的热镀锌扁钢作人工接地网,在厂房接地网处予留扩展端和测量井。实测接地电阻值为0.4Ω。5.6电气一次安全性评价与建议1电气一次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电站接入系统、电气主接线和厂坝区供电、开关站、发电机和主变等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防雷接地系统设计满足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满足电站安全可靠运行需要。2由水利部审查批准(水总[2004]594号)的初步设计报告(2004年10月版),是依据海南电力设计院2004年1月完成的《大隆水电站接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大隆水电站以110kV电压等级接入保港站”设计的。2006年1月10日海南电力设计院又完成了《大隆水电站接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定稿)》,变更为“采用35kV电压等级单回路T接至保港-育才35kV线路”,并通过了海南省电力公司的审查。由此变更带来电站电气工程设计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属重大设计变更,应按建设程序经有审批权的单位批准。从电站规模、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送出容量和送电距离等因素考虑,现采用35kV123
电压等级接入系统是可行的,又可较多节省电站升压站及送出工程建设投资,现已建成投入运行。3电气一次设备制造、安装和调试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经查阅建管、设计、安装、监理(监造)和质量监督单位提供的验收报告等资料,均明确说明未发生较大设备缺陷和质量事故,质量等级一致评定为优良。初期运行以来,安全可靠。4建议(1)本枢纽工程的首要任务是防洪,而电站与电网的连接又相对较弱,因此要特别做好防汛泄洪电源及其供电系统的维护检修和柴油发电机组的定期启动试运行,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防洪安全。(2)枢纽运行管理部门已制定了详细的本电站“黑启动”预案,并进行过一次试验。基于上述理由,希望以后定期进行“黑启动”试验。综上所述,电气一次工程基本具备了竣工验收条件。123
6电气二次6.1计算机监控系统本电站采用开放式分层分布结构、具有远方监控功能的全计算机监控系统,分为主控级和现地控制级。主控级由两台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和双机切换装置构成。现地控制级由5个现地控制单元(LCU)组成:1#~3#LCU分别为3台机组控制单元,4#LCU为公用设备和升压站控制单元,5#LCU为泄水闸控制单元。两级间采用光纤以太网连接。经公开招标采用南瑞自动控制有限公司产品。初步设计以后,增设了视频监控系统,枢纽管理楼设有显示终端,并可远传至三亚市(大隆水库公司驻地),目前远传系统正在施工中。6.2控制测量及信号系统本电站因采用了全计算机监控系统,故不设常规自动控制和测量系统及中央音响信号系统,只设必要的现地手动控制设备作为调试和检修使用。所有电气测量由计算机监控系统显示。故障及事故信号经操作员工作站由语音报警装置报警。各发电机出口断路器(ABB公司真空断路器)为同期点,采用微机自动准同期方式同期并网,未设手动准同期备用同期方式。35kV侧主变线路组断路器,采用微机自动捕捉全期方式。123
6.3励磁系统本电站采用自并励晶闸管励磁方式,数字微机励磁调节器。经公开招标采用武汉洪山电工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发电机额定励磁电压135V,额定励磁电流345A。励磁变压器为干式,容量160kVA。6.4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发电机、变压器等元件保护,采用微机型继电保护装置。35kV线路等系统保护,与电网供电部门配合,设置了35kV线路保护测控装置,35kV母线接地报警装置和35kV消孤消谐选线装置。6.5交直系统本电站操作电源为直流220V,采用1组220V/150AH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阳光”公司产品,柜式布置在中控室。计算机采用厂用交流和直流双供电方式,配置不间断供电电源装置。6.6通信系统电站的电力调度通信采用电力载波通信方式,并以当地公用电话网络作为备用通信方式。站内生产调度通信设程控调度电话总机1台。123
6.7电气二次安全评价与建议1电气二次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电站监控、保护和通信系统设计基本满足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满足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同期系统未设手动准同期装置作为备用全期方式,应在今后予以完善。2由于电站接入系统设计的变化,致使电气二次设计发生了相应变化,并且在初步设计审查批复后,增设了视频监控系统,这些变更应履行相应审批手续。3电气二次设备制造、安装和调试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要求。经查阅建管、设计、安装、监理(监造)和质量监督等单位提供的验收报告等资料,均明确说明未发生较大设备缺陷和质量事故,质量等级一致评定为优良(通信分部工程为合格)。初期运行以来,由于电磁干扰造成误发“主变温度过高”信号等问题已经解决,未发生其它异常。4建议(1)尽快增设手动准同期装置,完善同期系统;(2)2007年10月投入运行以来,由于电网发生事故和其它原因,引起继电保护动作,故应与电网有关单位协调,复核并校验相关继电保护整定值及装置,以进一步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和选择性。综上所述,电气二次工程基本具备了竣工验收条件。123
7金属结构7.1溢洪道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和调试溢洪道共设有4孔溢流表孔,每孔设有1扇弧形工作闸门,一门一机布置,每扇闸门由1台双吊点液压启闭机操作。在溢洪道工作闸门上游侧设1套检修闸门,4孔共用1套检修闸门,由1台坝顶单向门机操作。工作闸门为双主横梁斜支臂露顶式弧形钢闸门,闸门孔口尺寸(宽×高-水头)为14.0×15.0-14.5m,面板曲率半径为18.0m。闸门承受最大静水压为16810kN,门叶主要材料为Q235-B,埋件材料为Q235-A,埋件外侧设有厚6mm的不锈钢止水座板,板宽120mm。单扇闸门重156t。闸门吊点设在下主梁两端后侧,吊点中心距12.7mm,吊轴直径460mm,材料为40Cr。支承铰采用圆柱型球面轴承支铰,固定铰座和活动铰座材料为ZG310-570,轴承为铜基镶嵌自润滑关节轴承,铰轴直径460mm,材料为40Cr。侧向支承采用简支式侧轮装置,轮径φ300mm,闸门每侧设4个。锁定装置设在两侧闸墩顶部一期混凝土槽内,其底面安装高程为75.85m,槽长1.5m,宽1.0m,深0.65m,槽顶设混凝土盖板。锁定轴直径200mm,材料为40Cr,移轴动作由电动推杆完成,电动推杆行程172mm,速度11mm/s,最大推力4kN。闸门动水启闭,4扇工作闸门由设于孔口两侧的4台2×1600kN液压启闭机操作,液压启闭机工作行程8.6m,最大行程8.7m,油缸内径φ400mm,外径φ470mm,活塞杆直径为φ200mm123
,工作压力17.5MPa。每台启闭机由一对液压缸体、油泵组、油箱、控制阀组、管路和电气元件等组成,油泵电机组设两套,互为备用,油泵电机功率45kW,机房设在每孔右闸墩顶76.5m高程,油管顺机房外的工作桥铺设至液压缸。检修闸门为露顶式平面滑动叠梁钢闸门,孔口净宽14.0m,总高14.6m,底槛高程55.92m,闸门设计水头14.08m,总水压力13996kN,设1扇检修闸门,门叶主要材料为Q345-B,闸门操作条件为静水启闭,平压方式为小开度提上节门叶充水平压,检修闸门启闭设备为一台2×400kN坝顶单向门机。主起升机构额定启门力2×400kN,副起升机构启闭力50kN。总扬高为26m,轨上扬高(不含自动抓梁)为7.5m,启闭速度为2.16m/min,大车行走速度为20m/min,门机轨距为4m,轮距为10.5m,最大静轮压为300kN。门机装设在坝顶公路下游侧,门架材料Q235-B,门机轨道采用QU80。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与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7月18日在三亚市南滨农场大隆水库工程指挥部,签定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金属结构与设备制造及安装合同》(合同编号:DL2005-JJZA-01)。2005年10月30日开工,2006年9月29日溢洪道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和调试全部完毕,共完成金属结构制造、安装842t、设备安装5台。完成单元工程18个,合格率100%、优良率88.9%,并通过分部工程验收。金属结构制作采用工厂单个件制作、工地现场组装及整体拼装结合。所有埋件及加工件在武汉制造,主要外协件及坝顶门机由水电八局武汉机械厂提供,闸门在三亚现场制造并完成闸门的整体拼装及安装调试。123
7.2引水隧洞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和调试电站厂房内装有3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由一条隧洞引水。每台机组进水口设液动蝶阀保护机组,并在引水洞进水口设有事故闸门作为安全备用。引水发电系统金属结构设备有:进水口拦污栅、进水口事故闸门和引水压力钢管。拦污栅启闭设备为临时启闭设备,事故闸门启闭设备为1台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拦污栅设在隧洞进口,倾斜角度80o,孔口尺寸为7.0×8.63m(宽×高),过栅流速≤1m/s。拦污栅型式为潜孔式平面滑动斜栅,底槛高程27.0m,操作平台高程43.0m。栅叶总宽7.6m,总高9.0m。拦污栅设计水头差4.0m,栅叶主要材料为Q235-A,埋件材料为Q235-A。栅叶分三大节制作,每节高度3.0m,中、下节结构相同,上节栅叶栅条顶部向下游弯折,以封挡污物从栅顶进入引水隧洞。三节栅叶间用联接板连成整体。拦污栅采用滑动式支承,正反滑块均用HT200铸铁材料,支承跨度7.3m。采用人工启吊清污,低水位时由容量为2×200KN的临时启闭设备将拦污栅提至43.0m高程进水口平台进行清污和检修工作。事故闸门设在进水口拦污栅后,事故闸门型式为潜孔式平面滑动钢闸门,闸门孔口尺寸为4.0×5.0m(宽×高),设计水头44.156m,底槛高程26.574m,门体总宽4.99m,总高6.2m总水压力9103kN,闸门操作条件为动闭静启,平时闸门锁定在孔口上方。123
闸门门叶主要材料为Q345-B,埋件主要材料为Q235A。主滑道采用HD-FZ8板型滑块,反向支承采用铸铁滑块,整扇闸门共设6个主滑道、6个反向滑块和4个φ150mm侧轮。事故闸门启闭设备为一台1600kN固定卷扬式启闭机,扬程52.0m,启闭速度为1.42m/min。启闭机设在进水口平台排架顶部86.7m高程机房内。在事故闸门前、后各设一套水位计,水位计放置在门槽二期混凝土埋管内。机组引水方式采用隧洞引水,隧洞末端至机组蝴蝶阀之间设有压力钢管。机组供水方式为单管多机形式,主管轴线与支管轴线夹角45°。钢管包括主管、岔管、进水支管和旁通管,材料为Q345-C。在旁通管中后部设有阀控制。主管全部为洞内埋管,长度25.0m,管身坡度1.9%,主管直径为3.3m。钢管设计水位70.73m设计,机组中心高程26.65m,考虑水锤动水压力,钢管按75.0m水头设计,管壁厚度为18mm。岔管采用月牙肋岔管,主、支管轴线夹角45°,分岔角49°。主管通过3个卜形岔管分出4条支管,其中3条供水给机组,1条作为灌溉引水渠旁通管。岔管按明岔管设计,安装完毕用混凝土镇墩包裹。岔管由主岔管和若干过渡锥管组成,主岔管壁厚18mm,公切球直径3.9m,与支管变厚连接。支管按明管设计,除弯管设混凝土镇墩外,其余外包素混凝土。机组进水支管3条,直径为2.0m,旁通管1条,直径为2.2m。机组进水支管壁厚14mm,管节长度按2.0m分节,每个管节中部设一个加劲环。123
旁通管包括直管、变直径弯管和空间弯管,弯管每个管节均设有止推环。变直径弯管直径由3.3m变至2.2m,壁厚18mm,蝶阀采用电动金属硬密封蝶阀,使用工况为全开全关,可间断开启,蝶阀操作在中控室完成。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与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7月18日在三亚市南滨农场大隆水库工程指挥部,签定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金属结构与设备制造及安装合同》(合同编号:DL2005-JJZA-01)。2005年10月30日开工,2006年9月29日引水隧洞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和调试全部完毕,共完成金属结构制造、安装345t,设备安装1台。完成单元工程50个,合格率100%、优良率89.1%。7.3闸门及启闭机操作电源、照明、控制及通信闸门及启闭机操作电源来自坝区供电变压器,该变压器从电站发电机电压母线引线,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另设1台400V、20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闸门及启闭机采用PLC控制,每台PLC装在现地控制柜内,与5PLC采用总线连接,显示器操作布置在电站中控室计算机。现地保留手动控制功能。机房内设有照明和通信电话分机。7.4金属结构工程安全性评价与存在问题1123
金属结构所有项目已按照初步设计提出的内容全部制造、安装完成,设备的调试基本结束,制作、安装及调试满足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闸门及启闭设备试运行正常。2本工程本次技术鉴定的金属结构设备的总体布置、设备选型、有关技术参数的选择基本合理。3闸门、拦污栅、压力钢管及其相应的埋件的材料选用基本合适,制造、安装精度满足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4启闭设备的结构选材、结构设计基本符合现行技术规程规范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制造、安装精度满足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5闸门及启闭设备联合调试及试运行结束,闸门及启闭设备试运行正常。仅发现溢洪道3#孔闸门在低水头条件下右下角处局部有漏水现象,运用期应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6按照《大隆水利枢纽工程金属结构与设备制造及安装招标文件》DL2005-JJZA-01及有关规范要求,应抓紧补做引水隧洞事故闸门启闭机带荷载试验,以检验闸门在带荷载条件下运行的安全可靠性。123
8安全监测8.1安全监测系统实施情况8.1.1监测系统的设计与施工1变形监测本工程的安全监测系统可分为变形监测和渗流监测两部分,共布设各种测点276个,另有环境量监测则纳入水情测量系统。变形监测的实施情况列入表8.1.1。可以看出:1)变形监测包括表面变形和内部变形两种监测项目,其中表面变形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水平位移和精密水准法观测垂直位移。在土坝上分别布设31个测点,在溢洪道上分别布设5个测点,另外分别布设有工作基点14个和校核基点7个,在下游1.6km处还布设钢管标1个,共115个。2006年10月完成初始值的观测。2)内部变形分别采用沉降管法观测坝体垂直位移,采用TS位移计观测右岸界面接缝位移,及采用测缝计观测导流洞封堵体接缝位移,共布设测点79个,其中失效1个,这些测点均随土建施工于2005年9月~2006年3月进行安装埋设并开始观测。2渗流监测渗流监测的实施情况列入表8.1.2,可以看出:1)在坝体和基础(建基面以上)共布设渗压计64支,其中失效1支,观测渗透压力变化,这些测点随土建施工于2005年9月~2006年2月进行123
表8.1.1大坝变形监测仪器及测点实施情况统计表8.1.2大坝渗流监测仪器及测点实施情况统计安装埋设并开始观测。2)在左、右岸坝肩分别布设5个和8个共13个测压孔,进行绕坝渗流观测,于2006年2月~3月进行施工安装并开始观测。3)在导流洞封堵体桩号0+261.0~0+269.5m处,共布设渗压计5支,观测封堵体渗流压力变化,于2007年6月安装并开始观测。8.1.2监测系统的仪器与观测1仪器及设备监测系统采用的仪器及设备主要技术性能列入表8.1.3,可以看出:1)各种监测仪器及设备总体上性能较好,能满足本工程安全监测的精度要求。2)NA2型水准仪采用普通水准尺,观测精度不佳,不能满足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建议改用铟钢水准尺并配置测微器,以提高观测精度。2现场观测1)各种仪器的起测日期比较及时,安装埋设后能按时观测,无中断现象,除个别测值外,观测曲线连续性较好。2)蓄水后,现场观测频次除表面变形为1次/周外,其余项目均为2次/周,接近监测规范要求的下限,基本上能满足要求。建议今后库水位继续上升或变化较快时,在规范上限范围内适当增加测次。123
表8.1.3监测仪器及设备主要性能指标统计8.2安全监测资料整理与分析8.2.1变形监测资料初步分析1垂直位移1)表面垂直位移在坝顶上、下游侧桩号分别为坝上0-002和坝下0+011处两条视准线的观测墩上布设有沉降水准测点,2006年10月后的观测值列入表8.2.1。可以看出:(1)最大沉降发生在靠近右岸老河床最大坝高处,上游的JG4和下游JG11测点,从2006年10月起测到2007年12月,其值分别为78mm和66mm,表现出靠近右岸的变形大于左岸。由于库水位较低,受蓄水影响产生的湿化变形,使沉降量有明显增加。(2)坝顶沉降量与坝高呈正相关,与距最大坝高的距离呈负相关,靠上游测点大于靠下游测点,变化规律比较合理。仍有缓慢发展趋势。2)内部垂直位移(1)沉降量内部垂直位移采用沉降管法进行观测,在河床及左、右岸布设3根观测管,竣工和蓄水后观测的最大沉降值列入表8.2.2,可以看出:①按左岸、河床、右岸顺序沉降管编号依次为ES1、ES2、ES3,相应最大沉降点的沉降值2006年3月9日填筑至坝顶竣工时测值分别为123
215mm、1134mm、219mm;蓄水后2007年12月20日测值分别为261mm、表8.2.1大坝坝顶上下游侧垂直位移观测值(mm)表8.2.2大坝内部垂直位移观测最大沉降值统计(沉降管法)1254mm、271mm,相应竣工后增量为46mm、120mm、52mm。表明左、右岸的最大沉降值约为河床段相应值的1/5。②上述ES1、ES2、ES3沉降管,相应最大沉降率竣工时2006年3月9日观测值分别为0.68%、1.44%、0.79%,蓄水后2007年12月20日观测值分别为0.84%、1.60%、0.98%,竣工后增量分别为0.16%、0.16%、0.19%。表明左、右岸的最大沉降率约为河床段的二分之一。③2006年3月9日竣工至2007年12月20日蓄水后,上述ES1、ES2、ES3沉降管坝顶的沉降增量分别为119mm、225mm、89mm,相应的坝顶沉降率分别为0.38%、0.29%、0.32%。可能是受蓄水的影响,目前仍在缓慢发展,需继续加强观测。原则上,竣工后的沉降值应小于坝高的1%。(2)压缩率在表8.2.3中对河床部位ES2号沉降管的观测值进行分层压缩计算。表8.2.3大坝河床监测断面观测压缩率计算(2007年12月20日观测)结果表明:①基岩面以上的振冲层厚度为21.443m,分层压缩率仅为1.22%,说明振冲效果较好。123
②大坝建基面以上第一分层厚6m,分层压缩率为2.53%,由于填筑至高程28.1m时,才开始钻孔安装ES2沉降管,因此其值偏小。③实测分层压缩量和压缩率均与分层处的坝高呈正相关,说明观测结果合理。至2006年3月9日大坝竣工时总压缩量为167.7cm,平均压缩率为2.34%,蓄水后2007年12月20日总压缩量为189.2cm,平均压缩率为2.59%。说明河床部位压缩量较大。2水平位移(1)表面水平位移在坝顶上、下游侧桩号0-002m和0+011m处的两条视准线分别布设6个和7个测点,2006年10月起测后的观测值列入表8.2.4。可以看出:表8.2.4大坝坝顶上下游侧水平位移观测值(mm)1)在蓄水初期坝体土料受水的润滑作用坝顶水平位移向上游变形,变形量上游侧大于下游侧,总体上均向上游变形。上下游侧最大值分别为2007年9月19日测值-33.4mm和-11.1mm。2)当蓄水位继续升高接近60m高程后,坝顶水平位移有向下游发展的趋势,由于上游侧增加量较大,总体上上、下游侧的变形趋向一致,2007年12月21日测值分别为-23.1mm和-9.6mm.右岸变形略大于左岸。目前表面水平位移变化规律还不够明确,有待继续观测。(2)内部水平位移在大坝右岸坡纵向桩号0+001.00m123
处,布设有观测坝体与岸坡界面接缝水平和剪切变形的TS位移计,其典型的观测值列入表8.2.5,可以看出:1)接缝水平位移主要是在2006年以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其值与距岸坡接缝的距离和测点埋设高程呈负相关,目前已趋于稳定。2007年12月20日最大观测值为45.0m高程处的SR3号测点,位移量为6.26mm,位移率为5.05%。2)接缝剪切位移也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其值与坝高和测点高程呈负相关,目前发展缓慢。2007年12月20日最大观测值为高程45m处的SR1号测点,位移量为2.17mm,位移率为2.25%。8.2.2渗流监测资料初步分析1坝基渗流在大坝防渗墙及灌浆帷幕上下游布设有渗压计,观测防渗效果,现取具有代表性的左岸、右岸、河床共4个观测断面,相应桩号为0+100m、0+520m、0+262m及0+335m处的测点,其防渗设施前后的观测值列入表8.2.6~7可以看出:1)蓄水后,当库水位超过测点高程,至2007年12月20日库水位60.11m时河床部位防渗墙前、后观测的水位,靠左岸的0+262m断面,分别为55.73m、和17.00m,而靠右岸的0+335m断面分别为55.73m和42.69m,防渗墙前相当于当时水库水头的90.52%,防渗墙后则分别相当于库水头的6.69%和62.29%,说明左岸效果较好。根据实测值计算防渗墙后的渗透比降约为0.45。123
2)蓄水后至2007年12月20日在库水位60.11m的情况下,左岸防渗帷幕前、后观测的水位分别为52.52m和50.57m,约相当于当时库水头的53.98%和40.39%,相应右岸观测值则相当于当时库水头的97.29%和86.57%,也说明左岸效果较好,右岸效果较差。3)由于库水位较低,且历时较段,上述初步观测结果仅可作为参考,对于确切的渗流变化规律,尚需进一步观测和分析研究。2绕坝渗流在大坝两岸坝肩共布设绕坝渗流观测孔13个,具体部位及观测结果列入表8.2.8。可以看出:1)各测压孔水位观测值基本稳定在孔底高程附近呈微小波动,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与库水位也没有相关关系,甚至远高于库水位,估计观测值为测压孔中死水。表8.2.5大坝右岸坡界面水平及剪切位移观测值统计续表8.2.5大坝右岸坡界面水平及剪切位移观测值统计表8.2.6坝基防渗墙前后渗压计水位观测值表8.2.7坝基防渗墙前后渗压计位势观测计算值(×100%)表8.2.8绕坝渗流测压管水位观测值2)上述观测结果可能是由于各测压孔孔底高程偏高、孔深偏线引起的,除最靠下游的UP8测孔外,孔底高程均高于死水位,建议继续观测论证绕渗孔的观测效果。123
8.3安全监测成果评价与建议8.3.1初步评价1安全监测设计项目及布置基本符合规程,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后,能满足本工程安全监测的需要。2已埋设安装的监测仪器和设施,施工质量较好,完好率高,观测资料完整,观测精度总体上能满足工程要求。3土坝坝顶沉降量在2006年10月蓄水后的观测增量,左、右岸和河床段分别为40.0mm、39.0mm、79.0mm;从2005年6月施工开始相应坝体最大沉降点的累积沉降量分别为,261.0mm、271.0mm、1254.0mm;河床段最大压缩量为1892.0mm,平均压缩率为2.59%。4土坝沉降量的变化与坝高呈正相关,与距最大坝高的距离呈负相关,变化规律比较合理,但仍有缓慢发展趋势。近一年来,坝顶最大发展速率为JG4测点的5.0mm/月,可能是蓄水影响,宜加强观测。原则上坝顶竣工后的沉降量应小于坝高的1%。5土坝坝顶水平位移于2006年10月蓄水前开始观测,低水位时水平位移向上游变化,当水位升高至60.0m高程后,在水压推力作用下开始向下游变化,2007年12月20日最大观测值为-23.1mm,总体上右岸大于左岸,但变化规律尚不明显,需继续观测。6土坝与右岸岸坡接缝的水平位移值和位移率与距岸坡接缝的距离和测点高程呈负相关,至2007年12月20日观测最大值在45m高程,其值为6.26mm,位移率为5.05%,目前测值已趋于稳定。123
7土坝与右岸岸坡接缝的剪切位移值和位移率与测点高程和坝高呈负相关。当蓄水位达到或超过测点高程后,则位移值略有发展。至2007年12月20日观测最大值在45m高程,其值为2.17mm,位移率为2.25%,目前增长缓慢.8坝基渗流观测结果表明,防渗墙和灌浆帷幕的防渗效果,左岸优于右岸。防渗料的渗透比降为0.45,在允许范围内。由于蓄水位较低,历时较短,对于确切的渗流变化规律,尚需进一步观测和分析。9绕坝渗流观测孔水位基本稳定在孔底高程附近与库水位设有相关关系,估计观测值为测孔中的死水,不能真实反映绕坝渗流情况,其原因可能与孔底高程偏高有关。10目前工程处于初期蓄水阶段,尚未达到正常高水位,坝体工作性态尚未稳定,仍处于调整过程。综合上述已有监测资料分析结果,但初步认为大坝变形工作性态正常,而大坝渗流工作性态尚需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后才能确定。8.3.2主要建议1大坝渗流量监测对监控大坝安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规范SL60-94、SL258-2000及SL274-2001等要求,应设置渗流量监测设施。建议组织力量,研究确定监测方案和监测方法,并尽快进行实施,以补充完善关键的监测项目。2规范SL258-2000规定,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应优先采用监测资料分析法”123
,目前国内重要的大型工程和新坝型均作《大坝监测数据分析评价报告》,建议对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安全监测资料进行系统的深入的分析与评价,根据监测数据论证大坝的工作性态及运行的安全性,充分发挥安全监测设施应有的作用。3规范要求:“对监测设备应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安全和可靠的运行”。鉴于本工程有些观测值存在难以解释的现象,建议在竣工移交前后,适时对现有监测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鉴定,以确定仪器和测点的观测精度和可靠性。4垂直位移是本坝重要的长期监测的必设项目,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水准观测设备仅能满足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而本工程对水准工作基点的校核和溢洪道的垂直位移监测,按规范均应达到二等水准测量精度。为此建议购买铟钢水准尺和测微器,以提高水准测量精度。5《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明确规定:“安全监测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设备观测”。本工程正值初蓄期,是巡视检查的关键阶段,建议加强土坝的监测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巡视检查等规章制度,并纳入经常性、规范化的安全监测工作范畴。6根据大坝变形和渗流观测结果,反映出右岸测值大于左岸,特别是右岸存在大坝和溢洪道的联接段(接合部),初步分析认为相对来讲是大坝的薄弱环节。因此建议加强大坝右岸及该联接段的观测和分析,密切注意观测值的发展变化。123
8.4主要建筑物工作性状评价8.4.1变形安全评价1垂直位移1)从2005年6月大坝施工开始至2007年12月大坝的垂直位移始终是沉降变形,左、右岸及河床段最大沉降点的累积最大沉降量分别为261mm、271mm、1254mm。2)从2006年3月填筑到坝顶竣工后至2007年12月蓄水后,坝顶观测的沉降增量,左右岸及河床段分别为119mm、89mm、225mm。3)从2006年10月蓄水前起测至2007年12月,坝顶观测的沉降增量,左、右岸及河床段分别为40mm、39mm、79mm。4)目前沉降量尚未完全稳定,仍在缓慢发展。近一年来,受蓄水影响,坝顶发展速率最大的测点为河床段的JG4号点,其值为5mm/月。预计坝顶竣工后的沉降量将小于坝高的1%。5)施工期实测大坝地基振冲层压缩率为1.22%,大坝基础压缩率为2.53%。坝体压缩率与坝高呈正相关,其平均压缩率为2.59%。表明大坝碾压质量满足工程要求。6)大坝沉降量与坝高呈正相关,与距最大坝高的距离呈负相关。变化规律比较正常。2水平位移1)大坝坝顶水平位移从2006年10月蓄水前开始观测,其值与库水位有关,从2006年10月~2007年10日库水位小于60m123
高程,坝顶向上游方向水平位移,坝顶上下游侧的最大值分别为-33.4mm和-11.1mm。2)2007年10月以后库水位大于60m高程,在库水推力作用下,坝顶开始向下游位移,上下游侧的最大值分别为-23.1mm和-9.6mm,上下游侧观测值差值进一步缩小,表明观测值正常。3岸坡接缝位移1)大坝与右岸坡接缝的水平位移主要是在施工期产生的,其值与距岸坡接缝的距离及测点高程呈负相关。目前已趋于稳定。2007年12月观测的最大值为45m高程靠近岸坡的测点,其值为6.26mm,位移率为5.05%。2)大坝与右岸坡接缝的剪切位移与测点高程和坝高呈负相关,当库水位达到或超过测点高程后,剪切位移略有发展,目前已经缓慢。2007年12月观测的最大值为45m高程的测点,其值为2.17mm,位移率为2.25%。8.4.2渗流安全评价1坝基渗流观测结果表明防渗墙后防渗料的渗透比降为0.45,在允许范围内。防渗墙和防渗帷幕的效果,左岸优于右岸。由于蓄水位较低,坝基渗流的变化规律尚需继续观测和分析资料。2绕坝渗流观测孔内水位基本稳定在孔底高程附近,与库水位没有关系,未反映真实绕渗情况,需继续观测论证围绕渗流孔的观测效果。123
8.4.3土建工程安全评价结论目前工程处于初期蓄水阶段,尚未达到正常蓄水位,总体上坝体工作性态尚未完全稳定,仍处在调整过程。综合以上评价结果,初步认为大坝变形工作性态正常。而大坝渗流工作性态尚需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后才能确定。123
9专项验收工程遗留问题落实情况9.1环境保护2008年1月8日,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委托(环验委[2007]025号),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主持对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现场检查及验收,参加验收的单位有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监察总队、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乐东县国土环境资源局、海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验收调查单位)和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单位)等单位。验收组和与会代表现场检查了该项目建设及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听取了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对该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报告和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对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汇报,审阅并核实了有关资料,经认真评议,形成验收意见如下:经现场检查、审核验收有关材料和认真讨论,验收组认为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环保手续齐全,在设计、施工和试运行阶段均采取了有效对策、措施控制不利环境影响,特别是在我省率先开展了施工期环境监理,有效控制和减缓了施工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该项目建设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同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要求:123
1、报请三亚市政府尽快划定大隆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水库环境保护管理规定,建立水库监测站或委托当地监测部门开展水库水质例行监测,及时掌握和报告水质变化状况;加强库区周边的生态保护工作,减少在陡坡地上开荒种地的现象,禁止在25度以上坡地开垦。2、进一步完善卡把土料场的水土保持措施、植被恢复措施,及时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减少水流对溢洪道下游河道河岸、渠底冲刷侵蚀。3、强化水库环境风险防范工作,协调相关单位完善雅亮大桥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建立健全风险应急处理预案。4、在水库供水工程建成同时要设置水库坝下生态用水流量在线监控设施,并实现省环保部门联网,确保下游河道生态用水下泄量。由于环境保护专项验收结束不久,验收委员会提出的各项遗留问题正在落实之中。9.2水土保持2003年9月,水利部以水保[2003]397号文批复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004年12月海南省水务局以琼水资保[2004]273号文批复了《海南省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南滨农场至坝址公路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令第16号公布,第24号修改)的规定,2007年11月26日,水利部在海南省三亚市组织召开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会”,提出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意见》。123
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完成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工程量:植被恢复措施面积85.85hm2(南滨农场至坝址进场公路绿化面积9.19hm2),其中植树0.77万株,喷播植草2.16hm2,铺草皮2.51万m2,挂板植草0.1万m2。工程措施工程量:土方开挖1.30万m3,土方回填0.28万m3,土地平整51.66hm2,浆砌石1.32万m3,混凝土1.47万m3。验收意见认为:建设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依据批复的水土保持方案,进一步优化设计,施工期间实行“三制”管理,严格工程质量监督,各项管理制度健全,档案文件齐全,已建成的水土保持设施质量总体合格,试运行期间水土保持设施发挥了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管理维护责任基本落实。同意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验收意见同时要求建设单位进一步做好卡把料场土地利用与建设规划,明确利用方向,完善植物措施并加强抚育管理,以便尽早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由于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结束不久,验收委员会提出的各项遗留问题正在落实之中。9.3移民安置根据水利部关于海南省三亚市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工作的统一安排,2008年1月3~6日,水利部移民开发局会同海南省水务局、三亚市人民政府在三亚市主持召开了“海南省三亚市大隆水利枢纽移民安置竣工验收会议”。验收组经充分讨论,形成《海南省三亚市大隆水利枢纽移民安置竣工验收鉴定书》。123
大隆水利枢纽淹没影响涉及三亚市境内的2个镇的6个村委会18个村民小组和1个工作站,3个农(林)场的7个生产连队。库区淹没土地18522.1亩(其中耕地3283亩、林地5613亩)、房屋59128m2,淹没人口3065人(其中农村人口2731人)和三级公路、公路大桥等专项设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自2004年12月开始实施,到2007年12月底基本完成。验收结论为:大隆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坚持“政府主导、业主参与、村镇实施、社会支持、政策惠民、移民满意”的原则,强化制度建设,充分尊重民意,积极探索创新,很好地完成了农村移民搬迁安置、集镇农场迁建,专项设施迁改建等各项工作。地方政府将水库移民工作与扶贫、落实民族政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紧密结合,积极筹措资金,妥善解决了水库周边受影响群众的生计问题,创造了和谐库区的良好环境,移民群众普遍满意。经验收,大隆水库枢纽移民安置工作已经完成初步设计和实施阶段规定的各项任务,实施管理工作规范有序,投资控制合理,资金管理规范,档案资料齐全。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人均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总体上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的目标。验收委员会同意通过大隆水利枢纽移民安置竣工验收。同时,验收委员会提出意见和建议如下:(1)三亚市人民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抱安村18户97人在1月底搬入新居。(2)大隆公司应督促有关部门加快雅亮水文站迁建进度。123
(3)建议有关单位按照移民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整编归档,在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档案管理部门移交。目前,建设单位正在积极落实验收委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9.4消防2007年11月5日,海南省三亚市公安消防局组织对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建筑工程(建筑3层,高20m,建筑面积2500m2)进行竣工消防验收。经验收,发出《海南省三亚市公安消防局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三公消验字[2007]第453号),认为“该水利枢纽工程消防验收合格,在消防方面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对建筑消防设施应当定期维修保养,保证完整有效”。验收意见没有提出遗留问题。9.5工程档案根据水利部办公厅《关于海南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档案专项验收的通知》(办档函[2007]608号)。2007年11月6~7日,水利部办公厅会同海南省档案局、水务局等单位组成工程档案专项验收组,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海南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档案专项验收会议”。2007年11月22日,水利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印发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档案专项验收意见的通知》(办档[2007]255号)。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紧密结合工程建设实际特点,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共形成整编各类档案3960卷,其中竣工图158卷、5256张,照片13册、583张,光盘45张。123
验收结论为: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已达到完整、准确、系统的要求,同意该工程档案通过专项验收。同时验收意见提出了存在问题和整改要求,认为“个别案卷不够规范,存在着卷题名不能准确揭示卷内文件内容的现象;照片档案分类不够清晰,且缺少案卷目录。……。同时,在工程竣工后,及时向有关部门移交相关档案,并进一步加快本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使档案工作能够为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建设单位已经组织有关单位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整改,目前整改工作已经完成。123
10工程初期运用安全性评价10.1土建工程10.1.1工程设计评价结合《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大隆水库水利枢纽工程设计基本符合现行标准、规程、规范的要求和初步设计批复意见,工程设计变更基本合理。10.1.2工程施工评价结合《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大隆水库水利枢纽工程所有项目基本施工完成,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总体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过程中未发生大的质量事故,发现的质量缺陷均已处理完成,质量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经质量监督部门核定,11个单位工程(其中导流洞工程为临时工程不参于总评定),全部合格,其中有9个优良。10.1.3初期运行及安全监测评价从工程监测结果看,土坝沉降量的变化规律较合理。土坝与右岸岸坡接缝的水平位移值和位移率已趋于稳定,土坝与右岸岸坡接缝的剪切位移值和位移率目前增长缓慢。防渗墙和灌浆帷幕的防渗效果,左岸优于右岸。由于绕坝渗流观测孔孔底高程偏高,123
观测孔水位基本稳定在孔底高程附近,不能真实反映绕坝渗流情况。从初期运行情况看,自水库蓄水以来,各建筑物运行基本正常。10.1.4土建工程安全评价结论目前工程处于初期蓄水阶段,尚未达到正常高水位,总体上坝体工作性态尚未完全稳定,但仍处在调整过程。综合以上评价结果,初步认为大坝变形工作性态正常。而大坝渗流工作性态尚需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后才能确定。10.2金属结构工程闸门及启闭设备联合调试及试运行结束,闸门及启闭设备试运行正常。仅发现溢洪道3#孔闸门在低水头条件下右下角处局部有漏水现象,运用期应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10.3机电工程大隆水库枢纽工程水电站3台水轮发电机组于2007年9月22日正式并网发电(运行已3个多月),机组及附属设备、电站辅助设备系统、发电机电压系统、35kV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系统、通讯系统等运行正常,每台机组均能达到额定出力,主要参数和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投入电网运行以来,未出现过重大事故。123
11水库度汛与调度运用方案评价11.1水库度汛方案大隆水利工程枢纽于2004年12月13日开工建设,同年12月22日开始基础处理,2005年2月3日实现截流,2006年3月4日大坝填筑达到76.5m设计高程,2006年9月下闸蓄水,2007年6月~11月通过了大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及导流隧洞封堵单位工程的验收。2007年11月三台机组通过机组启动阶段验收,2007年12月份全部完工;目前通过了移民初步验收、档案专项验收、消防专项验收和水土保持专项验收。2005年9月,受18号“达维”台风的影响,宁远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当时溢洪道土石方开挖和控制段混凝土浇筑已完成并具备过流条件,在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抵御了“达维”强台风的袭击,安全度汛。2006年汛期没有发生较大洪水,枢纽工程正常度过汛期。2007年汛期,大隆水库按汛限水位58.45m运行,超过汛限水位的来水通过溢洪道下泄,水库蓄水后安全度汛。2008年及以后汛期,大隆水库按照水库调度运用方案的防洪调度规则度汛。123
11.2水库调度运用方案11.2.1水库调度运行原则坚持防洪优先,先人畜饮水、再环保要求用水、后开发利用用水的原则。大隆水库调度运用应确保下游的防洪要求,水库在汛期必须强制降至汛限水位;在来水不足的特枯水年份,必须优先满足基本生产生活用水要求,其次应满足具有用水优先权的水环境用水要求,余水可用于发展农业灌溉生产用水。大隆水库兴利库容与防洪库容完全结合。为此,水库调节必须满足以下限制条件要求:(1)6月~9月,水库水位不超过主汛期防洪限制水位58.45m;10月,水库水位不超过后汛期防洪限制水位66.95m;(2)11月~翌年5月,水库水位不超过正常蓄水位70.00m;(3)全年水位不低于死水位33.00m;(4)灌溉保证率为90%,10%的破坏年份里允许有65%的破坏深度;(5)供水保证率97%,3%的破坏时段里允许有40%的破坏深度。(6)维持下游河道生态用水,按环境评价及水资源论证的要求为1.4m3/s。11.2.2防洪调度1、洪水特性和设计洪水123
大隆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749km2,河床坡度陡,支流呈树枝状分布,河道汇流迅速。流域洪水主要集中在6月~10月,洪水量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6月~9月为主汛期,大洪水均发生在此期间,10月份洪水量级明显减小。洪水过程绝大多数是尖瘦型,以单峰型洪水为主,占86%以上,一次洪水过程一般约为3d,涨水约6h左右,落水两天左右,洪峰持续时间约为1~2h。关于大隆水库设计洪水,在《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中说明:大隆水库坝址设计洪水复核成果与初设成果相比差别较大,建议设计洪水采用复核成果;采用复核设计洪水成果进行调洪计算,重新确定水库各特征水位后,建议上报原审批单位审定。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在“关于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库坝址设计洪水及特征水位复核成果的审核意见”(水总规[2006]596号)中明确:同意采用复核补充材料中的大隆坝址设计洪水成果,100年一遇洪峰流量10000m3/s,2000年一遇洪峰流量17200m3/s;最大24小时和最大72小时洪量仍采用初步设计阶段成果。大隆水库采用设计洪水成果见表11.2-1。表11.2-1大隆水库坝址设计洪峰、洪量成果表2、防洪标准及特征水位大隆水库属大(Ⅱ)型水库,主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下游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大隆水库泄洪设施有溢洪道和引水隧洞。123
根据《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单位工程验收设计工作报告》和水规总院“关于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库坝址设计洪水及特征水位复核成果的审核意见”(水总规[2006]596号),大隆水库6~9月主汛期防洪限制水位58.45m,10月后汛期防洪限制水位66.95m;正常蓄水位70.00m;防洪高水位70.00m;设计洪水位70.93m(较初步设计抬高0.20m),校核洪水位74.58m。各级频率洪水调节计算分析成果见表11.2-2。表11.2-2建库后坝址断面设计洪水成果表3、洪水调度规则1)大隆水库是一座防洪、供水、灌溉为主结合发电的综合利用水库,故在汛期必须留出足够的防洪库容,经水库设计的防洪与兴利库容完全结合,即水库防洪高水位为正常蓄水位70.00m。2)根据宁远河洪水特性,6月~9月为主汛期,大洪水均发生在此期间,10月份洪水量级明显减小。为在汛后增加蓄满的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综合利用效益,防洪限制水位分两期控制,即6月~9月的主汛期和10月份后汛期,相应的限制运用水位分别为58.45m、66.95m。3)水库调度采用分级控制泄量的调度运用方式,以库水位作为分级的判别条件:水库水位低于防洪高水位时,水库运用主要为保护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当水库水位高于防洪高水位时,水库防洪转为确保大坝安全调度。4)大隆水库防洪调度采用分期洪水一级控制方案,即把6月~9月洪水作为主汛期洪水,10月发生的洪水作为后汛期洪水,闸门的启闭根据库水位、下游允许泄量和水库功能进行操作。123
5)具体防洪调度为:水库水位蓄至各级汛期限制水位时,当上游来水加预报区间量(含预报误差,下同)小于等于下游安全泄量时,水库按来量或水库过流能力下泄;当上游来水加区间来量大于下游安全泄量、水库水位低于防洪高水位时,水库按下游安全泄量进行凑泄;当库水位超过防洪高水位时,泄洪建筑物敞泄保坝,水库按泄流曲线调放,但最大下泄量控制不大于该场洪水的最大入库流量,以确保不加重下游防洪负担。当洪水过后库水位回复至各级汛限水位时,水库闸门关闭,水库由防洪调度转入兴利调度运用。4、洪水调度细则根据区间洪水预报情况和水库所处库水位状况进行水库洪水期的调度运行。主汛期(6月~9月)水库汛限水位为58.45m,后汛期(10月)水库汛限水位为66.95m,枯水期(11月~翌年5月)水库水位限制70.0m。水库具体操作时,根据区间预报流量结合库水位变化并参照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预报的入库流量,确定水库可下泄流量及闸门调度状况,全年不同分期大隆水库的调度细则见表11.2-3。调度中心根据水库洪水调度原则及下表的调度细则确定i时段水库的下泄量Q泄i,遂以指令形式下达到泄水闸,泄水闸根据Q泄i进行闸门的启闭。表11.2-3水库泄洪调度细则表11.2.3兴利调度1径流特性和设计年径流123
大隆坝址集水面积749km2,占全流域面积的73.4%。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6.84亿m3。宁远河流域径流年际变化很大,最大年平均流量为35.4m3/s,最小年径流为5.34m3/s,极值比为6.6。径流年内分配也不均匀,6~11月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84.1%,枯期12月~次年5月径流量仅占年径流量的15.9%。初设阶段大隆坝址年径流设计成果见表11.2-4。表11.2-4大隆坝址年径流频率计算成果表2用水需求目前三亚市城镇需水量约0.80亿m3,2010年三亚市城区及周边城镇将缺水1.18亿m3,2020年将缺水1.98亿m3,缺水量由大隆水库解决。三亚市西部地区是三亚市农业生产的主产区,9.92万亩的灌溉用水亦由大隆水库提供,P=90%的灌溉用水量为1.3亿m3,多年平均供水量1.03亿m3。要求大隆水利枢纽解决三亚市西部地区的农业干旱缺水矛盾。大隆水库建成后,大部分水引出流域外,为了保障原河道生态用水要求,需要维持下游河道水量不小于1.4m3/s。大隆水库设有渠首电站,装机容量6900kW,设计引用流量33.0m3/s。3兴利调度规则123
根据初步设计制定的调度图进行兴利调度。以库水位为判别条件,以库水位所处的区域来确定水库的供水量:当库水位处于正常供水区域时,水库按用水要求供水;当库水位处于削减区域时按削减后的供水量进行供水;当库水位处于加大供水区域时,水库供水水量为在满足城镇供水、农灌用水、生态用水水量要求的前提下,为减少后期水库弃水水量,提高水库综合利用效益,可加大水库供水量用于发电。由于三亚市辖区城市供水保证率(P=97%)与灌溉供水保证率(P=90%)不同,同时,在满足水库供水任务的情况下,多余水量可以用来加大发电量,故水库设三条兴利调度线,即采用“三线四区”调度图。详见图11.2-1。图中防破坏1线以上的区域为加大供水用于发电区域(Ⅰ区),灌溉用水限制2线以上为正常供水区(Ⅱ区),灌溉限制2线与城镇供水限制3线之间为灌溉用水削减区(Ⅲ区),城镇供水限制3线以下至死水位之间为城镇供水削减供水区(Ⅳ区)。当库水位落在Ⅰ区时,各部门除按所需的水量正常供水外,还可以利用多余水量加大发电量;当库水位落在Ⅱ区时,各部门按所需的水量正常供水,发电用水与各部门供水相结合;当库水位落在Ⅲ区时,三亚市辖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正常供给,农业用水按需水量的35%供水;当库水位落在Ⅳ区时,三亚市辖区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按正常供水的60%供水,农业用水按需水量的35%供水。另外,当库水位落在Ⅰ、Ⅱ、Ⅲ、Ⅳ区时,水库下游环境用水与农业用水处理方式一致,故环境供水保证率为90%。4兴利调度细则(1)初期水库运用123
在供水和灌区尚未配套建成运行、水库暂不能发挥供水作用时,为了提高电站的发电量,水库按3个固定水位控制运行:即主汛期6~9月维持58.45m、后汛期10月维持66.95m、枯水期11~2月按70.00m发电运行,从3月1日开始按机组满发流量发电运行,保证在5月31日水库水位能降落到58.45m。当电站可以承担系统调峰任务时,按每天运行12h计,则水库需从12月1始按装机发电运行,可以保证到5月31日降落到58.45m。电站运行需执行电力系统的调度指令。(2)设计水平年的调度运用水库兴利调度,主要根据水库当前水位和各业用水要求,确定水库的放水量,或则执行电力系统的调度指令。具体调度细则见表11.2-5。表11.2-5设计水平年大隆水库兴利调度表11.3水库度汛与调度运用方案评价1设计洪水标准及拦河坝安全超高《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中建议坝址设计洪水采用复核成果,并重新确定水库各特征水位后,上报原审批单位审定。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水总规[2006]596号”文批复:同意采用复核补充材料中的大隆坝址设计洪水成果,100年一遇洪峰流量10000m3/s,2000年一遇洪峰流量17200m3/s,最大24h和最大72h洪量仍采用初步设计阶段成果;同意复核后的水库洪水位,即20年一遇洪水位仍为70.00m,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70.93m(较初步设计抬高0.20m),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仍为74.58m;坝顶高程仍为76.50m。123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和水利部水规总院《关于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总[2004]594号),大隆水库主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下游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大隆水库工程满足以上设计洪水标准。延长系列后的设计洪水复核成果和水库各特征水位,经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审批,坝顶高程和防浪墙顶高程满足防洪要求。在校核洪水位下,溢洪道泄量为8850.0m3/s;设计洪水位下溢洪道泄量为6230.0m3/s,50年一遇洪水时溢洪道泄量为5890.0m3/s,泄流能力满足要求。2水库度汛与调度运用方案施工期水库度汛,由于防洪度汛工作组织到位、度汛方案切实可行,确保了工程在建设期的安全度汛。目前,大隆水库工程已基本完成,相关部门编制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水库运行调度专题报告》。水库防洪调度结合自身、保护对象和流域洪水特性,采用分期洪水一级控制方案是可行的;兴利调度根据流域径流特性,在初步分析供水、灌溉和发电等各方面用水需求的情况下,基本做到协调用水,以提高水库综合利用效益,在设计条件下满足水库下游用水要求,措施可行。根据来水和库水位条件制定防洪、兴利调度细则,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基本合理,基本符合防洪安全度汛及综合利用要求。3建议123
目前,大隆水库供水和灌区配套尚未建成运行,水库暂不能发挥供水作用。随着水库供水和灌区配套的建设、区域水资源供需规划的完善,建议进一步优化水库调度运用方案。在实际调度运行中,可进一步考虑水文气象预报,在确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比较调度效益和调度风险,由具有调度权限的部门在基本调度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优化调度。建议尽快落实大隆水库运行管理归属和防汛指挥调度权限。123
12竣工验收条件检查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30号)、《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并参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规程》(报批稿)检查大隆水库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条件。1大隆水库枢纽工程于2006年11月14日通过蓄水阶段验收后下闸蓄水,经过了2007年汛期的考验,2007年11月通过3台发电机组启动阶段验收,机组联合运行从2007年9月22日开始,至今已经超过3个月。整体达到了竣工验收的时间要求。2大隆水库枢纽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基本完成,剩余工程为大坝背水坡喷灌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心站和新增加的视频监控系统,但不影响主体工程的正常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项目法人已经留足三项工程项目的投资,并对建设做出妥善安排。大坝背水坡喷灌系统目前正在实施,计划2008年2月底完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心站目前正在实施,计划2008年5月底完成。视频监控系统厂、坝区已经完成,管理区(荔枝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正在实施。3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批复工程静态总投资78388万元,总投资81733万元,其中工程部分总投资58143万元,移民环境部分总投资20245万元。资金来源为:中央水利建设投资31900万元,海南省财政建设投资15933万元,水利建设基金1100万元,三亚市财政资金7800万元,国家开发银行贷款25000万元。根据《关于海南省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决算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目前完成工程总投资79218万元(审计审定数),123
国家投资建设资金全部到位,目前尚有地方配套资金4074.46万元未到位,建议尽快落实。4工程运行管理单位已经明确为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电站已于2007年8月份基本建成发电,为使电站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发挥电站最佳经济效益,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采用所有权与运行相分离的原则,将水电站的运营管理劳务委托给海南省水利电力发展有限公司牛路岭水电站。牛路岭电站派员跟踪并参与电站机组及电气安装,实现了从电站设备安装到运行管理的过渡。5工程设计变更除《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库坝址设计洪水及特征水位复核成果》经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批复(水总规[2006]596号文)外,其余工程设计变更目前尚没有经过有审批权的单位审批。2008年1月,项目法人以《请求对大隆部分设计变更项目完善审批手续的报告》(大隆司字[2008]9号)上报海南省水务局,海南省水务局以琼水[2008]40号文对报告进行批复。6项目法人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的验收已经全部完成。项目法人组织的验收包括:大坝、溢洪道、引水隧洞、发电厂房、导流隧洞封堵工程等单位工程验收。验收组通过现场完成情况勘查和质量检查,听取有关单位工作汇报,查阅有关报告和技术资料,同意验收。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程序为: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最后报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珠江流域分站大隆枢纽质监项目站审查核定。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结果为:大坝工程、溢洪道工程、发电厂房及123
引水隧洞工程质量等级被评定为优良。目前正在办理移交手续。7专项验收情况(1)消防专项验收2007年11月5日由三亚市消防局主持召开了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消防专项竣工验收会议,验收小组由三亚市消防局、建设单位、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组成,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其他现行消防规范的规定,进行了验收。经验收,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消防验收合格,在消防方面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2)水土保持专项验收2007年11月26日,水利部在三亚市主持召开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会议。参加验收会议的有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珠江水利委员会,海南省水务局、三亚市水务局、乐东县水务局等。验收会议前,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对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以下简称“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施进行了自查初验,编制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和《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并向水利部提出了验收申请。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于2007年7~11月对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施进行了技术评估,提交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报告》。123
验收组实地查勘了枢纽工程区、卡把料场、进场公路及上坝公路、暂存料场整治防护和植被恢复措施,听取了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水土保持工作情况,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关于技术评估情况的汇报以及工程设计、监理、施工、监测单位对有关情况的说明。经验收,同意通过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3)移民安置专项验收2008年1月3~6日,水利部水库移民开发局会同海南省水务局、三亚市人民政府在三亚市支持召开了海南省三亚市大隆水利枢纽移民安置竣工验收会议。验收委员会由水利部水库移民开发局、海南省水务局、三亚市人民政府、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珠江水利委员会、三亚市移民办、水务局、审计局等单位的代表。2008年1月3~5日,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组进行了技术预验收,形成了《海南省大隆水利枢纽移民安置竣工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2008年1月6日,验收委员会观看了移民安置实施声像资料,听取了移民安置建设管理工作汇报、竣工决算审计报告和技术预验收工作报告,审阅了有关资料。经验收,同意通过大隆水利枢纽移民安置竣工验收。(4)环境保护专项验收2008年1月8日,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委托(环验委[2007]025号),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主持对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进行了现场检查及验收,参加验收的有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监察总队、三亚市国土环境资源局、乐东县国土环境资源局、海南123
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验收调查单位)和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单位)等单位。验收组现场检查了该项目建设及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听取了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对该项目环境保护执行情况报告和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对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的汇报,审阅并核实了有关资料,验收组认为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环保手续齐全,在设计、施工和试运行阶段均采取了有效对策、措施控制不利环境影响,特别是在海南省率先开展了施工期环境监理,有效控制和减缓了施工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该项目建设落实了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的要求,符合环境保护验收条件,同意该项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5)档案专项验收2007年11月6~7日,水利部办公厅会同海南省档案局、水务局等单位组成档案专项验收组,在三亚市召开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档案专项验收会议,业主及工程有关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验收组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定》(水办[2005]480号),观看了工程建设专题片,实地查看了工程现场,检查看了工程现场,检查了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情况,按规定抽检了部分档案。经验收,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已达到完整、准确、系统的要求,同意该工程通过专项验收。8项目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部门已经提交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报告大隆水库水利枢纽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为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珠江流域分站,2007年12月,水利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珠江流域分站大隆枢纽质监项目站提交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库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安全和质量监督工作报告》。质量监督单位进行了参建单位资质复核、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检查、项目划分确认、技术标准检查、质量核备与核定、生产安全和质量事故监督检查和现场监督检查等。123
工程安全生产评价和质量评定意见为:由于三亚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系,整体控制很好,施工队安全生产的意识强,都配有专职的安全员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所以没有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共划分11个单位工程(其中导流洞工程为临时工程不参于总评定),全部合格,其中有9个优良,优良率90%,主要单位工程均为优良;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经1年多的试运行,各单位工程观测资料分析结果符合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以及合同约定的要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评定为优良等级。9竣工财务决算已编制完成并通过竣工决算审计项目法人提供的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内容包括该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设备投资费用、临时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截止到2007年12月底,编制完成的竣工决算基建拨款合计526585397.87元,基建投资借款250000000元,应付款105234117.92元,未交款1874574.57元;交付使用资产803912165.48元,货币资金79640998.86元,预付及应收款8915.59元,自用固定资产净值132010.43元。2008年1月11日至1月31日,江苏天目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和江苏苏建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对竣工决算进行了审计。审计报告对工程建设总体评价:123
项目法人在建设过程中责任明确,建设管理工作基本到位,建设过程中,能够执行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所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比较齐全,且实际工作中能够执行,工程价款的结算和其他资金的支付手续基本完善,财务管理基本规范。10竣工决算审计中提出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并提交整改报告竣工决算审计提出的主要问题:(1)海南省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截止到2007年12月底,海南省配套资金未到位4,074.46万元未到位;(2)部分招标文件售价超出规定标准;(3)个别监理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审计提出的配套资金不到位问题,三亚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已向相关部门反映,要求保证地方配套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审计提出的招标文件售价超出标准及监理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已整改。11遗留问题和需处理的质量缺陷已有处理方案(1)《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库枢纽工程溢洪道单位工程验收鉴定书》中遗留问题为:溢洪道控制段堰体溢流面、泄槽底板和鼻坎混凝土表面有裂缝,可暂不处理,待运行一定时期后,视发展情况再行处理。建议应落实裂缝观测措施,溢流面裂缝尽快处理。(2)123
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已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利用大坝及两岸现有的埋设观测仪器及渗流监测资料,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大坝坝体、坝基和两岸区域的整体三维渗流反馈分析模型,因此可以根据坝体和坝基渗流监测资料来估算大坝渗流量。鉴于目前未达到正常蓄水位,且分析模型采用的基本资料无法验证,建议完善渗流观测设施(坝体),验证基本资料的合理性,以更好地利用分析模型估算大坝渗流量。12竣工验收所需要的工作报告、验收资料已准备就绪(1)竣工验收需要完成的工作报告包括: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工程建设大事记,拟验工程清单、未完工程清单、未完工程的建设安排及完成工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初步验收工作报告,验收鉴定书(草稿),工程运用和度汛方案,工程建设监理工作报告,工程设计工作报告,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报告,工程管理准备工作报告和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报告。目前,上述报告除验收鉴定书(草稿)外均已完成。(2)验收备查资料包括:可研报告及有关单位批文,地质、勘察、水文、气象等设计基础资料,初步设计及批复,工程建设中的咨询报告,工程招投标文件,工程承发包合同及协议书(包括设计、施工、监理等),征用土地批文及附件,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资料,工程建设有关会议记录,记载重大事件的声像资料及文字说明,工程建设监理资料,工程运用及调度方案,施工图纸,设计变更,施工技术说明,竣工图纸,重大事故处理记录,设备产品出厂资料,图纸说明书,测绘验收、安装调试、性能鉴定及试运行等资料,各种原材料、构件质量鉴定、检查检测试验资料,专项验收相关资料,竣工决算报告及有关资料,竣工审计资料,电子文件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等。目前,征用土地的批文正在办理之中。123
13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意见13.1水库度汛与调度运用1设计洪水标准及拦河坝安全超高大隆水库主要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0年一遇,下游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满足《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1)和水利部水规总院《关于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批复》(水总[2004]594号)。延长系列后的设计洪水复核成果和水库各特征水位,经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审批,坝顶高程和防浪墙顶高程满足防洪要求。在校核洪水位下,溢洪道泄量为8850.0m3/s;设计洪水位下溢洪道泄量为6230.0m3/s,50年一遇洪水时溢洪道泄量为5890.0m3/s,泄流能力满足要求。2水库度汛与调度运用方案大隆水库工程已基本完成,相关部门编制了《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水库运行调度专题报告》,确定的水库度汛与调度运用方案基本合理,基本符合防洪安全度汛及综合利用要求。3建议在实际调度运行中,可进一步考虑水文气象预报,在确保水库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比较调度效益和调度风险,由具有调度权限的部门在基本调度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优化调度;123
尽快落实大隆水库运行管理归属和防汛指挥调度权限。13.2土建工程1枢纽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坝址区第四系地层广布,砂、砾石层厚度大,组成物质复杂,透水性强,上部承载力低;下伏基岩岩性为二长花岗岩夹伟晶花岗岩脉与辉绿岩脉,断层及节理、裂隙发育,各建筑部位岩体风化程度及深度变化较大;通过初设勘察和施工地质工作,查明了枢纽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对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评价,提出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基本合理,可以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基本依据;针对泄水及挡水建筑物地基及边坡条件采取相应加固、防渗处理措施是必要的。2引水隧洞过流能力满足发电、供水要求。结构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泄水渠泄流能力满足要求,各建筑物结构及稳定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3主、副厂房总体布置合理。各建筑物结构及稳定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4引水隧洞衬砌完成后,存在较明显的渗水现象,经灌浆处理后有所改善,仍有少量渗水,建议运行期加强对引水隧洞沿线渗水的监测工作。5鉴于环境水对混凝土具有分解类溶出型腐蚀性,建议加强对运行期混凝土防渗体、引水隧洞等建筑物区地下水的监测工作。13.3机电工程1水力机械设计符合《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技术规范》123
(DL/T5186-2004)内容的要求。3台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及制造质量基本满足《水轮机基本技术条件》(GB/T15468-1995)和《水轮发电机基本技术条件》(GB7894-2001)的要求。安装质量满足《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8564-88)的规定和质量标准。2电气一次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设备制造、安装和调试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要求,初期运行以来,安全可靠。3电气二次设计依据和设计标准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同期系统未设手动准同期装置作为备用同期方式,应在今后予以完善;设备制造、安装和调试符合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要求。42006年1月10日海南电力设计院完成的《大隆水电站接入系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定稿)》,将初步设计批准的“大隆水电站以110kV电压等级接入保港站”变更为“采用35kV电压等级单回路“T”接至保港-育才35kV线路”,并通过了海南省电力公司的审查。由此变更带来电站电气一、二次设计发生了许多变化,并且在初步设计审查批复后,增设了视频监控系统等,这些变化属重大设计变更,应按建设程序经有审批权的单位批准。5建议(1)根据水利电力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要求,水利水电工程各类工作场所应防噪声与振动,对中控室工作场所噪声低于60dB。(2)机组调节保证计算是2004年10月计算成果,当时最高水头选用39.3m,现在最高水头为37.5m,关机规律、水轮机特性均有变化,应进一步复核计算成果。123
(3)应做好防汛泄洪电源及其供电系统的维护检修和柴油发电机组的定期启动试运行,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防洪安全。(4)尽快增设手动准同期装置,完善同期系统。13.4金属结构工程1所有金属结构项目已按照初步设计提出的内容全部设计、制造、安装完成,设备的调试基本结束,设计、制作、安装及调试基本满足有关规程规范要求,闸门及启闭设备试运行正常。2溢洪道3#孔闸门在低水头条件下右下角处局部有漏水现象,运用期应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按照《大隆水利枢纽工程金属结构与设备制造及安装招标文件》DL2005-JJZA-01及有关规范要求,应抓紧补做事故闸门启闭机带荷载试验,以检验闸门在带荷载条件下运行的安全可靠性。4引水隧洞进口事故闸门启闭机由初步设计时的1000kN固定卷扬式启闭机调整为1600kN固定卷扬式启闭机,应完善有关手续。13.5安全监测1安全监测设计项目及布置基本符合规程,规范要求,进行必要的改进和完善后,能满足本工程安全监测的需要。已埋设安装的监测仪器和设施,施工质量较好,完好率高,观测资料较完整,观测精度总体上能满足工程要求。2大坝沉降量的变化与坝高呈正相关,与距最大坝高的距离呈负相123
关,变化规律较合理,但仍有缓慢发展趋势。坝顶水平位移总体上右岸大于左岸,但变化规律尚不明显,需继续观测。3大坝与右岸岸坡接缝的水平位移值和位移率与距岸坡接缝的距离和测点高程呈负相关,目前测值已趋于稳定。大坝与右岸岸坡接缝的剪切位移值和位移率与测点高程和坝高呈负相关。当蓄水位达到或超过测点高程后,则位移值略有发展,目前增长缓慢。4坝基渗流观测结果表明,防渗墙和灌浆帷幕的防渗效果左岸较好,右岸较差。由于蓄水位较低,历时较短,对于确切的渗流变化规律,尚需进一步观测和分析。5绕坝渗流观测孔水位基本稳定在孔底高程附近,不能完全反映绕坝渗流情况,应进一步加强观测和论证其观测效果。6综合上述已有监测资料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大坝变形工作性态正常,大坝渗流工作性态尚需对实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后确定。7建议(1)大坝渗流量监测对监控大坝安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规范要求,应设置渗流量监测设施。建议研究确定监测方案,并尽快实施,以补充完善关键的监测项目。(2)应加强大坝右岸及大坝与溢洪道联接段的观测和分析,密切注意观测值的发展变化。(3)应对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安全监测资料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与评价,进一步论证大坝的工作性态及运行的安全性,充分发挥安全监测设施应有的作用。123
(4)本工程正值初期蓄水阶段,建议加强大坝的监测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巡视检查等规章制度,并纳入经常性、规范化的安全监测工作范畴。13.6专项验收大隆水库枢纽工程专项验收包括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移民安置、消防和工程档案,均通过了各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验收,遗留问题均落实了实施方案。13.7结论和建议1大隆水库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部的宁远河中下游,是海南省南部水资源调配的重点工程,具有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为Ⅱ等大(2)型工程,枢纽工程由拦河坝、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和发电厂房等组成,工程初步设计于2004年12月经水利部以水总[2004]594号文批复。工程设计基本符合批准的初步设计。2结合《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报告》,枢纽工程除大坝背水坡喷灌系统、水情自动测报系统中心站和新增的视频监控系统等剩余工程外,其他项目(包括专项工程)均已按批准的设计施工完成,已完工程施工质量基本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无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重大缺陷和重大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缺陷均进行了处理,满足设计要求。剩余工程不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且实施计划已经制定。3蓄水安全鉴定、各阶段验收和专项验收遗留的问题已基本123
实施或制定了实施方案,部分尚未实施。4工程形象面貌基本达到竣工验收要求。5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基本齐全。6竣工财务决算编制完成,竣工决算审计已完成。因此,综合评价工程的形象面貌、技术评价和竣工资料准备情况,大隆水库枢纽工程已具备进行竣工验收的技术条件。鉴于条件限制,目前渗流监测数据尚不能全面反映工程运行性状,建议加强高水位时的大坝观测,及时对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变形、渗流监测数据进行专题分析与评价,论证大坝的工作性态及运行的安全性,并尽快完善渗流量观测设施。大隆水库有限责任公司已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利用大坝及两岸现有的埋设观测仪器及渗流监测资料,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了46.65m水位以下大坝坝体、坝基和两岸区域的整体三维渗流反馈分析模型。该模型估算的大坝渗流量可做为大坝安全评价的参考。为保证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常和安全运行,建议尽快落实大隆水库运行管理归属和防汛调度权限。123
目录1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概况11.1鉴定工作任务11.2工作范围和内容111.3工作原则和要求141.4鉴定工作安排151.5专家组组成情况172蓄水安全鉴定及蓄水验收报告遗留问题的落实情况182.1蓄水安全鉴定及验收报告遗留问题的落实情况评价182.2初期运用中出现涉及工程安全问题的处理情况评价203蓄水安全鉴定未包含项目的土建工程213.1拦河坝213.2溢洪道263.3引水系统273.4导流洞封堵453.5发电厂房工程524水力机械634.1水轮机634.2调速器634.3进水阀644.4机组调节保证计算64123
4.5机组辅助设备系统654.6厂内桥式起重机664.7水力机械安全性评价与建议665电气一次685.1发电机及附属设备685.2电站接入系统电气主接线及厂坝用电685.3主变压器705.4开关站705.5防雷保护和接地705.6电气一次安全性评价与建议716电气二次736.1计算机监控系统736.2控制测量及信号系统736.3励磁系统746.4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746.5交直系统746.6通信系统746.7电气二次安全评价与建议757金属结构767.1溢洪道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和调试767.2引水隧洞金属结构制造、安装和调试787.3闸门及启闭机操作电源、照明、控制及通信80123
7.4金属结构工程安全性评价与存在问题808安全监测828.1安全监测系统实施情况828.2安全监测资料整理与分析878.3安全监测成果评价与建议988.4主要建筑物工作性状评价1019专项验收工程遗留问题落实情况1049.1环境保护1049.2水土保持1059.3移民安置1069.4消防1089.5工程档案10810工程初期运用安全性评价11010.1土建工程11010.2金属结构工程11110.3机电工程11111水库度汛与调度运用方案评价11211.1水库度汛方案11211.2水库调度运用方案11311.3水库度汛与调度运用方案评价12212竣工验收条件检查12413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意见132123
13.1水库度汛与调度运用13213.2土建工程13313.3机电工程13313.4金属结构工程13513.5安全监测13513.6专项验收13713.7结论和建议137附件1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工作大纲附件2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专家组名单附件3海南省宁远河大隆水利枢纽工程竣工验收技术鉴定报告附图123
批准:唐涛张严明审定:胡兆球安中仁编写:马东亮(组长)于子忠(副组长)唐涛(顾问)张严明(顾问)胡兆球(顾问)张忠生赵志仁沈宗伊李学勤王希之成银赵永刚胡嵩王庆苗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