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 MB
  • 58页

最新中暑溺水电击气道异物阻塞教学讲义PPT课件.ppt

  • 5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暑溺水电击气道异物阻塞 3、重症中暑(1)热衰竭最常见,多见于年老体弱、婴儿或对高温未能适应者。因出汗过多失水、失钠形成低渗性脱水,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皮肤湿冷,体位性昏厥,血压下降。 (2)热痉挛多见于青壮年,常发生在高温环境下强体力劳动和大量出汗后。大量出汗后补充体液过程中未合理补充钠盐,因血清钠及氯化物过低导致肌肉痉挛。表现为较突然出现四肢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多见,体温多正常。 二、重症中暑将患者置于20~25℃的室温环境,使用电扇加强通风充分补充电解质溶液降温措施--用冰水(4~10℃)加酒精(5~10%)反复擦拭皮肤;冰敷--冰水擦浴进行体表降温--4~10℃5%GNS1000ml注入胃内/灌肠 三、处理过程的注意事项物理降温过程中,应配合肢体的按摩体温测量以肛温为准。使用大量冰敷和冷水浸浴降温,体温降至38℃应暂停降温措施。有痉挛或意识障碍时注意保持呼吸道畅通及安全重症病人有皮下出血、急剧尿少、呼吸困难等现象出现应尽快送院治疗。 溺水人淹没在水中,由于液体充塞呼吸道或反射性引起喉痉挛发生窒息和缺氧而发生的急性损害。[常见原因及病理生理变化]常见原因:意外落水肢体活动过度/水温过低的刺激→抽搐游泳过程中疾病发作/其他意外→意识丧失游泳时间过长→换气过度→呼吸性碱中毒→抽搐 病理生理:由于呼吸道被水堵塞或水的刺激造成喉痉挛/声门关闭导致窒息大量水经肺毛细血管迅速进入血循环。*淡水为低渗液可使血容量快速扩张→急性肺水肿,红细胞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心室颤动。*海水为高渗液经过肺泡壁吸出血液中的水分,造成急性肺水肿。 [临床表现]抽搐、牙关紧闭;呼吸浅促/呼吸停止,肺部大量湿性罗音,咯血性泡沫痰(淡水);心律紊乱,血压不稳定。上腹饱胀,复苏时多有呕吐。 [处理]1、立即清理口、鼻腔内的水及其它异物,并将舌拉出以保证呼吸道畅通。2、迅速进行倒水动作,倒出呼吸道内及胃内积水(尽可能短时间)。3、心跳呼吸停止者,在呼吸道基本恢复通畅后,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 溺水后倒水方法:1、膝顶法2、肩顶法3、抱腹法 电击伤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局部电烧伤,严重引起心室颤动导致死亡。[电压及电流强度与电击损伤的关系]交流电比直流电的危险性大电流越强,危害越大电压越高,损伤越重人体的电阻越小,通过电流越强电流从头部及上肢进入,损伤较大 电流强度越强,对机体的损伤越大电流强度(mA)人体反应0.5~1手指麻木2~3手指强烈刺痛5能够摆脱10~20最大摆脱电流25~30不能摆脱电流,呼吸困难50~80呼吸麻痹,心室颤动90~100心脏停搏 [表现]一、全身表现--轻型瞬间接触低电压、低电流的电源。表现为精神紧张、脸色苍白、表情呆滞、呼吸心跳加速,可能出现晕厥。监测时应连续听诊5分钟,可能发现早搏。--重型心室颤动,呼吸心跳停止二、局部表现--电烧伤(口小底大,外浅内深) [现场救治处理]解脱电源接触--触电较轻症者应就地休息1~2小时,并严密观察,以防迟发性的意外。现场心肺复苏*较长时间的坚持,不轻易放弃保护电击创面 气道异物梗阻时的急救方法(HeimlichManeuver)1971年4月25日在美国旧金山寓居的宋子文应邀参加一位老朋友为他举行的晚宴,多时不见,边吃边谈,突然宋子文“咯”的打了个嗝后便不再说话了,只见他脸色变得又红又紫,眼睛上翻,露出了吓人的白眼仁,然后头脖颈一梗,很快就无力地耷拉下来。气道异物梗阻的特征性表现 一、应用于成人1、抢救者站在患者的背后,用两手臂环绕患者的腰部2、一手握拳,将拳的拇指一侧放在患者胸廓下正中和脐上之间的腹部3、另一手抓住你的拳头快速向上冲击压迫患者的腹部,不能用拳击和挤压 异物卡喉窒息的急救手法(Heimlich手法) Heimlich手法在窒息自救时的应用 Heimlich手法在窒息无意识患者的应用 中指和示指放在胸廓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冲击Heimlich手法在小儿窒息时的应用(卧位) 肺痨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室董志刚 [概述]一含义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二文献摘要1.病名:大致有两大类:一是以其具有传染性而定名,如尸注、虫疰、传尸、鬼疰;一是以其症状特点而定名,如骨蒸、劳嗽、肺痿疾、伏连、急痨等。《金匮要略》叙述本病及合并症,“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 2.病因病机及治疗:华佗《中藏经·传尸》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认为“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羸,或因酒食而遇,或问病吊丧而得,中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把“尸注”列入肺脏病篇,明确病位主要在肺。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诸虫尸鬼注》提出本病由“肺虫”引起,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 2.病因病机及治疗:元·朱丹溪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为治疗肺痨我国现存的第一部专著。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对肺痨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讨论范围本篇所论述的肺痨,与西医学中的肺结核病相类同。若以广义的痨瘵而言,包括肺外结核在内。当这些疾病出现肺痨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外因指痨虫传染,痨虫传染是发病的条件内因系指正气虚弱,正虚是发病基础,两者往往互为因果。 1.感染痨虫与病人直接接触,致痨虫侵人人体。酒食、问病、看护,或与患者朝夕相处。2.正气虚弱禀赋不足:由于先天素质不强,小儿发育未充,“痨虫”入侵致病。后天失调:酒色过度,摄生不当,耗损精血,正虚易感。劳倦太过:忧思伤脾,脾虚肺弱,痨虫入侵。病后失调:大病或久病后失于调治,胎产之后失于调养等,正虚受感。营养不良:生活贫困,营养不充,体虚不能抗邪而致感受痨虫。 二、病机演变肺喜润而恶燥1.痨虫犯肺,侵蚀肺叶,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肺失滋润,故见肺阴亏损之候;2.肺病及肾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则肺肾两虚,阴虚火旺。伴见骨蒸、潮热、男子失精、女子月经不调等; 3.肺病及脾肺痨日久,子盗母气,则脾气亦虚,导致肺脾同病,气阴两虚,伴见疲乏、食少、便溏等。4.肺肾同病伴心肝火旺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则见性情急躁,善怒,胁痛。肺肾阴虚,心火上炎可伴有虚烦不寐,盗汗等症。 5.肺病及心肺虚治节失司,病及于心,血脉运行不畅,气虚血瘀,伴见气短、喘息、心慌、唇紫、浮肿、肢冷等重症。6.后期肺脾肾同病,阴阳两虚。因肺病及肾,肾虚不能助肺纳气;或因脾病及肾,脾不能化精以资肾。 三、基本病机:痨虫蚀肺,初起耗损肺阴,进而可致阴虚火旺,或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阴阳两虚。 四、病性重点以阴虚为主,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至阴阳两虚 五、病位及相关脏腑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 [诊断]一、有与肺痨病人的长期密切接触史。二、初期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病重者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三、病灶部位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啰音。痰涂片培养结核菌呈阳性。X线摄片可见肺部结核病灶。血沉增快、结核菌素皮试有助诊断。 病因病位病性病理特点主症肺痨痨虫肺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患,阴虚火旺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虚劳内伤亏损脾肾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总称无传染性气血阴阳亏虚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症状[鉴别诊断]与虚劳鉴别 [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病变脏器及病理性质病变脏器主要在肺,以肺阴虚为主。久则肺损及脾,以气阴两伤为主;肺肾两伤,阴虚火旺之象;甚则肺脾肾俱虚表现阴阳两虚之候。2.同时注意四大主症的主次轻重 二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为治疗肺痨的基本原则。调补脏器重点在肺,同时补益脾肾。治疗大法应根据“主乎阴虚”的病理特点,以滋阴为主,兼以降火,益气、温阳同时兼顾。杀虫主要是针对病因治 三分证论治1.肺阴亏损主症:干咳,咳声短促,咯少量粘痰,或痰中带血丝,色鲜红,午后手足心热,或轻微盗汗次症:胸部稳隐闷痛,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舌脉: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或兼数。治法:滋阴润肺。方药: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主症:呛咳气急,痰少质粘,或吐稠黄痰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盗汗量多次症:骨蒸,五心烦热,颧红,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脉:舌红而干,苔薄黄或剥,脉细数。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3.气阴耗伤主症: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量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自汗与盗汗并见,纳少神疲,便溏次症:畏风、怕冷,面色恍白,颧红舌脉: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治法:益气养阴。方药: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4.阴阳两虚主症: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或夹血丝,血色暗淡,潮热,自汗盗汗,面浮肢肿,心慌,唇紫,形寒肢冷次症:声嘶失音,或五更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脉:舌质光淡隐紫,少津,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治法:滋阴补阳。方药:补天大造丸。 [转归预后]1.一般而言,凡正气较强,病情轻浅,为时短暂,早期治疗者,均可获康复。2.若邪盛正虚,病情可进行性加重,趋向恶化,由肺虚渐损脾肾心肝,由阴及气及阳,形成五脏亏损,则预后不良。3.少数患者可呈急性发病,出现剧烈咳嗽,喘促倚息,咳吐大量鲜血,寒热如疟等严重症状,俗称“急痨”、“百日痨”,预后较差。4.肺痨预后好坏与体质强弱,病情轻重,治疗迟早有很大关系。 [结语]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病由感染“痨虫”所致,病位主要在肺,并与脾、肾等脏有关。病理性质主在阴虚,进而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治疗应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调补脏器重点在肺,同时补益脾肾。根据病理“主乎阴虚”的特点,应以滋阴为主法,火旺者兼以清火,如合并气虚、阳虚见证者,则当同时兼顾。 2.周仲瑛医案:杨××,女,36岁。肺痨病史已8年,长期服异烟肼治疗,病未见好。症状:咳嗽痰粘,潮热,盗汗,胸痛,口干,月经愆期,舌苔薄白,质红,脉象细数。 辨证:肺阴不足,营血日耗,虚热内生。治法:治以滋阴清热。、处方:沙参12g,麦冬、百部各9g,银柴胡3g,青蒿、贝母各9g,黄芩、知母各6g,橘皮4.5g,橘络3g,牡蛎18g,甘草3g。连服6帖,咳嗽、潮热、盗汗诸症明显改善。乃用枇杷膏、养血膏、加味白及丸续服。5个月后复查,病情已愈。 张××,男,30岁。久病咳嗽,去年检查,诊为肺痨,服异烟肼等抗痨药年余未愈。症状:咳嗽作呛,咯痰粘白,时或带血,胸部闷痛,体倦纳少,大便于燥,舌苔薄白,脉细。 辨证:肺阴不足,肺失滋润,肃降无权。治法:治以养阴润肺,镇咳化痰。处方:南、北沙参各9g,天、麦冬各9g,冬虫夏草4.5g,甘草3g,炙百部、白前、紫菀、款冬花各9g,橘白、川贝母各6g,瓜蒌皮12g。服十二剂后咳嗽大减,胸部闷痛消失,遂用枇杷膏、加味白及丸常服,治疗半年后病愈,继续服药巩固3个月。 按:本病由痨虫蚀肺,肺体受损,阴液耗伤所致,阴虚是其病理特点,故肺阴亏损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证型,以咳嗽、潮热、盗汗、舌红、脉细数为主症。据症细辨,2例患者皆属肺阴不足之证,治以养阴润肺为主法,方选月华丸加减。药用沙参、麦冬、百部、川贝母滋阴润肺止咳;白前、紫菀、款冬花、橘皮等化痰止咳;若虚热内生,潮热、盗明显者,则可用银柴胡、青蒿、知母、牡蛎等清退虚热、潜阳敛汗。(《中医内科学》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