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31 KB
- 4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手册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了规范联营体作业层进行混凝土施工,便于质检人员进行自检、复检和终检工作,使“三检”工作落实到实处,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联营体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提升联营体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特制定本手册。第2条本手册着眼施工现场实际,贯彻以预防为主,强化施工工艺、严格过程控制和质量检验程序,严防质量事故的发生,不留质量隐患,提高产品的质量优良率。本手册具有强制性。第3条质量管理是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即要对混凝土施工的六大工序的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对参与建设的所有人员、机械、设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控制。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权责划分第4条联营体成立以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质量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设质量副总经理一名,为质量的第二负责人,直接负责质量管理工作,是直接责任人。第5条联营体设质量管理部,负责对各单位和部门贯彻、执行质量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纠正
,对出现质量问题组织调查、分析、处罚和提出整改措施。联营体建立三级质量检查的质量管理系统,即质量管理部担任终检验收工作,施工队担任初检和复检工作。一经发现问题,质量管理部必须责成各单位和部门限期进行整改及验证,各部门、厂(队)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质量责任,在质量管理部的督导下认真、扎实做好质量数据的采集、整理、归类、分析及完善等工作。第1条各施工队的队长为本队施工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本队的质量管理工作,尤其是本手册各项“强制性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技术主管为第二负责人,直接负责本队的质量管理工作,是直接责任人,负责本队各工序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施工,并组织做好施工质量初检和复检工作。队领导班子应支持本队专职质检员的工作,确保工程质量,争创混凝土“样板仓号”和“样板工程”。第2条各级质检人员应认真读图、识图,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以本手册各条强制性措施为准则,加强巡视检查,严格把关。必须认真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和督促跟踪落实,各项检测和统计结果要建立台帐,用数据说话,对自己负责工作面的施工质量负有工作责任。第3条
初检人员为施工单位所属施工班组长,是施工过程控制的第一环节,应对所负责的单元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落实责任,发现问题及时向值班技术员反映,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乃至返工。初检人员必须认真填写有关施工记录,并进行整理。每道工序完成后初检人员必须认真进行检查验收,初检合格后报请值班技术员进行复检。第1条复检人员为现场施工技术员,在接到初检人员的验收申请后,应对初检人员的检查验收资料和现场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填写、整理相关的验收资料。将整理齐全的验收资料提交质管部专职质检员,并申请进行验收。第2条终检人员为质管部的专职质检员,在接到复检的验收申请后,必须对所有资料进行认真复查,在资料审查合格的基础上会同复检、初检人员对单元工程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依据“DL/T5113.1--2005《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对单元工程中的各工序进行质量评定。应认真填写有关的验收表格和质量评定表,整理齐全所有资料报请工程监理进行最终的单元工程验收。第3条各级质检人员有权对不符合设计图纸、施工技术措施及施工规程、规范要求的施工行为和过程进行制止,并下达返工、停工处理通知单,同时按权限上报。有权对单元工程的施工过程和结果依据“质量考核办法”进行奖励或罚款。第三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3.1基础面或施工缝第4条已浇好的混凝土,在强度尚未达到2.5MPa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作业。
第1条应尽量采用高压水冲毛的方式进行施工缝面处理,局部辅以人工凿毛处理。冲毛应掌握好冲毛的开始时间及水压大小,以混凝土收仓后24h左右、20~25MPa进行为宜。第2条混凝土收仓时应按事先已明显标识的收仓高程线收仓,确保仓面平整。应设集水坑、槽等进行有序和集中排水。3.2钢筋制安第3条钢筋必须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挂牌以便识别,标牌上须注明厂标、钢号、产品、批号、规格、尺寸等项目。运输和储存时不得损坏和遗失标牌。钢筋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第4条按设计施工图、设计修改通知单、技术规范,对钢筋的制作安装进行检查验收。对于不合格的钢筋严禁用于小湾工程。第5条钢筋下料单应认真进行校核并及早提交钢筋厂,减少漏、错的可能性。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相关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钢筋下料长度的计算要计入钢筋的焊接、绑扎需要的长度。第6条钢筋的切断应在调直后进行。在配料过程中和丝牙加工前,如发现有劈裂、缩头或严重弯头等必须切除。第7条
当I级钢筋末端需作180度弯钩时,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第1条钢筋运输时应按配料规格分类装车,先绑扎的先进行。按“直筋在下、弯折筋在上,粗筋在下、细筋在上”的原则装车,不宜过多,应防止变形、错乱和避免钢筋污染。严禁以自卸方式倾倒钢筋,并特别注意对直螺纹丝牙的保护。钢筋堆放必须规范整齐,下面必须设架子或垫方木,钢筋严禁直接堆放在地上。第2条钢筋的绑扎应经过测量放线定位、拉线及等分间距等步骤规范有序进行。钢筋绑扎应使用专用钢筋钩,绑扎开始前应进行钢筋的除锈、去污,成片的钢筋网应进行防止网片摇晃的加固处理。钢筋绑扎后必须平、直、齐、顺。第3条钢筋接头必须错开,应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应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钢筋加密区。第4条钢筋代换需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屈服强度高的钢筋可以代替屈服强度低的钢筋,但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钢筋的代换按《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有关钢筋代换规定将两者的计算强度进行换算。第5条混凝土浇筑收仓时必须进行钢筋的检查,一要确保上接丝头未被污染,二要及时恢复浇筑过程已变形的钢筋。混凝土收仓后至少24小时内严禁扰动钢筋。第6条
钢筋制安应按优良标准来进行检查验收,以保证混凝土单元工程质量具备评优条件。3.3模板1.通用控制措施第1条模板应有足够的刚度、稳定性,模板表面平整度、光洁度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体型及表面质量符合要求。第2条模板表面应清洁、无锈皮及杂物,应及时涂刷脱模剂或模板油加以维护。拆模时应小心谨慎防止撬坏,必须及时进行模板的清理、修复和保养,并分类堆放整齐,修复过程中严禁乱砸、乱敲打及乱烘烤现象。第3条所有过流面,平面应选用质量较好的北新钢模,异形部位应选用胶合模板面板。严禁在过流面使用普通钢模或是已变形的北新钢模及其它质量较差的各种模板。第4条模板设拉筋孔应规范,严禁私自用电焊或氧焊开孔。第5条应尽可能选用大规格的钢模板作为主板,其它规格的钢模板作为补充,这样既可减少拼模工作量,少用连接件,又有利于提高模板的整体刚度。第6条立模作业应经过测量放线、技术交底后进行,立模完成应及时进行校模、验模。各洞室第一块混凝土、所有过流面及重要外观外露面模板,测量队必须进行认真复检,以确保模板定位准确。第7条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米
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为跨度的1/1000~3/1000。第1条钢模板的排列方向要慎重考虑,一般以钢模板的长边沿着构件的长方向或洞轴线方向排列,有利于使用长度较大的钢模板,扩大钢模板的支撑跨度,也有利于钢楞或背枋的合理布置。模板端头接缝应错开布置,以加强模板的整体性。第2条采用钢模板施工时,为避免钢模板的损坏,钢模板应尽量少开孔。配置模板时可根据拉筋的布置情况,将已经开过孔的模板布置在拉筋孔的位置上。第3条立模应使用水平管和铅垂线,以保证模板水平、垂直。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第4条同一条拼缝上的连接件不宜朝同一方向卡紧。第5条应合理使用转角模板。对于构造上无特殊要求的转角,可以不用阳角模板,而采用联接角模。一般应避免钢模板的边肋直接与混凝土面接触,以利拆模。第6条组合钢模加固的背枋应尽量使用方钢,过流面和重要外露面严禁用普通钢管,且背枋接头应错开以加强整体性。第7条组合钢模板、木模板安装拼缝应严密,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2米直尺检查),接缝处应与老混凝土面贴合紧密(夹保温被等软介质),避免漏浆产生挂帘和混凝土表面骨料外露现象。第8条
各堵头模板设置应为内置,以保证顺洞轴线方向混凝土表面接缝平整,过缝模板与老混凝土面结合必须平整严密,接口一排模板应等到下一仓拆模时拆除,以保证施工缝接缝质量。过流面底板混凝土堵头模板设置切忌高过设计高程线,以防止抹面死角高出几毫米,致使与下一块底板不能平整结合。第1条模板的支撑体系应与施工措施相符,承重体系排架应经技术部、安全部和质检部联合验收。第2条模板使用时,除检测模板的安装偏差外,还应检查:连接件的紧固情况,对拉螺栓、围令及背枋的间距,背枋、斜撑的着力点,模板结构的整体稳定性等内容。第3条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护模,并及时检测记录及时报告模板变形情况。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吊灌和混凝土料冲撞模板。第4条应遵守施工规范的规定,在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或有计算及试验论证的情况下进行拆模作业。不承重模板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并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在墩、墙和柱部位在其强度不低于3.5MPa时方可拆除。1.异形模板控制措施第5条应特别加强进水塔端墙悬臂模板、拦污栅墩头模板、压力管道上下弯段定型模板及尾水隧洞底拱翻模等各种异形模板的维护、保养和修复工作,变形严重的应及时进行校正,应保证合格后再用或不合格不用。
第1条悬臂模板应检查斜撑螺杆是否拧紧到位、底脚锥与悬臂模板是否固定牢靠,调直模板时应同时旋动两根轴杆,防止模板调节不一致产生变形。模板上口往仓内应进行必要的加固。第2条预埋定位锥时,应控制中心偏差不大于3mm,并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定位锥内应涂抹黄油,确保能使用。第3条所有异形木模板,加工制作应符合设计图要求,表面平整度、光洁度应符合质量标准,经质管部、技术部联合验收合格方可出厂。第4条现场拼装木模应严格控制:(1)基板必须刨成统一厚度,拼块之间应接缝紧密,与拱架之间存在间隙的部位应用木楔加固;(2)根据板材尺寸,铺钉基板和面板接头必须错开;(3)面板铺钉在体型线处应断开形成体型缝;(4)铺钉面板必须注意铺钉方向和顺序,按面板长边平行于洞轴线的方向铺钉,两边先钉,钉法统一并对称;(5)铺钉面板必须注意钉子的下法:一是往一边赶着钉使模板缝最窄,二是斜着钉把面板拉直;(6)面板全部钉完后,必须进行面板编号,这样保证施工相同部位有统一拼模标准,也达到节约的目的;(7)堵头模板止水至过流面范围,模板厚度要按设计一致,以便于安装加固止水,并保证其美观。1.竖井滑模控制措施第5条
滑模发生偏移有两种原因造成:一是模板内混凝土的侧压力不均衡而使模板发生偏移;二是千斤顶不同步而造成模板产生倾斜,甚至发生扭转,如果不及时纠正,会随着倾斜模板的上升而发生偏移。所以,应遵循“少滑多动”的原则,注意防范、检查和及时调整。第1条在整体滑升过程中,应避免下料不均匀而对模板产生不均衡侧压力,因此要求混凝土下料对称均匀,必须遵守入仓、平仓、振捣、滑升的顺序,每次下料厚度不超过30cm,下一层振捣一层,提升一次,并保证模板内有一定厚度的混凝土,且控制好混凝土的下料速度和滑模的滑升速度,一般控制模板中混凝土高度在90cm左右,即滑空高度不超过30cm。第2条由于爬杆的自由长度比较长,在外力作用下有可能产生侧向位移(即摆动),为了防止此类现象发生,在施工中根据施工情况(如出现摆动时),利用井身内锚筋焊接φ16钢筋,钢筋一端焊接φ50mm圆环套住16根爬杆,并沿洞周均匀布置,每2m一圈,当模板上升到此位置时割断除掉,模板继续上升。第3条在测量放线确定体型合格后,在模板上部与岩壁间用可伸缩式支撑杆限制模板的侧移,待混凝土浇筑至支撑杆高程模板滑升拆除,在滑升过程中可循环此操作。第4条
模板在滑升过程中发生偏移最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千斤顶不同步而造成模板发生倾斜,即模板中心线与井身的中心线不重合,为了防止此类现象的产生,第一,每个千斤顶在安装前必须进行调试,保证行程一致;第二,每个千斤顶在安装限位装置,即在井口的千斤顶上部30cm处安装限位器,安装限位器时用水准仪找平,保证模板在30cm行程中行程一致,从而使整个模板水平上升而不发生偏移。第1条在滑升过程中,通过重垂线发现模板有少量偏移(一般在±1cm以内),利用千斤顶来纠偏,如发生向一侧偏移,关闭此侧的千斤顶,滑升另一侧,即可达到纠偏目的。在纠偏过程中,要缓慢进行,不可操之过急,以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第2条在模板整个滑升过程中,由专人负责检查中线情况,发现偏移,应及时进行纠正,防止出现大的偏移,并要求各道工序按部就班,按措施施工,每班配备的值班队长和技术员准确掌握混凝土的脱模强度,确定模板的提升时间和速度,并严格按规定实施每道工序,严格管理,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起模板偏移。第3条滑模停滑包括正常停滑机特殊情况下的停滑。正常停滑指滑模滑升至预定桩号停滑,特殊情况下的停滑包括出现故障及其他以外因素引起的停滑。停滑后,在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时,将滑模滑升至模板全部脱离混凝土面,防止模体与混凝土粘在一起,并清理好模板上的混凝土、涂刷脱模剂。因特殊情况造成的停滑,混凝土面按施工缝进行处理。第4条
由于竖井段较长,混凝土浇筑时间前后相差约一个多月,故滑模滑升后,混凝土浇筑完12小时后,即可浇水养护。把软水管用电钻沿一条线钻一排小孔,把钻好孔的软水管固定在抹面吊脚平台靠混凝土面的四周围栏上,把水源接通就能喷水养护,模板滑升后,养护也一起上升,不养护时,把水源切断即可。应对混凝土表面不间断洒水养护28天。1.钢模台车控制措施第1条钢模台车就位前,应对钢模板进行检查,存在变形的部位应校正复位。检查底板、侧墙混凝土面是否平直,保证台车与老混凝土面贴合紧密,如不平整,应混凝土面进行打磨处理。钢模表面应清洗干净,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漏浆形成蜂窝麻面。2.拉筋控制措施第2条拉筋的作用是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强度、刚度,使模板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确保浇筑后结构物的形状、尺寸与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如果拉筋布置和连接不当,轻则引起变形,重则引起崩模。因此,拉筋的布置焊接应符合施工技术要求,并作为内部的一项工序进行检查验收。第3条过流面和重要外露面必须使用内置式拉筋,其余部位凡能使用内置式拉筋的部位应尽量使用内置式拉筋。使用普通拉筋的部位拉筋头处理严禁用电焊或氧焊进行。第4条
拉筋的间、排距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措施要求进行布置。拉筋安装完成后,螺帽的调节裕度至少为+3cm。第1条拉筋焊接时,应尽可能焊在锚杆或预埋的插筋上。锚杆固定时,如果锚杆受拉,可焊在锚杆的任何位置;如果锚杆受弯,则必须焊在锚杆根部(即焊在锚杆刚露出岩石面8cm以内)。第2条结构钢筋固定,拉筋与混凝土面的角度α≤45°时,拉筋焊在钢筋上可不加固,但必须焊在钢筋的根部(焊接位置在混凝土面上10cm以内);拉筋与混凝土面的角度α>45°时,一般情况下不允许焊在钢筋上。在特殊情况下必须焊接在钢筋上时,首先要保证拉筋与混凝土面角度α≤45°,并视实际情况进行加强处理。对于堵头模板,当拉筋角度α>45°时,必须在岩石上打锚杆,将拉筋焊接在锚杆上。第3条拉筋焊接必须平直,不允许有起弯和松脱现象,拉筋焊完后,应及时通知外面的模板工将蝶形卡上紧绷直;对于紧固堵头模板部位的拉筋,以手感到受力为准,且不能使堵头模偏转、移位。第4条双面模板拉筋固定时,尽量对拉并设内撑。两侧模板的拉筋孔应在同一高程上,且在高度方向上应隔一排焊一根斜拉筋,顺水流方向应隔两根焊一根斜拉筋,斜拉筋应交叉布置。第5条在焊堵头模板拉筋之前,应检查一下堵头模板是否位于止水中部,若不是的话,则应校正后才能焊接、上紧。
第1条拉筋焊接时,竖向焊缝不允许从上往下焊,必须从下往上焊。对于钢筋密集而拉筋要穿过多层钢筋而不能保证平直时(有转弯现象),必须向两个方向分解其受力。第2条严禁将拉筋作为仓内施工平台的支撑。3.4预埋件1.通用控制措施第3条预埋件包括止水片(带)、伸缩缝材料、灌浆管路、铁件、内部观测仪器等,属于隐蔽工程,在施工中,应进行全过程检查和保护,防止移位、变形、损坏及堵塞。第4条预埋件的结构型式、位置、尺寸及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第5条埋件应与钢筋焊接牢固,钢板埋件的表面应与模板贴合紧密,并用油漆作好标识,拆模后及时将埋件表面混凝土清除,保证埋件表面的外露。第6条进行混凝土振捣作业时应小心谨慎,使各种埋件免遭破坏。第7条锚固插筋:孔位偏差不应大于5cm;锚入孔深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浅于设计深度,但不能超过20cm;插筋注装前,应冲洗孔内粉尘,砂浆标号不小于20MPa(28d),注浆应饱满。第8条埋件检查验收时,应做好实际埋设偏差记录。2.止水控制措施
第1条止水的加工应符合设计图要求,加工成型的止水,表面应圆滑,不存在钝角、折棱角。填充物应与止水铜片粘接牢固,表面应平整,无裂纹。止水表面应清洁,无孔洞。第2条止水的安装应保证凹槽骑缝布置,凹槽应朝向承受外水压力的方向,不得将止水鼻子朝向弄反。止水片上不能有褶皱,否则应将其展平,并保持其设计几何形状尺寸不变。止水片安装时应使用夹子和托架等将其固定牢靠,不得对止水进行任何形式的穿孔架设,损坏止水。后浇块备仓时,应对先浇块内埋设的止水片仔细检查,如有破损,应进行修补。第3条浇筑止水片附近混凝土时应辅以人工振捣密实,并随时清除止水片周围混凝土料中的大粒径骨料。浇筑高度未到发生的泥浆溅上污染处,应及时处理干净,以防止间隔时间长后砂浆失效成灰质产生薄弱面而成为渗水通道。1.灌浆管控制措施第4条引水发电系统各洞室埋设的灌浆导向管视情况选用薄壁钢管和PVC管。灌浆管应两口封闭、穿过衬砌钢筋与模板贴合紧密,加固牢靠,并用油漆在模板面做好标识,拆模后及时将管口凿出。第5条灌浆管埋设时,其指向除了应满足设计要求外,更要特别注意避开结构内其它管路,如部分尾支底板下部设计有大直径供排水不锈钢管,埋灌浆管时一定要使管口指向避开预埋管。
3.5混凝土浇筑第1条仓面设计主要是对浇筑仓内的资源进行配置和对混凝土来料进行规划,以保证浇筑过程正常、有序、高效。各队技术主管应认真进行浇筑前的仓面设计工作,必须明确:仓面所在部位、高程、桩号、高度、方量、面积、混凝土浇筑预计开始和完成时间、浇筑方法、方向、下料点布设、级配种类、塌落度、温控要求、入仓强度、振捣分区及责任划分、资源配备情况(包括人员及责任划分,混凝土泵、搅拌车、振捣器、水泵等设备,皮桶、铁铲、三角扒等工器具)及仓位特点等内容,并应编写仓面质量及技术要求的注意事项和附有必要的说明及图表。其中,浇筑资源的配置应与所需入仓强度相匹配,以确保混凝土施工的连续性和有序性。进行混凝土仓面验收前,各种验收表格、仓面设计等基础资料应首先验收合格。仓面验收合格后,仓面负责人应针对本仓特点依据监理工程师批准实施的仓面设计相关内容进行必要的交底,然后开仓浇筑。第2条混凝土级配的选择应由现场三检和仓面负责人协定。质检员应进行浇筑旁站,对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试验人员必须紧盯拌和楼和仓面,及时调整塌落度,坍落度在满足泵送或溜送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保证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满足要求。严禁浇筑过程中加水,应按试验人员的指示作业(如加砂浆或减水剂)。
第1条混凝土浇筑应按先铺砂浆→下料→分层→平仓→振捣的顺序进行。浇筑过程必须配置必要的三角扒、铁铲等平仓工具进行人工平仓,严禁以振代平和“滚浇”。收仓时应按“设计标高线”控制好浇筑高程,并使仓面平整。如浇筑作业因故中止,且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应按施工缝处理。第2条混凝土振捣应相对固定和责任到人,应设置必要的振捣平台和通道。振捣应由低向高、快插慢拔沿一定方向进行,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3—5cm,插点间距和振捣时间应适当,以振捣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明显冒泡为止。振捣时,应注意埋件的保护。第3条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控制在50cm以内,通仓浇筑,混凝土浇筑表面均匀上升,模板采用对撑加固的部位,应保证对称下料,高差不超过40cm。第4条采用溜管入仓的竖井部位,入仓手段应满足滑模塌落度要求。应严格控制下料速度,以免造成堵管现象,每车混凝土的下料时间控制在12—15min为宜。第5条为避免混凝土包水使水泡产生,仓面积水应妥善及时引排,特别是洞室边顶拱混凝土浇筑时,仓面积水的排除应足够重视,仓面积水未排除时,不允许下料,否则将严重影响混凝土外观。第6条采用滑模浇筑段,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有序,应保证混凝土不出现初凝、升模后不塌落。
第1条混凝土抹面专职责任到人,抹面应遵循以下程序:①用抹铲进行初步提浆抹面;②近初凝时,进行抹面压光,经检查平整度满足要求后方可,然后压光抹面,抹至混凝土表面光洁、无气孔;③抹面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使外来水不流入仓面内,以免影响抹面质量。第2条旁站人员应坚守岗位,严格按仓面设计要求对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发现未按仓面设计要求施工的,及时督促作业队整改。第3条施工队应设专人进行混凝土养护工作,浇筑完成12~18小时的混凝土表面应保持湿润。3.6混凝土外观第4条拆模后施工队应及时通知质管部对混凝土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当发现混凝土有裂缝、蜂窝、麻面、错台和变形等质量缺陷时,应及时按照监理批复同意的缺陷处理相关措施进行处理。第5条拆模后质检人员应及时检测平整度,测量应及时进行体型检查,并将检测结果资料上报质管部。质管部视情况应尽快组织有关单位进行质量评定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以便完善。第6条
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应按技术部制定的混凝土保护措施及时采用麻袋、竹跳板等进行混凝土保护工作。过流面底板混凝土应特别注意防止上部其它作业对其表面造成损坏,承重管底部必须垫木板,架子拆除应轻拿轻放。有交通要求的洞室底板保护必须严格按技术措施施工,后期清除应特别注意保护混凝土表面。第四章混凝土生产及运输4.1混凝土生产质控程序第1条检测工作应按以下要求进行:1、值班负责人:(1)接班后,与上班做好交接班事宜,根据当班生产情况进行工作分工;(2)按原材料检测要求,安排人员对粗细骨料、胶凝材料、外加剂溶液浓度等进行抽样检测;(3)对拌和楼进行巡视,了解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和检查盯楼人员到位情况,对盯楼人员打印混凝土配合比配料单进行校对;(4
)当班混凝土生产时,及时安排人员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坍落度、含气量检测,若有异常,班长及时将检测结果反馈到盯楼人员,由盯楼人员对混凝土拌和物进行观察,同时,与拌和厂当班人员了解进场原材料情况,指导盯楼人员对配合比参数做出调整,保证出机口混凝土质量;(5)根据生产计划,安排取样成型任务,先联系拌和楼盯楼人员,了解当前生产混凝土的配合比编号和级配,确认运输车辆车号,取样后,进行拌和物坍落度、含气量、混凝土温度检测,安排专人填写抗压单、进行试件编号,做好成型试件养护工作;(6)每2小时与仓面试验人员联系,了解仓面混凝土浇筑情况,同时与施工现场三检联系,及时沟通拌和楼混凝土生产情况。浇筑现场有异常时,及时安排盯楼人员调料,并加强与仓面试验人员和三检人员沟通,以保证入仓混凝土质量满足施工要求;(7)若出机口温度连续超标,及时与调度室、质管部、拌和厂沟通,要求做停料处理,积极配合拌和厂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尽快恢复生产;(8)负责解决本班的质量技术问题,对当班出机口温度、拌和物微调记录、骨料砸石温度、砂石骨料检测、外加剂配置浓度、混凝土要料单等资料均要进行检查校对;(9)对当班出现的废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向试验室分管领导汇报出现废料的原因;(10)当班结束时,做好与下班的工作交接,并对当班的生产情况进行交底。2、盯楼人员:(1)严格执行“三检”
制度,严把质量关。及时打印配比资料进行校对。工作中,每2小时打印复核1次配料单,使用新配合比后,应及时打印配料单进行校对;(2)对温控混凝土每1小时检测1次出机口温度;(3)拌和时间检查,每班2~3次,加冰混凝土180秒,常温混凝土150秒;(4)每隔1小时或更新配合比时,都有及时观察出机口混凝土的拌和物和易性,根据原材料质量波动情况和拌和物检测结果,可以对配合比进行必要调整,拌和楼微调记录资料由值班负责人校对,当班监理签认;(5)对拌和称量误差每4小时检测1次,观察原材料投料误差的稳定情况;(6)工作中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做好各类记录和交接班。3、原材料检测人员:(1)骨料取样地点在拌和楼进料皮带,取样数量要满足试验要求;(2)砂含水率、小石含水量检测,接班后每4小时检测1次,当气温变化较大或雨后含水量突变等异常情况下,需要加密检测,至少每2小时检测1次;砂的细度模数、石粉含量每班至少检测2次;粗骨料超逊径、含泥量接班后每4小时检测1次;(3)外加剂配置浓度检测:减水剂检测时,试验人员采用比重天平检测,溶液浓度检测在19.5%~20.5%为合格;引气剂进行含固量检测,检测合格后,填写外加剂配置表格,确认合格。4、混凝土取样人员:(1)拌和物检测:按拌和物检测要求,对混凝土坍落度、含气量每2小时检测1次,并做好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反馈给盯楼人员,及时对混凝土原材料骨料比例、实际用水量做出调整。同时,按值班负责人要求继续对拌和物进行加密检测,并对砂含水进行取样检测;(2)拌和物取样成型:接班后,根据值班负责人制定的取样计划进行取样成型,对取样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含气量、温度检测,填写取样记录、抗压单,做好成型试件的初养工作,初养温度严格按照15~25度控制。5、仓面检测人员:(1)对入仓混凝土每4小时检测1次,并认真记录;(2)认真做好与质管部、施工队的沟通,确保入仓混凝土质量满足要求。
4.2混凝土生产第1条混凝土仓面经验收合格后,方可申请开仓要料。混凝土要料单位填写开仓证及要料单时,必须详细填写施工部位、桩号、高程、混凝土标号、级配、塌落度及准确方量等。有温控要求的混凝土可提前4小时通知混凝土拌制单位制冰。第2条在拌和楼生产前,拌和厂同试验室、监理工程师对拌和楼的各称量装置进行检查,并用计量监督局校定的砝码逐一校秤,填写校秤记录,在生产过程中每月对各称量装置校秤一次,以确保称量的精度。第3条试验室必须依据质保部核准的开仓证及要料单开出配比单,必须对所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及其编号认真复核,不得出现强度等级错配,要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水灰比等进行严格控制。对拌和楼出机口和混凝土浇筑仓面按要求进行取样检验和试验,对取样地点、部位要作好记录,以便检查验证。经检验试验发现不合格的原材料和混凝土要立即上报总工室和质管部,以便及时进行调查处理。要认真做好试验记录,数据应清晰、整洁、真实,记录、校对人员要签字负责。第4条拌和楼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严禁非本楼当班人员使用控制室设备。拌和楼启动前应先打铃警示,经5秒后再启动。配料前应倾翻搅拌机,清除搅拌罐内残余集料和积水;启闭称量斗以下各弧门,察看其动作是否灵敏;启动回转漏斗,检查对位是否准确。
第1条拌和厂应对所使用的配合比进行复核,并做好记录后才能开始拌制。应严格按试验室签发的混凝土配料单要求,准确输入各种混凝土材料数据,操作人员无权更改配合比。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各种掺和量,操作人员要精心操作,严格控制称量误差和防止出现原材料错误。应严格按照投料顺序【(小石)→(水+外加剂)→(水泥+粉煤灰+砂)→(中石+大石)】进行投料,搅拌时间常态混凝土为150秒,拌和时间的调整必须经试验室同意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4.3混凝土运输第2条机械队对混凝土运输车辆要进行经常性维修和按期保养,提高车辆出勤率,保证混凝土浇筑运输。驾驶员在进行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对所运送的混凝土负责。第3条浇筑开始前,总调度室应对机械设备准备和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有效的协调和调配,要保证运力满足混凝土入仓强度要求,并及时记录情况。第4条吊运混凝土入仓时,吊灌必须距离仓面1米以上,吊灌侧面应离模板1.5米以上,应确保混凝土不直接冲击模板和拉筋。
第五章五大工序质量评定标准5.1基础面或施工缝1.质量标准基础面或施工缝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基础岩面建基面无松动岩块地表水和地下水妥善引排或封堵2软基面建基面预留保护层已挖除,符合设计要求3混凝土施工缝表面处理无乳皮、成毛面、微露粗砂一般项目1基础岩面岩面清洗清洗洁净、无积水、无积渣杂物2软基面垫层铺填符合设计要求基础面清理无乱石、杂物,坑洞分层回填夯实
3混凝土施工缝混凝土表面清洗清洗洁净、无积水、无积渣杂物1.检测数量全仓检查。2.工序质量评定合格: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中基础岩面或混凝土施工缝有少量积水,但积水总面积不大于整个仓面面积的5%,单处积水面积不大于2m2,其他项目均符合质量标准。优良:主控项目、一般项目均符合质量标准。5.2钢筋制安1.质量标准钢筋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钢筋的材质、数量、规格尺寸、安装位置符合产品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2钢筋接头的机械性能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
3焊接接头和焊缝外观不允许有裂缝、脱焊点和漏焊点,表面平顺,没有明显的咬边、凹陷、气孔等,钢筋不得有明显烧伤5套筒的材质及规格尺寸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外观无裂纹或其它肉眼可见缺陷,挤压以后的套筒不得有裂纹6钢筋接头丝头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保护良好,外观无锈蚀和油污,牙形饱满光滑7接头分布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8螺纹匹配丝头螺纹与套筒螺纹满足连接要求,螺纹结合紧密,无明显松动,以及相应处理方法得当9冷挤压连接接头挤压道数符合型式检验确定的道数一般项目1闪光对焊接头处的弯折角≤4°轴线偏移≤0.10d,且≤2mm2搭接焊或帮条焊帮条对焊接接头中心的纵向偏移≤0.50d接头处钢筋轴线的曲折≤4°焊缝长度(单10d、双5d)-0.50d高度(0.3d)-0.05d宽度(0.7d)-0.10d
咬边深度≤0.05d,且≤1mm表面气孔和夹渣在2d长度上的数量≤2个气孔、夹渣的直径≤3mm3机械连接直螺纹连接接头外露丝扣无1扣以上完整丝扣外露4绑扎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5钢筋长度方向的偏差±1/2净保护层厚6柱及梁中±0.50d
同一排受力钢筋间距的局部偏差板及墙中±0.10倍间距7同一排中分布钢筋间距的偏差±0.10倍间距8双排钢筋,其排与排间距的局部偏差±0.10倍排距9梁与柱中钢筋间距的偏差0.10倍箍筋间距10保护层厚度的局部偏差±1/4净保护层厚注:d为钢筋直径。1.检测数量对梁、板、柱等构件,总检查点数不少于30个,其余总检查点数一般不少于50个。2.质量评定合格: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7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优良: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9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
5.3模板1.质量标准模板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外露表面mm隐蔽内面mm主控项目1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符合模板设计要求2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外模板0-1015内模板+1003结构物水平截面内部尺寸±204承重模板标高+50一般项目1模板平整度相邻两面板错台25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5102板面缝隙223模板外观规格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光洁、无污物4脱模剂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涂抹均匀5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置5截面内部尺寸+100注1:外露表面、隐蔽内面系指相应模板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最终所处的位置。注2:高速水流区、流态复杂部位、机电设备安装部位的模板,还应符合专项的设计要求。
1.检测数量总检查点数量:模板面积在100m2以内,不少于20个;模板面积在100m2以上时,每增加100m2,检查点数增加不少于10个。2.质量评定合格: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7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优良: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9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5.4预埋件1.质量标准止水片(带)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结构型式、位置、尺寸、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2止水片(带)外观表面平整,无浮皮、锈污、油渍、砂眼、钉孔、裂纹等3止水基座符合设计要求
4止水片(带)插入深度符合设计要求5沥青止水井(柱)安装位置准确、牢固,上下层衔接好,电热元件及绝热材料埋设准确,沥青填塞密实一般项目1止水片几何尺寸偏差宽±5mm高±2mm长±20mm2搭接长度金属止水片≥20mm,双面焊接橡胶、PVC止水带≥100mm金属止水片与PVC止水带接头栓接长度≥350mm(螺栓栓接法)
3接头抗拉强度≥母材强度的75%4止水片(带)中心线与接缝中心线安装偏差±5mm伸缩缝材料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伸缩缝缝面平整、洁净、干燥,外露铁件应割除;其高度不得低于混凝土收仓高度2铺设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项目1涂敷沥青料涂刷均匀平整、与混凝土粘接紧密,无气泡及隆起现象2粘贴沥青油毛毡等嵌缝材料铺设厚度均匀平整、牢固、拼装紧密
3铺设预制油毡板或其他材料铺设厚度均匀平整、牢固、相邻块安装紧密平整,无破损排水设施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孔口装置按设计要求加工、安装,并进行防锈处理,安装牢固,不得有渗水、漏水现象2排水管通畅性通畅一般项目1排水孔(管)口位置偏差mm≤1002基岩排水孔倾斜度偏差孔深≥8m≤1%孔深<8m≤2%深度偏差±0.5%
灌浆管路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管材质量材质、尺寸符合设计要求,无堵塞,表面无锈皮、油渍、污物等2管路安装、接头安装牢靠,接头不漏水、不漏气、无堵塞一般项目1管路的位置、高程符合设计要求2管路进出口露出模板外30cm-50cm,妥善保护,有识别标志铁件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材质、规格、数量符合质量标准及设计要求2安装高程、方位、埋入深度及外露长度等符合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1锚筋钻孔位置允许偏差柱子的锚筋≤20mm钢筋网的锚筋≤50mm2钻孔底部的孔径d+20mm(d为锚筋直径)3在岩石部分的钻孔深度不小于设计孔深4钻孔的倾斜度对设计轴线的偏差(在全孔深度范围内)≤5%内部观测仪器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主控项目1仪器及其附件的数量、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2仪器安装定位及方法符合设计和DL/T5178要求3仪器的率定或检验按DL/T5178的规定进行
4仪器电缆连接采用专用电缆和硫化仪硫化,接头绝缘、不透气、不渗水5电缆过缝保护、走向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项目1仪器电缆的编号每个仪器在电缆上编号不得少于3处,每20m结标一个编号2仪器周边混凝土浇筑剔除粒径大于40mm的骨料,再振捣密实3电缆距施工缝≥15cm1.检测数量单元工程中对所有预埋件必须全部检查,且对止水片(带)、伸缩缝材料、排水设施、灌浆管路、铁件、内部观测仪器等每一单项的检查中,主控项目必须全面检查,一般项目的检查点数不宜小于10个。2.质量评定合格: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7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
优良: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9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5.5混凝土浇筑1.质量标准混凝土浇筑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优良合格主控项目1入仓混凝土料(含原材料、拌和物及硬化混凝土)*无不合格料入仓少量不合格料入仓,经处理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2平仓分层厚度不大于振捣棒有效长度的90%,铺设均匀,分层清楚,无骨料集中现象局部稍差
3混凝土振捣垂直插入下层5cm,有次序,间距、留振时间合理,无漏振、无超振无漏振、无超振4铺料间歇时间符合要求,无初凝现象上游迎水面15m以内无初凝现象,其他部位初凝累计面积不超过1%,并经处理合格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连续养护时间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但局部短时间有时干时湿现象连续养护时间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一般项目1砂浆铺筑厚度不大于3cm、均匀平整,无漏铺厚度不大于3cm,局部稍差2积水和泌水无外部水流入,泌水排除及时无外部水流入,有少量泌水,且排除不够及时3插筋、管路等埋设件以及模板的保护保护好,符合要求有少量位移,及时处理,符合设计要求4混凝土浇筑温度满足设计要求80%以上的测点满足设计要求,且单点超温不大于3℃5混凝土表面保护保护时间与保温材料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保护严密保护时间与保温材料质量均符合设计要求,保护基本严密1.检测数量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时检查。1.质量评定合格: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7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优良:主控项目符合质量标准;一般项目不少于90%的检查点符合质量标准。5.6混凝土外观1.质量标准混凝土外观质量检查项目和质量标准项类检查项目质量标准优良合格主控项目1型体尺寸及表面平整度符合设计要求局部稍超出规定,但累计面积不超过0.5%,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露筋无无主筋外露,箍、副筋个别微露,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
3深层及贯穿裂缝无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项目1麻面无有少量麻面,但累计面积不超过0.5%,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2蜂窝空洞无轻微、少量、不连续,单个面积不超过0.1m2,深度不超过骨料最大粒径,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3碰损掉角无重要部位不允许,其它部位轻微少量,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4表面裂缝无有短小、不跨层的表面裂缝,经处理符合设计要求。1.检测数量
对混凝土外观应进行全面检查。1.工序质量评定合格:主控项目全部符合合格标准,一般项目不小于70%检查点符合合格标准。优良:主控项目全部符合优良标准,一般项目不小于90%检查点符合合格标准。但经消缺处理后符合标准要求的,只能评为合格。第六章附则第1条本手册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联营体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第2条本手册实施中将对控制措施条款内容作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和权责划分1第三章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23.1基础面或施工缝23.2钢筋制安23.3模板33.4预埋件73.5混凝土浇筑8
3.6混凝土外观9第四章混凝土生产及运输104.1混凝土生产质控程序104.2混凝土生产114.3混凝土运输12第五章五大工序质量评定标准125.1基础面或施工缝125.2钢筋制安135.3模板145.4预埋件155.5混凝土浇筑175.6混凝土外观18第六章附则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