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8.00 KB
  • 7页

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阳光路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设计依据及设计资料1、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我院签订的道路设计《设计合同书》;2、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委托我院《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委托书》;3、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可研报告的批复文件;4、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道路中线纵断面测量资料;5、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道路沿线1:1000地形图;6、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7、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的有关要求及与我院有关的来往文件;设计范围及内容阳光路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条东西向的交通性主干道,本次设计的阳光路按规划确定的道路线位布置,道路起点与泰昌路相交,设计起点桩号K0+000,道路设计终点接纬八路,设计终点桩号K3+493.973,道路涉及范围全长3493.973米。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及道路附属工程。现状及建设条件(一)、区域概况1、区域地形地貌此次道路工程位于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库尔勒地处塔里木地台东北缘的库鲁克塔格断隆区,其北以辛格尔大断裂为界与南天山冒地糟褶皱带接触,东以依格孜塔格北坡深断裂为界与北山断裂褶皱带相邻。场地地貌属于阿瓦提-琼库勒隆起砾质戈壁区,后经物理风化和流水搬运不断剥蚀、夷平,则形成区内现有的地貌特征—空旷的戈壁地带。2、区域地质概况本区中更新世末期由于挽近期构造运动活跃,地层抬升后形成阿瓦提-穷库勒隆起,中更新统地层不断抬升,出露地表,遭受剥蚀夷平,不在接受后期沉积物,受流水冲蚀切割,形成陇岗和剥蚀残丘地形。3、水文地质条件区内无常年性自然地表性水体存在,但园内毗邻库鲁克塔格山山前冲洪积扇,地势较为平缓,汇集的山洪被铁路和公路路基拦截,通过桥涵集中排向下游。洪水流量比较大的火车站东5孔16m桥,上游汇水面积47.7km2,50年一遇洪水流量为82.9m3/s;库塔干渠贯穿工业园区,每年输水时间为150d,该渠为混泥土防渗渠,渠水入渗系数小于0.05,水质受季节影响,变化较大;希尼尔水库是开都河-孔雀河流域维护塔河生态向下输水的重要蓄水工程,库容为2.2×108m3,水面面积23km2,平均水深6m;区内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西北部三角洲平原地下水的侧向补给,另有季节性洪流和绿化用水少量垂直入渗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以径流方式水平向西南部细土平原地下水排泄及开采排泄。4、地层结构根据区域资料,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地形高差较大,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地层由新近人工(Q4ml)形成的压实填土、耕土和淤积(Q4h)形成的含粉煤灰填土、淤泥及第四纪中更新世冲洪积(Q4al+pl)形成砂土、粉土构成。(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1、场地地形地貌拟建道路沿线范围内地形较平坦,总体地势两端高,中间低,高差较小。最高处高程为924.818m,最低处的高程为911.524m,全线最大高差为13.294m。该场地现大部分为耕地机戈壁。2、场地地层构造 道路场地地层较单一,原红旗机械厂耕地、果园鸡部分新开耕地,厚度为0.30-0.70m,粉土及细砂为主,含大量植物根系,黄灰色,稍~中密,稍湿~湿。不适宜做路基填料。土石工程分级:Ⅰ级。其下部地层由低液限粉土(湿度:稍湿~湿,密实度:中密)及级配不良细砂(湿度:稍湿~湿,密实度:中密)组成。由于数十年的耕种、灌溉,地层风化严重,建议低液限粉土容许承载力σ0=160kpa,回弹模量E0采用50MPa。土石工程分级:Ⅱ级。其他区段地层主要由级配不良细砂及级配良好粗砂组成:干燥~稍密,中密~密实;建议地层容许承载力σ0=250kpa,回弹模量E0采用50MPa。土石工程分级:Ⅲ级,半成岩胶结层可达Ⅳ级。3、地下水特性在拟建道路沿线地下水年最大水位变幅约为1.3m,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微承压水。4、场地不良地质作用场地道路沿线及其附近无断层及其它构造通过,亦无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存在。拟建道路场地为稳定可建设的一般建筑场地。(三)、场地及地基的抗震评价1、抗震设防烈度与抗震设防有关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第一组。2、场地类别的划分拟建场地覆盖层深度范围内,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综合确定本工程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依据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及场地类别(Ⅱ类),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1)表5.1.4-2,确定场地的特征周期Tg为0.35s。3、建筑场地与地基的抗震评价拟建道路沿线的地层结构比较简单,场地地形高差较大,地势开阔,场地土类简单,无分布范围广泛的软弱地土地层,岩土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力学性质变化不大。工程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属抗震有利地段。四、设计概要1、采用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TJ37-90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1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TG50-200112)、《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技术标准主要技术标准表项目单位阳光路城市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Ⅱ级)道路红线宽度m38计算行车速度Km/h30 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建筑净空机动车道m≥4.5非机动车道≥4.5人行道≥4.5地震设防烈度度7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m150设超高的最小半径m40设超高的推荐半径m85平曲线最小长度m50圆曲线最小长度m25小转角平曲线最小长度m350/a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5最大纵坡限制值m9纵坡坡段最小长度m85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250凸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0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250凹型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4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5a-小转角角度值,小于2°按2°计。3、道路标准横断面本次设计阳光路道路横断面按规划确定的断面形式执行,规划红线宽38m,标准横断面采用单幅路形式,双向四车道。道路标准横断面具体布置如下:8.0m(路侧绿化带)+3m(人行道)+16.0m(机动车道)+3.0m(人行道)+8.0m(路侧绿化带)=38.0m(道路红线)道路横坡:车行道向外1.5%,人行道向内1.5%,详细组成布置见下图:4、平面设计根据库尔勒市道路网坐标、库尔勒市新技术开发区规划道路与旧城区道路联结成一体的特点,在道路线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地形地物进行合理布线,具体线路控制坐标及平曲线指标详见“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平面设计指标及实际采用指标见下表:项目单位规范指标值设计采用值平曲线最小半径m40--平曲线最小长度m50--圆曲线最小长度m25--小转角圆曲线最小长度m350/a--缓和曲线最小长度m25--5、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综合考虑到沿线地形、相交道路标高、建筑场地竖向设计标高要求,力求道路标高与场地标高协调、尽可能低降低土方工程量、与周围环境协调,坡度平顺均衡。以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关于纵断面的详细设计指标见“纵坡、竖曲线表”。纵断面设计指标及实际采用指标见下表: 项目单位规范指标值设计采用值最大纵坡%92.72最小纵坡%0.30.1纵坡坡段最小长度m85325.38凸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250-凹型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2504000竖曲线最小长度m25104.5对于小于0.3%的纵坡均在路缘石边配合雨水口布设,设置锯齿形偏沟,以满足路面排水需求。纵断面设计交叉口范围内竖向已交叉口设计为准。6、路基、路面设计路基设计1)、路面设计标高为道路中心线处的路面标高,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2)、路基边坡路堤:边坡采用1:1.5;路堑:边坡采用1:1;3)、填料土强度和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根据规范要求,确定道路的路基填料强度(CBR)和压实度按公路规范指标执行。本次设计中城市道路次干路对应采用二级公路指标。路基土最小强度和压实度要求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一下深度(m))填料最小强度(CBR)(%)压实度(%)填方路基0~0.36≥950.3~0.84≥950.8~1.53≥941.5以下2≥92零填及挖方路基0~0.36≥950.3~0.84≥954)、路基施工时必须清除耕植土、杂填土30~50cm(路基范围内清表)且不可作为其它路基的填料。在填方路段,当原地面自然坡度大于1:5(不论纵向或者横向)时,都必须将原地面挖成台阶状后再进行路基土的填筑与碾压,台阶高度0.5m,宽度不小于2.0m,并设置向内倾斜3%的坡度。a、路基回填必须分层摊铺、碾压、检验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b、对于低填方路基,在清表后必须对原状土进行碾压,满足压实度后再填筑路基;c、对零填及挖方路段,先超挖30cm后对原状土进行碾压后分层回填压实;d、严格执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中的相关要求。路面设计1)、路面结构本工程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设计组合具体如下:机动车道3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乳化沥青粘层5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乳化沥青沥青透层、下封层20cm5%水泥稳定砂砾20cm天然砂砾总厚度48cm 人行道:5cm彩色广场砖2cm水泥砂浆15cm5%水泥稳定砂砾总厚度:22cm2)、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为15年3)、路面结构设计参数及施工验收控制值路面结构层厚度(cm)抗压模量(MPa)劈裂强度15℃(MPa)顶面施工控制弯沉(1/100mm)20℃15℃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31200~16001800~22001.2~1.6≤42.6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5800~12001000~14000.6~1.0≤48.35%水泥稳定砂砾201100~15000.4~0.6≤60.0天然砂砾20150~200--≤179.4土基--≥30--≤322.9说明:表列强度中所示温度仅对沥青混合料而言。4)路面材料基本要求:A1.面层(1)沥青:根据沥青路面施工气候分区,本工程所在地的气候分区2-2.为适当兼顾高温、低温两方面的性能,沥青选用A—110#。沥青材料技术性质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下称《沥青施工规范》表4.2.1-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的规定。A—110#沥青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100~120延度(5cm/min,15℃)cm≥100软化点(R&B)℃高于43闪点℃≥230含蜡量(蒸馏法)%≤2.2密度15g/cm3实测记录溶解度%≥99.5薄膜加热试验163℃×5h质量损失%≤0.8针入度比%≥55延度15℃cm≥30(2)粗集料:粗集料应该洁净干燥、表面粗糙,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8.2的规定》粗集料技术要求指标二级公路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5视密度不小于g/cm32.45吸水率不大于%3.0坚固性不大于%--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20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软石含量不大于%5 (3)细集料、填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9.2、表4.9.3、表4.9.4的规定。填料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其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4.10.1的技术要求。粗、细集料及填料宜采用粘附性好的碱性石料。(4)沥青混凝土面层的级配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5.3.2-1、表5.3.2-2的规定,沥青用量建议在4.5~5.5%,具体用量通过试验确定。密集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26.5191613.29.54.752.361.180.60.30.150.075粗粒式AC-2510090-10075-9065-8357-7645-6524-5216-4212-338-245-174-133-7细粒式AC-1310090-10065-8538-6824-5015-3810-287-205-154-8(5)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5.3.3-1的规定,并有良好的施工性能。设计孔隙率3~5%,马歇尔试验试件尺寸为Φ101.6mm×63.5mm,击实次数(双面)50次,技术标准如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项目孔隙率VV稳定度MS流值FL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单位%KNmm%%AC-133~6≥52~4.5≥13~1565~75AC-253~6≥52~4.5≥11~1365~75A2.粘层沥青粘层沥青采用乳化沥青,其质沥青应选用110号普通沥青,沥青含量为60%~65%。喷洒在两层沥青混凝土之间的粘层用沥青量为0.6~1.0L/m2。喷洒粘层沥青前,下层表面不应有任何细土薄层、松散颗粒和尘土。必要时,应采用清扫和冲洗措施,并待下层表面干燥后再喷洒粘层沥青。A2.透层沥青透层沥青宜采用乳化沥青,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沥青施工规范》的要求,所使用的基质沥青表号宜与主层沥青混合料相同,透层油品种和用量,应根据下卧层的类型通过试洒确定,并符合《沥青施工规范》表9.1.4、9.2.3的要求。透层油宜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撒布速度和喷洒量保持稳定。A3.下封层撒布石料粒径为0.5~1cm,用量宜6m3/1000m2,沥青用量0.9l/m2,底面层铺筑前做粘层油。A4.沥青混合料施工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宜通过在135℃及175℃条件下测定的粘度-温度曲线按表的规定确定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合及压实温度的适宜温度粘度适宜于拌合的沥青结合料粘度适宜于压实的沥青结合料粘度表观粘度(0.17±0.02)pa.s(0.28±0.03)pa.s运动粘度(170±20)mm2/s(280±30)mm2/s赛波特粘度(85±10)s(140±15)s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施工工序石油沥青的标号110号沥青加热温度145~155矿料加热温度间歇式拌合机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30连续式拌和机矿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5~10 沥青混合料出料温度135~155混合料贮料仓贮存温度贮料过程中温度降低不超过10混合料废弃温度高于185运输到现场温度不低于135混合料摊铺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25低温施工135开始碾压的混合料内部温度不低于正常施工120低温施工130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钢轮压路机60轮胎压路机70振动压路机55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高于45B.基层路面结构基层采用5%水泥稳定砂砾;路面结构垫层采用天然砂砾;材料必须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各项要求。C.人行道人行道路面砖采用彩色广场砖,原材料需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混凝土路面砖》JC446-91中的各项规定,无障碍设计详见有关图纸。5)、路面排水路面雨水经雨水口排入污水管道,机动车道采用单向横坡,坡向外侧,坡度1.5%。人行道采用单向横坡,坡向内侧,坡度1.5%。6)、交叉口设计沿线现状道路交叉口采用平交,交叉口采用信号灯控制。7、道路附属工程道路附属工程包括道路标线、标志和无障碍设施等。标志标线工程量以路段及交叉口所属施工范围统计。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相关规范、行业标准(施工时均执行最新版的国家、行业标准)进行。2、其它有关未尽事宜请按国家有关机关规定执行。3、施工中若发现未预计情况,请及时与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联系,由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主持,共同协商解决。4、请相关参建单位认真熟悉理解设计文件,在施工前必须熟悉图纸要求、理解设计意图;如有问题和疑问请及早提出,设计人员将及时给予解释或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