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00 KB
  • 8页

塔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冬季施工注意事项.doc

  • 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塔基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和冬季施工注意事项输电线路施工质量通病是指在输电线路施工中经常发生的,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些工艺缺陷和质量缺陷。为了不断提高输电线路的施工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针对开工至今各标段现场的施工工艺质量问题多发点,提出了改进方法及采取的相应措施,要求各单位针对各自的施工情况及各工程环境特点对质量通病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一、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属于隐蔽工程,质量缺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处理完毕后对外观工艺质量影响比较大,所以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实施工艺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施工前,各标段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工艺标准和工艺方法,特别在工艺方法方面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严格按操作工艺要求工作,减少基础工程质量通病。1.基础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见图一)加强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心钢筋绑扎箍筋接头同位置模板表面光洁平整,焊接牢固合理选择模板抱箍安装位置且连接牢固基础外形不美观顶木支顶位置合理,模板侧高于坑壁侧模板支顶模板支顶完毕应横平竖直混凝土配合比准确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确保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投料正确,防止出现离析现象蜂窝基础浇制混凝土按要求分层捣固密实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无杂物混凝土搅拌均匀脱模剂涂刷均匀麻面模板连接无缝隙,角模连接紧密按技术要求振捣混凝土混凝土拆模强度达到2.5Mpa缺棱掉角组塔作业保护好砼棱角和表面不受破坏拆模方法正确,防止撬棍将砼棱角破坏成品保护 〈1〉模板支顶缺陷。控制点:(1)选用加工质量合格的模板;(2)模板顶木支顶位置合理、牢固。〈2〉钢筋接头同位置。控制点:钢筋绑扎时接头位置应分别落在不同的主筋上。〈3〉混凝土麻面。控制点:(1)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洁;(2)脱模剂涂刷均匀;(3)模板连接牢固,无缝隙;(4)混凝土振捣符合技术要求。〈4〉混凝土蜂窝。控制点:(1)模板连接紧密,无缝隙;(2)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投料;(3)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使混凝土搅拌均匀;(4)采用正确的投料方法,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5)混凝土的振捣符合技术要求。〈5〉缺棱掉角控制点:(1)拆模;(2)成品保护。2.基础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1〉基础模板支顶缺陷:模板上口不直,模板侧面不在同一个竖直面上,浇制过程中出现涨模现象。浇制完毕后混凝土表面的侧面不横平竖直,影响浇制后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原因分析:a模板不合格,模板存在质量缺陷;b立柱模板外侧抱箍安装位置不合理或连接不牢固;c模板支顶不合理,连接不牢固,在混凝土浇制过程当中出现顶木脱落、模板移位、涨模等情况。防治措施:a模板使用前检查模板的质量,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模板。b选择合理的顶木支顶位置,顶木的坑壁侧应略低于模板侧;采取增大坑壁侧顶木受力面积的措施,顶木支顶牢固。c根据立柱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模板外侧每隔80~120c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治理方法:混凝土浇之前检查模板的安装质量,合格后进行浇制作业。浇制过程中发现模板变形、顶木脱落、炸模现象及时处理。 〈2〉箍筋接头同位置: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原因分析:施工人员对钢筋的绑扎要求不清或绑扎箍筋疏忽所致。预防措施:绑扎操作时经常互相提醒,将接头位置错开绑扎,使接头位置分别落在主筋的不同高度上。治理方法:适当解开几个箍筋,转个方向重新绑扎,力争上下接头互相错开。〈3〉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原因分析:a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造成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b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c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d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预防措施:a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b脱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c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治理方法:麻面主要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拆模后及时将麻面部位用清水刷洗,充分湿润后用水泥素浆或1﹕2水泥砂浆抹平。〈4〉蜂窝: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原因分析:a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b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c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或混凝土振捣时间过长出现离析现象。d混凝土一次投料过多,没有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因漏振造成蜂窝。e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连接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预防措施:a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确保材料计量准确。b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c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3m,如超过3m高度时应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投料;d混凝土的振捣应分层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应不超过振捣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e振捣混凝土时,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有效作用半径(25~30cm)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f振捣混凝土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坍落度在3~5cm时,每点的振捣时间为17~22秒。合适的振捣时间也可以由现象判断: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角填满充实。g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顶木、堵缝情况,如发现顶木脱落、模板接缝漏浆、模板变形等情况出现,应立即停止浇筑,待问题处理完毕后方可继续振捣、浇筑。治理方法:混凝土有蜂窝,可先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石子和突出的颗粒剔除,尽量剔成喇叭口,外边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透,再用高一级的豆石混凝土捣实,加强养护。〈5〉缺棱掉角原因分析:a成品保护措施不得力。由于外界原因和组塔施工未对基础采取保护措施。b拆模时方法不正确,野蛮施工。c拆模时没有对混凝土进行很好的保护,站在混凝土边缘进行施工,人为地造成缺棱掉角现象的发生。预防措施:a基础拆模后及时回填,使基础表面不外露。铁塔组立施工避免塔料与基础承台直接接触。b混凝土浇制完毕后,及时清除模板边缘多余的混凝土,使模板下平面与下层混凝土的上平面相平,便于模板的拆除。c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时,禁止以混凝土的上棱角为支点翘模板。d拆模施工时避免踩踏混凝土的棱角。治理方法:缺棱掉角很小时,可将该处用钢丝刷刷净,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用1:2或1:2.5的水泥砂浆抹补齐正。对于较大的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凸出的骨料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豆实混凝土补好、捣实,并认真养护。 二、冬季施工质量注意事项1.施工方法〈1〉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加热砂、水等原材料,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2〉在养护期间,采取覆盖保暖物、基坑内加热的方法保证混凝土养护期间的养护温度;〈3〉拆模回填后,仍然需要对基础外露部分覆盖保暖物,保证混凝土的后期凝固。2.基础开挖、模板支护〈1〉在进行基坑验收过程中发现个别基础中心桩松动。要求施工单位对松动的中心桩重新进行复核,并用混凝土进行保护、固定。〈2〉地脚螺栓箍筋设计为绑扎,在运输过程中易松动,混凝土浇筑前如再对地脚螺栓间距进行调整,较费工费时;要求施工单位在将螺栓间距调整好后,将上中下三道箍筋与地脚螺栓进行点焊,防止地脚螺栓移位;〈3〉部分掏挖式基础,在验收过程中我项目部人员对基础根开进行了测量,发现基础上口模板中心距本基础中心桩距离偏差为10cm;要求施工人员立即对此基础模板进行调整,并要求施工单位加强三级自检验收工作。〈4〉掏挖式基础顶部模板标高控制易被施工单位忽视;在验收过程中,对每基基础模板顶部标高用水准仪进行检查,使其达到规范允许偏差范围之内。〈5〉掏挖式基础底部开始扩孔位置易被施工单位忽视,即扩孔高度不够;要求施工人员对基坑进行修正,使其达到设计图纸要求的高度2.混凝土浇制〈1〉支模后需过夜时应对基坑用蓬布加以遮盖,以免雨雪侵入及基坑内坑壁和坑底冻伤。〈2〉骨料应用蓬布等进行遮盖,使其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3〉严格控制水灰比,用水量应扣除由于骨料带入的水份。〈4〉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搅拌台及基坑内的冰雪、结霜及其它杂物。〈5〉首次使用搅拌机时,应用水进行冲洗滚筒。并运转10分钟,将滚筒内的结霜、冰雪等残余物冲洗干净后,再拌和混凝土。〈6〉每罐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不得小于135秒。 〈7〉混凝土拌和物出料温度不宜低于8℃,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当气温较低,正常拌制无法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时,宜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施工现场使用锅炉加热),水加热的最高温度以不超过65℃为宜,其上料顺序为水、碎石、砂,最后再加水泥。〈8〉当用加热的水搅拌混凝土后其出料温度和入模温度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加热砂和石头的方法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9〉炒砂和石应搭设炒料台,炒料台应使用角钢、钢管和钢板搭设牢固,并且能够承载2-3盘混凝土用砂或石的重量。〈10〉浇制现场应由质检员(兼职)测量各种原材料温度(测水、水泥、砂、碎石)及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料和入模温度。〈11〉混凝土拌和物出料后应及时浇灌,避免较长时间的放置。〈12〉每个基础腿浇制完毕后,应及时收浆抹面,并将整个坑口用棉帐篷遮盖严实,四周用石块或土块压严实。〈13〉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单位对基础混凝土必须一次性浇筑完成的意图领会不到位,存在将剩余的少量混凝土浇筑在基坑中的现象。要求a对施工单位提出要求,基础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完成;b在验收过程中下坑进行检查,查看有无将剩余的混凝土浇在基坑内;c建议施工单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拌制方量,不允许超拌混凝土;3.混凝土基础养护冬期混凝土基础养护示意图重物重物棉帐篷圆木或钢管稻草等覆盖物 对现浇基础主要采用加热、蓄热法进行养护。即浇制后用棉帐篷将坑口遮盖严实,并在基础立柱顶面等易受冻部位再加垫稻草或草帘等物,棉帐篷上面覆盖稻草等保暖物,其压实厚度不小于0.3m。棉帐篷遮盖时一定要离开基础顶面300mm以上,以免结霜冻伤基础顶面,同时用锅炉蒸汽加热或在坑内生火炉加热进行养护,如下图所示。基坑内生火时要注意以下事项:〈1〉当坑内要设置热源时,热源应远离基础面,其距离大于1.0m以上;〈2〉测量温度的人员在进入基坑前应将坑口覆盖物揭开一角待5~10分钟后再下坑进行测量,并且在坑上要有监护人;〈3〉设置热源的基坑内,测量温度时温度计应挂在远离热源的地方。〈4〉试块应与基础同条件养护;〈5〉设置热源的基坑内,工作人员不得在坑内逗留或睡觉,以防煤气中毒。4.拆模回填〈1〉冬期混凝土基础拆模时间以混凝土强度达到3.5Mpa为原则。混凝土在5℃以上养护温度的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2〉基础拆模后回填时必须在一天内将基础回填完毕,若一个工作日内不能回填完时必须继续覆盖棉帐篷继续进行养护;〈3〉基础回填时,混凝土四周应回填干土并夯实,严禁将冰、雪或冻团回填到基坑内;〈4〉回填完现浇基础,应在基础立柱顶面上覆盖棉帐篷和不小于0.3m厚的稻草等保暖层,并在稻草上再覆盖一层棉帐篷,用土压牢上层棉帐篷,以防刮风掀掉棉帐篷,基础遭受冻害。5.水泥防护措施〈1〉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并对应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2〉水泥的存放:应放于有防潮措施的室内,并分堆架高(离地20cm-30cm),苫盖堆放,以免混杂和受潮。无室内存放条件的要搭设防雨罩棚,也应分堆架高苫盖堆存,堆架高度以10-15袋为宜,但应注意随用随进。〈3〉出厂日期不明或已超过三个月及受潮水泥必须经过试验,按试验结果决定是否使用或降级使用,使用时应按出厂日期择先使用,快硬性水泥存放期不应超过一个月。 〈4〉水泥的使用标准一律按新标准执行,水泥标准为国家的新标准。〈5〉水泥使用中如需掺外加剂应按相关说明进行操作,并进行实验验证,以免降低使用质量。〈6〉运输中应加盖苫布,以避免飞扬。6.施工注意事项〈1〉冬期施工要注意防滑。施工队安全员在施工中实行安全检查、监督和监护,有权制止一切违章作业。〈2〉雪后必须将施工场地、浇筑平台、基坑的积雪清扫干净,方可施工。〈3〉基础基坑内用于养护的热源要有专人看守,以免引起火灾。〈4〉现场看场人员所住帐篷要通风,以防煤气中毒。〈5〉在冬期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水灰比。〈6〉每个施工队(组)应经常收听当地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动态;根据当地的天气预报及室外气温的变化情况,采取上述相应的保温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