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 MB
- 10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道路工程施工图说明15.5.18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施工图设计说明一、概况酒埠江风景区位于湘赣交界,处于长株潭(北)、炎帝陵(南)、衡山(西)、井冈山(东)四个旅游区的十字架上,区位优势明显。景区规划总面积88公顷,位于湖南省经济十强县攸县的东部。北距株洲120公里,距长沙160公里,西距南岳90公里,东与江西萍乡市交界,106国道、醴茶铁路纵横境内,景区对外交通非常便捷。根据《湖南攸县酒仙湖景区概念性规划(2009-2020)》,酒仙湖景区总规划面积78.4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11.2平方公里(水位高162米时),规划形成“一心七区”的结构,总体以生态为基调,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享受自然;以水韵为活力,亲水、近水、玩水、赏水;以文化为灵魂,留存历史、探寻历史。本次实施酒埠江旅游区通景道路工程位于酒仙湖景区范围内,道路连接入口综合片区(游客服务中心)与酒仙湖片区。道路北起长游客服务中心入口处(1号隧道终点),向南延伸经2号隧道,终至于规划游览车停车场,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全长1372.347m。二、设计依据1、《湖南攸县酒仙湖景区概念性规划(2009-2020)》2、《攸县酒埠江景区游客中心地块与环湖游线修建性规划暨建筑景观方案设计》3、《攸县酒埠江景区水云桥及1号隧道、2号隧道工程地质勘查报告》三、采用的规范、规程及工程验收标准(一)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3、《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5、《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7、《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8、《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二)施工及验收规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一、工程范围及设计内容(一)工程范围本工程施工范围为:北起长游客服务中心入口处(1号隧道终点),向南延伸经2号隧道,终至于规划游览车停车场,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全长1248.917m,设计范围不包括2号隧道(桩号K0+461.114-K0+731.114),实际施工长度为978.917m。(二)设计内容本次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二、道路现状及建设条件(一)道路现状本次设计道路为新建道路,道路周边现状道路主要有S339省道。镇区段(1号隧道下穿处)地质馆内部段(设计终点处)(二)建设条件1、地形地貌道路沿线主要为农田、山地及林地,并经过2个水塘(深度2-4m),2号隧道需由地质馆停车场下山体穿过。农田树林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水塘一、设计概要(一)主要技术标准及采用的技术指标表项目单位规范值本次设计采用值城市道路等级城市支路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m10计算行车速度Km/h40、30、2020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BZZ-100车道宽度m机动车道3.5、3.25非机动车道≥2.5机非混行4.0建筑净空机非混行车道m≥4.5≥4.5设施带——抗震要求地震烈度6度,加速度a<0.05g,可不考虑抗震设防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m7070设超高的最小半径一般值m4050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极限值m20未设置平曲线最小长度m4045.875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700圆曲线最小长度m2021.38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020最大纵坡限制值%8.05.0纵坡坡段最小长度m6038.917(终点)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150600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0700路面类型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沥青路面(二)平面设计坐标采用酒埠江当地坐标系,高程采用黄海高程系。1、线位总体描述酒埠江旅游区通景道路工程为城市支路,设计速度20km/h,道路交通功能重要。道路北起长游客服务中心入口处(1号隧道终点),向南延伸经2号隧道,终至于规划游览车停车场,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全长1248.917m。(1)道路线位道路起点坐标为(X=3011909.464、Y=457807.735),终点坐标为(X=3010807.428,Y=458266.37)。道路全长1.249Km,全线共设曲线9处,最大曲线半径为260m,最小曲线半径为50m。平面设计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三)纵断设计本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的竖向标高总体参照控规竖向标高进行控制,同时考虑道路最小填土高度、桥梁防洪、通航标高、市政排水和工程经济等方面需求等综合考虑进行控制。道路纵坡最大5.0%,最小2.0%,最小坡长38.917m,最大坡长440.58m;最小凸竖曲线半径为600m,最小凹竖曲线半径为700m。纵断面设计满足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要求。(四)、横断面设计道路路基宽度为10m,道路标准断面布置为:1.0m(设施带)+8.0m(车行道)+1.0m(设施带)=10.0。路拱横坡:车行道、设施带道路拱横坡采用直线型路拱,横坡坡度2.0%,坡向外侧。设施带侧石与车行道同高,采用花岗岩材质,抗压强度不小于120MPa;(五)路基设计1、路基形式本次工程中路基断面形式有全填方路基、全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2、路基宽度及边坡坡率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路堤:路基填土高度在8m以内(含8m),边坡采用1:1.5;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8m时,路基边坡采用折线形,自路床顶以下8m范围内,边坡采用1:1.5,每级边坡设置2米宽的平台。路堑:本次设计因缺少道路开挖地段地勘报告,路基挖方边坡暂定为:每级边坡8m,一级边坡采用1:0.75,二级边坡采用1:1;每级边坡设置2米宽的平台,在挖方边坡坡脚处设置2m宽的碎落台,并设平台水沟,距离坡顶至少5m处设坡顶截水沟。3、路基压实标准及压实度路基强度采用重型压实标准,路基顶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应不小于35MPa。路基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项目分类路槽以下深度(m)压实度(%)填方路基0~0.3≥920.3~0.8≥920.8~1.5≥911.5以下≥90零填及挖方路基0~0.3≥92路基填料的选择应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的有关要求办理,路基填料强度要求见下表:路基填料强度指标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mm)填方路基0~0.361000.3~0.841000.8~1.531501.5以下2150零填及挖方路基0~0.361000.3~0.841004、地基表层处理本路段填方较多,表层主要为种植土或人工填土,路基填筑前先对地表进行清表处理,然后再采用素土分层回填压实,清表厚度0.3m,详见特殊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平地(地面坡度为0~1:10)填土前须填前碾压;地面坡度为1:10~1:5时须填前挖松再碾压;地面坡度大于1:5时须填前挖台阶。填挖交界处必须挖宽2m高1m的台阶,零填地段必须超挖回填,填挖交界处路基下必须清除较松散的覆盖土,防止该处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5、特殊路基设计1)水塘段路基设计路基侵占水塘地段,本次设计道路所占得鱼塘淤泥深度暂按1m处理,鱼塘段淤泥处理采用换填法。对于水塘段,路基填筑前应先设置编织袋围堰将塘内集水抽干,清除塘底淤泥,清淤至原状土,若地下水位较高,清除现状淤泥后,地基承载力仍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时,在塘底铺设80cm片石,在片石上加铺一层20cm厚的天然砂砾,然后按规范要求分层碾压回填至统一标高后,再填筑至设计路床。当路基侵占整个水塘2/3以上面积时,考虑整个水塘进行处理,路基范围外填筑素土。2)换填素土方案换填素土方案:换填是通过清除浅层软土后回填力学特性良好的路基填土。根据地勘报告软弱土主要为:素填土①、植物层②、淤泥③及粉质粘土④。具体处理方案为:对于一般路基素填土或软土,土层厚度在3m范围内,先清除软土,然后按规范要求分层回填素土。详见特殊路基处理工程数量表。6、路基防护设计本道路沿线地形起伏相对较大。道路沿线填挖方总体较大,部分路段最大填方高度超过9m,最大挖方高度超过20m。为避免由于雨水冲刷等原因引起的路基病害,针对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防护方案。1)填方路段对于路基填土高度在3m以内的填方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大于等于3m的填方边坡,采用三维植被网防护;详见边坡防护设计图。2)挖方路段对于路基挖方高度在3m以内的挖方边坡,采用喷播植草防护;大于等于3m的挖方边坡,采用三维植被网防护;详见边坡防护设计图。7、路基排水设计1)本次道路设计考虑填、挖方段设置临时图纸边沟及排水沟,多级边坡平台设置平台水沟,在汇水面积较大的路堑边坡坡顶处设置了截水沟,通过排水沟等系统将影响路基范围的水引入道路涵洞或路基外自然水体中。2)沿线地下水位较高,施工开挖后如发现有可能危及路基稳定的地下水,应采用引流或设置暗沟、渗沟降低水位等措施,将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六)路面设计1、道路自然区划及路基土组道路所处地区按公路自然区划属长江中游平原中湿区(IV3),年平均温度为16.8℃~17.3℃,1月平均温度为3.8—4.7℃,7月平均温度为29℃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250-1450mm。雨多集中于3-8月,年平均降雨量1370.1mm。路基土组为粘性土,土基回弹模量取40Mpa。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0年2)、路面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采用双圆均布垂直荷载作用下多层弹性连续体系理论,以设计弯沉值为路面整体刚度的设计指标,计算路面结构厚度,对基层进行层底弯拉应力验算。路面设计采用BZZ-100重型标准进行计算,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当量轴次为1200次,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计当量轴次:4.4×106(次/车道)3)、路面设计弯沉值为29.8(0.01mm),路基顶面设计弯沉值331.5(0.01mm)。3、新建路面结构组合设计1)车行道: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18cm5.5%水泥稳定砂砾17cm4.0%水泥稳定砂砾15cm天然砂砾2)设施带路面结构6cm火烧板花岗岩板砖4cmM10水泥砂浆15cmC15水泥砼垫层≥10cm天然砂砾4、路面材料组成及技术要求(1)面层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级配及配合比设计,其高温稳定性指标动稳定度上面层不低于1500次/毫米,中、下面层不低于1000次/毫米,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上面层不低于5级,中、下面层不低于4级,沥青混凝土的浸水马歇尔试验(48小时)残留稳定度不低于75%。材料级配及用油量按规范要求执行。施工时可结合相似地区市政道路或公路建设的成功经验确定。1)沥青:鉴于项目区气候特点并综合考虑车流量大、道路功能的要求,道路上、中、下面层沥青均采用A-70#沥青,材料技术性质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下称《沥青施工规范》)表4.2.1-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A—70#沥青技术要求实验项目70#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延度(5cm/min,15℃)cm≥100软化点(R&B)℃≥45闪点℃≥260含蜡量(蒸镏法)%≤2.2密度15℃g/cm实测记录溶解度%≥99.5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量损失%≤0.8针入度比%≥61延度10℃cm≥62)粗集料: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4.8.2的规定。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下层用集料面层用集料集料压碎值不大于%282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28视密度不小于g/㎝32.502.60吸水率不大于%3.02.0坚固性不大于%1212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815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11软石含量不大于%533)细集料、填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9.2、表4.9.3、表4.9.4的规定。填料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10.1的技术要求。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级配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5.3.2-1、表5.3.2-2的规定,沥青用量建议在4.5~5.5%,具体用量通过试验确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中粒式AC~2010090~10078~9262~8050~7225~5616~4412~338~245~174~133~7细粒式AC~1310090~10068~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5)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的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确定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以及加、减0.3%的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2)粘层、乳化沥青透层与同步碎石沥青封层沥青混凝土各面层间以及侧缘石、半刚性基层等构筑物与沥青混合料接触面均应喷洒粘层油,粘层油参考用量为0.3~0.6L/m2,施工时应通过试撒确定。粘层油宜当天撒布,待乳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着铺筑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在下面层与上基层之间设置同步碎石沥青封层及透层,厚度约0.8cm。封层施工前先喷洒透层油,粘层油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PC-2),用量为约1.1L/m2。然后进行封层施工,封层采用沥青同步碎石,沥青用量为1.2-1.5Kg/m2。同步碎石封层必须使用专用设备即同步碎石封层车进行施工。碎石用量为8m3/10002,集料采用S14,其规格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表4.8.3中要求。(3)水泥稳定基层及底基层路面结构上基层采用5.5%水泥稳定砂砾。路面结构下基层采用4.0%水泥稳定砂砾。路面结构底基层采用天然砂砾。水泥稳定砂砾所选用集料的级配应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1-2的级配。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基层混合料的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4Mpa,底基层混合料的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2.5Mpa。基层、底基层级配和水泥用量由现场试验确定。水泥稳定砂砾的压实度及7d无侧限抗压强度层位压实度(%)抗压强度(MPa)基层≥98%≥3.5底基层≥97%≥2.5材料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各项要求。一、施工技术要求(1)施工准备、放线1)施工前应查对、复核导线点和水准点等桩志和有关测量资料,发现有桩志不足、不妥、位置移动或精度与要求不符,均须进行补测、加固,并及时与测量及设计单位取得联系。2)做好场地清理和排水工作,清出的种植土应集中堆放,妥善处理,对路基填料均应进行复查和取样试验。3)施工前务请了解现状地地下各类管线及障碍物的规格、位置、覆土等。所有地下管线的准确位置应刨验核实,并与管线单位结合,请他们现场监护,当地下管线不能迁移且覆土浅时,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人员安全及管线的正常使用,要拆迁的管线,要与业主及各管线单位同意协调处理。(2)路基施工施工前应对地面的草皮、树根、杂物等全部清除干净。路基施工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清除的杂物应妥善处理。1)填方路基:当路基填土高度大于150cm时,先清除原地面杂草、垃圾及不适合作路基的各种残渣等物。选用工程土(塑指10-20)分层回填压实,分别达到上表的要求。土质要求:有机含量大于5%,液限大于50%,塑指大于26的土不适合作路基填土。2)挖方路基:路基开槽后进行道胎碾压,压实度达到要求时,可进行路面基层施工,如达不到要求时,可进行挖换改填土处理。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3)路基基底为耕植土或腐植土时,须清除表土;位于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芦苇根及垃圾等必须挖除。施工中应分层回填素填土,每层回填素土压实后厚度不大于20cm,可根据实验确定最佳松铺厚度,碾压到设计道路路床顶标高。施工中如发现素填土湿度过大,应对其进行晾晒再行施工。4)在雨天开挖路槽施工时,应注意采取防水措施,压实后的土层,三天内不得受水浸泡。如在此期间内土层受到雨淋或浸泡,应将积水和松软的土层除去,并补填压实。5)在开挖填筑路基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安全注意事项进行。施工顺序为从道路中线开挖,逐次向两侧拓展。在填方较高的路段进行逐层压实时,应严格检测坡脚的侧移要求。6)路床填料压实方式为:先用6~8t轻型压路机预压整平1~2遍,然后用20t以上的震动压路机震动压实,碾压具体遍数由现场确定,在碾压的过程中应注意土基稳定,一旦出现“弹簧”现象,应立即停止碾压,放置一周或更长一段时间,以充分消散超静水压力,直到沉降量稳定收敛为止。7)施工期间每七天观测一次。施工期间填土高度每填加0.5m增加观测两次,相隔一天。施工过程中若日沉降量达到10mm/d,水平位移超过5mm/d,应立即停止加载,待稳定后方可继续施工。8)路基边坡修正时应待整幅路基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刷坡处理,避免施工部分路基即进行刷坡处理,而造成剩余路基填筑后,原有路基边坡失稳滑移;水塘段护面施工亦需整幅路基填筑完成后在进行刷坡、护面施工。9)按相关规范对路基进行验收。(3)水泥稳定砂砾基层1)车行道路面基层采用5.5%、4.0%水泥稳定砂砾。集料的最大粒径不超过31.5mm,集料的颗粒组成应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1-2所列级配范围内。材料规格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破碎、筛分及掺入合乎规格的集料。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级配范围见表。水泥稳定砂砾级配范围表孔径31.526.5199.54.752.360.60.075液限塑性指数通过率10090~10072~8947~6729~4917~358~220~7<28<92)基层材料的配合比试验严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中的要求进行。3)水泥稳定砂砾材料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的代表值要求不小于3.5MPa。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应取钻件(俗称路面芯样)检验其整体性。对于分层摊铺施工的,应分层钻芯取样。水泥稳定基层的龄期7~10d时,应能取出完整的钻件。按每100m一个钻芯的频率抽检。5)如果是在冬季施工,须每隔200~300m设置一道胀缝。(4)沥青混凝土1)室内试验施工前,应进行三阶段配合比设计。第一阶段:主要试验内容是现场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包括沥青指标、石料的技术指标、矿料的筛分级配。根据现场混合料的级配情况和设计级配的要求进行掺配,验证级配的可行性。第二阶段: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根据确定的原材料和级配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0.3cm以下的细料应通过0.075mm的筛,以模拟拌和楼除尘效果。第三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该阶段配合比设计除了调整拌和楼的热料仓比例外,还应对抽提仪器的误差、拌和楼油石比的误差进行标定。工地实验室应能满足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实验要求。2)拌和场拌和楼的拌和能力大于120吨/小时,并带有储料仓,储料仓的容量应大于60吨。冷料仓之间必须用隔板隔开。间歇式拌和机,要求冷料仓、热料仓各4个,并自动控制数量和温度。在正式生产前拌和楼应进行调试,一方面是保证各种机械能正常运转,另一方面对拌和楼各个计量装置进行标定。如拌和楼的电子称和各种筛子的孔径,都应由当地计量部门进行标定,并出具标定证书。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180℃~190℃;普通沥青的加热温度:160℃~170℃矿料的加热温度比沥青的加热温度高10℃,如果掺加橡胶粉,矿料温度应再提高10℃。改性沥青混凝土的出厂温度185℃~190℃;普通沥青混凝土的出厂温度165℃~175℃。贮存温度降低不超过10℃(开始进入贮料仓的混合料温度应接近高限)。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考虑到马歇尔试验的击实功与现场碾压的压实功的差异,在混合料实际生产时的油石比应比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油石比降低0.3%左右。路强剂的加热温度为185±5℃。路强剂投入拌和锅内与集料干拌;沥青混合料的加料次序和拌和时间为:集料、路强剂—矿粉—沥青,干拌时间约15秒,可适当增加干拌时间10S。然后泵入沥青进行湿拌,湿拌时间约50秒。3)摊铺碾压摊铺机具有自动找平设备。改性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70℃,普通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55℃。应设专人指挥料车及时后退到摊铺机前和及时卸料。摊铺作业过程中,分料室中的沥青混合料应保持不低于螺旋分料器的轴顶。压路机包括轮胎压路机2台(20吨以上);双钢轮压路机4台,其中两台为重型压路机(静压10~15吨),两台为轻型压路机(6~10吨)。应严格按照先前确定的碾压程序进行碾压,现场应设专人指挥碾压,记录碾压次数。终压温度不低于100℃。对于表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现场压实度不应小于98%,现场孔隙率不大于6%。对于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的现场压实度不应小于97%,现场孔隙率不大于6%。4)施工抽检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应进行以下试验以控制施工质量:a、抽提筛分试验,每500米不少于3个样本;b、车辙试验:上中下三层混合料都应进行车辙试验。现场成型混合料试件。每种混合料每天应不少于三个车辙试样。c、混合料水稳性试验包括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试验。上中下三层混合料都应进行试验,每种混合料每天不应少于4个样本。d、钻芯试验,每种混合料每天不应少于2个样本。钻芯试样晾干后采用蜡封法测定密度。(5)设施带1)本次设施带设计按照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无障碍设计详见有关图纸,对碾压有困难时,可采用火力或人工夯实,并注意满足密实度的要求。(2)设施带路面板下设4厘米厚M10号水泥砂浆,并要求混合料的合易性要好。在清理干净的基础上洒水一遍,使其表面呈湿润状态,然后铺砂浆,并应用刮板找平拍实,砌砖应紧随铺砂浆工作进行。(3)设施带砖采用火烧板花岗岩板砖,颜色及拼花色以业主最终确定方案为准,盲道部分采用异型花砖,具体形式、规格见相应图纸,并按有关国家规范执行。(4)质量标准及检验设施带铺装:必须平整稳定,灌缝应饱满,不得有翘动和积水现象。设施带板砖铺装的允许偏差见下表: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平整度5mm20m1用3m直尺或小线量最大值横坡±0.3%20m1用水准仪具测量纵缝直顺10mm40m1拉20m小线量取最大值横缝直顺10mm20m1路宽拉小线量取最大值路面与井顶高程≯5mm逐个测量用尺丈量九、照明工程(一)设计原则1、道路照明应能为行人和车辆驾驶人员提供良好的视看环境,从而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同时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2、道路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亮度平均度,眩光限制和诱导性的要求。3、贯彻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约能源、维修方便的设计原则。(二)设计理念本次道路路灯设计中除满足道路照明水平、照明均匀度、眩光控制和诱导性等视觉功能和视觉舒适度的要求以外,还要结合道路两边的建筑及绿化景观以达到道路的整体美观效果,并采用先进的路灯节能方式等新技术实现节约能源的效果。同时参考一期路网所用路灯形式。(三)主要技术指标1、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标注值道路类型路面照明灯具选择诱导性平均照度Eav(lx)维持值照度均匀度UE支路100.45应采用半截光型灯具好(四)道路照明1、隧道以南路灯电源接自现状电源,隧道以北路灯电源接自游客中心箱变。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2、本工程路灯光源均采用高压钠灯,灯柱为钢件,经热镀锌处理后,表面聚脂粉体涂装。功率为120W,灯源具地面高8米。所有路灯杆中心位于设施带内离侧石0.5米处,间距均约25米,单侧面对山一侧布置。3、采用全智能照明控制器作为本工程照明的控制单位,可以根据夜间车流状况,按时段调整道路照度,以达到节能并保证道路安全照明的目的。通过智能照明控制器,可设定道路照明自动开关时间表,提示用户及时更换即将要寿终的灯具,便于合理的维护管理。运用照明控制器,可对照明实现软启动,以提高路灯的使用寿命。4、绿化带及设施带内电缆采用Φ50电力套管,交叉口内电缆采用DN50钢套管,照明干线采用VV22-1,5x16(平面图中未示出),埋深不小于0.7m。5、道路照明应采用半截光型,每盏灯都需要安装断路器保护,断路器型号根据当地习惯做法选用。6、经计算本工程最大电压降为6.58%,符合规范要求。7、经计算,本次设计道路功率密度值为0.55W/m2,满足节能标准。8、为方便交叉口处中杆灯电缆接线,于中杆灯基础旁设置电缆分线井,图中位置未标示,工程量已计入。施工时位置由施工单位按现场实际情况调整。9、图纸中未明确路灯控制柜位置,建议布置于绿化带内分线井旁,具体位置由业主选定。10、本工程路灯灯杆样式由业主选定,图纸中灯杆样式仅供参考。11、为防止工程竣工后电缆被盗,电缆铺设后两盏路灯之间采用防盗管卡固定电缆。做法如按详图。精品好资料-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浅谈非洲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 S2-11-001_主线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道路分册)晋江市江滨南路延伸段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7.8.doc
- 太山二路南延伸段(K0+131.486~K1+165段道路工程)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doc
- 广达生活区一期A线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新老校区联系天桥及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doc
-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中心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 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意见书
- 智能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 智能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444
-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交通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