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9 MB
  • 10页

建筑工业产品行业标准《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实施20××-××-××发布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技术条件Technicalspecificationofinjectionmaterialsforrepairofcracksinconcrete(征求意见稿)JG/T×××—20××JG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ICS91.120.30Q24备案号:××××—××××8 前言本标准编制所依据的起草规则,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执行。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单位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为首次发布。8 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类以聚合物基料和水硬性基料为主要原料,加入颜填料、助剂等其他组分制得的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033.1塑料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GB/T2569树脂浇铸体压缩性能试验方法GB/T2570树脂浇铸体弯曲性能试验方法GB/T2794胶粘剂粘度的测定GB/T6750色漆和清漆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GB/T7123.1胶粘剂适用期的测定GB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14684建筑用砂GB/T16777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767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方法GB/T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JC/T986水泥基灌浆材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injectionmaterialsforrepairofcracksinconcrete采用灌注工艺进行混凝土裂缝修补以达到补强目的的材料。4分类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按组成分为两类:聚合物基料类灌浆材料和水硬性基料类灌浆材料。8 5要求5.1一般性要求本标准包括的产品不应对人体、生物与环境造成有害的影响,所涉及与使用有关的安全与环保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5.2聚合物基料类灌浆材料聚合物基料类灌浆材料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聚合物基料类灌浆材料性能要求序号项目性能要求1初始粘度(mPa•s)≤5002适用期(min)≥303灌注能力(min)≤84体积收缩率(%)≤35抗压强度(MPa)≥506抗弯强度(MPa)≥30,且不得呈脆性破坏7正拉粘结强度(MPa)≥2.5,且为混凝土破坏8与混凝土的相容性(MPa)≥2.5,且为混凝土破坏5.3水硬性基料类灌浆材料水硬性基料类灌浆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水硬性基料类灌浆材料性能要求序号项目性能要求1凝结时间(初凝/min)≥1202泌水率(%)≤1.03流动度(mm)初始流动度≥26030min流动度保留值≥2304竖向膨胀率(%)≤0.0205抗压强度(MPa)1d≥20.03d≥40.028d≥60.06氯离子含量(%)≤0.26试验方法6.1聚合物基料类灌浆材料6.1.1初始粘度按GB/T2794,使用旋转粘度计测定浆液A、B组分混合后的初始粘度,计算结果精确到1mPa·s。8 6.1.2适用期按GB7123.1,测定胶粘剂粘度达到500mPa·s的适用期。6.1.3灌注能力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6.1.4体积收缩率6.1.4.1测试原理通过测定聚合物系统固化前后密度变化的百分比来计算总的体积收缩。固化后的密度通过测量浸入硅油的样品的浮力来测定。6.1.4.2材料与设备测试管:直径20mm、长度为180mm的聚乙烯管或玻璃管。6.1.4.3试验步骤a)固化前材料密度的测定在高反应速率和释放热造成的周围环境温度下的反应,导致树脂系统的密度很难测定,所以按照GB/T6750,分别测定树脂组分的密度。应用下面的等式计算总的密度ρ1:ρ1=(mA+mB)×ρA×ρB/[(mA×ρB)+(mB×ρA)](1)式中,ρA:组分A的密度,单位g/ml;ρB:组分B的密度,单位g/ml;mA:组分A的质量,单位g;mB:组分B的质量,单位g。b)固化后材料密度的测定将a)中说明的树脂系统(25±5)g混合均匀倒入测试管中,达到规定的固化时间后,在标准状态下放置15天后,从测试管中移出固化的样品,按GB/T1033.1中规定的浸渍法,测定固化后的材料密度。6.1.4.4结果计算计算总的体积收缩率S,百分数四舍五入到第一位小数,使用如下的等式:S=(ρ2-ρ1)×100/ρ2(2)式中ρ2:固化后产品的密度,单位g/ml;8 ρ1:固化前产品的密度,单位g/ml。6.1.5抗压强度按GB/T2569的规定进行。6.1.6抗弯强度按GB/T2570的规定进行。6.1.7正拉粘结强度6.1.7.1试验仪器a)拉力试验机:量程0N~1000N,拉伸速度0mm/min~500mm/min;b)“8”字形水泥砂浆试块:按GB/T167778的规定制备并养护28d至合格。6.1.7.2试件制备工具、灌浆材料以及试验前制备好的砂浆块应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以上。取两块砂浆块用2号砂纸清除表面的浮浆。用吸管吸取混合均匀的灌浆材料1ml滴在其中一块砂浆块成型面上,用玻璃棒涂抹均匀,并迅速将另一块砂浆块与之重合对接,在水平试验台上垂直放置1d。将制得的三组试块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1d后进行检测。6.1.7.3试验步聚用卡尺测量试件粘结面的长度和宽度。将试件装在拉力试验机的夹具上,以(50±5)mm/min的速度拉伸试件,记录试件破坏时的拉力值(N)。6.1.7.4试验结果计算粘结强度按公式(3)计算:(3)式中:σ—试件的粘结强度,单位为兆帕(MPa);P—试件破坏时的拉力值,单位为牛顿(N);a—试件粘结面的长度,单位为毫米(mm);b—试件粘结面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试验结果取三个测试值的平均值。试件测试值的允许偏差为平均值的15%。若某个试件超过时,应将其剔除,取其余两个试件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有两个试件不合格,应重做试验。6.1.8与混凝土的相容性6.1.8.1测试原理8 通过将样品储存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来模拟灌浆材料和混凝土长期接触的这个过程,然后测试正拉伸粘结强度的变化来评价灌浆材料和混凝土的相容性。6.1.8.2材料与设备0.1mol氢氧化钾溶液及在氢氧化钾溶液中储存样品的容器。6.1.8.3试件制备选取按本标准6.1.7.2的规定制得的试件,然后用双组份环氧树脂胶封闭外露的混凝土,但应防止环氧树脂胶粘染胶缝。6.1.8.4试验步骤将固化7天的样品,放入0.1mol氢氧化钾溶液中14天,然后和同样放在标准试验条件下14天的样品按本标准6.1.7.3条的规定进行正拉伸粘结强度试验。6.1.8.5试验结果计算试验结果按本标准6.1.7.4条的规定进行计算。6.2水硬性基料类灌浆材料6.2.1凝结时间按GB/T50080规定进行。6.2.2泌水率按GB/T50080规定进行。6.2.3流动度按JC/T986规定进行。6.2.4竖向膨胀率按JC/T986规定进行。6.2.5抗压强度抗压强度试验按GB/T17671进行。取1800g水硬性基料类灌浆材料,按配比称取相应的拌合水。首先将拌合水加入搅拌锅中,一边加入水硬性基料类灌浆材料一边开搅拌机搅拌,共搅拌240s结束。将拌和好的浆体直接灌入试模,浆体与试模的上边缘平齐。从搅拌开始计时到成型结束,应在360s内完成,试模不震动。6.2.6氯离子含量按GB8076中附录B的方法进行。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混凝土裂缝灌浆材料灌注能力测试法A.1 试验原理在透明的塑料管中填充分级砂并垂直放置。在恒定压力下,产品从这个圆柱较低的末端灌注;测试产品沿管道流出的时间,获得不同的参考值。A.2 仪器及材料A.2.1 试验装置a)灌注能力测试装置见图A.1:图A.1灌注能力测试装置单位:mm1-灌注砂柱;2-弹性连接管;3-压力表;4-压缩空气源;5-压力调节阀;6-上升管;7-压力容器;8-金属容器;9-安全阀;10-量筒;11-溢出管;12-尺子8 上升管和弹性连接管(直径6mm,长600mm)的总长度为(900±5)mm,内直径为(6±0.1)mm。灌注砂柱底部和压力容器底部相距(400±5)mm。上升管的末端和金属容器底部之间的距离为(20±1)mm。灌注砂柱为内直径(22.2±0.3)mm,长度390mm,不会被产品侵蚀的透明塑料管。金属容器的直径近似为80mm、高175mm。压力容器的容积为3L。压力表应至少能准确测量到0.075MPa的压力,精确度为0.0025Mpa。b)一个精确度为0.1g的天平;c)一个可精确到1/10秒的秒表;d)一个刻度从0°C到200°C且精确度在1°C以内的温度计;e)供应压力至少为0.5MPa的空气压缩机;f)0.5mm网孔的铜网(模量为28),根据ISO565;g)—个刻度为毫米级的400mm长的尺。A.1.1 砂将符合GB/T14684规定的天然砂,按筛孔分别为0.63mm,0.80mm,1.00mm,1.25mm的筛子进行分级。砂的级配表如下:表A.1:砂的级配表筛子网孔大小(mm)0.630.801.001.25累计通过率(%)03363100A.2 试验步骤A.3.1灌注砂柱的制备在透明塑料管的一端安放一个带孔橡胶塞和一个圆形的铜网;把250g(精确到0.1g)级配砂装入管子中,将砂分三等份分三次加入,每次横震数次,每一层都相等从而获得总高为(360+1)mm的压实的砂子。将一个圆形铜网放在压实的砂子上,再安放第二个带孔橡胶塞。A.3.2试验条件测试在标准状态下进行。测试前至少24小时,在测试间放置好所有的灌浆材料组分、砂和全部的设备,并保持测试条件。A.3.3仪器调试仪器安装完毕后,打开提供的压缩空气并并检查是否有渗漏。调整压力调节阀直到压力为(0.075±0.0025)MPa。A.3.3灌注8 按照厂商的说明混合测试材料的各个组分。将(500±1)g混合料倒入测试容器,并将测试容器放入压力容器。释放弹性管子上的夹子,当产品达到由较低的金属网的高度定义的砂的“零”高度时,开启秒表计时。当量筒中收集到的灌浆材料达到20ml时,停止计时,记录其时间。。A.1 结果的表述每个产品灌注三个砂柱,实验结果取三次测试时间的平均值。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