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 MB
  • 132页

江苏某改建铁路增建工程铁路路基施工组织设计(附示意图、路基排水)

  • 13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路基设计执行的依据及相关规范、原则一、设计依据: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关于改建铁路宁西线增建第二线初步设计批复意见。二、执行规范及条文:《改建铁路宁西二线施工图》《客货共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2-2008《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2003《铁路路基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20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2006)《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铁路混凝土及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140号)《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等44项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条文的通知(铁建设[2009]62号)《铁路路基工点设计》三、设计原则(一)路基面宽度和形状-132- 1.路基面形状:路基面形状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4%的横向排水坡,路基面加宽时,仍保持三角形形状。基床底层顶面、基床以下路基面自中心向两侧设4%排水坡。2.路肩宽度:不小于0.8m,接触网支柱到线路中心距离不小于3.1m。3.路基面宽度:区间正线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如下表。区间正线直线地段路基面宽度表项目土质路堤(m)土质路堑(m)岩质路堑(m)道床厚度0.50.50.35单线电气化7.87.87.8双线电气化12.212.212.2注:①站场部分专用线、联络线等的路基面宽度按站场专业有关规范执行。②并行增建二线地段,二线一侧路基半宽按上述双线路基的半宽取值。③表中双线路基宽度是按最小线间距计算,线间距变化时应相应调整路基宽度。4.直线地段的最小线间距:不小于4.2m。5.路基标准横断面型式①正线及联络线路基标准横断面详见下述各图。   图1时速160km/h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132- 图2时速160km/h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图3时速160km/h单线土质路堑标准横断面(一般土层、全风化岩层、软岩)     图4时速160km/h单线土质路堑标准横断面(膨胀土路堑)-132- 图5时速160km/h双线土质路堑标准横断面(一般土层、全风化岩层、软岩)图6时速160km/h双线土质路堑标准横断面(膨胀土路堑)    图7时速160km/h单线硬质岩石路堑标准横断面-132- 图8时速160km/h双线硬质岩石路堑标准横断面      图9 增建二线并行等高时路堤标准横断面图    图10 增建二线并行等高时路堑标准横断面图-132-    图11 增建二线与既有线平行不等高时且高差在0.3m内时路基标准横断面          图12 增建二线与既有线平行不等高时且高差大于0.3m时路堤标准横断面图13 增建二线与既有线平行不等高时且高差大于0.3m时路堑标准横断面②二线路基的技术要求-132- 增建并行的二线路基面,当二线路肩高于既有路肩时,应自既有线路肩以下向外做4%的排水横坡,横坡以上部分应采用A组填料(渗水土),第二线路基面应设计为三角形路拱;当第二线路肩低于既有路肩时,应通过第二线路肩设置4%的向外排水横坡。当既有线基床有换填为渗水土填料时,二线路基应自既有线换填底面以下设4%向外排水横坡,其上部填料应采用A组渗水土填料,并做好与既有基床的衔接,A组填料底部铺一层隔水土工膜。此次设计增建二线普遍存在二线比既有线轨面偏高现象,若二线比既有线高0.3m以内,线间距保持4.2m不变,若二线与既有线高差大于0.3m,则应拉开线间距,断面参照图11设计。6.路基加宽区间曲线地段的路基面外侧加宽值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1-2005)所规定的值加宽,软土地段按计算结果具体考虑,一般路堤不考虑沉降加宽,当路堤高度>10m时,每侧加宽0.3m,当路堤高度>15m时,每侧加宽值为0.5m。(二)路基荷载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对于架桥机等特种荷载通过的路段应按特种荷载分布计算。表2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设计时速Km/h设计轴重kN计算高度(m)分布宽度m土的重度18kN/m319kN/m320kN/m321kN/m322kN/m31602203.43.23.13.7120≤V<1602203.43.23.03.7(三)路基基床1.基床结构及厚度正线路基基床由基床表层和底层双层结构组成。基床表层厚度为-132- 0.6m,底层厚度为1.9m,总厚度2.5m。2.基床填料要求基床表层采用A组填料填筑。当缺乏A组填料时,经经济比选后可选用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等材料,其材料规格及压实标准应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1-2005)中表6.2.1-1的规定。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或石灰改良土填筑。改良土应采用厂拌法施工,掺和比6%。其压实标准应符合《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1-2005)中表6.2.2规定。3.基床底层承载力要求基床底层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不得小于1.5MPa,或天然地基承载力不得小于180kPa,否则应进行换填或加固处理。4.基床底层处理土质(含膨胀土)、泥质软岩路堑,应在基床表层底部全断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进行隔水防渗处理,位于膨胀土地段的路堑基床底层换填0.5m的厂拌改良土。5.沿线路方向不同基床厚度变化处的路基连接时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过渡段6.站内基床填筑要求车站内正线路基基床标准与区间正线相同;管线、牵出线、货场基床表层厚0.3m,,为膨胀土时表层应换填0.2m厚A组填料,下部换填0.1m的中粗砂,底面铺设一层两布一膜透水土工布。换填底面向外设4%排水横坡。-132- (四)路堤设计一般原则1.路堤填料宁西增建二线铁路填多挖少,大量填料需从线路附近取土场集中取运,少部分填料可移挖作填及取隧道弃碴。①来自沿线路堑挖方和隧道弃碴的填料性质,见表3沿线路堑挖方和隧道弃碴的路基填料性质一览表表3里程范围地层及土石等级填料类别适用部位设计措施K405+350~K496+838路堑挖方为第四系上~中更新统冲积黏性土,具中等膨胀性,Ⅲ级。D组路基本体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路堑挖方为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含砾砂岩全风化及强风化岩块,Ⅲ~Ⅳ级。C组路基本体风化岩块经级配改良后可作为C组填料。K496+838~K528+650路堑弃方和隧道弃碴中的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混合岩等变质岩类的全风化层,Ⅲ级。C组路基本体可作为C组填料;路堑弃方和隧道弃碴中的片岩、片麻岩、大理岩及混合岩等变质岩类的强风化~弱风化岩块,Ⅳ~Ⅴ级。A、B组基床底层风化岩块作为A、B组填料时需进行级配改良。K528+650~K536+100沿线路堑挖方的第四系上~中更新统冲积黏性土,具中等膨胀性,Ⅲ级。D组路基本体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沿线路堑挖方的第四系残坡积黏性土和第三系半胶结的泥质砂砾岩、砾岩全风化层~强风化层,Ⅲ~Ⅳ级。B、C组路基本体直接填筑;K536+100~K548+974.82路堑零星弃方基岩全风化层、取土场中的第四系残坡积黏性土具有弱~中膨胀性,Ⅱ~Ⅲ。D组路基本体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548+974.82~K569+817.94沿线路堑弃方中的第四系残坡积黏性土基岩全风化层,Ⅱ~Ⅲ。C组路基本体直接填筑。A、B组基床底层角闪片麻岩和中粗粒花岗岩的风化岩块作为A、B组填料时需进行级配改良。-132- 路堑弃方、角闪片麻岩和中粗粒花岗岩的强风化~弱风化岩块,Ⅳ~Ⅴ。K569+817.94~K575+773.49   双插区段(一次双线铺轨)K575+773.49~K591+184.88路堑弃方、角闪片麻岩和中粗粒花岗岩的强风化~弱风化岩块,Ⅳ~Ⅴ。A、B组基床底层一次双线路基.单线铺轨.架梁K591+184.88~K595+424.88沿线路堑弃方的第四系残坡积黏性土和基岩全风化层,Ⅱ~Ⅲ。  双线铺轨K595+424.88~K619+200沿线路堑弃方和附近取土场的第四系残坡积黏性土和砂砾岩、砂岩全风化层~强风化层,Ⅱ~Ⅲ。D组路基本体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619+200~K652+400路基填料主要来源于附近取土场:第四系残坡积黏性土具有弱~中膨胀性,Ⅱ~Ⅲ。D组路基本体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652+400~K654+500路堑弃方、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3.0~8.0具弱膨胀性,Ⅱ。D路基本体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679+900~K682+900路堑弃方、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3.0~8.0具弱膨胀性,Ⅱ。D路基本体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691+800~K694+600路堑弃方、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3.0~8.0具弱膨胀性,Ⅱ。D路基本体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742+800~K743+800路堑弃方、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3.0~8.0具弱膨胀性,Ⅱ。D路基本体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132- K745+900~K748+800Q4el+dl粉质黏土褐红色,硬塑,厚3~6m,Ⅱ;细角砾土,褐红色,稍密~中密,厚0~3m,Ⅲ。(路堑弃方)C组路基本体砂岩、砂砾岩易风化软质岩块经级配改良后可作为C组填料;用作基床底层填筑时,基床底层顶面采用全断面铺设一层复合土工膜封闭。J3d砂岩、砂砾岩,暗红色,褐红色,钙、铁质胶结,全风化,厚2~6m,Ⅱ,强风化厚1.5~5.0铁钙质胶结、局部夹微风化岩块,Ⅲ~Ⅳ。路堑弃方C组路基本体砂岩、砂砾岩易风化软质岩块经级配改良后可作为C组填料;用作基床底层填筑时。K754+800~K758+900Q4el+dl粉质黏土褐红色,硬塑,厚3~6m,Ⅱ;细角砾土,褐红色,稍密~中密,厚0~3m,Ⅲ。(路堑弃方)C组路基本体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J3d砂岩、砂砾岩,暗红色,褐红色,钙、铁质胶结,全风化,厚2~6m,Ⅱ,强风化厚1.5~5.0铁钙质胶结、局部夹微风化岩块,Ⅲ~Ⅳ。路堑弃方B、C组路基本体砂岩、砂砾岩易风化软质岩块经级配改良后可作为C组填料。K765+800~K771+700Q4el+dl粉质黏土褐红色,硬塑,厚3~6m,Ⅱ;细角砾土,褐红色,稍密~中密,厚0~3m,Ⅲ。(路堑弃方)B、C组路基本体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J3d砂岩、砂砾岩,暗红色,褐红色,钙、铁质胶结,全风化,厚2~6m,Ⅱ,强风化厚1.5~5.0铁钙质胶结、局部夹微风化岩块,Ⅲ~Ⅳ。路堑弃方C组路基本体砂岩、砂砾岩易风化软质岩块经级配改良后可作为C组填料。K774+900~K800+000路堑表层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黏性土,具弱~中膨胀性,Ⅲ。D组路基本体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路堑弃方和凝灰质砂岩,含砂岩的强风化~弱风化岩块,Ⅳ。B组基床底层作为C组填料时需进行级配改良,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K800+200~K828+500路堑表层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黏性土,具弱~中膨胀性,Ⅲ。D组路基本体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132- 沿线路堑下部弃方中的软质岩全风化层,Ⅲ。D组路基本体需改良后方可填筑。K828+500~K842+140路堑表层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黏性土,具弱~中膨胀性,Ⅲ。D组路基本体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沿线路堑弃方中的软质岩中全风化层,Ⅲ。D组路基本体需改良后方可填筑。K863+400~K884+000沿线路堑弃方中的软质岩中强风化层,Ⅳ。C组路基本体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路堑表层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黏性土,具弱~中膨胀性,Ⅲ。D组路基本体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沿线路堑弃方中的软质岩中弱风化层,Ⅳ。B组基床底层作为C组填料时需进行级配改良。K884+000~K910+100路堑表层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黏性土,具弱~中膨胀性,Ⅲ。D组路基本体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K910+100~K918+300沿线路堑弃方中的软质岩中全风化层,Ⅲ。D组路基本体需改良后方可填筑。路堑表层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黏性土,具弱~中膨胀性,Ⅲ。D组路基本体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②沿线取土场填料性质,见表4取土场填料性质一览表表4里程范围地层及土石等级填料类别储量设计措施(万方)K423+300右100m,奶母庄西北侧取土场alQ2-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及砂礓石,具中等膨胀性,厚5~8m,Ⅲ级。(Jz-Ⅲ09-423200、423400)D组20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132- K432+900左1800m,黄台港镇胡岗西侧取土场alQ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具中等膨胀性,厚5~15m,Ⅲ级。(Jz-Ⅲ09-432900)D组33.6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445+500右100m,桐寨铺镇刘小庙村西南侧取土场alQ2-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及砂礓石,具中等膨胀性,厚20m,Ⅲ级。D组30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433+700左400m,金华乡南齐庄取土场alQ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具弱~中等膨胀性,厚4~6m,Ⅲ级。其下为中砂,厚约4m。D组30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436+300左300m,金华乡徐庄取土场alQ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具弱~中等膨胀性,厚度大于15m,Ⅲ级。D组20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447+500左100m,张店镇张岗村取土场alQ2-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及砂礓石,具中等膨胀性,厚20m,Ⅲ级。D组36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456+500左150m,城郊乡香黄庄村东南侧取土场alQ2-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及砂礓石,具中等膨胀性,厚10~20m,Ⅲ级。D组32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465+200右1000m,南魏庄西北侧取土场alQ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具弱~中等膨胀性,厚9m,Ⅲ级。D组32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469+200左1000m,大常庄村北侧取土场alQ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具弱~中等膨胀性,厚15m,Ⅲ级。D组30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132- K479+000右300m,前杜楼村西北侧取土场alQ2-3粘土,褐色~褐黄色,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及砂礓石,具弱~中等膨胀性,厚10~20m,Ⅲ级。D组32化学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 K528+800左100m,城郊乡关庄西北侧取土场el+dlQ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含砾石,厚约0~3.0m,Ⅲ级。B、C组33.7表层残积土层可直接填筑,砂砾岩及砾岩风化岩块经级配改良后可作B组填料。第三系N泥质砂砾岩、砾岩,棕红色~灰白色,半胶结状态(全~强风化状态),厚大于10m,Ⅲ~Ⅳ级。罗堂取土场K541+800左800malQ3粉质黏土,褐黄色,硬塑,厚>10m,Ⅱ;具有弱~中膨胀性D组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场内坟墓很多。祝林店取土场K558+700右150m花岗岩,灰黄色,全风化,碎石状,厚0.7~1.3m,Ⅲ。C组40直接填筑。花岗岩,强风化~弱风化,Ⅳ~Ⅴ。A、B组风化岩块经级配改良后可作为A组填料郑洼取土场K637+850左1500mel+dlQ粉质黏土,黄褐色,硬塑,厚>2.5m,具有弱~中膨胀性,Ⅱ。D组12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前冲取土场K638+550右70mel+dlQ粉质黏土,棕红色夹灰绿色,硬塑,厚7.4m,含铁锰结核,具有弱~中膨胀性,Ⅱ。D组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王塆取土场K646+800右1100mel+dlQ粉质黏土,棕红色夹灰白色,硬塑,厚15.1m,含铁锰结核,具有弱~中膨胀性,Ⅱ。D组30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罗山县龙山乡取土场K656+280往大里程右侧路堑弃方及罗山龙山乡取土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大于8.0,具弱膨胀性,Ⅱ。D组12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132- 罗山县竹竿镇取土场K663+650~K663+680往大里程左侧罗山竹竿镇取土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6.0左右,具弱膨胀性,Ⅱ。D组8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光山县孙铁铺取土场K671+850往大里程右侧光山县孙铁铺镇取土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4.0左右,具弱膨胀性,Ⅱ。D组10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息县曹林乡何小庄取土场息县曹林乡取土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4.0左右,具弱膨胀性,Ⅱ。D组3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683+700往大里程右侧息县曹林乡取土场潢川县曹林乡取土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4.0左右,具弱膨胀性,Ⅱ。D组4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675+350往大里程右侧潢川县隆古乡取土场潢川县隆古乡取土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4.0左右,具弱膨胀性,Ⅱ。D组10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696+800往大里程左侧潢川县弋阳开发区取土场潢川县弋阳开发区取土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18.0左右,具弱膨胀性,Ⅱ。D组33.4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708+500往大里程左侧商城县鄢岗镇取土场商城县鄢岗镇取土场第四系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6.0左右,具弱膨胀性,Ⅱ。D组13.3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735+500往大里程右侧-132- 商城县鄢岗镇取土场商城县鄢岗镇取土场第四系更新统冲积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4.0左右,具弱膨胀性,Ⅱ。D组5.3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737+200往大里程右侧商城县工业园区取土场商城县工业园区取土场第四系全新统残积粉黏性土,红褐间棕红色,厚4.0左右,具弱膨胀性,Ⅱ。D组13.3改良后可用于填筑路堤基床底层和路堤本体。K754+150往大里程右侧K780+100~K780+400右侧50~200m取土al+plQ粘土,褐黄色,硬塑,具弱~中膨胀性,厚3~5m,Ⅲ;砂砾岩,棕红色,全风化,厚0~3m,Ⅲ。D组9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砂砾岩,棕红色,强风化,厚0~3m,Ⅳ。C组作为C组填料时需进行级配改良,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六安市叶集朱畈村取土场K804+950~K805+100右侧0~200m取土al+plQ粘土,褐黄色,硬塑,具弱~中膨胀性,厚0~9m,Ⅲ;砂岩,紫灰色,全风化,厚0~1m,Ⅲ。D组10.5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泥质砂岩,紫灰色,强风化,厚0~7m,Ⅳ。C组作为C组填料时需进行级配改良,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K812+300~K812+500右侧0~300m取土al+plQ粘土,褐黄色,硬塑,具弱~中膨胀性,厚3~5m,Ⅲ;砂岩,棕红色,全风化,厚5~15m,Ⅲ。D组9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泥质砂岩,棕红色,强风化,厚0~2m,Ⅳ。C组作为C组填料时需进行级配改良,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六安市金安区刘家埂取土场K866+880~K867+120右侧0~300m取土al+plQ粘土,褐黄色,硬塑,具弱~中膨胀性,厚5~10m,Ⅲ;砂岩,棕红色,全风化,厚0~4m,Ⅲ。D组12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泥质砂岩,棕红色,强风化,厚0~6m,Ⅳ。C组作为C组填料时需进行级配改良,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132- 肥西县汤家小林棵取土场K896+050~K896+250右侧50~250m取土al+plQ粘土,褐黄色,硬塑,具弱~中膨胀性,厚0~14m,Ⅲ;砂岩,棕红色,全风化,厚0~2m,Ⅲ。D组13.5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改良方法为掺入6%石灰。改良采用场拌法施工。泥质砂岩,棕红色,强风化,厚0~2m,Ⅳ。C组作为C组填料时需进行级配改良,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③改良土技术指标为:基床底层掺石灰不少于6%,基床底层以下掺灰量不少于5%,7天龄期的饱和无侧限强度不小于350kPa、或根据现场试验确定,饱和试验试样的浸水时间不少于48小时,基床底层及以下的改良土均采用场拌法施工。3.填料利用(改良)设计原则根据沿线填料分布、土质特征以及本线对填料质量的要求,正线填料利用(改良)设计原则要求如下:①第四系中上更新统黏性土,具弱~中膨胀性,为D组填料,经改良后可用于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填筑。②本线软质岩及其风化物填料可分为B、C、D组填料,软质岩中不易风化B类填料可填筑于除基床表层以外的其它部位,易风化、强风化C填料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全风化的D类填料需改良后方可填筑。③对硬质岩岩屑、岩块、弃碴及强风化硬质岩填料,属A、B组填料,但作为路基填料必须控制粒径并-132- 满足级配要求,否则应进行级配改良,全风化的硬质岩填料属C、D组填料,其中C类填料在控制粒径并满足级配要求的条件下可填筑于基床底层及以下部位,D组填料须改良后方可填筑。4.路堤边坡形式及边坡坡率按现行《设规》执行。路堤采用梯形断面,一般情况下路堤边坡坡率见下表。      路堤边坡坡率一览表表5填料类别边坡高度(m)边坡坡度备注全部高度上部高度下部高度全部高度上部高度下部高度一般细粒土15871:1.51:1.75折线型粗粒土151231:1.51:1.75折线型硬块石81:1.3直线型151:1.5注:浸水路堤边坡坡率放缓一级。5.路堤地基技术要求①路基基底压缩层范围内有软土分布时,应作工后沉降分析。路基工后沉降量控制标准见表6,并应严格控制不均匀沉降。   ②稳定及沉降控制标准a.稳定安全系数考虑列车荷载时大于1.15,考虑架桥荷载时大于1.05,考虑预压荷载时大于1.10。 b.沉降计算时,列车荷载按单线有荷计算不同类型线路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表6路基类型一般地段工后沉降(mm)路桥过渡段工后沉降(mm)沉降速率(mm/年)正线路基20010050-132- 站线路基300③地基处理对于填高小于基床厚度(2.5m)的路堤按前述基床处理要求办理,对于填高大于基床厚度的路堤,路堤基底按以下原则处理。A.地基表层处理a.对岗地及丘坡区路堤:清除地表植被,就地整平碾压或翻挖碾压至路堤压实标准;b.对水田、雨季积水、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位距地表≤0.5米)等低洼地段,一般采用排水疏干后原地面翻挖0.3m碾压处理,难以排水疏干地段应清除表层种植土及淤泥质土(厚0.3~0.5m)。挖除的种植土可用于边坡培土植草。需深层处理地段,回填碎石并结合深层处理水平垫层设计一并考虑。c.对水塘地段路堤采取排水疏干或围堰抽水后,清除塘底淤泥再填筑路堤,塘埂标高以下填筑A、B组渗水性填料(如碎石土)。d.当地基表层分布浅层(小于2.0m)人工杂填土、软土等不良土层时,挖除换填合格填料。e.路堤基底处于斜坡地段(包括路堑与路堤衔接处、路基横断面、桥路过渡段纵向及横向坡度大于1:10等),当地面横坡为1:10~1:2.5时,路堤基底挖台阶,台阶高度不大于0.6m,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0m;当地面横坡等于或陡于1:2.5的地段时按陡坡路堤进行处理。f.所有不需深层处理的路堤基底均需进行振动碾压或冲击压实。B.当地基需深层处理时-132- 当路堤基底存在压缩性较大的软土,经沉降估算分析,当工后沉降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采取挖除换填、堆载预压、复合地基或其它地基处理措施进行地基加固,增建二线地段一般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法加固。(五)路堑设计一般原则1.路堑边坡坡率形式和坡度:根据边坡高度、边坡岩性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参考岩土基本参数(见表7)确定。   路堑边坡设计参数一览表表7地层岩性风化程度岩土施工路堑边坡边坡坡率力学指标工程分级控制高度(m)坡残积、冲洪积黏性土II、III61:1.25~1:1.75γ=18~19kN/m3,f=30~35°,so=150~250kPa,f=0.3花岗岩、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全风化全风化III61:1.25~1:1.75γ=18~19kN/m3,f=30~35°so=200~250kPa,f=0.3~0.4泥质砂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等极软岩和软岩全风化III61:1.25~1:1.75γ=19kN/m3,f=30~35°so=200kPa,f=0.3强风化IV81:1.25~1:1.5γ=20kN/m3,f=35~40°so=300kPa,f=0.35~0.4弱风化IV101:1~1:1.25γ=20kN/m3,f=40~45°so=400~450kPa,f=0.4长石砂岩、含砾砂岩、砂岩、凝灰岩等较软岩全风化III81:1.25~1:1.5γ=20kN/m3,f=35°so=250kPa,f=0.35~0.4强风化IV101:1~1:1.25γ=20kN/m3,f=40~45°so=350~400kPa,f=0.4弱风化IV121:0.75~1:1γ=21kN/m3,f=45~50°-132- so=500~600kPa,f=0.4~0.5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硅质岩及钙铁质胶结的砾岩、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安山岩等硬质岩全风化III81:1.25~1:1.5γ=20kN/m3,f=35°so=300kPa,f=0.35~0.4强风化IV121:1.25γ=21kN/m3,f=40~45°so=500kPa,f=0.5弱风化V151:0.3~1:1γ=22kN/m3,f=45~55°so=800~1000kPa,f=0.5~0.6注:①土层、全风化岩层及泥质软岩,当地下水发育时,坡率及Φ值应降低一级或选用低限值;一般岩层,当节理较发育,岩层较破碎时,选用低限值。②土质(特别是膨胀土)、软岩全~强风化层及花岗岩全风化层地段,工程指标的选取应考虑最不利情况,如墙后土体由于长期浸水可能达到饱和状态,致使力学参数降低的不利情况。③抗滑桩、锚索等支挡参数应结合工点地层岩性、地下水、挖方深度等特征,参照《铁路路基支挡技术规范》选取。④顺层工点软弱层强度等设计参数应结合试验、反演分析、参照《铁路工程地质手册》选取。2.膨胀土路堑边坡坡率见表8。膨胀土路堑边坡坡率表8边坡高度(m)边坡坡率边坡平台宽度(m)侧沟平台宽度(m)弱中强弱中强弱中强<51:1.51:1.5~1.751:1.75~2.0可不设1.01.0~2.02.05~101:1.751:1.75~2.01:2.0~2.51.5~2.02.0≥2.01.5~2.02.0≥2.0(1)当地下水较发育或堑顶上地表为水塘、水田时,宜采用较缓一级的边坡。(2)中、强膨胀土路堑边坡高>15m时,应与隧道或明洞做比较。 3.全线路堑应设置1~2m宽侧沟平台。在土石分界处、透水和不透水层交界处,设置边坡平台。(六)路基过渡段设计1.路堤与桥梁过渡段:-132- 路堤与桥台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换填A组填料(砂类土除外);台后基坑应以混凝土回填或以碎石分层填筑。过渡段长度:L=A+2(H-0.6)。A取3~5m;过渡段路基结构型式及材料类型如图9所示:图9桥路过渡段形式2.路堤与路堑过渡段①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硬质岩石路堑时,在路堑一侧顺原地面纵向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0.6m左右。并应在路堤一侧设置过渡段,如下图10所示。-132- 图10路堤与路堑连接方式一②当路堤与路堑连接处为软质岩石或土质路堑时,应顺原地面纵向挖成1:2的坡面,坡面上开挖台阶,台阶高度为0.6m左右。详见下图11。图11路堤与路堑连接方式二3.半堤半堑的处理半填半挖路基轨道下横跨挖方与填方两部分时,自线路中心向挖方部分不小于2.0m宽和不小于1.0m深范围内应挖除、换填与路堤相同填料,并应设置4%向外排水坡。如下图12所示:-132- 图12半堤半堑断面设计4.涵洞等横向结构物两侧纵向2m全断面范围的路堤填料应采用渗水土填料填筑,如图13、14所示。-132- (七)坡面防护设计原则1.路堤边坡防护采用草灌结合方式,土质路堤边坡采用空心砖内撒播草籽和种植低矮灌木防护;边坡平台可设置绿化槽植草和种植一排低矮灌木。硬质岩碴路堤边坡采用客土植草和种植低矮灌木防护,也可采用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边坡防护系统防护。2.路堑侧沟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铺砌,可设置绿化槽植草和种植一排低矮灌木;坡率不陡于1:1.25的土质边坡,采用草灌结合防护;软质岩强风化路堑采用基材客土植生或浆砌片石植草窗内客土植草防护。3.坡面防护标准:每100m2的坡面撒播草籽1500~2000g;灌木规格为苗高0.8m,冠幅0.25m,栽植修剪后地面苗高0.6m,品种选择以灌木生长后枝叶相触不相交为原则,采用梅花形布置,灌木种植间距为0.6m。(八)路基排水1.地表水①-132- 对路基有危害的地面水,设置侧沟、天沟、排水沟,将水拦截引排至路基范围以外,防止水流冲刷路基。排入自然沟、渠的天沟、排水沟,其末端应设置消能、沉淀设施,避免集中水流对地表冲蚀。②路堤一般双侧均设置排水沟。排水沟设置在坡脚外2m,采用0.08m的C25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砌筑。排水沟最小尺寸为底宽0.4m,高0.6m的梯形沟,沟边坡坡率1:1。路基排水设施应与桥涵、车站等排水设施衔接配合,并有足够的过水能力。③路堑侧沟一般采用C25混凝土现浇,侧沟底宽0.4m、深0.6~0.9m梯形沟,厚0.2m;天沟采用厚度0.08m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砌筑。天沟最小尺寸为0.4×0.6m,边坡坡率1:1。增建二线地段若路基面宽度不够,既有边坡防护需作保留时,侧沟可考虑采用盖板沟的形式(见图13、14);C20钢筋混凝土盖板图13 挡墙地段侧沟盖板设置横剖面C20钢筋混凝土盖板图14 护墙、护坡地段侧沟盖板设置横剖面④在深长路堑和反坡排水困难的地段,当侧沟深超过1.50m、宽超过0.80m,以及谷地路堑地段,宜增设涵洞或专用排水沟,将侧沟水尽快引排至路基外。⑤部分堑坡地质不良,或单面坡汇水面积大或存在明显的水害,如顺层路堑等,为防止表水的下渗,-132- 路堑堑顶至天沟间宜采用M7.5浆砌片石封闭。⑥需按流量设计的侧沟、天沟、排水沟,其横断面应按1/25洪水频率的流量进行计算,沟顶应高出设计水位0.20m,急流槽下游的侧沟应加大断面,按1/50洪水频率流量计算确定。⑦路基排水设施的纵坡,不应小于2‰。⑧基床换填渗水土地段,侧沟底面应低于换填底面不小于0.2m,即换填厚度0.6m时,侧沟深不小于0.8m。换填渗水土地段的侧沟沿线路方向靠路肩侧每隔1m设置一处泄水孔(φ0.05m)。2.地下水对路基有危害之地下水,根据其性质和特征设置明沟、边坡支撑渗沟、渗水盲沟、渗水隧洞、渗井或排水斜孔等排水设施,特别是顺层路堑、地下水发育路堑加强引排水措施。①渗水盲沟为排除地下水或降低地下水位,路基设横向及纵向盲沟。盲沟高、宽均为1.5m,采用土工布包裹碎石,渗沟底部设置PVC软式透水管,常用直径100mm,底部设C15混凝土基础。②边坡渗沟及支撑渗沟a.路堑边坡渗沟设置间距一般为6~15m,当渗沟加固与截水骨架护坡同时采用时,渗沟设在主骨架处。渗沟宽1.5m,排水层最小厚度1.5m。当为支撑渗沟时,渗沟中部采用干砌片石充填;当为边坡渗沟时,采用砂卵砾石充填,底部采用C25混凝土封闭,厚0.3m。b.-132- 边坡渗沟的排水层采用筛选洗净的卵石、碎石、砾石,若路基边坡较陡时采用片石充填;排水层与渗水的沟壁之间需设置反滤层,反滤层采用砂砾石和卵砾石,各层厚0.15m。渗沟顶部覆以单层干砌片石,表面用水泥砂浆勾缝。③排水斜孔当路堑边坡地下水发育较深;或构造破碎带、储水层等集中发育地下水时,通过设置排水斜孔排出、排除地下水,增强边坡、不良地质体的稳定性;排水斜孔孔径一般采用110mm,钻孔仰角一般为10~15°,困难时不应小于5°,内置软式PVC透水管,管内充填中粗砂。孔位布置、长度可根据含水层水文地质情况而定。3.改河改沟设计原则①由路基、桥梁墩台占压的河、沟,为保证路基与桥梁的稳定,必须对有干扰的河、沟进行改移。流量Q≥20m3/s时由桥梁专业设计,线路专业负责Q<20m3/s的改河改沟设计。②改河改沟设计力求顺河(沟)势,使新河槽符合自然河流特征,不致使水流重归故道。同时要注意与农田水利工程相配合,力求达到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合理。新河道的纵坡,一般小于原河道的平均纵坡。改移河道的横断面尺寸按流量、原河(沟、渠)结构计算确定。③改河改沟与线路并行时,应将沟渠靠铁路一侧边缘改至铁路用地界外,并预留足够的宽度作为护道(具体宽度与桥、地专业计算确定),避免对铁路路基、桥梁造成冲刷等危害。改河改沟时靠线路一侧应使用M7.5浆砌片石加固防护,需使用挡墙时由地质专业提供地质资料并进行挡墙设计。-132- (九) 其它设计要求1.并行增建二线地段受运营安全影响,帮宽二线路基时,为不影响既有线的安全运营,应对既有线进行加固防护,如路肩部分开挖时采用木桩及挡板对既有线基床部分进行支挡防护,必要时边坡开挖时需用钢轨桩进行支挡防护。2.行车干扰工程数量:指在不封锁的运营线上,在维持正常通车情况下,进行工程施工时,由于受行车影响而造成局部停工或妨碍施工而降低工作效率的工程数量。在行车线上或在其轨道中心平距5m范围内施工土石方、支挡防护砌筑工程及挤密桩、平面跨越行车线运弃土石方等,应考虑施工干扰的工程数量,计算时加以说明。3.路基内及路肩上各种附属构筑物(包括电缆槽、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综合接地线、电缆过轨工程、防灾安全监控等设备)要求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确保不得因各种设施的施工而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四、路基设计工点类型及设计原则路基防护加固设计要结合既有边坡坡率,既有防护加固情况,合理选用防护加固措施。改建地段需拆除既有防护工程,必要时应采取临时喷锚支护或先修桩墙再拆除既有挡护工程等措施。路基防护加固设计主要类型有:边坡防护路基、高路堤、深路堑、陡坡路基、顺层路堑、浸水路堤(沿河、湖路堤、水塘路堤、水库路堤、水塘路堑)、特殊地质路基(膨胀土路堤、膨胀土路堑、软土路堤)、侵限路基、低矮路基等类型。(一)边坡防护路基1.路堤边坡防护土质路堤边坡小于3.0m时,坡面应设轻型截排水槽(骨架),并铺空心砖,空心砖内撒播草籽、种灌木(如紫树槐、夹竹桃等)防护,灌木窝间距0.6m,梅花形布置,每窝内2株;路堤边坡高度大于3.0m-132- 时,采用M7.5浆砌片石拱型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内培土撒草籽防护,局部地段可采用采用柔性生态系统防护。岩石碎块填筑边坡采用骨架内客土植草处理或采用柔性生态系统防护。路堤边坡高度大于5m时,边坡两侧3m范围加设土工格栅加筋,路堤边坡按8m一级平台设计,边坡坡率:0~8m为1:1.5,8~16m为1:1.75,16m以下为1:2;边坡若路堤高>16m,且处于低洼积水地段时,其最下一级边坡采用浆砌片石护坡。2.路堑边坡防护路堑地段视边坡高度、地层岩性、地质条件等进行边坡加固防护。①冲洪积、坡残积黏土地层及基岩全风化层路堑边坡,当边坡高小于3m时,采用轻型截排水槽(骨架)内混凝土空心砖内草灌结合防护;边坡高≥3m时采用M7.5浆砌片石拱型截水骨架铺空心砖内草灌结合防护,灌木窝间距0.6m,梅花形布置,每窝内2株。②软质岩强风化、极软岩弱风化路堑边坡不大于6m时,采用骨架内客土植草护坡或基材客土植生护坡;大于6m时,采用M7.5浆砌片石护窗内客土植草防护或分级采用基材客土植生护坡。③强风化岩层一般采用基材客土植生、M7.5浆砌片石护窗内客土植草护坡,也可以采用柔性生态系统防护。④对于岩层为弱~微风化及新鲜基岩,当边坡高小于10m,且节理裂隙不发育时,可不采取防护加固;当边坡较高时,采用格窗式C15混凝土护坡内客土植草、护墙、挡墙或基材客土植生加固防护。(二)高路堤路堤边坡高度一般不应超过20m时,否则应研究其它方案(非路基),因此本线原则上无高路堤。(三)深路堑边坡大于表7所列控制高度或有不利结构面路堑地段,按深路堑进行设计。-132- 堑坡一般采用缓边坡留平台的断面形式,个别地段根据地质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分析采用重力式挡墙、锚固桩、锚杆挡墙、预应力锚索、复合式锚索墙等收坡,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且地下水发育的工点,可采用分级、分层稳定及坡脚预加固措施。①一般挡墙墙高不宜超过6m。②软质岩类强~弱风化及强风化硬质岩边坡一般采用M7.5浆砌片石植草窗内客土植草或以三维排水柔性生态边坡工程充填,边坡采用台阶式边坡形式,在级与级之间设边坡平台,台阶控制高度按6~8m控制。③对挖方较大,工程地质条件较差的路堑工点,如不利结构面组合的工点、岩石风化严重且地下水发育的工点,应根据具体工点情况进行特殊设计。④岩层为弱~微风化及硬质岩石,堑坡不高时(小于表7对应的极限高度),一般可不设防护,当边坡高不大于20m,且岩体节理裂隙不发育时,应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开挖,以减少坡面防护工程。当边坡较高或有不利结构面组合的工点,宜优先采用缓边坡平台的断面形式,分级平台按8~10m控制,边坡一般采用M7.5浆砌片石植草窗内客土植草、种植灌木防护或基材客土植生防护。对于节理裂隙发育、地形较陡、无条件放坡的地段,采用挡土墙或锚固桩收坡。墙(桩)顶以上边坡较高时采用框架梁锚索(锚杆)内客土植草防护。⑤当二线边坡在既有线附近200m范围内应采用控爆及防护。⑥挡墙应采用C20混凝土砌筑,对墙高超过12m及轻型支挡结构应适当提高安全系数。⑦在城市附近,对路堑边坡和支挡结构有条件时考虑绿化设计和景观美化设计。设计方法参照《铁路路基边坡绿色防护技术暂行规定》办理。(四)陡坡路基地面横坡等于或陡于1:2.5-132- 和不稳定山坡上的路堤,设计时须进行稳定性检算,稳定系数采用1.25。当路堤下滑力不大时,可先清除基底不稳定土层,再挖不小于2m宽的台阶,在台阶与帮填土之间分层铺设土工格栅(层间距0.6m,宽3.5m)。当地面横坡较陡、下滑力较大、支挡困难时,应与相关专业协商,提出优化方案。(五)顺层路堑当堑坡岩层走向与线路走向近于一致(两者夹角小于35o),岩层倾角不利(倾向线路12~35o)时,软质岩如片岩、泥质砂页岩及硬质岩存在软弱夹层时,均容易产生顺层滑动,设计时视岩层性质,完整程度及边坡高度等,根据岩性组合特征,选择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顺层稳定性检算,检算极限高度及下滑推力。根据下滑力的大小及边坡高度考虑加固措施。当堑坡高度超过极限高度不大时,采用刷方、增设抗滑挡墙加固,墙高控制在6m以内,下滑力较大时,可考虑抗滑桩、拉索桩板墙、预应力锚索等加固措施。支挡、锚固困难地段,应与相关专业协商,提出优化方案。(六)浸水路基(水塘路堤、水塘路堑、滨河路基)1.水塘路堤线路跨越水塘地段的路堤,若工程修建后仍保留蓄水时(坡脚距塘埂宽大于30m,长度大于50m),一般采用围堰后抽水疏干清淤,围堰标高平塘埂,然后填筑路堤,塘埂标高以下填筑渗水土。地基需加固的软土地段的水塘路基在围堰抽水疏干清淤后,先填筑渗水土至塘埂标高,再按软土路基加固处理。路堤浸水边坡采用浆(砌片石防护,并设2.0m宽边坡平台,坡脚设墁石基础。2.水塘路堑线路跨越水塘(或水库)地段的路堑,原则上应废弃。若难以废弃时,于堑顶外6~8m设置挡水埝,挡水埝顶面标高=塘埂标高+0.5m,堑坡放缓并加强防护,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并应设支撑渗沟,以确保堑坡稳定。水田地段的路堑,其地表水、地下水均较发育者,堑坡均应增加支撑渗沟防护,并加深侧沟,做好堑顶地表水的疏排措施。3.水库路堤①-132- 当线路通过水库正常蓄水区(主蓄水区)时,原则上应设桥通过。当线路从水库的上游沟谷汇水区通过时,应按坍岸路基加强水库岸坡与基底的处理。防护标高为:最高蓄水标高+波浪侵袭高+壅水高+0.5m,在防护高度处留2.0m宽平台,以下填料应采用碎石类渗水土填筑,且防护标高以下边坡度放缓一级,坡面采用干砌片石护坡,下设10cm的砂砾石夹一层RCP-715D(A)渗排水网垫反滤层,当存在景观要求地段,则采用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坡脚采用防冲刷坡脚挡墙,挡墙埋深应大于冲刷深度。②当线路从水库下游排泄区通过时,防护标高:设计水位+壅水高+0.5m处设2m宽平台,平台以下边坡放缓一级,且采用碎石类渗水土填筑,水库侧坡面采用双层干砌片石护坡,下设10cm的砂砾石夹一层RCP-715D(A)渗排水网垫反滤层,当存在景观要求地段,则采用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水库侧坡脚采用防冲刷坡脚挡墙,挡墙埋深应大于冲刷深度。背水侧坡面采用单层干砌片石护坡,当存在景观要求地段,则采用三维排水柔性生态护坡,坡脚设防冲刷脚墙。4.滨河路基①设防标高=设计水位+波浪侵袭高+壅水高+0.5m。在防护标高处留2.0m宽平台,防护标高以下填渗水土,边坡坡率较一般路堤边坡放缓一级。②防护措施:流速V<1.8时,采用单层或双层干砌片石护坡,V≥1.8m/s时,采用厚0.3m浆砌片石护坡。护坡均需设置透水无纺土工布。防护顶面设宽2m的护道;当水流冲刷严重时,宜设防冲刷脚墙基础。5.内涝区浸水路基浸水路基边坡易受冲刷,须予以防护。防护高程等于设计水位+0.5m,防护标高以下边坡放缓一级,并于防护标高处留2.0m宽的边坡平台,防护措施一般采取混凝土空心砖或M7.5浆砌片石截水骨架内混凝土空心砖内客土植草、种植灌木防护(砖厚20cm)。内涝时间较长的地方防护标高以下应填渗水土。(七)特殊地质路基1.膨胀土深路堑当膨胀土路堑边坡高≥6.0m时,坡脚设矮挡墙,墙高一般为3m,墙顶设2m宽平台,边坡采用拱型截水骨架内空心砖内培土植草、种灌木防护,骨架净间距3m,主骨架宽0.6m,厚0.6m,拱骨架宽0.5m,厚0.6m。膨胀土路堑地段的挡土墙基底采用厚0.1m-132- 素砼封闭处理。当边坡高>10m时,应分级设边坡平台,平台采用M7.5浆砌片石封闭。分级高度为6m,骨架护坡以C15混凝土预制构件代替浆砌片石,拱骨架厚为0.6m。骨架内坡面采用膨胀土改性剂处理后再以厚0.05mC15混凝土预制块封闭,然后在骨架内铺空心砖内客土植草,边坡地下水较发育或堑顶地面为水田或附近有水塘分布时,边坡防护中结合支撑渗沟加固,支撑渗沟设在主骨架处,两隔一个主骨架设一条支撑渗沟。2.软土地基路堤(1)稳定要求:不考虑列车荷载作用时,K≥1.20;      考虑列车荷载作用时,K≥1.15。(2)沉降要求:按《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一般路基地段工后沉降不大于20cm,桥路过渡段不大于10cm,路基沉降速率≤5cm/年。(3)软土路堤地基加固措施① 对浅层软土,有条件时一般采用挖除换填渗水土处理,或采用砂垫层+土工格栅处理,否则采用复合地基加固。② 厚度大于2~3m的软土地基,应根据路堤高度、软土类型、埋藏深度及分布,结合工期(排水固结法固结时间按15个月计算。施工期6个月,摆放时间按不少于12个月)及稳定检算情况,采用预压、插塑板、土工格栅、碎石桩、搅拌桩、CFG桩加固地基。横坡较大的软土,路堤有可能沿横向滑动时,尽量采用反压、搅拌桩等约束加固处理。加固深度应穿透软土层至硬层。③ 跨塘软土路堤加固措施的选择应充分注意水塘范围内及塘外填土的沉降差异对路堤稳定性可能造成的影响。④ 软土路堤工点均须预留基底沉降量加宽,按工后沉降值计算确定,一般每侧加宽值为0.2~0.35m,全段按统一值加宽0.30m计。⑤ 增建二线并行地段,当软土较厚时,考虑到施工场地及对既有路基的影响,宜尽量采用搅拌桩等复合地基加固处理措施。(4)碎石桩、深层搅拌桩、旋喷桩复合地基设计计算①一般要求。a)原则上必须穿透软土层,嵌入强度相对较高的土层不小于0.5m。桩间距不大于3倍桩直径。-132- b)桩顶面设置0.3~0.6m厚砂垫层,采用CFG桩时要求铺设0.4~0.6m碎石垫层。c)碎石桩充盈系数一般取1.3~1.4。② 路堤稳定性及沉降分析估算路堤稳定性分析检算通常采用圆弧法,也可采用复合地基承载力法计算(允许承载力取1/2极限承载力)。其稳定安全系数考虑列车荷载应不小于1.15。沉降估算:总沉降包括加固土层沉降量S1及加固区下卧层沉降量S2,即S=S1+S2。S1的计算方法采用复合模量法。(碎石桩桩土应力分担比n=2~4)S2的计算采用分层总和法。其压缩层厚度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方法计算。③ 对桥路过渡段应适当提高置换率。(八)侵限路基路基按正常刷坡或放坡时受既有房屋、道路、河渠等影响,无法改移、拆迁或避开时,可考虑设置支挡建筑物。支挡建筑物可采用各种圬工挡墙,桩板墙等措施。当设置支挡建筑物有困难时,应及时与相关专业协商,优化方案。(九)低矮路基高度小于基床厚度的低路堤基床底层为土层时,基床底层范围内的地基土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值不得小于1.5MPa,或天然地基承载力σ0不小于180kPa,不能满足时应进行改良或加固处理。本线这种地基主要为黏性土,当0.7m<路堤高度h≤2.5米时,对基床厚度范围内强度不满足的土层全部换填处理或采取加固措施。当处理厚度小于1.0m时,采用挖除换填渗水土处理,当处理厚度大于1.0m时,采用搅拌桩、挤密桩、碎石桩等复合地基加固,加固深度至基床底面以下2m或至硬层。当h≤0.7m时,按土质路堑基床处理。膨胀土地基地段的低矮路堤,当1.1m<路堤高度h≤2.5米时,应挖除表层0.3~0.5米,并回填整平碾压至K≥0.95,上部分别按基床要求填筑;当h≤1.1m时,按膨胀土路堑基床处理。对水田、雨季滞水或地下水位高(丰水期地下水位距地表≤0.5)的低洼地段,应清除表层种植土(厚一般0.5m左右),路堤底部填筑渗水土填料,厚0.5~1.0m。(十)地震区液化地基路基-132- 南阳地区(K405+350~K441+000)、合肥地区(K922+600~终点)段沿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部分地段地表分布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的粉细砂层、粉土。对在地表以下15米范围内,地下水位以下存在可液化土层的路基工程需考虑地震影响,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1.路堤填料选择:(1)路堤填料应选用抗震稳定性较好的土,不允许用粉砂、细砂、粉土和有机土。当不得不采用时,应采取土质改良或加固措施等。(2)路堤浸水部分填料,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渗水土,不得使用粉砂、细砂、中砂。2.路基边坡坡率仍按《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3.路基为半填半挖和路堤修筑在地面横坡大于1:5的稳定斜坡上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5m。并做好排水工程。必要时,应采取设置支挡建筑物等防滑措施。4.路堤地基为可液化土层,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可不采取抗震措施。(1)路堤高度小于3m。(2)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地面以下5m深度内液化层的累计厚度小于2m时,路堤高度小于5m。(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或地下水埋深大于5m。-132- 对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液化土地基,一般可采用强夯、碎石桩等方法处理,路堤高度小于5m时,也可采用设置反压护道(2m*5m)的方法,并在路堤底铺设一层土工格栅。5.液化地区取土场地,取土边界距路基坡脚不得小于15m,且取土深度一般不大于2m。6.软土地基若已采取了碎石桩、搅拌桩等加固措施的,可不再考虑地震影响。当路堤基底采用砂石垫层时,垫层材料应采用碎卵石或粗砂夹碎石(卵石),不得采用中砂或细砂。7.路基支挡与防护工程,防护标准在《铁路路基设计规范》规定基础上适当提高。挡墙最大高度一般不超过6m,采用C20混凝土砌筑。位于液化土及软土地基上的挡土墙,采取砂桩、碎石桩、搅拌等地基加固措施。路堤中心设置防渗墙等防渗透措施,必要时设置反压或支挡措施。(十一)既有线路基病害整治设计原则既有线路基病害主要有:基床翻浆冒泥、基床下沉、既有路肩变形开裂、既有路堤路肩宽度不足、既有边坡变形、溜坍等、路基排水不良等,设计时应根据不同的病害类型和原因等综合治理。1.基床翻浆冒泥地段,采取换填砂垫层措施。2.基床下沉外挤地段:采用整断面换填中粗砂或石灰或水泥挤密桩处理,如图15、图16。3.既有路肩变形开裂地段,一般是由于边坡局部溜坍而引起的,需拆除路肩,将边坡夯实后重做路肩,对于路肩小挡墙地段,要重新检算结构尺寸,分折原因,制定相应整治措施。4.既有路堤路肩宽度不足,一般是由于软弱地基长期沉降或是由于原膨胀土填料的压实沉落而后线路抬道所引起的,应进行加宽,一般情况下路堤地段加宽采取厚0.5m的M7.5水泥砂浆砌片石挡碴墙加宽,当路肩挡墙不能满足路肩宽度要求时,采用帮宽路基处理,帮填处理时,帮填宽度不小于0.5m,当既有路堤边坡较高,帮填较困难且既有路堤现状稳定时,可采用加筋帮宽。5.既有边坡变形、溜坍:路堑采用抗滑桩、刷方等综合处理措施,路堤边坡采用反压护道、夯补、支撑渗沟,挡墙等综合处理措施。6.路基排水不良,一般是侧沟或排水沟淤塞,或是排水系统设计或施工不合理所造成,应采用清除侧沟浮土,修缮排水系统。        -132-             图15 既有线基床下沉外挤采用基床表层换填中粗砂            图16 既有线基床下沉外挤采用挤密桩加固(十二)路基变形监控系统设计原则为了保证既有线行车的安全,软土地段路基应进行沉降变形监控系统设计,在路堤填筑过程中,控制填土速率,及时调整设计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评估沉降稳定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以确定轨道结构施工和铺轨时间。1.基底沉降监测:新线绕行地段每200m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预埋1~3个沉降板。路堤填筑前,于线路路堤基底地面预埋沉降板进行监测,路堤填筑过程中,路堤中心地面沉降每昼夜不得大于10mm。2.路基面沉降监测:既有线并行地段路堤地段每200m设一个监测断面。于既有路基并行新线路基侧既有路肩处设一个监测桩(包桩)-132- ,路基成形后设置。监测桩采用C15混凝土方桩或圆桩(边长或直径0.1m),其中埋设Φ16mm钢筋一根,桩长0.6m,埋入基床表层以下0.55m。3.软基加固地段视地形地貌,于两侧或一侧坡脚外2m、10m处(根据填土高度或滑弧影响范围确定)各设一排观测桩,纵向间距50~100m。路堤填筑过程中,应控制观测桩的位移,边桩水平位移量每昼夜不得大于5mm。4.有架桥机作业的桥头路堤在架梁前应进行试压,试压及架梁过程中应加强路基的位移和沉降观测。(十三)路基相关工程设计原则路基相关工程指路基内及路肩上各种附属构筑物(包括接触网、声屏障、防灾安全监控等设备)要求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应确保不得因各种设施的施工而损坏和危及路基工程的稳固和安全。(1)声屏障应设置于路肩宽度范围以外。(2)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在基床表层施工前完成。(十四)取弃土场防护设计原则1.取土场边坡防护设计取土场的边坡应参照路堑稳定坡率,坡面撒草籽或种植灌木防护,边坡高度大于6m时,可增设骨架护坡。2.弃土场边坡防护设计-132- 路基、隧道及其他挖方不能利用的弃土、弃碴设置专门场地集中弃土,根据弃土场地大小、弃方量多少,坡脚外1~2m处设高1~2m的拦碴墙,弃土边坡坡率应采用稳定边坡坡率,坡面及顶面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弃土场边坡高度大于6m时,可增设骨架护坡。第二章:设计范围及主要技术标准-132- 一、设计范围DIYK38+176.23—DIYK39+93段。二、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I级。(2)正线数目:双线。(3)限制坡度:6‰。(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2800米;并行既有线地段一般地段2000米,困难地段1600米。引入南阳、信阳、潢川及合肥等枢纽(地区)维持既有标准。(5)牵引种类:电力。(6)机车类型:SS7D、HX2B。(7)到发线有效长度:1050米(双机地段1080米)。(8)牵引质量:5000吨。(9)闭塞方式:自动闭塞。-132- 第三章:工程概况工点设计里程为DIYK38+176.23—DIYK39+93,全长916.77m。工程量(m3)DIYK38+176.23-+209.76C组填料3388.54A组填料176.0335%水泥改良土812.096护坡数量170.815DIYK38+744.06-+860挖土数量6919A组填料519.45%水泥改良土484.63护坡数量155.417水沟275.473DIYK39+30-+93挖土数量13495.02A组填料295.685%水泥改良土276.36护坡数量291.363水沟149.688挡墙178.613-132- 第四章:施工方法、工艺及要求一、路基地表排水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路基地表排水工程施工作业。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1.1审阅图纸:仔细审阅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审核有无不当之处,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有无不明白的地方等;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外业及内业资料编制规范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有交底图、文字说明及施工注意事项,并有交接双方签字记录等。2.2外业技术准备2.2.1现场放样及复核:对照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要求,放出路基的中线和两侧的开挖边线,确定路基排水构筑物的具体位置,并作好相应的施工调查工作;根椐现场放样及复核,复核新建排水系统与原灌排系统的连接是否顺畅,不顺畅及不能满足排水要求的,要及时向设计院反映对排水系统的进一步调整。3.技术要求3.1排水沟、天沟要求线型美观,直线线型顺直,曲线线型圆顺。-132- 3.2各类防渗加固设施要求坚实稳定,表面平整美观,浆砌片石工程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砌体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干砌片石工程要求咬扣紧密、错缝、禁止叠砌、贴砌。3.3侧沟、路基横向排水沟采用砼预制构件砌筑,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预制砼构件强度、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有破损、裂缝的构件严禁使用。3.4采用浆砌片石加固水沟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截水沟应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3.5急流槽,平台截水沟应随路基防护圬工同步砌筑,排水坡度、沟槽断面不得小于设计要求。3.6当路堤基本成型后跨雨季填筑时,路堤边坡较高地段宜每隔30m左右于路堤边坡上设置临时排水沟,路堤面边缘设置土埂,以免冲毁路基。4施工要求4.1路基地表排水措施-132- 路基地表排水根据设计要求及路基所处地理位置、地质情况、地下水发育情况、路基周边原有排水系统等可采取路基边沟、天沟排水措施,改河(沟)排水措施,路基横向排水沟排水措施,现场根据设计要求及实际情况采取一种相应有效的排水措施。4.1.1路基边沟、天沟排水措施(1)路基在施工前,应根据路基所在段的具体地理情况综合考虑,在路基开挖线以外及填土范围以外的地方做好排水边沟或天沟,以防止路基施工过程中地表水对路基施工范围的影响。(2)在选择路基边沟、天沟等地表排水设施位置时,应充分考虑该排水设施与天然沟渠和相邻的桥涵、隧道、车站等排水设施及路基面排水、坡面排水、电缆沟槽两侧排水衔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路基施工前应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备和妥善。(3)路基排水工程应及时实施,防止在施工期间因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侵入而造成路基松软和坡面坍塌。4.1.2改河(沟)排水措施路基工程在施工前,对于路基周边的河(沟),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改移,若设计没有要求的,可根据实际调查,对路基以后存在安全、质量影响的,应及时提出变更设计。在河(沟)的改移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改河(沟)工程应在枯水期施工。旱季不能完成时,应妥善做好渡洪措施。(2)河道(沟)开挖应先挖中段,再挖末段。必须经检查确认新河(沟)床已符合要求后,方可挖通其上游河段。(3)利用开挖新河道(沟)的土石填平旧河道(沟)时,在新河道(沟)未通流,不得堵断旧河道(沟)。-132- (4)通流时,改河(沟)上游进口河(沟)段的河(沟)床纵坡应稍大于设计坡度。4.1.3路基横向排水沟排水措施(1)路基横向排水沟应与路基两测排水沟相接,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水路畅通无隐患。(2)水沟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密实、平整,且无草皮、树根等杂物,无积水。(3)预制横向排水沟的基础与基坑边坡应密实、平整。预制件拼装应平顺、稳定,接缝咬合完好,并与基础和边坡密贴无空洞。(4)横向排水沟盖板安装应平整。(5)横向排水沟沟底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路基两侧排水沟相接,且沟底相接处不产生积水。5劳动组织施工负责人1人,技术员2人,安全员1人,质检员1人,木工5人,混凝土工5人,石工15人,电工1人,其他杂工5~10人。(一个工点)6材料要求6.1使用的粗、细骨料、水泥、水、石料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2使用的粗、细骨料、水泥、水、石料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32- 6.3各种砂浆的强度和石料的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7设备机具配置挖掘机1台、汽车1台、混凝土拌和机1台、砂浆拌和机1台、小直径插入式捣固器3台、潜水泵3台、压路机1台、装载机台。(一个工点)8质量控制及检验8.1质量控制8.1.2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8.1.3混凝土浇筑及浆砌完毕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8.1.4施工所用的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8.1.5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好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oC时,应在拌成后2h内使用完毕。8.1.6浆砌工程应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坐浆饱满,勾缝平顺,几何尺寸和垫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砌筑完成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8.1.7路基排水设施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密实、平整,且无草皮、树根等杂物,无积水。排水设施、垫层、滤层的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排水通畅。8.1.8-132- 浆砌水沟铺砌应密实、平顺、整齐、无渗漏水,沟内不积水,无淤塞。水沟泄水孔设置位置、布置形式、尺寸、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通畅。8.2质量检验8.2.1路基排水设施施工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高程及使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8.2.2排水设施应纵坡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冲刷和阻水现象,沟渠边坡必须平整稳定。排水沟各部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验方法1设置范围±200m每条沟2处测量2沟底高程±20mm6处水准测量3沟底坡度±20mm6处坡度尺量4沟底平整度5%设计坡度6处尺量5宽度+50mm-20mm6处尺量6深度+100mm-30mm6处尺量7铺砌厚度-10%设计厚度6处尺量9安全环保要求9.1安全要求9.1.1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施工具体实际,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9.1.2工地内应设有安全标志,夜间施工作业应有照明设施,并不得擅自拆除。9.1.3路基高边坡作业时,严禁上下同时作业,高边坡作业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132- 9.1.4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赤脚、酒后上岗作业。9.1.5在施工区段的危险区域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得低于1m,并在显眼位置处做好警示标识牌。9.1.6人工搬运施工所用材料时,应互相配合,同步操作。9.2环保要求9.2.1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树木及地表植被,临时用地范围的耕地采取措施复耕。9.2.2弃土场要先挡护后弃碴,防止泥沙冲刷污染农田、河流。9.2.3施工场地内修建施工排水系统并确保畅通,工地废水排放前先经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9.2.4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做到文明退场。二、路基地下排水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路基地下排水工程。2施工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1.1-132- 审阅图纸:仔细审阅设计文件及施工图纸,审核有无不当之处,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外业及内业资料编制规范的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有交底图、文字说明及施工注意事项,并有交接双方签字记录等。2.2外业技术准备2.2.1现场施工调查:根据设计图纸的水文、地质、地下水等情况,对现场进行认真的调查核实,核对设计文件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如有不相符之处,要即时与设计院进行联系,以便进行变更处理;现场放样及复核:对照施工图纸及技术交底要求,放出路基的中线和两侧的开挖边线,确定路基的具体位置,并作好相应的施工调查工作。3技术要求3.1排水沟或暗沟要求线型美观,直线线型顺直,曲线线型圆顺。3.2各类防渗加固设施要求坚实稳定,表面平整美观,浆砌片石工程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砌体咬扣紧密,嵌缝饱满、密实,勾缝平顺无脱落,缝宽大体一致。干砌片石工程要求咬扣紧密、错缝、禁止叠砌、贴砌。3.3排水沟或暗沟采用砼预制构件砌筑,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预制砼构件强度、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有破损、裂缝的构件严禁使用。3.4采用浆砌片石加固水沟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截水沟应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沟底及沟壁。-132- 3.5当路堤基本成型号或跨雨季填筑时,路堤边坡较高地段宜每隔30m左右于路堤边坡上设置临时排水沟,路堤面边缘设置土埂,以免冲毁路基。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开挖渗水沟报监理检查砌筑渗沟填渗沟透水材料下道工序施工4施工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地下排水设施应与地表排水系统相配套,保证水路畅通无隐患。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埋藏不深时,可采用排水沟或暗沟截流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沟底宜埋入不透水层内。沟壁最下一排渗水孔的底部宜高出沟底不小于0.2m。5.2排水沟或暗沟采用混凝土浇筑或浆砌片石砌筑时,应在沟壁与含水地层接触面的高度处,设置一排或多排向沟中倾斜的渗水孔,浆砌工程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沟壁外侧应填以粗粒透水材料或土工合成材料作为反滤层。沿沟槽每隔10~15m或当沟槽通过软硬岩层分界处应设置伸缩缝或沉降缝。-132- 5.3排除地下水的渗沟均应设置排水层、反滤层和封闭层。渗沟沟内用作排水和渗水的填充料在使用前须经过筛选和清洗。5.4渗沟的出口宜设置端墙,端墙下部留出与渗沟排水通道大小一致的排水沟,端墙排水孔底面距排水沟沟底的高度不宜小于0.2m;端墙出口的排水沟应进行加固,防止冲刷。5.5当管式渗沟长度为100~300m,其末端宜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5.6渗沟的开挖宜自下游向上游进行,应随挖随即支撑并迅速回填,不可暴露太久,以免造成坍塌;支撑沟应间隔开挖;沟槽开挖必须保证沟槽两壁平顺,基础表面应平整,严禁出现反坡或凸凹不平整现象。5.7严禁使用再生、褶皱、老化、污染的土工织物;铺设时应绷紧、拉伸,并与沟壁土体密贴,不得褶皱和损坏。6劳动组织现场施工负责人1人,技术2人,安全1人,质量1人,混凝土工5人,石工8人,电工1人,其他杂工10人。7材料要求7.1使用的粗、细骨料、水泥、水、石料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7.2各种砂浆的强度和石料的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132- 7.3用于排水隔离层的土工合成材料的种类性能指标和其上铺筑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8设备机具配置挖掘机1台、汽车2台、混凝土拌和机1台、砂浆拌和机1台、潜水泵1台、压路机1台、装载机1台。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和,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浇筑及浆砌完毕后,应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9.1.2施工所用的砂浆应采用机械拌和,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自投料完算起,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min。9.1.3砂浆应随拌随用,搅拌好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oC时,应在拌成后2h内使用完毕。9.1.4浆砌工程应采用挤浆法分层,分段砌筑,坐浆饱满,勾缝平顺,几何尺寸和垫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砌筑完成后应及进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9.1.5路基排水设施基底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基底应密实、平整,且无草皮、树根等杂物,无积水。排水设施、垫层、滤层的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排水通畅。9.1.6浆砌水沟铺砌应密实、平顺、整齐、无渗漏水,沟内不积水,无淤塞。水沟泄水孔设置位置、布置形式、尺寸、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排水通畅。-132- 9.1.7路基排水设施施工的位置、断面、尺寸、坡度、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排水设施应纵坡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冲刷和阻水现象,沟渠边坡必须平整稳定。9.2质量检验地下排水设施各部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沟底中心位置±50m每100m抽样检验各5处尺量2沟底高程±20mm水准测量3净空尺寸±20mm尺量4沟底坡度±5%设计坡度坡度尺量5浆砌水沟铺砌厚度-10mm尺量6沟底平整度20mm2.5m长直尺与钢尺量7沟顶高程0、-20mm水准测量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施工具体实际,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10.2工地内应设有安全标志,夜间施工作业应有照明设施,并不得擅自拆除。10.3路基高边坡作业时,严禁上下同时作业,高边坡作为人员必须有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132- 10.4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赤脚、酒后上岗作业。10.5在施工区段的危险区域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得低于1m,并在显眼位置处做好警示标识牌。10.6人工搬运施工所用材料时,应互相配合,同步操作。10.2环保要求10.2.1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树木及地表植被,临时用地范围的耕地采取措施复耕。10.2.2弃土场要先挡护后弃碴,防止泥沙冲刷污染农田、河流。10.2.3施工场地内修建施工排水系统并确保畅通,工地废水排放前先经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有害物质要定点存放并按有关规定处理。102.4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10.2.5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做到文明退场。三、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路基铺设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其他项目有需要时可参照执行。-132-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1.1审阅图纸:仔细审阅设计文件,审核有无不当之处,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如有不相符应立即与设计、监理联系,以便及时更正、标注明确;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图纸、规范编制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应有交底图、文字说明及施工注意事项,并有交接双方签字记录等。2.2外业技术准备2.2.1现场施工调查: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地形地质核实,审核设计文件与现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如有不相符之处,要即时与设计院进行联系,以便进行变更处理。根据设计要求,组织材料进场,并严格按规范要求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送样,待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上。并在堆放材料作好已检、待检等标认牌。3技术要求3.1土工合成材料进场后应整齐堆放在料棚(库)内,避免阳光照射,并保持通风、干燥和远离高温源。铺好后应及时按设计要求覆盖,不得长时间受阳光直接曝晒。3.2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前,下垫层应平整且表面无尖棱状物体,铺设后不允许机械直接在其上行驶碾压,上覆填土后方允许机械设备在其上作业。严禁碾压及运输等设备直接在土工合成材料上行走作业。-132- 3.3复合土工膜采用两布一膜,其质量不小于600g/m2,CBR顶破强度不小于2.5KN,断裂强度不小于20KN/m,渗透系数不大于10-11cm/s,膜厚不小于0.3mm。4施工要求4.1用于边坡补强的土工格栅4.1.1土工格栅采用双向经编土工格栅,抗拉强度不小于25KN/m铺设土工格栅时,土层表面应平整,不容许有褶皱,应尽量拉紧,并用竹钉固定,不得有坚硬突出物,严禁碾压机械直接在土工格栅表面上年进行碾压。铺设多层土工格栅时。4.2铺设防渗复合土工膜幅宽大于4.0m,沿线路方向铺设,横向搭接宽度不小于规范要求。5劳动组织施工负责人1人,技术2人,安全1人,质量1人,电工1人,其他杂工5~10人。6材料要求土工合成材料铺设前应对每批产品的性能经国家授权的有资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不少与3组),产品合格后方可采用。施工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铁路路基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TB10118—99)要求。-132- 砂垫层所采用材料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要求的方法进行检验。当设计上没有明确时,砂垫层应采用天然级配的中、粗、砾砂,其内不得含草根、垃圾等杂质,其含泥量不得大于5%。7主要机具设备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2台、压路机1台、装载机1台、平地机1台。(一个工点)8质量控制及检验8.1质量控制8.1.1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层数、铺设方向、连接方法、回折长度和上下层搭接缝错开距离均应满足设计要求。8.1.1砂垫层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8.2质量检验8.2.1土工合成材料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进场时应进行现场验收,查验每批产品出厂合格证、性能报告单,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同一厂家、品种、批号的材料,每30000m2为一批,不足30000m2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组。8.2.2砂垫层,含泥量不得大于5%。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砂料,每10000m3为一批,不足10000m3时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检验1组。8.2.4砂垫层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要求。砂垫层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132- 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不小于设计值每100m等间距检验3处尺量2厚度不小于设计值每100m等间距检验3处尺量3顶面高程+50mm每100m等间距检验3处水准测量4横坡±0.5%每100m等间距检验3个断面尺量土工合成材料铺设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铺设范围+100mm、0mm每100m等间距检验3处尺量2搭接长度+50mm、0mm3竖向间距±50mm水准测量4搭接缝错开距离±50mm尺量5回折长度9安全及环保要求9.1安全要求9.1.1施工应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正确选用施工方法,并结合施工具体实际,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定操作细则,并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9.1.2工地内应设有安全标志,夜间施工作业应有照明设施,并不得擅自拆除。9.1.3施工人员必须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赤脚、酒后上岗作业。9.1.4在施工区段的危险区域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得低于1m,并在显眼位置处做好警示标识牌。9.1.5人工搬运施工所用材料时,应互相配合,同步操作。-132- 9.1.6每台机械必须有专人指挥。9.2环保要求9.2.1尽量少占或绕避林地、耕地,保护原有树木及地表植被,临时用地范围的耕地采取措施复耕。9.2.2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9.2.3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做到文明退场。四、强夯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路基强夯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2.1.1仔细审阅设计文件,学习施工图,制定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上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2.2.1场地必须坚实平整,能满足大型车辆行走的要求;施工现场排水系统必须完善,降雨后应保证无积水;在平整的场地上按设计标出强夯置换墩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2.2.2-132- 强夯置换夯锤应用圆形夯锤,锤底直径、锤的质量应根据设计置换墩直径、深度以及设备起重能力进行确定,并应符合设计要求。3技术要求3.1施工前,按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通过强夯置换前后测试数据的对比,检验强夯效果,确定各项工艺参数,并报监理确认。3.2避免产生"弹簧土"。4施工顺序及工艺流程4.1施工顺序场地平整,测量层面标高→夯点定位放线→机械夯锤就位对点开夯→第一遍夯完验收后场地整平→第二遍夯点定位放线→机械夯锤就位对点开夯→第二遍夯完验收后场地整平→1000KN-M满夯后整平→测量夯后标高→地基检测→强夯施工质量验收4.2施工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放样→确定工艺参数→设备就位→夯击成坑→向坑内填料→继续夯击并填料→完成一个置换墩5施工要求5.1强夯设备就位,使强夯对准夯点位置。5.2夯击并逐击记录夯坑深度。-132- 5.3夯孔施打顺序宜由内向外,隔孔分序跳打方式,逐一完成全部夯点的施工。5.4推平场地,用低能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5.5铺设垫层,并分层碾压密实。6劳动组织施工管理人员4人,吊车司机2人,起重指挥人员2人施工工人2人,后勤人员1人特殊工种工人均持证上岗,施工工人均从事过此类工程的施工,具备熟练的操作技术。7材料要求采用粒径不大于80厘米的弱风化块碎石或粒径不大于120cm的强风化块碎石,石料的含泥量应小于15%,同时石料不得含有腐植土和植物根系,填料厚度1.3~1.7m,采用推土机推平。8机具准备履带式吊车1台(50T),夯锤2个(22.48吨1个,15.63吨1个),钢丝绳、卡环、钢丝绳卡、花篮螺丝,电焊机1台,乙炔割炬一套,经纬仪2台,水准仪1台,50m钢尺1把;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132- 9.1.1夯点测放准确,放线误差不超过5cm,用白灰或小木桩定出夯点位置,不得遗漏,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及特殊情况。(施工记录见附表)9.2.2夯坑周围地面不应发生过大的隆起,夯锺中心偏移应控制在15厘米以内,施工中如发生偏锤应重新对点。9.2.3夯击过程中如出现歪锤,应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坑底垫平后才能继续施工,及时排除夯坑及场地的积水。9.2.3每遍点夯和满夯施工结束时,按20m×20m方格网测量推平地面的高程。9.2强夯置换允许偏差质按下表控制强夯置换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高程+50mm2墩间距0.1D(D为直径)3墩直径不小于设计值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工人上岗前,要经过三级安全教育,工地要定期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定期开展现场工作活动,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程及各项操作要求,严禁违章作业,杜绝各类事故发生.10.1.2现场建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各工种、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具体负责检查、监督、安全工作.10.1.3坚持执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认真填写安全日记。10.1.4-132- 机电设备必须由专人操作,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特殊工种必须持上岗证,机械设备要定期检查,加强班前修养,禁止“带病”作业。10.1.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在地基施工区域内应设安全警戒线,非工作人员严禁入内,起吊过程中应由专人指挥,统一行动,防止乱指挥、瞎指挥,违章作业造成事故。10.2环保要求10.2.1施工时应避免扬尘,减少噪音污染。五、CFG桩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路基CFG桩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CFG桩布桩图,图中注明桩位编号。制定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测量放线,准确确定桩位,检查施工场地的控制桩点是否会受施工振动的影响;确定施工机具:GZL-90-132- CFG长螺旋钻孔机及配套设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3.1CFG桩混合料在集中拌合站集中拌制。3.2施工前按设计要求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施工时按配合比配制桩体材料。室内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CFG桩径0.5m,桩顶中部设置0.5m碎石垫层,CFG桩桩体采用C20混合料,混合料由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碎石、砂组成,混凝土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4施工工艺每一根成桩作为一个完整的施工过程,施工工艺流程图为:原地面处理→测量放线→钻机就位→钻进至设计深度→停钻→泵送混合料→均匀拔钻至桩顶→钻机移位。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核查地质条件,结合设计参数,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设备和方法。5.2施工工艺5.2.1钻机就位-132- 钻机就位后,应用钻机塔身前后左右的垂直标杆检查塔身导杆,校正位置,使钻机垂直对准桩位中心,钻孔控制采用在钻架上挂垂球的方法测量该孔的垂直度,也可采用钻机自带垂直度调整器控制钻杆垂直度。每根桩施工前现场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桩位对中及垂直度检查,CFG桩垂直度允许偏差≤1%,桩位允许偏差≤5cm。满足要求后,方可开钻。5.5.2钻进成孔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地时,启动马达钻进,先慢后快,同时检查钻孔的偏差并及时纠正。在成孔过程中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防止桩孔偏斜、位移和钻具损坏。根据钻机塔身上的进尺标记,成孔到达设计标高时,停止钻进。5.2.3混合料搅拌混合料搅拌进行集中拌和,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准确,上料顺序为:先装碎石,再加水泥、粉煤灰和泵送剂,最后加砂,使水泥、粉煤灰和泵送剂夹在砂、石之间,每盘料搅拌时间按照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进行控制。一般不少于1.5分钟,具体搅拌时间根据实验确定。混合料出厂时塌落度控制在160mm~200mm。5.2.4灌注及拔管钻孔至设计标高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合料,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合料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提管后泵料。成桩的提拔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3m,成孔过程连续进行,避免因供料慢而导致停机待料。灌注成桩完成后,用水泥袋盖好桩头,进行保护。施工桩顶高程高出设计桩顶不少于0.5m,桩长允许偏差不大于10cm,桩径不小于设计值。5.2.5现场试验-132- 对于每盘混合料,试验人员都要进行塌落度的监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合料的投料,在成桩过程中抽样作混合料试块,每台班做3组(各3块)试块,测定其7天、28天抗压强度,另一组试块备用。5.2.6清理CFG桩施工完毕在其混合料初凝后,进行打桩弃土清运,清运时不可对设计桩顶标高以下的桩身造成损害;不可扰动桩间土;不可破坏工作面未施工的桩位。清运完毕后人工开挖其下50cm保护土层,清运保护土层时不得扰动基底土,防止形成橡皮土。施工时严格控制标高,不得超挖。保护土层清除后,截除桩顶设计标高以上桩头,截桩时在同一水平面按同一角度对称放置2个或4个钢钎,用大锤同时击打将桩头截断,条件许可时采用截桩机截桩。桩头截断后,用钢钎、手锤将桩顶从四周向中间修平至桩顶设计标高,桩顶允许偏差0~+20mm。如果在基槽开挖和截桩头时造成桩体断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下,必须接桩至设计桩顶标高,剔平凿毛桩顶,用与桩体材料、配比相同的混合料接桩,并超出桩周200mm。6劳动组织(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按四台钻机八小时为一作业工班计算,其中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员、工班长由所属单位职工担任。每个作业工班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132- 技术、质检、测量及实验人员4人专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2人机长4人普工16人电工1人挖土机司机4人汽车司机4人泵机操作手8人7材料要求所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同一产地、品种、规格、批号的水泥、粉煤灰,袋装每200t为一批、散装500t为一批,当袋装不足200t或散装不足500t时也按一批计;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粗、细骨料,分别每3000m3为一批,当不足3000m3时也按一批计;同一产地、品种、规格且连续进场的外加剂,每60t为一批,当不足60t时也按一批计。各种原材料每批抽样检验1组。检验方法:检查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在水泥库抽样检验水泥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在料场抽样检验粗细骨料含泥量、筛分试验颗粒级配。8设备机具配备CFG桩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分三大部分,即混凝土拌制及运输部分,CFG桩钻孔及泵送部分,打桩弃土清运部分。主要机具设备表(根据施工需要适当调整)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2装载机50型台23混凝土罐车8立方台64长螺旋钻机GZL-90台45混凝土输送泵90型台4-132- 6发电机80KW组1备用7挖掘机60型台28自卸汽车8立方台89洒水车8立方台210油车8立方台111其他小型机具若干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测量桩位前应对施工现场原地面标高进行抄平测量,并用平地机平整碾压后放出各桩的准确位置,将施工区域进行划分,并将各桩进行编号,定机定人进行管理。9.1.2布桩时,CFG桩的数量、布置形式及间距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并遵循从中心向外推进施工,或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施工的原则。不宜从四周转向内推进施工。9.1.3对进场施工的所有长螺旋钻机在开钻前应由施工技术人员对标尺、刻画进行复核,消除标识误差。使用反差大的反光贴条每0.5米进行标识,粘贴在钻机导向架上,利于夜间记录人员识别读数。9.1.4现场管理人员每根桩都要根据桩机上的垂球目测导向架垂直度,以保证桩身垂直度不大于1%,确保桩体的正常受力。9.1.5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向下移动钻杆至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进,先慢后快。在成孔过程中,如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否则容易导致桩孔偏斜、位移,甚至使钻杆、钻具损坏。9.1.6-132- CFG桩成桩过程由现场值班人员指挥,桩机操作手和地泵操作手密切配合,按照先泵料后拔管的原则,防止先拔管后泵料,防止CFG桩成吊脚桩。9.1.7严格控制拔管速率。拔管速率太快可能导致桩径偏小或缩颈断桩,而拔管速率过慢又会造成水泥浆分布不匀,桩顶浮浆过多,桩身强度不足和形成混和料离析现象,导致桩身强度不足。9.1.8整个施工过程中,应安排质检人员旁站监督,并作好施工原始记录。记录的内容主要有桩号、钻孔深度、瞬间电流值、孔深、拔管速度、单孔混合料灌入量、堵管及处理措施等。9.1.9提钻泵送过程中,旁站人员要经常敲打输送管,确认管内混合料是否充实,以保证桩体密实。9.1.10由于桩管垂直度的偏差,在拔管过程中若出现反插,容易使土与桩体材料混合,导致桩身掺土影响桩身质量,所以,施工中应避免反插。9.1.11桩顶砼停灰面根据导向架上标识由值班人员判断,控制在桩顶标高以上0.5米位置。9.1.12控制好混合料的坍落度。混合料坍落度过大,会形成桩顶浮浆过多,从而影响桩体强度。坍落度控制在160mm~200mm,要求混凝土和易性好。桩顶浮浆控制在20厘米以内。9.1.13设置保护桩长。在泵送混合料时,比设计桩长多加0.5米-132- 的料。将沉管拔出后,用插入式振捣棒对桩顶混合料加振3~5秒,提高桩顶混合料密实度,上部用土封项,以提高混合料抵抗周围土挤压的能力,避免新打桩振动导致已打桩受振动挤压而出现混合料上涌使桩径缩小的情形。9.1.14在截取桩头前应准确测量桩顶标高,并在纵横向挂线标示桩头水平位置。凿除桩头时严禁单边打眼凿桩头,防止桩头成斜面或破损,截取后的桩头面应是水平面。清理桩间土和截取桩头时,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和扰动桩间土。9.1.15冬季施工时混合料入孔温度不得低于5℃,对桩头和桩间土应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桩顶覆土厚度不小于1.2m。9.2质量检验9.2.1CFG桩的数量、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检验数量:全部检查。检验方法:计数。9.2.2每根桩的投料量不得少于设计灌注量;检验数量:每根桩检验。检验方法:料斗现场计量。9.2.3CFG桩的有效长度应满足设计;检验数量:每根桩检验。检验方法:测量钻杆长度,并在施工中检查是否达到设计深度标志,施工后检查浮浆厚度,计算出桩的有效长度。9.2.4CFG桩身施工完毕,28天后对CFG桩进行检测,检测包括低应变对桩身质量的检测和静载荷试验对单桩承载力的检测。静载荷试验数量取桩总根数的2‰,且不小于3根;低应变检测数量取总桩数的10%。9.2.5CFG桩的桩位、垂直度、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桩位(纵横向)+50mm-132- 2桩身垂直度1.5%3桩体有效直径不小于设计值4褥垫层厚度不小于设计值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对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试验,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10.1.2施工中经常和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温、风沙、雨雪、水文等预报,作好防范工作。10.1.3施工现场设有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等警告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场地狭小时,设临时交通指挥。10.1.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机械操作人员穿工作服,严禁任何人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10.1.5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安全防护事宜。10.2环保要求10.2.1在施工营房和施工现场的合适位置摆放移动垃圾桶,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并将这些生活垃圾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堆放。10.2.2在运输、储存水泥类易飞扬物时,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措施防止和减少扬尘。10.2.3运输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132- 10.2.4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10.2.5位于人群集中地段的作业面,除采用低噪音设备外,严格遵守地方环保关于施工作业时间的要求。10.2.6认真规划施工道路,做好临时道路的管理、使用,并做好道路的排水和边坡防护,避免雨水冲刷,引起水土流失。10.2.7临时道路使用时没有扬尘积水避免破坏植被。六、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路基地基以及路桥、路涵过渡段水泥土桩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绘制挤密桩布桩图,图中注明桩位编号。制定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132- 测量放样,平整场地,清除障碍,收集作业层中各种外部技术数据。3技术要求3.1集料的拌和全部在集料集中拌合站拌制。3.2进行室内配合比试验,选定符合设计要求的配合比。3.3按设计要求,结合现场土质,一般选用沉管(振动或锤击)或冲击等方法。3.3施工前进行成桩试验,确定施工工艺和参数,试桩数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工艺参数及成桩检验结果报监理确认。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施工顺序隔排隔行,间隔1~2孔跳打,成孔后立即回填,以防止邻孔之间互相挤压造成相邻孔缩孔或振动坍塌。当整片处理时宜由内向外进行,局部处理宜由外向内进行。4.2施工流程平整场地→测量放样→成孔机械就位→钻进至设计深度→孔底夯实→分层回填夯实→成孔机械移位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复核地基土的含水率、饱和度,当地基土的含水率大于24%、饱和度大于65%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予以确认。-132- 5.1.2施工前清除地表耕植土。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物,标记处理场地范围那地下构造物及管线。5.1.3测量放线,定出控制轴线、打桩场地边线并标识。5.1.4成孔机械表面应有明显的进尺标记,以此来控制成孔深度。5.1.5施工前进行土方、成孔、夯填和挤密效果试验,确定有关施工技术参数,并对试桩进行测试承载力和挤密效果等,对含水率较大的(如大于塑限含水率)应特别关注缩孔的问题,因缩孔影响桩长和桩径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予以解决。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个施工单元(如按三角形布置每个施工单元7根桩)。5.2施工工艺5.2.1处理区段地基土的含水量宜接近最佳含水量,当土的含水率低于12%时,宜对处理范围内的土层进行增湿。增湿处理应在地基处理前4~6d完成,需增湿的水通过一定数量和一定深度的渗水孔均匀地渗入处理范围的土层中。5.2.2桩机就位,使沉管尖对准桩位,调平扩桩机架,使桩管保持垂直,用线锤吊线检查桩管垂直度,确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5%。5.2.3成孔工艺:采用沉桩机将与桩孔同直径钢管打入土中拔管成孔,桩管顶设桩帽,下端作成60°-132- 角度锥形活动桩尖,施工前在桩架或钢管上标出控制深度标记,以便施工中进行钢管深度观测。水泥土挤密桩施工时应控制拔管速度,在拔管前宜停顿10秒左右。成孔后清底夯实、夯平,夯实次数不小于8击,成孔后进行孔中心位移、垂直度、孔径、孔深检查,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或用盖板盖住孔口防止杂物落入。5.2.4填料的拌制与运输水泥土要求采用厂拌,各种用料计量准确,配合比符合设计值,水泥土混合料外观颜色均一。采用运输车覆盖运输。水泥土拌制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已拌成水泥土不得超过6小时或隔夜使用,被雨水淋湿、浸泡水泥土严禁使用按作废处理。下雨期间不进行水泥土拌制。5.2.5水泥土回填夯实成孔后及时夯填,在向孔内填料前先夯实孔底。水泥土分层回填夯实,逐层以量斗定量向桩孔内下料,每层回填厚度280~320mm,采用电动卷扬机提升式夯实机分层夯实。回填夯实,应针对施工机具(锤重、落距),在工艺试验中找出满足密实度要求的夯击次数,作为施工的参数。夯填前测量成孔深度、孔径,作好记录。水泥土回填夯实采用连续施工,每个桩孔一次性分层回填夯实,不得间隔停顿或隔日施工以免降低桩的承载力。并,对试桩进行测试承载力和挤密效果等,对含水率较大的(如大于塑限含水率)应特别关注缩孔的问题,因缩孔影响桩长和桩径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予以解决。试桩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得少于2个施工单元(如按三角形布置每个施工单元7根桩)。-132- 6劳动组织(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按四台钻机八小时为一作业工班计算,其中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员、工班长由所属单位职工担任。每个作业工班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技术、质检、测量及实验人员4人专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2人机长4人普工16人电工1人汽车司机2人7材料要求水泥土挤密桩:土料宜选用黄土,水泥可选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土按设计配合比应在拌和站集中拌和,并且根据回填要求随拌随用,其对土料含水率的要求同上,也要事前经试验确定水泥土所用土料的合理含水率。8设备机具配备挤密桩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分三大部分,即混凝土拌制及运输部分,钻孔及回填部分,打桩弃土清运部分。主要机具设备表(根据施工需要适当调整)序号机械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2装载机50型台16发电机80KW组1备用-132- 7挖掘机60型台18自卸汽车8立方台29洒水车8立方台211其他小型机具若干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施工前应先进行工艺试验性施工,确定施工控制参数,同时要严格操作工艺,确保水泥土在初凝时间内完成拌和及回填。严禁使用过时、过夜水泥土。对已成好的孔要及时回填夯实,不得长时间空孔放置。9.1.2施工过程中,设专人监理成孔及回填夯实的质量。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应立即停止施工,查明情况,待设计人员确认及采取有效措施(或变更设计)后,方可继续施工,并详细记录锤击次数和振动沉入时间、出现的问题和处理方法。9.1.3在成桩过程中,随时观察地面升降和桩顶上升,桩顶上升过大就意味着断桩,要调整成桩施工工艺。9.1.4雨季或低温季节施工,应采取防雨或防冻措施,防止灰土和土料淋湿后冻结。9.1.5水泥土挤密桩施工属隐蔽工程,施工完毕报监理签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挤密桩施工允许偏差序号项目允许偏差1间距(纵横向)+50mm2垂直度1.5%-132- 3直径不小于设计值9.2检验方法9.2.1水泥土挤密桩的数量、长度、布桩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尺量、计数。9.2.2挤密桩桩孔夯填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3根。检验方法动力触探(N10,N63.5)或设计指定方法。9.2.3挤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①检测数量:总桩数的2‰,且每检测批不少于3根。②检测方法:平板载荷试验。9.2.4水泥土挤密桩的桩位、垂直度、有效直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桩位桩间距x5%尺量2垂直度1.5%测量3直径+50mm尺量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对各种机具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和必要的试验,保证其处于良好状态。10.1.2施工中经常和气象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气温、风沙、雨雪、水文等预报,作好防范工作。10.1.3施工现场设有安全标志。危险地区悬挂“危险”-132- 等警告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场地狭小时,设临时交通指挥。10.1.4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安全帽,机械操作人员穿工作服,严禁任何人穿拖鞋进入施工现场。10.1.5机械操作人员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现场必须有专人负责安全防护事宜。10.2环保要求10.2.1在施工营房和施工现场的合适位置摆放移动垃圾桶,对生活垃圾进行收集,并将这些生活垃圾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集中堆放。10.2.2在运输、储存水泥类易飞扬物时,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措施防止和减少扬尘。10.2.3运输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10.2.4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湿润,减少扬尘。10.2.5位于人群集中地段的作业面,除采用低噪音设备外,严格遵守地方环保关于施工作业时间的要求。10.2.6认真规划施工道路,做好临时道路的管理、使用,并做好道路的排水和边坡防护,避免雨水冲刷,引起水土流失。10.2.7临时道路使用时没有扬尘积水避免破坏植被。七、填方工艺-132- 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标路基基床表层A组填料及基床底层B组填筑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完毕后,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前,做好土石方的调配方案。取土场根据实际要求和施工地段总的土石方调配计划进行选定。检查核对填料的试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当实际使用填料发生变化时,另取样进行土工试验鉴定。3技术要求3.1施工前先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合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132-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应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4.2工艺流程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做好测量放线和施工前的复查,划分作业区段。5.1.2施工前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优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132- 5.2施工工艺5.2.1基底处理:人工配合挖掘机将原地面杂草树根及表层软土等清理干净,并将弃土用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对基底土进行晾晒,待含水量达到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再用推土机进行平整、碾压,已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地面横坡大于1:5时,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台阶高度不大于25cm。当基岩的覆盖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予以保留,即在原地面挖台阶后填筑路堤。5.2.2路基填筑:填料合格、原地面处理满足要求后,进行分层填筑。路基边坡两侧超填宽度不小于50cm;填筑中,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根据现场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控制卸土量。5.2.3路基平整。首先采用推土机将填料按竹杆标示线初步推平,再用平地机进行精细整平,并将路基顶面做成两侧4%的横向排水坡。5.2.4路基初碾压。当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时开始碾压。碾压采用20t压路机。根据“先稳后振、先快后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轮迹重叠”的原则,从两侧向中心纵向进退式碾压:先静压一遍,再弱振碾压二遍,再强振碾压一遍,完成初压。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弱振、再强振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各区段交界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m,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轮迹重叠不应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5.2.5-132- 压实检测。初压结束后,进行压实指标检测。检测采用地基系数K30、和孔隙率n双控指标。即用K30平板载荷仪测试地基系数K30、灌砂法检测孔隙率n。5.2.6沉降观测。软基处理地段设计有沉降、位移控制要求时,首层填料摊平后,在路基中心埋设沉降观测板、设置沉降观测桩。碾压结束后,进行沉降观测,沉降观测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标准。路基面形成后在路基面中心和两侧路肩设置路基面观测桩,纵向间距不宜大于l00m,每段路堤至少保证1个观测断面,路堤较高(大于8m)地段进行加密,并且保证至少有6个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测量频度:前15天内每3天监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监测一次,第30~180天每15天监测一次。6劳动组织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成模式。6.2施工人员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面施工人员配置表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队长人1负责整个施工过程2技术负责人人1负责现场施工技术3班组长人1负责现场操作指挥4协调员人1负责现场的协调工作5安全员人1负责现场的施工安全6指挥卸土人员人37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人10施工技术及测量各3人、质检及试验各2人8机械工、普工人30机械工20人、普工10人7材料要求A、B组填料其规格应符合下表要求:-132- 填料分类名称ABC碎石类级配良好的碎石、含土碎石级配不好的碎石,细粒含量为15%~30%的土质碎石细粒含量大于30%的土质碎石砾石类级配良好的粗圆砾,粗角砾、细圆砾、细角砾、级配良好的含土粗圆砾、含土粗角砾、含土细圆砾、含土细角砾级配不好的粗圆砾,粗角砾、细圆砾、细角砾,级配不好的含土粗圆砾、含土粗角砾、含土细圆砾、含土细角砾,细粒含量15%~30%的土质粗圆砾、土质粗角砾、土质细圆砾、土质细角砾细粒含量大于30%的土质土质粗圆砾、土质粗角砾、土质细圆砾、土质细角砾砂类土级配良好砾砂、粗砂、中砂,含土砾砂、含土粗砂、含土中砂、含土细砂级配良好细砂,级配不好的砾砂、粗砂、中砂,细粒含量大于15%的含土砾砂、含土粗砂、含土中砂级配不好的细砂,含土细砂、粉砂细粒土低液限粉土、粉质黏土、黏土8设备机具配置每个作业区段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如下表所示。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挖掘机PC220台21装载机ZL-50C台22推土机TY220台23平地机PY180B台14压路机YT25台25自卸汽车18t辆36摊铺机台(套)1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填筑施工前,对下承层(或基底)进行复查、核对,必要时与设计方联系。对低矮路堤段,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并检验合格后才进入填筑施工。-132- 9.1.2施工前进行现场填筑压实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量的控制范围、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组合工艺性试验。9.1.3填筑时设专人指挥车辆,根据设计位置布置埋设沉降仪、坡脚位移观测桩和其他观测设备。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检测,合格后填筑下一层。9.1.4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0cm,基床以下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15cm。9.1.5基床以下部位A、B组土压实技术指标及检测频率应符合下表规定:基床表层填料压实标准表层位填料类型压实标准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砂类土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基床表层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MPa/m)------150150---相对密度Dr---------------空隙率n(%)------2828---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填料厚度(m)压实标准细粒土粗粒土碎石土A、B组填料1.9地基系数k30(MPa/m)≥110≥120≥150压实系数K≥0.95--孔隙率n(%)-<28<28基床以下路堤填料及压实标准填筑部位填料类型压实标准细粒土、粉砂、改良土砂类土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不浸水压实系数K0.90-------------132- 部分地基系数K30(MPa/m)8080110120130相对密度Dr---0.7---------空隙率n(%)------3232---浸水部分压实系数K---------------地基系数K30(MPa/m)---80110120130相对密度Dr---0.70---------空隙率n(%)------3232---9.1.6严格执行有关技术规范,把好试验关,定期对试验、检测、测量仪器标定。按试验路段取得的数据进行施工,严格控制填料含水量和松铺厚度。9.1.7严格按设计施工,确保路基宽度、横向坡度达到标准,路基面平整、路拱明显、坡面平顺、路肩边缘线条清晰顺直,无缺损、坑洼、裂纹等现象。9.1.8严格按规范要求,分层对路基进行填筑、辗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施工。如有检验不合格的填层,必须返工,直至检验合格。9.1.9施工期间做好现场排水,保持作业面排水畅通,做到施工场地雨后无积水。尤其路堤两侧坡脚严禁积水。雨季施工时,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流入细粒土的粉、黏砂取土坑、场内;并随时排除坑、场内积水。对雨季滞水及排水不畅的低洼地段,以渗水性填料或水稳性好的填料填筑,并采取疏导措施。不在雨天进行非渗水土填料的填筑施工。雨后路基面经晾干后复压,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下一工序。9.1.10施工中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的技术规范,精心组织施工,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确保工程质量。-132- 9.1.11填料严格按照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检测。9.1.12严格控制填料的含水率,在填筑工艺试验确定的施工允许含水量范围内,进场前首先测定含水率,严禁含水率过高的填料进场。9.2质量检验9.2.1原地面处理前,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核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报建设、设计、监理变更;9.2.2原地面处理后,静力触探试验或动力触探试验,复核地基承载力;9.2.3路基填筑前,取土场选择,现场取样,做室内土质分析试验,确定路基填料;9.2.4路基压实度检验:基床以下部分,每压实层做孔隙率试验(灌砂法);每三层做K30及孔隙率试验;基床底层1.9m部分,每压实层做孔隙率试验(灌砂法);每三层做K30、Evd及孔隙率试验。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A、B组料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2名,佩戴统一袖章和上岗证,配合班组长进行现场指挥,防止出现长螺旋转动时伤人等安全事故的发生。10.1.2A、B组料施工现场设置醒目的防护带,防止闲杂人等进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132- 10.1.3规范施工现场各类管线的布设,特别是电力线,电缆线及支线架设必须架空或埋地,架空敷设必须采用绝缘措施,变压器应设置漏电保护装置;照明与动力线严格区分设置,并进行明显标识;所有电气设备和金属外壳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地和接零保护,所有的临时电源和移动电具必须装置有效的二级漏电保护开关。10.2环保要求10.2.1严格组织施工管理,开展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施工前做到全员教育,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定期检查、监督本施工地段的各项水土保持工作的落实。10.2.2建立健全水土保持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全面规划”原则,抓住本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确保水源、植被不被污染和破坏。10.2.3加强挖掘机、压路机等施工机械管理,注重日常保养,防止油品存放和机械在使用、维修、停放时油料泄漏、渗漏,流入江中污染水体。八、挖方工艺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标铁路路基工程路堑开挖作业,其他项目有需要时可参考执行。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32- 审阅图纸:仔细审阅施工图纸及文件,审核有无与标准不相符的项目,图纸所标注的尺寸和工程量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有无不明白的地方等。2.2外业技术准备测量放样:图纸到位后,根据实际地形作出实际断面并与设计图纸断面进行对照,发现不符时,及时与设计和监理联系,进行修正,根据施工图纸准确放样边坡开挖桩,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场地清理:路堑开挖前应做好堑顶和场内临时排水,对场地内的植被和其他建筑物进行清理。3技术要求3.1路堑开挖施工前应核对地质资料,开挖后如发现与地质资料不符时,应及时反馈给设计和监理单位。3.2路堑开挖应根据地形情况、岩层产状、断面形状、路堑长度、施工季节和环境保护要求,并结合土石方调配学则合理的开挖方法。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施工工艺流程图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132- 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开挖前应先检查坡顶、坡面,并对危石、裂缝或其他不稳定情况妥善处理。5.2施工方法5.2.1开挖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掏底开挖。对于土方数量相对集中、土方调运距离在500m以下的路堑开挖,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逐层顺坡开挖施工,其中运距100m以内的土方采用推土机直接推送到位;纵、横向台阶开挖:对于地形较缓、土方调运距离在500m以上的路堑开挖,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或装载机纵、横向台阶开挖施工,自卸汽车运输。边坡较高时分层开挖,台阶高度3~4m。5.2.2-132- 对岩石走向、倾斜不利于边坡稳定及施工安全的地段,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并采取减弱施工振动的措施;在设有支挡结构的地段,应采取短开挖或马口开挖;对影响施工和营业线行车安全的地段,应设临时支护措施。5.2.3边坡高度大于20m的软弱松散岩层路堑,当岩层风化破碎、节理发育时,应根据边坡地质条件,结合机械化施工的特点,采用“边开挖、边支护”和坡脚预加固技术。6劳动组织施工负责1人,技术(兼安全、质量)2人,司机3~8人,修理工3人,7设备机具挖掘机1~2台、装载机1~2台、自卸汽车4~5台、推土机1台。(一个工点)8质量控制及检验8.1质量控制8.1.1勤测量:开挖前对整个挖方段测量放样,并埋设必要的护桩,以后每开挖3m左右重新测量一次,进行收坡,严防超挖和损伤边坡。8.1.2预留边坡保护层:机械开挖时预留50㎝的边坡保护层,该保护层由人工开挖以保证边坡的坡率和平整度。有边坡防护地段在防护工程施工前开挖该保护层。8.1.3预留基底保护层:路基开挖至距设计标高0.3~0.5m时停止机械开挖,待边坡防护和堑底水沟施工完后与边坡土方、水沟土方一起施工,采用人工开挖。-132- 9.2质量检验9.1路堑边坡坡率、变坡点、平台位置、侧沟排水坡度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应满足下表要求: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边坡坡率(偏陡量)不陡于设计坡率每100m单侧检查2点用坡度尺量、计算2变坡点位置±200mm每100m单侧检查3点水准仪测或尺量3平台位置±200mm每100m单侧检查3点水准仪测或尺量4平台宽度±50mm每100m侧检查3点尺量5侧沟排水坡度不得积水每条沟全验目测9.2路基面中线高程、路肩高程、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宽度、横坡、平整度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如下: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数量检验方法1中线高程±20mm每100m等间距检验3点水准仪测2路肩高程±20mm每100m等间距检验6点水准仪测3中线至路肩边缘距离路堑:+100mm路堤:不小于设计值每100m等间距检验3个断面尺量4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100m等间距检验6点尺量5横坡±0.5%每100m等间距检验5个断面坡度尺量6平整度不大于10mm每100m等间距检验5个断面2.5m长尺量9安全及环保要求9.1安全要求9.1.1-132- 路基工程施工应做好前期准备,进行全面安排,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编制实施细则。施工前应详细调查并掌握地质、水文资料,检查易于发生水害地段的施工安全,做好施工中的临时防护工作。对路堑施工,还需预先检查山体有无塌方、滑坡的可能,并拟定防护措施。9.1.2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必须悬挂“危险”或者“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示警。在施工便道间的交叉口、与公路的交叉口,应设立标志。所有道路的便桥,在桥头树立标志,注明载重能力和限制速度。9.1.3路堑开挖时,经常注意坡面的稳定。每天开工前、收工前应对坡面、坡顶及附近进行检查,如发现有裂缝和坍方的迹象或有危石、危土时,立即处理,凡不能处理且对施工安全有威胁时,暂时停止施工,并报告上级处理。9.1.4在高于3m的坡面上作业,必须拴安全绳;严禁在同一安全桩上拴几根安全绳和在一根安全绳上拴几个人。在路堑内作业,必须戴安全帽。9.1.5开挖作业应与装、运作业面相互错开,严禁上下重叠作业。9.1.6边坡开挖中如遇地下水出露,应采取临时排水措施后方可继续开挖。岩溶地区,对堑顶或基底的岩溶水、上升泉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治理,不得任意堵塞出水口或任意抽水,以免导致突发性坍陷。9.1.7弃土应保证弃土堆的自身稳定,其位置与高度应根据地形并考虑对附近建筑物以及农田、水利、河道、交通的安全影响合理设置,先防护后弃土。9.1.8严禁有间发性癫痫、高血压、心脏病和恶性贫血患者担任撬石和高边坡作业。9.1.9-132- 跟班指挥:每作业点每班都设现场领工员跟班指挥,随时掌握路基宽度和高程情况,协调机械设备的作业效率,及时处理现场出现的各类事件。9.2环保要求9.2.1施工中采取措施减少粉尘,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9.2.2居民区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夜间施工噪音影响居民休息。9.2.3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做到文明退场。9.2.4弃土场必须先防护后弃土,确保弃土环保。-132- 九、5%水泥改良土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段路基厂拌改良土施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3.1改良土的拌和全部在拌和厂集中厂拌。3.2施工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能达到设计要求。3.3在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初选的摊铺、拌和、碾压机械及试生产出的改良土填料,在选取长度不小于100m-132- 的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填筑试验段→确定工艺→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集中拌和→运输→填土→摊铺平整→碾压→养生→检验验收拌和机安装土场选择改良土土组成设计土工试验机械试运转与调试改良土拌和碎土机粉碎土配合比报批水泥鉴定配合比试验水泥土场集料准备N下层检测验收试验段施工报监理单位确认Y改良土摊铺、平整碾压夯实压实度检测改良土运输测量放样接缝处理养生检查验收下一道工序连续施工不连续施工边桩测设 施工准备 修建便道 场地清理 中线、高程复测地基处理及验收 层厚、平整度量测与控制 分层填筑 沉降观测设施安置 填料检验 厂拌改良土生产4.2工艺流程-132- 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改良土外掺料(石灰或水泥)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5.1.1路基填筑试验段路基全面开工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填料性质和压实机械条件,选择不小于100m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改良土配合比等施工工艺参数,将以上试验资料整理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用以指导此项工程的路基施工。5.1.2改良土配合比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及基床底层为改良土填筑,其中基床以下路堤本体的垫层为水泥改良土;路基基床底层为厚度1.9m的水泥改良土(路堑为0.5m),改良土的具体配合比根据设计要求和取土场土料的塑性指数及液限、塑限等指标通过试验室进行试验确定。5.2施工工艺5.2.1验收下承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底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进行相关工序的检测与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基底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5.2.2测量放样-132- 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并报监理审批。作业时,严格控制标高,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5.2.3拌和改良土混合料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在拌和厂集中进行拌和,同时配备碎土设备消除土壤中的土块。在拌和设备内拌制改良土混合料时,应拌和均匀,混合料中不应含有大于10mm的土块,并使混合料的组成和含水率(要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拌和时的含水率与碾压时最佳含水率的关系)达到规定的要求。5.2.4运输采用大吨位自卸车运输。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混合料在运送过程中应进行覆盖,减少水分损失。5.2.5摊铺根据松铺厚度计算每车混合料的摊铺面积,确定堆放密度。混合料应全断面均匀摊铺,不得出现纵向接缝,中途不宜中断。当因故中断超过2h时,应设置横向施工缝,横向接缝应采用搭接施工。整型应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的整平。在整型过程中,严禁车辆通行。初步整型后,检查混合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5.2.6碾压-132- 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5.2.7养生改良土碾压完成后,如不能连续施工应进行养生,改良土表面保湿养生不少于7天。养生期间改良土不能过湿,更不能忽干忽湿,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当改良土分层施工时,下层检验如压实度、平整度等指标合格后,上层填土能连续施工时可不进行专门的养生。6劳动组织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兼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3~5人指挥卸土人员2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4~6人机械工、普工30~50人 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7材料要求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石灰应选用消解石灰或钙质生石灰,其指标应达到合格标准。用水泥改良时,土中硫酸盐含量应小于0.25%。-132- 掺入水泥时,其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宜大于6h。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取土,取土时应清除树木、草皮以及表面腐殖土。当土源发生变化时必须按要求重做配比试验。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水泥化学改良土外掺料的运输、使用应有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外掺料应分类堆放、与原地面架空隔离,并有防风、雨设施,防止材料受潮、变质。冻土不能作为路基改良填料。8设备机具配置改良土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分为两大部分,即改良土拌合厂和路堤填筑区的各个施工单元。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改良土拌合厂填筑区施工单元稳定土拌合站1~2台推土机2~4台碎土设施1~2台平地机1~2台装载机2~4台压路机2~4台洒水车1~2台洒水车1~2台挖掘机1~2台挖掘机1~2台自卸汽车20~30台 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改良土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主要为五个方面:①原材料(土、水泥);-132- ②配合比(根据不同的土质需掺入的水泥量);③改良土含水量控制;④均匀性(避免改良土中出现素土现象);⑤压实度(通过试验段确定适宜的施工参数)。9.1.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9.1.3改良土填筑前按设计提供的配比进行室内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改良土的配合比应保证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压实质量能达到设计要求。9.1.4路堤填筑改良土施工中,拌合料的均匀性是关键因素,应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的施工质量,确保拌合熟料的均匀性。9.1.5对初步确定使用的混合料,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计算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并进行7d无侧限抗压强度的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9.2质量检验9.2.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9.2.2对需改良的土料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9.2.3改良土外掺料的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132- 检验方法:检查每批产品的生产检验报告和产品合格证,并在料场的5个不同部位等量取样,总计取样不少于12kg,按有关规定试验方法进行检验。9.2.4对进入摊铺场地的混合料进行土颗粒检查,在100m2面积内随机检查3个点。检验方法:土团粒检查采用孔径为10mm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生石灰块检查采用孔径5mm的筛子,标准为不能有筛余量。9.2.5改良土填筑压实质量应符合验标的规定。检验频数:沿线路纵向每100m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K(改良细粒土)6点,其中:左、右距路肩边线1m处各2点,路基中部2点,有反压护道地段每100m增加1个检测点。每100m每填高约90cm抽样检验地基系数K30、动态变形模量Evd各4点,其中:距路基边线2m处左、右各2点,路基中部2点。检验方法:压实系数K检验宜用环刀法,K30、Evd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方法检验。9.2.6无侧限抗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频数:每层每1000m2检查一组;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从已摊铺好填料的地段现场抽样,在室内按要求的压实度成型,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132- 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施工区域应设警示标志,严禁非工作人员出入。10.1.2施工中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养护、维修。10.1.3为保证施工安全,现场应有专人统一指挥,并设一名专职安全员负责现场的安全工作,坚持班前进行安全教育制度。10.1.4改良土施工中,制订合理的作业程序和机械车辆走行路线,现场设专人指挥、调度,并设立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碰撞,机械作业要留有安全距离,确保协调、安全施工。10.2环保要求改良土施工中,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为保护自然环境,在化学改良土改良过程中,应减少甚至避免水泥扬尘,并加大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真正将各项环保措施落实到位。10.2.1生产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10.2.2按环保部门要求集中处理试验及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及废水。十、骨架护坡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路基工程拱形骨架护坡施工。-132-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阅路基设计图、路基工点集图及相应路基参考设计图,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3.1骨架护坡是沿路基边坡按布设主骨架与支骨架,并在每个骨架内采用立体植被护坡网喷播植草、喷播植草防护,达到与骨架一起防护边坡的作用。3.2拱型骨架护坡3.2.1由主骨架和支骨架组成,主骨架与边坡水平线垂直,间距3.0m;3.2.2支骨架呈弧形,垂直线路方向的间距为3m;3.2.3一般黏土性边坡、风化软质岩、N>30花岗岩全风化层边坡以路堤主骨架护坡肋厚0.6m,拱或支骨架厚0.4m;3.2.4-132- 骨架内可采用立体植被护坡网喷播植草、喷播植草、喷播植草防护。3.2.5骨架护坡起、终侧边,底部基础及顶部设0.5m宽的镶边。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护坡骨架骨架边坡处理挂线开挖沟槽及基础砌筑勾缝养护质量验收备料铺立体植被网+喷播植草M7.5砂浆砂夹卵石反滤层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如图所示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施工前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5.1.2砌筑骨架按设计要求在每条骨架的起讫点挂线放样,然后开挖骨架沟槽,沟槽尺寸根据骨架尺寸而定。5.2施工工艺5.2.1砌筑施工采用挤浆法,灰缝饱满,互相咬接,上下错缝,不得有通缝和空缝。-132- 5.2.2施工时先砌筑骨架衔接处,再砌筑其它部位骨架,两骨架衔接处于同一高度;自下而上逐条砌筑骨架.6劳动力组织严格按浆砌片石砌筑工艺,保证浆筑质量。实行三班作业劳动力组织为:技术人员:1人、班长3人、修理工1人、电工2人、砌筑工人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7主要材料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用的水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8设备机具配置满足施工用的砂浆搅拌机1台,运输车1台。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主要控制以下几点:(1)原材料(水泥、片石、砂子)(2)配合比9.2质量检验9.2.1片石规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32-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料场抽样检验2组片石抗压强度,每100m护坡抽样检验6处片石规格。监理单位每一料场平行检验1组片石抗压强度,每一护坡平行检验2处片石规格。检验方法:在料场抽样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并在砌筑过程中观察、尺量片石规格;9.2.2砂浆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每100m3砌体施工单位做1组砂浆强度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的10%平行检验或20%见证检验;检验方法:抗压强度试验;9.2.3砌筑的浆砌片石骨架护坡应与边坡密贴,无空洞;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100m坡面抽样检验3处,监理单位见证检验3处;检验方法:挖开观察;9.2.4沉降缝、伸缩缝的设置、缝宽与缝的塞封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数量的20%平行检验;检测方法:观察、尺量;9.2.5骨架护坡各部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骨架护各部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施工单位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平面位置±100mm每护坡每25m长检验3点经纬仪测2基底高程±50mm每段护坡每25m长抽样检验1点水准仪测3坡顶高程+30mm每护坡每25m长检验3点4骨架净距±50mm每段护坡每25m长抽样检验6处(上、中、下部各2处)尺量5骨架宽度及边槽高度不小设计值6骨架厚度及嵌置深度-132- 7护肩、镶边及基础、宽度每段护坡每25m长抽样检验3组8踏布宽度、厚度每段护坡每25m长抽样检验1处9坡面平整度30mm每段护坡每25m长抽样检验3处2.5m长直尺量测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边坡防护施作高度大于2米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10.2上下级边坡同一断面范围内不得同时作业,避免预制件、石料、杆件等掉落伤人。10.3吊车等机械作业时,人员严禁在机械作业半径内作业或站立等。10.4支挡结构施工时,上一级边坡防护应停止施作。10.2环保要求10.2.1施工场地内修建施工排水系统并确保畅通。工地废水排放前先经沉淀池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有害物质要定点存放并按有关规定处理。10.2.2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10.2.3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做到文明退场。十一、挡墙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标路基重力式挡墙施工作业。-132-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3.1路堑边坡已经基本修整到位,所需材料已经进场并检验合格。周转材料如模板、钢管、卡具等备齐,各作业班组根据作业内容的不同,分配相应作业人员。所需机械设备有自卸汽车,砂浆搅拌机,砼拌和设备等。3.2软土、松软土地基地段的防护工程应在路堤基本稳定后进行。3.3护坡施工前,护坡基底应稳定,坡面应平整密实。3.4干砌护坡勾缝应于路堤沉降基本稳定后进行。勾缝前应先将松动和变形处修整平齐完好。3.5设有支挡结构物及排除地下水设施地段,应先作好支挡结构物、排水设施,再施作防护工程。-132- 3.6施工前应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3.7支挡结构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排水设施。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基础及墙身施工,并做好墙后排水设施,及时回填或填筑路堤。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施工程序为: 挡土墙施工程序:准备工作→测量放样→挖基(有水时应围堰)→地基加固(软弱地基)→基坑验收→浇筑基础→墙身放样→墙体泄水管设置→墙背面过滤层设置及回填土→实体验收。4.2工艺流程-132- 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查看相关技术资料,明确挡护工程施工质量标准。拆除施工范围的障碍物,检查施工图结构尺寸、工程数量是否正确等,并对核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设计单位(该部分工作已做)。5.2施工工艺重力式挡墙分为路堤或路肩挡土墙及路堑挡土墙两种类型。5.2.1路肩或路堤挡土墙5.2.1.1挡墙墙身采用不低于C20的片石混凝土或混凝土浇筑,圬工不应有水平通缝。5.2.1.2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0米结合墙高或地质情况设置伸缩缝一道,缝宽0.02米,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沥青麻筋,深0.2米。5.2.1.3墙后通长全高设置无砂混凝土块反滤层,厚度不小于20厘米。且最底排的泄水孔下部与墙顶0.5米高的范围内设置夯填黏土防渗层。5.2.1.4墙身地面以上部分于墙背反滤层范围相应位置每隔2米上、下、左、右交错设置PVC管泄水孔,墙身于地面处一定要设置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0.1米的PVC管。其排水坡度不得小于4%。地下水发育以及有大股水流处,应加密泄水孔。5.2.1.5挡墙墙趾埋置深度:一般地段应不小于1.0米-132- ,有水冲刷时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米,墙基位于倾斜面时,对土质和软岩地基,墙趾埋深≥1.0米,距墙前倾斜坡面的水平间距2.0~2.5米;硬质岩地段,墙趾埋深≥1.0米,距墙前倾斜坡面的水平间距1.5米。斜基底不得改缓或改陡,圬工不得有水平通缝。浸水地区挡墙基底设计成水平。5.2.1.6墙基沿线路方向位于斜坡上时,基底纵坡不得陡于5%,若陡于5%时基底作成台阶式。当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按规定将地面挖成台阶和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填筑,以免填方顺原地面滑动。5.2.1.7墙趾外侧基坑非浸水地段用原土回填,夯实紧密,浸水地段用M7.5浆砌片石回填,并将回填面作成不小于4%的向外流水坡度,以免积水和基础。5.2.2路堑挡土墙5.2.2.1挡墙墙身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或C20混凝土浇筑。5.2.2.2路堑挡墙基础埋深:土质及软质岩地层应在路肩或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1.2米;膨胀土、红黏土、极软质岩地层不得小于1.5米;并低于侧沟砌体底面不小于0.2米。当路堑基床底层换填厚小于或等于1.8米时,且设置纵向盲沟时,挡墙基础埋深应位于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1.5米,且应于侧沟沟底流水面以下不小于0.5米。当基床底层换填厚度为2.3米,且设置纵向盲沟时,挡墙墙址应位于侧沟平台以下不小于1.7米,且于侧沟沟底流水面以下不小于0.5米,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132- 5.2.2.3墙身沿线路方向每隔10~25m结合墙高设置宽2~3cm的伸缩缝或沉降缝一道。缝内沿墙顶、内、外三边填塞深度不小于0.2m的沥青麻筋(Φ≥55°除外)。5.2.2.4挡墙背岩土的Φ≤45°时,墙背设砂夹卵石通长反滤层。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反滤层厚度为0.3m;膨胀土地区、砂卵砾石土及地下水发育地段反滤层厚度为0.5m。最低排泄水孔下部和距墙顶0.5m高范围内(墙顶设浆砌片石护坡,护墙或骨架护坡者除外),设置夯填黏土防渗层;当55°>Φ>45°时,泄水孔处可设窝状反滤层;当Φ≥55°时不设反滤层。5.2.2.5墙身于路肩以上部分每隔2~3m上、下、左、右交错设置0.1m泄水孔。泄水孔采用Φ=0.1m的PVC管。5.2.2.6土质及软质岩墙背开挖临时边坡较高地段,应分段跳槽开挖,并及时砌筑墙身。临时开挖边坡尽可能与墙背保持一致,墙背临时边坡视需要可采用锚喷(网)或素喷水泥砂浆防护。临时边坡如超挖、局部坍塌、掉块等,应采用不低于挡墙设计指标的材料回填。5.2.2.7挡墙于适当位置设检查梯,踏蹬钢筋为Φ=16mm,步距0.2m。6劳动组织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施工人员应结合现场组合机械、人员、工期按要求进行合理的配置。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132- 负责人1人技术主管1人专兼职安全员1人工班长2人技术、质检、测量及试验人员4~6人机械工、普工20~30人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7材料要求7.1进场原材料(水泥、砂、碎石、等)必须经过检测合格后才能施工。7.2石料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标号,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缝。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CAT320型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4台250KW发电机1台混凝土输送泵1台混凝土罐车3台混凝土振捣器5台夯实机2台汽车起重机1台交流电焊机1台钢筋切割机1台木工机具1套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132- 9.1.1基础开挖后必须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施工。9.1.2在底板混凝土凝固后,再进行混凝土灌注,墙身与底板相接处将底板凿毛且不得留下残渣。在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大钢模作为模板,可减少出现蜂窝、麻面等混凝土质量问题。9.1.3浇筑挡墙混凝土时,底板在宽度方向不应间断,必须一次浇注完成;墙身在高度方向若有间断,第二次浇注时必须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凝固混凝土的牢固粘结。9.1.4注意挡土墙与相邻桥台或涵洞端墙顺接。9.1.5对混凝土的捣固人员必须要求是熟练的混凝土工。表5-1支挡结构施工允许偏差部位项目允许偏差(mm)基础前边缘距路基中线0,+20宽度(前缘至后缘)0,+20顶面高程(水平基线)±20墙身前边缘距路基中线0,+20厚度(前缘至后缘)0,+20顶面高程±20垂直度h≤5m10h>5m159.2质量检验9.2.1换填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进场检验应符合验标。9.2换填基础的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32- 检验方法:根据填料类别采用动力触探仪(N10,N63.5)或设定指定的其他方法。换填基础顶面高程、换填深度、边缘距路基中线的距离、起讫里程允许偏差及验标标准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高程+20mm8点水准仪测量2换填深度+50mm8点水准仪测量3边缘距路基中线距离+50mm3处钢尺丈量4起讫里程+100mm1组经纬仪测量、尺量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边坡防护施作高度大于2米时,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10.2上下级边坡同一断面范围内不得同时作业,避免预制件、石料、杆件等掉落伤人。10.3吊车等机械作业时,人员严禁在机械作业半径内作业或站立等。10.4支挡结构施工时,上一级边坡防护应停止施作。10.2环保要求10.2.1施工场地内修建施工排水系统并确保畅通。工地废水排放前先经沉淀池沉淀,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后方可排放。有害物质要定点存放并按有关规定处理。10.2.2运输可能产生粉尘的车辆配备挡板及棚布,防止粉尘飞落,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10.2.3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做到文明退场。-132- 十二、水沟施工工艺十三、既有线路基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标铁路路基与既有线并行施工区段。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审阅路基、桥涵设计图,路基、桥涵工点集图及相应路基参考设计图,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出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2外业技术准备实际现场踏勘,核对工点图结构物具体位置,确定最小线间距。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3技术要求2.1路堤帮宽-132- 路堤帮宽施工应该严格按照《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第6.1条及《客货共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中的规定进行施工,路堤填筑施工工艺按路基土石方施工作业指导书中有关标准进行施工。3.施工工序及工艺流程3.1施工工序施工前要在设备管理单位协助下核查地下管线、地表行车设施位置及分布,并采取防护、迁改、迁移等措施,同时要按《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暂行规定》第3.4.4条的规定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不合格合格路堤帮宽工艺流程图压实度分层检测重新压实地表处理测量放线基础加固分层填筑临时防护既有防护拆除下一道工序-132- 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5.1.1施工前现场要备齐草袋、防水材料、石砟等应急物资。5.1.2在拆除既有桥台、路基帮宽宽度不大,且临近既有线时,不适宜用大型机械进行施工,而只能以小型设备,并配合人力施工。5.1.3拆除既有桥台、路基帮宽利用列车间隔时间施工,设置作业标防护。路堤帮宽除设置作业标志防护外,还要另设专人进行防护。5.1.4当拆除既有桥台、路基帮宽宽度较大时,为加快工程进度,距钢轨外侧2m处设限界杆,拉限界绳,并指派安全防护员进行监视,防止机械越界碰撞列车。5.2施工工艺5.2.1路基帮填:5.2.1.1植被防护坡面随挖台阶高度挖除植被,不得采用全边坡通挖方法挖除。5.2.1.2片石护坡、拱架防护坡面随填筑进度自下而上拆除,一次拆除高度不得超过填筑面高度1.5m,2m以上高路堤严禁一拆到顶。5.2.1.3帮填施工需挖除路肩时采取挡砟墙、挡板等防护措施,防止道床边坡溜塌。5.2.1.4拆除路堤挡墙、挡护设施时,要按自身填筑能力严格控制一次拆除长度,并且采取临时支护措施。5.2.1.5-132- 并行软基处理不能用强夯法,而应采取分段挖除换填,换填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软基处理作业指导书中有关标准进行施工,施工前要在既有路基边设临时防护设施。5.2.1.6填筑地段应保持排水通畅,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并与原有排水系统衔接良好。并保持既有排水设施完好,必须拆除时设置临时排水通道。路堤帮宽施工层面横向排水坡度应不小于4%。5.2.1.7帮宽路堤的填料应尽可能与原有路堤填料想匹配,并符合设计要求。5.2.1.8清除基底范围内的树木、树根草皮、树叶等杂物。原地面为松土时,如厚度小于0.3m,将原地面碾压密实;松土厚度大于0.3m时,则将松土翻挖,分层回填压实,再在其上进行填筑。5.2.2既有线桥涵施工5.2.1.1基坑开挖前拆除地面设施时,应查清楚用途、结构形式,确定可行的拆除方案并征得设施管理单位同意。要先探挖地下设施,并且不得使用机械探挖。5.2.1.2开挖的基坑周边应设置防护栏杆,基坑边坡应符合稳定要求并应考虑列车震动对边坡稳定的影响。基坑顶周边不得堆土、砂石料,施工机械应远离基坑边缘。5.2.1.3基坑顶边伸入到道床坡脚外0.4m以内时,应支撑开挖,伸入到道床内支撑不能保证既有路基稳定时,开挖前应进行线路架空。5.2.1.4雨季或遇软弱地质的基坑,施工现场应配备麻袋(草袋或编织袋)、砂石、木枕等抢险应急材料和抽水机具。5.2.1-132- .5孔桩施钻时应考虑列车震动影响而加大护壁泥浆比重,泥浆池要远离既有线路基坡脚过,避免泥浆浸泡路基,使用吊车移动钻机、安装导管等作业时,站位或摆臂不得侵限,来车时应停止作业。承台、墩身施工时也应注意吊车站位或摆臂不得侵限,来车时应停止作业。6劳动力组织劳动力组织为:现场负责人:1人、技术人员:1人、班长3人、修理工1人、电工2人、专职安全员6人,其余工人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7主要材料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用的水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表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4台250KW发电机1台混凝土输送泵1台混凝土罐车3台混凝土振捣器5台夯实机2台汽车起重机1台装载机1台钢筋切割机2台木工机具1套压路机1台9质量控制及检验-132- 9.1质量控制在路基填筑施工前对既有路堤边坡开挖宽度不小于1m的台阶,严格作到边挖台阶边施工,禁止超前挖台阶。既有路堤坡面开挖分段进行,长度适宜。雨季施工时,施工分段长度适当缩短。避免过长开挖影响路堤稳定,造成事故隐患9.2质量检验9.2.1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工程质量检测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1.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贯彻专业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的方针,施工现场设专职安全员做到随时检查督促,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严禁违章作业。10.1.2每5天进行一次专业的安全技术教育,施工人员在开工前进行安全技术教育,持证上岗,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学习操作规程和安全条例。搞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施工现场做到有固定标语和针对性醒目标牌,确保安全生产。10.1.3坚持班前安全教育和检查。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均佩戴安全帽,严禁穿拖鞋、高跟鞋进场作业。10.1.4-132- 加强司机安全教育,禁止无证及酒后开车,在公路上行驶时遵守交通规则,慢速行驶,礼貌行车。10.1.5严禁机械带病运转,超负荷作业。夜间作业时,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工作视线不清时不得作业。10.1.6做好用电安全。工地的电动设备、电力线路均由电工人员架设及管理,开关防雨且安设牢固,并设有漏电保护器,做到经常维修,保持良好。对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动设施及电力线路不得使用,非专业电工严禁随意接、动电力线路,以防发生触电事故。10.1.7做好防火工作,搭设的工棚与料库之间的距离,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在工棚及仓库附近要设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10.1.8列车经过前停止施工,所有人员、机械设备、工具,均撤离至安全距离以外。列车经过后,再恢复施工。10.2环保要求10.2.1施工道路要定期清扫、洒水,以减少尘土飞扬。水泥、白灰、等易飞扬的细颗散体材料要库内或罐装存放,露天堆放时应下垫上盖,防止飞扬和流失污染。10.2.2运输散体土石方、砂石料、砼、建筑废弃物等无法包装物品,装车不宜过量,以免逸出沿路散落并在指定部位堆放。10.2.3拆除旧建筑物时,要喷洒水,减少尘土飞扬。10.2.4运输、装卸机械要严格控制尾气排放标准。严格控制噪声源。选用低噪音设备和工艺,安装消声器等,在传播途径上采取吸声,隔声、阻声等。进行强躁声作业时,应严格控制作业时间。-132- 十三、过渡段施工工艺1适用范围适用于宁西铁路增建二线NXZQ-I标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其他项目有需要时可参照执行。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审阅图纸:仔细审阅施工图纸及文件,审核有无与标准不相符的项目,图纸所标注的尺寸和工程量有无错误、遗漏,是否详尽,有无不明白的地方等。2.2外业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准确放样,测量放样涵洞、桥台、隧道洞口的具体位置,发现不符时,及时与设计和监理联系,进行修正,根据边坡开挖桩,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场地清理:对场地内的植被和其他建筑物进行清理。3技术要求3.1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3.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3.3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132- 3.4过渡段填料应分层填筑压实,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3.5过渡段填料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3.6过渡段地基采用挤密桩等加固时,宜先进行挤密桩等施工,再进行桥涵桩基施工。3.7过渡段排水要求3.7.1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3.7.2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3.7.3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3.7.4过渡段级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3.7.5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3.7.6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3.1过渡段结构形式应满足设计要求4施工工序及工艺4.1过渡段基底处理-132- 清除表面腐殖土、种植土、结构物施工时产生的垃圾等,所有清表杂物土外运至弃土场。并对基底进行整平,使基底自路基中线向两侧不小于2%的横向排水坡。对原地面坡度大于1:5的开挖台阶,并使台阶宽度大于2m,高度不大于20cm,以便压路机能进行碾压。压实后对原地面进行K30检测其承载力,应满足地基系数≥60MPa/m。4.2路堤与桥台过渡段4.2.1工艺流程路桥过渡段施工工艺框图见下图:4.3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4.3.1工艺流程-132- 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施工前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合理配制机械设备和检测设备:为满足过渡试验段的施工需要,选配性能状况好、满足施工工艺与质量要求的成套施工机械设备。为满足检测要求,工地中心试验室配备各种计量设备、力学试验设备、检测设备。5.2施工工艺5.2.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工艺:-132- ⑴施工前,做好桥头路基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⑶在桥台及挡墙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台后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⑷路桥过渡段桥台锥体填筑按水平分层一体同时施工。5.2.2路堤、路堑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工艺:⑴施工前,做好横向结构物两侧的排水施工,防止水流对填料的浸泡或冲刷,路堑地段做好结构物基坑边坡整型。⑵路堤基底原地面平整后,用振动碾压机碾压密实,并使K30≥60MPa/m。⑶在横向结构物两侧基础等达到设计及规范允许强度后,及时进行两端过渡段填筑,其压实度要求均与一般路基一致,但应分别对称分层填筑,防止由于不对称填筑造成对横向结构物的扰动。⑷路堤轨底距结构物顶垂直距离小于1.5时,用A组填料回填过渡段与路堤之间倒梯形部位,压实标准与路堤相同。⑸结构物顶的填料与结构物两侧2m范围内的A组填料同时采用小型振动机碾压成型。⑹每层混合料施工完毕后需按要求进行养护。6劳动组织施工负责1人,技术(兼安全、质量)2-132- 人,司机3~8人,修理工3人,7材料要求过渡段一般填料的种类、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应对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8设备机具挖掘机1~2台、装载机1~2台、自卸汽车4~5台、推土机1台。压路机1台(一个工点)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9.1.1层厚控制对压路机碾压部位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宜超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cm,具体厚度参照试验结果,小型机具压实部位每层松铺厚度控制在15~20cm。在桥台背部及横向结构物墙身的左中右用红油漆标出分层松铺厚度和填层序号。9.1.2填料平整及均匀性控制基床表层以下部分采用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靠近结构物人工配合进行局部处理,确保层厚及拌合料均匀。表层与区间表层作为一整体施工。9.1.3边坡平顺及压实控制-132- 非绿化区边坡压实采用夯实设备进行边坡压实,对于设计有绿化要求的坡面采用人工夯拍与种植植被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过渡段与路堤、路堑边坡连接处顺接采用人工挂线精细顺接,过渡段本体填筑局部不利于机械操作地段也采用人工挂线精细刷坡。9.2质量检验过渡段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表序号检验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1中线至边缘距离0,+50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3点尺量2宽度不小于设计值每过渡段每检测层抽样检验2点尺量3横坡±0.5%每过渡段抽样检验2个断面坡度尺量4平整度不大于15mm每过渡段抽样检验5点2.5m长直尺量测5边坡坡率(偏陡量)3%设计值每过渡段每侧抽样检验6点坡度尺量10安全及环保要求10.1安全要求10.施工车辆严禁人、料混装;运输车行驶速度不宜过快,同时为了确保车辆就位良好和安全进出,派专人进行指挥。10.2路桥过渡段、路堑过渡段等工程的施工必须与相邻结构物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制定统一的安全制度,保证过渡段施工与相邻桥梁、隧道等结构物的施工指挥信息畅通,保证过渡段与相邻结构物施工的安全。10.3夜间路桥过渡段、路堑过渡段的施工应加强照明设施,路隧过渡段的施工,隧道对口应配备防护人员,并与洞内人员保持联系,确保过渡段与相邻结构物施工的安全。-132- 10.4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驾驶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人员操作与操作证不相应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10.2环保要求10.2.1施工中采取措施减少粉尘,减少对生产人员和当地居民造成危害,必要时进行洒水。10.2.2居民区尽量安排在白天施工,避免夜间施工噪音影响居民休息。10.2.3工程完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垃圾,做到文明退场。10.2.4弃土场必须先防护后弃土,确保弃土环保。-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