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8 MB
  • 50页

《2021混凝土规范大全》CECS51-1993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主编单位重庆建筑大学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年月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前言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能更合理估计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阶段性能充分发挥结构潜力收到节约材料简化设计方便施工的效果从年代开始我国在钢筋混凝土楼盖设计中已有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进行计算的年代曾编制过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考虑内力重分布暂行规程未审定颁布近年来国内对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更深入和系统的研究从而为编制本规程提供了技术依据为了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设计中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于年以建标字第号文委托重庆建筑大学天津大学清华大学进行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的编制工作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反复讨论和修改最后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委员会组织审查定稿现批准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编号为并推荐给各工程设计单位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重庆建筑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重庆市沙坪坝邮政编码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年月日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目次总则符号材料性能作用和作用效应几何参数计算系数及其他基本计算规定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的计算连续梁的承载能力计算单向连续板的承载能力计算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框架计算框架的承载能力计算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附录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梁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附录规则框架的简化计算方法附录本规程用词说明附加说明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总则为了在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结构中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做到合理估计结构承载能力变形和裂缝并达到简化设计节约材料确保安全的目的特制定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抗震设防烈度度及度以下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设计其中框架结构层数不宜超过层高度不宜超过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层数和高度可适当增加本规程不适用于以下情况直接承受动荷载作用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轻质混凝土结构及其他特种混凝土结构受侵蚀性气体或液体严重作用的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二次受力的叠合结构按本规程设计的结构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标准的规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符号材料性能编号代号涵义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地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箍筋抗压强度设计值作用和作用效应编号代号涵义弯矩设计值梁的简支弯矩设计值按弹性方法算得的弯矩设计值梁左右支座截面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并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影响的弯矩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计算的弹性弯矩值剪力设计值按简支梁计算的支座剪力设计值轴向力设计值沿梁板单位长度上的永久荷载设计值沿梁板单位长度上的可变荷载设计值集中永久荷载设计值集中可变荷载设计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几何参数编号代号涵义计算跨度净跨同一截面内各肢竖向箍筋的全部截面面积矩形截面宽度形工形截面的腹板宽度沿构件轴线方向的箍筋间距截面有效高度楼盖长度指横向抗侧力结构之间的距离楼盖宽度框架层间侧移值框架顶点移值框架层高框架总高截面惯性矩计算系数及其他编号代号涵义弯矩调幅系数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系数集中荷载修正系数箍筋配筋率梁柱线刚度值连续梁连续板规则框架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系数连续梁规则框架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剪力系数规则框架柱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内力系数规则框架梁的基本弯矩系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续表编号代号涵义规则框架梁的基本剪力系数规则框架柱的基本内力系数考虑梁柱线刚度变化对弯矩的影响系数考虑可变荷载设计值与永久荷载设计值的比值变化对弯矩的影响系数考虑梁柱线刚度比的变化对剪力的影响系数考虑可变荷载设计值与永久荷载设计值的比值变化对剪力的影响系数考虑梁柱线刚度比的变化对框架柱内力的影响系数考虑可弯荷载设计值与永久荷载设计值的比值变化对框架柱内力的影响系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基本计算规定按本规程进行结构设计时受力钢筋宜采用级级或级热轧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范围内选用本规程采用弯矩调幅法考虑结构的塑性内力重分布用弯矩调幅系数表示构件截面的弯矩调整幅度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在调整构件控制截面的弯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除应按本规程条条条和条的规定取值外不宜超过弯矩调整后的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系数不应超过也不宜小于如果截面按计算配有受压钢筋在计算时可考虑受压钢筋的作用弯矩调整后梁板各跨两支座弯矩的平均值与跨中弯矩值之和不得小于简支弯矩值的倍各控制截面的弯矩值不宜小于简支弯矩值的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后的承载能力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计算考虑弯矩调整后连续梁和框架梁在下列区段内应将计算的箍筋截面面积增大对集中荷载取支座边至最近一个集中荷载之间的区段对均布荷载取支座边至距支座边为的区段此处为梁截面的有效高度此外箍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经弯矩调整后构件在使用阶段不应出现塑性铰同时构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变形和裂缝宽度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弯矩调整应在弹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分析可采用分层法迭代法及力矩分配法等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可采用反弯点法改进反弯点法即值法等计算弹性内力此时框架梁的惯性矩按下列规定计算现浇整体式框架边框架梁取中间框架梁取装配整体式框架边框架梁取中间框架梁取装配式框架边框架梁和中间框架梁均取为框架梁矩形部分的惯性矩按弹性方法计算框架侧移时应对构件的刚度进行折减现浇整体式框架折减系数可取装配式或装配整体式框架折减系数可取对于重要建筑结构可根据工程需要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全过程分析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的计算连续梁的承载能力计算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弯矩设计值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系数按表采用沿梁单位长度上的永久荷载设计值沿梁单位长度上的可变荷载设计值计算跨度根据支承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当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时取为净跨当两端搁支在墙上时取并不得大于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当一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另一端搁支在墙上时取并不得大于净跨加墙支承宽度的注本规程的荷载设计值为荷载分项系数与荷载代表值的乘积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系数表端支座截面端支座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离端第二跨跨中中间支座中间跨跨中支承情况搁支在墙上用于两跨连续梁与梁整体连接与柱整体连接用于多跨连续梁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注表中和分别为从两端支座截面和边跨跨中截面算起的截面代号表中弯矩系数适用于荷载比大于的等跨连续梁等跨连续梁当承受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时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集中荷载修正系数依据一跨内集中荷载的不同情况按表确定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系数按表采用一个集中永久荷载设计值一个集中可变荷载设计值计算跨度按条的规定确定集中荷载修正系数表截面荷载情况当在跨中中点处作用一个集中荷载时当在跨中三分点处作用有两个集中荷载时当在跨中四分点处作用有三个集中荷载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的剪力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剪力设计值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剪力系数按表采用净跨度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连续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剪力系数表截面荷载端支座支承情况支座内侧支座外侧支座内侧支座外侧支座内侧情况均搁支在墙上布梁与梁或梁与柱荷载整体连接集搁支在墙上中梁与梁或梁与柱荷载整体连接注表中分别为支座内外侧截面的代号在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作用下等跨连续梁的剪力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剪力系数按表采用一跨内集中荷载的个数一个集中永久荷载设计值一个集中可变荷载设计值相邻两跨的长跨与短跨之比值小于的不等跨连续梁在均布荷载或间距相同大小相等的集中荷载作用下梁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和剪力设计值仍可按条至条的规定确定但在计算跨中弯矩和支座剪力时应取本跨的跨度值计算支座弯矩时应取相邻两跨中的较大跨度值对不符合条规定的不等跨连续梁或各跨荷载值相差较大的等跨连续梁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内力重分布计算按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用弹性分析方法计算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弯矩此时连续梁的计算跨度应根据支承条件确定当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时取为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当两端搁支在墙上时取并不得大于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当一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另一端搁支在墙上时取并不得大于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为梁或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柱的支承宽度在弹性分析的基础上降低连续梁各支座截面的弯矩其调幅系数不宜超过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计算时连续梁各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当连续梁搁支在墙上时当连续梁两端与梁或柱整体连接时式中按简支梁计算的支座剪力设计值支座宽度连续梁各跨中截面的弯矩不宜调整其弯矩设计值可取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并按弹性方法算得的弯矩设计值和按下列公式计算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者式中按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设计值连续梁左右支座调整后的弯矩设计值连续梁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可按荷载最不利布置根据调整后的支座弯矩用静力平衡条件计算也可近似取用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按弹性方法算得的剪力值单向连续板的承载能力计算两对边支承的板按单向板计算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的四边支承板也可按短边方向受弯的单向板计算但当上述比值为时沿板长方向应配置不少于短方向的受力钢筋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单向连续板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式中单向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系数按表采用沿板跨单位长度上的永久荷载设计值沿板跨单位长度上的可变荷载设计值计算跨度根据支承条件按下列规定确定当两端与梁整体连接时取净跨当两端搁支在墙上时取净跨加板厚并不得大于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当一端与梁整体连接另一端搁支在墙上时取净跨加板厚并不得大于净跨加墙支承宽度的连续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弯矩系数表截面离端第二端支座支承情况端支座边跨跨中离端第二支座中间支座中间跨跨中跨跨中搁支在墙上用于两跨连续板与梁整体连接用于多跨连续板注表中弯矩系数适用于荷载比大于的等跨连续板相邻两跨的长跨与短跨之比值小于的不等跨单向连续板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各跨跨中及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条的规定确定此时计算跨中弯矩应取本跨的跨度值计算支座弯矩应取相邻两跨的较大跨度值对不符合条规定的不等跨连续板或各跨荷载值相差较大的等跨连续板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内力重分布计算按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用弹性分析方法计算连续板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弯矩此时连续板的计算跨度应根据支承条件确定当两端与梁整体连接时取为支座中心线间的距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离当两端搁支在墙上时取板厚并不得大于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当一端与梁整体连接另一端搁支在墙上时取板厚并不得大于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为梁的支承宽度在弹性分析的基础上降低连续板各支座截面的弯矩其调幅系数不宜超过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计算时连续板各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根据不同支承条件参照公式或公式确定连续板各跨中截面的弯矩不宜调整其弯矩设计值可取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并按弹性方法算得的弯矩设计值和按式计算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者在不等跨连续板或各跨荷载值相差较大的等跨连续板中根据工程经验当判断结构的变形和裂缝宽度均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内力重分布计算从较大跨度板开始在下列范围内选定跨中的弯矩设计值边跨中间跨按照所选定的跨中弯矩设计值根据第款的条件确定较大跨度板的两端支座弯矩设计值再以此支座弯矩为已知值利用上述步骤和条件确定邻跨的跨中和另一支座的弯矩设计值当单向连续板的周边与钢筋混凝土梁整体连接时除边跨和离端第二支座外各中间跨的跨中和支座弯矩设计值均可减少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等跨连续梁和等跨单向连续板当按本规程条条和条确定支座及跨中截面的弯矩设计值时构件的跨高比不宜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八的规定此时可不进行挠度验算不等跨连续梁和不等跨单向连续板当跨高比不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八的规定时可不进行挠度验算否则结构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根据构件的刚度用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所算得的挠度值不应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在计算挠度时可以假定各同号弯矩区段内的刚度相等并取用该区段内最大弯矩处的刚度构件的刚度可近似根据使用阶段的弹性弯矩值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确定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当计算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和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直径符合本规程附录的规定时可不作裂缝宽度验算当不符合条规定时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的裂缝宽度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验算在确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时计算截面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影响的弯矩值可近似按下列公式计算支座截面跨中截面式中按荷载短期效应组合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用弹性方法计算的弯矩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支座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对等跨连续梁板可按条的规定确定对于不等跨连续梁板可取条和条实际选用的数值等跨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当按条条和条确定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设计值时各跨跨中截面及端支座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为零其余各支座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可由图查得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0.30.3二跨四跨0.20.2五跨四跨0.10.1五跨B支座C支座三跨012345012345q/g(Q/G)q/g(Q/G)0.30.3二跨四跨0.20.20.10.1五跨五跨B支座四跨C支座三跨012345012345q/g(Q/G)q/g(Q/G)单向连续板图等跨连续梁和单向连续板的关系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框架计算框架的承载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框架仅对框架梁的弯矩进行调整其弯矩调幅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用无侧移框架对竖向荷载产生的弹性弯矩进行调整弯矩调幅系数值不宜超过有侧移框架对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弹性总弯矩进行调整弯矩调幅系数按表规定采用有侧移框架的最大允许弯矩调幅系数表框架形式单跨多跨框架层层数层按款款确定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时尚应满足下列条件框架梁的跨度不应大于且跨高比不大于当在之间时第和款所规定的最大允许弯矩调幅系数宜减少框架梁的轴压比不应大于框架梁上的竖向可变荷载设计值与永久荷载设计值之比应大于当框架梁端支座有外伸臂时外伸臂根部的悬臂弯矩超过框架梁的端支座内侧弹性弯矩的一半时该框架梁的端支座内侧弯矩不宜调整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框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内力重分布计算按荷载的最不利布置用弹性分析方法计算框架梁和框架柱各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内力在弹性分析的基础上降低框架梁各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对顶层框架梁各中间支座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可取其余各层框架梁各中间支座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可按条的规定选用通常可取最大允许值各层框架梁的端支座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可取中间支座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的框架梁各支座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按公式确定框架梁各跨跨中截面的弯矩一般不宜调整其弯矩设计值可取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并按弹性方法算得的弯矩设计值和按公式算得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者框架梁进行弯矩调整后各计算截面的剪力设计值仍可按考虑可变荷载最不利布置并按弹性方法计算确定框架柱各控制截面的弯矩剪力轴向力设计值仍取用弹性计算结果对有侧移框架底层柱其弯矩和剪力设计值宜将弹性计算结果乘以增大系数且在底层柱底倍柱截面高度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对规则框架其框架梁和框架柱各计算截面的内力设计值可按附录确定当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房屋同时满足下列三款要求时可按无侧移框架调整弯矩房屋两端或接近两端设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或具有非轻质填充墙的多层框架且房屋横向为三跨及三跨以上或为两跨且房屋的总宽度不小于房屋的总高度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或设置配筋现浇层的钢筋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楼盖楼盖长宽比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对不超过层的房屋不大于对层和层的房屋不大于对层和层的房屋不大于变形和裂缝宽度验算框架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侧移可近似地按弹性方法计算对现浇整体式框架结构应按弹性计算结果乘以后采用对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应按弹性计算结果乘以后采用框架层间侧移值及顶点侧移植应满足下列要求式中框架的层高框架的总高当框架梁的跨高比不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八的规定时可不进行挠度验算当不符合条的规定时框架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挠度可参照条的规定验算当框架梁计算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和纵向受拉钢筋直径符合本规程附录的规定时可不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当不符合条的规定时框架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裂缝宽度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验算在确定纵向受拉钢筋应力时计算截面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影响的弯矩值可参照条的规定计算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附录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梁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从最外排纵向受拉钢筋外边缘至受拉底边的距离的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梁当其纵向受拉钢筋直径不超过图中根据弯矩调幅系数和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系数查得的钢筋直径时可不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弯矩调幅系数不超过采用级钢筋且钢筋直径小于时可不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其余图中未列出的混凝土和钢筋级别应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裂缝宽度验算图中的值对于等跨连续梁板可按条的规定确定对于不等跨连续梁板和框架梁按实际弯矩调整值确定图适用于受拉区为矩形截面的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梁0.400.40C20级钢筋C20级钢筋250.350.3522200.300.30180.250.251625140.20220.2020d=120.150.15180.100.10d=160.050.0500.100.200.3000.100.200.30(a)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0.400.40C25级钢筋C25级钢筋0.350.35250.300.30220.250.2520180.200.201625140.150.15220.100.10md=20od=120.05c0.05.c00.10ea0.200.3000.100.200.30oni0.40s0.40C30级钢筋.C30级钢筋250.35w0.3522ww200.300.301825160.250.2522网140.20200.20讯d=12180.1516资0.15d=14筑0.100.10建0.050.05国00.100.200.30中00.100.200.30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0.40C35级钢筋0.350.300.2525220.2020180.15d=160.100.0500.100.200.300.400.40C40级钢筋C40级钢筋0.350.35250.300.3022200.250.251825160.200.2022140.15200.1518d=120.100.10d-160.050.0500.100.200.3000.100.200.30图连续梁单向连续板和框架梁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附录规则框架的简化计算方法当钢筋混凝土框架符合下列规定时可按本附录确定框架梁和柱各计算截面的内力各跨跨度相等或跨度相差不超过同层的层高相同底层与其他各层的层高高差不超过其余各层之间的层高高差不超过同层框架梁的截面尺寸应相同各中间柱的截面尺寸应相同边柱的截面尺寸可以小于中间柱柱沿房屋高度截面尺寸宜相同但当框架层数多于层时允许柱子沿房屋高度变化一次作用于同层框架梁上的荷载应相等不同层的框架梁承受的荷载可不相同作用于顶层框架梁上的荷载不考虑荷载最不利布置全部按永久荷载计算框架柱采用对称配筋竖向均布荷载下的框架内力计算框架梁支座和跨中截面的弯矩设计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规则框架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弯矩系数框架梁的基本弯矩系数由表查得考虑梁柱线刚度比的变化对弯矩的影响系数单层框架查图多层框架查图考虑可变荷载设计值与永久荷载设计值的比值变化对弯矩的影响系数单层框架查图多层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框架查图沿框架梁单位长度上的永久荷载设计值沿框架梁单位长度上的可变荷载设计值计算跨度当计算跨中截面的弯矩时取轴线跨度当计算支座截面的弯矩时取净跨框架梁支座截面的剪力设计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规则框架梁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剪力系数框架梁的基本剪力系数由表查得考虑梁柱线刚度比的变化对剪力的影响系数查图考虑可变荷载设计值与永久荷载设计值的比值变化对剪力的影响系数查图框架梁的净跨框架柱的内力设计值按下列规定确定框架柱采用对称配筋各控制截面的弯矩轴向压力设计值可按下列三种最不利组合确定第一种组合第二种组合第三种组合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式中框架柱考虑内力重分布的内力系数框架柱的基本内力系数由表查得考虑梁柱线刚度比变化对柱内力的影响系数单层框架查图多层框架查图考虑可变荷载设计值与永久荷载设计值比值的变化对柱内力的影响系数单层框架查图多层框架查图从计算层算起至框架顶层的层数框架梁的计算跨度当框架梁的跨度相等时按轴线间跨度采用当柱两侧框架梁的跨度不等时计算柱弯矩按左右跨较大跨度值采用计算柱轴向压力按左右跨的平均跨度值采用当按公式和计算柱的弯矩时式中的或应采用上下框架梁的较大值框架梁各控制截面的基本弯矩系数表支座及跨中截面的基本弯矩系数框架框架框架梁跨数层数层次顶层单跨顶层其他各层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续表支座及跨中截面的基本弯矩系数框架框架框架梁跨数层数层次顶层顶层其他各层顶层其他各层两顶层跨其他各层及两顶层跨其他各层以上顶层其他各层顶层其他各层顶层其他各层注表中支座弯矩系数取负值跨中弯矩系数取正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框架梁各控制截面的基本剪力系数表框架梁支座截面的基本剪力系数框架框架框架梁跨数层数层次单跨所有各层顶层顶层其他各层顶层其他各层两跨顶层及其他各层两顶层跨其他各层以上顶层其他各层顶层其他各层顶层其他各层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框架柱子各控制截面的基本内力系数表柱柱柱框架框架柱子跨数层数分层相应相应相应相应相应相应相应顶层单中间层跨底层moc两.c跨顶层ea及底层on两i顶层s跨.中间层w以w底层w上网讯资筑建国中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续表柱柱柱框架框架柱子跨数层数分层相应相应相应相应相应相应相应顶层中间层底层两顶层跨及中间层两m底层o跨c.以顶层ce上a中间层onis底层.www网讯资筑建国中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续表柱柱柱框架框架柱子跨数层数分层相应相应相应相应相应相应相应顶层中间层两跨底层及两顶层跨mo以中间层c.上cea底层onis注凡单层框架柱和多层框架的底层柱有两排数据者.分别表示该层柱上下端截面的系数表中柱相应的即表中第ww项内力轴力系数各层都不相同应分别取值其中单跨至层框架柱应根据框架的层数从上至下依次取值且底层柱的上w下端截面取同一系数两跨框架的柱和四跨框架的柱相应的即表中第项和第项内力取网讯资筑建国中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11.41.3A1.2单1.111.00.92=10.80.7单跨0.60.5A0.40.3层00.51.01.52.02.53.03.54.04.55Kb/Ke1框1.4A1.3多1.2架1.1CB1.0C2=10.9B0.8跨0.70.60.50.4A0.300.51.01.52.02.53.03.54.04.55Kb/Ke图单层框架的关系曲线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1m2oABexC1.1c1.0A.Bin1.0Binc0.9BexBexe0.9a0.8Bin顶BinBexC0.8on0.7CCiA0.70.6层sA0.6.0.500.51.01.52.0w2.5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框w1w2架1.31.01.2网0.9梁1.1讯0.81.0资0.70.9筑0.60.80.500.51.01.52.02.53.03.54.04.5建4.55kb/Ke00.51.01.52.02.5q/g国中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12AA1.1B1.05其C1.01.00ABexBBCCBin0.90.95余0.80.90C各0.70.85A0.60.8000.51.01.52.02.5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层12框1.31.051.21.0架1.10.951.00.900.90.85梁0.80.8000.51.01.52.02.5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图多层框架的和关系曲线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3AB1.04多1.02层1.00CC框框4=10.98架0.96B架0.94A00.51.01.52.02.53.03.54.04.55Kb/Ke梁34多B剪1.061.00层1.04C0.98力1.020.96框AABC1.000.94架0.98C0.92BA0.960.900.51.01.52.02.5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图单层及多层框架的和关系系曲线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51.4A1.3单1.2M1.1BC1.0C6=10.9层0.80.70.60.5B框0.4A0.300.51.01.52.02.53.03.54.04.55Kb/Ke架51.04A柱1.02BB1.00CCN6=10.980.960.94A00.51.01.52.02.53.03.54.04.55Kb/Ke图单层框架柱的关系曲线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561.41.151.21.10AMmax1.01.05顶层顶中底层0.81.00中底层0.60.950.40.9000.51.01.52.02.5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561.041.3框1.21.021.001.1中底层顶中底层相应的N0.981.0顶层0.960.90.940.800.51.01.52.02.5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561.041.00中底层0.95顶层1.02顶层0.9ANmax1.00中底层0.980.850.960.80.940.7500.51.01.52.02.53.03.54.04.55Kh/Kc00.51.01.52.02.5q/g561.41.1框1.31.01.20.9顶顶层相应的M0.8中1.1底层1.0中底层0.70.90.600.51.01.52.02.53.03.54.04.55Kb/Kc00.51.01.52.02.5q/g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561.051.051.001.04顶顶中中AMmax0.95底层1.03底层0.901.020.851.010.801.0000.51.01.52.02.5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5底层m61.41.3顶层o1.4框1.21.1中层c1.3底层1.0.0.91.2相应的N0.8c中层0.7e1.10.6顶层顶中底层0.5a1.00.4o底层0.30.900.51.01.52.02.5n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is.www网讯资筑建国中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561.050.9底层1.000.8中0.950.7顶AMmax0.90顶0.6中0.85底层0.50.800.400.51.01.52.02.5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561.041.4框1.031.3底层的N1.02中1.2应顶中底层相1.011.1顶层1.001.00.990.900.51.01.52.02.53.03.54.04.55Kb/Ke00.51.01.52.02.5q/g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q/g2.52.0=161.5中,底层顶层1.00.5061.000.980.960.940.920.904.5Kb/Kc(e)4.03.53.02.5=152.0顶,中,底层1.51.00.5051.061.041.021.000.980.96Nmax相应的MB柱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q/gq/g2.52.52.02.01.51.5顶,中,底层中,底层1.01.0顶层0.50.500661.00.80.60.40.21.41.31.21.11.00.94.5Kb/Kc4.5Kb/Kc4.04.03.53.53.03.02.52.5顶,中,底层2.02.0顶,中,底层1.51.51.01.00.50.500551.21.00.80.60.40.21.21.00.80.60.40.2Mmax相应的MB柱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q/g2.52.0=161.5中,底层顶层1.00.5061.000.980.960.940.920.90Kb/Kc(g)5.04.03.53.0=152.52.01.5顶,中,底层1.00.5051.031.021.011.000.990.98Nmax相应的MB柱图多层框架柱的和关系曲线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计算步骤仅承受竖向荷载的框架确定计算简图包括跨度层高梁柱截面尺寸和荷载根据框架的跨数层数由表查出各控制截面的基本内力系数计算梁柱线刚度比度比并由图至图查出影响系数计算可变荷载设计值与永久荷载设计值的比值由图至图查出影响系数将各系数分别代入公式至公式算出框架梁柱各控制截面的内力设计值框架梁两支座弯矩的平均值加跨中弯矩之和不应小于倍按净跨计算的简支弯矩如果计算结果不满足上述要求则该跨跨中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应按规程公式确定根据内力设计值进行配筋计算仅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的抗剪箍筋一般可按构造配置0.25中支座0.200.15边支座0.100.0500.51.01.52.02.53.0q/g图关系曲线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框架梁的纵向受拉钢筋直径不应超过附录不需作裂缝宽度验算的最大钢筋直径在应用附录时弯矩调幅系数值可近似按下列规定确定单跨框架的支座和跨中截面取两跨和两跨以上框架各层跨中截面及顶层边支座截面取顶层各中支座截面取除顶层外的其余各层框架梁支座截面的值根据的比值由图查得框架梁的跨高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附录八不需作挠度验算的跨高比的要求同时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框架当框架同时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时可将两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分开计算然后叠加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按本附录方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可用结构力学的近似方法或其他简化方法计算并不考虑弯矩调整在叠加截面的内力时应考虑荷载的最不利组合并乘以相应的荷载组合系数框架柱各控制截面的剪力设计值可按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剪力设计值乘以后采用计算图表和使用方法在使用表至表图至图时梁柱各计算截面采用图所示的编号当框架的层高跨度和截面尺寸有变化时应按如下规定计算梁柱线刚度比何当计算中间跨框架梁的内力时应取该梁与上下层中柱的线刚度比的平均值当计算边跨框架梁的内力时应取该梁与上下层边柱的线刚度比的平均值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当计算柱的内力时应分别按该柱与上下框架梁的梁柱线刚度比查选择较大值采用在计算中间各层和底层框架梁的内力时应按本层框架梁上的可变荷载设计值与永久荷载设计值的比值查和当计算中间各层和底层柱的内力时应分别按上下框架梁的值查并选取较大值采用当计算顶层框架梁或顶层柱的内力时应按顶二层框架梁上的值查或顶层ABexBinCexCinIIIIIIABexBinCexCin顶层IIIIII顶二层中间层底层AAAAAA图截面编号及梁柱名称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附录本规程用词说明为便于在执行本规程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条文中指定必须按其他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要求或应按执行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他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可参照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 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附加说明本规程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重庆建筑大学参编单位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主要起草人刘南科周基岳王春瑞王玉起赵光仪吴佩刚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