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50 KB
  • 7页

水电站进水口排沙管理论文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水电站进水口排沙管理论文在多沙河流上,无论是高坝大库的高水头电站,还是低水头河床式枢纽,电站进水口的取水排沙历来是水电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众所周知,泥沙磨损对水轮机造成的破坏作用是非常严重的。为了减少粗沙(推移质、跃移质)过机,工程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同类型的工程措施被成功地利用。主要措施有:(1)利用泥沙垂线分布上细下粗的特点,引取表层水流,底层含沙水流通过排沙底孔或利用导沙坎引向冲刷闸排出库外;(2)利用弯道环流的水流特点,正面引水,侧面排沙;(3)利用排沙廊道、截沙槽或沉沙池,通过人为制造的螺旋流排泄泥沙。 对于高水头枢纽,设置排沙底孔或泄洪排沙洞是减少粗沙过机的有效措施。排沙底孔一般布置在电站进水口的下部,利用泄洪在电站进水口前形成冲刷漏斗。冲刷漏斗越大,越有利于拦截粗沙,减少粗沙过机。对于低水头河床式枢纽,排沙底孔布置在电站进水口下部比较困难,布置在电站进水口两侧,冲刷漏斗范围较小,难以达到理想的排沙效果;因此一般多修建排沙廊道,利用廊道内的螺旋流排泄泥沙。 第7页共7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我们在对电站进水口的排沙问题进行泥沙模型试验研究中认识到,要提高排沙底孔的输沙率,必须“束水攻沙”,由此提出了“格栅式排沙廊道+排沙底孔”的组合型式(简称格栅式排沙底孔),即在电站进水口前沿设置一道格栅式排沙廊道,排沙底孔与格栅式排沙廊道连通。当排沙底孔泄洪排沙时,排沙底孔的进水水流均匀分布于整个排沙廊道的上方。由于排沙廊道顶部格栅的作用,水流在排沙廊道内及其周边形成螺旋流或结构紊乱的涡流,大大增强了水流的挟沙能力,使淤积在排沙廊道及周边区域的泥沙迅速排空。为了验证格栅式排沙底孔的适应性,我们将这一型式应用于另一水电站工程,同样收到良好的排沙效果。 2泥沙模型试验成果介绍 2.1A工程模型试验成果 A水电工程位于云南省金沙江一级支流硕多岗河,是以单一发电为开发目标的引水式电站。工程所在河段属多沙河流,坝址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63.70万t,推移质输沙量19.10万t,推移质重度γs=2.78t/m3,淤积干容重γs’=1.60t/m3,中值粒径d50=33.3mm,平均粒径dpj=52.9mm。 工程为混凝土重力闸坝(设有泄洪孔、排沙底孔、排污道),坝顶高程2471.40m,最大坝高34.4m。泄洪孔和排沙底孔尺寸为5.0m×3.50m(宽×高),进口底板高程均为2442.00m。电站进水口布置于坝前河道右侧岸边,发电引水流量28.2m3/s,进口底板高程2449.50m。在电站进水口前、排沙底孔进口上游设置一道与底孔等宽的冲沙槽,长度35m。设置冲沙槽的主要目的是拦截泥沙,尤其是推移质泥沙,当泥沙横向翻越导墙时淤积在冲沙槽内,使电站进水口与排沙底孔拉沙水流间形成一个隔断,起到截沙槽的作用。工程枢纽布置见图1。 第7页共7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图1A工程冲沙槽和排沙底孔布置图 原方案试验成果表明,在“冲沙槽+排沙底孔”的组合方案条件下,当排沙底孔泄洪排沙时,电站进水口区域的水流流速小,排沙能力弱,试验观测到冲刷漏斗发生坝0+00.0m~坝0-10.0m范围以内,进水口前沿的泥沙不能排出库外,不能达到“门前清”的冲刷效果。 通过对多个方案的对比试验,最终选定了“格栅式排沙廊道+排沙底孔”的组合方案(见图2)。该方案最突出的优点是:由于合理地调整了格栅宽度、格栅间距、排沙廊道底坡等参数,使排沙底孔泄洪排沙时,排沙底孔的进水水流均匀分布于整个排沙廊道的上方。在排沙廊道顶部格栅的作用下,水流在排沙廊道内及其周边形成螺旋流或结构紊乱的涡流,大大增强了水流的挟沙能力,使淤积在排沙廊道及周边区域的泥沙迅速排空,从而在电站进水口前沿、格栅式排沙廊道区域内形成一长条状的冲刷漏斗。泥沙排空后的区域形成一个隔断,起到了截沙槽的作用。 试验成果表明,在库水位2457m,排沙底孔下泄流量150m3/s时,排沙廊道周边的泥沙能在20分钟内排空(模型约4分钟),冲刷漏斗的长度方向在坝0+00.0m~坝0-35.0m之间。与原“冲沙槽+排沙底孔”方案相比,“格栅式排沙廊道+排沙底孔”方案的水流挟沙能力更强、冲刷漏斗的范围更大,达到了电站进水口“门前清”的理想效果。 图2A工程格栅式排沙底孔布置图 2.2B工程模型试验成果 第7页共7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B水电工程位于云南省金沙江一级支流牛栏江,是以发电为主要的水电工程。坝址河段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1209万t,推移质输沙量190万t,坝址悬移质平均含沙量2.97㎏/m3。床沙干容重γs=2.56t/m3;Cs1断面、Cs2断面中值粒径d50分别为19.0mm、14.0mm,平均粒径dpj分别为19.7mm、16.7mm。 电站首部枢纽由泄洪表孔、排沙底孔、冲沙槽、非溢流坝段及进水口等建筑物组成。大坝坝轴线位于峡谷出口处。河床布置3孔泄洪表孔,孔口尺寸(宽×高)为8.0m×13.0m,堰顶高程1269.0m;河床左侧主河槽布置1孔排沙底孔,孔口尺寸(宽×高)为6.0m×10.0m,底板高程1257.00m,承担泄洪与溯源拉沙任务。 在A工程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在B工程上采用格栅式排沙底孔方案,通过模型试验调整格栅的尺寸及格栅间距、排沙廊道底坡、排沙廊道长度等参数(图3)。冲刷试验成果表明:控制上游库区水位1276m,在冲沙流量100m3/s、250m3/s和600m3/s时,开启格栅式排沙底孔,运行32分钟(模型约4分钟),在电站进水口前沿、排沙廊道内及周边区域的泥沙均能排空,冲刷漏斗范围在坝0+00.0m~坝0-30.0m之间,同样达到了电站进水口“门前清”的理想效果。 图3B工程格栅式排沙底孔方案 3格栅式排沙底孔体型 格栅式排沙底孔可分为两个部分: (1)常规类型的排沙底孔; 第7页共7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带有格栅顶板的排沙廊道。根据电站进水口与枢纽布置的不同,排沙廊道的轴线与排沙底孔的轴线可以成0°~90°夹角(图4、图5)。排沙廊道的靠进水口一侧的边墙应高于另一侧边墙,同时也应高于电站进水口底板,边墙高度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边墙顶部也可以设计成“Γ”型,以利于拦截泥沙。 4格栅式排沙底孔泄流能力 受格栅式排沙廊道的影响,格栅式排沙底孔的泄流能力小于常规类型的排沙底孔。由于排沙廊道内水力条件复杂,流态紊乱,目前无法计算格栅式排沙底孔的泄流能力,只能通过模型试验测试。 以A工程为例:A工程的格栅式排沙廊道的尺寸为:b=5m,d=2m,e=1m,i=0.1667,L=35m。排沙底孔的体型为:平底,进口顶曲线为椭圆曲线,长半轴4.5m,短半轴1.5m,出口断面为5m×3.5m(宽×高)。 通过泄流能力试验,得到格栅式排沙底孔自由出流时的流量计算式为: Q=61.7099H0.4951,式中:H=排沙底孔底板以上总水头-闸门开高。 流量系数计算式为:μ=0.7961/H0.0049。 因此,A工程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格栅式排沙底孔的流量系数取值为μ=0.783~0.790。 图4格栅式排沙底孔体型(轴线夹角为0°) 图5格栅式排沙底孔体型(轴线夹角为90°) 第7页共7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图中,b为排沙廊道宽度,d为格栅宽度,e为格栅间距,i为排沙廊道底坡,L为排沙廊道长度。以上5个参数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确定,并通过泥沙模型试验验证。 5结语 电站进水口的取水排沙历来是水电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为了保证电站进水口不产生推移质淤沙,减少粗沙过机,本文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在2个电站进水口排沙底孔泥沙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格栅式排沙廊道+排沙底孔”的组合型式(简称格栅式排沙底孔)。即:在电站进水口前沿设置一道格栅式排沙廊道,排沙底孔与格栅式排沙廊道连通。当排沙底孔泄洪排沙时,排沙底孔的进水水流均匀分布于整个排沙廊道的上方,在排沙廊道顶部格栅的作用下,水流在排沙廊道内及其周边形成螺旋流或结构紊乱的涡流,大大增强了水流的挟沙能力,使淤积在排沙廊道及周边区域的泥沙迅速排空。在电站进水口前沿、格栅式排沙廊道区域内形成一长条状的冲刷漏斗。泥沙排空后的区域形成一个隔断,起到了截沙槽的作用,达到电站进水口“门前清”的效果,较好地解决了工程实际问题。格栅式排沙底孔对其他同类型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也值得今后对其体型进行深入的研究。 6参考文献 1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泥沙工程学(下册),第1版,北京:水利出版社,1982年 第7页共7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清华大学水力学教研组,水力学(下册),第1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3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计算手册,第1版,北京:水利出版社,1980年 4华东水利学院,水工设计手册(灌区建筑物),第1版,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年 第7页共7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征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