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 MB
- 72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目录1、电缆敷设施工要点22、电缆敷设工艺标准(201—1998)23、电缆桥架的施工要点74、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施工要点75、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标准106、防雷、接地施工要点177、封闭式母线安装188、环氧树脂干式电力变压器安装技术要求19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602—1998)2110、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工艺标准(326—1998)3911、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工艺标准(326—1998)4312、配电箱(盘)安装工艺标准(318—1998)4713、配电箱安装施工要点5214、塑料线槽配线工艺标准5415、硬质阻燃型塑料管(PVC)暗敷设工艺标准5816、照明灯具等末端电器施工要点621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6418、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制作工艺标准6419、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67..
.1、电缆敷设施工要点(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电缆桥架敷设→电缆敷设→绝缘测试→标志牌(2)技术措施1)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须符合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等现象。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测定。如工程采用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不低于10MΩ。摇测完毕,应将芯线对地放电。3)电缆测试完毕,电缆端部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胶布包好。4)电缆敷设机具的配备: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安装在适当位置,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好。5)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置a.线路较短或室外的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b.高层建筑内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作为定向联络,简易电话作为全线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它是指挥放电缆的专用设备)。6)在桥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画出来,以防电缆交叉和混乱。7)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a.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动,以免电缆松驰。b.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的选择,以敷设方便为原则,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3)主要施工方法1)电缆敷设a.水平敷设●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电缆沿桥架或线槽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电缆严禁绞拧、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截面积大的电缆放在下层,电缆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应留有伸缩余量。●电缆转弯和分支应有序叠放,排列整齐。b.垂直敷设●垂直敷设,有条件时最好自上而下敷设。土建拆吊车前,将电缆吊至楼层顶部。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底层,后敷设高层,应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采取防滑措施。●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绳人力牵引敷设。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沿桥架或线槽敷设时,每层至少加装两道卡固支架。敷设时,应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电缆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与楼板之间缝隙用防火材料堵死。2)挂标志牌a.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功能,挂装应牢固。b.标志牌上应注明回路编号、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和敷设日期。c.沿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每2米挂一标志牌,施工完毕做好成品保护。2、电缆敷设工艺标准(201—1998) 1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的电力电缆敷设。12 施工准备2.1设备及材料要求:2.1.1所有材料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2.1.2每轴电缆上应标明电缆规格、型号、电压等级、长度及出厂日期。电缆轴应完好无损。2.1.3电缆外观完好无损,铠装无锈蚀、无机械损伤,无明显皱折和扭曲现象。油浸电缆应密封良好,无漏油及渗油现象。橡套及塑料电缆外皮及绝缘层无老化及裂纹。2.1.4各种金属型钢不应有明显锈蚀,管内无毛刺。所有紧固螺栓,均应采用镀锌件。2.1.5其它附属材料:电缆盖板、电缆标示桩、电缆标志牌、油漆、汽油、封铅、硬脂酸、白布带、橡皮包布、黑包布等均应符合要求。2.22.2 主要机具:2.2.1电动机具、敷设电缆用支架及轴、电缆滚轮、转向导轮、吊链、滑轮、钢丝绳、大麻绳、千斤顶。2.2.2绝缘摇表、皮尺、钢锯、手锤、扳手、电气焊工具、电工工具。2.2.3无线电对讲机(或简易电话)、手持扩音喇叭(有条件可采用多功能扩大机作通讯联络)。2.3作业条件:2.3.1土建工程应具备下列条件:2.3.1.1预留孔洞、预埋件符合设计要求、预埋件安装牢固,强度合格。2.3.1.2电缆沟、隧道、竖井及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电缆沟排水畅通,无积水。2.3.1.3电缆沿线模板等设施拆除完毕。场地清理干净、道路畅通,沟盖板齐备。2.3.1.4放电缆用的脚手架搭设完毕,且符合安全要求,电缆沿线照明照度满足施工要求。2.3.1.5直埋电缆沟按图挖好,电缆井砌砖抹灰完毕,底砂铺完,并清除沟内杂物。盖板及砂子运至沟旁。2.3.2设备安装应具备下列条件2.3.2.1变配电室内全部电气设备及用电设备配电箱柜安装完毕。2.3.2.2电缆桥架、电缆托盘、电缆支架及电缆过管、保护管安装完毕,并检验合格。3操作工艺3.13.1 工艺流程:直埋电缆敷设→铺砂盖砖→回填土→埋标桩准备工作→水平敷设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挂标志牌垂直敷设 埋标桩→管口防水处理→剥麻刷油→挂标志牌 3.2准备工作:3.2.1施工前应对电缆进行详细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及漏油、渗油等现象。3.2.2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或耐压试验。3.2.2.11kV以下电缆,用1kV摇表摇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MΩ。3.2.2.23~10kV电缆应事先作耐压和泄漏试验,试验标准应符合国家和当地供电部门规定。必要时敷设前仍需用2.5k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是否合格。3.2.2.3纸绝缘电缆,测试不合格者,应检查芯线是否受潮,如受潮,可锯掉一段再测试,直到合格为止。检查方法是:将芯线绝缘纸剥下一块,用火点着,如发出叭叭声,即电缆已受潮。3.2.2.4电缆测试完毕,油浸纸绝缘电缆应立即用焊料(铅锡合金)将电缆头封好。其它电缆应用橡皮包布密封后再用黑包布包好。3.2.3..
.放电缆机具的安装:采用机械放电缆时,应将机械选好适当位置安装,并将钢丝绳和滑轮安装好。人力放电缆时将滚轮提前安装好。3.2.4临时联络指挥系统的设备:3.2.4.1线路较短或室外的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联络,手持扩音嗽叭指挥。3.2.4.2高层建筑内电缆敷设,可用无线电对讲机做为定向联络,简易电话作为全线联络,手持扩音喇叭指挥(或采用多功能扩大机,它是指挥放电缆的专用设备)。3.2.5在桥架或支架上多根电缆敷设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事先将电缆的排列,用表或图的方式划出来。以防电缆的交叉和混乱。3.2.6冬季电缆敷设,温度达不到规范要求时,应将电缆提前加温。3.2.7电缆的搬运及支架架设:3.2.7.1电缆短距离搬运,一般采用滚动电缆轴的方法。滚动时应按电缆轴上箭头指示方向滚动。如无箭头时,可按电缆缠绕方向滚动,切不可反缠绕方向滚运,以免电缆松驰。3.2.7.2电缆支架的架设地点应选好,以敷设方便为准,一般应在电缆起止点附近为宜。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图2-1)。图2-13.3直埋电缆敷设:3.3.1清除沟内杂物,铺完底沙或细土。3.3.2电缆敷设3.3.2.1电缆敷设可用人力拉引或机械牵引。采用机械牵引可用电动绞磨或托撬(旱船法)(见图2-2)和(图2-3)。电缆敷设时,应注意电缆弯曲半径应符合规范要求。图2-2人力牵引示意图图2-3机械牵引(托撬)示意图3.3.2.2电缆在沟内敷设应有适量的蛇型弯,电缆的两端、中间接头、电缆井内、过管处、垂直位差处均应留有适当的余度。3.3.3铺砂盖砖:3.3.3.1电缆敷设完毕、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质量检查部门共同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3.3.3.2隐蔽工程验收合格,电缆上下分别铺盖10cm砂子或细土,然后用砖或电缆盖板将电缆盖好,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两侧5cm。使用电缆盖板时,盖板应指向受电方向。3.3.4回填土。回填土前,再作一次隐蔽工程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土并进行夯实。3.3.5埋标桩:电缆的拐弯、接头、交叉、进出建筑物等地段应设明显方位标桩。直线段应适当加工工业设标桩。标桩露出地面以15cm为宜。3.3.6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室内过管口低于室外地面者,对其过管按设计或标准图册做防水处理(图2-4)。图2-43.3.7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部分,应将麻皮剥掉,并涂防腐漆。3.4电缆沿支架、桥架敷设:3.4.1水平敷设3.4.1.1敷设方法可用人力或机械牵引。3.4.1.2电缆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应单层敷设,排列整齐。不得有交叉,拐弯处应以最大截面电缆允许弯曲半径为准。3.4.1.3不同等级电压的电缆应分层敷设,高压电缆应敷设在上层。3.4.1.4同等级电压的电缆沿支架敷设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35mm。3.4.2垂直敷设。3.4.2.1垂直敷设,有条件最好自上而下敷设。土建未拆吊车前,将电缆吊至楼层顶部。敷设时,同截面电缆应先敷设低层,后敷设高层,要特别注意,在电缆轴附近和部分楼层应采取防滑措施。3.4.2.2自下而上敷设时,低层小截面电缆可用滑轮大绳人力牵引敷设。高层、大截面电缆宜用机械牵引敷设。3.4.2.3沿支架敷设时,支架距离不得大于1.5米,沿桥架或托盘敷设时,每层最少加装两道卡固支架。敷设时,应放一根立即卡固一根。3.4.2.4电缆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密。3.5挂标志牌:3.5.1标志牌规格应一致,并有防腐性能,挂装应牢固。3.5.2标志牌上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3.5.3直埋电缆进出建筑物、电缆井及两端应挂标志牌。3.5.4沿支架桥架敷设电缆在其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志牌,直线段应适当增设标志牌。4质量标准4.14.1 保证项目:4.1.1电缆的耐压试验结果、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4.1.2电缆敷设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电缆严禁有绞拧、铠装压扁、护层断裂和表面严重划伤等缺损,直埋敷设时,严禁在管道上面或下面平行敷设。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4.2基本项目:4.2.1坐标和标高正确,排列整齐,标志柱和标志牌设置准确;防燃、隔热和防腐要求的电缆保护措施完整。4.2.2在支架上敷设时,固定可靠,同一侧支架上的电缆排列顺序正确,控制电缆在电力电缆下面,1kV..
.及其以下电力电缆应放在1kV以上电力电缆下面;直埋电缆埋设深度、回填土要求、保护措施以及电缆间和电缆与地下管网间平行或交叉的最小距离均能应符合施工规范规定。4.2.3电缆转弯和分支处不紊乱,走向整齐清楚、电缆标志桩、标志牌清晰齐全,直埋电缆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齐全、准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及坐标图。4.3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2-1的规定。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及检验方法表2-1项次项目弯曲半径检验方法1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油浸纸绝缘电力电缆单芯多芯≥20d≥15d尺量检查橡皮绝缘电力电缆橡皮或聚氯乙烯护套≥10d尺量检查裸铅护套≥15d铅护套钢带铠装≥20d塑料绝缘电力电缆≥10d控制电缆≥10d注:d为电缆外径。5成品保护5.1直埋电缆施工不宜过早,一般在其它室外工程基本完工后进行,防止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损伤电缆。如已提前将电缆敷设完,其它地下工程施工时,应加强巡视。5.2直埋电缆敷设完后,应立即铺砂、盖板或砖及回填夯实,防止其它重物损伤电缆。并及时划出竣工图,标明电缆的实际走向方位坐标及敷设深度。5.3室内沿电缆沟敷设的电缆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将沟盖板盖好。5.4室内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电缆、宜在管道及空调工程基本施工完毕后进行,防止其它专业施工时损伤电缆。5.5电缆两端头处的门窗装好,并加锁、防止电缆丢失或损毁。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直埋电缆铺砂盖板或砖时应防止不清除沟内杂物、不用细砂或细土、盖板或砖不严、有遗漏部分。施工负责人应加强检查。6.2电缆进入室内电缆沟时,防止套管防水处理不好,沟内进水。应严格按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6.3油浸电缆要防止两端头封铅不严密、有渗油现象。应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操作水平。6.4沿支架或桥架敷设电缆时,应防止电缆排列不整齐,交叉严重。电缆施工前须将电缆事先排列好,划出排列图表,按图表进行施工。电缆敷设时,应敷设一根整理一根,卡固一根。6.5有麻皮保护层的电缆进入室内,防止不作剥麻刷油防腐处理。6.6沿桥架或托盘敷设的电缆应防止弯曲半径不够。在桥架或托盘施工时,施工人员应考虑满足该桥架或托盘上敷设的最大截面电缆的弯曲半径的要求。6.7防止电缆标志牌挂装不整齐,或有遗漏。应由专人复查。7质量记录7.17.1 质量保证资料;7.1.1电缆产品合格证。7.1.27.1.2 电缆绝缘摇测记录或耐压试验记录。7.1.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7.1.4各种金属型钢材质证明、合格证。..
.7.17.2 施工记录:7.2.1自互检记录。7.2.2电缆工程分项质量检验评定记录。7.2.3分项工程验收记录。3、电缆桥架的施工要点(1)施工顺序测量定位→支吊架制作安装→桥架安装→接地处理(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测量定位用弹线法标识桥架的安装位置,确定好支架的固定位置,做好标记。竖井内桥架定位应先用悬钢丝法确定安装基准线,如预留洞不合适,应及时调整,并做好修补。2)支架制作安装依据施工图设计标高及桥架规格,进行定位,然后依照测量尺寸制作支架,支架进行工厂化生产。在无吊顶处沿梁底吊装或靠墙支架安装,在有吊顶处在吊顶内吊装或靠墙支架安装。在无吊顶的公共场所结合结构构件并考虑建筑美观及检修方便,采用靠墙、柱支架安装或屋架下弦构件上安装。靠墙安装支架固定采用膨胀螺栓固定,支架间距不超过2米。在直线段和非直线段连接处、过建筑物变形缝处和弯曲半径大于300mm的非直线段中部应增设支吊架,支吊架安装应保证桥架水平度或垂直度符合要求。3)桥架安装a.对于特殊形状桥架,将现场测量的尺寸交于材料供应商,由供应商依据尺寸制作,减少现场加工。桥架材质、型号、厚度以及附件满足设计要求。b.桥架安装前,必须与各专业协调,避免与大口径消防管、喷淋管、冷热水管、排水管及空调、排风设备发生矛盾。c.将桥架举升到预定位置,与支架采用螺栓固定,在转弯处需仔细校核尺寸,桥架宜与建筑物坡度一致,在圆弧形建筑物墙壁的桥架,其圆弧宜与建筑物一致。桥架与桥架之间用连接板连接,连接螺栓采用半圆头螺栓,半圆头在桥架内侧。桥架之间缝隙须达到设计要求,确保一个系统的桥架连成一体。d.跨越建筑物变形缝的桥架应按企业标准《钢制电缆桥架安装工艺》做好伸缩缝处理,钢制桥架直线段超过30m时,应设热胀冷缩补偿装置。e.桥架安装横平竖直、整齐美观、距离一致、连接牢固,同一水平面内水平度偏差不超过5mm/m,直线度偏差不超过5mm/m。4)接地处理镀锌桥架之间可利用镀锌连接板作为跨接线,把桥架连成一体。在连接板两端的两只连接螺栓上加镀锌弹簧垫圈,桥架之间用不小于4mm2软铜线进行跨接,再将桥架与接地线相连,形成电气通路。桥架整体与接地干线应有不少于两处的连接。5)多层桥架安装分层桥架安装,先安装上层,后安装下层,上、下层之间距离要留有余量,有利于后期电缆敷设和检修。水平相邻桥架净距不宜小于50mm,层间距离应根据桥架宽度最小不小于150mm,与弱电电缆桥架距离不小于0.5m。4、电气配管及管内穿线施工要点(1)施工流程..
.a.暗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煨弯→测定盒箱位置→固定盒、箱→管路连接→变形缝处理→接地处理b.明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煨弯、支架、吊架→确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支架、吊架固定→盒箱固定→管线敷设与连接→变形缝处理→接地处理c.塑料电气暗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预制加工管弯制→测定盒箱位置→固定盒、箱→管路连接→变形缝处理d.塑料电气明管敷设的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确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支架、吊架制作安装→管线敷设与连接→盒箱固定→变形缝处理e.管内穿线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选择导线→穿拉线→清扫管路→放线及断线→导线与带线的绑扎→带护口→导线连接→导线焊接→导线包扎→线路检查绝缘摇测(2)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1)暗管敷设a.暗管敷设的基本要求为: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应作密封处理;电线管路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b.预制加工:●镀锌钢管管径为20mm及以下时,用拗棒弯管;管径为25mm及其以上时,使用液压煨弯器;塑料管弯制应采用配套弹簧进行操作。●管子切断:钢管用钢锯、割管器、砂轮锯进行切管,将需要切断的管子量好尺寸,放在钳口内卡牢固进行切割。切割断口处应平齐不歪斜,管口刮锉光滑、无毛刺,管内铁屑除净。塑料管采用配套截管器操作。●钢管套丝:钢管套丝采用套丝板,应根据管外径选择相应板牙,套丝过程中,要均匀用力。c.测定盒、箱位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盒、箱轴线位置,以土建弹出的水平线为基准,挂线找正,标出盒、箱实际尺寸位置。d.固定盒、箱:先稳定盒、箱,然后灌浆,要求砂浆饱满、平整牢固、位置正确。现浇混凝土板墙固定盒、箱加支铁固定;现浇混凝土楼板,将盒子堵好随底板钢筋固定牢,管路配好后,随土建浇灌混凝土施工同时完成。e.管路连接●镀锌钢管必须用管箍丝扣连接。套丝不得有乱扣现象,管口锉平光滑平整,管箍必须使用通丝管箍,接头应牢固紧密,外露丝应不多于2扣;塑料管连接应使用配套的管件和粘接剂。●管路超过下列长度,应加装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无弯时30m;有一个弯时20m;有二个弯时15m;有三个弯时8m。●管进盒、箱连接:盒、箱开孔应整齐并与管径吻合,盒、箱上的开孔用开孔器开孔,保证开孔无毛刺,要求一管一孔,不得开长孔。铁制盒、箱严禁用电焊、气焊开孔,。钢管进入盒、箱,管口应用螺母锁紧,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2~3扣,两根以上管进入盒、箱要长短一致,间距均匀、排列整齐;塑料管进入盒、箱后应采用锁扣进行固定。f.管暗敷设方式:●随墙(砌体)配管:配合土建工程砌墙立管时,管子外保护层不小于15mm,管口向上者应封好,以防水泥砂浆或其它杂物堵塞管子。往上引管有吊顶时,管上端应煨成90°弯进入吊顶内,由顶板向下引管不宜过长,以达到开关盒上口为准,等砌好隔墙,先固定盒后接短管。●现浇混凝土楼板配管:先确定箱盒位置,根据墙体的厚度,弹出十字线,将堵好的盒子固定牢然后敷管。有两个以上盒子时,要拉直线。管进入盒子的长度要适宜,管路每隔1m左右用铅丝绑扎牢。g.暗管敷设完毕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应及时通知业主及监理代表检查验收,并认真如实填写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明管敷设:a.明管敷设工艺与暗管敷设工艺相同处参见暗管敷设的施工方法。b.管弯、支架、吊架预制加工:明配管或埋砖墙内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6倍。埋入混凝土的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虽设计图中对支吊架的规格无明确规定,但不得小于以下规格:扁铁支架30×3mm;角钢支架25×25×3mm..
.。c.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根据施工图纸首先测出盒、箱与出线口的正确位置,然后按测出的位置,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拉出直线,按照规定的固定点间距尺寸要求,确定支架,吊架的具体位置。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300mm,并保持一致;中间的管卡最大距离如下表:明配管中间管卡最大距离一览表配管名称管径(mm)15~2025~3232~4050~6565以上管卡间最大距离(mm)壁厚>2mm钢管15002000250025003500壁厚≤2mm钢管100015002000//硬塑料管10001500150020002000 d.支、吊架的固定方法: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支吊架的固定主要采用胀管法(即在混凝土顶板打孔,用膨胀螺栓固定)和抱箍法(即在遇到钢结构梁柱时,用抱箍将支吊架固定)。e.变形缝处理:穿越变形缝的配管应有补偿装置。f.接地连接:镀锌钢管管路应作整体接地连接,穿过建筑物变形缝时,接地线应有补偿装置,接头两端应用配套的接地卡,采用4mm2的双色铜芯绝缘线作跨接线。3)人防配管穿线施工地下室人防施工应严格按照97沪防-562进行,配管穿越防护单元须作密闭处理,密闭处理应根据各自的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4)管内穿线a.选择导线:各回路的导线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选择型号规格,相线、零线及保护地线应加以区分,用黄、绿、红导线分别作A、B、C相线,黄绿双色线作接地线,兰线作N线。b.穿带线:穿带线的目的是检查管路是否畅通,管路的走向及盒、箱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施工图要求。带线采用φ2mm的钢丝,先将钢丝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带线穿入管路内,在管路的两端应留有10~15cm的余量(在管路较长或转弯多时,可以在敷设管路的同时将带线一并穿好)。当穿带线受阻时,可用两根钢丝分别穿入管路的两端,同时搅动,使两根钢丝的端头互相钩绞在一起,然后将带线拉出。c.清扫管路:配管完毕后,在穿线之前,必须对所有的管路进行清扫。清扫管路的目的是清除管路中的灰尘、泥水等杂物。具体方法为:将布条的两端牢固地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管内杂物清净。d.放线及断线●放线:放线前应根据设计图对导线的规格、型号进行核对,放线时导线应置于放线架或放线车上,不能将导线在地上随意拖拉,更不能野蛮使力,以防损坏绝缘层或拉断线芯。●断线:剪断导线时,导线的预留长度按以下情况予以考虑:接线盒、开关盒、插销盒及灯头盒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15cm..
.;配电箱内导线的预留长度为配电箱箱体周长的1/2;干线在分支处,可不剪断导线而直接作分支接头。e.导线与带线的绑扎:●当导线根数较少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线芯直接插入带线的盘圈内并折回压实,绑扎牢固;当导线根数较多或导线截面较大时,可将导线前端的绝缘层削去,然后将线芯斜错排列在带线上,用绑线缠绕绑扎牢固。f.管内穿线在穿线前,应检查钢管(电线管)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和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穿线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在同一管内●不同回路,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不得穿入同一管内。●导线在变形缝处,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g.导线连接●导线连接应满足以下要求: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机械强度;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在导线做电气连接时,必须先削掉绝缘再进行连接,多股线需搪锡或压接,包缠绳丝。单股导线(1.5~6mm2)建议采用具有成熟工艺的压接法,但压接帽的选择必须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h.导线包扎●首先用橡胶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1~2个绝缘带宽度,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收紧绝缘带(一般将橡胶绝缘带拉长2倍后再进行缠绕)。而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进行回缠,最后用胶布包扎,包扎时要搭接好,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i.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线路检查:接、焊、包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导线接、焊、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纠正,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绝缘摇测。●绝缘摇测:导线线路的绝缘摇测一般选用500V。填写“绝缘电阻测试记录”。摇动速度应保持在120r/min左右,读数应采用一分钟后的读数为宜。4)质量标准a.镀锌电线管严禁熔焊连接。b.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光滑无毛刺,护口齐全,明配管及其支架、吊架平直牢固、排列整齐,管子弯曲处无明显折皱,暗配管保护层大于15mm。c.盒、箱设置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在盒、箱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用锁紧螺母固定的管口、管子露出锁紧螺母的螺纹为2~3扣。线路进入电气设备和器具的管口位置正确。d.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配电线路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加保护套管。补偿装置平整、管口光滑、护口牢固、与管子连接可靠;加保护套管处在隐蔽工程中标示正确。e.电线保护管及支架接地(接零),电气设备器具和非带电金属部件的接地(接零)、支线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连接紧密牢固,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份涂漆均匀无遗漏,线路走向合理,色标准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f.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g.电气线路最低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0.5MΩ。h.盒、箱内清洁无杂物,护口、护线套管齐全无脱落,导线排列整齐,并留有适当余量。导线在管子内无接头,不进入盒、箱的垂直管子上口穿线后密封处理良好,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5、电气设备安装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m/s及以下的各类国产曳引驱动电梯电气设备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设备、材料要求:2.1.1各电气设备及部件的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有关要求,各种开关应动作灵活可靠;控制柜、励磁柜应有出厂合格证。2.1.2槽钢、角钢无锈蚀,膨胀螺栓、螺丝、射钉、射钉子弹、电焊条等的规格、性能应符合图纸及使用要求。2.2主要机具:电焊机及电焊工具、线坠、钢板尺、扳手、钢锯、盒尺、射钉器、防护面罩、电锤、脱线钳、螺丝刀、克丝钳、电工刀、手电钻。2.3作业条件:2.3.1机房、井道的照明要求同第二章的有关要求。2.3.2开慢车进行井道内安装工作时各层厅门关闭,门锁良好、可靠,厅门不能用手扒开。..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配线槽、配管—→挂随行电缆—导线敷设及接、焊、包、压头→安装缓速开关、限位开关、开关碰铁—安装控制柜安装极限开关安装中线盒、随线架→安装感应开关感应板—→指示灯、按钮、操纵盘安装—→安装底坑检修盒—3.2安装控制柜3.2.1根据机房布置图及现场情况确定控制柜位置。一般应远离门窗,与门窗、墙的距离不小于600mm,并考虑维修方便。3.2.2控制柜的过线盒要按安装图的要求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机房地面上。若无控制柜过线盒,则要制作控制柜型钢底座或混凝土底座(图5-100)。图5-100控制柜与型钢底座采用螺丝连接固定。控制柜与混凝土底座采用地脚螺丝连接固定。3.2.3控制柜安装固定要牢固。多台柜并排安装时,其间应无明显缝隙且柜面应在同一平面上。3.2.4小型的励磁柜安装在距地面高1200mm以上的金属支架上(以便调整)。3.3安装极限开关:3.3.1根据布置图,若极限开关选用墙上安装方式时,要安装在机房门入口处,要求开关底部距地面高度1.2~1.4m。当梯井极限开关钢丝绳位置和极限开关不能上下对应时,可在机房顶板上装导向滑轮,导向轮位置应正确动作灵活、可靠(图5-101)。..
.图5-101极限开关、导向滑轮支架分别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和楼板上。钢丝绳在开关手柄轮上应绕3~4圈,其作用力方向应保证使闸门跳开,切断电源。3.3.2根据布置图位置,若在机房地面上安装极限开关时,要按开关能和梯井极限绳上、下对应来确定安装位置。极限开关支架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梯房地面上。极限开关盒底面距地面300mm(图5-102)。将钢丝绳按要求进行固定。图5-1023.4安装中间接线盒、随缆架。3.4.1中间接线盒设在梯井内,其高度按下式确定:高度(最底层厅门地坎至中间接线盒底的垂直距离)=1/2电梯行程+1500mm+200mm。若中间接线盒设在夹层或机房内,其高度(盒底)距夹层或机房地面不低于300mm。3.4.2中间接线盒水平位置要根据随缆既不能碰轨道支架又不能碰厅门地坎的要求来确定。若梯井较小,轿门地坎和中间接线盒在水平位置上的距离较近时,要统筹计划,其间距不得小于40mm(图5-103)。..
.图5-1033.4.3中间接线盒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壁上。在中间接线盒底面下方200mm处安装随缆架。固定随缆架要用不小于φ16的膨胀螺栓两条以上(视随缆重量而定),以保证其牢度(图5-104)。图5-1043.5配管、配线槽:3.5.1机房配管除图纸规定风吹草动墙敷设明管外,均要敷设暗管,梯井允许敷设明管。电线管的规格要根据敷设导线的数量决定。电线管内敷设导线总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管内净面积的40%。3.5.2配φ20以下的管采用丝扣管箍连接。φ25以上的管可采用焊接连接。管子连接口、出线口要用钢锉锉光,以免划伤导线。管子焊接接口要齐,不能有缝隙或借口(图5-105)。图5-1053.5.3进入落地式配电箱(柜)的电线管路,应排列整齐,管口高于基础面不小于50mm。3.5.4明配管以下各处需设支架:直管每隔2~2.5m,横管不大于1.5m,金属软管不大于1m,拐弯处及出入箱盒两端为150mm。每根电线管不少于2个支架,支架可直埋墙内或用膨胀螺栓固定。3.5.5钢管进入接线盒及配电箱,暗配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露出盒(箱)小于5mm,明配管应用锁紧螺母固定,露出锁母的丝扣为2~4扣。3.5.6钢管与设备连接,要把钢管敷设到设备外壳的进线口内,如有困难,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3.5.6.1在钢管出线口处加软塑料管引入设备,但钢管出线口与设备进线口距离应在200mm以内。3.5.6.2设备进线口和管子出线口用配套的金属软管和软管接头连接,软管应用管卡固定。3.5.7设备表面上的明配管或金属软管应随设备外形敷设,以求美观,如抱闸配管(图5-106)。..
.图5-1063.5.8井道内敷设电线管时,各层应装分支接线盒(箱),并根据需要加端子板。3.5.9管盒要用开孔器开孔,孔径不大于管外径1mm。3.5.10机房配线槽除设计选定的厚线槽外,均应沿墙、梁或梯板下面敷设,线槽敷设应横平竖直。3.5.11梯井线槽到每层的分支导线较多时,应设分线盒并考虑加端子板。3.5.12由线槽引出分支线,如果距指示灯、按手盒较近,可用金属软管敷设;若距离超过2m,应用钢管敷设。3.5.13线槽应有良好的接地保护,线槽接头应严密并作跨接地线(图5-107)。图5-1073.5.14切断线槽需用手锯操作(不能用气焊),拐弯处不允许锯直口,应沿穿线方向弯成90°保护口,以防伤线(图5-108)。图5-1083.5.15线槽采用射钉或膨胀螺栓固定。3.5.16线槽安装完后补刷沥青漆一道,以防锈蚀。3.6挂随行电缆:3.6.1随行电缆的长度应根据中线盒及轿厢底接线盒实际位置;加上两头电缆支架绑扎长度及接线余量确定。保证在轿厢蹲底或撞顶时不使随缆拉紧,在正常运行时不蹭轿厢和地需;蹲底时随缆距地面100~200mm为宜。3.6.2轿底电缆支架和井道电缆支架的水平距离不小于:8芯电缆为500mm,16~24芯电缆为800mm。3.6.3挂随缆前应将电缆自由悬垂,使其内应力消除。多根随缆不宜绑扎成排。3.6.4用塑料绝缘导线(BV1.5mm2)将随缆牢固地绑扎在随时缆支架上(图5-109)。图5-1093.6.5电缆入接线盒应留出适当余量,压接牢固,排列整齐。3.6.6当承缆距导轨支架过近时,为了防止承缆损坏,可自底坑沿导轨支架焊φ6圆钢至高于进道中部1.5m处,或设保护网。3.7安装缓速开关、限位开关及其碰铁:3.7.1碰铁应无扭曲、变形,安装后调整其垂直偏差不大于长度的1/1000,最大偏差不大于3m(碰铁的斜面除外)。..
.3.7.2缓速开关、限位开关的位置按下述要求确定:3.7.2.1一般交流低速成电梯(1m/s及以下),开关的第一级做为强迫减速,将快速转换为慢速运行。第二级应做为限位用,当轿厢因故超过上下端站50~100mm时,即切断顺方向控制电路。3.7.2.2端站强迫减速装置有一级或多级减速开头在,这些开关的动作时间略滞后于同级正常减速动作时间。当正常减速失效时,装置按照规定级别进行减速。3.7.3开关安装应牢固,安装后要进行调整,使其碰轮与磁铁可靠接触,开关触点可靠动作,碰轮略有压缩余量。碰轮距碰铁边不小于5mm(图5-110)。图5-1103.7.4开关碰轮的安装方向应符合要求,以防损坏(图5-111)。图5-1113.8安装感应工关和感应板:3.8.1无论装在轿厢上的平层感应开关及开门感应开关,还是装在轨道上的选层、截车感应开关(安种是没有选层器的电梯),其形式基本相同。安装应横平竖直,各侧面应在同一垂直面上,其垂直偏差不大于1mm。3.8.2感应板安装应垂直,插入感应器时宜位于中间,若感应器灵敏度达不到要求时,可适当调整感应板,但与感应器内各侧间隙不小于7mm(如图5-112所示)。图5-1123.8.3感应板应能上下,左右调节,调节后螺栓应可靠锁紧,电梯正常运行时不得与感应器产生摩擦,严禁碰撞。3.9指示灯、按钮、操纵盘安装:3.9.1指示灯盘、按钮盒、操纵盘箱安装应横平竖直,其误差应不大于4/1000..
.。指示灯盒中心与门中线偏差不大于5mm(图5-113)。图5-1133.9.2指示灯、按钮、操纵盘的面板应盖平,遮光罩良好,不应有漏光和串光现象。3.9.3按钮及开关应灵活可靠,不应有阻塞现象。3.10安装底坑检修盒:3.10.1底坑检修盒的安装位置应选择在距线槽或接线盒较近、操作方便、不影响电梯运行的地方。图5-114为检修盒安装在靠线槽较近一侧的地坎下面。图5-1143.10.2底坑检修盒用膨胀螺栓固定在井壁上。检修盘、电线管、线槽之间都要跨越接地线。3.11导线敷设及接、焊、包、压头。3.11.1穿线前将钢管或线槽内清扫干净,不得有积水、污物。3.11.2根据管路的长度留出适当余量进行断线,穿线时不能出现损伤线皮,扭结等现象,并留出适当备用线(10~20根备1根,20~50根备2根,50~100根备3根)。3.11.3导线要按布线图敷设,电梯的供电电源必须单独敷设。动力和控制线路宜分别敷设。微信号及电子线路应按产品要求单独敷设或采取抗干扰措施。若在同一线槽中敷设,其间要加隔板。3.11.4在线槽的内拐角处要垫橡胶板物质软物,以保护导线(图5-115)。图5-1153.11.5截面6mm2以下铜线连接时,本身自缠不少于5圈,缠绕后涮锡。多股导线(10mm2及以上)与电气设备连接,使用连接卡或接线鼻子,使用连接卡时,多股铜线应有先涮锡。3.11.6接头先用橡胶布包严,再用黑胶布包好放在盒内。3.11.7设备及盘柜丈夫线前应将导线沿接线端子方向整理成束,然后用小线或尼龙卡子绑扎,以便故障检查。3.11.8导线终端应设方向套或标记牌,并注明该线路编号。4质量要求4.1保证项目:..
.4.1.1极限、限位、缓速装置的安装位置正确,功能必须可靠,开关安装牢固。检验方法:观察和实际运行检查。4.1.2电梯的供电电源线必须单独敷设。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1.3电气设备和配线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检验方法:实测检查或检查安装记录。4.1.4保护接地(接零)系统必须良好,电气设备外皮有良好的保护接地(接零)。电线管、槽及箱、盒连接处的跨接地线必须紧密牢固、无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1.5电梯的随行电缆必须绑扎牢固、排列整齐,无扭曲,其敷设长度必须保证轿厢在极限位置时不受力、不拖地。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基本项目:4.2.1机房内的配电、控制屏、柜、盘的安装应布局合理,横竖端正,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2配电盘、柜、箱、盒及设备配线应连接牢固,接触良好,包扎紧密,绝缘可靠,标志清楚,绑扎整齐美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3电线管、槽安装应牢固,无损伤,布局走向合理,出线口准确,槽盖齐全平整,与箱、盒及设备连接正确。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4电气装置的附属构架,电线管、槽等非带电金属部分的防腐处理应涂漆,均匀无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电气装置安装的允许偏差、尺寸要求和检验方法见表5-15。电气装置安装的允许偏差、尺寸要求和检验方法表5-15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或尺寸要求检验方法1机房内、柜、屏的垂直度1.5/1000吊线,尺量检查2电线管、槽的垂直度、水平误差机房内2/1000吊线、尺量检查井道内5/10003轿厢上配管的固定点间距(mm)≤500尺量检查4金属软管的固定点间距(mm)≤1000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5.1施工现场要有防范措施,以免设备被盗或被破坏。5.2机房、脚手架上的杂物、尘土要随时清除,以免坠落井道砸伤设备或影响电气设备功能。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安装墙内、地面内的电线管、槽,安装后要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且有验收签证后才能封入墙内或地面内。6.2线槽不允许用气焊切割或开孔。6.3对于易受外部信号干扰的电子线路,应有防干扰措施。..
.6.4电线管、槽及箱、盒连接处的跨接地线不可遗漏,若使用铜线跨接时,连接螺丝必须加弹簧垫。6.5随行电缆敷设前必须悬挂松劲后,方可固定。6、防雷、接地施工要点(1)概述民用建筑工程防雷设防分三级,屋顶一般采用25×4热镀锌扁钢作为避雷带沿女儿墙四周敷设,25×4热镀锌扁钢避雷带支持卡子间距为1米左右,但必须一致,转角处悬空段不大于1米,避雷带高出屋面装饰或女儿墙0.15米,同时屋面采用25×4热镀锌扁钢组成不等避雷网格。避雷网格沿屋面敷设,所有高出屋面的各种金属构件均需与避雷带焊接相连。目前,一般民用建筑利用结构柱内或剪力墙内主钢筋作为引下线,钢筋上下焊接相连,直径大于16毫米二根为一组,柱子上端预埋100×100×8钢板,用于柱子内主钢筋与避雷带连接的转换。工程接地体形式主要有人工接地体和利用基础作为接地体的形式。利用承台钢筋网、桩基钢筋连接构成等电位接地网络,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每层建筑物外墙连续梁内钢筋与楼层钢筋焊接成一体形成均压环,并与引下线可靠相连,外墙上的金属门窗、金属结构、外墙栏杆与均压环相连接以防侧击雷。近几年,等电位联结要求日益严格,主要有总等电位联结、辅助等电位联结、局部等电位联结。机房、卫生间设备、金属管线等一般要作等电位接地。(2)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接地装置安装→引下线安装→避雷带支架制作安装→避雷网安装→接地电阻测试(3)技术措施材料齐全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机具配备充足,施工图纸已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4)主要施工方法防雷接地工程包括接地装置、防雷引下线及避雷带的安装。施工采用标准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1)接地装置a.按照设计图尺寸位置要求,将底板内两条结构主筋焊接连通,并与所经桩台及柱内的有关钢筋焊接(不同标高处利用两根竖向结构上下贯通),并将两根主筋用油漆做好标记,便于引出和检查。b.所有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作防腐处理,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要求如下:●镀锌扁钢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二面焊接。●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c.每一处施工完毕后,应及时请质检部门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隐蔽,同时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2)引下线安装利用建筑钢筋做引下线的情况,钢筋截面一定要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的连接要满足规范要求,如建筑施工采用埋弧焊工艺,可不作处理,否则要进行接地跨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跨接钢筋直径的6倍。3)避雷带本工程避雷带采用25×4热镀锌扁钢。a.支架安装:在土建屋面结构施工时,应配合予埋支架。所有支架必须牢固,灰浆饱满、横平竖直。支架间距不大于1.5m且间距均匀,允许偏差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250mm,成排支架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
.。b.避雷带安装●将镀锌扁钢调直。●避雷线安装时应平直、牢固,不得有高低起伏和弯曲现象,距离建筑物应一致,平直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避雷线弯曲处不得小于90°,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镀锌扁铁直径的2.5倍。●在建筑物的变形缝处应做防雷跨越处理。4)电气接地施工方法目前,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接地制主要采用TT、TN-C-S或TN-S接地方式,并进行总等电位联结。a.高/低压变配电房设备的接地系统,在房间内周围设置一条距地面300mm的水平接地环型带规格应按照设计要求。b.开关柜、配电屏(箱)、电力变压器及各种用电设备、因绝缘破损而可能带电的金属外壳、电气用的独立安装的金属支架及传动机构、插座的接地孔,均应以专用接地(PE线)支线可靠相连,PE线应与接地装置连通并作重复接地。c.当保护线(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PE线最小截面应符合下表要求,当PE线采用单芯绝缘导线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截面不应小于:有机械性的保护时为2.5mm2,无机械性保护时为4mm2。PE线最小截面一览表相线芯线截面S(mm2)PE线最小截面S(mm2)S≤16S16≤S≤3516S>35S/2d.所有外露的接地点、测试点,均应涂红色油漆并有标志牌写明用途。e.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楼宇设备自动监控系统(BMS)及其他弱电设备机房采用专用接地线,由接地装置引入控制室。5)接地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仪型号采用ZC29B-2,仪表必须经专业计量。在测试前,先将检流计的指针调零,再将倍率标准杆置于最大倍数,慢摇,同时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检流计为零。加速摇到120r/min左右,再调到平衡后,读标度盘的刻度,乘倍率就得所测的电阻值。注意电流探针的接线长度为40m,电位探测的接线长度为20m。7、封闭式母线安装(1)施工顺序母线槽检查→测量定位→支吊架制作安装→绝缘测试→母线槽拼接→相位校验(2)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母线槽的检查应严格检查母线槽的质量,重点检查以下内容:a.母线槽外壳应完整、无损坏。母线槽和配电箱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附件配套正确、数量足。b.母线接头的连接面平整,连接孔对称,离边缘距离一致。c.母线之间的绝缘板不能缺损破裂。d.应用500V兆欧表全数测量每节母线槽的相间、相与中性排、PE排、相与外壳之间的绝缘,不低于20MΩ。施工现场应清洁,并尽量减少现场搁置时间。做好防水、防潮工作。2)母线槽测量定位a.母线槽的走向,要按设计图和工程实际综合确定,原则是不与大口径管道、桥架有矛盾,尽量按直线最短路径敷设,至地面的距离不宜低于2.5m..
.。与建筑物表面,其他电气线路和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按国家现行标准。b.水平安装母线槽支吊架间距一般为2~3m,按母线槽每米重量决定。母线槽转弯和配电箱连接处应增设支架。3)支吊架制作安装a.支吊架的型式按母线槽安装部位和重量决定。一般用槽钢、角钢、全螺牙吊杆和扁钢制作,并做好防腐处理。支吊架间距均匀,支吊架的水平度应满足母线槽水平度偏差的要求。b.母线槽垂直安装,一般采用母线槽生产厂的定型弹簧支架。4)母线槽拼接a.吊装拼接时必须注意不损坏母线槽,吊装时应用尼龙绳,用钢丝绳必须套橡皮或塑料套管。接头部位要包扎好,防止杂物、垃圾落入。b.拼装顺序可按母线槽的排列图和母线槽编号。拼装连接时,垫上配套的绝缘板,穿入绝缘套管及连接螺栓,加垫圈、弹簧垫圈,用手拧上螺母。在紧固前调整水平度和垂直度,使水平度和垂直度不超差,全长误差不超过10mm。用力矩扳手紧固,达到规定值,及时装上盖板和接地带(板)。c.为防止偶然因素,使之绝缘降低,每拼装连接一节,要再次测量绝缘电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d.弹簧支架上的弹簧要处于能上下自由伸缩状态。5)相位校验母线槽拼接完成后必须要进行相位校核和电源系统相位一致。8、环氧树脂干式电力变压器安装技术要求(1)前期准备1)变压器安装施工图手续齐全,并通过供电部门审批资料。2)应了解设计选用的变压器性能、结构特点及相关技术参数等。(2)设备及材料要求1)变压器规格、型号、容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附件,备件齐全,并应有设备的相关技术资料文件,以及产品出厂合格证。设备应装有铭牌,铭牌上应注明制造厂名、额定容量、一、二次额定电压、电流、阻抗、及接线组别等技术数据。2)辅助材料:电焊条,防锈漆,调和漆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3)作业条件1)变压器室内、墙面、屋顶、地面工程等应完毕,屋顶防水无渗漏,门窗及玻璃安装完好,地坪抹光工作结束,室外场地平整,设备基础按工艺配制图施工完毕。受电后无法进行再装饰的工程以及影响运行安全的项目施工完毕。2)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均已清理并调整至符合设计要求。3)保护性网门,栏杆等安全设施齐全,通风、消防设置安装完毕。4)与电力变压器安装有关的建筑物、构筑物的建筑工程质量应符合现行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当设备及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其他要求。(4)开箱检查1)变压器开箱检查人员应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安装单位、供货单位代表组成,共同对设备开箱检..
.查,并做好记录。2)开箱检查应根据施工图、设备技术资料文件、设备及附件清单,检查变压器及附件的规格型号,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部件是否齐全,有无损坏丢失。3)按照随箱清单清点变压器的安装图纸、使用说明书、产品出厂试验报告、出厂合格证书、箱内设备及附件的数量等,与设备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均应齐全。同时设备上应设置铭牌,并登记造册。4)被检验的变压器及设备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变压器应无机械损伤,裂纹、变形等缺陷,油漆应完好无损。变压器高压、低压绝缘瓷件应完整无损伤,无裂纹等。5)变压器有无小车、轮距与轨道设计距离是否相等,如不相符应调整轨距。(5)变压器安装1)变压器型钢基础的安装(a)型钢金属构架的几何尺寸、应符合设计基础配制图的要求与规定,如设计对型钢构架高出地面无要求,施工时可将其顶部高出地面100mm。(b)型钢基础构架与接地扁钢连接不宜少于二端点,在基础型钢构架的两端,用不小于40X4mm的扁钢相焊接,焊接扁钢时,焊缝长度应为扁钢宽度的二倍,焊接三个棱边,焊完后去除氧化皮,焊缝应均匀牢靠,焊接处做防腐处理后再刷两遍灰面漆。2)变压器二次搬运(a)二次运输为将变压器由设备库运到变压器的安装地点,搬运过程中注意交通线路情况。到地点后应做好现场保护工作。(b)变压器吊装时,索具必须检查合格,运输路径应道路平整良好。根据变压器自身重量及吊装高度,决定采用何种搬运工具进行装卸。3)变压器本体安装(a)变压器安装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如变压器室在首层则可直接吊装进室内;如果在地下室,可采用预留孔吊装变压器或预留通道运至室内就位到基础上。(b)变压器就位时,应按设计要求的方位和距墙尺寸就位,横向距墙不应小于800mm,距门不应小于1000mm,并应适当考虑推进方向,开关操作方向应留有1200mm以上的净距。(c)装有滚轮的变压器,滚轮应转动灵活,变压器就位后,应将滚轮用能拆卸的制动装置固定。或者将滚轮拆下保存好。4)变压器附件安装(a)干式变压器一次元件应按产品说明书位置安装,二次仪表装在便于观测的变压器护网栏上。软管不得有压扁或死弯,富余部分应盘圈并固定在温度计附近。(b)干式变压器的电阻温度计,一次元件应预装在变压器内,二次仪表应安装在值班室或操作台上。温度补偿导线应符合仪表要求,并加以适当的附加温度补偿电阻,校验调试合格后方可使用。5)电压切换装置的安装(a)变压器电压切换装置各分接点与线圈的连接线压接正确,牢固可靠,其接触面接触紧密良好。切换电压时,转动触点停留位置正确,并与指示位置一致。(b)有载调压切换装置转动到极限位置时,应装有机械联锁和带有限位开关的电气联锁。(c)有载调压切换装置的控制箱,一般应安装在值班室或操纵台上,联线正确无误,并应调整好,手动、自动工作正常,档位指示正确。6)变压器联线(a)变压器的一次、二次联线、地线、控制管线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规定。(b)变压器的一次、二次引线连接,不应使变压器的套管直接承受应力。(c)变压器中性线在中性点处与保护接地线同接在一起,并应分别敷设,中性线宜用绝缘导线,保护地线宜采用黄/绿相间的双色绝缘导线。(d)变压器中性点的接地回路中,靠近变压器处,宜做一个可拆卸的连接点。(6)变压器送电调试运行1)变压器的交接试验应由当地供电部门有资质许可证件的试验室进行。试验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施工验收规范的规定,以及生产厂家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2)变压器交接试验内容。测量线圈连同套管一起的直流电阻,检查所有分接头的变压比,三相变压器的联..
.结组标号,测量线圈同套管一起的绝缘电阻,线圈连同一起做交流耐压试验,试验全部合格后方可使用。3)变压器送电前的检查(a)变压器试运行前应做全面检查,确认各种试验单据应齐全,数据真实可靠,变压器一次、二次引线相位,相色正确,接地线等压接接触截面符合设计和国家现行规范规定。(b)变压器应清理,擦拭干净。顶盖上无遗留杂物,本体及附件无缺损。通风设施安装完毕,工作正常。消防设施齐备。(c)变压器的分接头位置处于正常电压档位。保护装置整定值符合规定要求,操作及联动试验正常。(d)经上述检验合格后,由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变压器试运行。4)变压器空载调试运行变压器空载投人冲击试验。即变压器不带负荷投入,所有负荷侧开关应全部拉开。试验程序如下:(a)全电压冲击合闸,高压侧投人,低压侧全部断开,受电持续时间应不少于10min,经检查应无异常。(b)变压器受电无异常,每隔5min进行冲击一次。连续进行3~5次全电压冲击合闸,励磁涌流不应引起保护装置误动作,最后一次进行空载运行。(c)变压器全电压冲击试验,是检验其绝缘和保护装置。但应注意,有中性点接地变压器在进行冲击合闸前,中性点必须接地。否则冲击合闸时,将造成变压器损坏事故发生。(d)变压器空载运行的检查方法:主要是听声音进行辨别变压器空载运行情况,正常时发出嗡嗡声;异常时有以下儿种情况发生:声音比较大而均匀时,可能是外加电压偏高;声音比较大而嘈杂时,可能是芯部有松动;有滋滋放电声音,可能套管有表面闪络,应严加注意,并应查出原因及时进行处理,或是更换变压器。(e)做冲击试验中应注意观测冲击电流、空载电流、一次二次侧电压、变压器温度等,做好详细记录。5)变压器半负荷调试运行(a)经过空载冲击试验运行24~28h,其时间长短视实际需要而定,确认无异常合格后,才可进行半负荷试运行试验。(b)将变压器负荷侧逐渐投入,直到半负载时停止,观察变压器温升、一次二次侧电压和负荷电流变化情况,应每隔2h记录一次。(c)经过变压器半负荷通电调试运行符合安全运行后,再进行满负荷调试运行。6)变压器满负荷运行(a)继续调试变压器负荷侧使其达到满负荷状态,再运行10h观测温升、一次二次侧电压和负荷电流变化情况,每隔2h进行记录一次。(b)经过满负荷变压器试运行合格后,向业主(建设单位)办理移交手续。(7)产品保护1)变压器就位后,应采取有效保护措施,防止铁件及杂物掉人线圈框内。并应保持器身清洁干净。2)操作人员不得蹬踩变压器作业,应避免工具、材料掉下砸伤变压器。3)对安装的电气管线及其支架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损伤。4)应避免在变压器上方操作电气焊,如不可避免时,应做好遮挡防护,防止焊渣掉下,损伤设备。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艺标准(602—1998) 1范围本章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的场所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接到施工任务后,首先应对图纸进行会审,同时熟悉结构图、建筑图、装修图及其它专业的有关图纸,找到影响施工的设计问题组织设计交底,解决设计施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办理好技术变更洽商,确定施工方法和配备相应的劳动力、设备、材料、机具等。同时配备配套的生活、生产临时设施。2.2主要设备材料:2.2.1一般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要设备材料选用应符合6-1“消防工程安装的通用要求”的有关内容。2.2.2主要设备(见图6-1)..
.图6-1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设备;消防中心控制设备;图象显示与打印操作设备;消防备用电源;火灾探测器(感烟、感温、燃气等);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声光显示报警器;各类模块(中继器);各种联动控制及信号反馈设备;消防通讯设备(如消防电话);消防广播设备。2.2.3一般常用的材料:管材、型钢、线槽、电线、电缆、金属软管、防火涂料、异型塑料管、阻燃塑料管、接线盒、管箍、根母、护口、管卡子、焊条、氧气、乙炔、钢丝、铅丝、防锈漆、膨胀螺栓、胀塞、成套螺丝、焊油、焊锡、电池、机油、锯条、记号笔、绑带等。2.3主要机具:套丝机、套丝板、液压煨弯器、手动煨弯器、电焊机、气焊工具、台钻、手电钻、砂轮锯、电锤、开孔器、压线钳子、射钉枪、钢锯、手锤、活扳手、水平尺、直尺、角尺、钢卷尺线坠、电烙铁、电炉子、锡锅、扁锉、圆锉、压力案子、压力钳子、电工工具、高凳、工具袋、工具箱、万能表、兆欧表、试铃、对讲电话、步话机、试烟器、手提电吹风机等机具。2.4劳动力配备: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计划,作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配备的施工员、电工、焊工等应持证上岗。2.5编写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交底和培训,使每个操作者应熟知技术、质量、安全消防的要求。2.6应按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配备用的规程规范、图册、工艺要求、质量记录、表格及各种有关文件。3施工工艺3.1工艺流程:钢管内导线敷设线槽配线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 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安装→ 调试检测验收交付使用←←..
. 3.2钢管和金属线槽安装主要要求:3.2.1进场管材、型钢、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有材质证明或合格证,并应检查质量、数量、规格型号是否与要求相符合,填写检查记录。钢管要求壁厚均匀,焊缝均匀,无劈裂和砂眼棱刺,无凹扁现象,镀锌层内外均匀完整无损。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翅边等变形现象。3.2.2配管前应根据设计、厂家提供的各种探测器、手动报警器、广播喇叭等设备的型号、规格,选定接线盒,使盒子与所安装的设备配套。3.2.3电线保护管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在便于穿线的位置增设接线盒:管路长度超过30m,有弯曲时;管路长度超过20m,有一个弯曲时;管路长度超过15m,有二个弯曲时;管路长度超过8m,有三个弯曲时。3.2.4电线保护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裂缝,且弯扁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0%。3.2.5明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管外径的6倍,暗配管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当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10倍。3.2.6当管路暗配时,电线保护管宜沿最近的线路敷设并应减少弯曲。埋入非燃烧体的建筑物、构筑物内的电线保护管与建筑物、构筑物墙面的距离不应小于30mm。金属线槽和钢管明配时,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3.2.7电线保护管不宜穿过设备或建筑、构筑物的基础,当必须穿过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采用保护管等。3.2.8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安装允许偏差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3.2.9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的电线保护管,管口及其各连接处均应密封处理。3.2.10管路敷设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时应采取补偿措施。如图6-2a、6-2b、6-2c。..
. 图6-23.2.11明配钢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应均匀,钢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如表6-1,管卡与终端、弯头中点、电气器具或盒(箱)边缘的距离宜为0.15~0.5m。钢管管卡间的最大距离(m)表6-1敷设方式钢管种类钢管直径(mm) 15~2025~3240~5065以上吊架、支架或沿墙敷设厚壁钢管1.52.02.53.5薄壁钢管1.01.52.0— 3.2.12吊顶内敷设的管路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经装修单位允许,直径20mm及以下钢管可固定在吊杆或主龙骨上。3.2.13暗配管在没有吊顶的情况下,探测器的盒的位置就是安装探头的位置,不能调整,所以要求确定盒的位置应按探测器安装要求定位。3.2.14明配管使用的接线盒和安装消防设备盒应采用明装式盒。3.2.15钢管安装敷设进入箱、盒,内外均应有根母锁紧固定,内侧安装护口。钢管进箱盒的长度以带满护口贴进根母为准。3.2.16箱、线槽和管使用的支持件宜使用预埋螺栓、膨胀螺栓、胀管螺钉、预埋铁件、焊接等方法固定,严禁使用木塞等。使用胀管螺钉、膨胀螺栓固定时,钻孔规格应与胀管相配套。3.2.17各种金属构件、接线盒、箱安装孔不能使用电、气焊割孔。3.2.18钢管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经纬度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螺纹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应光滑无缺损。3.2.19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固螺钉连接,不应采用熔焊连接,以免破坏镀锌层。3.2.20配管及线槽安装时应考虑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于同一根管内或线槽同槽孔洞。3.2.21配管和线槽安装时应考虑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如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应穿入同一根管内,但探测器报警线路若采用总线制时不受此限制。3.2.22弱电线路的电缆竖井应与强电线路的竖井分别设置,如果条件限制合用同一竖井时,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3.2.23在建筑物的顶棚内必须采用金属管、金属线槽布线。3.2.24钢管敷设与热水管、蒸汽管同侧敷设时应敷设在热水管、蒸汽管的下面。有困难时可敷设在其上面,相互间净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3.2.24.1当管路敷设在热水管下面时为0.20m,上面时为0.3m,当管路敷设在蒸汽管下面时为0.5m,上面时为1m。3.2.24.2当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用隔热措施。对有保温措施的蒸汽管上、下净距可减至0.2m。3.2.25钢管与其它管道如水管平行净距不应小于0.10m。当与水管与同侧敷设时宜敷设在水管上面(不包括可燃气体及易燃液体管道)。当管路交叉时距离不宜小于相应上述情况的平行净距。3.2.26线槽应敷设在干燥和不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3.2.27线槽敷设宜采用单独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吊件的直径不应小于6mm,固定支架间距一般不应大于1~1.5m,在进出接线盒、箱、柜、转角、转弯和弯形缝两端及丁字接头的三端0.5m以内,应设置固定支撑点。3.2.28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翘角。..
.3.2.29固定或连接线槽的螺钉或其它紧固件紧固后其端部应与线槽内表面光滑相接,即螺母放在线槽壁的外侧,紧固时配齐平垫和弹簧垫。3.2.30线槽的出线口和转角、转弯处应位置正确、光滑、无毛刺。3.2.31线槽敷设应平直整齐,水平和垂直允许偏差为其长度的2‰,且全长允许偏差为20mm,并列安装时槽盖应便于开启。3.2.32金属线槽的连接处不应在穿过楼板或墙壁等处进行。3.2.33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与消防设备采用金属软管和可挠性金属管作跨接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且应采用卡具固定,其固定点间距不应大于0.5m,且端头用锁母或卡箍固定,并按规定接地。3.2.24暗装消火栓配管时,接线盒不应放在消火栓箱的后侧,而应侧面进线。3.2.25消防设备与管线的工作接地、保护地应按设计和有关规范、文件要求施工。3.3钢管内绝缘导线敷设和线槽配线要求:3.3.1进场的绝缘导线和控制电缆的规格型号、数量、合格证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填写进场材料检查记录。3.3.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线或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最好选用500V,以提高绝缘和抗干扰能力。3.3.3为满足导线和电缆的机械强度要求,穿管敷设的绝缘导线,线芯截面最小不应小于1mm2;线槽内敷设的绝缘导线最小截面不应小于0.75mm2;多芯电缆线芯最小截面不应小于0.5mm2。3.3.4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敷设于封闭式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面积不应大于线槽的净截面积的50%。3.3.5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焊接或压接。3.3.6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根管内或线槽的同一槽孔内。3.3.7横向敷设的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如果采用穿管布线时,不同防火分区的线路不宜穿入同一根管内。采用总线制不受此限制。3.3.8火灾报警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探测器的“+”线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其余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3.3.9导线或电缆在接线盒、伸缩缝、消防设备等处应留有足够的余量。3.3.10在管内或线槽内穿线应在建筑物抹灰及地面工程结束后进行。在穿线前应将管内或线槽内的积水及杂物清除干净,管口带上护口。3.3.11敷设垂直管路中的导线,截面积为50mm2以下时,长度每超过30m应在接线盒处进行固定。3.3.12目前我国的消防事业发展很快,使用总线制线路控制的很多,对线路敷设长度,线路电阻均有要求,施工时应严格按厂家技术资料要求来敷设线路和接线。3.3.13导线连接的接头不应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应降低原机械强度,亦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为满足上述要求,导线连接时应采取下述方法:3.3.13.1塑料导线4mm2以下时一般应使用剥削钳剥削掉导线绝缘层,如有编织的导线应用电工刀剥去外层编织层,并留有约12mm的绝缘台,线芯长度随接线方法和要求的机械强度而定。3.3.13.2导线绝缘台并齐合拢,在距绝缘台约12mm处用其中一根线芯在另一根线芯缠绕5~7圈后剪断,把余头并齐折回压在缠绕线上,并进行涮锡处理。3.3.13.3LC安全型压线帽:是铜线压线帽,分为黄、白、红三色,分别适用于1.0mm2、1.5mm2、2.5mm2、4mm2的2~4根导线的连接。其操作方法是:将导线绝缘层剥去10~13mm(按帽的型号决定),清除氧化物,按规定选用适当的压线帽,将线芯插入压线帽的压接管内,若填不实,可半线芯折回头(剥长加倍),填满为止。线芯插到底后,导线绝缘层应与压接管的管口平齐,并包在帽壳内,然后用专用压接钳压实即可。如表6-2、图6-3。LC安全型压线帽表6-2压线管内导线规格(mm2) 色别配用压线帽型线芯进入压接管削线..
.号L(mm)压线管内加压所需充实线芯总根数组合方案实际工作线芯根数BV(铜芯)1.01.52.54.0导线根数2341———2———————— 黄 YMT-1 13444323436—312—42—1———21————— 白 YMT-2 156453464534F—————1—8———24—2—234322—1—————12— 红 YMT-3 184445644923456449BLV(铝芯)——————234——— 绿 YML-1 18444234————3—24蓝YML-2185454图6-33.3.13.4多股铜芯软线用螺丝压接时,应将软线芯扭紧做成眼圈状,或采用小铜鼻子压接,涮锡涂净后将其压平再用螺丝加垫紧牢固。3.3.13.5铜单股导线与针孔式接线桩连接(压接),要把连接的导线的线芯插入接线桩头针孔内,导线裸露出针孔1~2mm,针孔大于线芯直径1倍时,需要折回头插入压接。如果是多股软铜丝,应氯紧涮锡,擦干净再压接。如图6-4。..
.图6-43.3.13.6导线连接抱扎:选用橡胶(或塑料)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1~2个绝缘带幅宽度,再以半幅度重叠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收紧绝缘带。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再进行回缠。然后再用黑胶布包扎,包扎时要衔接好,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同时在包扎过程中收紧胶布,导线接头处两端用黑胶布封严密。3.3.14导线敷设连接完成后,应进行检查,无误后采用500V、量程为0~500MΩ的兆欧表,对导线之间、线对地、线对屏蔽层等进行摇测,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20MΩ。注意不能带着消防设备进行摇测。摇动速度应保持在120r/min左右,读数时应采用1分钟后的读数为宜。3.4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安装要求:3.4.1进厂火灾自动报警设备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型号、数量、规格、品种、外观等进行检查,并提供给国家消防电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有效的检测检验合格的报告,及其它有关安装接线要求的资料,同时与提供设备的单位办理进厂设备检查手续。3.4.2点型火灾探测器、气体火灾探测器、红外光束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3.4.2.1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符合要求,见表6-3。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表6-3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地面面积S(m2) 房间高度h(m)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屋顶坡度θθ≤15°15°<θ≤30θ>30°A(m2)R(m)A(m2)R(m)A(m2)R(m) 感烟探测器S≤80h≤12806.7807.2808.0S>806<h≤12806.71008.01209.9h≤6605.8807.21009.0感温探测器S≤30h≤8304.4304.9305.5S>30h≤8203.6304.9406.3 3.4.2.2感烟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图6-5中的极限曲线D1-D11(含D9′)所规定的范围,并由探测器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确定探测器的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
.图6-53.4.2.3一个探测器区内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应按下式计算:N=S/K·A式中N——一个探测区域内所需设置的探测器数量(只),并取整数。S——一个探测器区域的面积(m2);A——一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m2);K——修正系数,重点保护建筑取0.7~0.9,其余取1.03.4.2.4在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梁的高度对探测器安装数量影响。a梁突出顶棚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b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在20mm~600mm时,应按图6-6和表6-4来确定梁的影响和一只探测器能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按梁间区域面积确定一只探测器能够保护的梁间区域的个数表6-4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梁隔断的梁间区域面积Q(㎡)一只探测器保护的梁同区域的个数 感温探测器 20Q>128<Q≤126<Q≤84<Q≤6Q≤412345 30Q>1812<Q≤189<Q≤126<Q≤9Q≤612345 60Q>3624<Q≤3618<Q≤2412<Q≤18Q≤1212345..
.感烟探测器 80Q>4832<Q≤4824<Q≤3216<Q≤24Q≤1612345图6-6c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只探测器。d当被梁隔断区域面积超过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时,应视为一个探测区域,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3.4.2.5当房屋顶部有热屏障时,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距离应符合表6-5的规定。锯齿型屋顶和坡度大于15°的人字型屋顶,应在每个屋脊处设置一排探测器,探测器下表面距屋顶最高处的距离应符合表6-5的规定。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距顶棚(或屋顶)的距离表6-5探测器的安装高度h(m)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距顶棚(或屋顶)的距离d(mm)顶棚(或屋顶)坡度θθ≤15°15°<θ≤30°θ>30°最小最大最小最大最小最大H≤6302002003003005006<h≤8702502504004006008<h≤1010030030050050070010<h≤12150350350600600800 3.4.2.6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3.4.2.7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隔,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则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设置探测器。3.4.2.8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摭挡物,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见图6-7..
.图6-73.4.2.9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见图6-8,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是指在距离探测器中心半径为0.5m范围内的孔洞用非燃烧材料填实,或采取类似的挡风措施)。图6-83.4.2.10在宽度小于3m的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3.4.2.11在电梯井、升降机设置探测器时其位置宜在井道上方的机房顶棚上。3.4.2.12下列场所可不设火灾探测器:a厕所、浴室等潮湿场所b不能有效探测火灾的场所c不便于使用、维修的场所(重点部位除外)3.4.2.13可燃气体探测器应安装在气体容易泄漏出来,气体容易流经的场所,及容易滞留的场所,安装位置应根据被测气体的密度、安装现场气流方向、温度等各种条件来确定。见图6-9。图6-9..
.a密度大、比空气重的气体,如液化石油气应安装在下部,一般距地0.3m。且距气灶小于4mm的适当位置。b人工煤气密度小且比空气轻,可燃气体控制测器应安装在上主主,距气灶小于8m的排气口旁处的顶棚上。如没有排气口应安装在靠近煤气灶梁的一侧,梁高与探测器的关系见3.4.2.4条规定。c其它种类可燃气体,可按厂家提供的并经国家检测合格的产品技术条件来确定其探测器的安装位置。3.4.2.14红外光束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保证有充足的视场,发出的光束应与顶棚保持平行,远离强磁场,避免阳光直射底座应牢固地安装在墙上,安装高主工见图6-10。图6-103.4.2.15其它类型的火灾探测器的安装要求,应按设计和厂家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安装。3.4.2.16探测器的底座应固定可靠,在吊顶上安装时应先把盒子固定在主龙骨上或顶棚上生根作支架,其连接导线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当采用焊接时不得使用带腐蚀性的助焊剂,外接导线应有0.15m的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标志。3.4.2.17探测器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3.4.2.18探测器底座的穿线孔宜封堵,安装时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装上防护罩)。3.4.2.19探测器的接线应按设计和厂家要求接线,但“+”线应为红色,“-”线应为兰色,其余线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的导线颜色应一致。3.4.2.20探测器的头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安装前应妥善保管,并应采取防尘、防潮、防腐蚀等措施。3.4.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3.4.3.1报警区的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报警按扭,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近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扭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m。3.4.3.2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墙上,距地高度1.5m,安装牢固并不应倾斜。3.4.3.3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外接导线应留有0.10m的余量,且在端部应有明显标志。3.4.4端子箱和模块箱安装。3.4.4.1端子箱和模块箱一般设置在专用的竖井内,应根据设计要求的高度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在墙壁上明装,且安装时应端正牢固,不得倾斜。3.4.4.2用对线器进行对线编号,然后将导线留有一定的余量,把控制中心来的干线和火灾报警器及其它的控制线路分别绑扎成束,分别设在端子板两侧,左边为控制中心引来的干线,右侧为火灾报警探测器和其它设备来的控制线路。3.4.4.3压线前应对导线的绝缘进行摇测,合格后再按设计和厂家要求压线。3.4.4.4模块箱内的模块按厂家和设计要求安装配线,合理布置,且安装应牢固端正,并有用途标志和线号。3.4.5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3.4.5.1火灾报警控制(以下简称控制器)接收火灾探测器和火灾报警按钮的火灾信号及其它报警信号,发出声、光报警,指示火灾发生的部位,按照预先编制的逻辑,发出控制信号,联动各种灭火控制设备,迅速有效的扑灭火灾。为保证设备的功能必须做到精心施工,确保安装质量。火灾报警器一般应设备在消防中心、消防值班室、警卫室及其它规定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控制器的显示操作面板应避开阳光直射,房间内无高温、高湿、尘土、腐蚀性气体;不受振动、冲击等影响。见图6-11。..
. 图6-11..
.3.4.5.23.4.5.2 设备安装前土建工作应具备下列条件:a屋顶、楼板施工已完毕,不得有渗漏。b结束室内地面、门窗、吊顶等安装。c有损设备安装的装饰工作全部结束。3.4.5.3区域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基底边距地面高度不应小于1.5m,可用金属膨胀螺栓或埋注螺栓进行安装,固定要牢固、端正,安装在轻质墙上时应采取加固措施。靠近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3.4.5.4集中报警控制室或消防控制中心设备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a落地安装时,其底宜高出地面0.05~0.2m,一般用槽钢或打水台作为基础,如有活动地板使用的槽钢基础应在水泥地面生根固定牢固。槽钢要先调直除锈,并刷防锈漆,安装时用水平尺、小线找好平直度,然后用螺栓固定牢固。b控制柜按设计要求进行排列,根据柜的固定孔距在基础槽钢上钻孔,安装时从一端开始逐台就位,用螺丝固定,用小线找平找直后再将各螺栓紧固。c控制设备前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有人值班经常工作的一面,控制盘到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盘后维修距离不应小于1m,控制盘排列长度大于4m时,控制盘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d区域控制室安装落地控制盘时,参照上述的有关要求安装施工。3.4.5.5引入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电缆、导线接地等应符合下列要求:a对引入的电缆或导线,首先应用对线器进行校线。按图纸要求编号,然后摇测相间、对地等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Ω,全部合格后按不同电压等级、用途、电流类别分别绑扎成束引到端子板,按接线图进行压线,注意每个接线端子接线不应超过二根,盘圈应按顺时针方向,多股线应涮锡,导线应有适当余量,标志编号应正确且与图纸一致,字迹清晰,不易褪色,配线应整齐,避免交叉,固定牢固。b导线引入线完成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控制器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接头连接,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c凡引入有交流供电的消防控制设备,外壳及基础应可靠接地,一般应压接在电源线的PE线上。d消防控制室一般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专用接地装置作为工作接地(是指消防控制设备信号地域逻辑地)。当采用独立工作接地时电阻应小于4Ω,当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应小于1Ω,控制室引至接地体的接地干线应采用一根不小于16mm2的绝缘铜线或独芯电缆,穿入保护管后,两端分别压接在控制设备工作接地板和室外接地体上。消防控制室的工作接地板引至各消防控制设备和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工作接地线应采用不小于4mm2铜芯绝缘线穿入保护管构成一个零电位的接地网络,以保证火灾报警设备的工作稳定可靠。接地装置施工过程中,分不同阶段应作电气接地装置隐检,接地电阻摇测,平面示意图等质量检查记录。3.4.6其它火灾报警设备和联动设备安装,按有关规范和设计厂家要求进行安装接线。3.5调试要求(图6-12):..
.图6-12..
.3.5.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应在建筑内部装修和系统施工结束后进行。3.5.2调试前施工人员应向调试人员提交竣工图、设计变更记录、施工记录(包括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检验记录(包括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测试记录)、竣工报告。3.5.3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一般由生产厂工程师或生产厂委托的经过训练的人员担任。其资格审查由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负责。3.5.43.5.4 调试前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3.5.4.1按设计要求查验,设备规格、型号、备品、备件3.5.4.2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检查系统的施工质量。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应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有文字记录。3.5.4.3检查检验系统线路的配线、接线、线路电阻、绝缘电阻,接地电阻、终端电阻、线号、接地、线的颜色等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发现错线、开路、短路等达不到要求的应及时处理,排除故障。3.5.5火灾报警系统应先分别对探器、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试验。单机检查试验合格,进行系统调试,报警控制器通电接入系统做火灾报警自检功能、消音、复位功能、故障报警功能、火灾优先功能、报警记忆功能、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的自动荡不安充电功能、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等功能检查。在通电检查中上述所有功能都必须符合条例《GB4717火灾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3.5.6按设计要求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逐个逐项检查试验火灾报警系统的各种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其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应正常。3.5.7检查主电源: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其容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要求,备用电源连续充放电三次应正常,主电源、备用电源转换应正常。3.5.8系统控制功能调试后应用专用的加烟加温等试验器,应分别对各类探测器逐个试验,运作无误后可投入运行。3.5.93.5.9 对于其它报警设备也要逐个试验无误后投入运行。3.5.10按系统调试程序进行系统功能自检。系统调试完全正常后,应连续无故障运行120h,写出调试开通报告,进行验收工作。3.6系统验收程序3.6.1火灾报警系统安装调试完成后,由施工单位、调试验单位对工程质量、调试质量、施工资料进行预检,同时进行质量评定,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处理,直至达到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止。3.6.2预检全部合格后,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应有尽有请建设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检查,无误后办理竣工验收单。3.6.3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请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由该单位提交检测报告。3.6.4以上工作全部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向公安消防监督机构提交验收申请报告,并提供下列文件和资料:3.6.4.1建设过程中消防部门的消防审核文件、备忘备及其落实情况。3.6.4.2施工单位、设备厂家的资质证书和产品的检测证书。3.6.4.3施工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设计变更洽商、绝缘摇测记录、接地电阻记录、主要材质证明、合格证)等。3.6.4.43.6.4.4 调试报告。3.6.4.5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等单位办理的竣工验收单。3.6.4.6检测单位提出的检测报告。3.6.4.73.6.4.7 系统竣工图、系统竣工表。..
.3.6.4.8管理、维护人员登记表。3.6.5消防工程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对施工质量复验和对消防设备功能抽验,全部合格后,发给建设单位《建筑工程消防设施验收合格证书》,建设单位可投入使用,进入系统的运行阶段。4质量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工程目前国家还没有质量评定统一标准,为提高工程质量,加强质量管理,使工程质量有一个考核标准,特套用GBJ—300—88,GBJ303—88部分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制订新的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要求。4.1配管及管内穿线,套用GBJ303—88中电2-3-1表“配管及管内穿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的有关内容,但有的内容应作如下更改:4.1.1保证项目中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改为必须大于20MΩ。4.1.2基本项目管路敷设中,暗配管的保护层应改为30mm。4.1.3允许偏差项目中,管子最小弯曲半径明暗配管的弯曲半径改成大于或等于6倍(≥6D),在地下或混凝土内暗配管改成≥10D。4.1.4配管与穿线应分开检验评定(用一张表记录两次评定的时间)。4.2火灾报警控制器和联动柜安装的盘柜可套用GBJ303—88中电4-3-1“成套配电柜(盘(及动力开关节柜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的有关部分。4.3端子箱和模块箱安装质量评定可套用GBJ303—88中电4-7-1“电气照明器具及其配电箱(盘)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有关部分。4.4工作接地线的安装质量评定套用GBJ—303—88中电5-0-1“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的有关部分。4.5报警探测器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这里只是按保证项目、基本项目、允许偏差项目等提出一些要求,可制定表格进行质量评定。4.5.1保证项目:探测器的类别、型号、位置、数量、功能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4.5.24.5.2 基本项目:应符合以下要求4.5.2.1探测器安装牢固,确认灯朝向正确,且配件齐全,无损伤变形和破损等现象。4.5.2.2探测器其导线连接必须可靠压接或焊接,并应有樯志,外接导线应有余量。4.5.2.34.5.2.3 探测器安装位置应符合保护半径、保护面积要求。4.5.3允许偏差项目:4.5.3.1探测器距离墙壁、梁边和四周遮挡物≥0.5m,距离空调送风口的距离≥1.5m,到多孔顶栅口≥0.5m。4.5.3.2在宽度小于3m以内走道顶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温感探测器安装距离10m,感烟探测器安装距离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距离的一半。4.5.3.3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如必须倾斜安装时,其倾斜角不应大于45°。4.6以上各项只是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内容,如果是分包工程,总包单位质量评定时应把这几项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内容加到建筑电气分部安装工程内共同评定。如果是直包工程,把这几项分项工程质量评定内容作为一个建筑电气安装单位(分部)工程,按GBJ300—88的有关要求评定质量等级。5成品保护5.1钢管敷设在混凝土或墙内时,要及时封堵管口和盒子,以免进入杂物影响下道工序穿线,千万剔凿;土建打混凝土或砌墙时要有专人配合,以免敷设的钢管移位造成返工。5.2管内穿线:线槽内配线时要把导线的余量放在盒子或箱子里面,封上盖,同时线槽及时上盖,以免导线损坏或丢失。5.3消防自动报警系统的设备存储时,要作防尘、防潮、防碰、防砸、防压等措施,..
.妥善保管,同时办理进厂检验和领用手续。5.4自动报警设备安装时,土建工程应达到地面、墙面、门窗、喷浆完毕,在有专人看管的条件下进行安装。5.5消防控制室和装有控制器的房间工作完毕后应及时上锁,关好门窗,设备应罩上防尘防潮罩。5.6报警探测器应先装上底座,并戴上防尘罩调试时再装探头。5.7端子箱和模块箱在工作完毕后要箱门上锁,把箱体罩上以保护箱体不被污染。5.8易丢失损坏的设备如手动报警按钮、喇叭、电话及电话插孔等应最后安装,应采取安装措施以确保墙面、地面、吊顶不受损坏和污染。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6—1“消防工程安装的通用要求及有关规定”,安是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重要条件。6.2加强进厂设备、材料的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和本工艺的要求,不合格产品不能使用。6.3施工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3.1煨弯处发现凹扁过大或弯曲半径不够倍数的现象时,解决的办法是使用手扳煨弯器移动要适度,用力不要过猛,直到符合要求为止。6.3.2预埋盒、箱、支架、吊杆等歪斜,或者盒箱里进外出过于严重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或重新埋设。6.3.3明与管或吊顶内配管,固定点不牢固、铁卡子松动、固定点距过大和不均匀,均应采用配套管卡固定牢固,档距应找均匀。6.3.4暗配钢管堵塞,配管后应及时加管堵把管口堵严实,并应经常检查,发现有漏堵或掉落应及时补堵,如发现管已经堵塞时应及时处理修复。6.3.5严禁使用电气焊割断管子。支架和在箱盘上开孔,而应使用锯和开孔器进行施工,断管要求平齐,用锉去掉毛刺再配管。6.3.6箱、盒、镀锌钢管等被破坏的镀锌层应及时进行防腐处理。6.3.7使用金属软管时不宜长于2m,其固定间距不应大于0.5m,两端固定应牢固。6.3.8导线应按工艺和规范要求进行颜色选择和安装,探测器的“+”线为红色,“-”线为兰色,其余线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分,但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导线颜色应一致。6.3.9穿线时管口必须戴上护口,以保护导线的绝缘层。6.3.10导线的接头压接、涮锡、包扎,应符合本工艺和有关规范要求。6.3.11导线的相间、相对地绝缘电阻不应小于20MΩ。摇测绝缘电阻时不能带着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摇测。6.3.12探测器安装的位置和型号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规范要求,安装位置确定的原则首先要保证功能,其次是美观,如与其它工种设备安装相干扰时,应通知设计及有关单位协商解决。6.3.13设备上压接的导线,要按设计和厂家要求编号,压接要牢结,不允许出现反圈现象,同一端子不能压接二根以上导线。6.3.14调试时要先单机后联调,逐台逐项百分之百地进行功能调试,不能有遗漏,以确保整个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有效运行。6.3.15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资料收集、填写、保管等应与工程进度同步进行。7质量记录7.1主要钢材的材质证明和合格证,绝缘导线和电缆的合格证,火灾报警设备及防火..
.材料进京许可证及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检测报告,设备和材料进厂检验记录。7.2设计变更洽商记录。7.3预检记录。7.4隐蔽工程检验记录,电气接地装置隐检记录和平面示意图。7.5调试记录,其中主要包括:绝缘电阻测试记录,接地电阻测试记录,消防系统调试报告,消防报警系统的检测报告等。7.6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和施工日志。7.77.7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7.87.8 竣工验收单。7.97.9 消防监督部门检查备忘录。7.107.10 建筑消防设施检验合格证及使用许可证。7.117.11 竣工图。7.12其它技术和质量资料,如自互检记录、中间验收记录、设备产品说明书、主要技术与质量会议记录、图纸会审记录、工程事故报告、监理使用的各种表格等。10、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工艺标准(326—1998)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2.1.2导线:2.1.2.1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2.1.2.2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2.1.2.3绝缘导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2.1.2.4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导线最小截面(m㎡)表3-76导线种类10kV1kV以下 居民区非居民区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铜绞线3525162516~251616~2516~25直径3.2~4.0mm 2.1.3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2.1.3.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2.1.3.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2.1.3.3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2.1.3.4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2.1.4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2.1.5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
.2.1.5.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2.1.5.2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2.1.5.3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头挂环、拉板、曲型垫等。2.1.5.4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2.1.5.5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录音落,锈蚀现象。2.1.6螺栓:2.1.6.1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2.1.6.2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2.1.6.3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2.1.7其它材料:电力复合脂、砂纸、油漆等。2.2主要机具:2.2.1紧线器、倒链、开口滑轮、放线架、活扳手、油压线钳、手锤、钢锯、刀锯,细钢丝刷等。2.2.2斧子、铁线、大小尼龙绳、挑杆、竹梯、温度计、望远镜、脚扣、安全带、手推车等。2.3作业条件:2.3.1拉线已安装完毕。2.3.2线路上障碍物处理完毕,放线时通过其它线路的越线保护架搭设完毕。2.3.3导线截面在150m㎡以上或线路较长时,在线路首端(紧线处)打好紧线用的地锚钎子。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放线→紧线→绝缘子绑扎→搭接过引线、引下线3.2放线:将导线运到线路首端(紧线处),用放线架架好线轴,然后放线。一般放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导线沿电杆根部放开后,再将导线吊上电杆;另一种方法是在横担上装好开口滑轮,一边放线一边逐档将导线吊放在滑轮内前进。3.2.1放线过程中,应对导线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当导线发生下列状况、应采取相应措施。3.2.1.1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a单股损伤深度不小于直径1/2。b钢芯铝绞、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失小于4%。c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3.2.1.2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状况超过以上范围时,均应进行补修。补修做法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3.2.2导线宜避免接头,不可避免时,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3.2.2.1在同一档路内,要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一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3.2.2.2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挡距内连接。3.2.2.3当导线采用缠绕方法连接时,连接部分的线股应缠绕良好,不应有断股,松股等缺陷。..
.3.2.2.4当导线采用钳压管连接时,应清除导线表面和管内壁的污垢。连接部位的铝质接触面应涂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保留涂料,进行压接。压口数及压口位置,深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3.2.2.51kV以上线路采用绝缘线架设时,放线过程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及出现扭、弯等现象。3.3紧线:3.3.1在线路末端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绑回头挂在蝶式绝缘子上。裸铝导线在线夹上或在蝶式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缠包铝带,缠绕方向应与导线外层绞股方向一致,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30mm。裸铝导线在蝶式绝缘子上的绑扎长度见表3-77绑扎长度值表3-77导线截面(m㎡)绑扎长度(mm)LJ-50、LGJ-50及下LJ-7150200 3.3.2绑扎用的绑线,应选择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其直径不应小于2mm。3.3.3绝缘子安装应有符合下列规定:3.3.3.1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防止积水。3.3.3.2安装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3.3.3.3绝缘子裙边与带电部位间隙不应小于50mm。3.3.4悬式绝缘子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3.3.4.1与电杆、电线金具连接处,无卡压现象。3.3.4.2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由上向下穿。3.3.4.3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向受电侧穿入。两边线应由内向外,中线应由左向右穿入。3.3.5在首端杆上,挂好紧线器或在地锚上拴好倒链。先将两边线用人力初步拉紧,然后用紧线器或倒链紧线。观测导线弛度达到要求后,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套在蝶式绝缘子上绑回头(裸铝导线应缠包铝带),最后,平衡绷起其它导线,注意调整好各导线的弛度,并找平。3.3.5.1导线架设后,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3.3.5.2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误差规定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200mm。3.4绝缘子绑扎:直线杆的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绑扎,应先由直线角度杆或中间杆开始,然后逐个向两端绑扎。针式绝缘子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3.4.1直线角度杆的导线应固定在针式绝缘子转角外侧的槽内。3.4.2直线跨越杆的导线应采用双绝缘子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3.4.3高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应固定在针式绝缘子顶部的槽内,并绑双十字;低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可固定在针式绝缘子侧面的槽内,可绑单十字。3.5搭接过引、引下线:在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终端杆上搭接过引线或引下线。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符合下列要求:3.5.1过引线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必要时应加装绝缘子。3.5.2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与主导线连接,不得与绝缘子回头绑扎在一起;铝导线间的连接一般应采用并沟线夹,但70m㎡及以下的导线可以采用绑扎连接,绑扎长度不应..
.小于表3-78所示。过引线绑扎长度值表3-78导线截面(M㎡)绑扎长度(mm)导线截面(m㎡)绑扎长度(mm)LJ-35及以下LJ-50LJ-70150200250TJ-16及以下TJ-25~35TJ-50~95100150200注: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绑扎长度以小截面导线为准。3.5.3铜、铝导线的连接应使用铜铝过渡线夹,或有靠的过渡措施。3.5.410kV线路采用并沟线夹连接过渡引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化膜,涂电力复合脂。3.5.51~10kV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300mm;1kV以下线路不应小于150mm。3.6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1~10kV时,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100mm。3.71kV以下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接头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定,并应进行绝缘包扎。3.8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4质量要求4.1保证项目:4.1.1金具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及绝缘子耐压试验记录。4.1.2高压瓷件表面严禁有裂纹、缺损、瓷釉烧坏等缺陷。重点检查承力杆上的绝缘子。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1.3导线连接必须紧密、牢固,连接处严禁有断股和损伤;导线的接续管在压接或校直后严禁有裂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2基本项目:4.2.1导线与绝缘子固定可靠,导线无断股、扭绞和死弯;超量磨损的线段和有其它缺陷的线段修复完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2.2过引线、引下线导线间及导线对地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导线布置合理、整齐,线间连接的走向清楚,辨认方便。检验方法:观察或实测检查。4.2.3线路的接地(接零)线敷设走向合理,连接紧密、牢固,导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表3-79);导线弛度允许偏差表3-79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2实际与设计值差同一档内导线间弛5%200mm尺量检查..
.度差 5成品保护5.1导线在放线过程中,应防止发生磨伤、断股、扭、弯等现象。5.2导线架设后,如距离施工场地较近,应注意不要把东西掉在线路上。5.3配电线路遇有与其它线路交叉时,必须搭设越线架,避免线间的摩擦、碰撞。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放线时,导线发生扭绞、背扣、断股、磨伤。应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好导线。6.2导线架设后,弛度超差。架设导线时,应注意温度与弛度的要求,认真观测、调整。6.3绝缘子绑扎不正确,回头绑扎不紧,长度不够。应认真按要求绑扎,绑扎过程中,应经常用钳子收紧绑线。7质量记录7.1导线、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各种挂板等金具应有产品质量证明。7.2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应有产品质量证明,并有交流耐压试验报告。7.3架空线路导线架设工程预检、自检记录。7.4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5架空线路和杆上电气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11、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工艺标准(326—1998)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2.1.2导线:2.1.2.1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2.1.2.2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2.1.2.3绝缘导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2.1.2.4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导线最小截面(m㎡)表3-76导线种类10kV1kV以下 居民区非居民区铝绞线钢芯铝绞线铜绞线3525162516~251616~2516~25直径3.2~4.0mm 2.1.3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2.1.3.1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2.1.3.2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2.1.3.3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2.1.3.4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1.4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2.1.5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2.1.5.1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2.1.5.2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2.1.5.3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头挂环、拉板、曲型垫等。2.1.5.4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2.1.5.5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录音落,锈蚀现象。2.1.6螺栓:2.1.6.1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2.1.6.2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2.1.6.3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2.1.7其它材料:电力复合脂、砂纸、油漆等。2.2主要机具:2.2.1紧线器、倒链、开口滑轮、放线架、活扳手、油压线钳、手锤、钢锯、刀锯,细钢丝刷等。2.2.2斧子、铁线、大小尼龙绳、挑杆、竹梯、温度计、望远镜、脚扣、安全带、手推车等。2.3作业条件:2.3.1拉线已安装完毕。2.3.2线路上障碍物处理完毕,放线时通过其它线路的越线保护架搭设完毕。2.3.3导线截面在150m㎡以上或线路较长时,在线路首端(紧线处)打好紧线用的地锚钎子。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放线→紧线→绝缘子绑扎→搭接过引线、引下线3.2放线:将导线运到线路首端(紧线处),用放线架架好线轴,然后放线。一般放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导线沿电杆根部放开后,再将导线吊上电杆;另一种方法是在横担上装好开口滑轮,一边放线一边逐档将导线吊放在滑轮内前进。3.2.1放线过程中,应对导线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当导线发生下列状况、应采取相应措施。3.2.1.1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a单股损伤深度不小于直径1/2。b钢芯铝绞、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度损失小于4%。c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3.2.1.2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状况超过以上范围时,均应进行补修。补修做法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3.2.2导线宜避免接头,不可避免时,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3.2.2.1在同一档路内,要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一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
.3.2.2.2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挡距内连接。3.2.2.3当导线采用缠绕方法连接时,连接部分的线股应缠绕良好,不应有断股,松股等缺陷。3.2.2.4当导线采用钳压管连接时,应清除导线表面和管内壁的污垢。连接部位的铝质接触面应涂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保留涂料,进行压接。压口数及压口位置,深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3.2.2.51kV以上线路采用绝缘线架设时,放线过程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及出现扭、弯等现象。3.3紧线:3.3.1在线路末端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绑回头挂在蝶式绝缘子上。裸铝导线在线夹上或在蝶式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缠包铝带,缠绕方向应与导线外层绞股方向一致,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30mm。裸铝导线在蝶式绝缘子上的绑扎长度见表3-77绑扎长度值表3-77导线截面(m㎡)绑扎长度(mm)LJ-50、LGJ-50及下LJ-7150200 3.3.2绑扎用的绑线,应选择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其直径不应小于2mm。3.3.3绝缘子安装应有符合下列规定:3.3.3.1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防止积水。3.3.3.2安装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3.3.3.3绝缘子裙边与带电部位间隙不应小于50mm。3.3.4悬式绝缘子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3.3.4.1与电杆、电线金具连接处,无卡压现象。3.3.4.2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由上向下穿。3.3.4.3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向受电侧穿入。两边线应由内向外,中线应由左向右穿入。3.3.5在首端杆上,挂好紧线器或在地锚上拴好倒链。先将两边线用人力初步拉紧,然后用紧线器或倒链紧线。观测导线弛度达到要求后,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套在蝶式绝缘子上绑回头(裸铝导线应缠包铝带),最后,平衡绷起其它导线,注意调整好各导线的弛度,并找平。3.3.5.1导线架设后,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3.3.5.2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同。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误差规定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200mm。3.4绝缘子绑扎:直线杆的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绑扎,应先由直线角度杆或中间杆开始,然后逐个向两端绑扎。针式绝缘子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3.4.1直线角度杆的导线应固定在针式绝缘子转角外侧的槽内。3.4.2直线跨越杆的导线应采用双绝缘子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3.4.3高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应固定在针式绝缘子顶部的槽内,并绑双十字;低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可固定在针式绝缘子侧面的槽内,可绑单十字。3.5搭接过引、引下线:在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终端杆上搭接过引线或引下线。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5.1过引线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必要时应加装绝缘子。3.5.2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与主导线连接,不得与绝缘子回头绑扎在一起;铝导线间的连接一般应采用并沟线夹,但70m㎡及以下的导线可以采用绑扎连接,绑扎长度不应小于表3-78所示。过引线绑扎长度值表3-78导线截面(M㎡)绑扎长度(mm)导线截面(m㎡)绑扎长度(mm)LJ-35及以下LJ-50LJ-70150200250TJ-16及以下TJ-25~35TJ-50~95100150200注: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绑扎长度以小截面导线为准。3.5.3铜、铝导线的连接应使用铜铝过渡线夹,或有靠的过渡措施。3.5.410kV线路采用并沟线夹连接过渡引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化膜,涂电力复合脂。3.5.51~10kV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300mm;1kV以下线路不应小于150mm。3.6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1~10kV时,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100mm。3.71kV以下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接头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定,并应进行绝缘包扎。3.8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4质量要求4.1保证项目:4.1.1金具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及绝缘子耐压试验记录。4.1.2高压瓷件表面严禁有裂纹、缺损、瓷釉烧坏等缺陷。重点检查承力杆上的绝缘子。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1.3导线连接必须紧密、牢固,连接处严禁有断股和损伤;导线的接续管在压接或校直后严禁有裂纹。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2基本项目:4.2.1导线与绝缘子固定可靠,导线无断股、扭绞和死弯;超量磨损的线段和有其它缺陷的线段修复完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2.2过引线、引下线导线间及导线对地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导线布置合理、整齐,线间连接的走向清楚,辨认方便。检验方法:观察或实测检查。4.2.3线路的接地(接零)线敷设走向合理,连接紧密、牢固,导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表3-79);导线弛度允许偏差表3-79..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查方法12实际与设计值差同一档内导线间弛度差5%200mm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5.1导线在放线过程中,应防止发生磨伤、断股、扭、弯等现象。5.2导线架设后,如距离施工场地较近,应注意不要把东西掉在线路上。5.3配电线路遇有与其它线路交叉时,必须搭设越线架,避免线间的摩擦、碰撞。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放线时,导线发生扭绞、背扣、断股、磨伤。应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好导线。6.2导线架设后,弛度超差。架设导线时,应注意温度与弛度的要求,认真观测、调整。6.3绝缘子绑扎不正确,回头绑扎不紧,长度不够。应认真按要求绑扎,绑扎过程中,应经常用钳子收紧绑线。7质量记录7.1导线、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各种挂板等金具应有产品质量证明。7.2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应有产品质量证明,并有交流耐压试验报告。7.3架空线路导线架设工程预检、自检记录。7.4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5架空线路和杆上电气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12、配电箱(盘)安装工艺标准(318—1998) 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建筑电气配电箱(盘)安装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铁制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油漆无脱落,二层底板厚度不小于1.5mm,但不得采用阻燃型塑料板做二层底板,箱内各种器具应安装牢固,导线排列整齐,压接牢固、应为两部定点厂产品,并有产品合格证。2.1.2塑料配电箱(盘):箱体应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周边平整无损伤,塑料二层底板厚离不应小于8mm,并有产品合格证。2.1.3木制配电箱(盘):应刷防腐、防火涂料,木制板盘面厚度不应小于20mm。2.1.4镀锌材料有角钢、扁铁、铁皮、机螺丝、木螺丝、螺栓、垫圈、圆钉等。2.1.5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2.1.6其它材料:电器仪表,熔丝(或熔片)、端子板、绝缘嘴、铝套管、卡片框、软塑料管、木砖射钉、塑料带、黑胶布、防锈漆、灰油漆、焊锡、焊剂、电焊条(或电石、氧气)、水泥、砂子。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方尺、水平尺、钢板尺、线坠、桶、刷子、灰铲等。2.2.2手锤、錾子、钢锯、锯条、木锉、扁锉、圆锉、剥线钳、尖嘴钳、压接钳,活扳子、套筒扳子,锡锅、锡勺等。2.2.3台钻、手电钻、钻头、木钻、台钳、案子、射钉枪、电炉、电、气焊工具、绝..
.缘手套、铁剪子、点冲子、兆欧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2.3作业条件:2.3.1随土建结构预留好暗装配电箱的安装位置。2.3.2预埋铁架或螺栓时,墙体结构应弹出施工水平线。2.3.3安装配电箱盘面时,抹灰、喷浆及油漆应全部完成。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明装配电箱(盘)铁架固定(盘面)螺栓固定(盘面)盘面组装实物排列加 工固定电具电盘配线 弹线定位绝缘摇测配电箱(盘)安装要求暗装配电箱 3.2配电箱(盘)安装要求:3.2.1配电箱(盘)应安装在安全、干燥、易操作的场所。配电箱(盘)安装时,其底口距地一般为1.5m;明装时底口距地1.2m;明装电度表板底口距地不得小于1.8m。在同一建筑物内,同类盘的高度应一致,允许偏差为10mm。3.2.2安装配电箱(盘)所需的木砖及铁件等均应预埋。挂式配电箱(盘)应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固定。3.2.3铁制配电箱(盘)均需先刷一遍防锈漆,再刷灰油漆二道。预埋的各种铁件均应刷防锈漆,并做好明显可靠的接地。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应装设绝缘保护套。3.2.4配电箱(盘)带有器具的铁制盘面和装有器具的门及电器的金属外壳均应有明显可靠的PE保护地线(PE线为黄绿相间的双色线也可采用编织软裸铜线),但PE保护地线不允许利用箱体或盒体串接。3.2.5配电箱(盘)配线排列整齐,并绑扎成束,在活动部位应固定。盘面引出及引进的导线应留有适当余度,以便于检修。3.2.6导线剥削处不应伤线芯或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多股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有压线孔者除外)。如必须穿孔用顶丝压接时,多股线应涮锡后再压接,不得减少导线股数。3.2.7配电箱(盘)的盘面上安装的各种刀闸及自动开关等,当处于断路状态时,刀片可动部分均不应带电(特殊情况除外)。3.2.8垂直装设的刀闸及熔断器等电器上端接电源,下端接负荷。横装者左侧(面对盘面)接电源,右侧接负荷。3.2.9配电箱(盘)上的电源指示灯,其电源应接至总开关的外侧,并应装单独熔断器(电源侧)。盘面闸具位置应与支路相对应,其下面应装设卡片框,标明路别及容量。3.2.10TN-C低压配电系统中的中性线N应在箱体或盘面上,引入接地干线处做好重复接地。3.2.11照明配电箱(板)内的交流,直流或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并具有明显标志。..
.3.2.12照明配电箱(板)不应采用可燃材料制作,在干燥无尘场所采用的木制配电箱(板)应阻燃处理。3.2.13照明配电箱(板)内,应分别设置中性N和保护地线(PE线)汇流排,中性线N和保护地线应在汇流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并应有编号。3.2.14磁插式熔断器底座中心明露螺丝孔应填充绝缘物,以防止对地放电。磁插保险不得裸露金属螺丝,应填满火漆。3.2.15照明配电箱(板)内装设的螺旋熔断器其电源线应接在中间触点的端子,负荷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3.2.16当PE线所用材质与相线相同时应按热稳定要求选择截面不应小于表3-38所示。PE线最小截面表3-38相线线芯截面S(m㎡)PE线最小截面(m㎡)相线线芯截面S(m㎡)PE线最小截面(m㎡)S≤16SS>35S/216≤S≤3516 注:用此表若得出非标准藿面时,应选用与之最接近的标准截面导体,但不得小于:裸铜线4mm2,裸铝线6mm2,绝缘铜线索1.5mm2,绝缘铝线2.5mm2。3.2.17PE保护地线若不是供电电缆或电缆外护层的组成部分时,按机械强度要求,截面不应小于下列数值:有机械性保护时为2.5mm2;无机械性保护时为4mm2。3.2.18配电箱(盘)上的母线其相线应涂颜色标出,A相(L1)应涂黄色;B相(L2)应涂绿色;C相(L3)应涂红色;中性线N相应涂淡蓝色;保护地线(PE线)应涂黄绿相间双色。3.2.19配电箱(盘)上电具,仪表应牢固、平正、整洁、间距均匀、铜端子无松动、启闭灵活,零部件齐全。其排列间距应符合表2-39。电具、仪表排列间距要求表3-39间距最小尺寸(mm)仪表侧面之间或侧面与盘边60以上仪表顶面或出线孔与盘边50以上闸具侧面之间或侧面与盘边30以上上下出线孔之间40以上(隔有卡片框)20以上(未隔卡片框)插入式熔断器顶面或底面与出线孔插入式熔断器规格(A)10~1520以上20~3030以上6050以上仪表、胶盖闸顶面或底面与出线孔导线截面(m㎡)10及以下8016~25100 3.2.2照明配电箱(板)应安装牢固,平正,其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安装时,照明配电箱(板)四周应无空隙,其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箱体与建筑物,构筑物接触部分应涂防腐漆。3.2.21固定面板的机螺丝,应采用镀锌圆帽机螺丝,其间距不得大于250mm,并应均..
.匀地对称于四角。3.2.23配电箱(盘)面板较大时,应有加强衬铁,当宽度超过500mm时,箱门应做双开门。3.2.24立式盘背面距建筑物应不小于800mm;基础型钢安装前应调直后埋设固定,其水平误差每米应不大于1mm,全长总误差不大于5mm。盘面底口距地面不应小于500mm。铁架明装配电盘距离建筑物应做到便于维修。3.2.25立式盘应设在专用房间内或加装栅栏,铁栅栏应做接地。3.3弹线定位:根据设计要求找出配电箱(盘)位置,并按照箱(盘)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弹线定位的目的是对有预埋木砖或铁件的情况,可以更准确的找出预埋件,或者可以找出金属胀管螺栓的位置。3.4明装配电箱(盒):铁架固定配电箱(盘)将角钢调直,量好尺寸,画好锯口线,锯断煨弯,钻孔位,焊接。煨弯时用方尺找下,再用电(气)焊,将对口缝焊牢,并将埋注端做成燕尾,然后除锈,刷防锈漆。再按照标高用水泥砂浆将铁架燕尾端埋注牢固,埋入时要注意铁架的平直程度和孔间距离,应用线坠和水平尺测量准确后再稳注铁架。待水泥砂浆凝固后方可进行配电箱(盘)的安装。金属膨胀螺栓固定配电箱(盘)采用金属膨胀螺栓可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固定配电箱(盘)。其方法是根据第15.4.2条弹线定位的要求找出准确的固定点位置,用电钻或冲击钻在固定点位置钻孔,其孔径应刚好将金属膨胀螺栓的胀管部分埋入墙内,且孔洞应平直不得歪斜。3.5配电箱(盘)的加工:盘面可采用厚塑料板、包铁皮的木板或钢板。以采用钢板做盘面为例,将钢板按尺寸用方尺量好,画出切割线后进行切割。切割后用扁锉将棱角锉平。盘面可采用厚塑料板、包铁皮的木板或钢板。以采用钢板做盘面为例,将钢板按尺寸用方尺量好,画好切割线后进行切割。切割后用扁锉将棱角锉平。盘面的组装配线如下:3.5.1实物排列:将盘面板放平,再将全部电具、仪表置于其上,进行实物排列。对照设计图及电具、仪表的规格和数量,选择最佳位置使之符合间距要求,并保证操作维修方便及外型美观。3.5.2加工:位置确定后,用方尺找正,画出水平线,分均孔距。然后撤去电具、仪表,进行钻孔(孔径应与绝缘嘴吻合)。钻孔后除锈,刷防锈漆及灰油漆。3.5.3固定电具:油漆干后装上绝缘嘴,并将全部电具、仪表摆平、找正,用螺丝固定牢固。3.5.4电盘配线:根据电具、仪表的规格、容量和位置,选好导线的截面和长度,加以剪断进行组配。盘后导线应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压头时,将导线留出适当余量,削出线芯,逐个压牢。但是多股线需用压线端子。如立式盘,开孔后应首先固定盘面板,然后再进行配线。3.6配电箱(盘)的固定:3.6.1在混凝土墙或砖墙上固定明装配电箱(盘)时,采用暗配管及暗分线盒和明配管两种方式。如有分线盒,先将盒内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将导线理顺,分清支路和相序,按支路绑扎成束。待箱(盘)找准位置后,将导线端头引至箱内或盘上,逐个剥削导线端头,再逐个压接在器具上,同时将PE保护地线压在明显的地方,并将箱(盘)调整平直后进行固定。在电具、仪表较多的盘面板安装完毕后,应先用仪表校对有无差错,调整无误后试送电,..
.将将卡片框内的卡片填写好部位、编上号。3.6.2在木结构或轻钢龙骨护板墙上进行固定配电箱(盘)时,应采用加固措施。如配管在护板墙内暗敷设,并有暗接线盒时,要求盒口应与墙面平齐,在木制护板墙处应做防火处理,可涂防火漆或加防火材料衬里进行防护。除以上要求外,有关固定方法同上所述。暗装配电箱的固定:根据预留孔洞尺寸先将箱体找好标高及水平尺寸,并将箱体固定好,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实周边并抹平齐,待水泥砂浆凝固后再安装盘面和贴脸。如箱底与外墙平齐时,应在外墙固定金属网后再做墙面抹灰。不得在箱底板上抹灰。安装盘面要求平整,周边间隙均匀对称,贴脸(门)平正,不歪斜,螺丝垂直受力均匀。绝缘摇测:配电箱(盘)全部电器安装完毕后,用500V兆欧表对线路进行绝缘摇测。摇测项目包括相线与相线之间,相线与中性线之间,相线与保护地线之间,中性线与保护地线之间。两人进行摇测,同时做好记录,做为技术资料存档。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低压配电器具的接地保护措施和其它安全要求必须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4.2基本项目:4.2.1配电箱安装应符合以下规定:位置正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暗式配电箱箱盖紧贴墙面;中性线经汇流排(N线端子)连接,无绞接现象;油漆完整,盘内外清洁,箱盖、开关、灵活,回路编号齐全,结线整齐,PE保护地线不串接安装明显牢固,导线截面、线色符合规范规定。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2导线与器具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4.2.2.1连接牢固紧密,不伤线芯。压板连接时压紧无松动;螺栓连接时,在同一端子上导线不超过两根,防松垫圈等配件齐全。4.2.2.2电气设备、器具和非带电金属部件的保护接地支线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连接紧密、牢固,保护接地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线路走向合理,色标准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配电箱(盘)体高50mm以下,允许偏差1.5mm。配电箱(盘)体高50mm以上,允许偏差3mm。检验方法:吊线、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5.1配电箱(盘)安装后,应采取成品保护措施,避免碰坏、弄脏电具、仪表。5.2安装箱(盘)面板时(或贴脸),应注意保护墙面整洁。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配电箱(盘)的标高或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是由于测量定位不准确或者是地面高低不平造成的,应及时进行修正。6.2铁架不方正。在安装铁架之前未进行调直找正,或安装时固定点位置偏移造成的,应用吊线重新找正后再进行固定。6.3盘面电具、仪表不牢固、平正或间距不均,压头不牢、压头伤线芯,多股导线压头未装压线端子。闸具下方未装卡片框。螺丝不紧的应拧紧,间距应按要求高速均匀,找平..
.整。伤线芯的部分应剪掉重接,多股线应装上压线端子,卡片框应补装。6.4接地导线截面不够或保护地线截面不够,保护地线串接,对这些不符合要求的应按有关规定进行纠正。6.5盘后配线排列不整齐。应按支路绑扎成束,并固定在盘内。6.6配电箱(盘)缺零部件,如合页、锁、螺丝等,应配齐各种安装所需零部件。6.7配电箱体周边、箱底、管进箱处、缝隙过大、空鼓严重、应用水泥砂浆将空鼓处填实抹平。6.8木箱外侧无防腐,内壁粗糙木箱内部应修理平整,内外做防腐处理,并应考虑防火措施。6.9铁箱内壁焊点锈蚀,应补刷防锈漆。铁箱不得用电(汽)焊进行开孔,应采用开孔器进行开孔。6.10配电箱内二层板与进、出线配管位置处理不当,造成配线排列不整齐,在安装配电箱时应考虑进出线配管管口位置应设置在二层板后面。7质量记录7.1配电箱(盘),绝缘导线产品出厂合格证。7.2配电箱(盘)安装工程预检、自检、互检记录。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7.5电气照明器具及其配电箱(盘)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13、配电箱安装施工要点(1)设备要求1)柜(盘)本体外观检查应无损伤及变形,油漆完整无损。柜(盘)内部检查:电器装置及元件、绝缘瓷件齐全,无损伤、裂纹等缺陷。2)安装前应核对配电箱编号是否与安装位置相符,按设计图纸检查其箱号、箱内回路号。箱门接地应采用软铜编织线,专用接线端子。箱内接线应整齐,满足设计要求及验收规范(GB50303-2002)的规定。(2)作业条件配电箱安装场所土建应具备内粉刷完成、门窗已装好的基本条件。预埋管道及预埋件均应清理好;场地具备运输条件,保持道路平整畅通。(3)配电箱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现场确定配电箱位置以及现场实际设备安装情况,按照箱的外形尺寸进行弹线定位。(4)基础型钢安装1)按图纸要求预制加工基础型钢架,并做好防腐处理,按施工图纸所标位置,将预制好的基础型钢架放在预留铁件上,找平、找正后将基础型钢架、预埋铁件、垫片用电焊焊牢。最终基础型钢顶部宜高出抹平地面10mm。2)基础型钢接地:基础型钢安装完毕后,应将接地线与基础型钢的两端焊牢,焊接面为扁钢宽度的二倍,然后与柜接地排可靠连接。并做好防腐处理。(5)配电柜(盘)安装1)柜(盘)安装:应按施工图的布置,将配电柜按照顺序逐一就位在基础型钢上。单独柜(盘)进行柜面和侧面的垂直度的调整可用加垫铁的方法解决,但不可超过三片,并焊接牢固。成列柜(盘)各台就位后,应对柜的水平度及盘面偏差进行调整,应调整到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2)挂墙式的配电箱可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上,但空心砖或砌块墙上要预埋燕尾螺栓或采..
.用对拉螺栓进行固定。3)安装配电箱应预埋套箱,安装后面板应与墙面平。4)柜(盘)调整结束后,应用螺栓将柜体与基础型钢进行紧固。5)柜(盘)接地:每台柜(盘)单独与基础型钢连接,可采用铜线将柜内PE排与接地螺栓可靠联结,并必须加弹簧垫圈进行防松处理。每扇柜门应分别用铜编织线与PE排可靠联结。6)柜(盘)顶与母线进行连接,注意应采用母线配套扳手按照要求进行紧固,接触面应涂中性凡士林。柜间母排连接时应注意母排是否距离其他器件或壳体太近,并注意相位正确。7)控制回路检查:应检查线路是否因运输等因素而松脱,并逐一进行紧固,电器元件是否损坏。原则上柜(盘)控制线路在出厂时就进行了校验,不应对柜内线路私自进行调整,发现问题应与供应商联系。8)控制线校线后,将每根芯线煨成圆圈,用镀锌螺丝、眼圈、弹簧垫连接在每个端子板上。端子板每侧一般一个端子压一根线,最多不能超过两根,并且两根线间加眼圈。多股线应涮锡,不准有断股。(6)柜(盘)试验调整1)高压试验应由当地供电部门许可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标准符合国家规范、当地供电部门的规定及产品技术资料要求。2)试验内容:高压柜框架、母线、避雷器、高压瓷瓶、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各类开关等。3)调整内容:过流继电器调整,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调整以及机械连锁调整。4)二次控制小线调整及模拟试验,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5)绝缘测试:用500V绝缘电阻测试仪器在端子板处测试每条回路的电阻,电阻必须大于0.5MΩ。6)二次小线回路如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时,应使用万用表测试回路是否接通。7)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8)模拟试验:按图纸要求,分别模拟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无误,灵敏可靠。9)拆除临时电源,将被拆除的电源线复位。(7)送电运行的条件1)安装作业应全部完毕,质量检查部门检查全部合格。试验项目全部合格,并有试验报告单。2)试验用的的验电器、绝缘靴、绝缘手套、临时接地编织铜线、绝缘胶垫、粉沫灭火器等应备齐。3)检查母线、设备上有无遗留下的杂物。4)做好试运行的组织工作,明确试运行指挥人,操作人和监护人。5)清扫设备及变配电室、控制室的灰尘。用吸尘器清扫电器、仪表元件。6)继电保护动作灵敏可靠,控制、连锁、信号等动作准确无误。(8)送电1)由供电部门检查合格后,将电源送进建筑物内,经过验电、校相无误。2)由安装单位合进线柜开关,检查PT柜上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3)合变压器柜开关,检查变压器是否有电。4)合低压柜进线开关,查看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5)按以上顺序依次送电。6)在低压联络柜内,在开关的上下侧(开关未合状态)进行同相校核。用电压表或万用表..
.电压档500V,用表的网个测针,分别接触两路的同相,此时电压表无读数,表示两路电同一相。用同样方法,检查其他两相。7)验收: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记录、产品合格证、说明书、试验报告单等技术资料。14、塑料线槽配线工艺标准 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干燥室内的电气照明明配线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塑料线槽:由槽底、槽盖及附件组成,它是由难燃型硬聚氯乙烯工程塑料挤压成型,严禁使用非难燃型材料加工。选用塑料线槽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型号、规格相应的定型产品。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氧指数不应低于27%。以上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2.1.2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敷设导线的线芯最小允许截面:铜导线为1.0mm2;铝导线为2.5mm2。2.1.3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2.1.4LC安全型压线帽请见3—8、2.1.5有关内容。2.1.5套管: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规格相应的同材质套管。2.1.6接线端子(接线鼻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用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2.1.7木砖:用木材制成梯形,使用时应做防腐处理。2.1.8塑料胀管:选用时,其规格应与被紧固的电气器具荷重相对应,并选择相同型号的圆头机螺丝与垫圈配合使用。2.1.9镀锌材料:选择金属材料时,应选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圆钢、扁钢、角钢、螺丝、螺栓、螺母、垫圈、弹簧垫圈等。非镀锌金属材料需进行除锈和防腐处理。2.1.10辅助材料:钻头、焊锡、焊剂、电焊条、氧气、乙炔气、调合漆、防锈漆、橡胶绝缘带或粘塑料绝缘带、黑胶布、石膏等。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电工常用工具、活板子、手锤、錾子。2.2.2钢锯、钢锯条、喷灯、锡锅、锡勺、焊锡、焊剂。2.2.3手电钻、电锤、万用表、兆欧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2.3作业条件:2.3.1配合土建结构施工预埋保护管、木砖及预留孔洞。2.3.2屋顶、墙面及地面、油漆、浆活全部完成。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 ..
.3.2弹线定位:3.2.1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3.2.1.1线槽配线在穿过楼板或墙壁时,应用保护管,而且穿楼板处必须用钢管保护,其保护高度距地面不应低于1.8m;装设开关的地方可引至开关的位置。3.2.1.2过变形缝时应做补偿处理。3.2.2弹线定位方法按设计图确定进户线、盒、箱等电气器具固定点的位置,从始端至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线袋在线路中心弹线,分均档,用笔画出加档位置后,再细查木砖是否齐全,位置是否正确,否则应及时补齐。然后在固定点位置进行钻孔,埋入塑料胀管或伞形螺栓。弹线时不应弄脏建筑物表面。3.3线槽固定:3.3.1木砖固定线槽:配合土建结构施工时预埋木砖;加气砖墙或砖墙剔洞后再埋木砖,梯形木砖较大的一面应朝洞里,外表面与建筑物的表面平齐,然后用水泥砂浆抹平,待凝固后,再把线槽底板用木螺丝固定在木砖上,见图3-60所示。图3-60用木砖安装3.3.2塑料胀管固定线槽:混凝土墙、砖墙可采用塑料胀管固定塑料线槽。根据胀管直径和长度选择钻头,在标出的固定点位置上钻孔,不应歪斜、豁口,应垂直钻好孔后,将孔内残存的杂物清净,用木锤把塑料胀管垂直敲入孔中,并与建筑物表面平齐为准,再用石膏将缝隙填实抹平。用半圆头木螺丝加垫圈将线槽底板固定在塑料胀管上,紧贴建筑物表面。应先固定两端,再固定中间,同时找正线槽底板,要横平竖直,并沿建筑物形状表面进行敷设。木螺丝规格尺寸见表3-34,线槽安装用塑料胀管固定见图3-61所示。木螺丝规格尺寸(mm)表3-34标号公称直径d螺杆直径d螺杆长度L78910121416182024444.5556688103.814.74.524.885.596.307.017.728.439.8612~7012~7016~8518~10018~100250~10025~10040~10040~10070~120..
.图3-61线槽安装用塑料胀管固定3.3.3伞形螺栓固定线槽:在石膏板墙或其它护板墙上,可用伞形螺栓固定塑料线槽,根据弹线定位的标记,找出固定点位置,把线槽的底板横平竖直地紧贴建筑物的表面,钻好孔后将伞形螺栓的两伞叶掐紧合拢插入孔中,待合拢伞叶自行张开后,再用螺母紧固即可,露出线槽内的部分应加套塑料管。固定线槽时,应先固定两端再固定中间。伞型螺栓安装做法,见图3-62和伞型螺栓构造见图3-63所示。图3-62伞型螺栓安装做法图3-63伞型螺栓构造3.4线槽连接:线槽及附件连接处应严密平整,无孔不入缝隙,紧贴建筑物固定点最大间距见表3-35。槽体固定点最大间距尺寸表3-35固定点型式槽板宽度(mm)20~406080~120固定点最大间距(mm)中心单列双列双列80———1000———800 3.4.2线槽分支接头,线槽附件如直能,三能转角,接头,插口,盒,箱应采用相同材质的定型产品。槽底、槽盖与各种附件相对接时,接缝处应严实平整,固定牢固见图3-64所示。..
.图3-64塑料线槽安装示意图1—1— 塑料线槽;2—阳角;3—阴角;4—直转有;5—平转角;6—平三通;7—顶三通;8—连接头;9—右三角;10—左三通;11—终端头;12—接线盒插口;13—灯头盒插口;14—灯头盒;15—接线盒3.4.3线槽各种附件安装要求:3.4.3.1盒子均应两点固定,各种附件角、转角,三通等固定点不应少于两点(卡装式除外)。3.4.3.2接线盒,灯头盒应采用相应插口连接。3.4.3.3线槽的终端应采用终端头封堵。3.4.3.4在线路分支接头处应采用相应接线箱。3.4.3.5安装铝盒合金装饰板时,应牢固平整严实。3.5槽内放线3.5.1清扫线槽。放线时,先用布清除槽内的污物,使线槽内外清洁。3.5.2放线。先将导线放开抻直,捋顺后盘成大圈,置于放线架上,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边放边整理,导线应顺直,不得有挤压、背扣、扭线和受损等现象。绑扎导线时应采用尼龙绑扎带,不允许采用金属丝进行绑扎。在接线盒处的导线预留长度不应超过150mm。线槽内不允许出现接头,导线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从室外引进室内的导线在进行入墙内一段用橡胶绝缘导线。同时穿墙保护管的外侧应有防水措施。3.6导线连接:导线连接应使连接处的接触电阻值最小,机械强度不降低,并恢复其原有的绝缘强度。连接时,应正确区分相线、中性线、保护地线。可采用绝缘导线的颜色区分,或使用仪表测试对号,检查正确方可连接。导线连接见3—8、3.8节条有关内容。3.7线路检查绝缘摇测请见3—8、3.8节条有关内容。4质量标准4.1保证项目:导线间和导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检验方法:实测或检查绝缘电阻测试记录。4.2基本项目:4.2.1槽板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槽板紧贴建筑物的表面,布置合理,固定可靠,横平竖直。直线段的盖板接口与底板接口应错开,其间距小于100mm。盖板无扭曲和翘角变形现象,接口严密整齐,槽板表面色泽均匀无污染。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2槽板线路的保护应符合以下规定:线路穿过梁、柱、墙和楼板有保护管,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槽板断开,导线加套保护软管并留有适当余量,保护软管应放在槽板内。线路与电气器具、塑料圆台连接平密,导线无裸露现象,固定牢固。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3导线的连接应符合以下规定: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槽板内无接头,接头放在器具或接线盒内。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槽板配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3-36的规定。 槽板配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表3-36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mm)12水平或垂直敷设的直线段平直程度垂直度55拉线、尺量检查拉线、尺量检查 5成品保护5.1安装塑料线槽配线时,应注意保持墙面整洁。5.2接、焊、包完成后,盒盖、槽盖应全部盖严实平整,不允许有导线外露现象。5.3塑料线槽配线完成后,不得再次喷浆、刷油,以防止导线和电气器具被污染。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线槽内有灰尘和杂物,配线前应先将线槽内的灰尘和杂物清净。6.2线槽底板松动和有翘边现象,胀管或木砖固定不牢、螺丝未拧紧;槽板本般的质量有问题。固定底板时,应先将木砖或胀管固定牢,再将固定螺丝拧紧。线槽应选用合格产品。6.3线槽盖板接口不严,缝隙过大并有错台。操作时应仔细地将盖板接口对好,避免有错台。6.4线槽内的导线放置杂乱,配线时,应将导线理顺,绑扎成束。6.5不同电压等级的电路放置在同一线槽内。操作时应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将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分开敷设。同一电压等级的导线可放在同一线槽内。6.6线槽内导线截面和根数超出线槽的允许规定。应按要求配线。6.7接、焊、包不符合要求。应按要求及时改正。7质量记录7.1绝缘导线与塑料线槽产品出厂合格证。7.2塑料线槽配线工程安装预检、自检、互检记录。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塑料线槽配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借用槽板配线表)7.5电气绝缘电阻记录。15、硬质阻燃型塑料管(PVC)暗敷设工艺标准 1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建筑内的照明系统,在混凝土结构内及砖混结构暗配管敷设工程(不得在高温场所及顶棚内敷设)。22 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凡所使用的阻燃型(PVC)塑料管,其材质均能应具有阻燃、耐冲击性能,其氧指数不应低于27%的阻燃指标,并应有检定检验报告单和产品出厂合格证。2.1.2阻燃型塑料管,其外壁应有间距不大于1m的连续阻燃标记和制造厂厂标,管里外应光滑,无凸棱、凹陷、针孔、气泡;内外径尺寸应符合国家统一标准,管壁厚度应均匀一致。2.1.3所用阻燃型塑料管附件及暗配阻燃型塑料制品,如各种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插座盒、端接受能力头、管箍头,必须使用配套的阻燃型塑料制品。..
.2.1.4阻燃型塑料灯头盒,开关盒、接线盒,均应外观整齐,开孔齐全,无劈裂损坏等现象。2.1.5辅助材料:镀锌铁丝,专用粘接剂等。2.22.2 主要机具:2.2.1铅笔、皮尺、卷尺、尺杆、线坠、小线、水平尺。2.2.2手锤、錾子、钢锯、锯条、刀锯、半圆锉、活扳子、水桶、灰桶、灰铲。2.2.3弯管弹簧(简称弯簧),剪管器,手电钻、钻头、压力案子、台钻等。2.2.4电锤、热风机、电炉子、开孔器、绝缘手套,工具袋,工具箱,煨管器、高凳等。2.3作业条件:2.3.1配合土建砌体(如砖混结构加气砖、矿渣砖等)施工时,根据电气设计图要求与土建墙上弹出的水平线,安装管路和盒箱。2.3.2配合土建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大模板、骨模板施工混凝土墙、在钢筋绑扎过程中,根据设计图要求预埋套盒及管路,同时办理隐检手续。2.3.3在气混凝土楼板、圆孔板、应配合土建调整好吊索装楼板的板缝时,同时根据设计图进行配管。3操作工艺3.13.1 工艺流程: 3.23.2 弹线定位:3.2.1根据设计图要求,在砖墙、大模板混凝土墙、滑模板混凝土墙、木模板混凝土墙、组合钢模板混凝土墙等处,确定盒、箱位置进行弹线定位,按弹出的水平线用小线和水平尺测量出盒,箱准确位置并标出尺寸。3.2.2根据设计图灯位要求,在加气混凝土板、预制圆孔板(垫层内或板孔内暗敷管路);现浇混凝土楼板、预制薄混凝土楼板上,进行测量后,标注出灯头盒的准确位置尺寸。3.2.3各种隔墙剔槽稳埋开关盒弹线。根据设计图要求,在砖墙、泡沫混凝土墙、石膏孔板墙、礁渣砖墙等,需要稳埋开关盒的位置,进行测量确定开关盒准确位置尺寸。3.33.3 加工管弯:预制管理工作弯可采用冷煨法和热煨法。3.3.1阻燃塑料管敷设与煨弯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如下:阻燃塑料管及其配件的敷设,安装和煨弯制作,均应在原材料规定的允许环境温度下进行,其温度不宜低于—15℃。3.3.23.3.2 冷煨法:管径在25mm及其以下可以用冷煨法。3.3.2.1断管:小管径可使用剪管器,大管径可使用钢锯断管,断口应锉平,铣光。3.3.2.2用膝盖煨弯:将弯管弹簧(简称弯簧插入PVC管内需要煨弯处,两手抓牢管子两头,顶在膝盖上用手板,逐步煨出所需弯度,然后,抽出弯簧(当弯曲较长的管子时,可将弯簧用镀锌铁丝拴牢,以便拉出弯簧)。3.3.2.3使用手扳弯管器煨弯,将管子插入配套的弯管器,手扳一次煨出所需弯度,见3-1图3-1所示。3.3.33.3.3 热煨法:用电炉子、热风机等加热均匀,烘烤管子煨弯处,待管子被加热到可随意弯曲时,立即..
.将管子放在木板上。固定管子一头,逐步煨出所需管弯度,并用湿布抹擦使弯曲部位冷动定型,然后抽出弯簧。不得因煨弯管出现烤伤、变色、破裂等现象。3.4稳埋盒、箱:3.4.1盒、箱固定应平正牢固、灰浆饱满,收口平整,纵横座标准确,符合设计图和施工验收规范规定。3.4.2砖墙稳埋盒、箱:3.4.2.1预留盒、箱孔洞:根据设计图规定的盒、箱预留具体位置,随土建砌体电工配合施工,在约300mm处预留出进入盒、箱的管子长度,将管子甩在盒、箱预留孔外,管端头堵好,等待最后一管一孔地进入盒、箱稳埋完毕。3.4.2.23.4.2.2 剔洞稳埋盒、箱,再接短管:按弹出的水平线,对照设计图找出盒、箱的准确位置,然后剔洞,所踢孔洞应比盒、箱稍大一些。洞剔好后,先用水把洞内四壁浇湿,并将洞中杂物清理干净。依照管路的走向敲掉盒子的敲落孔,再用高标号水泥砂浆填入洞内将盒、箱稳端正,待水泥砂子浆凝固后,再接短管入盒、箱。3.4.2.33.4.2.3 组合钢模板、大模板混凝土墙稳埋盒、箱:a在模板上打孔,用螺丝将盒、箱固定在模板上;拆模前及时将固定盒、箱的螺丝拆除。b利用穿筋盒,直接固定在钢筋上,并根据墙体厚度焊好支撑钢筋,使盒口或箱口与墙体平面平齐。3.4.2.43.4.2.4 滑模板混凝土墙稳埋盒、箱:a预留盒、箱孔洞,采取下盒套、箱套,然后待滑模板过后再拆除盒套或箱套,同时稳埋盒或箱体。b用螺丝将盒、箱固定在扁铁上,然后将扁铁焊在钢筋上,或直接用穿筋盒固定在钢筋上,并根据墙厚度焊好支撑钢筋,使盒口平面与墙体平面平齐。3.4.2.53.4.2.5 顶板稳埋灯头盒:a加气混凝土板、圆孔板稳埋灯头盒。根据设计图标注出灯位的位置尺寸,先打孔,然后由下向上剔洞,洞口下小上大。将盒子配上相应的固定体放入洞中,并固定好吊板,待配管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稳埋牢固。b现浇混凝土楼板等,需要安装吊扇、花灯或吊装灯具超过3kg时,应预埋吊钩或螺栓,其吊挂力矩应保证承载要求和安全。c隔墙稳埋开关盒、插座盒。如在砖墙泡沫混凝土墙等,剔槽前应在槽两边先弹线,槽的宽度及深度均应比管外径大,开槽宽度与深度以大于1.5倍管外径为宜。砖墙可用錾子沿槽内边进行剔槽;泡沫混凝土墙可用刀锯锯成槽的两边后,再剔成槽。剔槽后应先稳埋盒,再接管,管路每隔1m左右用镀锌铁丝固定好管路,最后抹灰并抹平齐。如为石膏圆孔板时,宜将管穿入板孔内并敷至盒或箱处。3.5暗敷管路:3.5.1管路连接:3.5.1.1管路连接应使用套箍连接(包括端接头接管)。用小刷子沾配套供应的塑料管粘接剂,均匀涂抹在管外壁上,将管子插入套箍;管口应到位。粘接剂性能要求粘接后1min内不移位,粘性保持时间长,并具有防水性。3.5.1.2管路垂直或水平敷设时,每隔1m距离应有一个固定点,在弯曲部位主尖以圆弧中心点为始点距两端300~500mm处各加一个固定点。3.5.1.3管进盒、箱,一管一孔,先接端接头然后用内锁母固定在盒、箱上,在管孔上用顶帽型护口堵好管口,最后用纸或泡沫塑料块堵好盒子口(堵盒子口的材料可采用现场现..
.有柔软物件,如水泥纸袋等)。3.5.2管路暗敷设:3.5.2.13.5.2.1 现浇混凝土墙板内管路暗敷设:管路应敷设在两层钢筋中间,管进盒,箱时应煨成灯叉弯,管路每隔1m处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弯曲部位按要求固定,往上引管不宜过长,以能煨弯为准,向墙外引管可使用“管帽”预留管口,待拆模后取出“管帽”再接管。3.5.2.2滑升模板敷设管路时,灯位管可先引至牛腿墙内,滑模过后支好顶板,再敷设管至灯位。3.5.2.3现浇混凝土楼板管路暗敷设:根据建筑物内房间四周墙的厚度,弹十字线确定灯头盒的位置,将端接头、内锁母固定在盒子的管孔上,使用顶帽护口堵好管口,并堵好盒口,将固定好盒子,用机螺丝或矩钢筋固定在底筋上。跟着敷管、管路应敷设在弓筋的下面底筋的上面,管路每隔1m用镀锌铁丝绑扎牢。引向隔断墙的管子、可使用“管帽”预留管口,拆模后取出管帽再接管。3.5.2.43.5.2.4 预制薄型混凝土模板管路暗敷设:确定好灯头盒尺寸位置,先用电锤在板上面打孔,然后在板下面扩孔,孔大小应与盒子外口略大一些。利用高桩盒上安装好卡铁(轿杆)将端接头,内锁母把管固定在盒子孔处,并将高桩盒用水泥砂浆埋好,然后敷设管路。管路保护层应不小于80mm为宜。3.5.2.5预制圆孔板内管路暗敷设:电工应及时配合土建吊装圆孔板时,敷设管路。在吊装圆孔板时,及时找好灯位位置尺寸,打灯位盒孔,接着敷设管路。管子可以从圆孔板板孔内一端穿入至灯头盒处,将管固定在灯头盒上,然后将盒子用卡铁放好位置,同时用水泥砂浆固定好盒子。3.5.2.53.5.2.5 灰土层内管路暗敷设:灰土层夯实后进行挖管路槽,接着敷设管路,然后在管路上面用混凝土砂浆埋护,厚度不宜小于80mm。3.6扫管穿带线:对于现浇混凝土的结构,如墙、楼板应及时进行扫管,即随拆模随扫管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堵管不通现象,便于处理因为在混凝土未终凝时,修补管路。对于砖混结构墙体,在抹灰前进行扫管,有问题时修改管路,便于土建修复。经过扫管后确认管路畅通,及时穿好带线,并将管口、盒口、箱口堵好,加强成品配管保护,防止出现二次堵塞管路现象。4质量标准4.14.1 保证项目:阻燃型塑料管及其附件材质氧指数应达到27%以上的性能指标。阻燃型塑料管不得在室外高温和易受机械损伤的场所用敷设。检查方法:检查测试资料,观察检查。4.2基本项目:4.2.1管路连接紧密,管口光滑,保护层大于15mm,使用胶粘剂连接紧密、牢固。4.2.2盒、箱内设备正确,固定可靠,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一孔一管,以端接头与内锁母将管固定在盒、箱管孔处,牢固不松动。4.2.34.2.3 管路保护应符合以下规定:穿过变形缝处有补偿装置,补偿装置能活动自如;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应加保护管;补偿装置平正,管口光滑,内锁母与管子连接可靠;加套保护管在隐蔽工程记录中标示正确。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记录。..
.4.3允许偏差项目:硬质PVC塑料管、弯曲半径安装允许偏差项目和检验方法见3-1表3-3所示。5成品保护5.1剔槽打洞时,应预先划好线,避免用力猛剔,造成洞口或槽剔的过大、过宽,甚至影响土建结构质量。5.2管路敷设完毕后注意成品保护,特别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电工配合土建施工关系密切,在合模和拆模时,应注意保护管路不要移位、砸扁或踩坏等现象出现。5.3在混凝土板、加气板上剔洞时,注意不要剔断钢筋,剔洞时应先用钻打孔,再扩孔,不允许用大锤由上面砸孔洞。5.4配合土建浇灌混凝土时,应派电工看护,以防管路移位或受机械损伤。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保护层<15mm管路有外露现象,应将管槽深度剔到1.5倍管外径的深度,并将管子固定好后用水泥砂浆保护并抹平灰层。6.2稳埋盒、箱有歪斜;暗盒、箱有凹进、凸出墙面现象;盒、箱破口;座标超出允许偏差值。对于稳埋盒、箱应先用线坠找正、座标正确再固定稳埋;暗装盒子口或箱口,应与墙面平齐,不出现凹凸墙面的现象。暗箱贴脸与墙面缝隙预留好;用水泥砂浆将盒箱底部四周填实抹平,盒子收口平整。6.3由于墙厚度较薄,箱体厚度与墙厚度相差无几,箱底处抹灰开裂,在箱底处加金属网固定后,再抹灰找平齐。6.4管子煨弯处的凹扁度过大及弯曲半径小于6D(D管子直径)。煨弯应按要求进行操作其弯曲半径应大于6D。6.5管路不通,朝上管口末及时堵好管堵,造成杂物落入管中。应在立管时,随时堵好管堵,其它工种作业时,应注意不要碰坏已经敷设完毕的管路,避免造成管路堵塞。6.6PVC管用火煨弯时,容易出现烤变色、凹扁过大、煨弯倍数不够等现象。因此在用热煨弯时,应注意避免出现以上问题。7质量记录7.1阻燃型(PVC)塑料管及附件、检定测试报告单和产品出厂合格证。7.2硬质阻燃型塑料管暗敷设时,应进行技术交底、预检、隐检、自检、互检记录。7.37.3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7.4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16、照明灯具等末端电器施工要点(1)概述工程中使用的灯具规格型号较多,包括荧光灯、疏散指示灯、出口指示灯、标志牌、灯箱等。根据灯具的形式及安装部位的不同,灯具的安装方式共分为以下几种:嵌入式安装、吸顶安装、嵌墙安装、悬挂式安装等。(2)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检查灯具→灯具支吊架制作安装→灯具安装→通电试亮→清理接线盒→开关、插座接线→开关、插座安装(3)技术措施1)材料要求a.各种型号规格的灯具及开关、插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规定。灯内配线严禁外露,灯具配件齐全,无机械损伤、变形、油漆剥落,灯罩破裂,灯箱歪斜等现象。所有的灯具和..
.开关、插座均应有产品合格证。b.安装灯具所需的支吊架必须根据灯具的重量选用相应规格的镀锌材料。2)施工机具配备齐全,已对各班组进行过技术交底。(4)主要施工方法1)灯具安装a.灯具检查:灯具的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各种标志灯的指示方向正确无误;应急灯必须灵敏可靠。b.嵌入式灯具安装:按照设计图纸,配合装饰工程的吊顶施工确定灯位。如为成排灯具,应先拉好灯位中心线、十字线定位。成排安装的灯具,中心线允许偏差为5mm。在吊顶板上开灯位孔洞时,应先在灯具中心点位置钻一小洞,再根据灯具边框尺寸,扩大吊顶板眼孔,使灯具边框能盖好吊顶孔洞。轻型灯具直接固定在吊顶龙骨上,超过3kg的灯具需要设置灯具吊杆,吊杆采用φ8的镀锌圆钢丝杆。c.吸顶式安装根据设计图确定出灯具的位置,将灯具紧贴建筑物顶板表面,使灯体完全遮盖住灯头盒,并用胀管螺栓将灯具予以固定。在电源线进入灯具进线孔处应套上塑料胶管以保护导线。如果灯具安装在吊顶上,则用自攻螺栓将灯体固定在龙骨上。d.3kg以上的灯具,必须有专门的支吊架,且支吊架安装牢固可靠。导线进入照明器具的绝缘保护良好,不伤线芯,连接牢固紧密且留有适当余量。e.通电试亮:灯具安装完毕且各条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方能进行通电试亮工作,通电后应仔细检查和巡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开关与灯具控制顺序是否相对应,如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然后查找原因进行修复。通电运行24小时无异常现象,即可进行竣工验收。2)开关、插座安装开关和插座全部采用暗装方式。a.清理:用小刷子轻轻将接线盒内残存的灰块、杂物清出盒外,再用湿布将盒内灰尘擦净。b.开关接线:灯具(或风机盘管等电器)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插座接线:面对插座,插座的左边孔接零线、右边孔接相线、上面的孔接地线,即左“零”右“相”上“地”。c.开关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开关的安装高度为1.5米,全为暗装。安装时,开关面板应端正、严密并与墙面平;开关位置应与灯位相对应,同一室内开关方向应一致;成排安装的开关高度应一致,高低差不得大于2mm。d.插座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在有间隔墙、混凝土柱的办公室、通道及其它功能用房内,插座暗装于0.3米高或踢脚线上;在无间隔墙、混凝土柱的办公室、通道及大面积场所,采用地面插座,安装时应密切配合土建地面装修工程,确保插座顶部与地面装修完成面平齐;位于设备机房或厨房、卫生间等潮湿场所的插座采用防潮型、安装高度为1.5m;在公共场所的插座须采用安全型插座。e.开关、插座的固定:将接线盒内的导线与开关或插座的面板按要求接线完毕后,将开关或插座推入盒内(如果盒子较深,大于2.5cm时,应加装无底盒),对正盒眼,用螺丝固定牢固,固定时要使面板端正,并与墙面平齐。开关、插座的面板并列安装时,高度差允许为0.5mm。同一场所开关,插座的高度允许偏差为5mm,面板的垂直允许偏差1mm。..
.17、低压电缆头制作安装(1)概述低压电缆规格型号较多,以1KV以下室内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为例说明电力电缆终端电缆头制作。(2)施工流程摇测接地电阻→剥开电缆头→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与设备器具连接(3)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摇测电缆绝缘a.选用1KV摇表对电缆进行摇测,绝缘电阻应大于10MΩ。b.电缆摇测完毕后,应将芯线分别对地放电。2)包缠电缆,套电缆终端头套a.剥去电缆外包绝缘层,将电缆头套下部先套入电缆。根据电缆头的型号尺寸,按照电缆头套长度和内径,用塑料带采用半叠法包缠电缆。塑料带包缠应紧密,形状呈枣核状。c.将电缆头套上部套上,与下部对接、套严。3)压电缆芯线接线鼻子a.从芯线端头量出长度为线鼻子的深度,另加5mm,剥去电缆芯线绝缘,并在芯线上涂上凡士林。b.将线芯插入接线鼻子内,用压线钳子压紧接线鼻子,压接坑应在两道以上。大规格接线端子应采用液压机械压接。c.根据不同的相位,使用黄、绿、红、四色塑料带分别包缠电缆各芯线至接线鼻子的压接部位。d.将做好终端头的电缆固定在预先做好的电缆头支架上,并将芯线分开。e.根据接线端子的型号,选用螺栓将电缆接线端子压接在设备上,注意应使螺栓由上向下或从内到外穿,平垫和弹簧应安装齐全。18、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热缩接头制作工艺标准 1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电气安装工程10(6)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热缩中间接头制作。22 施工准备2.1设备及材料要求:2.1.1主要材料:电缆头附件及主要材料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并有合格证及说明书。其型号、规格、电压等级符合设计要求。2.1.2辅助材料:焊锡、焊油、白布、砂布、芯线连接管、清洗剂、汽油、硅脂膏等。2.22.2 主要机具:喷灯、压接钳、钢卷尺、钢锯、电烙铁、电工刀、克丝钳、改锥、大瓷盘。2.3作业条件:2.3.1电缆敷设完毕,绝缘电阻测试合格。2.3.2作业场所环境温度0℃以上,相对湿度70%以下,严禁在雨、雾、风天气中施工。2.3.3施工现场要干净、宽敞、光线充足。施工现场应备有220V交流电源。..
.2.3.4室外施工时,应搭设临时帐蓬。3操作工艺3.13.1 工艺流程:设备点件检查→剥除电缆护层→剥除铜屏蔽及半导导电层→固定应力管→压接连接管→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固定绝缘管→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固定护套→送电运行验收3.2设备点件检查。开箱检查实物是否符合装箱单上的数量,外观有无异常现象。3.3剥除电缆护层(图2-28):图2-283.3.1调直电缆:将电缆留适当余度后放平,在待连接的两根电缆端部的两米处内分别调直、擦干净、重叠200mm,在中间作中心标线,作为接头中心。3.3.2剥外护层及铠装:从中心标线开始在两根电缆上分别量取800mm、500mm,剥除外护层;距断口50mm的铠装上用铜丝绑扎三圈或用铠装带卡好,用钢锯沿铜丝绑扎处或卡子边缘锯一环形痕,深度为钢带厚度1/2,再用改锥将钢带尖撬起,然后用克丝钳夹紧将钢带剥除。3.3.3剥内护层:从铠装断口量取20mm内护层,其余内护层剥除,并摘除填充物。3.3.4锯芯线、对正芯线,在中心点处锯断。3.4剥除屏蔽层及半导电层(图2-29):自中心点向两端芯线各量300mm剥除屏蔽层,从屏蔽层断口各量取20mm半导电层,其余剥除。彻底清除绝缘体表面的半导质。图2-293.5固定应力管(图2-30):在中心两侧的各相上套入应力管,搭盖铜屏蔽层20mm,加热收缩固定。套入管材(见图形卡2-30),在电缆护层被剥除较长一边套入密封套、护套筒;护层被剥除较短一边套入密封套;每相芯线上套入内、外绝缘管、半导电管、铜网。图2-30加热收缩固定热缩材料时,应注意:3.5.1加热收缩温度为110℃~120℃。因此,调节喷灯火焰呈黄色柔和火焰,谨防高温蓝色火焰,以避免烧伤热收缩材料。3.5.2开始加热材料时,火焰要慢慢接近材料,在材料周围移动,均匀加热,并保持火..
.焰朝着前进(收缩)方向预热材料。3.5.3火焰应螺旋状前进,保证绝缘管沿周围方向充分均匀收缩。3.6压接连接管:在芯线端部量取二分之一连接管长度加5mm切除线芯绝缘体,由线芯绝缘断口量取绝缘体35mm、削成30mm长的锥体,压接连接管。3.7包绕半导带及填充胶:在连接管上用细砂布除掉管子棱角和毛刺并擦干净。然后,在连接管上包半导电带,并与两端半导层搭接。在两端的锥体之间包绕填充胶厚度不小于3mm。3.8固定绝缘管:3.8.1固定内绝缘管:将三绿肥内绝缘管从电缆端拉出分别套在两端应力管之间,由中间向两端加热收缩固定。加热火焰向收缩方向。3.8.2固定外绝缘管:将外绝缘管套在内绝缘管的中心位置上。由中间向两端加热收缩固定。3.8.3固定半导电管:依次将两根半导电管套在绝缘管上,两端搭盖铜屏蔽层各50mm,再由两端向中间加热收缩固定。3.9安装屏蔽网及地线(图2-31)。从电缆一端芯线分别拉出屏蔽网,连接两端铜屏蔽层,端部用铜丝绑扎,用锡焊焊牢。用地线旋绕扎紧芯线,两端在铠装上用铜丝绑扎焊牢,并在两侧屏蔽层上焊牢。图2-313.10固定护套(见图2-32)。图2-23电缆护套安装将两瓣的铁皮护套对扣联接,用铅丝在两端扎紧,用锉刀去掉铁皮毛刺。套上护套筒,电缆两端将密封套套在护套头上,两端各搭盖护套筒和电缆外护套各100mm,加热收缩固定。3.11送电运行验收:3.11.1电缆中间头制作完毕后,按要求由试验部门做试验。3.11.2验收:试验合格后,送电空载运行24h,无异常现象,输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提交变更洽商、产品合格证、试验报告和运行记录等技术资料。4质量标准4.14.1 保证项目:4.1.1电缆中间头封闭严密,填料饱满,无气泡、无裂纹,芯线连接紧密。4.1.2电缆头耐压试验、泄漏电流和绝缘电阻必须符合规范规定。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4.2基本项目:..
.电缆头外型美观、光滑、无皱折,有光泽,并能清晰地看到其内部结构轮廓。检查方法:观察检查。5成品保护5.1设备开箱后,将材料按顺序摆放在瓷盘中,并用白布盖上,防止杂物进入。5.2电缆中间接头制作完毕后,立即安装固定,送电运行。暂时不能送电或有其它作业时,对电缆头加木箱给予保护,防止砸、碰。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从开始剥切到制作完毕必须连续进行,一次完成,以免受潮。6.2电缆中间头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见表2-9)。常发生的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表2-9序号常发生的质量问题防治措施1做试验时泄漏电流过大清洁芯线绝缘表面2绝缘管加热收缩时局部烧伤或无光泽调整加热火焰为呈黄色。加热火焰不能停留在一个位置3热缩管加热收缩时出现气泡、开裂按一定方向转圈,不停进行加热收缩,切割绝缘管端面要平整 7质量记录7.17.1 产品合格证。7.2设备材料检验记录。7.4电缆试验报告单。7.5自互检记录。7.6设计变更洽商记录。19、瓷柱、瓷瓶配线工艺标准 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电气照明室内、室外的瓷柱瓷瓶明配线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2.1.1绝缘导线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2.1.2瓷柱、瓷瓶应清洁完整,无残缺裂纹。2.1.3螺旋接线钮应根据导线截面和导线的根数选择相应型号的加强型绝缘钢壳螺旋接线钮。2.1.4LC安全型压线帽请见3—8、3.8节有关部分。2.1.5套管有铜套管、铝套管及铜铝过渡套管三种,选用时应采用与导线材质规格相应的套管。2.1.6接线端子选用时应根据导线的根数和总截面选择相应规格的接线端子。2.1.7镀锌材料:圆钢、扁钢、木螺丝、机螺丝、螺母、垫圈、和弹簧垫圈等。2.1.8辅助材料:钻头、防锈漆、调合漆、绑线、砂布、橡胶(粘塑料)绝缘带、黑..
.胶布、焊锡、焊剂、木砖等。2.2主要机具:2.2.1铅笔、卷尺、线坠、粉线袋、水桶、钢丝刷。2.2.2常用电工工具:电烙铁、喷灯、锡锅、锡勺、手锤、錾子。2.2.3手电钻、冲击站、电锤、兆欧表、万用表、工具袋、工具箱、高凳。2.3作业条件:2.3.1在土建结构施工阶段,应按设计图尺寸位置预埋木砖和过墙管。2.3.2待内装修全部完成后,方可进行配线。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预埋木砖和保护管预埋塑料胀管线路检查绝缘摇测 3.2弹线定位:3.2.1弹线定位应符合以下规定:3.2.1.1瓷柱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最大距离见表3-21所示。瓷柱(珠)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表3-21导线截面(mm2)瓷柱型号线间最小距离固定点最大间距1.5~46~10G38(296#)G50(294#)1001001200~15001500~2500 3.2.1.2瓷瓶配线时,导线线间最小距离及固定点间最大距离见表3-22所示。瓷瓶配线的线间及固定点间的允许距离(mm)表3-22导线截面(mm2)瓷瓶型号线间最小距离固定点最大间距6~1625~3550~95PD-1-3PD-1-2PD-1-1100100~150150600060006000 3.2.1.3线路与其它管道应避免相遇。接近敷设时,其最小距离见3—1、3.5节所示。3.2.1.4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见表3-23所示。室内沿墙壁、顶棚支持件固定点距离表3-23配电方式导线线芯截面(m㎡)1~46~1016~2535~7095~120最大允许距离(mm)柱(珠)配线瓷瓶配线150020002000250030003000 6000 60003.2.1.5瓷柱及瓷瓶固定在支架上,其固定间距见表3-24所示。敷设在绝缘支持件上的绝缘导线其支持点间距表3-24..
.线芯最小截面(mm2)绝缘导线的支持点间距(mm)铜线铝线1.01.51.52.5≤1000 1.01.52.52.5≤2000 2.52.546≤6000≤120003.2.1.6室内、室外敷设时,绝缘导线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见3-25所示。室内、室外敷设时至地面的最小距离表3-25敷设方式最小距离(mm)水平敷设室内室外25002700垂直敷设室内室外18002700 3.2.1.7在室内采用瓷柱和瓷瓶配线时,导线至建筑物表面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10mm。3.2.1.8导线在转弯、分支和进入电气器具处,均应装设支持件固定。支持件与转弯中点、分支点和电气器具边缘的距离在瓷柱配线时应为60~100mm。3.2.1.9室外配线当跨越人行道时,导线距地面高度不应低于3.5m;跨越通车道路时不应低于6m。3.2.1.10在室外,瓷柱及瓷瓶在墙面上直接固定时,其固定点间距不应超过2m。3.2.2弹线定位方法:请见3—9、3.2节9.4.2有关内容。3.3预埋本砖和保护管,请见3—9、3.3节有关内容。3.4预埋塑料胀塞:请见3—9、3.节有关内容。3.5瓷柱及瓷瓶固定:固定瓷柱和瓷瓶可采用木砖、塑料胀塞和支架固定。3.6导线敷设:3.6.1导线敷设方法:先将绑线按所需的长度断开,扎成小束。然后将导线放开并抻直,由一端开始绑回头固定在瓷柱(瓶)上,其中间瓷柱(瓶)的绑法有两种,受力瓷柱(瓶)采用“双花”绑法;加档瓷柱(瓶)采用“单花”绑法。绑扎牢固后应进行调直,至终端瓷柱(瓶)处,抻紧绑回头。由上到下,逐条绑扎。最后绑扎固定中间支点,导线固定后应留在适当余量。3.6.2导线敷设要求:3.6.2.1导线间的距离应符合3.2节中的有关规定。两根相邻的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同一方向(或侧或右侧)或者导线应在两瓷柱或瓷瓶的外侧,不允许放在内侧见图3-53所示。..
.图3-53交叉做法3.6.2.2导线分支时,其分支点必须加装瓷柱或瓷瓶,用以支持分支线的张力,如丁字做法见图3-54所示。图3-54丁字做法3.6.2.3导线在拐角时,瓷柱或瓷瓶安装见图3-55所示。图3-55导线拐角做法3.6.2.4导线与热力管(水管)道交叉时,必须加套绝缘管,绝缘管的两端应用瓷柱(珠)或瓷瓶固定。见图3-56和图3-57所示。图3-56导线与水管交叉做法图3-57导线与热力管交叉做法图..
.3.6.2.5导线在进入电气器具,开关及插座时,应在距其100mm处用瓷柱或瓷瓶加以固定,导线穿墙做法见图3-58和图3-59所示。图3-58导线入插座做法图3-59导线穿墙做法3.6.2.6瓷柱或瓷瓶配线时,终端回头绑扎的公卷和单卷数见表3-26所示。公卷和单卷数表3-26导线截面(mm2)1.5~2.54~2535~7095~120公卷数8121620单卷数5555 3.6.2.7所用绑线应根据导线的截面进行选择,见表3-27所示。导线与绑线选择数据表表3-27导线截面(mm2)绑线直径(mm)铁扎线铜扎线铝扎线<1010~3550~70≥950.81.21.01.42.02.62.02.02.63.0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实测或检查绝缘摇测记录。4.1.3导线严禁有扭绞、死弯和绝缘层损坏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2基本项目:4.2.1瓷件及其支架安装牢固,不得有瓷件损坏或瓷件倒置等现象;导线或瓷件的固定点间距正确;瓷件及支架排列整齐,表面清洁,油漆完整。检验方法:观察和手扳检查。4.2.2导线敷设4.2.2.1防导线平直整齐,瓷件固定可靠;在穿过梁、墙、楼板和跨越其它线路、管道时装设保护管;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处的导线两端固定可靠,并留有补偿有余量。..
.4.2.2.2导线连接牢固,包扎严密,绝缘良好,不伤线芯且接头处不受拉力。4.2.2.3导线转角和分支处齐整,进入电气器具处绝缘处理良好。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允许偏差项目:4.3.1导线的线间距离及固定点间距的允许偏差。4.3.1.1线间距离:水平敷设的线路为10mm;垂直敷设的线路为5mm。4.3.1.2固定点间距允许偏差50mm。4.3.2同一档内的瓷柱和瓷瓶应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该直线应与线路成直角。4.3.3导线不得有松弛现象。水平敷设时,平直程度允许偏差10mm;垂直敷设时,平直程序允许偏差5mm。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5成品保护5.1配线时不得损坏地面、墙面和顶棚,并应保持各部位的清洁。5.2安放电气器具时,不得碰松已敷设完的导线。5.3紧固螺丝时,不应用力过猛,以免瓷件碎裂。5.4线路敷设后,不得再次喷浆和刷油,防止污染导线。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瓷件表面不清洁及个别瓷件有破损现象。瓷件安装时,应擦去其表面的污物,及时将破损瓷件更换。6.2瓷件的固定不合要求,应用木螺丝固定瓷件,严禁使用铁钉和采用粘接法。6.3变形缝两侧的导线未加装瓷件固定,应按要求及时补装,导线要留有补偿余量。6.4导线过分松弛,超过允许偏差,应及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要求。6.5绑扎导线时,采用裸导线做为绑线。塑料绝缘导线必须采用塑料绑线进行绑扎。6.6在导线分支处、接头处未加装固定瓷件。应及时补装,保证导线不受横向拉力。6.7导线的结、焊包不符合要求,请见3—8、3.8节有关内容。7质量记录7.1绝缘导线出厂合格证。7.2瓷柱、瓷瓶配线工程预检、自检、互检记录。7.3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7.4瓷夹、瓷柱(珠)及瓷瓶配线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7.5电气绝缘电阻测试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