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6.35 KB
- 5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33卷第7期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7月Vol.33No.7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Jul.2011文章编号:16739868(2011)07006205三峡库区蓄水172m水位线前后江面江岸鸳鸯越冬种群的分布调查①苏化龙1,肖文发1,胥执清2,刘富国3,刘小云3,张小蓉4,王英5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2.重庆市自然博物馆,重庆400700;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江西分宜336606;4.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重庆400030;5.昆明市财经商贸学院,昆明650228摘要:2006-2009年,对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12条主要支流的冬季水禽分布状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其中鸳鸯的总体数量大约为100~120只.水位变动对鸳鸯的分布格局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随着三峡大坝不同工程阶段的分期蓄水,三峡库区长江主河道的越冬鸳鸯种群数量呈明显减少趋势.2009年1月和2010年1月的调查结果表明,蓄水达172m和168m水位线后越冬鸳鸯集中分布于3条支流河道中,长江主河道中未见有越冬鸳鸯分布.关键词:鸳鸯;越冬种群;172m水位线蓄水前后;三峡库区中图分类号:Q958文献标志码:A[1]鸳鸯(Aixgalericulata)属于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为易危种(V),[2]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为近危种(NT).繁殖于我国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地区,往北到俄罗斯远东和萨哈[3][3][3][4][5][6-7]林岛,往东到朝鲜和日本.也有在我国河北、福建、台湾、云南、贵州等地繁殖的现象.越冬在我国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台湾等省区,亦有少数在[3]山西、甘肃等省越冬.国外越冬于朝鲜、日本,偶尔到缅甸和印度阿萨姆邦.三峡库区是鸳鸯在我国的越冬地之一,陆生动植物本底调查和监测调查的18个区县中,见于长寿、武隆、忠县、巫山、巴东、秭归、宜昌(夷陵区),为冬候鸟.在库区有3处较大规模的鸳鸯集群越冬地,分别是武隆芙蓉江、巫山大宁河(小三峡)、巴东沿渡河,每处越冬地种群数量为30~60只.为稀有种或少见种[8-9]冬候鸟.三峡工程共分三期建设,为配合工程进度,水库按135,156和175m分期蓄水.2008年9月28日三峡三期工程开始试验性蓄水,11月4日试验性蓄水完成,坝前水位最高蓄至172.8m.完成了试验性蓄水后的三峡水库进入消落期,2009年1月上中旬维持在169~170m水位线,至2009年2月8日,已降至①收稿日期:20100610基金项目: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与国家林业局项目(SX2004025);林业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06BA003A1307).作者简介:苏化龙(1950),男,河南新郑人,研究员,主要从事野生动物资源与保护研究.通信作者:肖文发,研究员.
第7期苏化龙,等:三峡库区蓄水172m水位线前后江面江岸鸳鸯越冬种群的分布调查63168.16m水位线.与长江天然河道(巫山—巴东—秭归段)相比水位上升达100m左右.库区水面随分期蓄水逐次扩大,水文条件及水域景观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探讨三峡工程对库区湿地鸟类的影响,查明水位波及江段相关鸟类的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种群数量等方面的变动状况,为三峡大坝建成后库区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研究提供对比资料和数据,我们于2006-2009年的隆冬季节,对库区长江主河道的重庆朝天门港—秭归茅坪港(大坝所在位置)江段,以及相关的12条一级支流,乘坐低速行驶船舶,进行了库区蓄水172.8m水位线之后冬季水禽调查.现将调查的鸳鸯分布状况整理报道如下.1调查区域和工作方法1.1调查区域及调查强度对长江主河道重庆朝天门码头至秭归茅坪港(三峡水库大坝),以及12条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木洞河、乌江、小江、汤溪河、磨刀溪、梅溪河、大溪河、大宁河、沿渡河、香溪河和九畹溪进行调查.每条支流河道调查从长江口延伸至三峡水库蓄水最高点海拔175m尾水点区域,其中乌江调查范围延伸经武隆、彭水、酉阳至贵州沿河县县城码头(175m尾水点在武隆县城下游约6km,上延约174km),大宁河调查范围延伸至巫溪县县城码头(175m尾水点上延约11km).长江主河道从2006至2009年每年隆冬季节进行1次调查.12条一级支流中,嘉陵江、木洞河、乌江等3条支流2006年未进行调查;2008年1月乌江彭水电站竣工关闸蓄水断流30多天不能行船,仅调查了贵州沿河县—彭水万足(电站坝址)江段的93.90km,相当于其他年份调查乌江江段236.25km的39.75%.支流河道中的小江(澎溪河),流经开县、云阳,位于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最大区域,蓄水至172m水位线后,水域经较长河汊延伸形成面积较大的浅水湿地,2009年冬季调查在小江主河道外的2个河汊延伸区域行船22.73km,相当于小江主河道调查里程(69.00km)的32.94%.1.2工作方法在行船河道利用船舶进行不定宽样线调查,方法见参考文献[10].在支流河道不能行船的河段,沿河步行或低速行车(10~20km/h)进行样线调查.调查时期是越冬水禽数量基本稳定的隆冬季节,均以每年1月18日作为调查实施日程中心点,提前或延后日期限定在10~15d之内.2结果和讨论2.1蓄水172m前后长江主河道越冬鸳鸯数量及分布调查结果见表1.江段名称简称及长度:重—长(重庆朝天门至长寿),74.20km;长—涪(长寿至涪陵),47.80km;涪—丰(涪陵至丰都),52.80km;丰—忠(丰都至忠县),63.90km;忠—万(忠县至万州),89.40km;万—云(万州至云阳),63.10km;云—奉(云阳至奉节),64.00km;奉—巫(奉节至巫山),40.40km;巫—巴(巫山至巴东),56.50km;巴—秭(巴东至秭归茅坪港),66.20km,全程约618.30km.从表1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随着三峡大坝不同工程阶段的分期蓄水,三峡库区长江主河道的越冬鸳鸯数量呈明显减少趋势.长江主河道巫山—巴东—秭归江段,蓄水之前曾经是越冬鸳鸯的稳定分布区,即使[10]在二期工程蓄水至139m水位线(2003年11月)后,仍然有数量较多的越冬鸳鸯分布于此;蓄水至156m水位线后,该江段越冬鸳鸯数量明显减少,仅相当于139m水位线时期的47.06%.蓄水172m水位线后的2009年和2010年,冬季1月调查长江主河道未见到鸳鸯分布.
64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xbbjb.swu.cn第33卷表1三峡库区长江主河道172m水位线蓄水(2009年)前后冬季鸳鸯分布及数量状况调查年度鸳鸯分布江段及数量/只(水位线/m)重—长长—涪涪—丰丰—忠忠—万万—云云—奉奉—巫巫—巴巴—秭总计2006(139m)00000000447512007(156m)00030000618242008(156m)000000000002009(172m)000000000002010(168m)000000000002.2三峡库区越冬鸳鸯总体数量估算与分布特征调查结果见表2.各支流样线从长江河口上溯的调查长度:嘉陵江(56.90km)、木洞河(11.60km)、乌江(236.25km)、小江(69.00km,蓄水172m之后多调查22.73km)、汤溪河(30.00km)、磨刀溪(22.80km)、梅溪河(18.00km)、大溪河(14.10km)、大宁河(68.00km)、沿渡河(25.50km)、香溪河(31.79km)、九畹溪(12.82km),总计支流河道调查全程长度约596.76~619.49km.从表2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调查的三峡库区长江支流河道的越冬鸳鸯数量,随着三峡大坝不同工程阶段的分期蓄水,呈明显增多趋势.2008年冬季调查鸳鸯数量明显减少,并且长江主河道中未见到鸳鸯活动,这很可能是由于2008年1-2月,我国南方发生少见的大规模冰雪灾害导致鸳鸯活动减少或迁移,以及乌江调查里程减少了将近2/3的缘故,而乌江在调查的三峡库区长江一级支流河道中越冬鸳鸯数量最高.蓄水172m水位线后2009年调查结果显示,三峡库区支流河道中鸳鸯数量达到最高值,其中乌江44只(占总数的43.32%),大宁河31只(占总数的32.63%),以往冬季调查未见有鸳鸯分布的香溪河20只(占总数的21.05%).表2三峡库区长江12条支流172m水位线蓄水(2009年)前后冬季鸳鸯分布及数量状况调查年度鸳鸯分布及数量/只(水位线m)嘉陵江木洞河乌江小江汤溪河磨刀溪梅溪河大溪河大宁河沿渡河香溪河九畹溪嘉陵江合计2006(139m)---0000057000-572007(156m)004660030240000792008(156m)0012*12000090000332009(172m)0044000003102000952010(168m)0085000002801400127*2008年1月彭水电站关闸蓄水,坝址以下乌江断流不能行船,调查河道仅限于贵州沿河县—重庆彭水万足江段(93.90km),相当于其他年份调查乌江江段的39.75%,见到的鸳鸯数量相当于2007年、2009年和2010年的26.09%,27.27%和14.12%.依据表1和表2调查数据,2006年冬季(139m水位线),三峡库区长江主河道和支流河道的越冬鸳鸯数量合计为108只(尽管分布有鸳鸯的乌江未进行调查),为2006-2009年4次调查中越冬种群数量最高年份;2007年冬季(156m水位线)合计为103只;2008年合计为33只;2009年合计为95只.乌江调查江段中属于三峡库区范围(彭水县界—涪陵长江口)的里程为103.05km,占调查乌江全程(236.25km)的43.62%,从仅限于统计三峡库区范围的越冬鸳鸯数量方面而言,应该将调查的乌江全程江段分布的鸳鸯数量减去约50%(22~42只)才能趋于合理.另外,属于三峡库区范围的长江二级支流,也是乌江的一级支流———芙蓉江,在其江口电站尾水点之上2~4km的朱子溪—浩口(红军渡)江段,经多次调查,是越冬鸳鸯较为稳定的生境.虽然这一带历经多年的大规模工程建设(芙蓉江支流冬瓜溪二级和三级电站;武隆—务川公路浩口大桥),目前仍有45~60只鸳鸯在此越冬.[11]分布有越冬鸳鸯的长江一级支流还有丰都县的龙河峡谷.在丰都县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交界的江
第7期苏化龙,等:三峡库区蓄水172m水位线前后江面江岸鸳鸯越冬种群的分布调查65池,修建有龙河水库,称作石板水电站,1995年开始运行,对水库下游的水文条件影响仅限于人工调控流量,河道中的总水量没有变动.三建大坝,称作鱼剑口电站,1999年施工,2003年开始运行.河水从隧道引入到安宁(鞍铃场,现安宁办事处,属于双路镇,距长江龙河河口直线距离3km)放出,导致龙河三建大坝下游长达15km河道的水主要来自双鹰河(河口在三建)、九溪沟、干河沟(黄沙)这几条支流,水量大为减少.2007年1月份调查见到6只鸳鸯;2010年2月8日,据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林业局报道,在该县桥头镇的藤子沟水库(龙河支流)发现鸳鸯和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Mergussquamatus)的越冬种群.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三峡库区常年监测调查范围内(长江主河道及选定的12条一级支流河道),越冬鸳鸯的总体数量在100~120只左右,2009-2010年冬季种群数量较为集中的越冬地生境为乌江、芙蓉江、大宁河、香溪河.另外,三峡库区常年监测调查范围之外的水域,如为数众多的二级支流、山间水库水塘、以及未列入监测调查的一级支流等,很可能还有未被发现且数量不容忽视的越冬鸳鸯种群.三峡库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监测调查范围涉及的18个区县中,不同工程阶段蓄水前后有14个区县分布有越冬鸳鸯,分别为长寿(长寿湖,大洪湖)、丰都、忠县、涪陵、武隆、忠县、云阳、石柱、开县、巫山、巫溪、巴东、秭归、宜昌(夷陵区).2.3讨论三峡库区不同工程阶段蓄水前后鸳鸯分布状况的变化很可能与水体深度有关,长江主河道鸳鸯种群的变动特征似乎明确支持这种假设.不同支流河道中鸳鸯种群数量随着库区蓄水水位上涨呈现不同变动特征.大宁河的鸳鸯种群在139m水位线时期还保持有较高数量,156m水位线时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但在172m水位线时期种群数量又呈明显上升趋势,甚至高于156m水位线时期,但分布范围已在尾水点附近或上游的河段.乌江鸳鸯种群一直保持稳定,可能由于乌江长江口位置接近三峡水库库尾,即使蓄水最高水位线达到175m,与天然涨落带的历史记录最高水位线[涪陵市区河段通常情况下最高洪水位为160m[12](黄海高程)左右,最低水位约136m]相比差别不大,乌江的彭水—涪陵段的羊角镇(距涪陵乌江长江口约44km)上游江岸的天然最高涨落带仍高于172m水位线;而蓄水294m高程后彭水电站大坝(万足镇)之上的鸳鸯已集中分布于尾水点附近江段.多年未见越冬鸳鸯栖息的香溪河,在蓄水172m水位线后出现鸳鸯成群活动(2009年20只,2010年14只)在尾水点下游约5km处的现象.鉴于水文情况的复杂性,目前还难以确切结论三峡水库不同蓄水时期对鸳鸯种群及分布的影响因素.致谢:三峡库区各区县林业局,长寿区海事局、涪陵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丰都县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彭水县海事局等相关单位,以及涪陵、彭水、四川合江等水运公司,在调查工作中给予大力襄助,谨此深表谢意!参考文献:[1]汪松,郑光美,王歧山.中国动物红皮书·鸟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6-47.[2]汪松,谢焱.中国物种红色名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26.[3]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上卷)[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10.[4]钱燕文.中国鸟类图鉴[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42.[5]王紫江,吴金亮,李宗强.鸳鸯在云南省繁殖的观察[J].野生动物,1983(2):38-39.[6]吴志康,谢家骅,李筑眉.鸳鸯在贵州省繁殖的资料[J].野生动物,1983(2):37,39.[7]杨炯蠡,邹迅,林乾正.梵净山地区鸳鸯的繁殖生态[J].野生动物,1985(4):15-17.[8]肖文发,李建文,于长青,等.长江三峡库区陆生动植物生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72,284-285.
66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http://xbbjb.swu.cn第33卷[9]苏化龙,马强,林英华.三峡库区陆栖野生脊椎动物监测与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225-226.[10]苏化龙,马强,胥执清,等.三峡水库蓄水139m前后江面江岸冬季鸟类动态[J].动物学杂志,2005,40(1):92-95.[11]苏化龙,马强,肖文发,等.三峡库区丰都县龙河峡谷珍稀濒危动物现状及致危因素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1(增刊):1-11.[12]母德伟,张绪进.三峡库区涪陵河段河床演变分析[J].泥沙研究,2003(2):54-59.ASurveyofOverwinteringMandarinDuckPopulationAlongtheChangjiangRiveroftheThreeGorgesReservoirAroundtheWaterLevelRisingto172Meters1,XIAOWen-fa1,XUZhi-qing2,SUHua-long3,LiuXiao-yun3,ZHANGXiao-rong4,WANGYing5LIUFu-guo1.ReasearchInstituteofForestEcology,EnvironmentandProtection,CAF,Beijing100091,China;2.ChongqingNatureMuseum,Chongqing400700,China;3.ExperimentalCentreofSubtropicalForestry,CAF,Jiangxi336606,China;4.LeagueofGreenVolunteerofChongqing,Chongqing400030,China;5.KunmingInstituteofFinancialBusiness,Kunming650228,ChinaAbstract:From2006to2010,asurveywasmadeofbirddistributionduringthewinterseasonalongthecourseandbankoftheChangjiangRiverand12tributariesoftheThreeGorgesReservoir.Theresultshowedthatthefluctuationinwaterlevelinfluenced,tosomeextent,thedistributionstatusoftheover-winteringpopulationofmandarinduck(Aixgalericulata).Thetotalpopulationofmandarinducknum-bered100-120.TheoverwinteringmandarinducksdisappearedintherivercourseoftheChangjiangRiverafterthewaterlevelrosetoanaltitudeof172mand168m,andtheyweredistributedmainlyin3tributa-riesofChanjiangRiverinJanuaryof2009and2010.Keywords:mandarinduck(Aixgalericulata);overwinteringpopulation;aroundthewaterlevelrisingto172m;ThreeGorgesReservoir责任编辑陈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