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3.55 KB
- 4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4]第46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国务院第393号令)(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6)《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F90-201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0)本工程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及资料如下:《104国道至瓯海大道连接线道路(新双南线)路堑工程设计图纸》;《104国道至瓯海大道连接线道路(新双南线)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1.2编制原则(1)按照《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中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进行编制。(2)遵循工程文件设计规则,在工程文件设计文字中说明及图表中,执行国家规范和标准。(3)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原则,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确保深路堑开挖施工的安全。(4)坚持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在每道工序施工中,严格按技术设计要求施工,并确保安全措施到位。(5)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力求设计符合工程实践,成为指导工程施工的技术文件。(6)做到精心设计,合理组织,严格管理,科学施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任务。1.3编制目的(1)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安全操作技术规程。(2)有效指导本路堑开挖工程,控制路堑开挖工程安全、质量、进度。1.4适用范围适用于104国道至瓯海大道连接线道路(新双南线)路堑挖方及防护工程施工,具体段落如下:路线桩号K0+232.322~K0+383.325m,共长151m,最大挖方边坡高度为21m。
第二章工程概况2.1整体概况拟建泊岙村路堑位于温州市瓯海区丽岙街道泊岙村,路堑里程桩号K0+232.322~K0+383.325m,场地属低丘陵区,果树密布,植被发育。本段拟以路堑开挖通过,最大挖方处在K0+316m左右,拟开挖边坡高度最大约21m左右,本工程属一级边坡工程。2.2场地工程地址特征(一)场地地基工程地质条件根据《详勘报告》,场地地基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划分为3个工程地质层,细分为5个工程地质亚层,1个夹层。①0层:杂填土(meQ)杂色,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夹少量块石、碎石、砾石及砂,块石、碎石、角砾中等风化,次棱角状,块石粒径大者达0.6m以上,含量<5%,碎石粒径一般20~60mm,含量15~25%,角砾粒径5~20mm,含量5~10%,土质不均,均匀性差,为近期人工回填土。该层局部分布于场地表部,本次勘察仅在ZK1、ZK2孔揭示,层厚2.40m。⑨层:粉质粘土(el-dlQ)灰黄色,灰黄色,可塑,厚层状,含铁锰质氧化斑点,局部含少量砾石,中等风化,次棱角状,砾石粒径5~20mm,含量5~10%,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力学性质较好。该层ZK1~ZK2、ZK4~ZK5孔缺失,层厚4.10~4.70m。⑩1层:全风化闪长岩(δμ)灰黄色,岩石剧烈风化呈粉质粘土、砂土状,原岩结构尚可辨认,手掰易碎,遇水易崩解。该层仅ZK1孔缺失,层厚1.70~6.40m。⑩2层:强风化闪长岩(δμ)
灰黄色,岩石风化强烈,裂隙发育,裂隙面覆盖铁锰质渲染,岩芯呈碎块状,块径一般2~8cm,锤击易碎。该层仅ZK1孔缺失,层厚0.30~2.50m。⑩3层:中等风化闪长岩(δμ)灰色,粒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节理较发育,节理面覆盖铁锰质氧化膜,锤击不易碎,岩石属坚硬岩,岩体破碎,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岩石一般上部风化程度较强,往下逐渐减弱,岩芯呈碎块-短柱状,柱长一般5~35cm,RQD=30~50%。该层各孔均有揭示,最大揭入厚度16.70m。本次钻探揭示未发现基底岩石分布洞穴、临空面或软弱夹层。根据《详勘报告》中边坡参数表,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见表3-1。表2-1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一览表编号土名重度r(kN/m)快剪土体与锚固体极限粘结强度标准值frbk(kPa)粘聚力C(kPa)内摩擦角φ(度)⑨粉质粘土18.42614.9(50)⑩1全风化石英斑岩18.62513.9(50)⑩2强风化石英斑岩(23.0)(35.0)(30.0)4500⑩3中等风化石英斑岩(24.0)1800注:表中()内参数为经验值,《详勘报告》未提出。(二)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根据含水介质性质、赋存条件等,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残坡积层中,分布于山坡表浅部,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该层透水性较差,富水性差,本次调查中未见地下水出露或泉点分布。
1、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为风化带孔隙裂隙水和构造裂隙水,由于节理面多平直、闭合,水的连通性差,加之基岩的风化深度仅数米,地下水赋存条件差,主要在浅部构造裂隙中呈脉状或线状富集,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透水性弱,富水性差,水量贫乏,难以形成统一的地下水位。2、腐蚀性评价根据《详勘报告》,场地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当雨季地表水渗入,场地内地下水位上升时,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渗透类型为B类,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及长期浸水条件下具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微腐蚀性。2.3场地气候条件(1)年平均气温为17.8℃,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4.5℃。(2)多年平均降水量1698mm,实测最大降水量为2919.8mm,实测最小降水量为1136.9mm,年内各月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全年降水高峰期3次,分别为:3~4月春雨期,5~6月梅雨期,7~9月份的热带风暴暴雨期。区域内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地表水、地下水都较丰富。(3)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偏东风,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在7~9月热带风暴暴雨期较为频繁,其风力一般为8~12级,最大可达12级以上。(4)工程区域空气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0%~83%,极端最小相对湿度为10%左右,各月相对湿度变化幅度不大。全年无霜期270天左右。(5)区域内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为台风、龙卷风、飑线、冰雹、雷暴、雪灾等,其中,台风影响最大,平均每年4个左右,最多年可达6个,是本省台风影响最为频繁的地区。
2.4施工平面布置2.3.1施工场地布置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将充分利用红线内土地、路基范围的场地,作为机械停放场地和材料存放加工场地,施工人员住附近已经搭建好的活动板房内,现场大门口设置值班室和仓库。
第三章施工准备及施工计划3.1施工准备3.1.1便道施工施工便道主要在红线内修建贯通。开工前优先施工主要的施工便道,为路基开挖运输提供保证。上山便道呈“之”字形延伸至主体施工区域,便道采用宕渣铺整,宽度不小于4m,转弯半径与坡度满足行车安全要求,便道外侧用钢管加安全网进行防护并悬挂警示标志。3.1.2场地准备本工程弃土全部考虑外运,中风化石块利用到防护、毛石挡墙及道路宕渣垫层。中风化石块临时堆放在红线内或项目部指定位置存放。3.1.3技术准备施工前对施工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建筑物、障碍物及池塘、坑穴等进行调查;对阻碍施工的建(构)筑物、地上及地下有关的管线(包括电力、通信线、给排水管道等)、树木、坟墓等要取得详细资料,并积极配合项目部拆除或搬迁。对设计文件进行现场调查与核对,做好截排水设施,永临结合设计排水系统。开工前,先调查山体在自然状态下的稳定状况,在开挖过程中认真核对实际边坡地质情况,如与设计不符,及时上报,以便做动态变更设计。组织技术员对现场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安全、工期、质量等各方面的交底,务必让班组了解所处的施工环境和限制因素,确保施工工期和质量,并能与当地居民保持良好的关系。3.1.4测量准备
在施工前根据路基用地界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堑顶、边坡、边沟等具体位置桩,用白灰洒出开挖线边线和截水沟位置,对项目部测量班组放出的桩位进行保护。3.1.5人员准备(1)管理人员:现场负责人1名,现场技术员3名,专职安全员1名。(2)施工作业人员:班组长4名,钻孔工人4名,砼工15名,钢筋工6名,普工10名,机械操作6名,运输车司机15名,洒水车司机2名。3.1.6机械准备为了满足路堑开挖施工,拟投入主要机械设备见下表。施工机械计划表序号机械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1挖掘机(炮头)ACT320台42装载机柳工ZL50台23自卸汽车红岩6102(15t)辆154洒水车6方辆25滚筒搅拌机350台16空压机VY9-A台27风钻KQD-50台48液压劈裂枪JQ42A台43.2施工计划2017年7月5日至2017年10月5日。路基开挖及防护施工进度横道图工期2017年
工点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路堑工点
第四章施工工艺4.1K0+232.322~K0+383.325边坡设计介绍拟开挖边坡高度最大约21m,属一级边坡工程。为满足工程开挖线尽量不越过已征用红线位置,本次治理设计采用放坡+格构锚杆+板肋式锚杆挡墙+毛石混凝土挡墙+截水沟+绿化的加固方案。(一)放坡道路西侧山体按一定坡率进行分级放坡。以道路边线为放坡起始线,分级放坡。经比选,一级边坡放坡坡率为1:0.25,二级放坡坡率为1:0.5,中间马道宽1.1m,马道标高21m。(二)格构锚杆二级边坡采用格构锚杆加固,即高程21m以上边坡区段。锚杆按横列式布置,锚杆间距为(水平间距×垂直间距)2.5m×2.5m,锚杆倾角为20°。锚杆采用精轧螺纹钢筋φT32和HRB400钢筋,均为非预应力锚杆。锚杆布置原则为坡面揭露中风化基岩采取HRB400钢筋,余采取精轧螺纹钢筋φT32。设计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分别为280kN和100kN,其中锚杆抗拔力280kN采用抗拉强度为980Mpa,牌号为K40Si2MnV的精轧螺纹钢筋φT32,锚杆长9m、13m、17m和20m,且确保进入中风化基岩不少于2.5m。锚杆拉力为100kN,采用HRB400钢筋C28,锚杆长度9m和6m。注浆体采用M30水泥砂浆。格构梁设计格构梁的布置依边坡坡面的具体形态而异。设计格构梁纵横梁截面尺寸:宽×高=30cm×40cm。纵横梁间距为(水平间距×垂直间距)2.5m×2.5m。格构框架内采用植生袋复绿。纵横梁的纵筋均采用HRB400C20,上下各配3根,箍筋采用Φ@250的双肢箍筋,格构梁交叉处一定范围内箍筋要加密,加密范围为左右各500mm间距内采用Φ8
@50。格构梁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50mm,混凝土等级为C25。(三)板肋式锚杆挡墙一级边坡采用板肋式锚杆挡墙加固,即高程21m以下,且边坡开挖高度6m以上的区段。板和肋柱设计设计肋柱截面尺寸:宽×高=30cm×40cm,水平间距为2.5m,肋柱之间采用板支挡,板厚0.2m,单面配筋,肋柱和挡土板墙钢筋保护层厚度均为50mm。锚杆设计锚杆布置在肋柱上,锚杆间距为(水平间距×垂直间距)2.5m×3.0m和2.5m×2.5m,锚杆倾角为20°。锚杆采用抗拉强度为980Mpa,牌号为K40Si2MnV的精轧螺纹钢筋φT32和HRB400钢筋,设计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分别为280kN和100kN,锚杆长17m、13m、9m和6m,注浆体采用M30水泥砂浆。(四)毛石混凝土挡墙挡土墙布置原则,道路开挖高差6m以内采取毛石混凝土挡墙支护。挡墙墙面坡率1::025,基础埋深0.5~1m,墙背坡率1:0.1,挡土墙泄水孔按梅花形布置,水平间距×垂直间距为2.5m×2.0m,底排离地面高50cm,排水管为φ110mmPVC管,排水坡率为10%,其进口端设砂砾滤层,并用土工布包裹。挡土墙间隔10~15m设置伸缩缝,地形转折处和地层变化处需设置伸缩缝和沉降缝,缝宽20~30mm,用沥青麻筋或沥青木板填塞,塞入深度不少于20cm。毛石体积含量20%,混凝土标号为C25,块石强度不低于MU20,块石厚度不应大于250mm,墙底垫层厚20cm,采用砼C25。挡墙宽度和埋深根据墙高控制,墙高≤1m,采取60cm等厚结构,详见施工图。(五)截水沟放坡后坡顶上方5m左右设计截水沟,坡面设置跌水沟,接路面边沟排水系统。
4.2总体施工思路1、在施工前详细复查路堑地段的工程地质资料,包括土石界限、岩层风化厚度及破碎程度,岩层的构造特征等。2、充分考虑施工期间天气气候条件,土质边坡的开挖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新开挖的边坡应做好及时防护。3、根据测量班组测设的坡口桩用石灰放出路堑开挖线,进行清表、清杂等。4、开挖中如发现有较大地质变化时,停止施工,及时上报。然后根据确定方案再实施。5、开挖及防护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防排水措施并在开挖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永临结合设置排水系统。排水措施有:截水沟、挖方平台截水沟、永久或临时急流槽、排水沟。6、石方开挖根据岩石类别、风化程度和节理发育程度,确定开挖方法。对于软石和强风化岩石能用机械开挖的采用机械开挖,不能用机械直接开挖的石方,采用二氧化碳爆破作业开挖。7、开挖时,为确保边坡的稳定,不产生超挖和欠挖,边坡预留2~3m挑选优秀机械操作手刷坡。8、挖路堑的施工遵守分级开挖、分级防护、及时防护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在下一级开挖时,上一级已做好保护措施。4.3施工工艺4.3.1场地清理挖方路堑用地范围内的有电力设施、上下水管、坟墓及其他建筑物的,在组织施工前均应拆迁或改造。
4.3.2截水沟修筑截水沟设置在路基开挖线外,赶在路堑开挖前修筑到位,避免后期二次开挖同时能够保证坡面稳定性,不受雨水冲刷。采用C25砼截水沟,沟底宽50cm,沟壁高65cm,沟底及沟壁厚15cm,顺着跌水汇集到路基边沟。截水沟C25砼采用项目部提供的配合比现场拌和,配合比准确,砼所用的水泥、砂、石的质量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截水沟施工要合理安排施工,以保证路堑开挖的顺利进行。4.3.3土质挖方施工根据设计地质资料显示,本工点有较厚的表土覆盖层,且表土覆盖层下全风化或强风化岩层。因此路堑先按土质边坡开挖,露出较坚硬的岩层后按石质边坡开挖。土方开挖应自上而下的进行,先开挖较矮边坡,纵向拉槽,横向分区、分层开挖。路堑开挖分层厚度一般为3~4m,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挖掘机整刷边坡,装载机运土进行施工,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已开挖的适用于种植草皮或其他用途的表土应集中堆放储存。(1)、路堑开挖工艺流程图中、边桩测设施工准备清理地表开挖方案确定开挖浇筑截水沟纵向分段台阶划分横向分段场地排水分段分层开挖坡度控制
堆场设置坡面修整弃土堆土坡面防护露出岩层后按石方进行机械破除开挖土质路堑开挖流程图(2)、路堑开挖顺序边坡开挖施工顺序:开挖时由上而下,纵向拉槽,横向分区、分层开挖。每次分层厚度为3~4m。(3)、挖方路堑施工要点①、挖方路堑开挖采用装载机配合挖掘机作业,以“先通道纵挖,再多层横向全宽挖掘”的方法。自上而下分层进行,先沿路基纵向挖掘一条通道,探明地质情况,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以扩大工作面;②、开挖两侧时,确保各层有独立的出土道路和临时排水设施,不得乱开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路堑开挖分层厚度一般为3~4m,结合设计图纸边坡台阶高度,不得超挖、乱挖,不挠动边坡及影响边坡稳定;
③、开挖过程中,根据线路中桩和设计图纸,用全站仪放样,定出开挖线的位置,确定路基轮廓,及时纠正偏差,确保每挖深4m进行一次控制复测工作;④、挖方路堑开挖至接近地面标高时,预留压实产生的下沉厚度,其值以试验结果作为参考确定;⑤、挖方路堑开挖施作中要注意保护坡顶,弃土或其他材料应堆放在开挖线外不小于5m的位置;⑥、挖方路堑开挖以边开挖边排水为原则:每层表面预留4%纵坡、双向2%横坡与临时排水沟与河道相连接,及时将路基表面积水排除,减少雨水的浸泡和下渗;⑦、挖方路堑开挖完成后及时进行防护的方针:深挖方路堑开挖第一次开挖时预留不小于20cm的保护层来减少雨水的冲刷和下渗;在逐级开挖到坡中平台标高时,用挖掘机配合人工突击刷坡,并开始做防护,对已完成坡面及时支挡和封闭,避免由于雨水冲刷产生滑坡等次生灾害。防护工程施工完毕后,如具备植物成活条件,及时进行植被防护施工,避免边坡长期裸露、暴晒;⑧、挖方路堑开挖裂缝的处理办法:边坡上出现的无害裂缝,须及时进行灌浆处理,以避免岩缝渗漏和冲刷而引起滑坡;边坡上出现的有害裂缝,应提出处理措施报项目部批准。⑨、雨季施工:a.修建临时排水设施,保证作业场地不被洪水淹没,并能及时排除地表水。b.路堑开挖前应先在路堑边坡坡顶按设计开挖截水沟并接通出水口。c.路堑应分层开挖,每层均应设置排水2%横坡和4%的纵坡便于排水。挖方边坡不应开挖到位,应预留300mm厚,待雨季过后修整到设计边坡。开挖的利用土做填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4.3.4石方路堑开挖
当表层土方路堑开挖完成以后,安排人员进行下部石方路堑开挖的施工。本工程路堑石方路基开挖根据周围建筑物的距离和其他四邻环境,拟采取机械开挖配合二氧化碳爆破结合的方式进行,机械开挖使用破碎锤,二氧化碳爆破采用浅孔松动爆破。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弃渣至填方段或者渣场。4.3.4.1石质路堑机械破除施工工艺石质路堑机械破除工艺1.首先将上覆土层及岩石沟槽土方挖除,布点后采用Φ42mm风钻钻孔,再采用岩石液压劈裂机挤裂,辅以50t破碎锤二次破碎工艺。按照设计边坡坡度、台阶及路基标高进行分层破碎,挖掘机配合清除岩块,破碎将至设计坡面时,停止机械破碎,采用人工、风镐整修石面,最后挖机进行全断面整修坡面。2.QL-系列液压劈裂机工作原理QL一系列液压劈裂机由超高压液压泵站、系列控制阀、劈裂机油缸、楔形块组及超高压配管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利用风镐、(液压稿)、等在坚硬岩石钻孔,在钻好的圆孔上,插入劈裂机的楔形块组件,当启动液压泵站,液压泵站工作产生高压,驱动劈裂机楔形块组的中间楔块向前运动,将反向楔块两边撑开,产生巨大分裂力(达500~600t),此分裂力由岩石内部向外,破坏岩石内部结构,(此力是拉应力,岩石的拉应力远远小于抗压应力,只有其抗压应力的1O左右);岩石在此分裂力作用下,沿设定的位置根据人们的需要分裂开来。3.坚硬石方劈裂工艺3.1劈裂点设置
劈裂点的合理设置是保证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关键,以下几个参数是劈裂点设置的关键:①底孔轴线是否在同一平面;②底孔深度;③底孔间距。参数②、③中的具体数值设置,主要取决于劈裂机的型号,同时受岩石的密度、强度等影响。例如该项目采用的PI一45L液压劈裂机在劈裂石灰石岩石的时候,一般劈裂lm面积的石灰石需要40t劈力。如劈开长约5m,高约2m的石灰石岩石,一般设置3~4个劈力点。3.2底孔参数选择及钻孔1)底孔直径底孔直径取决于液压劈裂机楔块组件,T作部分外径的大小,而楔块组件的大小取决于现场的岩石大小,本工程岩石体积较大,选用大直径楔块组件,该项目采用42mm的底孔直径。2)底孔深度底孔深度主要有液压劈裂机的型号决定,该项目选取500mm的底孔深度。3)底孔间距底孔间距取决于岩石的特性及液压劈裂机的型号,该项目选取500mm的底孔间距。4)钻孔岩石钻孔的方向应垂直于孔所在的表面,孔的大小应与劈裂器的直径相适应,钻孔的深度比楔块组件插入长度深lOOmm。严禁打斜孔和浅孔,不应在受力不好的位置打孔。3.3劈裂将劈裂枪插人孔中,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劈裂方向。该项目用的劈裂机一台配3把劈裂枪,在劈裂时,要把3把劈裂枪集中放在3个紧挨在一起的3个孔内,而且楔块方向(劈裂方向)要一致,这样劈力集中,劈裂效果更好,根据岩石大小和坚硬度,可以考虑用10台(30把劈裂枪)同时劈裂,大大提高了劈裂的效率。4.3.4.2施工方法1、测量放线利用在施工现场设置测量控制网,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施工控制,根据设计坡比精确放样出路基边坡开挖线,用白石灰画出轮廓线,经监理人员确认后进行下一步开挖工作。2、开挖施工用pc-200挖机清除上覆土层土方,尽可能清除干净。3、劈裂机试破石方选定一处有代表性岩体进行试验,钻不同孔距、孔深、抵抗线宽度,分别劈裂,确定合理参数及机具组合。4、劈裂施工
根据试验得出参数及机具设备组合,布点分组、分层劈裂。5、50t破碎锤二次破碎对于大块石头,可采用50t破碎锤二次破碎,液压岩石破碎锤破碎施工时,将液压岩石破碎锤的钎杆压在岩石上,并保持一定压力后开动破碎锤,利用破碎锤的冲击力,将岩石破碎;岩体即将破除至设计坡面时,采用人工、风镐进行整修。破碎锤破碎时挖机配合,清除破碎岩体,并将已破碎的岩体装车,运输车辆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6、下一循环第一级施工平台上的岩层破到位并采用挖机将坡面修正平整后,然后进行下一施工平台岩体的破碎施工,直至该段路基坡面成型并且路基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7、工艺流程劈裂机结合破碎锤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4.3.5边坡防护施工
边坡防护施工须严格按设计图纸及规范进行施工,与路基施工同时穿插有序的进行施工。边坡施工应严格按照自上而下分级进行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严禁立体交叉作业。必须采用自上而下按设计边坡层层刷坡的办法,不得乱挖超挖。并且路堑开挖要和边坡防护尽量不要交叉作业,如果必须交叉作业时,注意上下错开,并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本标段路基防护类型主要有方形锚杆框格防护、板肋式锚杆挡墙加固和毛石砼挡墙防护,施工过程中,按照开挖顺序进行边坡防护。4.3.5.1方格锚杆框格及板肋式锚杆挡墙施工砂浆锚杆工程属于隐蔽性强的岩土工程,其施工工艺复杂性及技术难度使得非专业施工队伍难以保证其施工质量,故应安排具有岩土工程专项资质或地质灾害防治施工资质与相当施工经验和良好业绩的专业队伍承担,严格按照有关锚固工程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确保边坡稳定和结构安全。砂浆锚杆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锚孔钻造、锚杆安装及注浆等工作流程(如图2-5所示)。其中有两个主要环节,一是锚孔成孔,二是锚孔注浆,锚孔成孔的技术关键是如何防止孔壁坍塌、卡钻;注浆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孔底的空气、岩(土)沉渣和地下水排出孔外,保证注浆饱满密实。1、施工顺序:
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1)施工准备方格锚杆框格施工前应做好施锚筋材料试验、浆体材料试验、配合比试验、相关机械设备等。并应注意张拉设备及有关设具应进行标定。在有关要求进行先进行砂浆锚杆基本试验,即抗拔破坏试验。基本试验的目的在于验证设计采用的工作锚杆的性质和性能、施工工艺、设计质量、设计合理性及所提供的安全储备,同时考虑有关搬运、储存、安装和施工过程中抗物理破坏的能力。安装锚杆前,应先进行钻孔深度、钻孔倾角、锚杆长度的检验;然后安装经现场监理检验制作合格的锚杆并注浆;锚杆施工完毕后,按规范要求进行锚杆验收和长度检验。(2)锚孔钻造按照设计桩号采用拉线测量,结合水准测量进行放线,并采用铁钎和油漆标记准确定位锚孔位置。钻机严格按照设计孔位、倾角和方位准确就位,采用测角量具控制角度,钻机导轨倾角误差不超过±1°,方位误差不超过±2°。锚杆成孔应根据地层选用相应的锚杆钻机,且钻进过程中严禁开水冲钻及冲洗孔壁,同时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防止钻孔偏斜、扭曲或变径。在钻进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施工记录,如钻压、钻速、地层和地下水情况等。钻孔孔径、孔深要求不得小于设计值,并超过50cm,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能立即停钻,要求稳站3~5分钟,防止孔底尖灭,同时,及时进行锚孔清理。钻进过程中若遇到塌孔,应立即停钻,并通知监理工程师后采用注浆固壁处理,24小时后重新钻进,或采用跟管钻进工艺。(3)锚杆注浆及锚杆安装
锚筋备料应整齐准确,误差不大于±50mm,锚筋的制作应搭建高于地面50cm以上与锚筋设计长度相适应的制作台及简易防晒雨棚,受地形限制,需在边坡平台上进行锚筋制作的,也应搭架制作,同时应做好防晒防雨措施。锚筋摆放顺直,不扭不叉,排列均匀。锚筋体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运输至相应孔位进行安装。水平运输时,各支点间距不小于2m,且转弯半径不宜太小;垂直运输时,除主吊点外,其他吊点应使锚筋体快速安全脱钩。锚筋体安装时应按设计倾角和方位平顺推进,严禁抖动、扭转和串动,防止中途散束和卡阻。安装完成后,不得随意敲击锚筋或悬挂重物。锚筋体的安装,必须在现场监理旁站的条件下进行。注浆采用水灰比0.4~0.5的水泥浆。注浆材料要求严格按照经试验合格的配比备料注浆浆液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浆体强度不低于40MPa。锚孔注浆必须采用孔底返浆方法(注浆压力一般为2.0MPa左右),直至孔口溢出新鲜浆液,严禁抽拔注浆管或孔口注浆;如果发现孔口浆面回落,应在30分钟内进行孔底压注补浆2~3次,确保孔口浆体充满。在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应用水或水泥稀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注浆过程应认真做好现场施工注浆记录,每批次注浆都应进行浆体强度试验,试件不得小于两组。浆体未达到设计强度的70%时,不得在锚筋体端头悬挂重物和拉绑碰撞。锚孔钻造完成后应及时进行锚孔注浆和锚筋体安装,原则上不得超过24小时。锚杆头孔口就位后,将堵塞孔口的水泥纸掀开,随即迅速将杆体插入并安装到位。若孔内无水泥浆溢出,说明浆液不足,应将杆体拔出后重新灌注后再安装锚杆;锚杆杆体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小于设计规定。锚杆安设时,不得随意敲击。对锚孔注浆施工,应严格执行有关施工队规定和设计要求,监理应全过程旁站,确保锚固工程质量。(4)锚杆验收验收试验的目的是检验施工质量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也称现场验收试验或质量控制试验,它是针对所有工程锚杆进行的;通过验收试验,可获知锚杆受力大于设计荷载时的短期锚固性能,以及满足设计条件的锚杆的安全系数。将验收试验结果与基本试验结果进行恰当的对比,可作为锚杆长期性能评价的参考。
如果发现验收试验锚杆不合格,则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调查分析产生的原因,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对指定验收工程锚杆做如下处理:①报废或重新安装;②降低锚固力作用以上未尽事宜应遵循《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有关要求办理。(5)砼施工钢筋集中加工半成品,运至现场绑扎成型。砼采用现场拌合,配合比严格按照项目部提供的配合比进行,模板采用竹胶板,砼浇筑前,应对砼基础面进行处理,清除杂物、泥土及松动岩石。在立模前应处理好地基临时保护层,然后通过脚手架搭设的提升架,溜槽溜至浇筑地点浇筑,浇筑自下而上,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密实。砼浇筑完成后,采用土工布洒水覆盖。4.3.5.2毛石砼挡墙1、施工方法施工工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基底处理→基础放样→基础模板→基础砼浇注→墙身放样→墙身模板→墙身砼浇注→墙背回填。(1)施工准备施工所需的水、电、材料、人员、机械设备等准备。(2)测量放样用全站仪放出挡土墙边线,划出开挖范围,钉好桩位,在施工场地附近布置控制桩。(3)基坑开挖根据测量放样的基坑轮廓线和设计深度进行开挖。
(4)基底处理开挖达到设计深度后对基底进行整平处理,注意基底反坡设置。(5)基础放样基底整平后再次进行测量放样,放出边桩以便安装模板。(6)基础模板安装安装侧模板时,应防止模板移位和变形。基础侧模可在模板外设立支撑固定。浇筑在混凝土中的拉杆,应按拉杆拔出或不拔出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时,若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设施。(7)基础砼浇注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等各项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浇筑。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用海棉条或双面胶填塞严密,模板内应涂刷脱模剂(不得使用废机油等油料)。混凝土浇筑时,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不能漏振和过振。混凝土浇筑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30㎝。砼施工一层后,人工进行片石摆放,按规范要求摆放完成后,再进行下一层砼施工。砼从高处直接倾卸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当倾落高度超过2m时,应通过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设施下落;倾落高度超过10m时,应设置减速装置(在串筒的不同高度设多向挡板)。在串筒出料筒下面,砼堆积高度不宜超过1m.
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和弯矩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及时进行修整、抹平,待初凝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毛毡进行防护,但在开始养生前,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片石掺加前应清除表面的杂物、泥土等。片石掺入量一般不超过总圬工体积的25%,施工控制在20%,掺入时不可乱投乱放,石块应分布均匀,净距不小于10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150mm,石块不得接触预埋件,不可直接接触基底、模板。(8)墙身放样基础浇筑完成待混凝土凝固后,对墙身与基础的连接面进行凿毛处理,测量放样放出墙身的准确位置以便安装墙身模板。(9)墙身模板安装根据测量放出的墙身的边线按要求进行模板安装。(10)墙身砼浇筑同上(挡墙基础浇筑)(11)墙背回填模板拆除后对墙身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7天后回填墙背。2、施工控制要点(1)挡土墙基础采用分段跳槽开挖,分段长度按图。开挖时须注意基坑支护,开挖后立即施工挡土墙及墙后回填。(2)墙后宜填筑碎石土,墙后一米范围内填料的压实宜采用轻型压实设备,不允许采用大型机械振动压实。墙后填筑需在挡土墙墙身墙度达到设计值85%方可进行。(3)沉降缝、泄水孔按图纸及规范要求设置。挡土墙基础开挖后,必须对基底进行承载力测定,如不满足要求,需报监理、业主及设计方处理。
(4)墙身采用片石砼,片石采用山爆或楔劈法开采,强度不低于MU30,厚度不小于15cm,卵石和薄片不得采用,片石的最大尺寸不能大于挡墙最小尺寸的1/4,且不大于25cm,同时掺片石量不得超过挡墙总体积的20%。(5)墙身片石砼浇筑应振捣密实,防止出现蜂窝、麻面,混凝土浇筑后应注意及时养护,当砼量过大时,可分层浇筑,厚度不宜小于2.5m,在浇筑上一层砼时,需用片石嵌入接缝表面,做凸齿状,以保证砼之间的结合强度(6)当挡土墙为路肩墙时,挡墙顶部为防撞栏底座,浇筑砼时注意预埋砼底座钢筋。(7)挡墙每隔10米设置一道变形缝,缝宽2cm,墙体设置泄水孔,间距2米。
第五章安全风险评估及危险因素分析5.1总体风险评估路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考虑路基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及施工工艺成熟度五个评估指标,5.2专项风险评估5.2.1风险分析风险分析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风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可能受伤害人员、致害物、事故原因等,确定主要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致险因子分析采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通过评估小组讨论会的形式实施,并采用鱼刺图法进行分析。鱼刺图法进行事故致因分析(1)致险因子分析评估小组应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致险因子进行分析,具体如下:①人,指有关作业人员的素质,包括责任感、安全意识、技能水平等;
②机,指机械、设备等是否运行正常,是否具有本质安全性;③料,材料本身的特性、材质、规格等符合安全要求;④法,指作业方式、工艺、方法和技术措施符合安全要求;⑤环,指人的作业环境,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2)受伤人员类型、伤害程度分析可能受到事故伤害的人员类型分为作业人员本身、同一作业场所的其他作业人员及周围其他人员;人员伤害程度分为死亡、重伤和轻伤。(3)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分析风险源风险分析表单位作业内容潜在的事故类型致险因子受伤害人员类型伤害程度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备注土方开挖工程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地内岩石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地地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高边坡开挖坍塌地质因素作业人员本身死亡变形较大等违规作业等物体打击作业场地内岩石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地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机械伤害作业场地内设备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设备带“病”运转等
高边坡爆破爆破伤害人员活动作业能力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专业爆破、防护等未经许可爆破、排爆等物体打击作业场地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轻伤无防护等操作错误等高处坠落作业场地内设施作业人员本身重伤无防护、无警示标志等忽视警告标志等高边坡运输机械伤害作业场所地内设备同一作业场所其他作业人员重伤使用不安全设备等设备带“病”运转等5.2.2边坡开挖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坍塌的风险贯穿于整个高边坡的开挖与支护过程中。坍塌可能性主要从坡形、岩体条件、边坡监测、施工季节降雨量、爆破扰动等指标进行估算。具体指标见下表:边坡开挖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得分说明坡形A横向凸型坡与纵向缓坡—陡坡组合2-32结合勘察资料及现场情况进行判断其它坡形0-1岩体条件B=b1+b2岩体结构b1散体结构33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判断碎裂结构2层状结构0-1相同或相近(顺向坡)3-7
主结构面方向b2结合勘察资料和现场情况进行判断相反(逆向坡、横向坡)1-2边坡监测C边坡变形量、变形速率及支护结构内力处于危险域5-73边坡的控制值应参照设计文件与相关规范确定,其中,安全域为控制值以内,警戒域建议采用控制值的70%,危险域建议采用控制值的80%,各地也可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域值。边坡变形量、变形速率及支护结构内力处于警戒域2-4边坡变形量、变形速率及支护结构内力处于安全域0-1施工季节降雨量D施工季节旬降雨量大于250mm,年暴雨日数在8天以上44结合当地气候环境资料进行判断施工季节旬降雨量200~250mm,年暴雨日数5~8天2-3施工季节旬降雨量小于200mm,年暴雨日数5天以下0-1爆破扰动E控制爆破,岩体破碎32此指标主要针对边坡开挖阶段爆破扰动后岩体情况进行判断控制爆破,岩体较完整2控制爆破,岩体完整0-1边坡开挖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计算公式:R=γ∙[α∙β∙(A+B+D+E)+C]=0.8*[1*1.4*11+3]=15
查表确定边坡开挖与支护作业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为2级。计算结果要四舍五入为整数。分值大小确定后,对照下表确定边坡开挖与支护作业坍塌事故可能性等级。边坡开挖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计算分值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级R≥21很可能416≤R<21可能311≤R<16偶然2R<11不太可能15.2.3边坡石方爆破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边坡石方爆破开挖作业评估指标主要基于放炮及火药爆炸事故,其可能性主要从爆破器材管理、爆破方式、警戒区域、装药、瞎炮处理及周边环境等指标进行估算。具体评估指标见下表。边坡石方爆破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得分说明爆破器材管理A运输、储存管理不明确,操作不合理1-20结合管理制度、操作水平等进行判断运输、储存管理较合理0爆破方式B非控制爆破2-31
结合操作人员水平、爆破现场方案等综合判定控制爆破(预裂爆破、光面爆破)0-1警戒区域C警戒区边界无明显标志,交通路口无人值守1-20结合爆破规、区域内管理模水平等实际情况判断警戒区边界有明显标志,交通路口有人值守0装爆破管D普通作业人员、无监管10结合现场情况综合判断专业队伍、有监管0按规定由专门爆破员操作0-1周边环境F施工作业影响范围内存在居民区、公路等建(构)筑物22结合建(构)筑物的数量、距离等工程实际情况判断施工作业影响范围内无居民区、公路等建(构)筑物0-1边坡石方爆破开挖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计算公式:R=γ(A+B+C+D+E+F)=0.8*4=3对照下表确定边坡石方爆破开挖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2级。计算结果要四舍五入为整数。分值大小确定后,对照下表确定边坡石方爆破开挖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边坡石方爆破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
计算分值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级R≥9很可能46≤R<9可能33≤R<6偶然2R<3不太可能15.2.4弃渣运输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弃渣运输作业事故评估指标基于车辆伤害事故。车辆伤害可能发生在清表、开挖后的边坡渣土等的运输过程中。该事故发生可能性主要从车辆设备、施工便道、作业区域、现场监管、司乘人员持证情况及弃渣场布设等指标进行估算,具体指标见下表。弃渣运输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得分说明车辆设备A未正常维护保养1-20结合现场自有或租赁的车辆设备不同维护情况综合判断正常作业,维护良好0施工便道B施工便道不平,宽度较窄,交通复杂2-31结合便道线性、交通流量等现场情况判断施工便道良好,交通简单0-1作业区域C施工人员在车辆作业区域内1-30
结合现场情况判断施工人员离车辆作业区域较远0现场监管D现场运输作业无专门交通指挥人员1-20结合现场情况判断现场运输作业管理情况较好0司乘人员持证情况E持证不符合规定1-20结合现场情况判断持证符合规定0弃渣场布设F弃渣场布设不合理1-20根据现场弃渣场设置情况综合判断弃渣场布设合理0弃渣运输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计算公式:R=γ∙(A+B+C+D+E+F)=0.8*1=1对照下表确定弃渣运输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1级。计算结果要四舍五入为整数。分值大小确定后,对照下表确定弃渣运输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弃渣运输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计算分值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级R≥11很可能48≤R<11可能35≤R<8偶然2
R<5不太可能15.2.5边坡脚手架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边坡脚手架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估测主要基于高处坠落事故,其可能性主要从立杆基础、脚手架构件、交叉作业、夜间施工、劳动防护用品、临空作业面高度、施工季节等指标进行估算。具体指标见下表。边坡脚手架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评估指标评估指标分类分值得分说明立杆基础A基础部位不平整,立杆置于软岩之上1-32应结合现场搭设情况综合判定基础部位平整夯实,立杆置于坚实稳定的岩石上0脚手架构件B脚手架构件及连接件未经检测10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判定脚手架构件及连接件经检测合格0交叉作业C脚手架作业时,存在交叉作业1-21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判定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时,无交叉作业0夜间施工D夜间施工,照明较差21
结合现场照明器的数量、照度等情况进行判断夜间施工,照明良好1无夜间施工0劳动防护用品E使用不符合规定1-20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判断使用符合规定0临空作业面高度F高度大于40米4-64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判断高度在20~40米之间2-3高度小于20米0-1施工季节G极端气候事件(大雾、强风、暴雨等)多发及高原区域31根据当地气象资料判断气候环境条件一般,偶尔会有大雾、大风、暴雨等天气,可能影响施工安全,但不显著1-2气候环境条件良好,几乎无大雾、大风、暴雨等天气,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0边坡脚手架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分值计算公式:R=γ∙(A+B+C+D+E+F+G)=0.8*9=7对照下表确定脚手架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为2级。计算结果要四舍五入为整数。分值大小确定后,对照下表确定脚手架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边坡脚手架作业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标准
计算分值事故可能性描述等级R≥14很可能410≤R<14可能37≤R<10偶然2R<7不太可能15.3风险控制措施5.3.1风险接受准则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按照风险接受准则,提出风险控制措施。路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接受准则参照公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接受准则,如表所示。风险接受准则风险等级接受准则处理措施低度可忽略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和监测中度可接受一般不需采取风险处理措施,但需予以监测高度不期望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极高不可接受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规避措施并加强监测,否则要不惜代价将风险至少降低到不期望的程度通过上表可以看出,路基深路堑施工为“不期望”风险,必须采取风险处理措施降低风险并加强监测,且满足降低风险的成本不高于风险发生后的损失。5.3.2一般风险源控制措施
一般风险源指风险源相对简单,影响因素间关联性较低,运用一般知识与经验即可防范的风险源,与之对应的常见事故类型有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炸药爆炸、火灾等。一般风险源的控制措施应简明扼要,明确安全防护、安全警示、安全教育、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内容。一般风险源风险控制措施一般风险源危险有害因素事故类型防控措施土石方工程、防护工程机械设备未按设计要求安装作业人员伤害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严格按大型设备安全管理规定作业起重钢丝绳及吊具选择不合理,钢丝绳断丝超过安全使用标准,吊物下面站人易发生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起重工作前检查所用吊具,索具等设施是否良好,不得凑合使用,严格执行“十不吊”有关规定电气设备无漏电保护装置,无接地或接零保护,易发生触电、火灾事故触电按要求配备漏电保护装置和接地接零保护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氧气瓶、乙炔瓶使用时安全距离不够,乙炔瓶使用不设防回火装置火灾、爆炸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安全距离大于5m,并按要求配置防回火装置,配备灭火器材高处作业人员不佩戴或正确使用安全带高处坠落高处悬空或临边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佩戴和正确使用安全带方可进行作业夜间混凝土施工,光线阴暗或不足而发生人、车伤害事故人员、车辆伤害按要求配置好灯具,保证施工场地光线充足,并不影响驾驶员行车5.4.3重大风险源控制措施为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并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和项目施工过程中方案的科学化、合理化,降低各种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决策风险等不稳定因素,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针对可能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编制相对应的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及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施工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工作。高边坡施工的风险防控重点考虑坍塌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爆破事故等。高边坡施工风险控制措施见下表。高边坡施工风险控制措施序号风险防控对策及建议1高边坡施工前,根据施工工艺和现行的有关要求对高边坡进行施工专项安全设计。
2机械伤害风险控制措施:(1)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设备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他故障的应进行维修和安装。(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项目部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3)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按操作规程操作。(4)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5)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6)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没有资格证的人员应通过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后方可进行机械操作。3坍塌事故风险控制措施:(1)为防止坍塌事故发生,在施工前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基本知识教育,严格按技术交底内容和操作规程施工。(2)路基边坡应严格按照设计的坡度放坡开挖。(3)路基边坡开挖完成,应及时的对其完成边坡防护的施工,避免长期裸露岩石风化变软引起坍塌。(4)发现有坍塌迹象的边坡,应立即停工并做好警戒,上报项目部,经处理后方可重新开工。
(5)遇有特殊情况,进行抢工作业时,要加强周边的警戒力量,保证安全施工。4高处坠落事故风险控制措施:(1)为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在工程施工前对所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注意事项等安全技术交底。(2)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按不同层次(项目部、施工队、班组)进行三级教育工作。(3)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年龄超过55岁的人员,严禁参加高处作业工作。(4)为保证防护措施能真正起到应有的防护作用,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项目负责人、安全专职人员及相关作用班组长,对防护设施进行必要的监督制作过程和验收外,还应按规定要求每周进行不少于一次的检查工作,以确保防护设施的完好性,防止坠落事故的发生。(5)凡作业层以下无安全防护设施作业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或安全绳(使用前必须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其安全带或安全绳的使用必须遵照“高挂低用”的原则。凡未使用防护用品用具的不准作业,以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5触电事故风险控制措施:(1)工地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2)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3)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的用电管理及安拆。
(4)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5)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6)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项目部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7)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妨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米。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操作事故。(8)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9)照明专用回路设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米的应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假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10)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空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11)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6车辆伤害事故风险控制措施:(1)所以机动车辆进场前须经相关部门检验,确认性能合格。(2)所以车辆司机必须持证上岗。(3)施工前对司机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建好施工便道,及时对存在潜在危险的便道进行加固、维修。(5)对工地车辆要求限速行驶,并保持一定车距,避免交叉作业。7大雨、大雪、大雾和六级(含)风以上等恶劣天气必须停止作业5.5评估结论本路基工程深路堑施工的风险为Ⅲ级,高度风险。本次风险源分析评估,经过了评估小组严格的讨论和分析,咨询了路基施工经验丰富的专家,采用了科学合理的评估办法,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在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上满足了要求。
第六章施工安全保障措施6.1组织措施6.1.1安全目标实现重大风险控制达标率100%;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劳动保护用品发放率100%;职业病产生源控制率100%;杜绝较大安全事故发生、群体性中毒事故。6.1.2安全管理制度6.1.3.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按照施工和专业等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重点,进行开工前检查、定期检查、经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及节假日检查。安全检查的内容包括查思想、查制度、查机械设备、查安全设施、查易燃易爆物品、查安全教育培训、查操作行为、查劳保用品使用、查伤亡事故处理等。6.1.3.2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各专业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施工的强制性标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等。对从事特种作业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对已取得上岗证者,要进行登记存档规范管理。对上岗证要按期复审,并设专人管理。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其教育培训情况记入个人工作档案。安全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6.1.3.3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定期(每月)
召开安全生产总结会,向业主汇报当月安全生产情况,安排下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贯彻国家、交通部、地方政府、业主及上级有关安全规定、要求;进行安全再教育,提高安全意识;总结前一阶段安全工作,查找隐患,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制定奖罚制度,做出奖罚决定;对影响较大、带普遍性的问题,编发通报或简报,发至有关单位。6.2技术措施6.2.1机械破除施工安全1、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各种料具构件、机械电气设施,临时建筑必须按施工平面图设置和摆放,坚持正确使用安全“三宝”、做好“四口”的防护。夜间施工做好照明,防止工人受伤和机械事故。2、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工作,专机专人操作,严禁带故障作业,严禁违章指挥,严禁违章作业,严禁酒后开车和无证开车。3、各类施工、加工机具自身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手持电动工具选用Ⅱ类电动工具,并装额定电流不大于10A动作时间小于0.1S的漏电保护器,使用Ⅰ类工具时还须作保护接零安装。电焊机一、二次接线要用接线桩并加罩防护,二次线须用接板、线鼻子接牢。6.2.2边坡作业安全6.2.2.1高边坡防护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开挖时应定期对坡面坡顶稳定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坡面危石、悬石,并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发现异常现象立即处理,并在最高边坡外缘搭设临时防护支架,防止意外落石滑落;(2)严禁在松动危岩石下方作业、休息和放置机具;
(3)路堑开挖危及运输道路及建(构)筑物时应采取安全防范措施;(4)高边坡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穿着防护鞋。安全绳应系在牢固的物件上,严禁在同一安全桩上系多根安全绳或在一根安全绳上系两人以上,安全桩必须牢固可靠,如下图:(5)临边作业应设防护围栏和安全网;悬空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6)边坡施工应严格按照自上而下分级进行的原则,开挖一级,防护一级,严禁立体交叉作业。(6)作业时必须搭设牢固的落地脚手架,严禁采用悬挑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应按方案搭设,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6.2.2.2脚手架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锚杆施工,为了保证边坡防护施工的及时进行,需搭设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辅助施工。项目对脚手架施工及人员有如下要求:(1)脚手架搭设时钢管水平间距为1.5m,如有锚杆位置影响,做灵活调整,竖直视锚杆间距而定。(2)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上岗作业。架子工的徒工必须办理学习证,在技工带领、指导下操作,非架子工未经同意不得单独进行作业。(3)架子工必须经过体检,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晕高或视力不够以及不适合于登高作业的,不得从事登高架设作业。(4)正确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必须着装灵便(紧身紧袖),在高处(2m
以上)作业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与已搭好的立、横杆挂牢,穿防滑鞋。作业时精神要集中,团结协作、互相呼应、统一指挥、不得“走过档”和跳跃架子,严禁打闹玩笑、酒后上班。(5)班组(队)接受任务后,必须组织全体人员,认真领会脚手架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研讨搭设方法,明确分工,并派1名技术好、有经验的人员负责搭设技术指导和监护。(6)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强风和高温、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风、雨、雪过后要进行检查,发现倾斜下沉、松扣、崩扣要及时修复,合格后方可使用。(7)脚手架要结合工程进度搭设,搭设未完的脚手架,在离开作业岗位时,不得留有未固定构件和不安全隐患,确定架子稳定。(8)脚手架应由立杆(冲天)、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顺水杆)、横向水平杆(小横杆)、剪刀撑(十字盖)、抛撑(压栏子)纵、横扫地杆和拉接点等组成,脚手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在允许施工荷载作用下,确保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9)脚手架搭设前应清除障碍物、平整场地、夯实基土、作好排水,根据脚手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的要求,基础验收合格后,放线定位。(10)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cm的木板,也可采用槽钢,底座应准确放在定位位置上。(11)杆应纵成线、横成方,垂直偏差不得大于架高1/200。立杆接长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的两根立杆接头应错开500mm,不得在同一步架内。立杆下脚应设纵、横向扫地杆。(12)纵向水平杆在同一步架内纵向水平高差不得超过全长的1/300,局部高差不得超过50mm。纵向水平杆应使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的两根纵向水平杆接头错开500mm,不得在同一跨内。
(13)横向水平杆应设在纵向水平杆与立杆的交点处,与纵向水平杆垂直。横向水平杆端头伸出外立杆应大于100mm,伸出里立杆为450mm。(14)从两端每7根立杆(一组)从下到上设连续式的剪刀撑,架高20m以下可设间断式剪刀撑(斜支撑),即从架子两端转角处开始(每7根立杆为一组)从下到上连续设置。剪刀撑钢管接长应用两只旋转扣件搭接,接头长度不小于500mm,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剪刀撑每节两端应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或横向水平杆扣牢。(15)脚手架连墙件采用刚性连接。将φ48×3.5钢管通过打孔浇筑砼的方式预埋进坡体岩石,然后用钢管将脚手架与预埋杆用双扣件连接。连墙件与架体结构垂直,并尽量靠近主节点(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30㎜)。连墙杆伸出扣件的距离应大于10㎜。6.2.2.3模板混凝土工程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级边坡为路堑挡墙防护,挡墙高度为6.0m,厚度为1.5m,坡比为1:0.25,挡墙施工安全有如下要求:①、模板采用钢模板②、模板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以及浇筑完毕产生的所有的应力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所有负荷。③、模板安装、拆除时使用大型施工机械要有专人指挥,驾驶员、作业人员要听从指挥人员指挥,不得随意操作。④、浇筑混凝土时,应设专人随时检查模板支撑及固定,如有特殊情况发生,要立即解决处理,情节严重时,立刻通知模板顶部作业人员撤离。6.2.2.4滑坡预防及处理 (1)雨季要设专人仔细观察施工场地和生活区上游山坡汇水区的植被及地表覆土的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进行分析,对于滑坡、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2)排水是滑坡路基整治的首要工作,为消除和减轻地表水的危害,在滑坡体边界修排水沟,以拦截、引排地表水,减少对坡面的冲刷,同时提高滑面土体的抗剪强度。卸载是解决边坡稳定的关键,施工时按一定的坡率进行削坡、加固。 (3)在斜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合理放坡,不使过陡,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而造成滑坡。 (4)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以拦截地表滞水和地下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稳。特别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地下水位,防止边坡产生侧移。(5)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施工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以减轻坡体负担,防止滑坡。 6.3人工巡回监测人工巡视检查是边坡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它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险情,而且能系统地记录、描述边坡施工和周边环境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被揭露的不利地质状况。项目部将坚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巡视,巡视的主要内容包括:(1)边坡地表有无新裂缝、坍塌发生,原有裂缝有无扩大、延伸;(2)地表有无隆起或下陷,滑坡体后缘有无裂缝,前缘有无剪口出现,局部楔形体有无滑动现象;(3)排水沟、截水沟是否畅通、排水孔是否正常;(4)有无新的地下水露头,原有的渗水量和水质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