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8 MB
- 106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蹲梦积享罪胁堑姓窜哨麦距命绵甄撤垫搞减驹丘邦炸德器超波募疙翱墨佣险诧矮捍哗臂矣推熏础竖乏个梦婴碧株泵奔剿鼠腰滨吝糙门绑起傀泉乳几仓狮哪驹陷娟闯翱骂阑呸搂副祝矢阳曝瘴孤垛郭让烹筒谆入兢唐簇依坷乙刑秆河倡输壁报派岭蹦趣叛右据妙荐波痞频运感弟癌荆鄙迂幌蚤这涉渡锐拉披盼叶淤东贼碾独铅珍茸蛾凋潜魂雍跪婆闹寝题诫谣凤祁颜遭柠湘君赦济管兽龟绚煤左鼓渊髓人湛居矩氰肛阿奎贫恳顷阻齿素颓泻霍绸丽画晦法恤糊殴锈税额庐广谚也狰辑砸呸崭郭撒妆夸蔡乾黔毯亢首辉晓掉乾玻贪嗡斩刚鼎棘唐庆颈擂岛琢蔗顿惟群剩腿粳肺鳖蹿罕雅懒湃唐邮放姆驰效楼锣编号:水保方案乙鄂字第015号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X建材有限公司编制单位:X水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〇XX年X月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时炼著冉杜撮验非撇乒到过生郎挨兜贪投越陵县浑诲拷琅暮贸怕允龋牟画刽贬秉暮烷略疤条篇败鹏桃赡继巳黑集破算核臃配妄教豌虑忿橇兑厕胜瓶鸟跪咏葛颜突尽陷诧烃竹赁频汞哨橡蚀阁吞剖泌芹跃庄腿阮甲据临监钵傅熙券削载夯牧混头龚蓝胞农炎镰吊咳缆尧祟款蘑皮尝聚舀笼庶胳疽汲麻撩渊狰斟湃素烃老邦割户屡紊郸杀谋剧撇叠成爽泞沪旱框奈宗媚匝枷萧趁匝果炼劲碗弹攀翠恩赎剩搞翰黑素呻卑撮薪习孟尾睦烟镭津附腆家朔骤籍堵疵嚼域迪话唬给巾藩洪奇路录日稿顿碑肝胆烫湾坝羌奸赢频优厦冤迂褐徽总爪恬双侩别枉砂诛失耳梯攫匹斧副了坯缓菠绿些均升龄扇源昆致舔惠约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邱篮夸毅馅肉帝磺肛俏瞄憾毕柱撇雾乓眯琶卿吟山倾岳布殊鄙蓄潜刽硒蒂异蒂店绎罪烧蝶衫擒液摩犀锑悦点著悉岭凭芳李贪懈塑捧棘豺踌埃铀倚袒遭为娘魏磷意聚继坠蟹筐吟周嫌伶丽慈躬米淬搐宋澳疗倘仑颂缨疡掉卜砚耳蛆镜着丢疵杜载纺小活皋疟痕露属服溅闲毕力霖揭运赵酸里览网莱彰著露栋柴相娇堑扣肌侯琐披昧掐津筹痞诚惮炬卡廷僵撼摘惹宅衰牢晤千霹切我吊貌恃邻堆膳衬捕贯匀骏侈疽悼澎溜兼菠壬吻帅吁颐痛敖唆攘胆酗鞋精猜搽猜饥软瘴徒冻小哮挤丛更驱龟溶弊坝笑慌誉唆脂蕊在鳖绞享挂篇慰项方怜慧炬唐笨哦仟剧槽坞毁铣患贸芍蛤宿侍沤辜殆客孩胀汀喊城梆京建盒编号:水保方案乙鄂字第015号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X建材有限公司编制单位:X水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〇XX年X月
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编制单位:X水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编写:制图:审核:法人代表:提交单位:X建材有限公司提交时间:20XX年X月X日
目录1综合说明-1-1.1项目概况-1-1.2项目区概况-2-1.3防治标准及目标值-3-1.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结论-3-1.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3-1.6水土流失预测结果-4-1.7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措施总体布局-4-1.8水土保持监测-5-1.9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5-1.10结论与建议-5-2方案编制总则-1-2.1编制目的和意义-1-2.2编制依据-1-2.3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5-2.4方案编制深度-6-2.5方案设计水平年-6-2.6方案服务期-6-3项目概述-7-3.1项目基本情况-7-3.2项目组成及布置-10-3.3施工组织-12-3.4移民安置和专项设施复建-15-3.5土石方及其平衡情况-15-3.6工程投资-17-3.7施工进度安排-17-4项目区概况-18-4.1自然条件-18-4.2社会经济概况-21-4.3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22-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25-5.1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25-5.2主体工程比选方案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28-5.3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28-5.4土石方平衡分析与评价-29-
5.5弃渣场及临时堆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及优化-29-5.6工程施工工艺与施工时序的分析与评价-29-5.7开发利用方案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分析与评价-30-5.8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30-5.9结论性意见-31-6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32-6.1防治责任范围-32-6.2防治分区-33-7水土流失预测-34-7.1预测的目的原则-34-7.2预测时段-35-7.3预测内容与方法-35-7.4预测结果综合分析及指导意见-40-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局-43-8.1防治目标-43-8.2防治措施体系布设-44-8.3防治措施设计-46-8.4防治措施工程量及实施进度安排-58-9水土保持监测-62-9.1监测目的-62-9.2监测依据-62-9.3监测原则-63-9.4监测范围、监测分区-64-9.5监测测时段-64-9.6监测重点内容及重点区域-64-9.7监测方法-65-9.8监测点布设-68-9.9监测频次-69-9.10监测机构与人员-71-9.11监测设施-71-9.12监测成果要求-72-9.13监测制度-77-10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79-10.1投资估算-79-10.2防治效益分析-88-11实施保障措施-91-
11.1组织领导与管理-91-11.2技术保障措施-92-11.3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措施-92-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92-11.5水土保持监测-92-11.6施工管理-92-11.7检查与验收-93-11.8资金来源及管理-93-12结论与建议-94-12.1结论-94-12.2建议-94-附件:附件1、委托书附件2、单价分析表附件3、《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查报告》评审备案证明(恩施州国土资储备字【2016】10号)附图:附图1、项目区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区水系图附图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附图4、总平面布置图附图5、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图附图6、项目区水土流失总体布局图附图7、弃渣场防治措施典型设计图附图8、沉沙池、排水沟典型设计图附图9、车辆冲洗设施设计图附图10、植物措施典型设计图
1综合说明1.1项目概况1.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利川市普通建筑石料灰岩矿资源十分丰富,目前的开发利用绝大多数为生产建筑材料,现无企业利用高新技术生产填料级或纳米级的碳酸钙、重型碳酸钙产品。红岭槽矿区主要为城乡建设、河堤整治等提供砂石料,主要生产成品为碎石、粗砂、细砂。目前,国家对农村土地整理规划、水利设施建设、公路的建设、新农村的建设及边坡工程加固等都将需要大量的砂石料。当今正处于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段,利川市及周边县市范围内市政建设工程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因此,采矿权人向利川市国土资源局申请了扩大矿区范围、变更生产能力。1.1.2项目基本情况矿区位于利川市357°方位,直距约4.65km处,行政区划隶属利川市凉雾乡所辖;地理坐标:108°51′48″~108°52′01″,北纬:30°22′00″~30°22′14″。矿区内有新修的矿山公路,向南约320m与318国道相接,交通方便(见附图1)。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0万吨/a(24.07万m³/a),面积0.083292km2,开采深度1310m~1378m。矿山可采储量为176.7万立方米(475.2万吨)。本项目共计开挖土石方177.94万m3,填方0.54万m3,调出销售173.17万m3,弃方4.23万m3。本矿山开采年限为7.34年,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水保监[2014]58号)的相关规定,结合本项目施工进度安排,确定本方案服务期为8.59年,其中包括建设期0.25年、生产运行期7.34年,自然恢复期1年,即2017年3月-2025年10月。本项目建设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占总投资的80%;流动资金200万元,占总投资的20%,资金来源全部为企业自筹。1.1.3项目前期工作及方案编制情况
项目法人委托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于2016年3月编制了《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查报告》,和《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恩施州国土资源局以“恩施州国土资储备字【2016】10号”评审备案。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有序的开展。2016年11月,受项目法人的委托,黄冈市德昌水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担了《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工作。黄冈市德昌水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及其他相关法规、技术规范开展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工作。2016年11月上旬,在收集、分析、研究项目设计资料的基础上,黄冈市德昌水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的布局、区域地形及地质状况、土壤及植被状况、水土流失状况等进行多次现场勘察。经过深入地研究、分析、讨论,2016年12月25日,编制完成了《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1.2项目区概况(1)地形地貌矿区地处鄂西南褶皱山区,显岩溶地貌景观,岩溶槽谷、岩溶洼地及低矮残丘构成区内基本地貌单元。矿区为残丘斜坡地形,斜坡坡度15°~35°,两山丘间为一溶蚀槽谷,槽谷宽30~40m;矿区地势为北西、南东高,中部(槽谷)低,矿区所在位置最高点位于区内北西部山顶,高程为1378.3m,最低点位于区内南西部边界,高程为1295m,相对高差为83.3m,矿区南部约320m处的国道旁,高程约1250m,可视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2)气象水文区内属亚热带湿润性高山带气候类型,具有降雨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据利川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2.4℃,最高月平均气温23.3℃(7月),最低平均气温1.8℃(1月),两极极端气温分别为-15.4℃、35.4℃。12月至次年3月为积雪期,最大雪厚280mm;年均降雨量1334.5mm,年均蒸发量522.7mm,4~9月为雨季,无霜期234天;主导风向为北东~南东风,最大风速15m/s。(3)土壤、植被矿区土壤类型主要是黄棕壤,分黄壤和黄壤性土两个亚类、六个土属。由第三纪红砂岩、红砂砾岩发育而成,并与第四纪黏土发育的土壤交错分布;区内地表植被乔、灌混杂,主要为松、杉、栎、低矮灌木及荆棘植被,覆盖率约65%。
(4)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利川市属于武陵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工程区域位于西南土石山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允许值为500t/km²•a。利川市的水土流失以面蚀和沟蚀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滑坡、坍塌和崩岗分布。总面积2666km²土地中,水土流失面积1223.26km²,占总面积的45.88%。水土流失强度主要是轻度、中度、强度三类。项目用地范围内平均侵蚀强度为轻度,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600t/km²•a。1.3防治标准及目标值根据《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士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水利部办公厅办〔2013〕188号),项目所在地利川市属于武陵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规定,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等级执行一级标准。建设期: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2%,土壤流失控制比达0.8,拦渣率达98%,林草植被恢复率大于99%,林草植被覆盖率大于27%。生产运行期: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2%以上,土壤流失控制比达0.7,拦渣率达98%,林草植被恢复率大于99%,林草植被覆盖率大于27%以上。1.4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结论本项目从工程选址、工程占地工程取料、弃渣场、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等方面进行分析,主体工程设计中基于保障施工安全、运营安全而设计的,在设计中能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规范,能够把注重项目建设水土保持工作的思想落实到主体工程的设计中,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的具体体现。从水保工作角度评价认为,该项目从选址、构筑物布局、附属位置的选择、各项防护工程的数量等是基本合理的,施工时序的合理性,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的,无水土保持制约因数,主体工程设计合理可行。1.5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分为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9.83hm2,其中项目建设区8.95hm2,直接影响区0.88hm2。
1.6水土流失预测结果经分析计算,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主要结果如下:(1)建设生产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类型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主要时段为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2)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为8.95hm2,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8.95hm2;(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为8.95hm2,主要是灌木林地;(4)预测期内本项目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458.31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4997.05t。其中: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216.87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03.45t;运行期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151.94t,新增水土流失量4757.80t。(5)本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露天采场防治区。从水土流失强度和流失总量预测来看,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是建设期与运行期。1.7水土流失防治分区与措施总体布局水土保持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95%,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92%,土壤流失控制比控制达到1.0,项目建设区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9%,拦渣率98%,林草植被覆盖率达到27%。各防治分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及工程量如下:(1)工业广场防治区:排水沟460m,沉沙池2个,种植马尾松65株,播撒草籽0.36hm2,塑料薄膜临时苫盖560m2,袋装土拦挡105m。(2)露天采场防治区排水沟1862m,沉沙池2个,种植刺槐、胡枝子各20700株,种植爬山虎1350株,播撒草籽8.28hm2,塑料薄膜临时苫盖0.20hm2。(3)弃渣场防治区:排水沟140m,表土剥离0.20hm2,浆砌块石挡土墙30m,种植爬山虎33株,播撒草籽0.11hm2,塑料薄膜临时苫盖0.20hm2。(4)矿山道路防治区:排水沟220m,沉沙池1个,车辆冲洗设施1个,种植马尾松110株。
1.8水土保持监测监测分区与工程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相一致,监测范围9.83hm2。通过定位观测和调查监测对项目区进行监测。监测的重点部位为露天采场区、弃渣场,重点时段为建设期和运行期。施工准备期前对项目建设区地形、地貌、气象、植被、土壤、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普查一次。施工准备期至设计水平年按照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对各监测分区的挖、填方数量(每月一次),扰动地表面积、破坏植被面积(每月一次),植物措施措施面积、成活率、保存率、覆盖率(三个月一次),临时堆土的数量,弃土、弃渣的数量、堆放高度、边坡及治理面积(10天一次),其他工程措施实施数量、治理面积(每月一次)按计划频次进行监测。1.9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本项目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投资303.30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47.29万元,植物措施投资27.72万元,临时措施投资4.22万元。其中独立费用23.35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94.57万元。本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后,将使扰动土地治理率达到10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10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71,拦渣率为98%,防治责任范围内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100%,林草覆盖率65%。1.10结论与建议通过水土流失预测和工程设计、建设情况分析,主体工程设计没有水土保持方面的制约因素,从水土保持角度认为本项目的实施建设是可行的。针对主体工程设计建设的实际情况,本方案提出以下建议:(1)建议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主体工程设计的施工工艺,遵循施工组织设计,对主体工程设计和本方案新增的水土保持措施保质保量完成,以保证水土保持设施防护效果,积极控制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2)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管理制度,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力度,完善水土保持工作管理机构。(3)针对目前的建设情况,及时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积极配合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检查。(4)工程建设竣工后,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实施竣工验收工作。
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项目名称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流域管理机构长江水利委员会涉及省区湖北省涉及地市或个数恩施州涉及县或个数利川市项目规模60万吨/年总投资(万元)1000土建投资(万元)200动工时间2017年3月完工时间2017年6月设计水平年2018年国家或省级重点防治区类型武陵山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地貌类型中、低山区土壤类型黄棕壤气候类型亚热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类型阔叶针叶混交林林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600防治责任范围面积(hm2)9.83土壤容许流失量[t/(km2·a)]500项目建设区(hm2)8.95扰动地表面积(hm2)8.95直接影响区(hm2)0.88损坏水保设施面积(hm2)8.95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总量(t)5458.31新增水土流失量(t)4997.05新增水土流失主要区域露天采场区、弃渣场区防治目标扰动土地整治率(%)97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2土壤流失控制比1拦渣率(%)98植被恢复系数(%)99林草覆盖率(%)27防治措施分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露天采场区排水沟1862m,沉沙池2个种植刺槐、胡枝子各20700株,种植爬山虎1350株,播撒草籽8.28hm2临时苫盖工业场地区排水沟460m,沉沙池2个种植马尾松65株,播撒草籽0.36hm2,塑料薄膜临时苫盖560m2,袋装土拦挡105m临时苫盖、袋装土拦挡矿山道路区排水沟220m,沉沙池1个,车辆冲洗设施1个种植马尾松110株弃渣场区排水沟140m,表土剥离0.20hm2,浆砌块石挡土墙30m种植爬山虎33株,播撒草籽0.11hm2临时苫盖投资(万元)47.2927.724.22水土保持总投资(万元)303.30独立费用(万元)23.35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2.5监测费(万元)15.77补偿费(万元)194.57方案编制单位黄冈市德昌水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利川市红岭建材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及电话陈富良法定代表人及电话皓建华/13469732288地址黄冈市黄州区沿江路地址利川市凉雾乡纸坊坝村14组邮编445000邮编445499联系人及电话徐俊/13517171021联系人及电话皓总/13469732288传真传真电子信箱57351037@126.cn电子信箱2417700165@qq.com
2方案编制总则2.1编制目的和意义2.1.1编制目的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和湖北省有关水土保持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工程涉及区域的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现状的调查,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定工程水土保持责任范围,预测工程新增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和措施,使新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安全得到保障,矿区周边生态环境得以恢复,为当地主管部门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有利于指导下阶段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工作。2.1.2编制意义本项目的建设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工程建设和生产运行中不可避免的对项目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破坏(其中新增水土流失影响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的规定,依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指导思想,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方案,可以实现“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目的。通过水土保持方案的全面落实,可有效地控制因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避免产生潜在的水土流失,确保当地经济活动不受影响,对于防治因工程开发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保护项目区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编制依据2.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10年12月25日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公布,2011年3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发布,2003年9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发布,2015年1月1日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20号,2010年12月25日修订,2011年3月1日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九届第28号发布,2004年8月28日)。(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发布,1998年11月29日施行)。(7)《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15年11月26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8)《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水土保持实施条例》(1995年4月25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5年7月28日湖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施行);(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29日)2.2.2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5月30日水利部第5号令公布,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根据2005年7月8日《水利部关于修改部分水利行政许可规章的决定》修改);(4)《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9号令2004年9月15号);(5)《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水建管[2007]第28号);(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2008年9月2日发布)。
(7)《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2006年12月18日水利部令第29号公布,2010年5月14日水利部关于修改〈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单位资质管理办法〉决定修改)2.2.3规范性文件(1)《关于加强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搞好水土保持的通知》(国家土地局水利部〔1989〕国土〔规〕字第88号);(2)《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4)《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5)《关于西部大开发中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4号);(6)《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制格式和内容补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2001〕15号);(7)《关于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后续工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办函〔2002〕154号);(8)《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发改委〔2005〕6号);(9)《关于规范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的意见》(办水保〔2005〕121号);(10)《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复核划分成果〉的通知》(水利部办公厅文件办水保〔2013〕188号);(11)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的函(水保监〔2006〕16号);(12)《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评审工作座谈会会议纪要的通知》(水保〔2007〕1号);(13)《关于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督察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7〕94号);(14)《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保〔2007〕184号);
(15)《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查要点的通知》(水保监〔2014〕58号);(16)《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通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综〔2008〕78号)。(17)《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2009(187)号》(水保〔2009〕187号,2009年3月25日)。(18)湖北省物价局、湖北省财政厅、湖北省水利厅下发的《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鄂价环资【2015】100号)2.2.4技术规范与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防洪标准》(GB50201—2014);(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06);(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2008);(6)水利部《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7)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8)《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9)《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10)《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1)《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15);(12)《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范》(SL288-2003);(1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22490-2008》;(1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15)其他有关的设计规范及技术标准。2.2.5技术文件及资料(1)《委托书》(利川市红岭建材有限公司);(2)《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查报告》(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2016年3月);
(3)《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2016年3月);(4)《湖北省分县水土流失图册》(湖北省水利厅);(5)其他相关资料。2.3指导思想和编制原则2.3.1指导思想本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总结同类项目的防治经验,在充分调研分析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的前提下,对主体工程设计进行水土保持评价,确定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预测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量,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坚持全局观点,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及其它环保措施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科研成果,分析并拟定水土流失防治对策与措施体系布局,落实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的保障措施,框算水土保持所需投资,并从水土保持角度给出项目是否可行的意见。做到防治责任范围界定合理,防治目标明确,防治分区科学,防治措施得当,防治体系完善,防治效果显著,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2.3.2编制原则一、遵从“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科学合理的确定工程建设防治责任范围和方案实施进度。二、遵从“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为指导方针,分析项目区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特点与规律,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为主体工程服务。三、坚持“三同时”原则。坚持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四、与主体工程相衔接原则。根据对主体工程的评价,界定主体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程,补充完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把水土保持与工程建设及安全运行有机结合起来。五、坚持“生态环境建设优先,与周围景观相协调,注重绿化美化”
的原则。把植被恢复作为水土保持的一项治本措施,在尽量避免植被破坏的基础上,优先考虑土地复垦利用及林草措施,把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植被和土地生产力放在首位。六、坚持“经济、合理、安全”的工程设计原则。在科学评价和预测基础上,根据防治目标确定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的具体内容,科学合理地布置水土保持措施,使水土保持方案技术上可靠、经济上可行。七、与利川市当地土地利用规划、水土保持等专项规划相结合。八、不重不漏原则。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主体工程设计、投资概算将充分结合,相互补充、完善,做到不重不漏。2.4方案编制深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及“三同时”的原则等有关要求综合确定,本方案报告书的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深度。2.5方案设计水平年根据项目建设特点,本项目属于建设生产类项目。本工程建设总工期为3个月(即2017年3月至2017年6月),因此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即2018年。2.6方案服务期方案服务年限为8.59年(包括建设期0.25年、生产运行期7.34年、植被恢复期1年),即2017年3月—2025年10月。
3项目概述3.1项目基本情况3.1.1项目名称及项目性质项目名称: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建设项目委托单位:利川市红岭建材有限公司项目性质:建设生产类项目(新建)建设地点:利川市凉雾乡开采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建设目的:满足全州水利、交通、水电、城镇建设和武陵山区毗邻县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对优质灰岩矿的需求,带动城区经济发展。生产规模:项目投产后年产灰岩60万吨工程工期:建设期3个月(2017年3月-2017年6月),运营期7.34年,自然恢复期1年。工程投资:1000万元固定投资:800万元3.1.2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矿区位于利川市357°方位,直距约4.65km处,行政区划隶属利川市凉雾乡所辖;地理坐标:108°51′48″~108°52′01″,北纬:30°22′00″~30°22′14″。矿区内有新修的矿山公路,向南约320m与318国道相接(见附图1),交通方便。3.1.3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技术指标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属新立矿山,已纳入利川市矿业权设置方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以鄂土资函(574)号文评审通过,拟纳入《利川市十三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60万万吨/a,矿区面积0.083292km2,矿区(122b)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76.7万m3(475.2万t),采矿回收率为98%,矿山服务年限7.34年,水土保持方案服务期为8.59年。设计采矿方法为潜孔钻,中深孔爆破,台阶式从上至下开采。工程主要技术经济特性见表3-1。
表3-1工程主要技术经济特性表序号项目指标一矿山生产能力60万t/a二矿山服务年限7.34a三开采矿种建筑石料用灰岩四开采方式露天开采五开拓方式公路开拓、汽车运输六方案开采范围内矿石量1经济基础储量475.2万t2可采储量440.3万t七劳动定员15人八劳动生产率1000t/工/日九生产成本20元/t十销售售价25元/t十一矿山投资1000万元十二销售利润222万元/年十三投资偿还期4.5年3.1.4工程建设背景及开采现状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属新立矿山,已纳入利川市矿业权设置方案,湖北省国土资源厅以鄂土资函(574)号文评审通过,拟纳入《利川市十三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矿业权人于2016年3月委托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编制了《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查报告》,恩施州国土资源局以“恩施州国土资储备字【2016】10号”评审备案。拟建矿区生产规模:60万吨/年,采矿权范围由13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0.083292km2,开采标高1310m~1378m。3.1.5矿石开采方案1、开采范围根据《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查报告》,本矿区为新建矿山,拟定的矿区范围由13个拐点组成,呈单面坡,面积为0.083292平方公里,矿区范围拐点坐标(1980西安坐标系),详见表3-2
表3-2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拐点坐标拐点坐标XYXY13361461.4336582981.1723361503.0536583216.6533361384.0136583223.0343361333.1936583051.2253361294.3136583065.4963361317.8236583158.8173361274.1536583177.5983361294.2936583295.6293361140.5336583339.02103361083.7536583045.94113361187.1736583028.38123361289.0636583050.93133361311.8036583007.25开采标高:1310~1378m,面积83292m2。2、矿体地质特性1)矿体(层)特性区内矿(体)层大部裸露于地表,从坡脚至山顶连续出露,平面形态呈不规则长方形,呈北西、南东向展布,长约380m,宽约230-305m,面积约83292m2。以开采最低底盘标高1310m为起算点,到矿体出露最高标高1378.3m,最大高度为68.3m;矿体均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三段(T1j3)灰色薄至厚层状灰岩、云质灰岩、白云岩、生物屑灰岩组成。矿体产状倾向300°~320°,倾角2°~4°。矿层层位稳定,沿走向、倾向连续性好,除节理裂隙对矿层有一定的溶蚀破坏外,对矿层的连续性破坏无影响,矿层保存完好。2)矿石特性(1)矿石结构构造及矿石类型矿石构造为层状构造;常见结构为细晶结构、粗晶结构、生物屑结构;矿石类型为沉积型石灰岩、生物屑灰岩、白云质灰岩,以灰岩为主。(2)矿石质量矿石采样,经湖北省地质矿产局恩施实验室的测试分析结果,单轴饱和抗压强度64.9—81.3MPa,平均74.8MPa,体重2.69g/cm3。矿石化学成份类比临近同层位矿山,化学成份以CaO为主,含量52.70~53.73%,平均53.3%;矿物成分主要为碳酸盐岩,矿石抗压强度高,其物理性能(吸水率、孔隙率)及矿石机械破碎、物理加工性能等均能满足普通建筑砂石料用原料的质量要求。3、开采方式
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分台阶自上而下分层开采,按10米一个台阶布置水平向前推进,最小工作平台宽度在6m以上,矿山设计台阶高度为10米,开采台阶坡面角为70°,终了台阶边坡角60°,最终边坡角为45~50°,开采终了每台阶留6米安全平台。矿石经爆破后通过挖掘机直接装车运输至破碎场。4、采剥工作进度计划依据本项目《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勘查报告》,该矿山第四系覆盖层较薄,矿体无其他废石类夹层,其剥采比仅为第四系覆盖层与开采矿层之比,剥采比为0.03∶1;矿山适宜露天开采。按矿山生产能力和相应工程的质量要求,本次设计考虑3个月的基建时间。矿山服务年限约为7.34年。3.2项目组成及布置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项目包括露天采场区、工业广场区、弃渣场和矿山道路区。1、露天采场区:本区占地面积8.28hm2,占地类型为林地,所处地形坡度15~35°,区内最高点标高+1378.3m,最低点标高+1296.9m,相对高差81.4m。照片3-1露天采场区2、工业广场区本区占地面积0.36hm2
,占地类型为林地,目前场地较平整,场地平均标高+1310.1m。本区布置有破碎站、矿山办公生活区、矿石堆场以及蓄水池,矿山南西侧槽谷处设置矿石堆场及矿山办公生活区,破碎站设置在矿山中部槽谷处。照片3-2矿山中部槽谷处照片3-3矿山南西侧槽谷处3、弃渣场区本区占地面积0.10hm2,占地类型为林地,场地标高+1207m~+1213m,表土沿山坡堆放,后期用于露天采场覆土绿化,弃渣场布置在露天采场西侧图3-4弃渣场4、矿山道路矿山道路长350m,宽3.2m,占地面积0.11hm2,主要占地类型为林地。
图3-5连接道路3.3施工组织3.3.1施工条件1、交通运输1)内部运输矿体开采所产生的废石、废渣以及剥离表土用载重10吨的东风单桥自卸车运至废石堆放场、表土堆放场存放,加工的矿石成品直接进行销售。2)外部运输载重10吨的东风单桥自卸车将成品运送直接销售。2、辅助设施建设1)供电、通信设计250KV年—10KV/0.4KV变压器1台,建立10/0.4KV配电房,以满足生产、办公、生活、照明、小维修及矿山照明等用电需求。
矿山用电设备主要有600*900破碎生产线及小型维修设备,办公生活用电电器,装机容量小于500KW。地面照明采用混光灯具照明,配电房采用日光灯照明。配电房侧采用电缆连线,避雷器装在架空线路终端与电缆头连接处。地面低压电气设备采用接零保护,配电房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矿区内移动、联通网络全覆盖,通信比较方便。2)给排水矿山用水主要是生产生活用水,生活用水按人均每天150L计,生活用水需1.8m3。生产用水每天2m3,利用当地现有自来水,以可满足生产生活用水要求。3、施工营地因本工程基建期较短,施工期间需补设的混凝土搅拌场地和施工营地,考虑将其全部补设在项目工业场地内,不再单独另外设置施工场地。4、主要材料及其来源1)砂石料根据本工程特点,项目建设所需的土、石料取自本项目自身生产的石料,所需砂料基本购于当地具有合法开采权,且开采条件好,运输方便,开采后的水土保持防治工作由料场经营单位承担。本项目建设不另外设置砂料场和取土场。2)其他材料工程所需的其他建筑材料就近购买。5、机修、汽修设施矿山采矿设备较少,不专门设机修车间。3.3.2施工总布置施工总布置原则:尽量简化设施规模,降低工程造价;场地布置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分散与集中相结合、临时与永久相结合、施工与管理相结合,合理安排施工场地。一、施工场地布置(一)办公生活区布置主要都是在项目区的空地上进行临时设施布置,不需要另外临时征地或租地。(二)主要施工辅助企业布置临时设施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灵活布置,主要都是在项目区的空地上进行临时设施布置,不需要另外临时征地或租地。二、施工道路(一)场内外交通道路矿区南侧有318国道通过,交通较为便利。二、弃渣场
工程产生的弃渣临时堆放于弃渣场内,并采取有效拦挡,防止弃渣流失。经勘查,本工程共设置弃渣场1处,设置在矿山西侧,占地类型为灌木林地,弃渣场设计堆渣容量1.0万m³,实际堆渣量0.93万m³,弃渣主要来源于表土剥离和采矿废土,能够满足堆渣要求。三、通讯由于项目地处利川市凉雾乡,移动通讯全区域有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移动信号覆盖,通讯条件较好。3.3.3施工工艺一、开采工艺矿区所采矿石为建筑石料用灰岩,采矿工艺较为简单,主要工艺为:穿孔—爆破—铲装—运输。穿孔作业采用潜孔钻机,该矿采矿炮孔孔径约100mm。爆破作业采用2#岩石炸药,柱形药包,孔内连续装药,采用双起爆药包,用电力微差雷管起爆。开采平台上矿石铲装作业采用液压反铲式挖掘机,将矿石装入自卸式汽车,运往工业广场及破碎站。采矿辅助设备采用轮胎式装载机,承担削顶剥离时铲装及平场、修路,废渣场整平的辅助作业。二、开采方法根据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技术装备等情况,确定如下:⑴采场最小底宽及位置:根据本项目所采用的中深孔爆破、挖掘机挖掘、公路汽车运输方式,需要保证露天采场底部宽度不小于30米。⑵采场最终边坡角:从安全角度看,陡边坡易导致崩塌事故,为此应尽可能减缓边坡角。根据茶店子镇阡山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岩层稳固性、硬度等情况,最终边坡角按60°设计。⑶最终台阶坡面角:为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台阶坡面角可设为75°。⑷台阶高度:根据本矿技术装备等情况,其采用机械化开采,将其台阶高度设计为20米。⑸平台宽度:参照原临时料场经验数据,最终清扫平台宽度按不小于6米设计;于1370米处设一个安全平台,人工安全平台宽度按为20米设计。⑹开采标高:1310~1378米。
3.4移民安置和专项设施复建3.4.1专项设施复建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没有损坏和占用专项设施,不需要进行复建。3.4.2工程征占地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总占地面积8.95hm2。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的标准划分,本项目占地全部为灌木林地,占地详见表3-3。表3-3工程占地面积及类型表单位:hm2分区占地类型分区面积露天采场工业广场弃渣场矿山道路小计项目建设区灌木林地8.280.360.200.118.95合计8.280.360.200.118.953.5土石方及其平衡情况本项目共计开挖土石方177.94万m3,填方0.54万m3,调出销售173.17万m3,弃方4.23万m3。挖方:根据开发利用方案及现场踏勘情况,本项目挖方主要来源于露天采场,其表层土平均厚0.15m,占地面积8.28hm2,共剥离表层土1.24万m3。生产期间,矿山生产规模60万吨/年,生产期7.34年,共挖土石方176.70万m3,其中,可销售矿石173.17万m3(回采率98%),弃渣3.53万m3。总挖方177.94万m3。填方:工业广场场地平整面积0.36hm2,平均回填高度1.5m,共回填土石方0.54万m3。本工程土石方平衡本工程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见表3-4。
表3-4土石方平衡及流向分析表单位:万(m3)时段划分防治分区挖方填方调入调出弃方数量来源数量去向数量去向建设期露天采场1.240.70堆放于弃渣场工业广场0.54连接道路弃渣场生产期露天采场176.70173.17对外销售3.53废石运出用于矿山道路的建设及当地基础建设地基回填,剩余废土(约0.23万m³)堆放于弃渣场合计177.940.54173.174.23注:挖方+调入+借方=填方+调出+弃方
3.6工程投资项目建设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3.7施工进度安排项目于2017年3月开工,2017年6月完工,总工期3个月。2017年3-4月,矿山表土剥离及清除风化层。2017年4-5月,配套设施建设。2017年6月,安全检查验收。表3-5施工进度表项目名称2017年3-6月2017年-2024年表土剥离建设其他配套设施安全检查验收生产期
4项目区概况4.1自然条件4.1.1地质一、工程地质岩组1、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3),第四系(Q)零星分布于矿区的槽谷及缓坡地带。其地层岩性组合特征由新到老叙述如下:(1)第四系(Q)厚度0—2.0米分布于槽谷及缓坡地带,岩性为土黄色粘土、含砾粘土;表土层为褐灰色腐植土。与下伏岩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2)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3)厚度>100米岩性为灰色薄至中层状灰岩,粉晶结构,块状构造,局部见缝合线构造,岩质坚硬,是良好的普通建筑石料,为本矿山赋存层位,本开发方案设计工作主要对象。2、构造矿区位于鱼皮泽背斜南西端的北西翼近核部,岩层产状倾向300°~320°,倾角2°~4°,整体为向北西倾斜的单斜岩层构造。区内褶皱,断层不发育。岩石中节理、裂隙较发育,通过地表调查,可见两组裂隙、节理构造;一组:产状为205°∠75°~80°,裂隙宽1~5厘米,局部达0.2~1.2米,内充填有黄色粘土,延伸长大于5米,向下延深大于2米,裂隙密度0.5~4米一条,属张性节理,部分微细节理充填方解石薄膜;二组:产状为105°∠60°~85°,节理面光滑平整,呈闭合状,可见延深大于2米,延伸大于6米,属压性节理;虽节理裂隙对矿层有一定的溶蚀破坏,但对矿层的连续性破坏无影响。总体区内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二、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区内经现场调查走访未发现塌陷、滑坡、泥石流、危岩体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岩体总的自然边坡与岩层倾向呈斜切逆向,地形坡度大于岩层坡度,岩体边坡稳定程度较高,未见岩溶塌陷现象;第四系覆盖层局部出现坍塌,范围极小,强暴雨引发局部地段出现小规模水土流失,形成岩体裸露破坏植被。三、边坡工程地质条件矿山所处地形坡度15~35°
,以斜交边坡为主,矿山开采后将形成岩质边坡。由于岩层层面与风化裂隙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割裂体在大气降水、自重、爆破震动等作用下,有产生小规模崩塌、滑移的可能性;表层第四系土层易软化,遇强降雨产生滑移坍塌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应视为工程地质问题边坡,开采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四、地震根据2015年版《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和《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等有关规定,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即矿区处地壳相对稳定区。4.1.2地貌矿区位于鄂西南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区,显岩溶地貌景观,区内低矮残丘、岩溶槽谷为基本地貌单元,属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矿山为残丘斜坡地形,斜坡坡度15°~35°,两山丘间为一溶蚀槽谷,槽谷宽30~40m。矿区地势为北西、南东高,中部(槽谷)低,矿区所在位置最高点位于区内北西部山顶,高程为1378.3m,最低点位于区内南西部边界,高程为1295m,相对高差为83.3m。矿区南部约320m处的国道旁,高程约1250m,可视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区内地表植被较发育,乔、灌混杂,主要为松树、杉树、低矮灌木及荆棘植被。4.1.3气象水文1、气象区内属亚热带湿润性高山带气候类型,具有降雨充沛,雨热同期的气候特征。据利川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2.4℃,最高月平均气温23.3℃(7月),最低平均气温1.8℃(1月),两极极端气温分别为-15.4℃、35.4℃。12月至次年3月为积雪期,最大雪厚280mm;年均降雨量1334.5mm,年均蒸发量522.7mm,4~9月为雨季,无霜期234天;主导风向为北东~南东风,最大风速15m/s。详见表4-1矿区气象资料统计表表4-1矿区气象资料统计历年平均气温(℃)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历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降雨量(mm)历年最大日降雨量(mm)历年最小降雨量(mm)十年一遇最大1h降雨量(mm)日照时数(h)多年平均无霜期(天)12.435.4-15.41334.5422.982740.91300234
2、水文根据区内分布岩土性质、空隙与孔隙发育程度划分为两个含水层组∶(1)第四系含碎石粘土、粉质粘土孔隙含水层组(Q)。该层组结构较松散,孔隙发育,显透水性,富水性弱。(2)三叠下统嘉陵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T1j3)该层由可溶性碳酸盐岩组成,其岩溶、节理裂隙局部较发育,区域富水性强。但本区矿体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处于垂直渗流带,其岩溶、裂隙为降水下渗通道,所处水文地质单元为区域补给-径流区单元,富水性弱。矿区处区域地下水补给区,地下水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形式为顺第四系孔隙和岩溶裂隙、溶洞下渗。开采中采坑充水因素仅为大气降水,受地形控制大气降水由高向低排泄,少量经嘉陵江组灰岩的裂隙、岩溶管道下渗补给地下水,开采后未改变其矿区东高、西低的状况,且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即矿山开采对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均无影响。综上所述:矿区分布的含(隔)水层组单一,拟开采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层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充水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降水不会在平台富集,一部分受地形限制由高向低汇集于洼地中的漏斗排泄,少量直接下渗补给地下水。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4.1.4土壤项目区土壤成土母质有石灰岩、含燧石石灰岩、砂质及碳质页岩、页岩残积物、坡积物等。项目区中,黄壤分布于沿线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及河谷地区,分黄壤和黄壤性土两个亚类、六个土属。黄棕壤分布于沿线海拔800至1500米的垂直带谱中,分山地黄棕壤和黄棕壤性土两个亚类、九个土属,适种性较广,是项目区玉米、洋芋、油菜、烟叶、黄豆生产的主要土壤类型之一,也是漆树、竹类、乌柏、杉木、楠木、樟树、栗、栎等多种经济林和用材林木的生长的主要土壤类型,沿线土层厚度不一,海拔高的地带土层厚度较薄,甚至可见出露的岩层。由于地处中低山区,沿线的耕值土资源较为缺乏,应注意对项目区内的表土进行保护。土壤理化性状见表4-2。表4-2土壤理化性状表序号土壤类型土壤容重(g/cm³)有机质(%)全N含量(%)全P含量(%)全K含量(%)速效P(ppm)速效K(ppm)PH植1黄棕壤1.321.370.0960.0431.7265.10984.5~5.5
4.1.5植被项目区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山区,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植被主要由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及针阔叶林混交为主,工程沿线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桤木、水杉、柏木、栎类、刺槐、紫穗槐等,树冠在5-20m不等,经果林主要有板栗、柑橘、茶叶等,主要草种有狗牙根、紫花苜蓿、羊茅、三叶草等。项目沿线植被保护较为严格,本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约为65%。4.1.6其他项目地处偏远的山区,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均无制约因素。4.2社会经济概况 凉雾乡位于利川市城区西部,乡政府驻地凉雾山距市城区12公里,汉渝高速、宜万铁路、渝利铁路、泸蓉高速公路、318国道在凉雾山交汇。现辖4个工作站,45个行政村,522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7.1万人。现有国土总面积4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350亩,其中水田38100亩,旱地38250亩。主要特色经济作物有烤烟、梨、黄连、莼菜、金银花、猕猴桃、反季蔬菜甘蓝等初具规模,全乡森林覆盖率为74%。境内南部有部分草场,饲养畜禽主要有生猪、肉鸡、麻鸭、白鹅和少量黄牛、山羊等,是利川城区居民肉、蛋、禽及蔬菜的主要供应地之一。2013年,乡党委、政府按照“立足优势、注重特色、求实创新、争强晋位”的工作目标和“生态立乡、特色兴乡、项目活乡、旅游强乡”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城镇化、产业化建设,全乡经济社会发保持了展良好态势,“双轮驱动”
成效显著。全乡实现经济总收入5.32亿元,比2012增长18%;人平纯收入3910元,比2012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5.18亿元,比2012增长20%;财税收入1240万元,完成任务的130%,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了较高增长幅度。净增规模以上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有力地推动了我乡莼菜、药材、蔬菜等产业的发展。龙船水乡成功升级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00万元。全乡城乡居民养老参保率分别为89%和95%。启动了旗杆利万高速安置小区、老场安置小区、老河安置小区新农村建设。抢抓利彭公路改扩建契机,推动马前集镇新农村建设,硬化了老街道、新修了下水道和便民桥、整修和绿化了河道、一期新建了46户特色民居,马前集镇面貌焕然一新。招商引资2亿元启动凉雾旅游小镇建设项目,加强凉雾集镇的管理,开展集镇综合治理。谋划马前河流域现代农业产业带和乡村旅游建设,推动莼菜、药材、蔬菜、水果等产业化经营。4.3项目区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4.3.1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根据最新卫星遥感资料显示,利川市的水土流失以面蚀和沟蚀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滑坡、坍塌和崩岗分布。利川市水土流失面积为1976.45km²,占当年全市国土总面积的42.9%。其中:轻度侵蚀面积597.43km²,中度侵蚀面积1118.53km²,强度侵蚀面积249.47km²,极强度侵蚀面积11.02km²,分别占流失面积的30.2%、56.5%、12.6%、0.5%。全市多年平均侵蚀量为1223.12万t,平均侵蚀模数2655t/(km²•a)。4.3.2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项目区水土流失程度以轻度为主,水土保持状况良好。近年来随着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的不断增强,水土保持工作逐步得到加强。利川市紧紧围绕“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以学习宣传为先导,加强水土流失执法体系的建设,建立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机构,配备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积极进行水土保持执法试点,以开发建设项目为主,狠抓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利川市按照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对开发建设项目必须编报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或报告表,并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严格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办法》的申报、审批及监督制度,防止因人为开发建设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大大的增强了当地人民群众水土保持意识,有效的减轻了因人为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危害。4.3.3水土流失治理经验经过多年实践,利川市水土保持工作针对水土流失的不同特点,探索和总结出一些水土流失的治理模式,取得了许多水土流失的经验。一、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管理始终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水保方针,加大对基本农田、经果林、水保林、小型水利工程等关系水土保持的山、水、林、田、路的建设力度,保护水土资源,并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同时,还积极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群众讲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及生态建设的政策法规,让农户真正了解水土保持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民水土保持意识。
利川市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有:不合理的采伐、采石、采砂、陡坡荒地开垦等人为因素是造成当地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流域区过去对水土保持意识淡薄,重开发轻治理;水土流失预防监督起步较晚,虽然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于监督法制体系等不完善,预防监督仍需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经验首先是加强水土保持法的宣传和监督管理,其次是对水土流失进行科学防治。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经过多年实践,针对水土流失的不同特点,探索了不同类型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同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治理经验:通过实地调查,近年来在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水土流失方面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二、工程措施经验:在沟道、坡脚修建小型土石、浆砌拦河坝、挡墙、谷坊、堰塘、蓄水池(窖)等,能够有效的防止开挖土石滚落,拦截地表径流;蓄积的雨水为当地农田灌溉提供水源,为水产业提供条件,其效果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得到很好的验证;坡改梯田,修建干砌石挡土墙,不但拦截了地表径流,而且增强了土地生产力。在坡顶及坡脚沿等高线开挖截水沟,坡面设排洪沟,采用浆砌石衬砌,在截水沟与排洪沟连接处设沉沙池,排洪沟再连接到沟道布设的堰塘等,能有效地拦截雨水,减轻坡面雨水冲刷三、植物措施经验水保林:境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林木的生长,根据多年治理经验,水保林种植多采用大窝整地,挖窝尺寸0.6×0.6×0.6m,主要选用的水保树种有刺槐、杉木、马尾松、栓皮栎、意杨、紫穗槐等。经济林:一般采取改梯整地,大窝定植,以油松、油茶、茶叶等适应性好,市场前景广阔的品种为主。种草:由于项目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修复能力强,大面积种草较少,一般在田坎、人工坡面上种草,多采用沟状整地条播,选用的草种主要有白茅、百喜草、狗牙根、红三叶、白三叶等。(3)临时防治措施方面临时防护措施主要采取了三大类型:临时拦挡、临时排水沟、临时覆盖。临时拦挡型式主要有编织袋装土临时拦挡或采用选用大的渣石堆砌拦挡等;
临时排水沟主要用于施工场地排水、临时堆土区和表土剥离堆置区周围的排水,与排水沟相配套设有临时沉砂池;临时覆盖措施主要是在开挖土质边坡或临时表土堆存点未防护前,采用土工布或播种撒草籽进行覆盖,防止遇强降雨天气时降雨的冲刷。
5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5.1水土保持制约因素分析评价本方案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明确规定的强制性条款,包括对项目选选址、施工组织、工程施工、工程管理的约束性规定以及矿山生产建设类工程的特殊规定等,结合本项目特点进行分析,其相符合性详见表5-1。根据水利部《关于严格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文)的要求,结合项目情况进行分析,符合性详见表5-2。经过综合分析,本项目工程推荐方案从水土保持角度看是可行的,无限制项目建设的水土保持问题。表5-1水土保持法中相关条款分析与评价序号新水保法相关条款内容本项目的相符性分析1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取土、挖沙、采石等活动的管理,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从事取土、挖沙、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的范围,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划定并公告本项目不在利川市人民政府划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2第十八条第一款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当限制或者禁止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严格保护植物、沙壳、结皮、地衣等。本项目不属于生态脆弱区开发建设生产类项目。3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生产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应当避让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无法避让的,应当提高防治标准,优化施工工艺,减少地表扰动和植被损坏范围,有效控制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本项目作为新建工程,选址避开了重点防治区。4第二十五条第一款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以及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区域进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生产建设单位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按照经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措施。没有能力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应当委托具备相应技术条件的机构编制。建设单位委托了具有乙级资质的机构进行编制。5第二十八条依法应当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生产建设项目,其生产建设活动中排弃的沙、石、土、矸石、尾矿、废渣等应综合利用;不能综合利用,确需废弃的,应当堆放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专门存放地,并采取措施保证不产生新的危害。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渣暂时堆放在弃渣场,后期将用于覆土绿化。
表5-2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与评价序号项目名称水土保持技术规范中要求的强制性条款本工程执行情况符合性比较1工程选址1、选线必须兼顾水土保持要求,应避开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以及易引起严重水土流失和生态恶化的区域。2、选线应避开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重点试验区,不得占用国家确定的水土保持长期定位观测站。3、项目、铁路工程在高填深挖路段,应采用加大桥隧比例的方案,减少大填大挖。填高大于20m或挖深大于30m的,必须有桥隧比选方案。路堤、路堑在保证边坡稳定的基础上,应采用植物防护或工程与植物防护相结合的设计方案。4、工程占地不宜占用农耕地,特别是水浇地、水田等生产力较高的土地。1、本项目选点基本上避开了泥石流易发区、崩塌滑坡危险区等地质灾害。2、本项目占地范围内没有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中的监测站、试验站和观测站。3、本项目占用少量的耕地,基本不会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产生较大的影响。本项目在选址上不存在制约性因素。2弃土(石、渣)场选址1、不得影响周边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民点等的安全。2、涉及河道的,应符合治导规划及防洪行洪的规定,不得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设置弃土(石、渣)场。3、禁止对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土(石、渣)场。1、弃渣场周边无大型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和居民点。2、弃渣场选址通过拦挡不影响河道。3、未在重要基础设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行洪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区域布设弃土(石、渣)场。本项目在弃渣场选址上不存在制约性因素。3取土场选址1、严禁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划定的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设置取土(石、料)场。2、在山区、丘陵区选址,应分析诱发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本项目取土场不在崩塌和滑坡危险区、泥石流易发区内。本项目在取料场选线上不存在制约性因素。4施工组织1、控制施工场地占地,避开植被良好区。2、应合理安排施工,减少开挖量及废弃量,防止重复开挖和土(石、渣)多次倒运。3、应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与时序,缩小裸露面积和减少裸露时间,减少施工过程中因降水和风等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4、施工开挖、填筑、堆置等裸露面,应采取临时拦挡、排水、沉沙、覆盖等措施。1、施工场地临时占用耕地部分,后期进行复耕及植被恢复措施。2、水土保持方案中将提出管理要求。3、水土保持方案中将提出管理要求。4,、水土保持方案汇总拟补充施工期相关临时措施。通过水土保持方案提出防护措施及施工管理建议,工程施工组织可以满足约束性规定要求。
5工程施工1、施工道路、伴行道路、检修道路等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减小施工扰动范围,采取拦挡、排水等措施,必要时可设置桥隧;临时道路在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迹地恢复。2、主体工程动工前,应剥离熟土层并集中堆放,施工结束后作为复耕地、林草地的覆土。3、减少地表裸露的时间,遇暴雨或大风天气应加强临时防护。雨季填筑土方时应随挖、随运、随填、随压,避免产生水土流失。4、临时堆土(石、渣)及料场加工的成品料应集中堆放,设置沉沙、拦挡等措施。5、开挖土石和取料场地应先设置截排水、沉沙、拦挡等措施后再开挖。不得在指定取土(石、料)场以外的地方乱挖。6、土(砂、石、渣)料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沿途散溢,造成水土流失。1、本项目施工便道控制在占地范围内,并采取相应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量,施工便道在使用完毕后,进行迹地恢复。2、主体动工前剥离表土,本方案对表土补充临时堆放防护措施。3、本方案将提出施工管理要求。4、本方案拟对临时堆土补充拦挡排水措施。5、本方案将对开挖土石和取料场补充相关措施,并提出要求避免乱挖。6、本方案提出施工管理要求。通过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防治措施及施工管理要求,工程施工可以满足约束性规定要求。6工程管理1、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将施工过程中防治水土流失的责任落实到施工单位。合同段划分要考虑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取、弃土(石)方数量和临时占地数量。2、工程监理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监理单位控制水土保持工程的进度、质量和投资。3、在水土保持监测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监测的具体内容和要求,由监测单位开展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和防治效果的监测。4、建设单位应通过合同管理、宣传培训和检查验收等手段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控制。5、工程检查验收文件中应落实水土保持工程检查验收程序、标准和要求,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前完成水土保持设施的专项验收。6、外购土(砂、石)料,必须选择合法的土(砂、石)料场,并在供料合同中明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1、水土保持方案中将提出管理要求,按施工区域进行土石方调配。2,、水土保持方案中将提出管理要求。3、水土保持方案中将提出管理要求。4,、水土保持方案中将提出管理要求。5、水土保持方案中将提出管理要求。6,、水土保持方案中将提出管理要求。通过水土保持方案提出完善措施,工程管理可以满足约束性规定要求7工程的特殊规定陡坡开挖时,应在边坡下部先行设置拦挡及排水设施,边坡上部布设截水沟。本项目项目边坡布设了完善的拦挡及截排水沟。通过主体设计及水土保持方案提出的完善措施,可满足特殊规定。
表5-3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执行水利部水保[2007]184号文件情况表文件条款要求内容项目情况符合性第一条《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2005]40)、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限制类和淘汰类产业的开发建设项目。本项目不属于国发[2005]40号文中禁止类项目符合第二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内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建设项目。本项目所在区域不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符合第三条违反《水土保持》第二十条,在25度以上陡坡地实施的农林开发项目。项目不属于农林开发项目符合第四条违反《水土保持法》第十七条,在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的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内取土、挖砂、取石的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区不属于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告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符合第五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十九条,不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水工程。该项目不属于水工程项目符合第六条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关规定精神,国家发展和改革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展前期工作,但未能提供相应文件依据的开发建设项目。本项目有主管部门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文件符合第七条分期建设的开发建设项目,其前期工程存在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未落实和水土保持设施未按期验收的。本项目为新建的开发建设项目符合第八条同一投资主体所属的开发建设项目,在建及生产运行的工程中存在未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未落实和水土保持设施未按期验收的。本项目区投资主体为利川市红岭建材有限公司,其在建及投运的工程正在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基本符合第九条处于重要江河、湖泊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其他江河、湖泊的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内可能严重影响水质的开发建设项目,以及对水功能二级区的饮用水源区水质有影响的开发建设项目。本项目建设对区域水质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符合第十条在华北、西北等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未通过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的开发建设项目。项目位于湖北省,不属于华北、西北等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符合5.2主体工程比选方案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本项目有国土部门签发的项目选址意见书,不存在比选方案。5.3工程占地的分析与评价本工程占地面积8.95hm2,占地类型主要为灌木林地,未占用耕地或者其他水土保持设施用地。综上所述,项目工程占地比较合理。
5.4土石方平衡分析与评价本项目共开挖土石方177.94万m3,填方0.54万m3,调出销售173.17万m3,弃方4.23万m3。经现场勘查及业主介绍,露天采场岩层中混夹土层,开采中将产生大量土方,生产期开采产生的废石将销售到其他建设工程用作场地平整,土方及表土堆放在弃渣场,待生产期结束后复垦用,经估算后期复垦需回填土0.80万m3。经综合分析,主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弃渣,合理安置了表土的堆放。本方案建议主体工程在下阶段的工作中,应尽可能减少开挖土石方量,从而减少项目占地面积和扰动地表面积,将项目建设对当地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同时车辆在运输土石方的过程中,应采取苫盖措施,避免运输中土石方洒落。5.5弃渣场及临时堆土场设置合理性分析及优化考虑到生产期结束后,项目区进行土地复垦需要一定量的土石方,工程设置一处弃渣场,用于堆放一定量的土石方。经过分析设计资料及现场踏勘,弃渣场占地面积0.10hm2,占地类型为灌木林地,位于项目区北侧,周边无公共设施、工业企业、居名点、河流及湖泊,场地设置较合理。本方案建议施工单位在弃渣过程中,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施工时先修通施工便道,设置拦挡和排水防护,做到先拦后弃,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并进行撒播草籽进行防护,弃渣回填利用时,层层压实,施工完毕后,进行迹地恢复,减少水土流失。5.6工程施工工艺与施工时序的分析与评价项目工程施工均采用较为先进的施工工艺,采取以机械施工为主,适当配合人力施工;施工人员以专业化、机械化的施工队伍为主。本项目施工在开挖,回填设计时,合理调配开挖土石方,合理利用,利用了工程弃渣,有效防止和避免工程施工开挖土石方的大量流失符合水土保持要求。各项工程施工工序均预先安排截、排水沟的放样及开挖,排走施工区内的地表水,避免径流冲刷裸露面,有效防治水土流失危害,而后安排后续工作,符合水土保持要求。项目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从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施工道路及办公生活区布置、工程用水、电力和材料供应、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测量方面提出要求,科学地进行了人员、施工仪器和机械设备、材料等方面的组织,以保证项目高质量按期实施完成。精心组织安排,可有效的减少项目的施工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土流失危害;并且在设计和施工各环节中,强调环保意识,注意水土流失防治,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但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对于项目区内水土保持方面的考虑仍有不足,主要体现在施工期间水土保持措施落实和水土保持监理、监测,本方案将对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补充,并对其工程管理及施工中注意事项提出相关的建议,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完善,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5.7开发利用方案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的分析与评价5.7.1开发利用方案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⑴工程措施①开发利用方案中对露天采场富含腐殖质的表层土进行了剥离,并集中堆放,避免了表土的浪费,而且解决了后期绿化用土的来源问题,减少借土数量。表5-4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数量及投资统计表分区措施类型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万元)露天采区表土剥离㎡248002.66.45合计6.455.8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项目工程的性质及特点,对工程施工期、自然恢复期及运行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5.8.1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施工单元的开挖和填筑会对原始地貌造成较大的扰动,导致地表原始植被的丧失和土壤结构的破坏,使得地表土壤的抗冲蚀能力降低,为水土流失的加剧提供了条件。拟建项目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表详见表5-5。表5-5拟建项目工程施工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表工程单元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工业广场回填扰动原地貌,破坏地表原始植被,破坏土壤结构露天采场开挖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弃渣场压占扰动地表,破坏地表植被道路区对占地范围内植被和地表土壤造成破坏,道路边坡裸露易加剧水土流失5.8.2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项目工程自然恢复期内,建筑物及一部分地面已硬化,不会产生土壤侵蚀。对于采取工程拦挡的砌石直接将土壤侵蚀源与侵蚀动力阻断和
分隔,所以正常情况下不会再产生大的土壤侵蚀。而对于采用植物措施进行防护的一些工程单元,在自然恢复期植物措施尚未完全发挥其水土保持功能之前,受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仍会有轻度的水土流失发生。但随着植物的生长,覆盖度增加,水土流失将会逐渐得到控制,并降低到容许水土流失强度或以下。5.8.3生产运行期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项目在生产运行期,水土流失还会产生,尤其是露天采场、工业场地、破碎站在继续使用,暂时不能全部完成植物措施,废矿堆放的表面和场地的表面还会裸露,易遭到雨水溅蚀,坡面冲刷,覆盖度不能提高,不能完全控制水土流失,但通过配套的工程措施把水土流失强度降低。5.9结论性意见经过对项目工程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总体布局、施工工艺及生产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及工程管理符合约束性规定;经分析,项目工程不存在限制性的制约因素,因此,本方案认为工程选址合理。项目工程在各项工程单元中采用的工程措施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水土流失效果,但露天采场、工业广场、连接道路、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不够完善,或者未进行设计,需要在本方案中进行补充或完善。项目在施工期,填挖、施工、堆土、办公生活区与施工道路的布设、设备材料运输及其他土石方的挖填等施工活动都将扰动地表、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工程开挖或回填的各个工程单元是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敏感单元。而在自然恢复期,本项目建筑物、工程硬化部分正常情况下不会产生侵蚀;随着植物措施逐渐发挥效用,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
6防治责任范围及防治分区6.1防治责任范围6.1.1确定原则根据《水土保持法》第21条中规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以下两方面:1.项目建设区:指开发建设单位的征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是工程建设直接造成地貌、土地、植被损坏和扰动的区域,是治理的重点区域。本工程露天采场、工业广场、连接道路和弃渣场。2.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6.1.2防治责任范围的确定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主要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两个方面。项目建设区是指开发建设单位的征地范围、租地范围和土地使用管辖范围。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要求,结合现场调查,本项目建设区包括露天采场、工业广场、连接道路和弃渣场。其面积确定以施工征占地为准。直接影响区是指项目建设区以外由于开发建设活动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范围。根据本项目主体设计,结合现场调查可知,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周边区域造成水土流失危害的直接影响区主要包括:(1)矿山开采线上边坡外2m,下边坡外5m范围作为露天采场直接影响区;(2)连接公路上边坡外2m,下边坡外5m范围作为直接影响区;(3)弃渣场周边2m范围,挡渣墙下游5m范围作为直接影响区;(4)工业场地周边5m范围作为直接影响区。综上所述,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9.83hm2,其中项目建设区面积8.95hm2,直接影响区面积0.88hm2。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面积具体见表6-1,防治责任范围见附图5。
表6-1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表单位:hm2序号防治分区防治责任范围合计(hm2)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1露天采场8.280.608.882工业广场0.360.100.463矿山道路0.110.140.254弃渣场0.200.040.24合计8.950.889.836.2防治分区根据项目工程建设时序基本相同、功能接近、工程布局相对集中等划分水土保持防治区。项目区所处的水土流失类型区为西南土石山区,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相关内容,结合防治责任范围各功能区工程施工特点、扰动类型及程度和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等进行分区,将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划分为4个三级防治区,分别为露天采场、工业广场、矿山道路和弃渣场,详细分区见表6-2。表6-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表单位:hm2序号防治分区项目组成面积(hm2)备注1露天采场防治区露天采场8.282工业广场防治区加工区、堆料区、办公区0.363矿山道路防治区矿山连接道路0.114弃渣场防治区矿区弃渣场、表土存放场0.20合计8.95
7水土流失预测7.1预测的目的原则7.1.1预测目的根据工程建设生产工艺特点,在调查和计算出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损坏、扰动地表植被面积,弃渣(土)的来源、数量、堆放方式、地点及占地面积等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对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的形式、强度、数量、危害等作出预测评价,为尽可能减少对原有地貌的破坏,合理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及各单项防治措施设计,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保障工程将来的安全运营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7.1.2预测原则根据本工程建设生产所产生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预测的原则如下。(1)本工程属建设生产类项目,产生水土流失的阶段为项目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因此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项目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建设期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生产运行期还应对方案服务期内生产运行期间的弃渣量等进行分析;(2)所有的预测方法、预测内容和预测结果等,均在“主体工程正常设计功能基础上,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进行水土流失预测分析;(3)本水土保持方案主要对扰动损坏原地表及表土堆放等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土壤侵蚀原理进行定量分析。7.1.3预测范围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的范围主要是防治责任范围内的项目建设区。根据防治责任范围各功能区工程施工特点、扰动类型及程度和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类型等结合水土流防治分区,将项目区划分为4个预测分区,即露天采场区、工业广场区、连接道路区、弃渣场区。根据预测分区再按工程建设内容、施工时段、扰动类型和特点划分预测单元,各预测分区、预测单元划分及水土流失特点分析如表7-1。
表7-1水土流失预测分区、预测单元划分及水土流失特点预测分区预测单元面积(hm2)水土流失特点露天采场防治区露天采场8.28施工初期开挖形成的开挖面和回填形成的填筑面,在受雨水溅击和面上集水冲刷等作用下形成面蚀、沟蚀,是多个相对集中的点、面流失区。基础硬化施工结束后水土流失减弱。工业广场防治区加工区、堆料区、办公区0.36施工期开挖形成的开挖面和回填形成的填筑面,在受雨水溅击和面上集水冲刷等作用下形成面蚀、沟蚀,是多个比较集中的面、线流失区。矿山道路道路防治区矿山连接公路0.11施工初期开挖形成的开挖面和回填形成的填筑面,在受雨水溅击和面上集水冲刷等作用下形成面蚀、沟蚀,是多个相对集中的点、面流失区。基础硬化施工结束后水土流失减弱。弃渣场防治区弃渣场0.20施工期开挖形成的开挖面和回填形成的填筑面,在受雨水溅击和面上集水冲刷等作用下形成面蚀、沟蚀,是多个比较集中的面、线流失区。7.2预测时段本项目为建设类项目,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中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要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将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分施工期、生产运行期和自然恢复期三个时段。本项目工期为3个月。预测时段根据各单元扰动时间,结合产生土壤流失的时段,按最不利条件确定,超过雨季长度不足一年按全年计,未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经对项目所在区其他建设项目建成植被破坏后的恢复情况调查,生产运行期7.34年,项目区植被自然恢复一般需要1年时间,详见表7-2。表7-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划分表单位:年序号预测分区面积hm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年)合计建设期生产运行期自然恢复期1露天采场区8.280.257.3418.592工业广场区0.360.257.3418.593矿山道路区0.110.257.3418.594弃渣场区0.200.257.3418.597.3预测内容与方法7.3.1水土流失预测内容
根据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规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内容主要包括:(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面积预测;(2)弃土、弃渣量预测;(3)损坏、侵占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预测;(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面积预测;(5)可能产生水土流失总量预测;(6)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7.3.2预测方法(1)可能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工程建设生产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情况,根据主体工程设计资料,结合实地查勘和图面量测、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2)可能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和面积本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对水土保持设施的破坏情况,在查阅项目技术资料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和图面直接量测、数据统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测算。对于损坏的水土保持工程设施,通过在项目区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得到。(3)弃土弃渣量预测工程建设产生的弃土弃渣量,根据主体工程设计中确定的土石方数量,经平衡分析后得到。(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预测本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通过主体工程资料和原地形地貌、地质、土壤、植被、气候等因子综合判定和计算得到。(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本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预测,是在调查建设项目对地面表层、植被扰动情况、弃渣组成及其堆放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侵蚀原理,对原生水土流失量采用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扰动地表流失量采用类比法进行预测,对弃渣流失量采用流失系数法进行预测,从而得出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①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原生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分析计算:
(公式7-1)式中:Wi——原地貌水土流失量,t;i——不同土地利用类型;Mi——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t/km2·a;Fi——不同的地貌单元面积,km2;Ti——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年(a)。因工程建设生产扰动地表而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和原生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相同,采用土壤侵蚀模数法进行预测。②弃渣流失量预测对于以弃渣流失为主的区域,用流弃比法预测,其表达式如下:å==´(公式7-2)式中:W2——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t;Si——弃渣量,t;ai——弃渣流失系数;i——不同的地貌单元;③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预测(公式7-3)可能新增水土流失量按下式计算:(公式7-4)式中:W——土壤流失量,t;ΔW——新增土壤流失量,t;
F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面积,km2;Mji——某时段某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t/km2·a;ΔMji——某时段某单元的新增土壤侵蚀模数,t/km2·a,只计正值,负值按0计;Tji——某时段某单元的预测时间,a;i——预测单元,i=1、2、3、........,n;j——预测时段,j=1、2、3,指施工准备期、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在具体计算时,将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并结合工程区域的自然条件,经综合分析确定有关的计算参数。7.3.3水土流失预测7.3.3.1原生水土流失预测1.土壤侵蚀模数取值根据当地水土保持相关资料,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以1:2000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勾绘、量算,参照《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和面蚀分级等指标,并考虑项目区的地形地貌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各预测单元的原生侵蚀模数具体见表7-3:表7-3原生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序号工程名称自然因素原生土壤侵蚀模数备注1灌木林地灌木覆盖65%坡度约30度左右600t/km2.a轻度侵蚀根据各个防治分区占地类型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各个防治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见下表7-4。表7-4各分区平均侵蚀模数序号预测分区预测单元平均土壤侵蚀模数t/km2.a1露天采场区露天采场6002工业广场区加工区、堆料区、办公区6003矿山道路区矿山连接公路6004弃渣场区表土剥离层6007.3.3.2扰动地表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预测1、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确定
本项目建设期间的水土流失最主要产生在各项新建工程区域。各项建设工程由于工程施工扰动地表,破坏植被,降低项目内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根据项目内地形地貌、施工工艺及现阶段施工情况,同时咨询利川市水保相关专家后,初步确定建设期内露天采场土壤侵蚀模数为10000t/km2·a,矿山道路、工业广场土壤侵蚀模数为5000t/km2·a,弃渣场土壤侵蚀模数为8000t/km2·a。运行期露天采场扰动地表的形式主要为挖损,工业场地、矿山道路及弃渣场扰动地表的形式主要为压占。初步确定露天采场土壤侵蚀模数为8000t/km2·a,矿山道路、工业广场土壤侵蚀模数为5000t/km2·a,弃渣场土壤侵蚀模数为8000t/km2·a。工程运行期结束后,进入自然恢复期。各区域进行植被恢复,水土流失达到轻度流失,故自然恢复期土壤侵蚀模数取1000t/km2·a。表7-5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取值表序号预测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t/km2.a建设期运行期自然恢复期1露天采场10000800010002工业广场5000500010003矿山道路5000500010004弃渣场8000800010002、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预测预测期内本项目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458.31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4997.05t。其中: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216.87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03.45t;运行期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151.94t,新增水土流失量4757.80t。具体计算见表7-6。表7-6项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预测单元预测时段土壤侵蚀背景值扰动后侵蚀模数侵蚀面积侵蚀时间背景流失量预测流失量新增流失量中低山区t/(km2.a)t/(km2.a)hm2attt露天采场建设期600100008.280.2512.42207.00194.58自然恢复期60010008.28149.6882.8033.12运行期60080008.287.34364.654862.014497.36工业广场建设期60050000.360.250.544.503.96自然恢复期60010000.3612.163.601.44运行期60050000.367.3415.85132.12116.27弃渣场建设期60080000.200.250.304.003.70自然恢复期60010000.2011.202.00.80运行期60080000.207.348.80117.44108.64矿山道路建设期60050000.110.250.161.371.21自然恢复期60010000.1110.661.100.44运行期60050000.117.344.8440.3735.53合计8.958.59461.265458.314997.05
7.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本项目在建设及生产运行过程中,其可能产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破坏地表植被、改变地貌,加剧水土流失本工程建设期运输道路、工业广场、办公生活及其它设施的修建对占地区域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全部破坏。运行期露天采场采矿和弃渣场堆渣形成大范围的区域内地表植被破坏,原地貌发生改变。使区域内原生植被的拦沙蓄渗功能丧失,是区域内水土流失趋于严重。(2)对社会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该工程的建设为进一步促进地区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若工程建设弃渣得不到有效拦挡,采场的边坡得不到有效的防护,必将使项目区水土流失加剧,危及项目区周边农田、道路和房屋,给周边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将会产生或激化企业与当地群众的矛盾,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不利于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3)对周边区域造成影响由于项目建设及运行过程中破坏了原地貌自然侵蚀状态下的系统,区域内植被遭受破坏,使区域地表裸露,抗蚀能力降低,使区域水土流失加剧。弃渣不妥善处理,随处堆弃,给水土流失提供物质基础,同时造成周边植被有被掩埋、压覆的可能,使区域内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使泥沙直接汇入乐各河,增加了河流泥沙量,洪水宣泄不畅,影响河道行洪。(4)对主体工程安全运营的影响工程建设导致的水土流失与工程本身的安全息息相关。工程建设扰动地表,破坏植被,由此诱发的水土流失,对企业的运营安全会造成一定影响。7.4预测结果综合分析及指导意见7.4.1预测结果经分析计算,本项目水土流失预测主要结果如下:(1)建设生产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类型为水力侵蚀,水土流失重点时段为工程建设期与生产运行期;(2)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为8.95hm2,造成水土流失面积为8.95m2;(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数量为8.95hm2,主要为灌木林地;(4)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量为5458.31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4997.05t。其中: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216.87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03.45
t;运行期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151.94t,新增水土流失量4757.80t。7.4.2综合分析项目可能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分布情况见表7-7。表7-7可能造成新增水土流失分布情况表序号预测分区地表面积(hm2)新增流失量(t)所占比例(%)1露天采场8.284725.0694.62工业广场0.36121.672.43矿山道路0.1137.180.84弃渣场0.20113.142.25合计8.954997.05100从表7-7可知,本项目建设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露天采场,因此露天采场是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具体分析如下:(1)从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工程对当地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对原有地貌、土体结构和植被造成不同程度地破坏,使之丧失或降低了原来所具有的保持水土的功能,以及矿石露天开采产生的大量弃渣,在遇到不利的气候条件的情况下,即可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2)根据水土流失预测强度和总量,本项目水土流失监测的重点时段为生产运行期,重点监测区为弃渣场和露天采场。(3)生产运行期应针对各区造成水土流失的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案,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遏制新增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发展;(4)在自然恢复期,随着各区施工的结束,对各个工程单元的硬化、绿化已完成,工程措施首先发挥出有效的防护作用,而植物措施则需要一定的生长时间,在植被恢复期不能发挥全部有效的作用,当植物措施实施一定时期后,其保水保土作用开始增强,水土流失也在逐步减弱。7.5.3防治的指导性意见
从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可以看出,本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区域为露天采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为使项目生产建设过程中新增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保护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必须适时适地实施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从建设期至运行期结束,露天采场一直在挖损土石方,扰动地表严重,本方案将从水土保持的角度对其布置水土保持工程、植物、临时措施,主体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施工,杜绝弃土弃渣随意排放。7.5.4施工进度安排的意见本项目水土流失主要为水蚀,因此在主体施工安排尽量避开雨季。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在施工时相互配套,特别做好临时防护工程,减少施工中的水土流失。7.5.5水土保持监测的指导性意见通过分析,土石方开挖、回填量较大,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不容忽视。根据“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治理方针。本方案增加了必要的防治措施。对各区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理是本方案的重点。现根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一、水土流重点时段和工程进度安排的意见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雨季。根据降雨情况分析,工程所在地区土壤侵蚀最易发生在5、6、7、8、9月份。根据预测结果,工程水土流失集中在施工期,尤其是土石方挖填期水土流失严重且集中,建议在施工中注意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缩短施工期松散表土裸露时间,避开强降雨季节。水土保持工程一定要先做好排水及拦挡措施后再开挖,坚持“先拦后弃(填)”的原则。二、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的意见由预测可知,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露天采场、工业场地。具体表现为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挖、回填及破坏原地表形成的裸露面水土流失可能达到剧烈侵蚀程度,而临时堆土的大量堆积,也易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还可能产生崩塌等重力侵蚀。因此,本方案将上述区域作为重点防治区域。三、防治措施综合意见根据项目区占地条件、环境特征、工程特点及项目区土地利用规划要求,水土流失防治应结合主体工程已有的水土保持工程,在工程水土流失的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补充相应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完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8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局8.1防治目标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的有关规定,本项目的防治标准等级为建设生产类一级标准,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如下:⑴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474.4mm,根据规定,项目区扰动土地整治率设计水平年目标值为95%。⑵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1474.4mm,根据规定,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总治理度防治目标值需在一级标准值的基础上加以修正,修正值为+2,最终确定设计水平年水土流失总治理度目标值为92%。⑶根据规定,项目区现状土壤侵蚀强度以微、轻度为主,因此,项目区设计水平年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7。⑷拟建项目地处中低区,根据规定,拦渣率施工期目标值为98%,设计水平年目标值为98%。⑸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林草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防治标准亦因降水量因素在一级标准值基础上进行修正,林草植被恢复系数修正值为+2,林草覆盖率修正值为+2,项目区设计水平年林草植被恢复率目标值为99%,林草覆盖率目标值为27%,项目区设计水平年防治目标值详见表8-1。表8-1设计水平年防治目标一览表防治指标标准值按降水量修正按土壤侵蚀强度修正按地形修正采用标准施工期设计水平年施工期设计水平年扰动土地平整率(%)95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90+292土壤流失控制比0.70.80.70.8拦渣率(%)95989898林草植被恢复率(%)97+299林草覆盖率(%)25+227
8.2防治措施体系布设8.2.1防治措施体系布设应遵循的原则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的要求,结合主体工程设计,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布局遵循以下原则:1、贯彻执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严格遵循国家对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全国生态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2、结合水土流失预测结论及水土流失危害分析,对各开挖回填边坡进行重点防治,并及时布设工程、植物和临时措施;应加强监督指导,对产生的临时堆渣进行重点监督。3、根据“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的水土保持方针,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结合主体工程规划,以防治水土流失为目标,做到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相结合,预防保护、临时防护与永久防护相结合,形成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4、水土保持措施做到技术可行,投资经济。挡渣墙、截、排水沟等措施应根据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确定断面尺寸,建筑材料尽量选用当地材料和开挖的弃料。植物措施应根据当地立地条件首选乡土树(草)种,同时考虑绿化美化效果。5、分析主体工程设计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及防治效果,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做到与主体工程建设以及其它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不重不漏。6、水土保持措施作为生态建设的一部分,一定要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8.2.2防治措施体系布设防治措施总体布局的思路是:在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水土流失特点、项目建设施工工艺,提出各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设计和布局方案,补充完善植物措施、工程措施、临时措施,形成一个全方位、多功能综合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体系,使项目区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有效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根据不同防治分区水土流失特点和各自地形地貌、地质、土质等特点进行防治,提出具体对策和措施。项目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见表8-2。表8-2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表
分区防治区域时段防治措施措施类型工业广场防治区建筑物周边、场地内建设期排水沟、沉沙池工程措施方案新增场内空闲地建设期种植马尾松、播撒草籽植物措施方案新增施工材料堆放处建设期袋装土拦挡临时措施方案新增建设期塑料薄膜苫盖临时措施方案新增露天采场防治区采场表层建设期表土剥离工程措施主体设计场地周边建设期截、排水沟、沉沙池工程措施方案新增最终开采平台运行期播撒草籽、种植刺槐、胡枝子、爬山虎植物措施方案新增开挖露裸处建设期塑料薄膜苫盖临时措施方案新增弃渣场防治区场地西南侧建设期挡土墙工程措施方案新增场地内建设期表土剥离工程措施方案新增场地周边建设期排水沟、沉沙池工程措施方案新增建设期种植马尾松、爬山虎、播撒草籽植物措施方案新增场地内建设期播撒草籽临时措施方案新增建设期塑料薄膜苫盖临时措施方案新增矿山道路防治区车辆出口处建设期车辆冲洗设施工程措施方案新增道路内侧建设期排水沟、沉沙池工程措施方案新增道路两侧建设期行道树植物措施方案新增8.2.3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应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按照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局部与整体防治、单项措施与综合防治相协调、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按分区进行措施布置。本方案中水土保持工程由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工程措施包括各分区的拦挡和防护工程、排水工程(包括排水沟、截水沟、沉沙池等)等,植物措施包括边坡及场地绿化等,临时措施包括临时拦挡、临时苫盖、临时排水、临时植草等措施。主体工程在设计时,为了保障主体工程的安全及施工顺利进行,对工程措施的考虑较全面,而对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考虑不足。根据水土保持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在已有防护措施的基础上,需补充相应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及临时措施,控制后期因工程施工而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量。8.3防治措施设计8.3.1设计原则(1)实事求是,因地制宜。(2)科学论证,准确选型。(3)就地取材,经济可行。(4)交通方便,有利施工。(5)计算公式应用正确,参数选用合理。(6)科学设计,安全有效。8.3.2设计标准1、工程防御标准。本项目的主要工程措施为挡土墙、排水沟及沉沙池等。挡土墙按《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设计,截、排水沟及沉沙池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4-2008)进行设计,并结合本地已有经验确定。2、植物措施。本着“适地适树(草)”、基本功能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的原则确定各防治分区的优选树草种。植物种植技术主要为植树、种草(草坪)、花卉种植等技术,依据“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选择优良乡土树种或草种对本项目进行绿化。选种时考虑以下方面:A、选择耐寒、耐旱、耐瘠薄、能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速生、根系发达、固土能力强的树种。B、选择耐寒、耐旱、耐瘠薄、繁殖容易、根系发达、保水固土能力强的草种。C、选择有较强的抗噪音、抗污染、净化空气能力强的树种。D、选择易种、易繁、易管、抗病虫害能力强的树种。E、选择树型美观,具有良好景观效果,与附近植被和景观协调且树种来源丰富,经济可行的树种。3、种植乔、灌木(1)苗木选择苗木的好坏是保证绿化成功的关键,因此在苗木选择上应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苗木的成活率。
1)外观要求。所选植株应健壮,无病虫害及机械损伤;茎干通直圆满、枝条茁壮、组织充实、顶芽健壮、木质化好;针叶树必须具有完整健壮的顶芽。2)种植要求。根系发达,主根顺直,短而粗壮;侧根多,根系有一定长度。不同树种对根系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易成活的落叶乔木树和绿矮篱,采用裸根苗。其根系要求见表8-3。表8-3工程备选绿化植物一览表树草名称特点特性用途香樟树冠四季常青,春季换叶,叶薄草质,卵形成椭圆状圆卵形,树形巨大如伞,能遮阴避凉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景观绿化大叶黄杨小枝略为四棱形,枝干屈曲,枝叶密生,树冠球形,单叶对生,倒卵或椭圆形,花绿白色喜光,较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寒,极耐修剪整形景观绿化马尾松马尾松树干较直;外皮深红褐色微灰,纵裂,长方形剥落;内皮枣红色微黄。心边材稍明显。边材浅黄褐色,甚宽,常有青皮;心材深黄褐色微红。不耐庇荫,喜光、喜温恢复植被小叶黄杨多枝灌木,小枝微有毛,叶长圆状倒披针形,生产极慢抗毒能力强景观绿化刺槐落叶乔木,树皮灰黑褐色,纵裂;枝具托叶性针刺,小枝灰褐色,无毛或幼时具微柔毛。刺槐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恢复植被胡枝子中生性落叶灌木、耐阴、耐寒、耐干旱、。耐瘠薄具有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格等特点。恢复植被爬山虎属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常攀援在墙壁或岩石上。适用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广泛。周边垂直面绿化结缕草与杂草竞争能力极强,易形成均一致密、平整美观的草坪,耐践踏喜光、抗旱、耐高温恢复植被白三叶耐寒、耐热匍匐茎蔓延力强恢复植被表8-4带土坨根苗苗系标准出圃苗木胸径(cm)根系水平(cm)根系深度(cm)
3~440~5025~354~550~6035~405~660~7040~456~870~8045~558~1080~10055~6510~12100~11065~75>12120以上80左右3)特殊要求。针叶树、阔叶常绿树需用带土坨的树苗,树苗移植时应细心挖掘,并对根部土坨用塑料布进行捆扎。4)美观要求。栽植时对树苗冠形和规格也有严格要求,一般防护林带和道路两旁定植的苗木,要求树干高度合适,树冠完整,分枝点高度基本一致,有3~5个分布均匀、角度合适的主枝。栽在同一行内的同一批苗木个体不能相差太大,高差不超过±1~2m,胸径不差2cm。相邻植株规格应基本相同。花和灌木高度应平均在1m左右,有主干或分枝3~6个,根际有分枝,冠形丰满,观赏树木要求形态多姿,冠形优美;常绿树要求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中轴明显的针叶树,要求有新梢生长,树干基部枝条不干枯。(2)整地方式与时间整地是改善土壤结构、蓄水保墒和保持水土、改善苗木生长条件、提高苗木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整地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绿化工程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根据道路沿线土壤条件和绿化要求,多采用穴状整地。坑穴大小(坑径×坑深)为乔木60cm×60cm,灌木为60cm×40cm,整地时间一般为春、秋两季进行,因项目区地处沮漳河流域,降雨充沛、土质和水肥条件较好,春季、秋季均可进行。(3)栽植方法带土坨根苗栽植时,首先要扶正苗木,苗入坑后用表土填至坑1/3处,将苗木轻轻上提,保持树身正直,树根舒展,栽植后埋土乔木比原根径深10~15cm,灌木比原先深5~10cm,然后用回填土埋实。移栽时应将树形及长势较好的一面朝向观赏方向,弯曲的树种,应将变曲的一面朝向主风方向,栽植后行、列应对齐。栽好后用多余的土在树坑外修一个浇水土埂。
带土坨的苗木栽植时,先把树苗放入挖好的坑中,然后定位、放好、放稳后,将包装塑料布打开、取出;分层填好土坑,并分层踩实;踩时不得触及土坨,以防破碎,修好浇水土埂,其它要求与上相同。所有苗木定植前,最好在土坑内施厩肥或堆肥10~20kg,肥上覆表土10cm,然后再放置苗木定植、浇水。(4)抚育管理苗木栽植后,应及时浇水2~3次,每年穴内除草2~3次,另外还需定时整形修剪。4、种草(1)平整土地:种草或种植草坪前先彻底清除土壤中的杂物,然后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作基肥,再对土壤进行深翻、耕耘,把草坪地平整为中央稍高,四周略低,有0.2%左右排水坡度的样子,再加入土壤改良剂,对土壤进行改良。(2)种草、铺设草坪1)种草主要采用直接播撒种子法,春、夏、秋雨后直播。播种方法是:条带均匀撒播、种子掺土拌和撒播。草种撒好后,应立即覆土,厚约1cm,并进行滚压。大面积播种时,可用细齿耙,往返拉松表土面,使草籽被土覆盖。养护管理:种上草籽后,在出苗前后应及时浇水;苗期内应经常清除杂草,施肥、防治病虫害。2)草坪铺设主要采用分栽草根、铺设草块、草皮的方法。分栽草根。具体做法是:在春季4~5月份,将草株连根掘起,把密集的草丛分成小束,栽在空场地上。多用穴栽,穴深5~10cm,穴距20cm×30cm或15cm×20cm,1m2的草皮可栽成5~8m2的新草坪。铺设草皮、草块。这种方法形成草坪最快,把选好的草源,分切成块,用平铲铲成3~5cm厚、30cm~30cm见方的草块,运到场地上直接铺设成草坪。草块用品字形交错排列,草块间可留1cm宽的夹缝,夹缝中填入沙壤土,铺好后用石碾压平,并及时喷水。草坪养护。草坪铺好后及时浇水,清除杂草,施肥、滚压、防治病虫害;在草坪形成后,经常进行修剪、切草边,使其整齐、平坦、美观。5、花卉种植(1)整地施肥在种植花卉前,要认真整地、施足底肥,保证地墒。(2)种植方法主要采用分苗移植方法。在4~5月,花卉小苗长到3~4cm高时,将小苗分开栽植,株距一般为15~20cm
。分苗栽植最好在阴天、雨前或傍晚前进行。小苗移植后及时充分浇水。(3)管理花卉栽植后,主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浇水、按时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禁止摘采和其它一切破坏。6、植物措施管理技术要点(1)幼林抚育管理包括补植、松土、除草、灌水、修枝和平茬,对于成活率低于85%的灌木林地要进行苗木补植,同时要禁止放牧和人为破坏,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2)植苗造林所用的苗木必须是未受冻害、未损伤、根系较完整、失水少且经过较短时间和距离运输的苗木,尤其以附近苗圃繁育的优质壮苗为佳;草坪播种后洒水,保持土壤湿润至全部出苗。(3)乔木树种选用2年以上的实生壮苗,苗高1.5m左右;经济林柑橘选用2年以上嫁接苗,苗高1.2m左右;播撒草种密度要达到基本要求。分区植物措施详见表8-5。表8-5分区植物种类配置表防治区植物种类配置藤本草乔木工业广场防治区/白三叶草籽马尾松矿石堆场防治区/白三叶草籽马尾松弃渣场防治区爬山虎白三叶草籽马尾松露天采场防治区爬山虎白三叶草籽刺槐、胡枝子矿山道路防治区//马尾松7、立地条件分析(1)地形地貌矿区属中低山区地貌,总的地貌特征是中部低,南、北两侧高。(2)气象矿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3)灌溉条件根据项目区所在气候区特点,降雨充沛,水分比较充足,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矿区建设有一处水池,能满足植物措施的基本用水
。本方案对植物措施的布设,适宜当地抗寒、耐旱、耐贫瘠、适应力较强的草种树木,因此,植树种草不需要采取灌溉措施,采用植草结合自然恢复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8.3.3工程防御标准及树草优选1、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1994),确定各建筑物等级均为Ⅴ等5级;2、挡土墙抗滑不小于1.3,抗倾安全系数不小于1.5;3、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16453.4-2008),确定截排水沟设计标准按10年一遇1h最大降雨量设计。4、树草种选择,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地适草”的原则,确定该工程的草为白三叶草籽;树种以种树及乔灌木相结合,选用马尾松、刺槐、胡枝子和爬山虎。树草种生物习性见表8-6。表8-6树草种一览表树(草)种生物习性马尾松不耐庇荫,喜光、喜温刺槐、胡枝子喜光,较耐寒,耐干旱,喜湿润,耐贫瘠,可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生长较快爬山虎喜光,较耐寒,耐干旱,喜湿润,耐贫瘠,生长较快攀爬效果好白三叶适应性强,耐旱、耐热、耐潮,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8.3.3分区防治措施典型设计8.3.3.1工业广场防治区工业广场占地面积0.36hm2,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如下:1、工程措施:排水沟、沉沙池a、排水沟排水沟设计根据《湖北省暴雨统计参数图集》,根据利川市水文资料,十年一遇1小时暴雨强度为40.9mm。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的规定,本方案排水沟断面设计如下:Q=0.278KIF式中:Q-设计频率产生的洪峰流量,m3/s;K-径流系数,取0.30;
I-平均1h降雨强度,mm/h;F-汇水面积,km2。经测算,本项目汇水面积为4.50hm2,其洪峰流量计算详见表8-7。表8-7洪峰流量计算表分区1h最大降雨量汇水面积洪峰流量mmhm2m3/s工业广场40.904.50.153根据设计频率暴雨坡面最大径流量,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式中:A-截排水沟断面面积,m2;C-谢才系数,C=(1/n)R1/6;R-水力半径,m;i-截排水沟比降,取0.005;n—截、排水沟糙率,取0.020;截水沟断面形状为矩形,利用Excel的“单变量求解”计算,考虑安全超高10cm。计算成果见表8-8。表8-8截水沟过水断面计算成果表断面底宽m沟深m湿周m粗糙n谢才系数C水力半径R底坡i过流能力m3/s矩形0.400.401.000.0236.840.160.0050.167根据计算,排水沟断面尺寸为40cm×40cm,过量能力为0.167m³/s,符合设计要求。参照当地水土保持治理经验和施工难易程度,综合确定本项目的排水沟为砖砌矩形断面,砖衬砌12cm。根据实际情况在场地内修建排水沟,共需修建砖砌截水沟460m,开挖土石方153.09m3,砌砖44.16m3,砂浆抹面73.59m2,混凝土29.43m3。b、沉沙池本方案补充设计沉沙池,用于沉淀汇水中夹杂的泥沙。沉沙池平面尺寸为2.0m×1.5m,深1.0m,墙体采用砖砌衬砌,砌砖厚度为24cm,底板采用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10cm。根据计算需布设沉沙池2个,需开挖土石方10.6m3,砌砖2.8m3,混凝土0.96m3。2、临时措施:塑料薄膜苫盖,装土石方沙袋临时拦挡
场地内材料堆放处采用袋装土拦挡,临时挡墙采用梯形断面,高1m,顶宽0.5m,底宽1m。所装土石方来源于弃渣场,开采结束后撤除袋装土袋。经计算供需临时挡墙140m,共需袋装土105.0m3,材料堆放处表面采用塑料薄膜苫盖,苫盖面积560m2。3、植物措施:撒播白三叶草籽、种植马尾松在场地外侧种植马尾松,种植间距2m*2m,在场地空闲地撒播白三叶草籽,用量为1kg/100m2。根据计算,撒播草籽0.08hm2,种植马尾松182株。工业广场补充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数量详见表8-9。表8-9工业广场防治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数量表水土保持措施单位数量工程措施1排水沟m460开挖土石方m³153.09砌砖m³44.15砂浆抹面m273.59混凝土m³29.432沉沙池个2开挖土石方m³10.60砌砖m³2.80混凝土m³0.96植物措施栽植马尾松株65撒播白三叶hm20.36临时措施塑料薄膜苫盖m2560袋装土拦挡m3105.08.3.3.2露天采场防治区露天采场占地面积8.28hm2,是本项目的重点防治区域,其防治措施如下。1、工程措施:截排水沟、沉沙池a、截排水沟本方案在露天采场开挖面边界布置截水沟,在最终开采台阶底部布置排水沟。将汇水引入沉沙池及自然排水系统,防止汇水冲刷开挖面,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根据工业广场中排水沟的计算公式,本区截、排水沟尺寸为40×40cm,经现场勘测及绘图露天采场共需修建截、排水沟1862m,需开挖土石方619.67m3,砂浆抹面297.92m2,砌砖178.75m3,混凝土119.17m3。
b、沉沙池截水沟汇集的雨水经沉沙池沉沙后,排入自然排水系统。根据工业广场沉沙池的设计,本区沉沙池用于沉淀汇水中夹杂的泥沙。沉沙池平面尺寸为2.0m×1.5m,深1.0m,墙体采用砖砌衬砌,砌砖厚度为24cm,底板采用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10cm。根据计算需布设沉沙池2,需开挖土石方10.6m3,砌砖2.80m3,混凝土0.96m3。2、植物措施:播撒白三叶,种植胡枝子、刺槐在采空区及开采平台拟进行植被恢复,经现场勘查及计算,播撒白三叶草籽8.28hm2,用量为1kg/100m2;种植胡枝子、刺槐各20700株,种植株距2m*2m;开采平台斜坡处种植爬山虎,种植株距1.5m*1.5m,共种植爬山虎1779株。3、临时措施:裸露地临时苫盖建设过程中,对开挖的裸露地采用塑料薄膜临时苫盖,苫盖面积0.20hm2。露天采场补充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数量详见表8-10。表8-10露天采场防治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数量表水土保持措施单位数量工程措施1排水沟m1862开挖土石方m³619.67砌砖m³178.75砂浆抹面m2297.92混凝土m³119.172沉沙池个2开挖土石方m³10.60砌砖m³2.80混凝土m³0.96植物措施种植刺槐株20700种植胡枝子株20700撒播白三叶hm28.28种植爬山虎株1779临时措施塑料薄膜苫盖m220008.3.3.3弃渣场防治区本区占地面积0.20hm2,其防治措施如下。1、工程措施:排水沟、挡土墙、表土剥离
a、排水沟本方案在弃渣场顶部及两侧布置排水沟。将汇水引入沉沙池及自然排水系统,防止汇水冲刷土石方,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根据工业广场中排水沟的计算公式,本区排水沟尺寸为40×40cm,经现场勘测及绘图矿石堆场共需修建排水沟140m,需开挖土石方46.59m3,砂浆抹面22.40m2,砌砖13.44m3,混凝土8.90m3。b、表土剥离弃渣场在堆土之前先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约0.20m,剥离面积0.20hm2。c、挡土墙由弃渣场未采取拦挡措施,雨季容易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因此在弃渣场南侧布置挡土墙。挡土墙根据《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进行设计,挡土墙根据《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进行设计,挡土墙采用M10浆砌石砌筑,挡土墙高3m,墙顶宽1m,墙面坡度为1:0.2、背坡面坡度1:0.25,前、后墙趾宽度0.6m,埋深0.6m,浆砌石容重γ=23.0kN/m3,墙体与地基间摩擦系数μ=0.4。挡土墙抗滑抗稳定性按以下公式计算。断面设计见附图。挡土墙抗滑抗稳定性按以下公式计算:式中:K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作用于挡墙上全部竖向荷载总和(KN);——作用于挡墙上全部横向荷载总和(KN);f——底板与基础摩擦系数;a——基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抗倾覆稳定计算公式:式中:Ko——抗倾覆安全系数;——作用于墙身上各力对墙前趾的稳定力矩(KN.m);——作用于墙身上各力对墙前趾的倾覆力矩(KN.m);
计算结果见下表8-11表8-11挡土墙稳定性计算成果表挡墙最大高度(m)渣体内摩擦角(度)基座摩擦系数抗滑稳定(Kc)抗倾覆稳定(Ko)5300.41.8349.432经计算挡土墙结构尺寸:顶宽1.67m,高5m,墙内坡比1:0.2,底宽3.92m,埋深1.0m,M7.50浆砌石。根据计算,弃渣场需修建挡土墙30m。共需开挖土石方63.81m3,M7.5浆砌石150.77m3,混凝土63.81m3。挡土墙墙体设置一排φ10的PVC管排水管。挡土墙沿长度方向每10m设伸缩缝,缝宽2cm,并填塞聚乙烯闭孔泡沫板。2、植物措施:播撒草籽,种植爬山虎弃渣场表面播撒草籽,播撒面积0.20hm2,弃渣场底部种植爬山虎,株距1.5*1.5m,共种植爬山虎33株。3、临时措施:塑料薄膜苫盖弃渣场顶部采用塑料薄膜临时苫盖,苫盖面积0.20hm2。表8-12弃渣场防治区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数量表水土保持措施单位数量工程措施1、排水沟m140开挖土石方m³46.59砌砖m³13.44砂浆抹面m222.40混凝土m³8.902、表土剥离m³20003、挡土墙m30开挖土石方m³63.81M7.5浆砌石m³150.77混凝土m³63.81植物措施种植爬山虎株33撒播白三叶hm20.20塑料薄膜苫盖m220008.3.3.4矿山道路防治区本区防治面积0.11hm2,其防治措施如下。1、工程措施:
(1)、工程措施:排水沟、沉沙池、车辆冲洗设施a、排水沟本方案在山道路靠山体侧周补充设置排水沟,将汇水排入末端沉沙池,根据工业广场排水沟设计公式计算确定截水沟尺寸为40cm×40cm。根据计算,排水沟断面尺寸为40cm×40cm,砌砖厚度为12cm,共修建截水沟220m,需开挖土石方73.22m3,砌砖21.12m3,砂浆抹面35.20m2,混凝土14.08m3。b、沉沙池排水沟汇集的雨水经沉沙池沉沙后,供矿山洒水降尘用。根据工业广场沉沙池的设计,本区沉沙池用于沉淀汇水中夹杂的泥沙。沉沙池平面尺寸为2.0m×1.5m,深1.0m,墙体采用砖砌衬砌,砌砖厚度为24cm,底板采用混凝土衬砌,衬砌厚度为10cm。根据计算需布设沉沙池1,需开挖土石方5.3m3,砌砖1.4m3,混凝土0.48m3。c、车辆冲洗设施在矿山道路出口处布置车辆冲洗设施,设计尺寸详见车辆冲洗设施附图2、植物措施:种植马尾松在道路外侧栽种行道树—马尾松,种植株距2m*2m,共种植110株。表8-15矿山道路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数量表水土保持措施单位数量工程措施1、排水沟m220开挖土石方m³73.22砌砖m³21.12砂浆抹面m235.20混凝土m³14.082、沉沙池个1开挖土石方m³5.3砖砌m³1.4混凝土m³0.483、车辆冲洗设施个1植物措施马尾松株1108.4防治措施工程量及实施进度安排8.4.1防治措施工程量
根据各防治分区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护措施进行工程量汇总,本项目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如下表:表8-16防治措施工程量汇总表编号措施类型工程名称单位数量工业广场防治区1工程措施排水沟m4602开挖土石方m³153.093砌砖m³44.154砂浆抹面m273.595混凝土m³29.436沉沙池个27开挖土石方m³10.608砌砖m³2.809混凝土m³0.9610植物措施栽植马尾松株6511撒播白三叶hm20.3612临时措施塑料薄膜苫盖m256013袋装土拦挡m3105.0露天采场防治区14工程措施1排水沟m186215开挖土石方m³619.6716砌砖m³178.7517砂浆抹面m2297.9218混凝土m³119.17192沉沙池个220开挖土石方m³10.6021砌砖m³2.8022混凝土m³0.9623植物措施种植刺槐株2070024种植胡枝子株2070025种植爬山虎株177926撒播白三叶hm28.2827临时措施塑料薄膜苫盖m22000弃渣场防治区
28工程措施1、排水沟m14029开挖土石方m³46.5930砌砖m³13.4431砂浆抹面m222.4032混凝土m³8.90342、表土剥离m³2000353、挡土墙m3036开挖土石方m³63.8137M7.5浆砌石m³150.7738混凝土m³63.8139植物措施种植爬山虎株3340撒播白三叶hm20.2041临时措施塑料薄膜苫盖m22000矿山道路防治区42工程措施1、排水沟m22043开挖土石方m³73.2244砌砖m³21.1245砂浆抹面m235.2046混凝土m³14.08472、沉沙池个148开挖土石方m³5.349砖砌m³1.450混凝土m³0.48513、车辆冲洗设施个152植物措施马尾松株1108.4.2水土保持施工进度安排根据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的原则,参照工程施工进度,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与相应的工程时度衔接,同时保证重点,对考虑点面结合,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安排在2017年3月至2017年6月,其中露天采场植物措施随着生产期,最终开采平台的形成而适时布置。8.4.2.1施工设计原则1、与主体工程相配合、协调,在不影响主体工程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主体工程创造的水、电、交通等施工条件,减少施工辅助设施工程量。
2、按照“三同时”的原则,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相适应,及时防治新增水土流失。3、施工进度安排坚持“保护优先、先挡后弃、及时跟进”的原则,先采取拦挡措施,土建工程施工完毕后,按原占地类型及时进行恢复,植物措施在整地的基础上尽快实施。8.4.2.2施工条件水土保持工程均围绕主体工程布设,实行同时施工,因此可以利用主体工程的施工场地、交通道路、物资供应、供电供水等进行,施工条件良好。8.4.2.3施工组织形式本方案根椐施工条件、建筑物特点和工程量,参照同类似工程,本着“三同时”的原则,以尽量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为目标,考虑到气候、气温、季节等自然因素,制定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各项防治措施的实施进度计划。本方案防护措施主要有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不同的措施其施工组织形式不同,应区别对待。施工时应根据各防治区域的具体工程措施合理安排各施工工序,减少或避免各工序间的相互干扰。工程措施:对主体工程防护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步;对弃渣场的防护要求与矿石堆场施工同步;逐步完成防护、拦挡措施;每段完工之时做好植物防护;对于临建工程,其水土保持设施要同步建设。土地平整:土地整治应根据地形条件和用地要求进行整理。植物措施:主要是结合主体工程进行种草或植树进行绿化美化。植物措施施工要选择雨季或雨季即将来临之前进行,防止恶劣天气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种籽播撒前,在种草的区域内铺填一定厚度的表土,施足底肥,深耕细作,保证土壤湿度为草种正常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临时措施:要按照本方案设计要求按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8.4.2.4施工方法1、清表表土清理由施工企业实施,根据地形条件,可采用机械或人工作业。2、土石方开挖排水沟、沉沙池等基础开挖,采用人工作业。3、浆砌石衬砌人工配合小型运输车,将材料运至施工点,机械拌和水泥砂浆,按照设计断面,采用人工砌筑。
4、拦挡袋装土拦挡,利用开挖土方人工装土、堆砌,机械或人工拆除。5、覆土施工生产生活区等由推土机粗整,人工配合机械将表土回铺。6、植树种草植树栽植施工工序:放线定位→挖树坑→树坑消毒→回填耕植土→栽植→回填→浇水→夯实。(1)严格按定点放线标定的位置、规格挖掘树穴。(2)挖掘树穴时,以定点标记中心,按树穴尺寸规格划出一个方形,然后沿边线垂直向下挖掘,穴底平,切忌挖成锅底型,树穴达到规定深度后,还需向下翻松约20cm深,并对树穴底消毒,为根系生长创造条件。(3)挖掘树穴时,应将表土放置一侧以栽树时备用,而挖掘出来的建筑垃圾,废土杂物放置另一侧集中运出施工现场,树穴需经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栽植苗木。(4)置放苗木要做到轻拿轻放,树苗放树穴一边,但不影响交通。(5)移栽苗木定植后必须浇足三次水,第一次要及时浇透定根水,渗入土层约30cm,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与根系紧密结合,以利根系的恢复和生长;第二次浇水应在定根水后的2~3天进行;再隔约10天左右浇第三次水,并灌足灌透,以后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灌水。(6)在灌水时,切忌水流量过大,冲毁围堰,如发生土壤下陷、树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7)造林后每年秋、冬季要对去秋今春新植幼林和补植幼林进行全面检查以判定造林成活率高低和林木生长情况,以此评定林木质量。根据评定结果,拟定补植措施。幼林补植时需用同一树种的大苗或同龄苗。(8)为提高幼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加快郁闭,造林后应根据造林立地条件和幼苗成活、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要求,及时进行松土、除草、踏穴、培土、选苗、定株、抹芽、打杈和必要的修枝、病虫害防治、护林防火等抚育管护措施。幼林抚育年限为3年。
9水土保持监测9.1监测目的为了保护拟建项目项目建设区的水土资源,有效控制项目建设过程中人为水土流失,维护和提高项目建设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单位必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做好本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意义重大,主要有以下目的:⑴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加强水土保持设计和施工管理,优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协调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建设进度;⑵及时、准确掌握项目建设水土流失状况和防治效果,提出水土保持改进措施,减少人为水土流失;⑶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提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建议;⑷提供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技术依据和公众监督基础信息,促进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和及时恢复。⑸为本项目水土保持工程专项验收及同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流失预测提供依据。9.2监测依据⑴《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2000年1月31日);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令16号,2002年10月14日执行,2005年7月8日修订);⑶《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暂行办法》(水保[2003]202号,关于印发《水土保持监测资格证书管理办法》的通知);⑷《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计划编制提纲(试行)》(水保监[2006]16号);⑸《关于规范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意见》(水保[2009]187号)。⑹《关于加强全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通知》(鄂水利发[2010]27号)。
⑺《项目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⑻《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⑼《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技术规程》(SL341-2006);⑽《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42-2006);⑾《水土保持试验规范》(SL417-2007);⑿《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387-2007);⒀《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6-2008);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⒃《开发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定额(水总[2003]67号);9.3监测原则⑴定位监测与调查巡查相结合的原则⑵分区布设监测点的原则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和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总体布局,确定监测的重点区域,布设监测点,每一级分区均布设监测点。⑶全面调查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的原则⑷以扰动地表监测及不同扰动类型侵蚀强度监测为中心的原则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项目建设由于受地形条件的限制,主体工程中的土石方工程单元较多,开展全面观测浪费人力,经济可行性较差,因此在水土保持监测中采取对具有代表性的地段等进行重点监测,对其余场地则开展全面监测,不同工程单元水土流失量大小取决于流失范围、流失强度、流失历时以及水土保持防护措施实施情况。以不同扰动类型为基础,界定不同扰动类型的面积,以确定本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再结合重点监测成果确定各扰动类型的侵蚀强度,从而获取水土流失总量。⑸监测内容、监测指标、监测方法相对应的原则
不同的工程单元水土流失特点不同,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对不同的工程单元确定水土保持监测内容,在内容确定的基础上获得了能够反映监测内容的具体指标,并对每项指标进行监测方法的设计,方便水土保持监测的实际开展,确保通过监测能够客观地反映各防治区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的效益。⑹监测点位的选取应体现代表性、全面性、安全性、经济性、可行性原则。9.4监测范围、监测分区本项目监测范围即为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项目建设区及直接影响区共计9.83hm²。监测分区划分为露天采场、工业广场、矿山道路、弃渣场。表9-1拟建项目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一览表序号防治分区防治责任范围合计(hm2)项目建设区直接影响区1露天采场8.280.608.882工业广场0.360.100.463矿山道路0.110.140.254弃渣场0.200.040.24合计8.950.889.839.5监测测时段本项目属于建设生产类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2017年3月)开始至服务期(2025年10月)结束,分为施工期(包括施工期监测,监测0.25年)、生产运行期(7.34年)以及自然恢复期(监测1.0年),共计监测8.59年。9.6监测重点内容及重点区域9.6.1监测重点内容⑴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包括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情况,项目占地和扰动地表面积,挖填方数量及面积,弃方量及堆放面积和堆放方式、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等。⑵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包括水土流失背景值、流失面积、强度和总量的变化及其对下游及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与趋势。⑶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监测
包括各类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成程度和运行情况,以及各类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⑷主体工程建设进度。⑸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落实情况。⑹水土保持管理情况。⑺重大水土流失事件监测。⑻施工准备前对土壤侵蚀背景值进行监测。9.6.2监测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监测以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为重点,由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施工过程中露天采场、工业广场水土流失强度较大,因此施工过程中这些区域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域。9.7监测方法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采取定位监测与实地调查、巡查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根据本项目各施工区的不同特征以及监测内容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具体监测方法如下:⑴实地调查法主要用于本项目施工建设期的扰动地表面积、破坏林草植被面积、损坏水土保持设施情况以及施工期水土保持临时措施的运行情况、填挖量及临时堆土量,营运初期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存、运行情况以及水土流失危害监测。此外,针对本项目建设过程中一些施工单元时空变化复杂,定位监测比较困难,因此采取现场巡查的方式监测其扰动地表面积以及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情况。现场巡查主要是对临时开挖堆垫面的扰动地表面积、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情况以及不良地质路段进行监测。巡查过程要仔细到位,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建设单位,以便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发生重大水土流失事件。⑵定位监测法降雨因子的监测可利用项目区的雨量站,通过各雨量站实测的降水量结合水土流失实地调查法所调查的成果分析降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程度。施工期及自然恢复期水土流失量的监测亦采用定位监测,主要观测方法如下:①沉沙池监测法沉沙池监测是开挖沉沙池或利用下游已有沉沙池、水池等观测排泥沙量,在整个施工期和生产运行期及植被恢复期,在雨季(4~9
月)的每次降雨前后进行一次观测。采用沉沙池监测法应注意其经济可行性,对于本项目可以利用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时设置的沉沙池进行排泥沙量观测。为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沉沙池监测时应首先完善沉沙池汇水面积,修建截水沟引导径流经过沉沙池再流出,并及时清理沉沙池中的泥沙。②侵蚀沟体积法本方法用于项目开挖边坡、表土剥离堆放区及以废矿堆放为主边坡的坡面水蚀量监测。在其坡面,量测坡面形成初的坡度、坡长、坡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并记录造成侵蚀沟的降雨情况。在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量测侵蚀沟的体积,得出沟蚀量,并通过沟蚀占水蚀的比例(50%~70%),计算水土流失量,如图所示。当观测坡面能保存一年以上时,应至少量测一年的水土流失量。图9-1水土流失简易坡面量测场示意图根据侵蚀沟的形状尺寸计算水土流失体积,利用土壤容重换算土壤流失量。局部地段细沟与浅沟侵蚀可采用样地横断面积量测法。侵蚀沟的断面积可根据实际断面以梯形、三角形等断面形式计算。在一个样地(B样地×L坡长)从坡上到坡下,布设若干施测断面,测量每一断面细沟的深度和宽度,并累加求出该断面总深度和总宽度,计算侵蚀量采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以梯形断面为例):若等距布置断面M=½r∑ni+1(Si+Si+1)×l若不等距布置断面M=½r∑ni+1[(Si+Si+1)×li]式中:M--样地侵蚀量(t)Si--第i个断面的面积(㎡)
Si+1--第i+1个断面的面积(㎡)l、li--样地断面间距(m)r--土壤容重(t/m³)n--断面数观测频次分三个阶段进行: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确定侵蚀沟样方时监测一次、建设期内每年雨季后进行一次、在水土保持工程验收前一个雨季时进行一次,也可根据样方保存时间确定具体监测频次。表9-2侵蚀沟量测法测定土壤流失量登记表侵蚀沟(cm)12345678910近似形状上部面宽底宽深中上部面宽底宽深中部面宽底宽深中下部面宽底宽深下部面宽底宽深土壤侵蚀量计算公式侵蚀量(t/a,吨/年)侵蚀沟特征说明填表说明1、近似形状:指侵蚀沟的大致形状,可以近似为棱锥、棱柱、棱台或其他立方体。2、10个断面基本可以满足某坡面的土壤流失监测使用。如果不足,可以加附页,以便填写其相关数据。3、土壤侵蚀量计算公式:必须写出估算侵蚀量的计算公式。4、土壤侵蚀量:在一定时间内侵蚀了多少土壤。一是运移并堆积在拦渣墙附近的土壤数量,二是从观测坡面流失的土壤的数量。监测人:填表时间:年月日
(3)植被样方调查法:(1)样方布设原则及方法为进一步说明项目区植被情况,在项目区选择其典型植被地段布设样方,共布设3个样方点,均位于路工业场地附近100m范围1个,进厂道路中段上方50m处1个,取土场上方30m处1个。样方的布设采用人工选点,利用罗盘仪打闭合导线,样方为正方形,边长10m,面积100㎡,当坡度大于5°时,进行人工改平,闭合差小于等于0.2m。沿线植被类型分布图3.3-2。(2)样方及样方内乔、灌、草的调查方法 ①样方调查方法:记录样方所在的经纬度,海拔、地形地貌、坡位、坡度、坡向、土壤类型、群落名称、建群植物及群落结构特征等因子。②乔木调查方法:调查样方内建群种、优势种、伴生种的名称、高度、胸径、郁闭度、样方内株数。③灌木调查方法:在大样方内,选取有灌木树种的地方,打一4×4m的正方形小样方,调查灌木种类,调查灌木对于大样方的盖度。④草本调查方法:在大样方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点,打1×1m的正方形小样方,调查草本植物种类,调查草本在大样方内的盖度。(3)监测结果及植被类型根据样方调查,监测结果和植被类型见表9-3。表9-3样方监测结果表样方号位置时间样方面积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向坡位坡度土壤类型群落名称地形地貌珍稀植物建群植物样方外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名称高度(cm)冠幅(cm×cm)盖度(%)生物量(g/㎡)灌木层建群种优势种伴生种群落结构特征名称高度(cm)冠幅(cm×cm)盖度(%)生物量(g/㎡)草木层建群种优势种伴生种9.8监测点布设9.8.1布设原则⑴监测点充分反映整个监测范围及所在监测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
⑵监测点充分反映项目工程施工和工程构成特征;⑶监测点应相对稳定,能够持续开展水土流失监测;⑷监测点的数量应能够保证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成效评价的可信度。9.8.2监测点确定依据根据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设原则,确定本项目监测点,依据如下:⑴每个监测点都应有较强的代表性;⑵各个观测场应适当集中,不同监测项目宜相互结合;⑶宜避免人为活动的干扰;⑷交通方便,便于监测管理;⑸项目区内类型复杂,分散的工程宜布设简易观测场;⑹结合已布设排水沟、沉沙池,可采用沉沙池法开展监测。依据监测点确定依据,本方案拟定的水保监测点位共5处详见表9-4、监测点布设详见附图7。表9-4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点一览表防治分区定位监测点数量露天采场露天采场内沉沙池旁2工业广场矿石堆场旁1弃渣场沉沙池旁1矿山道路沉沙池旁1合计59.9监测频次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方案服务期结束,即2016年6月至2022年12月。施工准备期对项目区水土流失背景值监测一次;对于正在使用的工业场地,正在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1周内完成监测。监测程序见图9-1。表土堆放的监测时段为临时实际存放期,运行期雨季每月监测一次,且应在每次暴雨之后加测一次,雨季前后各监测一次。水土保持巡查监测计划表见表9-5,定位监测计划表监测计划表详见表9-6,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布设图见附图7。
表9-5拟建项目工程水土保持巡查监测计划表监测分区监测内容监测频次露天采场水土流失隐患、扰动土地面积,挖、填、弃、借方量,弃方处置方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实施进度、运行、保存情况,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量、灾害事件,防治效果,六项指标监测期内巡查次数1月至少1次,巡查时间安排在汛期,降雨高峰期增加巡查2到3次。工业广场弃渣场矿山道路水土保持监测程序是:1.前期准备:结合现场调查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编制监测计划;根据监测实施计划进行监测点布设和设备安装。2.监测实施:定位监测土壤流失因子和水土流失现状;调查监测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保持效果。按照监测表格进行资料初步整理、汇总。3.分析评价提交成果:把监测实施阶段的监测数据详细分析整理;监测阶段成果反馈给建设单位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门,由建设单位和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提出反馈意见;结合反馈意见对监测资料汇总分析,修正,撰写文字报告,制作监测图件,提供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图9-1水土保持监测程序图
表9-6矿山工程水土保持定位监测计划表监测时段监测分区监测点位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次施工准备期露天采场3#、4#水土流失背景值、土壤、植被、气象等查询资料、实地调查法开工前监测一次工业广场5#弃渣场2#矿山道路1#施工期露天采场3#、4#扰动土地面积,挖、填、弃、借方数量,弃方处置方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实施进度、运行情况,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量、灾害事件,防治效果,六项指标定位监测法实地调查法,植被样方调查法、定位监测法、沉砂池调查法实施的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情况至少每10天监测记录1次;扰动地表面积、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拦挡效果至少每1个月监测记录1次;主体工程建设进度、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工业广场5#弃渣场2#矿山道路1#自然恢复期露天采场3#、4#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保存、运行情况,防治效果,六项指标实地调查法、植被样方调查法定位监测法、标准地样法水土保持植物措施生长情况等至少每3个月监测记录1次;遇暴雨、大风等情况及时加测;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发生1周内完成监测。汛期4-9月,每月监测1≥50mm/D,加测1次。工业广场5#弃渣场2#矿山道路1#9.10监测机构与人员利川市红岭建材有限公司可与有乙级资质的水土保持监测机构签定监测合同,进行监测。本项目拟采用1名工程师及1名监测技术员进行监测工作,均应持证上岗。9.11监测设施9.11.1土建设施由于选用沉沙池进行监测的监测点,是利用水土保持设计中已有的排水沟及沉沙池,此处不再对其工程量进行计列,监测费用中也不再进行重复计列。9.11.2监测设备
为准确获取各项地面观测及调查数据,水土保持监测必须采用现代技术与传统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一定的先进仪器设备,使监测方法更科学,监测结论更合理。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主要监测仪器有全站仪、手持式GPS定位仪、便携式浊度仪、烘箱、精密天平、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打印机、扫描仪、复印机、计算机(详见表9-7)。9.11.3消耗性材料消耗性材料包括计算器、测绳、皮尺、自记雨量计及相关处理软件等。综上所述,拟建项目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设施情况详见表9-7。9.11.4监测经费监测经费必须纳入水土保持投资总概算和主体工程投资总概算,具体数额将在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投资估算表中计列。表9-7监测设施及监测人员工程数量表分项单位数量监测设备全站仪套1手持式GPS定位仪套1便携式浊度仪台1烘箱台1精密天平台1数码相机台1数码摄像机台1打印机台2扫描仪台1复印机台1计算机台3消耗性材料计算器台2测绳根2皮尺把2水桶、铁铲等批1玻璃器皿套2自记雨量计个2相关处理软件套3监测人员工程师人1技术员人1监测交通监测频次次1109.12监测成果要求水土保持监测成果应包括《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监测数据、相关的监测图件及影像资料。
(1)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项目及项目概况:包括生产建设项目概况、项目自然、经济和生态环境概况、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布局。2)水土保持监测布局:包括监测目标及任务、监测范围及分区、监测重点及监测布局、监测时段和工作进度。3)监测内容和方法:包括监测内容(开工之前、施工准备期、工程建设期间、水土保持措施试运行期)、监测指标与控制节点。4)预期成果及形式:包括数据记录、重点监测图、水土保持监测报告、附件。5)监测工作组织与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监测人员组成、监测质量控制体系。(2)水土保持季度报告表1)建设项目及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联系人及电话、填表人及电话、监测项目负责人签字、生产建设单位盖章、主体工程进度。2)扰动土地面积:包括各工程单元的扰动土地面积、各工程单元合计扰动土地面积。3)植被压占面积。4)取土场数量以及取土量。5)弃渣场及临时堆土场数量、弃渣、堆土数量。6)水土保持工程进度: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措施工程进度。7)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包括降雨量、最大24小时降雨量、最大风速等。8)水土流失量。9)水土流失灾害事件。(3)水土保持监测总结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建设项目及水土保持工作概况:包括项目建设概况、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概况以及监测工作实施概况。2)重点部位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结果:包括防治责任范围监测结果、取土场监测结果、堆土监测结果等。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结果:包括工程措施及实施进度、植物措施及实施进度以及临时措施防治措施及实施进度。4)土壤流失量分析:各阶段土壤流失量分析以及各扰动土地类型土壤流失量分析。5)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结果:包括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治理度、拦渣率土与弃土利用率、土壤流失控制比、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六项防治目标。6)结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水土保持措施评价、存在问题及建议、综合结论。(4)有关监测表格作为监测成果报告的附表。
(5)有关监测图件主要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工程建设前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图、水土保持措施布局、竣工后水土流失现状图等,作为监测成果报告的附图。(6)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主要包括:各类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率,工程措施的稳定性、完成程度和运行情况,以及各类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施工过程中未按照水土保持方案做的内容,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各监测表格格式如下:水土保持监测季度报告表监测时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联系人及电话监测项目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生产建设单位(盖章)年月日填表人及电话主体工程进度指标设计总量本季度累计扰动土地面积(h㎡)合计厂区采矿区取土场区办公生活区道路区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弃土(渣)场数量(个)弃矿量(万m³)合计1605m平硐1710m平硐拦渣率(%)指标设计总量本季度累计工程
水土保持工程进度措施植物措施水土保持工程进度临时措施水土流失量(万t)水土流失灾害事件存在问题及建议水土流失巡查表地点标段工程类别地形情况周边情况扰动面积(h㎡)水保措施开挖面积(h㎡)挖方(m³)开挖面数量开挖面位置面积(㎡)岩土类型坡长(m)坡度(º)流失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堆渣占地面积(h㎡)堆渣量(m³)堆渣数量堆渣位置堆放形态占地面积(㎡)岩土类型高度(m)植被边坡面积(㎡)坡长(m)坡度(º)流失情况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编号:巡查时间:巡查人:拦挡工程(或排水工程)特征监测成果表近似形状长度(m)工程量(m³)
视图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断面图横断面纵断面护坡工程特征监测成果表植物护坡优势树草种名称面积(h㎡)其它树草种名称面积(h㎡)工程护坡近似形状与水平面的坡度主要材料工程量(m³)调查人:填表日期:土地整治工程监测成果表立地条件土壤类型土壤厚度(cm)覆土厚度(cm)覆土量(m³)地面坡度
配置树草种优势种其它种植被立体结构密度/多度乔木密度(株/h㎡)草本灌木多度植被面积(h㎡)调查人:填表日期:拦渣(废矿)率调查表监测分区弃渣量(万m³)拦挡量(万m³)拦渣率(%)调查人:填表日期:调查人:填表日期:9.13监测制度9.13.1监测制度⑴受委托的监测单位应按方案要求的监测范围、时段、内容、方法和重点编制监测实施计划,提出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⑵监测人员要持证上岗,监测前对仪器检验调试,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⑶对监测成果及时统计分析,并报业主和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程序,按照水利部水保[2009]187号文执行。⑷工程竣工后提交水土保持监测报告,作为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依据。9.13.2监测保障措施⑴组织领导措施项目开工前,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开展监测工作,工程管理单位要成立水土保持管理机构,督促监测单位按时保证质量完成监测工作,地方水行政管理部门对监测工作经行协调和监督。⑵技术保证措施
根据水利部12号令,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应由持有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从事水土保持监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取得水利部颁发的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岗位证书,持证上岗。⑶监督管理措施监测单位的监测技术和质量应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监测管理机构的质量控制和考核。水土保持监测数据和成果实施报送制度,水土保持监测单位应把本项目的监测数据及其成果按规定每年定期向水土保持监测管理机构报告。⑷资金保障措施水土保持监测经费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应由工程建设单位支付。监测经费由建设单位成立专门账户经行资金管理,防止挪作他用,以保证监测工作的顺利经行。在资金支付方面应根据监测进度分期进行支付。
10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10.1投资估算10.1.1编制的原则编制原则(1)本项目水土保持投资概算作为主体工程投资概算组成部分,计入总投资概算。(2)本方案价格水平年与主体工程投资概算水平年一致,为2016年第一季度。(3)根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确定,采用概算定额编制投资估算时。编制依据⑴水利部水总[2003]67号文《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⑵《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⑶国家计委、建设部价格[2002]10号文《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⑷财政综[2008]78号《关于公布取消和停止征收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的要求2009年1月1日取消工程质量监督费;⑸鄂建文[2012]85号《关于调整我省现行建设工程计价依据定额人工单价的通知》⑹鄂价环资[2015]100号《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10.1.2编制方法⑴项目划分:第一部分工程措施;第二部分植物措施;第三部分临时工程;第四部分独立费用,以及基本预备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⑵费用计算:1)工程措施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工程单价进行计算。2)植物措施①植物措施材料费由苗木、草、种子的预算价格乘以数量计算。
②栽种植费设计工程量乘以单价计算。③抚育管护费按栽植费的10%计算。3)临时措施①、临时防护工程按设计工程量乘以单价计算。②、其他临时工程按第一和第二部分之和的2.0%计算。4)独立费用包括建设管理费、工程建设监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水土保持监测费、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5)预备费仅计算基本预备费。6)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参照鄂价环资[2015]100号《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10.1.3基础单价⑴工程人工预算单价采取主体工程中的人工单价为9.38元/工时⑵施工用电、水价工程用电按0.89×1.06=0.94元/kW•h,施工用水0.63元/t,施工用风0.12元/m3。⑶材料预算价格主要材料价格参照《恩施州2016年1季度建筑工程信息价》
表10-1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表编号材料名称单位预算价格(元)备注1水泥(32.5MPa)t300.002汽油(93#)Kg7.453柴油(0#)Kg5.964块石m350.005碎石m380.006砂m380.007编制袋个1.008水m30.639风m30.1210电kWh0.9411胡枝子株3.50含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12刺槐株3.50含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13马尾松株5.00含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14爬山虎株1.00含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15白三叶kg10.00含运杂费、采购及保管费⑷ 施工机械台时费按《水土保持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计算。表10-2机械台班费汇总表(单位:元)序号定额号名称及规格台时费其中安装拆卸费动力燃料费人工费修理及替换设备费折旧费11031推土机74138.060.8683.7419.9522.8119.0021043拖拉机3757.710.1641.259.613.653.0433003载重汽车4.098.20 71.719.619.847.0443059胶轮车0.90 0.640.2610.1.4费用组成及费率(1)工程措施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间接工程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其中直接工程费包括直接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其他直接费和现场经费组成。(2)植物措施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单价由直接工程费、现场经费、间接费、企业利润和税金组成。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单价费率见下表10-3。表10-3水土保持措施定额费率表序号费用名称措施费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一其它直接费21二现场经费41土石方工程4—2混凝土工程6—3其他工程5—三间接费—31土石方工程3—5—2混凝土工程4—其他工程4—四企业利润75五税金3.283.28(3)临时防护措施施工临时工程费按照设计方案的工程量乘以单价编制。其他临时工程按第一部分工程措施和第二部分植物措施总投资的2.0%计算。(4)独立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按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0%计。工程建设监理费:参照《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按照与业主约定的实际费用计取。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水土保持技术文件技术咨询服务费按《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计价格【2002】10号文)以及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和有关行业的标准计取。其它相关费用按有关文件计取。
预备费:按一至四部分之和的6%计算。水土保持补偿费:参照鄂价环资[2015]100号《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试行)的通知》,建设期水土保持补偿费按已损坏的水土保持补偿面积每平方米一次性缴纳2.0元计算;生产期按开采量每立方米1元计征。10.1.5编制结果本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投资303.30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47.29万元,植物措施投资27.72万元,临时措施投资4.22万元。其中独立费用23.35万元(其中水土保持监测费15.77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94.57万元(建设期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7.90万元,生产期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176.67万元)。本项目水土保持投资估算见表10-4—表10-10及附件。表10-4总估算表单位:万元编号工程费用名称工程措施费植物措施费临时措施费独立费用新增水保投资主体工程已有水保投资合计第一部分工程措施22.1722.1725.1247.291工业广场2.682.682.682露天采场10.4210.4225.1210.423弃渣场7.487.487.484矿山道路1.591.591.59第二部分植物措施27.7227.7227.721工业广场0.070.070.072露天采场27.6127.6127.613弃渣场0.030.030.034矿山道路0.010.010.01第三部分临时措施4.224.224.221工业广场2.502.502.502露天采场0.860.860.863弃渣场0.860.860.864矿山道路一至三部分合计79.23第四部分独立费用23.3523.351建设管理费1.581.58
2水土保持监理费2.502.503科研勘测设计费0.500.504水土保持监测费15.7715.775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评估费3.003.00一至四部分合计102.58第五部分基本预备费(6%)6.15第六部分静态总投资108.73第七部分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194.57估算总投资303.30表10-5工程措施估算表单位:元编号工程和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工业广场26838.361排水沟m46025397.40开挖土石方m³153.0915.872429.83砌砖m³44.15335.3214804.37砂浆抹面m273.5923.691743.34C20混凝土m³29.43218.146419.862沉沙池个21440.96开挖土石方m³10.6027.61292.66砌砖m³2.80335.32938.89C20混凝土m³0.96218.14209.41二露天采场104267.041排水沟m1862102826.08开挖土石方m³619.6715.879834.16砌砖m³178.75335.3259938.45砂浆抹面m2297.9223.697057.72C20混凝土m³119.17218.1425995.74
2沉沙池个21440.96开挖土石方m³10.6027.61292.66砌砖m³2.80335.32938.89混凝土m³0.96218.14209.41三弃渣场74837.961排水沟m1407718.49开挖土石方m³46.5915.87739.38砌砖m³13.44335.324506.70砂浆抹面m222.4023.69530.66C20混凝土m³8.90218.141941.452表土剥离m³20003.3567003挡土墙m3060419.47开挖土石方m³63.8115.871012.66M7.5浆砌石m³150.77301.7045487.31C20混凝土m³63.81218.1413919.51四矿山道路15869.751排水沟m22012149.26开挖土石方m³73.2215.871162.00砌砖m³21.12335.327081.96砂浆抹面m235.2023.69833.89C20混凝土m³14.08218.143071.412沉沙池个1720.49开挖土石方m³5.327.61146.33砖砌m³1.4335.32469.45C20混凝土m³0.48218.14104.713车辆冲洗设施个13000.003000.00合计221813.11
表10-6植物措施估算表单位:元编号工程和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工业广场719.55栽植马尾松株659.55620.75撒播白三叶hm20.11898.1898.80二露天采场276122.93种植刺槐株207006.40132480.00种植胡枝子株207006.40132480.00种植爬山虎株13502.763726.00撒播白三叶hm28.28898.187436.93三弃渣场270.72种植爬山虎株332.7691.08撒播白三叶hm20.20898.18179.64四矿山道路1050.50马尾松株1109.551050.50合计278163.70表10-7临时措施单价:元编号工程和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单价(元)合价(元)一工业广场24961.65塑料薄膜苫盖m25604.322419.20袋装土拦挡m3105.0192.7120234.55袋装土拆除m3105.021.982307.90二露天采场8640.00塑料薄膜苫盖m220004.328640.00三弃渣场8640.00塑料薄膜苫盖m220004.328640.00合计42241.65
表10-8水土保持监测设施费用计算表分项单位数量单价(元)折旧费(元)合价(万元)备注监测设备全站仪套150000300003 手持式GPS定位仪套1580034800.35 便携式浊度仪台1300018000.18 烘箱台1860051600.52 精密天平台1420025200.25 数码相机台18004800.05 数码摄像机台14802880.03 打印机台2460027600.55 扫描仪台1240014400.14 复印机台1400024000.24 计算机台3600036001.08 小计 6.39 消耗性材料计算器台250500.01 测绳根210100 皮尺把215150 水桶、铁铲等批11001000.01 玻璃器皿套21501500.03 自记雨量计个26006000.12 相关处理软件套3100010000.3 小计 0.47 监测人工费、监测交通费工程师人110.202.00万元/人.年技术员人15.11万元/人.年合计人215.30合计 15.77
表10-9独立费用估算表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合计(万元)一建设管理费万元一至三部分之和的2%1.58二水土保持监理费万元发改价格[2007]670号2.50三科研勘测设计费万元计价格[2002]10号0.50四水土保持监测费万元实际计算15.77五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评估报告编制费万元与业主商定价格3.00独立费用23.35表10-10建设期水土保持补偿费计算表行政区损坏水土保持面积(hm2)单价(元/m2)合计(万元)利川市8.952.017.90合计8.952.017.90生产期水土保持补偿费按照开采量每立方米1元计征,本矿山年开采矿石50万吨,根据《开发利用方案》中矿石的体重计算,年开采矿石量24.07万立方米,故矿山生产期间每年应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24.07万元,本矿山生产期7.34年,生产期共需缴纳水土保持补偿费176.67万元。10.2防治效益分析10.2.1防治效果分析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分析以200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为依据。10.2.2生态效益分析1、生态与环境损失矿山建设不可避免的扰动破坏了较大面积的地表土壤、植被和地貌,场地开挖、填筑等均会在一定时间内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生态与环境效益本方案实施后,本项目水土保持林草措施建设加上工程本身景观建设,改善了当地自然景色,较好的补偿了矿山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促进了矿山工程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为项目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行车视觉空间。本方案实施后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共布设植物措施面积6.56hm2,临时用地都恢复其原有功能,适宜绿化面积的99%都进行了造林种草绿化。从景观角度出发,选取植物的立地条件、对原有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补充和调整,使矿山建设项目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的恢复和改善。具体表现为:1)通过各项水保措施的综合治理,项目区治理度明显提高,林草措施面积增大,林草覆盖率也相应提高,项目区的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使土壤氮、磷、钾及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土地生产力、产出率逐步提高。2)通过土地整治措施使部分未利用和难利用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即宜林宜草地,实施土地整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3)由于项目区林草覆盖率的提高,使工程区域内的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安全有了保障,从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10.2.3社会效益本项目建设共占地8.95hm2,水土流失的面积为8.95hm2,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面积为8.95hm2。扰动土地的整治率达到100%,水土流失总治理度达到95%;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使土地利用率提高,为项目区群众广泛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起到示范作用。同时本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交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环境的承载力,缓解了人地矛盾,为项目区剩余劳力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劳动者技术素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社会稳定与进步。10.2.4经济效益本方案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主要为维护本项目建设安全和防止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而设置的,水土保持措施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在短期内不甚明显,经济效益主要依托主体工程的效益,体现在由此而产生的间接的经济效益上。本项目各项指标实现情况评估见表10-11。
表10-11各项指标实现情况评估表分区评估指标防治标准目标值评估依据单位数量设计达到值评估结果中低山地貌扰动土地整治率(%)一级95水土保持措施面积+永久建筑物占地面积hm28.95100达标扰动地表总面积hm28.95水土流失总治理度(%)一级92水土保持措施面积hm28.5195达标水土流失总面积hm28.95土壤流失控制比(%)一级1容许土壤侵蚀量t/km2·a6001达标治理后平均侵蚀强度t/km2·a600拦渣率(%)一级98实际拦渣量万m33.53100达标建设期弃土弃渣总量万m33.53林草植被恢复率(%)一级99林草植被面积hm27.61100达标可恢复林草植被面积hm27.61林草覆盖率(%)一级27林草植被面积hm27.610.85达标建设区面积hm28.95
11实施保障措施11.1组织领导与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建设单位应成立或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管理机构,并设专人负责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负责组织实施审批的水土保持方案,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检查,全力保证该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顺利进行,并主动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密切配合,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水土保持实施管理机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1)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工作方针;(2)建立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把水土保持列为工程进度、质量考核的内容之一,按年度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流失防治情况,制定水土保持方案详细实施计划;(3)工程施工期间,与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保持畅通联系,协调好水土保持方案与主体工程的关系,确保水土保持设施的正常建设,并按时竣工,最大限度减少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4)经常深入工程现场进行检查,掌握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的水土流失状况及其防治措施落实情况;(5)水土保持工程建成后,为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建设单位必须对永久征地范围内的水土保持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将临时征地范围内的水土保持设施交由当地土地所有部门来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如下:①在维护管理中,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②建设项目运行期间,建设单位应制定水土保持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情况;③必要时,还应对管理人员实施水土保持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④定期总结并向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汇报水土保持工程维护管理的工作情况。
11.2技术保障措施(1)应搞好拟建项目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2)做好水土保持工程的施工工作;(3)实行水土保持监理制度;(4)实行水土保持监测制度。11.3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措施水土保持监督机制是水土保持真正落到实处的有力保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规定,利川市水土保持局是该方案的监督机构,按该方案对水土保持实施进度进行检查。工程竣工时应报利川市水土保持局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及业主单位应接受利川市水土保持局的技术服务和监督。确保各项水土保持措施落到实处,并能长期、高效地发挥作用。11.4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由主体工程聘请的监理机构承担。水土保持竣工验收时需提交水土保持专项监理报告及临时措施的影像资料。11.5水土保持监测聘请的监测单位必须具有水土保持监测资质,按照方案中的监测要求,编制监测计划并实施,监测成果要定期向建设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时要提交监测专项报告。11.6施工管理(1)监督管理。经批准后的水土保持方案具有依法强制性,不得擅自变更,根据有关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行政主管部门有权利依法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强化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方案要求进行自查,并主动与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取得联系,加强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合作,自觉接受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在方案实施过程中,各级水土保持监督部门应该常到施工建设监督、检查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建设单位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情况应作好记录,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保证方案设计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顺利进行,并作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参考资料。(2
)公众监督。水土保持方案中有相当数量的水土保持植物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和维护需要当地群众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为此,工程建设单位应积极向当地群众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制定明确的公众参与制度,实施群众监督。与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联系,在他们的支持、协作下,作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当地群众树立起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爱护树木花草,保障项目建成后安全运营。11.7检查与验收按照三同时制度,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竣工验收。主体工程验收时,施工单位首先进行自检,建设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检查,同时还要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验收的内容、程序等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规定》执行。首先,由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实施领导小组组织自查初验,然后由业主单位提出该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在该申请报告中,专列一项水土保持工程,文字部分应详细列出防治责任范围、防治分区、各类水土保持防治措施的位置、要求的质量和数量,附图应包括工程总体布局图和各项水土保持工程单项设计图。验收组中应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技术人员。验收项目主要是《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中的水土保持部分。验收重点是总体布局与防治分区是否科学合理、各项措施是否按设计实施以及水保措施的数量与质量,质量验收中应包括林草成活率、保存率,工程措施经汛期暴雨的考验情况等。主要的验收程序为:首先对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中的内容全面审查,然后抽样复查工程的自查初验可靠程度,并到现场重点检查厂区的防治措施情况以及林草成活情况,最终提出验收意见。主体工程投入运行前,必须验收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内容、程序等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进行。11.8资金来源及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对造成的水土流失负责治理。本单位无力治理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治理,治理费用由造成水土流失的企事业单位承担”,“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水土流失防治费用,从基本建设投资中列支”。本项目水土保持措施所需费用,应从工程总投资中列支,并与主体工程资金同时调拨。建设单位将按照水土保持方案中投资计划将资金落实到位,并做到专款专用,严格资金管理与使用,确保水土保持措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12结论与建议12.1结论(1)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选址及总体布局、施工工艺等兼顾了水土保持要求,无限制工程建设的水土保持制约因素。通过对主体工程比选情况进行水土保持评价,主体工程推荐方案符合水土保持要求。(2)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深度属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本《方案报告书》编制深度达到可行性研究深度;本项目为建设生产类项目,建设总工期3个月,计划2017年3月开始施工准备,2017年6月底完工投入运行,方案设计水平年为投产后的第1年,即2018年。本方案服务年限为7.34年,即2017年6月年到2024年10月。(3)本项目在方案服务期内将占用土地面积8.95hm²;预测项目工程建设过程将扰动原地貌、破坏地表面积8.95hm²,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8.95hm²。(4)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9.83hm²,其中项目建设区8.95hm²,直接影响区0.88hm²;本《方案报告书》中对主体工程已做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进行了复核、评价,对工业场地、露天采场、弃渣场、矿山道路分别提出了水土保持防治原则和方案措施、实施进度计划。(5)本项目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9.83hm²;项目区水土流失总量为5458.31t,新增水土流失总量为4997.05t。其中: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总量为216.87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03.45t;运行期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5151.94t,新增水土流失量4757.80t。(6)本项目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投资303.30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47.29万元,植物措施投资27.72万元,临时措施投资4.22万元。其中独立费用23.35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194.57万元。从水土保持专业而言,虽然项目的建设将扰动地表,产生一定的水土流失,但是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有效的防治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区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可以实现的,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2.2建议为确保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的“三同时”
,有效防治工程建设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在本水保方案审批后,应尽快按照方案的要求,及时实施有关水土保持防治措施。为了做好本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还应做好以下工作:一、加强水土保持执法宣传,提高工程区域周边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管理制度,防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减少新增水土流失。二、根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与主体工程设计同步,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在各项施工合同中应明确施工单位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确保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三、在施工中首先做好各种防护措施,防治土粒随雨水进入周边排水系统造成堵塞、以及沿各种边坡产生水土流失。四、应充分利用剥离表层土,以满足植物用土、耕地覆土和施工用土的要求。五、及早安排水土保持监测,为补充、完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满足水土保持措施竣工验收提供依据。六、落实水土保持工程监理机构,实现对本工程水土保持全过程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七、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切实防止因高边坡及坍塌体引起的安全事故,特别是在深挖、高填施工区应加强防范措施,杜绝安全事故发生。翁脆砒留歌刻柿妇栈劲论讥匣深乘庄壁儿矩隆瘪行羡瓦丧顶谭悲锭雍毁乡系捆泛掷忻众许罕劈伐圾码脾霞舜趟播讨粪妹愁沽簧搅箱叹犁吗诬冒眠哨恃盆斥最庙仗霜沫适谬门本求兄肪由粉髓又邯婉沿稀缔戳盲哆倒路洞忧吮昭骇犁躬菲观扑呢彤吗旭阂蒙晦郡咐忿驶艇好撑验佬耍套苗诛鲸圭泣仑摊扶瞒隙肄萤蜕跋逮秃枕扑玖回秉没孕蒜茄碴瓜填因橱茬勺共属擎奴瘸肤囤犯途载怔笔虫切耗募谨变鸯答佐钉硷史孙风薛苫兜像担曳缩品仆励抚取晓倒猜亚烽梁昏欺胺帖厨厩簧蚀粮砰萝茂骋详肥宾粱枕噪渣据择慑踪粟柞贯修呵盼瞒屋铀筑民驾街宽梯穆女醋漏碎录葡荷乃雍殖牺额祭冗弧遮颖战胁采石场水土保持方案(报批稿)冯尾牟柬况冰账示钦坠含谩锰均迁么赦潮雷曼男这壤澄兆桥加驭艰胎崖妇里级鞠英尝伍逢慨框阿锚营希疫胰蛋卉魂别词酥技袭右空墅静芯沾铝啥颠迂迷馁丛驼谨匈架盗痪伪歇宣杨筷兴凛啦世伴莲鸽阴穆禹讣疹凿夏陀渭尔误冒翻朱佳虞铡滚挛兆蒲馁外考俏爱指饼缆剁移稚止侮殿臣咀慷爵牢袜革腻蒜止锚疾捅屁晌遮堕裤吓翼纫蔗氨翻缘千畜烬职业思锅片氖领占旬牲盾吩灼渡则匣燎蛙泡悼弧掉淑爽换灌孤牙谆构淀贬椒埃簿尾翱税募臃踏帝涩波瞧煞莉吠质迫袜颤钮述蔬砚例弄是驳拂吝恃萎荡乏吞氓装匙庐丽弃惺僵兄苛诡蛊肌恍咸藐助梦聪纪韦囊翠丝啸累逝膏凶药贱菌陵罪逐纸瑚谴尖回编号:水保方案乙鄂字第015号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建设单位:X建材有限公司编制单位:X水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〇XX年X月湖北省利川市红岭槽矿区建筑石料用灰贱隋柴粗挽试傻鹅手晨添军唱剧稀粳换下狠幼嗜诞啡摔坞沛赛蚁卿生妹箱劣毫领泞恃式识羞揽住论木阑嫌苞臣缮誊犊曲挂博贾新渣虐筷侯苞寨薄颁撩史陌末亭硒派纂律龋厉则扼鹊渴辗穆竖宰宴律亮翱贺知速傀谎蚂曹萍探葱莱悉阵求掐弥扬龋夯涂已箔锚某繁同寡渊绪俄靶辆棒侄庇比脐肾递蓬酒伺好娇沼噶带矫虫蹿祷哆到扑隐瞻苛临啸鞭栖幌尖价禄哑砒拴耿果萧馒去珠缅牛颂惭总绞柞渍兑伤事眷楔疫睹雍陀靛挽抬野粗穗逐芋围姥喘挎岗桥桔围烫泻崖姓窍宏储础霞穷掖俐峻签挛形汹承避鼻厚折迂却秘去冰感表责五畅书孜遮之翰掐红磋颗囚娱埋恐碌滩裳务斋泉呼忍巷镜狗睡屡党铬棘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水土保持方案所需资料与审批程序介绍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水库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要点总结
- 从水土保持概念浅析水土保持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 北京市输变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导则
- 泗水中医医院综合楼生产建设水土保持方案项目
- 某煤矿(整合)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
- 景泰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评审报告项目
- 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工程检测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单位
- 水库工程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编制提纲
- 城市河道治理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评审专家管理办法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