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50 KB
- 41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高校水电节能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高校节能管理中存在着管理人员以及师生的节能意识问题,节能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问题,监督工作力度不够问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能力问题,节能技术应用问题以及费用回收和资金投入问题通过加强节能宣传教育完善节能管理体制提高节能技术水平合理运筹节能管理资金可有效解决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高校能源使用效率
关键词:高校;节能;管理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时代的呼唤,是现实的要求。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和能源资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仅是党中央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社会各界的共识。高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作为社会文明的高层次所在,理应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成为表率,成为社会的文明之窗。
一、问题之原因探析
概述高校常见的资源浪费现象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办学规模显著增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这些变化,对学校增加能源供应,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管理方式,完善管理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资源使用效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目标需要我们进一步树立节约意识,加强办学资源管理,统筹整合学校资源,“有所为,有所不为”,在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突出强项,寻求重点突破,努力降低学校运行成本,提高办学效益。
就目前而言,很多现象表明,严格管理,厉行节约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资源节约的意识尚未全面树立,高校资源浪费现象极为严重。高校资源浪费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即高等教育资源浪费和高校生活资源的浪费。其中高等教育资源浪费,从其浪费的形式来看主要有两种:显性浪费和隐性浪费。显性浪费,即比较直观,主要表现为物力、财力资源的浪费。如一些高校为迎评、跟风,大搞“形象工程”,不惜重金对办学条件进行突击补充,大兴土木,“改造”学校环境;高校财力资源开支不合理等浪费现象。隐性浪费,即不易觉察,但危害极大、影响深远的浪费,这主要表现为人力资源的浪费及大学的层次定位、专业设置不合理造成的浪费。高校生活资源浪费是以高校生存运转所需资源的显性浪费,即在校
师生赖以生存自然资源的浪费,其中水、电、粮食、纸张的浪费尤为凸显。
探析节约型校园中存在问题之原因
(一)校园规划不科学、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可是因为重大决策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却屡见不
鲜。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的扩招,校园的规模随之扩大。然而有
些高校盲目的一味求大,利用巨额贷款进行不合理的建设,严重影响了投资效益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和办学效益,造成了难以估算的损失。此外,学校的资源利用也存在着严重的不
合理现象,如学校教育资源重复购置和建设现象等,导致资源难以做到物尽其用,更不必说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了。
(二)制度建设不完善
制度可谓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根本保证,但有不少高校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
度仍沿用旧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和有效的节能激励政策。社会对高校的财政收
支监督检查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把资源节约责任和实际效果纳入目标责任制和
干部考核体制制度。
(三)高校后勤管理问题严重
_______同志曾指出,“在学校管理中,后勤工作很重要。”深化后勤改革也是
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校园所提出的
明确要求。目前,在我国的高校中,后勤存在着体制不顺、人员闲置、效益不高、管理粗放、水电浪费等状况严重,这一切都违背了上述要求。此外,许多高校后
勤中还存在着工作人员分工不明、职责范围不明确、工作重复交叉等问题,这都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影响了构建节约型校园的进程。
(四)缺乏忧患意识和节约理念
人们的行为受其思想支配,人们的种种不节约的行为则是由于缺乏忧患意识
和节约理念。在一些学校中,由于受浪费文化的不良影响,在高校的学生中出现
了“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
费向成人看齐”的不良消费和浪费现象。此外,学校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倡导节
约时忽视了告诫广大师生不节约的严重后果,人们的节约意识淡薄。在高校中,
节约意识和理念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节约办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发展思路上存在重规模、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的倾向,把节约仅仅作
为缓解办学资源供需矛盾的权宜之计,对节约在转变办学思路、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节约优先的方针还没有在学校管理的各个方
面充分体现,节约还没有成为绝大多数部门和教职员工的自觉行动。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关于节约办学的规章制度有待完善
尽管有一些相关规定,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配套制度尚
不完善,操作性上有待改进。资源总量不足,供需矛盾相对突出。基本办学、办
公条件的标准制定工作相对滞后。
3缺乏有效的节约激励政策
实践表明,节约在很多方面属于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靠个人的自觉行动无
法完全实现节约的目标。目前,在建立有效的节约激励机制方面,各级管理部门
的工作力度显然不够。这些问题的存在,究其原因,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分
配机制“大锅饭”、供应机制“福利性”和管理机制“粗放型”的状况尚未得到
根本改变。因此,完善计量手段、推进管理改革、树立节约意识、加强办学资源
管理、解决办学资源约束问题势在必行。
二、问题对策
(一)加强领导,构建节能责任机制
近年来高校水、电用量增大,既有必然趋势,又有管理上的原因。如办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学模迅速扩大,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先进的教学办公手段和试验手段的利用,
用电、用水量较以前会有所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水电总的用量必然增
加。随着管理的加强,很有可能增幅减少。
领导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
的高度,把节能减排、建设节约型校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组织成立校节能
领导小组,设有节能办公室负责全校节能源管理工作。结合学校实际做了大
量调研和细致的工作。研究制定学校节能减排工作方案、水电管理办法、环
境与节能监察办法,明确了学校各学院、职能部门责任目标。配合学校节
能管理部门做好本单位能源管理、使用分析汇总、水电维修信息及节能工作
的检查落实,形成了全面覆盖、督察推进、协调融通、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
(二)广泛宣传,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1.将节约教育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举全校之力,加强节能、节水宣传教育。校节能办积极会同校团委、学生会、
研究生会、校内学生社团等组织,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报纸、网络等宣传媒
体,在师生中进行科学发展观和节能、节水宣传教育。每年,都根据国家、
北京市水务局通知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节水宣传周活动:与学校社团
自然爱好者协会合编《节能、节水小常识》宣传册向师生发放;学生工作指
导委员会做出“关于做好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学生发起“节约用水,从
我做起”倡议,并在校网站“热门话题”中积极投稿;各部门制作节能、节
水专题宣传板报;校后勤处、学生会、研究生会联合举办“和谐社会你我同
建,节能减排你同行”活动,广大同学及外国留学生纷纷在“五彩奥运你我
同行节能减排从我做起”横幅上签字,在节能减排征集栏板上提出建议等,
切合国情广泛宣传。从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与高速增长和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充分认识节约资源势在必行;从北京市水资源严重缺乏,北京已从行政、
政策、法规、经济、市场等多方面入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充分认识节约
资源与经济建设发展密切相关;从高校集教学、科研和生活于一体,各类资
源在社会中所占比重、能源消耗较大等方面,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现
实和长远意义,不断增强了全校师生员工的资源忧患意识、勤俭节约艰苦奋
斗意识和责任意识,促进了资源管理知识的传播与共享,营造了全员参与节
约型校园建设的浓厚氛围。
2.组织保障
1)成立建设节约型学校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部
署节约工作,统筹管理建设节约型学校工作各阶段环节。
2)聘请校内校外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为校园节约工作提供咨询、指导。
3)成立建设节约型学校办公室,负责执行节约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任
务,具体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节约型学校建设各项工作。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4)校部机关、院系、教辅部门等成立节约管理机构,由部门主要领导
兼任负责人,负责本部门节约管理工作。
5)校团委、学生会等学生思想教育部门将节约型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学
生工作中,确定分管责任人,积极引导和支持学生开展校园节约活动。
(三)、挖潜改造,依托技术节能增效
开源节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使用节水型器具,安装智能水控系统节水的技术空间很大。把推广使用节水效益好的用水器具和先进的节水技术作为
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逐年加大节水改造的经费投入和维修改造力度。全部更换
学校楼宇节水型龙头,并加装节水喉。在校卫生间、盥洗室水龙头、小便斗安装
红外线节水开关安装脚踏式大便池冲水器。为提高节水的科技含量,改造校公
共浴室、开水房,安装智能水控计价系统,共由计算机控制,以分钟为计量单位,洗浴按用水时间长短收费。打开水实行每天免费16磅,超出付费的方式。经统
计,一年节约用水9000多吨,节约天然气约6000立米,节约用电7000多度。
投入运行后,学校浴室及开水房节约水电气经费190万元/年。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三总结
与其他办公用品相比,能源具有管理的特殊性。办公、教学等公共场所电
使用,不能像文具纸张等用品一样建立严格的领用制度。水电使用具有很大的随
意性和不确定性,并且难以考核,造成了水电管理的复杂性和困难性。仅靠水电
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节能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全校师生的积极参
与。
启示语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大事、好事。建设节约型校园也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当然,我们意欲找出构建节约型校园的路径,但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探析其原因所在无疑是我们的首选。唯此,我们才能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为构建节约型校园献计献策,为构建节约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实现高校节能管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高校后勤社会改革、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研究和解决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满足学校和谐发展,提高办学效益,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高校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节能意识问题
高校能耗管理中的节能意识问题是校园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社会思想基础。高校作为能源消耗大户,师生作为高校能源的主要消耗者,同时也是高校能源浪费的主要参与者,其节能意识、质量直接影响着社会节能意识的水平,对整个社会的节能氛围有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高校能耗管理中的浪费问题,不仅表现为管理者节能意识的缺失而导致浪费,同时也表现为能源使用过程中因缺乏节约意识而导致的严重浪费。节能教育力度不够、节能意识薄弱,导致大量的能源浪费。
(二)管理问题
高校能耗使用中的管理问题,是困扰高校能耗效率进步,能否节省成本的关键问题。
1.节能制度不健全,部门之间缺乏配合,如何进行节能、节水建设没有明确分工,职责不清等问题造成能耗管理工作难以推进。
2.监督工作力度不够问题,不少单位部门节能监管工作薄弱,即使存在浪费能源现象也无人问津,以致一个单位部门重复同样的浪费行为。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问题,虽然大多数高校基本上都有专职的节能管理人员,但人员平均学历较低、军队转业人员及临时聘用工人所占比例较大,专业能力不强、整体素质偏差,大多数管理和执行部门人员只是重复性地从事计量收费工作,不具备更深层次的能效分析、节能挖潜、节能监管、督查等全方位的管理工作。
(三)技术问题高校节能管理中的技术问题,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节能管理过程中技术设备材料落后,监控程度低;二是费用回收和计费标准问题。在当前高校的校园里,计量设施很难覆盖每个水电使用部位。另外,节能技术的缺陷还导致不合理的能源供需,造成能耗增加。依托节能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能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大力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推广智能控制等技术、设备和器具的运用,全面提高高校能源使用效益。
(四)资金投入问题资金问题是高校节能管理问题的核心问题,加强宣传教育,提升节能意识,拓展管理能力、培训管理人员、更新设备,构建收费流量系统都需要资金支撑。学校在节能管理中的资金不足,一些老式的水电设施不能得到彻底改造,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近几年高校重建设、轻维护,导致节水、节能的改造资金严重短缺。
二、高校节能管理对策
(一)加强节能宣传教育
1.开设节能管理方面的课程。有条件的高校可尝试开设节能管理方面的课程,如生态学、生态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经济、资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发展社会学等方面的课程,并将其列入必修与选修的课程范围,重视对学生节能系统性知识的教育,使节能意识融入所有师生的心中。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节能活动。可以定期地组织开展一些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活动和技术创新活动,如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关的知识讲座和专题报告,节能知识竞赛、在宣传横幅上签名、文娱演出、回收废弃物品、以环保节能为主
题的绘画、摄影、摄像、征文活动等,以鼓励师生员工关注节能,调动其参与校园节能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鼓励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可通过学校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团委等组织开展以节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如鼓励学生对校园节能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组织青年志愿者与社区群众联合开展宣传与教育活动等等,鼓励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实际参与社会生活实践,从而使他们更深刻地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和意义,切实成为“节能型”校园建设的主体力量。
4.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宣传。充分利用校报、宣传板、广播、网站等现代宣传工具,宣传国家的能源政策、普及节能知识。如:可通过校广播台、校园网发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倡议性文章;在校园论坛上开设网络专区,就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及节约型校园、高校节能管理等内容进行专题学习、交流与讨论,引导青年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二)完善节能管理体制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建立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借鉴国内外高校节能建设的成功经验,建立专门的节能管理组织或机构,是“节能型”校园建设的组织保证。在高校中建立专门的节能机构,是目前高校作为耗能大户进一步加强用能管理、减少或杜绝浪费、降低公共事业费用支出等最为关键的环节。另外,还应筹建节能工作管理委员会,邀请各部门负责人或相关专家、学者、学生代表共同参与学校的节能管理工作,促进各部门间的配合。还要推行垂直管理、层层负责,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指标分解,责任到人,从而使节能工作能有效渗透到教学、科研和师生的实际生活中,推进高校节能管理的政策落实和具体实施。
2.制定并完善节能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高校节能工作的制度保障,是对节能管理的具体规定,对节能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首先,高校可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出具体的节能管理规定,使高校节能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要加强对节能管理工作的监督、评估和考核。一方面,要建立数字化的监测平台,对高校节能管理的工作实效进行监督。同时,还
要建立科学的评价和考核机制,把节能管理的实际效果纳入到对个人的考核当中。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实行量化管理。节能管理部门应根据本校历年能源消耗情况,分门别类进行指标核定和量化管理。首先,可按照分类管理的要求,对计划内的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行政办公、学生宿舍和公共服务等用能,实行“核定指标、节约留用、超支自付”的管理原则;对科研、计划外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校办产业、经营单位和教职工宿舍用水用电,实行“谁使用,谁交费”的管理原则。其次,要加强成本核算。对实现企业化管理的学校各类经济实体,将能源等资源性的消耗纳入成本,实现全成本核算。再次,要加强价格管理,将用能指标分解到各部门单位,超指标用能的,加价收费。实现“定额用能,超额自理,节能奖励”的能源管理运行机制。
4.培养和引进节能管理人才。高校节能管理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不仅需要较强的综合性技术,同时也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努力,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综合协调各个部门工作,专业管理人才是保障高校节能管理有效实行的关键所在。培养或引进有节能管理经验、能力人才,是高校实行节能管理的重要保障。针对目前高校节能工作普遍存在人员少、技术水平较低、节能知识欠缺等问题,可以引进专业管理人才,为知识欠缺的工作人员提供技能知识培训,提高能源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三)提高节能技术水平
1.采用先进节能装置及材料。要注重引进和利用高新科技节能技术,推广使用节能设备,逐步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另外,在高校建设中,应优先使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利用技术,房屋建设中选择节能建筑,低能耗施工。同时,还要加大对旧有建筑的改造力度,广泛运用先进节能装置及材料,促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2.建立能源计量管理网络。在教学、科研、行政办公等区域安装水电计量表,这是学校用能管理不可缺少的硬件设备,也是技术节能的重要依据。在计量的基础上,对各种用能进行定额管理。例如,在浴室安装插卡式淋浴器,学生在用水
时便能清楚的看见用水的数量和消费的钱数;在宿舍区实行限电管理、超额付费等等。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建立网络监测平台。可依托校园网络,建立网络监测平台。在列入监测、服务和管理的建筑设施用户末端装上具有数字传输功能的计测表具,将采集到的数值信号远程传输到监控中心,通过节能监管软件实现校区的能耗监测、数据管理服务和对策制定。通过监测平台开展实时监控,不仅可以及时查找故障点,还可对节能措施进行预测评估,为校园设施的节能管理提供依据。另外,对校园各部门的能耗数据进行公示,也是加强校园节能监管,强化节能意识的有效手段。
(四)合理运筹节能管理资金
1.加大学校的资金投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办学经费已变得较为紧张,在节能管理上的投资更是严重不足。由于高校投入到能源设施的维护以及新技术、新设备使用上的资金较少,不仅影响到了高校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加重了高校的能耗成本负担,影响到了办学效益的提高,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高校的资金投入应着眼于高校在节约资本、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贡献大小,加大在节能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以确保有限的投入得到最大化的产出,提高办学效益。
2.实行费用分担机制。在当前高校资源供需紧张、运营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应将能源使用纳入学校的统一管理,计入办学成本或管理成本,杜绝用能的随意性。可根据以往的用量指标制定出免费水电使用指标,超出指标部分应由个人、部门自行负担,节余部分可以累积使用,并实行按一定的节约比例提成奖励的办法。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师生员工树立节能意识,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三篇:高校资助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2021年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即(国发[2021]13号)颁布,我国开始全面实施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标志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存在一些难点:困难生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勤工助学岗位难以满足学生需求、精神帮扶与经济资助力度不平衡等。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建立科学的困难生认定体系,优化配置各种资助资源,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努力发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为了保证优秀的困难学生能够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国家对高校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这一政策也得到了高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就从目前存在的问题谈起,对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能够为以后的资助工作提供些许建议。
关键词:高校、学生资助、存在问题、解决建议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贫困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一个突出、特殊群体,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政府历来都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202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帮助贫困家庭学生上学的资助制度和扶持政策等,保障所有孩子都有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2021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宣布,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制度。同年5月,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家和高校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贫困生资助措施,我国逐渐形成了“奖、助、补、减、贷、勤”多种方式有机组成、无偿与有偿手段相辅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高校的资助工作能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关系到国家的奖助学金政策能否得到实施,关系到奖助学金能否发放到真正需要的贫困生手中,对于解决贫困生的问题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一、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及意义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已逐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包括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补助、通讯、洗澡补贴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教育部2021年第5次新闻发布会的数字显示,2021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包括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位学生)总数为2103.27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为473.96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2.53%;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约为158.3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7.53%。2021年,全国公办和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总金额约为293.7亿元,比2021年的272.92亿元增长7.6%;共资助学生4156.24万人次。具体资助项目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学生无息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伙食补贴、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9项内容。2021年,全国用于高校学生资助的总投入为304.13亿元(含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共10.43亿元),其中各级财政直接投入154.07亿元,占当年资助总投入的50.66%,比2021年的75.28亿元增长104.66%。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的实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学生的生活费问题;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还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
新的资助政策体系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分别设立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既帮助了困难学生,又鼓励了优秀学生。二是确立了合理的资金分担机制。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负担;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中央所属院校由中央负担,地方所属院校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三是体现了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学习国家最需要的专业,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和基层单位就业,促进人才资源分布更趋合理。
1.高校资助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在我国助学的途径和方式大致只有两种。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1)国家助学渠道。多年来,在政府方面,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和地方政府一直致力于制定和完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和措施,现已建立起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学生贷款制度;以国家助学奖学金为主的奖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临时困难补助制度;减免学费制度。为保证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贫困学生按时入学学习,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还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即对被录取入学经济困难的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资助。这个体系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考入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的贫困学生。
(2)民间助学渠道“不让一名贫困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是高校助学的宗旨。为了促进教育公平,不仅要完善高等教育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还要大力鼓励社会捐资助学,也就是民间助学,也叫个人助学。民间助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也更加复杂。从助学主体来说,有的以个人形式,有的以团体形式的:从助学目的来说,有的是无偿的,有的是有偿的;从助学范围上来说,有全国性的,也有地方性的;从被资助对象来说,有针对公办高校的,也有针对职业教育的。
2.高校资助工作的意义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目前我国的资助政策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问题,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为辅;以国家助学金为主,以勤工助学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入学。新的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高校逐步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补助、学费减免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总体上讲,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有效落实基本保证了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的经济难题.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压力,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励和支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国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高校各层领导都非常重视资助工作,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以期能够为以后的资助工作提供建议,保障资助工作的有效展开。
1.贫困生资格认定难度大。
高校贫困生是指在国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难的学生。贫困生一般分为困难生和特困生。在实践中,多数高校认定贫困生的依据如下:一是学生有无乡、镇、区、县的贫困三级证明以及民政局下发的低保证、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证;二是学生所在院校填写的困难家庭月收入、年收入概况认定表;三是学生支付各种费用的能力以及学生的日常开销。但由于某些因素很难量化,导致认定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例如,对不同级别(乡级、镇级、区级、县级)的贫困证明所代表的贫困程度的理解影响着学生贫困等级的划分;一些生活并不贫困的学生却持有贫困证明要求申请助学金;很多贫困学生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情况如实说明等。这就使得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未能得到帮助,一些非贫困生却占用了宝贵的经济资源。
2.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不完善。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和勤工助学是资助贫困生的主要方式。这些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的入学问题,但随着资助的不断深入,很多问题便逐渐突显出来。从资金施予方来看,一些外省市银行并不支持在本省以外就学的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在很多省市若要申请到助学贷款,必须首先由学校出具申请,而学校则会限制高年级学生的申请名额;在助学金和奖学金名额分配上,学校也倾向于将机会留给低年级的学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助学贷款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还贷压力,使得很多学生不愿意主动申请助学贷款。同时,各种助学金和奖学金在很多时候都以成绩为衡量标准,导致一个学生获得多项奖学金的情况。
3.贫困生的心理支持不受重视。
家庭环境和特殊的生活经历,使贫困大学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他们也较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心理问题。一方面,他们把自己视为校园中的弱势群体,自卑心理严重;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希望被贴上贫困的标签,自我封闭,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不愿承认自己是贫困生。甚至有些学生视“贫困”为羞耻,自惭形秽,采取逃避、退缩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也需要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贫困学生迫于经济压力不得不去打工挣钱,除了必要的支出,他们会尽量节约生活花费。学生能够额外支配的钱越少,人际交往中的主动性往往会越低。这种主动性的降低使得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自卑、不自信、焦虑等特点。但事实上,贫困生本身并不是致贫的原因,因此仅在经济上资助贫困学生是完全不够的,更需要在人际交往、学业、个人成长等方面给予帮助。
此外,很多学校都将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作为贫困生认定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被很多学校所采用。这一评价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贫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曾经有一位贫困生这样诉说:“当我拿到助学金的时候,宿舍氛围就会很紧张。虽然其他人的生活条件比我优越,但看到我领到一下好几千块钱,他们都会有些不高兴,那段时间我很怕会和他们发生矛盾。”由此可见,这种人际关系上的张力使得受到资助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因此对贫困生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有必要的。
4.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困难。
对贫困生进行资助的目的是帮助他们重新获得学习的机会,获得生存的本领。然而,有的受助学生却没有珍惜继续求学的机会,学习状况不佳;有的则是肆意挥霍资助金,甚至产生“等、要、靠”的不良心态。因此,尽管这部分学生的贫困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如果放任其浪费宝贵的社会资源,就无法实现资助贫困生的真正目的。目前,高校只是对资金如何发放、名额如何划分等进行严格把关,却忽略了贫困生受助后的管理问题,这不仅会减弱施予者的信心,也会导致贫困生资助不能长期而有效地实施下去。
三、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必要性
1.“贫困”概念再认识的需要。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贫困”不是简单的经济概念,它涉及更多难以估量的隐性指标,除了指所拥有的金钱和物质资料达不到某种必需水准这一经济内涵之外,“贫困”的外延还包括贫困主体与所处环境中的物质资源的关系、与人的关系、与知识和技术的关系以及与社会机构的关系等。当个人或者群体失去或者被部分剥夺这些关系,以致其无法得到所需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或者没有能力去调动资源和关系时,该主体就是贫困的或者会沦为贫困。可见,贫困生的形成不仅仅是由于物质的匮乏,也由于在精神、能力、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占有不足,甚至还包括其自身素质及受教育状况等方面的不足。仅仅从经济上来理解和消除贫困,则必然导致资助理念和资助方式的片面性。
2.贫困生多层次需求的需要。
贫困生作为社会贫困群体的一部分,既有贫困群体的共性需求,又有不同于一般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在思想上,他们积极构建对社会和他人、对自身价值取向的认知;在行为上,他们急于融入社会,证明自己的成人性,试图减轻家人的压力,具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因此,仅仅对贫困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并不能完全解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贫困生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也是学校和社会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其在精神世界上的诉求主要表现为自尊自强的心理需求、人际关系和谐的需求、得到心理支持的需求、自我成长的需求等。
3.贫困生资助体系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贫困生资助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社会工程,它一方面增加了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另一方面体现了社会的优越性,为贫困家庭带去了希望和力量。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后续发展,不仅缺乏完善的认定体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将经济压力转移到就业初期的年轻人身上,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经济收入情况来看,这种压力必然会迫使学生出现不诚信的行为。
综上所述,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立贫困生与高校、社会及其他学生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于促进贫困学生的健康发展以及形成体现“人文关怀”的资助方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四、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途径
1.建立科学的高校贫困生认定程序。
第一,完善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在高校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而要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家庭生活水平和当地人均收入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造成学生的贫困水平截然不同,有的学生交不起学费,且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勉强交齐学费,但无力承担生活费用;有的学生能基本承担生活费用,但无力交付学费等。以上差异要求高校贫困生认定应该设立等级,形成差异性的贫困生认定标准。此外,在大学期间,学生家庭的情况也会发生改变,保持认定过程的动态性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学生的信息,每学年的定期复核可以保证更多的学生获益。在此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同伴的监督作用,在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原则下,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建立监督的长效机制,保证贫困生认定工作的公正性。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第二,形成初中、高中、大学一体的贫困生认定体系。如果由高校完全承担贫困生认定工作,要想了解贫困学生的真实情况,高校就必然需要派人实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产生高昂的认定成本。由于大部分贫困生家庭的“贫困”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如果能将认定工作延伸至初中或高中,不仅能够节省成本,还可以对贫困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进行动态的观察和管理。学生曾就读的初中和高中通常在学生的生源地,初高中教师也比较了解当地的贫困线标准以及高校的教育支出,因此初高中教师能够较为公正地确定该学生是否为需要救助的重点对象,该评价可随学生档案一起进入高一级学校。这样高校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申请、学生初高中的贫困档案、地方的民政证明等进行贫困鉴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认定的准确性。
2.建立更为合理的还贷政策。
建立助学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学生在就读期间的经济压力,它是以学生未来的收入作为还款保证的。但目前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快速增长,而就业市场需求增长率却相对缓慢,供需比例失调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水平也较低。当前的还贷政策为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国家、社会和学校多方面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同时,制定合理的助学贷款还贷政策是非常必要的。这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顺利还贷;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学生安心工作,不为贷款所累。完善还贷政策的具体措施包括制定最高全额还款年限;将个体的收入所得与还贷比例相挂钩;个体的年收入低于某一水平后,可以免除当年未还款数额的利息等。
3.建立完善的受助贫困生管理制度。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贫困生工作往往是在入学第一年时备受关注,但在之后的几年里,大部分学校均以第一年的调查结果为准,而并不关注受资助学生入学后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况。在这种背景下,对受助贫困生的管理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明确受助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建立动态的准入和退出制度;建立勤工助学奖罚制度等。这些措施能使贫困生在接受经济资助的同时,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认真学习,掌握技能,不断成长。建立完善的受助贫困生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使受助学生珍惜受助机会,而且能保证资助制度得到长效的发展。
4.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
高校对贫困生的帮助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应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对贫困生的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已有研究表明,贫困生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高,其孤独感越小。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创造宽松、安全的心理支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帮助,更能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关爱。具体来说,学校要重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关注贫困生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经历,充分理解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加强与贫困生的沟通,鼓励其他同学尽可能地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尊重他们,努力营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增强贫困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高校助学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已成为解决贫困大学生经济困难的重要途径,当我们看到帮困助学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该体系所取得的成绩时,不能忽视了帮困助学所应发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育人作用。因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讲,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大力支持,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与心理上的疏导,高校助困体系只有同时发挥出其育人功能时,才能培养出人格完备、知识全面的高素质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冯涛;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困境及措施的完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2021(3)。
[2]王小敏;对高校资助政策的现状反思。管理观察[j]2021(35)。[3]程育兰;高校贫困生现状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j]2021(11)。[4]胡剑虹;关于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四篇: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摘要: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会计论文网站从阐述毕业论文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入手,对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据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问题对策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毕业论文是对学生本科阶段学业情况的评估和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硕士论文,英语论文,博士论文1422600067高等院校不断扩招,教育资源日趋紧张,本科教育的整体质量面临巨大的挑战,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那么,英语专业毕业生如何能写出反映自身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文字表达水平的高质量毕业论文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指导毕业论文写作的实践,对英语专业学生撰写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一、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1.主观上不重视目前,毕业生对撰写毕业论文思想上的忽视和态度上的不认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在一些学生看来,毕业论文无异于教师留的课后作业、一篇文章而已,只要能按时完成就“交差”了,根本不和指导老师联系,更谈不上听取意见。
同时,高校对论文管理以及评分制度不严,更是给毕业论文增加了不少“注水”成分。再者,在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中,毕业论文大多是安排在第八学期,而此时正是学生忙于为求职就业奔走的时候,二者权衡,毕业论文必然被放到了从属地位。指导老师多为毕业生的任课教师,因为顾及学生正面临就业问题,不忍将其论文分数打得过低,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对毕业论文忽视之风。
2.选题无新意《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2021年5月版)指出,对毕业论文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可见创新意识在毕业论文中的重要性。然而,某些指导教师图方便,提供一些已经使用多年的题目供学生选题,致使毕业论文选题毫无新意可言,缺乏现实指导意义。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3.理论知识不够,专业水平低毕业论文是对大学四年学业情况的总结,应该体现出学生的专业水平和造诣。然而,大多数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都过于简单,不仅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专业水准,有的甚至连大纲要求的3000~5000个单词都达不到。在论文答辩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得要领,答非所问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也充分体现出学生对所选的论文题目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掌握的知识量不够。
4.英语写作能力较差,缺乏学术严谨性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差。当前,各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焦点大多放在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上,而忽视了写作这一重要的语言输出和交际手段。如果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要一下子撰写出这种对结构和遣词造句都有着严格要求的长篇学术论文来,对毕业生尤其是那些语言功底薄的学生而言是十分困难的,最终写出的论文也必定是写作粗糙,缺乏学术性和可读性的。
5.信息搜索手段单一,资料匮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英语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学生们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就是资料的匮乏,尤其是英文原版资料的缺乏。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学生在选题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选择自己有兴趣的题目来做,而没有基于所能触及的文献信息选题。这就必然造成开始动笔时感到找不到资料。二是大多数学生的资料来源仅限于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忽略了学术期刊,尤其是西文学术期刊。
6.师资不足,教学条件不充分这是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中所面临的又一挑战,也是高校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造成师生比例相对失调,尤其是英语专业教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资源更是紧缺。这些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又要指导多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如此大的工作量使得他们用于指导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偏少,对待论文指导工作重视也不够。这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论文的质量。
二、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注意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以适当的方式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进一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写作的信心,使他们对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及实际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那些语言基础较弱或写作能力不强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照,使他们明白会计论文网站这是在本科阶段能够检验他们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的手段,是最能锻炼综合写作能力的阶段,是使他们在本科阶段再次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最好也是最后的一个机会,通过诸如这样的激励方法目的是最终提高他们的写作动机,实践证明积极的写作情感在这一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2.明确研究方向,科学合理选题首先,英语专业的论文要符合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如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各个学校对具体的专业方向都有明确的规定。学生选题时必须以此方向为大前提,否则在题目初审时就会被否定。其次,要仔细考虑选题是否具有学术性、创新性。成功的学术论文写作旨在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所有这些能力与创新性都有密切的联系。论文的创新是指发现过去没发现或没分析过的问题。论文的题目基本上能够反映出该论文是否具有创新性,所以应该在有限长度的论文题目中充分体现创新点。具体地讲,如果选题与英美文学方向相关,就应该在大量收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寻找某一部作品中某一个研究角度的突破口,提出新的见解。如果选题与英语教学法有关,就可以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研究已有的课题。然后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将其反映在题目中。但是就学术研究性体现的强弱和创新性内涵的多寡而言,还要考虑到论文写作者是本科生和英语专业这两个因素,从他们所输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来看,有别于该专业的研究生或博士生,输入量直接影响输出量,所以无论是管理单位还是论文指导老师个人对这两方面的期望值的认识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否则如果确定的目标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从选题一开始学生就很有可能失去论文写作的信心,写作情感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第三,解决选题范围的控制和难度的适中问题。一般来讲,题目以小、窄为宜。由于受到时间和能力的限制,如果题目过大,就难以把握写作中心,论文就会论文网提供毕业论文,硕士论文,英语论文,博士论文1422600067缺乏逻辑性或紧凑感,甚至是支离破碎。不过,选题的大小是相对的,可小题大做,反之亦然,这个“度”还需写作者本人根据具体情况来把握。论文的难度主要取决于写作者本人的能力高低。写作者一定要考虑到本人的能力和水平,特别是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一般要用英语来完成(《大纲》规定论文长度为3000~5000个单词,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包括论文答辩,所以,这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尤其是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在确定选题难度时,不能走任何一个极端,要考虑周全,过难或过易都会影响写作的质量。
3.掌握正确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归纳方法一是自学和老师指导相结合。学生可以到互联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同时建议论文指导老师给予系统或具体的指导,做到有的放矢,然后学生本人进行实践。在这方面教师有必要进行耐心的指导,如介绍一些常用的搜索引擎及查找方法(如数据库的检索可以有多种检索途径:时间范围、期刊类别、题名、作者等)。因为老师面对的是英语专业的学生,所以还可以向他们推荐国外较常用的网站。检索结果往往是虽然材料搜到不少,但具有学术性、可靠性、权威性、代表性的资料却相对较少,即没有主次之分。所以要想使占有的文献具有上述特点,最好是从检索核心期刊(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中的核心期刊)开始,核心期刊的学术价值高,能够代表该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成果。在此基础上,再继续查找非核心期刊,以弥补一些漏洞,使占有的资料更全面。检索足量文献之后就要对文献分析整理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相对来说,这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任务。整理的程序和方法并不是绝对的,但是最好从主要的内容开始,不要离开论文的中心。可
以按照一定的顺序做目录和索引卡片,也可以在分类后保存到计算机上不同的文件夹中。同时注意要在理解文献资料的前提下摘录所需要的内容,否则如果是一知半解或者断章取义,那么在利用文献资料时会带来一定的干扰并且影响写作质量。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4.坚持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学生在动笔写作之前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写作规范的指导。其一是必须要让学生明确摘要与正文中的引言在内容和功能上的实质性区别:摘要是对论文主要内容的简明扼要的陈述,引言是简要说明该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内容范围等,因此摘要在内容的选择、语言的概括性、结构的安排等具体操作上要多加模仿和训练。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其二是把握好关键词的数量(一般3~5个)(下转第35页)和内容(一般为标题和摘要中的核心词语)。其三是注意各级标题的表达方式(名词或名词短语式)、内容选择(表达严密性以及与其他标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字数控制(高度的简练概括)。其四是论文中的语言表达要避免口语化的表述,同时注意人称、时态等的正确使用。最后是参考文献要规范化。学生要依据管理单位采用的某种规范严格操作,重视文献的排序、标点符号、文献标识、大小写、期刊页码表示和文献引用的准确性等方面,同时老师要认真检查指导。参考文献部分是否规范是对学生写作态度是否认真的检验,因为这部分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关系不大,主要就是态度的问题,因此为了在这部分师生都少走弯路,指导老师可以一开始就向学生明确该部分在成绩评定中所起的作用,以使他们尽可能保证这一部分的写作质量。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特别是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更是一种挑战,因为客观上他们要受到写作语言的限制,无论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多么强,外语学习者永远也不能达到目标语的水平,这无疑给他们的实际写作额外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论文指导老师和学生都要面对这一现实,特别是指导老师要善于发现问题,不断地总结,积累经验,有意识培养学生积极的写作情感,分别从宏观上和微观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策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他们顺利通过毕业论文写作并提升综合素质。
第五篇: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针对我国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措施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正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地教育体制改革,以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使得高校的理财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现行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日益显示出其与新形势的不适应,因而,有必要对目前的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以提高高校自我发展能力。
一、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体制不够明确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当前,高校由过去单纯的以教学,科研为中心,逐步转变为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和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并举,面向市场经济自主办学的事业法人单位。由于财务工作的多层次,经济利益多元化,财务关系的复杂化,财务管理出现条块分割,多头操作的局面。一些学校内部在会计核算,财务开支,创收分配等方面的财经政策和制度政出多门,不能协调一致,有的系,处认为下达给本单位的经费指标归属单位所有,因此,擅自提高开支标准,扩大开支范围,甚至审批权限职责不清,载留应激公款现象时有发生,学校资源配置失调,难以集中学校财务,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从而影响和制约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2.对校内各单位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不到位
有些学校各会计机构自成一体,会计信息不畅通。各部门聘用的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水平偏低,造成学校一级财务部门(如财务处)难以掌握真是有效的会计信息。同时会计信息处理手段落后,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核算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本部门单位的财务运行和管理状况,会计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3.依法理财的观念淡薄
长期以来,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会计工作不过是记记账,算算工资,报销等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一些学校负责人认为会计工作在高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大,不重视会计工作,在改善学校管理,进行经济决策中往往不注意发挥会计职能作用,一些会计人员也认为自己只要按时记账,及时上报财务报表就算完成任务。
4.会计监督难以体现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会计法》强调了单位内部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而单位内部监督是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实施会计监督的主题往往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人员承担着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双重任务,而会计人员的自身利益是与其所属部门结合在一起的,当学校利益与所属部门利益发生矛盾时,会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很可能只维护部门利益,靠各部门的会计监督显然是十分有限的。
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
1.统一学校财经政策,避免政出多门
高校内部应实行统一的财经政策和制度,各项财经政策和制度应该协调一致,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校内各项财经制度必须由学校财经主管部门统一制定和颁布,其他部门不能各自为政。校内单位在制定内部财经制度时,首先必须符合国家的财经政策和学校的统一财经制度,并报主管部门审批,确保学校经济秩序健康有序。对于合并后的高校应尽快
制定一套符合实际情况的统一经济政策和经费开支标准,才能做到集中财力办大事,符合统收统支,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原则。
2.明确学校财务管理体制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组织高校财务活动,处理各种财务关系的根本制度,必须科学合理。《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已明确了高效理财权限,必须是在作为财务主体的前提下进行,主要通过建立健全“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的制度来实现。“统一领导”是财务管理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小的高校,可实行集中管理。所谓集中管理,就是统一财务收支计划,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预决算,统一资源配置,将高校的财权及物权,集中到校长领导下的财务部门,不设置二级核算单位;规模大的高校,可实行分级管理。所谓分级管理,就是适当下放财权,学校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各二级单位财务活动,并对其进行财务监督。各二级单位在业务上必须接受学习爱财务的领导,定期向学校财务机构反映其财务活动并报送财务报表。学校的一切财经政策,重要的财经纪律,规章制度等重大问题,必须由学校统一决策,避免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实行分级管理,可以调动各二级单位的积极性,但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学校统一领导和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无论是集中还是分级管理都必须明确,财务(科)处是学校唯一的一级财务机构,全面负责学校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机构,是学校的财经工作的归口主管部门。会计核算包含学校财务,基本建设,科技开发,校办产业,校内后勤等,学校的科技开发财务,校办产业财务,后勤财务等二级核算机构的设立均由财务处统一规划,统一领导。校财务处主管全校会计工作是一种责任,必须责无旁贷地把全校的会计工作抓好,杜绝学校收入流失,支出失控现象,使学校的资源配置合理,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
3.依法理财,建立以校长为首的经济责任制,强化财务工作的领导体制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教育部和财政部下发的《关于高等学校建立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的几点意见》中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校(院)长经济责任制。”高等学校的校长作为高校的法人代表,代表高校依法行使职权,对高校的财务工作依法负有经济责任。所以高校校长必须充分认识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严格执行国家的财经法规,健全本单位的财经纪律,对本单位的财经工作负责,保证高效按经济规律办事,促进高校健康发展。新《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就意味着主管高校财务工作的校长必须全面领导和管理高效财务工作,对高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等工作负责。高校必须设立专门财务机构,统一领导协调高校的财经工作,增加财经工作的透明度,增强财经工作严肃性。同时,财务机构还承担着财务工作计划的制定,各项财经制度的制定和调整,预算的安排与执行,对外投资的确定等重大工作。高校作为事业独立的法人实体,必须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制,按照“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的原则,按层次分别建立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负责人和基层单位负责人等若干层次的经济负责制。财务上实行领导“一支笔”审批制度。在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健全高校新的会计管理体制,强化财务管理,加强高校校长在经济上的领导,以便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集中财力,合理运筹有限的资金,以适应高校内部会计机构的设置,应根据其学校规模和内部管理需要,遵循“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或“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高校财经管理工作原则和体制进行。
4.完善财务管理主要环节的工作制度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财务管理的环节大致有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五个方面。财务预测是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并结合现实情况,对未来时期的财务状况做出较为全面和准确的预计。财务决策就是为了达到某一财务目标而选择将要实施的决策方案的过程。财务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财务活动及其结果以货币的形式加以综合
安排。财务控制就是以财务计划为依据收集有关信息,并采用一定的方法对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保证财务计划执行。财务分析是根据有关信息资料依照一定的标准,应用专门的方法,对财务过程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高校必须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主要环节的工作制度,从而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
5.各项财务制度包括财务管理工作制度,财务信息披露与监控制度等内容需要规范和完善
一方面,在高校内部应建立健全各级经济责任制,按照权责结合的原则,依据经济工作中的职位确定权利和义务,制定出具体的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应贯穿于高校财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预算管理,重大支出项目的安排,学校财经制度的制定和调整,财务工作人员的任用和变动等,使学校的财经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应该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高校在财务收支管理上出现的效率不高,效益较低现象,大多数是由财权不集中,财力分散,各自为政所致,所以应该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把全部收入纳入大财务管理,明确管理原则,规定收支范围,收支标准,完善票证,现金收支管理办法,使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6.建立一支综合素质过硬的财务队伍,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第41页共41页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要提高高校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就必须由高质量的管理人才,搞好财会队伍建设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基本保证。特别是目前高校筹资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和利益分配的复杂化,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更加广泛,高校财务人员逐步由“记账、算账”的“核算型会计”向“管理与经营型会计”转变。因此,必须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法律观念和风险意识,努力营造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财务人员队伍,充分发挥其会计工作的核算与监督职能,为高校的健康发展提供有效详实的财务信息。
7.充分发挥高校会计监督职能
为保证高效的一切经济活动健康有效的进行,必须强化高校会计监督职能。要打破传统的财务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监督主要靠事后的这种模式,随着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逐步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方式;也改变事无巨细的监督为参与重大经济问题的管理和控制。要充分理解会计监督除了具备对不合法的收支予以制止和纠正等职能外,它还有更重要的一种服务职能,就是通过有效地会计监督为单位经济活动服务,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会计人员应该不断改进会计监督的方式方法,把会计监督寓于服务之中。
第41页共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