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3.73 KB
- 1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拱XXX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审批人:XXX集团有限公司XXX道改建工程项目指挥部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11.1编制范围11.2编制依据1第二章工程概况32.1工程概述32.4沿线自然地理条件32.5气候特征32.6主要参建单位4第三章施工目标53.1管理目标53.1.1工期目标53.1.2质量目标53.1.3安全目标53.1.4环保目标53.2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54.1现场准备74.2测量准备74.3试验准备74.4施工机械准备7第五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85.1拱涵施工工艺流程85.2施工方法95.2.1基础、涵台施工95.2.2拱圈施工105.2.3沉降缝处理12I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5.1.1洞口八字墙、截水墙施工12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14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157.1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57.2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15第八章环保保护措施16I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依据1.1编制范围XXXXXX邂道KXXXXX纲筋混凝土拱涵工程1.2编制依据1、XXXXXXt改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文件、地勘资料以及施工现场踏勘资料等全部资料;企业的装备能力、技术素质、资金储备、劳力资源、物资储备登综合实力;以及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2、国家颁布的高速公路施工、验收规范详见表1-1:表1-1项号规范、标准编号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JTGF801-2004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5《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JGJ/T27-20013、安全生产规范、规程标准详见表1-2表1-2项号规范、标准类另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3编制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标准和设计文件,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实现工程项目的全部功能;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建设单位要求,有效地集中施工力量,按期完成;按照工序关系,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考虑。3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1)本标起讫桩号为KXXXXX里程XXXkm共设X道钢筋碎拱涵。设计荷载公路-1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跨径为X米。2)拱圈及拱座浇筑为一体,采用C40现浇钢筋混凝土,台身、帽石、护拱采用C25混凝土,余均采用C20混凝土;洞口铺砌采用上层20cm厚C20混凝土,下层采用20cm厚12%5灰土(或砂砾石),八字墙及截水墙基础铺底采用10cm厚12%5灰土(或砂砾石)垫层。钢筋:凡直径<12mmi■采用HPB30Cffl筋,凡直径》12mmt,采用HRB33耶筋。2.4沿线自然地理条件1)地理条件:该区段具较为典型的黄土地貌,沟谷发育,沟谷中黄土陡壁险峻,冲积倾斜平原、低山丘陵区和黄土台地丘陵。2)水文情况:项目所在区路区地表水不发育。线路所经区域地面径流和入境水主要来自天然降水,因集中于汛期,处部分入渗外,绝大部分成为汛期弃水。沿线主要水库为朝阳沟水库。本区地下水由于地形变化较大,地下水埋藏深浅不一。在地势较高地段,浅表地下水不丰富,地下水主要由降水和河、渠、塘水渗入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地下水埋深较深。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弱腐蚀性。2.5气候特征1)路线所在地区XXXXXX疝于北温带南沿,属暖温大陆性半干燥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燥多旱,夏季炎热,多雨易涝,秋季天气多变,旱涝交错,冬季寒冷多风,干燥少雨雪,冬旱频繁。2)气温年平均气温14.4℃,高温天气集中于6-7月份,极端温度达42—45℃;低温天气主要集中在1月份,最低气温可达在-19.7℃。全年日平均气温在0℃以上达293-312天。3)日照、降水、湿度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约2400小时,全年7、8月日照最多,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30%;1、2月最少,仅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10%。年均降水量640.9毫米,多集中于夏季6、7月份,12、1月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年平均相对湿度60%,差距甚微。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受季风影响。4)雾、霜、雪区域全年平均有雾日约173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天。初霜一般在10月下旬,终霜在次年3月下旬。全年无霜期为220天。年平均降雪11CM最大厚度达20CM最大冻土11CM1)风向、风速区内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主导风为东北风和西北风,夏季为南风,春秋二季为冬夏交替时间,风向没有冬夏稳定,但由于近地层风向受地形影响,各地风向略有差别。全年风速平均3m/S,最大达18m/S。2)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本区处于河北平原强震带与许昌-淮南地震带之间,远离太行山前断裂和聊考大断裂等强震发震断裂带,项目区内断裂构造均为非区域性大断裂,其规模小,第三纪以来活动微弱,且区内历史地震多为中小地震。XX境内为6度,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VI度,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3)沿线工程用水及用电施工用水:本项目附近地表河流中由于河水受到污染,不能作为工程用水,本项目工程用水,需采用地下水或自来水。施工用电:本项目沿线原有输变电设施较为齐全,施工阶段可根据需要,向当地供电部门提请,采用就近接变或农电直供或自备发电机。2.6主要参建单位建设单位名称:XXXXX设计单位名称:XXXXXX监理单位名称:XXXXXX施工单位名称:XXXXXXX3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第三章施工目标3.1管理目标“干一项工程,树一块丰碑”是我公司一贯的经营宗旨。施工过程中,我公司将重点投入、重点保证,从人、财、物上大力支持;在业主、监理的正确领导下,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文明施工”完成本工程。3.1.1工期目标从XXXXXXF始至XXXXX2竣工。我公司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管理,派精干的队伍、精良的设备进场,确保按照业主要求的时间高标准完成施工任务,并尽量提前完工。3.1.2质量目标确保优质工程,让业主满意。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工程施工质量等级达到合格,分项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分部工程合格率达100%,单位工程合格率100%,并保证外观质量,达到精品工程的要求。3.1.3安全目标无人员伤亡事故,机械设备没有较大损伤。无火灾事故、急性中毒事故,预防职业伤害。3.1.4环保目标施工中对沿线河道、村庄等不造成危害及无环境污染。3.2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我公司成立责、权、利相统一的项目经理部,隶属公司总部管理,按项目法全面负责本工程施工,处理该工程的所有现场事务。选派符合甲方要求的,具有或一级建造师资质、管理能力强、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任项目经理;在公司范围内调遣或聘请适合本标段施工要求的人员,合理配置和调遣施工的队伍、生产资源和设备;项目经理部各机构部门同时7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受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管理;项目经理部将按照我公司项目管理的要求优质、高效、安全、按期完成本工程施工。(项目组织机构图3-1)组长:XXXX副组长:XXXXXX组员:XXXXXXXXX图3-17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第四章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4.1现场准备1)在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前先修筑施工便道,以保证交通顺畅,方便施工。2)所需模板已进场,施工、管理人员已进场,满足施工要求。4.2测量准备导线复测和拱涵基础测量放样准备完毕。4.3试验准备1)各种原材试验、砼配合比试验完成。2)所需要砼数量提前报砼拌合站出料,确保砼按计划到场。4.4施工机械准备机械设备选择挖掘机1台(助友350)装载机1台(山东临工956)自卸汽车2台插入式振动器3各发电机2台(15kw)钢筋弯曲机1台钢筋调直机1台钢筋切割机1台电焊机1台7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第五章主要施工技术方案5.1拱涵施工工艺流程拱涵施工工艺流程详见图5-1:不满足7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7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图5-17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5.1施工方法5.1.1基础、涵台施工1)基础的定位与放样在基坑开挖前,由测量组采用全站仪进行基坑的定位放样工作。先根据涵洞的纵横轴线,结合断面尺寸计算出基础边线的定位点,再根据开挖深度、坡度放样划出基坑的开挖范围线。基坑底部尺寸应确保每边有50cm的工作面,以便于支撑、立拆模板和排水。2)基坑开挖(1)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外2米处加以固定。(2)基坑开挖应保持良好的排水,基坑外设置集水井,以利于基底排水。(3)用挖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4)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基底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时间内放样、装模,用砂浆封底再进行基础的浇筑。若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处理。4)基础混凝土浇筑:基础为C25碎,碎采用拌和机搅拌,混凝土罐车运到现场,分段、分层浇筑,振动器振动密实。5)砼台身模板安装:待基础施工后,进行墙身的放样。按每段墙身进行模板安装,到每一道沉降安装好后浇筑砼。6)碎墙身浇筑:墙身为C25碎,墙身碎采用拌和机搅拌,,混凝土罐车运到现场,分段、分层浇筑,每层50cmi层层振实。涵台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宽2cm,要求与基础做成上下通缝。7)支撑梁:待基础、墙身施工后,进行支撑梁的放样。支撑梁为C25碎,按每段进行模板安装,安装好后浇筑砼。砼采用拌和机搅拌,分段、分层浇筑,层层振实。8)墙身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竖直贯通,用沥青麻筋填塞,各工作段的分段位置应在沉降缝处。9)砼浇筑完后在7天内加强养生。待墙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在其上进行拱圈施工。5.2.2拱圈施工1)内拱支架搭设a.内拱支架采用碗扣支架搭设,支架横向间距0.6m,两端0.5m纵向排距为0.9m。层高为0.6m和9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1.2m。拱脚以上为整体式拱盔,采用①48x3.5mm钢管焊接而成,每根i坐落在支架上托上,纵向采用钢管连接成一个整体。b.在每根j拱架上沿外缘均布10cm长的45mrK45mm勺角钢,纵向焊接固定在拱架上(1#涵洞焊11处,2#涵洞焊9处),然后在角钢内纵向放置50mme100mm勺方木,以固定模板用。每根方木两侧各纵向铺设一根钢管,用铁丝绑定在角钢或方木上,用于拱部模板加固。2)拱圈底模、端模安装a.拱架搭设完成后,在其上铺设12mm厚的饰面板,做为拱圈底模,采用铁钉固定在拱架方木上。纵向方向每端底模应宽出20cm,以方便端模安装。模板接缝处应平齐,并用胶带纸粘贴。b.外模在拱顶位置预留100cm宽的通槽作为混凝土的入模口,在拱圈下口起拱线位置高50cm处间隔1m预留一个30X30小槽,以方便浇注时对拱圈底部混凝土的捣固。在混凝土浇注到指定标高后,封闭预留槽。(详见图5-2)9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图5-23)钢筋安装a.底模安装完成后,进行拱圈钢筋安装。钢筋厂内加工制作,运输至现场后安装成形。环向钢筋与拱架处涵台预留钢筋绑扎连接,绑扎长度不小于42cmi安装前先将涵台预留钢筋校正,使其位置精准。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mmi垫块采用塑料垫块。b.钢筋安装完成后,再安装端模。端模为自制木模板,模面为12mmB的饰面板,采用斜撑固定。4)拱圈碎浇筑拱圈模板、钢筋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即进行拱圈碎浇筑作业。碎采用商品碎,罐车运输至现场后泵送或梭槽入模,水平分层浇筑,层厚不超过50cm=采用50mm振捣器捣固,碎捣固方法同前。浇筑顺序为先从拱脚处开始,两侧对称浇筑,浇筑过程中注意保持两侧碎高度相同,防止支架受力不均匀变形。15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拱圈砼一次浇筑成形,不留设施工缝。5)养护、脱模碎终凝后即覆盖浇水养护,浇水养护期不少于14天。待碎强度达到2.5MPa后,可拆除外膜及端模,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的80%后,方可拆除底模。底模拆除时,先对称松动支架上托,然后拆除拱部支架、脱模。5.2.3沉降缝处理洞身每隔6米设一道沉降缝,设缝处涵身断开做成通缝,沉降缝构造:木板应用热沥青浸泡,沥青麻絮应填塞密实,以防渗漏水。5.2.4洞口八字墙、截水墙施工a、施工准备(1)场地的清理、平整,施工便道的畅通。(2)施工机械、人员、材料的进场准备。(3)原材的检验、施工配合比的设计和报审完成。b、基坑放样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c、基坑开挖:(1)按基坑控制桩用灰粉放出基坑四周边线。。(2)用挖机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然后人工挖除剩余20cm土,以免机械扰动原状土或超挖。(3)基坑开挖后应检验基底承载力,合格后,妥善修整,基础底铺设10cm厚12%石灰土垫层。在最短的时间内放样,若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应按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处理。d、八字墙基础放样:15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按图纸设计的平面位置、标高及几何尺寸进行施工放样。e、基础及墙身混凝土的浇筑洞口八字墙和涵洞墙身之间留1cm沉降缝,八字墙和截水墙均采用C20混凝土浇筑,模板木模,安装较为灵活方便。浇筑过程中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密实。浇筑后加强养生。f、墙背回填:台背填土须待上部构造架设完毕,盖板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进行,并须同时在两侧台后分层对称夯实,台后填料选用10%石灰土,压实度不能低于96%,涵洞体与土接触的部分,刷一层沥青防水层。15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第六章质量保证措施1)项目部建立强有力的生产指挥系统、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从项目经理部班子成员到主要部门负责人以及其他技术和管理人员从严考核选用,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目标的实现。2)认真总结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认真审核该合同段工程技术方案,改进和完善施工方案及生产工艺,确保工程质量。3)严格按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目标,优化、完善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方案,做好相应配套计划,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及责任人,确保总体创优目标的实现。4)加强内部管理协调力度,合理安排施工力量,以总工期为目标,掌握轻重缓急,保持合理的施工节奏。5)当进度和质量发生矛盾时,坚决贯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工期。6)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都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验,符合质量标准,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7)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并做好上岗前的技术培训和交底工作,使参加施工人员做到五个明确,即:岗位明确、职责明确、质量标准明确、施工程序明确、操作规程明确。8)认真做好施工中的施工原始记录,做到资料完整,数据真实准确,内容齐全。9)项目工程部、试验室建立检测、试验设备明细台帐,掌握检测、试验设备现状,实行动态管理。10)项目工程部、试验室对凡是进场的原材料和外购件,均按招标文件、规范、程序文件规定的频率和方法进行检验、试验,对于重要原材料经总监办批复后方可使用.对未经检验、试验的原材料和外购件一律不使用。11)施工过程中各工序未得到检验、试验合格前,不进行下一道工序。12)选择经验丰富的专业化施工队伍,持证上岗专项操作。13)建立健全各项质量检查制度,及时检查,及时反馈,及时修正。15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第七章安全保证措施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项目安全总监全面负责,安全部负责布设交通安全标志并设专职安全工程师,各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作业工班设安全员。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2)施工现场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2)定期举行安全会议,适时分析安全工作形势,指定有关管理人员、队长和安全员参加,并做好记录,各作业班组对该班的安全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并及时处理安全作业中存在的问题。3)强安全检查,建立安全监督岗,实行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全责。4)住房、库棚、料场、修理间等消防安全距离符合《消防法》有关规定,严禁在室内存放易燃、有毒等危险品。3)施工机械安全控制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配戴安全帽。2)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养。3)车辆驾驶员和各类机械操作员,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对驾驶员、机械操作员定期进行安全管理教育。4)施工现场设置机械设备停放区,夜间施工作业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并有专人指挥交通。5)施工队设有专人每天对该队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上工前检查,并且现场负责人进行复查,如有不合格的设备,严禁在施工中使用。6)老设备及时更新,有故障设备及时检修,无法检修的设备必须更换。7)对部分设备在每天工作结束时与开工时进行认真检查,如发现问题时及时处理。8)制定相关的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各设备设有专人按规定操作,严禁违规操作。19)非操作者严禁对该机械设备进行操作。10)对设备故障及时排除,每天总结安全隐患可能存在的地方及时处理,确保工程按时完工。15
钢筋混凝土拱涵施工方案第八章环保保护措施1、加强对全体职工、民工的环保思想教育,重视环境保护,文明施工。2、在施工时对附近不应拆除的建筑物、树木以及管线、水电等设施应予以保护。3、加强施工现场粉尘、噪音、废气、污水的监视工作,把它与文明施工现场一起检查、考核、奖惩,采取措施消除粉尘、废气、污水的污染。4、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5、作好宣传教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音、粉尘的污染,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粉尘、污水、噪音污染。6、严格按照相关劳动保护的规章制度。对从事噪音、粉尘等工作的施工人员采取防护措施,适当缩短其劳动时间。7、污水和垃圾要妥当处理、污水要经常洒药和清理沉渣,垃圾要集中堆放,定期运到指定的垃圾场。8、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木,枯草、各种包装袋及其它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恶臭气体物质。9工地茶炉、火灶、锅炉等尽量采用消烟除尘型具。10、施工过程中,避免破坏农田排灌系统,在与农田或城镇排水系统发生矛盾时,应埋设临时水管、挖临时水渠,保证排灌、排水系统不间断,竣工后及时清理恢复。11、所有驻地用地,平整后铺石屑进行表处,防止灰尘飞扬,保持驻地周围的环境卫生。配备洒水车,对施工车辆经过的道路洒水去尘。12、施工机械材料按规定地方摆放整齐,告戒机械操作人员不要把各种废料随便抛在路上或其他地点,不污染周围环境。13、机械设备不破坏公路用地以外的农作物、树木,施工完成后,清理好施工现场,恢复原来地貌。14、施工取土场、弃土场要进行撒播草籽、植树等绿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15
相关文档
- 20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与标准》章节习题集答案.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05-13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环评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打印).doc
- GBT14909-2005能量系统用分析技术导则.pdf
- GBT15512-2009评价企业节约钢铁材料技术导则.pdf
- GBT18857-2008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导则.pdf
- GBT22413-2008海水综合利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pdf
- GBT25738-2010核电厂电动机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739-2010核电厂阀门调试技术导则.pdf
- GBT25875-2010草原蝗虫宜生区划分与监测技术导则.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