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9.50 KB
- 1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新建XX至XX铁路(XX标段)XX货场路堤本体填筑工艺性试验方案1、编制依据(1)、《新建铁路XX至XX铁路XX至XX段施工图XX车站设计图》(第一册~第四册);(2)、《新建贵广铁路贺广段施工图路基工程设计图纸》;(3)、《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03;(4)、《铁路路基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5)、《新建铁路XX至XX铁路XX至XX段施工图路基工程设计详图集》;(6)、其他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2、工程概况新建XX至XX铁路站前工程XX标段XX车站货场,里程桩号为:HGDK0+000~HGDK1+983.2、HDK1+750~HDK4+001.9。XX货场路基宽度18m~132m,原地面标高在2.5m~3.5m。根据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要求,路基基床以下路堤采用A、B、C组料填筑。3、试验目的在进行大面积填筑施工前,选择合适地段进行路基试验段的施工,取得松铺厚度、最佳含水率、压实设备的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通过对试验资料的对比分析,确定合理的填筑压实施工工艺,用来指导后期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1)确定能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14
确定满足施工要求的压实机具、所用填料及施工最佳控制含水量工艺参数。(2)确定经济合理的松铺厚度及达到压实标准的最佳碾压遍数和压实设备组合方式,形成成熟的碾压工艺。(3)健全现场试验、质量检查制度,选定经济、准确的检测手段,推广采用新的检测方法,保证填筑施工全部达到技术质量标准。(4)摸索运输、卸料、摊铺、碾压、检测等路基填筑工序的施工组织和机械与人员配置,合理安排各个工序,以加快施工进度。(5)掌握路基填筑工艺的施工重点、难点,用来指导后期大面积路基填筑施工。4、试验段设置XX货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段拟设置在XX货场HDK2+450~HDK2+550。填筑试验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路基填筑施工平面布置见下图:5、试验时间XX货场部分区段的地基处理已经完成,为保证下一步路基填筑的需要,根据规范的要求先期进行XX货场的路堤本体填筑试验试验拟定于2010年11月15日正式进行现场施工。根据填筑的分层细化了每一填层的试验时间。详细时间计划见下表:《XX货场路堤本体工艺性试验工期计划表》。14
5、资源投入根据路基填筑试验段施工和检测的需要,对XX货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工艺性试验的人员、机械设备、仪器等进行了配置。5.1、管理人员根据XX货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段施工的需要,指挥部对主要管理人员进行了合理配置,详见下表:管理人员配置表。管理人员表表5.1序号姓名职务1指挥部总工兼工程部长2指挥部副指挥长3中心试验室主任4工程部副部长5施工总负责6安质部副部长7物资部部长8质检员5.2、劳动力配置为保证整个试验段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对基床以下路堤试验段的劳动力进行了合理配置,详见下表:劳动力配置表。 劳动力配置表表5.2序号岗位人数备注14
1技术员1负责技术问题的协调解决工作2质检人员1负责质量检测控制3安全人员1负责现场安全4测量人员4负责测量控制工作5试验人员8负责土料含水量、碾压试验检测等工作6操作工人25操作各种机械设备7机械手5负责机械设备保养、维护8领工员5指挥车辆、辅佐推土机局部人工平整合计505.3、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为保证整个路基施工进度的需要,对XX货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段的机械设备进行了配置,详细见下表:机械设备配置表 主要机械设备表表5.3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状态1装载机ZL-50台2良好2挖掘机CAT-32O台2良好3推土机TY-220台2良好4平地机PY-190A台1良好5振动压路机YZ-180台2良好6自卸汽车20t辆8良好7洒水车8m3辆2良好5.4、测量、检测仪器试验数据的检测的准确性,关系的整个试验的成功。为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对XX货场基床以下路堤本体填筑试验设备进行了合理配置,详细见下表:试验仪器、测量仪器配置表14
测量、检测仪器表表5.4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检定状态1全站仪瑞士leicaTC702套1合格2水准仪南京1002台1合格3水准尺5m铝合金尺把1合格4K30平板载荷仪YB-150,φ300mm套1合格5案秤AGT-10套1合格5.5、路堤填料XX货场的路堤本体填筑工艺性试验,根据试验参数的组合数等,本次工艺性试验共进行四层填筑,每层按压实厚度不超过0.3m计,共需要填料约2.8万m³,根据填料审批报告证明佛仔岗的C组细粒土,样品定名为低液限粉质粘土。6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6.1、工艺流程6.2、施工工艺6.2.1施工准备施工前对需填料种类应进行核实,路堤填料14
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取土场时应重新进行检验。取土场填料取样及填料填筑前取样应在监理见证下进行。6.2.2验收下承层填筑前应检查基底几何尺寸,核对压实标准(进行相关工序的检测与验收),不符合标准的基底应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验收标准。6.2.3测量放样在施工现场附近引临时水准点,并报监理审批。作业时,严格控制标高,在路基上采用方格网控制填料量,方格网纵向桩距不宜大于10m,横向应分别在路基两侧及路基中心设方格网桩。6.2.4卸料控制:填筑前首先放出线路中桩和填筑边线,每10m钉出边线木桩,为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边线应比设计线每边宽出50cm。在场地中划出5m×6m方格网,并用白灰洒出,按自卸汽车每车的方量和松铺厚度,计算每方格范围内的卸土车数,以便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由远及近进行卸料,填筑应由低向高分层进行。6.2.5摊铺填料松铺厚度按工艺性试验方案试验组合初步设定值,采用自重30t以上大型履带式推土机初步摊平,并在初平后的填料上来回碾压,完成初步压实,以利于平地机平整。每层初步平整完成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精平,并形成一定的路拱以利排水。对机械无法到达边角处采用人工找平。初步整型后,检查填14
料的松铺厚度,必要时应进行补料或减料。当填料摊铺整平完成后,在碾压开始前及碾压过程中适时检测填料含水率,填料的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佳含水率±2%的范围。含水量过高时应晾晒,含水率过低时应加水润湿。加水量Mw(kg)可按下式估算:Mw=Ms×(Wopt-W)/(1+W)式中Ms——所取填料的湿重(kg),W——填料的天然含水率,Wopt——填料的最佳含水率。6.2.6碾压当混合料接近最佳含水率时,用重型压路机在路基全宽内碾压至要求的压实密度,碾压完成后表面应无明显的碾压轮痕迹。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相互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两作业区段之间的衔接处纵向搭接拌和长度不小于2.0m。碾压方式:由两边向中间纵向进退式进行,沿线路纵向行与行之间横向重叠压实0.4-0.5m,前后相邻两区段纵向重叠碾压长度不小于2m,并确保边坡碾压密实,做到不漏压,不留死角,确保碾压均匀。6.3、基床以下路堤填筑试验组合根据相关规范对压实厚度的要求及填料的压缩比初步确定了的试验松铺厚度、含水量、碾压遍数之间的试验组合方式,详细表6.1。14
试验开始后要求严格按照试验组合方式进行填筑试验,在相应填筑面上取样检测试验,经检测压实度满足规范要求后进行下一层的填筑试验。现场试验均要在监理工程师现场见证下完成。试验过程中必须记录试验松铺厚度、含水量、碾压遍数、工作效率η(m3/h,做为经济性指标)。基床以下路堤A、B、C组料试验组合表6.1松铺厚度(cm)含水量碾压方式(遍)压实标准30wopt-2%1+2+2+1(静压+弱振+强振+静压)压实系数K≥0.89地基系数K30(Mpa/m)≥80woptwopt+2%35wopt-2%1+2+4+1(静压+弱振+强振+静压)woptwopt+2%40wopt-2%1+2+6+1(静压+弱振+强振+静压)woptwopt+2%说明: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宜小于10cm。试验段按照松铺厚度30cm、35cm、35cm、40cm分别进行试验,进行静压1遍,分别振压4、6、8遍,再静压1遍。7、质量保证措施为确保试验段所得各项数据全面、准确,真正达到试验目的,除满足一般施工要求外,需从以下各个方面保证施工质量:(1)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其施工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3%~+2%范围内。(2)每层压实面应有不小于2%的横坡且平整、无积水、无明显碾压痕迹、无明显局部凹凸等现象。两侧应按一定加宽值填筑,且应将路基两侧边缘碾压密实。路堤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表7.1的要求。路基基床以下路堤填筑层压实标准表7.114
填料压实系数(Kh)地基系数K30(Mpa/cm)细粒土和黏土、粉砂0.890.8(3)填筑时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压实,不产生纵向接缝。当原地面高低不平时,从最低处分层填筑,并由两边向中心填筑。(4)路堤填土应先填边后填心,推土机摊铺整平后进行压实,压实顺序应按先两侧后中间,先慢后快,先静压后振动压的操作程序进行碾压。(5)路基刷坡采用人工方式,挂方格网控制边坡平整度和坡度,方格网桩距不大于10m。路堤边坡应平顺、密实、稳固;边坡的坡率为1:1.75。路堤边坡应平顺、密实、稳固。(6)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根据相关规范对路基填筑的外形尺寸进行检测,详细见表:路基基床底层以下外形尺寸检验标准。路基基床底层以下外形尺寸检验标准、频次表表7.2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范围频次1中线至边缘±50mm每100m用尺量检查5处2宽度≮设计值每100m用尺量检查5处3横坡±0.5%每100m用坡度尺检查5个断面4平整度≯15mm每100m用2.5m尺检查10处(7)开工前对全体参与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试验目的,试验工作程序,控制标准,从而将各阶段的质量责任分解到各具体人员或班组。(8)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三级质量检查监督制。8、沉降观测14
XX货场路堤本体试验段属于普通填方路堤,根据设计及规范对沉降观测监测的要求,在HDK2+300及HDK2+400处设置一般沉降监测断面,在HDK2+350处设置完整沉降监测断面。8.1、路基沉降变形监测断面布置原则XX货场路堤本体填筑试验段包含的沉降监测断面有一般沉降监测断面及完整沉降监测断面。路基变形监测包括水平位移监测和竖向沉降监测,沉降监测又以路基面(基床底面)沉降和地基沉降监测为主,每100m设置一个完整的监测断面,中间50m设置一个一般沉降监测断面。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包括:在路基底部中心设置沉降板,在两侧路肩各埋置一个沉降监测桩,路堤坡脚外2m和8m处设置位移监测桩。一般监测断面在两侧路肩各埋置一个沉降监测桩。8.2、路基面沉降监测桩设置要求8.2.1路基面沉降监测桩设置在路基成形后,分别在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监测桩,一个监测断面共设3个监测点。有堆载预压地段,先在路基面设沉降监测桩,再在预压期间于路基面中心设置沉降板,预压完成后再在路基面设置沉降监测桩。8.2.2路基填筑施工完成后,应当有不少于6个月的沉降观测和调整期,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沉降稳定且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铺设轨道。8.3、监测元器件的主要技术要求14
8.3.1沉降板由钢底板、金属测杆(直径40mm厚壁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不小于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质PVC管)组成,钢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1cm。金属测杆通过3根直径10mm钢筋采用双面电弧焊焊接在钢底板上,金属测杆采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外接头连接,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与套管应相应加高,每节长度不超过100cm,接高后的测杆顶面应高出套管上口,在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护检测设施。8.3.2位移监测桩位移监测桩采用Φ20mm螺纹钢筋制作而成,位移监测桩桩长0.6m,顶部制作成球面状,上部0.3m浇筑混凝土。14
8.3.3沉降监测桩沉降监测桩采用Φ20mm钢筋,钢筋原长不小于40cm,底部制作成半圆弯钩状,顶部制作成球面状。8.4、监测元件埋设与安装8.4.1沉降板沉降板埋在褥垫层顶部并嵌入其内10cm,采用中粗砂回填密实,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保护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采14
用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方法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1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PVC管外接头连接。8.4.2沉降监测桩当路基(有超载预压措施的路堤地段,预压土方卸载后)填筑至基床表层顶面后,挖坑埋置于设计位置,坑深30cm,边长15cm,采用水泥砂浆浇筑固定。9、试验成果(1)根据试验段所获得的数据,确定对不同填料压实机械、分层厚度、压实遍数、碾压搭接宽度等基本数据。并推算出不同填料路堤工后沉降量。(2)对不同填层厚度,不同碾压遍数的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绘出碾压遍数与K30值、压实系数Kh值变化曲线关系图,确定出不同填层厚度和最优碾压遍数。(3)对不同填层厚度的合理碾压遍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η值),确定最优的填层厚度和碾压遍数。(4)将以上各种施工记录和检测数据加以归纳总结,写出试验报告,报监理站和业主代表审查批准。10、安全、环保措施(1)14
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压路机等大型机械驾驶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边坡、沟边高填方段作业时,与边缘保持一定的距离。(2)机械夜间进行作业时,施工段设照明设施。(3)进入作业区必按标准戴好安全帽,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4)各种机械、工具必须有结合实际的操作规程。(5)各种机械、器具必须有轮有罩、有套有轴、防护装置齐全、良好,严禁超负荷或带病运转。(6)不任意取土、弃土,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随意砍伐或改变工程沿线附近区域的植被与绿化;(7)工程临时占地不擅自占用或征用林地、保护沿线古树,材料、废弃物不得于林下堆放,确因建设需要占用林地的,项目施工结束后做好抚育与恢复工作;(8)临时施工场地的选择与布置,尽量少占用绿地面积,保护好周围环境,减少对植被生态的破坏。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绿化或整理复耕,重视临时施工用地的复垦;(9)工程取土符合所在地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取弃土时严格落实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有序开挖取土,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并结合工程的实施,及时进行绿化,美化环境;(10)妥善处理废方,弃土尽量避免破坏或掩埋场坪旁边的林木、农田及其它工程设施。(11)施工场地和道路定时洒水,防止施工扬尘对地表植被和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