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00 KB
  • 7页

社会学其它相关毕业论文 非正式嵌入、蓄水式成长与村庄宗教传输镜像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湖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考籍号:XXXXXXXXX姓名:XXX专业:社会学其它相关论文题目:非正式嵌入、蓄水式成长与村庄宗教传输镜像指导老师:XXX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十日 摘要:通过对皖南H县非正式宗教团体的分析研究,发现在非正式宗教团体嵌入村庄的过程中,缘于宗教传输载体,区域内生秩序以及宗教市场等因素的作用,加上缺乏必要的外在规制,出现了一种宗教三棱镜的现象。宗教伦理在经历了连续性的想象后变得支离破碎,每个传教者都根据自己所认可的伦理体系组织宗教团体,导致村庄中教派林立。各个宗教团体的成长路径类似于一个蓄水的过程,在宗教团体发展的初期,受组织能力的限制,均关注于组织内部事务。随着宗教团体的发展,各个宗教团体之间也逐渐呈现出差异,各团体因实力不同,组织目标也日趋异化,不同的团体为实践自己的组织目标而进入了新一轮的博弈,这一过程也伴随着宗教异化的现象。在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框架下,村庄宗教治理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开辟路径:第一,明确界定乡村传教资格。第二,通过大众媒介传输科学文化知识和宗教知识。第三,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机构的正确引导和有效介入。  关键词:非正式嵌入;蓄水式成长;宗教传输镜像;新农村文化建设。一、思路与进路  1949年以后,中国政府依照苏联模式通过公共政策部分地解决了现代化所必需的正式组织要求,但不少政策却是限制真正利益团体与其他非正式团体的成长和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少非正式组织都被视为 “非法”甚至“异端”而加以遏制、排斥和打击。在民主制嵌入中国乡村以后,村民自治走上村庄政治舞台,国家公权对乡村的影响逐渐减弱,乡村基层组织开始了非组织化进程。同时,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乡村社会本身也在发生着一定程度的裂变,比如宗族关系逐渐弱化、乡村“空巢”现象增加。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农村的宗教团体在一些乡村迅速成长。  外来的教会团体在进入乡村之后,必然会对乡村的内生秩序产生影响,目前这一问题也受到了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可搜索的文献信息中,大多只是进行简单的现象描述,注重农村宗教组织的兴起对基层政权的影响,缺乏深层次、系统性的实证观察和过程研究。本文建立在我们两年多时间的据点观察基础上,以皖南H县为研究个案,避免了对乡村宗教进行简单的主观价值判断,客观地描述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宗教团体博弈的底层图谱,从中抽象出当前乡村宗教兴起的某些共性,希冀能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些思路性源点。  由于与正规教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某种程度联系,我们把H县的诸多非正式宗教团体看作是正规教会在乡村的延伸。我们将没有正式的宗教活动场所(一般指正规的教堂)以及没有专门神职人员的宗教组织统称为非正式宗教团体。这些宗教团体没有权威性的正式规则,多以经文作为成员行为的指导法则,成员能在多大程度上践行经文的要求与其信仰程度成正相关。非正式宗教团体的成员相互间非常熟识,多为关系亲近的人员,其活动场所一般固定在某个成员的家庭,或者租用某一村民的房屋,亦被称为“家庭教会”。这种“家庭教会”在其成长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的过程性特征:   首先,基督教会在非正式嵌入进程中,缘于宗教传输载体,区域内生秩序以及宗教市场等因素的作用,出现了宗教三棱镜现象。H县教派分立状况并非源自天然,比如说发端于浸礼会等基督教会的不同派系,而只是信徒根据自己的信仰热情以及对宗教的自我理解而各自创办的组织,为了使宗教为村庄的居民所接受,宗教需要与村庄的内生秩序相融合,也就是进行所谓的本土化转变。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传教者的传输载体作用至关重要。由于个人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总会人为地对相关信息进行过滤,为己所用,最终的结果就是不同的宗教伦理导致不同的教派团体。  其次,进入村庄以后,H县众多非正式宗教团体的成长路径类似于一个“蓄水”的过程,各团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竞争。在组织成长初期,受组织能力的限制,均关注于组织内部事务。这一时期各宗教团体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的争夺上。随着宗教团体的发展,各个团体也逐渐呈现出差异,有的逐渐壮大,而有的却慢慢地萎缩。由于村庄资源稀缺,当宗教团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便很难增加新的信徒。因而有实力的宗教团体采取各种手段扩展自己的影响力,从而导致内部影响力的逐渐“外溢”。此时,各团体因实力不同,组织目标也日趋异化,各宗教团体进入了新一轮的博弈。  最后,村庄中林立的教派处于一种合作性博弈关系,最终保持一种均衡的状态。由于乡村实际上是一种熟人社会,各个宗教团体都必须遵循村庄共同的伦理规范,率先违反规则的人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再加上政府的政策法规等外在规制的影响,各个宗教团体都不大可能采取过激的行为。这些非正式团体与正规的宗教组织或多或少都存在某种程度的联系,相互之间经常会共同举办一些活动,因而他们之间的博弈是合作型博弈。同时,由于各个宗教团体是根植于乡村的人情关系基础之上的,各教派都有自己的生存与活动空间,教派之间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二、非正式嵌入过程中的村庄宗教派系分化   嵌入性(embeddedness)是由经济人类学家波拉尼(K.Polanyi)首先提出的,用来表达和分析经济行为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联。格兰诺维特在波拉尼基础上将嵌入性概念具体化了,提出人类有目的的行动是嵌入在具体的、不断变化的社会关系之中的,并把嵌入发展成关系性嵌入和结构性嵌入两种形式,用于分析经济生活的宏观与微观理论。进而提出,经济行为在内容和方式上很大程度受到其行为发生的社会环境及其社会结构的影响,特定的经济制度是其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生活中的信任和欺骗嵌入在具体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体制中。  基督教会在进入村庄的过程中,必然会对村庄的内生秩序产生一种“挤压效应”,造成村庄内生秩序发生某种变化;另一方面,影响也是相互的,基督教会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基督教会进入中国乡村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并非正式组织或行政权力的推动,我们将这样一种过程称之为宗教团体的“非正式嵌入”。由于非正式嵌入缺乏必要的约束与外在规制,进入村庄后的宗教团体在组织形态、伦理体系上很容易发生偏离,导致各种宗教团体层出不穷且派系分化。原本整齐划一的信仰出现了分化,严重的地方甚至达到了“一村一派”的地步,从而呈现“宗教三棱镜”现象。  宗教团体的派系分化根源于宗教组织的创办者对宗教伦理的不同理解,或者被连续性地想象,或者被人为地扭曲。同时,“宗教伦理本身是一个比较含糊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其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观念层面的教义伦理,即宗教经文,教义所明确或隐晦指涉的伦理,更多的是属于观念层面的东西;组织层面的制度伦理,这是联系教义伦理与信众行为规范的中介,它更多涉及的是组织运行和制度层面;信徒层面的实践伦理,它是宗教伦理在现实生活中的真正具体体现。” (李峰,2005)在现实中这三者并不能够做到很好的衔接,往往出现脱节甚至相背离的情况,在H县的调查中,某教会的成员这样描述了他们的行为规范:  个案访谈1  崔某,女,68岁,初中文化,太平粮站退休职工  问:你们教会有没有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教会的成员都能够遵守吗?  答:大家诚心信神,肯定都会遵守的。  问:能具体说一下有哪些条例吗?就说一两条就行了。  答:具体说一下——,就是《圣经》,里面不是有十戒吗,我们听从主的告诫,感谢神。  可以看出,在H县的非正式宗教团体中,制度伦理与教义伦理是合而为一的,而教义伦理在传输给信徒之前受到了人为的过滤,基督教的教义受到了分解,如下图1所示:图1宗教三棱镜现象  由于受到社会三棱镜的影响,教义伦理被分解为A、B、C等多个部分,每一部分即为各个传教者所截取的部分,之后这部分伦理被人为地放大而成为一个体系,转变成教会组织的制度伦理,制度伦理在传授给信徒时,或者教义伦理直接传授给信徒时,又会受到信徒自身的过滤而成为各自的实践伦理。在这一过程中,基督教的教义伦理受到三重机制的过滤,即分解、放大、内化,每一次过滤都会使教义伦理受到认为的加工而与原初发生偏向,致使基督教教义伦理被分解,而传教者又依据自己认可的伦理体系传教布道,最终导致村庄教派林立。我们将从宗教的传输载体和生存环境两个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一)盲人摸象心理:教义理解中的自我中心主义   任何人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将其做为准则来衡量其它的事物,如同盲人摸象,尽管每个人所认知的都只是其中一部分,却习惯性的将其放大为一个整体,并为此而争论不休。在H县,“一些具有献身精神,有宗教热情的信徒,也凭着一本圣经,凭自己对圣经的理解,开始形成教会团体”。(刘家峰,2005:179)  个案访谈2  在对H县各村基督教会负责人进行访谈时,曾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