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6.00 KB
  • 46页

龙中路林管站上水蓄水库存塘初设

  • 4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综合说明1.1项目背景及依据兰州南北两山绿化在历届省、市党政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大力支持下,经过社会各界和兰州人民的艰苦努力,两山绿化总面积累计达到58万亩,成活各类树木一亿五千多万株,建成上水工程139处,建设泵站307座。形成了兰州人民赖以生存的绿色屏障,改变了兰州市的都市形象,改善了兰州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旅游的圣地。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是为绿化南北两山,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强流域水土保持能力,推广高效节水和旱区造林试点的重点绿化水利工程。工程负责灌溉永登县龙泉寺镇土门川村实验林场南北两山600多亩绿化任务,采用滴灌方式。工程自建成以来,林木成活率大幅提高,绿化成果显著,对于推广高效节水和旱区造林提供了试点范例,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强绿化信心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工程取水水源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取水,引大入秦工程主要为当地农业灌溉供水,季节性很强,而农业灌溉用水期与绿化灌溉用水不一致,造成部分绿化灌溉用水期无水可用,其次供水期间农灌用水量很大,绿化与农灌用水矛盾十分突出,绿化用水得不到保障。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建成以来,有效的改变了区域内恶劣的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绿化上水工程抽送的每一滴水都是树木的生存之水、生命之水。所以,绿化上水工程是巩固绿化的成果、改变生态环境的基础。如果水利工程每年发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问题日积月累,长期带病运行,那将直接影响现有绿化成果的巩固。所以对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取水进行改造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根据目前情况,永登县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指挥部多方协调,筹集资金拟对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取水进行改造,受永登县南北两山绿化工程指挥部委托,兰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承担了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蓄水库塘项目初步设计工作。2014年2月我院编制完成了《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蓄水库塘项目初步设计报告》。1.2水文气象1.2.1气象项目区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气候特点显著,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84.8mm,蒸发量1888mm,是降水量的6.6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年平均气温5.8℃,年日照时数1744——265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太阳光辐射总量129.76千卡/平方米,多年平均风速2.3m/s,历年最大风速20m/s,全年盛行西北风,年平均无霜期126天,绝对无霜期78天,最大冻土深度1.46m。1.2.2水文项目区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其北侧大坡沟为一冲沟,发育于西边黄土丘陵区,呈NW-SE向东汇入咸水河,大坡沟流域面积5.5㏎2,大坡沟洪水对调蓄库塘有影响。据洪水分析P=10%洪水流量为21m3/s,P=5%洪水流量为35m3/s,P=2%洪水流量58m3/s,P=1%洪水流量为77m3/s。工程区无常流地表水系,小型冲沟较发育,呈“V”型,沟床坡降较大,仅在暴雨时有短暂洪流,其它时段为干沟。项目区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表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00~3000t/km2。地下水主要分浅层水和深层水,浅层水储量很小,且矿化度高;深层水埋藏深,储量少,不宜开采。区内无常年地表径流,仅有季节性的沟道暴雨洪水径流。庄浪河从该区东南部通过,利用的水源为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1.3工程地质 1.3.1区域地质概况工程区位于永登县龙泉寺镇土门川,工程区所属地貌单元属强烈侵蚀堆积的黄土丘陵区,黄土覆盖在起伏较小的白垩系红层之上,地势大致呈北高南低,黄土梁峁广泛分布于区内,山顶呈混圆状,山坡坡角15º~25º,地形破碎,梁峁顶高出沟谷底50~100m,并多为较大型的沟谷所分割。拟建塘坝位于支沟沟口上游约200m处,工程区内出露地层岩性较为简单,均为第四系松散地层,自老至新有:1、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Q32);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壤土(Q4);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碎石层(Q4).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主要隶属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祁连中间隆起带。塘坝位于永登~河口凹陷之皋兰褶皱带。第四系新构造特征有轻微上升,从而形成了低山丘陵地貌。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应地震烈度为Ⅶ度。1.3.2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塘坝场地地层岩性为粉质壤土层。呈棕黄,孔隙较为发育,具明显大孔隙及垂直节理,上部结构松散,向下逐渐密实。土工试验表明,该层天然含水量8.2~16.3%,天然干密度1.14~1.35g/cm3,孔隙比1.045~1.14,渗透系数K=1.10×10-5cm/s,压缩系数a1-2=0.26~0.56MPa-1,湿陷系数为0.042~0.123,属强湿陷性土层,湿陷性土层厚10.0~12.0m,场地属自重湿陷性场地。天然状态下地基允许承载力为140kPa,凝聚力15.3~18.8kPa,内摩擦角25.5º~28.6º。泵站及管道地层均为第四系冲洪积含砾粉质壤土层,呈黄色,干燥~稍湿,松散~稍密状,结构疏松,不均质,具斜层理,冲洪积成因,为新近堆积土,具高压缩性。建议泵站及管道地层原土夯实,并加强地表水疏排措施。临时开挖边坡比为1:0.3~1:0.5。 1.3.3天然建筑材料经现场勘察,拟建塘坝内上部地层为洪积粉质壤土层,较为均质,其粉粒含量占68.7%,粘粒含量占21%,砂粒含量占10.2%,碾压后渗透系数小于6×10-7cm/s,可做为坝材料,故库盆清出土可做为筑坝土料,但需清除约0.5m含植物根系及腐殖质的表层耕土。工程区位于庄浪河东15km处,庄浪河河谷有较为丰富的混凝土用粗细骨料,为当地传统天然建筑材料场地,质量及储量均能满足工程需要,质量较好,储量较大,可就近开采或购买,平均运距15km。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雨季沟道内多有暂时性洪水,并夹杂有大量泥砂。工程区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潜水为主,主要分布于工程区主沟道下部,其含水层以冲洪积砂砾石层为主,渗透系数为30~50m/d,层厚3~5m,地下水埋深30m左右。地下水自北向南泾流,地下水类型为Cl-·SO42--Na+·Mg2+型水,矿化度2~5g/l。工程用水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抽取或附近村庄拉运。1.4工程任务和规模1.4.1工程任务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蓄水库塘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水利设施进行改造,修建一座2万立方调蓄库塘,彻底解决绿化与农灌争水的矛盾及绿化供水不足的问题,确保绿化灌溉和树木成活,提高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用水效率。建设内容为:工程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边原绿化工程泵站取水,引水至新建2万立方蓄水库塘,新建钢筋砼进水前池,进水前池底部与蓄水库塘通过DN200钢管相连,进口设200目不锈钢丝滤网,接入原绿化上水钢管至山顶蓄水池。1.4.2工程规模本工程属绿化上水改造项目,控制绿化灌溉面积600亩,本工程等别为Ⅴ等小(2)型。主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其它建筑物按5 级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Ⅳ等小(1)型工程防洪标准按十年一遇洪水设计,二十年一遇洪水校核。1.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本次设计为确保现有绿化工程灌溉,解决绿化上水工程供水存在的问题,确保现有林地树木的成活和已有的绿化成果,改善工作条件,本次工程布置立足于工程现状,修建2万立方调蓄库塘,对泵房设备及其它水利设施利用原有设施设备。工程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边原绿化工程泵站取水,引水至新建2万立方蓄水库塘,新建2.25m×2.25m×6.5m钢筋砼进水前池,进水前池底部与蓄水库塘通过DN200钢管相连,进口设200目不锈钢丝滤网,接入原绿化上水钢管至山顶蓄水池。1.6工程管理本次建设绿化上水工程属改造项目,为永登县南北两山绿化管理范围。确定由永登县南北绿化指挥部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工程实施,永登县龙泉镇土门川林场负责工程的管理和运行。项目建设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制和工程建设监理制,项目实施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项目规定,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1.7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总体布置共新建2万立方蓄水库塘1座,200m浆砌石防护坝,进水前池1座,安装管道20m。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工程开挖土方34540m3,夯填4200m3,原土翻夯9700m3,夯填2:8水泥土2340m3,余土外运28135m3,铺设800g/m2土工膜(两布一膜)9590m2,护砌砼预制板325.2m3,现浇砼及钢筋砼109.6m3,钢筋2T,防护栏杆200m,浆砌石540m3。劳动力6000工日。 工程区位于永登县龙泉寺镇土门川,龙中公路纵贯全境,交通较为方便,通讯设施完善。该项工程所需混凝土用粗细骨料可就近从庄浪河沿岸拉运,运距10km,可满足施工需求,其余建筑材料就近从市场购入。工程区有10kv输电线路通过,用电方便,个别离电源较远处,可采用柴油发电机解决。工程用水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抽取或附近村庄拉运。施工主要采取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方式。本工程施工工期为6个月,由工程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工程完建期组成。1.9环境影响评价工程改造后,可提高灌区抗拒旱灾的能力,为项目区树木灌溉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利于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1)本工程实施对周围环境只有部分短期影响,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局部地区气候、水文、人文及社会环境产生永久的不利影响。2)施工期间的噪音等短期影响,工程完工后将会逐步消除。3)工程项目建设对促进工程区内的农业生产和振兴国民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4)工程建成后应注意保护工作,做好群众环保意识教育,逐步改善生态环境。1.10水土保持设计依据工程建设区的地貌类型、区域水土流失状况、工程建设布局和施工特点,将工程区分为几个水土保持区域:工程建设区、弃渣场、施工道路、临时堆土场及施工营地、场地防治区、建筑材料场地防治区等。根据项目区地形特点及可能新增水土流失的特点,结合工程的总体布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实事求是地做好工程的水土保持设计。重点对建筑材料场、施工营地区、弃碴场等采取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进行水土流失的防护和治理,保护新生地表,改善工程区生态环境。1.11工程概算 根据甘肃省水利厅甘水规计发[2013]1号文件“关于颁布《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和《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通知”编制工程投资概算。建筑工程定额采用甘肃省水利厅颁发的甘水规计发[2013]1号文《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估)算定额》执行。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采用水利部水建颁发的[93]63号文《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中小型)》执行。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执行甘肃省水利厅颁发的甘水规计发[2013]1号文《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定额》。经计算本工程概算本工程总投资为173.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54.78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0.52万元,施工临时工程4.04万元,独立费用13.76万元。1.12经济评价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蓄水库塘项目是一项公益性工程,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与整个区域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工程的建成对改善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3节能分析本项目从施工、运行期间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两方面分析,工程能耗指标均符合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定额标准。尤其是新建了调蓄库塘,对提高了项目区林地灌溉用水保证率。提高了已建水泵、机电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了能耗,所以本项目节能效果是明显的。1.14工程招标本工程划分为1个标段,进行公开招标,施工企业的资质要求为水利水电3级(含3级)以上施工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预确定施工企业活动,严禁无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施工任务。 项目法人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和法规组织工程建设,依据批复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和要求严格资金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附:工程特性表工程图纸目录工程特性表表1-1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一、工程规模1、灌溉规模亩6002、设计流量m3/s3、调蓄容量m32万立方4、总扬程m 4、工程等级Ⅴ等小(2)型二、设计特性1、调蓄库塘m320000底部高程m1799.00顶部高程m1803.50内坡坡比1:22、管道m进水管道m20Φ219×6钢管四、主要材料量1、土石方m3442402、砂子m34203、石子m35004、水泥m31805、钢材t12.06、木材m330六劳动力工日6000七总投资万元173.1工程图纸目录表1-2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平面布置图土建-0112库塘设计图土建-0243进水前池设计图土建-0314 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项目区概况2.1概况龙泉寺镇位于永登县东南部,地处庄浪河中游,距县城16公里。北接大同镇、南连红城镇,西依中川镇,东邻七山乡。项目区位于龙泉寺镇西部,南北长0.5Km,东西宽1.0Km,总面积0.5Km2,海拔在1793m~1874m之间。地貌单元上属强烈侵蚀堆积的黄土丘陵区,沟道纵横,地表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00~3000t/km2。龙中公路 纵贯全境,交通较为方便,通讯设施完善。2.2气象项目区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气候特点显著,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84.8mm,蒸发量1888mm,是降水量的6.6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年平均气温5.8℃,年日照时数1744—265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太阳光辐射总量129.76千卡/平方米,多年平均风速2.3m/s,历年最大风速20m/s,全年盛行西北风,年平均无霜期126天,绝对无霜期78天,最大冻土深度1.46m。2.3水文项目区位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表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00~3000t/km2。地下水主要分浅层水和深层水,浅层水储量很小,且矿化度高;深层水埋藏深,储量少,不宜开采。区内无常年地表径流,仅有季节性的沟道暴雨洪水径流。庄浪河从该区东南部通过,利用的水源为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2.4径流项目区沟道内无常年径流,只有在暴雨突发时产生径流,据调查,近40年未发生。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27.8mm,时空分布的特点是:数量少而集中,时间短而范围小,每年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的61.3%。由于大坡沟流域面积过小,径流主要由降水补给,而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9月四个月的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60%以上。同时,该区下垫面条件对沟道径流量起主导作用,流域内植被覆盖较差,基本为季节性洪水沟道。2.5洪水2.5.1洪水特性 大坡沟是一条陡涨陡落的季节性洪道,洪水大小主要取决于暴雨强度和暴雨分布情况,受气候和地形影响,短历时高强度暴雨较多,降雨多集中在7~9月,且产生的洪峰流量较大。由于大坡沟流域面积较小,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局部短历时暴雨便可形成洪水,洪水过程表现出历时短,峰量大,洪峰形态多为单峰,呈尖瘦型,陡涨陡落挟带大量泥砂的特性。同时洪水常携带大量泥沙,极易诱发泥石流。2.5.2设计洪水(1)清水流量计算因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本次设计洪水计算采用甘肃省小流域洪峰流量经验公式法、推理公式法对比分析推求。a.甘肃省小流域洪峰流量经验公式法式中—洪峰流量(m3/s);—模比系数,由Cv=2F-0.08,Cs=3Cv,查P-Ⅲ型曲线得出;—多年平均最大洪峰流量(m3/s);F—流域面积(km2);H—多年平均时段最大雨量(mm),查《甘肃省暴雨洪水图集》年最大30分钟点雨量均值等值线图得流域型心处H=12.5mm;J—沟道比降(‰);L—沟道流程长(km);f—流域形状系数(小数),f=F/L2;K—综合系数,取0.20。甘肃省小流域洪峰流量经验公式法、推理公式法洪水计算成果见表2-1。设计洪水计算成果对照表(m3/s) 单位:m3/s表2-1区段流域面积沟道长度平均比降甘肃省小流域经验公式F(km2)L(km)J(‰)P(%)125102050大坡沟5.53.872177583521103(2)冲刷深度计算hB=hp+[(vp/vh)n-1]hB—冲刷深度(从水面算起)hp—冲刷后水深,hp=php—冲刷系数,取1.4h—冲刷前水深,按10年一遇洪水标准为0.7vp—平均流速,取2m/svh—允许不冲流速,取1.2m/sn—系数,取0.35经计算冲刷深度为0.9m,沟道防护堤基础埋深1.0m。按50年一遇洪水标准校核,高2.0m,防护堤顶高1803.5m比河床底1800.00m高3.5m,满足要求。3、工程地质3.1地形地貌工程区属陇西黄土高原的西北部分,在地貌单元上属强烈侵蚀堆积的黄土丘陵区,黄土覆盖在起伏较小的白垩系红层之上,地势大致呈北高南低,黄土梁峁广泛分布于区内,山顶呈混圆状,山坡坡角15º~25º,地形破碎,梁峁顶高出沟谷底50~100m,并多为较大型的沟谷所分割。土门川主沟道,宽200~500m,沟谷纵坡为10~15‰,沿谷底现代冲沟下切达5~15m。拟建塘坝所在微地貌单元为土门川主沟道的西侧支沟边。该沟道呈“U”型,谷底宽约50~100m 。大致呈近东西向展布,较为平坦,经人工改造,现为耕地。沟道北侧为现代洪沟,也呈“U”型,深约3m,宽5m左右。3.2地层岩性拟建塘坝位于支沟沟口上游约200m处,沟道南侧。据探井揭露,塘坝区地层岩性较为简单,工程区内出露地层岩性较为简单,均为第四系松散地层,自老至新有:1、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Q32):整体披盖于区内丘陵顶部,为中粉质壤土,呈淡黄色,干燥~稍湿,具大孔隙(孔径1~3mm)和垂直节理,手捏易碎,偶有鼠洞,表层植物根孔及虫孔较发育,具高压缩性和强湿陷性。2、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壤土(Q4):岩性为冲积含砾粉质壤土及砂壤土层,局部地段或夹砂土薄层土,或为洪积砂土与洪积砂壤土互层,或呈相互混杂状,锲形尖灭、透镜体等较发育,极不均质。为新近堆积土层。分布支沟上部,厚度一般为10~12m塘坝区厚度为15m左右,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砂砾碎石层(Q4):分布于支沟下部,岩性为冲洪积砂砾石,杂色,干燥,松散状,不均质,夹砂土薄层,分选性一般,磨圆度中等,骨架颗粒部分接触,泥质胶结,稍具冲洪积层理,分布较为稳定,厚度5m左右。3.3地质构造及地震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主要隶属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祁连中间隆起带。塘坝位于永登~河口凹陷之皋兰褶皱带。第四系新构造特征有轻微上升,从而形成了低山丘陵地貌。根据1:400万m³《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设防水准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相应地震烈度为Ⅶ度。建议按地震基本烈度8度设防。3.4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雨季沟道内多有暂时性洪水,并夹杂有大量泥砂。工程区地下水以第四系孔隙潜水为主,主要分布于工程区主沟道下部,其含水层以冲洪积砂砾石层为主,渗透系数为30~50m/d,层厚3~5m,地下水埋深30m左右。地下水自北向南泾流,地下水类型为Cl-·SO42--Na+·Mg2+型水,矿化度2~5g/l。3.5塘坝工程地质条件3.5.1库区工程地质条件该塘坝位于工程区一支沟沟口上游约200m处北侧,沟底宽为50~100m,呈“U”型,沟道两侧均为丘陵山地,沟道底部较为平整,现为耕地,限于此地形条件,拟建塘坝为半挖半填式塘坝。库区形状较为规则,拟建塘坝东西长约150m,南北宽为50m。塘坝处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上部均为第四系冲洪积层。沟道中部地层自上而下地层为:①耕土层:为库区耕地表层土,较为松散,不均质,表层含植物根系及腐根,层厚0.5m左右。②人工填土层:呈黄色,硬塑,干燥,较为松散,不均质,偶含砂砾石,为人工平整土地所致。层厚0.5~2.0m左右。③粉质壤土:呈黄色,干燥,稍密状,硬塑状,不均质,含砂土薄层及透镜体,冲洪积成因,可见近水平层理。为库区主要地层,层厚25m左右。如上所述,本塘坝的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塘坝东北两侧均为人工坝体,坝高为4m左右,塘坝淹没范围均位于为塘坝征地范围以内,故本塘坝无天然库岸稳定、向邻谷泄漏、淹没和淤积等问题,所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渗漏和浸没问题。库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如下:1)渗漏:天然冲沟内,地下水位埋深位于库底以下15m左右。库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厚为10~15m 。库盆下部地层多为冲洪积粉质壤土及砂土、砂砾碎石土层,具近水平冲洪积层理,分别为弱透水层及强透水层,构成永久渗漏通道。故若不采取库底防渗措施,塘坝蓄水后将产生永久性的渗漏问题。2)浸没:库区的周边地层上部均为冲洪积及人工堆积粉质壤土,根据经验类比,该层粉质壤土毛细管水上升带的高度Hk可取为0.9m;经过调查,库区周边种植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等,根系深度0.5~0.7m,综合确定植物根系层厚度△H为0.6m。因此浸没临界地下水深为:Hcr=Hk+△H=1.5m。本塘坝东北两侧均为人工坝体,塘坝蓄水后,坝体及坝基渗漏将形成浸润线,将形成塘坝渗漏补给稳定潜水面,当此潜水面埋深小于临界地下水位埋深Hcr=1.5m时,将发生地下水浸没现象,从而影响作物生长,浸没范围内均为耕地。浸没主要发生在塘坝东侧坝后耕地中。塘坝设计时建议采取相应措施,使坝后浸润线低于地面以下1.5m。3)淤积本塘坝是注入式塘坝,水源为引大工程水,该水水质较好,水体清洌。因此库区基本没有淤积物质来源,对库容无影响。综上所述,该塘坝的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所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是库底的渗漏及湿陷沉降。由于塘坝场地地层岩性为粉质壤土层。呈棕黄,孔隙较为发育,具明显大孔隙及垂直节理,上部结构松散,向下逐渐密实。土工试验表明,该层天然含水量8.2~16.3%,天然干密度1.14~1.35g/cm3,孔隙比1.045~1.14,渗透系数K=1.10×10-5cm/s,压缩系数a1-2=0.26~0.56MPa-1,湿陷系数为0.042~0.123,属强湿陷性土层,湿陷性土层厚10.0~12.0m,场地属自重湿陷性场地。天然状态下地基允许承载力为140kPa,凝聚力15.3~18.8kPa,内摩擦角25.5º~28.6º。 属高压缩性和强湿陷性土层,为Ⅲ级自重湿陷性场地。由于地表水浸泡,地基有不同程度沉陷。建议本场地按Ⅲ级自重湿陷性场地设防。地基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蓄水池地基应按水池类构筑物进行地基处理,应采用整片土(或灰土)垫层,库底及四边池堤应原土翻夯1.5m,上加10%水泥土0.5m垫层,原土翻夯要求最优含水量15.5~16.5%,最大干密度不小于1.65g/cm3,翻夯压实系数不得小于0.95,建议地基土承载力标准值为160kPa,开挖边坡比为1:0.75。并应加强地表水疏排措施及防湿陷处理措施。3.5.2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由于库区地形较为平缓,相对高差较小,塘坝设计以半挖半填为主,库区东北两侧均为人工夯筑坝体3.5.2.1坝基(库区)渗漏本塘坝初拟坝型为壤土均质坝,坝高4.0m。库区及坝基地地层为为第四系冲洪积粉质壤土层,其渗透系数为1.2×10-4~6×10-5cm/s,属弱透水层。探井揭露该层深度大于12m,下部为砂碎石层,层厚5~8m,属中等透水层。该塘坝渗漏量采取面积法计算:Q=KFI=3024m³/d。其中K为渗透系数,取值为7×10-4cm/sF为库区面积,取值为7500m²。I为渗透水力坡度,取值为1。由于该塘坝为提水注入式,当不采取防渗措施量,库区渗漏是较大的。故建议对本塘坝采取全库防渗措施。3.5.2.2坝基下饱和土液化问题坝基粉质壤土粘粒含量大于16%,工程区地震设防烈度7度,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CB50287-99)附录N所述方法,初步判定该粉质壤土不具液化可能性。3.5.2.3坝体底部土层的湿陷问题 土工试验表明,库区及坝基冲洪积粉质壤土层湿陷系数为在勘探深度范围内为0.019~0.119,按现行《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有关规定,库区内地层具Ⅱ~Ⅳ级自重湿陷性。水库蓄水后,库内及坝基将产生湿陷沉降。建议对坝基土采取防湿陷处理措施。对地基土承载力要求不高,建议仍以该层风积黄土为坝址地基土层,地基土处理方式为整片处理,建议处理厚度为2.0m,要求压实系数不小于0.97,同时,应适当加大处理宽度。地基土允许承载力建议为100kPa,人工开挖边坡比临时1:0.75,永久1:1.0。并应做好地面硬化及地表水疏排措施,防止地表水冲刷基坑边坡及浸泡场地土而引发湿陷失稳。3.6附属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本工程设进水前池一座,连接管道20米,前池及管道地层均为第四系冲洪积含砾粉质壤土层,呈黄色,干燥~稍湿,松散~稍密状,结构疏松,不均质,具斜层理,冲洪积成因,为新近堆积土,具高压缩性。建议泵站及管道地层原土夯实,并加强地表水疏排措施。临时开挖边坡比为1:0.3~1:0.5。3.7天然建筑材料3.7.1坝体填筑料经现场勘察,拟建塘坝内上部地层为洪积粉质壤土层,较为均质,其粉粒含量占68.7%,粘粒含量占21%,砂粒含量占10.2%,碾压后渗透系数小于6×10-7cm/s,可做为坝材料,故库盆清出土可做为筑坝土料,但需清除约0.5m含植物根系及腐殖质的表层耕土。土料试验成果与质量技术要求对比表项目单位试验成果质量技术要求对比库区粉质壤土筑坝土料结果粘粒含量%21.110~30为宜符合塑性指数 7~147~17符合碾压后渗透系数cm/s4.0×10-7<1×10-4较好天然含水量%7.6~15.0接近最优含水量17.0一般紧密密度g/cm31.72宜大于天然密度符合 PH >5>7符合3.7.2混凝土粗、细骨料工程区位于庄浪河东15km处,庄浪河河谷有较为丰富的混凝土用粗细骨料,为当地传统天然建筑材料场地,质量及储量均能满足工程需要,质量较好,储量较大,能满足工程需要,可就近开采或购买,平均运距15km。4、工程任务和规模4.1社会经济状况2012年永登县社会经济情况:全镇有240个民委员会,153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58178户,其中:农业户113259户、非农业户44919户,总人口529693人,其中:农业人口454181人、非农业人口75521人,总耕地面积1377800.1亩,其中:水浇地面积510300.4亩、旱地面积867499.7亩,人均纯收入4900元。2012年龙泉寺镇社会经济情况:全镇有16个民委员会,10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625户,其中:农业户5600户、非农业户1025户,总人口22298人,其中:农业人口21255人、非农业人口1043人,总耕地面积55228.9亩,其中:水浇地面积32426亩、旱地面积22802.9亩,人均纯收入4526元。4.2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蓄水库塘项目工程是为项目区林区 绿化提供灌溉水源,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强流域水土保持能力,推广高效节水和旱区造林试点的重点绿化水利工程。工程负责灌溉永登县龙泉寺镇土门川村实验林场600多亩林地提供灌溉水,林地灌溉全部采用滴灌方式。工程自建成以来,林木成活率大幅提高,绿化成果显著,对于推广高效节水和旱区造林提供了试点范例,对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增强绿化信心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由于绿化上水工程取水水源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取水,引大入秦工程主要为当地农业灌溉供水,季节性很强,而农业灌溉用水期与绿化灌溉用水不一致,造成部分林地绿化灌溉用水期无水可用,其次供水期间农灌用水量很大,绿化与农灌用水矛盾十分突出,绿化用水得不到保障。因此,为了解决项目区林地灌溉用水矛盾,计划在林区西北山脚新建2万立方米蓄水塘坝1座,以解决项目区林地灌溉用水矛盾。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建成以来,有效的改变了区域内恶劣的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绿化上水工程抽送的每一滴水都是树木的生存之水、生命之水。所以,绿化上水工程是巩固绿化的成果、改变生态环境的基础。如果水利工程每年发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问题日积月累,长期带病运行,那将直接影响现有绿化成果的巩固。所以对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取水进行改造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4.4工程任务永登县龙中路林管站绿化上水工程蓄水库塘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水利设施进行改造,即新建一座2万立方调蓄库塘,彻底解决绿化与农灌争水的矛盾及绿化供水不足的问题,确保绿化灌溉和树木成活。建设内容为:新建2万立方蓄水库塘,在蓄水库塘西侧开挖平整场地,新建3m×2.5m×5m钢筋砼进水前池,进水前池底部与蓄水库塘通过DN200钢管相连,进口设200目不锈钢丝滤网,然后通过绿化上水 泵站提水至原山顶绿化蓄水池。4.5工程规模4.5.1项目区林地灌溉面积和灌溉方式本项目设计控制绿化灌溉面积600亩,灌溉方式采用滴灌。4.5.2塘坝设计容量本灌区种植林草以绿化林水保林为主,灌溉方式为滴灌。根据兰州市南北两山绿化工程设计灌溉制度,并结合兰州市南北两山多年的绿化灌溉经验和实验结果,确定设计灌溉制度,灌溉时间为每年3月15日至11月10日,绿化灌水定额10m3/亩,灌溉次数6~7次,灌溉水利用系数0.8。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Q=m·A/T·t·η·3600式中:Q—设计流量,m3/s;m—灌水定额,10m3/亩;A—灌溉面积,600亩;t—每天开机时间,8小时;η—综合灌溉水利用系数;0.8T—设计灌水周期,20天;经计算本次设计绿化控制灌溉面积600亩,设计提水流量为0.013m3/s,每次灌水约耗水7500m3,考虑灌区供水每年3~4次,设计库塘容量20000m3方可满足缺水期灌溉需求。 5、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5.1设计依据(1)《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DL5021-93)(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3)《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4)《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DL/T5057-1996)(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7)(7)《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GB18306-2001)(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5.2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5.2.1工程等别本工程属绿化上水改造项目,控制绿化灌溉面积600 亩,本工程等别为Ⅴ等小(2)型。主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其它建筑物按5级设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94)规定,Ⅴ等小(2)型工程防洪标准按十年一遇洪水设计,20十年一遇洪水校核。5.2.2设计标准①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50年一遇洪水校核。②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反应谱周期为t=0.45s,地震设防烈度为8度。③其它工程按相关规范及标准进行设计。5.3工程布置5.3.1布置原则为确保现有绿化工程灌溉,解决绿化上水工程供水存在的问题,确保现有林地树木的成活和已有的绿化成果,改善工作条件,本次工程布置立足于工程现状,主要修建2万立方调蓄库塘,对泵房设备及其它水利设施在满足功能的情况下尽量利用原有设施设备,以减小投资。5.3.2工程布置工程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边原绿化工程泵站取水,引水至新建2万立方蓄水库塘,在蓄水库塘西侧开挖平整场地,新建3m×2.5m×5m钢筋砼进水前池,进水前池底部与蓄水库塘通过DN200钢管相连,进口设200目不锈钢丝滤网,通过绿化上水压力钢管接入原绿化上水钢管至山顶蓄水池。5.4主要建筑物5.4.1调蓄库塘本次设计蓄水库塘有效容积2万立方,每年蓄水3~4次,调蓄水6~8万立方,绿化灌溉每年6~7次,每次用水约0.8万立方,满足用水要求。2万立方调蓄库塘库底高程1799.00,库顶高程1803.50,库塘采用全土工膜防渗,内坡1:2.0,外坡1:1.5,库塘原土翻夯1.5米,密实度要求0.97,2:8 水泥土厚0.3米,上铺800g/m2土工膜(两布一膜),库底坡脚及内坡转角设0.3m(宽)×0.4m(高)C20砼格埂,内坡土工膜上铺3cm砂浆,护砌60cm(40cm)×40cm×6cmC15砼预制板,库塘底部铺厚0.3米碎砂石土,并纵贯底部设1.5m宽清淤检修通道,进水管出口延伸到库塘底部并设C20砼出水消力池。因库塘临近为土门川小学,为了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坝顶内沿周围设防护栏(高速公路用的那种)高度为1.5米,库顶以上消(削)坡护坡坡度1:1。调蓄库塘东北边为大坡沟,大坡沟沟底高程1800.00m,沟底以上坝高3.5m,坝顶宽4m,按圆弧滑裂面法下式计算:KC=∑(C,ili+W,icosaitanψ,i)/∑W,isina经计算KC=2.5≥[KC],所以坝体是稳定的。调蓄库塘东北边大坡沟采用浆砌块石护岸,护坡厚度0.4m,基础深入沟底表面以下1.0m,基础设放大角,详见设计图。5.4.2进水池设计泵房下面新建2.25m×2.25m×6.5mC25钢筋砼进水前池,进水前池底部与蓄水库塘通过DN200钢管相连,进口设钢结构过滤设施,设200目不锈钢丝滤网。进水池内口径2.0m×2.0m,壁厚0.25m,净深6.5m,底板厚0.3m,水池池壁及池底均采用C25钢筋砼现浇,水泥标号不低于32.5R,防渗标准达到S6,基础采用C10素砼现浇,厚度0.1m,下设10%水泥土垫层,厚0.3m,其下原土翻夯1.0m,压实度不小于0.97,详见设计图。 6、工程管理6.1.管理机构本次建设绿化水利工程属改造项目,为永登县两山绿化管理范围。根据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2002]45号)、水利部出台的《灌区(泵站、水库)定岗定员标准》,结合原有工程管理机构情况,确定由确定由永登县南北绿化指挥部作为法人负责工程实施,永登县龙泉镇土门川林场负责工程的管理和运行。本次工程改造后,工程管理范围不变,维修维护工作量也无大的增加,运行管理单位按水利部有关规定设置机构,定岗定员,优化内部组合,竞争上岗,采取学习培训方式,提高人员综合素质。6.2工程建设管理项目建设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制,对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工期、工程质量、筹资等全面负责,协调解决施工中的各种问题。 项目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由业主聘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理,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机制,落实各项质量保证措施,并实行法人制和质量责任终身制,以保证工程建设质量。项目实施依据国家有关工程的法律法规,进行工程建设。6.3工程管理及保护范围为确保上水工程设施的运行安全,便于实施管理和维护工作,有利上水工程充分发挥效益,该工程按照《甘肃省水利工程土地规划标准》(DB62/446-1995)进行土地划界。管理范围包括所有建筑物及有关附属设施的边界线以外5~20m。保护区范围为边界线以外10~20m。6.4运营管理1)上水工程由永登县龙泉镇土门川林场具体负责管理工作。2)上水工程应进行科学管理,正确运用,确保工程安全、完整,提高工程效益,推行节水灌溉技术,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3)对建成的上水工程,依照有关规定划定管理和保护范围,并树立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禁止任何危害上水工程安全的行为。4)上水工程应制定合理的绿化灌溉定额,加强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提高工程设施的自我维护能力和再生产能力,创造条件,逐步向以水养水的综合经营开发过渡。5)制定严格的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养护维修、操作运行和各种规章制度。建立经常性养护维修和定期检查制度。加强各种观测研究,不断改善管理工作,以便为兰州市绿化及生产建设积累经验。 7、施工组织设计7.1施工组织机构本工程工作量较大,用工较多,由永登县南北绿化指挥部负责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施工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选择具备国家颁发施工资质证的单位施工,建设单位委派具有监理资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监督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7.2施工条件7.2.1地理位置及对外交通工程区距永登县20公里,龙中公路(龙泉—中川)位于工程区北边,横贯东西,交通较方便,工程所需材料及设备可由汽车直接运至工地。工程所用砂石料从庄浪河砂石料厂拉运,运距15公里,工程区有10kv输电线路通过,用电方便,工程用水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抽取或附近村庄拉运。所以,该工程施工条件比较优越。7.2.2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在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边原绿化工程泵站取水,引水至新建2万立方蓄水库塘,在蓄水库塘西侧开挖平整场地,新建2.25m×2.25m×6.5m钢筋砼进水前池,进水前池底部与蓄水库塘通过DN200钢管相连,进口设200目不锈钢丝滤网。7.2.3施工场地条件永登县龙泉镇土门川林场绿化上水工程位于永登县龙泉镇东部土门川的大坡沟,对外交通便利,场地开阔,条件较好。7.2.4水文气象条件项目区地处西北内陆、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区,气候特点显著,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项目区多年平均降雨量284.8mm,蒸发量1888mm,是降水量的6.6 倍,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80%,;年平均气温5.8℃,年日照时数1744—2659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太阳光辐射总量129.76千卡/平方米,多年平均风速2.3m/s,历年最大风速20m/s,全年盛行西北风,年平均无霜期126天,绝对无霜期78天,最大冻土深度1.46m。7.2.5建筑材料条件该项工程所需混凝土用粗细骨料可就近从庄浪河沿岸拉运,运距10km,可满足施工需求,其余建筑材料就近从市场购入。7.2.6施工供水、供电条件工程区有10kv输电线路通过,用电方便,个别离电源较远处,可采用柴油发电机解决。工程用水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抽取或附近村庄拉运。7.3主体工程施工7.3.1施工程序工程施工安排为了不影响灌区灌溉,各单项工程采用平行流水作业组织施工。总体以2万立方蓄水库塘——防护堤坝为主线,同时进行进水前池施工。7.3.2施工方法考虑利用灌溉间歇施工、工期短,施工采用以人工为主,机械为辅的方式。砼及钢筋砼冬季施工时,应做好如下几点:1)防止砂石料表面冻结、及时清除冰块,可对拌合物采取与予加热方法,使砼入模温度保持在5~8℃。2)加氯化钠防冻剂,氯化钠掺量为水泥重量的4%。3)砼搅拌时间适当延长。4)砼及钢筋砼浇筑后,采取暖棚保温,并盖干草垫。7.3.2.1土石方工程施工土方开挖:库塘及建筑物基础开挖以机械为主,整修、管路等为人工。库塘开挖留足夯填料,其余运至200米外弃土区 土方夯填:工程填筑,应优先利用开挖弃料,不足部分可就近挖取,回填方以小型压实机械为主。7.3.2.2砌体、砼及钢筋砼施工砼主要用于砼预制块,库塘砼格埂、底部镇脚,绿化管路镇墩。以机械拌和、机械振捣为主,砼浇筑完成后,应及时养护。7.3.2.3设备安装工程设备安装前应校核预留孔洞及预埋件位置、尺寸、高程,符合设备安装规范及设计要求后,采用三角架起吊就位。7.4施工总布置本项目施工点较为集中,为了保证工期和施工质量,减少工程建筑费用,根据水利工程位置结合现有公路、道路、输电线路和村庄等便利条件,在主体工程集中的地方布置营地、生活用房和临时设施,各种材料库房按工程所需分散布置。工程建临时仓库30m2,临时房屋15m2。工程总体布置共新建2万立方蓄水库塘1座,200m浆砌石防护坝,进水前池1座,安装管道20m。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工程开挖土方34540m3,夯填4200m3,原土翻夯9700m3,夯填2:8水泥土2340m3,余土外运28135m3,铺设800g/m2土工膜(两布一膜)9590m2,护砌砼预制板325.2m3,现浇砼及钢筋砼109.6m3,钢筋2T,防护栏杆200m,浆砌石540m3。劳动力6000工日。施工主要采取机械施工为主,人工为辅的施工方式。7.5施工总进度工程计划建设工期6个月,从工程审批到资金拨付到位后起算,工程施工期分施工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和竣工收尾期组成。工程准备期,主要完成临建房屋、施工电路架设等施工及材料的采购。主体工程施工期主要完成所有工程任务。 竣工收尾期主要完成施工现场清理工作及竣工资料整理。 8、环境影响评价8.1编制依据1)法规与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SDJ302-88)《水环境监测规范》(SL219-9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号令发布);《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1987年3月20日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1997年1月1日卫生部、建设部发布);《环境监测技术规范》(1986年11月国家环保局(86)环监字第405号);国家和地方其它有关规定。2)标准《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l—199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8.2环境现状8.2.1气候项目区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空气干燥,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夏天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光热条件好,日照长,无霜期长。8.2.2水文 工程区地表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00~3000t/km2。区内地下水主要分浅层水和深层水,浅层水储量很小,且矿化度高达3~5g/L,含氟量超过饮用水水质标准,人畜不宜饮用;深层水埋藏深,储量少,不宜开采。区内无常年地表径流,仅有季节性的沟道暴雨洪水径流。8.2.3土壤灌区土壤多以黄土为主,表层有机质含量少,呈团粒状结构,适宜农作物生长。总之灌区内生态环境较差,降水偏少,区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从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看,除发育的的黄土冲沟有侵蚀现象外,区内地质条件尚属良好,且地质条件简单、清晰。灌区内压力管线范围内做好排泄条件。8.3环境影响预测本工程为更新改造工程,计划工期6个月,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2万立方蓄水库塘及200m浆砌石防护堤坝,新建2.25m×2.25m×5.5m钢筋砼进水前池。该工程的兴建在提高用水效率、改善项目区供水条件的同时,会在施工期间对当地水质、土壤环境、人群健康等方面带来一定影响,主要污染源有弃土弃渣、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生活垃圾等。同时,由于施工会破坏部分地面植被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1)有利影响工程更新改造后,可提高灌区抗拒旱灾的能力,为项目区树木灌溉提供有力的保障,有利于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2)不利影响 工程的兴建在改善项目区供水条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当地水质、土壤环境和人群健康等方面带来暂时的影响,主要污染有生活污水、生产废水、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生活垃圾等。同时,由于施工会破坏部分地面植被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这些不利影响主要发生在施工期间。(1)生活污水在施工期间高峰期施工人数将达到40人,每人每天用水按照50L计,污水形成率按照80%计,则每天产生生活污水最大1.6m3。(2)生产废水施工期生产废水主要来自砂石料以及各种生产设备的冲洗,施工期间,各种施工机械6台,每天车辆冲洗将会约产生生产废水4m3。(3)噪声污染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施工机械运作时所产生的噪声,以及车辆的马达声、喇叭的喧闹声等,施工噪声将对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4)空气污染施工时所产生的空气污染主要来自机动车辆尾气的排放,物料的装卸及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扬尘等。(5)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因生活而产生的一些生活垃圾可能对施工区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可能会成为蚊蝇病菌等繁衍滋生的场所,并可能会对当地居民和施工人员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8.4环境保护措施(1)含油废水处理:为了避免污染环境,拟在洗车检修台下和车辆停放场四周设置集水沟,将含油废水收集到集水池进行处理。(2)生活污水处理:由于大部分施工人员租用附近房屋,实际集中污水排放量不大,拟在集中生活区设立生活污水初级处理池两个,对于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后再排放。 (3)碱性废水处理:在混凝土拌和场附近设立碱性废水集水池,将碱性废水采用98%的工业硫酸中和达标后排放。(4)噪声控制:为防止噪音扰民,在工程施工时应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控制施工机械的高音鸣笛和夜间施工;对高噪声源设备,如混凝土拌和机等应该远离居民点;运输车辆必须使用规定的声响装置等,以免噪音扰民。同时,对长期处在噪声污染中的一线施工人员应佩戴防声头盔或隔音耳罩等,尽量减轻噪声对施工人员的伤害。(5)空气污染控制:空气污染主要是施工机械尾气的排放和车辆所产生的扬尘,为了减轻机械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可给燃油机械配备尾气净化器来降低污染;同时,为了避免产生大量扬尘,必须指定专门人员定期给施工地面和运输路面洒水。(6)生活垃圾处理:在施工区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对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处理。可在施工区设置垃圾桶,并指定专人清理地面垃圾,垃圾集中后运送至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7)人群健康保护:为了防止危害较大的传染疾病在施工人群中爆发流行,对准备进入施工区的施工人员进行卫生检疫,限制传染病患者进入施工区,防止疾病在施工区交叉感染;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在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定期开展灭鼠、灭蚊、预防鼠害、虫害,定期对施工区进行卫生清理,为施工人员提供较好的生活和居住环境;针对工地就餐集中的特点,应加强对施工区食堂的卫生监督与管理,保证饮食的清洁卫生。8.5环境管理与监测工程管理部门应安排专门管理人员负责施工中的环境管理及监理工作。对施工区水质、空气、噪声等管理单位应组织专门单位或者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监测,作好施工区环境质量报告,以便及时掌握施工期间工程区环境污染的程度和范围。如果发现污染超标,应及时作出处理措施。 (1)水质监测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在泵站施工点各设立一个水质监测点,施工期间每月观测1次,施工高峰期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2)噪声监测和环境空气监测根据施工强度和施工地点的变换不定期地进行跟踪监测。(3)人群健康观测施工期间,必须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预防各种传染病和流行性疾病的发生。 9、水土保持设计9.1编制目的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期将产生一定数量的弃土弃渣,损坏现有林草植被,如果任意让地表裸露或弃土弃渣随意倾倒、堆放在渠边、沟道内、耕地中,将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淤积渠道,同时对土地资源也将造成不容忽视的破坏和浪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必须对开发建设项目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预测因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具体措施,保护主体工程安全,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9.2设计依据9.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4)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5)《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6)《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公告》;(7)《甘肃省水土危害补偿费、防治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9.2.2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5)《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l90—2007)。9.3工程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项目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干旱地区,该区气候干燥,风沙大,降水少,蒸发量大,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灌区地处高阶地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少,多年平均降水量少,且蒸发量大,暴雨集中,强度大,沟壑连年扩延,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近年来,随着国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水土保持工作从点到面,从单项分散治理逐步发展到按小流域集中连片综合治理,从单纯治理到防治并重,预防为主,从防治型治理转向开发型治理,并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工程区部分地段采取了治沟与治坡相结合,生态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工程措施。9.4扰动地表面积本工程施工计划工期6个月,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调蓄库塘、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压力管道的安装等。如果对开挖、填筑时造成的土壤裸露面不加以处理,雨季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发生。施工期为水土流失主要预防期,施工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项目主要包括主体工程建设、料场、弃渣场、临时施工道路和施工机械设备停放厂、临时工棚、综合加工厂、油料仓库等。扰动植被和土壤的面积共计2.3万m2。9.5水土流失防治措施9.5.1防治责任范围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要求,结合现场调查,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主要为项目建设区和弃渣场。9.5.2水土保持治理分区根据建设活动类别、工程布局、防治责任、水土流失特点等,对防治责任范围划分为5个水土保持治理区:工程建设区、弃渣场、施工道路、临时堆土场及施工附属企业。其中弃渣场和临时堆土场为重点防治区。9.5.3防治措施 根据工程建设区地形、地质、土壤条件及区域水土流失状况,结合施工特点,按照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相结合,对建设区水土流失进行系统、全面设计,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1)工程建设区根据工程设计可知,工程开挖面均进行了护砌或者布置了相应水工建筑物,如泵站护坡、管坡都进行了护砌,采取的这些措施本身就能有效地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发生。2)弃渣场根据工程设计和地形条件,设置弃渣场一处,容量4万M3,弃渣场设置在指定地点,用推土机压实,及时播上草籽,种植防护林,防止水土流失。3)临时堆土场为了防止因雨水冲刷造成临时堆料场的水土流失,可在临时堆料场周围设置排水沟和沉砂池,防止水土流失。 10、工程投资概算一、编制依据及费用标准根据甘肃省水利厅甘水规计发(2013)1号文《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和《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的通知;对本工程进行概算编制。二、定额依据本工程采用甘肃省水利厅(2013)年颁发的《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水利部(1992)年颁发的《水利水电设备安装工程概算定额》(中小型)进行编制。采用预算定额编制设计概算定额扩大5%。三、基础单价1、人工工资根据甘水规计发(2013)1号文规定计算每定额工时:工长7.82元/工时,高级工7.36元/工时,中级工6.18元/工时,初级工4.79元/工时。2、风、水、电价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资料计算,风价为0.18元/m3,水价为2.06元/m3,电价为1.04元/kw.h。3、主要材料单价:主要材料单价:采用2013年第4季度市场价加运杂费及采购保管费为到工地的预算价。4、砂、石料及块石单价:工程所需砂、石料及块石原价采用2013年第4季度市场价加运杂费为到工地的预算价。经分析计算砂子为78.00元/m3,石子为74.00元/m3。5、施工机械台时费:根据甘水规计发(2013)1号文规定的《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 四、工程概算1、建筑工程根据设计工程量乘工程单价计算,工程单价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选用的施工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工程单价中包括直接工程费、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扩大费。费率标准见下表。措施费费费率表一措施费费率(%)建筑工程安装工程 合计4.55.9间接费、利润、税金费率表一间接费率  1一般土方工程人工费为基数13%2一般石方及砂石备料工程人工费为基数16%3砼工程人工费为基数60%4钻孔灌浆工程人工费为基数45%5设备安装工程人工费为基数58%6其他工程人工费为基数39%7机械化施工的土方工程直接费为基数6%8机械化施工的石方工程直接费为基数8%二利润7%三税金3.28%四扩大费5%2、施工临时工程施工房屋建筑工程按设计工程量乘单位扩大指标计算,其他临时工程按第一~第四部分建安工作量的2%计算。3、独立费用(1)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甘水规计发(2013)1号文有关规定计算。(2)勘测设计费: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计价格[2002]10号文颁布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和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11】534 号颁布的《关于降价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计算。(3)招标业务费:根据国家计委“计价格【2002】1980号”颁布的《招标代理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和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11】534号”颁布的《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计算。(4)工程监理费: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颁发的《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和国家发改委“发改价格【2011】534号”颁布的《关于降低部分建设项目收费标准规范收费行为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进行计算。⑸工程保险费:按一至四部分投资合计的4.5‰计算。五、预备费基本预备费:按第一至第五部分投资合计数的5%计列。价差预备费:根据国家计委计投资(1999)1340号文通知,设计概算时投资价格指数按零计算。六、总投资本工程概算总投资为173.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154.78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0.52万元,施工临时工程4.04万元,独立费用13.76万元。七、工程概算表(附后) 11、经济评价本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具有融社会、生态、经济三大效益于一体的高效型复合森林生态系统。11.1社会效益本工程实施后,即能有效提高绿化灌溉水利用率,调配供水资源,加大供水保障,缓解日益紧张的农灌与绿化用水争水矛盾;提高林木成活率和促进树木生长,从而达到提高兰州市植被覆盖率的目的。这对南北两山绿化工作的有效深入开展奠定了基础,对改善兰州市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2生态环境效益本工程实施后,将有效的改善本项目区及邻近地区的生态环境。通过节水灌溉大力发展林草地,绿化荒山荒坡,提高植被覆盖率。使项目区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等方面产生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可增加蓄水量,减少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林草具有滞尘、吸收CO2、SO2、NOX等有害气体和释放O2的功能,可使项目区内形成湿润、清洁的气候,为居民、动植物生存栖息创造良好的环境。 12、节能分析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精神,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设计规范进行节能分析,该工程属泵站改造,节能主要从节电方面分析。12.1项目的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12.1.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约资源基本国策,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强化节能意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构建节约型的生产方式,以能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基本原则坚持节能与发展相互促进,节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节能。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能优先,效率为本;坚持把节能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从根本上改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源头控制与存量挖潜、依法管理与政策激励、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13.1.2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主要依据《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和国家、行业的有关设计规范、能源标准有:1)《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文2)《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3)《泵站设计规范》 4)《节水灌溉技术规范》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7)《甘肃省水利工程土地划界标准》13.2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和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精神,该工程耗能主要集中在建设期,节能主要从水、电、燃料三方面分析。1)节水分析该工程以土石方开挖及夯填、砼浇筑、机电设备及金属结构安装为主,工程用水只用在土方夯填、砼拌合及机械消耗上及生活饮用,用水量较少,约耗水0.5万t。施工用水从引大入秦东二干十一支渠抽取或附近村庄拉运,作为施工期间的生产、生活用水,不会对当地水资源产生破坏,该工程是节水的。2)节电分析该工程项目施工采用人工施工为主的方法。工程用电主要在土方夯填、砼搅拌、夜间照明等方面,无高耗能设备,耗电低,共耗电0.9万kW.h,该工程是节电的。3)节燃料分析施工机械主要消耗汽油、柴油,油料由兰州市汽车运至工地,共约耗油10.06t,该工程是节能的。综上所述,该工程能耗指标均符合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定额标准。12.3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12.3.1节能措施1)以节水为中心,合理配置水资源。2 )加快先进节能技术、产品的推广应用,积极采取多种方式,拓宽高效节能产品在全灌区的应用范围。3)培育节能服务体系,促进各级各类节能技术服务机构转换机制、创新模式、拓宽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12.3.2节能效果分析本项目实施后,增强了泵站的运行效率,提高了灌区灌溉用水保证率。从施工、运行期间的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两方面分析,工程能耗指标均符合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定额标准。所以本项目节能效果是明显的。 13、工程招标设计13.1招标范围及资质根据本工程为水利改造工程,工程施工场地较为集中的特点,计划将建设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1个标段,进行公开招标或其它方式确定施工企业,施工企业的资质要求为水利水电3级(含3级)以上施工企业。13.2招标方式本项目可采取公开招标方式或其它方式确定施工企业,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以“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非法干预确定施工企业活动,严禁无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揽施工任务。项目法人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和法规组织工程建设,依据批复的建设规模、内容、标准和要求严格资金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