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0 KB
- 4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建理体系构建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现如今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关系到我国水利事业能否有长期稳固的发展。随着质量管控检测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水利工程的质量建设要求越来越重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国电力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由郑霞忠、朱忠荣主编,全书以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为重”建设背景下的重质量、重建设、重体系为出发点,构建了以质量安全为背景的水利建设体系,综括了多个领域的建设理念,形成了具有创新性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本书主要探究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为我国水利水电行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
一、全书总揽有序健水利,章节分层规划保质量
第4页共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书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体现了我国水利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意义,与此同时也体现了我国水利事业劳动人民勇保水利水电修建质量的严谨精神。作者首先介绍了我国近几年来的水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探究最早规划于定西、平凉、天水等地区的水利建设模式,通过循序渐进、层层规划的逻辑架构形式,突出我国各级政府一直以来对水利工程建设稳健有序的重视程度。全书划分为8个章节,首先前两章是体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理念部分。第三至第五章节是以我国水利试点施工区域的建设技术为重点,作者指出我国的水利工作者为早日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高等质量而苦战奋斗的精神。第六至第八章节,作者通过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水利水电质量管控体系,如何应用于我国的水利工程的实践,具体而微地揭示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体制特征与运行机制,呈现出各种组织结构中活动着的人与制度、政策交互作用的情形。作者对各种模式下的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梳理,呈现出质量建设构造与技术建设构造并行的水利建设新模式。
二、科学角度治水利规划,生态视角究水文发展
第4页共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书的第二个亮点就是以严密科学的视角探究治水、水利工程及其与地质、水文、生态环境的关系。从社会科学或历史学的角度进行的分析和讨论。全书紧扣水利工程质量监管这一点,展现出我国一直以来对水利建设的质量管理都本着十分严谨的态度。作者阐述了我国近年来运用科学技术的视角,建立了多种质量控制的模式。其中在本书的第三章节,书中提出我国水利发展的积极意义与国际的质量监管体系相媲美,其中单以大型水利工程而言,据国际大坝委员会统计,早在20世纪80年代,“全世界15米以上大坝为34798座,中国有18595座,占总数的53.4%。”除此之外,我国对于生态水文建设的推动也在积极的进行,本书提到,在短短几十年的水利建设发展中,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不仅仅以质量取胜,更是以生态功能性取胜。作者没有完全借鉴罗兹•墨菲(RhoadsMurphey)在1967年提出的“共和国成立的头20年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要藐视和征服大自然”的论断,而是将水文生态功能也作为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本书也探讨了共和国“治理淮河、沂沭泗水系”的战略决策形成的背景、治理规划的制定、重大水利工程的上马与实施,并且论述了‘大跃进’对苏北地区水利建设的特殊影响,以及水利建设中的社会动员问题。
三、借鉴传统水电工程建设经验,运用现代质量管控模式
本书的第三个亮点是将水利建设的质量管理模式从传统模式中进一步发展。将国家在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中扮演的角色高度抽象化,书中强调的是在兴修大型公共水利工程中所体现的国家的强有力地位,以及这类工程对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本书也考察了1958—1960年太浦河工程上海段工地管理体制以及工地民工的日常生活,提出此时期的“水利建设指挥部实际上带有基层组织的性质”。作者根据传统的水利枢纽质量管理模式,将现代的质量管控模式优化。除此之外,本书对根治海河运动中的民工动员、组织、施工、管理、经济报酬、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描述。这些研究注重考察水利兴修过程中具体的民工日常生活实践以及乡村社会的丰富面相,对本书编排亦具有参考价值。同时,由于中国长期以农业立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治水,特别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由于投入大、涉及因素多而复杂,因此只能由国家来领导实施,无论是古代还是在向现代化转型的时代都是如此,因此国家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视可见一斑。因此,本书不仅是集体化时代修建水利工程经验教训的浓缩和见证,也是国家治水脉络体系中的一环,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农业发展从传统向现代化迈进过程中的一些国家的结构性特质,是一本实用价值与史料价值兼具的著作。
第4页共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第4页共4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