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50 KB
  • 6页

高速公路半挖半填陡坡高填路堤处治方法和体会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高速公路半挖半填陡坡高填路堤处治方法和体会  摘要: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高速公路常见的半挖半填陡坡高填路堤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坡脚土体被软化,地下水排泄不畅,造成填挖交界面填土软化,使高填路堤向边坡外侧滑移。设计处理采用了正确反压护道处理方法,坡脚换填透水性良好的片石,形成良好的水平排水带,处理后的路堤稳定性良好。作者在文章最后总结了半挖半填陡坡路堤的一些注意事项及体会,并提出了处理填挖交界排水带的新思路。关键词:陡坡高填路堤反压护道L型排水结构抗滑桩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mainreasonsofthecommoncutandfillslopesinthediseasesofhighfillembankmentthroughexamples,slopesoilissoftened,groundwaterisexcretednotfree,causethefillinganddigginginterfacesoilsoftening,thehighembankmentslopesliptotheoutside.Thedesignprocessusingtherightbackbermslopetreatmentmethod,replacementofwaterpermeabilitygoodrubble,formahorizontal6 drainagegoodband,embankmentstabilityandgoodtreated.Theauthorinthearticlesummarizesthecutandfillembankmentsomemattersneedingattentionandtheexperience,andputsforwardsomenewideasfortreatmentofCut-Filldrainagebelt.Keywords:steepslopehighembankmentbackbermtypeLdrainagestructureofanti-slidepile中图分类号:TV6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前言陡坡高填路堤是指边坡高度超过20m,且地面斜坡坡率陡于1:2.5的半挖半填高填路堤。半挖半填陡坡高填路堤在施工过程和完工后发生的病害较多,而且较难处治,处治费用往往很高。常见的病害有:路堤不均匀沉降引起路面纵横向开裂、整体下沉或局部沉降;路堤滑动或边坡坍塌。某高速公路K46+790~940桩号的半挖半填陡坡高填路堤,最大填土边坡高度约35m。2008年8月开始,路堤陆续出现变形破坏现象,从开始发现路面变形,经历一年左右的时间,该路段的路面、路堤坡面均见弧形裂缝,坡脚出现鼓胀裂缝,路肩侧移,路面下沉,表明路堤边坡整体变形,滑坡迹象非常明显。该段路堤路面损坏严重,尤其是在后期出现加速变形的趋势,道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需要马上进行抢险加固。6 二、路堤病害原因分析路堤下沉产生滑移的主要原因是水害,因地下水或地表水侵入路堤,路堤底部的填土被水侵害软化造成路堤下沉,从而产生向外滑移。(一)、地形地貌不利:场地处于丘陵地带,地处山前斜坡,坡脚为农田,修路后路面高程为101.80m,护坡坡脚高程为68.19m,高差达33.61m,路堤护面坡度为30°左右,山前原始斜坡普遍为20~35°,整个地形总体为环形圈椅状,属于汇水地形,地表水容易沿着路堤内侧的填挖交界面渗入路堤填土体内。(二)水文地质条件不利:原来边坡中下部坡面常年有地下水渗出,在靠近坡脚处有泉水出露。原设计只有一条环向盲沟进行排水,无横向盲沟,且原来设置的盲沟出水口只有一个,出水不畅。6 (三)、坡脚地质条件不利:整个半挖半填陡坡高填路堤总高度约35m,坡脚处原来是水塘和水田,常年有水浸泡,软土厚度达3-5m,坡脚没有考虑设置片石回填到水面高度形成水平排水带,仅仅是清淤回填一般的粘性土,施工完成后,由于长期浸泡,坡内地下水也无法快速排出,中下部土体会慢慢变软,造成高填路堤外侧中下部土体压缩变形加大,从而使整个高填路堤产生大变形,在坡顶产生张性裂缝,雨季到来以后,降雨会通过坡顶后缘填挖交界面的裂缝渗入,从而在填挖交界面形成一个软弱带,使整个高填路堤土体向外产生滑移。三、处治设计方案对于滑坡的处理,常规的处理措施措施无非就是:“砍头”(即卸载,路堤滑坡因要保持路面高度不适合卸载)、“壮腰”(即锚固、抗滑桩、灌浆加固等)、“护脚”(即反压护道、抗滑桩等)。由于整个路段的路堤均已经发生向外滑移变形破坏,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只能考虑抗滑桩(在征地线内)或者反压护道(需要线外征地)的处理措施。(一)方案比较: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经过计算分析,反压护道方案需要设三级护道到坡顶(即壮腰和护脚),路堤稳定安全系数可以达到规范要求,反压护道土方量约76822m3。若采用抗滑桩方案,则需要在坡脚的边坡平台上(即护脚)设30根桩长28m、间距5m、桩径3m×4m的抗滑桩,混凝土方量达10000m3,还要加上路肩围护桩和灌浆的工程量,造价大大高于反压护道方案,且施工工艺复杂,安全隐患大。经比较,施工图设计方案采用反压护道处理可行。6 (二)、主要施工措施如下:先进行坡脚第一级平台处水田的软基处理施工,按设计要求换填片石平均厚度约5.1m,原则是要高出坡脚的水面,然后逐级填筑反压护道,待反压护道填筑完成后才进行路面翻修施工。反压护道的填筑要求采用符合部颁规范要求的填料,分层压实,压实度要求≥93%。第一、第二级反压护道高度为8m。要求在原边坡上挖台阶以便和反压护道紧密结合。重新完善边坡周边排水系统、排水沟、截水沟盲沟等。重新砌筑骨架护坡和平台截水沟、急流槽等,在边坡渗水部位加设深层导水管,引排路堤中的水。路面翻修时,将原路面面板、基层、底基层包括路床0.3m挖除,重新铺设,并在修复路面时增设横向排水管。(三)、经过处理后的路堤,在经历一年多的运行以后,路堤、路面均没有发现变形,说明反压护道的处理效果很好。四结语(一)、半挖半填陡坡高填路堤的设计要十分注意地表及地下的排水设计,必要时可使用L型排水结构,即在容易汇水的圈椅状地形或者坡面长期渗水的整个边坡填挖交界面填筑宽度为0.5-1m的级配碎石,形成了一个排水带,地下水可以通过这个排水带迅速排出到边坡底部,通过底部的水平排水带再排出边坡以外,保证了填方部分土体的含水量不发生太大的变化,从而可以保证填方路堤的稳定。(二)、半挖半填陡坡高填路堤要十分注意底部(包括坡脚)的排水设计,要考虑下部不要长期泡水,避免坡脚土体软化,一般需要设计一定高度的片石,形成可靠的水平排水带,保证基脚的稳定。6 (三)、山区的半挖半填陡坡高填路堤产生滑移破坏后,由于线外征地相对容易,要优先使用反压护道的方法进行加固,比采用桩基处理滑要经济、快速和安全。参考文献:[1]中交第二勘察设计研究院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2]龚晓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马惠民,王恭先,周德培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