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7 MB
- 139页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前言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的仙游县境内,位于福建电网负荷中心和电源中心,距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直线距离分别为95km、47km、65km、125km,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电站利用木兰溪源头两条平行支流――大济溪和溪口溪筑坝形成上下库,高差约450m,装机容量120万kW,设计年发电量18.96亿kW·h,年抽水电量25.28亿kW·h。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主要供电范围为福建电网,为福建电网提供调峰填谷容量,承担系统的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和黑启动等任务,电站建成后将能较好地解决福建电网总体调峰经济性差、峰谷差大的矛盾,改变水电弃水调峰、火电深度调峰的状况。仙游抽水蓄能电站资源条件好,单位千瓦投资为3667元/kW,远低于火电站或LNG电站,且运行费用也低于火电站,项目建设可节省电力建设投资和系统运行费用,其容量可完全替代火电或其他同等规模电站,是满足福建电网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的经济电源。福建电网水电比重大但调节性能差,电网总体调峰经济性差而负荷率小、峰谷差大的矛盾,目前只能依靠水电弃水调峰和火电深度调峰解决。由于抽水蓄能电站具有特殊的调峰填谷运行方式,项目建成运营后,基本可以使火电机组维持在经济调峰幅度内运行,将大大改善火电机组的运行条件,可充分利用水能资源,2010年、2015年全省水电弃水调峰年损失电量可减少4.46亿kW.h、9.79亿kW.h
,因此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是解决福建电网调峰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问题的可靠措施,也是减少福建电网弃水调峰问题的有效手段。项目建成后承担系统的调频、调相、紧急事故备用和黑启动任务,可改善电网运行条件、降低运行成本,还具有节煤效益,可提高电力行业服务质量;为更好地发挥与华东电网的联网效益及将来福建作为西电东送的受端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项目起到保安电源的作用,同时,项目建设可推动仙游山区的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尽快建设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是非常必要的。
项目规划选点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间完成多份规划选点报告。2001年5月,受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的委托,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和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福建省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同年6月受国家经贸委委托,中国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会同福建省计划委员会主持召开了审查会议,并以“水电顾规[2001]0037号”文印发了审查意见。根据《福建省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报告》审查意见,我院进行了大量勘测试验工作,并于2002年8月与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完成《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9月中国水电顾问有限公司会同福建省计划委员会在福州市共同主持召开了项目预可报告审查会议,并于2002年12月以“水电顾规[2002]0031号”文印发了审查意见。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枢纽由上水库、下上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上水库主要工程项目包括1座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主坝、2座分区土石副坝,最大坝高分别为72.6m、14m、3m,主坝坝顶高程747.6m,另外还包括总长5.36km的环库公路等。输水系统连接上下库,为二洞四机布置,引水隧洞单条长1149.09m,衬砌内径6.5m,尾水洞长1104.50m,衬砌内径7.0m。地下厂房系统由主副厂房洞、交通洞、母线洞、主变洞及其它地下洞室等组成,厂内安装四台单机容量为300MW的混流可逆式水泵水轮发动机组。开关站、中控楼等建筑物位于地面。下水库主要建筑物有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右岸开敞式溢洪道、导流泄放洞等,钢筋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299.9m,最大坝高74.9m。电站采用两回500kV线路接入泉州北变电所。项目总投资439983万元,其中主体工程土建投资134435万元,工程等别为Ⅰ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1级。工程总占地面积334.46hm2(包括库区淹没区),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为806.93万m3(自然方),填方239.15万m3(自然方),弃渣量706.47m3(松方),总工期5年6个月,计划2007年1月1日正式开工,至2012年6月底完工,筹建期自2006年1月开始,2006年2月开始施工场地、施工交通、部分支洞等工程的土石方开挖施工。项目区所在流域为木兰溪流域,属中-低山地貌,气候类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和湿润,上、下库多年平均气温分别为16.9℃、19.1℃,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平均风速
1.8m/s;上、下库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2014mm、1879mm,降水量年际变化很大,年内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项目区地带性土壤以红壤为主,水土流失以微、轻度水力侵蚀为主,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或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从事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并负责治理因生产建设活动造成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方案是开发建设项目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设计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加强水土保持日常监督管理的技术依据。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实施,有利于遏制水土资源破坏,保护、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属大型水电项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受项目业主委托,我院承担该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经现场查勘及收集有关资料后,于2005年6月编制完成《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方案大纲》,2005年7月16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组织专家组对方案大纲进行了评估,根据大纲评估意见,于2005年9月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于2005年9月在福州市主持召开了方案报告书技术评审会,并形成了专家组意见。
2006年4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了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公司的咨询,根据咨询意见修改后,2006年5月通过了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专家组意见,结合项目主体设计进展情况,经修改完善后形成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送出工程、对外交通工程与本项目分别设计实施,其水土保持方案另行编报,不在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范围内。
2方案编制总则2.1编制目的和意义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属大型水电项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1)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明确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2)明确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目标、防治措施及方案实施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案,为方案实施提供技术依据,有利于遏制水土资源破坏,保护、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确保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3)将水土流失防治纳入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以实现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4)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管理和验收提供依据。2.2编制依据2.2.1任务来源1)《委托书》(福建省抽水蓄能水电站工程筹备处闽电蓄[2005]09号)2.2.2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年6月)5)《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5年1月)
2.2.3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第5号令发布根据第24号令修改)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文)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6号令发布根据第24号令修改)5)《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第19号令)2.2.4规范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国发[1993]5号文)2)《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国发[2000]38号文)3)《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水利部保监[2001]15号)4)《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水建管[2003]79号)5)《关于加强大中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工作的通知》(水利部水保[2003]89号)6)《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水利部水总[2003]67号)7)《公布<水电工程设计概算编制办法及计算标准>(2002年版)》(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公告2002年第78号)8)《关于印发<水工建筑工程细部结构指标>的通知》(国家电力公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水电建设定额站水电定[2003]008号文)9)《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民用爆破器材出厂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2005]841号文)10)《关于加强大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办水保[2004]97号)11)《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
2号)1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闽政[1999]文205号)
13)《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见》(保监[2005]22号文)
14)《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编制细则(试行)》(水电规造价[2005]0019号)15)《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2003年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财综[2004]21号)16)《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物价局关于发布2003年中央和省定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的通知》(闽财综[2004]47号)17)《关于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标准的批复》(福建省物价委员会、财政厅闽价[1996]费字393号)18)《福建省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收费的计算办法(试行)》(闽水保监[1997]23号文)2.2.5规范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3GB50201-94)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5)《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6)《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7)《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2001)8)《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号)9)《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
10)《水力发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电力工业部电水规[1997]031号)11)《水电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2004年版)》(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水电建设定额站水电规造价[2004]0028号)2.2.6技术文件及资料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开展前期工作的函》(发改办能源[2005]470号)2)《仙游县人民政府关于批转<莆田市仙游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2004~2010)>的通知》(仙政[2004]207号)3)《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议书》(2003年2月)4)《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2年8月)5)《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5月)6)《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方案大纲(送审稿)》(2005年6月)7)《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方案大纲技术评估意见》(2005年7月)8)《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审查会专家组意见》(2005年9月)2.3方案编制深度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相当,目前主体工程所处阶段为可行性研究阶段,故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亦与其相当,定为可行性研究阶段。2.4设计水平年
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指水土保持工程建成,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一般为工程完工后的第一年。根据项目工可报告主体工程施工进度安排,项目计划2012年6月底主体项目完工,因此本方案设计水平年定为2013年。届时方案所确定的各项措施均应全部建成并发挥功能,达到水土保持专项验收的要求。
3项目及项目区概况3.1项目概况3.1.1地理位置仙游县隶属福建省莆田市,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仙游县西苑乡境内的石牛山东南山麓,地理位置约为东经118°33′,北纬25°31′,距仙游县城约28km。木兰溪为福建省“五江一溪”之一,河长64.5km,总流域面积1081.7km2,项目区上、下水库分别位于木兰溪的源头两条平行的支流——大济溪与溪口溪上,属仙游县管辖。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1。3.1.2项目性质与规模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建成后主要供电范围为福建电网,为福建电网提供调峰填谷容量,承担系统的紧急事故备用和调频、调相等任务。电站装机容量120万kW,设计年发电量18.96亿kW·h,年抽水电量25.28亿kW·h。工程规模为大(I)型,工程等别为I等。项目工程特性表见表3-1-1。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工程特性表表3-1-1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水文(上/下水库)1、坝址以上流域面积km24.0/17.42、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万m3488.8/1983.93、多年平均流量m3/s0.155/0.629二、动能特征(一)装机容量MW1200(二)有效库容万m31187(三)平均年发电量亿kW·h18.96(四)平均年抽水耗电量亿kW·h25.28(五)年发电利用小时h1580(六)年抽水利用小时h2107三、淹没损失及施工征地(一)淹没耕地hm247.61(二)淹没房屋m214740(三)工程永久征地hm2283.39包括库区淹没区(四)施工临时征地hm251.07四、主要建筑物(一)上水库1、正常蓄水位/死水位m741/7152、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死库容万m31476/2894、主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72.6m,顶长337.24m坝顶高程m747.65、湾尾副坝分区土石坝最大坝高3m,顶长27m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工程特性表续表3-1-1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6、虎岐隔副坝分区土石坝最大坝高14m,顶长70m(二)下水库1、正常蓄水位/死水位m294/2662、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死库容万m31575/3713、拦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最大坝高74.9m,顶长276.97m坝顶高程m299.9(三)引水系统1、上下库进、出水口岸坡竖井式2、引水隧洞内径(主洞/支洞)m6.5/3.8一洞二机长度m1149.091#输水系统3、尾水系统内径(主洞/支洞)m7.0/4.8二机合一洞长度m1104.501#输水系统阻抗式调压室内径(大井/小井)m14/4.8(四)厂房地下厂房166m×23m×53m(五)开关站地面式开关站130m×32.3m五、主要机电设备立轴可逆水轮水泵发电电动机组台4单机容量300MW六、输电线路kV5002回路至泉州北变电所七、施工1、主体工程总量明挖土方万m3422.00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工程特性表续表3-1-1序号及名称单位数量备注明挖石方万m3145.40洞挖石方万m378.20填筑土石方(砌石)万m3235.50砼及钢筋砼万m342.90包括喷砼2、总弃渣量万m3706.47松方3、对外交通公路km53三级公路,另行设计,不在本方案防治责任范围4、场内施工道路km11.59三级、四级公路,7m、6m宽5、施工总工期月66不包括筹建期七、经济指标1、静态总投资万元3832222、总投资万元4399833、单位千瓦静态投资元/kW31944、单位千瓦投资元/kW36673.1.3枢纽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项目枢纽由上水库、下上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地面开关站等建筑物组成。
枢纽效果图16
(一)上水库上水库坝区主要建筑物有主坝、虎岐隔副坝、湾尾副坝、库周防渗及库岸处理。由于控制流域面积仅为4km2,1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为112m3/s,流量较小,故通过设置蓄洪库容解决洪水问题,上水库不设溢洪道。上水库正常蓄水位741.0m,相应库容1476万m3,死水位715.0m,死库容289万m3。(1)上水库主坝上水库主坝推荐坝线、坝型为下坝线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顶高程由200年一遇上游设计洪水位743.79m加波浪爬高和安全超高确定,设计坝顶高程747.6m。上游设防浪墙,墙顶高程748.8m,防浪墙高5.2m(坝顶以上1.2m)。趾板基础最低高程为675.0m,最大坝高72.6m,坝顶总长度337.24m,坝顶宽度8m。经分析计算并参照已建工程拟定坝体上游面坡度为1:1.4,下游面坡度为1:1.35,下游侧每24m左右高差设一道2m宽的马道。(2)虎岐隔副坝虎岐隔垭口副坝推荐坝型为分区土石坝。坝顶高程与主坝坝顶高程同为747.6m。上游设防浪墙,高1.2m,墙顶高程748.8m。土石混合坝基础最低高程为733.6m,最大坝高14m,坝顶总长度70m,坝顶宽度8m。经分析计算并参照已建工程拟定坝体上游面坡度为1:3,下游面坡度为1:2。虎岐隔垭口副坝两岸坝肩覆盖层都较厚,为防止库水位频繁涨落造成坝肩覆盖层冲蚀、塌落,在两岸坝肩各30m范围内设浆砌块石护坡。护坡顶高程同坝顶高程747.6m,底高程为低于死水位的
712.0m,坡度为1:3。浆砌块石护坡厚0.4m,其下设0.6m厚碎石垫层及0.3m厚反滤料;沿坡面设排水管,间距2m×2m,梅花形布置。坡脚设混凝土基脚。
(3)湾尾副坝湾尾垭口副坝推荐坝型为分区土石坝。坝顶高程与主坝坝顶高程同为747.6m。上游设防浪墙,高1.2m,墙顶高程748.8m。土石混合坝基础最低高程为744.6m,最大坝高3m,坝顶总长度27m,坝顶宽度8m。经分析计算并参照已建工程拟定坝体上游面坡度为1:3,下游面坡度为1:2。(二)下水库下水库砼面板堆石坝按200年一遇洪水设计,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相应设计洪水位为296.96m,校核洪水位为297.49m,水库正常蓄水位294.0m,相应库容1575万m3,死水位266.0m,死库容371万m3。坝顶高程299.9m,坝顶宽8.0m,上游设钢筋混凝土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300.9m,防浪墙底高程295.9m,大坝建基面最低高程225.0m,最大坝高74.9m,坝顶长310.5m,上游坝坡1:1.4,下游坝坡每25m设一马道,宽2m,马道间坡度1:1.35。溢洪道位于右坝头,利用右岸山坡开挖而成,溢洪道轴线与坝轴线夹角63.564°,由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挑流鼻坎及出水渠
等建筑物组成。进水渠全长约90m,底板高程286.0m,进水渠弯道转角73.9°,底宽由进口处65.8m逐渐缩窄至19.7m,左侧采用重力式挡墙,顶宽2.0m,内边坡垂直,外边坡1:0.5,在溢流堰前30m~100m范围内,右侧采用喷砼护坡。溢洪道总长310.23m,其中溢流堰至挑流鼻坎长190.5m。堰顶高程288.0m,分两孔,每孔设6m×6m(B×H)的钢闸门一扇,挑流消能,闸门控制最大下泄流量为465.0m3/s。(三)输水系统输水发电系统上库进/出水口布置在上水库主坝右岸上游约200m处的山坳中,采用岸坡竖井式布置,进(出)水口段总长45.35m,底板高程为700m。引水系统采用一洞二机布置,引水隧洞长1149.09m,主洞内径6.5m,支洞内径3.8m。尾水系统采用二机合一洞布置,尾水隧洞长1104.50m,主洞内径7.0m,支洞内径4.8m。设置尾水调压室,采用阻抗式布置,大井内径14m,小井内径4.8m。下库进/出水口位于下库坝左坝头上游约500m处,亦采用岸坡竖井式布置,型式与上库进/出水口相同,底板高程为251m。(四)厂房及开关站地下厂房布置在输水洞线中部,埋深约350m,厂房尺寸为166×23×53m(长×宽×高),厂内安装4台单机容量为30万kW的立轴可逆混流式水泵水轮发电电动机组。开关站布置在厂房下游山坡上,平面尺寸130×40m,地面高程350m,GIS开关设备布置在地面开关站。
3.1.4水库淹没与移民安置根据2004年9月~2005年3月调查成果及2006年4月复核补充调查,水库淹没主要涉及仙游县西苑乡的前洋村、广桥村、半岭村以及度尾镇的后浦村共2个镇4个村,上水库正常蓄水位741m、下水库正常蓄水位294m,水库淹没实物指标包括:人口355人;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2698m2,附属建筑面积694m2;耕地494.8亩,园地93.5亩,林地1022亩;小水电站2座,总装机1040kW;淹没乡村公路1.26km,机耕路6.9km;10kV输电线路0.48km、通讯线路3.56km。移民安置规划的水平年为2006年,根据实物指标调查结果,至2006年的生产安置人口为837人,淹房搬迁农村人口为361人,因工程建设受影响需搬迁的农村人口为39人,合计搬迁人口400人。移民生活安置在库周本村内安置2户7人,外迁81户393人。上库区前洋村外迁仙游县综合农场安置点规划建房人口81户393人,规划用地面积2.40hm2。规划新址位于农场场部附近,安置点高程在90m~120m之间,主体坡度15°~23°,安置点饮用水取用地下水,对外交通规划以1.5km道路与赖店科山村连接。下库区半岭村搬迁2户,在本村内安置。农村移民生产安置结合生活安置规划,外迁生产安置393人,库周生产安置444人。库周后靠安置中,从邻村划拨耕地239亩,划拨改造耕地72亩,开垦果园102亩。外迁安置点中,划拨耕地136亩、果园393亩,还可利用靠近仙游县城关的优越地理条件,适当发展工副业安置移民。
受水库淹没影响的专业项目复建规划均遵循原规模、原标准并恢复原功能的原则。新建西苑乡广桥-前洋乡村公路,公路起点位于前洋村部,终点位于广桥村中心小学,新建公路长3.5km。规划复建半岭村至下库库尾段机耕路,抬高改线,自下库坝址至库尾长度共计5.2km。淹没10kV线路位于半岭村下库坝址附近,为临时搭接线路,规划不予复建。淹没380V线路及电话线路为前洋村居民服务,因前洋村全部外迁移民,因此线路不予复建。水库淹没前洋村—半岭村边际站移动通讯线路,予以迁高改建,改线长为1.54km。淹没小水电站予以报废,进行补偿,不复建。3.1.5施工组织3.1.5.1天然建筑材料与土石料场项目主体工程混凝土总量约42.9万m3,需成品骨料55.8万m3;另有垫层料及反滤料28万m3,需成品骨料36.4万m3,总计需成品骨料92.2万m3。项目区附近缺少天然砂砾料源,采用人工骨料。项目地下工程开挖料以晶屑凝灰熔岩为主,岩石致密坚硬,可以满足混凝土骨料的要求,因此项目也可利用部分开挖洞渣加工人工骨料。
上库区主、副坝及库周防护共需堆石填筑约100万m3(包括砌石等),除利用部分上库进/出水口及环库公路的开挖料外,填筑所需的大部分石料由上库石料场Ⅰ开采获得,该料场位于上库主坝上游约1.0km的位置,开采运输条件较好。上库区所需碎石及粗、细骨料由上库自设碎石系统加工解决。上库主副坝及围堰共需粘土填筑3.1万m3,原可研初稿选择与上石Ⅰ料场相连的上土Ⅱ料场,可研经咨询审查后选择湾尾副坝东侧的上土Ⅳ料场,该料场开采运输也很方便。下库区主体工程共需石方填筑91.3万m3(包括砌石等),石方明挖及地下工程的开挖料除少量用于生产混凝土骨料外主要用于坝体的填筑,不足部分约20.30万m3可开采下库石料场补充。下库大坝及围堰共需粘土填筑3.6万m3,取自下库土Ⅱ料场。上库石I料场分为3区,Ⅰ区处在料场最靠上游部分,面积3.79hm2,分布高程在695~778m之间,有用层平均厚度23.96m,石料储量90.8万m3,无用层平均厚度9.45m,体积35.82万m3。Ⅰ区内石料主要以弱风化晶屑凝灰熔岩为主,节理较发育,岩石致密坚硬。Ⅰ区无用层较厚,主要是坡残积层、全风化层以及破碎软弱的强风化岩石。Ⅱ区是料场内离坝址最近部分,面积2.36hm2,分布高程在695~755m之间,场内地面坡度稍缓(约15~20°),石料主要以强风化岩石为主,局部见花岗斑岩脉,弱风化基岩埋深较深,可取量较少,无用层平均厚度达6.36m,体积15.01万m3,而有用层平均厚度13.17m,石料储量31.09万m3,料场剥采比较大,达40%以上。Ⅲ区位于Ⅰ区的东北侧,面积1.05hm2,分布高程在700~802m之间,场内地面坡度较陡(约35~40°)
,相对高差较大,开采面较窄,但料场内的岩石以弱风化凝灰熔岩为主,岩石坚硬,剥采比较小,有用层平均厚度43.17m,石料储量45.33万m3,无用层平均厚度6.65m,体积6.98万m3。
上石Ⅰ料场共有石料167.22万m3,可做堆石料使用,Ⅰ区和Ⅲ区石料主要以弱风化为主可轧制碎石料,开采方便,需修约0.5km交通路至主坝。上库石料场的开采结合库盆防渗工程及环库公路的开挖进行,以环库公路作为料场开采的主要道路,上石Ⅰ料场先开采道路上方的Ⅲ区料,再开采下方的Ⅰ区料,Ⅱ区料作为备用料。上土Ⅳ料场位于弯尾副坝东侧,距主坝1.6km,料场面积1.36hm2,平均厚度7.06m,储量9.6万m3。料场沿公路边山坡分布,高程在767~805m之间,地面坡度20~25°,场内表面种有毛竹及少量林木,无用层较薄,土料以粉质粘土为主,局部夹有碎块石,碎块石含量相对较少,但土料的含水量偏大,需经过翻晒处理。料场开采简单方便,现有公路通往坝址,因此开采运输也很方便。下库石I料场位于下库大坝上游左岸1.6km处,岩性为晶屑凝灰熔岩,料场的开采条件较好,只需在左岸修建一条上坝道路即可
满足石料的运输要求。料场面积6.16hm2,平均厚度39.35m,储量242.41万m3。料场分布高程在252~370m之间,地面坡度37~40°,场内表面是林场山林,料场底部浅覆盖。下库土II料场位于下库大坝上游左岸0.7km处,料场面积2.8hm2,平均厚度4.5m,储量12.60万m3。料场是由两条缓坡山脊组成的山坡体,山体坡度约10~15°,顶部平坦,地表植被为果树,料场分布高程在240~300m之间,土料以粉质粘土为主,料场储量丰富,按下库对土料实际需求量料场只需开采低高程部分(280m以下,位于下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土料,具有运距短、开采运料较方便的优势,运料途径与下库石料场一致。土石料场特性表表3-1-2料场地貌地类总占地面积(hm2)料场储量(万m3)分布高程(m)实际开采量(万m3)覆盖层剥离量(万m3)上石I山坡林地7.20167.22695~80252.1529.55上土Ⅳ山坡林地1.369.60735~7903.101.00下石I山坡林地6.16241.41252~37020.301.37下土II缓坡园地2.8012.60240~3003.600.803.1.5.2对外交通运输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位于福建省仙游县西苑乡境内,靠近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周边交通较发达。从仙游城关至上下库坝址,目前都有公路相通,其中城关至中峰约21km,为三级公路,路况较好;从中峰至下库约12km,为简易公路,必须经过改扩建后才能满足工程对外运输的要求,从中峰至上库约20km,为四级公路,除局部路段
料场图25
料场图26
需改扩建外,基本可满足上库区工程施工的要求。对外交通工程由业主另行委托设计施工,其水土保持方案另行编报。3.1.5.3场内交通运输为满足上、下库之间施工及运营期间交通要求,上、下库之间利用项目对外公路连接,路线为下库大坝左坝头—进厂交通洞口—中峰村—上库湾尾副坝。项目施工期间,各工区内部及工区间的交通采用公路运输。下库施工区以左、右岸上坝永久公路为场内干线连接各处,上库施工区以环库公路为场内干线连接。根据永久与临时结合的原则,共需修建场内交通公路15.9km,其中永久公路7.2km、临时公路8.7km。永久公路的道路等级以三级为主,临时公路的等级视其交通要求定为三级或四级。场内主要道路特性见表3-1-2。3.1.5.4风水电系统项目主体施工石方明挖以移动式空压机供风为主。石方洞挖则在洞口设置空压站,向洞内开挖工作面供风,当洞挖工作面距洞口较远,供风压力无法保证时,空压机必须向洞内迁移,为减少洞内因设备运行而产生的废气污染,设在洞内的空压机以选择固定式电动的为宜。因此,在洞口均设固定式空压站。根据施工布置,共设六座固定式空压站,高峰时设计总供风量为1320m3/min。
场内主要道路一览表表3-1-2序号道路名称长度(m)道路性质道路级别1下库进场公路2340永久三级公路,混凝土路面2下库左岸坝头至通风兼安全洞口750永久三级公路,混凝土路面3下库左右岸连接公路550永久三级,混凝土路面,包括桥梁一座4下库右岸至溢洪道公路1400永久三级,混凝土路面5半岭村至进厂交通洞公路600永久三级,混凝土路面6进厂交通洞至开关站1600永久三级,混凝土路面7右岸240公路550临时三级,泥结石路面8左岸256公路450临时三级,泥结石路面9左岸275公路140临时三级,泥结石路面10下库放空洞施工道路200临时四级,泥结石路面11下库进/出水口施工道路500临时四级,泥结石路面12上库进/出水口施工道路500临时四级,泥结石路面135#施工支洞施工道路1600临时三级,泥结石路面146#施工支洞施工道路950临时三级,泥结石路面15上库左右岸连接公路800临时三级,泥结石路面16其它施工道路3000临时四级,泥结石路面17合计15930注:三级公路路面宽7m,四级公路路面宽6m。本工程施工期高峰日用水量上库区为3600m3,下库区为5350m3。上库区利用库内永久的堆石拦渣坝拦蓄大济溪上游来水,拦蓄水量约10000m3,以保证枯水期的供水量,满足上库区施工用水要求。此外,在拦砂坝上设一个取水泵站,取水后向设在右库岸775m高程的上库区高位水池供水,然后通过该高位水池向整个上库区供水。下库区施工用水取自溪口溪,即使在枯水期,其水量和水质也可满足工程需求,为了方便取水,在下库石料场上游的位置筑一道拦水坝,取水泵站设在拦水坝右侧河岸的山坡上,取水后向设在325m高程的下库高位水池输水,由下库高位水池向下库区供水。
本工程施工用电主要用于上、下库大坝工区、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石料场等施工用电,砂石料混凝土系统等工厂企业的设备用电和施工场地生活区室内外照明用电等。施工设备总容量约15500kW,计算高峰负荷6000kW,施工用电设备的电压为10kV和0.38kV。施工电源分别从南山水电站及南山35kV变电站接引,形成双回路供电电源,经施工中心变电所后降为10kV向各施工分区变供电。3.1.5.5施工总布置本工程上下库高差近450m,下库坝址至上库区距离约32km,为了方便施工和生活,施工总布置分上、下库区规划布置。上库区工程主要包括上库大坝、库盆防渗、上库进/出水口及部分引水系统等建筑物的施工。上库区的施工生产、生活设施主要布置在上库右坝头至进/出水口之间及虎岐隔副坝附近的山顶平地上。上库区设有弃渣场,位于主坝坝后的河床沟道内。下库区工程主要包括地下厂房系统、部分引水系统、尾水系统、导流泄放洞等地下工程以及下库大坝、下库进/出水口、溢洪道、开关站等建筑物施工。施工生产、生活设施主要布置在半岭村对岸及上游。在下库大坝下游右岸约1.7km的山沟内设下库区弃渣场,为保证下库开挖料的中转使用,在弃渣场内划定一定范围作为石料的回采区。
施工供水、施工供电、施工供风、炸药库、油库等其它施工设施,按施工要求分区布置。3.1.5.6施工工厂(场)及仓库布置项目所设的各类施工工厂(场)均布置在现场。在上库工区设有砂石料/混凝土生产系统、机修站、汽车保养站、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预制厂、金属结构拼装场等企业。在下库工区除设有上述施工企业外还设有钢管加工厂等。项目施工仓库分上下库布置,上库区的施工仓库主要布置在虎岐隔副坝附近,下库施工仓库布置在半岭村上游。3.1.5.7生活、办公及业主营地布置上库区临时生活设施、办公用房主要集中布置在虎岐隔副坝附近。下库区包括业主营地在内的生活设施、办公用房在半岭村对岸沿下库进场公路布置,交通便利,并可避开施工现场的各种干扰。业主营地设在下库左岸坝下约600m~800m的沟口,包括设在业主营地的永久设备库。3.1.5.8土石方平衡及弃渣场布置本工程主体和临时工程合计土石方开挖约802.11万m3(自然方,包括料场开挖量),而土石方填筑只需237.83万m3。移民生活安置区地势平缓,土石方挖填可场内自行平衡。专项迁建区上库新建公路土石方开挖量2.22万m3,回填利用量0.61万m3,弃渣量2.43万m3(松方)。下库区改建机耕路等级低,土方开挖量2.08万m3,石方开挖量0.52万m3,回填利用量0.71万m3,弃渣量2.85万m3(松方)。经土石方平衡(土石方平衡表见表3-1-4、表3-1-5),项目主体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及专项迁建总计弃渣量706.47万m3(松方),其中上库弃渣510.34万m3,下库弃渣196.13万m3。
项目开挖填筑量及弃渣量表表3-1-3单位:万m3项目主体专项迁建合计开挖量填筑量弃渣量开挖量填筑量弃渣量开挖量填筑量弃渣量上库532.72119.88507.492.220.612.85534.94120.49510.34下库269.39117.95193.702.600.712.43271.99118.66196.13合计802.11237.83701.194.821.325.28806.93239.15706.47注:开挖填筑量为自然方,弃渣量为松方。
上库区主体土石方平衡表表3—1—4单位:万m3项目开挖工程量(万m3)利用量(万m3)弃渣量(万m3)土方开挖石方开挖石方洞挖土方石方一、开挖主坝坝基开挖19.867.3419.867.34副坝开挖3.283.28库盆、施工道路291.1123.794.33291.1119.46进/出水口11.8647.4423.711.8623.74闸门井与上平洞1.391.250.14导流洞和暗涵2.301.870.440.812.301.50围堰基础开挖0.050.05围堰拆除0.280.890.280.896#施工支洞0.301.681.500.300.18小计329.0481.333.5131.59329.0453.25上库土Ⅳ料场4.103.101.00上库石Ⅰ料场22.492.3485.1922.407.15合计355.54173.673.51119.88352.4460.40弃渣量(松方)507.49二、填筑需要量(填方)实际用量(自然方)直接利用量(自然方)间接利用量(自然方)料场开挖量主坝主堆石50.3641.2841.28主坝次堆石33.5827.5224.952.57主坝其它填筑2.221.821.82库周防护堆石填筑4.764.334.33库周防护砌石填筑6.145.181.503.68副坝堆石及砌石3.402.802.80混凝土骨料及垫层料等料源33.0433.04围堰填筑3.910.813.10合计119.8824.956.6488.29说明:1、围堰填筑所需料场开挖量为土料量,其余为石料;2、开挖量=利用量+弃渣量(均为自然方);3、实际用量=直接利用量+间接利用量+料场开挖量(均为自然方);4、弃渣土方松方系数1.20,石方松方系数1.40。
32
下库区主体土石方平衡表表3—1—5单位:万m3项目开挖工程量利用量弃渣量土方开挖石方开挖石方洞挖土方石方一、开挖1#~5#、7#施工支洞0.250.3710.9710.150.251.19导流放空洞0.373.381.342.120.372.6开关站2.8425.520.337.962.8417.89下库进出水口3.4613.850.594.653.469.79溢洪道6.9012.563.416.99.15坝基、库盆、施工道路72.2310.690.27072.2310.96主厂房17.5815.3402.24地下洞群0.321.2725.9725.640.321.6引水系统26.9624.7802.18围堰拆除3.602.503.602.50小计89.9770.1484.0194.0589.9760.10土料场开挖3.603.60石料场开挖1.3720.3020.301.37总计94.9490.4484.01117.9591.3460.10松方弃渣量193.70二、填筑需要量(填方)实际用量(自然方)直接利用量(自然方)间接利用量(自然方)料场开挖量堆石坝一期填筑33.5227.5711.41.8214.35堆石坝二期填筑55.0445.5332.387.205.95路面碎石0.240.210.21坝前石渣1.000.820.82砌石护坡0.910.750.75加工混凝土骨料30.2011.8618.34下库库岸防护8.086.776.77围堰填筑6.102.503.60总计117.9555.6438.4123.90注:1、下库土料场覆盖层剥离量包括在库盆开挖量中;2、围堰填筑所需料场开挖量为土料量,其余为石料;3、开挖量=利用量+弃渣量(均为自然方);4、实际用量=直接利用量+间接利用量+料场开挖量(均为自然方);5、弃渣土方松方系数1.20,石方松方系数1.40。原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主体设计中设置了4个弃渣场,上库区3个,下库区1个,上库区弃渣场分别位于主坝下游右岸山沟
(1#弃渣场)、主坝坝后(2#弃渣场)及上库库尾(3#弃渣场),3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审查后,主体工程设计进行了弃渣场优化,上库区取消了库尾的弃渣场,另将主坝下游右岸山沟弃渣场堆渣高程降低,并与主坝坝后弃渣场连起来,集中统一为一个弃渣场,称为上库弃渣场。下库弃渣场未变化。上水库不设溢洪道,不泄洪,上库弃渣场紧靠坝身顺下游河道布置,占地面积29.13hm2,堆渣高程661m~725m,可容渣量560万m3。下库弃渣场布置在下库坝址右岸下游1.7km处的山沟里,占地面积约11.08hm2,弃渣高程220m~325m,可容渣量约200万m3。为方便弃渣,需建一条临时道路并扩建或加固现有的桥梁和简易公路与左岸的下库进场公路连接。根据土石方平衡,下水库区有部分开挖料需中转后再上坝填筑,因此,需在弃渣场内划定部分区域作为石料的回采区,供石料回采上坝用。弃渣场特性见表3-1-6。弃渣场特性一览表表3-1-6弃渣场地貌地类占地面积(hm2)高程(m)可容渣量(万m3)堆渣量(万m3)上库弃渣场河谷耕、林地29.13661~750560510.34下库弃渣场山谷林地11.08220~325200196.13合计40.21760706.47
弃渣场图35
3.1.5.9施工用地规划施工用地在满足工程施工布置的前提下,尽量少占良田、少征地。各单项工程施工用地的名称、类型及面积见表3-1-7。施工用地面积表表3-1-7单位:hm2
序号用地项目名称永久用地面积临时用地面积主要土地类型一上库用地1上库大坝永久占地3.26林地、耕地2上库弃渣场永久占地29.13林地、耕地3上库石料场永久占地1.39林地4上库土料场永久占地1.00林地5上库环库公路永久占地53.59林地、耕地6上库区施工场地占地3.99林地、园地、耕地7上库区施工临时生活区占地0.95林地小计88.374.94二下库用地1下库大坝永久占地7.92林地2下库进/出水口永久占地2.34林地3业主营地永久占地7.00耕地4下库弃渣场永久占地11.08林地、耕地5进厂交通洞口永久占地0.65林地、耕地6开关站永久占地2.24林地7施工中心变电站永久占地0.35林地8下库石料场永久占地2.18林地9下库土料场永久占地0.80园地10下库区施工场地占地7.48耕地、园地11下库砂石料混凝土系统占地5.78耕地12下库区1#施工临时生活区占地3.08耕地、林地13下库区2#施工临时生活区占地2.17耕地14下库区3#施工临时生活区占地4.12耕地小计34.5622.63三其它用地1永久公路用地24.00林地2其它永久设施用地4.00林地3临时施工道路用地17.50林地4施工支洞洞口用地1.00林地5其它零星施工设施用地5.00林地小计28.0023.50四总计150.9351.07合计202.00注:对外永久公路不在本方案编制责任范围内,表中未包含其面积。36
工程用地由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组成,永久用地用于永久建筑设施和施工永久占地,总面积为150.93hm2,其中永久建筑物用地面积为105.35hm2,施工永久用地(料场、弃渣场)45.58hm2。临时用地用于施工生产工厂设施及临时生活区占地,临时工程施工场地总用地面积为51.07hm2。3.1.5.10施工导流(1)上库项目上库施工选用河床一次断流、隧洞导流方案,导流隧洞布置在右岸,全长380m,衬后断面2.5m×3.0m(城门洞型)。上库导流洞出口与上库弃渣场排水相结合,采用箱型暗涵,暗涵为方型钢筋混凝土结构,坡降2%,断面尺寸为3.0m×4.0m,壁厚0.5m。上库大坝围堰仅设置上游粘土斜墙土石围堰,下游为弃渣场,不设置围堰。截流工程简单,采用一般石渣抛投,基坑积水以泵抽排。大坝填筑高程进度满足施工度汛要求,为保证大坝的安全度汛,汛前对坝体迎水面用碾压砂浆防护即可。上库进/出水口施工初期由引水上平洞预留岩塞度汛,后期由闸门挡水度汛。围堰在施工后期拆除。(2)下库下库施工采用一次断流,隧洞导流方式。导流隧洞与下水库坝址左岸永久放空洞相结合。导流放空洞长410.06m,前220.03m为圆形断面,衬后洞径5.1m;后190.03m为城门形断面。导流放空洞进口处设置集渣坑,在消力池中铺设1.5m厚的填石钢筋笼进行保
护,待导流期结束后再行拆除。大坝上下游围堰均为粘土斜墙土石围堰,上游围堰长224m,最大堰高10.7m,下游围堰长48.5m,最大堰高7.0m。下库进/出水口施工不需设置围堰防护。导流放空洞施工围堰采用开挖预留岩埂。截流采用一般石渣立堵抛投。围堰在施工后期拆除。3.1.5.11施工总进度根据项目施工组织进度计划,从地下厂房开挖、混凝土浇筑、机组安装及调试至第一台机组发电工期51个月,其中地下厂房开挖23个月,混凝土浇筑、机组安装调试及试运行28个月;工程总工期(从承包商进点至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包括3个月的准备期)66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总进度表表3-1-8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施工项目工期123412341234123412341234123对外交通工程、通风兼安全洞、筹进厂交通洞、施工供水供电系统、建施工控制网及移民安置期施场地平整、施工临时道路的修建、工风、水、电、通讯、临时房建及准备施工工厂设施的设置等施工准备工作期总工期上水库工程主体引水系统工程施
工地下厂房工程期下水库工程机组及设备安装工程
引水系统洞线长,工程量大,根据引水洞线的施工方法及进度要求,布置了四条施工支洞,使引水系统的施工形成多个工作面同时进行。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从2006年起开始进行对外交通工程及施工征地、移民安置等筹建期工程,承包商于2007年1月进点,2012年6月底最后一台机组发电,工程完工。其中土建工程在2011年底结束,2012年施工项目主要是机组及设备安装工程。土石方开挖填筑时间主要集中在2007年至2009年。主要主体及临时工程工程量汇总表表3-1-9序号项目单位上库工程输水系统地下厂房系统下库工程临时工程合计1土方明挖万m3301.215.323.1988.9118.7427.322石方明挖万m331.1461.2826.8525.438.97153.673石方洞挖万m329.9346.971.3416.494.644土石方填筑(砌石)万m3121.341.1298.7818.5239.74粘土填筑万m33.081.522.0466.65水泥砂浆万m32.12.16混凝土万m38.510.7810.77.712.3440.047喷混凝土m363521258322462103353234549668固结灌浆m360210739363809542138001371519帷幕灌浆m315951267211423105656625510回填灌浆m22857829847093227111接触灌浆m241383254739212钢丝网t70769884713钢筋t13906104663024362421680214锚杆根5050373115692010030309011239015锚索根6019125116钢材t33062475504103
主体工程(含部分临建工程)施工分年度主要工程量表表3-1-10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准备期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总计1土方明挖万m36.469.62131.81198.4221.1427.322石方明挖万m31.2119.82108.2620.833.53153.673石方洞挖万m317.5229.3137.29.941.040.0194.644土石方填筑万m310.2311.00163.4356.055.63246.345混凝土浇筑万m31.581.994.621514.342.47403.1.5.12主要土石方施工工艺(1)料场开采上、下库石料场开采时,均在剥离覆盖层和风化岩层后,采用潜孔钻钻孔、梯段爆破自上而下进行开挖,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装车、运输。上库石料场的开采可结合库盆防渗工程及环库公路的开挖进行,以环库公路作为该料场开采的主要道路,先开采道路上侧的上石Ⅰ料场的Ⅲ区料,再开采道路下方的上石Ⅰ料场的Ⅰ区料,上石Ⅰ料场的Ⅱ区料因质量相对较差,则作为备选料场。下库石料场位于左库岸,石料运输道路结合开挖出渣道路布置,沿左岸经过通风兼安全洞口、下库进/出水口至坝头。土料场直接用反铲剥离覆盖层,挖装自卸汽车运输。(2)上水库工程施工上库主坝的坝基和趾板基础开挖,趾板的石方分层开挖,采用手风钻造孔,预留保护层进行光面
爆破,底部浅孔爆破,反铲配自卸车出渣。坝体基础开挖土方由推土机集渣,石方开挖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反铲配自卸车出渣。坝基开挖和趾板基础开挖可同时进行,开挖的弃渣均弃于2#弃渣场。垫层料和主堆石料以石料场开采料为主要料源,上库进/出水口、上平洞及环库公路的部分开挖料可以用于大坝的过渡料及次堆石料填筑,不足部分由石料场开采获得。上水库大坝填筑的石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振动碾碾压。面板上游面填筑粘土用挖掘机装自卸汽车,推土机铺料自行式轮胎碾压实。
(3)下水库工程施工下水库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基开挖与趾板基础开挖同期进行,溢洪道开挖稍后进行。土方由推土机集渣,石方开挖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石渣由反铲配自卸汽车出渣运至下库弃渣场。坝体主堆石区和过渡层料,以利用地下工程开挖料为主,次堆石区除利用地下工程开挖料外也可以工程的石方明挖料进行填筑。主坝堆石体和过渡层可直接利用明挖石方和洞挖石渣上坝填筑,垫层料采用洞挖石渣填筑。坝体分期填筑。堆石坝填筑石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进占法铺料,推土机平整后振动碾碾压。溢洪道开挖分段进行,土石方开挖按自上而下,先槽后坡的原则进行,石方开挖采用潜孔钻造孔,边坡预裂,分层深孔梯段爆破,装载机配自卸汽车出渣,运至大坝填筑或下库弃渣场。(4)地下工程施工地下工程施工支洞均为平洞,采用钻爆法开挖,全断面掘进,侧卸式装载机装自卸汽车出渣,7#支洞采用手风钻钻孔爆破,小型车辆出渣。地下厂房各洞室自上而下分层开挖,钻孔爆破后装载机装汽车经施工支洞及其它各洞出渣。
(5)开关站施工地面式开关站土石方自上而下分五层开挖,潜孔钻配手风钻钻孔爆破,装自卸汽车从不同高程的施工道路运石渣至下库弃渣场。(6)输水系统工程施工上库进/出水口土石方开挖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出渣主要道路为经闸门井平台的环库公路和进/出水口底板的施工道路。石方开挖的施工程序为:首先开挖闸门井平台以上部分,结合环库公路的施工开挖出闸门井平台,利用环库公路作为出渣道路;接着从环库公路开出一条通往进/出水口底板的临时施工道路,利用该道路作为进/出水口下部的出渣。石方开挖采用潜孔钻辅以手风钻钻孔,梯段微差挤压爆破,挖掘机配自卸汽车出渣,上坝或弃于渣场。石方洞挖项目包括上平洞和闸门井。在开挖上平洞前,需先打通6#施工支洞。6#支洞采用二臂凿岩台车钻孔爆破,侧卸式装载机装自卸汽车出渣,洞渣可作为大坝围堰的填筑料源。上平洞开挖采用二臂凿岩台车钻孔,自卸汽车出渣,渣料间接上坝作为填筑坝体上游过渡层。闸门井后圆形上平洞开挖时在底部预留开挖石渣,混凝土衬砌前用反铲倒退法挖除,由自卸汽车运出,弃于上库库尾弃渣场。闸门井开挖首先自下而上开挖导井,再自上而下扩挖,石渣经导井溜至井底下平洞,用侧卸式装截机配自卸汽车出渣。
上下斜井石方洞挖由施工支洞进入,由爬罐和人工分别开挖上下导井后自上而下扩挖,扩挖的石渣自导井溜入斜井底部,由侧卸式装载机装自卸汽车出渣。引水中、下平洞及高压支管的开挖采用多臂凿岩台车钻孔,光面爆破,全断面掘进,侧卸式装载机装自卸汽车出渣。岔管采用短进尺多循环、密布周边孔、小药卷间隔装药,以确保周边光面爆破的效果。岔管后四条高压支管的石方开挖采用手风钻钻孔,光面爆破,全断面掘进,装载机装自卸汽车出渣。收缩段采用人工手风钻钻孔,小药量浅孔爆破开挖。引水上平洞洞挖石渣全部运至下库堆石坝填筑工作面。尾水隧洞的石方洞挖,由施工支洞进入,首先向上游厂房方向开挖,采用三臂台车钻孔,光面爆破,装载机装自卸汽车出渣。尾水支管石方洞挖采用汽车台车,手风钻钻孔,短进尺多循环光面爆破。下库进/出水口所处山坡原地形较缓覆盖层较厚,首先由临时施工道路自上而下分层开挖闸门井平台及以上部分,然后自上而下分层开挖闸门井平台以下部分。开挖均采用潜孔钻配手风钻钻孔爆破,挖掘机装自卸汽车出渣,经公路运输上坝或至弃渣场。(7)施工排水在地下洞室施工期间,洞内施工废水和地下渗水采用潜水泵排出。各施工通道的进口设一段水平段,洞口填筑高约30cm的土堤,拦截洞外雨水。
3.1.6项目投资与经济评价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主体工程概算编制价格水平年为2006年第1季度,工程静态投资38322.03万元,总投资439983.43万元。工程总概算表表3-1-11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投资(万元)占总投资比例(%)I枢纽建筑物302207.7768.69一施工辅助工程18222.464.14二建筑工程116213.1026.41三环境保护工程5361.961.22四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152828.3534.74五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9581.902.18II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5245.911.19III独立费用50550.6711.49IV工程总投资I、II、III部分合计358004.3581.37基本预备费25217.685.73工程静态投资38322.0387.10建设期贷款利息56761.4012.90总投资439983.43100.00项目单位千瓦投资3260万元/kW,单位电度投资2.17元/kW.h,可替代系统煤电装机1258MW,可节约电源建设投资132558万元(静态),并可为电网节省一定运行费用。项目经济内部收益率达25.62%,经济净现值76344万元,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优越。财务评价表明,项目财务指标较好,上网电价完全可以被市场接受,具有较强的获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项目经济上是合理的,财务上是可行的,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项目的兴建将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3.1.7主体工程比选方案的水土保持评价3.1.7.1主体建筑工程项目主体工程设计中对水土保持有较大影响的比选方案主要包括上下库坝型比较、上下库连接公路方案比较。上库主坝坝型比选方案主要包括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粘土心墙堆石坝和碾压砼重力坝方案,主体项目选定面板堆石坝方案。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若采用粘土心墙坝方案,由于上库区粘土心墙料料场分布比较分散,土石料用量大,土料场开采面积大,土料中含碎块石多,剥采比相应较大,增加无用层弃渣,且土料的干密度偏小,天然含水率偏高,需翻晒处理后方可使用,施工时遇降雨易产生流失,对水土保持不利。如采用对基础处理要求较高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基础开挖量将增大,同时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也不利于消化利用项目开挖料。因此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项目主体设计选择的上库主坝坝型方案基本合理。下库拦河坝坝型比选方案包括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及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两种坝型,主体项目设计选定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方案。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选定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方案,项目部分开挖料可直接利用于上坝填筑,且堆石坝相对基础要求较低,基础开挖量较
少,基础处理工程量也少。因此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项目主体设计选择的下库拦河坝坝型方案基本合理。
上下库连接公路为三级公路,路线比选包括二个方案:方案1为利用从中峰村至上库坝址的现有四级公路方案,即下库大坝左坝头—进厂交通洞口—中峰村—上库湾尾副坝,该方案局部改建现有中峰村至湾尾副坝四级公路;方案2为新建上下库连接公路方案,即下库大坝左坝头—进厂交通洞口—开关站—上库虎岐隔副坝附近的环库公路。项目选定方案1。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方案1充分利用现有公路拓宽、改造,公路沿线地势相对较缓,施工便利,基本无需新建道路,对水土保持较为有利,而方案2需新建开关站—上库虎岐隔副坝附近环库公路长8km,该路段地势陡峭,公路开挖工程量极大,弃渣产生量也极大,施工难度也较大,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将弃渣往路基下方推,产生较严重的水土流失。因此,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项目选定的上下库连接公路方案1是合理的。3.1.7.2弃渣场原预可研阶段设计弃渣场分散布置十几处,每处弃渣量均较小。主体工程可研原初稿选定4个弃渣场,上库3个,下库1个,经咨询审查后,上库取消库尾弃渣场,并将原1#弃渣场堆渣高程降低,与坝后原2#弃渣场合并成1个弃渣场(称为上库弃渣场)。上、下库弃渣场下游附近均无居民村庄等,弃渣场布置集中,对水土流失集中防治较为有利,也有利于监督管理。
上库弃渣场充分利用上库汇水面积小,坝下不泄洪的特点,布置在坝下河道,地形条件较好,与原1#弃渣场合并后,将分处两支流沟道的弃渣场连起来,防护设施设置在汇合口以下的谷口,可减少防护工程量。上库弃渣场原有地类除河谷低处沟道两侧为耕地外,其余多为林地。由于项目建成后上水库不泄洪,原有河道常年水量将减少,坝下农田灌溉水量较难得到保证,如继续作为农田使用,生产将受一定影响,产量亦将较难得到保证,结合项目及项目区实际情况,堆渣做为弃渣场使用,后期进行覆土后植树绿化,改变地类,是合理的。
下库弃渣场地形为山间谷地,原有地类除河谷低处为少量耕地外,多为林地。下库弃渣场的选择受地形、地类、运距限制较大,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附近地形较低缓、地势开阔处多已开垦为耕地或居民住宅地,从减少施工占地影响方面考虑,项目在下库区选定的弃渣场是合理的,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下库弃渣场周边汇水面积很小,可避免大流量地表径流对弃渣场的冲刷影响,下库弃渣场集中设置,也有利于水土流失的集中防治,有利于水土流失监督管理,因此,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项目选定的弃渣场布置方案是合理的。3.1.7.3料场项目选定2个石料场及2个土料场,分处上下库,料场选择也较为集中。选定土石料场均离坝址较近,且大部分位于库内正常蓄水位以下,一方面减少了库岸防护的开挖量,另一方面对景观影响也较小。
上库石料场开挖充分结合主体工程上库环库公路及库盆清理的开挖进行,可减少扰动地表面积及表土覆盖层剥离量,对水土保持是有利的。项目可研报告经咨询审查后,将原初稿中的上库土II料场调整为上土Ⅳ料场,调整后的土料场虽然运距稍远,但位于现有公路旁,表土层也较薄,开采较为方便。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料场覆盖层薄,所需剥离量较少,可相对减少土方开挖量及弃渣量,有利于水土保持。下库石料场位于库内,储量丰富,远大于石料所需开采量,仅开采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的石料即可满足项目施工要求,可减少景观影响。下库土料场地势平缓,位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表层土的剥离及土料场的开挖可结合库盆清理、库岸防护施工进行,亦可相对减少土方开挖量及弃渣量,有利于水土保持。因此从水土保持方面考虑项目料场的选择是合理的。3.1.8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本工程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包括降雨、地形、地面组成物质、植被覆盖率、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情况等。由项目施工工艺分析,项目施工过程产生水土流失工艺主要在土石方工程(包括弃渣堆
放),混凝土工程及设备安装过程等基本不产生水土流失。项目下库区下游附近为半岭村,但弃渣场位于半岭村下游,弃渣场下游附近为蒋隔水库库尾,无村庄居民。上库施工区下游附近无居民。
项目扰动地表范围内原有地类多为林地,另外还有耕地、园地等,项目施工后期土地整治可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进行覆土还林、还耕等。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表表3-1-12序号影响因素水土流失影响土石方明挖损坏开挖面地表植被,表土产生弃渣,石方除利用外产生弃渣,土质开挖面易产生水土流失施石方洞挖本身不损坏地表植被,除利用外产生弃渣,不易产生流失1工工土石方填筑在开挖基础上进行,不损坏植被,无弃渣产生,不易产生流失艺混凝土工程不损坏植被,基本无弃渣产生,不易产生流失弃渣堆放压占地表植被,易产生流失设备安装不损坏植被,无弃渣产生,不产生流失2降雨项目区雨量充沛,降雨强度大,遇强降雨易产生水土流失3地形项目区多为中低山地貌,局部坡度稍陡处易产生水土流失4地面组成物质土壤多为山地红壤,弃渣多以石渣为主,流失较轻5植被覆盖率项目施工损坏植被后,开挖面易产生水土流失6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工程措施可有效减少水土流失3.2项目区概况3.2.1自然简况3.2.1.1地貌及地质项目区位于仙游县境内的石牛山东南山麓,区内地貌受构造和岩性控制,属中~低山地貌,山顶多呈浑圆状或尖顶状,山坡陡峭,一般山峰高程在800m~1000m,相对高差300m~600m。上水库位于西苑乡广桥村大济溪源头,为狭长带状山间谷地,库尾为一山间小
盆地,库周山体雄厚,山脊高程在735m~796m,地形波状起伏。下水库位于木兰溪另一支流溪口溪上,水库为山间河谷型,库盆为一狭长的山间峡谷。工程区位于闽东火山断坳带次一级构造单元游洋――仙游折断带和永泰――三班断裂带之间,处于断块掀斜上升区,没有大的区域性活动断裂从工程区通过,区域构造基本稳定,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BG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按坚硬场地调整为0.35s。3.2.1.2气象项目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年际变幅较小,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013h,日照率46%,多年平均雾日为47d,多年平均雪日3d。全年主导风向为E,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24m/s,相应风向为ENE,最多风向为E。上库广桥坝址多年平均气温16.9℃,极端最高气温35.3℃,极端最低气温-7.1℃;下库半岭坝址多年平均气温19.1℃,极端最高气温36.6℃,极端最低气温-6.2℃。最高气温多出现于7~8月,最低气温多出现于1~2月。上库≥0℃积温约5600℃,≥10℃积温约4500℃,无霜期239d;下库≥0℃积温约6800℃,≥10℃积温约5700℃,无霜期297d。木兰溪流域内雨量较丰富,但降雨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也
不均匀,一般汛期为4~9月,占年降水量的80%左右。造成流域内大范围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有4~6月的锋面雨和7~9月的台风雨。上库广桥坝址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2014mm,下库半岭坝址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890mm。根据《福建省暴雨特征值》图表查算,项目区年最大1hr、6hr和24hr点雨量均值及变差系数见表3-2-1。项目区暴雨特征值表表3-2-1降雨年最大点雨Cv设计频率暴雨值(mm,P=%)历时量均值(mm)Cs/Cv下库上库(hr)下库上库下库上库53.33253.332152530.370.373.589.095.410390.797.2105690930.440.463.5167182199177193212241551650.520.553.53143463853463824273.2.1.3水文泥沙木兰溪为闽东南沿海的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福建省德化县境内戴云山脉的东南坡,流经莆田市的仙游县和莆田市,于莆田三江口注入台湾海峡的兴化湾。木兰溪西北与大樟溪源头支流为邻,西与晋江支流东溪源头相隔,流域形状基本呈东西走向,地势西高东低。项目所在木兰溪上游流域为福建省沿海多雨山区,造成本流域大范围降水的天气系统主要有4~6月的锋面雨和7~9月(个别年份至10月)的台风雨。项目上、下库坝址集水面积分别为4.0km2、
17.4km2,上、下库年径流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其中汛期径流随时间的变化呈驼峰状,以6月、8月径流最为突出。仙游上、下库所在流域为典型的山溪性河流,河源短促,坡降较陡,洪水汇流时间短暂,洪水涨水迅速,过程尖瘦。上、下库坝址多年平均流量及年径流量分别为0.155m3/s、0.629m3/s及489万m3、1984万m3。根据渡里站1965~1982年实测泥沙资料统计类比分析,项目流域多年平均含沙量0.182kg/m3,年内输沙主要集中在4~10月。3.2.1.4土壤项目区属南方红壤丘陵区,仙游县的土壤有水稻土、红壤、黄壤、赤红壤、草甸土、紫色土、潮土以及盐土等8个土类,21个亚类,44个土属,74个土种。红壤分布最广,几乎遍布全县各地海拔100~800m的丘陵山地,其次为黄红壤和黄壤亚类,分布于西北部800m以上的中山区,耕地土壤以水稻土为主。项目所在地土壤以林地红壤为主,土壤肥沃湿润,立地条件较好。少量耕地上分布水稻土,因长期使用化肥等,土壤肥力衰退,理化性状变差。3.2.1.5植被
项目区属闽中东戴云山-鹫峰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主要植被类型以次生或人工种植的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及竹林为主,阔叶林主要为壳斗科树种,混交乔木次之,针叶林主要为杉木林和马尾松林,竹林多为毛竹林,部分溪流两岸陡坡上因森林长期过伐及火烧退还分布有矮化的青冈林、石栎、石楠等灌丛。仙游县、西苑乡森林覆盖率分别为64.6%和82.7%。
项目区位于仙游县西北部的西苑乡境内,根据福建植被区划,该区属于中国东部湿润森林区,中亚热带照叶林植被带,南岭东部山地常绿槠类照叶林区,闽中、闽东戴云山—鹫峰山北部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按《中国植被》的划分方法,项目区主要植被类型可以分为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等3个植被型。根据构成群落的建群种的不同可以将评价区的植被划分为马尾松林、杉木林、马尾松+杉木林、米槠林、鹅掌柴林、米槠+毛竹林、毛竹林、毛竹+杉木林等群系。根据群落各层的优势种组成,项目区的群落类型包括:马尾松——檵木—芒萁群丛、马尾松—黄瑞木—芒萁群丛、杉木+马尾松—细齿叶柃—狗脊群丛、杉木—山矾—狗脊群丛、杉木+福建柏—弯朔杜鹃—瘤足蕨群丛、米槠—狗骨柴—里白群丛、米槠+青冈—乌药—乌毛蕨群丛、米槠—连蕊茶—狗脊群丛、鹅掌柴—罗伞树—苔草群丛、木荷+鹅掌柴—短尾越橘—华山姜群丛、毛竹—枇杷叶紫珠—芒萁群丛、毛竹—杜茎山—华里白等群丛。项目区所发育的地带性植被是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原生性的常绿阔叶林已不复存在,现有的常绿阔叶林均为被破坏后形成的次生林、或被人为强度干扰后形成的次生常绿阔叶灌丛,它具有丛生性、多分枝、种类多样、优势种不明显等特点。暖性针叶林也是最主要的植
被类型之一,分布面积大而且数量较多,多以中幼龄树为主,主要是马尾松林、杉木林和少量的湿地松。项目区经济
林植被主要为巨尾桉林,巨尾桉属桃金娘科桉属植物,是从国外引进的速生树种,由于巨尾桉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在下库坝址下游有较大面积的种植。由于巨尾桉的生长对水肥的需求量极大,加上其根系发达,根部所分泌的物质可抑制其他植物生长,致使巨尾桉林的林中或林下的其他植被稀疏,巨尾桉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较差、对地力的破坏较为严重,生态效益不佳。除巨尾桉林外,还分布一定面积的油茶林。果林较大面积分布的主要为枇杷林,另有部分桃林、柚子林和柑橘林等。根据植物物种调查结果,项目区木荷、柳杉、狗牙根、爬山虎、胡枝子等均有分布,均属原有适生物种。3.2.1.6土地利用及水土保持现状根据2003年仙游县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仙游县以及工程涉及乡村的土地构成见表3-2-2,仙游县以及西苑乡的土地利用程度见表3-2-3。工程所在地西苑乡土地利用率比仙游县平均水平低4个百分点,土地垦殖率仅为全县的1/5左右,耕地复种率仅为全县的一半,但森林覆盖率高出全县平均水平约18个百分点。
工程占用林地为主,其次为耕地和未利用地。总计占用林地230.26hm2,占68.85%;耕地61.95hm2,占18.52%;未利用土地23.30hm2,占6.97%。施工用地总用地面积202.00hm2,水库淹没区面积132.46hm2。项目所在地土地利用状况表表3-2-2项目土地总面积农用地城镇及工矿用地未利用地仙游县面积(hm2)187040.3155804.310731.320504.8所占比例(%)100.0083.305.7410.96西苑乡面积(hm2)33362.528221.5399.64741.5所占比例(%)100.0084.591.2014.21半岭村面积(hm2)597.1566.37.223.7所占比例(%)100.0094.831.203.97前洋村面积(hm2)700.4665.38.426.7所占比例(%)100.0094.991.203.81广桥村面积(hm2)801.1734.731.135.2所占比例(%)100.0091.723.884.40土地利用程度表3-2-3单位:%县、乡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耕地复种率森林覆盖率仙游县88.915.8210.264.6西苑乡84.92.9123.782.7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表表3-2-4单位:hm2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水库淹没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合计编号三大类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上水库下水库1农用地11耕地111灌溉水田23.208.2314.3114.3160.05114旱地1.230.330.310.031.9012园地121果园0.226.013.9110.1413林地131有林地36.0032.13122.8534.22225.20133疏林地5.065.06其它农村15农用1531.501.200.232.93地道路2建设用地25住宅用地253农村宅基地1.320.090.141.55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土地317其它未利用土地6.0710.604.122.5123.3032其它土地321河流水面1.442.894.33土地总面积70.9861.48150.9351.07334.46根据2000年仙游县水土流失遥感调查资料及《莆田市仙游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2004-2010年)》(2004年8月),仙游县水土流失度为15.27%,以轻度和中度水力侵蚀为主,项目所在地西苑乡水土流失度仅为5.37%,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最强侵蚀程度也仅为强度侵蚀,占0.55%,因此总体而言,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良好,水土流失轻微。
水土流失现状表表3-2-5面积:hm2,比例:%项目总面积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极强度侵蚀水土流失度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面积比例仙游县183520.5514310.607.8010475.885.713017.221.64225.250.1215.27西苑乡31354.53751.562.40758.762.42172.510.55005.37根据项目区附近木兰溪干流濑溪站、木兰溪支流延寿溪渡里站、相邻流域大樟溪凤洋站等水文站实测泥沙资料分析,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均不足300t/(km2.a),其中,以渡里站集水面积最小(76.5km2),与仙游上、下库集水面积最接近,渡里站以上的植被、降水情况与本工程所在流域较为接近,因此以渡里站资料类比项目区原有侵蚀模数。根据渡里站1965~1982年实测泥沙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含沙量0.182kg/m3,年平均径流量7696万m3,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为1.40万t,推悬比按30%考虑,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0.42万t,总输沙模数238t/(km2.a)。泥沙输移比通常<1,且与流域面积成反比。渡里站流域面积较小,仅76.5km2,且位于福建低山丘陵区,河谷深切,流域内缺乏可供泥沙沉积的开阔地段,故泥沙输移比较大,按0.8计算,则流域平均侵蚀模数为298t/(km2.a)。
对照仙游县水土流失现状图,项目占地范围内,上库区无明显水土流失,下库区坝下至业主营地附近小支流汇合口耕地、园地为轻度侵蚀,汇合口以下左岸为中度侵蚀,其余地块无明显水土流失。总体而言,项目区水土保持状态良好,水土流失轻微。
对照仙游县水土流失现状图,项目占地范围内无明显流失处原有侵蚀模数以渡里站流域平均侵蚀模数298t/(km2.a)计算,下库区坝下至业主营地附近小支流汇合口耕地、园地轻度侵蚀处原有侵蚀模数以1500t/(km2.a)计算,汇合口以下左岸中度侵蚀处原有侵蚀模数以3750t/(km2.a)计算。按面积比例计算,项目区原有平均侵蚀模数为450t/(km2.a)。项目区原有平均侵蚀模数计算表表3-2-6侵蚀强度面积(hm2)平均侵蚀模数(t/km2.a)侵蚀量(t/a)中度侵蚀9.003750337.5轻度侵蚀16.501500247.5微度308.96298920.7总计334.464501505.7项目区域所属土壤侵蚀类型区为南方红壤丘陵区,其土壤侵蚀强度容许值为500t/(km2.a)。项目区所在流域为木兰溪流域,项目区属中-中低山地貌,根据《关于划分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公告2006年第2号)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闽政[1999]文205号),项目所在地仙游县西苑乡未列入国家级或省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范围。
仙游县的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自1983年恢复水土保持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后即开展工作,1995年成立了仙游县水土保持监督站,实行与县水土办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依法行使辖区的水土保持监督职能。实际工作中,领导重视,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积极开展预防监督工作,有效保护森林植被,保持水土,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在项目区附近开发建设项目植被恢复中,木荷、柳杉、狗牙根、爬山虎、胡枝子等均有采用过,用于项目区植被恢复是适宜的。3.2.2社会经济概况仙游县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隶属莆田市,下辖5个乡、12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全县土地面积1835.21km2,2003年末总人口100.20万人,其中乡村人口93.67万人。仙游县是福建省的农业大县,由于山区面积较大同时长期受交通不便的影响,造成了整个仙游县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现状。仙游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是农业,2003年农业总产值为17.07亿元。仙游为福建糖蔗、柑橘、龙眼生产基地,农副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薯(枫亭薯著名),花生、黄麻、大豆、蔬菜、油菜籽,兴化
桂圆、度尾无籽蜜柚,陈燮柿、云庄栗、蜜枣,宝坑番石榴、榜头梧店芒果、书峰青靛、龙华金沙薏米、古洋晒烟皆为特产,香蕉、枇杷、猕猴桃,油茶籽、油桐籽、山苍子、板栗、药材,蛏、牡蛎、蛤、马鲛、鲤鱼、鳗、蟹,家畜良种黑白奶牛、长莆猪。近年来农业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传统的粮蔗比重明显下降,蔬菜、水果、食用菌发展迅速,水产养殖、畜牧业发展也较快。
仙游是福建制糖工业中心之一,誉称“福建糖仓”。仙游工业基础薄弱,但近年来发展迅速,2003年工业总产值达到53.29亿元,初步形成以食品、皮革、服装、电力、电器机械、工艺美术品等为支柱的工业规模。但目前工业企业规模较小、产业层次较低,工业的发展与本地发展条件结合不紧密,工业行业结构存在小而全的状况。工业门类还有林产化工、食品、机械、制盐、造纸、皮革、日用品等,特产兴化米粉,工艺品有木漆碗、木雕、竹编、竹插、刺绣、抽纱。工程所在的西苑乡位于仙游县西北部山区,是木兰溪的发源地,下辖9个行政村,人口仅2.0万人,西苑乡是仙游县的主要林区,山地面积156多万亩,素有“绿色金库”之称,林、茶、果开发前景广阔,是全国绿化造林首批“百佳乡镇”之一。工程区涉及西苑乡的半岭、广桥、前洋等3个行政村,共有人口611户2478人,实有劳力1438人。共有耕地面积1041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42亩,劳均耕地面积0.83亩,粮食总产量76.24t,粮食平均亩产478kg,人均拥有粮食184kg,共有林地面积28290亩,农村人均拥有林地面积11.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1334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115元,农村人均纯收入高于西苑乡的平均水平,库区经济在当地处于中上游水平。工程涉及的乡、村基本经济情况见表3-2-7。
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影响乡、村基本情况表3-2-7乡、村指标单位半岭广桥前洋全库区西苑乡一、人口1、总户数户12831117261146902、乡村人口人4911267720247820238二、乡村实有劳动力人2757374261438124751、农业劳力人13020520554046512、工业人224656124664三、农业条件1、粮食产量kg12304018645014725045674046860002、粮食平均亩产kg/亩4864704814783703、人均粮食拥有量kg249147204184228四、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280624430133410062五、农民人均纯收入元31863047318731153051
4水土流失预测4.l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及区段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为建设类项目,位于南方多雨区,林草植被恢复较快,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项目施工期7年(包括筹建期)及林草植被恢复期2年,总计预测时段长9年。根据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特点与施工总布置,项目建设过程造成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于工程施工期对地表的开挖、植被破坏和弃渣堆放等造成,随着工程完工,临建设施的清理,裸露地表植被的恢复绿化,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电站生产运行过程将不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移民安置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移民安置点建设过程,随着安置点配套挡墙、护坡、排水沟、路面等配套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水土流失将得到有效控制,安置点完建后基本不产生水土流失。预测区段包括: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区及移民安置区,重点放在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区。根据项目施工特点确定预测单元分区,施工各区预测按项目预测单元分区进一步划分,具体施工期预测时段根据各分区土石方工程持续时长确定,预测时段不足一年的,该年度未包含全部雨季时段(4月~9月)时,按占雨季的比例换算成全年的时段计算,包含全部雨季时段时按全年计算。
预测时段区段表表4-1-1序号预测区段分区预测时段(年)施工期(建设扰动期)林草植被恢复期工程枢纽区5.52业主营地12永久公路12上、下库库底清理区1/1主体工程建设区施工辅企占地及临时生活区12临时施工道路12上库弃渣场3.332下库弃渣场32石料场12土料场122移民安置区移民生活安置区12专项设施迁建区12注:1、移民生产安置主要通过划拨耕地,无新开耕地,不列入预测;2、已按雨季时段折算预测时段年;3、库底清理区施工完成后即为防护工程覆盖或淹没,仅预测施工期。4.2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设计,针对工程建设期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其预测的内容和方法见表4-2-1。
水土流失预测内容和方法表4-2-1序号预测项目预测内容预测方法1扰动面积项目建设过程中扰动各类地表的面积数量通过项目建设施工工艺分析,确定项目建设造成的扰动地表地段,对其施工扰动面积进行预测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原地貌、植被、土地和水土保持设施破坏的程度和数量利用实地调查与地形图图面直接量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首先通过实地调查,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及各种水土保持设施的现状和背景,然后采用地形图图面量测来确定3弃渣工程施工将产生的弃渣的渣源、数量,占地面积、堆放高度等根据项目工可报告土石方开挖施工工艺分析及土石方平衡分析预测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形式和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根据项目主体设计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土壤、植被、降雨等综合判断可能发生的水土流失形式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水土流失对主体工程、土地利用、河道行洪、自然生态的潜在危害在综合上述各项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形式、数量、位置及其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特点进行预测4.3水土流失预测4.3.1扰动地表面积项目施工用地总面积202.00hm2,水库淹没区面积132.46hm2。工程用地由永久用地和临时用地组成,永久用地为永久建筑物和施工永久占地,总面积为150.93hm2,其中永久建筑物用地面积为105.35hm2,施工永久用地(料场、弃渣场)45.58hm2;临时用地为施工生产设施、工厂及临时生活区占地,总用地面积为51.07hm2。工程占用林地为主,其次为耕地和未利用地。总计占用林地230.26hm2,占68.85%;耕地61.95hm2,占18.52%;未利用土地23.30hm2,占6.97%。其它详见表4-3-1。工程建设扰动原地貌面积为
334.46hm2。
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表表4-3-1单位:hm2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水库淹没工程永久占地临时占地合计占总用地面积(%)编号三大类名称编号名称编号名称上水库下水库1农用地11耕地111灌溉水田23.208.2314.3114.3160.0518.52114旱地1.230.330.310.031.9012园地121果园0.226.013.9110.143.0313林地131有林地36.0032.13122.8534.22225.2068.85133疏林地5.065.0615其它农用地153农村道路1.501.200.232.930.882建设用地25住宅用地253农村宅基地1.320.090.141.550.463未利用地31未利用土地317其它未利用土地6.0710.604.122.5123.306.9732其它土地321河流水面1.442.894.331.29土地总面积70.9861.48150.9351.07334.46100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亦对原地貌产生扰动,扰动面积为11.60hm2,扰动地貌地类以林地为主。项目建设、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扰动原地貌面积总计346.06hm2。4.3.2弃渣量根据项目建设土石方平衡结果,项目主体工程建设、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总计弃渣量706.47万m3(松方)。其中上库弃渣510.34万m3,下库弃渣196.13万m3,根据地形条件,上下库各设
一个弃渣场。根据本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的建设特点,项目仅在建设施工期因土石方开挖产生弃渣,主体工程完建后,项目生产运行期间将不再产生新的弃渣。
4.3.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项目建设扰动地表面积346.06hm2中,具有部分水土保持功能的设施主要有林地、耕地、园地、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地等林草植被设施。项目主体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施工对原地貌、土壤和植被产生很大影响。场地平整及土方开挖将使主体工程施工区植被全部破坏,料场开挖将造成全部表土层植被破坏,弃渣堆放将压占一定数量的植被,施工道路开挖及临建设施用地平整等也将使其占地范围内植被破坏殆尽。项目施工造成工程永久占地区及临时占地区地表植被破坏、地貌改变,损坏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项目运行时水库水位变幅较大,上水库拦渣坝至拦河坝之间库底覆盖层需全部清除,拦渣坝至库尾715m高程以下库底覆盖层也需清除,下水库近坝段也需清除部分覆盖层,库区淹没区覆盖层清除亦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地貌改变,损坏林草植被等水土保持设施。其余未清除覆盖层处水库淹没以同样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水域代替了原有林草植被,其水土保持功能未受到损坏。项目建设未损坏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由此计算项目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70.03hm2。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为11.60hm2。
项目建设、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总计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281.63hm2,均属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管辖范围。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表表4-3-2序号项目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hm2)备注1施工永久征地150.932施工临时征地51.073库底覆盖层清除68.03包括上下库4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11.605总计281.63注:1、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均为林草植被等,无水土保持工程设施;2、损坏水土保持设施均属福建省仙游县管辖。4.3.4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面积及流失总量4.3.4.1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在项目扰动地表面积346.06hm2中,除库底覆盖层清理区外水库淹没仅以水域取代原有林草植被,扰动地表面积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主要包括土石料场、弃渣场、施工临建占地、临时施工道路、主体工程永久占地及水库库底覆盖层清理区等主体项目建设区,以及移民安置及专项设施迁建区,共计面积281.63hm2。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表表4-3-3序号工程区项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hm2)备注工程枢纽区20.76业主营地7.00永久公路77.59包括上库环库公路上库库底清理区49.06下库库底清理区18.97施工辅企占地23.251主体工程建设区施工临时生活区10.32临时施工道路17.50上库弃渣场29.13下库弃渣场11.08上库石料场1.39下库石料场2.18上库土料场1.00下库土料场0.802移民安置区移民生活安置区2.40专项设施迁建区9.20主要是改线公路3总计281.63注:对外交通公路不在本方案编制范围内,故不予预测4.3.4.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a)预测方法扰动地表水土流失量与水土流失因子(降雨、地形、地面组成
物质、水土保持措施情况等)有关,预测方法采用经验公式法。水土流失量预测经验公式:W=∑(F×M×T)Wo=∑(F×Mo×T)Wc=W-Wo式中:W——水土流失总量(t)F——水土流失面积(km2)M——土壤侵蚀模数(t/km2·a)T——侵蚀时间(a)Wo——原有水土流失量(t)Mo——土壤侵蚀模数背景量(t/km2·a)Wc——新增水土流失量(t)(b)侵蚀模数背景值根据3.2.1.6节水土流失现状计算结果,下库区坝下至业主营地附近小支流汇合口耕地、园地轻度侵蚀处原有侵蚀模数为1500t/(km2.a),汇合口以下左岸中度侵蚀处原有侵蚀模数为3750t/(km2.a),其余项目占地范围内无明显流失处原有侵蚀模数为298t/(km2.a)计算。按面积比例计算,项目各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原有平均侵蚀模数见表4-3-4。
水土流失背景值表4-3-4序号预测分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面积(hm2)其中各强度侵蚀区面积(hm2)平均侵蚀模数(t/km2.a)微度轻度中度工程枢纽区20.7620.7600298业主营地7.0007.0001500永久公路77.5977.5900298上、下库库底清理区68.0368.03002981主体工程建设区施工辅企占地及临时生活区33.5715.079.509.001564临时施工道路17.5017.500298上库弃渣场29.1329.1300298下库弃渣场11.0811.0800298石料场3.573.5700298土料场1.801.80002982移民安置区移民生活安置区2.402.4000298专项设施迁建区9.209.20002983总计281.63256.1316.509.00479注:微度、轻度、中度侵蚀强度分别为298t/(km2.a)、1500t/(km2.a)和3750t/(km2.a)。(c)类比调查资料平均土壤侵蚀模数通过类比调查试验资料经综合分析确定,类比调查试验资料主要包括福建省水土保持监督站、福建省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及防治研究》(该研究成果已经福建省科技厅评审通过)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
)的福建建瓯市径流小区、三明标桩样点试验资料,以及福建省三明市水土保持办公室的三明市斑竹水电站水土保持监测资料。1)福建省建瓯市径流小区试验资料课题组于2000底在建瓯市水土保持试验场建立了原状裸露土径流小区,小区原为果园,将采伐后剩余物移走,适当平整坡面,定期清除杂草,保持地表裸露。径流小区设计为长方形,长边垂直投影长度20m,短边投影长度5m。小区四周设截水墙,下端设梯形集水槽,集水槽下设集流池,池内水位1m处设置9个分流孔,其中1孔与分流池相连,水位尺固定在集流池内壁靠小区一侧,小区上方及两侧设截流沟和排水沟。
观测时间2001年6月至2002年5月,时长1年。观测项目包括降雨因子、液体径流量、固体径流量及其它相关因子。降雨因子采用径流场中部设置的自记雨量计记录的降雨过程数据计算。液体径流量的测定在每次降雨后,当集流池内水位低于5cm时由量水容器量取,高于5cm时,直接由池内水位尺读取,达到1m时,由集流池水量加上分流池水量的9倍计算。固体径流量由集流池内取样测得悬移质及推移质量。土壤物理性质采用环刀法测定。建瓯试验小区观测时间内降雨量1474mm,原状裸露土侵蚀模数为1.47万t/(km2.a)。2)福建省三明标桩样点试验资料课题组于2000年12月初在三明市近郊布设了4个弃土样点,按随机布点的方法,各取一定面积(10m×10m)为观测区,用20cm长顶部涂红色的铁钉沿等高线方向在每个样方上随机布设10个标桩,以标桩法测定各样点水土流失量,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测定,各样点情况见表4-3-5。
三明标桩试验样点情况表表4-3-5序号弃土类型坡度(°)弃土时间(a)其余性状侵蚀模数(万t/km2.a)1细质弃土270.5弃土质地均匀,无植被,土层较疏松2.432砂粒与土壤混合弃土241坡面已生长少量杂草,覆盖度约15%,土层较紧实2.333碎石与土壤混合弃土291采石场弃土,下层较紧实2.214底层土弃土301电站开挖底层土,地表裸露,土层紧实,含少量石块2.363)福建省三明斑竹水电站水土保持监测资料根据三明市水土保持办公室1996年~1998年对三明斑竹水电站建设施工期的实地调查和水土保持监测资料分析,工程枢纽布置区、施工布置区地形坡度约3°~10°,局部坡度大于10°,平均侵蚀模数分别达14600t/(km2·a)、15000t/(km2·a)。类比资料一览表表4-3-6序号类比资料实测位置实测条件实测方法1建瓯径流小区坡面径流小区,成果已经过福建省科技厅评审径流小区观测法2三明标桩样点弃渣场工程弃土,成果已经过福建省科技厅评审简易观测场法3三明斑竹水电站施工开挖坡面在建电站实地监测资料简易观测场法(d)类比资料可比性分析
建瓯径流试验小区、三明市斑竹水电站与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相近,气候类型相似。根据上述试验和工程实地调查资料,类比资料试验区与项目预测情况类似,结合项目区降雨、坡度、土壤和水土保持措施等因素进行类比综合分析,确定各水土流失区的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类比资料可比性分析见表4-3-7。主要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可比性分析表表4-3-7影响因素可比性分析修正地理位置地理位置不同,但均属东南沿海地区。气候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类型基本一致。降雨建瓯试验小区降水量1474mm,三明标桩样点及斑竹电站所属区域平均降水量1728mm,工程区上库坝址年平均降水量为2014mm,下库坝址年平均降水量为1890mm。相比工程区,斑竹电站年均降水量较接近,建瓯试验小区雨量偏小。建瓯试验小区资料需根据雨量适当加以修正。坡度径流小区坡度与工程区现有坡度接近,标桩样点堆渣坡度与工程堆渣坡度较接近,斑竹电站实测坡度较接近工程施工区(除开挖边坡以外区域)。斑竹电站实测资料用于预测施工区平均侵蚀模数时需根据坡度情况适当加以修正。土壤均为山地红壤。土壤侵蚀类型区均为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措施均无水土保持措施。扰动形式斑竹水电站施工扰动地表与本电站地面施工扰动地表形式基本相同,均为开挖与填筑、混凝土浇筑、弃渣搬运与堆置、引水系统衬砌、施工围堰修筑等;建瓯市径流小区和三明标桩样点扰动地表形式与本工程部分施工地块扰动形式一致。(e)平均土壤侵蚀模数(M)参数的确定根据类比资料可比性分析,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时段各平均土壤
侵蚀模数确定如下:1)施工建设期:施工开挖裸露面土壤侵蚀模数定为18000t/(km2·a),项目弃渣场较为集中,弃渣以石渣为主,紧实度较好,弃渣场平均侵蚀模数定为30000t/(km2·a)。2)林草恢复期:除库底覆盖层清理区施工完成后即为防护工程覆盖或淹没,仅预测施工建设期外,其余预测区段林草恢复期均定为2年。施工开挖裸露面林草恢复期第一年平均侵蚀模数定为3500t/(km2·a),第二年平均侵蚀模数定为1500t/(km2·a),林草恢复期总平均侵蚀模数为2500t/(km2·a);弃渣场林草恢复期第一年平均侵蚀模数定为25000t/(km2·a),第二年平均侵蚀模数定为5000t/(km2·a),林草恢复期总平均侵蚀模数为15000t/(km2·a)。(f)水土流失量预测根据上述方法和确定的参数计算,工程预测时段内施工建设期水土流失量9.93万t,林草恢复期水土流失量2.08万t,预测时段产生水土流失总量12.01万t,原有水土流失量0.42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11.59万t。预测结果详见表4-3-8。项目运行期,本方案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已发挥其良好的保水保土功能,水土流失将得到较好控制,各水土流失区土壤侵蚀模数可控制在项目区原有土壤侵蚀模数450t/(km2·a)。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4水土流失预测水土流失量预测表表4-3-8侵蚀模数施工期(建设扰动期)林草恢复期总预测时段水土流失区水土流失面积(hm2)背景值(t/km2·a)侵蚀模数(t/km2·a)预测时段(a)水土流失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侵蚀模数(t/km2·a)预测时段(a)水土流失量(t)新增水土流失增量(t)水土流失总量(t)原有水土流失量(t)新增水土流失量(t)工程枢纽区20.76298180005.520552202122500210389142159046421126业主营地7.001500180001126011552500235014016103151295永久公路77.59298180001139661373525002388034171784669417152上下库68.03298180001122451204312245203120421主体工程建设区库底清理施工辅企占地及临时生活区33.57156418000160435518250021678628772115756146临时施工道路17.50298180001315030982500287677140261563870上库弃渣场29.13298300003.332910128812150002874085653784146337378下库弃渣场11.0829830000399729873150002332432581329616513131石料场3.572981800016436322500217815782132789土料场1.8029818000132431925002907941416398库区淹没区64.432移民安置区移民生活安置区2.402981800014324252500212010655221531专项设施迁建区9.2029818000116561629250024604052116822034总计346.06993449745120734184401200784186115892注:1、移民生产安置主要通过划拨耕地,无新开耕地,不列入预测;2、预测时段已按雨季时段折算全年时段;3、水库淹没区64.43hm2,无施工开挖扰动,不进行预测。
根据表4-3-8预测结果分析,项目弃渣场由于侵蚀强度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均较大,是项目产生水土流失的最主要区域;道路区由于路线较长,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产生的水土流失量也较大;枢纽工程区由于施工时段较长,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也有一定数量。因此,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应针对重点流失区各自特点分别进行防治。弃渣场应作为重点防治区,采取完善的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加以防护。道路区施工开挖后边坡裸露,应尽快恢复植被,以减少水土流失量。枢纽工程区由于时段长,应加强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4.3.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根据以上水土流失预测分析,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新增水土流失具有强度大、影响范围及时段集中的特点,如不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项目区水土流失,由此可能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如下:1)淤积抬高河床:项目弃渣量大,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也大,如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遇暴雨,弃渣流失将直接进入下游河沟道,淤积、抬高河床,相应抬高洪水位,可能影响主体项目施工,同时也可能影响河道沟道的行洪能力及两岸的防洪安全;2)减少下游水库有效库容: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流失泥沙进入下游,淤积泥沙将占用上库大济溪坝下游四级电站(坝后、坑峰、南山、汾阳)及下库溪口溪坝下游蒋隔水库的有效库容,对水库寿命、兴利库容及其发电量产生一定影响。3
)影响生态环境:项目建设过程中扰动原地形地貌,地表裸露面积增加,土壤保水能力也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4)影响景观:项目土石方开挖填筑造成地表植被破坏,从而造成地表裸露,影响自然景观视觉。
4.4水土流失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扰动地表面积为346.06hm2,项目损坏的水土保持设施主要是林草植被等,面积为281.63hm2,工程不损坏其它水土保持工程设施。项目建设将产生的弃渣量约为706.47万m3,项目生产运行期不再有弃渣产生。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281.63hm2。项目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主要在弃渣场、道路区及枢纽工程区,弃渣场侵蚀特点是强度大面积广,道路区侵蚀特点是面积广,枢纽工程区侵蚀特点是时段长。因此,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应针对重点流失区各自特点分别进行防治。弃渣场应作为重点防治区,采取完善的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加以防护。道路区施工开挖后边坡裸露,应尽快恢复植被,以减少水土流失量。枢纽工程区由于时段长,应加强施工期间的临时防护。预测时段内水土流失量12.01万t,新增水土流失量11.59万t。项目建设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包括:淤积抬高河床;减少下游水库有效库容;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景观。
5水土流失防治方案5.1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5.1.1方案编制原则(1)“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原则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据此确定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2)安全优先原则项目方案编制首先应保证主体建筑物及周边居民等的安全。(3)防治措施体系完整性原则防治措施体系完整性包括空间完整性和时间完整性。对于不涉及安全问题的水土流失分区,亦应当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在空间上构建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对于在施工时序上存在配套水土保持措施滞后的部位,适时采取临时防护工程,在时间上构建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4)因地制宜原则各分区水土流失特点不尽相同,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工程措施主要考虑经济性,植物措施还应结合立地条件施行。5.1.2水土流失防治预期目标预期总目标:预防和治理因工程开发建设导致的新的水土流失,
在确保工程建设安全运行的前提下,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重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项目区未列入省级以上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项目亦未对国家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防洪河段、水源保护区、水库周边、生态保护区、景观保护区、经济开发区等直接产生较大或重大的水土流失影响,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参照三级标准执行,本工程属建设类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分为施工期和林草恢复期,根据项目区及项目实际情况,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上,平均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以微度为主,项目部分为山区丘陵区线型工程(施工道路等),考虑到项目弃渣量较大,拦渣率需适当提高,经复核调整后,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总目标见表5-1-1。各分区防治目标见表5-3-2,表中林草恢复期目标即为设计水平年目标。水土流失防治总目标表表5-1-1水土流失防治指标标准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度(%)水土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施工期1.099林草恢复期95851.099.59330
5.2防治责任范围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项目建设区为项目征地租地占地区及土地使用管辖范围,本项目指主体永久占地区、施工临时占地区、土石料场、弃渣场、施工道路及水库淹没区等;直接影响区为移民生活安置区、专项设施迁建区及渣料场与施工区下游影响区等。本水土保持方案防治责任范围项目建设区面积334.46hm2,直接影响区面积39.79hm2,合计项目防治责任范围374.25hm2。送出工程、对外交通公路(改扩建三级公路53km长)与本项目分别实施,其水土保持方案另行编报,不在本方案编制范围,本方案仅提出该部分水土保持要求。5.3水土流失防治分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结合各水土流失区侵蚀特点、施工布置及征地(占地)用途进行分区防治。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范围见表5-3-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表表5-3-1单位:hm2项目建设区合计枢纽工程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土弃渣场区土石料场区交通道路区(1)面积334.46153.2240.5740.215.3795.09直接影响区合计移民生活安置区交通道路区(2)渣料场与施工区的下游影响区面积39.792.409.2028.19总计374.25注:1、渣场下方影响区宽度20m,其余道路、料场、施工区下方影响区宽度10m;2、工程枢纽区包括水库淹没区,交通道路区(1)指永久及临时道路,交通道路区(2)指改建公路;3、由于送出工程、对外交通公路与本项目分别实施,其水土保持方案另行编报,不在本方案编制范围;4、各防治分区均属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管辖。根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流失防治总目标,确定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目标,见表5-3-2。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目标表表5-3-2标水土流失防治指标准施工期林草恢复期水土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扰动土地治理率(%)水土流失治理度(%)水土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植被恢复系数(%)林草覆盖率(%)工程枢纽区1.59998950.5999820施工生产生活区1.599.598950.5999835弃土弃渣场区1.59999900.599.59835土石料场区0.89895800.6999025交通道路区29895851.599.59030移民生活安置区199.598850.599.59830注:1、表中林草覆盖率值未计水库淹没区面积;2、除拦渣率、水土流失控制比外,施工期其余指标根据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实施进度,通过动态监测获得;3、由于送出工程、对外交通公路与本项目分别实施,其水土保持方案另行编报,不在本方案编制范围;4、渣料场、施工区下游影响区主要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区施工管理,不列入防治目标表;5、林草恢复期的目标即为本项目设计水平年各分区的目标。
5.4主体工程已有水土保持措施的分析与评价5.4.1主体工程中已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主体工程设计已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包括:(1)上库库尾拦渣坝:在上水库中部即老桥附近,设置一座拦渣坝。拦渣坝采用堆石坝,坝轴线长115.5m,最大坝高27.3m,顶高程714.0m,低于死水位1m。拦渣坝上下游坡比均为1:1.8,顶宽度5m,从上游至下游设置干砌石护坡、过渡层,次堆石料、干砌石护坡等。(2)上库库岸防护:为避免水库蓄水后在库水位频繁骤降的影响下,坡残积土及全风化层土质岸坡将发生塌滑等库岸再造现象,对库岸防护采用分区处理方案。近坝区(上水库进/出水口)做重点防护。石料场~主坝左坝肩岸坡挖除地表覆盖层及部分全风化层,开挖后的土质边坡采用40cm厚M7.5浆砌石护坡,下设60cm厚的过渡层和30cm厚反滤料,坡比按1:2.8或缓于1:2.8。当局部边坡基础为强风化岩石时,在强风化岩基础部位,采用40cm厚浆砌石护坡,坡比按1:1.5~1:3.0,下设30cm厚的无砂砼垫层。库岸变坡处以渐变段过渡。主坝右坝肩~上水库进/出水口岸坡挖除地表覆盖层及全风化层,开挖坡比1:1.0~1:2.3。开挖后的坡面喷10cm厚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护坡。上水库进/出水口~拦渣坝岸坡挖除地表覆盖层及部分全风化层,开挖坡比1:1.3~1:3.0
。开挖后的土质边坡采用40cm厚浆砌石护坡,下设60cm厚的过渡层和30cm厚反滤料;在强风化岩基础部位,采用40cm厚浆砌石护坡,下设30cm厚的无砂砼垫层。
拦渣坝~上水库环库公路(近上库进/出水口侧)岸坡清除地表覆盖层及部分全风化层。由于本部位已经处于拦渣坝上游(重点防护区以外),因此开挖后的边坡一般不再采取保护措施。(3)上库导流洞出口与上库弃渣场排水相结合,采用箱型暗涵,暗涵从导流洞出口至弃渣场挡渣墙下游,为方型钢筋混凝土结构,长220m,坡降2%,断面尺寸为3.0m×4.0m,壁厚0.5m。(4)下库库岸防护:在下库近坝段采取库岸防护,防护措施类似上库,采取浆砌石护坡、喷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护坡,坡比1:2.5,中间设马道。(5)施工临建占地区的浆砌石挡墙、护坡等。(6)主体工程中已有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还包括浆砌石护坡、喷混凝土、干砌石护坡、挡墙等。5.4.2主体工程已有水土保持功能措施评价5.4.2.1工程枢纽区根据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特点,项目主体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在枢纽工程区采取上述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可保证水库库岸稳定,项目生产运营期主体建筑物运行安全。
由于上水库库容较小,项目正常运营时水位消落差比较大,近坝区清除全部覆盖层后采取浆砌块石护坡防护,除近坝区以外的拦渣坝上游库岸边坡,水库清理以正常蓄水位为界,清除全部植被、树根、腐殖土,满足正常水库清理的要求,仅清除死水位715m以下表土覆盖层,死水位715m以上允许天然岸坡侵蚀性渐进式塌岸。塌岸会侵占一定的库容,水能专业在进行库容复核时,已经将此因素考虑在内,上水库天然岸坡侵蚀性渐进式塌岸不会影响水库正常运行。拦渣坝上游有一小山包,水库蓄水后将形成湖心岛,可规划利用作为湖心公园,为此,需对该处库岸补充防护措施。枢纽工程区结合边坡稳定需要已采取了锚杆、喷混凝土等边坡防护措施,为改善项目景观,营造项目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坝部分边坡可补充采取三维植被防护网进行生态护坡。生产管理区及开关站等需采取绿化美化措施。枢纽工程区开挖后,主体工程后续工序防护措施未立即施行的,尚需采取临时防护措施,以防止施工期遇暴雨产生水土流失。5.4.2.2施工生产生活区根据抽水蓄能电站设计特点,主体工程设计对施工生产生活区采取的防护措施未明确设计,仅以项目主体施工必须的辅助工程为主,如施工支洞、导流工程等,风水电系统等项目主体设计仅按单
位工程造价指标进行投资概算,未有具体明确的措施及工程量。主体工程概算中具体明确的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措施及工程量主要包括喷混凝土、浆砌块石挡墙等,主要以边坡防护为主。
为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施工期施工生产生活区尚需补充排水设施。施工后期需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场地整治,原有地类为耕地的,进行复耕,原有地类为林地的,进行植被恢复。5.4.2.3弃土弃渣场区弃渣场除上库弃渣场底部排水与导流洞出口相结合,采用箱型暗涵外,周边排水设施、拦挡设施、边坡防护设施均需设置。施工后期对弃渣场平台需进行整治绿化。下库弃渣场平台由于地势较高,弃渣场堆高约100m,弃渣为土石混合弃渣,保水性较差,存在一定的消落,且弃渣场位于山谷凹地处,汇水面积很小,水源缺乏,故不进行覆土造耕地。5.4.2.4土石料场区土石料场区表层土覆盖层在主体工程土石方平衡中去向为弃渣场,但需设置料场的排水系统及挡护措施。上库石料场部分位于环库公路以下,料场开挖后为上库库岸防护工程所覆盖。下库石料场及土料场位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上库环库公路以上部分石料场及土料场需进行整治绿化。5.4.2.5交通道路区与施工生产生活区相类似,项目交通道路区主体设计仅按单位工程造价指标(每公里造价指标)进行投资概算,未有具体明确的措施及工程量。每公里造价指标永久公路为400
万元~700万元,施工临时道路为150万元~200万元,迁建公路为15万元~18.7万元。
永久公路属枢纽组成部分,公路等级较高,根据类似水电站工程情况分析,路基边坡防护及排水设施一般能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与枢纽工程区类似,为改善项目景观,营造项目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近坝部分公路边坡可补充采取三维植被防护网进行生态护坡。一般而言,施工临时道路修建时进行路基防护和设排水设施,但由于施工临时道路等级较低,项目施工期较长达7年,相应排水设施一般无法满足施工期水土保持要求,需根据水土保持要求适当加以补充完善;施工道路修筑完成后路堑边坡进行防护,施工结束后进行临时施工道路的整治绿化。迁建公路等级较低,前洋~广桥公路主体设计已采取措施主要为路基挡墙。对迁建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排水及绿化需加以补充。5.4.2.6移民生活安置区县综合农场地貌上为低山丘陵区,地表多为坡残积含碎块石砂质粘土覆盖,局部偶见强风化岩体出露。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质特征,本安置点地形相对平坦,不存在边坡稳定问题。基础为硬塑~坚硬的岩土体,不存在软弱地层,经过适当平整后,场地适宜修建各种建筑物。移民安置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是结合场地平整进行的挡墙、排水设施等。对该区尚需补充部分排水设施,并采取绿化美化。
5.4.2.7对外交通公路水土保持要求项目对外交通公路另行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不在本方案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本方案仅对其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要求。对外交通公路施工过程应以合同的形式监督施工单位按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项目设计应做好土石方平衡,尽量减少弃渣量。根据地质条件采取适当的开挖边坡,开挖时采取拦挡措施,做到先挡后填。挖填施工过程中,路堑开挖严格控制炸药量,避免岩体过度爆破造成土石方“滚坡”现象;及时清运弃渣至指定渣场堆置,外运时避免过量装料;填方路段及时做好挡墙拦护;山坡覆盖层较厚时,做好剥离,并单独进行堆置,用填土草包加以围护。对于边坡岩石构造较发育的高边坡,采取分级开挖防护,并设置随机排水孔;对于坡面严重风化且裂隙水发育的石质路堑边坡,采取浆砌块石护面墙进行防护;对土质边坡,在坡脚设护面墙进行防护;对于横坡陡的填方路段设置衡重式挡土墙。施工道路修筑完成后在填方路基边坡全面撒播狗牙根草籽进行防护。公路路基及两侧设排水系统:路堑开挖面坡脚均设排水沟;路堑边坡上方视地表汇水大小情况,设截水沟以拦截地表径流;坡面沟道穿越路基时,均设涵洞或涵管以沟通上下游水系,过水断面大小根据各冲沟汇水面积确定。截排水沟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型式。施工结束后对道路路面进行土地整治,在此基础上,种植胡枝子结合播种狗牙根草籽。5.5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根据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各区水土流失特点,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对各分区分别进行防治,各分区均布置有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体现防治措施体系空间完整性原则。对于在施工时序上存在配套水土保持措施滞后的部位,适时采取临时防护工程,构建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见附图“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及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图”。根据水土流失预测、水土保持分区,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主要包括:(1)主体工程已有水保措施;(2)弃渣场挡拦措施;(3)各区临时及永久排水设施;(4)各区边坡防护措施;(5)各区整治绿化;(6)各区临时边坡防护措施等防治措施体系框图见下图: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框图枢纽区边坡、库岸防护(主体)排水工程(主体)补充边坡防护临时排水、沉沙池、临时拦挡、覆盖绿化挡墙、边坡防护(主体)施工期排水、沉沙池等施工后期土地整治施工后期绿化挡墙、护坡排水设施、沉沙池施工后期整治绿化排水设施、沉沙池开挖边坡防护整治绿化挡墙、边坡防护施工期临时排水、沉沙池等施工期绿化施工后期整治绿化挡墙、排水沟(主体)沉沙池绿化注:渣料场与施工区的下游影响区主要通过加强项目建设区施工管理,不列具体防治措施。5.6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
各区工程措施结合项目施工时序及所处位置分别设计,植物措施在分析立地条件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当地乡土物种。5.6.1工程枢纽区工程枢纽区水土保持措施以主体工程已有措施为主,对其不足工程枢纽区施工生产生活区水土弃土弃渣场区流失防治措施土石料场区体系交通道路区移民生活安置区
部分加以补充完善。优化施工组织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施工组织中,在满足施工进度前提下,尽量将挖填施工安排在非汛期;开挖的土石方按类型及利用方式,及时运往目的地加以利用或堆置,不能利用的废弃土石方必须及时运至指定弃渣场进行堆置,严禁随意倾倒;施工场地地表裸露,土壤松散,易受雨水侵蚀,为减少场内土壤侵蚀造成水土流失,拟在场内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以对场内地表汇水进行沉淀处理,经沉沙池沉淀处理后再排出场外,可降低施工建设期产生的水土流失。沉沙池尺寸为9m×3m×2m,M7.5浆砌块石结构,壁厚40cm。湖心岛库岸护坡采用30cm厚M7.5浆砌块石,坡度不大于1:1.5。对坝肩、地下厂房进出口洞脸、施工交通洞洞脸和开关站内侧边坡及地块采取植物措施进行防护。枢纽工程区近坝部分边坡采取
三维植被防护网进行生态护坡,即在边坡上挂三维网,再在其上液压喷播植草绿化,绿化采用狗牙根草籽和胡枝子。主体工程区绿化不仅要考虑景观与环境美化,而且也要考虑其水土保持功能,在绿化时应注重乔、灌、草的立体配置,既美化环境,又有利于保持水土,树草种选择优先考虑当地适生的草种和树种,具体可选择樟树、福建柏、红叶小檗、蔷薇、马尼拉草等。地面开关站可铺设马尼拉草皮绿化。植物措施之前,需对土地进行整治,植物措施宜在各项工程完工时及时实施,一般安排在春秋季进行。
樟树、福建柏、红叶小檗、蔷薇采用园林式散植,樟树采用块状整地60cm×60cm×60cm,福建柏、红叶小檗、蔷薇采用块状整地40cm×40cm×40cm,春季种植。马尼拉草皮采用人工铺设,铺设方式为满铺。爬山虎种植株距0.5m,种植方式为植生袋。枢纽工程区开挖后,主体工程后续工序防护措施未立即施行的,采用塑料薄膜临时覆盖防护,以防止施工期遇暴雨产生水土流失。5.6.2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生产生活区设立时,对于需要挖填的场地,首先对表层耕植土进行剥离至其渣场内划定的临时表层土堆放区保存,为后期施工迹地植物措施实施提供覆土土壤。做好施工生活区等场内地表水及生产系统的排水设施,对砂石料筛分系统等冲洗水,其废水量和含沙量大,必须设置泥沙沉淀池;施工期,施工生产生活区内除建筑物和道路外,全面进行植物措施的防护,裸露面采取撒播草籽,门前屋后可结合种植观赏类的乔木或小乔木。补充完善施工期辅企占地区及临时生活区的临时排水设施,施工区的排水沟出口处设沉沙池,场内汇水先经沉沙池后再排出场外,以减少水土流失。排水沟采用M7.5浆砌块石结构,断面为梯形,底宽0.6m,深0.9m,侧壁坡度1:0.5,壁厚25cm。沉沙池结构型式同前。施工期临时生活区加强绿化,在房前屋后
空间种植木荷(下库区)、柳杉(上库区)等,种植方式采用散植,块状整地40cm×40cm×40cm,春季种植。
施工后期需对施工生产生活区场地整治,原有地类为耕地的,进行复耕,原有地类为林地的,进行植被恢复。施工结束后进行场地清理和土地整治,原有地类为耕地的,覆土厚50cm整治后交还给原土地所有者还耕,其他施工区覆土厚50cm后绿化,采取种植胡枝子、木荷(下库区)、柳杉(上库区)并结合播种狗牙根草。胡枝子采用植苗,种植株距1m,行距1m。木荷、柳杉种植株距1.5m,行距1.5m,块状整地40cm×40cm×40cm,春季种植。狗牙根草籽采用人工撒播,播种量3g/m2。5.6.3弃土弃渣场区5.6.3.1设计标准项目2个弃渣场,上下库各一个。2个弃渣场弃渣量均较大,为本项目的重大水土保持工程,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弃渣场防护工程等级定为4级,相应防洪标准定为30年一遇,相应频率洪峰流量见表5-6-1。弃渣场水文情况表表5-6-15.6.3.2防护措施设计序号弃渣场汇水面积(km2)P=3.33%流量(m3/s)备注1上库弃渣场0.707.53渣场周边排水沟2下库弃渣场0.155.24渣场周边排水沟
弃渣场采用浆砌块石挡墙,坡面以拱型骨架草皮护坡防护,渣场周边按防洪标准要求设置截排水沟,并经沉砂池后排放,堆渣结束后渣场顶部进行覆土绿化,种植木荷(下库)、柳杉(上库)、胡枝子、狗牙根等。由于上库不设溢洪道,不泄洪,上库弃渣场紧靠主坝坝身顺下游河道布置,范围为自坝下到坝下0.5km河道及附近右岸山谷,占地面积29.13hm2,弃渣高程661m~725m,可容纳渣量560万m3,堆置上库弃渣510.34万m3(松方)。上库弃渣场两岸为梯田,边坡稳定,地形坡度约30o,河中为冲洪积砂卵石堆积,厚1~4.5m,地质构造简单。弃渣场谷口设挡墙,挡墙长度25m,墙顶高程665.0m,最大高度4m,顶宽0.8m,外坡比为1:0.5,内坡比为1:0.35。墙后弃渣分级堆置,弃渣堆置与挡墙顶持平后设3m宽的平台,然后以1:2.0的坡度堆渣,每堆高15m设置3m宽的马道,马道高程分别为680m、695m,堆至渣场顶部710m(下游侧高程),再以约3%的坡度堆至渣场尾部725m高程。堆渣过程需对近坡面部分弃渣进行分层碾压。渣体坡面以拱型骨架草皮护坡防护,为M7.5浆砌块石结构,厚度为30cm,框格内填耕植土后喷播狗牙根草籽。为保证坝体坝基渗水排泄,在主坝坝脚下游最低处铺设堆石排水层,与主坝坝基堆石排水层相连,具体布置如下:先清除沟底基础表层腐植土,然后铺设厚0.5m的反滤过渡料,
上铺透水堆石料,厚度3m~5m。弃渣场周边M7.5浆砌块石排水沟断面为梯形,底宽1.0m,深1.2m,侧壁坡度1:0.5,壁厚25cm,排水沟设计详见附图。弃渣场尾部规划为表层土临时堆放区,以袋装土挡墙拦挡,挡墙断面高1.5m,顶宽0.6m,内外坡均为1:0.5。下库弃渣场地形为山谷,地表为坡残积覆盖。弃渣场根据地形在谷口处设置2处M7.5浆砌块石挡墙,挡墙长度均为58m,总长度116m,墙顶高程225.0m,上游段挡墙最大高度7m,顶宽1.0m,内外坡比均为1:0.35,下游段挡墙最大高度5m,顶宽0.8m,内外坡比均为1:0.35。墙后弃渣分级堆置,先堆渣与挡墙顶持平形成3m宽的平台,然后以1:1.7的坡度堆渣,每堆高12m设置3m宽的马道,堆渣过程需对近坡面部分弃渣进行分层碾压。渣场顶部平台高程325.0m。各坡面以拱型骨架草皮护坡防护,防护型式同1#弃渣场。弃渣场周边设置M7.5浆砌块石排水沟,排水沟断面为梯形,底宽0.6m,深0.9m,侧壁坡度1:0.5,壁厚25cm。弃渣场堆渣结束后各堆渣平台覆土厚50cm,上库区弃渣场平台种植柳杉、胡枝子、狗牙根,下库区弃渣场平台种植木荷、胡枝子、狗牙根,种植方式同前。5.6.3.3稳定计算(1)挡渣墙稳定计算挡渣墙稳定计算采用以下公式:①抗滑稳定计算公式:
f·�NKs=�P其中:Ks—抗滑稳定安全系数N—墙体受到的铅直向力(向下为正,向上为负,kN)P—墙体受到的水平向力(向下游为正,向上游为负,kN)f—墙体基底摩擦系数②抗倾覆稳定计算公式:�M(+)Kt=�M(-)其中:Kt——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M(+)——作用于坝(墙)体的稳定力矩(kN/m)M(-)——作用于坝(墙)体的倾覆力矩(kN/m)挡渣坝(墙)稳定分析成果详见表4-24。挡渣坝(墙)稳定性分析成果-览表表5—6—2渣场挡墙抗滑稳定系数(Ks)抗倾覆稳定系数(Kt)上库弃渣场1.587.31下库弃渣场上游段1.505.29下库弃渣场下游段1.555.70
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规定的要求,挡渣坝(墙)的抗滑、抗倾覆稳定系数不小于1.3和1.5,因此以上符合稳定要求。(2)弃渣场堆渣整体稳定计算弃渣场堆渣整体稳定计算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计算程序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土质边坡稳定分析程序STAB》。计算中所采用的材料物理力学指标参见表5—6—3。弃渣场堆渣边坡稳定计算参数表5—6—3名称容重(kN/m3)j。(°)△j(°)j(°)C(kPa)弃渣料16.8356.12427排水层堆石料20.950.88.639.2136反滤层21.0750.97.241.4124.6强风化岩23.0//32200计算工况为工程竣工后正常运用条件下的弃渣场堆渣边坡稳定。稳定安全系数计算成果见表5—6—4。由计算成果可知,稳定安全系数满足《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规定的大于1.5的要求,弃渣场堆渣边坡满足稳定要求。
弃渣场堆渣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表5—6—4计算部位安全系数K上库弃渣场堆渣边坡1.66下库弃渣场堆渣边坡1.585.6.4土石料场区土石料开采量应与需用量相衔接,避免过量超采;开采过程中,需做好上部覆盖层表层土的剥离与集中堆存,运至弃渣场内划定的临时堆放区保存,以便施工后期实施植物措施时提供覆土土源;根据开采量和开采面积,石料场开挖前在周边设置M7.5浆砌块石排水沟,排水沟断面型式同下库弃渣场排水沟,出口处设置沉沙池,使汇水先经沉沙池后再排出,以减少水土流失,沉沙池结构亦为M7.5浆砌块石结构,型式同前;石料开采过程中按开挖面边坡稳定、安全要求进行分级开挖,中间设置马道;料场终止使用后进行坡面修整,全面清除松动岩体、危岩及反坡体,使坡面平顺稳定,局部破碎处清撬后采用喷浆加固,对料场平坦地面进行覆土与植草植树,在坡脚种植爬山虎。工程采石施工结束后,石料场开采区应清除不稳定岩块,局部破碎处清撬后采用喷浆加固。下库区石料场平台及上库石料场环库公路以下在水库蓄水后淹没,其余上库石料场环库公路以上平台进行覆土厚30cm后整治绿化,坡脚种植爬山虎,马道、料场底部平台种植狗牙根、胡枝子,种植方式同前。
下库土料场位于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水库蓄水后均淹没。上库土料场老桥至坝前段开采后主体工程采取浆砌块石结构库岸防护,开采间歇期以及开采结束后库岸浆砌块石防护前,开采面需用塑料薄膜临时覆盖,防止雨水侵蚀,产生水土流失。老桥至库尾段主体工程以拦渣坝防护,在开采间歇期以及开采结束后水库蓄水前,开采面也需用塑料薄膜临时覆盖。下库土料场开采间歇期坡面以塑料薄膜临时防护。5.6.5交通道路区永久公路以主体工程设计为主,主要包括挡墙、护坡及排水设施等,由于永久公路等级较高,主体工程设计中已采取的措施基本能够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永久道路绿化主要考虑边坡绿化和两侧路缘带绿化,沿永久公路两侧或一侧种植樟树,公路边坡部分采用人工播狗牙根、种胡枝子,部分液压喷播狗牙根草籽及胡枝子种子,部分采用三维植被网挂网后液压喷播狗牙根草籽及胡枝子种子。施工临时道路结合地形设置M7.5浆砌块石排水沟,出口在合适位置设置沉沙池,排水沟断面及沉沙池结构尺寸同施工生产生活区。施工道路修筑完成后在道路两侧或一侧种植木荷(上库区)、柳杉(下库区),在边坡种植胡枝子结合播种狗牙根草,施工结束后进行临时施工道路整治,在其上种植胡枝子结合播种狗牙根草。行道树木荷、柳杉种植株距2.0m,种植方式同前。
迁建公路施工过程应以合同的形式监督施工单位按要求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严禁就地弃渣,随挖随弃。施工中应将公路开挖的弃渣运至指定弃渣场。对迁建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排水及绿化需加以补充,排水及边坡防护、绿化型式与施工临时道路相同。场内永久公路主体工程对路基进行了防护设计,已采取的挡墙、护坡、排水及绿化等措施基本能够满足水土保持要求。本区主要是做好场内施工临时道路水土流失防治与水土保持措施的布置。根据地形地貌及其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特点,本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有开挖边坡坡度控制、挖填施工要求、边坡防护和排水措施等,具体措施与要求如下:开挖边坡坡度控制:根据地质条件,场内一般路段开挖边坡控制为覆盖层1:1.0~1:1.25,强风化岩1:0.75,弱风化岩1:0.20~1:0.25,开挖时采取拦挡措施,做到先挡后填。挖填施工要求:路堑开挖严格控制炸药量,避免岩体过度爆破造成土石方“滚坡”
现象;及时清运弃渣至指定渣场堆置,外运时避免过量装料;填方路段及时做好挡墙拦护;山坡覆盖层较厚时,做好剥离,并单独进行堆置,用填土草包加以围护。边坡防护:对于边坡岩石构造较发育的高边坡,采取分级开挖防护,并设置随机排水孔;对于坡面严重风化且裂隙水发育的石质路堑边坡,采取浆砌块石护面墙进行防护;对土质边坡,在坡脚设护面墙进行防护;对于横坡陡的填方路段设置衡重式挡土墙。施工道路修筑完成后在填方路基边坡全面撒播狗牙根草籽进行防护。公路路基及两侧设排水系统:路堑开挖面坡脚均设排水沟;路堑边坡上方视地表汇水大小情况,设截水沟以拦截地表径流;坡面沟道穿越路基时,均设涵洞或涵管以沟通上下游水系,过水断面大小根据各冲沟汇水面积确定。截排水沟采用梯形或矩形断面型式,底宽50~80cm,深50~80cm。施工结束后对道路路面进行土地整治,在此基础上,种植胡枝子结合播种狗牙根草籽。
施工便道水土保持措施主要采取对裸露边坡撒播草籽、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等措施。5.6.6移民生活安置区移民生活安置建房、修筑生活基础设施等将扰动地表,降低土壤抗侵蚀能力而造成水土流失,针对安置区的特点,提出如下水土保持要求:应结合安置点已有的规划,充分利用其现已具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减少重复建设,少占用土地,以减少对土地及植被的破坏;安置建设过程中,必须在征地范围内,以减少对周围环境、农田及植被的破坏;做好安置点周围开挖边坡和填方基础的防护,可采用砌石挡墙或护面墙形式,并做好截水、排水设施,与周边主要沟渠勾通;基建过程中产生的废土、废渣尽可能用于场地平整,不能利用的,择地集中堆置,进行防护,不能随意倾倒,杜绝将建筑废弃物弃置在河道中或堆置在河岸边;安置点土建结束后,进行四旁绿化和道路绿化,种植一些当地优势绿化树木,采取常绿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组合配置,以保持水土、美化景观,绿化率应达到30%。
苗木规格表表5-6-5序号苗木规格要求1爬山虎长度40cm以上2樟树胸径4~5cm,冠幅60cm以上3蔷薇30cm×30cm4红叶小檗H30cm以上,冠幅25cm以上5福建柏胸径2cm以上6柳杉H40cm以上7木荷H80cm以上5.6.7表层土剥离、保存及回填根据前述各水土流失分区防治措施,项目施工后期施工场地整治后复耕、绿化需要覆土处主要包括:弃渣场、上库土石料场、下上下库临时施工区及其他零星区域,考虑各区特点,按以需定供、上下库分别计算的原则确定项目各区所需要剥离保存表层耕植土的量。从表5-6-6可以看出,上库区由于库底清理面积较大,表层土来源充分,以库底清理及石料场表层0.4m厚度覆盖层即可满足施工后期整治绿化所需覆土量,为此,在上库弃渣场尾部设置表层土堆放区,用于堆放上库区施工后期整治绿化所需表层土。下库区库岸防护清理面积较小,清理表层土量较小,因此,在下库区原有地类为耕地处的临时施工区场地平整过程中,需将0.4m厚的表层土剥离,与库岸防护、石料场覆盖层一起堆放在下库弃渣场尾部设
置的表层土堆放区。表层土堆放以袋装土挡墙临时挡护,挡墙断面高1.5m,顶宽0.6m,内外坡均为1:0.5。表层覆盖土平衡表表5-6-6单位:万m3项目需要量来源上库弃渣场13.11库底清理19.17上库石料场0.13上库上库土料场0.35上库临时施工区2.99其它1.00总计17.58总计19.17下库弃渣场3.87库盆清理9.66下库临时施工区11.32开关站0.90下库其它1.50坝基开挖2.78临时施工区3.50总计16.69总计16.84注:1、表层覆盖土剥离本身为项目主体施工所需工序,无需另行计算弃渣量;2、弃渣场覆土需要量包括格网草皮护坡填土需要量;3、弃渣场平台、土料场、施工区覆土厚度0.5m,石料场覆土厚度0.3m;4、覆盖土来源表层土厚度按0.4m计算;5、来源量略大于需要量;6、下库区临时施工区表层土来源主要是原有地类为耕地处。5.7防治工程量及实施进度安排5.7.1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量5.7.1.1已有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量项目主体工程设计已有水保措施主要工程量如表5-7-1。
主体工程已有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量汇总表表5-7-1编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备注一工程枢纽区1C25喷混凝土m³115912M7.5浆砌石护坡m³1102383PVC排水管(φ60mm)m101924挡墙混凝土C15m³172155M7.5浆砌石护面m³56336堆石体m³275787细部结构m³297658浆砌块石挡墙m³5509干砌石护坡m³1128110喷钢纤维混凝土m³77711喷混凝土m³2040712喷聚丙稀混凝土C20(1kg/m³)m³559713喷素混凝土m³12996二施工生产生活区1喷混凝土m³15552浆砌块石m³151003C20暗涵混凝土m³1635亦属上库弃渣场4C25边坡喷混凝土m³475.7.1.2新增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量根据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方案布置,经计算,各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新增工程量如表5-7-2。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5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新增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量汇总表表5-7-2序号项目单位工程枢纽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土弃渣场区土石料场区交通道路区移民生活安置区合计第一部分工程措施一拦渣工程1挡渣墙土方开挖m378907890土石方回填m33838M7.5浆砌石m313834501833干砌块石m3315315二护坡工程1工程护坡土方开挖m33487034870土石方回填m319178795327131M7.5浆砌石m320922721928141预制混凝土块m312811281喷浆m22472024720三防洪工程1排水沟土方开挖m34510146861850257216023778石方开挖m336712163887M7.5浆砌石m3201266369431148358110972沉沙池土方开挖m399085096445611702404670石方开挖m32021021082014020592土石方回填m32201761988824044966104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5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新增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量汇总表续表5-7-2序号项目单位工程枢纽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土弃渣场区土石料场区交通道路区移民生活安置区合计M7.5浆砌石m3442354398176486881944四土地整治工程1渣场改造土方回填m31795961795962复垦工程土方回填m363263632633场地整治土方回填m32534798375805881764渣场碾压渣场碾压m3425640425640第二部分植物措施一植物防护工程1种草(籽)直播种草hm27.4710.0817.55喷播草籽m2286634812876791三维植被网m21824832236504842植树胡枝子株72994100800173794木荷株24002400柳杉株48004800种植株72994108000180994105
福建仙游抽水蓄能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5水土流失防治方案新增水土流失防治工程量汇总表续表5-7-2序号项目单位工程枢纽区施工生产生活区弃土弃渣场区土石料场区交通道路区移民生活安置区合计三绿化美化工程1植草马尼拉草皮m290509050爬山虎株201047237322406454铺草皮m290509050种植攀援植物株201047237322406454直播种草hm24.234.232植树整地穴13298576059619654蔷薇株21472202367福建柏株57831245907红叶小檗株43662404606樟树株10025760126774乔木种植株10025760126774灌木种植株1229658412880第三部分施工临时工程一临时防护工程塑料膜覆盖m2308259875100082140782袋装土挡墙填筑/拆除m310351035106
5.7.2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原则方案措施实施进度安排原则为:(1)“三同时原则”,本水土保持工程应与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2)因地制宜原则,即根据各分区水土流失特点及流失时段,采取相应适宜的实施进度;(3)先挡后弃原则,即弃渣场的挡护工程,要求做到先筑挡墙后堆渣;(4)紧后即行防护原则,即项目建设区各防治分区结束开挖、使用后,即行施行各分区的水土保持措施;(5)由于植物措施中植树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多为春季种植),各有关防治分区春季后结束使用的,其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安排在次年施行。5.7.3方案实施进度安排主体工程已有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已在主体工程项目施工进度中体现,本方案实施进度安排重点为主体工程未涉及到的新增水土保持措施。根据主体项目施工时序及上述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原则,本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进度安排计划见表5-7-3。
水土保持方案主要措施实施进度表表5-7-3序号防治分区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1枢纽工程区2施工生产生活区3弃土弃渣场区4土石料场区5交通道路区6移民生活安置区图例: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6水土保持监测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目的是及时掌握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情况,了解各区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效果。水土保持监测对于水土保持“三同时”、水土保持监督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水土保持监测主要任务是对各水土流失部位的流失量进行监测,观测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并做相应的监测记录。6.1监测项目项目下库区附近有半岭雨量站,因此水土保持监测下库区雨量直接采用半岭雨量站资料,不另行设置雨量站,由于上库区与下库区高差400多米,气象条件差异较大,不能直接利用下库区半岭雨量站资料,需在上库区设置自记式雨量站。(1)水土流失状况监测1)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2)水土流失量变化情况:包括沟蚀、面蚀、滑坡、崩塌等水土流失发生情况及流失量;3)水土流失程度变化情况;4)对下游和周边地区造成的危害及其趋势。监测水土流失对土地利用、河道行洪、自然生态的危害。(2)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1)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2)林草措施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3)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4
)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
对本工程所采取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及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等进行调查监测。6.2监测时段本工程为建设类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从施工筹建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水土保持监测时段分为施工期和林草恢复期。施工期7年(包括筹建期),自2005年至2011年,设计水平年为2012年,林草恢复期定为运行初期1年,总计监测时段长8年,即2005年至2012年(设计水平年)。林草恢复期仅监测水土保持措施效果以及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等。为了有效分析监测工程建设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在工程开工建设前期就应建立好水土保持监测系统。6.3监测频次工程开工前监测1次,掌握侵蚀模数背景值。施工期:汛期每个季度监测3次,逢暴雨或中雨(降雨强度大于50mm/h或一次降雨大于100mm)后加测1次;非汛期每个季度监测1次。林草恢复期:运行初期1年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效果进行调查,共监测2次,即雨季前、后各监测1次。
6.4监测方法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应有相对固定的观测设施,监测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法、现场巡查法、定点监测法和综合分析法。(1)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主要用于本项目建设期和林草恢复期的水土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危害监测,即在一次大暴雨后和每年的4~10月汛期过后,对各分区及水土流失重点区域产生的水土流失量和灾害进行实地调查,以确定水土流失的强度、面积和危害。(2)现场巡查法通过现场巡查了解项目区土方开挖与回填、开挖坡面的稳定情况、临时堆土拦挡措施、弃渣场拦挡措施及排水设施等;植物措施的苗木成活率、草籽出苗率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某矿山水土保持方案
-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mwp光伏电站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 探讨水土保持方案后续设计的重要性
- 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意义_1
-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与防治措施
- 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意义
- 生物质能电厂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要点探讨
- 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意义_1
- 探讨水土保持方案后续设计的重要性_1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_3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
-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_2
- 景泰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评审报告项目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流程图
- 景泰中医院整体搬迁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及评审报告项目
- 泗徽盐虹都府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 浅析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考虑的问题