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6.00 KB
  • 130页

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13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及编制范围1.1编制依据1.1.1.1《改建铁路娄底至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LSZQZH-Ⅰ标段施工合同》1.1.1.2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娄底至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LSZQZH-Ⅰ标段隧道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1.1.1.3国家、铁路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1.1.1.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86)。1.1.1.5现行铁路工程预算定额及劳动定额。1.1.1.6现行国家及省、市、行业的有关法律、规定。1.1.1.7现场踏勘调查的相关资料。1.1.1.8投入的机械设备力量,施工技术能力及管理水平。1.2编制原则1.1.2.1遵守国家、铁道部和省政府的政策法规和条例。1.1.2.2遵循本工程的招标文件和设计文件的内容及要求,严格履行标书及合同承诺。1.1.2.3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系列标准项目法施工的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1.1.2.4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加强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 1.1.2.5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顺序。1.1.2.6依靠科技进步,应用“四新”技术,提升工艺水平。1.1.2.7统筹全局,突出重点,强调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性、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1.3编制范围娄底至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LSZQZH-1标XXX隧道工程,里程为DK0+000-DK1+000。2.工程简介2.1工程简介XXX隧道起讫里程DK0+000~DK0+000,全长1037m为单线隧道。隧道为直线隧道。隧道内纵坡为单面上坡,坡度为6.0‰,坡长1037m。本隧道位于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百亩乡,隧道最大埋深约为50m。隧道进出口均有简易公路通达隧道,交通方便。V级围岩地段782m,IV级围岩地段255m。2.2隧道建筑限界及衬砌内轮廓: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不大于140km/h的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J449-2005)的有关规定,建筑限界采用“隧限-2A(单线)”。3.自然条件3.1地形地貌隧道位于构造剥蚀丘陵区,地势起伏变化较大,冲沟发育多为“V”字型沟谷,沟谷深切地面,高程124~180m之间,相对高差56m,山坡坡度10~45° 。隧道区内最高点标高为178.27m,最低点位于隧道出口南东方向冲沟底部,标高为124m,隧道区丘坡植被较发育,多生长有茶油树及灌木杂草,部分开辟为旱地,村舍,谷地呈阶梯状分布,均开垦,辟为水田,水塘,隧道进出口及中段冲沟处均有居民聚居。3.2地震动参数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娄邵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当地震基本烈度Ⅵ),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4.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4.1地层岩性沿线揭露的地层岩性从新至老为:a第四系洪冲积(Q4al+pl)(2)5-3粉质黏土、黏土,黄褐色~灰褐色,硬塑,含少许角砾,层面埋深0m,层面标高136.09~147.69m,层厚7.0~10.7m,平均8.56m,主要分布于隧道进口DK0+490~DK0+530、洞身中部DK0+890~DK0+280段表层,土石等级II。(2)5-2粉质黏土、黏土,黄褐色~灰褐色,硬塑,含少许角砾,层面埋深7.0~7.8m层面标高130.08~139.89m,层厚2.7~12.3m,平均7.5m,主要分布于洞身中部DK0+900~DK0+990、DK0+146~DK0+254段,土石等级II.b第四系残坡积(Q4el+dl) (4)2-3粉质黏土、黏土,褐红~褐黄色,软塑,含少许角砾,表层含少许植物根系,层面埋深0m,层面标高140.48~149.16m,层厚1.0~14.1m,平均6.45m,主要分布于DK0+525~DK0+903、DK0+267~DK0+600段丘坡表层,土石等级为Ⅱ。(4)8-1岩溶漏斗充填物,主要为粉质黏土夹细角砾,褐黄色,角砾含量约60%,粉质黏土胶结,根据物探资料及钻探揭露,该层于DK0+840~DK0+920(Jz-Ⅲ09-17-1揭露)分布,层面埋深2.4m,该层标高146.76m,层厚35.4m,土石等级Ⅱ。(4)8-2细角砾土,褐红色,稍密,局部呈中密,稍湿,角砾含量约50~70%,粉质黏土胶结,仅Jz-Ⅲ09-17-1揭露该层,层面埋深1.0m,层面标高141.93m,层厚13.6m,结合物探资料初步判定该层分布于隧道进口DK0+525~DK0+633段表层,土石等级II。隧道进口各类土层及风化层厚度约7.9~14.6m,隧道出口各类土层及风化层厚度约12.8~14.7m。C、二叠系下统棋子桥组(P1q):(12)2-1页岩,全风化,灰褐~灰黑色、主要矿物为黏土矿物,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层厚0.8~7.2m钻孔揭露:分布于隧道进口里程DK0+490~DK0+655段。(12)4-3泥灰岩,弱风化,灰黑色,主要矿物为方解石,泥质隐晶质结构,厚层状构造,钻孔揭露:分布于隧道洞身至隧道出口里程DK0+490~DK0+750地层浅部。(12)1-3灰岩,弱风化,灰白~灰色,主要矿物为方解石,隐晶质结构,厚层状构造,钻孔揭露:分布于隧道洞身至隧道出口里程DK0+650~ DK0+600段。4.2水文地质隧道区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岩溶、节理裂隙水,按其赋存空间及区内地层岩性及构造可分为孔隙水、岩溶裂隙水。(1)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地层及页岩全风化层中,但全风化层较薄,水量匮乏;(2)岩溶,节理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弱风化灰岩、泥灰岩的岩溶裂隙、溶洞及节理裂隙之中,溶洞及裂隙透水性取决于其连通性,部分孔揭露钻至溶洞或溶蚀裂隙时,无返水,可见岩溶水匮乏;页岩和泥灰岩接触部位裂隙亦较发育,局部地下水可能较发育。4.3地质构造隧道区地层为单一斜构造。通过钻孔Jz-Ⅲ09-17显示:14.6m以下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全风化页岩及弱风化泥灰岩,钻孔Jz-Ⅲ09-17-1显示:37.8m以下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弱风化岩。隧道进口至DK0+700有构造行迹,进口段附近在地形地貌上由丘间谷地变化成丘坡地貌。5.施工条件5.1交通条件隧道由出口端掘进,出口端交通条件便利,由娄底市X023县道扩建既有村道130m,新建便道300m至施工场地。5.2当地建筑材料分布情况隧道附近河沙缺乏,娄底市当地无河砂可用,需从株洲集中调运, 采取汽车结合火车运输至娄底,再经汽车运输至工地。当地碎石丰富,经检验合格后可加工用于隧道施工。水泥、钢材等可外购后从公路运输,再经施工便道运至工地。燃料沿线公路的各级市、县均有加油站,燃料供应充分。5.3施工用水施工生活用水:生产生活用水就近打井取水。5.4施工用电出口端引接当地高压供电网,安装一台630KVA变压器作为施工用电;另配备1台200KW发电机,以便停电时供电。5.5施工通讯当地可通程控电话,通讯方便。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内部采用小型程控交换机和无线电话相互联系;对外联系在当地电讯部门安装程控电话,洞内与洞口值班采用无线对讲机相互联络,联络范围约2km,满足洞内与洞外联络要求。5.6生产生活房屋生产生活房屋采用活动板房,材料加工房采用敞式大棚。5.7砼拌和站根据本隧道工程分布情况,XXX隧道出口端施工场地设置1台500型小型搅拌机,满足洞内喷射混凝土供应。在娄底市娄星区经济开发园设置1#集中拌合站,2台1200型搅拌机,到XXX隧道出口端为4km。满足XXX隧道洞内二衬、仰拱等混凝土需求;搅拌站设置见下表: 搅拌站设置表序号搅拌站位置搅拌机型号数量备注1娄底市娄星区经济开发园1200型2供应XXX隧道二衬、仰拱等混凝土2XXX隧道出口(娄底市百亩乡百亩村)500型1供应XXX隧道进口喷射混凝土5.8火工品管理按火工品管理规定,娄底市娄星区百亩乡大井村设置一处火工品库。包括雷管库、炸药库和看守房,按当地公安部门安全要求规定布置,并报经当地公安部门核准。由项目部正式员工看守和发放,严格执行火工品储存、管理和发放制度。5.9消防设施根据消防要求,在办公区、生活区、仓库等地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手持灭火器、防火砂等消防器材。二、整体地质分析与判断2.1意义施工中对整体地质分析与判断从而降低安全风险,首先对隧道围岩岩性、地质构造、节理发育程度、水文地质条件有个初步的认识,根据设计文件和对地表现场调查的资料,确定对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有影响的主要构造和不良地质构造。在施工中通过采取综合地质超前预报措施进一步确认,制定有针对性超前预报和开挖、支护及应急预案,加强过程控制,从而降低施工安全风险。2.2隧道沿线地层岩土DK0+000~DK0+570段,表层为第四系残坡积 厚约5.0m,其下为p1q页岩,全风化,岩芯呈硬塑土状;再下为泥灰岩,灰白-灰黑色,弱风化,泥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溶沟溶槽发育,大小约为13m,充填物为角砾土。进口共布置2孔,其中17#孔的钻探情况与物探结果基本相符,该围岩性质差。DK0+570~DK0+710隧道洞身穿越二叠系下统P1q泥灰岩,灰白-灰黑色,弱风化,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灰褐-灰黑色,全风化,原岩结构完全破坏,岩芯呈硬塑土柱状,遇水易软化。物探判释:电阻率较低,推测洞身围岩节理裂隙,岩溶较发育,岩石较破碎。DK0+710~DK0+805隧道洞身穿越二叠系下统P1q灰岩,灰白色,隐晶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地下水主要为季节性岩溶水。物探判释:电阻率较低,推测洞身围岩节理裂隙,岩溶较发育,岩石较破碎。隧道施工中应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DK0+805~DK0+350丘间谷地,为水田,本段为浅埋段,埋深0~10m,上部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厚10~20m,上部为硬塑,基岩面附近为软塑,下伏二叠系下统栖霞组灰岩地层,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岩溶发育。本段共布5孔,钻探揭示本段岩溶发育,其中+880左右有一大型溶沟溶槽漏斗,底部高程111.36m,充填物为角砾土,松散状,钻探时冲洗液流失。本段围岩较差,施工中极易发生塌方冒顶,加强地质超前预报,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该段最大涌水量约14244/d,正常涌水量约为1260/d,物探判释:DK0+825~DK0+320段,电阻率低,风化强烈,推测洞身围岩节理裂隙,岩溶发育,岩石破碎。DK0+870~DK0+918、DK0+950~DK0+030和DK0+110~DK0+240推测是节理裂隙,岩溶集中发育区。DK0+350~DK0+000 表层为粉质粘土,夹少许碎石,黄褐色,硬塑,厚10~15m;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灰岩,弱风化,隧顶围岩较薄,隧道施工中应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地下水主要为季节性岩溶水。物探判释:电阻率较低,推测洞身围岩,节理裂隙、岩溶发育,岩石教破碎。2.3围岩级别XXX隧道围岩级别分为Ⅳ~V级,其中Ⅳ级围岩长255m,占24.6%;V级围岩长683m,占65.8%,明洞99m,占9.6%,整体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变化频繁。具体分布情况如下:XXX隧道沿线围岩统计表序号起止里程长度围岩级别1DK0+000~DK0+55830Ⅴ2DK0+558~DK0+680122Ⅴ3DK0+680~DK0+805125Ⅳ4DK0+805~DK0+87065Ⅴ5DK0+870~DK0+91040Ⅴ6DK0+910~DK0+00999Ⅴ7DK0+009~DK0+03930Ⅴ8DK0+039~DK0+150111Ⅴ9DK0+150~DK0+17020Ⅴ10DK0+170~DK0+22050Ⅴ11DK0+220~DK0+24020Ⅴ12DK0+240~DK0+32080Ⅴ13DK0+320~DK0+35030Ⅴ12DK0+350~DK0+480130Ⅳ13DK0+480~DK0+54060Ⅴ14DK0+540~DK0+00025Ⅴ2.4地质构造隧道区地层为单一斜构造。通过钻孔Jz-Ⅲ09-17显示:14.6m以下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全风化页岩及弱风化泥灰岩,钻孔Jz-Ⅲ09-17-1显示:37.8m以下为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弱风化岩。隧道进口至DK0+700有构造行迹,进口段附近在地形地貌上由丘间谷地变化成丘坡地貌。2.5不良地质及特殊地质 根据物探资料及钻探揭示:隧道洞身岩溶发育或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较破碎隧道施工中应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确保安全后方可施工。三、风险评估3.1风险评估依据《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关于加强铁路隧道工程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铁建设[2007]102号”(2007/5/15)《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标准补充规定》“铁建设[2007]88号文件”(2007/4/21)《铁路隧道施工作业要点手册》(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2007/2)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娄底至邵阳扩能改造工程LSZQZH-Ⅰ标XXX隧道施工图纸及有关设计文件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公司《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中铁二十五局集团公司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娄邵铁路工程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现场勘察调查的相关资料3.2风险评估原则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 在施工全过程根据风险识别情况,分阶段进行风险监控和管理,力求在确保安全、质量、工期的前提下把残余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3.3风险评估流程根据设计阶段的评估结果,进一步评估设计确定的主要风险源、风险等级以及采取的降低风险措施的实施可能性,提出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结果及措施。风险评估流程见下图(下页): 风险评估流程图开始根据设计文件、现场调查、自身施工水平对风险进行识别和管理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的风险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风险规避措施和残留风险的处理预案施工过程中全程对残余风险进行监控各级检查部门上结合现场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风险检查加强风险监控、优化施工方案、改变施工方法、完善管理措施和风险应对措施实施变更后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检查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周边环境对施工影响的风险工期风险及诱发的其他风险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的风险风险评估满足不满足3.4典型风险因素识别结合XXX隧道设计文件及风险评估依据,XXX隧道中施工风险因素如下表所示。 XXX隧道施工风险因素核对表表1风险事件风险因素坍塌冒顶垮塌房屋损坏其他施工准备情况见表2★★★ 施工地质勘察见表3★★★ 开挖情况开挖方式★★★ 循环进尺★★★ 爆破器材检查★★★ 和落实预留变形量 ★★  掌子面减压措施 ★   应力释放措施 ★   地下水处理  爆破方法★★★ 隧道超挖情况★★★ 进洞 ★  落底★★  挑顶★★  断面变化处或工法转化处★★   其他    施工期防排水注浆堵水措施 ★  排水措施 ★  降水措施 ★  其他    火源控制洞口火源检查    措施焊接切割等危险作业规章制度及执行    进洞人员禁穿化纤服装     其他    支护及衬砌情况支护刚度★  超前支护★★ 预注浆 ★  隔离措施    气密性混凝土    施工缝沉降缝处理    地层与加固与改良★   支护时机★★ 支护方法★★  支护质量★★ 闭合成环周期★★ 防护情况机械设备防护 ★  人员防护 ★  其他    电器设备与业电缆选型    机械设备选型    电器与保护情况    风电闭锁    其他    监控量测水量 ★  水质 ★  水压 ★  掌子面稳定情况★★ 量测器材及布置★★ 量测频率★★ 规范要求监测项目★★ 监控量测制度★★ 信息反馈及处理★★ 其他    施工管理见表4★★★ 隧道特征见表5★★★ 其他见表6    施工准备情况风险因素核对表表2施工准备情况气象调查与施工有关法令调查设计文件的核对情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其他施工地质勘察风险因素核对表表3施工地质勘察资料收集情况常规地质法情况(地质素描)超前地质预报情况其他施工管理风险因素核对表表4施工管理培训情况 检测情况应急预案情况人员管理情况施工队伍状况机械装备程度施工质量施工经验辅助工法的掌握与应用监理情况其他隧道特征风险因素核对表表5隧道特征埋深断面大小长度坡度辅助坑道其他其它风险因素核对表表6交通事故司机运输设备交通管理道路状况通风照明情况洞外天气其他用电事故用电设计施工组织设备状况用电管理其他火灾事故火源及传播途径消防教育消防措施消防器材人员管理 其他其他综上所述,XXX隧道存在的典型风险类型有:坍塌冒顶、垮塌、房屋损坏。 3.5初始风险评价通过风险分析,对XXX隧道各段落中存在的初始风险评价结果见下表。XXX隧道初始风险等级表表10初始风险等级表编号SD-01日期2010.11.10隧道名称XXX隧道审核XXX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序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安全风险投资风险工期风险环境风险第三方风险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洞口坍塌冒顶42高度42高度42高度 42d 高度  32 中度 2洞口房屋损坏32中度32中度32中度 3 2中度3 2中度 3Ⅳ级深埋坍塌冒顶32中度32中度32中度4岩溶发育坍塌冒顶43高度43高度43高度      5岩溶发育坍塌冒顶42高度42高度42高度      6浅埋垮塌32中度32中度32中度      7岩溶发育坍塌冒顶42高度42高度42高度8岩溶发育坍塌冒顶42高度42中度42中度9岩溶发育坍塌43高度32中度32中度10岩溶发育坍塌32中度32中度32中度11浅埋段坍塌冒顶42高度32中度32中度 综上所述,本隧道中的典型风险事件为坍塌冒顶、房屋损坏、垮塌主要风险因素为隧道所穿越的深埋段、浅埋段、岩溶发育段。3.6风险控制措施由风险分析及初始风险评估结果可知,本隧道风险事件主要为坍塌冒顶、房屋损坏、垮塌。为减缓本隧道中的坍塌冒顶、房屋损坏、垮塌,降低风险危害程度,本隧道有针对的对各段围岩采用了以下风险控制措施及实施方法,制定方案,严格按照设计施工。(1)DK0+000~DK0+680段1)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时调整方案和支护参数,坚持仰拱超前,衬砌跟进的原则组织施工。2)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3)采用上下断面短台阶法施工。(2)DK0+680~DK0+805段1)加强超前地质预测报告,及时调整方案和支护参数,坚持仰拱超前,衬砌跟进的原则组织施工。2)上下断面台阶法施工。(3)DK0+805~DK0+870段1)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时调整方案和支护参数,坚持仰拱超前,衬砌跟进的原则组织施工。2)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加强基地地质探测。3)采用上下断面短台阶法施工。 (4)DK0+870~DK0+910段1)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时调整方案和支护参数,坚持仰拱超前,衬砌跟进的原则组织施工。2)洞口φ108超前长管棚预支护,加强基地地质探测。3)上下断面短台阶法施工。(5)DK0+910~DK0+009段1)加强基底地质探测,加强开挖坡面防护。2)施工避开雨季,做好截排水措施。3)及时施做明洞及回填。(6)DK0+009~DK0+039段1)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时调整方案和支护参数,坚持仰拱超前,衬砌跟进的原则组织施工。2)洞口φ108超前长管棚预支护,加强基地地质探测。3)上下断面短台阶法施工。(7)DK0+039~DK0+350段1)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时调整方案和支护参数,坚持仰拱超前,衬砌跟进的原则组织施工。2)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加强基地地质探测。3)采用上下断面短台阶法施工。 (8)DK0+350~DK0+480段1)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2)台阶法施工(9)DK0+480~DK0+000段1)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及时调整方案和支护参数,坚持仰拱超前,衬砌跟进的原则组织施工。2)DK0+535~DK0+000洞口段采用φ108超前长管棚预支护,其余地段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3)上下断面短台阶法施工。(10)DK0+880~DK0+260段1)爆破震动速度控制在5cm/s内。2)对拆除范围以外的民房及地表设置监测网点并实施监测。在采取了风险控制措施以后,对本隧道中残留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残留风险评估结果如下表所示: XXX隧道残余风险等级表表11残余风险等级表编号SD-02日期201011.10隧道名称XXX隧道审核XXX阶段施工准备阶段序号风险因素风险事件安全风险投资风险工期风险环境风险第三方风险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概率等级后果等级风险等级1洞口坍塌冒顶21低度21低度21低度 21 低度21 低度2洞口房屋损坏11低度11低度11低度 2 1低度2 1低度3Ⅳ级深埋坍塌冒顶21低度21低度21低度4岩溶发育坍塌冒顶21低度21低度21低度      5岩溶发育坍塌冒顶11低度11低度11低度      6浅埋垮塌21低度21低度21低度      7岩溶发育坍塌冒顶11低度11低度11低度8岩溶发育坍塌冒顶11低度11低度11低度9岩溶发育坍塌21低度21低度21低度10岩溶发育坍塌21低度21低度21低度11浅埋段坍塌冒顶11低度11低度11低度 3.7风险评估成果详细见后附图《XXX隧道风险评估纵断面图》3.8风险评估结论通过对隧道安全、投资、工期、环境、第三方等方面系统的分析和评估,得出隧道分段的风险等级。根据隧道分段的风险等级来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从而来降低隧道风险等级,减少损失。从隧道风险评估纵断面图上可以得出通过制定有效的对策和措施,是可以把初始风险评估中的极高度、高度不可接受的风险等级转变为中度、低度可接受的风险等级。四、超前地质预报4.1适用范围:适用于改建铁路娄底至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LSZQZH-1标XXX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作业,对超前地质勘探进行过程控制,保证超前地质勘探满足施工要求。4.2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1)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2)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3)岩溶的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4)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界面的位置。5)工程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位置和规模。6)含水构造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4.3超前预报的主要方法 采用物探法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或地质雷达、地质素描、超前钻探法,加深炮孔探测等综合勘探的方法进行探测,超前地质预报是制定施工方案和工程措施的主要依据,也是隧道施工的一道重要工序。隧道施工中,在重点地段,上述各种预报手段可综合采用。一般地段以地质素描为主,特殊和不良地质地段则采用物探、钻探相结合的方式。实行动态监控,信息化施工。加强对围岩监测,进一步掌握围岩的特性,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4.3.1超前地质预报与补充地质调查工作流程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的工作流程如下图:补充地质调查掌子面地质调查与素描长距离探测:TSP,预报距离100~150m中短距离探测:地质雷达,探测距离30m;超前水平钻孔,探测距离30~60m。加深炮孔,探测距离5m;探测资料判释,提出探测意见和工程措施意见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流程图加深炮孔超前钻探物探法地质素描4.3.2主要实施方法实施方法:对于设计提供的地质条件复杂地段,提前50m进行探测:TSP弹性波探测仪每100~150m施作一次,每循环搭接长度10m;超前钻探法(每断面布置5个探孔,其中一个孔钻取岩芯)30m一个循环,每循环搭接长度5m;地质素描每掘进循环进行一次;地质雷达每30m施作一次。 根据几种探测手段的探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互相验证,提出预测预报意见和工程措施建议,及时反馈,以调整优化设计,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施工工艺和方法,实施信息化动态施工管理。4.4.TSP地质预报系统采用TSP系统探测,主要用于预报掌子面前方100~150m左右范围内的断层破碎带、富水带、不同岩层接触带等不良地质体的界面位置。TSP地质超前预报系统,可以进行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扩展配置又可以对开挖过程中未发现的隧道隐蔽病害(如隧底岩溶等)进行检测,和检测隧道围岩的弹性波速度、划分隧道围岩类别,以及检查混凝土衬砌与围岩之间是否存在脱空缺陷等。这种多功能仪器适应隧道弹性波多项目检测的需要,软件处理系统全部为WINDOWS编程,界面良好,处理中既有自动处理方式,也有手动处理方式,还具有深入分析异常可靠程度的追踪评估功能。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测的基本原理是应用了震动(声)波的回声原理.震动(声)波是由特定位置进行小型爆破所产生,布局一般是大约24个爆破点,沿着隧道左壁或者右壁平行隧道隧洞底成直线排列,孔深1.5m,点距1.5m,由人工制造一系列有规则排列的轻微震源,形成地震震源断面。这些震源发出的地震波遇到地层层面、节理面,特别是断层破碎带界面和溶洞、暗河、岩溶陷落柱、淤泥带等不良地质界面时,将产生反射波.反射震动的信号由布置在单壁或是双壁的传感器接受,并将接受的数据传送给记录单元,由于反射信号的传送时间与到地质界面的距离成正比,反射信号的强度与相关界面的性质、界面的产状密切相关.从而通过反射波数据分析系统,得出相关隧道剖面及围岩相关的物理力学参数。4.4.1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12通道•频带宽度0.5-4000Hz•Vpp为24伏条件下的瞬时浮点放大,A/D20bit120-132db,动态范围大,信噪比高;•采样率:10μs、31.25μs、62.5μs、125μs、250μs、500µs、1ms、2ms八档;•超长采样记录功能,采样点数:1024、2048、4096、8192、32768、65536点;•采样记录长度为10ms-32.768s•具有模拟滤波器,有四档:全通、低通、高通1、高通24.4.2仪器装配: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与检测仪器的装配设计特点如下:考虑到隧道应用环境具有潮湿或滴水的特点,仪器设计为整体式、面板键盘等设计为密封触摸式键盘。仪器的模数转换器设计为大信号状态采样,有利于仪器信噪比性能的提高,仪器动态范围大于120db。考虑到多功能检测的需要,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仪器设计为独立的12个通道,通过选用专用插头改变仪器输入的接线组合,确定仪器的使用状态。用于隧道地质超前预报功能,仪器具有同时输入4个三分量探头信号的能力,即同时布置4个点的预报检测;用于隧道地质检测功能,根据检测项目选择专用的插头、电缆和检波器,根据工程需要选择仪器的功能状态。4.5.地质雷达探测法地质雷达主要应用在临近含水构造地段使用,近距离探测富水含水断层。 地质雷达是基于电磁波在有耗介质中的传播性工作的。发射天线发出微波频段的电磁波后,遇到不均匀介质或介质常数有差异时会发生反射,反射信号由接收天线接收记录,经微机处理形成雷达剖面图。解译人员对雷达剖面图进行解译分析,提出掌子面前不良地质体的具体位置和规模。该法对30m范围内的不良地质体,尤其是含水地质体探测效果最好。4.6.超前钻探法通过洞内外观察与地质描述、TSP弹性波探测仪、地质雷达探测仪探水等有关地质与水文资料分析,配合采用超前钻探加以验证。通过超前水平钻孔岩芯的分析,进一步探明掌子面前方的隧道围岩地质状况与水文地质的具体情况,根据探孔钻进的时间、速度、压力、成分以及卡钻力、钻芯和岩性构造性质及地下水情况,掌握隧道前方的地质条件与水文条件。这是最直观、最可靠的超前探测手段。在本隧道不良地质体多的地段,实施3孔超前钻孔。探孔布置位置:拱顶、左右拱腰各1个。采用地质钻机,超前钻孔深30m。主要用于在TSP预测到的不良地质体前30m进行钻探,以准确探测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规模、性质及地下水水量和水压等。超前探孔施工时应注意前一循环钻孔与后一循环钻孔之间要搭接5m。另外在钻爆破孔之前,利用加长的钻杆,在开挖断面的中部和周边施钻5个孔,均为水平施钻。钻孔位置:中部1个,周边4个。孔深5~7m。该孔既作为探测孔,又可作为爆破孔。该短孔探测法是在TGP12、地质雷达、红外线探水仪等物探方法探测的情况下,了解掌子面前方围岩无明显的不良地质体的基础上采用的一种既保证施工安全,又加快施工进度的一种施工方法。施工中,对于已出水的超前钻孔,要进行不间断的水流量、水压的监测,绘制水量、水压的变化曲线,为制定地下水处理方案提供依据。4.7.不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本隧道分复杂、中等及简单三个等级:1、地质较复杂地段a、弹性波反射法应贯通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b、异常地段(如:地面物探和洞内弹性波反射法物探异常地段、可能存在断层地段、可溶岩与碎屑岩接触部位、水量或水压异常地段)进行掌子面地质雷达探测;c、2孔超前钻探贯通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前后两个循环搭接5m);d、每循环(开挖长度2m内)12孔加深炮孔;e、进行不间断的水量、水压、降雨量监测;f、每循环进行地质素描;2、地质中等复杂地段a、弹性波反射法应贯通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b、异常地段(如:地面物探和洞内弹性波反射法物探异常地段、可能存在断层地段、可溶岩与碎屑岩接触部位、水量或水压异常地段)进行掌子面地质雷达探测;c、1孔超前钻探贯通地质条件中等地段;d、每循环(开挖长度2m内)8孔加深炮孔(碎屑岩除外);e、进行不间断的水量、水压、降雨量监测;f、地质条件相同地段,每30m进行一次地质素描;地质条件变化地段(如:地层岩性变化、结构面产状变化、断层等)每循环进行一次地质素描;3、地质条件简单地段a、弹性波反射法选择在可能存在断层、节理密集带地段;b、每循环1孔加深炮孔; c、必要时进行的水量、水压、降雨量监测;f、地质条件相同地段,每50m进行一次地质素描;地质条件变化地段(如:地层岩性变化、结构面产状变化、断层等)每循环进行一次地质素描;4.8.补充地质调查在设计图纸提供的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查核实,以确定不同地层、岩性、岩层产状在隧道地表出露及接触情况,地表岩溶发育位置、规模及其分布,在隧道地带的出露、分布、性质及产状。观察掌子面状态、围岩变形、围岩风化变质情况、节理裂隙、断层分布和形态、地下水分布情况、高压富水段涌水的位置、水量和水压以及止水后的止水效果,同时对开挖工作面附近初期支护状况的观察和裂缝描述,作为判断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参数检验的重要依据,观察已作初期支护地段的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的受力状况,同时观察已衬砌地段的隧道衬砌结构的开裂与渗漏水情况。根据洞内外观察与地质描述对出现的异常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4.9.掌子面地质素描隧道开挖后通过地质素描手段,及时查看掌子面地质状况,通过和设计资料对比,为隧道掘进提供地质情况预报。掌子面地质素描应在隧道作业每一开挖循环后立即进行,根据掌子面暴露岩层的层理、节理、裂隙结构状况,岩体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判断开挖前方地质情况。观察中应具体记录以下各项内容,并描绘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地质状况及其分布、性质和掌子面自稳性;围岩的软硬、裂隙间距及方向等围岩状态;断层的分布、走向、粘土化程度等 出水地点、涌水量及其状态;软弱层的分布。有必要时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掌子面图片。根据掌子面地质素描及围岩监测情况,及时对评定的围岩级别进行支护方案的评价。4.10超前地质预报规章制度4.10.1.地质勘察与超前预报规划地质勘察与超前预报工作在项目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TSP203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由项目部负责外聘专家组织实施,仪器由集团公司统一购买,专家预报组对预报结果负责;地质素描、红外探水、超前地质钻孔等超前地质预报,由分部自行购买设备组织实施,并对其结果负责,项目部统一监管。4.10.2.地质勘察与超前预报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以总工为组长,相关技术人员为成员的超前地质预报小组,负责和实施本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负责各种资料收集整理,上报有关部门,并及时指导现场,调整施工方案。防止地质灾害事故发生。项目部超前地质预报小组分部地质勘察预报小组超前地质预报组工程部安质部物资设备部地质预报专家顾问组 4.10.3.实施与组织掌子面地质素描在每一开挖循环后实施。超前地质钻孔由项目部负责实施,地质雷达、TSP由分部在到达需实施的里程前3天报告项目部,项目部统一组织实施。4.10.4资料管理超前地质预报的各项资料管理由专人负责,内容填写必须及时、规范,数据真实、可靠,严禁有涂改、造假的现象。各项数据应及时整理,进行分析,准确判定前方的地质情况,指导现场,及时调整开挖和支护参数,防止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各种资料必须按照业主、监理的要求及时上报。五、洞口平面布置:XXX隧道出口端:征用施工红线周边旱地布置施工场地,包括:生活区、小型喷射料拌合站、弃碴场、钢筋加工棚、料仓、高压水池、变电房、空压机房等施工设施。具体平面布置见后附图《XXX隧道出口平面布置图》。六、施工组织及施工方案6.1 施工组织机构本着满足合同要求、精干高效、以岗定人的原则,设立项目管理机构。以技术为龙头,以计划为先行,以管理为主线,以施工现场为对象,组建职能完善、体系健全、精干高效的管理班子,以敬业乐业、严细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 中铁二十五局设局指挥部,下设项目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层层包保的管理体系。即把整个工程项目的工作目标值分解到位,落实责任,一级保一级,最终确保整体目标的圆满实现。(组织机构图见下页)施工组织机构框图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Ⅰ标局指挥部指挥长:潘建明、副指挥长:胡仕、总工程师:张红彪娄邵铁路扩能改造工程Ⅰ标二项目部项目经理:王海杰、副经理:XXX、彭彰成总工程师:陈明贵 工程部:刘杰张俊杰覃克寅物资设备部:丁慧明试验室:廖景红经营统计部:霍朝红安全质量部:陈林李钢财务部:赵晓筠XXX隧道架子队6.2洞口及明洞工程隧道出口为Ⅴ级围岩浅埋偏压地段。6.2.1洞口工程(1)施工工艺流程洞口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图。(2)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隧道出口在洞门施工前按设计要求先作好边仰坡截水天沟等排水系统,后清理洞顶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危石,确保进洞安全。边仰坡的开挖和防护:1)首先由测量组复核洞口的控制桩点,确保无误后再放出洞口位置及边仰坡刷坡线。2)边仰坡开挖前应组织人员将坡面危石及杂草清除干净,如边仰坡外有浅表危石,则在开挖轮廓以外用轨排防护,避免危石溜坍; 洞口段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洞口位置复核边、仰坡测量放线洞顶截水天沟施工洞口坡面表层堆积土清除边、仰坡和明洞开挖支护 边坡支护洞身开挖及支护洞口段衬砌施工明洞施工和洞门施工3)做好边仰坡外侧的截排水工作,及时施作截水天沟,防止雨水或泥石流冲刷坡面;截水天沟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水沟中线距边仰坡开挖线大于5m。4)洞口临时边坡进行临时坡面防护,坡面防护采用喷锚防护,防护参数:C20喷射砼,厚10cm;φ22砂浆锚杆,长4.0m,间距1.5×1.5m,梅花型布置;φ6钢筋网,网格尺寸25×25cm。(3)进洞施工:隧道进洞前先沿拱部周围安设一环φ108mm大管棚,在洞口架立两榀I16工字钢,大管棚尾部和钢架用C20混凝土连体浇筑,形成护拱。洞内上台阶掘进8~15m后,回头开挖洞口外路堑下部土石方,及时进行钢架支撑、锚、网、喷联合支护。为确保洞口稳定必须尽早将洞口端的钢架封闭成环锚喷,并尽快完成仰拱及铺底施工。 若地表出现明显下沉、开裂,甚至错动等山体变形时,应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尽速完成后续工序,使衬砌结构封闭成环,及时改变施工方法或采用预加固围岩等措施,以免山体变形的发展,同时需整修洞顶地面,夯填裂缝,并定期观察其变化情况。6.2.2洞门工程在洞口段衬砌完成10m后,及时施工洞门;洞门端墙与端墙前4m长挡墙同时浇注。端墙与挡墙后空隙用浆砌片石对称回填,并回填紧密。洞门端墙采用C30混凝土,端墙顶帽采用C30混凝土,挡墙、端墙顶水沟、挡墙侧沟采用C25混凝土,采用M10浆砌片石和骨架进行挡墙上护坡。内轨顶面以上3.0m高度至衬砌顶端范围洞门衬砌结构与端墙采用Φ16双层锚筋相连,环向间距3.0m。挡墙墙顶设置宽40cm,深30cm的排水槽,墙身每隔2m设Φ150mmPVC排水管一道,挡墙顶水沟向洞外排水纵坡不小于2%。端墙、挡墙现浇混凝土施工时,采用组合钢模板,其模板和支撑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施工时应根据端墙设计坡度立好槽钢或方木(15×15cm)支柱,间距约为1.0m左右。将组合钢模板安设在支柱内侧,槽钢或方木外侧采用φ150mm圆木横向连接,圆木间距为1.2m左右,并采用大圆木斜向支撑横向圆木牢固。为确保模板安装稳固,在钢模与端墙围岩之间采用φ22钢筋作为拉接杆锚接。为此装模前先在端墙围岩面相对应的钢模预留拉接杆孔位位置钻孔,清孔后塞入锚固剂,并打入φ22钢筋预先锚固,并确保钢筋垂直端墙设计坡面且符合模板预留孔孔位,钢筋与钢模外侧采用垫板进行连接。为确保端墙混凝土厚度,在钢模与端墙围岩间采用同标号混凝土块支撑。洞门基础必须置于稳固地基上。虚碴杂物、泥化软层和积水应及时清除干净。 洞门完成后,边仰坡采用M10浆砌片石和骨架护坡,钢网格内喷播草籽绿化防护。洞口土质路基面采用C20混凝土换填,厚度为60cm,换填范围自洞口至隧线分界里程。洞口施工应避免雨季施工。6.2.3明洞工程DK0+910~DK0+009段为明挖法施工,在DK0+009~DK0+039及DK0+870~DK0+910段施做洞口管棚,及时施工明洞衬砌,明洞施工完成后回填,回填时需层层夯实,且对称回填。明洞段DK0+910~984段地基采用CFG桩加固,桩径60cm,间距1.5m*1.5m,梅花型布置。DK0+858~910段隧底采用钢花管注浆加固,钢花管间距2.0*2.0m,梅花型布置。钢花管深入基岩内。明洞施工避免雨季施工。6.2.3.1明洞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见下图 6.2.3.2明洞施工工艺1、明洞开挖 路堑开挖采用墙底开挖法,从墙底往上放坡到地面线,临时边坡采用网、喷、锚临时支护,支护参数:Φ22砂浆锚杆,长度4.0m,1.5m*1.5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Φ6,网格尺寸25*2cm。仰拱开挖采用机械整幅开挖,辅以人工修整。仰拱开挖应符合以下要求:①挖至设计要求深度,底面平顺,清除渣物;②排除积水,做好排水设施;③隧道底两隅与侧墙连接处应平顺开挖,避免引起应力集中。④应尽量减少超挖,允许超挖值控至在10cm。2、模板①台车就位明洞内模采用12m长衬砌台车,台车就位前,应对中线、高程、断面尺寸和净空大小进行仔细检查核对,必须准确无误符合设计要求。②钢筋绑扎明洞钢筋由钢筋加工厂加工好后运至工地现场安装。安装时要注意受力钢筋同一截面的接头数量、搭接长度和焊接、机械接头数量应符合规范要求。③立外模及挡头模明洞外模采用组合钢模板拼装,挡头板按衬砌断面用木板加工,外模及挡头模应支撑牢固,严防走动。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合站拌合,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灌注,机械振捣;灌注前按图纸规定预留沟、槽、管洞或预埋构件。混凝土自模板窗口由输送泵左右对称同时灌注。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先墙后拱灌筑,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观察模板、支架、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混凝土灌筑作业间断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否则按接缝处理。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辅助捣固,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每一振点的捣固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2)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3)捣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并避免碰撞模板、予埋件等。(4)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50mm。(5)试验中心按规定要求在灌筑混凝土现场做试件,并详细填写施工记录。(6)混凝土养护及整修。混凝土灌筑后,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时,方可拆模,并进行养护。4、明洞防排水1)明洞外膜拆除后在外侧施做3cm厚M10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外铺设防水层,并与隧道的防水层顺接,外侧回填土石层,层层夯实。2)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多组合防水措施,衬砌结构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粘土隔水层与边坡的搭接施做需良好,变形缝等薄弱环节加强防水措施,接缝材料的延伸性能应良好,以形成弹性连接,防止不匀均沉降,造成拉剪破坏。3)墙顶开挖时,竖向排水盲沟施做采用HDPE50打孔波纹管,纵向间距4.0m,上端用三通与上端纵向盲管连接,下端圆弯后直接接入隧道侧沟。4)纵向排水盲沟采用HDPE107/96双壁打孔波纹管,纵向按8m一段,两端进行圆弯直接接入隧道侧沟;每段纵向盲管中间设一泄水管与侧沟连通,泄水管采用Φ50PVC管,与纵向盲沟间采用三通接头连接。5、回填(1)明洞回填应在明洞外防水层及排水系统施作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2)明洞回填采用两侧对称法, 将墙背坡面挖成台阶状,用片石分层码砌,缝隙用碎石填塞密实,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米,两侧回填土面得高差不得大于0.5米,回填至拱顶齐平后,再分层满铺填筑至要求高度。采用机械回填,应在人工夯填超过拱顶1米以上后进行。(3)表层施作隔水层,隔水层与边、仰坡搭接平顺,防止地表水下渗。6.2.3.3明洞材料要求(一)模板1、模板台车的外轮廓在灌筑混凝土后必须保证隧道净空,门架结构的净空必须保证洞内车辆和人员的安全通行,同时预留通风管位置。2、模板台车的门架结构、支撑系统及模板的强度和刚度必须满足各种荷载的组合。3、模板台车长度为12m。4、模板台车侧壁作业窗宜分层布置,层高不宜大于1.5m,每层宜设置4—5个窗口,其净空不宜小于45×45cm,并设有相应的混凝土输送管支架或吊架。5、顶模设置通气孔、注浆管。6、模板台车应设置足够的承重螺杆支撑和径向模板螺杆支撑。7、模板台车可安装附着式振动器。8、模板台车采用43kg/m及以上的钢轨为行走轨道。9、模板台车有大直径通风管通过的位置。(二)钢筋1、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2、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施工图要求。3、钢筋的连接方式应符合施工图要求。4、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三)混凝土 衬砌:C35混凝土6.2.3.4质量控制及检验(1)明洞开挖①明洞开挖断面的中线、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抽查。检查方法:一起测量。②明洞边墙基础地质情况和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检查数量: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施工单位检测不少于5处,监理单位见证检测不少于1处。检查方法:施工单位静力触探或标准灌入检测;监理单位检查检测报告和见证检测。③明洞边墙基础、基底内应无积水、虚渣及杂物。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模板①模板台车、移动台架必须按照隧道内净空尺寸进行设计与制造,钢结构及钢模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所浇注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机施工载荷。衬砌模板台车、移动台架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循环检查一次;检验方法:岔设计资料,产品验收合格证明,现场观察和测量检查。②明洞模板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刷涂隔离剂。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循环检查一次;检验方法:观察。 ③拱圈混凝土强度应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的75%且拱顶回填高度达到0.7m时方可拆除明洞拱架。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次拆模钱检验一组同条件养护时间,监理单位按20%比例见证试验,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强度试验报告或见证试验。(三)钢筋①钢筋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②钢筋的链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四)混凝土①明洞边墙、拱圈混凝土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灌筑段检查一个断面,采用无损检测方法时,测线布置应符合铁道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TB10223)的规定。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测量检查,必要时可采用钻孔抽样或无损检测方法检查衬砌厚度,钻孔检查每个断面应从拱顶沿量测不少于5点,监理单位见证检查。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现场观察检查,监理单位旁站。(五)回填①墙背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 1自墙顶起坡开挖时,墙背超挖回填应用与边墙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一次灌筑,超挖较大部位应用浆砌片石回填,2自墙底起坡开挖,或在一成路堑增建明洞或偏压及单压或明洞靠山侧墙背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查对设计图、工程检查证、施工记录,观察。②洞顶回填高度、坡度、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检验方法:查对设计图、工程检验证、观察。6.3Ⅴ级围岩地段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隧道Ⅴ级围岩施工段分布在DK0+480~DK0+540,DK0+009~DK0+350,DK0+805~DK0+910,DK0+000~DK0+680段,围岩较破碎,岩溶发育。采用短台阶法开挖,其中尽量采用风镐开挖,尽量避开雨季施工。DK0+540~000段采用管棚+I16工字钢+拱墙系统锚杆+网喷C25混凝土支护,其余地段Φ42超前小导管+I16工字钢+拱墙系统锚杆+网喷C25混凝土支护。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m以内。施工过程中,坚持“先预报、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开挖时应先进行超前地质预报,采用水平钻探或地质雷达等手段综合分析,预先了解超前的实际地质情况,选择合理施工方案,及时疏导排放地下涌水,在开挖过程中应尽量缩短各工序之间的距离,做到随挖随支,尽快将钢架封闭成环,及时施作仰拱及铺底;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信息;做好应变施工准备,制定详细的灾害预防与抢险方案,备好充足抢险物资;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工序要求,加强现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加强初期支护,浅埋地段的支护应宁强勿弱,并经常检查。尽早组织二次衬砌施作以形成永久保护。(1)施工流程隧道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超前地质预报判定围岩级别钻爆设计钻爆作业超前预支护开挖断面检测出碴运输是否需要超前预支护初期支护进入下一循环是否(2)施工作业循环时间及进度开挖、支护循环时间:10小时左右,每月循环数:(24×25)/10=60,取平均60循环/月,平均每循环进尺:0.8~1m,月进度指标:60×(0.8~1)=48~60m/月。超前注浆中管棚或超前注浆小导管 掌子面清理、测量画线上台阶开挖上台阶初期支护下台阶开挖初期支护短台阶法法施工工艺流程图短台阶法施工工序:开挖前施作超前支护,先开挖上半断面,后开挖下半断面。台阶长度根据地质和开挖断面跨度及装渣等情况确定,一般采用3~5m。下台阶在上台阶喷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挖。每次开挖完毕,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及早成环。仰拱及填充应超前二次衬砌施工,且分别全幅浇筑。6.4Ⅳ级围岩地段开挖施工方法及工艺Ⅳ级围岩地段分布在DK0+680~805、DK0+350~480段。(1)台阶法施工方法采用台阶法开挖施工,使用自制门架式综合台架钻孔。Ⅳ级围岩地段拱部采用Φ25中空注浆锚杆,边墙采用Φ22砂浆锚杆,L=2.5m,锚杆间距1.2m,梅花型布置。开挖钻眼深度为3.2m,每循环进尺1.8~2.0m。(2)施工作业循环时间及进度 Ⅳ级围岩:开挖、支护循环时间:8小时,每月循环数:(24×25)/8=75,取75循环/月,平均每循环进尺:1.8~2.0m,月进度指标:75×(1.8~2.0)=135m~150m/月。6.5爆破设计及施工6.5.1Ⅳ级围岩爆破设计1)爆破方案:隧道循环平均进尺为1.8~2.0m。上、下台阶采用光面爆破,上下台阶分两次分别起爆。优先选用低爆速炸药,尽量降低震动。应用非电毫秒微差雷管、导爆管起爆,并使最大段装药量尽量减少。2)爆破参数选择:①孔深:掏槽眼及底板眼L=2.4m,周边眼及辅助眼L=2.2m;②孔径:d=42mm;③掏槽方式:一般情况下,掏槽爆破的地震动强度比其它部位炮眼爆破时的地震动强度都要大。从控制围岩震动的角度出发,首先要控制好掏槽爆破的地震动强度,为此要选择好较好的掏槽方式,优先选用六斜眼楔形掏槽,以尽量减少掏槽的单段药量,保证减震效果。④周边眼间距:E=45cm;⑤光爆孔抵抗线:W=60cm,E/W=0.75;⑥周边眼线装药密度:q=120g/m;⑦装药结构:周边眼采用间隔不偶合装药,φ20mm小药卷,周边不偶合系数D=42/20=2符合规范要求;⑧堵塞:采用黄泥堵塞,堵塞长度不少于20cm,周边眼堵眼口,其余眼堵塞应紧靠药包;⑨起爆方法:非电毫秒微差起爆; Ⅳ级围岩光面爆破主要参数表围岩级别爆破断面爆破方法周边眼间距E(cm)周边眼抵抗线W(cm)相对距离E/W装药集中q(kg/m)炮眼直径(mm)Ⅳ上下台阶光面爆破45600.750.1242辅助眼选用规格直径×长度为φ32×200mm的二号岩石硝铵炸药,由于周边眼的炸药爆炸直接扰动周边围岩,所以周边眼选用低爆速、低猛度、高爆力的小直径(φ20mm)二号岩石硝铵炸药小药卷,并考虑到小药卷爆轰性能不稳定,附加导爆索与小药卷配合使用,以免由于沟槽效应而引起熄爆现象。有水时可采用专用防水炸药如乳化炸药等。采用安全性能较好的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炸药。周边眼间隔装药,导爆索连接、竹片串联,且相邻炮眼所用药串的药卷位置应错开,使炸药在光爆孔内均匀分布,爆炸后形成规整的轮廓线,竹片串联安装药卷时,竹片放置在靠边墙一侧,以降低爆破对侧部围岩的扰动;其它炮眼连续装药,采用反向装药结构以获得较好的石碴块度。装药自上而下进行。因眼底夹制作用较大,可在底部加强装药,避免周边眼留底现象。同时考虑到隧道爆破除掏槽眼产生的地震动强度最大外,其次是底板眼的爆破,为此从保护围岩稳定的角度来看,应将底板眼分几个段分开起爆。这样减少了底板眼同段起爆,共同作用的炸药量,改变了底板眼抵抗线的方向,实际上缩小了底板眼的抵抗线,从而可减小底板眼爆破产生的地震动强度。炮眼布置先布置掏槽眼、周边眼,而后是底板眼、内圈眼、二台眼,最后布置掘进眼,掘进眼均匀布置。内圈眼应比掘进眼稍密,比周边眼稀一些,其间距为周边眼间距的1.5倍左右。二台眼与底板眼也应比掘进眼稍密,与内圈眼稀密程度基本相同。 3)下台阶爆破参数选择:布置下台阶炮眼时,考虑到有两个临空面,爆破时,石碴向上抛掷会打坏临时支护的混凝土喷层,故第一排炮眼的最小抵抗线应适当加大,单眼装药量适当减少,类似于松动爆破药量。下面几排炮眼,装药量自上而下依次递增,抵抗线递减。先起爆的碴堆可以为下面几排炮眼起到覆盖作用,防止飞石对拱部临时支护的冲击。施工时加强监测,根据围岩情况适当调整钻爆参数。4)Ⅳ级围岩钻爆施工钻眼前测量出开挖断面轮廓,标出炮眼位置,钻眼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角度、间距,尤其周边眼的深度、角度间距。控制隧道超欠挖现象。钻眼工作面供风、供水用5cm气压胶管,配备八通分风器和分水器。钻眼完成,经检查合格后,才能装药、联网、爆破。否则应重新布眼。爆破后及时进行通风降尘,敲帮找顶及初喷,局部地段格栅支护,然后再进行出渣作业。隧道出渣完毕后,进行钢架或格栅拱架支护、挂网、喷混凝土作业,然后再进行锚杆施工。严格控制钻孔精度,重点控制周边眼的外插角,开口误差以及炮眼在断面分布的均匀性。保证中线和标高的准确,隧道掌子面是倾斜的,会引起放线误差,可采用激光指向仪控制隧道掘进方向,提高中线和标高的精度,提高轮廓线放线精度。 依据地质变化及时调整爆破设计。不仅隧道的岩体软、硬对超欠挖有影响,而且节理、裂隙对超欠挖也有较大影响,且节理的方位也会对超欠挖和开挖成形亦有较大影响,水平或缓倾岩层,一般拱部超挖较大,边墙则易欠挖,垂直层理较好控制超欠挖和开挖成形,但拱腰及拱脚处易欠挖,倾斜岩层,超欠挖及开挖成形较好控制,但在沿纵向某些部位则容易产生松动,掉块而增大超挖点。由于光爆需要炮眼联合作用,故保持多个炮眼轴线平行非常重要,凿岩机应尽量紧贴岩壁。6.6超欠挖控制采用光面及预裂爆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破坏,控制超挖,不应有欠挖。Ⅴ级围岩拱部最大允许超挖不大于15cm平均不大于10cm,边墙、仰拱、隧道允许超挖平均不大于10cm;Ⅳ级围岩拱部最大允许超挖不大于25cm、平均不大于15cm,边墙、仰拱、隧道允许超挖平均不大于10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岩石坚硬完整允许个别突出不大于10cm。超挖处理采用与衬砌同强度砼回填。6.7超前支护施工工艺6.7.1大管棚施工1、工艺流程(见下页图1) 准备工作制作钢花管钻孔清孔顶进钢管棚清孔结束压力流量达到要求注浆管路检查注浆制浆图1工艺流程2、钻孔准备工作为防止钻孔偏斜,首先在DK0+000外拱部处施工导向墙,导向墙按如下步骤施作:(1)在DK0+000.25及DK0+000.75段安装两榀I18工字钢架,钢架中到中距离为50cm。两榀钢架间用Φ22螺纹钢连接,连接筋环向间距1米。钢架外侧与已做好的初期支护的拱部及左侧边墙保证不小于30cm距离,确保导向管的安装。(2)钢架外缘设Φ140壁厚5mm导向钢管,钢管与钢架焊接。导向管长1米。环向间距80cm。(3)在两榀钢架间浇筑C20混凝土形成导向墙,截面尺寸1m*1m。3、钻进工法 由于采用先钻孔再推管的钻进方法,钻机进尺和钢管安装是两个过程。钻头前端有Φ8-10mm的水眼,当钻头正常回转钻进时钻管沿直线前进。钻进工法如下:(1)导向钻进前应对钻机定位情况、方位、倾角情况,孔口管对中情况,冲洗液流通情况进行全面复检,确认正常后进行试钻;(2)钻进前须先开泵,待冲洗液流通正常后,方可钻进;(3)钻进时,泵压应控制在0.4~0.8MPa,泵量为20~50L/min为宜。保持中低压力,匀速中速钻进;(4)为防止水土流失,控制沉降,必要时需采用孔内保压措施。要始终保持回水量小于或等于进水量;(5)导向技术人员随着不断钻进,必须时刻观察探头角度变化情况,角度偏差大于0.3°时,应及时纠偏。当纠偏无效、偏差大于0.6°时,应停止钻进,及时报告项目经理,研究对策后再施工。现场须及时进行导向数据记录和钻具前端长度及每次加管长度详细记录;(6)钻孔出现涌水时,应尽量保持泵压,泵量不能变小,以平衡孔内压力;(7)冲洗液不正常时,严禁继续钻进。泵工应注意观察冲洗液变化情况,及时上报有关负责人;(8)在钻进过程中遇到岩石而不能继续钻进时按如下步骤进行处理:(8.1)回拔钻杆直至钻头退出孔外;(8.2)卸下钻头,换上破岩冲击钻头;(8.3)重新推进到岩石面;(8.4)接上高压风管,并送风,风压大于2Mpa; (8.5)操作钻机使钻杆推进破碎岩石直至钻头穿过岩石为止;(8.6)退出钻头卸掉,装回钻土的三翼钻头继续钻进;4、大管棚的注浆大管棚的注浆材料为水泥砂浆,注浆顺序按锚管施钻顺序从下而上,从两端向中间叠加进行。注浆设备材料及注浆参数为:(1)灌注浆液为水泥浆。(2)水泥浆配合比为1:1(重量比)(3)注浆压力:初压0.5-1.0MPa,终压1-2.0MPa,压力逐渐由小加大。5、注意事项(1)钻孔在导向墙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进行。(2)注浆严格按设计及有关规范进行。(3)顶管采用钻机顶进。(4)钻孔仰角应视地质条件、钻孔深度适当调整。6.7.2超前小导管施工根据设计,DK0+000~DK0+680、DK0+805~DK0+870、DK0+039~DK0+350、DK0+480~DK0+540段,采用φ42小导管超前支护。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下页) 地质查调注浆设计现场实验效果检查制定施工方案进入施工施工准备备设备准备管材加工材料准备机具准备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孔位放样风枪钻孔孔孔高压风吹洁孔内渣安设小导管联接管路及密封孔口注浆超前小导管注浆施工工艺流程2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φ42小导管采用外径42mm厚3.5mm单根长3.5m的热轧无缝钢花管加工而成,与钢架相配合,从钢架断面腹部穿过并沿隧道周边拱部开挖轮廓线外设置,外插角控制在5°~10°内;为便于超前小导管插入围岩内,其头部加工成尖锥状,尾部不钻孔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止浆段;管壁周围每隔 15cm交错钻注浆孔(眼孔直径φ6~8mm),钢管尾部加焊φ6mm箍筋。小导管呈外插角5°~10°,方向与隧道中线方向平行布设。施工采用风动凿岩机钻孔,专用顶头顶入。首轮导管施工前,首先采用喷射混凝土3~5cm封闭拱部开挖工作面,作为止浆墙,后续循环则可利用循环间搭接部分作为止浆墙。然后按设计间距在掌子面上准确画出本循环需施设的小导管孔位,钻设超前小导管孔,孔径50mm,外插角5°~10°,方向与隧道中线方向平行。清孔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采用专用顶头顶入孔内,顶进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钢管末端除焊上箍筋外,须再用胶泥麻筋缠箍成楔形,以便钢管顶进孔后其外壁与孔岩壁间隙堵塞严密,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防止工作面坍塌。钢管尾部应留足够的长度,并将钢管与格栅钢架焊接连成整体。3小导管注浆:顶进钢管时,注意保护管口丝口不受损坏,以便与注浆管路连接。用高压风清除管内杂物、碎石,连接注浆管,采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同时配制浆液,调试注浆机,注浆前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工作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正常后即可进行注浆。注浆施工浆液采用水泥浆液掺入速凝剂。注浆按照由低到高隔孔预注的注浆方法进行。注浆前导管孔口采用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以防漏浆,水泥浆液水灰比按1.0:1.0(重量比)比例配浆,注浆压力为0.5~1.0 Mpa,采用定量压力控制法控制注浆量。单孔注浆时,首先以初压注浆,然后在终压下进行注浆并保持1~2分钟终压再卸荷。保证注浆量及扩散半径达到设计要求,达到超前加固的目的。注浆过程中,对浆液应不停搅动,避免沉淀分层,影响浆液浓度。在运转中可根据地质情况确定浆液溶度并及时调整泵压及排量。对涌水量较在的松散破碎带,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施工。一般按单管达到设计注浆压力作为结束标准,当单孔注浆无渗漏现象,注浆终压达到设计终压,注浆量达到设计量时,即可结束该孔注浆。注浆过程中随时观察注浆压力及注浆泵排浆量变化,分析注浆情况,防止堵管、跑浆、漏浆,做好注浆记录,以便分析注浆效果。注浆结束后,将管口封堵,以防浆液倒流管外。单液水泥浆注浆完成8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双液水泥浆注浆完成4h内不得进行爆破作业。4质量要求:1)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φ42小导管搭接长度不小于1m;2)超前小导管根数、长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φ42小导管每环23根,长度3.5m;3)超前小导管从钢架腹部穿过并与钢架焊接:4)小导管注浆浆液为1:1水泥浆,且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周围的空隙;5)孔间距允许偏差:±50㎜;6)孔深允许偏差:+500㎜。6.8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1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前期准备计量配料搅拌机拌合运输现场湿喷施工综合检查复喷补强结束加速凝剂围岩不稳定或不合格合格粗骨料水泥细骨料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图开挖后,立即喷混凝土支护、封闭围岩。喷混凝土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初喷厚度3~5cm,用于及早封闭围岩,避免围岩风化、潮解,然后再布设锚杆、网及格栅钢架,架好钢架后进行第二次复喷,达到设计厚度要求。2喷射操作技术:1)喷射机安装调试好后,先通水再通风,清通风面及管路,同时再用高压风清吹受喷表面。2)连续上料,保持机筒内料满,在料斗上口设一12mm筛网,避免超径骨料进入机内。混合料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60s,洞外搅拌后运至喷射混凝土作业处,随拌随用。3) 操作顺序:喷射时先注水(注意喷嘴要朝下,避免水流入管内)、后送风,然后上料。根据受喷面和喷出的混凝土的情况,调整注水量,以喷后易粘着,回弹小和表面湿润光泽为度。喷混凝土时,喷射手应严格控制水灰比,使混凝土层表面平整、光滑,无干斑或滑移现象。1)喷射部位顺序,应分段分片进行,段长不超过6m。自下部起水平方向旋转移动往返一次喷射,然后上移。喷射前个别受喷面凹洼处找平。对于洞内明显漏水或线状水流处,先预埋排水管再喷射防渗混凝土,排水管最后压浆封堵。分层喷射时,后一层喷射应在前一层混凝土终凝后进行。2)最佳喷射距离与角度,喷嘴口至喷面以1.2~1.5m为宜。喷射料束以垂直受喷面为最好,若由于操作、现场等原因,不能保持垂直时可稍微倾斜,但喷射角度不宜小于70°。如果喷射角度角度太小,会形成混凝土物料在工作面上的滚动,产生凹凸不平的波形喷面,增加回填量,影响混凝土质量。3)喷头应作连续不断的圆周运动,并形成螺旋状运动,后一圈压前一圈三分之一。喷射路线应自上而下,呈“S”形运动,隧道内的喷混凝土应按先拱后墙的顺序喷射。4)当喷混凝土厚度较大时,应采用分层喷,待前一层喷混凝土已经终凝时,可以减少回弹及降尘,进行下一层的喷射。湿喷混凝土一次喷层厚度,拱部为7cm,边墙为10cm以上。喷层厚度主要受混凝土坍落度、速凝剂的作用效果和作业面气温影响。一般8cm左右的坍落度可以获得较厚的喷层;能保证混凝土在2min内凝结的速凝剂效果好:作业面气温不得低于5°C。5)风压和喂料量;一般工作风压0.3~0.7Mpa,喂料量5m3/h。6)喷混凝土回弹量的控制:喷混凝土回弹损失与外加剂性能、施喷工作条件、施喷技巧、钢筋布置状况等有关,据此来采用措施控制回弹损失。3喷射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1) 喷射混凝土原材料先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每次喷射砼作业时拱、墙至少各留一组检验试件。1)按配合比投料,计量要准确,定时校验计量用具,投料偏差同前第一条要求。2)喷射砼厚度平均厚度大于设计厚度:设计初期支护厚度18~25cm。极困难部位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2/3。每个断面从拱顶起,每隔2m布设一个检查点检查喷射砼的厚度(可利用锚杆露头、格栅作为检查点)。3)喷射砼表面应平顺,无裂缝及掉渣现象,锚杆头及钢筋无外露。4)喷射混凝土养护,终凝1~2h后喷水,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养护时间≮14天。5)喷射前先检验机器,风、水管路面及受喷面情况。应经常保持喷头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6)开始喷射时先注水后送风再开机上料。喷射作业时应将机内管路中拌合料用完后,再关机、关水、断风。7)速凝剂通过胶管压入喷嘴,依靠喷射管中的压缩空气将速凝剂雾化,并与混凝土料束一起喷到受喷面上。8)喷射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9)施工时,风、水压要稳定,作业区应有良好的通风和足够的照明装置。10)喷射作业紧跟开挖工作面时,混凝土终凝到下一循环放炮时间不应小于3h。11)对于有渗透漏水的岩面,喷射混凝土前应做好引水处理,然后再喷混凝土。12)有钢架时,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必须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喷射混凝土应将钢架覆盖,并应由两侧拱脚或墙脚起向上喷射。 1)有钢筋时,宜将喷嘴靠近钢筋,喷射角度可稍微偏一些,喷射混凝土应覆盖钢筋2cm以上。4有水地段喷射混凝土施工措施:改变配合比,增加水泥用量;先干喷混合料,待其与涌水融合后,再逐渐加水喷射。喷射时由远而近,逐渐向涌水点逼近,然后在涌水点安设导管,将水引出,再在导管附近喷射。当涌水地点不多时,可用开缝摩擦锚杆进行导水处理后再喷射;当涌水范围大时,可设树枝状排水盲沟再喷射;当涌水严重时,可设置泄水孔,边排水边喷射。5减少粉尘和回弹量的措施:1)严格控制喷射机工作风压。2)合理选择喷射混凝土配合比;适当减少最大骨料的粒径;使砂石料具有一定的含水率,呈潮湿状。3)掌握好喷头处的用水量,提高喷射作业操作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6喷射砼支护检查:(1)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2)不应有漏喷、离鼓现象;(3)不应有尚在扩展或危及安全的裂缝;(4)设防水隔离层的复合式衬砌,锚杆尾端及钢筋网等构件不得外露。初期支护是复合衬砌结构设计的一部分,施工中应保证设计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和强度,不得随意减薄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厚度和强度等级。6.9锚杆支护施工工艺 锚杆安设要求1小时具有50KN的锚固力,梅花形径向分布,胶结材料为M20水泥砂浆,掺入早强剂,掺量为4~6%。其施工方法简述如下: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钻孔→清孔→压入砂浆或塞入浸湿药包→插入锚杆→杆体固定→安装垫板→结束。2施工方法:⑴施工放样:开挖断面检查后(欠挖处理),按设计要求在岩面上画出锚杆孔位。⑵钻孔及清孔:利用多功能台架手持风钻钻孔,高压风枪清孔。钻孔技术要求:孔径为大于锚杆直径15mm;方向偏差小于2‰;锚杆孔距允许偏差为150mm;孔深比钻杆插入部分长3~5cm。⑶灌注水泥砂浆:注浆管伸入孔底,随着砂浆的注入缓缓拨出。⑷锚杆插入及固定:采用人工锤击方式,将杆体插入孔内距孔底3~4cm处;插入时,杆体注意旋转,使锚杆与砂浆充分粘裹;杆体插入后,要及时在孔口用楔子将杆体固定,控制杆体在水泥硬化前的滑落。锚杆必须设置托(垫)板。应严格控制系统锚杆的角度,充分发挥其有效的锚固功能。在Ⅴ级围岩及特殊地质围岩中开挖隧道,由于Ⅴ级围岩稳定性差,隧道开挖后自稳时间短,易发生变形、坍塌安全事故。因此,开挖后应先喷射混凝土及时支护,缩短空顶时间和空顶距离,充分利用端部支承效应,减少对开挖工作面附近围岩的扰动,再安装锚杆,并应在锚杆孔钻完后及时安装锚杆杆体。必须设置锁脚锚杆控制拱脚位移。锚杆施工宜在喷射混凝土3h后进行。 6.10钢筋网、钢架施工工艺1钢筋网施工1)钢筋网在洞外加工场统一制作,Ⅳ级围岩钢筋网为φ6圆钢,网格尺寸为0.25×0.25m,Ⅴ级围岩钢筋网为φ8圆钢,钢筋尺寸为0.2×0.2m,焊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2)钢筋网在初喷和锚杆施工完成后安装,为减少回弹,钢筋网要紧贴初喷面安装,用电焊机点焊或绑扎在锚杆上,网片搭接长度1~2个网格。3)钢筋使用前应清除污锈;2钢架施工(1)型钢钢架要求所进工字钢必须符合要求,符合设计强度,钢架弯曲采用冷弯机弯制,要求尺寸准确(沿隧道周边轮廓线的加工误差不应大于±2cm,平翘误差不大于1cm,保证钢架架立的垂度),弧形圆顺,结构安全可靠,对不符合要求的钢架不得用于正洞施工。连接板与型钢焊成一体,要求双面焊,焊缝饱满,保证焊接质量。钢架加工完成后分类编号存放,且不准露天存放。钢架各段连接采用螺栓连接。(2)钢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1)首先检查钢架是否合格,进行试拼,检查尺寸是否正确,各部位焊接是否牢固,有无漏焊现象,焊接处虚碴是否处净。2)检查开挖断面,是否开挖到位,有无欠挖现象,若有欠挖,要提前处理,以保证钢架一次架立合格。3)钢拱架的拱脚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以保证拱脚的稳定,一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垫石、垫钢板、纵向拖梁、锁脚锚杆等。 4)钢架架立后首先检查钢架各部结构尺寸是否正确,要求钢架平面垂直于隧道中线,其倾斜角度不大于2°,钢架标高不低于设计标高,钢架任何部位偏离铅垂面不大于2cm。5)待钢架各部尺寸均符合要求后,对所有连接板螺栓螺丝重新紧一遍,保证连接牢固,使用格栅钢架时,分节格栅夹板处主筋采用22cm长Φ22钢筋帮焊,使上下主筋连成一体。6)为保证钢架位置安设准确,待钢架架立到标准后,立即用纵向连接筋将钢架与已施作钢架焊成一体,连接筋采用Φ22,环向间距中对中为1m。钢架架立完毕后,用虚碴将钢拱脚连接板埋住,以便与下单元钢架连接。图1钢架安装施工工艺流程图合格测量放线架立钢架开挖初喷砼焊接钢筋网及纵向连接钢筋监控测量复喷砼至设计厚度钢架制作调整信息反馈、调整支护参数否7)所有钢架必须栓接,当特殊情况螺栓无法连接时,采用 与螺栓直径相当的钢筋穿入,弯成环、焊接牢固,不得单纯使用帮焊。8)钢架立毕后,为保证钢架的整体稳定性,按设计布置纵向连接筋与施作完毕钢架焊成一体,同时将钢架与系统锚杆焊成一体,使钢架与锚杆共同受力。9)钢架严格按设计施作,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与初喷层之间有较大间隙时设砼垫块,钢架与围岩接触空隙间距不应大于30cm。10)钢架架立时要留有足够的保护层,钢架距围岩的距离不小于4cm。11)当采用短台阶法开挖时,架立钢架后必须安设锁脚锚杆,每台阶每侧四根,必须与钢架焊接牢固,以保证下导坑开挖的安全。6.11防排水施工6.11.1防排水设计要求1)全隧防水等级满足《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规定的一级防水标准,衬砌表面无湿渍。2)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间拱墙背后设EVA高分子防水卷材加土工布;3)全隧道二次衬砌要求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P8,当衬砌为钢筋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cm;4)环向施工缝拱墙部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止水条,仰拱仅设置中埋式止水带;5)纵向施工缝处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并涂刷混凝土界面剂,界面剂厚2mm;6)变形缝处全环设置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拱墙部位同时设背贴式橡胶止水带。拱墙变形缝处衬砌内缘3cm范围内以聚硫密封胶封堵,以外2cm 范围内设置U型镀锌钢板接水盒,其余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室。仰拱变形缝空隙采用填缝料填塞密实;7)隧道衬砌防水板与土工布之间环向设置排水板(宽30cm);在隧道两侧边墙墙脚外侧两道环向盲沟之间设置纵向HDPE107/96双面打孔波纹管,每8m一段,每段纵向盲沟中间设Φ50PVC管泄水孔一处,接头处均通过三通或弯头连接;环向盲沟与纵向盲沟两端均直接与隧道侧沟连接,便于排水管路的维护。洞内排水管施工期间与运营期间定时进行清洗,确保管道畅通,以免管道阻塞引起衬砌背后水压升高造成二次衬砌隧道结构破坏。6.11.2防排水施工工艺防排水的施工是影响隧道质量的关键环节,将组建专业的防水作业班组,由专门的技术干部负责,完成隧道正洞防水层施工,并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查及保证体系。6.11.2.1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防排水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衬砌接缝处理立钢模测量放样水沟施工准备支撑牢固盖板安装浇筑混凝土结束检查铺设质量达合格喷砼面整平挂环向透水管盲沟挂纵向透水管盲沟防水板卷材焊连成型防水板运入倒置暗钉圈焊接固定塑料防水板钉设土工布下一环铺挂防水板接缝焊接接缝处理台车就位安装挡头板浇筑混凝土安设止水条变形缝聚硫密封胶嵌缝 6.11.2.2施工准备工作1)喷射混凝土层表面清理铺设防水层前,外露钢筋头或其它尖锐物要割除,用砂浆抹平。2)出水点处理和布置透水盲管铺设防水板前,根据实际情况按设计要求布置盲管,用膨胀螺钉和铁卡将盲管固定,并保证盲管间连接可靠和边墙的出水口通畅。对于明显出水点采用钻眼埋管,将水引入附近的盲沟。6.11.2.3防水板的铺设防水板采用EVA防水板(厚1.5mm),抗拉强度不小于12MPa,常温断裂延伸率不小于200%,抗渗性0.2MPa,24小时不透水。背衬无纺布每平方米重量大于350g。防水板采用自制的防水板台架铺设,防水层一次铺设长度根据混凝土循环浇筑长度确定,铺设前先行试铺,并加以调整。防水板采用无钉眼铺设,即先根据复合式防水板背后挂绳位置用膨胀螺栓固定塑料垫圈挂钩,将复合式防水板背后挂绳挂在挂钩上,并根据拱墙弧度预留一定的张开预留量。防水板固定示意图 6.11.2.4防水板焊接防水板的焊接是防水施工中最重要的施工工艺,焊缝采用双焊缝热合机自动焊缝形成,即将两层防水板的边缘搭接至15cm,通过热熔加压而粘合,单条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应不小于1.5cm。防水板焊缝形式见:防水板焊接示意图6.11.2.5防水板质量检查和处理对防水板的外观检查有无破损、断裂;锚固点是否牢固;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要求;焊缝是否光滑平稳有无烧焦现象。同时进行双焊缝的漏气检查,不合格的及时返工处理。6.11.2.6止水带施工根据设计,在两环衬砌之间均设环向止水带,选用橡胶止水带,宽度30cm,其硬度(邵尔A)不小于60度,拉伸强度不小于15MPa,拉断伸长率不小于380%,压缩永久变形不大于20%。拱墙外贴PVC塑料止水带,宽度30cm,其硬度(邵尔A)不小于65度,拉伸强度不小于10MPa,拉断伸长率不小于150%,定伸强度不小于4.5MPa。纵向施工缝涂刷界面剂:粘结抗折强度≥3.5MPa,透气系数<0.5×10-10cm/s,厚度约2mm ,水泥胶的配制(重量比):界面剂:水泥:水=20:100:10~30。施工方法是用堵头板上的钢筋将一端固定,另一端折褶贴堵头板,下一循环衬砌时再将止水条的另一端拉出用钢筋固定。止水带安装时,止水带要镶嵌合适,支撑牢固,以确保埋入混凝土中材料的宽度,在施工时不让止水带变形和出现损坏。6.12隧道仰拱、衬砌施工工艺6.12.1隧道仰拱施工仰拱施工工艺流程见“仰拱施工工艺流程图”设槽形挡头模测量栈桥定位清浮碴隐检浇注砼捣固抽排水接缝处理砼生产、运输养护仰拱开挖前必须完成钢架锁脚锚杆,每循环开挖进尺不得大于3m。仰拱工序紧跟开挖,Ⅳ、Ⅴ级围岩仰拱距离开挖掌子面不得大于35m,由隧道洞口往掌子面浇筑施工。采用项目部搅拌站集中拌合混凝土,汽车运送入模。为避免仰拱及铺底施工时,对其他工序的影响,采用简易栈桥架空解决车辆运输问题。即运输车辆通过搭设在仰拱施工地段的架空平台上过渡到已浇注仰拱且达到通车强度地段;仰拱清理及浇筑在该架空平台下进行。待仰拱施工结束,混凝土强度达到通车强度后再向前移动平台。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前进。 施工仰拱之前,先将两侧衬砌边墙基础清理并浇注完毕,基顶标高一般控制在与水沟底面同一标高,待其强度达到70%以上,则可搭设架空平台的托梁进行本段的仰拱清底及混凝土浇筑。仰拱清底采用人工清除底部渣土,并用高压风水将基面清理干净,保证基底面基本干燥、无浮渣及积水,基面无欠挖,超挖部分用同级混凝土回填。仰拱架空平台施工示意图仰拱填充混凝土可适当低于侧沟底标高。曲墙段仰拱与填充混凝土一次性施工,并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收光,抹面处理。隧道开挖完毕,运输汽车不再通行时,对混凝土表面重新处理。铺底时,边墙底部混凝土至少比水沟面高30cm,以便为后期施工创造条件。仰拱结构及其与边墙的连接形式是影响隧道结构整体强度的重要因素。要保证仰拱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边墙与仰拱要有圆顺的连接形式。隧道底板表面须平整,保证横向流水坡度,坚硬层允许底部凹凸不平的岩石侵入隧道底板混凝土不超过5cm。6.12.2洞身衬砌—模筑混凝土施工工艺6.12.2.1钢筋加工与绑扎对于V级围岩,二次衬砌中需加工绑扎钢筋,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统一加工,运料车运输到现场,在台车上人工安装绑扎。根据测量控制点先扎外层环向定位钢筋,用纵向筋将定位钢筋连接后,以纵向筋作为其他环向筋安扎依据,扎完外层后再用相同方法安扎内层钢筋,并及时将内外层钢筋用蹬筋连接,电弧焊点焊,以加强整体刚度。钢筋安设完成后,按中线标高进行轮廓尺寸检查,合格后于内层钢筋挂设5cm厚砂浆垫块,以确保砼灌筑后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绑扎时,严禁损伤防水板,钢筋焊接时,用防火板对防水板进行遮拦,以防烧伤防水板。台车就位前按照用仪器测放的隧道中线及标高对已安扎好的钢筋再次进行结构尺寸检查,看钢筋位置是否正确,保护层能否满足要求,环向主筋内外面是否已安设混凝土保护层垫块,只有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台车就位。6.12.2.2施工方案二次衬砌是复合式衬砌的内层结构,是复合衬砌结构的关键环节,与外层的锚喷初期支护及围岩共同组成整体的支护体系。隧道采用液压整体模板衬砌台车,车长12m。泵送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二衬面距离开挖掌子面的距离:V级围岩不得大于70m,Ⅳ级围岩不得大于90m。为了提高隧道混凝土质量和成型美观,设自动计量搅拌站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经搅拌后由砼输送泵泵送入模,使用插入式捣固器从衬砌台车工作窗插入进行捣固,并辅以附着式振动器。混凝土输送泵与衬砌台车保持60m以内的距离,当距离大于200m时,采用砼罐车运输至输送泵,既节约砼由于长距离泵送而增加相应成本,又能较好控制砼外观质量。为避免施工工序间的相互干扰,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浇注时间须根据监控量测的收敛变形情况来确定,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紧跟隧道内铺底并保持滞后约30~70m左右进行。施工中必须保证材料和结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变形基本稳定符合下列条件:⑴隧道周边位移速率有明显减缓趋势;⑵拱脚附近水平收敛速率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15mm/d;⑶施作二次衬砌前的总位移量,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以上;⑷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继续发展;6.12.2.3施工工艺流程:工艺流程见下页附图6.12.2.4施工方法⑴原材料的选择:①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每批运至工地的水泥应出示生产厂家的合格证,出厂时间超出三个月不准购入,每种品牌及每200t品种标号水泥,实验室必须取样进行“标量、凝结时间、安定性与添加剂的相容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报监理审批同意后使用。 台车脱模退出养护监控量测确定施作二衬时间施工准备台车移位台车定位施作止水带隐蔽检查灌筑混凝土挂设防水板及铺设环纵向盲沟、中线水平放样、铺设衬砌台车轨道涂刷脱摸剂水平定位立模、拱部中心线定位、边墙模板净空定位清理基底、装设钢制挡头模板自检、监理工程师检查捣固洞外混凝土拌合混凝土运输混凝土运输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①细骨料:选用质地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细度模数在2.4~2.8之间的,含泥量少于3%,比重大于2.5t/m3的河砂(中砂)。实验室在施工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报监理审批。②粗骨料:选取用坚硬、清洁级配良好的碎石,碎石含泥量小于1%,比重大于2.55t/m3,碎石中尽量避免针片状骨料。根据泵送管的大小为避免施工过程中,粗骨料过大相互挤压而堵管,其最大粒径选用31.5mm。③ 混凝土施工用水:施工前对混凝土用水,取样化验,通过检验确定其对混凝土侵蚀程度以确定所采用的耐腐蚀剂及掺量。施工过程中,对隧道渗出的地下水取样化验,通过检验确定其对混凝土侵蚀程度以确定是否调整耐腐蚀剂及掺量。⑵配合比选配:由中心实验室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及各项技术指标,考虑到泵送混凝土及抗渗不低于P8要求,混凝土配制适当掺入粉煤灰以改善混凝土外观。按规范综合考虑混凝土生产的不稳定性及混凝土的离散性选配混凝土配合比,并申报监理批准后使用。⑶衬砌台车:拱墙衬砌均为曲墙式衬砌,采用12m液压整体模板衬砌台车。衬砌不同加宽尺寸时调整拱顶模板实现。模板台车的制作,必须确保钢材具备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而不会在长期衬砌作业过程中由于受挤压而变形影响到衬砌断面。衬砌台车在现场完成拼装后,应组织有关人员对结构安全状况、断面形状(坡度)、断面尺寸大小、台车轴线位置、模板接缝、表面平整度等进行验核。模板应支撑牢固、稳定,不得有松动变形跑模,混凝土施工前模板表面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组合模板拼缝严密顺直,模板缝不超过2mm。台车就位后复查中线与标高,合格后,安装挡头板,固定各支撑,以免接头处变形,形成错台,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衬砌台架制作时按衬砌断面放大一级(净空加大5cm)。⑸混凝土浇注: 混凝土入模:混凝土采用输送泵泵送入模,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开挖断面净空,钢筋加工及绑扎、止水条安设等进行自检后,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衬砌模板台车方可就位立模。台车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接缝严密并涂刷脱模剂,模板的支撑杆件经检查应牢固、稳定无松动、变形及跑模。模板台车档头板等安设必须牢固,接缝处可采用海绵条进行填塞。每次浇筑应先检查混凝土输送泵的性能状况及管路的密实性能,待一切就绪后,才进行拱墙混凝土的浇筑。开盘时先采用水泥浆润滑管壁。砼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按仓口顺序进行,底板一层,边墙每30~50cm为一层,拱部则直接以拱顶入仓浇筑。其顺序以已衬砌端向未衬砌端进行。拱顶砼必须充填密实。砼施工时掺加粉煤灰,粉煤灰掺加量由实验室试验后确定。砼塌落度控制在140~180mm之间。砼应分层水平、对称浇筑。两侧砼边墙的施工高差不得大于1m,以免造成过大偏压。组合模板衬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整体模板台车衬砌利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确保砼内实外美,液压整体衬砌模板每隔1.5m高度设置一进料窗口,并在封顶板处设一进料口,灌注时,输料管通过进料口将砼直接泵入模内。为确保衬砌对围岩的支护效果,保证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锚喷施工支护与围岩间,模筑衬砌与锚喷施工支护间不得留有空隙,更不能有空洞,对于严重超挖,采用与衬砌同级混凝土回填密实。混凝土振捣:在浇筑过程中,采用插入式振捣器通过模板台车工作窗和依靠输送泵泵送压力使振捣密实。浇筑和振捣砼时不得损坏防水设施,防止砼浆液堵塞盲沟、盲管。浇筑混凝土应连续灌筑,如因特殊情况间隔时间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浇筑时随时观察模板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混凝土脱模: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应通过工地平行试验的方法测试后确定,受围岩压力的拱墙,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的70%~100%方可脱模。对非承重结构衬砌,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2.5MPa时方可拆模,当围岩稳定后,衬砌可视为非承重结构,当围岩变形未稳时,衬砌应视为承重结构。若采用粉煤灰水泥应考虑到混凝土早期强度偏低,以便控制脱模时间。衬砌脱模时间不得小于12小时。混凝土养护:脱模后混凝土表面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期≮7天。避免混凝土发生塑性收缩裂缝。⑹拱背回填注浆:为了避免拱墙衬砌拱背混凝土与围岩或喷射混凝土出现空隙,若拱背出现较大空隙时,容易导致该处混凝土衬砌受挤压而向外挤裂脱落。为此预先沿隧道拱顶衬砌纵向每隔3~5m埋设一根注浆用20mm镀锌钢管。在拱墙混凝土衬砌并达道设计强度后,向拱背进行填充注浆,注浆材料选用普通水泥浆,水灰比1:1,水泥标号42.5Mpa,回填注浆压力采用0.1~0.15Mpa,终压0.2Mpa。注浆完毕后,注浆孔口必须做好封闭处理,防止浆液流失。6.13隧道附属洞室施工隧道附属工程主要包括隧道避车洞、余长电缆腔、水沟电缆槽及盖板施工。电缆槽宽25cm,深20cm。本隧道共有小避车洞28个,大避车洞6个,其中大避车洞内设余长电缆腔有3个,小避车洞内设余长电缆腔有1个。大避车洞兼电缆余长腔内全部空间采用砂填充密实,并用盖板满铺大避车洞底面,设向外2%泄水坡。 隧道避车洞采用迟后隧道开挖掌子面10m进行开挖。开挖采用光面爆破人工清碴锚网喷混凝土施工为主。V级围岩段采用格栅钢架支护,人工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避车洞衬砌同隧道拱墙同步进行。避车洞模型采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板进行支模。用作会车的避车洞采用隧道开挖铺底完成后再安排进行衬砌。超挖部分采用与衬砌同级混凝土回填。水沟、电缆槽施工安排在隧道铺底、仰拱及衬砌完成后进行。水沟及电缆槽盖板采用预制,安排在隧道衬砌及水沟、电缆槽施工完毕后再进行安装。 七、控制测量7.1控制测量控制测量包括隧道地表控制测量和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其目的在于保证隧道两相向开挖方向在贯通面的横向和高程贯通误差在规定的限差内,按设计要求正确贯通。其主要工作内容为:隧道地表控制测量,平导及隧道洞口定位,洞内导线控制测量,及其它附属和临时工程的施工放样测量、竣工测量等。在隧道控制测量中实行项目部测量队负责隧道的洞外控制测量和洞内控制测量的复核工作,项目部测量队负责交接桩、洞内引线、隧道施工测量、竣工测量并参与指挥部测量队的现场测量工作等。全标段贯通测量与娄绍铁路扩能改造工程1标联测,与2标联测,要求每年联测一次。指挥(项目部)部测量队每年测量1~2次,根据进度和任务完成情况,确定具体时间。按测量作业程序图进行控制测量,详图见下图。控制网、水准基点开工复测控制网、水准基点加密防护开工前交接桩施工中复测检查测量成果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及甲方竣工测量图测量作业程序图1施工前平面控制网复测施工前,现场接收测量控制桩点,办理相关手续。对接收的导线网点和水准基点进行复核测量,完全无误时作为施工用控制点。正洞开挖每500m 及雨季前后进行洞内、外导线控制点联测。2平面控制复合导线测设洞内布置双导线形成闭合导线,每百米闭合一次,精确控制隧道施工。每个洞口测设不少于3个平面控制点和2个高程控制点,洞口导线点位埋设使用钢筋(钢筋顶上刻十字线),并用砼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洞内斜井与正洞连接处增设导线控制点。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交接的导线网点GPS点(已知)作基准点,以三维坐标法,使用全站仪引测附合导线上各点的精确坐标值(并经平差),使用精密水准仪从高等级的2个BM点测定导线上各点准确高程(并经平差)。水平角观测正倒镜六个测回中误差≤±2.5″,每条附合导线长度必须往返观测各四测回,在允许值内取均值,导线全长闭合差≤±1/30000。3高程控制利用平面控制点的埋石作为高程控制点,如特殊需要时进行加密,加密的水准点其布置形式也为附合水准线路。采用S1等级水准仪对所接收精密水准点进行复测,往返测量。观测精度符合偶然误差±2mm,全中误差±4mm,往返闭合差≤±8(L为往返测段路线段长,以km计)。两次观测误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结果与原测成果比较不超过限值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4施工测量(1)洞口测量根据隧道洞口的设计结构和洞口地形标高,详细计算洞口边仰坡开挖边线的坐标和各桩中心坐标。利用附合导线与以上计算坐标的相对关系,用全站仪放出洞口边仰坡开口线,十米桩中心坐标点位,以放出的坐标点为中心放出骑马桩,控制洞口边仰坡的开挖。 (2)洞身测量隧道洞身施工测量根据隧道设计文件,精确计算出线路百米桩的坐标及结构的相关尺寸和标高,并按每5~10m编制出本标段隧道标高表。测量工程师利用洞内测量控制点,及时向开挖面传递中线和高程;由测量班用全站仪测设隧道开挖轮廓线,支护钢架架立前后和衬砌立模前后,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并对混凝土净空断面应用解析法测量。在洞内进行施工放样时随时配带气压标、温度计,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仪器进行气压、温度的修正。5竣工测量随道洞身衬砌作业后,每20m对已衬砌段净空进行洞身净空检查,洞身开挖贯通后,及时组织测量人员进行贯通测量。依据测量规范及测量结果,调整贯通误差,并将调整结果及时上报监理和业主有关部门。依据设计图纸检查完工后的结构物尺寸,如实填写检查结果,并将检查资料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存档。6注意事项及测量资料管理测量组人员团结配合,保持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加强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保持其良好状态,制定仪器维修和保养制度及周检计划,按时送检。测量桩点的交接,必须双方会同,持交桩表逐桩核对,交接确认,遗失的坚持补桩,无桩名者视为废桩,资料与现实不符的应予以更改。定期组织测量人员与相邻施工单位共同进行洞内外控制点联测,保证控制点的准确性。专人负责对桩点的保护,注意防止桩点沉降、偏移,并定期复核,有误时及时调整。 一切原始观测记录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记录清楚,不得涂改,不得凭记忆补记。严格按规程办事,遇到超限时要认真检查,必要时返工。因超限划去的观测记录应注明原因。观测和计算结果必须做到记录真实,注记明确,计算清楚,格式统一,装订成册和长期保管。利用已知点(包括控制点、方向点、高程点)进行引测、加点和工程放样前必须坚持先检测后利用的原则,即已知点检测无误或合格时,才能利用。重要定位和放样,必须坚持用不同的方法或仪器校核测量或换人检测后才能施工。未经复核和检算的资料严禁使用。八、围岩监控量测8.1围岩监控量测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设计要求进地布点和监测,并根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量测项目和内容。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确保施工安全。并应把监控量测纳入施工工序,明确专人负责,责任落实到人,并贯穿施工全过程,为施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1监控量测目的监控量测不仅可以监测施工阶段围岩和支护动态,确保施工安全,而且可为调整初期支护设计参数,确定二次衬砌和仰拱的施做时间,提供反馈信息,作为变更设计的依据。2量测项目洞内外观察、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拱顶下沉量测以及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四个必测项目,为日常施工管理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必要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断层带增加隧道底上鼓量测项目。 3量测断面布置(1)在隧道每个量测断面上各布置一个拱顶下沉测点和二条净空水平收敛量测测线。(2)浅埋地段隧道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宜与洞内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在同一断面内。横断面方向在隧道中心及两侧间距2~5米施做下沉测点,每断面施测7-11个测点,监测范围在隧道开挖影响范围以外。地表下沉量测应在开挖面前方隧道埋置深度与隧道开挖高度之和处开始,直到衬砌结构封闭,下沉基本停止时间为止。地表下沉量测频率应和水平收敛及拱顶下沉量测频率相同。(3)量测断面间距量测间距Ⅴ级围岩地段不得大于5m,Ⅳ级围岩地段不得大于10m。为掌握各级围岩位移变化规律,在各级围岩起始地段增设量测断面。在洞口及浅埋地段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适当增加量测断面。4量测频率(1)洞内观察分为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期支护表面状况观察两部分。开挖工作面观察在每次开挖后进行,地质情况基本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对初期支护的观察也应每天至少进行一次,观察内容包括喷射砼,锚杆、钢架的支护状况。(2)洞外观察包括边仰坡稳定、地表水湿透等观察。(3)净空水平收敛量测和拱顶下沉量测采用相同的量测频率。量测频率见下表。实际量测频率从表中根据变形速度和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选择较高的一个量测频率。当变形速度≥5mm/d或累积100mm时,暂时停止掘进,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量测频率表 变形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距离量测频率1-5(1-2)B1次/d0.5-1(1-2)B1次/(2-3)d0.2-0.5(2-5)B1次/3d<0.2>5B1次/7d注:B为隧道开挖宽度.5量测资料的处理与应用(1)绘制根据现场量测数据,绘制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相对下沉与地表下沉时态曲线及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拱顶相对下沉、地表下沉与距开挖工作面的关系等。根据量测结果及《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的规定,根据变形管理等级指导施工。(见下表)变形管理等级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IIIU。〈Un/3可正常施工IIUn/3≤U。≤2Un/3应加强支护IU。>2Un/3应采取特殊措施注:U。-实测变形值;Un-最大允许变形值。(2)观察及量测发现异常时,及时修改支护参数。一般正常状态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喷射砼表面无裂缝或仅有少量微裂缝。位移速度除在最初1~2天允许有加速外,应迅速减小。位移很快达到稳定,且围岩状况比预计要好,适当减弱设计参数。 采用复合衬砌地段的监控量测,应在隧道周边收敛有明显减缓趋势,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在发展,收敛速率7天至少的平均值小于0.15mm/天,累计位移不超过极限位移植的80~90%情况下,选定围岩与支护基本稳定的最佳时机施做二次衬砌,并根据监测信息反馈,及时修正衬砌参数,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及更经济合理。量测元件埋设情况和监测资料纳入竣工文件,以备运营当中查考或继续观察。监控量测方法与要求序号量测项目测点布置量测方法与要求备注1洞内外观察1、洞内外观察包括地表情况、地表沉陷、边坡及仰坡稳定。2、洞内观察A掌子面观察B支护结构观察目视观察的方法,对围岩做以下观察:1、地质观察:隧道内放炮后一次喷射砼之前进行,每次开挖后均应绘制地质素描图,用于核对围岩类别及判断支护对围岩的稳定性。2、检查喷射砼有无裂损及发展,锚杆有无松动、钢架支护的工作状态等,并做好相应记录。地质素描应贯穿整个隧道施工全过程,以便及时掌握围岩的工程性质,核对围岩分类,观察支护系统受力情况,为安全施工提供直观的、必要的信息。2净空水平收敛量测隧道最大宽度处及以上,左右两侧3m对称布置量测桩,每个量测断面设7个收敛桩,量测断面间距根据围岩级别确定。采用坑道收敛仪进行量测,开挖后按要求迅速安装收敛桩并编号,初始读数应在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的超过24h,而且在下一循环开挖前获取初始读数,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妥为保护本项量测是研究洞室变形规律,判断施工安全与否及确定二衬施做时间的主要信息,是各项量测得重点3拱顶下沉量测正洞拱顶设1个下沉桩,量测断面间距与净空收敛量测一致。喷射砼应迅速在测点处设固定桩,采用精密水准仪及收敛计钢尺进行量测,在两端洞口处各设一水准点供洞内拱顶下沉量测用,量测频率及其他要求同净空水平收敛量测要求拱顶下沉量测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围岩与结构共同作用情况,其量测结果与净空水平收敛量测结果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4浅埋段地表下沉量测断面布置与洞内水平收敛和拱顶下沉在同一断面内,在一个量测断面内设7-11测点地表下沉量测在开挖工作面前方2B(隧道开挖宽度)处开始,直到开挖面后方约(3-5)B,地表下沉基本停止为止。防止隧道塌方 九、机械设备配置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备注1空气压缩机L-20/12.5台4110kw20m3/min2装载机ZL40C台2921.7m33挖掘机PC200-5台20.8m34混凝土搅拌站JS500座122.7522m3/h5混凝土输送泵HBT60C1816D台216145m3/h7混凝土喷射机TK-961台25.5kw5m3/h8双液注浆机ZYB-S100/65D台211100L/min9小翻斗车FCIA台210砼搅拌机JZC350台28.558m3/h11发电机组TFW130-4组1250kW12风钻YG-28台3013交流弧焊机B×1-500台248.515交流弧焊机B×6-400×2AC台22716切割机J3G2-400台217自卸汽车15t辆518隧道专用通风机SDDY-1000A台155×272000m3/h19隧道衬砌台车组120隧道开挖台架组121离心水泵φ100个422砂轮机SST-SDOB50台20.7523型材切割机J3GB-400台22.2kw24钢筋弯曲机台225钢筋调直机GT4-12台25.2kw35m/min26插入式振动棒ZX-150个201.127移动式手持热焊机DNJ-5台45 28混凝土运输车5m3辆2十、施工进度安排(含劳动力安排)10.1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招标文件和二十五局投标文件的承诺,结合具体工程实际,拟定隧道工程于2010年11月15日开工,2012年4月08日完工.本隧道为单线隧道,从XXX隧道出口端单口掘进,施工进度参考标(m/月)Ⅳ级围岩:130m/月,Ⅴ级围岩:60m/月。隧道按从出口端组织施工,施工进度安排总工期18个月,其中施工准备1个月,主体工程工期17个月。工期安排:2010年11月15日~2012年04月08日施工准备:2010年11月15日~2010年12月15日;开工时间:2010年11月15日;完工时间:2012年04月08日。施工进度计划图详见后附表“XXX隧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0.2劳动力安排隧道施工严格按流水作业,人员配备按各工种所需,动态调配管理。详见后附表《XXX隧道劳动力安排计划表》。十一、主要材料数量计划工程所需材料严格按工料机进行控制,并根据工程实际变动进行调整,同时结合当地气候条件、道路状况、材料供应情况进行适当贮备。主要材料数量见下页统计表 主要材料计划表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水泥P.O42.5t2634钢筋 t273锚杆ф22m28839小导管ф42 t16型钢 t88大管棚ф108㎏32982中埋式橡胶止水带 m3365PⅤC塑料外贴止水带 m3242复合防水板WRM-100m224873透水软管φ50m2088片石 m3310碎石<16㎜3571碎石<40㎜7133碎石<80㎜210碎石<31.5㎜8956中粗砂 14233十二、质量保证措施12.1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下页图示。质量保证体系思想保证质量保证技术保证施工保证经济保证提高质量意识项目部QC领导小组加强技术培训,实行计算机网络计划技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强化ISO9001系列标准创优质工程经济法规QC教育队QC小组技术交底测量复核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图纸会审成果发表工班QC小组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下道工序是用户制定教育计划检查创优效果制定创优措施明确创优工点经济责任制任接受工程师监察定期不定期质量检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加强现场试验控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检测手段技术岗位责任质量责任优质优价完善计量支付手续工费包干签订包保责任状制定奖罚制度经济兑现奖优罚劣提高经济效益总结表彰先进检查落实改进工作质量质量评定提高施工技能确保质量目标和创优目标的实现反馈掌握规范标准 12.2质量管理机构见下图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娄邵铁路扩能改造Ⅰ标指挥部指挥长:潘建明项目经理:王海杰质检工程师:陈林 XXX隧道施工队隧道仰拱作业班隧道钢筋作业班隧道二衬班隧道开挖班12.3自检体系强化以第一管理者(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自检、自控体系,完善内部检查制度,配足质量管理人员,实行施工技术部门管理、质量检查部门监控分离体制,立足自检、自控,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奖罚,对工程的重要结构和隐蔽工程建立预检和复检制度。自检体系由项目部、作业队二级组成,项目部为自检核心。项目部质量监察为实施单位,工程试验室配合,工程队设专职质检员,现场设工地试验室,按照“跟踪检查”、“复检”、“抽检” 三个检测方法实施检测任务,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自检体系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规范、设计文件、工程合同和施工工艺要求,细化分解质量控制,采取有效措施,对重点部位、重要工序、关键环节制定专人负责,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自检人员须监控各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质量,随时进行放线测量、材质试验、工序与工艺检查、质量检测等工作,保证质量检查控制的及时性、准确性。自检体系以甲方质量奖罚管理机制为基础,制定和完善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及考核办法,促使和激励企业强化质量管理,使企业内部经济效益与质量挂钩。实行项目挂牌、试件验收、测量复核、质量检查、奖金挂钩、质量否定等制度,明确岗位质量职责,层层落实质量责任。12.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2.4.1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原材料质量控制:设立专门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机构,制定制度,加强对原材料进场的监督与控制,工程材料必须全部有试验合格证,严禁一切未经化验或未经批准的不合格原材料运入工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各标号混凝土拌和前,要先进行试配拌和,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逐步调整修改,直至混凝土强度等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作为理论配合比。混凝土的拌合与运输: 混凝土只能按工程当时需用的数量拌制。不允许用加水或其它办法变更混凝土的稠度。混凝土拌合过程中根据气候情况随时测定砂、石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配合比。生产的混凝土必须拌合均匀,拌合程序和时间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的运输能力适应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以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规定的坍落度,并充分发挥设备的效率。混凝土的灌注:混凝土灌注前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全部模板和钢筋清刷干净,混凝土均匀性和坍落度要认真检查。混凝土的灌注作业连续进行,防止出现间歇缝或衬砌偏移。混凝土灌注在一次作业中,如因停水、停电等超过允许间断时间,采取保证质量措施(如即速启用自备发电机)或按施工缝处理,并取得监理工程师同意。泵送混凝土:在向模板中浇注混凝土之前,废弃首先泵出的混凝土,直到排出监理工程师认为满意的、质量一致的、和易性好的混和料为止。混凝土的泵送作业,使混凝土连续不断的喷出,且不产生气泡。泵送作业完成后,管道里面的混凝土及时排除,并将全部设备彻底进行清洗。12.4.2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技术措施集料坚固、无反应性、抗磨耗性、不可渗透性、含碱量低水泥含碱量低(小于0.6%(Na2O+K2O)),高水泥系数水清水,不含氯化物和硫化物混凝土拌和物低水灰比、清洁集料、小尺寸的粗集料;稠度大、密度大,高粘结的集料,限制一切料源的氯化物含量,严格按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外加剂减水,抗腐蚀,缓凝、抗泌水和具有触变性模板刚劲,减水凹角、突出部分等,避免尖角、剥刃,不漏浆,表面光滑,特殊寒冷气候下要保温 浇筑彻底捣固和压实,尽量减少泌水孔保护层严格保证保护层厚度养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水不含氯化物或硫酸盐。炎热天气:冷却了的砼拌和物,初期养护时防止湿度过小;寒冷天气:防止未凝固的砼冻结,防止新浇筑砼受冷风吹。预埋件避免电蚀作用,严密封闭接地杂散电流会产生腐蚀,将混凝土里面所有的钢构件,包括所有的钢筋,连通并且按电工学要求接地(仅在可能有杂散电流的地方接地)12.4.3防渗漏保证措施结合本工程的地质,水文情况和施工方法,对地下水的治理和防水结构,采取“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施工中,将从如下六道防线预防和根治隧道衬砌的渗漏水。第一道防线,注浆堵水;第二道防线,初期支护湿喷防水砼防水;第三道防线,衬砌前对洞身地下水渗漏较严重部位补充注浆堵水;第四道防线,软式透水管排水;第五道防线,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设防水隔离层防水;第六道防线:二次衬砌防水混凝土防水;第七道防线,施工缝、变形缝防水。并且要特别注意对洞身与附属洞室接口处等薄弱部位的防水施工工艺处理。12.4.4防结构混凝土开裂的措施开挖后,衬砌前,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对围岩和支护结构进行监控量测,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给设计院,不断优化支护和衬砌结构参数,确保支护和衬砌结构的受力条件与该地段的地质条件相适应,并根据量测信息,指导二次模筑砼衬砌的施作时间。 初期支护体系是主要承载结构,不仅要保证施工期间的施工安全,还要保证运营后的结构安全,因此,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初期支护,保证质量,充分发挥出支护结构的主要承载性能,避免模筑混凝土衬砌承受过大松驰压力而开裂。隧道衬砌前,必须虚碴、浮碴清除干净,确保仰拱、铺底以及隧道的拱墙衬砌置于坚实的基础上,避免衬砌不均匀下沉开裂。采用泵送砼工艺,浇注前认真检修砼施工设备,周密组织砼运输,最大限度地缩减砼运输时间和浇注间歇时间,确保砼能连续灌注,以防形成隐形施工缝。随时抽检砼的坍落度和温度,避免坍落度过大或过小,测量砼入模温度,控制砼入模速度,混凝土均匀灌注,水化热均匀散发,避免混凝土与环境温度差过大产生温度应力而开裂。冬季混凝土施工要采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加强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的捣固,确保混凝土捣固质量,保证衬砌混凝土的密实度。12.4.5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隐蔽工程检查以班组自检为基础,质检员专检和质检工程师专检、抽检相结合。施工班组在班中、下班前对当天工程质量进行自检,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由质检工程师命令返工。工序中间交接时,有明确的质量交接意见,每个班组的各工序严格执行“三工序制度”即检查上道工序,做好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每道工序完成并经自检合格后,邀请驻地监理工程师验收,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检查签证资料整理工作。所有隐蔽工程在获得监理工程师的签证后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未经签证的工序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十三、安全保证措施针对本工程特点,结合铁建设【2010】171号文件精神, 按本公司《程序文件》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的要求,制定干部、领导带班制,制定以下职业健康安全措施,以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13.1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框图 13.1.1隧道掌子面钻眼钻眼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支护、顶板及两邦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应立即加以支护或处理。台车进行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凿岩。严禁在残眼中继续钻眼。不在工作面拆卸修理凿岩设备。 13.1.2爆破作业洞内爆破作业必须统一指挥。进行爆破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警戒区外,并设置安全警戒。洞内爆破不得使用TNT(三硝基甲苯)、苦味酸、黑色火药等产生大量有害气体的炸药。爆破后必须经过通风排烟15min后,并经过以下各项检查和妥善处理后,其他工作人员才准进入工作面,并对工作面进行检查:有无瞎炮及可疑现象、有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两邦有无松动石块、支护有无损坏与变形。如发现瞎炮,必须由原爆破人员按规定进行处理。严禁在炸药加工房以外地点进行炸药加工工作,加工人员严禁穿着化纤衣物。爆破器材运输:在洞内及辅助坑道运输爆破器材、用机动车运送炸药、用人力由炸药库向工作地点运送爆破器材等,均必须遵守其有关安全规定。每日放炮时间及次数,应根据施工条件有明确规定,装药后到点炮时间不应过久。13.1.3支护隧道各部开挖后应根据围岩情况,选用有效的支护。施工期间,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对各部支护进行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每班应责成专人检查,当发现支护变异或损坏时,应立即整修加固。当喷射砼尚未达到一定强度即趋失稳的围岩, 或喷锚后变形量超过设计容许值以及发生突变的围岩,宜用钢架支撑进行支护安装钢架支撑,应遵守起重和高处作业等有关安全规则,宜用小型机具进行吊装。对开挖后自稳程度很差的围岩,应采用超前锚杆和挂网喷射砼的办法进行临时支护。应把喷层的异常裂缝作为主要安全检查内容之一,经常进行观察与检查,并作为施工危险信号引起警惕。如发现隧道内有险情,必须在危险地段设置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区。喷砼及注浆作业,要按规定带好防护用品。13.1.4装碴与运输各种运输设备不得人料混装,各种摘挂作业,均应设立专职联络员。装碴机上的电缆或高压风管,应有专人收放。洞内成洞地段,出碴车最大行车速度为15km/h,洞内施工地段,出碴车最大行车速度为5km/h。出碴车运输应遵守下列规定:非专职司机不得驾驶出碴车;除出碴车司机、信号员、联络员外,不得搭乘其他人员;司机不得擅离工作岗位,运行中不应将头、手伸出车外。司机离开座位后,应该拉好手刹,开亮示廓灯;13.1.5二次衬砌出碴车应经常检查,做好维护,保持车况良好; 衬砌工作台上应搭设不低于1m的栏杆,跳板设防滑条,梯子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钉子露头和突出尖角。工作台、跳板、脚手架的承重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并应在现场挂牌标明。脚手架与工作台的底板应铺设严密,木板的端头必须搭在支点上。吊装拱架、模型板时,工作地段应有专人监护。在隧道内作业地段倾卸衬砌材料时,人员与车辆不得穿行。在2m以上高处工作时,应符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检查、修理压浆机械及管路,应停机并切断风源与电源。台车下的净空,应保证运输车辆顺利通行,并悬挂明显的缓行标志。拆除混凝土输送软管或管道,必须停止混凝土泵的运转。13.1.6通风与防尘13.1.6.1通风管理隧道施工中的通风应符合铁道部隧道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并应设专职人员管理。隧道内的空气成份,应每月至少取样分析一次。风速、含尘量每月至少检测一次。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严禁人员在风管的进出口附近停留。通风机停止运转时,任何人员不得靠近通风软管行走和在软管旁边停留,不得将任何物品放在通风管或管口上。隧道施工必须采用综合防尘措施,定期检查测定粉尘浓度。隧道施工在凿岩和装碴工作面,必须做好下列防尘工作:放炮后必须进行喷雾与洒水;出碴前应用水淋透碴堆和喷湿岩壁;在压入式的出风口,宜设置喷雾器。13.1.6.2通风设备安装与通风措施1.工艺流程: 基础验收设备开箱检查搬运清洗检查安装找平找正试运转、检查验收2.设备安装:1、安装前应根据设计图对设备基础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风机设备开箱时应按装箱清单,核对主要尺寸进出风口位置是否符合要求,并填好检查记录。2、风机在运转、吊装时,应在所通过路径的管沟上敷设盖板,并保护好地面。3、射流风机安装时,为了满足平衡风机的重力,县挂吊架和风机安装应满足如下要求:(1)悬挂吊架底板应为水平,偏移量不大于3mm。(2)悬挂吊架和风机之间在安装时应避免任何不同心度,若不同心,可用垫片或锲形塞调整安装孔的中心位置。(3)各部件之间根据隧道现场情况调整相互位置后,进行现场焊接。(4)最后整个悬挂吊架部件焊接在隧道内的预埋承重钢件上,焊缝要求均匀密实,焊接完成后应进行抗拔实验。(5)悬挂吊架各构件采用Q235-A钢材,焊条采用E4323,焊缝质量二级。(6)悬挂吊架与风机连接采用高螺栓连接。4、风机就位安装后,应检查传动轴的水平度,允许偏差小于是0.2/1000,中心线的平面位移允许偏差10mm,标高允许偏差±10mm。5、风机试运转前,应先全面检查后再手动盘车;在点动电动机后,各部位应无异常,方向正确,方可进行试运转,连续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小时;运转后,再进行检查风机减震器基础有无移位和损坏现象,并做好记录。 6、风机必需安装消声器,在消声器出口端安设风门。压力表安装高度离地面1.5m,测压紫铜管末端进入风道内15m,静压端垂直风道壁,全压管端位于风道中心,且逆风流方向。7、风机运转中,轴承的径向振幅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规定,且符合下列要求:转速(r/min)≤375>375>550>750>1000>1450>3000相应振幅不应超过(mm)0.180.150.120.100.080.060.048、风机风门应由专门值班人员控制。13.1.7供电与电气设备施工机械、机具和电气设备,在安装前按照安全技术标准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经验收确认状况良好后才可运行。隧道施工照明线路电压在施工区域内不大于36V。所有电力设备设专人检查维护,并设警示标志。洞内防爆电气设备,在安装前应由合格的防爆电气检查人员检查其安全性能,合格后方能安装。使用期间应定期进行测试与检查。电气设备的检查、维修和调整工作,必须由专职的电气维修工进行。洞内照明的灯光应保证亮度充足、均匀及不闪烁,凡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库房或洞室,必须采用防爆型灯具或间接式照明。在操作洞内电气设备时,要符合以下规定:非专职电气操作人员,不得操作电气设备;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胶鞋并站在绝缘板上;手持式电气设备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须接触的部位,要有良好的绝缘,使用前应进行绝缘检查; 低压电气设备宜加装触电检查;电气设备要有良好的接地保护,每班均由专职电工检查。13.2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13.2.1建立突发事件处理管理体系,完善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成立突发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现场负责施工的项目副经理负责,结合本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突发事件处理管理细则,上报甲方及监理工程师同意后实施。其组织体系见下页图示。制定施工安全管理、突发事件处理管理细则,并认真落实。工程开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特点及工程进展情况组织有关部门及人员专门进行突发事件处理训练,提高防范意识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13.2.2具体的应急措施隧道施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实本预案应从思想、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旦出现紧急情况,能及时满足应急抢险的要求,能及时控制、消除险情,减少灾害的危害和损失。13.2.2.1应急机构现场指挥部总指挥(指挥长):XXX第一副总指挥(项目经理):XXX第二副总指挥(项目总工):XXX抢险队队员:项目部的所有人员物资、设备:项目部的所有物资和设备。 项目部设应急救援中心办公室应急机构总指挥XXX联络通讯组组长:XX组员2人人员疏散组组长:XX组员5人后勤支援组组长:XXX组员4人伤员救护组组长:XXX组员4人第二副总指挥XXX第一副总指挥XXX现场保卫组组长:XXX组员4人技术组组长:XX组员5人项目应急指挥部及应急救援组织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定期评审实施应急预案进行评审、修订配备应急物资、设备编制应急预案成立抢险领导小组危险源识别及评价应急知识教育培训、应急演练组建抢险队职责:1.应急预案总指挥职责:①分析紧急状态下确定相应报警级别,根据相关危险类型、潜在后果、现有资源控制,决定紧急情况的行动类型。②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关人员的安全;③直接监察应急操作人员行动,并与本项目外的应急反应人员、部门、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络;④协调后勤方面,为支援应急反映组织做准备;⑤对应急事件进行评估、确定事故的应急报警级别是否升高还是降低;⑥ 发生人员伤亡事故、交通事故时需要通报外部机构,决定请求外部援助。2.应急预案副指挥职责:①协助事故应急预案总指挥组织和指挥事故应急操作任务;②向事故应急总指挥提出应急事故的对策和建议,并保护好事故现场;③协调、组织和获取事故应急所需要的资源、设备以支援现场的事故应急操作;④组织本项目部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分析及评估;3.专业组组成:事故一旦发生,经组织火速赶赴事故现场,在现场第一线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按本隧道实际情况分为:①技术组:该组成员要对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熟悉,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进行抢险,防止事故扩大,并遏制危害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人数:5人组长:XX成员名单:XX、XXX、XXX、XXX、XXX②人员疏散组:负责组织抢救受伤人员、疏散物资材料、汽车、设备工作,了解事故现场需要抢救人员的数量和抢救地点、危险程度并具体组织抢救疏散。负责车辆及相应工具的供应,通过各种方法了解事故现场全面情况及其变化,及时向现场指挥组提供真实可靠的情况。人数:5人组长:XXX成员名单:XXX、XXX、XXX、XXX、XXX③联络通讯组:确保各专业组与调度和项目部之间广播和通讯的畅通;通过广播指导人员进行散开和自救。人数:2人 组长:XXX成员名单:XXX、XXX④现场保卫组:维持现场治安,按事故的发展态势有计划地散开人员,控制事故区域边界人员车辆的进出。人数:4人队长:XXX成员名单:XXX、XXX、XXX、XXX⑤伤员救护组:主要负责组织抢救伤员的应急救护工作。人数:4人队长:XXX成员名单:XXX、XXX、XXX、XXX⑥后勤支援组:迅速调配抢险物资设备至事故发生点;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防护;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后勤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人数:4人队长:XXX成员名单:XXX、XXX、XXX、XXX4.抢险救护队人员及主要物质设备应急资源的准备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保障,项目部根据潜在危险源的性质和后果分析,配备应急救援中所需的救援物资机械和设备、交通工具、医疗设备和药品、生活保障物资。13.2.2.2应急抢险物资设备应急物资:①大于Φ20cm圆木、3-5米长、20根,工18工字钢、12米长、6根,5cm厚的木板、填塞短木2立方米、φ125~150钢管10根; ②锚杆、钢筋网;③应急灯、扒钉、木工锯、大锤、撬棍、有线电话、担架等。④消防器材;应急设备:①临时发电机、空压机、电焊机、气焊设备一套,喷射混凝土设备、注浆机、抽水机;②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③指挥车。13.2.2.3应急事故报告1.报告流程事故报告流程图事故发现人安全质量部主管安全副经理项目部经理公司总经理娄底市人民医院工程技术部:XXXXXXXXX安质部:XXXXXXXXX派出所:XXXXXXXXX调度:XXXXXXXXX 物质部:XXXXXXXXX医疗救护单位:娄底市人民医院急救电话:1202.应急措施紧急情况报告流程图广州公司有关领导广州公司调度有关部门项目部现场目击者政府和公司外有关救援部门上级机关紧急状况现场救援处理医疗救护组组织职责(1)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在第一时间内对事故现场进行抢救伤员;(2)对火灾事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扑灭;及时抢救事故现场物资;(3)准确、合理地分配人员和组织抢救工作;做到在事故现场不慌不乱,井条有序地进行; (4)保证现场救援通道的畅通;(5)有责任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6)医务人员在最快时间内必须落实好应急救援物资数量;(7)抢救组应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开展对组员进行自救、互救知识宣传;(8)对事故现场内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对事故现场内外人员进行疏散。后勤支援组职责(1)施工现场出现紧急事故时,支援组随时作好支援、配合抢救组的准备工作;(2)支援组应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开展对组员进行自救、互救知识宣传;(3)按事故的大小进行补充应急救援物资;(4)同抢救组一起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5)有责任对事故现场的救援通道进行疏通,保证事故现场抢救工作有序进行;(6)迅速组织后勤后续必须供给的物品,并及时输送到位。技术组职责(1)根据施工现场的内容和特点,制定可能出现而必须运用建筑工程技术解决的应急反应方案,整理归档,为事故现场提供有效的工程技术服务,做好技术储备;(2)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总指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反应行动中的技术工作;(3)亲临事故现场,有必要地对事故进行技术鉴定。后勤组职责(1)协助制订施工项目的应急物资资源的储备计划;(2)定期检查、落实应急反应物资资源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3)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会同医务人员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到事故现场,并即使对事故现场进行拉资,同时提供后勤服务工作;(4)提供抢险人鱼的安全防护装备;并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事故调查组职责(1)对事故现场进行保护;(2)调查了解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相关人员的责任;(3)按“四不放过”的原则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教育、总结;(4)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并及时召开事故现场分析会。善后工作组职责(1)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做到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2)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3)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陪工作;(4)慰问有关伤员及家属。13.2.3隧道电、火、气体事故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由持证的专业电工架设和管理,并要符合国家安全用电技术规范规定要求。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等导体扎在一起;严禁电源线拖地,乱拉乱接。2.推行“三相五线”制,做好接地接零保护,在“三相五线”制电路中,各种电动机具和铁壳电箱必须按规定接地接零,不允许在同一系统中部分设备接地,部分设备接零,严禁用接地线作载流零线。实行“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电”,严禁多机一闸,并选用适宜的保险丝,不得用铜线作保险丝使用。3. 生产、生活用电都要普及推广使用设置防漏电掉闸装置并要经常检查,发现失灵的要立即更换。4.检修设备或装接电线电气时,应拉闸停电,不准带电作业,实行挂牌警示“有人操作,禁止合闸”制度,配电房应有专人监管,不得随便离开岗位。5.隧道内电、火、气事故处理:(1)隧道内发生触电事故应立即切断或用干燥的木棒或绝缘物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源,关闭开关。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将其抬到新鲜风流处,平放,并解开衣裤,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法急救。急救是需要耐心,防止"假死"现象,并且不要打强心针。(2)隧道内发生火灾,正确确定火源位置,火势大小,并迅速向外发出信号。及时利用现场消防器材灭火,控制火势大小,组织人员撤退出火区。如火势不能扑灭,应急时向所在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电话:119),寻求帮助。(3)隧道内发现瓦斯或不明气体,应及时加强通风,采取防范措施。如发生瓦斯爆炸,就地做好自救工作,迅速协助伤员一齐撤出到通风安全地区。如有人受到有毒气体伤害,应将其运至有新鲜风流的安全地区,并立即检查伤员的心跳,脉搏,呼吸及瞳孔,并注意保暖,同时保持伤者呼吸通畅。如受一氧化碳中毒,中毒者还没有停止呼吸或呼吸停止但心脏仍挪动,要立即搓摩他的皮肤,温暖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心脏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心脏挤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如因瓦斯或二氧化碳等窒息,情况不严重时,抬至新鲜风流中稍作休息,即会苏醒。如窒息时间较长,就要在皮肤搓摩后进行人工呼吸。情况严重时应立即拨打医疗救护电话"120",请求救护。13.2.4隧道突水、突泥事故1.突水处理方案 在隧道内富水构造被揭穿后,发生大的突水(有水无泥)后,采用以下的方式处理:(1)待其水量减少或消退、水压降低后再进行注浆。(2)若水流很大、水压很高、人员无法靠近,且无减弱趋势,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处理:①在地下水补给区与隧道涌水点之间布置泻流钻孔分流泻压,降低涌水点的涌水量和流速;②在出水点的上游揭穿水道,排水减压,为隧道掌子面处理创造条件;2.突水涌泥段处理方案突水涌泥常来势猛、速度快、流量大,只有待其减退后再进行处理。水量减退后,淤泥充填洞内,在清淤引起涌泥增加、掌子面不稳、欲进反退时,封闭掌子面,采用全断面帷幕注浆加固,超前小导管支护,短台阶开挖方案。3.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施工过程中若发现较弱突水突泥现象,立即报告应急组织领导,现场施工人员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迅速打随机排水孔,安置塑料弹簧软管进行排水(塑料弹簧排水管引入排水沟),释放水压力,并及时喷锚封闭围岩。如果围岩破碎,可在初喷砼结束后迅速安置钢拱架,然后再进行复喷砼封闭围岩,加强支护。若发生高强压力突水突泥现象,应立即尽可能地撤离人员和机械设备,确保安全。及时向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组织救护工作。准确记录水量的流量、流速、水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突水突泥控制。13.2.5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分部每月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由项目经理组织,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专干、安全员、施工员、机械设备负责人及用电负责人等参加。重点检查安全管理及现场安全控制上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由安全员下达整改通知,并执行“安全奖惩制度”。整改责任人严格按制定的整改措施,按时完成整改,并组织整改复查。同时班组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并开展经常性安全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由施工员或相关责任人实施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章行为,安全员必须立即制止,并按“安全奖惩制度”进行处罚。安全分析制度项目部在每月进行全面安全检查之后,召开安全分析会。由项目经理主持或委派他人主持,安全小组成员和各安全相关人员参加。根据施工进度和安全检查情况,认真分析当前施工管理存在的漏洞,反思日常安全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深入查找原因和教训,制定整改要点和防范措施,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整改期限。安全教育制度项目部员工,必须进行公司级、项目部级、班组级的安全教育,做到先教育后上岗,教育登记表要存档。班组长安全教育:每年组织一次对班组长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后要登记归档。特种作业人员教育: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工种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安全技术培训,获得劳动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证,方可上岗。 全员安全教育: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采用展览、安全周、班会、竞赛活动等形式,对全体员工进行不断的安全教育。安全奖惩制度为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项目部施工实际制定安全奖惩制度,切实做到奖罚分明,奖励先进、处罚违章作业。对违规作业造成事故或经济损失的,项目部将严格按照广铁程施[2001]46号关于修订公布《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办法》和《行车、职工伤亡事故责任人处罚和经济损失赔偿及行车事故(事件)的经济处罚办法》的通知精神进行处理。13.2.6火工品管理1.火工品必须严格遵守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建立健全炸药库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火工品领料、退料制度,加强炸药库安全防护,火工品仓库应由正式职工看守,未用完的火工品器材应及时退回仓库保管,坚决杜绝帐物不符和火工品丢失现象发生。在隧道内运送爆破器材时,雷管与炸药应分别放置在带盖的容器中运送。用人力由炸药库向作业地点运送爆破器材时,必须保证爆破器材前后30m内,应有专人护送,并应当直接送到工作地点,严禁中途逗留。每人一次运送炸药数量,不得超过20公斤或原包装一箱,运送起炸药卷时不得超过10公斤。2.炸药库炸药库房的选址和建设要经过当地公安部门与民爆部门的批准,本隧道所需炸药由炸药库专门人员送至现场。炸药库巡守员管理制度1、严禁饮酒上岗,加强巡逻,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 2、要杜绝一切火源(烟头、电器等),注意安全。3、巡守员要佩带对讲机或手机,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4、巡守员必须持证上岗。5、爆破器材要严加看管,昼夜有人巡逻警卫。6、严格执行“巡守员交接班记录”制度,做好每班交接情况记录。7、时刻提高警惕,防盗、防偷;同时注意明暗火源,注意防火。8、定期检查仓库的消防器材,发现问题及时更换。9、当班期间禁止吸烟,同时警告进入库区的人员注意防火。10、项目部领导班子将不定时对炸药库进行检查,如果发现巡守员不在岗,项目部将对脱岗人员进行经济处罚,严重者将给予下岗处理。炸药库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项目经理部制定炸药库管理制度如下:1、库区必须昼夜设警卫,加强巡逻,严加看管,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库区;2、库区内严禁烟火和明火照明,严禁用灯泡烘烤爆破器材;3、库区的消防设备、通讯设备、报警装置和防雷装置每季度检查一次;4、库区必须整洁、防潮和通风良好,严格控制、杜绝鼠害;5、爆破器材应堆放在垫木或专用箱柜中,严禁将其随意堆放;6、库房内禁止堆放其他与爆破器材无关的物品;7、经常测定库房的温度和湿度,经常检查库房情况,发现硝化甘油类炸药渗油和硝铵类炸药吸潮结块等情况时,应及时给予处理;8、对新购进的爆破器材应逐箱(袋)检查其包装情况,并按规定做性能检查;9、建立爆破器材收发记录制度,采用三联式领用单和退料单制度,定期核对帐目,做到帐物相符; 10、爆破器材应按其出厂时间和有效期的先后顺序发放使用。13.2.7冬季、雨季、夏季施工1、雨季施工雨季要做好施工防范及各种临时设施的防排水工作,加强隧洞洞口的防排水设施的建设,保持沟渠通畅。隧洞地下水多为孔隙水,接受地表水补给,应加强地表排水,确保无积水。详细调查易于发生水害地段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措施。对影响施工的运输道路、进行必要的改善、整修和加固,对常用的主要材料工具要在雨季之前备足,并增建必要的防雨、防洪措施;对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在洪水位以下的材料,生活房屋及机械设备,雨季前应搬到安全地带。水泥及砂石料场排水设施应畅通无阻,混凝土搅拌站应设防雨棚。雨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要及时测量砂、石含水量并加以调整配合比并对刚浇筑的混凝土用塑料布覆盖。混凝土、砂石料运输应有防雨及防滑设备。与当地气象水文部门取得联系,随时掌握气象预报,掌握汛情,以便更为合理地安排和指导施工,并组建防洪领导小组,全面组织实情预报和抗洪救险工作。2、冬季施工(1)调整配合比方法(主要适用于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体做法:①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冻的重要手段。试验结果表明,应使用早强硅酸盐水泥。该水泥水化热较大,且在早期放出强度最高,一般3天抗压强度大约相当于普通硅水泥7天的强度,效果较明显。②尽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从而增加水化热量,缩短达到龄期强度的时间。 ③掺用引气剂。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加入引气剂后生成的气泡,相应增加了水泥浆的体积,提高拌和物的流动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缓冲混凝土内水结冰所产生的水压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④掺加早强外加剂,缩短混凝土的凝结时间,提高早期强度。应用较普遍的有硫酸钠(掺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复合早强试水剂(掺水泥用量的5%)。⑤选择颗粒硬度高和缝隙少的集料,使其热膨胀系数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近。(2)蓄热法(主要用于气温10℃左右)。对原材料(水、砂、石)进行加热,使混凝土在搅拌、运输和浇灌以后,还储备有相当的热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热较快,并加强对混凝土的保温,以保证在温度降到0℃以前使新浇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抗冻能力。要注意内部保温,避免角部与外露表面受冻,且要延长养护龄期。3、夏季施工在炎热气候中浇注的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将会降低,影响因素有:  (1)混凝土的温度较高;  (2)凝结和早期强度增长较快;  (3)在同样坍落度要求下用水量增大。  处理措施:  (1)向骨料堆上洒水,通过水的蒸发使骨料冷却;  (2)在混凝土中掺加缓凝剂;  (3)必要时用冰代替部分拌合水;   (4)掺加粉煤灰以调节炎热气候的影响;  (5)适当增加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养护措施:(1)在修整作业完成后或混凝土初凝后立即进行养护;  (2)优先采用水养护方法连续养护。在混凝土浇注后的前一两天,应保证混凝土处于充分湿润的状态,并应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对混凝土养护龄期的规定。  (3)对于大面积的平板类工程,用养生液养护是较为实用和方便的。白色养生液所形成的薄膜还能反射太阳光,减少热量吸收,抑制混凝土的温度升高,所以可在养生液中掺些白色颜料。  (4)当达到规定的养护时间拆除模板时,最好为潮湿表面提供潮湿覆盖层。十四、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14.1施工环保、水土保持措施目标施工过程中有完善的环保、水保措施,废水、弃碴、泥浆以及工程垃圾按规定排放、处理,完工后及时恢复植被,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及沿线水域不受污染和破坏。采取合理措施,避免施工方法不当而引起的污染、噪声和其它原因造成对公众财产和居民生活环境的伤害或妨碍。注意保养机械和正常操作,尽量使机械噪声维持其最低声级水平。采取措施防止机械、车辆停放、维修以及油品存放时的油品泄漏。采取合理措施,钻孔桩施工及隧道施工产生的污水、泥浆等达标后排放。工程施工垃圾、生活垃圾按有关规定排放,处理。施工过程中在路基本体完成后及时完成路基的防护工程(挡护工程或植被工程);施工完毕的取弃土场及时平整绿化,并做必要的防护,防止水土流 失。施工营地、场地、便道在使用完毕后恢复。14.2建立健全的环境保证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任组长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和环保专业人员。实行由项目经理部负责领导、部室分工管理、安质环保部监督指导,作业队具体实施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ISO14002环境管理体系以及单位建立、运行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由项目经理负责对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层、管理层和作业队负责人,进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学习教育,再由作业队负责人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分工程区段、工点、生活区制定控制污染的具体的执行标准、要求和环境保护计划。经理部将环保工作业绩与安全、质量、进度等同等对待,同步检查,同步考核。所有环保工程与正式工程同时施工,同等要求。施工环境保护体系项目经理全面负责环保技术负责人劳务管理负责人其它有关部门材料管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生产调度负责人机械管理负责人 1、监督施工全过程的环保工作和不符合纠正。2、发现并配合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环境问题3、开展环保活动和环保培训。4、保证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1、指定项目保护措施和分项工程的环保方案。2、监督各项环保技术措施的落实3、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1、和理安排生产,减少对环境的干扰。2、组织各项环保技术措施的实施。1、保证使用的各类机械在安全、良好的状态下运行。2、监督操作人员按操作违章作业。1、保证进场施工人员的文明和技术素质。2、组织对施工人员的环保和文明施工培训和考核。1、财务部门保证环保工作所需经费。2、行政部门负责各项按后勤保障符合环保要求。1、保证按要求贮存和堆放材料。2、对有毒危害危险品严格管理和领用制度。3负责各种施工材料的节约和回收再利用各工序、班组、岗位人员做好职责内的具体工作14.3林木、植被、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施工必须有利于环境的保持或者是恢复,使生态环境不因工程活动而恶化。保护原有植被:便道选线,营地选址,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对合同规定的施工界限外的植被、植物树木等必须维持原状并加以保护;施工用地界限范围内的树木、草皮和其他植物,移植利用,不得破坏。永久用地范围内的裸露地表用植被加以覆盖。 充分做好开挖边仰坡、弃碴场地的植被恢复与绿化、临时施工场地的复耕工作。对隧道工程开挖的弃碴除能利用的外均在弃碴场内堆放,在堆弃过程中需先修好挡墙并作好地表水的引排疏导,其坡脚采用浆砌片石防护,不向河流和设计范围外的场地弃碴,堵塞沟壑、河道。弃碴堆弃前,将地表熟土推至一旁,待弃碴完毕后将碴顶整平,并填保存的熟土进行复垦。弃碴场使用完毕后,及时平整、复耕和绿化。营造良好环境。在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经常进行卫生清理,同时在生活区周围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生活环境。及早施作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和裸露地表的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洞口及场地开挖中应采取控制爆破,防止飞石对附近林木、植物造成损害。对有害物质(如燃料、废料、垃圾等)要定点存放并按当地环保部门和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措施处理,防止对动、植物造成损害。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14.4水环境保护措施靠近生活水源的施工,用壕沟或堤坝同生活水源隔开,避免污染生活水源。隧道内、搅拌站以及其他施工区产生的施工污水经治理净化处理后排放,不直接排入河道。生活污水采取二级生化或化粪池等措施进行净化处理,生活废水必须经沉淀处理,经检查符合标准后方可排放。按设计施工,进行注浆堵水,防止因地下水、地表水流失改变水系,破坏生态平衡。 机械存放点、维修点、车辆停放点以及油品存放点做好隔离沟,将其产生的废油、废水或漏油等通过隔离沟集中到隔油池,经处理后进行排放。注意保护自然水流形态,做到不淤、不堵、不留施工隐患,不阻塞河道。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防止水污染。14.5大气环境的保护措施14.5.1空气污染控制在设备选型时选择低污染设备,并安装空气污染控制系统。配备的各类机械设备其污染物排放必须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较为先进的环保型产品,使之在施工生产中达到“零”排放,或经过处理后污染物排放达到GB16297—1996标准。对汽油等易挥发品的存放要密闭,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严禁在场地内燃烧各种垃圾和废弃物。14.5.2噪音污染控制合理分布动力机械的工作场所,尽量避免同处运行较多的动力机械设备。对空压机、发电机等噪音超标的机械设备,采用装消音器来降低噪音。爆破采用微差控制爆破,降低爆破噪音。合理安排爆破时间及噪音较大的机械作业时间,控制噪音。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现场只许按低音喇叭,场外行驶严禁鸣笛。14.5.3减少粉尘措施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在运输水泥等易飞扬物料时用篷布覆盖严密,并装量适中,不得超限运输。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生活区周围有条件的地段采用混凝土硬化路面。作业场地及运输车辆应及时清扫、冲洗,保证场地及车辆的清洁。 运输道路要定时洒水防尘。隧道内加强通风和照明,在有粉尘的作业环境中作业,除洒水和通风外,作业人员还必须配备劳保防护用品。14.5.4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基本要求: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生态环境保护法规。按设计要求做好铁路中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森林、草地、湿地和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将不利影响减到最低程度。保护野生动物,不准狩猎活动。不得购买或食用国家列入保护类别的珍稀动物和益鸟类。保护野生植被、湿地、草地和森林。限制人、车活动范围,不乱行乱走,不破坏植被。办公、生活区产生的垃圾分类集中存放、集中处理,严禁随处乱丢,破坏生态环境。工程竣工后对施工便道、施工场地和生活基地进行环境清扫、平整,尽量恢复地表自然状态。加强对“三废”的综合利用,提高“三废”的回收利用率。杜绝一切污染事故。14.5.5卫生防疫措施制定生活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搞好职工宿舍卫生和食堂的饮食卫生,生活区要有专人打扫卫生,水沟定时清扫,区内设置垃圾箱。食堂必须申办卫生许可证,生、熟食分开操作,熟食要设有防蝇罩,炊事员要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对地区性的病疫和卫生防疫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工地设置能冲洗的厕所,派专门的人员清理打扫,并定期对周围喷药消毒,以防蚊蝇滋生,病毒传播。十五、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15.1文明施工措施15.1.1文明施工目标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创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15.1.2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框图如下图所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长:王海杰副组长:XXX文明施工管理体系框图安质环保部部长机电物资部部长工程队技术主管工程管理部部长安质员试验员文明施工员工班长技术员办公室主任环保工程师 15.1.2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是贯穿于施工全过程的经常性管理工作之一,它与安全、技术、施工调度、机械设备、工程材料及设备供应管理密切相关,所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又是一项涉及面广、群众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实施现场文明施工的具体措施如下:开展全员文明施工教育,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文明施工是安全无事故的基础,是施工质量的保证,是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是赢得信誉的基本条件。结合现场实际,编制文明施工实施细则,杜绝野蛮施工,不规范操作,材料器材乱堆乱放,现场排水不畅,噪音、粉尘、排放污染严重,事故隐患不断等不文明现象,科学指导和推进文明施工。开展现场文明施工竞赛评比活动。以动态跟踪检查为手段,以文明施工实施细则为依据,开展“文明工号”挂牌活动。 文明施工活动,纳入班组内部分配考核项目,凡职工文明施工不达标者均减分扣奖。积极联系当地政府和群众,了解当地民风民俗,尊重民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处理好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不与百姓发生冲突。教育职工,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当地的规章制度。杜绝偷盗、斗殴等违法现象发生。着装整齐,挂牌上岗;文明施工,防止野蛮作业。施工场地管理: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实施定位管理,分管段、分片区进行场地规划,运输道路、材料场库、机械停放场、搅拌场、和生活区要按照总平面图合理布局,统一规划,布置整齐并在施工区域设醒目标牌。要求布置合理,秩序井然。在大门围墙处,设置施工标示牌,标明工程名称及主要工程量、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驻地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项目经理、工地施工及监理负责人。并在醒目位置设置一图五牌。一图:即平面布置图;五牌:即工程概况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消防保卫(防火责任)牌、安全生产牌、文明施工牌。施工现场设置的临时设施,做到生活区和施工区划分明确,按规定布置防火设施。建立住地文明、卫生、防火责任制,并落实到专人。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给、排水系统。保证给水设施不渗漏,供水安全。排水系统顺畅,整齐大方。临时用电按施工组织设计布置,不乱接乱扯,供电设施良好,光照充足。建筑材料堆码按制定的文明施工管理办法要求及平面布置图分类堆放,并用标识牌标识清楚,严禁混堆乱放。 所有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一律配带标识身份或工种的证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建筑垃圾要随时清理。不用的料具和机械及时清退出场,保持场地清洁。15.2文物保护措施树立文物保护目标:守法自律、爱宝护宝、完璧归赵。对全体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文物保护和地下物品的保护教育,认真学习《文物保护法》和相应法纪法规,使全体人员都明确自身的文物保护权利和义务,明确地下文物的国家所有权。在施工中发现文物或有考古、地质研究价值的物品时,立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并尽快通知建设单位及有关部门,待有关人员鉴别并采取措施后才可施工。15.3文明退场措施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回收施工料具及原材料。按设计要求对施工场地采用植被覆盖或其他措施处理完毕。对弃碴场及时进行平整,除按设计作坡脚防护外,碴面应覆土种植草皮。对过乡村的临时道路进行平整处理,路基路面及排水系统不低于原标准。拆除临房、复耕支农、工完场清、尽早退场。十六、程序信息化管理体系16.1程序化施工由于本工程主要为地下作业,施工现场交叉作业,施工安全威胁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采用总体项目并行施工,各分段、分部流水作业。另特别注意各个工种、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穿插施工和上下工序之间的紧密衔接。特别是与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各有关单位之间需要相互间紧密的配合。 为了避免要赶进度而忽视质量的事情出现,分部将执行:1、施工开工报告制:提交施工组织方案及提交施工报告,经审查后按此开工。根据各专业的特殊性、紧迫性,由项目经理根据甲方的要求,相关的文件,作出具体施工要求,质量要求。2、实行工程任务技术负责制:项目经理安排各单项工程的负责人名单,并进行技术交底。3、实行施工准备工作负责制:各分项工程施工负责人在开工前,就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作出具体的单项施工方案。项目经理列出总工作量、总施工控制进度,各分项工程施工负责人就具体的工作安排技术图纸、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施工机具;各分项工程施工负责人要提前安排材料的加工和订购,并直接向项目经理负责。4、技术交底制:为了做到施工中心中有数,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控制进度。施工进场前,项目经理召开技术交底会议,就工程任务、工程进度、施工图要点、质量要求、操作流程、施工方法、施工技术措施、工种配合和安全文明施工等技术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并以书面形式交底。安排工程任务到具体负责人时,以任务书的形式下达到具体负责人,并最后检查效果和统计工作量,而任务具体负责人应以书面形式向项目经理汇报并最后统计。5、工程督导及验收制:督导员注意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安装及调试与运行、竣工验收的督导及验收工作,以文字、图表形式归纳总结,并向项目经理负责。6、具体施工时,尽量以文字、图纸的方式提交给总工、甲方、设计、监理,得到签名认可。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快速反应、及时解决。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施工的管理:作好准备工作,把整个工程的材料需要量,工作量统计出来,采用图表使之量化处理。项目经理下达任务时以任务书形式下达到具体负责人,最后检查、统计。任务承接人以文字形式向项目经理汇报并归档。 加强对现场施工队的管理①实行施工班组组长负责制。对施工队进行层级管理,其架构和工作流程如施工组织结构图所示,即施工班组长直接向分部项目经理部负责。经理部向施工班组长以任务书形式下达任务后,安排工作量和质量安全要求等,由组长细分任务到施工班组成员,发现问题,及时向经理部反映,尽量现场解决。晚上班组长整理出当天的工作量、出工人数、遇到的问题等向项目经理部汇报,并由项目经理组织讨论解决有关问题。②每晚开工程小会。主要内容统计工作量,协商如何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难题;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并预想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准备所需工程材料及机具等。每周工程例会,总结工作,安排下个星期的工作。16.2资料管理及签证制度建立原始资料的积累和保存制度本工程中的每一单位工程都要准备一套完整的质量保证文件和记录。A.文件包括:a.质量计划;b.程序文件;c.技术规范;d.采购的技术要求。B.质量记录包括:a.基线点、水准点测量验收记录;b.施工断面记录;c.各施工工序、项目检查记录;d.混凝土、钢材及各种原材料的试验鉴定记录;e.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f.不合格品记录(质量事故报表);g.审查和处理结果记录;h.位移沉降观测记录;i.设计图纸会审记录,施工组织设计和有关质量问题的来往文件。⑴施工过程中收集各施工阶段中形成的文字资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各种试验报告等文件和材料,在项目竣工时,及时做好技术档案的归档、移交工作。⑵根据竣工档案要求,对工程技术档案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编目工作,并按要求复印,装订成册。16.3信息化管理体系为确保施工作业结果的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速度,建立快速信息反馈平台。每个洞口设置信息联络小组,每个小组当天的施工内容与存在问题由计算机管理,并与项目部调度局域网进行内部快速传递,从而作到每日施工内容的及时上报。如有问题不及管理标准,则由项目部领导根据相关要求制定对策,通过调度命令直接传达到工区执行,并同时通过电话及其它方式通知监理及设计单位。周报、月报则通过书面形式上报项目总工,由项目部按期向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和业主单位提交施工报告,并附上相对应施工成果及计划,和对施工情况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建议。信息化管理机构框图施工队质量管理人员项目经理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XXX组长:项目经理副经理XXX总工XXX技术组XXX质检组XX施工组XX物资组XX实验组XX 1、信息反馈程序信息反馈程序见下页“监控量测与信息反馈程序图”。2、信息反馈设计的主要内容施工计划的建议;施工工序的更改;设计参数的修改或确认;辅助施工措施的选择与变更;周边环境的影响评估及辅助施工措施建议。施工设计现场的成果及问题现场施工管理方法资料调研成果及问题的计算机信息分析处理施工现场的建议计划结果的综合评价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报送设计、监理和建设单位结构安全质量、经济性判断经济类比理论分析设计、规范要求选测项目的动态分析结果的综合效果理及反馈分析体系动态及现状分析说明、提交修正设计意见、建议反馈设计施工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新设计方案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或辅助施工措施 项目信息化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