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2.61 KB
  • 140页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讲稿-修改稿.pptx

  • 1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DL/T1009-2006《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运行及维护规程》宣贯学习辅导2007年5月 前言《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以下简称《监控规程》)规定了大中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的一般原则。对监控系统的运行操作、故障处理、日常维护、技术改造及技术管理作出了规定。 前言现将自己对《监控规程》条文肤浅的理解用释义的方式写出辅导材料提供给读者,抛砖引玉,以便促进《监控规程》的学习和贯彻。 前言《监控规程》释义表述的内容有:一是指明条文制定的依据和出处,便于了解、查询。二是将文中提及的概念性的东西阐明其内涵,并对其中个别条文内容予以展开叙述或进行归纳。三是从培训的角度讲述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意在浅显易懂地讲明其道理。 前言鉴于我们水平所限,很可能对条文的理解片面或词不达意,希望同行的专家们及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规程》宣贯学习辅导受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的委托,由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编写。 本标准规定了大中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及维护的一般原则。规定了监控系统的运行操作、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技术改造及技术管理要求。适用于大中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梯级水电厂和水电厂群的集中控制计算机监控系统可参照执行。一、范 围 释义:本导则适用于单机容量在100MW及以上的大中型水电厂(含抽水蓄能电厂)。对于梯级水电厂、水电厂群的集中控制,其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可参照本规程执行。一、范 围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1.GB/T28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2.GB936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3.DL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4.DL/T822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程5.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2004年12月20日第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51号2000年4月26日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操作员工作站:运行值班人员与监控系统的人机联系设备,用于监视与控制。三、术语和定义工程师工作站:维护工程师与监控系统的人机联系设备,用于调试、修改程序等。培训工作站:培训人员与监控系统的人机联系设备,用于仿真培训。主机:监控系统的实时数据及历史数据服务器。 测点:数据采集点,包括从现场采集和外部链路数据等。三、术语和定义网控:监控系统与电网调度相关功能的控制权转移至电网调度。梯控:监控系统与梯级调度相关功能的控制权转移至梯级调度。站控:监控系统的控制权在电厂的厂站层。现地控制:监控系统控制权在现地,设备由现地控制单元唯一控制。 自动发电控制:在满足限制条件的前提下,以安全、经济的方式实时控制全厂机组的有功功率分配,满足电力系统的需要。三、术语和定义厂站层设备:水电厂监控系统中央控制级设备,包括主机和工作站等设备。现地控制单元:对按单元划分的机电设备进行现地控制的装置。自动电压控制:在满足限制条件的前提下,实时自动调整优化分配全厂机组的无功功率,以满足电力系统的需要。 4.1监控系统必须通过出厂验收、现场试验及验收、试运行及验收合格,并具备运行、维护规程和管理制度后,才能投入正式运行。根据实际情况,系统可以分步、分功能逐步投入运行,所有功能全部投运后,必须进行系统竣工验收。四、总则 释义:监控系统验收内容包括:硬件验收、软件验收及系统功能验收和系统性能验收。其验收方法和标准,参照《DL/T822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程》执行。 4.2监控系统应作为水电厂自动控制的主要设备进行管理。系统运行时,运行和维护人员应分别进行定期巡回检查和维护,发生故障应立即处理,发现异常应增加巡检次数。定期检修和技改项目应列入年度计划安排。四、总则 释义:监控系统是水电厂自动控制的主要设备,它的运行可靠与否,直接影响着水电厂的安全运行。因此,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定期检修和技术改造,应视同水电厂主设备进行管理。 4.3监控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应进行授权管理,明确各级人员的权限和范围,被授权人员应由技术主管部门进行考核、并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允许一人持多证上岗。四、总则 释义:监控系统至少应按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系统管理人员进行分类授权。并且应实行持证上岗制。 4.4运行值班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如下业务素质:a)熟悉水电厂生产过程和发电设备运行专业知识。b)熟练掌握运行规程。c)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d)掌握监控系统的控制流程及操作方法。四、总则 4.5维护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如下业务素质:a)熟悉水电厂生产过程和相关专业知识。b)熟悉计算机专业知识。c)熟悉维护规程。d)熟悉监控系统的控制流程、编程及设计原则。四、总则 4.6监控系统有培训仿真系统的,运行、维护人员的培训应在仿真培训系统中进行,不应在在线运行的操作员工作站上进行培训。释义:在线运行的操作员站不允许用于仿真培训。如监控系统中不具备培训仿真功能,则其仿真培训应在操作员站离线情况下进行。四、总则 释义:对于具有多层控制功能的系统,控制权限厂站层最高,当设定为某一级进行控制时,其它级的控制限自动失效。控制权限的切换,不应影响系统的遥测和遥信功能。4.7对有网控、梯控、站控等多层控制的系统,其优先权依次递增并互为闭锁,其切换需由授权的运行值班人员完成,各级监控系统控制权的切换应具有唯一性。操作权限的转移、设定不影响监视运行参数及有关信息的上送下传。四、总则 释义:控制命令或事故处理,现地优先。四、总则4.8监控系统对发电设备的操作,可在现地控制单元、厂站层操作员工作站、远方调度中心分别发命令。在调度中心操作时,应事先通知水电厂运行值班人员。如果遇到操作命令冲突或事故处理时,应该按现地优先于厂站,厂站优先于远方的原则进行处理。 释义:监控系统各操作员站对同一对象进行操作时,应具备先选优先的原则,并具备互锁功能。4.9监控系统各操作员工作站之间应具有对同一操作对象的选择闭锁。四、总则 4.10监控系统投入运行后,维护人员对监控系统做任何工作必须办理工作票,厂家技术人员在监控系统工作时也应由水电厂维护人员办理工作票。释义:监控系统投入运行后,应按运用中的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并应严格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的有关规定。四、总则 4.11监控系统的参数设置、限值整定、程序修改等工作,必须有技术审批通知单,由维护人员持工作票进行。工作完成后必须做好记录,并对运行值班人员进行检修交待,参数设置和限值整定的回执单由维护人员签名后,分别存技术主管部门和中控室各一份。四、总则 4.12监控系统运行时,维护人员应定期进行数据库的维护和数据备份。释义:数据库的维护和数据备份是指:数据库日志审计、日志归档、磁盘空间检查、系统及数据备份、备份介质的更换与保存。四、总则 4.13在水电厂发生事故时,运行值班人员应及时打印各种事故报表。4.14运行期间应配备适量的备品备件。四、总则 释义:运行值班人员使用监控系统,应按允许进行的操作权限进行授权。5.1运行操作权限5.1.1水电厂应明确规定运行各岗位人员使用监控系统的授权范围。其授权范围应包括:线路停送电操作,开停机操作,主设备与辅助设备操作,定值修改,定值、流程、报警信号功能的开通与屏蔽等。五、运行管理 5.1.2在监控系统上进行操作应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408的操作监护制,对授权可单人操作的设备应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制度中明确。五、运行管理5.1.3在监控系统上进行操作的授权是指操作人员具有的权限,监护人应有同等或更高级别的权限。 释义:监控系统应具有身份认证和授权验证机制。5.1.4运行值班人员对监控系统进行操作,应通过登录及授权验证后方可进行。五、运行管理 5.1.5运行值班人员应定期检查监控系统的授权变更记录和登录、退出记录。五、运行管理5.1.6监控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受阻,应经值班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关措施后可强迫程序跳转至下步继续执行或重新启动流程,但危及设备安全时严禁流程跳转。 释义:监控流程在执行过程中受阻:是指一次设备的辅助接点未到位或条件已具备但其信号不正确。经查明为上述原因后,经值班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关措施后可强迫程序跳转至下步继续执行或重新启动流程。 5.2运行值班的一般规定5.2.1运行值班人员应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监视机组的运行情况,确保机组不超过规定参数运行。五、运行管理5.2.2运行值班人员在正常监视,调用画面或操作后应及时关闭相关对话窗口。 5.2.3在执行监控流程过程中,运行操作人员应调出程序动态文本画面或顺控画面,监视程序执行情况。5.2.4监控系统所用电源不得随意中断,发生中断后应由维护人员按监控系统重新起动相关规定进行恢复。如需切换一路电源,则必须先确认其他至少一路电源供电正常。五、运行管理释义:监控系统在正常运行过程中,不得随意中断供电。如因工作需要或事故造成供电中断后,应由维护人员按监控系统重新起动相关规定进行恢复。 5.2.5正常情况下,运行值班人员不得无故将现地控制单元与厂站层设备连接状态改为离线。运行值班人员发现现地控制单元与厂站层设备连接状态为离线时,先投入一次,当投入失败后应立即报告值班负责人,值班负责人应查找原因并联系处理;主机或操作员工作站与现地控制单元通信中断时,禁止在操作员工作站进行操作,应改为现地控制单元监视和操作。五、运行管理 释义:主机或操作员工作站与现地控制单元通信中断时,可能造成其对象状态与设备实际状态不符,此时如果对其进行操作,在通信恢复时,可能造成误操作或设备事故。 5.2.6监控系统运行中的功能投、退应按现场运行规程执行并做好记录。五、运行管理5.2.7对监控报警信息应及时确认,必要时应到现场确认或及时报告值班负责人与维护人员。5.2.8对于监控系统的重要报警信号,如设备掉电、CPU故障、存储器故障、系统通信中断等,应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5.2.9运行值班人员不得无故将报警画面及语音报警装置关掉或将报警音量调得过小。五、运行管理5.2.10监控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情况时,运行值班人员应按现场运行规程操作步骤处理,在进行应急处理的同时应及时通知维护人员。 5.2.11运行中发生调节异常时,应立即退出调节功能,发现设备信息与实际不符时,应通知维护人员处理。五、运行管理释义:运行中发生调节异常,一般是由于通信延时或中断、调节机构发卡等原因造成。此时应立即退出调节功能,检查现地设备运行状态,联系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5.2.12当运行值班人员确认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异常或异常调整威胁机组运行须紧急处理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同时汇报值班负责人并联系维护人员处理。五、运行管理5.2.13监控系统故障,发生危及电网、设备安全情况时,可先将相关网控或梯控或站控功能退出,然后汇报。 5.2.14运行值班人员应及时补充打印纸及更换硒鼓(色带、墨盒),并确认打印机工作正常,不得无故将打印机停电、暂停或空打。五、运行管理 5.3运行值班的日常工作5.3.1巡回检查与交接班检查5.3.1.1运行值班人员应定期对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进行巡回检查,发现缺陷应及时汇报,填写在设备缺陷记录本上,并及时联系消缺。五、运行管理5.3.1.2运行值班人员的巡回检查范围应包括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有关画面、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外围设备(包括打印机、语音报警系统等)、电源系统、现地控制单元等。 5.3.1.3对重要画面必须进行定时检查和定期分析。运行值班人员对计算机监控系统中的画面的巡回检查至少包括:a)监控系统拓扑图。f)事件报警一览表。b)主接线及相应主设备实时数据。g)故障报警一览表。c)公用系统运行方式与实时数据。h)机组各部温度画面。d)厂用电系统运行方式。i)机组油、水、气系统运行画面。e)非电量监测系统与相关分析。j)机组振动与摆度等非电量监测画面。五、运行管理 5.3.1.4检查现地控制单元上是否有故障报警,若有应立即报告运行值班负责人及维护人员。5.3.1.5检查现地控制单元电源工作情况,当任一路电源消失时,应及时联系处理。5.3.1.6在巡视中,对一些重要模拟量、温度量越、复限提示应及时核对其限值。五、运行管理 5.3.1.7巡视中应检查现地控制单元风机、UPS电源风机运转是否良好、UPS电源有无告警指示,发现异常时应及时处理。五、运行管理 5.3.1.8运行值班人员交接班需检查的画面至少应包括监控系统系统拓扑图(硬件自诊断画面),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画面,各机组瓦温、油温与振动摆度,各机组定子、转子温度与空气冷却器,各系统液位与压力(油、气、水),系统厂用电与一次主系统,事件与故障一览表。五、运行管理 5.3.1.9运行值班人员在交接班过程中,应“对口”交待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是否存在需要特殊注意的事项。在监控系统试验尚未结束或监控系统出现异常尚在查找处理时,不宜进行交接班工作。五、运行管理释义:“对口”交待是指按岗位一一对应交接。 5.3.2运行监视与操作5.3.2.1应明确运行值班人员在操作员工作站对被控设备进行监视的项目。监视的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a)设备状态变化、故障、事故时的闪光、音响、语音等信号。b)设备状态及运行参数。c)监控系统自动控制、自动处理信息。d)需要获取的信号、状态、参数、信息等清单及时限。e)获取信号、状态、参数、信息后的人工干预措施和跟踪监视。f)同现场设备或表计核对信号、状态、参数、信息的正确性。五、运行管理 5.3.2.2应明确运行值班人员对监控系统的检查、试验项目和周期。检查、试验项目应包括:a)操作员工作站时钟正确刷新。b)操作员工作站输入设备可用。c)操作员工作站、主机、各现地控制单元及与上级调度计算机监控系统之间通信正常。d)操作员工作站、主机、显示设备正常,其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符合要求。e)语音、音响、闪光等报警试验正常。f)打印输出设备可用。五、运行管理 5.3.2.3每年应对监视项目、监视要求、操作命令清单、流程图文本的充分性、必要性、适用性、有效性组织一次评审更新。当监控系统或监控设备改变时也应及时组织评审更新。五、运行管理释义:每年应对监视内容及要求、操作命令清单和控制流程进行一次审定。在监控系统或被监控对象改变时也应及时组织评审。 5.3.2.4应编制运行值班人员利用操作员工作站对设备进行操作的操作命令清单。清单中应明确命令的输入、确认、执行、是否可以单人操作、是否执行操作监护制及操作时的监视项目。五、运行管理释义:在监控系统现场运行规程中应明确规定:操作命令清单、操作步骤和监视内容。 5.3.2.5值班场所应配置与监控系统控制流程一致的操作命令执行流程图文本或存入监控系统可调阅的电子文本,并对以下内容进行说明:a)监控系统画面各图符、节点、语句颜色等的约定。b)监控系统各功能画面调用与设备操作执行步骤与语句。c)监控系统报表打印、事故打印、定时打印、召唤打印或拷屏打印与打印机选择的操作执行步骤。五、运行管理 5.3.2.6被控对象的选择和控制只能同时在一个操作员工作站上进行。五、运行管理释义:为了防止操作命令冲突或误操作,严格禁止在多个操作员工作站对同一对象进行操作。 5.3.2.7重要的控制操作应有复核检查,并设专人监护。五、运行管理释义:重要的操作一般是指:主系统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分/合,发电机组的启/停,主变分接头调整,闸门的启/闭等。 5.3.2.8运行值班人员在操作员工作站或在现地控制单元进行操作时,应准确地设置或改变运行方式、负荷给定值及运行参数限值等,完成对设备的控制与调节。五、运行管理5.3.2.9操作前,首先调用有关被控对象的画面,选择被控对象,在确认选择无误后,方可执行有关操作。 5.3.2.10机组工况转换操作时应密切监视各主要阶段依次推进情况,发现异常情况时在监控系统发命令或用常规紧急停机措施将机组转换到安全工况。五、运行管理释义:各主要阶段依次推进情况:是指机组工况转换流程逐步执行情况。 5.3.2.11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分合命令执行后,若电厂无规定,其位置状态的判定应以现场设备位置状态为准。5.3.2.12若自动顺序倒闸命令分合断路器或隔离开关达三个及以上操作项,除非紧急情况,使用该命令时必须执行操作监护制并全过程监视执行情况。五、运行管理 5.3.2.13发出机组工况转换、断路器、隔离开关的分合、变压器分接头调整、机组功率调整命令或设置、修改给定值、限值之前,除非紧急情况,应检查以下设备处于正常状态:a)操作员工作站及相关执行判据显示值。b)监控系统主机。c)相关现地控制单元。d)操作员工作站、主机及相关现地控制单元通信。五、运行管理 5.3.2.14操作、设置、修改给定值时发现执行或提示信息有误时,不得继续输入命令,应立即中断或撤销命令。5.3.2.15在已按下顺控执行键后,必须等待顺控信息窗口推出、看清顺控操作提示信息后,再进行确认或撤消操作。5.3.2.16在厂站层设备上执行某一设备的操作,应待操作流程退出运行后方可进行其他操作。五、运行管理 5.3.3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运行管理5.3.3.1应规定机组有功/无功的调节死区、机组负荷设定、自动发电控制和自动电压控制投入/退出、曲线方式/定值方式、机组启停优先权设置和母线电压选择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五、运行管理释义:在监控系统现场运行规程中,应对上述内容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作出明确的规定。 5.3.3.2机组检修后进行监控系统调试时或单机带母线时应注意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对全厂有、无功功率的影响。5.3.3.3紧急调频值、自动发电控制与自动电压控制调节曲线、低频自启动机组的启动频率、相关调节死区值等需经批准设定。五、运行管理 5.3.3.4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低频控制、高频控制装置应按电力调度机构要求投入网控或站控方式运行。因故退出,要向调度报告并应及时恢复,其投退原因和时间应予记录。五、运行管理释义: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低频控制、高频控制装置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不得任意投退。 5.3.3.5应明确规定以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运行方式切换及参数设定的权限:a)自动发电控制日负荷曲线方式,曲线数据接收、输入。b)自动发电控制总功率给定方式,给定值的接收、输入。c)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控制方式切换及允许时间。d)自动发电控制水位控制参数设定。e)自动发电控制负荷分配、机组启停优先权设定。f)自动发电控制水头的接收、输入。五、运行管理 5.3.3.5应明确规定以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运行方式切换及参数设定的权限:g)电网发生频率过高、过低时负荷调整参数。h)自动电压控制日高压母线电压曲线方式,曲线数据接收、输入。i)自动电压控制给定高压母线电压方式,给定值的接收、输入。j)自动电压控制给定发电机出口母线电压方式,给定值的接收、输入。k)自动电压控制给定总无功功率方式,给定值的接收、输入。五、运行管理 5.3.3.5应明确规定以下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运行方式切换及参数设定的权限:l)自动电压控制无功负荷分配参数设定。m)自动电压控制按功率因数方式,参数设定。n)自动发电控制与泄水闸门的联控条件,参数设定。o)自动发电控制向现地控制单元下发水头参数方式,给定值的接收、输入。p)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的限制条件等。五、运行管理 5.3.3.6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投入运行时,运行值班人员应做好监视工作,保证频率、电压在允许范围内。发现异常应进行调整,并汇报上级调度。五、运行管理释义:即使监控系统中的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投入运行,运行值班人员仍应做好监视工作。 5.3.3.7在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退出运行时,运行值班人员应根据调度令进行调整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压)。当已达到规定的设备最大、最小容量,而无法保证周波、电压在正常允许范围时,应及时汇报相关调度。五、运行管理释义:在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退出运行时,运行值班人员应根据调度令手动调整有功、无功功率。 5.4故障处理5.4.1电厂应明确规定以下事项:a)测点故障的识别及退出、重投测点等处理原则。b)网络通信中断的类型、现象及设备监视手段。c)操作员工作站、现地控制单元等掉电、程序锁死、失控、离线等处理措施。d)测点数值越复限、状态变化后自动处理内容及人工干预措施。e)设备故障、事故报警后的自动处理内容、人工干预措施。f)事故处理指导程序的判别条件、使用方法。g)测点故障或退出后不能正常工作的程序及人工干预措施。五、运行管理 5.4.2发现测点数据值异常突变、频繁跳变等情况,应立即退出该测点,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设备误动或监控系统资源占用;对与机组功率测量有关的电气模拟量,应立即退出相应的功率调节控制功能,并通知监控系统维护人员进行检查。五、运行管理 5.4.3测点故障、通信中断、掉电、程序锁死、失控、离线等引起设备缺乏保护或远方监视手段时,应采取现场监视方式或将设备转换到安全工况。五、运行管理释义:当出现上述故障时,应立即在现地控制单元上,将“调、控方式”切换至“现地”,将设备转换到安全工况,并在现地加强监视。 5.4.4事故应急处理中,根据测点数据值对断路器位置的判定至少应使用相电流、断路器辅助接点状态双重判据,有关规程、规定有明确要求的,应遵从其规定。五、运行管理释义:对于断路器位置采用双重判据的原因:是为了防止断路器辅助接点误动或拒动,造成事故处理延误或扩大事故。 5.4.5机组发生严重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重大事故,又遇保护拒动时,值班负责人有权启动监控系统紧急停机流程。五、运行管理释义:保护拒动是指保护未动作、事故机组未停机。 5.4.6发生设备故障、事故时,应查阅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记录及相关监视画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依据现场规程进行处理。监控系统的语音、闪光报警、弹出的事故处理指导画面,应予以记录,经过值班负责人同意方可复归或关闭。五、运行管理 5.4.7发生设备事故时,应及时打印事件顺序记录、事故追忆记录及相关工况日志,为事故分析提供依据。五、运行管理5.4.8当操作员工作站发生死机时,运行值班人员应立即检查其控制网运行情况与现场现地控制单元是否运行正常,并完整记录事故现象与处理过程,报告上级调度,并及时通知相关维护人员。 5.4.9系统事故处理完后,应及时打印监控系统相关事故报表备案,报警信号的复归必须经值长同意。五、运行管理5.4.10遇调节或测量异常、系统切机、系统振荡等情况时,运行人员应立即手动退出自动发电控制或自动电压控制。 5.4.11当操作员工作站出现事件确认延迟时,应分析是否有频繁的报警信号,对于频繁的报警信号,应暂时不予确认;同时对于重复报警的信号,应及时分析问题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处理。此时如引起画面短时黑屏,而现地层现地控制单元运行均正常,运行值班人员应尽量少做画面切换,并停止报警确认。对于部分重复出现的信号,经值班负责人同意,在采取相关措施后,可对此类报警信号进行屏蔽,同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并应做好记录,处理后要及时解除屏蔽。五、运行管理 5.4.12发生测点故障时,运行值班人员可以退出并重投测点一次。对于操作员工作站的掉电、程序锁死、离线故障,运行值班人员可以依据现场规程进行重新上电恢复运行。监控系统主机、网络通信机、现地控制单元的掉电、程序锁死、离线、通信中断等故障,应由维护人员处理。五、运行管理5.4.13监控系统的UPS电源应有双路电源供电。一旦发现某一路电源故障,应立即处理。 5.5运行仿真培训5.5.1运行人员应定期参加仿真培训,培训时间不应少于40h/人·年。五、运行管理5.5.2仿真培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开机、停机、辅助设备、调速系统压油装置、控制流程、油水气系统、主接线上的一次设备与母线的倒闸操作;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软连片及相关定值的投退与设定;趋势曲线分析、正常运行与故障查询、事故运行状态查询、报警等功能的使用。 5.5.3在仿真培训系统上进行的任何培训操作,不应对运行设备产生影响。五、运行管理5.5.4仿真培训站与监控系统必须确保数据的单向流动和隔离。5.5.5仿真培训站应有专人维护管理。并按相关要求做好病毒防护与应用更新。 5.6计算机房的管理5.6.1人员和设备进入计算机房必须进行防尘处理。五、运行管理释义:人员防尘处理是指:更换工作衣、帽、鞋。设备防尘处理是指:在机房外折卸外包装或进行除尘处理。 5.6.2除必须的工作外,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计算机主机房;现场具备条件的,进入主机房的人员必须经过身份验证(门禁系统或运行值班人员许可)。五、运行管理释义:本条是指任何人进入主机房,都必须经过身份验证或登记。 5.6.3机房内温度和湿度应符合GB/T28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的规定。五、运行管理释义:夏季:冬季:温度(℃):23±220±2相对湿度(%):45~6540~70温度变化率(℃/h):<5不得凝露<10不得凝露 5.6.4机房的消防设施如火警探测器、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器等均应按GB9361《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规定配置齐全,并处于良好可用状态。五、运行管理5.6.5机房火灾报警系统每半年应试验一次,并确保报警系统运行正常。 五、运行管理5.6.6机房每年应进行一次防雷、接地、屏蔽检查,并符合GB/T2887《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的规定。5.6.7机房的备用钥匙应存放在运行事故钥匙柜,以备紧急情况时使用。 6.1一般规定6.1.1监控系统的维护采取授权方式进行。权限分为系统管理员、一般维护人员。六、维护管理6.1.2系统管理员负责监控系统的帐户、密码管理和网络、数据库、系统安全防护的管理。监控系统中的其他维护工作,可由一般维护人员完成。 六、维护管理6.1.3所有帐户及其口令的书面备份应密封后交上级部门保存,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6.1.4对监控系统模拟量限值、模拟量量程、保护定值的修改,应持技术管理部门审定下发的定值通知单进行。 6.1.5对监控系统所做的维护、缺陷处理、技术改进等工作应设置专用台帐并及时记录相关内容。六、维护管理释义:对于监控系统,应设置专用的检修交待记录本。 6.1.6对监控系统软件的修改,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并经技术管理部门审定后执行。修改后的软件应经过模拟测试和现场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实施软件改进前,应对当前运行的应用软件进行备份并作好记录。改进实施完成后,应做好最新应用软件的备份,及时更新软件功能手册以及相关运行手册。若软件改进涉及到多台设备,且不能一次完成时,宜采用软件改进跟踪表,以便跟踪记录改进的实施情况。六、维护管理释义:监控系统软件的修改,应严格覆行审批制度,并经试验合格后,方允许投入正式运行。 6.1.7遇有硬件设备需要更换时,应使用经通电老化处理检测合格的备件。六、维护管理释义:指整台设备因故障需要更换时,备用设备应经过连续24小时通电试机正常后,方可允许替代故障设备,投入正式运行。 6.1.8更换硬件设备时,应采取防设备误动、防静电措施,并做好相关记录,更新相关台帐。六、维护管理释义:防误动措施是指:退出相关的调节、控制功能。防静电措施是指:戴防静电手腕。 6.1.9当与对外通信及与调度高级应用软件相关的硬、软件需要更新时,应取得对方的许可后方可进行。六、维护管理释义:当在监控系统中进行影响对外通信的工作时,应取得相关调度部门的许可。 6.2设备巡检6.2.1设备巡检每周至少应进行一次。六、维护管理释义:设备巡检,宜每天检查一次,但每周至少应检查一次。 6.2.2检查的主要内容:a)检查计算机房空调设备运行情况和机房、设备盘柜内(运行中不允许开启的除外)的温度、湿度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b)检查监控系统各设备工作状态指示是否正常。c)检查监控系统网络运行是否正常。d)检查监控系统时钟是否正常,各设备的时钟是否同步。e)检查监控系统UPS电源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频率等是否正常。六、维护管理 6.2.2检查的主要内容:f)检查设备、盘柜冷却(通风)风机(扇)运行是否正常。g)清扫监控系统设备外表灰尘。h)监控系统内部通信以及系统与外部通信是否正常。i)检查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软件工作是否正常。j)检查画面调用、报表生成与打印、报警及事件打印、屏拷等功能是否正常。k)检查实时数据刷新、事件、报警是否正常。六、维护管理 6.2.2检查的主要内容:l)检查由监控系统驱动的模拟显示屏显示是否正常。m)审计、分析、检查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防护系统日志是否正常,有无非法登录或访问记录。n)检查数据备份装置是否工作正常(如磁带机、磁光盘等)。o)检查计算机设备的磁盘空间,及时清理文件系统,保持足够的磁盘空间裕量。p)检查计算机设备CPU负荷率、内存使用情况、应用程序进程或服务的状态。六、维护管理 6.3设备维护6.3.1设备定期维护每季度至少应进行一次。六、维护管理释义:设备定期维护,宜每月进行一次,但每季度至少应维护一次。 6.3.2对监控系统的维护,除了完成定期巡检的内容外,还应包括以下内容:a)主、备用设备的定期轮换。b)对设备进行停电清灰除尘。c)检查磁盘空间,清理文件系统。d)软件、数据库及文件系统备份。e)数据核对。f)病毒扫查及防病毒代码库升级。六、维护管理 6.3.3厂站层设备的维护应包含以下内容:6.3.3.1对厂站层计算机主机及网络设备应每年进行停电除尘一次。6.3.3.2对冗余配置的厂站层设备宜每半年冷启动一次,以消除因为由于系统软件的隐含缺陷对系统运行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于未作冗余配置的厂站层设备,在作好完备的安全措施以后方可冷启动。6.3.3.3对计算机附属的光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磁带机等应使用专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对显示器、键盘、鼠标(跟踪球)的清洁宜每月进行一次。六、维护管理 6.3.3厂站层设备的维护应包含以下内容:6.3.3.4检查通信软件的运行情况,进行数据核对,以确保数据通信的正确。6.3.3.5检查机组运行监视程序工作的正确性(如设备自动故障切换、设备定时倒换等运行监视功能)。6.3.3.6检查语音报警功能的工作情况(含SMS短信功能、电话语音报警功能)。六、维护管理 6.3.3厂站层设备的维护应包含以下内容:6.3.3.7定期做好应用软件的备份工作。软件改动后应立即进行备份,在软件无改动的情况下,宜每年备份一次,备份介质应实行异地存放。6.3.3.8应做好软件版本的管理工作,确保保存最近三个版本的软件。固化类软件应确保无误后再投入运行。6.3.3.9检查计算机监控系统运行监视与保护程序的限(定)值的设置情况。六、维护管理 6.3.3厂站层设备的维护应包含以下内容:6.3.3.10对数据库、文件系统进行备份,若备份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则应检查自动备份完成情况。6.3.3.11对厂站层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扫查。防病毒系统代码库的升级每周应进行一次,并采用专用的设备和存储介质,离线进行。6.3.3.12检查UPS系统,宜每年对蓄电池进行一次充放电维护。六、维护管理 6.3.4现地控制单元的维护应包含以下内容:6.3.4.1现地控制单元设备应每年进行停电除尘一次。6.3.4.2定期备份现地控制单元软件,无软件修改的备份一年一次,有软件修改的,修改前后各备份一次。6.3.4.3冗余配置的现地控制单元(含冗余配置的CPU模件)应每半年进行一次主备切换。六、维护管理 6.3.4.4现地控制单元随被监控的设备定检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维护,主要内容包括:a)现地控制单元工作电源检测并试验。b)电源风机、加热除湿设备检查和处理。c)模拟量输入模件通道校验。d)模拟量输出模件通道校验。e)开关量输入模件通道校验。f)开关量输出模件校验。g)事件顺序记录模件通道校验。六、维护管理 6.3.4.4现地控制单元随被监控的设备定检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维护,主要内容包括:h)脉冲计数模件检查校验。i)各类通信模件配置检查、测试。j)网络连接线缆、现场总线的连通性和衰减检测。k)光纤通道(含备用通道)衰减检测。l)现地控制单元与远程I/O柜的连接、通信检查与处理。m)现地控制单元与厂站层通信通道的检查与处理。六、维护管理 6.3.4.4现地控制单元随被监控的设备定检进行相应的检查和维护,主要内容包括:n)现地控制单元与其他设备的通信检查与处理。o)I/O接口连线检查、端子排螺钉紧固。p)I/O接口连线绝缘检查。q)控制流程的检查与模拟试验。r)监视与控制功能模拟试验。s)时钟同步测试。t)事件顺序记录模块事件分辨率测试。六、维护管理 6.4常见故障处理6.4.1厂站层设备与现地控制单元数据通信故障处理6.4.1.1模拟量或开关量单点数据异常a)在厂站层设备侧退出与该异常数据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b)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的数据采集模件。c)检查变送器、模拟量采集板、I/O板、通道光隔等硬件设备。d)必要时,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后在现地控制单元侧重启通信进程。六、维护管理释义:单点数据异常,是指对该点所在的现地控制单元所采集的模拟量或开关量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的单点数值不正常。 6.4.1.2厂站层设备与现地控制单元通信中断a)退出与该现地控制单元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b)检查厂站与对应现地控制单元通信进程。c)检查现地控制单元工作状态。d)检查现地控制单元网络接口模件以及相关网络设备。e)检查通信连接介质。f)必要时,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后在厂站层设备和现地控制单元侧分别重启通信进程。六、维护管理释义:通信连接介质,是指光纤或网络连接电缆。 6.4.2厂站与调度数据通信故障处理6.4.2.1部分遥信、遥测数据异常a)调度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对侧运行值班人员,两端应分别联系维护人员共同进行处理。b)退出与异常数据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c)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数据采集通道情况。d)检查相关数据通信进程以及通信数据配置表。e)必要时,做好相关安全措施后在现地控制单元侧重启通信进程。六、维护管理释义:检查范围应包括:数据采集、通信相关的链路、节点、进程等。 6.4.3测点异常处理6.4.3.1模拟量测点异常a)退出与该测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b)采用标准信号源检测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模拟量采集通道是否正常。c)检查相关电量变送器或非电量传感器是否正常。d)检查数据库中相关模拟量组态参数(如工程值范围、死区值等)是否正确。六、维护管理 6.4.3测点异常处理6.4.3.2温度量测点异常a)退出与该测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b)用标准电阻检验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温度量测点采集通道是否正常。c)检查温度传感元件。d)检查现地控制单元数据库中相关温度量的组态参数(如工程值范围、死区值等)是否正确。六、维护管理 6.4.3测点异常处理6.4.3.3开关量测点异常a)退出与该测点相关的控制与调节功能。b)短接或开断对应现地控制单元开关量采集通道以检测模件是否正常。c)检查现场开关量输入回路是否短接或断线。d)检查现场设备是否正常。六、维护管理 6.4.4控制、调节异常处理6.4.4.1控制操作命令无响应a)检查操作员工作站CPU资源占用情况。b)检查监控系统网络通信是否正常。c)检查相关控制流程是否出错。d)检查联动设备动作条件是否满足。e)检查相关对象是否定义了不正确的约束条件。六、维护管理释义:控制操作命令是指:开关分/合闸、线路停/送电、机组开/停机等操作。 6.4.4.2系统控制命令发出后现场设备拒动a)检查开关量输出模件是否故障。b)检查开关量输出继电器是否故障。c)检查开关量输出工作电源是否未投入或故障。d)检查柜内接线是否松动;控制回路电缆或连接是否故障。e)检查被控设备本身是否故障(含控制、电气、机械)。六、维护管理 6.4.4.3系统控制调节命令发出后现场设备动作不正常a)检查现场被控设备是否故障。b)检查控制输出脉冲宽度是否正常。c)检查调节参数设置是否合适。六、维护管理释义:控制调节命令发出后现场设备动作不正常,是指未达到命令所要求的结果。 6.4.4.4控制流程退出a)检查相应判据条件是否出现测值错误。b)检查判据条件所对应的设备状态是否不满足控制流程要求。c)检查判据条件限值是否错误。六、维护管理释义:判据条件是指流程执行的闭锁条件。 6.4.4.5机组有功、无功功率调节异常处理a)退出该机组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退出该机组的单机功率调节功能。b)检查调节程序保护功能(如负荷差保护、调节最大时间保护、定子电流和转子电流保护等)是否动作。c)检查现地控制单元有功、无功功率控制调节输出通道(包括I/O通道和通信通道)是否工作正常。d)检查调速器或励磁调节器工作是否正常。六、维护管理释义:调节异常是指:机组有功、无功功率非正常波动或拒绝调整。 6.4.4.6机组自动退出自动发电控制、自动电压控制a)检查调速器是否故障。b)检查励磁装置是否故障。c)检查机组给定值调节是否失败或超调。d)检查是否因测点错误而出现机组状态不明的现象。e)检查机组现地控制单元是否故障。f)检查机组现地控制单元与厂站层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否中断。六、维护管理释义:是指机组现地控制单元自动退出参与全厂AGC、AVC。 6.4.5报表及事件记录异常处理6.4.5.1不能打印报表、报警列表、事件列表a)检查打印机是否缺纸、打印介质是否需更换。b)检查打印机自检是否正常。c)检查打印队列是否阻塞。六、维护管理释义:检查范围应包括:打印命令发出节点、打印队列、打印机联接电缆、打印机等。 6.4.5.2部分现地控制单元报警事件显示滞后a)检查事件列表,确认其他节点的事件正常。b)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时钟是否同步。c)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是否出现事件、报警异常频繁。d)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CPU负荷率。e)检查对应现地控制单元网络节点网络通信负荷。六、维护管理 6.4.5.3报表无法正常自动生成a)检查历史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功能。b)检查报表自动生成进程工作是否正常。c)检查报表自动生成定义是否正确。六、维护管理释义:检查范围还应包括:打印队列、打印机联接电缆、打印机等。 6.5安全与防护6.5.1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按应用需求对人员进行安全等级划分,指定专人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六、维护管理释义: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机房管理制度、系统使用管理制度、病毒防护及定期备份制度等。 6.5.2监控系统不应与管理信息系统(MIS)直接网络连接通信,以防止病毒的侵蚀和破坏。如果需要网络通信,则必须按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第5号令2004年12月20日)的要求,选用单向物理隔离装置进行安全隔离,并按照《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令第51号2000年4月26日)进行病毒检测与防护管理。监控系统的运行维护单位应定期对防病毒软件进行升级。六、维护管理释义:单向物理隔离装置:是指经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指定机构或单位测试认证通过的单向网络隔离装置。 6.5.3严格禁止非监控系统专用便携计算机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网络。6.5.4严格禁止使用非监控系统专用移动存储介质(软盘、移动硬盘、光盘、U盘)。6.5.5离线修改监控系统数据和程序时,应使用专用工具进行。六、维护管理释义:以上3条是指:监控系统的维护设备或工具,应专项专用,不准串用,以防病毒交叉传播。 6.6远程诊断与维护具有远程访问功能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使用远程登录进行系统诊断和维护必须处于受控状态,对于远程登录诊断和维护必须由系统管理员履行工作票许可手续后予以开放,一旦工作结束应及时关闭远程登录访问功能。六、维护管理释义:受控状态是指:监控系统远程访问,只允许使用拨号登录方式。严格禁止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维护。 7.1资料及台帐管理7.1.1投入运行的设备应具备的技术资料:a)原理图、安装图、技术说明书、信息点参数表、设备和电缆清册等。b)制造厂提供的技术资料(说明书、合格证明和出厂试验报告等)。c)设备的运行、检验维护规程。d)程序框图、应用程序源码文本、软件说明书。e)软件安装介质、系统及数据库备份介质。f)调试报告。七、技术管理 7.1.2图纸、资料应统一管理,建立资料清单,并认真履行借阅登记手续。7.1.3应建立如下设备台帐和故障处理记录:a)设备台帐(如设备技术规范、设备投运及检修履历、参数配置表、软件安装情况、变更情况、软件及硬件维护记录、现场测试记录、定检或临检报告等)。b)设备缺陷及故障记录。c)设备检修交待记录。七、技术管理 7.2备品与备件管理7.2.1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备品备件库,对厂家可能要停产的主机、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的备品备件储备,至少要保证5年-8年的使用(从投产之日算起)。七、技术管理释义:对于厂家可能要停产的设备:一般是指接到厂家通知或通过相应渠道了解到厂家将要停产的情况,包含所有的主机、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应进行备品备件储备。 7.2.2对于需原厂商提供的备品备件,其储备定额标准不得少于10%(至少为1个);对于可以采用替代品的备品备件,可以降低定额标准,但不得少于5%(至少为1个)。7.2.3备品备件应统一管理,对于备品备件的使用,应及时进行登记。管理人员应根据备品备件的消耗情况,每月定期对照备品备件的库存和定额标准,及时提出库存补充计划,进行及时的采购。7.2.4备品备件的储存环境,应符合厂家的储存要求。7.2.5备品备件宜每半年进行通电测试,不合格时应及时处理。七、技术管理 7.3系统运行统计与评估7.3.1各厂、站运行维护部门要按月对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于每月开始的前3个工作日内,将上月运行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调度机构(格式见附录A表A.1)。七、技术管理 表A:七、技术管理表A.1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化设备运行统计年月报表厂站层设备故障、修试网络及软件故障、修试辅助功能故障、修试总计系统月可用率遥测月合格率遥控月正确率事故遥信正确动作情况(个次)次时间h次时间h次时间h次时间h(%)(%)(%)正确错误事件记录序号开始时间h结束时间h累计时间h原因统计人:审核人:填表日期:填报单位: 7.3.2计算机监控系统月可用率为:AXT=[(全月日历总小时数-T)/全月日历总小时数]×100%T=T1+T2+T3T2=(1/3)×[Σ(某一对象监控某项功能月停用小时数)/监控对象个数]×100%T3=(1/辅助功能设备的种类数)×∑(某项功能月停用小时数)式中:T—系统月停用小时数;T1—主机月停用小时数,即指在线计算机故障退出,备用机未能及时切换成在线,而造成主计算机功能停运的时间;T2—影响系统主要功能的月停用小时数,即指网络或软件运行故障,影响系统监视、控制、调节等部分或全部主要功能所持续的时间;监控对象—是指LCU、RTU或通信网关机;T3—影响系统辅助功能的月停用小时数,是指辅助功能的各类设备月停用的折算时间总和,辅助功能设备的种类一般分为4类:语音报警、打印、模拟屏、UPS。七、技术管理 七、技术管理释义:某一对象监控某项功能月停用小时数:如果该监控对象停运,其停用小时数应按监视、控制、调节分别统计停用小时数,即:日历停用小时数×3。 7.3.3事故遥信年动作正确率为:RYX=[Σ年正确动作点数/(Σ年正确动作点数+Σ年拒动、误动点数)]×100%每月统计事故遥信正确动作及不正确动作的点数(以事故相关单元的遥信点数为统计范围),计算全年正确率。七、技术管理释义:此处事故是指:由于主设备或系统原因,导致保护或自动装置动作,迫使该单元设备停运。 7.3.4遥测月合格率为:RYC=[(遥测总路数×全月日历小时数-∑每路遥测月不合格小时数)/(遥测总路数×全月日历小时数)]×100%注1:每路遥测月不合格小时数是指从发现不合格时起,到校正合格时为止的小时数。注2:某路遥测的总准确度不能满足规定要求时,应视为不合格。七、技术管理释义:遥测月合格率:是指监控系统在月度统计单位内采集模拟量数据的合格率。 7.3.5遥控月动作正确率为:RYK=(Σ遥控月正确动作次数/月总操作次数)×100%七、技术管理释义:遥控月动作正确率:是指监控系统在月度统计单位内控制命令执行的正确率。 7.4改造与升级管理7.4.1系统及设备的改造与升级,应做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对于系统的改造与升级,应经可行性论证、方案设计和审批后方可进行。七、技术管理 7.4.2新建和改造升级后的系统,应按照设计方案的规定,进行功能和性能的全面测试。测试项目参照《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试验验收规程》(DL/T822)相关条款,根据现场情况由系统承建方和业主单位共同商定,并制定测试大纲,经审批后,按测试大纲执行。对测试结果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测试报告。七、技术管理 7.4.3新建和改造升级后的系统,须经系统测试,验收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运行。系统试运行期一般规定为30天。七、技术管理 《变电站运行导则》宣贯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